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人生的棋局作文精选(九篇)

人生的棋局作文

第1篇: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

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有忙中出错;有些人下棋又因思考太多,弄得后来捉襟见肘.

有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有些人下棋,稍见情势不妙,就弃子投降.

棋子总是越下越少,人生总是越来越短,于是早时落错了子,后来要加倍苦恼应付.而棋子一个一个的去了,越是剩下的少,便越得小心地下.赢,固然是欢欣喜舞;输,也不能郁郁寡欢,而因此苦苦坚持,输的越少就越有面子.

第2篇: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从古至今,黑白棋局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对弈,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围棋大师的人生阅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围棋文化与礼仪自然是分不开的。

学习围棋的青少年通过对弈,不仅提高棋艺,更能从对局中领会棋德,品味人生,磨练意志,增强自信,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同时,通过下棋懂得文明礼貌,尊重他人。

围棋礼仪

1.在对弈时,要尊重长者,尊重对手,对弈前先相互鞠躬。

2.对局猜先时水平较弱方请高手抓子,弱方猜子;年幼者请年长者抓子,年幼者猜子;男女对弈时,请女士抓子,男士猜子。猜子方法:抓子者手抓数子。猜子者取出一枚或两枚棋子,表示对手抓的子是单数或双数。猜对执黑先行,反之则执白棋。

3.对弈时,执黑先行者第一手棋应下在右上角。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表示对对手的尊敬。

对弈守德

1.参加比赛不应迟到,迟到是对对手不礼貌的行为。

2.对局前双方应握手,或点头示意,以表尊重。

3.下棋时,坐姿应保持端正,不要歪坐。

4.思考后再拿子,不应抓子拍打或玩棋子。

5.落子无悔(棋子不允许在棋盘上随意移动)。

6.对方思考时,不应随意离席,走动,或是观看他局。

7.对局时对方因故离席,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子落在哪里的义务。

8.局后,双方应收好棋子,整理好棋具,互道谢谢,方可离席。

围棋十诀

1.不得贪胜;

2.入界宜缓;

3.攻彼顾我;

4.弃子争先;

5.舍小救大;

6.逢危须弃;

7.慎勿轻速;

8.动须相应;

9.彼强自保;

10.势孤取和。

围棋十诀即棋理。棋如人生。青少年通过学棋下棋,可以不断提高棋艺,并逐渐领会棋理,即人生哲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从棋局中感悟人生,并能逐步提高综合素质。

弈棋益处

围棋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瑰宝,目前已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载体。许多青少年通过下围棋,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还促进了文化课成绩的上升。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实证明,学习围棋有以下好处:

1.逻辑思维更加缜密;

2.学习时注意力更专注;

3.全局观更好;

4.记忆力不断提高;

第3篇: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编著:粱文斌大师

定价:第一集42元页码:326页

第二集41元 页码:305页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

简介:本书精选王大一(第一集是少年时代至2012年,第二集是2011年至2013年)各级比赛中绝大部分精彩战局,读者从中可以领略王天一的成长历程。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看到开局飞刀层出不穷,中局于平淡中见功夫,搏杀勇猛凶悍,残局细腻顽强,这就是王天一的制胜法宝。

《梁大师讲残局》(上下册)

作者:梁文斌大师

定价:60元页码:464页

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

简介:本书是梁文斌大师最新力作,分为上下两册,共计二十八章,550则局例。从单了马、炮、兵、车讲起,至双车为止,其中所归纳总结的各兵种子力对抗中的实用残局,是千百年来前人的经验积累及作者多年实践与研究的心得。学习与掌握这些例胜、例和的实用残局知识,是初学象棋的少年儿童及广人象棋爱好者提高棋艺水平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训练。

《民间象棋排局》

作者:钟志康

定价:22元页码:215页

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

简介:民间排局是江湖象棋艺人用以摆摊设局的首选之局,这些排局变化复杂,着法深奥,其中蕴藏不少秘不传人的绝技。为使这些散见江湖的棋局不被遗失,本书搜集了62局最具代表的民间排局进行介绍,揭示其秘招,具有一定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双炮过河》

作者:孙尔康

定价:19元页码:168页

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

简介:中炮对屏风马在象棋布局领域中占掘着主导地位,存这个庞大的布局体系中,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双炮过河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成型于50年代初,之后一直处在发展、流行状态之中,其内容和变化不断丰富、完整、提高。

中炮方面采用七路马攻法,配以双车直横冲击,形成全方位的进攻态势;屏风马则以双炮过河,双车做后盾,双马士象固守,从两侧进行牵制,在防卫中积极反击,形成激烈的马炮之争。本书从实战出发,以实用创新为主,让读者熟悉各种局势的攻防要点,从而掌握这种布局的精髓,快速提高水平。

《21世纪中国象棋布局全书》

作者:梁文斌大师张志强

定价:第一辑27元页码:368页

第二辑22元页码:337页

第三辑27元页码:298页

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

简介:全书介绍了2000年到2011年全国所有大赛的最新布局动态(第一辑是2000年到2004年第二辑是2005年到2008年第三辑是2009年到2011年),特点:

1 新潮前卫,与时俱进。像为广大棋迷熟知的中炮急冲中兵埘屏风马平炮兑车、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两头蛇、五七炮对屏风马进7卒、顺炮等等。

