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精选(九篇)

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

第1篇: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所谓高端旅游,就是各类旅游产品中居于塔尖地位的产品。每一类都有高端旅游。第一类,高端的观光旅游,就是提供独特经历和丰富体验的产品。第二类,商务旅游。从高端的角度来说,商务旅游的根本要求是高效舒适的服务链条。一是高效,二是舒适,三是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条,而且这个服务链条是同水平的,是非常配套的。第三类,休闲度假。休闲度假是个生需求与一流环境的完美组合,这才称得上高端。第四类,特种旅游。登山、探险、狩猎,大体上这几项算是真正高端的特种旅游产品。这里基本的概念,就是各类旅游产品里都有高端,而且这个高端都应该达到极致,这样就形成一个复台型的高端旅游产品体系的概念。

高端旅游行为的特点

高端旅游基本的要求就是花费高、时间长、要求高。

高端旅游的人群有以下几类:第一类,社会名流。这是高端之高端,社会名流引导高端旅游需求,起很强的示范作用。第二类,官员。第三类,老板。第四类,白领。白领是目前高端旅游市场的一个主体。第五类,自由职业者。第六类,特殊需求者。第七类,相应退休者。自由职业者等这三类职业者,不能简单笼统地用一个收入标准来划分,实际上,个人或群体的消费偏好,可能对市场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高端市场消费方式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是综合性,第二是系列性。综合性是从横向来看,要求每一个环节基本上是同水平的。从纵向来看,它是一个整体的消费系列。在综合性和系列性上,是国内发展高端旅游最薄弱的环节,综合性和系列性,就是高端产品,高端市场,高端人群,高端价格,高端服务,是一个完整的系列。

高端旅游市场的特点

一是需求个性化。这是高端旅游最突出的特点,但是这种个性化在市场上的表现是群体化的个性,而不是一个单体化的个性。这种个性在一定意义上是 种群体化的个性,但是只要把这个群体化的个性把握住,基本上需求个性化也能满足。

二是产品多样化。这样的多样是一种规模化的多样,至少要达到个最小的批量,这种批量一定意义上也是经济批量的问题。在高端旅游产品上,经济批量的问题主要是产品多样化怎么来运行。

三是市场细分化。这种细分化进一步的演化是种市场层服务化的细分。首先是一个市场层,但是更重要是一个市场服务。研究到这步,我们的高端旅游市场运行应该说基本到位了。

四是形象主题化。高端旅游的消费者,一定要追求文化的形象,追求文化主题,这就是种深度化的寻求。这样一个深度化的寻求就意味着在高端旅游产品里边 定要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要靠文化主题来打市场。

五是品味贵族化。这种贵族绝不是豪华,绝不是炫耀,绝不是暴发户。现在既然要做高端旅游,就必须研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研究透了,作为一个地方的高端旅游的极致就可以追求,就可以达到。

高端旅游的发展过程

高端旅游的产生是市场变化的结果。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了一些高端旅游的局部性的产品,这是旅游发展多年的结果,尤其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同样,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消费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强,所以高端旅游自然产生了。

高端旅游的培育是旅游发展新阶段的体现。我们旅游大国、旅游强国的一系列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一系列的新的发展,高端旅游的培育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高端旅游的发展是市场发育逐步成熟的结果。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些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工作的努力推动,这是一个市场发育逐步成熟的过程。

高端旅游的发展态势

不管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还是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高端旅游需求的增长是毫无疑问的。高端旅游产品和中端旅游产品在一定意义上混合在一起,高端产品中端化,中端消费高端化,这就意味着,这个市场的增长潜力非常之大。

再进一步的发展,体验性、时尚性、变化性、创新性,这是高端旅游产品的几个未来需求,根本性的需求是要求深度的体验。从发展来看,下一步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市场体系。

