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精选(九篇)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

第1篇: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一、科技工作方面

(一)建立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平台为支撑,全行业参与的创新体系,广泛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推进行业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结合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将交通运输发展融入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的大局中,通过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在养护装备、工程材料、物联网和现代服务业等多层面的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集聚发展。

(二)加强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加快推进既有公路桥梁养护、检测和新材料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总结,确保课题研究按序时进度计划如期完成。加快推进公路建设养护技术、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城市客运运营与服务技术、内河航道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技术等专项研究并取得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养护和安全高效运输等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力争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领先、成果实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

(三)加强成果总结与转化应用。加强已有科研成果的总结提炼,通过深化研究、试点应用、综合集成等形式,研究制订技术标准、指南和指导意见,促进成果标准化与推广应用。认真组织学习2010-2012年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汇编,加强成果推介和技术供需方信息交流。探索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与措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环节,加大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力度,限制和淘汰落后技术,突出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单位的成果转化应用绩效考核,促进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四)开展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与技术培训。推进临海高等级公路等一批重点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中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示范。重点开展旧路面废料循环再生、温拌(橡胶)沥青路面、新型护岸结构、运输组织智能化等技术示范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和规模应用。加强技术培训,结合年度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沥青路面养护、桥梁安全监测和节能减排等领域进行专题培训,及时宣贯近年来研发的新技术,促进全行业技术进步。

(五)建立交通地方标准工作体系。组织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申报年度标准制修定项目,组织各个标准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在此基础上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地方标准”的相关制定、和宣贯工作;协助做好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的宣传、实施和培训。

(六)加强交通计量检定工作。贯彻落实2013年交通工程专用检测仪器检定校准、公路动态汽车衡计量检定等计划并组织实施。认真组织各项计划实施的中间检查和年度总结,做到年初计划下达,年中抽查检查,年底总结,确保计划落实,找出不足和努力方向。

(七)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开展2013年度省QC小组优秀成果申报推荐工作,促进优秀QC成果在我市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工作,促进QC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配合开展省交通设施产品抽检工作。做好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管理工作。

二、信息化工作方面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组织与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信息化建设、运维长效机制,加强对信息化标准的执行及跨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信息化部门要主动协调各业务部门加强前期调研和需求分析,加快推进项目立项和前期设计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稳定的协调机制和督查考评机制,有效推动各信息化项目加快实施,不断提升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着力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加快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数据采集处理,整合交通出行信息资源,提升门户网站和96196交通服务热线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加强城市智能公交信息化建设交流和技术指导,强化城市公交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提高IC卡刷卡配置率,不断扩大应用范围,稳步推进城乡公共交通省域“一卡通”建设。加快推广全省出租汽车“一号(96520)召车”服务和手机自助招车服务。

(三)加快推进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甩挂运输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把握行业特点和关键环节,依托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我市甩挂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重点运输过程监管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推进车载终端和监控平台的双达标工程,强化重点营运车辆GPS联网联控管理,建立道路运输市场动态运行信息监测体系。配合省厅完成“北斗双模”车载终端安装任务,并在“二客一危”、重型载货、半挂牵引等车型中大力推广应用,鼓励农村客运车辆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

(四)协调推进水运信息一体化建设。推广内河航道便捷过闸系统,推进水路交通运输情况监测预警、船舶电子签证等研究工作。加快“平安航道”调研和分析研究工作,依托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完成盐河航道智能信息化整体架构设计工作。全面推进内河水上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12395内河应急指挥接处警软件系统在重点水域海事机构部署工作,强化重点渡口视频监控,完善内河水上应急资源信息库。加快推进内河港口信息化建设。

(五)继续深化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收费站ETC车道建设,推广货车使用电子支付卡支付通行费,加快实施204国道赣榆段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配合省厅推进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数据综合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第2篇: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宏观调控机制;供求机制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由过去的单轨制转变为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运行机制,虽然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弊端,仍然不能适应农业、农业经济对农业科技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如在转化过程中的宏观调控机制、供求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动力机制、利益机制,以及化解风险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公益性效果很强,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越来越重视并增加了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同时也不断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但是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常被资金短缺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所困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和生产是脱节的,机构也是分散的,改革后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计划之间缺乏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关系。尤其是县级科技基本上无法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县级科技管理职能弱化,县、乡、村科技管理没有完整分支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分为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科技单位承担项目非常少,而且和县级单位合作项目也非常少。从而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进入产业阶段后,小规模发展还可以,但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效果不十分显著。

二、农业科技成果供求机制不显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保护环境与资源,要有利于新农村经济建设需要。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机制不显著,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的科研观念尚未彻底转变,选题立项时,没有着眼于将来成果能不能走向市场、步入社会能否顺利转化,造成研究课题与生产需要、市场需要相脱节,许多农业科技成果诞生在实验室,缺少中试环节,技术成熟度距大规模生产还有相当距离,从而造成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据我们调研,浙江省最近几年获得成果数目不少,但真正贴近生产、市场、农民,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实用、能够预期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不多。据有关资料反映,我国近90%的科研力量集中在产中阶段,而美国70%集中在产后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很多科研成果难以深化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0.55%,发达国家一般水平为2.5%-3%,投入不足直接导致科技成果自身先天不足。

农业科技需求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对科技所产生的需求愿望的强弱和实施这种愿望能力的大小。我国许多地方农户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下,收入水平低,无力采用新技术。据对农户的抽样调查,85%农户渴望掌握农业高产高效技术,但是如果技术需要较大投入时,只有5%的农户能依靠自身原始积累解决。农业企业虽然对科技需求高于亿万农户,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科技投入水平还是非常低的。另外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表明,我国87.8%左右的农民在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农村中大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使得农业劳动素质有下降趋势,农民的文化程度低下,严重影响农民科技意识形成,加上采用新技术缺乏经验和科技能力,直接阻碍了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传递机制不通畅

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是农业科学三大支柱,现行的农、科、教这三大系统分别隶属不同的行政部门,各成系统。三者缺乏机制上的有机联系,一方面许多农业科技成果不能通过农机部门正常渠道应用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推广部门缺乏新成果来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沟通机制,在组织机构、经费来源、工作条件、人才培训、行为规范、税收分配等方面还不完善。农业科技经纪人才十分缺乏,据统计,到目前,在浙江省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不足10人,整体素质不高,其信息传递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从理论上来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农业推广部门的工作,市场需要推广部门按照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农户的需求组织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也就是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各自优势,是相互依存的“三位一体”关系。而现有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五级一员一户”推广网络体系。五级指从中央到乡镇五个行政级别,一员一户就是在村级培训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推广方法实行的是“技术示范+行政推动+农资服务”的“技权物结合”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机制。这种机制虽然可以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这种机制以行政干预为主要推广手段来向农民推广技术,是注重做技术工作,是“以技术为中心”,而不是“以农民为中心”;农技推广机构中产服务,轻产后服务,还存在随意扩大宣传新技术实际效果新倾向,一部分农业企业、农户在实践中发现与实际不符,开始怀疑新技术成果的经济价值。此外,许多农户、农业企业在生产中得不到持续技术指导服务,他们把技术使用不当或操作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归咎与技术成果本身。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正确处理科教部门的科研成果与推广部门之间的推广工作之间关系和合作机制。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

许多科技人员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经历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取得农业科技成果却无偿或低偿转化,其所得与所付出的相差甚远,影响科技人员进行转化积极性,一部分科技人员离开原来单位,寻找工作环境、待遇更优的单位,进而消弱了其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如农业科技成果中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和预防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科学施肥技术、农田排灌技术、畜禽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以及农业自然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等非物化成果,很难商品化进入市场。这些成果基本上是无偿或低偿的方式进行转化。另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都是露天操作难以垄断控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大部分农作物一年二季,一年一季,甚至几年一季,使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使用后产生效用滞后,严重影响农民有偿接受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是大部分农业企业、农户安于现状,满足现有的生产经营方式,使用一些常规的农业技术设施,虽然获利不丰,但也不会有太大风险,另外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对那些高产、优质、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绿色环保的农业成果缺乏内在需求动力,最终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五、农业科技成果过程中缺少化解风险的机制

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存在多种风险,主要风险有技术风险、转化风险、配套风险、市场风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特点,技术含量高,比常规技术更难掌握,如无籽西瓜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除了掌握西瓜的一般田间管理技术外,还要掌握西瓜苗从试管转移到温室进行炼苗,再有温室到田间一系列技术,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就造成技术转化失败。二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人员、接受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基本素质不高,大部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单一的生产技术性人才,缺乏具备经济、信息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农业科技成果接受者文化程度低,加上农业科技成果自身局限性,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失败风险。三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相似替代技术出现,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浙江省外向型农业企业出口创汇带来重大影响,尤其是浙江省出口大米、生猪、蔬菜、茶叶、丝绸、蜂产品、罐头食品、鲜水果、兔毛、火腿和羽绒及其制品、草麻编织品等出口创汇下降60%。

现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将农业科技供给成本与收益的联系断开,农业技术投资主要依靠农户,由于农户担心别人“搭便车”,投资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农业技术推广时,如果失败了,损失全部有农户承担,如果成功了,其他农户就会跟进,而不需承担初始技术转化风险,这样农户中大多数不愿意进行新技术投资尝试。此外对于转化后科技成果农业科技人员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科研人员得不到额外利益;农业减产,农民减收,科研人员也不需负任何责任。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政府部门都没有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后跟踪、服务机制。正是研究开发投入成本与取得效益的弱相关性不仅意味着科技资源产生不合理配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一旦出现转化失败没有有效终止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因此,需要引入市场化机制,在成果转化失败时,有效地终止成果转化资源配置和弥补转化失败损失。

综上所述,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深入分析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其运行机制存在问题,找出制约成果转化的不利因素,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

[2]陈志兴,王云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症结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5,1.

