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期货公司经营状况精选(九篇)

期货公司经营状况

第1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期货业;期货合作;泛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7.4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7-94-03

一、泛长三角各省市期货业发展现状

(一)上海市期货业的发展现状

上海市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是我国最大的期货交易集中地。近几年,上海地区的期货公司数量逐渐增加,成为泛长三角四省一市中数量最多的区域。自我国期货市场建立以来,上海市的期货市场发展迅速。2003年,上海市的期货成交额达到6.52万亿元,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下,上海市期货成交额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 2007年期货成交额增长到23.13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248.31%。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成立给上海市期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而且在我国期货交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我国四大商品交易所中最大的一家,其期货成交量和期货交易额都是比例最大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铜、铝、锌、天然橡胶、燃料油等5个品种的标准合约。上海期货交易所现有会员200多家,其中期货经纪公司占80%以上,并已在全国各地开通远程交易终端将近300个。2007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累计成交量为17112.76万手,同比增长了47.25%,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23.49%;全年累计成交额为231304.66亿元,同比增长了83.43%,占全国期市成交额的56.45%。

(二)江苏省期货业的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外贸大省与服务业大省,也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主要积聚地之一,近年来,江苏省政府始终把发展服务业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而金融服务业又是服务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因此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非常期盼和需要国际发达市场成熟经验的借鉴与交流。我国政府已批准的融资融券业务加速了股指期货等金融产品的推出;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迫使国内企业家和投资者需要提高运用金融产品驾驭风险的能力。政府也在不断地寻找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江苏省期货行业的发展,促进江苏省金融衍生品行业与国际间的交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可以说,江苏省期货业的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大好机遇。近几年来,江苏省的期货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市场秩序更加规范。目前,江苏省有11家期货公司,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一直呈上升趋势,公司规模也不断壮大,公司经营业绩也稳步提高。

(三)浙江省期货业的发展现状

在近几年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下,浙江省期货业快速发展,每年期货公司成立的数量成倍增加,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都呈现增长态势。截至2007年12月底,浙江省共有期货经营机构48家,占全国总数的8.5%,期货公司净资产达12.51亿元。其中,期货公司有12家,期货营业部36家。浙江省期货公司期货交易额达7.19万亿元,占全国总数的17.55%,同比增长131%。浙江省各期货经营机构盈利状况明显改善,盈利机构占浙江省机构总数的比例为92%。期货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期货网点数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各期货公司从业人数同比增长43%。浙江省期货公司积极引入省内外券商和其他优质股东进行增资扩股,充实资本实力。目前,已有3家期货公司取得金融期货全面结算业务资格,3家期货公司取得交易结算业务资格,6家期货公司取得经纪业务资格。

(四)安徽省期货业的发展现状

安徽省作为泛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其期货业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积极政策的影响下,在其他几个区域的辐射效应下,安徽期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007年安徽省区域内注册的期货公司有4家,分别为国元安泰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安徽徽商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安徽安兴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华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目前,安徽省的期货交易品种中最主要的是农产品期货,相比泛长三角其他区域,安徽省期货市场仍欠发达,近几年持续保持弱势态势运行,亟需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五)江西省期货业的发展现状

江西省的期货业起步很晚,经过十多年发展,江西省的期货市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随着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顺利推进,资本市场步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更为江西省期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近年来,虽然在江西省注册的期货公司仅有1家,即江西瑞奇期货经纪有限公司。2006年瑞奇期货公司的成交额为2514384.23万元,2007年的期货成交金额为20902696.96万元,同比增长了731.32%。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我国期货业大力快速发展的影响,江西省期货市场本着规范、稳健、诚信的理念,也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公司质量稳步提高。

二、泛长三角各省市期货业指标对比

(一)基本状况指标对比

1.期货企业数量对比

近些年,泛长三角地区的期货机构数量快速增加。目前,泛长三角区域期货经纪公司共有51家,而在上海市注册的期货经纪公司有25家,占泛长三角总数的49%。在江苏省注册的期货经纪公司有11家,占泛长三角总数的21.6%。在浙江省注册的期货经纪公司有10家,占泛长三角总数的19.6%。其中浙江新华、浙江永安、浙江天马、浙江中大这4家期货公司的交易量占泛长三角区域总量的54.48%,在四省一市中,占据第一位。在安徽省注册的期货经纪公司有4家,占泛长三角全部期货数量的7.8%。江西省在近几年的期货发展相比其他三个区域较慢,目前,期货公司仅有1家,即江西瑞奇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总体上来看,泛长三角地区期货公司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1.3%。从比例上看,分布在泛长三角地区的期货公司占有较大比重,而其中分布在上海市的最多,其次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由于安徽省和江西省期货发展较慢,分布在这两个辖区的期货公司占泛长三角的比重要小于10%。

2.期货机构网点分布对比

全国合法经营的期货营业部共达626家,其中上海辖区的期货营业部数量最多,达到74家,泛长三角地区期货公司营业部分布在上海辖区的有44家,占全国范围的59.5%。全国范围内的江苏省的期货营业部数量为45家,而这45家营业部属于泛长三角地区期货公司的有44家。对于浙江省,全国期货公司分布在其辖区期货营业部数量共有61家,而属于泛长三角地区期货公司的营业部占到95.1%。安徽省和江西省的期货营业部分别为12家和9家,主要是泛长三角地区的期货公司。全国期货公司分布在泛长三角5个辖区之外的期货营业部有425家,而泛长三角地区期货公司的期货营业部分布在其他省市的有92家,占到21.6%。(见图2)

(二)主要经营指标对比

1.各省市期货总成交金额对比

各省市的期货成交额能间接地反映各省市的期货经营状况。从2003年到2007年四省一市期货成交金额的变动趋势来看,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的期货成交额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期货经营状况发展良好。2007年迎来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高潮,在国家一系列政策下,泛长三角期货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尤其是浙江省的期货业发展最快。2007年上海市期货成交额为23.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4%,比2003年增加了16.61万亿元;浙江省期货成交额为7.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0.6%,比2003年增加了6.01万亿元;安徽省的期货成交额为0.944万亿元,同比增长50.81%,比2003年增加了0.65万亿元。各省市期货成交额自2006年一直持续增加,泛长三角各省市的期货经营一直良好,尤其是上海市期货成交额在这五年中增加的最多。

2.期货公司在全国排名对比

根据2003-2007年全国前5位期货公司成交额对比,2003年前5位中是泛长三角区域的期货公司有2家,分别为永安期货、安泰期货。其中浙江省的期货公司有1家,安徽省1家,浙江永安期货公司的成交额位居全国第二。到2007年,全国排名前5的属于泛长三角区域的期货公司有3家,分别为浙江永安、浙江中大、上海通联,浙江省的期货公司有2家,上海市的期货公司有1家。

三、泛长三角期货业发展与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一)泛长三角期货业发展与合作的主要问题

1.各地区期货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从前面的指标分析可以看出,泛长三角各省市之间的期货发展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泛长三角四省一市的期货公司大多数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安徽、江西明显分布较少。期货发展程度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多元化的期货产品与之相适应,而期货产品也必须是多样化、差异化的,期货机构服务也需各具特色,而这些又会阻碍各辖区之间的期货合作。

2.各地区期货市场结构存在较大差距

期货市场结构的主体是期货公司,从期货公司数量、营业网点分布指标方面可以明显看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的期货市场机构明显要比安徽、江西的完善。我国四大交易所的上海交易所和中国金融交易所位于上海,对于上海期货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上海市的期货公司数量是江苏、浙江的2倍,经营网点分布是它们的1.5倍左右。

