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精选(九篇)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1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质;职业精神;高职教育

伴随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嬗变。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将职业素质作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的重要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曾请著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追踪调查了2009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2933份有效调查样本证实: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通用职业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因素。

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两大层面,一是技能层面,二是精神层面。从中国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这十几年来看,学生专业与职业技能素质培养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学生的精神素质、尤其是职业精神培养却远远落后,这表现为职业精神内涵的含糊不清和实际教育过程中的非系统性,这与社会对“职业人”的需求远不相称。因此,本文打算就高职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以期能对完善中国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产生积极意义。

一、国内职业精神教育研究及实践状况分析

素质教育理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中国盛行,但将素质教育引入国内高职教育则相对较晚。2000年时任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的张铃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撰文呼吁在高职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之后,关于高职素质教育的研究日渐增多,关注点集中于高职素质教育内涵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代表作为翟惠根的专著《职业素质教育论》,他明确提出职业素质的技能层面和精神层面。在他之后,不少研究者把焦点放到如何在高职院校实现素质教育,特别是其精神层面的要求上。大多数研究者将职业素质精神层面的内涵笼统理解为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研究内容主要为三方面: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职业道德的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实现的途径。

从2005年开始,职教研究中开始有人使用“职业精神”一词,详见孙锦茹等在《职教论坛》2005年第4月发表的《日本职业精神教育的启示》一文,他们在叙述日本经验时使用“职业精神”,但是提及中国高职教育届应该学习日本的方面时,又是用“职业道德”,似乎职业道德就是职业精神。2007年前后,高职教育界有专业人士开始对“职业精神”进行专门探索,主要研究职业精神对于高职教育的意义。在这些相关研究中,不少文章对“职业精神”内涵有较为简洁的界定,且多认为职业精神是与职业相关的精神状态,包含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这类界定触及了一些本质,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但论述的严谨度和逻辑层次均待提升。

纵览以往研究,不难发现它们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我国现有的大多数相关研究作品,没有使用“职业精神”一词来表达职业素质的精神层面要求,而是习惯性地以“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词代指其意。而且在“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的使用上,常常混用,似乎两者毫无差异。这恰好反映了我国高职职业精神教育缺乏整体系统性思考,表现为教育内容上的相对狭隘和实际训练中的空洞无物。还有一些研究,则将职业精神的内涵定得过于宽泛,如将职业技能作为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不少高职院忽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和活动较为单一,甚至有些学校将职业教育等同于专业证书+毕业证书教育,将职业精神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业指导教育”课+“毕业实习”。就业指导教育多方法论指导,实质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基本依赖于一门课和一两个月的实习,“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基本价值观教育,职业性并不突出,实习教育通常又比较短暂,且大多在临近毕业时进行,应景意识明显,易造成职业精神教育流于形式,结果是毕业生职业精神匮乏。

二、西方职业精神内涵研究与借鉴价值

职业本是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产物,是世俗生活中人们谋生的手段,在漫长的西方封建社会里,职业被赋予的价值含义与其说是服务性和生产性的,还不如说是基于血缘、家族传统、阶级层次而来的被动身份象征。在中国,职业俗称“营生”,被看成是小人赢利的手段,劳动一贯被官僚和士大夫们所轻视。在西方,职业的价值一如东方,它在宗教圣坛里找不到应和之声,传统基督教教义反对盈利性工作,认为劳动只是为了维持人类生活所必需,并无精神价值。因此,职业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难以保留一席之地。可以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当时的情况是有职业而无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精神。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宗教改革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城市化和全球拓殖运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改变。一种积极‘入世修行’的人生信仰开始主导人类对生命的理解,对财富、牟利、工商业等经济活动人们也给予了有力肯定。”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让很多底层百姓看到了自己诚实劳动的社会意义,职业除了工具性意义外,更多代表着宗教价值——天职。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职业是同胞之爱的外在表现,是上帝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是个人道德生活的最高形式。经过路德的改造研究,职业成了来自上帝的Calling——一种召唤。职业的身份与等级差别在信仰中慢慢消解,职业的神圣性却在渐渐上升,甚至“每一种正统的职业在上帝那里都有等同的价值”。人们将敬职、勤勉、忠诚工作看成是崇敬上帝的表现,而懈怠、马虎敷衍对待工作是对上帝的亵渎,应受到批判与惩罚。职业的精神内涵因此逐渐生长,并且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看来,已经成为一种显示资本主义活力所在的资本主义精神。韦伯界定的资本主义职业精神作为一种信仰层次的激发机智,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世俗劳动品质的提升。但是,从信仰到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理性行动准则,西方其实也走过许多曲折的路。特别是在追逐财富过程中的失序现象比较严重。比如商业欺诈、信用欺诈等,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为此,西方社会不得不通过民间和政府手段,强化民众的资本主义职业精神。从上世纪初,社会工作领域开始了对职业的专业性规范,重点放到职业的精神领域,职业伦理的研究与建设成了学界和行业协会关注的焦点。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工作领域的职业伦理规范已经比较完备,而社会其他领域的职业伦理研究日渐盛行,特别体现为商业领域、医疗服务领域等。学者们也展开了伦理是否可教,如何教等方面的探讨,欧美学术研究型院校和技术与职业类院校将职业伦理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更多学者开始从学科专业的角度研究职业伦理教育模式。这带来的结果是西方社会对专业伦理的教育比较系统,而对普世的职业价值观不是非常重视,这与西方国家强调宗教对人一般价值观的影响以及信奉多元主义理念有关,但随着科学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宗教在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地位呈现弱化态势,因此,西方职业精神教育也就体现出相对的狭隘性。尤其是,当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人的职业随时可能发生改变和转换,过于突出专业伦理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职业迁移并非利好。

