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通讯基础建设精选(九篇)

通讯基础建设

第1篇: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应用

十三五规划对于通讯业的发展提出了宏伟的构想,要求“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城乡通讯服务的均等化、通讯设施的升级、通讯业务的扩大化等都需要极大的信息支撑系统,这些服务的开展,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更深入的与通讯工程规划相结合,以处理、分析并利用来自于更多通讯载体的信息,使通讯工程的建设能够真正达到生产、生活、军事、国防等各个领域的使用需求。

1通讯工程规划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信息管理整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借助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网络技术,围绕一定的目标及规划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查询信息同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当前社会的各行各业,使各行业管理活动的决策和规划更为科学、高效。通讯工程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环节,围绕城市当前建设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需要通过科学地规划使通讯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城市进步和发展提供支持。通讯工程规划,要围绕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目标,实行总体和分区规划,并分析和探索规划重点,使规划更有方向性、目的性。

1.1通讯工程规划的工作内容

通讯工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便利而产生的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涵盖范围逐步扩大,是对通讯技术、通讯系统和通讯网络等工程的总称。通讯工程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基本要求就是合理完成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我国通讯工程规划工作中包含有庞大的地理属性数据量,需要借助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才能得到最有效、准确的利用,这也是今后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将要面对的主要工作内容,基于这些工作内容,才能对通讯工程的线路、设备、站所配置进行优化。从总体规划上,确定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的规划发展,以及非通话业务和数据通信等业务的发展目标,对于市话局到长途局之间的长市中继方式进行规划。对于新建的邮政以及电话局所等,要对模块局和郊区分区之间的集线器等远端模块位置进行勘定,对于分区内的近、远期的局所和站设备配合关系以及交换网的区界做出确定。明确近、远期的广播电视设施的规模以及用地面积。明确无线电收发信的区域范围和保护控制措施以及微波通道的宽度和控制高度。明确电话及广播电视的近远期枢纽、主干路和主要配线的路由以及电信缆道的管孔数。对于电话、广播、电视、邮政等通讯的布置进行优化,确保长途电话和数据通信等业务的实效性以及合理性。当前,我国的信息发展较为迅猛,新旧线路的置换也处于关键时期,旧站所、设备的维护和新站所的建立等都需要有科学的规划,避免大拆大建和浪费现象。在建设的基础上,确保项目功能达到最优化,全面提升通讯工程的效果。计算机信息管理将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结合起来,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保障了通讯工程规划的科学性、长远性、系统性。

1.2通讯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一,通讯工程规划要以社会信息化需求为依据,根据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保障最普遍的通讯服务,为社会信息化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第二,要做到通讯工程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效结合,根据城市规划布局进行合理的通讯工程规划。第三,要根据国家相差标准及规范进行规划,通讯技术的标准日新月异,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相差标准,才能进行科学、合理、可靠的规划,确保通讯工程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果。第四,要以现阶段的发展实际以及未来发展需求为基础进行规划,充分分析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通讯需求,保障通讯发展规划具有协调性,既满足当前城市需求,又能有更长远的规划,为通讯工程未来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综合化、宽带化、多样化发展提供基础。。

2邮政设施工程的规划

邮政是我国覆盖范围广、数据流量庞大、为人民基本通讯服务的基础设施。邮政连接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通讯,科技的不断发展、区域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使传统的邮政设施面临着升级压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邮政设施发展的关键技术。

2.1连接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

邮政设施的发展在我国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各地区之间邮政通讯存在着差异性,同一地区之间也会有中心区域和郊区的差异,依靠传统的人工服务很难将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实现通讯服务的均等化,但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就能够把各区域内的邮政设施和邮政通讯用户进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实现整体化、系统化的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使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之间的连接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实现了邮政通讯连接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畅通性。工作人员只需要把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和用户信息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进行输入,借助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的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更迅速的运算出最理想的通讯方式及通讯线路,使周边地区的信息能够畅通地传输到中心地区,提高区域整体邮政通讯效率。

2.2邮政枢纽的设计和规划

通讯线路的设计和规划是邮政通讯传递的基础和关键步骤,线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邮政通讯的工作效率和传递效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使邮政的设计和规划更加理想化。通过一键化和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只要将现场勘察数据信息直接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系统在全面分析邮政枢纽的基础上,借助强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更快捷、科学地规划通讯线路,使线路设计和规划更为合理化,不仅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花费,还极大地优化了设计结果。邮政通讯作为一个发展时间较长的系统,在规划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整体性以及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因此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各支部的布局和规模数据统一起来,再进行整体规划,能够确保规划更加科学、长远,而且既实现了独立工作,又能够进行集中管理。

2.3邮政通讯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为邮政通讯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设施运行也更为安全、稳定。工作人员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邮政通讯设施运行正常状态的数据信息库,或者直接输入到管理系统中,借助系统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分析邮政设施的运行状态。由管理系统连接区域内全部设施,实施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出相应的指令,以便及时控制故障设施和线路,避免损坏扩大化。

3城市电话系统的规划

固定电话系统在移动通讯系统大规模发展之前,对于现代社会便利度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固定电话通讯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运用,使固定电话通讯线路更为复杂而多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为固定电话通讯工程的网络连接的完备性以及安全通信的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城市电话系统已经形成了光缆为主,微波和卫星为辅的立体化通讯网络。拥有全球最大的固网系统,在为城乡用户提供固定电话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宽带网络服务,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帮助下,建成了一个庞大的电信网络传输系统。

3.1固定电话的业务办理

固定电话在业务办理时,需要实名办理,根据业务办理所在地信息和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办理,这些信息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与身份证明信息系统快速进行核对和匹配,在完成身份信息准确性认证的同时,再生成相应的固定电话号码,完成身份证明与固定电话号码的匹配。在后续的各种固定电话业务中,只需要使用身份证明和电话号码,就能够办理各种相关业务。

