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高级会计师攻略精选(九篇)

高级会计师攻略

第1篇: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高校在建设的时候,网络规划、网络安全设计等都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的扩展性来设计,许多网络系统、设备等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始落后。网络数据的井喷与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更是进一步考验高校现有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虽然,许多高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新的设备,但是更换新一代的设备只是性能上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数据处理、转发是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不过对于网络安全来说却远远不足。

关键词:

网络安全;校园网;策略

1校园网络基础网络架构

早期大部分高等院校校园建设的时候,信息化规划跟不上学校教育的扩展,许多高等院校的基础网络架构都是简单的层次化网络结构(见图1):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级联,再通过防火墙出口外部网络,同时保证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威胁被阻止,相对高级一些的设计还可能包括IDS(入侵检测系统),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一步步在原有的基础网络上添加新设备来丰富网络组成,并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

2传统网络攻击过程

在从前,主要的网络安全威胁来自基于各种漏洞而进行的网络攻击和下载带病毒的软件包而导致的系统病毒感染。而这些传统的网络攻击手段之后,才是在被攻破的系统中留下木马、后门,或者破坏、窃取数据。这些传统的攻击手段是层层递进式的(见图2),从攻击的开始到结束以递进的形式进行,如果前面的步骤无法实现,则整个网络攻击过程将会中断。这些传统的网络攻击包括诸如DoS攻击、DDoS攻击、系统入侵、网络渗透等。不断重复这样的一个网络攻击过程,当累积到一定的量后所组成的网络僵尸大军将对整个网络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3传统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

根据传统的网络攻击过程,在许多的院校的基础网络中都会加入相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这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就构成了常见的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而在传统的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中,将网络安全防御定义为外部网络、内部网络和用户3个层次,而每个层次中有针对该层次的网络安全设备和措施。对于外部网络这一个层面,直接面对的是防火墙,很多的院校网络都采用防火墙作网络出口,承担着网关与防火墙的双重功能。采用防火墙作为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的边界,可以有效地阻止大部分来自于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保证内部网络的稳定。在防火墙之后部署一台入侵防御系统,可以进一步检测可能避过防火墙的安全检测而进入网络的恶意流量。在内部网络这个层面,传统的网络安全体系中一般没有什么网络安全设备,在这个层次主要采用的是基于策略的网络安全措施,也就是所谓的软设备。通过网络设备中进行软件层面的安全策略设计,保证内部网络流量的正常稳定的转发。例如,采用访问控制列表来对网络进行一些控制,不允许学生访问教师网络资源;使用QoS功能保证数据的高效转发,设置安全端口,MAC与IP地址的绑定,甚至更高级的基于802.1x的认证。到了用户层面,主要确保的是操作系统的安全,因为很多恶意的攻击软件、病毒、木马或入侵软件都是基于操作系统漏洞进行渗透破坏的,所以在用户这个层面,针对操作系统要打好操作系统的补丁、安装功能强大的杀毒软件,开启操作系统自带的软件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的防火墙,进一步,加强用户层面的安全性。即使用有瞒过防火墙,混过入侵防护系统的漏网之鱼,也可以在用户层面进行补救。采用这种传统的网络安全体系进行网络安全的设计部署,在以前的网络时代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的,但是,现今进入了网络时代2.0,新的技术、新的威胁层出不穷,此时旧的网络安全体系在网络安全防护上表现得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校园网络需要推陈出新,结合现在的校园网络及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设计更合适更合理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4传统网络安全策略应用分析

传统校园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使用的网络安全策略应用是基于不同层面进行区分的,针对不同层面分别部署相对应的网络安全设备或网络安全策略。这种网络安全策略应用主要是针对从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的流量进行检测控制,正如防火墙功能一样,定义了外部非安全区域、内部安全区域和DMZ区域,然后给这些区域定义安全等级和默认策略。这种安全体系的设计对于以前的网络攻击过程(见图4)来说是可以满足校园网络安全的需求的。在以前的网络环境中,攻击主要来自外部,内部的安全等级是可信的,所以外部的攻击流量经过防火墙后,基本上已经抵御了,再经过IPS或IDS设备后,到达用户层面时还要经过操作系统或杀毒软件防火墙后,可以成功攻击目标的恶意行为已经降到了可接受层面范围。所以,从前的校园网络安全情况比现在相对要好一些。如图4的攻击过程示意所示,基于原有的网络安全策略应用对于起源自外部网络的攻击可以做到有效防范,但是正如前文提到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现象是,内部用户通过其他途径感染了自动下载代码或木马端等恶意源后,从内部发起攻击或者自动下载各式各样病毒木马直接破坏用户操作系统,并以此为跳板,从内部网络感染、攻击其他用户主机、学校服务器等设备,导致学校网络受到严重影响进一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原有的校园网络安全策略应用基于单向防护、由3个独立层面以递进的方式构建的校园网络防御系统,其性能已经无法适应现时复杂多样化的校园网络环境。因此,针对这个旧的网络安全策略应用的不足,需要一个更合适更优秀的校园网络安全策略。

5传统网络安全策略架构分析

在院校用的旧的校园网络解决方案中,采用的基础架构简单实用,在从前的网络时代,无论是外部网络还是内部网络的数据流量都不并是很大,而且那时候无论是师生的日常生活还是教学活动中,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不高。不过,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的不断加强,以及信息化教学的广泛推广,校园网络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数据,并且日常教学也有绝大部分是基于网络的。这个时候,传统的网络架构就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网络单点故障现象导致的网络中断而影响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学校的教学秩序。现在新规划的校园网络中,校园网络基础架构相对复杂,但是性能和安全性都有所提升。现有校园网络基本上都是基于双网络核心热备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设计,根据学校的需求,可以选择在关键节点部署双机热备提供安全可靠性,避免了原有基础网络架构的不足。

6网络安全策略应用技术分析

经过调查了解,现在校园网络中采用的技术有很多都不符合标准,例如密码的复杂性,这个最基本的一条都做不到。另外,学校管理中使用的技术不足,如管理网络设备使用telnet协议而不是采用ssh,对管理流量与数据流量没有区分控制,无线网络的加密算法采用容易破解的算法等等。这些技术细节上的不足,也会导致校园网络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在新的网络安全策略应用中,应该注意相关网络安全技术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等级的要求。

7传统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策略应用的优点

对于传统的高校校园网络安全解决办法来说,好处就是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相对简单,管理相对便捷,在数据量以及网络依赖性不高的院校,或资金不足的院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8传统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策略应用的缺点

对于传统的高校校园网络安全解决办法来说,弊端就是学校校园网络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来自校园网络外部、内部、系统自身产生的安全威胁汇集起来使用整个校园网络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大大增加,最后导致网络安全性大大降低。

作者:周怡燕 单位:南华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邹县芳,孙道德.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及策略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87-90.

[2]杜芸.高校校园网网络安全隐患与解决策略探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6):13-15.

[3]王超,林峰.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策略[J].科技资讯,2007(7):160-161.

第2篇: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利用5年的时间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明确了攻坚的期限、目标和任务。当前,我市面临着国家实施中原崛起战略、河南省大力推进“郑汴一体化”的新机遇,要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迫切需要大批合格劳动者和技能型专业人才。经过长期发展,我市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具备了技能型人才规模培养能力,但是职业教育仍然是全市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技能人才培养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阻碍产业进步的瓶颈。各级政府要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事关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事关区域发展、开放合作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局,事关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大局,把职业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抢抓机遇、集中力量打一场职业教育攻坚战,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二、职业教育攻坚的总体目标

(一)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到2012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9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的50%以上;市属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全面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培训任务,使未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二)改善办学条件。到2012年,建设6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所市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把*大学建成省级或部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支持10所有特色、就业率高但办学条件薄弱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15个装备水平较高的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6个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带动全市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全市职业院校的校园面积、建筑面积、图书藏量、仪器设备及师生比基本达到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

(三)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力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四)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专业建设,使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毕业生质量明显提高,到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技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职业技能水平,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

三、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主要措施

(一)继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从2008年开始,整合全市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在汴西新区建设一处在校生规模3万人左右的职业教育园区;各县重点建设1所在校生规模3000人以上的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通过举办教育园区和建设县级职教中心等措施,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同时,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按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发展要求制定招生计划,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部分用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2012年以前,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1,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二)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步伐,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打破部门、行业界限,盘活资源,整合力量,组建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实行规模化、连锁化办学。积极探索和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格局。鼓励和支持企业独立举办或以多种形式合作举办职业教育,企业可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并共享资源,鼓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专业教师。

(三)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和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2009年至2012年,每年鼓励、支持2—3所职业学校创建市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每年重点支持1—2所中等职业学校争创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开展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带动全市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大财政投入,每年重点扶持2—3所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人力需求,2009年到2012年,每年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3—4个装备水平较高、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的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每年建设1—2个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支持各县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装备水平较高、资源共享、面向社会提供各类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公共实训基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核定教职工编制,新增教职工编制主要用于增加“双师型”教师,2012年以前,“双师型”教师占全市中等职业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中增设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鼓励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广泛吸收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有专业技能的离退休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

(四)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学校要确立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办学思想,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市场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巩固原有拳头专业,开设适应市场需要的特色专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培育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定期开展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以敬业、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制度。职业学校要面向农村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大力开展农业科学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人才、城镇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等各类培训,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各类实用型人才。

(五)大力推进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强县创建活动,把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2012年以前,我市要再争创2个职教强县。各县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办好1所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要加大对县域内的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方式,盘活薄弱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各乡镇要积极利用农村教育资源,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文化大院、农民书屋等建设,办好乡镇化技术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

(六)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快速、规范发展。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和支持部门、行业、企业和个人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举办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经过批准举办的民办职业院校,在土地征用、项目建设、学生资助、税收、银行贷款、职称评定、评先奖优等方面享受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待遇。经当地政府批准,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可依法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学校的校名、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要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和境外优质资源举办职业教育,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七)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和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加快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工学校获得高级职业资格的毕业生在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在人员使用、工资福利等方面参照大专学历人员待遇执行。用工单位在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

(八)建立完善职业教育攻坚经费保障机制。市、县(区)财政要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2009年到2012年,全市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达到6亿元以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在争取上级资金的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举办职业教育,逐步建立政府购买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的制度,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从2008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农村科技开发资金的10—20%用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收入的学费用于职业教育攻坚的比例不得低于30%。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以学费冲抵财政拨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提留、挤占和挪用学费,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普通中小学教师同等工资待遇。

(九)落实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经批准建设或扩容的职业院校基本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房屋拆迁管理费和河道管理费等。对经批准用于教学用房、实验室、操场、图书馆、办公室及师生员工食堂、宿舍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国家拨付事业经费和企业办的职业院校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规定,凡与职业院校签订3年以上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职业院校教学设施和学生生活用水、用电、用气执行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参照我省高等学校老校区土地置换办法,将老校区土地置换收益全部用于新校区建设,扩大办学容量。

四、加强职业教育攻坚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领导。市、县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职业教育攻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攻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明确责任。政府主要领导是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市、县逐级签订职业教育攻坚目标任务责任书,将职业教育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市、县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挂钩,作为奖惩地方领导的重要依据。政府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职业教育攻坚工作。职业院校要抓住机遇,主动攻坚,加快发展。

第3篇: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事实上,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都搞不定,这个教师基本不能算是成功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的确是越来越难搞定了。

新教师接一个新班的时候,由于大家都不熟悉,所以最初的一段时间基本是相安无事的。通常情况之下,双方都会相互地试探一下。学生有时会有两三个人率先发难,出一些难题让教师解决,如果教师显示出强大实力的话,学生们自然收敛起虚浮,认真对待教师;若是教师被试探出来“营寨空虚”,那么学生不久便会大举进攻,教师很可能一时抵挡不住,迅速败下阵来。

有些教师会选择先下手为强,所谓“两强相遇勇者胜”,如果接手的新班调皮捣蛋的学生比较多,他们会在遭遇战中,振作精神,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一些临时代课的教师,通常会做这种选择。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劈上三板斧再说,等到学生探明虚实,早已得胜回营,圆满完成代课任务了。

还有一些老师则根本不给学生接近的机会,冷若冰霜,从不跟学生拉家常,上完课就走,若有学生溺战,高悬免战牌,不与学生正面接触,不找学生谈心,不暴露自己真实想法,总之,不跟你战斗。你若不守纪律,我不与你交锋,回马便走,你若追上来,旁边自有班主任出来接住与你厮杀。对于一些副科老师来说,这是一种常用策略。

一个班级教的时间长了,师生双方知根知底了,便进入了持久战。有时候教师运气好,会碰到一个比较“弱”一些的班级,学生天生老实的居多,战斗力太差,教师不费什么力气便全部拿下。学生被拿下之后也没有“造反”的念头,学习成绩不一定好,班级工作也不一定突出,然而很稳定,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教师很省力。遗憾的是,从目前的趋势看,这样的班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可能有人会问了,在你眼里,师生就是对立面,动不动就交战,你的教育观有问题。我说你错了,教师与学生天生就不是同一战壕里的人。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反斗争的问题。其实本文探讨的就是教师如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做得更高明的问题。学生不是教师,教师也不是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对手,其实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不重视学生而载在学生手里的教师可太多了!

禅里面有一个经典的公案叫做《他不是我》,故事是这样的:

宋朝时,两位日本僧人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中国留学。他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僧人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菇,必须趁着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备用。

道元禅师认识这位老和尚,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炊事的“典座”。道元看到尽管骄阳当空,老和尚却没带斗笠,全身汗水淋淋的专心工作着,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赤日炎炎,热浪逼人,连廊荫下的道元都受不了,何况酷日下的古稀老人呢?年轻的留学僧顿生怜悯之心,于是趋前探问:

“请问老师父今年贵庚?”