[3]陈泉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原因及其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4,2.

[4]梅建明,靖玉新.农业技术创新障碍及对策[J].农业经济导刊,2002,12.

[5]罗明亮.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软因素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2.

第3篇: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P键词】维修备件 服务差异化 绩效保障模式 横向转运

近年来,在国外一种新的售后服务模式即绩效保障模式(Performance based logistics,PBL)逐步兴起,客户将设备的售后服务外包给维修服务提供商,由他们负责实现既定的设备绩效目标,根据设备运转的绩效水平收费,而不是以每次维修维护计费,绩效水平超过既定目标,则实施奖励,否则给予惩罚[1]。而这种无故障时间付费模式,在很多大公司经过试用推广后,运用很成功,相比之前传统的售后模式,设备更可靠,维修成本更低。在PBL背景模式下,不同客户确立的绩效水平可能不同,由此允许服务商维修的反应时间便不同,其中维修备件的供应时间尤其重要,而现在普遍来看,服务供应商面向所有顾客用的是一致的服务策略,而如果按照客户中最高要求来设定的话,成本就会很高,反之又会使高要求客户的满意度下降,从而影响客源。因此针对这种差异化的客户需求,研究如何通过设定备件库存供应策略,来实现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和降低成本的平衡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杨华建立了由设备制造企业的区域备件商,构成的联合库存优化模型,模型基于传统的售后模式,忽略横向转借造成的等待时间,以系统的备件需求满足率为约束条件,以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展开研究[2]。汪传旭研究了一个二级应急物资供应系统,以服务水平为约束条件,最佳库存水平和转运点的决策问题,并分析对比了不转运、部分转运和完全转运这三种策略[3]。郝书池探讨了单级、多级中心化存储、分散存储并允许横向转运,及二者相结合等多种策略的影响,但没有考虑缺货成本[4]。张光宇构建了基于(s-1,s),(R,Q)库存策略的备件多点库存单向转运模型[5]。WIJK研究了单级多点库存模型,应用了间歇泊松分布模拟需求到达,并考虑个别点拒绝横向转运的特殊情况[6]。Hartanto Wong对考虑横向转运时间和横向转运延迟情况下的可修复备件的库存共享问题进行了研究[7]。H.Wong在高有效性的背景下,探讨了为防止缺货而采取的横向转运和应急运输库存应对策略[8]。刘少伟建立了二级多备件库存模型,并重点给出了直接满足备件需求、横向转运、缺货概率的近似求解方法[9]。包记凯探讨了以邻近原则选取转运点的不完全转运策略[10]。E.M.Alvarez研究了PBL情况下的选择性应急转运库存策略[11]。E.M.Alvarez对通过运用横向转运及应急调运备件等库存策略,以期更低成本地差异化服务于不同需求的客户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12]。

从国内外关于第三方维修服务提供商的备件库存管理策略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已有文献考虑到差异化服务客户不同需求的情况,不同级别客户对发生故障到设备恢复运转的反应时间上限要求不同,进而通过合理运用横向转运或紧急调运等方法以实现差异化服务,达到以最低成本满足所有级别客户需求的目的。但是模型中几乎都没有考虑备件缺货成本,即延迟满足备件需求而需按约定受到惩罚的费用成本,这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而国内文献探讨了各种库存策略,都是基于制造商备件库存或传统售后模式,缺乏基于PBL模式下的研究,较少重视等待时间这一约束条件,也几乎没有文献涉及服务差异化问题的探讨。

因此本文结合现有文献,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多点多类备件的两级库存模型,通过应用紧急直运和横向转运等方法对实现服务差化的库存策略展开研究,并且模型着重考虑了备件等待时间的约束,增加了延迟满足备件需求的惩罚成本。

一、模型建立和分析

本文研究的是多种可维修备件的两级库存模型,而且本文仅涉及关键备件一个后方基地和若干基层级仓库,由于地理分布原因,每个仓库都分配了服务的客户范围,而每个客户都有一个服务于他的指定仓库。现将客户简分为优先级客户和非优先级客户,在这个时间即是金钱的时代,优先级客户要求的机器无故障时间更少,维修备件供应时间更苛刻。根据合同,不同级别客户确定的无故障时间不同,能接受的维修反应时间上限也不同,则延迟满足备件需求的成本也不一样。

备件的具体供应策略初步如下:当客户有备件需求到达指定仓库时,指定仓库启用库存立即供应;如果该仓库缺货,则由允许与该仓库进行横向转运的同级仓库群横向转运提供备件,而转运点的选取则按照就近原则和备件库存大于零的原则;如果同级仓库群中都该备件库存量都小于等于零时,则申请从后方基地紧急调运备件。

(一)问题假设

第一,到达各个仓库的备件需求相互独立,且服从同参数的泊松分布。

第二,备件的库存补充策略(S,s)即备件库存水平低于s时,立即向后方基地申请补货。

第三,正常补货提前期(补货平均供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第四,而横向转运和紧急调运从发出申请到备件到达的时间并不是服从于某一特定的分布,而是根据实际距离以平均时间表示。

第五,横向转运和紧急调运的备件都是直接送达客户,而无需经过提出请求的仓库(如k),但是由于直接通过仓库库存满足需求的时间很短,为方便起见,本文将这段时间设为零,因而横向转运时间则用两个仓库的之间的运输时间近似表示,紧急直运时间则由后方基地到仓库k之间的运输时间近似表示。

第4篇: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现状;问题;管理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112-02

一、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现状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有效载体,是增强科技工作集成度、显示度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就成为当前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1]。

一个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是以国家的宏观政策为指导,以有效地推广科技成果为目标,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任务,以创造品牌为特色的现代化管理运行的基地。

自2005年以来,新疆共挂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39个,其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36个,主要涉及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其管理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科研单位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导型。2012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现有工作人员1466人,其中固定人员1192人,客座人员274人。固定人员中,成果推广人员构成工作人员的主体部分,占总人数的49%(585人),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12.7%(151人)和17.5%(209人),其他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20.7%(247人);在学历结构上,固定人员中有硕士50人、博士6人;在职称结构上,中高级职称人员占38.8%,初级职称人员比例为25.2%。2012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累计建设投入2396.76万元,其中,科技拨款资金416.8万元,自筹资金1705.76万元。累计培训人数360985人。自主研发成果22项,二次研发成果6项。

二、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建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其管理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资金投入机制还不完善

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主体主要有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户,投入主体相对比较单一。另外,政府作为引导投入主体还没有完全发挥其效力,没有调动更多的社会投入。就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带动投资情况而言,带动更多的是农业企业的投入,其他社会投入较少。另外,集中资金投向是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和政策导向功能,促进基地建设的主要手段,但是就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来看,政府资金投入较分散,基地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科学、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示范基地发展的重要基石。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中激励约束机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弊端也逐步显现。

评奖制度还不够完善、奖励办法还不够有效、约束条件还不够合理等。比如在对一些正在建设的示范转化基地,如果在其年度考核之后发现其有很多考核指标不合格,则责令其停止建设,这就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另外,对于示范基地内部,首先是激励方式方法还不够科学。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方式和程度与其贡献和绩效的相关性较小,收入往往与其行政级别挂钩。其次是约束手段还不够多。缺乏科学完备的各层次人员的考核评价和淘汰机制。

3.考核评估体系还不够合理

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对于示范基地建设效果的考核评价,没有一套系统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评价只有一套评价指标,没有系统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评价指标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对于不同的承担主体、不同技术领域的示范基地也同样用这一套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同时,在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进行评价时,许多专家都是疆内专家或者是与示范基地领导有着特殊关系,这就导致了评价结果的不真实性。

4.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示范基地,由于其规模较小,其基地产品数量有限,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科技服务能力不强,最终导致围农户的辐射带动效果很明显。另外,对于一些大的示范基地,科技人员更多地服务于基地内部,很少走出去去指导那些需求者。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宏观环境、投融资结构、人员激励、土地流转和信息传递等方面,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运行机制。