3.2固定电话通信线路的规划

城市固定电话系统的规划也是固定电话通讯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城市电话系统从规划要求来说,住宅电话要求每户一部,而非住宅电话则是住宅电话三分之一左右。电话局和站所设备容量在占用率方面从近期要求是50%,中期则是80%,远期要达到85%。长途、市话等各网之间的交换,线路的选择等,都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存储和分析功能,从而为系统规划提供更为合理的方案。城市固定电话系统需要相应的分支机构和站设备容量进行支撑,要保证通讯质量,就需要对分支机构和站设备容量的占有率进行分析,以选择最佳的通信线路,充分利用电信设备,提高城市电话系统的通讯质量,保障电话系统的布局、规划更为合理,能够将资源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

4移动通讯规划

移动通讯工程的发展,是当前通讯工程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对于固话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移动通讯基站的不断扩展,移动通信逐步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通讯的实时性、便捷性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作用的极大的发挥,为移动通讯工程提供了最为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

4.1业务办理

移动通讯客户数据量爆增,使得移动通讯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移动通讯电话卡的申请、办理、补办,通讯纪录的查询、监督和管理等,都需要庞大信息量的支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为业务的快速处理提供了更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式,从而使移动通讯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

4.2业务故障处理

我国移动通讯网络有A、B、C、D、G,其中A和B网都是模拟移动电话网,C、D、G网则是数字网。各个网络之间客户群不同,线路也存在差异,要使整个移动通讯网络能够在各个线路之间及时、准确交换,就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将客户信息传输到通讯网络中,确保其通讯的正常运行。业务发生故障时,也能够通过身份证明到营业厅处理,或者通过电话客服以及网络服务进行处理。

5广播电视规划

5.1广播电视规划宏观预测

广播电视规划一般以人口预测的方式对信号口和户均数据进行分析,按照2.8-3.5人为一个用户进行运算,从而测算出标准信息口和户均两端的数据,人均端口数则不能超过1个端口。有线电视包括了总前端和分前端等光接点,以200-500户的标准在路边箱内设置光接点。分前端则位于服务区中心,每两间机房服务于10000户左右。

5.2广播电视规划信号传输

广播电视规划的业务主要是无线的覆盖和有线网络设施,无线覆盖需要发射台和检测台等设备和站所,有线设施需要信号源接收和网络传播等设施。这些设施的信号覆盖、信号传输都需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广播电视信号由卫星以及地面庞大的网络系统传输到用户设备中,要完成信息的实时、高质量接收,必须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下,通过快捷、准确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将数据信息及时、快捷、准确地提供给用户设备。

5.3广播电视运行和故障维修

广播电视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通讯设施,会受到来自于天气以及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故障率较高,需要投入较大的监控和保护措施。当设施发生故障时,需要信息管理系统对故障进行排除、分析和指派处理,业务的办理、报停以及故障和线路的维修,都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广播电视设施覆盖面积和用户信息量都较为庞大,运行和维护都需要强大的信息支撑和管理。

6结语

计算机信息管理对通讯工程规划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通讯工程规划工作的日常管理更为及时、准确。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通讯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能够使各个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够了解到整个通讯工程的运行状况,通讯部门的决策有了更科学、全面的依据,使城市通讯工程规划更为真实、可靠。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于通讯工程规划的宏观预测技术支持,使通讯工程规划在满足当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更符合当前通讯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的发展要求。

引用:

[1]熊建.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6(6).

[2]李成刚.论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4).

第2篇: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关键词】 通讯技术 创新 应用

一、我国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通讯技术已经经历多年发展,我国通讯产业从小到大,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逐渐成为全球网络以及通讯技术的应用以及制造大国,与此同时,通讯技术创新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在通讯大多数领域中,我国已经基本具备生产世界先进产品的能力,同时很多企业也拥有加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层面上也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

(1)固定通讯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国产交换设备已经达到较强水平,而且在国内市场中也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高端路由器,可以使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得以缩小,同时形成相应规模。(2)移动通讯领域。GSM 和 CDMA全线产品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和研究。在3G三大主流国际标准中,TD-SCDM A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也实现了较大突破性成就,促使核心网、基站、终端以及各种芯片的配套产品体系也得以初步形成,从而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链,形成了在自主核心技术基础上的产业群体,拥有具备重要商业价值的核心专利数百项。在世界中,WCDMA 系统设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开始在发达国家市场中推广,自主研发的数字集群系统使国际空白得以填补。(3)光通讯领域。在我国,多项国际标准建立并开始实施,商用光通信系统基本上同步于国外先进水平,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40 Gbit/sSDH系统开发和研制出来。(4)下一代网络技术与产品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在世界范围内,软交换设备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在国内外也实现了广泛应用。IPv6路由器也开始投入生产和研发,同时在CNGI示范工程中也得到了推广应用。

二、通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重要措施

(1)建立健全有利于通讯技术人员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建立健全通讯技术,促使通讯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发挥推动作用。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中,人才一直都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如果人是蓄电池,那么就需要不断充电,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放电,可以实现二次开发。通讯技术的创新过程其实也是二次开发的过程。因此,要对通讯研发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使研发人员可以得到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大胆运用有潜质的年轻员工,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研发位置,使通讯研发人员可以进行有序竞争,进而创新出更多通讯产品,从而使有才能、具备创新意识以及有较多创新成果的优秀研发人员脱颖而出,使通讯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保障。(2)强力推进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的创新。在通讯技术创新过程中,强力推进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的创新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开展通讯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创新不可或缺,同时也在通讯技术核心竞争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创新必定会在人类社会和社会经济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上,也会比其他技术更胜一筹。因此,要在通讯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创新中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使通讯关键技术以及基础技术的创新可以在开发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进而使通讯技术实现全面创新。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够不断开发和研究出新技术,才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通讯国际市场中占据不败之地。(3)始终坚持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通讯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坚持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讯技术在创新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兼容的问题,每一个电子产品都具备自己的连接方式和端口,使各类通讯产品之间的通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在通讯技术创新过程中,实现通讯产品产业化,采取积极向外发展政策,加大通讯产品的创新力度,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而使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可以实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与通讯核心技术相结合,开展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在通讯产业中将具有影响力的技术标准制定出来,积极开展通讯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和业务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马劲辕. 通信产业价值链分析与业务发展及监管探讨[J]. 电脑与电信,2009(2)

第3篇: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关键词:通讯网络工程;特点;建设

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准,只有实现信息化建设,才能在同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提升市场影响力。就通讯网络工程的实际特点来看,该产业具有战略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促进国家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强化通讯网络工程建设成为必要选择。以下就通讯网络工程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