另外,英美等西方国家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社区学院都会和中国一样提供一些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对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与职业情感均有所裨益,有些特别的设计值得我们借鉴。

三、高职职业精神内涵新论

对比国内外研究层面与教育实践层面的现状,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对职业素质的精神层面界定过于宽泛,造成内涵混乱,并不适合中国高职教育为现代工商业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为高职职业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人的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价值观、人生观等诸多观念的体现。而职业精神是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是一种稳定、持续、成熟的充满职业尊严感、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的职业价值观和工作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专业技能和创新潜能的精神动力。职业精神虽然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但是精神活动具有经验性、承接性与改进性特点,它可以提早干预,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展开职业精神教育。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高职职业精神教育实质上就是针对高职学生而展开的职业精神教育,旨在帮助准职业人才回答清楚:我是谁,我要为谁工作,我工作的意义在哪里等问题,其内涵应包含:劳动价值感悟与职业的人文理解、“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行为,特定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与训练、职业精神实习训练等四方面。 转贴于

(一)劳动价值感悟和职业的人文理解

职业本质上是劳动,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生存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职业精神最为基本的要求是,从业者或准从业人员要对劳动建立起价值认识,并对职业之于生活和人类生存的意义能够有所感悟,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要建立起劳动价值观,承认劳动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二是肯定劳动的审美意义,在生活中尊重并褒扬劳动。

所谓劳动的价值观,就是以劳动作为人生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的价值观。劳动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劳动改造并创造社会财富,社会的进步赋予了人劳动的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类有意识的劳动创造了美,因为自由的创造能带来创造美,从无到有的生产能获得满足美。因此,劳动的过程是美的,劳动的结果是美的。诚然,赞叹劳动的美学价值,并不否认劳动的功用价值。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劳动,这里有强制的意味,但更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大气之美,这是人“义”之体现。

当下,消费主义盛行,劳动与消费相比,似乎后者更有吸引力,大众传媒渲染的也多是消费美学,对于劳动之美的展示少之又少,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和价值偏差,忽视劳动之美,甚至将劳动看成是卑贱者的专利。因此,在年轻学子求学过程中,进行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审美教育是最为基本的教育。为此,或潜移默化影响或课程化教育去加强劳动价值观和职业的人文理解就变得格外重要。

(二)“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修为

如果说劳动审美和劳动价值观,是人人需要具备的话,那么职业道德则是职业人必备的品质,也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涵。现代职业道德,接近于中国传统中的“诚”、“礼”、“义”,即在为他人服务和工作过程中要做到诚信明礼、公平正义。在人际交往中讲求团结协作、互利共赢。在西方,职业道德接近于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责任”,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它是一种对职业活动内容的义务,每个人都应感到、确实也感到了这种义务。”韦伯的话实际上表达了职业道德的有两层意义:职业道德既是社会对职业人提出的综合性要求,也是职业人应该明确认知的与职业相关的道德。

具体来说,职业道德既体现为所有职业人都需要具备的职场基本道德素质,也体现为与特定职业相关的规范和道德。职场基本道德具有普适性,当前,主要体现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平正义、乐于奉献等,这些品质具有很强的迁移性,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它是职业人职业品质的基石。这些品质有些伴随人的成长,已经打下了早期烙印,比如勤勉、忠诚、公平等,但在其规范性、系统性以及道德冲突的处理方式上,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有很多文章可做。