三、构建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新型管理运行机制

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运行过程中,要建立宏观调控机制、资金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等6个机制,其中,宏观调控机制是方向,资金投入机制是源泉,激励机制是动力,土地流转机制是基础,考核、评审机制是助力,信息传递机制是保障。只有这6个主要机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建立合理、稳定、持续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使科技成果又好又快的转化,进一步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

1.宏观调控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政府与市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越接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中央政府调控的力度越大;越接近科技成果转化的尽头,地方政府调控的力度越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建立,是地方政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3]。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宏观的引导,同样也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能够统揽全局,把握基地的具体发展方向。

(1)政府的宏观引导。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以及不同承担单位、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分别制定不同的规划,使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运行。

(2)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的协作运行。相关部门共同组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领导小组,并协商制定基地运行的相关规定、政策和制度,引导基地的各项工作有序的进行,有力的推进各项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涌现。

2.资金投入机制

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移,资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及运行,也需要得到资金的支持才能更好地运作[4]。由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承担主体的不同,其投资模式也有所不同。

政府主导型示范基地和科研单位主导型示范基地是靠政府投资来运作的;企业主导型示范基地主要是基地的股东共同投资或者银行贷款投资建成,共同运作的;对于农民合作社主导的示范基地主要是靠农户以自己的土地、技术或资金入股投资建成的[5]。

随着示范基地运行模式的多样性,政府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以建立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为主,政府给予相关政策优惠的资金投入机制,不断优化以政府引导投入,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不断带动更多的社会投入。另外,对于示范基地建设政府资金投入,政府要重点培养,多个发展。

3.激励机制

(1)建立评奖制度。应定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的评比工作,对于建设良好,示范推广效果好的基地给予表彰和奖励,从而推动基地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示范基地内部,也应定期对科技人员的工作给予评价,激励其研究推广新的科技成果;对于示范管理良好的农户也应给予奖励。

(2)奖励办法。对于正在运行的示范基地之间,则根据基地建设年度考核成绩进行排名,前几名给予资金和精神奖励;正在建设的示范基地,则根据建设状况统一标准进行考核,对考核良好的示范基地给予精神嘉奖并继续给予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内部,科技人员根据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成果推广的效果设立专门的评价标准,对于成绩显著的科技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给予基地内示范推广表现良好农户以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期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

4.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高效运行,要打破农户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的格局,实现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这一问题的解决就要涉及到土地流转的问题。目前,就新疆而言,可以实行的基地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

(1)租赁制。农户将土地直接出租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承担主体,承担主体根据土地的等级付给农户一定的租金。

(2)划拨制。政府将整治过的土地划拨给有关部门,再进行综合开发。

(3)股份制。农户可以以土地入股,参与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管理运行,并有权利参与示范基地的经营利润的分红。

5.动态的考核、评审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基地建设中要解决的关键,也是基地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建立示范基地动态的考核、评审机制是很必要的[6]。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评审委员会,主要负责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推广的情况进行评价,委员会成员由领导小组共同商议决定,主要是本行业的相关专家、行家。其中省外专家要达到委员会成员的2/3。评估过程中采用背靠背的方式进行。评估类型主要有立项评估、年度考核和项目验收。针对不同的项目承担主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等方式进行考核。对于考核通过的示范基地,给予鼓励和政策支持;对于未通过考核的,则责令其停止。

6.信息传递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科技成果供给和农户科技需求信息的传递,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信息传递机制[7-8]。

(1)政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信息平台。方便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示范基地了解其他基地发展的相关情况以及不同示范基地的发展特色。

(2)示范基地成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信息化办公室。示范基地好的农业科技成果怎样能够更好地传递给农户,以及下一步应该引进怎样的农业科技成果,这就需要一平台来联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作用。因此,要成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信息化办公室,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农户对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另一方面,基地相关领导人和技术人员要定期对农户进行考察,不仅要了解农户的科技需求,而且要对农户进行指导和培训。

四、结束语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如何有效运转并发挥其效益,关键在于科学的运行管理。文章在描述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管理运行机制,为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为新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3-161.

[2]张雨,高峰.新疆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机制的探索[J].农业经济问题,2007(02):144-147.

[3]韩顺杰.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02):73-75.

[4]吴普特.农业科技园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03):6-9.

[5]薛庆林.我国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6]叶彩凤.综合型基础研究基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第5篇: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关键词:AMPKα2;PPARα;耐力训练;低氧刺激;低氧耐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40-07

低氧运动是运动员经常采用的训练方法。近年来,它也成为大众健身减肥降脂的新途径。然而,低氧运动如何影响骨骼肌的有氧代谢,它产生作用的分子机理是什么,已成为人们十分关心并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前,学者们越发关注一组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 PPARs) 家族。其中, PPARα作为PPARs 中的一个亚型,能够促进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1];活化并调节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CAD)等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酶的活性[2];另外,还可以促进白脂肪向褐色脂肪进行转化[3] 等。PPARα作为脂肪酸代谢的体内平衡感受器,参与调节脂肪氧化组织的应答,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

我们知道,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骨骼肌细胞的能量感受器,可通过感受骨骼肌能量变化(AMP上升,ATP下降)的程度而被激活。而PPARα作为脂肪酸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在低氧耐力训练后会发生何种变化,在低氧运动的应激适应中AMPK的激活是否会影响PPARα的表达呢。本实验试图通过对野生型、AMPKα2基因高表达以及AMPKα2基因敲除小鼠,进行四周常氧耐力训练、低氧暴露及低氧耐力训练,研究小鼠骨骼肌AMPK 磷酸化、PPARα mRNA和核内PPARα蛋白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揭示低氧运动对骨骼肌有氧代谢作用的分子调控机理,为运动员低氧训练的科学应用和低氧运动的大众健身减肥降脂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1.2实验方案和取材

常氧安静组:不施加运动负荷以及低氧干预,自由饮食、饮水;低氧安静组:每天8小时间歇低氧暴露于北京体育大学低氧房中(模拟海拔4 500 m高度,氧浓度约为11%);常氧耐力训练组:常氧下每天1小时,每周6天,坡度为0,速度为12 m/min的跑台运动;低氧耐力训练组:低氧下进行常氧下耐力训练方案。实验周期为四周。

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12~16小时脱颈处死,取双侧股四头肌,锡纸包裹标记分组后,迅速投入液氮,再转移至-80℃冰箱保存。

1.3实验试剂、仪器和方法

1.3.1蛋白表达量的测定

1.4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完成。同种基因型、不同运动组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相同运动类型、不同基因型的各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满足方差齐性分析条件下,使用LSD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差异为P

2实验结果

3讨论

3.1低氧训练对小鼠骨骼肌AMPK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AMPK的激活是机体能量需求的“报警信号”。运动会引起ATP大量消耗,当AMP/ATP比值增加,AMPK开始发生变构后,易被其上游的LKB1激酶在Thr172位点磷酸化[4]激活。Cacicedo[5]等人发现小鼠在力竭跑台运动后,胸主动脉AMPK磷酸化(Thr172)水平增加了3.4倍。有研究表明[6],健康人体受试者以66 %VO2max进行120 min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后,骨骼肌AMPKα1和AMPKα2含量都增加。本次实验结果表明4周常氧耐力训练后,小鼠骨骼肌AMPK磷酸化(Thr172)水平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与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7]以及上述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

而低氧训练对AMPK磷酸化影响的报道相对甚少。心肌细胞AMPK磷酸化在低氧暴露3~5分钟就开始增加,并且持续进行[8]。运动强度能影响骨骼肌AMPK(Thr172)磷酸化水平[9]。Low-Tone Ho等人[10]研究表明,暴露在每天8小时氧浓度为14%的低氧环境中,Zucker大鼠进行游泳训练。训练时间以90分钟开始,而后每天递增20分钟,直到每天训练180分钟。6周后腓肠肌AMPK磷酸化蛋白含量可增加2.5倍。 本次实验的结果也证实了在低氧训练下,AMPKα2三种基因型小鼠AMPK磷酸化水平与常氧安静组相比显著增加。虽然AMPK磷酸化在低氧训练下可受低氧和训练的双重调节,但本次实验的干预下,耐力运动对于小鼠骨骼肌AM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似乎强于低氧刺激的作用。

3.2低氧训练对小鼠骨骼肌PPARαmRNA、白PPARα表达的影响

PPARα作为转录因子,它的表达增加可以促进其靶基因DNA的转录,进而影响脂肪酸和能量代谢。PPARα是核受体家族的一员,结构中含有介导自身由细胞质向细胞核内转位的氨基酸序列即核内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PPARα被辅激活因子(如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coactivator 1, PGC1)激活后,可促进其从细胞质向细胞核内的转位,增加其细胞核内含量,从而介导其靶基因转录[11]。由此推测,运动或低氧刺激下对骨骼肌核内PPARα蛋白表达的影响将比细胞总蛋白表达影响更大。