3.期货合作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

泛长三角区域期货合作的有关制度安排一般出自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制定者,从总体看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且部分制度安排可操作性不强,期货业间的互动合作关系也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分散性,往往区域期货合作缺乏统一的规划。泛长三角经常由于区域的利益分配问题,而使得区域间很难达成协调,这也是无法达成合作的根本原因。

(二)泛长三角期货业发展与合作的对策建议

1.构建多层次的期货发展与合作机制

首先,建立一个泛长三角区域内共享的交易平台。实现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共享的信息不仅包括期货市场信息,也包括上市交易商品的现货市场信息。其次,在所有参与共享平台的期货公司间建立共同的风险控制系统,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客户资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内期货交易客户的资信信息共享,并制定违规惩罚制度,对于违反合作规定的给予相应处罚,以便于更好地防范区域间期货交易与合作风险,为区域间合作提供保障,共同建设泛长三角期货交易安全区。

2.加强区域间自律性组织合作

加强区域间期货协会、同业公会等自律性组织的合作,通过共同组织区域间期货信息交流,为各区域的期货公司提供了解其他区域期货市场和期货公司信息,从而增加各地区、各区域之间的期货交易。例如,组织区域间期货公司的期货交流论坛、举办期货交易商的期货交流会等。

3.加强期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期货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现有体制的框架下应该加强区域期货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区域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例如,增加期货营业网点分布,增加期货对外业务,完善期货服务系统等。其次,积极完善市场规则,优化期货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区域期货的竞争力,为区域之间的期货合作提供有利的物质资源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叶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J].江西社会科学,2008,(09):95-101.

[2] 常清.期货价格信息与政府的决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01):64-76.

[3] 潘勤华、薛云.长江三角洲金融合作实践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06):19-49.

[4]刘砚.期货市场的监管与法律问题[J]. 希望月报,2007,(02).

[5] 欧阳日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期货市场开放战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5,(07):17-20 .

[6] 殷君伯、刘志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与合作[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7] 陈燕珊、张丽、朱丹、龙敏.泛珠三角区域金融机构合作机理探讨[J].特区经济,2006,(06):50-51.

第2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第一步:准备工作

1、月计划:月计划/22天

与主管订立当月的销售计划和目标(硬指标和软指标),按周/天分解销售人员的当月销售目标,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

2、周计划:每周计划5天

a 在上个星期五,下班前2小时,将下周的拜访计划、路线、顺序及预计的销售目标,呈给主管以备工作监督

b 回顾业绩板内容

c 检讨个人业绩进度

d 认明目标客户

3、日计划:每天计划8小时

a 回顾业绩板内容

b 检讨个人业绩进度

c 认明目标客户

4、访前计划:

a 进店前回顾拜访目标

b 查阅客户档案记录

c 预备好客户所需材料

5、公司销售人员的基本要求:

a 外表销售:头发、耳朵、脸、指甲、衣服 、领带、衣领、纽扣、拉锁、袖口、裤

子、袜子、鞋、皮包

b 工作准备:

你去拜访目的是什么?

你要会见的人是谁?

你所带的文件是否齐全?

你对将遇到的问题是否有心理准备?

你预计将停留的时间是多少?

你是否提高预约?

c 心理准备:

你是否对自己充满信心

相信你的公司和产品

对公司产品了如指掌

对各种问题随机处理的能力

第二步:与客户打招呼

与客户打招呼,可以确认友好关系,为销售陈述建立良好基础。

1. 确认谁是决策者;

2. 与决策者打招呼;

3. 遇见与工作有关的店内其他人员亦不要忘记与他们打招呼及问好;

4. 抢先处理好紧要问题;

5. 简述拜访目标;

6. 避免立即进行销售陈述。

经销商:

1. 拜访人员:

a 领导”经销商的首长,保证3次/月的拜访,双方合作的主要决策者;

b 主负责人:该项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是具体工作的重要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结

帐的主要关键任务之一;

c 销售人员:他们是经销商对外工作的主要人员,掌握着许多客户,与客户有良好的合作关

系,对客户信息把握准确,有影响客户订单的能力;(对他们的依靠程度不能超过50%)

d 仓储人员:他们负责库房和运送货物的责任,掌握公司在该经销商实际库存情况,实际送货

数量;

e 客户跟踪:对经销商的客户,应在经销商销售人员带领下对客户进行拜访交流并按照公司要

求进行相关内容登记,存档于公司备查;

f 盈利分析:根据经销商的销售情况,帮助他们分析盈利的来源;建议他们如何继续开发新的

客户和管理客户;

g 销售支持:告诉经销商本公司将通过什么方式来支持他们,需在一个月之前把公司即将采取

的行动转达给他们,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并配合本公司的市场活动。

2. 库存:

货物 POP 缺/长

公司人员应定期对经销商的库存进行实际情况的核准,了解他们实际经营状况,依据该项统计,分别给公司和经销商提出建议或意见。3. 提货:由于短缺所引起的物流。

1)借方:什么原因提货,数量、价格、预计归还时间、价值。

2)贷方:借出数量、 价格、价值,是否已经收回。

3. 途中货物:货物已经发出,正在运输途中,需要了解物流中心状况(到货时间、运输载体、安全情况)

第三步:察看店情

察看店情:能使你更清楚掌握客户现况,抓住每一个机会。

1. 要走遍店内每一个角落;

2. 寻找生意机会;

3. 不单只注意本公司产品,更要了解竞争对手产品情况。

4. 零售价格;

5. 库存情况。

1)库存:应定期对柜台的库存进行主动统计,以便及时进行补货。

a 柜台产品:

如短缺,要统计数量、规格;如正常:处于正常经营合理范畴之内;如积压:统计数量、规

格,核算货品价值。

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同上次同期比较,提出分析意见,向上级汇报且督办。

b POP:

如短缺:统计数量、规格;如正常:处于正常经营合理范畴之内;如积压:统计数量、规格,

核算货品价值。

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同上次同期比较,提出分析意见,向上级汇报且督办。

2)途中货物:

货物已经发出,正在运输途中,需要了解物流中心状况(到货时间、运输载体、安全情况)

6. 现场培训(营业员):

本公司的理货人员在拜访商场、药店、专卖店时,要详细介绍产品的功能、效果、使用方法;并耐心地解答营业员提出的问题:

A 营业员自己对本公司产品提出的问题;

B 消费者向营业员提出的问题。

第四步:店内商品陈列

店内商品陈列:是为客户服务的关键工作,能帮助你与客户迅速建立友好的工作关系。

1. 按照公司标准摆放产品;

2. 确保库存正在周转之中;

3. 清洁柜台、货架;

4. 补充柜台、货架;

5. 挂上适当的宣传品;

第五步:草拟订单

1. 根据客户现时情况,修改预先订货计划,或作出新的适当订货建议;

a 供货安排:所需数量、规格、到货时间、地点、接货人、运输载体、保险、签收回单、价值

核算。

b 供货预算:预计数量、规格、发货时间,保险、价值核算。

公司直营:

1)根据客户的订单,及时、准确送货上门;

2)公司应当建立客户档案,记录客户的各种信息;

3)必须把客户的签收回单带回公司;