2 时间为序,追根溯源。每种布局均以时间为序,独立成章,较为详尽地向读者展示其演变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如何问世、否定、蛰伏、修正的发展轨迹。

3 文武兼收,相得益彰。对每种布局演变过程中的历史背景、棋手风格、临枰心态都采用了同步的方式进行“现场直播”。力争让广人象棋爱好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感其言、如临其境。这一点有别于一般象棋书籍偏重技术,而忽视了必要的文宁说明。

4 棋图跟踪,便于阅读。按照对局的步数变化,相应地增加棋图,用图示代替运子变化过程中的记忆。力争让读者不用实盘打谱,而仅凭持书阅读,就能掌握书中的内容。

《街头象棋残局》

作者:陈广仁

定价:20元 页码:247页

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

简介:街头残局是象棋排局中极具趣味性和欣赏价值的棋局,它的布阵图势很具魅力,其着法扣人心弦,深受广大残局爱好者的喜欢。街头棋局的着法都是经过江湖艺人千锤百炼的捉练,以及长期的实践检验,是无数棋手心血的结晶。本书揭示了不少名谱名局的隐着和陷阱,其扣人心弦的妙杀巧和,令人惊奇,赞不绝口。

《中国象棋大师之路自学丛书》

作者:特级大师王嘉良张志强张弘

定价:初级20元页码:317页

中级22元页码:345页

高级27元页码:458页

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

简介:《初级教程》从象棋入门开始讲起,包括基本杀法、布局原理、中局技巧、残局规律,选材方面力求简单、明了,其主旨在于培养初学者的兴趣。

《中级教程》在选材的难易程度上较《初级教程》有所提高,并增加了卸局阶段易犯的错误、中局战略思想、大师成功经验等内容。如果举一反三,灵活掌握,可在街头巷尾称王称霸。

《高级教程》重在强化对局者的空间想象能力,穿插了兵法、棋谚等内容,并且为业余棋手臀堂入室,参加比赛量身打造了几种常用布局飞刀。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广大象棋爱好者提供一套适合自学的象棋教材,是作者一直追求的创作目标;取材于实战,让广大象棋爱好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感其言、如临其境,是作者一直追求的创作方式;方便阅读、自由想象,让广大象棋爱好者一卷在手乐从心生,是作者一直追求的创作技巧。

《象棋棋例裁决初探》

作者:霍文会

定价:27元页码:218页

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

简介:本书共六章,分别阐述了象棋棋例裁决的基本功、棋例裁决的程序、子力价值的误区、兑与献的难点、兵卒与帅将的特殊性及新规则棋例的新变革。同时还精选了268个典型的图例,以图说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解读了象棋新规则。本书的附录部分还收集了迄今为止历届象棋部级裁判员试题,对于从事象棋棋例裁判工作的各级裁判员及象棋爱好者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料。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性、实用性强,是学习《象棋竞赛规则》入门的钥匙。

《梁大师讲中局(第一辑)》

作者/梁文斌大师

定价:22元页码:262页

邮购电话:13654652434

第4篇: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关键词]敦煌;寿昌遗址;围棋子

[中图分类号]K8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2-0016-02

围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作为棋戏出现在宫廷士大夫阶层,那时把围棋叫“奕”。经过秦、汉、两晋、南北朝的不断发展,到隋唐广泛流传于民间。围棋活动作为养身,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项文体活动而被人们所喜爱。

20世纪70年代末,敦煌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阳关以东的唐代敦煌郡寿昌县古城遗址中发掘出土了66枚围棋子,其中黑色41枚,白色25枚,多为花岗岩石制成,有少量为玉石质地。棋子外形美观、磨制精细,形状呈圆饼形,中间凸起,中圆直径为1.2厘米,中厚为0.75厘米,重量12克左右。这些围棋子曾在1986年随同其他文物在日本展出,受到了国际围棋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追溯围棋的产生,其历史相当久远。围棋产生于我国,它是我国传统的棋种,是古代文化瑰宝之一。关于围棋的起源,据公秦史官所编的宗谱《世本・作篇》载:“尧造围棋。”晋张华《博物志》补充说:“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明陈仁铴所作《潜确居类书》说:“夏人乌曹作围棋。”尧、舜、乌曹都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的历史人物,距今四五千年。

考古学家曾发现,绘制在我国原始时代陶器上的棋盘纹几何图案线条匀称、格局整齐,与我国古代十三道的围棋盘相似。这说明原始时期的围棋棋局比较简单,着法也容易。《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孔颖达疏:“以子围而相杀谓之围棋。”春秋时期流行围棋,它的出现与古代战争有关。如围棋子的战略战术、最后计算胜负的方法,都符合古代的作战方略,因而可能是古代军事家所创造。早期的围棋盘有纵横十一、十五、十七道几种,今天所通用的十九道围棋盘盛行于南北朝。在考古发掘中从古墓里发现了十五道的围棋局,继而又发现了十七道的围棋局,而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对局是《孙策诏吕范奕棋局面》中的十九道对局。孙策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这说明现行的十九道围棋也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围棋古代称之为“奕”,“棋圣”是我国古代棋艺家的最高荣誉。晋葛洪《抱朴子》曰:“棋之无敌者,则谓之棋圣。”而奕秋就是战国时“通国善奕”的国手,西汉则有棋艺家杜陵“为天下第一”。西汉之际成书的桓谭的《新论》将棋手分为上、中、下三等。