一、通讯网络工程的主要特点

1、复杂性

与建筑类工程项目相比,通讯网络工程所涉及到的范围更广,可视性较差,施工难度大,技术把控难度高[1]。在施工时,管道建设是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必须做好管道建设的准备工作,以便提高通讯网络工程的质量。此外,通讯工程具有变动性与时效性,其也是导致该工程复杂的重要原因。通讯工程系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变更,对整个工程形成一定的约束,此外,若对相关的变更描述不彻底或认知不清,容易滋生一系列的矛盾。复杂性是通讯网络工程所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操作的复杂性极易导致通讯工程产生不良运行结果,这也成为工程施工中的难点。

2、时效性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其价值意义是不容代替的。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不断革新,通讯工程系统逐渐被完善,为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讯工程的时效性变得愈发重要,强化对通讯网络工程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及时解决以往通讯工程运行中的不足,消除通讯工程在获取企业信息方面的限制。在通讯工程建设时,应强调工程施工时要按期竣工,若未能及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使得工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运行,对于企业、市场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3、变动性

相较于建筑类工程,通讯工程存在差异,该通讯网络工程对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施工操作技巧,还要掌握通讯知识与网络知识,由于该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使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变动性的因素,很多问题是很难发现,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设计者们也是束手无策。若想降低施工风险,应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保证在运输设备时,做好软件与硬件的合理准备,合理开挖管道,打造一个系统性的操作模式,为通讯网络工程建设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施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禁止诸多变动性因素的产生,从而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3]。

二、通讯网络工程建设的重要策略

1、注重进度控制

通讯网络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强调针对性与时效性,为了加强通讯网络工程建设,强调对时间的不断优化,合理控制施工进度是重要途径[4]。尽管通讯网络工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根据各项指标来对施工重点进行确定,如时间的精确计算、网络图的合理绘制等,合理控制各个部分施工的时间区间,以了解施工进度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此过程中,管理者要及时掌握各项参数,对整个施工过程予以把握,及时确认矛盾所处的区域,进而实现对施工的合理安排,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施工速度。施工进度的控制,必须以控制施工质量为前提,通过对人、物资、成本等的控制,将施工的时间限定在相应的时间内,进而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项目的投资价值,利于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

2、资源合理配置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投资的重要价值,应对通讯网络工程中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设计,对资源开展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能节能能源,实现通讯网络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对于通讯网络工程而言,其中涉及到的资源类型多,范围广,材料、设备、人资、资金等都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资源配置上,应以系统性的视角来看待此项问题,不应只局限于设计阶段,还应从施工阶段着手,强调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重视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能达到节省资源的效果。在项目建设中优化资源配置,待到竣工后会发现剩余的资源会大大增加,使用量大大缩减。施工建设中,应以设计图纸为重要前提,根据图纸的相关参数来对投资的额度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整,在满足施工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资源利用情况。此外,为了增强资源的应用效果,应加派监管人员对整个各个环节予以监督,及时对通讯网络工程予以检查,尽量缩小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间的距离,对图纸中不科学的部分应及时进行调整。当资源控制与进度发生分歧或矛盾时,应以控制施工进度为主,禁止出现工程延期的情况,否则会为企业带来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3、强调成本控制

对于企业而言,其最为关注的当属通讯工程的成本问题,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行业竞争力。因此,在通讯网络工程建设中应强调成本控制,施工方应与设计方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从中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规范施工技术,能实现通讯网络工程能在最短期限内保质保量的完成,进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效果。与此同时,在材料采购、技术应用、设备管理等方面应设定限额制度,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成本控制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讯网络工程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其标志着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加强通讯网络工程建设,应从通讯工程的进度、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方面着手,以提高通讯工程质量,减少成本,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颜颜.通讯网络工程建设探讨[J].硅谷,2013,15:176+165.

[2]黄延财.通讯网络工程建设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5,05:36.

[3]林平.关于无线通讯网络的质量优化措施探讨[J].河南建材,2015,03:195-197.

第4篇: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 青少年 香港

中图分类号: G254.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4-0129-04随着信息化浪潮的高涨,信息素养教育成为普及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栋梁和未来,其信息素养教育被世界各国视为提升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美英法日等世界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60年代就十分重视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将信息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到中小学教育中,制定相关政策、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实践形式、评价体系等,建立了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实施策略和保障制度,确保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有效开展。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香港受西方发达国家影响较大,同时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其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起步虽不算早,但启动迅速,持续发展,成效显著。而香港与内地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其在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成功经验对内地而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对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成就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有效开展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1 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1]。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营造一种有利于强化信息意识的环境至关重要。信息知识与能力教育多通过系统教育、培训和自觉实践来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则需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全方位的渗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 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概述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之初就特别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首份《施政报告》即明确提出:“推行为期五年的资讯科技教育策略,鼓励学校应用资讯科技,提高教与学的成效。[2]”并于1998年11月颁布《与时并进,善用资讯科技学习:五年策略1998/99至2002/03》[3],将信息素养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加强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师培训,开发数字学习资源,培养使用资讯科技的整体社会文化,促进资讯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这五年间,香港完成了开展信息化教育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所有学校均以宽带连接互联网,其中超过六成的学校更采用光纤连接方式接入。所有教师均已完成基本程度的资讯科技培训,77%的教师达中级以上程度。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库。各区的“资讯科技教育卓越中心”相继建成,组成一个全港性的网络。启用香港教育门户网站“香港教育城”,实现学习资源、教育方法、成功案例的全港共享。在社会文化培育方面,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活动和比赛,推广使用资讯科技,营造全社会支持使用资讯科技的文化氛围。

为确保信息素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香港特区政府于2004年7月发表第二份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文件《善用资讯新科技,开拓教学新世纪》[4],标志着香港资讯科技教育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香港政府致力于利用资讯科技加强师生教与学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数字学习资源,广泛推广成功的教学范例,建立有效的专业发展模式,推动社会群体支援资讯科技教育。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香港各中小学已具备开展资讯科技教育的足够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数码隔阂”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部分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均对使用资讯科技持正面态度,课程改革中四个关键项目之一的“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取得重大的进展。制定了香港学生“资讯素养”架构,并根据这一架构,开发了有关资讯素养的评估考核工具。