A 签收人姓名  B 业务公章

2. 确保产品不会脱销。

第六步:销售陈述

1. 按本公司销售陈述方法向决策者进行销售。

本公司现有的广告是什么内容,大约播出的时间,我们将采取的促销活动,日期、时间、方式。您该店现在库存情况,上周的销售情况,所缺品种是什么,我们的广告和促销会给您带来更大的销量和利润。为保证不短货,请您看一下我给您提供的补货建议,并确认到货时间。

2. 预备回复客户随时提出的质疑和反对意见。

第七步:拜访后自我检讨

1. 思考刚完成的拜访哪部分做得好,哪部分做得不足。

2. 在今后的拜访中,继续采用好的方法,避免重犯以前的错误。

3. 这样可以不断提供自我的工作能力。

第八步:文书处理工作

1.领导:经销商/零售店的首长,保证良好的合作关系或人际关系,他们是资金划拨者;

2.主要负责人:该项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是具体工作的重要执行者,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结帐的主要关键人物之一;

3.财务人员:他们是支票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同他们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有利于掌握经销商、零售商目前的实际经营状况,利于公司顺利收回货款,了解他们公司的资信情况;

第3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程序;方法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34-02

1 公司财务分析基本程序

1.1 确定分析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分析资金结构 、风险程度、营利能力、经营成果等。报表的不同使用者,对财务分析内容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公司的债权人关注公司的偿债能力,通过流动性分析,可以了解公司清偿短期债务的能力;投资人更加关注公司的发展趋势,更侧重公司营利能力及资本结构的分析;而公司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了解。此外,作为经营者还必须了解本行业其他竞争者的经营情况,以便今后更好地为本公司销售产品定价。

1.2 搜集有关资料

一旦确定了分析内容,需尽快着手搜集有关经济资料,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分析者要掌握尽量多的资料,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等方面的资料。

1.3 运用特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在占有充分的财务资料之后,即可运用特定分析方法来比较分析,以反映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进行财务决策,因而,只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方能做出决策或帮助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2 公司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1)百分比分析(2)比率分析(3)图表示意分析。

2.1 百分比分析

主要通过分析公司不同年度财务报表同一项目的增减变化,说明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的变动趋势;通过分析公司同一报表不同项目的比例关系,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动,反映公司财务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百分比分析通常采用比较财务报表的方式进行,包括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两种基本方法。

(1)横向分析,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表中的同一项目进行比较,列出各个项目变动的金额和百分比。将两个时期的报表进行比较,我们通常把前一个时期的数字作为基数来计算变动的百分比。然而,如果基数为负数(如损益表中的税后利润以负数表示亏损),则不能以百分比来表示变动。当将两个以上时期的报表作横向比较分析时,可以有两种选择基数的办法:把最早一个时期的数字作为基数,其他时期的数字依次与基数比较;把上一个时期的数字定为基数,后一个时期与前一个时期依次进行环比。假设某公司1991、1992、1993三个年度的总资产分别为10000元,15000元和20000元。在第一种方法下,把1991年的10000元定为基数,则1992年比1991年总资产增长了50%,1993年比1991年增长了100%。在第二种方法下,先以1991年的10000元为基数,1992年比1991年总资产增长50%,再以1992年的15000元为基数,1993年比1992年总资产增长33%。

(2)纵向分析:是同一报表的不同项目进行比较。一般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项目都表示成总资产的百分比,将损益表中的各项目都表示成销售收入百分比。这样,报表使用者可以更加了解这两种主要报表各个项目的结构关系。

2.2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将彼此相关而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对比,求其比率。不同的比率,反映不同的内容。通过比率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各种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比率报表,做出不同时期的比较,从而更准确、更科学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照财务分析的不同内容,比率分析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1)偿债能力(2)资产运用效率(3)营利能力(4)权益性比率。

(1) 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比率主要用来衡量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公司的流动负债与资产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付的债务,它一般需要用流动资产来偿还。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来判断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比率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流动比率。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通常用公式表示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在2:1较理想。但一家公司的流动比率要多大才合适,要视其行业特点和流动资产的结构而定。流动比率过高,说明流动资产未能有效利用,太低也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强。

②速动比率。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的余额,即指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资产运用效率。资产运用效率反映公司资产利用的效率,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反映公司的存货利用情况,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公式中的存货平均余额应以各个月末的存货余额之和除以12求得。但实践中,为求简便经常以年初和年末的数额平均作为全年的存货平均额。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利润额越高,存货占用的资金越少。但存货周转率太高,可能会导致产品供不应求,一旦出现脱销,给公司的销售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存货周转速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一个衡量存货周转情况的指标是存货平均周转天数。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360 /存货周转率。

②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收账率,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应收账款在一个年度里转化为现金的次数越多。但是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太高,可能会因苛刻的销售条件失去部分客户。另外一个衡量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即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

③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④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公司总资产利用情况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3)营利能力。衡量一家公司的营利能力,主要通过以下财务比率进行计算:

①销售利税率=利税总额/销售收入

②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③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④每股税后利润=税后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

⑤利息税前营业收入率=(利息支出+税前利润)/销售收入

⑥总资产收益率=净收益/总资产

⑦净资产报酬率=净收益/净资产

(4) 权益性比率。这类比率衡量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包括以下比率:

①资产负债比率。这一比率反映公司负债经营的情况,由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相比较,可以求出。即: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一般认为,公司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负债经营,才能保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如果公司不负债或很少借债,那它只能凭自有资金来进行经营,经营风险相对较小,但资金成本较高;相反,公司过多负债,则经营风险加大。负债比率的高低由公司的经营策略和所处行业决定。有的公司宁愿冒风险举债发展,以提高自有资金的收益,如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企业。

②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这一比率衡量股东投入对负债资金保障程度,即:负债总额对股东权益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2.3 图表示意分析

百分比分析和比率分析都是通过对数字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预示公司的发展趋势。有时为了更直观地反映这种趋势,可以用图表来帮助分析。常见的图表分析有平面坐标分析和雷达图表分析等。

3 财务分析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绩,对于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帮助制定经济决策,有着显著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分析中,应注意这些局限性的影响,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1)会计方法及分析方法对可比性的影响。会计核算上,不同的处理方法产生的数据会有差别。

(2)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财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有关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解。

(3)信息的时效性问题。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均是公司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和总结。用于预测未来的动态,只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可靠。而且,等报表使用者取得各种报表时,可能离报表编制日已过去多时。

(4)报表数据信息量的限制。由于报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对报表使用者来说,可能不少需用的信息,在报表或附注中找不到。

第4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关键词: 保利地产;财务状况分析; 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10103

财务状况分析的目的主要在于考察和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促进企业加强资金循环,保证经营的顺利发展,通过对会计报表等资料的分析,能够准确说明企业的业绩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其特点是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2008至2012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影响该行业的重要事件,例如“五・一二大地震”、“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和“限购令”等,本文通过对保利地产财务报表的深度分析,揭示房地产业的潜力与危机,并探讨大事件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相关影响。

1 我国房地产和保利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1.1 宏观环境

房地产宏观环境是指影响房地产交易行为的社会活动力量,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等。政治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国内的政局状态,状况稳定时,房地产行业就处于良性状态,房地产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其价格则下降。消费,储蓄,投资水平等经济原因使得人们对住房,写字楼,娱乐设施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房地产的价格上涨。人口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也是密不可分的。当人口数量增加时,对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增加,房地产价格也就会上涨;反之对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减少,房地产价格也就会下落。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都成为引起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因素。