老和尚稍微直直腰,答道:

“老衲今年68岁。”

道元关切地说:

“老师父年岁已高,这种工作就让院里其他僧人来做吧。”

哪知典座头也不抬,严肃地回答:

“他不是我。”

“他”当然是“他人”,而不是我,此话的意思显然是指他人的修业并不能代替自己的修业,他人的体验代替不了自己的体验。原来老和尚把“晒香菇”也看作是参禅的功课呢。道元在那电光火石之间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苦苦思索多年的禅法一下子明了了。

他不是我,绝妙的禅机。所以说,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学生永远不能了解教师们的真实的生活,教师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除非我们可以互换角色,亲自去对方的世界体验一番。而这个要等新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再说。教师和学生永远是属于两大阵营。教师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一定要吃亏的。只不过高明的老师会尽量缩短这两个阵营的距离,求同存异,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不高明的老师会使这两个阵营完全对立,极端者甚至势同水火,互不相容。

了解了教师和学生永远属于两大阵营,我相信我们的教师就不会犯以下两大错误。

第一个错误,让学生来做师生冲突的评判者。有一些不高明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学生当众发生冲突,事情搞得很大。事情的起因肯定是学生先不好,但是教师在情绪失控时也有不当言辞,若这名教师幻想在场的其他学生支持你共同讨伐那名犯错的学生,我劝他还是趁早收起这个念头。因为无数的事实表明:学生总是帮学生的。即使犯错的学生再不好,教师只要有一丁点儿不好的地方,他也会受攻击。因此,切记不要与学生当众发生冲突,冲突一旦发生,教师肯定陷入被动。此外,也最好不要当众骂个别学生,当众罚个别学生,原理同上。至于杀鸡儆猴的事情,做的时候也要尤其谨慎,不要自己有什么把柄让学生捉住。

第二个错误,在师生冲突中帮助学生。校园里常常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有时候你教的学生与别的教师发生冲突了,学生拉你去帮忙,或者在你面前哭诉。通常这种情形中的教师都是不对的,或者教师在事情的过程中有过分的言行。此时,你一定要头脑冷静,可不能帮学生去出头,否则,你就是丧失了立场。几个月之后,人家师生言归于好了,你算什么?就算没有言归于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毕业之后,你和人家教师抬头不见低头见,到那时,就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你说你算怎么回事?还有一些教师,和其他教师有矛盾,竟然发动学生或者家长去告那位教师的状,这是典型的采取了下下之策还自以为得计的行为,这样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要自吞苦果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站错立场。

各位,如果还有哪位认为教师与学生不是两大阵营,竟可以私下与我探讨,鄙人十分愿意与您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孔子教导我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嘛。呵呵。

闲话休说。现在无论哪位老师去接哪个班级,没有两把刷子通常是应付不下来的。运气不好者碰到一个棘手的班级,三下五除二便败下阵来。前几年,有关学校生活的日剧与港片很多,大都是讲学生怎么戏弄教师的,教师形象被极度丑化。学生最后通常是被一个临时教师或代课教师摆平的,而这个临时教师一般都没有教师资格,甚至还有可能是流氓出身,经过一番惊涛骇浪,也就是教师与学生斗智斗勇,教师智勇双全,将所有调皮学生一一收入账下,最终大功告成!这种片子极受学生欢迎,但是,不幸的是,剧中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以一种很愚蠢的形象出现的,不管是对学生严格的教师,还是对学生宽松的教师。尤其是教导,教导最坏了,好像所有的学生都非常恨教导。我有时在想,教师是教学生知识的,怎么说也是知识的化身吧,怎么就成了“蠢”的代言人了?归根结底,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并没有展示出自己“智”的那一面。

学生最佩服的教师是什么类型的?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让学生佩服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了。师生是分属不同阵营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战”之中,如果能够智胜一筹,以智取胜,学生会甘愿做你的“手下败将”的!既然要以智取胜,我们就不能不依靠军事思想,军事思想中有大智慧啊!

二、自保第一

一切军事思想的最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尽可能多地保存自己。诸位别笑,道理虽然简单,未必人人都懂。以此类推,一切学生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学会自保。

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在尽量多地转化学生的同时,首先得学会自保。

说起这自保,真是太重要了。有一些老师因为不懂这个道理,而丢了饭碗。举个例子,诸位身边有没有被学生或者家长联名投诉赶下讲台的教师,好像这并不是很罕见吧。说起来,虽然教师与学生是冤家对头,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关系处理得很好啊。可见,教师要自保还是能够做到的,但是,真正要自保得很好,也不是那么容易。

对一名新教师而言,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是自保的一条途径。因为新教师还不太懂教育的规律,与学生太近,很容易为学生所伤。这就好像与敌人作战,如果敌强我弱,那还是与敌人离得远一点比较好。与学生保持距离,可以弥补新教师经验的不足,因为离学生太近,被学生一眼就看出虚实,从此对你没大没小,甚至称兄道弟,这教师的威信可就一点都没有了。

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是绝对不会让学生靠得很近的。学生对他们可谓既敬且怕,一些平日里不苟言笑对学生冷若冰霜的教师偶尔露出一点笑脸,学生会觉得特别温暖,作文里都会写上。而新教师即使对学生笑得再灿烂,学生可能还不一定买账。

那么是不是教师就必须与学生保持距离呢?非也。譬如像李镇西博士这样的教育家,他与学生的关系就很近,但是学生也很尊重他。为什么呢?因为李镇西有个人魅力。关羽关云长可以单刀赴宴,全身而退,我们这等虾兵蟹将就别逞这个能了,否则便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师生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战壕,教师可籍以藏身,一旦消除这个距离,那就是与学生短兵相接了,这个时候其他武器就没有用了,就得靠教师的真功夫了。

当然有时为了教育的需要,教师可能必须与学生“亲密接触”。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个案,离得远远地教育可能就像隔靴搔痒一般没什么效果,这时候就需要“近身战斗”----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走进学生内心教师首先得敞开自己的心灵,需要老师有很高的技巧。以后我们会谈到这种方法,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战法”了,但是在敞开心扉的过程中自保的原则是不会变的。学生思想工作能做则做,不能做就罢手,千万不能硬来,最终把自己搭进去。

接下来不能不提身教,身教也是自保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可不像我们小的时候那么普遍的和蔼可亲了,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很强,对于教师和学校的一些不好的做法,一些家长会选择投诉。一些平时言谈举止比较随便的教师,可能他觉得自己也就是不拘小节,但实际容易被别人抓住小辫子,真要被投诉了,也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没啥说的。

这个问题不展开谈了,实际上大伙儿都很明白,古人就讲为人师表,这也是教师这门职业的特殊性,既然选择了做老师,又想继续做下去,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你要真是放荡不羁,那么还是去做艺术家吧,做教师真不合适。

只有先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只有你自己先做好了才能教育学生去做。比如说,我们教育学生读书先做人,我们自己得会做人,而且得做给学生看;再比如,要是你自己整天带着耳机改作业看书,那么就别去勒令学生写作业不准听音乐,否则,你要是强制执行下去,你自己会被这个规定所伤。

自保得比较好的老师通常都是有一些“绝活”的。教师如果学识比较渊博,学生总是很崇拜的。一个数学教师如果总是算错或者做不出学生问的问题的话,赶紧回家买几本习题集狂做,事实上,数学教师之所以不太爱写文章其原因就在于数学老师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花在做题上了!语文教师如果自己觉得写作水平尚可,大可以 “下水” 与学生同游,如果能够有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最好,这样学生跟你学也更有信心。英语教师如果说一口流利标准的美语,那基本就高枕无忧了,学生会跟别的班的学生吹,我们英语老师,那英语说的,比美国人还标准!

除了在专业上能镇住学生之外,教师的幽默感也是学生很看重的。幽默的教师通常都很受学生的欢迎。其实,不仅学生欢迎,人民群众都喜欢幽默的人。学生每天读书也挺累的,碰到一个上课乏味的教师确实没劲,如果这教师还经常骂人,不逆反才怪。所以,既然学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我们就努力培养一下自己的幽默细胞吧。

如果你幽默感实在太差,还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很好,简单易行,就是多参加体育活动。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喜欢体育的,爱屋及乌,他们对于喜欢体育的教师也是特别有好感的。所以,如果你乒乓球打得好,不妨露两手,绝对能让学生崇拜你!经常参加学生的体育活动是教师自保的一个良方。

真正懂得自保的教师是不会做体罚学生这样的傻事的,咱首先得懂法,青少年保护法也好,教育法也好,都写得明明白白的,如果不明白最好回去研究研究先。你说你一腔热血为教育,你说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可是最后人家给你告上法庭,你这教师也未免做得太失败了,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要是真在战场上,最先被消灭的,不是像你这样有勇无谋的人又会是谁呢?

真正懂得自保的老师,会非常重视师生关系。这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根本。有时为了解决一件事情,而把师生关系破坏了,是非常的得不偿失的。为了师生关系,改忍的要忍一忍,该让的要让一让,这是自保的需要,也是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的需要。

学生当面与你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这个原则:自保是第一位的。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日后再慢慢图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为什么是上计呢?原来这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实力的最好办法。现在的撤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的前进,现在的自保是为了将来更大的发力。

有诗为证:胆大心细好,足智多谋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三、攻心为上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鄙人认为,这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

那么,何谓攻城,何谓攻心呢?攻城,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要让其服帖为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以强力胁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意见,千方百计打压之,必要时祭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定要让学生就范。由于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教师很容易就取得胜利,因此,广大人民教师甚好之。

可是,攻城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副作用极大。首先,学生总是要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地反抗。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教师若采用强攻的办法,学生即使最后就范了,心里必不服气,由此会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从长远看,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不利。其次,攻城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有损伤。由于是硬攻,教师难免发火,怒火伤身,急火攻心,加之学生再有反抗,急切之下,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身不由己,口不择言,一片爱生之心付之东流。教师一旦控制不住自己,有了不当言行,最终反而伤及自己。

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

因此,我们主张,学生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攻心,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心灵。有一些老师,自己情绪失去控制,当众与学生发生冲突。为师者决不可如此,否则必败无疑。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心灵象天空一样开阔。

攻心,还得了解学生心理。不了解学生心理,你如何去攻呢?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忌想当然,以及之心,度人之腹,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就开火进攻,到头来,一无所获还是好的,学生离心离德害莫大焉。

攻心,一定要善于随机应变。学生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在一些具体场景中,常会有突发情况发生,当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时,教师一定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策略,方可牢牢锁定目标。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同时,也十分地多变。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因素也有很多。教师不是圣人,也不一定能够洞悉一切,计划没有变化快,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要知道,我们教师所试图改变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所以,攻心乃是第一要务,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

有些教师,运用了错误的方法,比如说体罚。有些体罚,确实有震撼学生心灵之功效,但是更多的体罚,只能使学生情绪更加对抗,心理更加逆反,这与我们的攻心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体罚就如同攻城一般,学生即使被征服,教师也会付出一定代价。本着保护自己的的原则,我们反对使用体罚,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那么,对于个别特别顽劣的学生,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非也。错误是得用心灵去认识的,有效的惩罚也一定是触及心灵的。因此,若是真的要惩罚学生,心罚才是最厉害的惩罚!

譬如说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罚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不公正的表扬与批评是很大的心罚,他会不理解:为什么老师表扬别人却不表扬我?为什么老师对我的进步视而不见?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老师为什么不批评我?教师的不公正的态度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巨大反响,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种心罚。

譬如说教师对学生的故意冷落。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冷落是对学生最残酷的惩罚。此言不虚。人人都有被肯定被重视的需要,学生尤甚,如果明显受到教师的冷落,必定心中极为痛苦,此种惩罚,教师若能巧妙用之,效果与体罚不可同日而语。

这还不算,还有最大的心罚。曾有一人在报上登载寻人启事,寻找文革中教他的老师,原来文革之中他造老师的反,强迫老师跪在地上并把粪浇在老师头上。多年以后他事业有成但每想到此事却悔恨不已,不找到老师当面道歉便寝食难安。老师最终找到,已是白发苍苍。老人轻轻一笑,我不怪你,那时你还是个学生,不懂事。一番话,说得此人痛哭不已,羞恨难当,老师骂他一顿他反而会好受得多。可是就这么轻轻一句话,反而让人心灵受到更大的惩罚。所以最大之心罚乃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等到他幡然悔悟的那一天,羞愧难当之时,只怕地上如果有一条缝,他也会立马钻进去,而教师的宽容更会使他的心灵备受煎熬。

需要说明的是,心罚杀伤力极大,既是一种惩罚,教师要慎用之。若是使用不当,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弥补的心灵伤害。对普通学生最好不要采用,对犯错学生也要偶一为之,而且,使用时最好在专家指导之下或是自己成了专家之后,以防误用。

一名教师,与其说他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他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使一点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则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四:战略战术

战略战术的最高原则就是: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教师的对手就是学生。

走进教室,面对几十双眼睛,首先要有底气,要知道,不是你怕学生,而是学生怕你。在与学生的对视中要信心十足,不可以有目光的躲闪,因为你是教师,在战略上你要藐视他们。

许多教师,虽然教了几十年书,但是在底气这方面做的其实是不够的,举个例子,请他们在大会上面对全体教师发言,很多人都不敢讲或讲不来。我是敢讲的,而且侃侃而谈,我是这样调整自己的:我上台之后,会很冷静地看台下的人,我假想他们都是欠了我钱的人,我是来找他们要债的,而他们都还不出来,正在苦苦哀求我宽限几日。所以,我就是上门讨债的债主!有了这种感觉,我还怕谁?