武雅琼等人[12]通过对小鼠分别进行76%VO2max和86%VO2max不同强度、相同时间的运动发现,运动训练强度越大,骨骼肌PPARα mRNA和其蛋白表达量越多。研究认为训练强度可能是诱导小鼠骨骼肌的PPARα mRNA和其蛋白表达增加的因素。另有研究发现,6名年轻健康女性以50%VO2max强度每天90分钟,每周4天进行自行车运动。持续运动12周后发现,骨骼肌PPARα蛋白及其靶基因MCAD和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VLCAD)蛋白表达都增加了1倍。提示耐力训练对骨骼肌脂代谢的影响与PPARα关系密切[13]。

低氧对PPARα影响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心肌,肝细胞等方面。有研究表明[14],在氧浓度为11%的低氧环境中暴露7天,心肌细胞PPARα以及靶基因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MCAD的蛋白表达下降。然而低氧暴露14天后,PPARα以及靶基因CPT1、MCAD的蛋白含量与低氧暴露前相比有所增加。说明PPARα的表达及其转录行为可受到低氧刺激的影响。目前关于低氧耐力训练对于PPARα影响的研究较少。路瑛丽等人报道,运动模式为:运动强度常氧下35米/分、低氧下30米/分,每天1小时,每周6天跑台运动训练,低住低练、高住高练以及高住低练四周后,大鼠腓肠肌PPARα mRNA表达在高住高练组中显著增加[15]。本实验的结果表明,低氧耐力训练组与常氧安静对照组相比,虽然WT鼠骨骼肌PPARα mRNA表达变化不大,但核内PPARα蛋白显著增加。提示低氧耐力训练组对PPARα蛋白表达的影响比PPARαmRNA的影响更显著。并且骨骼肌PPARα的表达受低氧和耐力训练双重因素的共同调节。

3.3低氧训练诱导AMPK对小鼠骨骼肌PPARα mRNA 、核内PPARα蛋白表达的影响

AMPK和PPARα都是脂肪酸氧化至关重要的调节因子。AMPK能够调节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CPT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MCD)的活性[16]。AMPK可能是PPARα的上游激活物,但AMPK影响PPARα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AMPK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通路调节PPARα[17]。而Bronner等人[18]认为,AMPK α能在其N端的催化以及C端的调节作用下与PPARα进行物理上的结合,从而进一步调节细胞内ATP的稳定。还有报道认为[19],AMPKα活化可通过激活PPARα的辅激活因子PGC1,促进PPARα和PGC1的结合,进而增加PPARα对其靶基因的转录活性,介导调节脂肪酸和能量代谢。

Lee等人研究[20]发现,用AMPK药理激活剂AICAR培养的骨骼肌细胞中PPARα的转录活性增加。然而,Leff的实验结果表明,AICAR培养心肌细胞后,PPARα和PPARγ的表达和转录受到抑制[21]。Soziod等人[17]采用AICAR培养肝癌细胞的研究发现,PPARα的转录活性受到抑制;而采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则能增强PPARα的转录活性。研究认为,AMPK处于激活状态时可抑制PPARS的转录活性;而处于非激活状态时,则增强PPARS的活性。本实验的结果表明,低氧耐力训练可激活AMPKα,并且与WT鼠相比,OE鼠AMPKα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KO鼠AMPKα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见表2、图2)。然而,同时OE鼠骨骼肌PPARαmRNA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核内PPAR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KO鼠骨骼肌核内PPARα 蛋白水平呈现显著下降。提示核内PPARα蛋白表达水平与AMPKα磷酸化水平正相关,前述Lee等人研究支持本实验的结果。

另外,而Day[22]及Gygi[23]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细胞内RNA含量与相应的蛋白质水平相差极大,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5。陈敏等人[24]的研究表明,给SD大鼠施加外源性脱氢表雄酮(DHEA)和有氧耐力运动后发现,各脏器细胞内PPARα在蛋白水平有差异,而在mRNA水平无明显不同。他们认为运动和DHEA在翻译及翻译后的水平调节了基因的表达。在本实验中,低氧耐力训练组OE鼠PPARα mRNA与PPARα白水平表现不一致的趋势,与低氧耐力训练可能在翻译和翻译后水平调节PPARα基因的表达有关。具体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4结论

4.14周低氧耐力训练可激活骨骼肌AMPK,促进AMPKα磷酸化。

4.24周低氧耐力训练显著增加骨骼肌PPARα白的表达。

4.3与WT鼠相比,低氧耐力训练显著增加OE鼠AMPKα磷酸化和PPARα白表达,显著降低KO鼠AMPKα磷酸化和PPARα白表达。提示PPARα白水平与AMPK激活后的AMPKα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李庆雯,黄力平,王慧,等. 有氧运动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血脂及骨骼肌PPARα、ABCA1及ApoAI 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2):172-174.

[2]Yoon Michung, The role of PPARalpha in lipid metabolism and obesity: focusing on the effects of estrogen on PPARalpha actions[J].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09,60(3):151-160.

[3]张玥,姜宁,苏丽,等. PPARα与运动改善脂质代谢的关系[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495-498+504.

[4]单发波.缺氧大鼠心肌AMPK磷酸化和糖原含量的改变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1:4-65.

[5]José M. Cacicedo, Marie-Soleil Gauthier, Nathan K,et al. Acute exercise activates AMPK and eNOS in the mouse aorta[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 2011,301(4):1255-1267.

[6]Glenn K. McConell, Robert S. Lee-Young, Zhi-Ping Chen, etal. Short-term exercise training in humans reduces AMPK signalling during prolonged exercise independent of muscle glycogen[J]. Journal of Physiology, 2005, 568(2): 665-677.

[7]龚豪杰, 运动对AMPK不同基因型小鼠骨骼肌MEF2-GLUT4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3-41.

[8]Darrell R. Borger, L. Cristina Gavrilescu,Maria C. Bucur,etal.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is essential for survival in chronic hypoxia[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8,370(2):230-241.

[9]David Morales-Alamo, Jesús Gustavo Ponce-González, Amelia Guadalupe-Grau,etal.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and anaerobic energy release, but blunted Thr172-AMPKalpha phosphorylation, in response to sprint exercise in severe acute hypoxia in humans[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2012,113(6): 917-929.

[10]Yu-Ching Chen, Shin-Da Lee,Cha-Hua Kuo,et al. The effects of altitude training on the AMPK-related glucose transport pathway in the red skeletal muscle of both lean and obese Zucker rats[J]. High Altitude Medicine & Biology, 2011,12(4): 371-379.

[11]林晓峰,吴乔.几种核受体核浆穿梭与调控机制[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4):363-368.

[12]武雅琼,温含,苏丽,等.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小鼠骨骼肌的PPARα/δ表达、肌纤维类型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9,29(1):58-65.

[13]Jeffrey F Horowitz, Teresa C Leone, Weqing Feng,et al. Effect of endurance training on lipid metabolism in women: a potential role for PPARalpha in the metabolic response to training[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000,279(2):348-357.

[14]Saumya Sharma, Heinrich Taegtmeyer, Julia Adrogue,et al. Dynamic changes of gene expression in hypoxia-induced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 2004,286(3):1185-1194.

第6篇: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众所周知,胆固醇代谢与很多疾病有关,如:心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黄色瘤病,牛皮癣,冠心病,高血压,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等。

    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有多种基因参与,形成一个十分复杂的调控网络。研究表明,ABC转运子G亚族在胆固醇及磷脂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氏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的形成通路。本文针对ABC转运子G亚族成员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关于ABC转运子G亚族成员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职称网

    1  ABC转运子G亚族概述

    人类基因组共包含48个具有转录活性的ABC转运子基因。根据结构域构成和氨基酸同源性,ABC 转运子可分为7个亚族:ABCA~ABCG。ABC转运子能结合ATP并利用它作为能源,跨膜转运许多分子,如离子、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磷脂和药物等。真核生物ABC转运子G亚族以典型的半转运子的形式存在。半转运子由1个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 TMD)和1个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ucleotide binding domain, NBD)组成。每个TMD 由6个α?螺旋构成,NBD位于细胞内,包含3个保守结构域: Walker A,Walker B 和特征基序C (图1)。ABC转运子G亚族共有5个成员:ABCG1, ABCG2,ABCG4,ABCG5 和ABCG8,其中ABCG1,ABCG2和ABCG4这三个转运子的结构相似。

    2  ABC转运子G亚族与脑脂质代谢

    大脑是人体含脂最为丰富的器官。脑白质含脂比例大约为40%,而灰质含脂比例则高达65%(均为干重的百分比);大部分参与反射的髓磷脂本身也富集高达75%的脂类。如果一些调节脂类运输的ABC转运子正好在大脑中表达,那么它们就很可能在脑脂质转运和脑脂质动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胆固醇为例,脑胆固醇动态平衡的正常调节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十分关键,但如果这种动态平衡的调节出现异常,其结果将会促进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1]。因此,内源性ABC转运子功能的改变,将会显著影响细胞内与细胞间的脂类运输、脑功能,进而加快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形成过程。