1.2 保利概况

1992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在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1999年3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由军队划归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领导管理,成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3年,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2010年,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涉军业务并入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1992年9月14日在广州市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1997年9月,保利南方对本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2002年8月22日,名称变更为“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公司更名为“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31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重启IPO市场的首批上市的第一家房地产企业。自2007年1月起,公司选入“上证50”、“上证80”、“沪深300”、“中证100”和“上证治理”5个指数样股本。

2 保利地产的财务状况指标分析

下面通过来自于保利集团和万科的年报中的相应数据(2008年到2011年9月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2.1 保利地产资产分析

表1列出了保利地产2008年~2011年9月期间的资产状况,全面包含了企业的各类资产。

由表1可以看到,保利企业的存货额保持较高的增长,2008年投资收益不理想,可能是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公司减慢存货扩张速度,抓住市场有利时机,实现资产规模跨越式增长,大幅提升了整体盈利水平,进一步增强了短期债偿能力,并逐步取得费用预算控制的规模化效应。2010 年末,公司总资产达1,523.2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57%。2010年末存货与预付账款等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80.92%,流动资产占96.29%,无长期沉淀资产。其他应收款大幅度增加,表明向其他企业投入的款项有所增加。从2011年1-9月数据分析,应收账款大幅度增长表明企业以前的流动资金逐步回笼。

2.2 保利地产负债分析

表2列出了保利地产与表1同期的企业负债状况。

从表2中可以看到:保利企业的负债额也处于增长状态。预收账款的数额每年占总资产数额的20%以上,占总负债的25%以上。预收账款的增长说明企业仍在扩大销售规模。2008年的“金融危机”,“512地震”使当年的销售状况受到影响,流动比率有所下降。截止2011年9月,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0.73%,较上年度末有所提高;预收账款余额为795.06亿元,占总负债的50.28%;剔除不需要实际偿还的预收账款后,公司实际负债水平相对较低。

2.3 保利地产现金流量分析

首先将同一时期保利地产经营活动现金数据制成图1和表3。从表3中可以看到,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为负数,可以推定公司本期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这一期间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大于支出,现金处于流入不敷出的状态。比较三年的销售情况,经营现金流一直保持快速的流出状态,原因是企业加大了各个项目的开发,销售的资金回笼周期长,短时期将持续为负值。

其次,将同时期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也制作成图表,如图2和表4。可以从上述图表中看到:企业的现金流逐年递增,表明企业长期通过投资来控制土地项目,每年的投资增幅都在300%以上,预计2011年末投资额会相对有所下降。

最后,将同时期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制作成图表,如图3和表5所示。从表5中可以看到保利每年都在不断筹资之中,对银行的借款数额和市场融资金额逐年递增。

2.4 保利与万科的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为了得到更好的比较分析,下面选取了“保利”和房地产龙头老大“万科”地产的部分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下列各数据都通过东方财富网列示的报表数据得来)

2.4.1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分析:由上表可知,保利和万科每季度的总资产利润率相差不大,2008年以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总资产净利润率大幅下降。

2.4.2 企业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分析

分析:和万科相比,保利地产的速动比率不稳定,2009年达到高峰,表示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较强。10年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为75.89%,略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71.14%,可见流动资产缺乏有效管理,偿债能力受到不利影响。

2.4.3 资产负债率

分析:保利地产和万科的资产负债率相对都比较大,特别是去年上半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突破了80%,但是从资产负债表指标来看,显示保利的预收账款和长期负债维持较高水平,所以偿债能力相对来说得到了保护。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资产负债率偏低表明公司的财务成本较低,风险较小,偿债能力较强,经营较为稳健。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说明企业的经营过于谨慎,不能有效的利用财务杠杆带来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猜测,企业也许在融资上遭遇困境。

2.4.4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分析:保利地产一直努力提高存货周转率,而存货周转率提升不大的原因是因为存货的余额持续增长,销售情况却达不到预期增长速度。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占用量大,周转速度慢,而保利地产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率高于同行业,势必严重影响了保利企业的偿债能力。

3 结束语

3.1 保利企业存在的财务问题

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入,行业整顿和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显著提升,加剧了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短期内房地产市场在调控影响下,反复的波动将成常态,加大了公司准确把握经营节奏、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难度;另一方面,土地和资金等主要生产资料的配置受到日益频繁的政策干预,增加了企业合理安排经营计划、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难度,通过对比保利地产和万科地产的财务指标,我们发现保利地产的财务方面出现以下问题:

(1)从2008年开始保利地产的速动比率指标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样不利于企业进行债务规划,结合存货周转率的持续走低可以得知,该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受到长远影响,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2)保利地产存货周转能力较差,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高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周转过慢也会严重影响偿债能力,同时说明流动资产缺乏有效管理。

(3)现金流净额持续呈现负数,维持保利现金流入量主要为筹资的现金净流量,而且主要是短期借款。所以要求企业不断地筹措资金周转。限购令出台使资金回笼速度减慢,导致营运资金出现匮乏,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4)保利地产的资产负债率比率较大。一方面控制负债所占比率,同时利用财务杠杆进行优化融资结构乃是当务之急。

(5)货币资金的不足很难让企业度过财务危机,10年的货币资金较上一年呈下降状态,预计11年货币资金应该维持相对平衡,但是依然很难满足企业对营运资金流量的需求。

3.2 对保利财务方面提出的建议

(1)抓住房地产市场回暖时期,扩大销售规模,加大账款回收,预防财务风险。

(2)拓展融资渠道,有效吸引投资,从而加快发展步伐,提高资金回笼速度。

(3)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和房地产基金等多元融资优势,进一步优化产品和区域结构。

(4)增加长期贷款来替代到期的短期贷款,降低还款的风险,优化负债的结构,减少短期还款的压力,做好债务风险控制。

(5)努力降低资产负债水平,提高速动资金比率,确保公司财务安全。

(6)把握市场机遇,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企业稳中有进。

(7)加强品牌塑造,重视社会效益。继续坚持以普通住宅开发为主,进一步提高中小户型比例和产品性价比,抢占刚需市场,扩大销售规模。

(8)积极提升物业管理整合力度,同时大力推进专业公司发展,促进房地产主业做大做强。

(9)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针对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风险,以完善内控制度为重点目标,以信息化管理为辅助手段,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玉平.财务管理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兆松,向锐.财务报表解读与证券投资分析[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周明智,聂蓝.房地产行业的财务绩效评价[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2425.

[4]靳馨茹.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J].经济师,2011,(12)195196.

[5]彭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案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0901,2007.

[6]马海燕.浅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辽宁治金地址勘察局地址勘察研究院,114038,2010.

[7]朱剑川.保利地产财务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0,(12):135.

[8]郭泽光.财务报告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邓郁松.当前房地产形势与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建议[J].中国发展评论,122:3843.

[10]徐爱玲.从财务角度透析保利地产发展模式[D].厦门:厦门大学,180079,2009.