可是,光有战略是不够的。还要有战术。有些教师,气势很足,对学生很凶,很严格。但是缺少工作方法。给他一个班级,纪律能摆平,教学任务也能贯彻下去,但是教育目标却很难实现。为什么呢?因为他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把学生当机器,忽略了他们也是活生生的有情感有生命的不同个体。还有一类教师,对学生工作充满热忱,也不乏爱心,试图对学生实施宽容与民主式的教育,但是缺乏对学生工作的艰苦性和复杂性的足够认识,他们同样把学生工作看的太简单了,他们虽然尊重学生,也鼓励学生,但是却不能令学生信服,对学生产生不了足够的积极影响,这是缺乏战术的表现。最终也会影响到教师自己的信心,战术的失败使得好的战略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优秀的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战略与战术是兼备的。高明的战略战术素养并非天生具备,而是后天习得的,什么叫“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为什么要“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去体会,去琢磨。

战略上要藐视学生,他们不是你的对手。学生不守纪律了,你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又可以批评他们了,又可以显示你教师的作为了。一个好的教师,是有很强的求战欲的。如果让我去接一个差班,我会很兴奋,因为这样的工作有挑战性,如果我整天没事,班级的学生都很听话,我反而会闲的慌。

战略上藐视对手,就是遇到任何情况,都要做到不慌。教师在学校里常常会碰到一些突发事件,有很多是在课堂上发生的,甚至在个别情况下,会有学生向你挑衅的行为,碰到这些情况,教师首先要做到不慌。为什么不慌呢?因为有底气,不怕,和学生相比,你一定是智胜一筹的。你是强者,他们是弱者。最最忌讳的是教师先乱了阵脚,碰到一点点小事就失了方寸,手足无措,举止适当,这样的教师难免要把事情弄砸,也必定要被学生轻视。

要做到战略上藐视对手,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仓中有粮,心里不慌。教师要不断地总结以往的经验教学,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不断地思考以往失误的原因和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逐渐增强自己的信心。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不要着急,经验的积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不断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历的失败越多,教师也就成熟地越快,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面对学生的时候,你已经心中有底,可以俯视他们了。

战术上重视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因为你一旦不尊重他们,便会忽视他们,忽视他们的能量和能力,你要犯轻敌的错误,就要吃败仗。要打败对手,首先要尊重对手,这是一条原则。尊重学生,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凡事以理服人,不要去压制学生。批评也好,表扬也好,务必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有思想情绪了,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一定要抽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千万不要有“小孩子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思想。否则,日积月累,等到学生的问题成为三尺之寒,酿成大错,后悔也就晚了。

战术上重视学生,就是要研究他们。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敌情不明,你如何打仗?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在决定动手做学生工作之前,一定要把情况了解清楚,并作好详细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研究学生,还得尊重自然规律,要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知道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不作违反教育规律的事情。

要做到战术上重视对手,教师必须勤勉,要关心学生,与他们亲近,要知道他们想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要经常参加学生的活动,而不要整天坐办公室里,离学生远远的。对于学生的变化,要及时予以关注,不要忽略学生一丝小小的变化。学生的一些反常的行为,一定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不能只看到表面,要挖掘深层的原因,设法打开学生的心锁,解开学生的心结。

对于学生的不良言行,教师要勇于指出来,有些教师,主要是副科教师,碰到学生违反纪律,睁只眼闭只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极端错误的,必然招致学生的轻视和不尊重,最终自食其果。遇到学生做了违反原则的事情,教师应该大义凛然,坚决与学生的不良行为作斗争。这是战略上藐视学生的表现。

学生犯了很大的错误,也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怀有宽容之心。要知道,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要犯一些错误,这是正常的现象。要相信学生总是向上的,向善的,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出现了反复,不要气馁,要有耐心,要鼓励他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学生的错误都是可爱的错误,现在的调皮大王将来很有可能是和你感情最深的学生。教师的心态要平和,要有主帅的胸怀与气质,这也是战略上藐视学生的表现。

在具体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则要讲究策略,光有大无畏的气概是不够的。教师要精心备课,要精心布置战术,要善于等待时机。教师要深谙因材施教的准则,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考虑问题要全面,做到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必得手。这是战术上重视学生的表现。

教师要冷静地看待自己的不足,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于不能做的事情,不去勉强做。自己失误或做错的地方,要勇于承认,而不是遮遮掩掩,或千方百计寻找理由。教师对于形势要有清楚地判断,特别是在学生情绪激烈的时候,不妨退一步,避其锋芒,而不是强行压制学生。平时,教师也要善于听取他人尤其是学生的意见,要学会反思,对于师生冲突和矛盾,教师要有承担百分之百责任的勇气,这也是战术上重视学生的表现。

学生毕竟还是可爱的,虽然有时候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对孩子要有爱心,要理解他们。教师看学生的眼光应该是俯视的,这是战略的需要。学生犯的错误,教师不要耿耿于怀,要学会以德报怨,不要跟学生一般计较。对于那些迷失了方向的孩子,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另一方面,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也要保持高度警惕的头脑。学生的教育工作很重要,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轻描淡写,不能无为而治。这也是战术的需要。该执行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执行,该有的惩罚一定要惩罚,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惩罚小的错误是为了避免他将来犯更大的错误。

战略与战术不是矛盾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常常说“大处着严、小处着手”,这里的大处指的是战略,小处便指的是战术。因此,我们做学生工作时,一方面要高瞻远瞩、胸有成竹,这是战略的体现;一方面也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是战术的要求。什么时候我们将这两方面都做好了,什么时候我们的工作就进入境界了。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我们高水平高能力的体现。

五、阵地战

班主任接班的时间长了,师生之间相互会逐渐熟悉起来,在最初的试探过去之后,师生间会形成一种对峙状态。这种对峙状态永远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有些教师处理得巧妙一些,有些教师处理的笨拙一些而已。在这种对峙状态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每天都在进行着一些你来我往的 “斗争”,这种“斗争”与军事中的阵地战非常类似,只不过学生工作的阵地战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观察,这个阵地的界限还是非常清晰的。

首先有校纪校规,其次还有班规。学生要是个个都很老实,从不违反纪律,那班主任可要谢天谢地了。但是这通常都是美好的愿望,学生中常常有那么几个不是省油的灯,总会给老师添那么一些乱子,要是教师方法不当,处理不力,班级弄得一团糟,纪律失控,教师的阵地也就全部被学生夺走了,教师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除了守住自己的阵地之外,教师还得要进攻学生的阵地。教师总是有教学任务的,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的多,能吃苦的少。教师的教学要求往往要被学生打折扣,对于个别学习情况很糟糕的学生,教师就得使出一些手段了。除此之外,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教师也不得不面对一些难度很高的攻坚战,教师如果缺乏经验,仓促上阵应战,遭遇滑铁卢的事也是常常发生的。

对于教师来说,要守的阵地很多。以前的教师通常要守住“师道尊严”这个阵地,现在的教师观念比较开放,对此并不十分斤斤计较,然而教师毕竟还是教师,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被学生攻破的。

譬如说,我不大能容忍学生当面直呼我的名字,虽然我知道学生直呼教师其名也未尝不可,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那里甚至得到推广,但鄙人既保守又倔强,总是不能忍受,因此,这个就是我的阵地,我必要守住。

其实,我主要是不能容忍学生不尊重教师,因此,学生在我面前直呼其他教师名字时,我也要加以批评,当然,如果有其他更加过分的学生不尊重教师之行为,我更是要与之斗争到底。

客观地说,教师要守住自己的阵地还是很容易的。相对于教师来说,单个的学生的攻击力并不是很强,教师可轻松战而胜之。但是如果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就要谨慎了,不能力拼,必须找个“战壕”躲起来,以以此作掩护。这个“战壕”就是师生间的距离,教师隔得远远的,藏在掩体或工事的后面,不用担心自己会有被学生射中的危险,对于胆敢来进攻的学生,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

有人考试作弊?那是一定要按照校规或班规处罚的。违反一人处罚一人。断不可将首犯之人放过,否则,此人就成为你的软档,将来一旦对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马上就被利用,来个里应外合,你的阵地不保矣!

要坚守阵地最好建一些坚固的工事,比如碉堡什么的。仅仅靠与学生拉开距离作战壕还不太保险,难保没什么冷枪打到你。因此还是躲到碉堡里安全。那么,碉堡怎么建造呢?我以为,最坚固的碉堡就是两个字:公正。教师只有恪守公正的原则,尽可以躲在碉堡里高枕无忧。要知道,这公正二字做成的碉堡,可是坚硬似铁,牢固如钢,学生是永远攻不破的。恪守公正原则的教师,即使暴露在学生中,也可高枕无忧,恰似穿了铁盔铁甲,不用担心会被学生的冷枪冷弹击倒。

说起这公正,也恰似一阵地,或者说是教师的底线,断不可以失守的,否则,你丢了这个阵地,必定兵败如山倒,此后,你无论如何进攻,都无法收复失地了。

阵地战,通常都是易守难攻,教师守住阵地也并不是很难,可是,进攻学生的阵地就不一样了。

进攻分两种,主动进攻与被动进攻。高明的教师总是采取主动进攻之态势,在问题刚刚出现还处在萌芽状态时,一举进攻,将其扼杀。此时的进攻是容易的,只要看准时机,当学生并无防备且势力并未壮大之时,一击得手。譬如说班级中有学生说脏话粗话,此问题如毒细胞一般传播极快,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只有星星之火之时,及时出手,采取断然措施,将其扑灭,并怀有高度戒备心理,以防复发。这种策略就如同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形成绝对优势,以强击弱。如果发现的比较晚,等到星火燎原之际,教师的工作就陷于被动了。

一俟班级真的出了突发性的大问题,教师只能被动地处理,此时的进攻称之为被动进攻。被动进攻由于学生方准备充分,且已经构筑好防线,对教师来说通常颇有难度。譬如班级发生偷窃事件,教师若此前毫无思想准备,且没有掌握任何相关情况,处理起来必定十分棘手。当然了,也正因为难,教师如能圆满处理这样的事情,成功攻破对方阵地,此战一定是十分经典的。我看过的几则著名案例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教师先对全班作一番声情并茂的思想工作,给作案者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然后采取巧妙手段,比如说有教师做一个大的空纸箱放一房间里,全班学生每个人排队进去,把手放进去再拿出来,最终丢失的东西出现了,但是也保全了偷窃者的颜面。

被动进攻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要以情动人,以智取胜。譬如说有学生打了架,欺负同学,性质比较严重,按规定要给予处分,班主任做其思想工作。这是一个攻坚战。我们讲教师要以智取胜,指的是教师不要硬攻,要找到学生思想深处的薄弱环节,先打开缺口,有时,不免还要使用一点迂回战术。一旦打开缺口,就要集中强大火力,使学生思想防线彻底崩溃,教师要善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以情和理取胜。

当然,最好还是不要等问题发生了,教师采取进攻,工作应该做在前面,教师应该有深刻的洞察力,对学生的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我们说攻心为上,平时要做一些瓦解学生阵营的工作。如若班级的工作及每一名学生的思想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中,教师的工作算是做到家了,如果班主任对于这个班级是部分或者完全失控的,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么,这个班主任将疲于应付,最终学生阵地没攻下来,自己阵地丢光光。

六、运动战

在班级的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做学生工作仅仅局限于阵地战是不够的,要想把工作做得更有效,有时候还得采取运动战。

运动战和阵地战不一样,运动战不是静止的,而是要运动起来,要根据形势大踏步地前进或是撤退,在运动中调动对手,在运动中战胜对手。

阵地战最大的优点就是比较安全,教师守着一方阵地,躲在工事后面,运筹帷幄,岂不快哉。可是阵地战虽好,但是也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举个例子。譬如有这样一名学生,在学生中影响很大,有领袖气质,可惜思想方向错误,兴趣不在学习上,总是要和校规校纪对着干,可是他又很聪明,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很好,态度也很好,真正违反纪律的事情他不会出马,而是怂恿班级里一些没头脑、没判断力的学生(每个班级总有这样的学生)出头,最后,挨处罚的是他们,教师虽然知道后面那个学生是罪魁祸首,但是又很难抓住他的把柄。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传统的阵地战的战法是不行的。因为他总是缩在后面,不会来进攻你。你要去攻他,师出无名不算,他的防守滴水不漏,你没有胜算。

像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运动战的战术了。运动战的目的是,不能让他总藏在后面,要把他调动起来,让他也运动起来,他一旦运动起来,免不了会有漏洞,你就有办法了。

要使对手运动起来,你先得运动起来,你就不能缩在后面防守了。你也得露出来。这是运动战有难度的地方。一方面,你处在运动中,你得集中精力躲避对方发射来的枪弹,你有受到对方袭击的危险,另一方面,你还得动脑筋,在自我保护的同时找出克敌之良方。因此,运动战需要有很高的作战技巧,初学者很难掌握。

可能,有人问,怎么区分运动战与阵地战?阵地战有一个固定的阵地,而运动战没有,这是主要区别。阵地战中,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守住自己的阵地,抢夺对方的阵地。而运动战的目标就不是很明显了,有时候,你不知道对方在哪里,想干什么,当然了,你也最好不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运动战高深的地方。

在运动战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对手,而不是被对手所调动。这是运动战的精华所在。试想,如果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意料之中,他的反应和行动没有逃脱你的计划,你还有什么好担忧的?你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

教师若采取运动战,一定要采取一种主动的进攻态势。要牢牢地掌握主动权,这是很重要的。在运动战中,主动权是双方争夺的焦点。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有些教师,工作不主动,结果整天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总是等班级里出了事才被动应付,焉有不败之理?

运动战是最需要计谋的。古往今来,多少著名战役,几乎都是运动战。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三十六计,也基本是在运动战中产生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动战的技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师要善于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在运动战的过程中,形势可能瞬息万变,计划不如变化快,教师要有一些急智,要能够及时调整战略。譬如说,你原来准备批评学生的,但是突然感觉气氛不对,学生情绪很激烈,如果你在此刻批评学生,效果一点没有,你自己反而可能陷于被动,你要及时停止批评,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说。再如,你找一名学生谈心,本来准备好了一些话语,谈了两句之后,突然发现有重要隐情,你可能一时猝不及防,不要慌乱,马上调整谈话方式和计划,必要时可及时中止谈话,要知道,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谈话不是零效果,而是负效果,还不如不谈。

古时两军交战,两方先锋狭路相逢,大战100回合,不分胜败,一方突然佯装败走,然后使拖刀之计,一举拿下对方,这是一种谋略;还有的,直接卖一个破绽,对方若径自来攻,会因为早有防范,便中了招儿。这些都是在运动战的时候所用的一些小技巧。

运动战的战法千变万化,但有以下几个原则要考虑:

第一,要善于打心理战。运动战几乎都是打的心理战。围魏救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欲解赵国之围反而去攻打魏国,就是算准了你一定要回兵去救;诸葛亮摆空城计,就是料定司马懿小心谨慎一定不敢冒险;现代战争也一样的,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也充斥了心理战,以至于双方发出的战场信息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我们要掌握对方的心理而不让对方掌握我们的心理。学生工作中的运动战也是这样的,我们不但提出攻心为上,并且指出学生工作的攻心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一名好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精通心理学的人。

第二,要善于以实击虚。要能够集中优势力量,形成局部战场的绝对优势兵力。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不可给学生以可乘之机,同时也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往往非常强大。如果犯错误的学生是一个群体,你要注意,分清楚主次轻重,不要一网打尽,因为自古就有法不责众一说。学生人数多不要去贸然进攻,学生情绪激烈不要贸然进攻,学生早有准备不要贸然进攻,这些都是在进攻“实”,胜算不大,或者即使胜了,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要善于寻找对方的薄弱环节,对方保护的好,要调动对手,使得他把薄弱环节暴露出来。比如,不良的学生小团体可以分化瓦解之,学生有准备要不动声色,突然改变计划,学生情绪激烈等他冷静了,此时对方的虚暴露出来了,你再用你的“实”击之,就很有把握了。