(三)特定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与训练

职业道德并非天生具备,就像职业人也来源于人的角色转变,这些道德品质的形成更有赖于韦伯所说的后天教育与影响。而对于专业性强的职业领域而言,专业伦理规范训练则是职业精神必备的内容。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通常被称为专业人员,即该行业“可被取代性”比较低,通常情况是被取代性越低专业程度越高。他们一般要经过社会的专业培训,或拥有执业执照,这些人与社会大众相比拥有更多的有关某个领域的知识或能力,并能提供专门的服务。对专业人员来说,他们职业行为的正当性必须有专门的伦理规范与标准,旨在防止相关人员滥权侵害社会。所谓专业伦理,是专业团体和组织,为体现该专业领域的要旨、价值理念和服务精神,并规范从业人员而制定的价值判断基础和伦理规范。它通常包含四方面:共同的职业理想、指导性伦理守则、规定性伦理制度以及对违规者的制裁。具体内容涉及这几方面关系,如:与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与行业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与前文提到的普适的职业道德相比,专业伦理规范具有专业性强,细致程度高,与实务关联度高,但适用人员相对狭窄的特点。中国的专业伦理规范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大多数专业领域均建立起了专业组织和基本专业伦理,高职教育可以通过与相关行业展开合作,对专业性强的专业展开必要的专业伦理规范教育,这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找到职业定位,更好服务社会。

(四)职业精神实践训练

职业精神不仅是抽象理论,而且应该是实践文化。加拿大亚伯达大学人类生态学家伯纳J.斯柯瑞尼克和其学生瓦尔·金杰斯基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被访者的职业精神形成于工作过程中,其比例高过“与生俱来”、“受某个特定事件刺激”,因此职业精神是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的精神,离开实践场所,职业精神便无从谈起。因此,职业精神的内涵应该包含建立模拟场景,激发并训练相关职业情感的过程。具体到职业教育中,如果只进行理论的职业道德与专业伦理的讲述那么这种职业精神是虚幻的,与真实难以接轨的。必须把这类理论的教育放到现实情景中进行锻造。这类锻造属于情境教学法的一种,这是过程是对抽象职业精神理论的再校正,通过不特定的情境,意想不到的矛盾的挑战,来让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进一步实证。比如,对于劳动的价值,虽然自己阅读、教师讲授均能让学生产生某些认知,但这些认知,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发挥立体的感官效果,并内化为实质的感悟。所以职业精神的实训应为职业精神内涵的一部分。

第2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运用以强带弱的方法让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如:教育体质好、能力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同情和爱护体弱者。如:经常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为人和善,不歧视体质弱者和有残疾的同学,说话有礼貌,对人以诚相待,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体育教学要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团结合作的集体,才有凝聚力。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是一门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课程,学起来很苦很累。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更多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培养学生智能的发展。学生智能水平的高低除了先天的因素外,还要靠后天的锻炼提高。如:田径教学中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说体育课是提高学生智能水平的最佳时机。

三、身体、心理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教学能使学生从实质上了解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为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至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考试、达标测试、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稳定性和适应性,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好习惯,让学生明白“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一道理。

第3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摘要: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内涵分析

作者简介摘要:李继坤(1963-),男,广东潮洲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从事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普通教育而言的。传统普通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是知识本位、学科导向,按照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来系统设计各个层次的教育内容,而忽视行业、职业等社会需求,忽视各类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①而职业教育则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职业教育领域中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

首先什么是“职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的总和。

再说“教育”的含义。由顾名远主编的《教育大辞曲》中对教育的解释,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他首先明确了教育属于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次,规范了这种社会活动是通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来完成的;然后,他把教育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摘要: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意识、内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等级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人类社会共始终。

有关“职业教育”的概念,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连名称都有多种不同的叫法。

在我国各种叫法中,影响最大、正规化程度最高的有两种,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前者是1985年《中共中心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后者是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定的,而后者最终成为我国有关这种教育类型的法定名称。但是前者仍然在许多领域继续发生重大影响,如摘要:我国大陆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现在均称为“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有两家级别很高、影响很大的职教杂志,一家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一家叫“职业技术教育”。

其实,我国最后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职业教育”的名称是一个历史悠久、包容性很强、非常严谨准确的名称。它发端于“五四”运动前夕我国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历经近80年的发展历程,到1996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被确定下来。它包括了“技术教育”的全部内涵摘要:在传统的职业体系中,有些职业(如技术员、技术工人等)本来就有明显的技术性,其职业教育相应地也具有明显的技术内涵。不过,这些职业岗位多属于第一、第二产业领域,属于“大理科”范畴。而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职业的发展、进化和职业技术的扩展、延伸,传统的无技术或非技术职业正日益减少,具有技术性的社会职业日益增多,而其领域又大大超出了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范围,许多是属于第三产业领域的(如管理性职业、服务性职业),属于“大文科”范畴。②相应地,其职业教育自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只是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狭义的“技术”概念之中而已。可以预言,随着职业和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将普遍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而简单的生产劳动教育将不再能代表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这种教育的名称应当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定为“职业教育”,以维护法律的严厉性,不应该再有什么非议。“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名称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职业教育的完整内涵,应该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越来越普遍采用这个广义的词语,共意义在于摘要: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了技术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另一方面强调了从抽象理论到实践过程的“教育和练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基本已经达成共识摘要: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一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新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二是即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三是职教法中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练习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练习是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③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向。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所要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创业教育必然离不开创新,必然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这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特性。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近年来非凡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开发符合职教特征的创业课程。以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为例,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探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一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职业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向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据探究表明,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的知识可用15年,高等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则只能用5年。所以,加强职业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基础之上构建一个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已成为新世纪教育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全面的终身化职教体系的重要性。形成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曾经召开的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座谈会上也曾提到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并提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四项保障办法,为人才的终身制培养提供了保障。

职业教育它具有双重属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它既相同又相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对它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得到更明确的熟悉。前者是一种“依靠性强”和“变化周期短”、和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种具有相对独立性、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睛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④

参考文献摘要:

①张震中、职业教育体系探究导论[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和教育.