    研究表明,ABCG1, ABCG2 和ABCG4均在大脑表达,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在脑脂质运输及脑脂质动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职称网

    2.1  ABCG1

    ABCG1是最先被鉴别出来的ABC转运子G亚族家族成员之一,它是果蝇White基因的一个人类同源基因。ABCG1基因广泛地表达于人和鼠的各种组织以及巨噬细胞。几个研究组通过实验证实,ABCG1 mRNA在大脑中显著表达。鼠脑原位杂交显示ABCG1 mRNA广泛表达于胚胎脑的室区和中间层,以及出生后小鼠大脑的灰质和白质区域。Tansley等[2]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IRES?LacZ?Neo?pA元件插入到ABCG1基因,结果显示:ABCG1在神经元高表达,特别是在海马区的表达丰度很高,位于海马区的CA1,CA2和CA3神经元以及齿状回均发现了高丰度表达的ABCG1,而且还发现ABCG1在大脑皮层、终脑皮层和丘脑中也有表达。近来相似的研究也证实了ABCG1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细胞中均有表达[3]。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析显示,在人胚脑的各种细胞类型中,ABCG1在微胶质细胞中表达量最高,随后依次为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4]。在小鼠原代小脑星形胶质细胞检测到了ABCG1的表达,与此同时,在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和CCF?STTG1星形细胞瘤细胞株中也检测到了低水平表达的ABCG1 [5,6]。和ABCA1相似,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的激动剂[24(S)?氢化胆甾醇?24(S)?hydroxycholesterol,GW683065A和TO?901317]均能刺激ABCG1的表达[5,6]。ABCG1 mRNA和蛋白也在大鼠的脉络丛和脉络丛上皮细胞表达,并受24(S)?氢化胆甾醇调节[7]。职称网

    既然ABCG1是巨噬细胞胆固醇跨膜运输的一个关键转运子,那么它在神经元、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和脉络丛细胞也发挥着类似的功能就不足为奇[8]。ABCG1和ABCA1介导胆固醇流出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它们各自细胞外胆固醇的受体具有本质的不同。几个研究组的实验表明,ABCA1倾向于刺激胆固醇流向不含脂的受体,如apoA?I和不含脂的apoE,而ABCG1更倾向于选择脂化的载脂蛋白复合物,如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HDL和外周胆固醇逆向转运有关)和脂化的apoE盘(apoE盘和中枢神经系统有关)[7, 9, 10]。在外周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一个协同过程,即最初的ABCA1依赖的磷脂流向不含脂的受体 (也许伴随载脂蛋白的分泌一起发生)以及随后的ABCG1依赖的脂蛋白?胆固醇复合物的富集[6,11,12]。因此,最初来源于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胶质细胞的apoE盘也许和大脑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神经元)发生相互作用:通过ABCG1介导的方式刺激胆固醇流出和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家族成员诱导相应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职称网

    探讨不同类型的脑载脂蛋白与ABCG1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脂蛋白生物合成的早期步骤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从表达ABCG1的细胞中获得额外的胆固醇,apoE盘必须经由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转换成球状的脂蛋白颗粒,这个过程类似于细胞质高密度脂蛋白的成熟过程[13]。通过LCAT的作用,apoE盘(潜在地携带着50~200个分子的游离胆固醇和磷脂)就会以胆甾醇酯为中心开始聚集,最终形成球状颗粒。这个过程需要细胞提供丰富的胆固醇,而且这些细胞都能表达LDLr家族成员(LDLr有利于细胞以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的方式摄取胆固醇)。与那些已知的参与调控细胞质脂蛋白的成熟和重塑的基因相比,参与重塑脑脊髓液脂蛋白的基因却知之甚少。尽管LCAT存在于脑脊髓液中,但是LCAT的关键激活因子apoA?I,其运输却要穿过血脑屏障。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实验数据证明,存在于大脑中的磷脂转移蛋白(phospholipids transfer protein, PLTP)对于各种亚型的apoE脂蛋白重塑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很明显,apoE的物理状态(如:脂化状态和盘状)却是中枢神经系统apoE功能发挥的主要影响因素;中枢神经系统apoE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脂类运输,诱导相应的细胞信号以及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病理形成通路中作为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的运输载体[14]。职称网

    Kim等[4]通过体外实验证明,ABCG1能够有力地调节神经胆固醇的流出。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ABCA1即能调节神经系统Aβ的生成,又能调节淀粉样蛋白的沉淀[15-17]。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Kim等用稳定表达人野生型APP695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695)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 cells)检测了ABCG1的表达对Aβ生成的影响。和ABCA1功能体外实验观察的结果相似,Kim课题组的实验数据显示:体外转染ABCG1能够显著下调Aβ的生成[4]。相比之下,Tansley课题组用稳定表达人APPsw的HEK细胞转染ABCG1,发现转染ABCG1能增加Aβ的生成[18](APPsw,是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瑞典型突变,突变位点设计为K670M671N670L671,这种突变会使β?分泌酶剪切增加,增加γ?分泌酶底物供应以及增加Aβ的生成)。职称网

    尽管出现以上截然相反的实验结果,其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至少两个课题组的实验环境有显著差别,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在Tansley课题组的实验中,转染ABCG1能增加HEK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的总量,但APP mRNA的表达水平却没有改变,这就与sAPPα和Aβ分泌的增加有关系[18]。在Tansley的实验中,淀粉样蛋白的生成通路是被激活的。而在Kim课题组的实验中,转染ABCG1之后,总体APP蛋白水平没有改变,但APP mRNA,sAPPα以及淀粉样蛋白的生成通路均被显著抑制,结果导致Aβ的分泌下调64%[4]。尽管两个课题组所建立的实验模型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但不同的细胞类型,表达野生型的APP基因与表达APPsw突变基因的对比,以及检测Aβ所使用的不同方法(Tansley等使用ELISA,而Kim则使用蛋白质印迹)都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产生影响。APPsw与野生型的人类APP在HEK293细胞中的转运方式不同,而且来源于APPsw(而不是野生型的APP)细胞内的酸性小泡对于Aβ的分泌和生成起着关键作用。ABCG1仅仅抑制野生型APP的生成,这也许对于晚期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4]。分析ABCG1在体内环境所发挥的功能将有助于解释这些体外实验所得到的发现。职称网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任何生成淀粉样蛋白的老鼠模型就ABCG1在APP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加以特别的研究。因此,也就不清楚是否增加ABCG1就能部分说明肝X受体(LXR)激动剂在上述提到的生成淀粉样蛋白转基因老鼠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激活LXR能够潜在地诱导ABCG1和ABCA1的转录)[19-22]。基于LXR与淀粉样蛋白之间可能的关系,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用生成淀粉样蛋白的APP/PS1小鼠与LXR α/β裸鼠杂交,其子代鼠脑部淀粉样蛋白斑状沉淀发生显著上调:而脑部ABCG1和ABCA1的表达水平却发生显著下调[23]。这些数据表明,ABCG1和ABCA1在阿尔茨海默氏症形成通路中起着一种保护作用,将来进一步通过体内实验利用ABCG1基因敲除鼠与生成淀粉样蛋白的转基因鼠进行杂交也许能更有助于证实上述结论。最近一项关于瑞士人和波兰人的胆固醇相关基因的研究,使ABCG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症之间建立了重要的联系[24]。有趣的是,这些联系却没有在其他已研究的欧洲人中得到证实,如:德国人,比利时人,瑞典人和希腊人[24]。将来大规模人口的研究也许能有助于阐明ABCG1遗传多样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症之间潜在的联系。职称网

    2.2  ABCG2

    ABCG2最初是从多耐药乳腺癌细胞株中被鉴别出来,称之为乳腺癌耐药蛋白。除了在肿瘤细胞表达外,ABCG2还广泛表达于人脑、肝脏、小肠、乳腺和胎盘。用发育期的鼠脑进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从胚胎期到出生后发育,ABCG2在脑中低水平表达,而且以弥散的形式分布。此外,ABCG2蛋白还特别地定位于血脑屏障上皮细胞的顶端。细胞定位分析和用ABCG2基因敲除鼠进行体内实验表明,ABCG2转运子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药物和饮食中的毒素渗透到大脑中。此外,ABCG2可能作为一种翻转酶,加速磷脂酰丝氨酸和标记有核苷酸结合结构域的磷脂酰丝氨酸的外向运输;而且ABCG2还作为雌二醇的输出者。和ABCG亚族其他成员相比,ABCG2似乎不转运胆固醇和植物固醇[9, 25]。但有趣的是,细胞胆固醇水平却能够影响ABCG2 ATPase的活性,进而调节ABCG2的功能[26]。虽然没有证据表明ABCG2直接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形成通路,但作为一个异生转运子,它可能通过阻止或者限制治疗药物进入大脑的方式来影响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职称网