第三,要灵活机动。何时该前进,何时该撤退,这是有具体形势所决定的。不能固守成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注定要全军覆没;兵书上讲不能在河边扎营,可是韩信破釜沉舟反而有奇效;毛泽东四渡赤水出奇兵,直到晚年还引以为生平灵活用兵的得意之作;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具体到每一名学生,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自大的学生不妨灭一灭他的威风;自卑的学生不妨多给他一些鼓励;软弱的学生多给他一些独立自主的机会;鲁莽的学生多给他一些教训与忠告,等等。这既是因材施教的需要,也是灵活用兵的需要。灵活用兵还要求我们一定要抓住战机。该出手时就出手。特别是利用一些大家都很关心的重大事件,或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突发事件及时作一些文章,往往会有奇效。有经验的教师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第四,要出其不意。如果你一张口,学生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你这个教师太失败了。教师要琢磨学生的心理,然后经常给学生一些意外,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学生如果把教师讲的话深深记在脑子里,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孙子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道理太深刻了。学生自知犯了大错,你已举起了板子,在给了学生足够的心理负荷之后却出人意料地轻轻地落了下来,你首先作自我批评,承认自己的疏忽,并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学生印象一定极为深刻,教育效果一定不会差。有一些教师,善于设疑,制造悬念,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是运动战的高手。

回过头来讲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名学生,教师是有很多办法来应对的。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要有信心,要坚信自己智胜一筹。比如说,教师可以以静制动,先不采取任何措施,只是着重观察,掌握虽然隐蔽但是还是存在的证据,做到有理有据;还可以突然改变态度,冷淡他,忽视他,甚至有意无意地激怒他,看看他有什么反应,最好他失去控制,他一不冷静,就会犯错误;或者去亲近他,感化他,宽容他,甚至“纵容”他,最终让他惭愧,让他自责。方法很多,目的却很明确,要改变他的心灵,要帮助他走上正确的道路。

优秀的老师,总是善于打运动战的。教师和学生在实力上是不平等的,因此在和学生的运动战中,教师握有先天的主动权,如果还打败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七、游击战

在学生工作中,居然还有游击战?教师还需要打游击?大家伙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游击战为大家所轻视是由来已久的。当毛泽东运用游击战术成功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前三次反“围剿”时,当时党内的“左”倾领导人仍然认为游击战不上台面,博古合理的这样议论毛泽东:他是个成不了大事的农民!最终,在他们的战术思想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最终走上长征之路。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初期,党内外仍有很多人轻视游击战争,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正规战争。毛泽东于1938年5月写成《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把游击战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战略是成功的。八路军新四军从抗战前的4万多人发展成为日本投降时的100多万人,最终在与蒋介石的内战中取得胜利。

游击战主要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采用的。在学生工作中,有时会碰到非常令教师头疼的情况,学生非常调皮,用通常的办法很难奏效。教师若采取强硬措施可能根本不会有效果甚至会遭到学生强烈反抗。教师有时会有一种人单势孤的感觉。此时,不妨试一试游击战。

作为副科教师,有时需要用到游击战。众所周知,在学校里,上至领导、教师,下至学生、家长,对副科相对都不是很重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回避或抱怨是没有用的。班主任或主科教师直接握有学生的生杀大权,事关学生的命运,学生不得不有所顾忌,副科教师就不同了,学生从心理上就不重视你这门学科,你没有“杀手锏”,对学生形成不了约束,此外与主科冲突了你还得让路,这是副科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这个时候,游击战的方法便可以采用了。当然了,要最终解决问题,副科教师还应该多多地与班主任联系,毕竟有些问题不能拖,不能躲避,还是需要通过班主任解决的。

学生情况不明朗时,要使用游击战术。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教师新接一个班,对班级情况缺乏了解,马上采取行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要烧三把火,也得一段时间之后,等情况摸准了摸透了才能实施;事情的牵涉面很广,且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不是非常了解,此时不可贸然下结论,要谨慎对待,轻率会导致失误;有事件发生,但当前的主要矛盾不在于此,比如正值大考,或者学校班级有主题活动之时,教师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无法花费大量精力处理矛盾,但是不处理又不行。具体情形会有很多,总的原则是没有把握或条件不具备时可以用游击战术。

新教师或新班主任初次工作时,可以使用游击战术。新教师本身从教时间短,对教育教学的规律了解不多,可能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此时,能做的事情就做,不能做或者把握不大的事情暂不做或缓做,绝对不要贸然与学生硬拼,硬拼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明智的做法是先保存实力,即使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要把问题弄得更糟,使自己陷于更大被动。这是符合游击战的思想的。

对手实力相对比较强或者比较难以教育时,宜采用游击战术。比如说有些学生,心胸狭窄,看问题很不全面,自己犯了错就要别人原谅他,别人犯了一丁点儿小错误都不行,更要命的是,他还是典型胆汁质类型的学生,冲动的不得了,教师批评的话语稍有过激,教师的处理稍有不公平,那就要发脾气。对这样的学生,不能硬攻,只能智取,这是一种。有些学生,自身行为不正,在学生中有威信,有影响,其不良行为形成可追溯至数年前,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要教育他使他早日走上正轨亦非一日之功,教师若自忖学生积习较深,影响较大,凭自己威信、能力还需要假以时日再采取措施时,先采用游击战给学生一些警告作用是正着。这也是一种。还有一种学生,比较“狡猾”,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但防守滴水不漏,不让教师抓到把柄,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也可以掩盖真实意图,先有游击战术“骚扰”一下他,使他暴露出真实面目再进行教育。

要说明的一点是,游击战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方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最终解决问题还须靠运动战。毛泽东在第一次反“围剿”前曾写过一幅对联,生动地阐述了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术思想。对联如下: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

大步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也是游击战的著名的十六字方针。

敌进我退,是当形势对学生有利,并且学生在向你进攻时,应该暂时采取撤退的战术。比如说学生情绪比较激烈甚至有失控可能时,学生有错误但是支持者甚众时,教师言语不当,已落下风时,教师应当审时度势,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先撤为妙。撤不是一走了之,也不是就此撒手不管,撤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矛盾,为了将来更好的解决问题。要知道,教师的尊严或威信不是靠强词夺理,靠压迫学生树立起来的,一时冲动的后果是给将来的解决问题设置更大的障碍,是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大丈夫能屈能伸,此一时彼一时,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将来打出去更有力!

敌驻我扰,就是说当你退却之后,学生也不再进攻了,一段之间之后,学生冷静下来了,或者是在平静的时候,我们可以“骚扰”一下他。比如说,可以问冲动的学生,你上次那么不冷静,是不是准备打老师啊?问自暴自弃的学生,你一直考不及格,将来有什么打算呢?这是属于“揭丑”型的;还可以这样问,你是不是抄作业了?是不是又欺负同学了?对方必要反驳:没有!谁说的?这是属于“污蔑”型的;还可以故意忽视某一个学生,对其视而不见,同样的成绩只表扬别人不表扬他,同样的缺点只批评他不批评别人,这是属于“挑衅”型的;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试探”型,试探的目的也同样是看学生的反应,从学生的反应中得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在“骚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既然是游击战,就得随时准备撤,一旦对方被激怒了,你要及时地撤退,不能让对手的重拳击中,否则,“骚扰”战术就失败了。等到顽固的学生不胜其扰的时候,他的方寸必乱,教师的机会就来了。

敌疲我打,就是说在教师的调动之下,学生已经很疲倦从心理上已经认错的时候,教师要好好地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毕竟是学生,有些学生虽然狡猾,但是在教师的不断“骚扰”下,方寸已乱,方寸一乱,难免要犯错误,教师候个正着,当场拿下。在众人面前,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学生只能受罚。还有些学生,在公众场合,说了对教师不尊敬的话,当时碍着人多,不便发作,等到学生落单了,教师就可以单独进行教育了。此外,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也是他比较“疲软”的时候,教师尽可以放心批评教育,只要讲得在理,学生自然没有话说。

敌退我追,就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况之下,不能放过,要一追到底。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是指的此时的情景。犯错误的学生已经彻底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教师要因势利导,要深刻地挖掘他思想深处的东西,一定要触动他的灵魂深处,不如此不能让学生痛改前非。以前犯过的所有错误,都要秋后算账,以显示教师明察秋毫,对人对己都要有个交待。敌退我追,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做文章,不仅教育本人,也要教育其他同学,要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其目的是彻底地杜绝学生再犯此类错误的可能性。教师忍辱负重,如今终有出头之日!

在游击战中,教师对形势的判断是很重要的,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扰,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该追,这个分寸要很好地掌握。否则,该退的时候进了,损失惨重,该追的时候退了,贻误战机,我们的工作看起来也很辛苦,但是却收不到成效。

适当地把握游击战的距离感,这是一项教师需要修炼的内功。距离远了,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压力;距离近了,由于“敌强我弱”,自己的安全要受到威胁。由于双方都是在运动的,所以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措施,以保证合理的师生距离,使自己有尽可能大的灵活空间与回旋的余地,同时,也能尽可能多地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

游击战虽然只是个辅助的方法,但是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教育手段,在某种场合某段时间可以作为主要方法使用,用得好可以产生奇效。

八、谋攻篇

某位爱狗成疯的人,常常花费巨额金钱,购买昂贵的健康食品,来宠养他的名犬。他听人说深海鱼油对狗的发育很有帮助,于是每天一大早,他都把狗抓来,用双膝夹紧狗头,勉强它长大口,然后对准喉咙灌进鱼油。有一天,狗儿大力挣扎,甩脱了主人的双膝,鱼油也流得满地都是。这人生气之余,看到狗儿自己转过身来,静静地舔食羹匙,此时他才回过神来,发现狗所抗拒的不是鱼油,而是他宠食鱼油的方法。

这是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例子,和我们教师教育学生是多么的神似啊!我们以为我们对学生是一片爱心,我们给他们的东西都是为他们好,可是万没有想到学生竟然那么抗拒,甚至拚死不从。我们觉得很受伤,觉得学生不懂事,觉得我们的爱付之东流,可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为什么会抗拒?是抗拒我们的爱心吗?是抗拒我们给他的东西吗?

不是的!学生抗拒的,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它的方式。

所以说,我们在做学生工作时,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得有方法。爱心是基础,也是我们要给学生的内容,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方式方法,再好的爱心也没有效果。因此,好的老师,一定是注重对学生工作的谋略和方法的。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顾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上兵伐谋,这是孙子军事战略的大智慧大谋略。如果认为将军的功勋应该在战场上建立,将军的丰碑只能在尸骨上树起,这是十分偏颇的观念。孙子告诉我们:百战百胜,不是最好的将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将军,才是最好的将军。如果最后实在要力战攻城,那已经是不得已的方法了。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工作方法,即是攻城之法。我们对德育工作不可谓不重视,我们的校规校纪不可谓不严格,我们有少先队组织,有共青团的队伍,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接受教育到高中三年级毕业至少接受了十四年的基础教育,而这十四年正是学生从懵懂无知到长大成人、逐渐认识世界、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段,但是当他们毕业时,他们的好的行为规范是否养成了?我们教给他们的那些东西是否都在他们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了?是否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了?当我们的大学德育工作者不得不从最基本的文明礼貌,最基本的公民素质开始教起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反思我们的教育的,我们又是如何改进的?

有这样一些教师,工作是很有经验了,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学生服服帖帖,纪律良好,似乎这位教师是成功的了。教师自己也称,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到我手里“一熨斗烫平”!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不能不赞叹,充足的自信也不能不肯定,可是,这样的“用熨斗把学生烫平”的做法,图的只是眼前的太平,争的只是一时的安静,却换不了长久的平安。只是一种以霸气压人,要知道学生是弱小的,教师若以霸气压人,总是能压住的。可是,这其实是下等的工作方法。

不战而屈人之兵,多的是德仁兼备,靠的是天道人心,以霸气压人,虽也能迫人服顺,但终究要埋下反叛的种子,时机一到,旧病又会复发,并且不会减轻,只会更加厉害。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拨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这是《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的重要结论:善于用兵的人,降服敌人,不是靠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寨,不是靠强攻;灭亡敌人的国家,不是靠久战。必须靠万全的谋略争天下,所以我军不受挫折,却能得到全部的胜利,这就是用谋略战胜敌人的原则。

可是,这个原则很多从事教育的人都没能掌握。打学生、骂学生、体罚学生的事情仍时有耳闻。他们不是认真地去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是认真地去研究学生的心理,而是一味地局限在自己的狭隘的思想圈子中,他们问学生:你为什么不认真读书?自己却从来没有很好地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学生不认真读书?为什么我的学生不认真读书?我对他们了解吗?我对教育的规律掌握了吗?他们采取的是硬攻的方法,其结果只能是学生离心离德,师生之间越来越对立。

不仅仅教师对学生如此,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也是如此。许多教育主管部门,要么不愿深层次地思考教育现象后面的原因和规律,要么是看到了而不愿去面对,只是依靠一纸行政命令,以为这样就可万事大吉,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怎么可能呢?让学校“减轻学生负担”,不许布置作业,不许补课,规定到校时间,离校时间,学校也这么做了,结果怎么样,学生负担真正减轻了吗?家长倒是发愁了,作业这么少怎么行,学生这么早放学没地方去怎么办?规定教师要进修,要考证,要什么什么学分,否则便拿不到上岗证,这样的规定考虑到教师的需要了吗?最终还不是流于形式,浪费精力,浪费钱财。不许学校乱收费,否则撤校长的职,学校乱收费是怎么造成的?是校长的错误吗?学校为什么能收到钱,家长为什么愿意付钱?不顾这些问题而强行禁止学校乱收费,这个规定必将成为一纸空文。

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制命令就如同强攻一样,虽然表面上是以霸气取胜了,但是学校怨声载道,教师怨声载道,学生得不到任何益处,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严厉禁止,下面“打擦边球”,风头一过,所禁止的事情只会变本加厉。

将在外而君命有所不受。这是古代君王的常识。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能进攻,而偏偏命令进攻;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应撤退,而偏偏命令撤退;这叫束缚自己的军队。不了解自己军队的实际情况,却硬要干涉三军的指挥,必然是三军将士的思想疑惧而困惑。这是君王的灾难,也是军队的灾难。

教育部门要给学校充分的自由度,学校也要给教师充分的自由度。学校领导不要具体干涉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任课教师做学生思想工作时,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也不要过多干涉,否则,一旦大家思想不统一,造成学生的思想混乱,学生反而会乘机利用这一点,这是教师的灾难。

如果是符合我的利益的我所想要做的事情,即使禁止我做,我也会想方设法去做;如果是不符合我的利益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使强迫我做,我也会躲避不从。这是大家都认识的道理,是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

按照规律办事,尊重事实,尊重实践,这是谋攻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要研究事实,研究实践,研究规律,研究对手,研究自己。一切都研究清楚了,认识深刻了,就稳操胜券了。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我们的目标本质上与学生是一致的,教师与学生可以看作是在一条船上的,可是为什么师生间还充满反抗,充满“战争”?我们对学生的爱心学生难道感觉不到吗?我们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为了学生吗?好了,现在可以不必有这样的疑虑了,我们所缺少的只是对规律的认识,让我们吃力和痛苦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学生,而是来自于违反规律。

有一个年轻的牛仔想把一只小牛赶进牛棚里喂食,可是这只小牛不愿意进去。年轻牛仔用力地抓住牛角,想把牛拉进牛棚,可是拉不动。牛仔的爸爸见到了,也出来帮忙,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可是这小牛发了牛劲,抵死不从,无论两人怎么费劲,小牛都不肯进去。这是他们家的保姆出来,轻轻地吹了一声口哨,然后把大拇指塞进了小牛的嘴巴里,小牛含着保姆的大拇指,乖乖地跟着她进了牛棚。

改变我们的工作方法吧!学生抗拒的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让我们的所作所为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实际,让我们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

九、形篇

有一位班主任,这样问他的学生:你同样的错误犯了一次又一次,老师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为什么改不掉?你说,老师究竟要怎么做,你才能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学生回答:只要你不做我们班的班主任!