②辜胜阻.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第4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我国教育目的60年的演变过程

我国的教育目的60年来几经变化,明文规定的就有近20个。这些成文的教育目的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可将60年教育目的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为新民主主义服务阶段

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教育目的存在时间短,仅有建国初期的几年。严格地说,它仅作为一种过渡形态存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49年12月。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显然不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教育目的很快就成为历史。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目的随之出现。必须注意,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就已出现在教育目的表述中。但“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这些带有浓厚社会主义改造意味的提法,使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被掩盖于政治斗争之下。

(二)“为无产阶级服务”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了对新时期教育目的的不断探索。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明确对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做了分别陈述。

196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以及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 《小学四十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中学五十条》),把1957、1958年提出的教育目的合二为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上述教育目的进一步明确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次规定的教育目的不是作为指导纲领提出的,而是对前20年教育事业的总结。

宪法对教育目的的规定是该阶段教育目的的完整表述。从时间范围看,“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教育目的在中国存在20余年之久,其中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为动荡的十年――“”时期。十年动荡,教育目的的政治性被“有心人”利用,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有人认为,这是由“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教育目的的自身缺陷所导致。不可否认,这一教育目的带有浓厚的“左”的倾向,政治色彩过于强烈,但也应看到它在社会主义事业起步期的必要性。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展开了对教育目的的反思与探讨,对教育目的进行修正。至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界先后出现了三次讨论教育方针的热潮。

1981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并不算是标准意义上的教育目的,但它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带给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绝不弱于任何时期的教育目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90年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及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上述教育目的被略作调整,载入我国教育的根本大法。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目的的内涵极为丰富,蕴涵了许多积极的新鲜元素――“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等,体现了第二代领导人所提倡的“改革”“开放”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这一时期的主题,教育目的的政治性有所弱化,但在1989年以后,“接班人”这一带有较浓的政治性色彩的话语开始出现在教育目的的表述中。从教育目的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以及演变过程来看,最能够代表这一时期教育目的的是1995年教育法中的表述,遗憾的是,“三个面向”等活力十足的内容没有被写进法案。

(四)“为人民服务”阶段

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为人民服务”这一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曾出现过的话语重新出现在教育目的的表述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美育”也是首次在教育目的中出现。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教育目的进行了完整表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见党对教育的重视大大提升。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基本上是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兼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双重属性。把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写入教育目的,“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五)“让人民满意”阶段

2006年8月、2007年8月,两次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提法让人眼前一亮。其实,它可算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新发展,但其意义不容忽视。从“为人民服务”到“让人民满意”是一种立场的变化:“为人民服务”的主体是党和国家,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而“让人民满意”则将评价权利赋予人民,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二、我国教育目的60年的演变趋势及基本精神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年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趋势

1 关注重心的转移:政治挂帅――经济优先―育人为本

办教育为什么?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再到让人民满意。这一系列转变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所关注的重心由政治到经济、再到人的转变。1978年之前,“有心人’的投机利用使得为政治服务的教育目的严重政治化,给教育带来巨大损失。1978年以后,对教育目的的反思以及改革开放的影响,使得教育关注的重心向经济倾斜。随着“以人为本”思想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这一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教育目的中出现的话语又重新出现在我国的教育目的中,并且进一步发展为“育人为本”,“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功利性色彩,政治、经济等功能不可缺少。这也是我国在适当的时期,如1990年前后,对教育加强政治约束力的原因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建设者”一直是教育目的的重要内容。从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说法已不复存在,代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尤其是十六大以后,“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教育目的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为人民服务,还要让人民满意,尊重人的程度有所提高,也有利于个人完善的要求实现。十七大报告强调“育人为本”,也凸显了党在教育事业上对人的重视。但不再为政治服务并不代表教育目的的政治色彩消失了,只是重心发生了转移,政治性始终是教育目的无法避免的。

2 培养对象规格的变化:几方面发展――全面发展

以1980年为界,之前的教育目的中提到的都是“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之后变为“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说法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999年的讲话中将原来“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提法发展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换言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阶段要求培养对象达到的规格被阐述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阶段和“让人民满意”阶段则被阐述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智育、体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提法就曾出现在教育部的文件中,如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但将“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了,而“美育”直到20世纪末才被写进教育目的。