汉末三国时期,围棋兴盛起来,比赛频繁,高手辈出,棋手间的等差悬殊较大。因此,围棋界为评定棋艺高低、促进棋艺发展,逐渐实行围棋九品制。《艺经・棋品》中规定了九品的名称:“夫围棋之品有九:一入神,二坐照,三具体,四通幽,五用智,六取巧,七斗力,八若愚,九守拙。”可见,围棋九品制在两晋已盛行。

两晋是我国历史上围棋的繁盛时期。从王室到文武百官,从名流隐士到僧侣都以奕棋为乐。在棋风日盛之时,十五路、十七路围棋已不能满足他们娱乐的需要,所以,十九路棋的出现就是很自然的事。于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十七路围棋与十九路围棋并存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围棋发展的兴盛时期。南朝统治者力倡围棋。当时设置了围棋利邑,还有大中正、小中正的官职,成为实行围棋九品制的管理机构。我国围棋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评棋品盛会出现在南朝的梁时期。据《南史・柳晖传》记载 :“梁武帝好奕棋,使晖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优劣,为《棋品》二卷晖为第二焉。”

从唐代开始废弃围棋九品制,代之而起的是“棋侍诏制”。唐玄宗初设翰林侍诏,充文学技艺侍从文职。围棋有棋侍诏,属翰林院官阶同九品。棋侍诏官品虽小,但因为常接近皇帝,也有因此当上大官的。如顺宗朝的王叔文就是从棋侍诏当了宰相的。棋手进翰林院是由各地选拔推荐参加比赛产生的。因此,棋侍诏又称国手,谓其棋艺高超者。

敦煌出土的唐代围棋子是在距敦煌市西南75公里的寿昌城遗址发现的,寿昌县汉代叫龙勒县,北魏正光六年(525)改为寿昌县。为何在寿昌城出土了许多围棋子呢?

根据《通典》卷6《食货志・赋税》记载,“大唐武德六年(618),唐高祖诏曰:“敦煌郡贡棋子二十具。”高宗李渊登基的第一年,下诏全国各郡县上奉贡品,令敦煌郡贡围棋子20具。这说明早在唐以前,敦煌寿昌县就以制造围棋子而著称。又宋祈修的《唐新书》卷4《地理四・沙洲》记载:“土贡:棋子,黄矾,石膏。”现存于敦煌博物馆的《唐地志》为天宝初年(742)的写本,写本中记载:“都四千六百九十,贡棋子。”说明从唐武德元年到天宝初年的100多年中,敦煌郡每年向朝廷进贡20具围棋子。每具按当时流行使用的规格为19×19的围棋格局布子,需黑、白子361枚,20具就是7220枚。这在无机械化生产的古代,完全用手工磨制,的确是一项沉重的工作。再加上丝路古道各地的社会需要,每年最少也得有三五百具的生产量。

根据寿昌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及围棋子,又据《唐地志》、《新唐书》、《通典》等文献记载推知,唐时敦煌城中居民有相当一部分人参加围棋子的制造,要从寿昌城西南几十公里外的龙勒山北面的搏格多山脉运输石料。每天生产二三具,全年生产量不少于千具。这在古代的西北边陲也算是较大的手工业作坊了。因为寿昌城南靠的龙勒山属当金山系,盛产白玉石和水晶石。北面搏格多山脉属天山系余脉,多为红、黑玉石和冰洲石。其中玉石质地的棋子无疑是用两山中的白、黑玉制造而成,作为贡品进贡。这就是寿昌城出土围棋子的原因。

为了普及围棋这项体育活动,遂产生了具有理论性的《棋经》。在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我国最古老的《棋经》一卷,它是北周时期(559~580)的手抄写卷,全卷共七篇,现残留六篇半(首缺),共159行,约250字。敦煌研究院存有《棋经》缩微胶卷,编号S5574。《棋经》分为《诱证》、《势用》、《释图势》、《棋制》、《部襄》、《棋病法》和《梁武帝棋评要略》七篇,内容丰富,文字秀丽,语言简练。作者用辩证的观点把部分孙吴兵法战略战术思想巧妙地应用于围棋着法上。如《诱证》篇中说下棋:“不以实心为善,还须巧诈为能,或意在东南,或诈行西北……棋有万从事须详审。勿使败军反怒入围。”再如《部襄》篇中:“凡下子,使内外相应,子相得力,若触处断绝,难以相救……棋法奋人心思虑,须精计算,须审所下子。”全文精辟地论证了下棋之道在于斗智及灵活应变。《棋经》的存留,说明十六国时期敦煌地区围棋已很盛行。