第5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一、案情介绍

(一)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的签订

江南丝绸公司将装载布料的五个集装箱委托四海集团承运,双方之间签订了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约定由四海集团对全程负责运输,货交底特律美国华美服装公司。多式联运单上记载:“接货地:广州江南丝绸公司,装船港:香港,卸船港:西雅图,交货地:底特律华美服装公司”;运输条款:“FCL-FCL”;运单上同时记载“由货主装箱、计数”的批注。多式联运合同关系方如图1所示。

(二)国际多式联运运输业务的操作

四海集团受理该票业务后,首先委托大地物流公司公路运输到香港,大地物流公司签发了以四海集团为托运人公路货运单。其后,货到香港,四海集团又委托中国远洋船公司海运到西雅图。集装箱在香港装船后,中国远洋船公司签发了以四海集团为托运人的海运提单,提单记载:“装船港:香港,卸船港:西雅图”;运输条款:“FCL-FCL”。集装箱在西雅图港卸船后,五个集装箱中有三个外表状况有严重破损,四海集团在西雅图的与船方对破损做了记录,双方在破损记录上共同签字。尔后,四海集团又办理了由西雅图到底特律的铁路运输。五个集装箱运抵底特律华美服装公司后,收货人开箱时发现:三个外表有破损的集装箱箱内布料已严重受损,另一个集装箱尽管箱子外表状况良好,关封完整,但箱内布料也有受损。集装箱货物运输交接流程如图2所示。

(三)货损赔偿纠纷的产生

由于货到底特律收货人开箱时发现五个集装箱中有四个集装箱的货物受损,于是拒绝收货,并向发货人提出赔偿要求。发货人于是向四海集团提出赔偿,并要求按最高货损限额的运输区段给予赔付。关于货损责任人、赔偿限额,四海集团与发货人、大地物流公司、船公司、铁路集团等涉案方产生了争议。纠纷主要争议是:①货损到底该由谁来赔付?②货损是按公路货损标准、海运货损标准,还是铁路货损标准限额支付赔偿金额?要解决此问题,必须明确以下两点:一是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权利与责任;二是在不同的集装箱运输条款下,各当事人该如何划分责任。

二、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权责

国际多式联运,是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运至另一国境内的货物运输形式。它是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通常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运输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具有“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负责,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多式联运单证、全程实行单一运费率,由各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全程运输”的特点。

(一)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行机制

国际多式联运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全程运输组织过程、实际运输作业过程两部分。目前运用较多的是衔接式多式联运的组织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全程运输组织,主要是指多式联运经营人(MTO)接受货物托运后,首先,制定货物全程运输计划,选择货物的运输路线,划分运输区段,确定中转、换装地点,选择各区段实际承运人,并把计划转达给各中转衔接地点的分支机构或委托人;然后,根据计划分别与第一程、第二程、第三程……的实际承运人订立各区段货物运输合同。全程各区段之间的衔接,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或其代表、人)采用从前程实际承运人手中接受货物再向后程承运人发运方式完成,在最终目的地从最后一程实际承运人手中接受货物后,再向收货人交付货物。国际多式联运全程运输过程如图3所示。

(二)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形式

由于多式联运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物交接界限,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范围。在目前的国际多式联运业务中,较常见的责任形式有以下两种。

1.同一责任制。同一责任制,即是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中货物的损坏、灭失或延期交付负全部责任。无论事故是发生在海运,还是内陆运输区段;无论是明显的事故,还是隐蔽的事故,均按统一原则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按约定的限额进行赔偿。也就是说在整个运输中只要发生了货损,就不分实际货损区段,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按同一约定的赔偿额度进行赔偿。 同一责任制,具有科学、合理、手续简化等特点。但对多式联运经营人而言,责任负担较重。因此,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并未广泛使用。

2.网状责任制。网状责任制,即是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虽然对全程运输负责,但是对货损货差的赔偿是按造成该货损货差的实际运输区段予以赔偿的。比如,如果在公路运输中产生了货损,则根据《国际公路货运公约》或国内法执行;如果在海上运输产生了货损中,则按照《海牙规则》、国际公约或国内法执行。网状责任制,减轻了多式联运经营人的风险责任,但从国际多式联运长远发展来看,这种责任形式并不理想。因为容易在责任轻重、赔偿限额等方面产生分歧,也容易造成多个分运人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产生。

目前,国际多式联运处于发展过程中。因此,虽然同一责任制更加科学合理,但国际上多采用网状责任制。我们国家也采用网状责任制,这对保护刚刚起步的我国多式联运经营人的积极性,保证我国多式联运顺利、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同一责任制将更符合这种业务的发展要求。

(三)集装箱不同交接形态下各当事人的责任划分

1.整箱货交接下(FCL-FCL)的责任划分。整箱货,是指一个货主托运的货物足以装满一个集装箱,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发货人和一个收货人。在整箱货托运时,由托运人负责装箱、计数、填写装箱单,并加盖集装箱封志。整箱货交接地点一般是在进口国和出口国的集装箱堆场(CY),或托运人和收货人所指定的工厂大门或仓库(DOOR)。 整箱货是由托运人负责装箱和计数,承运人接受的只是已加盖封志的集装箱。因此,在整箱货运输过程中,承运人在箱体完好和封志完整的状况下接受集装箱,就必须承担在相同状况下运输、直至交付集装箱的责任。也就是说,承运人接管的是状态良好的集装箱,就必须对集装箱的良好性负责,而无须对箱内货物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承运人一般都会在货运单上附加一条“不知条款”,不知内容主要涉及到箱内货物的品名、属性、状态、数量等。整箱货的拆箱,一般由收货人办理,但也可以委托承运人在货运站拆箱,但承运人不负责箱内的货损、货差。除非货方举证确属承运人责任事故的损害,承运人才负责赔偿。

2.拼箱货交接下(LCL-LCL)的责任划分。 拼箱货 ,是指承运人(或人)接受货主所托运货物的数量不足整箱的小票货运后,根据货物的性质和目的地进行计划、分类、整理,把去往同一目的地的货物集中到一定的数量后,负责拼装入箱、计数、填写装箱单,并加封志的集装箱货物。一般有多个发货人和多个收货人。拼箱货交接地点一般是在进口国和出口国的集装箱货运站(CFS))。 拼箱货运输条款下,承运人接受的是货物,并负责装箱和计数。因此,如果承运人接受的是外表状况良好的货物,就承担着在运输过程中、直至交付货物时要保证货物的良好性的责任。也就是说,承运人接管的是货物,就必须对集装箱货物的良好性负责,而不仅仅对集装箱负责。简而言之,整箱货运输的情况下,承运人对集装箱状况负责;拼箱货运输的情况下,承运人对货物状况负责。

在集装箱运输业务办理过程中,常见的交接形态就是整箱货交接(FCL-FCL)或拼箱货交接(LCL-LCL),而整箱交、拼箱接(FCL-LCL)的方式基本不存在。因为在FCL-LCL 方式下,承运人是在箱体完好和封志完整的状况下接受托运人的集装箱,只需对集装箱负责;而在收货方却需要对集装箱内的货物负责。这明显加大了承运人的责任,因此承运人一般不会接受此种运输方式。

三、本案中货损纠纷分析

(一)江南丝绸公司(发货人)的责任分析

本案中,江南丝绸公司承担的是“集装箱外表状况良好、但箱内货物却受损”的这一个集装箱货损的责任。原因如下:

江南丝绸公司,以托运人的身份与四海集团签署了国际多式联运合同,多式联运单上注明:运输条款 “FCL-FCL”;运单上同时也记载“由货主装箱、计数”的批注,这足以说明此批货物的交接形态是以整箱货的方式进行。

在集装箱整箱交接形态下,其双方责任是“以集装箱外表状况是否良好,海关关封是否完整”来确定的。本案中,江南丝绸公司将装载货物的集装箱交由四海集团托运时,按照整箱货交接下的责任划分,四海集团只需对集装箱的外表状况负责,而无须对集装箱内的货物负责。因此,货交收货人时,虽然有一个集装箱内的货物受损,但集装箱的外表状况是良好的。结合“FCL-FCL”运输条款下,四海集团“对集装箱状况的良好性负责,而无须对集装箱内货物的良好性负责”的原则,这一个集装箱货损的责任应由发货人江南丝绸公司自己承担。