把美育写进教育目的,是对美育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的肯定。“等”字说明了全面发展内涵之深、范围之广。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对全面发展内涵的认识逐步加深。

3,培养对象的变化: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表面上看,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培养对象的定位上,经历了从“劳动者”向“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转化。但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还出现过另一种说法――“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描述培养对象时使用的就是“人才”一词。培养“劳动者”是1980年以前,即“为无产阶级服务”阶段使用的提法。培养“人才”则是20世纪80年代较为盛行的一种说法,它与“科教兴国”重要战略密切相关,反映了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而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权威说法。它一方面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关,一方面重新强调了教育目的的政治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劳动者”,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显然,这种提法更符合实际,也更易于接受。“

此外,在“教劳结合”的问题上,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转变。生产劳动是最主要的社会实践方式,但并非全部。“”期间,“教育与生产相结合”被演绎为“教育即生产劳动”,以生产劳动来教育人、惩罚人,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999年,“社会实践”首次作为与“生产劳动”并列的内容在教育目的中被强调,既突出生产劳动的主要地位,又不致忽视其他社会实践。当然,由于社会实践包含着生产劳动,新提法是否存在表述上的问题还需斟酌。

(二)我国教育目的60年的基本精神

首先,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精神。无论是“劳动者”还是“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都有一个“社会主义”作限制,以及后来的“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都表明了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教育目的怎样调整,社会主义方向性都不会改变。这是教育目的政治性的体现。

其次,培养劳动者,突出劳动或实践的重要性。由于对劳动的理解存在偏差,以及“”时期的惨痛教训,20世纪80年代以后便以“建设者和接班人’代替了“劳动者”。然而,建设者的本质依然是劳动者,只不过说法更加委婉,抑或说先进。“劳动者”和“建设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都是在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反对只享受不奋斗、只索取不奉献、只获利不劳动的行为。培养劳动者、重视劳动的基本精神,无疑对国家的建设和强大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中心内容。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体现出我国教育目的历来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但有关全面发展问题本身g存有两个争议。一是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究竟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是西方历史上的“一切能力和谐发展”的观点。口’根源何在尚需继续探讨,但其最直接的来源应该是蔡元培“五育并举”或“四育并举”的思想。另一个争论是全面发展中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问题。我国历史上先后存在“智育第一”“德育首位”“诸育并举”等观点。但仅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来看,自从各育被写进教育目的,就一直是德育为首。智育曾短暂地被排于首位,20世纪50年代初有过“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表述。自从1954年强调“德、智、体、美等均衡发展”后,将德育置于智育之前,德育居首位的说法―直延续至今。十七大又单独强调“德育为先”。可见,党和国家坚持“德育首位”。

三、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反思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将“人”限定在何种范围内则是不同类型教育目的的关键所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将人定位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于狭窄。从“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社会主义人才”,再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把受教育者作为手段和有用的工具,即所谓“工具人”来培养。但人不是物件,“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自身就是目的”。真正的教育“首先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来培养”。我们需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不止于此,他首先应该是人――与全人类一样享有普遍权利的“目的人”。我国的教育目的中恰恰缺失了“目的人”,至少是没有把受教育者完全当成目的人。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是培养“人”,其内涵远比“建设者和接班人”广泛。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普遍推崇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但在我国的教育目的中,究竟如何表述才能既体现“人”的内涵又不脱离基本立场,却一直没有解决。十七大报告别强调“育人为本”,虽说随后又提 “建设者与接班人”,但在一定程度上已触及了教育的本质,较以往是一个进步。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2004年被写入宪法、2007年被写入,人的尊严与权利越来越受重视,今后教育目的的制定必将会向着培养“目的人”的方向发展。

有人提出在教育目的中应使用“公民”来代替 “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国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文件和讲话中也可见“公民”的提法,但始终没有被写进教育目的。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200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会上也有同样的表述,而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更是对“公民”的重要性加以肯定。这些无疑会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带来一定影响。“公民”显然比“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进步。然而,公民是否仅为“国家人”,是否可以充分体现“目的人”的内涵,还有待商榷。

从对培养对象内涵的要求上看,我国的视野还不够开阔。仅提“全面”会导致对个性的忽视,对时代特征的忽视。事实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并不能充分体现当今受教育者应有的内涵。―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从总体上讲是不重视,甚至是压制和排斥人的个性发展。虽然我们似乎也比较重视因材施教,但其结果往往并未带来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甚至人为地制造了学生的分化,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而“中国学生之所以缺乏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缺乏创造性”。“创造”“创新”等要求曾在1985年和2003年提出的教育目的中出现过,但在更权威的成文教育目的中比较少见。另一方面,只有现代人才能进行现代化建设,古代人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眼光再也不能只盯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上了,还必须看到那种能赋予这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国民心理基础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否则,再先进的技术,再完美的管理方式,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第5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区别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28-02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内涵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即处在劳动适龄的己经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在量上表现为一定的人口,在质上蕴含着人类的实践能力。它包括以下八个方面: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劳动者、老年就业者、待业人口、就学人口、家庭服务人口、服兵役人口、其他人口 。