我想这位班主任听到学生这样回答他大概要昏倒了!我不能说这位班主任的工作一定是失败的,但是,至少在对这名学生的教育上,他是不成功的。到了这样的地步,即使让我出主意,我也是没有办法的,由于前面的教育方法已经很错误,后面再怎么努力,其结果只能是大败和惨败的分别了。

善于打仗的人,先立于不败的地位。这是孙子兵法第四篇《形篇》的重要思想。原文是这样说的: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首先不被敌人击败,然后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

首先立于不败之地,这个想法太重要了!可惜我们很多教师可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比如说在做后进生的工作时,急功近利,缺乏耐心与宽容心的例子比比皆是,恨不得这些学生一夜之间老母鸡变成鸭,一个个都实现质的飞跃。学生进步不大,或出现反复就唉声叹气,丧失信心,结果是这些后进学生经过我们教师的教育,不是变好了,而是更差了!说到后进生,他生来就是后进生吗?我们可以回想我们的学生,当他们小学一年级第一天背着书包欢欢喜喜地进学校时,哪个不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哪个不是积极向上准备充当好学生?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一批一批的后进生形成了,最终,有些学生积重难返,甚至不可救药,个别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生前途毁于一旦。对于后进生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教师有没有责任?该不该反思?或许有教师说这些学生的失败有很多原因,家庭的,社会的,不是教师所能左右的,此言不虚。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没有责任呢?学生以一种失败者的心态从学校毕业,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在其中起了坏的作用呢?

我想,对于后进学生的教育,教师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情况不是变得更糟就是胜利。抱着这样一种思想,我们的工作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才有可能一点一点地转化学生,才不会犯事与愿违的错误。

有一些教师,总是心太急,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犯一点点小错都不肯原谅,都要批评。学生进步不大,就要严辞训斥。于是,作业布置很多,题海战术,卷子一张接着一张;上课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还要经常拖堂;学生的进步总觉得不够大,要是退步了更是不能容忍,一顿臭骂是至少的。对于这样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不反感呢?可是,教师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是为学生好,学生不服气,有情绪他也很痛苦,但是没有去反思自己的错误和责任。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仔细的分析情况,就会知道,这位教师违反了首先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则,他很想做出成绩,弄得学生都很讨厌他,结果适得其反。我对这些教师的一个描述,叫做:立功心切,结果反而用力过猛。

本文开头讲的这位班主任,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用力过猛,败相已露。事到如此,他已经没有什么取胜的机会了。他和学生的关系已经弄僵了,在师生关系中已经被动了,就好像下棋一样,一着受制,步步受制,一着被动,步步被动。一开始不谨慎,后面无论如何补救,都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反复考虑,这样做有没有副作用,这样做会不会有不良后果产生,没有把握的教育,就暂时放一放,没有深思熟虑,就不要说过头的话。通常来说,多一些鼓励赞扬是没有错的,尽量不要盲目地批评学生,因为不当的批评是很容易使教师陷入被动的。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是深刻的耐人寻味的道理。胜利的军队总是先造成胜利的条件才同敌人作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打起来然后侥幸求胜。其实我们很多教师就是这样的。对付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的办法,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就进行教育,就算是成功了也是侥幸的。真正高明的教师必须把情况调查清楚了,胸有成竹了再出手。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可是要把工作做好我们就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而不能两眼一抹黑,碰运气。教到好的学生便是运气好,教到不好的学生便认为自己比较倒霉。经验是可以积累的,方法也是可以学的。错误可以犯,但是相同的错误不能重复,时间长了,我们总能摸索到教育的一些正确途径。

决定教育成败的因素是很多的。而学生的发展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可能成功还是可能失败,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就像成功的战争一样,成功的教育是可以预见到的,但不是通过蛮干取得的。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教育是否能够成功,我们通常可以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个学校或班级的规章制度的情况执行得怎么样?邓小平说,好的制度,坏人也可以做好事,不好的制度,好人也能做坏事。可见制度是很重要的。学校、班级是不是有法可依,是不是有法必依,教师是不是赏罚分明,学生是不是有榜样,正气是不是压倒邪气?这些都是对学生发展影响很大的因素。好的规章制度应该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应该是能够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的。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一个凝聚力强的集体,纪律一定是严明的,制度一定是合理健全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一次演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1979年他来广州看他的姐姐,那时候广州晚上全是黑的,街上没有灯;市场上连一只鸡蛋都买不到,到外面吃饭很难找到一家好的餐馆,有时候叫了菜也没有白米饭,因为那时候白米是要配给的。22年之后的一个农历新年,他又到广州来,到佛山一家酒家吃午饭。那酒家里有一条食街,你可以随意选购东西让他们煮,有汤水部,有海鲜部,有小炒部,有烧腊部……光是海鲜部里就有六种虾,任君选择,琳琅满目,多得不得了。那酒家全坐满了人。22年时间,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产权制度改了,生活就可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如果中国还是70年代那种制度,那就连一只鸡蛋都买不到。所以说制度很重要,我们现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反思应试教育的危害,搞课程改革,考试改革,就是为了创造一种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制度。

第二,学生的成长环境如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已经很明了了。学生不是个体的人,是社会的人,受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受他的朋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青少年学生自控力弱,由于不慎交了不良的朋友,轧了坏道,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好的教师一定是注重校风、班风的建设。好的环境和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有些家长愿意出很多钱把孩子送到一个好一点的学校读书,就是看中那里的氛围了。一些名校,由于历史悠久,积淀很厚,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氛围是几代人共同创造的,是金钱所不能换来的,是弥足珍贵的。我们看一个人的成长,可以先分析他所处的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车子停放在类似的环境中,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保持不动。打开的车辆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无遗,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但是当实验人员将这车子的窗户打破一个之后,一天之内,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了,内部的东西也偷得一空。这项实验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所以在不良的环境中,人的本性中不好的一面完全暴露出来,而且因不良环境而放大,使环境更糟,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一点,教师不可不察。

第三,教师是不是有人格魅力?学生长大之后仍然记忆如新,不能忘怀的教师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时代是很容易崇拜一个人的,如果教师能有幸成为学生的崇拜者,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荣誉,对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益事呢?尤其是学生所崇拜的教师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好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起点,更能够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一个人一旦有了目标,他的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了。苏格拉底有一天外出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径上遇到一个年轻人迎面而来,苏格拉底首先问他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样的东西;在哪里可以买到那样的东西?年轻人一一回答苏格拉底的询问。然后苏格拉底问道:“那你可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制造良善和美德的人?”年轻人回答:“不知道。”苏格拉底说:“那么就跟我来学吧!”俗语说,经师易找,人师难寻。遇到苏格拉底这样的良师,是每一位学生的幸运。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更重要的是要修身养性,让你的学生无时无刻都感觉得到你的人性光辉。

第四,学生的潜能是不是受到激发?要知道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这个观点已为许多心理学的实验所证实。美国一个心理研究组织曾做过一项实验:安排几个志愿人员,先测量每个人的握力平均是一〇一磅,然后将这些人催眠,并暗示他们现在是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种催眠暗示之后,在重新测量他们的握力,结果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六十磅左右了。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一来,其平均握力竟可达到一百四十磅。换句话说,他们的平均握力在瞬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教师应当懂得心理学,应当善于激发学生的向上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象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所谓气可鼓而不可泄,也正是这个道理。学生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是不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他是受压抑还是蓬勃发展的,他是不是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是学校教育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我怎么来评判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教育是否成功?就看以上四点。如果以上四点都做得很好,我可以这样说,它的教育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即使有个别小的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是已经无碍大局了。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他不可能学坏!如果我是学生的家长,我会很放心地把小孩送到这样的学校去读书。

孙子说,胜利者作战,就像掘开八百丈高山溪谷中的积水那样奔流直下,具有雷霆万钧之力,不可阻挡。善于做教育工作的教师也是这样,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为大势所趋,这是因为他关键的因素都抓住了,都做得很好。为什么我们许多教师觉得自己对教育事业已经很投入了,付出也很多了,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感到很郁闷,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就是力气没有花在刀刃上,他所做的事情大多是没有效率的。决定教育成败的主要因素没有抓住,花再大的力气也是收效甚微。这样的教师,只能屡战屡败。

十、势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是《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中的观点。意思是,凡是作战的人,都是用正面交锋,用奇兵制胜。

奇与正看起来是相反的两方面,但其实正是符合事物本来的规律的。奇正相生相成,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对将军来说,它是作战的法宝,对教师来说,它同样也是工作的利器。

教师平时做工作,一定是要以正面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常规工作、常规方法不可缺少。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大量现有的规章制度、常规固定的做法都是“以正合”,这是我们的基本功,是必须做好也是能够做好的。但是,要想使工作达到好的效果,则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受旧有思维的限制,要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方法,出奇制胜。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会创新。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做好常规工作。没有常规工作哪来的“奇”?教师要建立班级的规章制度,为班级发展打下一个合理的框架。既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又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学校的课程设置、班干部队伍、班级日常管理、每天的作息制度、校园和班级环境等等都是一旦定下来就相对比较稳定的东西,它们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很大,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受到影响。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有些教师,也发挥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而忽视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在班级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扬民主,但是也需要一定的集中,不能什么事情都由学生说了算,以至于对班级不闻不问。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批评,赏罚分明,张弛有度。在碰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教师能迅速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不能采取躲避、忍让的态度。对于班级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有直面的勇气。对于一些班级中不良的倾向和不好的苗头,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思想问题,教师不是任其自生自灭,而是正面迎上去,及时地给予辅导和帮助。大道理是必须要讲的,但是要讲得生动,要讲得让学生容易接受,能听得进去。讲道理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办法莫过去通过讲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了。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中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故事是一个载体,通过故事这个载体,道理会更容易被人接受。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是无原则无节制地批评,而是以理服人。善于讲道理的教师一定是能够让学生心服口服的。

“以正合”要求教师要善于以情感人。情感是人世间永恒的东西,在学生面前,教师能够敞开自己的心灵,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并且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人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学生更是如此。做学生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变化,同时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成功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但是也能改变学生的情感,并且善于创设适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的不正确的情感,教师应有能力加以引导,使学生及时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以奇胜”则是攻心为上的需要。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学生工作虽然不应也不需要使用阴谋诡计,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总是用老一套的方法去做思想工作,时间长了学生要厌烦,如果经常能使用一些“奇招”,往往能收到“奇效”。

“以奇胜”是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的。教师如果一张口,学生就知道你要说什么,教师说的内容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做学生工作,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道理学生都懂,可就是记不住,事到临头还是要犯错,对于这样的学生,你再对他讲大道理是没什么用处的。即使讲了,他也可能不会认真去听。相反,教师别出心裁,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必定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把旧的道理用新的形式表达出来,会让学生对这个道理有新的认识。

“以奇胜”是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上课也好,做学生工作也好,常感觉效率低下,跟学生讲的东西讲了无数遍,可是还是有学生不能做到或忘记。有时我们忍不住要罚学生,为的是让他印象深刻。但是罚是有副作用的,必须谨慎采用。既然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那么为什么不出奇制胜呢?用学生想不到的方法,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刺激,学生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教师的目的也达到了。何乐而不为?

“以奇胜”要求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学生是很聪明的,他们也会经常地作出判断,他们也会时常揣摩教师的意图,从而制定自己的对策。比如说,学生犯了错,总是心中惴惴不安,他们等着接受批评,但是也想好了很多借口,教师如果知道学生的这些思想活动,不是一上来就批评学生,而是从其它角度入手,出乎学生所料,反而更能收到效果。反过来,若是我们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学生已经有了准备,做好了思想防线,教师用常规方法就很难攻破了。教师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学生准备不充分,无以应对,从而一举获胜。

“以奇胜”要求教师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学生对教师的观察可谓入微,教师的每一丝细小变化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教师进教室上课,如果脸上挂着笑容,那么这节课学生必定会稍微胆大一些,因为他们知道教师很高兴;反之,如果教师寒霜罩脸,学生自然噤若寒蝉,不敢轻举妄动。当然我不是鼓励教师不苟言笑,只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太容易被学生摸透的教师很难在学生中有威信。出奇制胜的教师是不会轻易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的,否则谜底揭开之时,就没有好的效果了。

战术不过奇正两种,但是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有时候,奇就是正,正反而是奇,个中变化,很难用言语说清楚。奇正如何搭配,则要看“势”了。激流飞下,能够冲走石头,这是由于迅猛的水势造成的;鸷鸟急飞猛扑,毁骨折翼,则是因为没有控制住势。奇是一种势,正也是一种势,当奇正搭配对比实施时,这种势的力量会格外强大,就如同拉满的大弓一样有力。善于控制势的人,与千丝万缕之中,游刃有余,进退自如。他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做形势分析,他知道,何时该正,何时该奇。

高明的教师,能够出奇制胜,当水落石出之时,结果虽出意料之外,但细细思之,却在情理之中,这便是“以正合,以奇胜”了。出人意料又符合情理要求教师“正”的工夫要熟练,“奇”的工夫要精湛。奇正搭配,运用自如。