(二)四海集团(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分析

本案中,四海集团承担的是“集装箱外表有破损、且箱内布料也已严重受损”的这三个集装箱货损的责任。原因如下:

四海集团,作为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应对全程运输负有责任。发货人将集装箱交给四海集团时,四海集团未对集装箱外表状况提出异议,由此可以认定集装箱外表状况是完好的。在集装箱“FCL-FCL”运输条款下,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承担着“在箱体完好和封志完整的状况下接受集装箱,就必须在相同状况下交付集装箱”的责任。因此,四海集团接受的是“外表状况良好”的集装箱,就必须交给收货人的也应该是“外表状况良好”的集装箱。然而在本案中,货到目的地后,收货人发现有三个集装箱外表破损,开箱后其内的布料也已严重受损。结合“FCL-FCL”运输条款下,四海集团“对集装箱状况的良好性负责”的原则,这三个外表有破损的集装箱货损应由四海集团承担。因此,四海集团应该赔偿与其有运输合同关系的发货人江南丝绸公司这三箱货物的损失。

(三)中国远洋船公司(海运区段实际承运人)的责任分析

本案中, “集装箱外表有破损、且箱内布料也已严重受损”的这三个集装箱货损的责任,最终由中国远洋船公司承担。原因如下:

中国远洋船公司,作为“香港—西雅图”区段的海运分运人,应该对自己承担区段的货物运输负责。四海集团将集装箱交给中国远洋船公司承运时,中国远洋船公司签发了以四海集团为托运人的海运提单,运输条款是“FCL-FCL”。在海运提单上对集装箱的状态没有不良记录的批注,说明该提单是清洁提单,也就是说船公司在装运港(香港)接受的是“外表状况良好”的集装箱。依据“FCL-FCL”条款下的责任划分,在整个运输过程、直至货交托运人指定的人时,都必须保持集装箱“外表状况良好”的特性。但货抵目的港(西雅图)时,四海集团的人发现有三个集装箱外表有破损,并且双方代表对破损记录都签字确认。因此,可认定三个外表有破损集装箱的受损区段是发生在海运期间。货物最后到达目的地(底特律)后,收货人开箱发现这三个外表有破损的集装箱箱内的货物已严重受损。由此,可推断“集装箱外表有破损、且箱内布料也已严重受损”的货损是发生在海上运输区段。所以,中国远洋船公司应该赔偿与其有海运合同关系的四海集团这三个集装箱的货损责任。

(四)大地物流公司(公路区段实际承运人)、西雅图铁路集团(铁路区段实际承运人)无责任分析

大地物流公司、西雅图铁路集团分别作为公路区段、铁路区段实际承运人,与四海集团都签订了分运合同。在本案中,不同区段的集装箱运输都是以“FCL-FCL”的形式完成的。因此,各区段实际承运人在完成运输业务、在目的地交箱时,只要保持在起运地接箱时的箱体状态,即可认为整个运输过程是完好的。

大地物流公司承担的是“广州---香港”的集装箱公路运输。在广州接箱时,集装箱外表状态是良好的。货抵香港,将集装箱交给四海集团人时,四海集团人并未对集装箱外表提出异议,在交接单上也没有不良记录。由此,可以认定公路运输区段是完好的,没有造成货损,大地物流公司不承担货损责任。

西雅图铁路集团承担的是“西雅图—底特律”的集装箱铁路运输。在西雅图接箱时,有三个集装箱外表破损、两个集装箱外表状况良好。依据“FCL-FCL”运输条款,货抵目的地底特律时,只要维持接箱时的状态,即“有三个集装箱外表破损、两个集装箱外表状况良好”的箱体形态,即可认定西雅图铁路集团顺利地完成了铁路运输。本案中,货抵西雅图,西雅图铁路集团将集装箱交给四海集团的人时,四海集团人对三个破损集装箱的损害程度是否加剧没有提出异议,另外两个集装箱外表状况也未提出异议。说明西雅图铁路集团接受的是“有三个集装箱外表破损、两个集装箱外表状况良好”的运输业务,并且在相同状态下完成了交付任务。所以,可以认定铁路运输没有造成货损,西雅图铁路集团不承担货损责任。

总而言之,在国际多式联运中,要熟悉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要充分了解集装箱不同交接形态下各参与方该承担的责任。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处理此类纠纷才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顾丽亚.国际多式联运实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2]阎子刚.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朱仕兄.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杨志刚.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实务与法规.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5]朱仕兄.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第6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报表编制;基本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的基本含义是指每个上市公司的经济业务必须与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及其他经济组织分开。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处理与财务报告的空间范围,也限定了上市公司的会计活动范围。有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处理的经济业务和财务报告才可以按特定的主体来识别。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主体假设的表述是:“会计核算应当以上市公司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上市公司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市公司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作为法律主体的法人。作为法律主体的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的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上市公司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而会计主体则强调上市公司的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它是按照正确处理所有者等其他经济组织与上市公司本身的经济关系的要求而设立的。从会计实践上看,会计主体与作为法律主体的法人经常出现差异。比如,在我国,在上市公司集团内部,独立核算的母子公司均是法律主体,但从上市公司集团整体来讲,本身并不是法律实体。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为了全面反映上市公司集团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就应将上市公司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对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又比如,在西方,独资上市公司和合伙上市公司不是法人,但从会计的角度仍可将独资上市公司和合伙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并组织其会计活动。此外,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的内部银行及内部承包制,对上市公司内部划分的各“责任单位”,均可作为会计主体来看待,但这些单位就可能不是法人。

会计主体假设的作用除了是限定上市公司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以外,对会计概念、会计行为、会计法规建设及报表编制等方面还有重大影响。比如,对会计概念的影响,要求基本的会计概念具有鲜明的会计主体性。例如,会计中的资产概念,指的是特定上市公司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离开了一定的会计主体,就不可能谈论会计概念。这是会计学概念与其主体的立场而不是上市公司以外的立场。按照会计主体假设的要求,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只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负责,而不能对上市公司以外的其他利益集团负责。实际上,我国新近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规定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内容,就是在法规建设中尊重会计活动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的体现。再如,对报表编制的影响,要求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只能反映某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等等。明确会计主体假设对会计的重要意义,对制定会计政策、评价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上市公司会计方法的选择应以上市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以它现实的形式并按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为假设。通俗地讲,就是上市公司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对此,《企业会计准则》的表述是:“会计核算应当以上市公司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在这里,上市公司在可预见的将来保持持续经营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会永久存在,而是指上市公司能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使上市公司能按其既定的目标开展其经营活动、按已有的承诺去偿清其债务。

持续经营假设为上市公司在编制报表时会计方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一般情况下,资产以其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计价,而不按其立即进入解散、清算状态的现行市价计价;二是对长期资产摊销,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问题的处理,均以上市公司在折旧年限或摊销期内会持续经营为假设;三是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评价与分析也是基于上市公司在会计报告期后仍能持续经营的假设;四是正是由于考虑到持续经营假设才有了会计上除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以外其他权责发生制方法的选择(如坏账处理的的备抵法、销售收入的确认等),等等。