2008年12月,香港政府发表了第三份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文件《适时适用科技,学教效能兼备》[5],针对资讯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提出资讯科技教育发展的新策略。包括营造资讯科技教育的理想环境,继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协助学校制订和推行校本资讯科技教育发展计划,提供以课程为本的教学单元资料库,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技术支援,与非政府机构协作以提升家长的资讯素养等。从资讯素养教育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数字资源建设、社会合作等各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3 香港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第5篇: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1 台湾数位落差之现状

2001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注意到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因信息科技取用的不平等,以及在资源上、能力上的差距,并着手在全世界,进行各国数位落差现象的研究,并依研究结果分析、整理和归纳后,将数位落差定义为:“不同社会经济层级的个人、家庭、企业及地理区域,在接近使用信息与通讯科技,以及在网际网路上从事各种活动在机会上的落差现象”[1]。

台湾的信息应用效能是信息与通讯科技的发展,一直是台湾政府非常重视和积极推动的政策。根据世界经济论坛(The World Economic Forum)最新公布的《2014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显示,报告通过网络就绪指数(NRI)对全球148个经济体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成效进行了评估,台湾全球排名第12,在亚洲排名第4名[2]。虽然如此,人口、政治、经济、科技资源的都市集中化,仍造成台湾城乡间的落差。

2 偏乡数位关怀计划缘起

政府为消弭数位落差以均衡城市与偏乡的数位应用,推动全国民众的数位人权,建设数位台湾,行政院自2004年3月起,正式将“缩减数位落差”列为国家重要政策,并纳入数位台湾计划,参与部会达10余多个,其范围涵盖“缩减城乡数位落差”、“缩减产业数位落差”、“缩减国际数位落差”三层面,指派教育部负责整合协调各部会资源,并执行“创造偏乡数位机会推动计划”,通过在偏乡设置提供给民众使用的信息网路学习环境,带动偏乡在地的发展。

为配合行政院缩减数位落差政策,2012年起执行“偏乡数位关怀推动计划”:第一期(2005―2007年)为“缩减数位落差”,第二期(2008―2011年)为“创造数位机会”,第三期(2012―2015年)为“深耕数位关怀”,积极协助偏远地区民众、弱势学童信息应用与数位服务。

“偏乡数位关怀推动计划”的执行以数位机会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简称DOC)为核心,教育部在全台偏远地区设置数位机会中心,从基础建设、数位教育、数位营销、文化典藏及社会关怀之营运及辅导、建立信息志工服务与管理体系,藉由数位基础环境建设,培养当地民众信息基础能力及素养,希望社区在建立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凝聚共识,激荡出地方发展的创意,并藉由信息志工的导入,为当地居民带来实质上信息能力的提升及扎根的辅导,逐渐发展出地方特色营运模式。另外,补助低收入国中小学学童家户拥有国民计算机、数位学伴在线课业辅导服务及招募民间与结合部会资源,致力缩减群体间与城乡间之数位落差,达到提升民众的信息能力,与世界沟通零距离,创造更多的数位机会,拓展偏乡永续发展新契机。

3 数位机会中心(DOC)

台湾教育部为推行“创造偏乡数位机会计划”,在全国各个偏远乡成立数位机会中心,以提供免费信息与通讯科技给民众使用,并定期开设信息课程,以提升当地民众的信息素养。兹将数位机会中心的计划起缘、目标及架构详述如下。

3.1 计划目标

教育部“创造偏乡数位机会计划”,旨在帮助偏乡地区的民众,提供其信息科技近用的机会。而这项计划成功的必要条件是需结合政府各部门的力量,以及民间企业、团体、组织的资源,才能竟其功,此一计划的目标在于以下几点。

(1)结合各部会和民间资源,运用数位机会中心提升偏乡民众信息素养。

(2)结合本部和民间资源共同推动国民计算机,照顾弱势户享有公平的信息科技环境应用机会。

(3)偏乡数位学伴提供学生信息教育与学习扶助,增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质量。另藉由大专学生对学童的教育与陪伴,培养其对社会弱势族群的关怀情操。

(4)招募信息志工协助乡镇社区文化典藏、乡镇社区产业营销、以及乡镇民众信息素养培训等工作。

台湾对于缩短偏乡地区数位落差计划之设计,并不仅是针对硬体基础建设,还纳入了社区营造、资讯教育、社会服务、文化典藏、产业发展及电子化政府等多方目标,期透过多元化的发展方针,除了缩短因城乡差距造成的数位落差之外,同时可协助偏乡地区创造属于在地的数位机会。

3.2 主要工作项目

(1)补助偏乡低收入国中小学学童家户家户拥有国民计算机。

(2)整合及推动以数位学习加速偏乡民众信息应用能力。

(3)建立跨部会推动机制、推动民间团体参与协助偏乡的发展。

(4)建立数位服务辅导机制。

(5)建立信息志工服务与管理体系。

(6)建立数位机会中心评估机制。

3.3 数位机会中心推动组织构架

建置数位机会中心的目的不仅仅是一个电脑教室,而是一个具备永续发展的资讯平台。数位机会中心是“智慧台湾”公平数位机会分项计划创造偏乡数位机会推动计划中,即为重要的一环,其规划是透过社区数位基础建设,以提供偏乡地区公平的资讯近用机会、配置资讯应用素养及改善资讯生活应用。数位机会中心推动组织构架如表1。

由推动计划的组织构架可见,通过整合政府及民间力量及资源,期待能为缩短偏乡数位落差带来最大的功效,另一方面,从计划工作项目可见,数位机会中心的建置,企图形成一种可持续营运的模式,通过硬件设备的构建、各种机制的运作、典范的建立等,协助数位机会中心的永续运作。

3.4 数位机会中心的功能及延伸服务

每个数位机会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为当地提供资讯素养培训,而经济行功能、文化性功能、社会性功能、照护性功能、教育性功能、服务性功能则为社区需要提供的延伸性服务,每个数位机会中心可根据所属社区的特色自主规划。