有一位教师说起她初中的数学老师,那是个老太太。关于这位老师,她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老师有一个圆规,她曾经告诉全班,这把圆规陪伴了她的整个教学生涯,虽然现在有很多更好的,但是她从来没有换过。后来有一天,一个调皮的学生不知道怎地,把圆规弄坏了!老师当然很生气,但是她没有批评那个学生,而是自己拿着圆规在那里生气,甚至上课了都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全班寂静无声,谁都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那个学生先忍不住了,他站起来大喊:“你生气就骂我呀!这是干吗呀!”说完就冲出了教室。大家都愣在那里了,有几个同学要去拉他回来给老师道歉。你猜那老师说什么?“让他去吧,他在气头上,一会就好了。”语调还是一样的平淡,接着就开始讲课。真乃神人也!后来那个学生给她买了一个特别好的圆规,老师起先不要,他就说老师不要就是不原谅他,老师只好收下,但是她说,她还是用修补好的那个圆规,因为那是她一生的财富,而这把新的,她会好好珍藏。从此以后的数学课上,就再也没有一个同学说闲话开小差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教师的“奇”并非有意为之,只是本性所然,但是由于其他教师的“正”反而衬出了她的“奇”,结果这件事情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印象,对所有学生尤其是当事人产生很好的教育作用。以至于许多年之后,当年的学生仍然记得这位老教师,仍然记得这件事。

当然了,我们所主张的并不是这种“瞎猫碰到死耗子”式的“奇”。这样可能偶尔有一次奏效,但是大部分时候就没这种运气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学习学习再反思,出奇制胜的招数只能是有限次,学生一旦适应了,原来的“奇”就不再是“奇”了,就得换别的方法了。

要说明的是,奇正不过是我们处理事情的两种方法而已,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绝对不可以为“奇”而“奇”。有时候,必须要义正词严,正气凛然;有时候,必须要出其不意,迎头痛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奇正策略是否正确必须依靠效果来检验。奇正作为手段和方法,脱离了具体事情本身就无法判别其优劣。我们认为,符合形势顺应形势的做法才是好方法,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为“奇”而“奇”只会弄巧成拙。

最近看到一则短消息,非常有趣,是这样的:忙碌的生活,很容易消磨一个人的热情,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所以偶尔也要停下脚步,认真地想想……是否该去尿尿了。

短消息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的产业,果然是以奇取胜,不同凡响。所以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工作,面对着同样的学生,教着同样的内容,讲着同样的道理,我们是否偶尔也要停下脚步,认真地想想……是否该有些改变了。

以正合,以奇胜,我们便能够给不变的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平凡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我们便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在思考中认识,在思考中提高。

十一、捭阖之术

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拨动,阖就是闭藏。战国时期著名战略家、军事家鬼谷子认为一开一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

三国时曹操与刘备都是深谙捭阖之术的英雄。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是双方捭阖交锋的经典之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强大。刘备起兵未久,势力尚弱,为防曹操谋害,便闭藏自己,在后院种菜,以为韬晦之计。一日曹操召见刘备,二人在小亭旁煮酒畅饮。席间,曹操多次以言词试探刘备的反应,意欲得到实情,刘备却十分谨慎小心,始终不以真情流露。后来曹操以天下谁是英雄再三相问,刘备无法,只得虚与委蛇,一一说出袁术、袁绍、刘表等二流人物相搪塞,均被充满霸气的曹操否定。曹操最后以手指刘备,又指自己说:“天下英雄,就你我二人罢了。”刘备大吃一惊,手上的汤匙、筷子不自觉掉在地上。当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不愧为胸藏韬略的大英雄,他故作从容捡起筷子,说:“雷声震动,将筷子吓掉了。”这样,将掉落筷子的真正原因,轻轻掩饰。曹操的反复进行拨动和试探,差一点就要成功,但刘备的闭藏术毕竟技高一筹,后来终于得以三分天下,与曹操、孙权成鼎足抗衡之势。

教师在做学生工作尤其是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如果想要更有效率更加圆满地解决问题,就必须掌握捭阖之术。

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教师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教师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教师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教师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教师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结果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之时,教师可以闭藏起来,以更仔细地观察学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优缺点,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敞开自己,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自己的观点去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化学生。总之,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之时,学生便处在明处,我们无论在明处还是在暗处,都可以比较自如地选择有效的方法对之进行教育。

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最怕的就是学生闭藏起来,学生一言不发,什么都不讲,全是教师讲,讲的又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教师白费口舌,对学生产生不了任何作用。因此,高明的教师在与学生谈心之时,一定会想法设法使学生开口,学生讲得越多,谈话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要想方设法揣摩学生的心理,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

第4篇: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关键词]中国的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重要战略地位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56 ― 02

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辟最早的东方主战场

日本很早就制定了“大陆政策”,企图。然后再实现“北进”、“南进”政策。1927 年在田中内阁召开的“东方会议”上,田中首相给天皇的奏折中说:“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和军部制定了基本“国策”,第一步进攻中国东北,占领东北后以此为基地攻占中国的华北、华中和华南,然后向北进攻苏联或伺机向南洋发展。规定在对苏作战时,以迅速击败远东苏军以及占领西伯利亚为目的,首先攻击乌苏里江方面的苏军,其次,攻击黑龙江方面的苏军,然后,推进到外贝加尔湖方面,同时分别进攻蒙古,占领库页岛和堪察加半岛。在对美作战时,初期迅速击败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占领吕宋岛和夏威夷的美国海军基地,然后迎击自美国本土开来的美国舰队。在对英国作战时,初期击败东南亚英军,并铲除其活动基地,之后,迎击自英国开来的英舰队主力。

日本制定了这一野心勃勃的庞大计划之后,就开始进行侵略扩张的第一步骤――进攻中国东北地区,首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很快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然后又发动了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同年,在东北扶植了傀儡政府。日本第一步目的达到之后,就开始积极准备进攻苏联。1932 年 8且,日军参谋本部制定了1933 年度对苏作战计划,毫不隐讳地把“满洲”看作“国防的第一线”和对苏作战的主要战略后方,准备以中国东北为基地,用战时30个师团中的25个师团对苏作战,先以一部分兵力攻击苏联沿海地区,再以主力在大兴安岭一带与苏军决战,然后进攻贝加尔湖地区,夺取整个远东。然而,中国军民对日本的侵略M行了英勇的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日军在侵略中国过程中,在东北、华北、华东都遇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进攻上海时,驻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官兵顽强抵抗,使日军死伤惨重,曾四易统帅,最后才以伤亡5万多人的代价占领了上海。日本占领东北以后,立即遭到东北人民的武装反抗。原东北军部分官兵不顾不抵抗命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一道,运用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敌人,使日军疲于奔命。

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到日本投降,可以说,中国战场是日军作战的主要战场,日本陆军的主要力量用在中国战场上。其师团数量之大,伤亡人员之多,都是东方其它战场无法比拟的。1937年底,日本陆军总兵力达24个师团,投入中国战场21个师团(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88 ),朝鲜1师团,日本本土两个师团。1938年,日本又增设了10个师团,总兵力达34个师团,新增设的师团全部派往中国战场,又抽出国内的第七师团调往中国。这样,在华总兵力达32个师团;朝鲜驻屯军1个师团;日本本土只剩1个师团。这一年日本投入中国战场的兵力,占日军总兵力的94,达到最高峰。1939年,日本总兵力由34个师团增加到41个师团,在中国34个师团,朝鲜2个师团,日本本土5个师团。1940年,日军总兵力为49个师团,在中国战场38个师团,朝鲜2个师团,日本本土9个师团。1941年,日本总兵力51个师团,在中国战场41个师团,朝鲜2个师团,日本本土8个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的大部分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约占当时师团总数51个师团的78。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从本土调出4个师团,又从中国抽出6个师团,共计10个师团派往东南亚和南太平洋方面作战。即使如此,到年底,日军在华兵力仍有35个师团。1942、1942 年,日军总兵力达到 58个师团,向中国又增派2个师团,在华总兵力达到 37个师团;朝鲜1个师团;东南亚各国9个师团;南太平洋地区6个师团,日本本土5个师团。1943年,由于中国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的战况对日本越来越不利,日军伤亡日益增大。为了扩大兵源,日本决定将征兵年龄由 20岁改为19岁,这一年又增设了12个师团,总兵力达到 70个师团,分布情况是,中国39 年师团;朝鲜2个师团;东南亚各国12个师团;南太平洋地区11个师团;日本国内6个师团。1944 年,日本陆军增设了33个师团。1945年又增设了70个师团。但这些部队是临时组建的,所以人员、装备及训练水平都低,战斗力非常低下,而且,这些部队大部分还未来得及派往各地,绝大部分都未经一战就赶上日本投降了。

三、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由中国军民独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开始,发展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战前一系列接踵发生的局部战争演化升级而成。法西斯的第一场侵略战火,是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点燃的。从日本入侵东北的那天起,中国军民的抵抗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面对日本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中华民族举国一致、浴血抗战。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全国各阶级和阶层、各党派和社会团体、各民族以及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结成坚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各同盟国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中国作为在东方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和奴役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战初期,德意横扫欧洲、非洲战场,几乎侵占了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国家。正是由于中国军民顽强抵御着日本的百万大军,才推迟了德、意、日三国同盟的缔结,使日本在欧战爆发时未能在军事上配合德国,从而大大减轻了英、法在远东所受到的压力,也为日后同盟国反法西斯的共同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中国,法西斯战火将会烧遍全世界:向南,日军可能攻打澳大利亚、锡兰(今斯里兰卡),可与德军会师印度洋;往北,日军与苏联开战,可使其因被迫两线作战而实力大减。中国战场牵制着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正是由于中国战场的顽强抵抗,彻底粉碎了日本的“北进”计划,推迟了日本的“南进”计划,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和美英盟军对德、意、日作战。

第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各国消灭、俘虏日军人数最多的东方主战场

从中国抗战的战果同美英苏等国对日作战的战果对比看,中国战场在多年的抗日战争中,歼灭了日军大批有生力量。法国史学家亨利-米歇尔断言,到1939年,日军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实际上已损失了100万人的兵力。1939 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 1945 年日本投降的6年时间里,据日本方面明显缩小数字的统计,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被中国军队击毙总数就达133万余人。日军在太平洋和亚洲其它战场上,被美、英、荷、澳和中国驻印军击毙和死于伤病者共约89万人。苏军在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库页鸟和千岛群岛等地共击毙日军8万余人。到日本战败时,向中国战区(包括_湾和越南北纬16’线以北地区)投降的日军共128.3万多人,这个数目相当于全部海外日军274.6万人(不包括关东军)的46.7%。

因此,中国战场是不可争辩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

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反对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一,中国是亚太地区盟军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配合了欧洲和亚太地区盟军的作战,成为亚太地区盟军的战略支柱。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英成为亚太地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三个主要同盟国。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牵制和消耗日本陆军兵力最重要的战场,牵制住大量的日军。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在反法西斯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一直是盟军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在抗战中,中国为美国提供了所需的空军基地,美国空军经常从中国起飞去轰炸日本本土及其海上生命线。中国方面为了配合盟军的作战,修建和保护盟军所需机场和军事基地,向盟军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不仅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而且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同盟国最后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丰碑上,熔铸着中国人民的卓著功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功绩,必将永远载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史册。

第二,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5篇: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关键词:APT攻击;网络安全;入侵检测

中图分类号:TP393.08

1 概述

1.1 什么是APT

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持续性威胁这种新攻击方式在2010年Google承认遭受严重黑客攻击之后逐渐被大家熟知,并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破坏,成为近几年来网络安全最为热门的话题,这种攻击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攻击对象通常是政府、军队、金融、能源、运营商、大企业网络。

近几年世界各地发生了多起名噪一时的APT攻击事件,主要有:2010年1月,极光行动(Operation Aurora)攻击GMail。2010年7月,震网(Stuxnet)攻击伊朗布什尔核电站。2011年5月,美国军火大厂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的被入侵。2011年6月,CIA被入侵。2011年11月,日本总务省发现计算机遭木马入侵已三个月。2012年3月,央视3.15晚会曝光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员工以一份十元到几十元的价格大肆兜售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卡信息,导致部分用户银行卡账号被盗。

APT攻击与普通攻击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都是网络攻击行为,但前者相对于后者主要体现在攻击三要素就是“APT”,但不是“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而是“Advanced Persistent Targeted”,即针对性、高级性、持续性攻。

A:攻击手段高级,由于攻击过程的高难度,决定了攻击手段必须高级,主要体现在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大量投入和高级技术的大量运用。

P:攻击过程时间长,由于攻击过程的高难度性决定了要寻找机会进行纵向突破攻击目标网络,再进行横向摸索渗透,为了避免暴露需隐藏在目标网络正常行为中,整个过程需要经历数月甚至数年。

T:攻击目标、目的明确,攻击目标通常都具有深厚背景,包括政府、军队、金融、能源、运营商、大企业等组织,攻击目的通常都是窃取、控制、破坏攻击目标所掌握的重要资源。

1.2 APT攻击典型案例

极光行动(2009-2010)。针对GOOGLE等三十多个高科技公司的极光攻击。攻击者通过FACEBOOK上的好友分析,锁定了GOOGLE公司的一个员工和他的一个喜欢摄影的电脑小白好友。攻击者入侵并控制了电脑小白好友的电脑,然后伪造了一个照片服务器,上面放置了IE的0DAY攻击代码,以电脑小白的身份给GOOGLE员工发送IM消息邀请他来看最新的照片,其实URL指向了这个IE 0DAY的页面。GOOGLE的员工相信之后打开了这个页面然后中招,攻击者利用GOOGLE这个员工的身份在内网内持续渗透,直到获得了GMAIL系统中很多敏感用户的访问权限。窃取了MAIL系统中的敏感信息后,攻击者通过合法加密信道将数据传出。事后调查,不止是GOOGLE中招了,三十多家美国高科技公司都被这一APT攻击搞定,甚至包括赛门铁克这样的安全厂商。

1.3 APT攻击过程

(1)信息搜集。攻击过程首先要了解攻击目标,主要包括目的组织的网络系统和人员信息,主要途径是现实生活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从目前所发现的APT攻击手法来看,大多数APT攻击都是从组织人员入手,搜集人员的信息,然后攻击该人员电脑,从而进入目标组织网络;(2)纵向攻击突破。攻击者在掌握了攻击目标的足够信息之后,就开始寻找机会进入目标组织网络。攻击的途径包括外部(外部渗透攻击或者外部诱骗攻击)和内部(间谍攻击或物理摆渡攻击)突破。攻击方法包括:社会工程学方法、远程漏洞攻击方法、物理摆渡攻击及间谍攻击等;(3)隐蔽信道构建。攻击者控制了电脑后,需要构建某种隐蔽信道长期与其保持联系,发出攻击指令及数据回传。为了避免被发现,通常会采用合法网络协议搭建隐蔽信道,包括HTTP、HTTPS、DNS、ICMP协议等;(4)横向摸索渗透;首先攻入的人员电脑只是跳板,通过跳板进行横向渗透找到目标的重要资源。(5)完成最终攻击目的。通过长期摸索渗透得到重要资源的控制权限后,就可以完成最终目的,包括操控、破坏、窃取资源。