经过近百年的流传,到隋唐时代,敦煌郡围棋对弈活动不但比较普及而且高手云集,经常进行围棋交流。敦煌壁画和《维摩说经法》中的方便品写道:“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其意思是说,维摩法涉足下棋场所,总是欣赏、衡量他人下棋的技术,对于有仙根的人予以度化,可见当时下棋之普遍。莫高窟454窟屏风画之五就有下围棋图一幅,61窟屏风21幅下方也有对弈图,画面不大,长40厘米,宽30厘米,对弈者在柳树下石桌旁,聚精会神地进行较量,这是五代时期(907~959)的作品。瓜州榆林窟30窟为五代时期(907~959)开窟,洞窟南壁上方有一幅下围棋图,画面长35厘米、宽27厘米。图内有三人,二人对坐桌旁,一人在桌的棋头安坐,桌上摆有围棋盘一具,棋格有十九道,线条的墨迹很清楚,横格只能看清九道,上、下格宽窄不等,说明有的线条脱落。棋盘上有10多个棋子。桌横头一人很像裁判,桌两边端坐对奕者,头戴布巾,身穿蓝袍,腰束丝绳。一人低头静观棋局变化,右手举拈子,准备放下;另一人安详端坐,观察对方落子何处,棋局有无突然变化。从作战双方专心致志的神态来看,一场紧张激烈的搏斗正在进行,似有各不相让、险着叠出之妙。榆林窟32窟北壁上方也画有下棋图,画面较小,为二人对坐奕棋。这几幅图虽不大,但真实记录了当时敦煌地区群众下围棋的场面。

我国的棋侍制从唐初至南宋末延续了500余年,及至元明时代已是名存实亡。明朝民间围棋竞赛十分盛行,棋艺水平提高迅速,并在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三个著名流派:永嘉派以著名棋手鲍一中、李冲、徐希圣为代表,新安派为首者为汪署、程汝亮、方子诛等,京师派中李时养、颜伦的棋名最大。

清代,中国围棋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高手如林。如清初的王汉年、黄龙士等,他们对棋艺锐意改革,开清代围棋之先导;乾隆盛世前后又有施襄夏、范西屏、梁魏今、程兰如等四大名家,把古代棋艺引向顶峰,施、范二人被誉为“棋圣”。清末棋艺由盛转衰,国内棋手的水平被认为只有日本初段的棋力。

第5篇: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关键词:围棋;座子制;布局理论;贴目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9-0243-01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近代经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本文将从围棋古代座子制出发,探讨其客观合理性;并从规则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影响现代围棋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围棋规则与现在的不同,主要是两点:座子制和还棋头。

围棋的座子制是中国古代围棋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什么是座子制呢?我们知道,现代的围棋对局,在开局之前棋盘上是不能摆棋子的,也就是通常说的空盘开枰。而古代的座子制是开局之前双方要先在棋盘斜对角的星位上各摆放二颗棋子,在确定了黑白双方各占据两个角部的星位之后,才开始轮流下子,行棋的次序是白先黑后。还棋头是数子规则,即每一块活棋,在终局数子的时候,要扣除两个子(眼位);也可以理解为你每分断对方一块棋,最后计算胜负时对方就要贴给你一个子。

那么,古代围棋的这种座子制起源于何时?是原来固有的,还是后来实行的?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准确的考证。现在有证可考的是,围棋的座子制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十分盛行了,这距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由于座子制的开局变化很少,导致了古代围棋在布局理论上的匮乏,那为什么还要实行这种座子制呢?要知道,古代的围棋规则是执白先行,而且没有现代围棋的贴子规定。所谓贴子,就是为了体现公平竞技,人为地规定在终局数子时,先下子的一方要向对方贴还几个子,以此来补偿后下者的亏损。而座子制可以在不贴子的情况下较好地抑制执白棋一方的先行之利,这是因为座子制的对角型布局不易形成双方互围的大模样作战。在通常情况下,这种作战方式对先手的一方有利,由于座子制不会形成大模样作战,相反却很容易导致从局部到全局的激烈战斗,这就等于给后手的黑方一个搅局的机会。由此,我们可以客观地、辩证地看到古代围棋座子制存在的缘由:简单、公平、合理。

通常我们把现代围棋的源头追溯到日本的战国时期,从时间上对比是在中国的明代后期。根据赖山阳所著《日本外史》统计,战国武将中有近半是围棋爱好者,并出现了寂光寺僧人日海这样的围棋大家。德川幕府时期日海去江户,任初代名人棋所。所谓“棋所”,是幕府赐予围棋最强手的荣誉称号。它的职责是总理围棋事务,指导将军弈棋,垄断围棋等级证书的颁发权等。成名后的日海将寂光寺堂宇号为“本因坊”,自己改名称算砂;传承于中国的座子规则也被算砂正式废除,围棋由此开始了空盘开枰、自由落子的发展道路。

1677年本因坊四世道策被推举为“名人棋所”,并被公认为“棋圣”。他一反传统的偏于力战的着法,开创了延续至今的重视全局协调的近代布局理论,其代表作是小目开局、目外守角。在日本一般认为,由此时开始,日本围棋水平已经超过中国,但现代棋界泰斗吴清源先生指出:当时的日本围棋著作《发扬论》、《棋经众妙》、《死活机妙》等书,大多取材于中国元代编著的《玄玄棋》,并认为中国在清代乾隆年间是围棋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与古代座子制相比较,现代布局理论下的黑布局优势明显,执黑棋先行的胜率高也是无法否认的,因此在棋手中要求黑方贴目的认识逐渐统一。在日本通过对古今高手大量对局的分析,认为分先棋黑方可以便宜4、5目左右,因而贴4目半比较合理。于是1949年日本棋院围棋规则规定:黑方贴4目半。从1955年的第3期王座战起,黑方贴目从4目半改为5目半,自此包括名人战在内的全部头衔战均固定采用黑贴5目半制。近年来随着对布局研究的深入,发现此规则对执黑先行者仍然有利,所以在国际棋赛中实力占优的韩国率先在大多数棋赛中改用贴6目半制。中国从2002年春天起,全部改贴3又3/4子。日本从2003年也开始全部采用黑方贴6目半规则。