在教育面上,藉此强化社区民众的信息素养,发展偏乡民众终身学习的管道与机制,以开创偏乡永续发展的机会,并提供中小学远距、在线或实体学习辅导机会。在社会面上,藉此建构社区信息与通讯科技基础建设,强化政府及公共信息服务,提升民众对政府公共资源的应用率,并以此强化偏乡社会与都市数位机会的接轨,让民众透过网络,拥有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在经济面上,藉此提升偏乡民众网络营销能力,协助偏乡民众将农特产品,通过网络来营销,以减少中间商的剥削,扩展其销售管道;并协助民众发展当地观光产业,透过网络营销,吸引更多的外地观光客到本地消费,以提升偏乡民众的经济条件。在文化面上,藉此提升当地民众数位典藏的能力,将当地的文化、古迹、传奇、佚事及历史故事,通过文字、影像或影片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通过网络的功能,将地方文化传播出去。

3.5 数位机会中心开设课程

根据上课对象的资讯素养和水平,数位机会中心开设资讯应用基础班、资讯应用基础班、资讯应用进阶班、种子师资、经营管理培训班、志工培训班,开设课程的内容总结如图1。

第6篇: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系统;终端;通讯;采集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3-0093-01

计量自动化系统承担着厂站终端、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终端和低压集抄终端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近年来,随着系统建设和终端全覆盖工作的推进,对系统实用化应用要求在不断提升,系统也从单纯的应用于电费抄核收逐步覆盖到线损管理、停电管理、用电检查、需求侧管理等业务中。由于在系统建设前期只注重系统的建设,忽略了对现场终端安装、调试、参数等相关管理,使系统数据采集成功率不高,远远达不到实用用化应用要求,导致系统数据在相关业务中未得到全面应用,因此,如何提升系统数据采集成功率,是推进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应用的关键环节。

1 数据采集成功率影响原因分析

1.1 终端与主站通讯异常

目前,计量自动化终端与系统主站的通讯方式主要以GPRS为主,终端与主站通过GPRS通道连接,终端一GPRS通道一主站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讯链路,任何一级通讯链路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系统数据采集成功率,造成主站与终端间通讯异常,最直接的状态就是终端掉线,数据不完整或数据丢失,导致数据采集成功率降低。

影响终端与主站通讯的原因主要是现场通讯信号不满足正常通讯要求、通讯卡异常和故障、终端通讯参数错误、终端逻辑地址错误、终端故障等。其中通讯信号不满足要求具体表现为现场无信号、信号强度低于15dB以下、终端天线接触不良或存在人为破坏,导致天线不能正常接收信号等;通讯SIM卡异常主要表现为通讯SIM卡没按要求绑定相关数据业务、通讯SIM损坏、通讯SIM卡装入终端后接触不好;终端通讯参数错误主要表现为主站IP地址、通讯端口号、APN、用户名密码、通讯协议错误;终端逻辑地址错误主要表现为实际终端铭牌标注的终端逻辑地址与终端实际设置的地址不一致;终端故障主要表现为终端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死机、终端通讯模块损坏、通讯模块上电后指示灯不亮和终端上电后屏幕不亮、按键失灵等。

1.2 终端与电能表通讯故障

计量自动化终端与现场运行电能主要以RS485通讯为主,只有当终端和电能表RS485端口功能正常,RS485数据线连接终端和电能表的485端口正确、终端内与电能表通讯的通讯规约、通讯地址、波特率、端口号、校验位等相关参数设置正确,才能确保终端正常采集电能表数据。

在实际工作中,因485数据线接线不规范、电能表参数错误、终端软件问题、电能表故障、终端硬件故障等也是造成终端采集电表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一是RS485数据线接错终端或电能表485端口、终端或电能表485端口的A、B接反、RS485数据线接触不良或断线等;二是终端中的测量点号、测量点状态、电能表通讯地址、通讯规约、采集端口号和通讯波特率等与电能表通讯相关的参数设置错误;三是终端软件未严格按照相关计量自动化终端通讯规约进行开发或软件功能设计上有缺陷,导到终端无法采集数据和采集数据时不稳定,数据时有时无。目前,我单位系统主站及终端采用《云南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作为双方通讯的标准,现场运行电能表主要是645国标97或07通讯规约,部分厂家终端采集EDMI、ABB、ELSTER等国外进口电能表,因与终端通讯规约不匹配,将导致终端与电能表通讯不正常,需对终端进行程序升级;四是电能表故障主要是本身的RS485端口损坏或电能表整机故障,对于某些厂家电能表用启用第2路RS485通讯端口,需要通过电能表设置软件把端口设置为开启状态后,此端口才能正常使用。

第7篇: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在日前举行的2015中兴通讯分析师大会上,中兴通讯CTO赵先明表示:“处于全球流量快速增长的风口,政府企业全面的‘互联网+’转型需求,将为中兴通讯成为‘M-ICT时代的全球领导者’带来千载难逢的时机。”

运营商、政企市场、消费者市场――从2014年起,三大主战略方向明确地引领着中兴通讯M-ICT万物移动互联战略的推进。万物互联的联结催生流量爆发式增长,因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带来对ICT基础设施及服务新的发展机遇,也将给运营商和政企客户带来基础设施层面的爆发式增长和新兴变革。在这样的契机下,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进云表示:“支撑运营商及政企业务的云基础设施与面向运营商、家庭及政企的智能业务演进,将成为中兴通讯在云计算领域的两大战略方向。”

智能化带动转型升级

无论对于运营商市场还是政企市场,云计算都是M-ICT战略最重要的核心。

对于运营商来说,跳出传统的管道思维,解决传统的封闭管道变成开放管道――从M-ICT战略提出时,这就是其中的重点所在。云计算可以通过计算、存储及大数据的处理等帮助把传统管道蕴含的流量和信息转换成更大的价值。通过提升管道的智能化,通过流量价值经营及大数据使能平台,运营商能够实现从电信网络运营商到信息运营商转型。

对于政企用户,这一承载了中兴通讯未来增长主要任务的重要领域,2015年,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必将大力发展,整个信息化市场产生大量细分行业和机会点。在物联网的基础上,云计算将帮助用户提高业务的敏捷性,以“智能化”为关键引领政企业务将数字化、移动化和云化结合,必将带来突破而引发新一轮变革。