    2.3  ABCG4

    和ABCG1相似,ABCG4是果蝇White基因的另一个人类同源基因。然而,不像ABCG1能在很多组织表达,用Northern blot技术分析表明,人类ABCG4 mRNA仅仅在脑和眼睛的神经视网膜高表达。其他的一些实验数据也表明,ABCG4 mRNA在人和鼠的整个大脑均有表达,而且还在大鼠的脉络丛表达。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发育中的鼠脑,结果显示:ABCG4在胚胎脑的中间层和出生后的小鼠脑灰质区域均有很强的表达。ABCG4与ABCG1在氨基酸序列上的同源性高达74%,因此,ABCG4也能促进胆固醇流向高密度脂蛋白就不足为奇[9,12,27]。除了ABCG4与ABCG1重叠的功能之外,有证据表明ABCG4与ABCG1能在细胞表面形成异源二聚体以刺激胆固醇流出[28]。直接比较ABCG4与ABCG1 mRNA在发育期和成年期小鼠脑区域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实验证明,ABCG4?ABCG1异源二聚体对于ABCG4的功能发挥没有什么影响。用小鼠原代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瞬时转染ABCG4和ABCG1,结果这两个转运子最终均存在于细胞内的小泡中[3]。研究还表明,与ABCG1相反,小鼠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胶质细胞中的ABCG4并不受LXR调节, 此外,用小鼠原代神经元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转染表达这两者任何一种转运子都能上调SREBP?2 mRNA的表达,并同时诱导SREBP?2几个靶基因的表达(这些靶基因主要参与胆固醇合成)[3]。总之,人类ABCG4转运子在脑细胞的特殊定位和功能分析,特别是关于ABCG4转运子在脑脂质动态平衡与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功能分析将是未来值得重点探索的领域。职称网

    3  ABC转运子G亚族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动脉巨噬细胞内的胆固醇发生聚集。已有的证据表明,参与这一过程的ABCG亚族转运子主要有:ABCG1,ABCG5和ABCG8。

    ABCG1能够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减少胆固醇在巨噬细胞中聚集[29]。ABCG5和ABCG8通过形成异型二聚体发挥功能。这两个转运子能够限制小肠吸收饮食中的植物固醇,并通过肝胆管分泌的方式促使多余的胆固醇排除体外[30-32]。ABCG5和ABCG8基因突变会导致一种罕见的脂质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缺陷性疾病?β植物固醇血症,这种患者体内的胆固醇和植物固醇会在循环过程中发生聚集,因此,这种患者对于饮食中的胆固醇十分敏感。而体内高胆固醇水平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因此,植物固醇血症患者更容易提前患上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相反,如果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体内过表达ABCG5和ABCG8,则会降低患病小鼠肝脏和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33]。职称网

    4  ABC转运子G亚族与人类疾病治疗

    几个研究组的实验表明,在阿尔茨海默氏症老鼠模型中,LXR的激动剂? TO?901317能够显著减少淀粉样蛋白沉淀[19-22]。LXR另外的激动剂,如GW3965也能有力地调控大脑中LXR的靶基因[23],这种化合物通过LXR依赖的通路似乎也能减少体内的淀粉样蛋白沉淀。尽管最初都认为抗淀粉样蛋白作用的基因主要是ABCA1(LXR的靶基因),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ABCG1基因以及其他非ABC转运子基因(APOE,SREBP?1c)的诱导和炎症反应调节基因的衰减也在抗淀粉样蛋白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4,23,24]。因此,可以看出LXR的激活能诱导多条信号通路共同调节体内淀粉样蛋白的生成、沉淀和清除[21,34]。

    ABCG1和ABCA1受LXR成员调控, 并且这两个转运子是细胞胆固醇动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因子[35]。LXRα和LXRβ均在脑部表达,实验表明它们通过调节ABCA1进而加速神经胆固醇流出,减少β淀粉样蛋白生成。这些研究说明,LXR在调节脑淀粉样蛋白沉淀方面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药物靶点,也同时为将来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ABCG1和ABCG4能够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在巨噬细胞中ABCG1和ABCG4能够特殊地受到LXR的调控[9]。而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动脉巨噬细胞胆固醇发生聚集。目前一些制药公司开始寻找LXR 激动剂作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寻找能激活ABCG1和ABCG4, 又不能促进脂肪合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药物, 是ABCG4和ABCG1在临床治疗上的发展趋势。职称网

    5  小结与展望

    ABCG亚族转运子:ABCG1,ABCG2和ABCG4均在脑部表达,已有的研究表明,它们在脑脂质转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许多关于ABC转运子G亚族的功能分析大多是基于体外实验研究,因此,下一步利用转基因和基因敲除鼠模型研究ABC转运子G亚族在体内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利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小鼠模型研究其在多种病理条件下的功能将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探索它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形成通路中发挥的功能,将有望为治疗这一类重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心血管疾病作为人类的第一大疾病,其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颇受世界的关注。仅2006年,世界上因诊断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济开支就超过6000亿美元。科学家预测21世纪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将会成为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致残乃至死亡最主要的因素[36]。虽然有证据表明ABCG1,ABCG5和ABCG8可能参与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的发病过程,但这些转运子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细胞信号通路网络,因此,关于这些转运子之间互相作用的详细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阐明。职称网

【参考文献】

  [1] Puglielli,Tanzi RE,Kovacs DM.Alzheimer′s disease: the cholesterol connection[J].Nat Neurosci, 2003, 6(4):345-351.

[2] Tansley G.H, Burgess BL, Bryan MT, et al.The cholesterol transporter ABCG1 modulates the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proteolytic processing of beta?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J].J Lipid Res, 2007, 48(5):1022-1034.

[3] Tarr PT,Edwards PA.ABCG1 and ABCG4 are coexpressed in neurons and astrocytes of the CNS and regulate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through SREBP?2[J].J Lipid Res,2007, 49(1):169-182.

[4] Kim WS, Rahmanto AS, Kamili A,et al.Role of ABCG1 and ABCA1 in regulation of neuronal cholesterol efflux to apolipoprotein?E discs and suppression of amyloid?beta peptide generation[J].J Biol Chem, 2007, 282(5):2851-2861.

[5] Abildayeva K, Jansen PJ, Hirsch?Reinshagen V, et al.24(S)?hydroxycholesterol participates in a liver X receptor?controlled pathway in astrocytes that regulates apolipoprotein E?mediated cholesterol efflux[J].J Biol Chem, 2006, 281(18):12799-12808.

[6] Karten B, Campenot RB, Vance DE, et al.Expression of ABCG1, but not ABCA1, correlates with cholesterol release by cerebellar astroglia[J].J Biol Chem, 2006, 281(7):4049-4057.

[7] Fujiyoshi M, Ohtsuki S, Hori S, et al.24S?hydroxycholesterol induces cholesterol release from choroids plexus epithelial cells in an apical?and apoE isoform?dependent manner concomitantly with the induction of ABCA1 and ABCG1 expression[J].J Neurochem, 2007, 100(4):968-978.

[8] Jessup W, Gelissen IC, Gaus K, et al.Roles of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 A1 and G1, scavenger receptor BI and membrane lipid domains in cholesterol export from macrophages[J].Curr Opin Lipidol, 2006, 17(3):247-257.

[9] Wang N, Lan D, Chen W, et al.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 G1 and G4 mediate cellular cholesterol efflux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4, 101(26):9774-9779.

[10] Kennedy MA, Barrera GC, Nakamura K, et al.ABCG1 has a critical role in mediating cholesterol efflux to HDL and preventing cellular lipid accumulation[J].Cell Metab, 2005, 1(2):121-131.

[11] Gelissen IC, Harris M, Rye KA, et al.ABCA1 and ABCG1 synergize to mediate cholesterol export to apoA?I[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6, 26(3):534-540.

[12] Vaughan AM,Oram JF.ABCA1 and ABCG1 or ABCG4 act sequentially to remove cellular cholesterol and generate cholesterol?rich HDL[J].J Lipid Res, 2006, 47(11):2433-2443.

[13] Zannis VI,Chroni A,Krieger M.Role of apoA?I, ABCA1, LCAT, and SR?BI in the biogenesis of HDL[J].J Mol Med, 2006, 84(4):276-294.

[14] Bell RD, Sagare AP, Friedman AE, et al.Transport pathways for clearance of human Alzheimer′s amyloid beta?peptide and apolipoproteins E and J in the mous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07, 27(5):909-918.

[15] Koldamova R, Staufenbiel M,Lefterov I.Lack of ABCA1 considerably decreases brain Apoe level and increases amyloid deposition in APP23 mice[J].J Biol Chem,2005a, 280(52):43224-43235.

[16] Hirsch?Reinshagen V,Wellington CL.Cholesterol metab?olism, apolipoprotein E, 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 and Alzheimer′s disease[J].Curr Opin Lipidol, 2007, 18(3):325-332.

[17] Wahrle SE, Jiang H, Parsadanian M, et al.Deletion of Abca1 increases Abeta deposition in the PDAPP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J Biol Chem,2005, 280(52):43236-43242.