2 APT攻击防范四大策略

国内外很多厂商都提出了自己的APT防范策略和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四类:(1)主机文件保护类。多数APT攻击行为都是以攻击目标内部人员的主机为跳板,因此如果能够确保终端的安全则可以有效防止APT攻击。主要思路是监控终端上应用程序加载和执行情况,采用白名单机制防止恶意代码程序的加载和运行;(2)恶意代码检测类。主要是通过对网络出口处设置关卡,对所有通过的邮件、URL、共享文件等进行扫描及分析,防止恶意、未知代码进入内部网络,最终阻止APT攻击的纵向突破;(3)入侵检测类。攻击者需建立隐蔽信道用于长期控制及横向摸索渗透,通常利用HTTP、HTTPS、DNS、ICMP协议来实现,所以可以采用传统入侵检测方法来检测;(4)数据分析检测类。数据分析检测类重点在于事后分析。该类方案通过全面采集网络设备的流量以及终端和服务器上的日志,在一旦发现APT攻击的蛛丝马迹后,对这些日志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能够还原整个APT攻击过程。

3 思考

目前所推出的APT检测防御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很多APT攻击检测和防御方案都只能覆盖到APT攻击的某个阶段,从而可能导致漏报。于是我思考出一种综合的解决方案,包括三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1

(1)安全网关部分。安全网关负责网络行为数据采集、分析、控制。具体包括:入侵检测:基于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对已知网络攻击进行检测;流量审计:基于传统的FlOW技术对网络进/出流量进行审计;协议审计:对网络传输中所使用的应用协议进行识别审计;深度分析:在协议审计的基础上,对特定应用协议进行深度解析和分析;黑白名单:系统内置域名、IP地址、URL、代码样本的黑名单和白名单库,用于快速判断网络行为是否存在异常,当遇到无法判断的情况时则将提交给安全中心进行深入分析;(2)安全中心部分。安全中心主要完成三个主要功能:流量及日志等数据的采集、存储、集成分析;恶意代码分析;知识库的存储与分享;(3)安全终端部分。安全终端主要实现对终端主机行为进行监控,具体包括:黑白名单;进程监控;网络审计。

参考文献:

[1]张帅.对APrr攻击的检测与防御[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09):125-127.

[2]陈剑锋,王强,伍淼.网络APT攻击及防范策略[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07):16-18.

第6篇: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在班级的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做学生工作仅仅局限于阵地战是不够的,要想把工作做得更有效,有时候还得采取运动战。

运动战和阵地战不一样,运动战不是静止的,而是要运动起来,要根据形势大踏步地前进或是撤退,在运动中调动对手,在运动中战胜对手。

阵地战最大的优点就是比较安全,教师守着一方阵地,躲在工事后面,运筹帷幄,岂不快哉。可是阵地战虽好,但是也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举个例子。譬如有这样一名学生,在学生中影响很大,有领袖气质,可惜思想方向错误,兴趣不在学习上,总是要和校规校纪对着干,可是他又很聪明,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很好,态度也很好,真正违反纪律的事情他不会出马,而是怂恿班级里一些没头脑、没判断力的学生(每个班级总有这样的学生)出头,最后,挨处罚的是他们,教师虽然知道后面那个学生是罪魁祸首,但是又很难抓住他的把柄。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传统的阵地战的战法是不行的。因为他总是缩在后面,不会来进攻你。你要去攻他,师出无名不算,他的防守滴水不漏,你没有胜算。

像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运动战的战术了。运动战的目的是,不能让他总藏在后面,要把他调动起来,让他也运动起来,他一旦运动起来,免不了会有漏洞,你就有办法了。

要使对手运动起来,你先得运动起来,你就不能缩在后面防守了。你也得露出来。这是运动战有难度的地方。一方面,你处在运动中,你得集中精力躲避对方发射来的枪弹,你有受到对方袭击的危险,另一方面,你还得动脑筋,在自我保护的同时找出克敌之良方。因此,运动战需要有很高的作战技巧,初学者很难掌握。

可能,有人问,怎么区分运动战与阵地战?阵地战有一个固定的阵地,而运动战没有,这是主要区别。阵地战中,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守住自己的阵地,抢夺对方的阵地。而运动战的目标就不是很明显了,有时候,你不知道对方在哪里,想干什么,当然了,你也最好不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运动战高深的地方。

在运动战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对手,而不是被对手所调动。这是运动战的精华所在。试想,如果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意料之中,他的反应和行动没有逃脱你的计划,你还有什么好担忧的?你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

教师若采取运动战,一定要采取一种主动的进攻态势。要牢牢地掌握主动权,这是很重要的。在运动战中,主动权是双方争夺的焦点。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有些教师,工作不主动,结果整天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总是等班级里出了事才被动应付,焉有不败之理?

运动战是最需要计谋的。古往今来,多少着名战役,几乎都是运动战。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三十六计,也基本是在运动战中产生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动战的技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师要善于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在运动战的过程中,形势可能瞬息万变,计划不如变化快,教师要有一些急智,要能够及时调整战略。譬如说,你原来准备批评学生的,但是突然感觉气氛不对,学生情绪很激烈,如果你在此刻批评学生,效果一点没有,你自己反而可能陷于被动,你要及时停止批评,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说。再如,你找一名学生谈心,本来准备好了一些话语,谈了两句之后,突然发现有重要隐情,你可能一时猝不及防,不要慌乱,马上调整谈话方式和计划,必要时可及时中止谈话,要知道,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谈话不是零效果,而是负效果,还不如不谈。

古时两军交战,两方先锋狭路相逢,大战100回合,不分胜败,一方突然佯装败走,然后使拖刀之计,一举拿下对方,这是一种谋略;还有的,直接卖一个破绽,对方若径自来攻,会因为早有防范,便中了招儿。这些都是在运动战的时候所用的一些小技巧。

运动战的战法千变万化,但有以下几个原则要考虑:

第一,要善于打心理战。运动战几乎都是打的心理战。围魏救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欲解赵国之围反而去攻打魏国,就是算准了你一定要回兵去救;诸葛亮摆空城计,就是料定司马懿小心谨慎一定不敢冒险;现代战争也一样的,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也充斥了心理战,以至于双方发出的战场信息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我们要掌握对方的心理而不让对方掌握我们的心理。学生工作中的运动战也是这样的,我们不但提出攻心为上,并且指出学生工作的攻心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一名好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精通心理学的人。

第二,要善于以实击虚。要能够集中优势力量,形成局部战场的绝对优势兵力。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不可给学生以可乘之机,同时也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往往非常强大。如果犯错误的学生是一个群体,你要注意,分清楚主次轻重,不要一网打尽,因为自古就有法不责众一说。学生人数多不要去贸然进攻,学生情绪激烈不要贸然进攻,学生早有准备不要贸然进攻,这些都是在进攻“实”,胜算不大,或者即使胜了,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要善于寻找对方的薄弱环节,对方保护的好,要调动对手,使得他把薄弱环节暴露出来。比如,不良的学生小团体可以分化瓦解之,学生有准备要不动声色,突然改变计划,学生情绪激烈等他冷静了,此时对方的虚暴露出来了,你再用你的“实”击之,就很有把握了。

第7篇: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这时,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山河破碎,国力孱弱,帝国主义虎视鹰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蔡锷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急迫的心情,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倾吐了满腔的爱国抱负。

1899年7月,蔡锷东渡日本,入陆军成城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军事救国”的生涯,并正式改名为锷。

在日本,蔡锷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一面苦苦地思索拯救中华的途径。1902年2月,他在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题为《军国民篇》的文章,阐述丁他的救国救民主张。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国力孱弱,生气销沉”,主要由于教育落后,思想陈旧,体魄羸弱,武器窳劣等原因造成的。若要改变上述弊病,必须实行“军国民主义。”

他断言:“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亡矣。”至于“国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蔡锷虽冥思苦想,却未能做出回答。尽管如此,他的这种探索还是有意义的。当时,国内正掀起编练新军、改革军制的热潮,把练兵作为救国的“第一要义”。而蔡锷等爱国青年则认为尚武不仅需要刀剑,而且更需要精神,御侮不仅需要枪炮,更需要国魂。提出对全民进行军事教育、军事训练,以提高国民素质。这种主张,与单纯依靠改革军制以求强兵御侮的思想相比,显然视野更广阔、更深远。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他思想活跃,成绩突出,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当时,他虽然热切地希望变中国为世界第一等强国,但是还没有确立以暴力清王朝的革命思想,仍然抱着从改革军事入手,帮助清廷革除弊政,借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

1904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年轻英俊的蔡锷,脚穿长统靴,腰挎指挥刀,每天扬鞭跃马,威风凛凛,指挥练兵。他讲解精辟,技艺娴熟,要求严格,深受官兵敬佩,被赞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久,云南总督李经羲聘请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1911年初,蔡锷抵滇。在等待接任新职期间,他伏案著书,从在论及“选将”时,蔡锷崇尚曾、胡“为将之道,以良心血性为前提”的思想,认为这是“扼要探本之论”。他说:“吾侪身膺军职,非大发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力归宿,不足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抒发了他立志为国捐躯的志向。谈到治军,蔡锷认为“治军之要,尤在赏罚严明”,对于“风气纪纲大弛”的军队,“与其失之宽,不如失之严”,主张“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同时,他也提倡官兵之间“和辑”相处,使士兵把军营视为“第二家庭”。他特别欣赏曾国藩“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这句话,认为带兵者若“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可付之一炬”。

关于作战指导,蔡锷认为:“战略战术须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若不揣其本,徒思仿效于人,势将如跛者之竞走,鲜不蹶也。”从这一思想原则出发,他既不完全肯定曾、胡“主守不主攻”的思想,又不被当时西方兵学家“极端的主张攻击”的思想所左右,而是根据中国军队、军费、交通等情况,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战略设想。他说:“我国数年之内若与他邦以兵戎相见,与其孤注一掷之举,不如采取波亚战术,据险以守,节节为防,以全军而老敌师为主,俟其深入无继,乃一举歼除之。”

1911年7月,清廷上谕,任命蔡锷为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旅长)。蔡锷开始按照自己的主张和设想,进行改造和训练滇军的活动。当时,云南和全国一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以清王朝为宗旨的民主革命运动正在酝酿之中。大批同盟会会员和从日本回国的思想激进的青年军官,分布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和新军第19镇中。他们活动频繁,积极策划和组织反清革命斗争。蔡锷虽未参加同盟会,却受到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的影响,暗中与同盟会保持联系,对革命党的活动给予同情和协助。他向同盟会员保证:一旦发生革命,一定给予“绝对同情支持”。

1911年10月10日,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这时,他年仅29岁。蔡锷就职后,积极更新人事,革除弊政,整顿财政,裁减军队,兴办教育,开发实业,使云南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与此同时,蔡锷看到“英窥,法窥滇黔桂粤之谋日迫,边陲多故,危机已伏。若屏藩不固,国将不国。”为此,他亲自担任主编,拟定了数万言的《五省边防计划》,即西南边防协同作战计划。该计划指出,中华民国虽然已经建立,但“内讧未靖,外患思乘”,列强侵吞中国之心不死。除沙俄日本在东、北部边境地区屡挑事端外,英国侵略者也不断从印度以武力干涉,法国也往越南增兵,企图进犯滇桂。在此情况下,“西南边要尤陷危险,民国全局殆哉岌岌”。因此,蔡锷呼吁滇、川,黔、桂、粤五省实行军事联合,以便随时抗击英法侵略者的军事侵略,保卫新生的共和国。这份计划草案分三编十章,分别对五省联合军的兵力编成、作战区域和协同办法,军队的集中,展开和作战步骤,以及战前准备,兵站设置,战场建设等重大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具体的规定。它在当时虽然未能实行,却充分而具体地体现了蔡锷的战区战略思想。本着维护统一的目的,是袁世凯定都北京的支持者。二次革命时,多次为袁世凯辩护。南北议和期间还曾有过呼声组阁,并曾率先在云南发行爱心公债以缓财政困难。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他一方面领导经界局工作,一方面仍热心于军事学术活动。他与蒋方震、阎锡山等11人组织军事研究会,深入研究各种军事学术问题。其间,他不断上书袁世凯,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献计献策,倾诉他希望建设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强烈愿望。然而,野心勃勃的袁世凯,不仅对蔡锷改革军事的热望不予理睬,反而倒行逆施,疯狂地进行军事独裁和复辟帝制活动。

袁世凯自1912年窃据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其政治野心不斯膨胀。他残酷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打击民主共和力量,同时篡改宪法,破坏责任内阁制,强化集权统治,朝着复辟帝制的道路疾进。

最初,蔡锷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他“宏才伟略,群望所归”。但是,1915年5月7日,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深深刺痛了蔡锷,使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8月,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北京出现了一个打着“筹一国之治安”旗号的“筹安会”,公然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接着,各类“联合会”、“请愿团”也纷纷粉墨登场,为帝制唱赞歌。12月,袁世凯完成了复辟帝制的准备,于13日宣布接受帝位,下令取消民国,改用洪宪年号。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常去北京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暗中却多次潜赴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并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设想。内容是:“云南于袁氏下令称帝后即独立,贵州则越一月后响应,广西则越两月后响应,然后以云贵之力下四川,以广西之力下广东,约三四个月后,可以会师湖北,底定中原”。这是个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颇具胆识的战略构想。1915年11月,蔡锷秘密离京赴津,旋以治病为名东渡日本,后经台湾、香港、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在民主革命志士云集的云南军队中,从8月中旬“筹安会”成立时起,中下级军官就积极活动,酝酿发动讨袁起义。9月11日以后,以唐继尧为首的团以上军官,又多次举行秘密会议,确立了护国讨袁的战略决策,并着手进行战争准备工作。蔡锷抵达昆明,加速了云南反袁武装起义的爆发。

1915年12月25日,云南通电宣布独立,众推唐继尧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率4个梯团(旅)约8000人入川,拟对川边敌军突然袭击,出奇制胜,夺占叙州(今宜宾)、泸州诸要地,再北攻成都、东取重庆,尔后挥师东下,会师武汉。