三大方向并进

基于万物互联、云化与智能化的深入理解,为了应对未来万物互联和带来的流量剧增以及新业务快速部署的挑战,中兴通讯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创新解决方案。在2014年,中兴通讯在云计算与IT产品的营收已达10亿元级别,收入增长超过40%,云计算和大数据以及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均成为亮点。

在此基础上,赵先明表示,2015-2020年是中兴通讯M-ICT战略推进的第一个5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兴确立了“运营商市场深度经营、政企价值市场、消费者市场融合创新”三大主要战略方向,帮助运营商转型,帮助政企客户提高效率和转型升级。

在三大主要战略方向的指引下,朱进云具体介绍了中兴通讯在三大业务方向上的演进战略:针对智能的ICT业务有支持个人、家庭、政企业务,支持各种终端,支持各种语音、消息、视频等媒体形式的核心M-ICT创新技术。为运营商和政企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IT服务,积极布局RCS、云服务、智慧城市、拓展“物联网”与“务(服务)联网”,推动各行业向“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转型。

朱进云表示,结合中兴通讯提供的包括基于模块化技术的绿色智能MDC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基于标准Openstack架构的云管理平台为核心的vDC,以及在其上构建的融合CDN平台、融合大数据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和M2M平台等成熟的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将为运营商和政企客户提供具备电信和政企融合能力的端到端基础设施,帮助运营商和政企客户建设弹性、智能、面向未来的云基础设施。这些能力将为客户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数量、提升营收带来直接的价值。

推动大数据落地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兴通讯再次强调大数据的战略意义。正如中兴通讯副总裁韩凌所说,M-ICT时代将带来前所未有的连接需求,当无处不在、高速优质、价格低廉的网络连接成为基本需求,数据流量成为如水、电一般的生活消费品。中兴通讯认为,大数据将成为各行业,尤其是电信行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未来,中兴通讯的大数据策略将会关注三个层面:数据共享、数据增值、大数据应用模式创新。”赵先明表示。

首先,中兴通讯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大数据平台的“提供者”,通过大数据平台开放进行数据共享流动。其次,中兴通讯将通过应用集成进行数据价值增值。除了传统通信行业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外,中兴认为政企行业的关键行业,智慧城市、金融、能源、健康、交通等蕴含巨大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和商机,此外,中兴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强化大数据应用模式的创新,推动大数据的应用落地。

第8篇: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支撑平台;智能管道;开放生态环境;智能家居;健康保健

Abstract:To sca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nverg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is necessary. Operators need to construct public IoT infrastructure and provide value-added services by opening IoT smart pipes. To open up the IoT environment and long-tai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chances have to be taken with new technology, government projects, and business models. The focus should also be on individual and family services. We propose IoT E2E solutions for operators.

Key words:IoT; IoT support platform; smart pipe; opening environment; intelligence home; health care

物联网的发展潮流代表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存在着客观的发展需求。长期以来,通信产业的发展目标一直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无缝的联系和沟通。这一目标已经较好实现,但未来发展空间有限。2009年以来,以“物联网”、“智慧地球”为代表的信息化发展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标志着社会信息化逐步从人与人向人与物、物与物方向发展,为通信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

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人们期望其在物联网的发展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带领整个通信产业迈向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通信业务的饱和,运营商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蓝海”;另一方面也期望通过物联网业务进一步拓展粘滞度高的行业用户,获得持续稳定收入来源。在物联网发展的过程中,运营商除了为物联网提供基础承载网络之外,还希望借助物联网,深入到各行各业的应用中,提供物联网专业服务,扩大自身生存空间。

1 物理层实现规模化发展

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应用示范期、规模成长期、全面发展期3个阶段。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尝试,全球物联网当前正处在规模发展的前夜。物联网突破“瓶颈”实现规模化发展,面临三大挑战[2]:

(1)横向欠缺整合。面对复杂的物联网产业链,缺乏社会公共的物联网基础架构整合。众多厂家形成的物联网产业联盟联系松散,缺乏有效的价值链分工。这一现状导致单一厂商被迫考虑物联网应用方案端到端的各个环节,资源投入大、见效慢,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物联网建设成本。同时导致厂商自身资源投入分散,难以聚焦资源实现应用深化,导致物联网应用肤浅,无法满足最终客户复杂的实际需求。

(2)纵向亟待深入。首先,物联网面对的行业众多且分散,部署环境、应用场景本身存在巨大差异;其次,部分行业控制力较强,工业级环境要求严格,客观或人为存在着行业壁垒;此外,行业难以规模化,一些行业物联网应用改造成本高企,而新的商业模式匮乏。这些均阻碍着物联网行业应用的深化,以及跨行业主导厂商的培育和发展。

(3)基础网络需要优化。伴随物联网进一步的发展和规模化,其对通信网络产生巨大压力,并且产生地址、安全、服务质量(QoS)等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对整个基础网络进行针对性优化。其中,既需要通盘考虑规划通信网络的长期演进,并进行相应的标准化工作,也需要从现实的网络升级需求出发,逐步探索物联网基础网络优化的途径。

下面分别就应对这些挑战的方向和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1.1 横向整合

物联网横向整合的目标是建立社会公共物联网基础架构,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层,形成相应的价值链分工,降低整个社会的物联网建设和投入成本,其中运营商将发挥关键作用。社会公共物联网基础架构如图1所示。

这一物联网基础架构存在两个关键的核心节点:一个是感知层和网络层之间标准化、规范化的物联网嵌入通信模块和网关产品,将不同类型的感知终端以规范的方式接入通信网络,从而使得通信网络能够对物联网感知终端进行识别,进而保证其在网络层数据传输的QoS和安全性;另一个是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的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其通过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与物联网通信模块和网关进行通信,从感知终端获取原始感知数据,并通过标准应用编程接口(API)将感知数据提供给应用层,从而对应用层屏蔽了感知终端/网络的差异性。通过上述两个核心节点,整个物联网才能够真正形成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价值链分工,并形成基于价值链分工的产业联盟。社会公共物联网基础架构的建设,关键是上述两个核心节点的建设和推广应用,而运营商成为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进者。

在这一过程中,标准化工作非常重要。从国际范围来看,整个标准化组织的物联网标准制订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使得领先的运营商纷纷制定自身的企业规范。物联网规范的制订以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为核心,重点在平台与终端接口、平台与应用接口的标准化。