(二)人力资本的内涵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本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人力资本内涵的理解却各不相同。本文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对人力资本内涵进行了论述。

1.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的论述。虽然最早在古典经济学中已经有对人力资本的论述,甚至一些思想已经接近现代人力资本的内涵,但是人力资本的概念思想真正意义上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为代表。

舒尔茨的观点认为: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是一种通过对教育慎重投资所获得的一种资本形势的回报结果,例如教育的投资能给人们带来好的就业前途,卫生医疗的投资能使人在保证好的身体状况下更努力地得到升迁。其认为教育是一种对人慎重的投资,通过受到良好教育后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工作上达到的成果作为人力资本。但遗憾的是,舒尔茨并没有对人力资本给出明确的定义。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从个人资源分配和家庭角度对个人分配与人力资本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主张:人力资本不仅包括时间、寿命和健康,还要包括才干、技术和知识。但贝克尔和舒尔茨一样也没有明确对人力资本进行定义,而是仍沿用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的思想。

经济学家明塞认为,与美国人的个人收入存在密切联系的是不同的人受教育水平不同。他认为:通过人力资本的投资,人的后天差距能通过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得到缩小。

由此可以看出,舒尔茨、贝克尔和明塞的理论共同点是:人力资本是种种时间或者物质资本的投入凝结在人身体上的表现,只有对人谨慎地投入,才会有收益的提高。

2.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的论述。中国学者李建民教授通过对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认为在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群体的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差异:个人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技术和健康等各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质量因素总和构成了个人人力资本并蕴含人体之中;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群体中每个人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技术和健康等各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质量因素总和构成了个人人力资本的整合,就构成了群体人力资本。李忠民博士从信息、技术、知识的商品化这一事实入手,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在人体内凝结,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并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凭借此分享收益的价值。王婷教授认为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表示的最终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李宝元教授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们投资在人力培训、保健、教育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总和,其包括通过保健、培训、教育、就业信息获取、劳动力迁移等方式获得的固化在劳动者身上的健康、技能、学识能力和水平。李玉江教授认为其内涵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人力资本以人为载体,以人为表现;第二,人力资本不是先天形成的,是一种需要谨慎投资才能获得的后天资本;第三,个人未来的收益能通过先前的人力资本投资获得。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对人力资本内涵进行解释的观点均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所作的界定,因此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2)组织背景不同,组织发展时期不同,人力资本也具有不同涵义。

根据以上对人力资本定义的比较和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提出一个较为泛化的、概括性的人力资本定义:“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个人身上,为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通过遗传或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投资来获得的。同时,这些知识和能力可以为其所有者所利用以带来预期收益。人作为知识和能力等人力资本载体,是人力资本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大小可以通过对其投入的成本或其预期收益来反映和衡量。”

(三)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第一,强调重点不同。人力资源不重视劳动者的素质,而重视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数量,即只注重劳动的量。而人力资本却强调劳动的非同质性即劳动力素质。

第二,外延不同。人力资源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宏观范畴:既包括自然人力资源,即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投资先天就拥有的能从事劳动的能力,又称先天获得简单劳动的能力,还包括必需经过后天谨慎投资即经过教育培训才能上岗的,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而人力资本只是人力资源中全部物质和时间投资的凝结,仅指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和知识。

最后,理论视角不同。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强调要努力挖掘人的内在能力,使这些能力充分发挥作用。人力资本通过一定的投资形成,而这种投资强调以一定的能力的获得为回报,最终投资通过固化劳动者身体中的能力和知识,以在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为劳动者带来剩余价值为回报结果。

二、有关人力资本测度的研究

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计量是人力资本经济增长贡献计量的基础,而目前对于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计量测度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多数研究将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作为人力资本的代表性指标,我国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也遵循这一做法。但是,基于教育代表指标的研究存在很多缺陷,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代表指标,它并非人力资本的全部,也不是决定人力资本增长的惟一方面,而且教育指标大多并非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在衡量与评价人力资本作用时,难以与其他资本如物质资本进行比较。

人力资本指标的量化是研究经济增长关系与人力资本的一个难题。在已有的对经济增长关系与人力资本的研究中,存在一些不同的人力资本指标的度量和界定方法,虽然研究的各自出发角度不同,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总结:其一是从人力资本的直接投入角度度量;其二是从人力资本的产出角度来度量。然而,对人力资本的量化,还应该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的现有量,即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二是人力资本的流量,即人力资本投资与形成的状况,它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是构成存在。

三、国内区域人力资本相关研究

区域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地区中每个人具有的健康、技能、知识、能力等个体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的总和,且能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为经济主体带来收益。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也一直是各国政府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赵丛敏教授认为我国人力资本的区域不平衡分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层次;二是,同一层次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在区域之间表现为分布不平衡。赖德胜教授也证明了人力资本差异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而周亚等人通过扩展后的基尼系数研究,认为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在省份之间的分布基本平均,只有很小的分布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各省份间人力资本总量的分布差异在减少。总而言之,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本的区域不平衡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格局,但对这种区域差异的研究角度各有不同。

【参考文献】

[1]胡永远,刘智勇.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与经济[J].2004(2):55-58.