蔡锷组织指挥的四川战役,是护国军在大洲驿休整数日,士气复振,蔡锷决定对敌反攻。这次反攻,无论是在制定计划,组织协同,还是实施指挥诸方面,都有条不紊,果断坚决,在整个护国战争中,堪称精彩的一幕。3月16日,蔡锷令右翼赵又新梯团自白节滩经双合场进攻纳溪侧背,为主攻;中路顾品珍梯团一部由渠坝驿沿叙永河向纳溪正面佯攻,,张煦两支队从侧翼向兰田坝迂回前进,阻击泸州援纳之敌,刘存厚师进规牛滚场,威胁江安守敌,掩护主力攻纳。17日,几路部队同时向敌发起进攻,连战皆捷,一路甚至挺进到距泸州仅几公里的地方。敌人退到纳溪组织环形防御。蔡锷见各路进展缓慢,恐合江之敌抄袭后路,遂于24日令各路军队撤出战斗,退回出发地。经此一战,敌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已无再战能力。”。

护国军以弱于敌人的兵力,在饷弹两缺,后方接济时断的情况下,与号称精锐的北洋军奋战数月,虽没有夺占泸州,却牵制住了敌军主力,阻止了敌军的推进,有力地配合了其它方向军队的行动,推动了全国反帝制运动的发展壮大。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泸州前线总司令张敬尧,见胜利无望,也在3月31日与蔡锷达成停战协议。

但是,袁世凯是顽固透顶的反动派,他不甘心也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还想在军事上再下一次赌注,与护国军拼个最后的输赢。于是,他明着打电报给蔡锷等人,要求“先戢干戈,共图善后”,暗地里却在重新整顿部队,组织第二批“征滇军”。袁世凯第二期作战计划,决定缩短战线,集中兵力于湖北,准备重点进攻湘西,再以湘西为跳板从翼侧进攻滇黔,另外分兵一部进攻陕西,以保障京师的侧翼安全。张敬尧虽然与护国军谈判停火,暗里也在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准备对护国军发动新的攻势。

袁军新的作战企图,早被护国军识破。蔡锷等一面对敌“虚与委蛇”,努力达成停战协定,以便争取时间,整顿部队,调整部署,补充新兵,催运军需,一面积极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以图大举”。

在对川作战方针和上,唐继尧与蔡锷产生了严重分歧。唐继尧主张组织重兵集团出宁远(今四川西昌),经汉源、雅安攻取成都。其意图是想首先占领四川省城,造成先声夺人之势,然后由成都向川东,川南卷击,策应泸纳战场。对此,蔡锷极力反对。

蔡锷首先向唐继尧剖析了战场形势。指出:“宁远一路,山川险阻,给养艰难,只宜出奇兵偏师为奇袭扰乱之用,临以重兵,甚属非宜。”在泸纳方面,“逆军现有两师,且较精悍。我军现只九营,激战之余,兵额大减,以言防守,尚足勉强支撑,以言进取,即增加两三支队亦无必胜之把握。”而綦渝方向“逆军系第3师及第6师之各一旅,战斗力较弱,不难一战而破之。”因而蔡锷主张,下一步对川作战方针:“叙泸方面宜主守”,“对湘亦宜暂取守势”,而“綦渝方面则积极取攻势”,“以滇师举全力以出綦渝为当。”蔡锷的作战企图是在叙、泸、湘作战方向均取守势,牵制当面敌军,而集中主要兵力从綦江方向实施突击,进取重庆,控扼咽喉要地,既可以忸击袁军后续部队入川,又可以断绝泸、纳方向袁军退路,同时也斩断了敌作战运输线,陷泸州之敌于弹尽粮绝之境地。

由于袁世凯在6月6日忧郁死去,护国战争也随之结束,蔡,唐的作战计划都未能得到战争实践的检验。但是,客观地分析对比一下,不难看出,蔡锷设想的“以重兵趋綦渝"的作战计划,要比唐继尧钓以孤军远出宁远攻取成都的计划更切实可行一些。从蔡锷的作战计划可以看出,经一个多月的战争实践,他作战指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总结了前期作战的经验教训,及时地转变作战方针,变多路出击为一路突击,变几个方向平分兵力为集中兵力于主攻方向,变强攻泸州为主攻綦渝,变内线抗击为外线抄袭、前后夹击。这种虚心体察战场情况,注意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挥艺术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于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病。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历程评述:

第8篇: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处理策略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的目的

教师处理学生心理问题,作为一种行为,也存在着负向和正向的区分,在不同的情景下,这种区分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作为行为,它必然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将从教师的心理健康、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能为学校师资培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使教师对于他们本身及他们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1.2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教师各方面的研究很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和问题的调查“。这些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全国常模严重,尽管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差异。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教师这个职业比其他社会职业更容易使人感到精疲力竭”。不同年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关于教师行为和心理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上,对学生心理问题处理策略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却是较少探讨”。

姚三巧的研究发现,有力的社会支持可提高教师的正性情绪;自尊感强可增强教师的工作满意感,提高其心理卫生水平,减轻躯体抱怨和抑郁症,增加正性情绪。有效的应付策略可使教师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卫生水平提高,减轻抑郁症。钟向阳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相关,并发现了心理健康分数与消极应对方式负向的关系。而李春灵’在分析南宁市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积极的应对风格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极的应对风格使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与消极行为的负向的关系。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否也与他们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有关系呢?这是本研究想探讨的一个问题。

2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沧州市八所中学共300名教师进行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为95.3%。其中女教师204份,男教师82份。

2.2研究方法

2.2、1采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制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含有90个项目,评分标准采用五级。

2.2、2采用查明华,申继亮等编制的《中学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策略问卷》,此问卷包括5个分问卷,分别是:厌学情景问卷,退缩行为情景问卷,自我中心行为问卷,攻击行为情景问卷,和考试焦虑隋景问卷。问卷共包括101道题目,每一题目作为一种具体策略。所有策略分属于六大策略即:言语疏导型策略、责任转移型策略、惩罚约束型策略、行为疏导型策略、拒绝忽视型策略和情感关爱型策略。要求被试对有效性和可能性进行5等级评分。

2-3统计分析所有资料录入计算机并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各情景中教师的六种处理策略的有效性(E)、可能性(P)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

在厌学情景中(见表1),考察教师心理健康与处理策略的关系,发现心理健康恐怖因子与言语疏导策略的可能性、行为疏导策略的可能性以及拒绝忽视策略的有效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拒绝忽视策略的可能性与心理健康强迫症状因子、焦虑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健康的精神病性因子与拒绝忽视策略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在退缩行为情景中(见表2),考察教师心理健康与处理策略的关系,发现言语疏导的有效性与心理健康的忧郁、焦虑、敌对及偏执存在显著正相关,其可能性与躯体化、焦虑、恐怖存在显著正相关;行为疏导的可能性与恐怖存在显著正相关;

惩罚约束的有效性与躯体化、忧郁、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存在显著负相关;拒绝忽视的有效性与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感关爱的可能性与恐怖存在显著正相关。

在自我中心行为情景中(见表3),考察教师心理踺康与处理策略的关系。心理健康的恐怖因子与行为疏导的有效性、可能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拒绝忽视的有效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忧郁因子与情感关爱的可能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偏执因子与行为疏导的有效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精神病性与惩罚约束的可能性存在显著负相关。

在攻击行为情景中(见表4),考察教师心理健康与处理策略的关系。言语疏导策略的有效性与心理踺康各因子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可能性与恐怖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责任转移策略的可能性与强迫症状、忧郁及精神病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行为疏导策略的有效性与焦虑、恐怖及偏执存在显著正相关,其可能性与恐怖存在显著正相关;惩罚约束策略的有效性与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其可能性与阮郁、焦虑、改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存在显著负相关;拒绝忽视策略的有效性、可能性与焦虑、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感关爱的有效性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负相关,其可能性与恐怖存在显著正相关。

在考试焦虑情景中(见表5),考察教师心理缝康与处理策略的关系。恐怖因子与责任转移策略的可能性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行为疏导策略、情感关爱策略的可能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敌对因子与责任转移策略的可能性存在显著负相关。

4讨论

4.1心理健康与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策略选择的关系

由表1一表5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情景四(攻击行为)中教师策略的选择才与心理健康有较大的相关。究其原因,SCL一90问卷主要是测定近段时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时间的局限性比较大。而教师的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是作为教师在相当长的时问内累积下来的自我意识,因此,从测量角度看,自我溉念与教师行为的关系应该更密切。

由表可见,心理健康程度得分与言语疏导、行为疏导和情感关爱这三种积极正向的策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程度高的教师,更倾向于使用言语疏导、行为疏导和情感关爱的行为干预策略,反之亦然。根据钟向阳的研究,心理缝康分数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负向的关系。

这种现象可能反映出当前教师由于普遍接受培训教育,所以都能认识到处理学生问题时哪些有效哪些无效,但在真正行为上,可能有些教师还不能做到。

4.2不同情景对教师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策略选择的影响

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教师的观念中,在厌学、攻击行为和考试焦虑情景中,教师倾向于认为情感关爱型策略更有效;在退缩和自我中心情景中,教师认为惩罚约束型策略更有效。而在实际采用的策略上戒们发现对于厌学问题和考试焦虑问题,教师都更倾向于采用情感关爱型策略,对于退缩和自我中心问题,教师更倾向于采用惩罚约束型策略;在攻击行为情景中,教师更倾向于采用言语疏导型策略。

面对厌学和考试焦虑问题,教师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都选择了情感关爱这一策略。可见,教师对待学生的厌学和考试焦虑问题,还是充满了人情味,希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用更多的情感感化学生。

面对退缩和自我中心问题,教师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都选择了惩罚约束这一策略。可能是教师认为用言语疏导等正面教育很难奏效,所以更倾向于给学生以制裁,让学生受到惩罚,得到教。

对于攻击行为问题,教师虽然认为情感关爱更有效,却更多使用言语疏导。攻击,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学生之间的一些伤害。所以在选择使用策略时,他们更倾向于采用言语疏导,因为这样可以在瞬间见效。

除了上面的差异外,我们并未发现教师对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的认可和真正在具体情境中采取的策略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行为结果的认知对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性,另一方面,在我们的问卷设计中,有效性和可能性体现在同一问卷上可能会造成本身的较高的相关性。

5结论

第9篇:高级会计师攻略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主要威胁;防护策略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应用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时,可以明显的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优势,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人们的日常工作更加便捷与高效,且两者之间的紧密性也越加牢固。与此同时,部分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信息漏洞以及人们的忽视,进行盗取机密、财产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危害着国家的安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以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1.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1.1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和恶劣环境危害其发生概率相对较小,但一旦发生,其危害性极大。基于计算机本身对外部环境因素破坏的抵御能力就非常差,大多计算机都还没有安装相应的抗自然灾害和恶劣环境的防护装备,也没有相应的抗雷等接地系统措施。而计算机所处的一个环境更是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直接的威胁,如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灰尘过多等都会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同时,更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房屋崩塌等,更是会造成摧毁计算机的处境。

1.2人为因素

当前,人为因素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遭到破坏的情况可以说是最多的,也是很多涉及到安全机密的个人、企业、乃至国家极为关注的事情,特别是由于当前的许多计算机软件还处于一个相对不成熟的局面,给了很多非法分子一个可乘之机,黑客们通过进行有意的恶性攻击将会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无法预料的威胁。其中,这种人为的恶性攻击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是指黑客通过在知晓目标信息后,进行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采用各种方式进行直接的破坏,以摧毁目标信息的完整性或者有效性。而被动攻击是指在不破坏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移入病毒或者进行截获、窃取、破译等操作,以达到获取机密信息的目的。人为因素的攻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都会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丢失或者泄露,甚至整个网络系统面临瘫痪的局面,给人们、企业、甚至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会给国家造成一定的政治影响[1]。

1.3网络系统本身的脆弱性

由于Intemet技术具有实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其实用性很好的服务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然而其开放性虽然可以给很多客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但就安全角度而言,往往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肆意而为的攻击破坏,导致网络信息别篡改、盗取、乃至系统瘫痪等情况。

1.4计算机病毒

基于计算机病毒具有隐秘性、传染性、破坏性大以及有针对性的特点。因此,它往往被植入在不能轻易发现的地方,一旦通过计算启动或者执行某个数据或者程序时,就会不经意间的触发,从而导致计算机信息被篡改、盗取或者计算机瘫痪等情况[2]。与此同时,由于它具有传染的功能,比如通过网络、光盘、硬盘等可以触发多台计算机同时感染上病毒,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

2.1加强用户账号保护

在计算机中通过账号密码是我们保护个人信息主要途径之一,而黑客们攻击网络系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盗取合法的用户账号与密码,以得到账户里面的信息和财产。由此可知,账号的保护对信息的保护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因此,在设置账号密码时不要过于简单,要具有一定复杂性,比如通过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相结合,以确保账号信息的安全。同时,对于电脑内的机密文件,也应当采用文件加密技术,以防止在电脑入侵后或者在文件发送过程中被盗取的情况发生。

2.2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在计算机中,通过安装防火墙,可以加强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访问限制,当外来用户通过非法侵入盗取网络信息时,防火墙可以有效制止这一入侵行动,还能够通过弹出窗口进行提醒,以确认信息是否允许操作,从而有效预防和解决非法入侵问题,保护内部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当前我国的计算机防火墙系统可以分为地址型、检测型、型等,在新的科技技术促进下,在未来还应当研制更多的新防火墙技术,以满足时事发展下计算机网络信息防护安全的需求。

2.3完善入侵检测和网络监控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中,入侵检测技术是近些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信息防护技术,它主要是能够检测计算机系统和监控网络是否被不法分子滥用或者入侵的前兆,以有效的提醒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对于入侵检测常采用的分析技术有统计分析法和签名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结合统计学的理论,对入侵的各种轨道进行判别是否处于正常的轨道之中。而签名分析法是对已经掌握的系统弱点,加以检测,以判别是否出现攻击网络的行为[3]。

2.4做好网络运行质量的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对计算机网络防御系统不断升级的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攻击系统同样也在迅速的升级。因此,光从计算机网络信息防御系统进行升级是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的,还得通过完善和建设网络系统本身,对现有的技术和网络系统,网络工程师们应该加以完善,并认真给予分析和维护。同时,不断研制新的与网络运行质量相关的设计,美化整个网络的环境,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防护上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已不能依靠一种单纯的解决方法来应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而是在不断升级网络信息防御系统的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防御机制和防御策略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进行保护。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顺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利用和研制新的防御技术,完善和改进防御机制和策略,以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晓波.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分析[J].中新通信,2015,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