综上,我们知晓围棋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了汉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由于围棋将竞技、艺术与科学三者融为一体,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锻炼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等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体育竞技活动。在现代围棋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围棋体制与普及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外部推力,而规则变动直接影响到围棋的技、战法与胜负结果是围棋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俊龙.棋法阴阳:围棋中的哲理与数理[J].西南大学学报,2013.

第6篇: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一、围棋教学促进了儿童智力的提高,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荷兰出版的国际学术杂志《认知脑研究》曾发表专家研究报告说:下围棋可以促进人类较少使用的右脑发展,下围棋涉及的不只是单一性的智力活动,而是综合性的智力活动。据国内外专家实验测试后得出一致结论:孩子学围棋对学习成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围棋更能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1.记忆力的提高。围棋的学习是从简单的记忆开始,如记住棋盘上各点的名称、简单的棋形等;再往后,记一些简单的定式,通常是几步到十几步棋;等到记忆力提高到一定水平便要开始打谱,记一些几十步的复杂定式;到了四五年级甚至还要记下整盘的棋谱。在众多的围棋高手中,能将自己和他人的棋谱倒背如流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某些顶尖棋手看到棋的一个变化就能说出对局者并把原谱摆出,足见围棋对记忆力的促进作用。这种对记忆力的促进和锻炼对于语文、英语等学科具有很大的帮助。

2.计算力的提高。围棋的棋局中包含着大量的计算,有死活的计算、对杀的计算、变化的计算等等,可以说计算始终贯穿着整个棋局,没有计算就没有围棋。甚至在国际比赛中,职业棋手下一招棋要计算几十种变化、几百步棋,耗时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都是十分常见,而且都只限于心算,因此围棋这个计算量最大的棋类项目对于计算力的提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学生经过一至两年的围棋学习,对局计算的时间一般提升为初学者的5―10倍,而这种计算力的提高对于像数学这类以计算为主的学科的促进也是毋庸置疑的。

3.观察力、注意力。很多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家长都有个共同的发现,就是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难题一般都没有问题,往往总是那种非常简单的问题出现错误。家长把这种现象归之为马虎,其实这就是个观察和注意力的问题。古语有云: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围棋中棋手要在棋局中从始至终地观察、注意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手棋、自己和对手每个局部的优点和弱点,像捕猎的豹子一样安静而机敏地等待每一个可以让自己致胜的微小的机会。下一盘棋往往要静静地坐上一两个小时。身处劣势,要百折不挠,千方百计反败为胜;胜利在望,更要小心谨慎,不要一时大意而阴沟翻船、晚节不保。这就对学习围棋的人的观察和注意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习围棋,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注意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围棋学习对培养孩子情商有着极大的作用。1995年,哈佛大学推出了震撼世界的教育新理念――情商教育。情商指人的情绪商数,是人的情感、性格、心理、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应试教育过分追求分数,偏重于智商。教育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学围棋可以提高情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功能。

1.围棋的礼仪教育。围棋可以说是智力运动中独有的重视礼仪教育的项目。中华乃礼仪之邦,自古便重视礼仪的教育,而儿童学习围棋,最早接受的就是礼仪的教育。围棋的对局当中,见到对手首先要鞠躬,请对手指教;局毕要互相复盘研讨,再多谢对手的指教。下棋讲求礼仪,这与做人一样,要尊敬师长,做人要诚实,绝不能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要下好棋,心要静、气要定。学棋后,浮躁归于质朴,养成了沉着冷静的性情。长期的礼仪教育,能养成温文尔雅、稳重大方的棋者风范。这一点,是围棋优于其他学科的鲜明之处。

2.围棋的取舍之道。取舍之道,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其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智慧与毅力。这四个字,几乎可以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取舍之道即人生之道,成功人士无不深谙此道。现代的儿童因生活条件优越,大多数是见到喜欢的就要,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说是“再苦不能苦孩子”,殊不知如此的培养结果是让孩子只知道“取”而不会了“舍”。而围棋的学习,恰好能弥补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

围棋中的取舍其实包含着很多方面,最基本的行棋,当你在棋盘上选点落子时,你最初有最多的选择,就是整个棋盘的361个点位,当你初始选择某一个点下子时,你其实就是舍掉了其他360个选择,不管是第一步走在哪里,你舍掉的同样是360个点位。随着棋局的延伸,你的选择会越来越少,直至终局没有选择,取舍始终贯穿着整个棋局。棋局中既要考虑取角、取边、取中腹、取外势、取哪种定式、怎么定型等取,也还有舍子争先、舍子求生、舍子为饵都是下棋时常有的舍。学生通过围棋的学习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取舍的认识也将深入其心,对他们的成长是一个强大的助力。

第7篇: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关键词:象棋软件;多媒体学习软件;象棋竞技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1009102