第6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 党的教育方针 民生思想 高等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08-03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不但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处于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在准确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党根据新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连续发展的教育方针。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方针都有其基本的内容。

(一)第一阶段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提出的教育方针。这个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坚持“又红又专”,要求我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又要学习科学知识;既要坚持革命理想,又要参加社会实践,使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这个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既要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又要重视工人农民的作用;既要尊重脑力劳动,也要尊重体力劳动。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只有把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才能发展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的生活及其改善服务。这个教育方针还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对我们的教育任务提出了基本要求,即我们的教育必须使人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获得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第二阶段是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的教育方针。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有了新的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方针坚持了教育的服务方向,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教育的经济社会功能。如果离开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教育就没有了主心骨,因此,教育必须为当代的发展大局服务,这是教育服务的基本方向。这个教育方针明确了教育的基本方法,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如果教育脱离劳动,教育离开实践,教育就无法进行,也毫无意义。这个教育方针提出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基本任务的完成,既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又可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三)第三阶段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2007年党的十七大和2012年党的十提出的教育方针。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期,我们党与时俱进地发展了教育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所提出的教育方针,继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既坚持了教育的服务功能――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强调了教育的基本方法――教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既坚持了育人的基本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又指出了育人的基本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它既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求立德树人两不误。

总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党制定出了符合时展和人民要求的教育方针。尽管教育方针具有时代的烙印,因而具有阶段性特征,但是其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即教育必须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必须为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服务,必须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透过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我们可以寻找到它深层次的思想,那就是党的教育方针所蕴涵的深刻的民生思想。

二、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

任何国家任何政党的教育方针都具有现实性和变动性的特点,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造成的。从表层来看,教育方针只是时展的需要,是教育的顺时而变的结果;其实,从深层次来看,任何国家任何政党的教育方针都有其深刻的思想,以此推动教育方针的发展变化与完善,进而推动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正是这些思想推动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发生了连续性的发展完善。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他们服务,尊重他们的历史主体地位。要真正做到维护人民利益,尊重他们的历史主体地位,就必须首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我们党决心消灭旧的制度那天起,就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改变人民群众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我们党更加注意维护人民利益,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积极地从各个方面维护人民利益,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我们党极力保障和改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其中就包括教育必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民生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的生活好坏是我们党关注的重点,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表现在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上。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有实际的生产及其产品的丰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搞好了,就能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教育首先要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服务的这个方向明确了,它就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的经济建设搞好了,就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也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利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从人类历史的社会制度的变迁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延续数千年的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广大人民群众从此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因此消灭了剥削制度的根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能够获得自己应该享有的劳动成果,从而就可以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需要有人来维护和巩固它,社会主义制度同样需要有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维护和巩固。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多次重申,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社会主义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建设者和接班人出了问题,而建设者和接班人出了问题,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邓小平明确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他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既要育人又要树德;既要智育,更要德育。只有把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好了,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样,人民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伟大进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这个深刻的道理,它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只有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创新性的教育,创新性的教育最能造就人才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就必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就必须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还有广大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他们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量源泉。曾告诫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同样,不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伟大作用。

(五)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未来社会里,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就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所描述的那样:在未来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不受分工的束缚,干自己想要干的事情,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理想社会的美好前景,是我们追求的远大理想目标。远大的理想目标需要从现实出发,脚踏实地,创造条件才能实现。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这个深刻的道理,它指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它还要求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现阶段,在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就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总之,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它自成体系,成为党的教育方针的灵魂。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灵魂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我们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作为灵魂,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三、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把握好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发展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要根据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变化,不断地对高等教育进行院校、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不断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条件,解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后顾之忧。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高,生活需求会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多样性日益呈现出来。我们不能扼杀人民群众正当的生活需要,只能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只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孵化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院校、学科和专业设置不合理,调整滞后的现象,这是不利于发展科学技术的。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落后于他人,适应不了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变化。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时刻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基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对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院校、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

(二)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社会制度和人力资源的保证。在当代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只有我们这个社会制度有生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旦中国走了回头路,重新回到私有制社会,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就无法得到政治和经济上的保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任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肩负起来,因此,对于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刻都不能放松。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要求,必须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进行革命精神教育、国情教育、国防教育等。青年学生是建设祖国的前途之所在,高等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的最为重要的途径。我们只有坚持党对于高等教育的领导,才能保证我们的青年学生政治原则坚定、思想理论先进、专业技术精湛,他们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做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之,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社会制度和人力资源的保证。