不仅如此,持续经营假设还要求当传统方法可能危及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时上市公司的会计活动能够选择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有利的方法。比如,在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当简单的价值补偿已不能维持其实物替换的“持续经营”时,就需要研究通货膨胀对持续经营的不利影响,并力求在会计方法上予以消除;又如,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比较有利于“持续经营”;等等。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的含义是,上市公司在持续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可以归属于人为地划分的各个期间。这种因会计的需要而划分的期间称为会计期间,会计期间通常是按月、季和年来划分。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必然结果。由于我们假设上市公司会在可预见的将来保持其持续经营状态,这就存在着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向与上市公司有利害关系的各方提供财务报告的问题。在会计实践上,绝不可能等到上市公司的全部经营活动完结以后才向外界提供财务报告。为了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能定期、及时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上就应把其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人为地进行划分,使其归属于各不相同的会计期间,并进行会计处理及财务报告的编制。

以年度划分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既可与日历年度相一致,又可与日历年度不一致。我国规定以日历年度作为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在以季度和月份作为会计期间时,其起讫日期也采用公历日期。

4.货币计量假设

第7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不可否认,近年来中国证监会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基础建设,多次强调期货公司的规范经营是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期货市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和严格规范,期货公司合规运作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期货市场的稳定、健康和发展。国内三家期货交易所和多家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中国期货市场正日趋成熟。但是,由于我国期货市场目前还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期货市场建立的历史不长,法律法规体系还在建立完善中,市场立法缺位、滞后及漏洞较多,市场参与主体诚信意识和透明度差,过度投机时而有之,市场风险程度较高,期货公司的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则不尽如人意。去冬今春,几家期货公司涉嫌违规经营,内部管理混乱,内控机制失效,风险突发,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对期货行业诚信的质疑和投资者对保证金安全性的担心,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损害了期货公司和期货行业的整体形象,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担忧和社会的关注。

而类似“海口万汇事件”的发生,反映出我国期货市场的一些痼疾、问题和困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突出表现在:一、不少公司法人治理状况和财务状况并不理想,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注册资本不实、资产流动性差、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制衡机制等问题,在不少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隐患。二、行业风气有待进一步扭转,违规操作有待进一步纠正,如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混码和透支交易,以及大户违规操纵价格现象仍时有发生。三、期货公司设施和技术相对落后,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一些公司的交易系统和网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风险很大。

万汇事件是从其董事长及总经理夫妻携款潜逃开始被揭露的,正是万汇期货及其股东方畸形的治理结构导致公司风险控制体系丧失,最终才酿成了事件的发生。针对万汇期货这类管理比较混乱的企业,监管机构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监管,强化以防范为主的监管理念,完成期货保证金安全监管电子化平台建设,实现网上监控,建立期货公司客户保证金的集中存管制度和自有资金监管的新模式,同时,完善与司法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机制,做好突发性事件防范工作;另一方面,对期货公司实施以经调整净资本为核心的财务安全监管报表体系,通过利用相关财务指标以及衍生的指标,根据不同时期设定出有关的标准后进行监控,促进期货公司探索加强自律管理的工作方法,提高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规范运作的水平。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与银监会等机构的协同监管体系,杜绝银企勾结、防火墙失效的案例再次发生。

期货市场内控制度是指期货市场内部形成的自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各种自律制度与规则的总称。包括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大户报告制度、交割制度、结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管理应主要着眼于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定业务、财务、行政后勤等管理办法、程序、规章制度等来界定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充分发挥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功能,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期货经纪业务的风险相对较小,但作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其风险也不容忽视。

首先,建立、健全期货经纪业务的行为规范与行为禁止制度,重视建设专门的风险监管机构,包括交易与结算、财务与结算严格分开,部门分开设立,成立风险控制小组,设立风险总监岗位及内部稽核或合规审核部门等。

其次,建立公司、交易管理部、营业部的三级风险控制机构,逐步制定涵盖公司内部的开户、交易、结算、交割、财务及计算机等各项具体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各项业务依据授权进行,并对营业部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监控。

第8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公司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公司资金利用的效率,体现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由于资金周转总是寓于资产管理之中,所以营运能力分析,又称资产管理分析。公司的资金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个经营环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资金周转都会受到影响,各企业的资金只有被经营环节顺利通过,资金的这次循环才算完成。供、产、销各个环节中,销售是重中之重,也就是说只有销售出去的产品才能体现其自身价值,收回投入的资金,以完成一次资金的周转。因此,可以通过产品销售情况与公司资金占用量。营运能力分析的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

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比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含义

存货周转率,又称存货利用率,是公司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反映公司存货的销售能力和流动性。一般来讲,存货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

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公司的销货成本与产品销售能力是成正比的,若存货周转率较低,表明公司销售不佳,必须重视市场开拓、广告宣传,增强销售力量,加强销、供、产的衔接和协调。也就是说,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公司的销售能力,而且能用来衡量公司生产经营中的各有关环节运用和管理存货的工作水平。

同时。存货周转率也还可以反映存货的储存量是否适当。如果存货周转率过高,有可能是存货储存过少,造成生产窝工或销售缺货。如果存货周转率过低,有可能是存货储存过多,形成积压。所以,存货周转率也是反映存货结构合理和质量合格的指标。存货结构不合理、存货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存货周转,使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往往占流动资产的一半以上,其周转流动的好坏不仅影响存货周转率,而且也影响到短期偿债能力。

为了分析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具体原因,在工业公司中,还可以进一步分别按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计算周转率,考查存货在供、产、销不同阶段的运营情况,评价各环节的工作业绩。

如果公司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则年度内各季的存货会有较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情况下,平均存货不应只按年初和期末平均,而应按季度或月份余额计算平均值。

2.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存货周转天数表示

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时,产品销售成本数据取自损益表,平均存货取自资产负债表的存货“年初数”与“期末数”的平均。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含义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赊销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净额的比率,以此来体现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广泛应用,应收账款大量出现。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财务比率,用以反映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和变现速度。这一比率越高,说明公司摧收账款的速度越快,短期偿债能力也强。但也不可过高,过高则表明公司可能奉行严格的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这会影响销售量从而影响盈利。这种情况往往表现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偏高同时存货周转率偏低。如果应收账款周转宰过低,则说明公司催收账款的效率太低,或者信用政策太松,影响公司资金利用率和资金的正常周转。

2.营业周期

周期是把应收账款周转以及联系到一起的一个指标,它指的是从存货-销售存货-收回现金的这段时间,也就是应收账款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和,即:营业周期;指的是需要多久能把存货变为现金。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通常流动比率也低,这就是营业周期与流动比率的关系。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应收账款周转以及存货周转天数。换句话说,决定流动比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说明,公司的营运能力大大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

第9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关键词】我国股指期货 风险管理研究

一、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股指期货的条件。在制度上,我国的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由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具有统一的监管体系在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和证券基金的发展,使得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及类型增加;证券市场上的成交量、成交额、上市公司数量、市场换手率等明显增加;在技术上,我国目前已有自己科学合理的股指(如沪深300指数)。

就在我国证券市场统一指数及股指期货等衍生产品迟迟未能推出之际,海外指数编制机构纷纷瞄准这一空缺,编制各自的中国统一指数并投放市场。比如,道琼斯与中国一家媒体合作推出了中国600指数。在去年10月,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以中国铝业、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16家能代表行业和经济总体格局的中国大企业构成的中国股票指数为标准的,推出中国股指期货。这势必影响我国在世界上的金融地位,不仅使大量国际资金出于对冲国内市场系统风险需要流入他国,而且为国际炒家在他国市场上操纵国内指数产品提供了方便之门,并成为我国难以控制的风险源。