上述架构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这一架构与松耦合的物联网架构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吸引各厂商将其产品和应用迁移到这一架构中。运营商物联网智能管道能力的开放成为重要的竞争优势,通过开放运营商在网络层拥有的网络感知控制能力、终端感知控制能力、基础业务能力、运营支撑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物联网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对于关键的物联网应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2 纵向深入

推进物联网行业应用的纵向深入,应抓住新技术变革、政府示范项目、商业模式创新的变革契机,推动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深化。

(1)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契机

物联网新技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变革,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行业产业链条,从而为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进入行业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前,尤其应重视网络视频监控和RFID技术在各个行业的运用。例如中兴通讯承担的中国重庆电子车牌项目就是一个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机遇,突破重点行业的范例。该项目借助RFID新技术变革引入,较短时间内就实现了电子车牌在整个重庆市范围的规模化应用,并推向全国。

(2)政府示范项目的机会

伴随物联网热潮的兴起,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各行业的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在示范项目建设中,政府关注重点在于整个物联网产业链的发展,以及社会公共资源在物联网领域最优化的投入,从而为运营商主导的社会公共物联网基础架构深入行业提供了机会。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可以通过在政府示范项目充分的合作,形成合力,实现重点行业的突破。例如中兴通讯和上海电信合作,在上海提供了车辆监控系统服务世博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此项目于2010年10月获得了CDG组织颁发的业务创新大奖。

(3)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会

物联网的建设,除了少量能够投入巨资的重点行业之外,大量行业呈现碎片化的应用场景,这使得采用传统的建设方式无法赢利并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借鉴互联网创新经验,在物联网应用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方面进行创新。其中重要的发展思路,是运营商自主运营的个人/家庭业务,采用互联网基地模式开展运作;而对于大量的碎片化行业应用,应致力于打造物联网开放生态环境,实现行业应用的长尾聚合。

1.3 基础网络优化

随着物联网的规模化发展,物联网终端数量日益庞大,物联网通信数据量在整个通信网络中所占的比例将持续增加。现有的基础通信网络必然要针对物联网的业务模型和流量模型进行适当的优化。尤其在如下3个方面,矛盾更加突出,将推动通信技术的长期发展:

・为了满足庞大的“物”数量而对标识、地址体制的优化(IPv6、标识网等)。

・为满足“物”的低功耗、低移动性特性而对无线网络资源管理进行优化。

・为满足“物”的安全性而对基础通信网络的安全体制进行优化。

在实际物联网的建设过程中,由政府主导启动了一些城市的物联网专网建设,为从新的网络建设中摸索物联网优化途径提供了机会。同时,在运营商网络已经存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物联网终端在线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现实的建设需求,如加强网络终端感知能力的需求,为了规避数据安全风险而进行数据分流的需求等。这些需求正在不断地得到细化,其中部分已经转化为物联网智能管道的建设需求。其应对需要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共同探索,形成相应的解决方案。

从长期来看,物联网必须在横向整合、纵向深入以及基础网络优化3个重要问题上取得突破,才能取得规模化的发展。

2 中兴通讯物联网解决方案

经过前期与运营商的合作,中兴通讯在物联网领域逐渐形成了金字塔形的产品层次结构: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是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产品;处在第二层的是标准化、规范化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和网关产品,其与平台一起共同打造运营商推动的社会公共物联网基础架构;第三层是关键行业应用方案,重点聚焦运营商针对个人/家庭的自营应用;第四层是物联网的基础网络优化相关产品和服务,服务于运营商物联网基础网络发展。这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形成了中兴通讯服务运营商的物联网端到端解决方案。中兴通讯物联网产品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2.1 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

作为社会公共物联网基础架构核心,中兴通讯与运营商长期合作,在中国最早了成熟的物联网平台产品。该平台可以提供完整的终端统一接入和管理、业务统一管理、第三方系统接入、提供业务快速定制的能力、客户与合作伙伴运营管理等功能。根据市场需求,近期重点强化了针对长尾应用开发者的业务开发环境和业务执行环境,帮助运营商打造物联网应用生态圈。同时,完善了能力开放组件的功能,重点实现智能管道能力的开放,帮助运营商提供智能管道的附加服务,同时提升了平台的差异化优势。

2.2 物联网通信模块及网关产品

在系列化、标准化的物联网模块方面,中兴通讯目前提供全球范围内最完整的物联网模块产品系列,支持包括TDS-CDMA、WCDMA以及CDMA三大标准,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形成Mini PCI-E卡、LGA/BGA封装的模块、B2B/SMT模块等多种产品形态。在物联网模块领域,中兴通讯已经在一些行业已经占据了突出的市场地位,比如在中国的电力行业就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中兴通讯在物联网模块领域积极和国际的一些运营商,包括国家政府展开合作。例如中兴通讯和俄罗斯SISTEMA集团合作研究车载通信终端模块,该模块可以支持Glonass、北斗、GPS、伽利略等多种定位技术,在上海世博会进行了成功的展示。同时,中兴通讯依托原有的家庭网关、无线终端产品,逐步形成了多种物联网网关产品形态,并配合运营商进行了试验和试点。

2.3 关键行业应用方案

中兴通讯紧密结合网络视频监控和射频标识(RFID)两大感知元素,在RFID、视频监控、动环监控、家庭网关等产品基础上已经发展了超过10个大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并且仍在不断完善延伸。在运营商市场,重点聚焦针对个人/家庭的自营应用方案,包括:针对个人的移动支付和一卡通方案,以2.4G RF-SIM技术为核心,同时融合近距离无线传输(NFC),提供从芯片、POS机、支付平台到支付手机产品在内的全系列产品;智能家居宜居通方案,在现有无线座机的基础上,集成物联网模块,实现家庭安防、智能家电控制、无线上网等多种功能的物联网方案,面向最终客户包括家庭和小商铺、小公司、库房;家庭健康保健解决方案,与IPTV紧密结合提供多种健康监控设备接入,将测量到的健康数据汇总到网络数据库中,形成个人电子病历,并在用户及其亲人、健康顾问间进行共享。