[18] Tansley GH, Burgess BL, Bryan MT, et al.The cholesterol transporter ABCG1 modulates the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proteolytic processing of beta?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J].J Lipid Res, 2007, 48(5):1022-1034.

[19] Koldamova RP, Lefterov IM, Staufenbiel M, et al.The liver X receptor ligand T0901317 decreases amyloid beta production in vitro and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J Biol Chem, 2005b, 280(6):4079-4088.

[20] Burns MP, Vardanian L, Pajoohesh?Ganji A, et al.The effects of ABCA1 on cholesterol efflux and A beta levels in vitro and in vivo[J].J Neurochem, 2006, 98(3):792-800.

[21] Koldamova R,Lefterov I.Role of LXR and ABCA1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implications for 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J].Curr Alzheimer Res, 2007, 4(2):171-178.

[22] Riddell DR, Zhou H, Comery TA, et al.The LXR agonist TO901317 selectively lowers hippocampal Abeta42 and improves memory in the Tg2576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Mol Cell Neurosci, 2007, 34(4):621-628.

[23] Zelcer N, Khanlou N, Clare R, et al.Attenu?ation of neuroinflammation and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by liver x receptor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7, 104(25):10601-10606.

[24] Wollmer MA, Sleegers K, Ingelsson M, et al.Associa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related genes in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genetics, 2007, 8(3):179-188.

[25] Janvilisri T, Shahi S, Venter H,et al.Arginine?482 is not essential for transport of antibiotics, primary bile acids and unconjugated sterols by the human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ABCG2)[J].Biochem J, 2005, 385(Pt 2):419-426.

[26] Pal A, Mehn D,Molnár E,et al.Cholesterol potentiates ABCG2 activity in a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system: improved in vitro model to study function of human ABCG2[J].J Pharmacol Exp Ther, 2007, 321(3):1085-1094.

[27] Vaughan AM,Oram JF.ABCG1 redistributes cell cholesterol to domains removable by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but not by lipid?depleted apolipoproteins[J].J Biol Chem, 2005, 280(34):30150-30157.

[28] Cserepes J, Szentpétery Z, Seres L, et al.Functional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uman ABCG1 and ABCG4 proteins: indications for heterodimerization[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4, 320(3):860-867.

[29] Graf GA, Cohen JC, Hobbs HH.Missense mutations in ABCG5 and ABCG8 disrupt heterodimerization and trafficking[J].J Biol Chem, 2004, 279(23):24881-24888.

[30] Wilund KR, Yu L, Xu F, et al.High?level expression of ABCG5 and ABCG8 attenuates diet?induced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atherosclerosis in Ldlr?/?mice[J].J Lipid Res, 2004, 45(8):1429-1436.

[31] Yu L, von Bergmann K, Lutjohann D, et al.Selective sterol accumulation in ABCG5/ABCG8?deficient mice[J].J Lipid Res, 2004, 45(2):301-307.

[32] Yu L, Gupta S, Xu F, et al.Expression of ABCG5 and ABCG8 is required for regulation of biliary cholesterol secretion[J].J Biol Chem,2005, 280(10):8742-8747.

[33] Liang Y, Lin S, Beyer TP,et al.A liver X receptor andretinoid X receptor heterodimer mediates apolipoprotein E expression, secretion and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in astrocytes[J].J Neurochem, 2004, 88(3):623-634.

[34] Cao G, Bales KR, DeMattos RB, et al.Liver X receptor?mediated gene regulation and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in brain: relevance to Alzheimer′s disease therapeutics[J].Curr Alzheimer Res, 2007, 4(2):179-184.

第7篇: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深化研究全面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众兴实验小学坚持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从单项研究到主导课题系统研究,从教法研究到学法研究,探索出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了 "三位一体"阅读网络、自主学习课堂"六步教学法"等校本研究成果,并积极探索转化科研成果,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强化校本教研, 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服务和引领作用

所谓校本教研, 就是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探索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形成有指导性的理论, 发挥其引领作用。我校的教育科研正是基于校本, 注重过程, 不断进行深化研究的。

2001年, 我校大部分数学老师都感觉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性,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个性,课堂上缺乏生气,学习中缺少乐趣。针对这种传统的单纯的接受型教学的弊端,我校数学组提出了"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 并向市教科所申报立项。经过几年的研究, 形成了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即:" 激趣引疑—— 探索验证—— 评价反思—— 应用拓展",该模式的运用,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了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这一课题的研究, 在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使教师们认识到, 教育科研并不是高深莫测, 可望而不可及, 进而产生了科研意识。

2003年,是我校教育科研向整体性、校域性迈进的新起点。当时的新课改在全国兴起,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要改革新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获取新知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面对这样的要求, 结合我校实际, 我们感到困难很多, 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老教师感到无从下手, 新教师虽有改革的热情,却没有经验, 这些都使新课改的落实成为难题。要将全体教师引领到新课改的轨道上来, 就必须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 就必须从教育科研入手, 将教育科研由单打独斗引领到整体性、校域性上来, 让全体教师参与研究。于是,我们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课题, 向省教育学会申请立项, 作为学校的主课题, 进而形成了全员化、校域化的科研氛围。在课题研究实践中, 各学科结合自己的实际,确立子课题。并从教学模式入手, 采取调查、分析、边实践、边分析、边总结的做法, 使新课改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迅速开展起来。经过全体教师积极探索、成功地构建了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六步教学法"即第一步:制定目标——学生自主看书,理解教材,制定学习目标。 第二步:自主学习——根据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找出问题划下来,发现问题作标记。

第三步:合作探究——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第四步:归纳提升——先让学生小结,教师再补充归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了自行收获知识的快乐。

第五步:达标反馈——这一环节,是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要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采用教师提前设计的课内题目进行,既是对本节课一次系统总结,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后的一个把握,以便及时补充反馈。

第六步:拓展延伸——教师提出问题或要求,学生课外继续学习探究延伸课堂知识。以此开创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将学生由被动单一的学习引领到主动合作的学习上来, 由教法研究引到学法研究;将教法研究与学法研究结合起来。实践使我们体会到: 校本科研要注重找准问题, 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 校本科研要注重引领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校本科研要注重提高教师整体科研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突出转化, 不断提高成果价值

教育科研的目的不仅是认识和探索教育规律, 更重要的是把这些规律的认识科学地运用于教育实践, 用来指导实践, 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学科的教育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历练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发展。因此, 当课题通过鉴定后, 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 而应根据专家的意见, 不断进行深化研究, 不断完善和补充, 对其取得的成果及时进行转化和推广, 做到结题不结束,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成果价值, 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 一) 制定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教师转化成果的积极性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转化成果的积极性,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采取考核、表彰、奖励等措施, 并和评优、晋级挂钩, 特别是在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过程中,将科研成果作为重要内容。

( 二) 转化成果的几个具体策略

1. 在研究中运用

小学教育科研, 最大的特点是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所以在课题研究中, 应做到边研究边总结边运用, 对于阶段研究中的成果, 应及时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使其直接发挥作用。例如: 我们在《学习方式》课题研究中,以学科为单位, 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集中探讨在什么情况下自主学习,什么情况下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探究学习。例如大家探索出: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四种情况: 1.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 2.搜集信息; 3.阅读教材; 4.完成作业。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三种情况:1.质疑问答,2.解决难题,3.观点分歧等。这都是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我们及时将这一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 实际是在转化成果, 使之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这种转化,时间短, 见效快, 易操作。

2. 在问题中完善

在转化成果过程中, 难免出现问题, 我们觉得出现问题是好事, 往往是通过解决问题使成果更加完善。例如: 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成果,已经运用6年, 效果非常显著, 可是有个别家长反映,运用这个模式上课,老师自在,学生累,而且差生将更差,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将"探究式教学"的做法向家长开放, 请家长进课堂,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当家长们亲眼看到孩子们当堂表现的实情时, 无不拍手叫好。同时, 我们也强化了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关注学困生, 加强辅导,避免出现两级分化, 这样使成果更完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 在转化成果过程中, 要善于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提高成果质量, 切不可因噎废食, 半途而废。

3. 在实践中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育科研成果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中,才能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使之更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我们的 "六步教学法", 经过不断的实践, 不断的研究,得到了发展。例如: 数学, 在课题研究时, "六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制定目标。要求学生自主看书,理解教材,制定学习目标,经过实践, 感到不太合适, 不是所有年级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制定出目标的, 没有普遍性, 经过大家的研讨, 将"学生自主看书,制定学习目标" 改为 "学生自主看书,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这样更具有可操作性, 其它学科也都进行了修改, 有的学科在运用时调整了顺序,有的学科则减少了环节, 使之更科学、更有实效性, 使"六步教学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4. 在研讨中提升

新课标指导下的"六步教学法", 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它不仅是课堂环节的六步, 更是教法的体现, 它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备课中的实际问题, 形成规律性, 同时也涵盖着学法的层面, 将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有机的统一起来,二者互为因果。通过这样的理论提升和操作指点, 有助于提高成果的价值, 使教师在实践中有所遵循, 便于操作,使科研成果具有普遍性。