0引言

中国象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众多的游戏、娱乐、艺术中,象棋最接近社会的人文环境,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历史经验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模拟古代战争、比计赛谋、斗智斗勇的象棋游戏,成为世界上少有的雅俗共赏的独特文化。

象棋是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是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华夏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为了传承与发扬这种文明,笔者从象棋的演变过程、象棋与我国古代战争、象棋与我国传统文化、近代象棋发展等方面,对象棋的文化底蕴进行研究,设计并制作中国象棋多媒体交互学习软件,旨在普及和推广中国象棋及其文化,促进象棋竞技的发展。

1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制作背景

中国象棋趣味浓厚,包含着体育、艺术与科学的因素,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各种棋源棋谱棋理书目可谓汗牛塞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明朝时期的“梦入神机”、“百变象棋谱”、“适情雅志”、“桔中秘”,清朝时期的“梅花谱”、“心武残篇”、“自出洞来无敌手”,新中国成立后的《象棋史话》、《象棋基本战术》、《中国象棋谱》、《象棋三十六计》、《象棋实战指南》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整个棋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的流行,使专业与非专业棋手在棋艺水平上的区别已经日趋淡化。棋手们足不出户,便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最新比赛的战况和最新棋局。另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上对决,给棋手们提供了更好的交流与学习的空间。象棋软件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整个棋坛水平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开发研究,我国象棋软件的水平发展迅速。因为象棋软件的发展,使整个棋坛水平又迈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然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的象棋软件均以实战博弈为主(如表1所示),对象为需要掌握下棋方法和技巧的人群,而“零起点”的面向普通大众的象棋多媒体交互学习软件较少。基于此,可以针对期望熟悉象棋文化、掌握下棋方法和技巧、了解象棋大师和经典棋局的人群,设计并制作中国象棋多媒体交互学习软件。中国象棋虽然历史悠久,棋理博大精深,但局限于中国与一些亚洲国家,简单易学易用的象棋软件有利于象棋的普及和推广,弘扬民族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表1较有代表性的象棋软件

软件名称12作者12地区棋天大圣12王骄、徐心和12沈阳纵马奔流12涂志坚12广州谢谢象棋大师12PascalTang12法国ELP12郑武尧、陈志昌等12台湾SHIGA12郑明正、颜士净12台湾SHCC12SAIteam12美国楚汉棋缘12贺建良12河南CONTEMPLATION千虑12吴光哲、陈志昌等12台湾YC元棋12黄世光12台湾CCCL象棋经略12吴衍奇12台湾梦入神机12吴韧12美国将神传说12雷春明12大陆天机12郑旭12大陆象棋奇兵12赵明阳12大陆2研究思路和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中国象棋、多媒体软件制作等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利用中国知网、维普网、谷歌学术网、中国象棋大师网、中国象棋协会、中国象棋网等网络资源检索并整理、研究相关的资料。

2.2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

在软件主要内容框架的确定阶段,面向象棋专家的访谈与面向普通大众的问卷调查相结合,确定软件所涉及的主要模块。在软件试用、测试、反馈阶段,再次使用面向象棋专家的访谈与面向普通大众的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意见和建议,对软件进行修改完善。

2.3多媒体制作

利用Premiere、3DMAX、Flash、Photoshop、Authorware、Director等软件处理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素材并进行象棋多媒体软件制作。

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主要使用Authorware作为主体搭建软件,Authorware是一款基于图标的交互式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过程中主要用到数据电影的导入技术、视频的导入播放与控制技术、交互控制技术、框架技术、OLE对象插入和Authorware自带函数的应用技术等。使用AdobePhotoshopCS3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并处理图片素材,主要用到图层及图层混合模式的使用技术、路径工具使用技术和滤镜使用技术。使用Premiere和格式工厂软件处理视频素材,利用视频的剪辑、视频间的转场、滤镜等技术实现所需视频片段效果的处理。

2.4实验法

在软件使用推广阶段,以不同年龄段、不同就学阶段、不同工作岗位的人群为实验对象,研究软件使用效果。

2.5软件设计及制作流程

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的制作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目标分析、资源分析、软件结构设计、脚本编写、素材准备、界面设计、具体制作、动态调试、测试、修改完善、推广等阶段,

3具体实现

3.1脚本设计

脚本设计是将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的内容、策略进一步细化,具体到每一屏的信息呈现、画面设计、交互方式以及使用过程的控制。脚本设计应遵循目标的明确性与信息的可读性、信息呈现的生动性与操作方法的简单性、学习步调的灵活性与学习反馈的有效性等原则。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主要包括象棋历史、象棋规则、具体对弈技术、视频指导等内容,如图2所示。

图2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主要内容框架

3.2页面布局设计

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由单元列表的链接方式进入到各群组的功能模块,使用者可以按提供的默认顺序进入,也可按需选择进入到相应界面。版面布局简洁大方,突出主体内容及系统操作,软件设计风格形象生动,标题简练,屏幕布局根据不同的单元、功能模块设计相应的屏幕类型,整个软件的页面布局具有统一稳定的屏幕风格。屏幕版面规划方面,设计面积适中的信息显示区域,以呈现丰富的知识内容,交互按钮实现功能模块间的跳转及页面的翻页跳转,利于信息的提供和退出。字体形象方面,字形标准规范,大小适中清晰。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的主界面如图3所示。