2.4 基础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密切参与3GPP SA1/SA2、ETSI MTC等组织物联网基础网络优化的相关工作,同时参与了GSMA、CDG组织在M2M产业化方面的合作。针对IP网络的地址、标识等方面不足,在推进IPv6商用的基础上,形成了标识网的创新思路。针对近期运营商的实际需求,形成终端状态感知、物联网数据分流、智能管道能力开放等系列方案,配合运营商开展现网的物联网升级改造和新建试验网的工作。

3 结束语

展望未来,全球物联网在突破规模化“瓶颈”后,将迎来全面发展的阶段。其标志特征在于运营商推动的社会公共物联网基础架构的建立,以及完善深化的物联网应用率先在一些行业规模应用并进入投资的良性循环[3-4]。中兴通讯物联网解决方案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将继续紧密结合运营商发展物联网的关键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中兴通讯将不断的加强和产业链的合作,包括高校、研究设计等单位,共同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4 参考文献

[1] 王志良. 物联网现在与未来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 叶云. 物联网应用前景和发展展望 [J].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2010(11): 7-9.

[3] 柴蓉, 冉丽丽, 陈前斌. 物联网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 [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23(6):647-653.

[4] 张炎, 夏骆辉. 物联网标准化及测试规范发展分析 [J]. 数字通信, 2011,(6):16-20.

收稿日期:2011-12-07

第9篇: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关键词】协同育人 应用型 培养模式 通信工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04-03

近几年,独立院校为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在高等教育中“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联合高校与企业,整合教育和产业资源,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高校与地方亟须解决的课题。通信工程专业具有知识更新快、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本文试以下面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独立院校校企合作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通信工程专业通过与中兴通讯、桂林优利特、广西英伦等区内外知名企业合作,采取共建工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共建和顶岗实习等多方面、多形式深入的合作,在合作中逐步完善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通信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优化。

一、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共建中兴通讯实训中心,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中国的通信产业经3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已经由技术驱动,资源驱动过渡到了业务驱动,运营商以及制造商需要大量的网络规划、工程技术、研发、维护、行业销售、业务销售、后台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人才,但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学环境及课程却不能完全满足业内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行业与技术、技术与实际、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相当严重,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对国内工程人才的需求。

针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企业用人需求的矛盾,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与优秀通信企业中兴通讯合作,共同建设中兴通讯实训中心(见图1)。实训中心由LTE 4G仿真教学系统、程控交换实验平台、数据网络实训平台、光传输实验平台、光接入实训平台组成,可开设程控交换系统、光传输系统、LTE 4G移动通信系统、数据网络系统等四大方面的课程;并能提供企业对应工作岗位的中兴通信产品工程实训(见表1)。

通信工程专业依托中兴通讯实训中心,借鉴中兴通讯先进的培训设施、规范的培训管理、优秀的讲师队伍及其20年的专业培训经验,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方式,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以就业为目标,改进教育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结合企业成熟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共同培养符合通信领域新技术人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实训中心采用先进的企业化教学模式,结合通信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工程案例式实训课程体系;实训中心教师均由信息工程学院选派优秀教师赴中兴通讯企业接受系y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兴通讯培训教师资格认证的教师担任。学生在实训中心通过系统的专业实训,可以学习中国电信网络现网运行的程控交换、光传输、接入、数据网络等电信网络的基本组成、电信网络的基本机构以及电信网络的基本信令流程等一系列电信基础知识以及电信基础技术原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社会应用实现同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通信网络方案规划,网络通信自我设计,通信网络产品自我选用,通信网络环境自我配置与调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思想意识,锻炼学生进入科研与工程实践的能力,系统地培养学生通信工程网络的调试能力。

二、校企合作共建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具有知识更新快、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融合企业培养模式,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细化学生专业能力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专业职业技能(见图2)。

学校主要通过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及应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工程实训和生产实习使学生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注重发挥企业特点和优势,积极邀请企业参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全过程优化,尤其是实践教学、实训实习。理论课程方面:专业必修课中的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程控交换技术、现代光纤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基础等四门课程均采用中兴通讯培训教材。专业实践课程方面引入中兴通讯企业实训教程,如通信设计实践、企业局域网组建、光接入网络实训、移动基站建设。这些课程内容和教学做了全新改革,均采用中兴通讯学院MIMPS企业教学法(见表2)为指导。依据通信行业的岗位职责,将通信技术教材的内容模块化(Modularization),在教学过程中把通信技术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提炼分层为任务模块,强调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如程控交换技术学习分为四大任务模块。教师以实训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施能力和职业技能,并采用相关的仿真教学系统辅助教学,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充分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前进行了通讯企业工程师培训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储备,又具备毕业后立即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技术能力。学院还不定期邀请优秀的企业工程师来校讲座,促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共同提高信息通信技术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的培养。

三、以“项目+平台”和“实习+就业”共建校企育人模式

针对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3”即为学生在校进行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以及必要的专业实验和实践,期间利用寒暑假到合作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并且有一个学期依托校内中兴通讯工程实践中心,进行“项目+平台”校企合作育人培B,在实训平台上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方式,实现教学和企业实训的统一,有利于师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则为大四到合作企业和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采取“实习+就业”校企育人模式进行培养。企业面向学生招聘信息,如岗位要求和待遇等,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通过面试等环节竞争上岗,再进入企业进行岗前培训、顶岗实习,学生带着企业问题完成科技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学生管理实行双导师制、绩效由双方考评。企业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并优先聘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的学生就业。

目前,广西英伦、桂林优利特、广西超讯等都与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合作建立了“实习+就业”模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人员、通信技术员、生产技术员等岗位,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中兴通讯实训中心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其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近三年,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平均年就业率在 92%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用人单位如广西联通、广西广电、桂林优利特、广西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英伦等,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综合素质方面满意度评价很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近几年,通信工程专业基于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与中兴通讯、桂林优利特、广西英伦等区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采取共建工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共建和顶岗实习等多方面、多形式深入的合作,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和社会影响,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以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优秀人才,企业也为学校提供较好的社会服务实践场所、新技术、新理念,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前军,陈东初,袁毅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构建行业协同育人平台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

[2]高诚辉,杨晓翔,温步瀛,钟春玲.全方位协同育人 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