(三)高等教育必须对所有的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终目标,是人作为人的最高理想的状态。从现阶段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高等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可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高等院校的学生都必须既要学习自然科学,又要学习社会科学;既要有理性思维,又要有感性思维;既要有课堂学习,又要有课外学习;既要有理论学习,又要有实践学习;既要有动脑的能力,又要有动手的能力;既要有德育和智育,又要有体育和美育;既要培养智商,又要培养情商;等等。实施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一部分学生,而是要针对所有的学生。我们的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不只是为了就业,更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我们的高等教育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现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48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77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1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9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46

[7]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13LX531)

第7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要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了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能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个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味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要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得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第8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矗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矗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第9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新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109 — 02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创新教育的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三个方面,即人、全面、实质来进行界定,文章主要从全面入手来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其基本内容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大力推崇的新理念,实施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形成探索、发现和提出创见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②创新教育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创新要求有所不同,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确立、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却是创新教育在不同阶段的共同目标,我们把它称之为“创新教育的四要素”。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创新思维是必由之路,是创新活动不可缺少的思考过程;创新精神是添加剂,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养料;创新能力是目标,是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

二、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一)创新教育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人都是有需要的,人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社会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人的需要是一个螺旋式的前进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在丛林法则时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到处充满着竞争,存在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的现象,这是客观规律,永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活如同战场,永远是智者、强者胜;愚者、弱者败。困境中求生存、弱势中求发展,这是人类的本能。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竞争中生存、成长、发展、强盛,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要不断进行创新,进行创新教育。

(二)创新教育能够提高人的能力

人的潜能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左右两半球的形状相同,但功能各异,左脑执行大脑活动的语言功能,又被称为“文字脑”、“理性脑”,主要对文字和数据进行处理,具有逻辑性、推理性等特点;右脑执行大脑活动的感情功能,又被称为“图像脑”、“ 感性脑”,主要对声音和图像进行处理,具有感性、直观性等特点。有人形象地说, 左脑是普通脑,右脑是天才脑,右脑具有独特的想像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因此,右脑的开发显得尤为必要、尤为突出,对每个人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精神的锻炼,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断提高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三)创新教育能够发展人的个性

个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与个性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个性得到发展,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最佳发展, 创新的本质是与众不同、具有独到之处,而人的个性是个别性、个体性,也是独特性的体现。个性是创新的前提条件,没有鲜明的个性,也就无所谓创新。美国心理学家高夫(H.Gough)在研究人的个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一个人的个性与一个人的创新性是成正相关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800人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追踪研究,结果指出:“有创造成就者和无创造成就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其个性特征的不同”。 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个性在创新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创新能力与个性相得益彰,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也就是发展个性的过程。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以人的个性教育为基本立足点,以促进人的个性为根本目的,来培养人的独特性、创造性。

(四)创新教育能够促进人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角度,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形态,分别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自然经济阶段;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商品经济阶段;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产品经济阶段。对人的依赖关系的自然经济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个人没有独立性,而是附属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也仅限于狭窄的范围之内。“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原始关系相矛盾的。” 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商品经济阶段,由于科技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生产工具得到了重大创新,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不再依赖于社会群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产业经济阶段,由于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分工消失,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个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社会交往空前提高,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从事自己的事业,获得了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对创新教育的多维度规定

创新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大力实施创新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内涵规定着创新教育的必然性;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规定着创新教育的现实性;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规定着创新教育的紧迫性。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内涵规定着创新教育的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类特性,作为类存在物,劳动或生产实践是人的类本质,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劳动的过程中,人身上的力量对象化于外部对象,把人的天赋和自然能力很好地显现出来,这是一种不断改进的创造性的活动。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发展。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不能脱离开社会的发展来谈论人的发展,人的劳动从来都是社会的劳动,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程度,社会关系是怎么样的,人也就是什么样的。人的个性的发展表现为个人主体性水平的提高和个人独特性的增加和丰富。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整体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就需要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其中,教育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方法、根本途径。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这种教育必须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重视受教育者思维、能力、个性的教育,是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创新教育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创新教育能够承担起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任。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规定着创新教育的现实性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根本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永远不会结束的。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性告诉我们,一方面,共产主义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另一方面,历史具有继承性,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又需要我们承前启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条件,以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并有力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历史课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①。实施创新教育就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越来越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显著因素。因此,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而创新教育正是开发人才的最有效的形式。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规定着创新教育的紧迫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目前人们最关注的应该是现实发展过程中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人究竟应该发展什么和怎么样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实现主要受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约束。社会生产力的局限性在于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机会,只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社会生产关系的局限性在于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例如,为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因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不断猖獗泛滥。这就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推进理论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积极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施创新,就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迫切任务。

〔参 考 文 献〕

〔1〕.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6-16.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