图3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的主界面

3.3交互设计

象棋多媒体学习软件在交互设计中主要涉及界面交互、导航交互,部分交互流程如图4所示。

图4部分交互流程

第8篇: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围棋绰号很多,木野狐和手谈比较有代表性,称其为木野狐是因为棋友棋士痴迷其中,好似其中有种魔力,叫它手谈,是因黑白交替,来言去语,落子生根,棋枰是交流的好道场。

东亚文明,不只有严肃的《四书五经》,更有洒脱性情的琴棋书画,围棋,东方智慧的象征之一,千古无同局,纹枰,手谈之际,退烦乱,削焦枯,黑白手谈,痛快沉着,儒者趣向。

围棋的乐趣,在于跟一个活生生棋手在“手谈”。你言我语,各执一词,每手有每手的用处。落子生根,每个盘上棋子都有自己生命,得爱护它们,不能浪费。所以,才有“实战发阳论”,没有两只眼的棋,只要你不敢吃它,对你的棋又产生了威胁,就是活棋。

世事如棋局

“千古无同局”是一句关于围棋的谚语,说的是从古至今,人们下的每一局棋都不一样。围棋纵横各十九路,合计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围棋变化总和大概等于3的361次方,变化无穷。更何况,有的时候挑起“劫争”,变化更加复杂。

如此广阔的空间,如此丰富的变化潜力,造就了“千古无同局”的定律,无论是国手还是业余棋友,甚至刚刚玩昧围棋的门外之人,每个人下的棋,放在大历史的脉络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许就是围棋最为震撼人心的独特魅力。每一局棋,都寄予着一个人独特的个性、情感、才智与眼界胸怀。

相传唐代王积薪创造了围棋十诀,即“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棋盘上的语言常常是一种转换。

日本坂田九段自传《坂田荣男64冠的历程》(孔祥明译)中,讲了很多从优势到胜势的转变,值得玩味。很多时候,下棋的人会下错棋或效率比较低的棋,可是,不能马上就认输,还要努力把优势找回来。不到官子,胜负还比较远。

惊现的“和棋”

2012年9月5日,这一天注定将载入围棋史册,在今秋三星杯大师赛中,古力与李世石这对中韩围棋领军高手,也是一生的瑜亮、苦手,居然弈出了四劫循环的棋局,按照日韩规则体系为“无胜负”,双方确认之后,163手终局,世界围棋大赛首例无胜负宣布诞生。

居然,“和棋”。

虽然,在中日韩的部分友谊赛或挑战赛中出现过无胜负局面,但是,像三星杯这样的大型比赛,还是首次。拍案叫绝之际,棋友和准棋迷们也看到了围棋的魅力所在。

“一山二虎”,20世纪的上半程,日本围棋独领,理论与实战俱隆,中国与韩国棋手只能唯日本马首是瞻。半世纪后,风水轮转,中、韩争锋平分东亚围棋大势,古力与李世石争锋,正是两大对峙群体的波峰之战。日本围棋摇摇欲坠,只能靠部分旅日棋手张栩等争夺门面,可怜,可叹。围棋虽是雅趣,但棋迷棋友眼中可见,心中可思,围棋中有历史,围棋中有国运,围棋中世界观,围棋中有大眼界。

善胜不争

围棋,不只属于东方,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迈克·雷蒙,只身在日本学棋,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职业九段。这拉近了围棋与欧美世界的距离,美国人也可以体验东方文化的乐趣,开阔视野才能提升境界。

对于中国棋手棋迷也是如此,不可“抱残守缺”、不可“束手就擒”,应该“虚怀若谷”。试看,当年吴清源先生只身日邦苦斗,战斗力、想象力、大局观、创新力、宗教感等都保持均衡,开创了新布局,开演了“中和”的围棋精神。充实之则谓美,充实而有光辉则谓大,大而化之而则圣,当棋士把棋的境界推升的更加高远,受益者也就不止于棋了,“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每一手必须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和之棋’”(吴清源)。

第9篇:人生的棋局作文范文

在棋中陶冶学习品质

“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琴、书、画”三艺早就纳入国家正式教育教学课程,规定了一定的课时,按课表上课,每学期按一定标准测试,且记入成绩。而“棋”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把它列入正式的课程,也没有明确的课程定位。现在棋在学校教学中还是羞羞答答,尚属“业余教育”的项目。大多数学校只是把它当成课外培训班、兴趣班和特长班,学生也是在课余时间自发开展一些对弈活动,即便是这样,还要受到某些方面的干扰。其实棋应该走进课堂,学生通过经常下棋,不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而且有利于磨练他们的意志,锤炼他们的品质,塑造他们的性格、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孩子们在娱乐中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由此,在学校开展象棋普及教学对学生有百利而无一害。多年来的教学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学棋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象棋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象棋活动讲究的是棋德棋风。棋德、棋风能体现出棋手的道德品则。在象棋教学中,突出棋德教育,能促使学生领悟到“人生如棋步步高”“世事如棋局局新”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棋规中的“模子动子,落子无悔”,是培养学生行事谨慎,敢作敢当,实事求是、说到做到,遵纪守法的品行。在对弈时讲究的是礼仪相待,团结友善,诚实守信,尊重对手,服从裁判。通过一定的弈棋熏陶,能够改变随便懒散、不思上进、缺乏教养的不良习俗,养成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礼仪相待的良好习惯。