5. 在推广中提高

我们的研究成果, 是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既有理论支持, 又有操作指点, 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于是,在县教科室领导的指点下, 我们主动对外推广, 其目的是为了合作交流, 一则得到有识之士的指点, 二则为了给兄弟学校一点帮助, 能够发挥一些辐射作用。主要途径为:利用送教下乡之际,宣传我们的活动;利用各级研讨会推广我们的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到: 教育科研成果只有在转换和推广中才能得到进一步检验、丰富和发展, 才能不断提升成果价值。所以, 课题研究成果不能束之高阁, 更不能作为装饰,应该成为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第8篇: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林木声充分肯定了上阶段省环保局解放思想学习活动取得的成果。他指出,省环保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解放思想学习活动,做到“真正当回事,真正动了脑筋,真正拿出了东西”。学习活动呈现“四个特点”,即部署周密,思路清晰;选题准确,重点突出;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广泛深入,成果明显。下阶段解放思想学习活动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调研的成果,集中研究改进工作的意见,形成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全省环境保护的思路、措施、政策和制度。调研的目的在于制定决策、指导实践,要及时转化调研成果。要将调研成果中的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分门别类,认真梳理和科学提炼。环保部门自己能制定出台的要马上落实,需要省委、省政府采纳实施的要尽快上报。对一些条件暂不成熟、研究尚不充分的政策措施,要继续深化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原则,成熟一个推出一个,明确一个落实一个。

林木声强调,新时期环保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创新措施,通过推进污染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工作思路上,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

一是必须更加注重强化环境保护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充分发挥环保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引导和服务于科学发展,积极服务于那些自主创新能力强、经济附加值高、符合主体功能区要求、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产业和项目的发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推动各级政府进一步树立环保基本国策意识,强化环保公益性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中的主导地位,防止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简单地推向市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环境保护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市场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建设和运营专业化。

三是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环保参与政府的宏观决策。当前,环境保护已进入国家宏观决策层面,环保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履行参与宏观决策的职责,强力推行规划环评,推动实施环保规划,积极参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研究制定环保经济政策,引导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为主向“预防为主”的转变。

第9篇: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范文

一、创新课题拟定整合机制,实现面上拓展与深度挖掘同步

课题是学会工作的灵魂。对此,学会同志顺时、顺势追热点、探难点、搜盲点,坚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工商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从中拟课题、筛课题、定课题,努力在课题的整合上求实、求细、求精。

1、触点对接,增强课题的前瞻性。课题拟定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富有创新性。为实现两者之间相融相通、走活“一盘棋”。他们积极开展触点对接,既打开“天窗”观“气象”,准确把握形势发展“风向标”:又立足“本会”看“全局”,及时汇集研讨工作“作战图”,使课题拟定既体现上级要求,又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在于部考核中,干部履职质效如何考量一直是个难题,他们便把“履职的质量评价、标准控制、能力保障和考核奖惩”作为课题,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管理的研究,积极探索长效管理的路径和办法,出台了经济户口管理、登记注册、行政执法办案三大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和学分管理办法,大力促进“四个统一”的落实。

2、虚点踩实,增强课题的实用性。课题拟定事关研讨价值的取向。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围绕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征题、定题。一是向局领导征题,实现课题与局党组中心工作相一致;二是向职能科室征题,实现课题与创特色、创亮点相一致:三是向基层分局征题,实现课题与推进争先进位相一致。上下联动思题,左右配合议题,集思广益汇题,从而增强了课题的务实性,扩大了调研成果的运用力。按照这一思路,他们通过调研制定的《东台工商局基层分局标准化管理操作规程》,将巡查组、经检中队、综合组人员按5:3:2比例配备:目标任务、履职质量、内部秩序按3:5:2比例考核:组队之间衔接“三单一台账”(工作协调承办单、任务单、反馈单、事项办理台账)运转平台等工作模式已形成定式,并在盐城市工商系统推广。

3、亮点做足,增强课题的连续性。从调研成果中再拟子课题是将研讨向纵深推进的有效举措,他们对此紧抓不放、扎实推进。省工商局提出加强“服务型、监管型、法治型”三型工商建设后,他们紧扣“监管型工商建设”的要求,在形成《加强巡查监管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础上,进一步拟定“巡查监管工作的标准界定”、“巡查监管如何一次成像”等10个方面的课题开展研讨、交流,又从中提炼“强所的路径探索”和“加强监管型工商建设的思考与创新”等新课题和调研文章,进人上级局领导的决策程序。这样,即使课题内容丰富,又来源不断,始终朝着做深、做强、做细的方向发展。

二、创新课题落实责任机制,实现条线运作与团队攻关融合

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大落实力度,是提升工作质效的关键点。他们按照“集智、增力、强质、提速”的要求,健全“调研课题、责任主体、协办单位、完成时间”四位一体的课题落实责任机制,全力实施“组团式”研讨。

1、立足高起点,跨层级组团。2006年,他们以商标富农为课题,在省局学会具体牵头指导下。组建省、市、县三级学会联动的“一主四分”五个课题组,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等方面人手。多途径搜集大量资料,实施课题攻关,先后拟定调研提纲101项,从五大方面28项内容精耕细作,形成了《创新和建立商标富农机制的调研报告》,得到省局、国家总局学会的认可,并被地方政府转发。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商标的发展,

2、立足高水准,跨职能组团。在县级局学会队伍中,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因题而定、有的放矢聚集骨干力量、业务能手、监管精兵,实施优势互补、互动提升是他们在研讨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他们在《加强基层分局标准化建设》、《基层分局巡查监管组建设》、《经济户口标准管理操作规程》、《巡查监管月考核办法》等课题研讨中,实施跨职能组团研讨,拓展思路,使得调研成果更具专业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为实现全面履职、推进职能到位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3、立足高平台,跨部门组团。工商部门履职涉及面广,不断加强和深化部门之间的配合是日常工作中的话题,他们坚持课题先定、研讨先行、举措先议。在全国集中整治商业贿赂专项行动中,他们以规范案件移送为课题,主动与地方纪检监察、检察院和公安局共同拟定《涉嫌违纪案件移送办法》、《涉嫌犯罪案件移送规定》和《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操作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推进了执法办案工作的开展。他们这种做法,被《中国工商报》以“东台借助社会力量查处商业,贿赂”头版头条刊登。

三、创新课题管理监控机制。实现重抓结果与重抓过程并举

细节决定成败。从课题确定到成果形成,要经历提纲拟定、思考酝酿、组织研讨、资料收集、材料撰写、修改提炼、成果运用等系列过程。他们实施四项制度,强化过程的精细管理。

1、建台账,实施目标管理制。他们分年度将课题按课题认标、过程控制、成果运用等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对每一个课题名称、申报单位、立项和完成时间、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课题撰稿人等27个内容进行逐一登记、对账。仅2007年,他们建档的重点课题就有12个,全部按要求落实到位。

2、定路径,实施共谋推动制。调研课题往哪个方向延伸、按什么路径运作,直接决定课题研讨的质效。他们工作前移、重心下移,就每一个课题调研步骤、调研提纲及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与课题组人员细谋深挖,切实为研讨工作起好步、开好头,确保研讨工作不走样、不变形。

3、抓进度,实施督查追踪制。坚持将课题落实的绩效列入基层分局、机关科室分区、分组竞赛内容,列入全局月度工作例会点评、季度考评、年终总评的范畴,实施追踪督查,做到一根线穿到底、一根桩夯到底、一根轴转到底,使课题研讨自始至终按规运作、按时动作、按标操作,比进度、比质量、比效果的研讨氛围在全局日趋浓烈。

4、考绩效,实施成果评估制。以调研的执行度、到位的规范度、推广的应用度、实效的满意度为参数,采取分局推荐、科室评议、领导认可的办法对调研成果实施全方位评价,确定年度最佳调研成果,并将结果作为个人考量、学组考评的重要依据,重

思考、善调研、出精品已成为科室、分局调研工作的内在追求。

四、创新课题成果转化机制,实现线性应用与辐射延伸的互动

理论调研工作,出发点是破解履职难题和推动工作创新,落脚点是服务工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他们在促进成果转化工作中,不断加固“先前引领、跟踪指导、延伸辐射”链条,努力把成果转化发挥到最大、最佳。

1、转化难点消在前,让调研成果成为凝心聚力的“磁场”。对先进的调研成果中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略,人们的认识难免步调不一。为消除盲点和认识误区,他们主动深入科室、分局全方位倾听和收集对调研成果的反响,及时反馈相关建议和意见。同时,充分发挥机关和基层分局学组的阵地作用,采取图解式、培训式、结对式等手段,提高对调研成果的接受度,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消除疑虑、困惑,让大家在全面理解中接纳新知、刷新理念,在准确把握中争取作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