二、股指期货在我国可能面临的风险

1、交易所与其会员之间存在的结算风险。我国的期货交易是在市场不发达、金融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推出的。其会员(期货经纪公司和自营商)既从事期货的交易业务,又与交易所进行直接的结算业务。而各会员在财务状况、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可能会面临原有结算制度带来的风险。

结算环节最易出风险的地方就是结算单的送达环节。由于期货公司的分客户是由证券公司营业部介绍过来的,在结算单等单据送达上也需证券公司营业部的配合。如果缺少直接利益安排,证券公司营业部人员可能经常会疏忽这项服务,从而在市场行情大的时候酿成市场风险,最终引发纠纷,损害公司经纪业务。

2、期货经纪公司面临新的风险。股指期货风险与商品期货风险不同。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公司在承受原有风险的同时,还将面对一些股指期货特有的风险。一是管理风险。客户数量特别巨大,通过介绍确定经纪机构(IB)客户身份的真实性难度大;证券市场转过来的客户,思路仍未得以转变,习惯性的满仓操作将给期货公司带来巨大风险。二是交易风险。市场波动剧烈时,期货公司追加客户保证金难度增大。从国外股指期货运行实践看,股指期货风险具有短期性、突发性特征,客户数量增大、中间环节增加及风险紧急性,使得期货公司向客户追加保证金难度增大。

3、我国投资者缺乏投资意识,投机气氛太浓。国内证券投资者缺乏期货投资风险意识。我国证券账户总数目前达到7415万多,按照1%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来计算,就达74万人,按照170家期货公司均摊客户计算,每家也要增加4千多个客户,这无疑为股指期货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们在扩大了期货市场容量的同时也扩大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而国内投资者却缺乏准备,风险意识不足。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在模拟股指期货交易中就已经出现很多投资者习惯交易现货合约、习惯满仓交易,这将带来交割和保证金方面的风险。

另外,投机气氛太浓。从二级市场极高的换手率和对ST股的疯狂炒作,都可以看出,我国的上市公司很少或只是象征性的定期派息,市场中的投机大户,更是对股息不屑一顾,热衷于炒作股票,寄希望于股价大涨。股指交易可以用来规避风险,当然也可以用来投机,由于期指交易的高杠杆性,这种投机有可能引发更大的金融风险。

4、技术风险。股指期货的推出,使期货公司业务的技术依赖大大增强。技术管理疏漏、技术系统设计的缺陷、病毒黑客的恶意攻击、第三方技术服务与支持的不到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交易中断、通信故障或技术诈骗等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生技术风险,将给期货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5、股指期货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政治因素和政策面的变化、交易所和结算所的突发事件、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

三、股指期货管理的对策

1、交易所对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防范和控制。(1)实行会员资格审批制度。所有机构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批,获得证监会颁布的股指期货经营许可证才能成为股指期货的会员。考虑到我国证券与期货市场会员结构的现状,可根据会员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以及经营范围等,将从事金融期货业务的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分为交易会员和结算会员两种类型。通过吸引实力强的结算会员,实现会员结构的分层化,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吸收风险,为交易所的财务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2)建立保证金制度、强行平仓制度、限仓制度、涨跌停版制度和风险准备金制度等。交易所可根据合约到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和对客户资信的分类,制定保证金收取的不同比例。并通过强行平仓及时制止风险的扩大和蔓延。通过限仓制度,对会员、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应分别确定投资限额。限仓制度可以防范股指期货交易的操纵行为,同时也可以防止市场的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者,导致他们无法承担巨额风险损失,最终把风险蔓延到整个市场。涨跌停板即交易所规定的股指期货合约的每日最大价格波动限幅。涨跌停板的设置,有效地减缓或抑制一些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突发事件和过度投机行为对股指期货价格的巨大冲击,减缓每一交易日的价格波动。涨跌停板的实施还可以为市场的管理者争取时间,掌握局面,缓冲风险,同时,也给交易者一个理性思考判断的机会,避免市场的过度反映。在风险准备金制度方面,由于股指期货的流动性将明显好于商品期货,高杠杆交易使得风险被放大,加之与证券市场的联动,交易风险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复杂性。可根据各阶段股指期货面临的市场风险、各标的物自身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的政策意图制定股指期货风险准备金的比例。此外,风险准备金的动用应遵循事先规定的法定程序,只能用于弥补风险损失,并须经交易所理事会批准,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后按规定的用途和程序进行。(3)建立稽查制度。风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交易所实行严格的稽查制度。稽查的对象主要是会员,但在某些情况下,交易所也可以协同相关的经纪会员,一起对交易所及市场监管机构认为有必要详细审核的客户的交易状况进行稽查。通过对期货交易过程中各环节具体的交易程序严格的稽查,可以发现会员的违规违约行为(如借仓、分仓、超仓交易,凭借巨额资金和持仓优势,操纵市场价格,扭曲市场价格等等);另外,通过对会员的财务分析,确定其所面临的风险状况,这样通过对交易所会员的监督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投资者的风险监管。(1)选择经营规范的经纪公司。投资者在进入市场之前,应选择一个具有合法资格、信誉好、资金安全、运作规范和收费比较合理的经纪公司。(2)提高期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充分掌握各种期货交易的知识和技能,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加强对各类市场因素的分析,提高判断预测能力;控制好资金和持仓的比例,避免被强行平仓的风险;规范自身交易行为,提高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冷静的头脑。(3)在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不公平、不公正侵害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向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机构进行投诉,要求对有关事件和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3、监管者的风险控制。(1)立法管理方面。立法机关通过对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以及补充出台一些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管理法规,从根本上规范金融期货市场各类主体的行为,防范市场风险,为股指期货在中国的顺利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股指期货出台以后,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灵活地对现有的法规、条理进行适当调整,以规避或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2)行政管理方面。中国证监会是中国证券期货业的监管部门,对股指期货市场行使直接的行政管理权,在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证监会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规范期货市场各参与者的行为,保证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具体包括:一是对交易所的风险监管:其监管主要包括对交易所的组织监管、规则审核、 监审风险管理措施与直接监督检查。二是对期货经纪公司的监管:中国证监会对期货经纪公司的设立有审批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期货经纪公司,中国证监会有权责令其停业整顿,或注销其《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中国证监会每年对期货经纪公司进行年审,同时随时可对经纪公司进行日常检查,还可不定期进行专项核查。三是对期货投资者的监管:对投资者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信用等级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各投资者的风险状况,监督其投资行为。对违规交易、欺诈、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四是对期货从业人员的管理:股指期货推出后,新的从业人员大量涌入,股指期货将面临比商品期货更大的风险。证监会必须对从业人员资格进行更加严格的考核,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同时,对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风险教育和培训,从而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3)建立全国统一的结算与风险监控系统。首先,期货公司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更新现有技术系统,保持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股指期货高容量和高稳定性的要求,确保公司业务运行环境的稳定。其次,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建立一套统一股指期货风险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减少损失。最后,进一步开发建立一套能适应各类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子交易平台,积极开发远程交易系统与网上交易,实现我国金融期货交易与结算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参考文献】

[1] 罗孝玲:期货投资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惠茹、李海东:金融期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杨丹:股指期货投资[M].广州:暨南出版社,2004.

[4] 叶永刚、黄河、王学群:股票价格指数期货[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 汤晓青:股指期货交易[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6] 张九辉、岳冬立:期货投资实战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