本校地处苏州城郊,来自外来民工的子女较多。在校的外来学生超百分之七十,而这些学生都是来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山区、农村,相比之下,行为习惯比较随便一点。刚进校门时随地乱扔废纸、杂物,随便踩踏校园花草的事常见不鲜;上课纪律松懈,注意力分散,同学间时常发生纠纷等现象。通过下棋,不仅使这学生改掉了那些乱扔纸屑踩踏花草的不良习惯,很多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也比以往集中,能专心地听完老师讲完一个内容,学习比以前轻松多了,而且变得懂事、有礼貌、能尊重别人了。如2008年毕业的六(1)班,由于种种原因,加上班主任一再易主,学生素质特差。说谎打架时常有之,拖拉作业、课本丢失家常便饭,缺课逃学经常发生,是全校有名的差、乱班。学棋一年多后,虽然学习成绩还不如其他班级,但行为习惯大有改观,到毕业时,全班学生基本改掉了以往的那些不良行为,那种说谎打架、缺课逃学、损害公物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实验证明:学校开设象棋课程教学,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处事做人的道理。

棋能激发聪明才智

人在4至10岁时,大脑发育非常迅速,很容易吸收新知识,而下棋最能够帮助学生开动脑筋。革命导师列宁说过:“象棋是智慧的体操”,象棋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弈棋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俩人坐下对局,即刻伴随着怎样布防、如何进行调兵遣将,对每个回合出现的棋局形势的分析、判断、推理和决策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每下一步棋都要考虑全局,当对方落子后,马上考虑对策,在棋局结束以前,这种思维活动一刻也不能停止,甚至棋局结束以后,还要复盘反思总结,思维活动还不会马上停止。因此,下棋的人只要面对棋盘,就要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冥思苦想,这样,思维就能够长期处于活跃状态,智力就能得以很好开发。还有下快棋,更是要求下棋者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高效的判断、计算、分析、并决断,对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很高,也有很好地锻炼作用。如从我校毕业的周倩、尹江华、陈一、高铮贤、郭成宇等一些象棋爱好者,学棋前,成绩都是一般。经过不到三年的学棋下棋,不仅棋艺水平是年级中最高,而且各学科成绩也在前茅,都被评为三好生和文明生。可想,下棋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帮助。

下棋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被称为“东方电脑”的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能在热闹的公众场合背对19盘盲棋,下棋时19步同时出现。如此惊人的记忆力,可以说是叹为观止。但并不是柳大华天生就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力,而是长期下棋历练而成的。在象棋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求学生记谱复盘,将棋书、棋谱及自己下过的棋局倒背如流,使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增强了记忆力,以至帮助学生提高背语文课文、英语单词的能力。由此可知,学校开设象棋课程有益于学生。

棋能锻炼人的心理素质

象棋教学活动能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现在的学生不管从家长还是教师那里,都反映孩子的心理素质较差,经不起打击,稍有不如意就会走上极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而酿成命案的惨剧时有发生。而进行棋类教学活动能让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得到很好锻炼。“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个下棋者,不可能永远占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对弈时即使处于绝对优势,也有可能因为轻敌或一着不慎而变成劣势导致一败涂地。棋盘上的胜败是经常发生的,正确对待棋的胜负,做到坡的论棋名言“胜故欣然,败亦可喜”。在棋类教学过程中时常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对弈思想。占有优势不可得意忘形,在劣势时要临危不惧、沉着应战。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一定要聚精会神,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碰到挫折不能灰心,要有拼搏精神。学生在棋盘上经历无数次的成败风雨,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承受能力自然能得到加强,对未来的生活就能充满无暇的美景和坚定的信念。

培养人的独立处事能力

下棋是两个人斗智的竞技项目。棋盘上两军对垒,兵戎相见。双方尔虞我诈,计谋连连,每走一个回合就会出现一个局面。一盘棋从开始到结束要有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局面出现,而这些局面都须你自己去一个个地处理。不管出现任何艰难复杂的局面,都须自己冷静分析,稳重处理,其他任何人都帮上忙。长期下棋,长期处于独立审视棋局形势,独立进行各种棋势分析,直至在没有任何可以援助及商量的情况之下,作出各种判断与决断。而这种独断独决的弈棋方式,就是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自己做事最有效的方式。在下棋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浮躁好动,处事稳重冷静,不慌不忙的良好习惯。

棋能培养人的欣赏水平

下棋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和自我欣赏的能力。每每对弈,所走出的好棋、坏棋也是一种赏识教育,特别在讲解各种攻杀技巧和赏析大师们的名局时,那种精彩妙着,步步紧扣、淋漓尽致的攻杀方法,正象一支婀娜多姿的冰上芭蕾,一段幽雅动听的旋律,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正是妙不可言。所以说,棋是一个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优秀题材。学生对弈,要求坐姿端正,行棋动作得体,讲究形象美。棋盘也讲究美感,在棋盘中,棋子与棋子之间有机联系在一起,要相互协调,不能乱摆乱走,把棋盘搞乱。通过下棋,使学生懂得欣赏,不断增强欣赏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公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