最后一个发展态势是新的竞争体系会形成,这个竞争已经是一个现实,主要体现在环境、服务、配套和特色四个方面。

高端旅游的发展要求

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品质是旅游之本。高端旅游产品核心就是这几句话。以北京为例,这四个问题里特色和环境两个问题最突出。北京的文化味还是比较浓的,品质就旅游行业自身来说并不低,不要说和全国相比,在世界上比我们也不算低,但是超出了旅游这一块,整个的环境不能说好。

对中国城市发展高端旅游的几点建议

高端旅游的工作重点是:产品创新、市场开拓与规范秩序。

中国城市发展高端旅游首先要树立高端目标。构造全球城市。以金融业和与之相配套的各类服务产业为主体产业,包括信息产业能为金融界扩展和国际化创造提供所需要的资金和开拓市场,这应该说是全球城市的核心特征。另外,集中了各类高档商务设施和商务服务设施,随之形成了名牌汇聚之所。产生了新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是全球城市的主要特征,全球化无国界经济带来无国界旅游,无国界旅游又带来旅游活动和旅游功能向城市集中。

第2篇: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健身体育 旅游业 对策 优势

一、体育旅游的概念和内容

体育与旅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将二者截然区分开来。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都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体育旅游是从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分离出来的一种体育与旅游交叉结合的人类活动。体育旅游的概念和旅游的概念一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旅游是“以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和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个概念是从体育和旅游行业或产业的角度进行阐述。狭义的体育旅游是“人们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和以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离开他平时居住地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迁往一个目的旅行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这个概念是从体育旅游活动本身进行阐述。体育旅游活动只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其主题是体育旅游者,客体是体育旅游者的消费对象――体育旅游产品。狭义的体育旅游内容包括以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和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又积极参与和被动参与之分,具体可分为:休闲体育旅游、健身体育旅游、观战体育旅游、刺激性体育旅游、竞技性体育旅游和其他类型体育旅游。

二、体育健身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目的之一

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美国著名旅游业学家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以归纳为四种,分别为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方面的动机以及地位和身望方面的动机。其中身体方面的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等直接与保健有关的旅游活动。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更加重视旅游再放松身心、恢复活力、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而体育健身项目在这些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体育健身也是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之一。对于很多旅游者来说,体育健身不一定是其主要目的,但是在旅游过程中从事了某些体育健身活动;对于某些旅游者来说,体育健身就是其出行的主要目的,甚至是根本目的。推广大众体育需要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旅游业的产生正好满足了人们健身休闲的需要,两者的结合便产生了现代体育旅游。

三、我国大力发展健身体育旅游的优势

1.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拥有许多宝贵的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展体育旅游的自然条件优越,几乎适合开展所有类型的体育健身活动。同时我国还拥有开展体育健身游的丰富人文资源条件,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湖北清江闯滩节、土家族摆手舞、楚文化中的龙舟赛等。这些民间体育活动蕴涵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拥有了较完整的体育设施,为今后大力开展体育健身游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2.体育健身游的市场宽广。中国作为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20年来旅游业发展极快,已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尤其是北京申奥的成功和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均对开发体育健身游产生深远的意义和积极作用。我国体育健身游的活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各地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另一类是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这两类活动为体育健身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加之具有民族特点的旅游节,如“中国锦州端午龙舟节”、“锡林郭勒草原世纪游”、“西双版纳泼水节”、“新疆少数民族赛马节、摔交节”等等,均为旅游业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不断的变化,自我保健意识大大加强,用于健康的支出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随着城乡环境质量的下降、工作节奏的加快及医疗制度的改革的进行,城市居民从事体育健身游的热情日益高涨。另外我国政府也一直十分重视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长期致力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有这些都是我个国开展体育健身游拥有雄厚的市场基础。同时体育健身也是促进现代体育产业化与市场化的必要途径。

四、我国发展健身体育游应采取的策略

1.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契机加强宣传,使健身体育旅游深入人心积极传播体育文化与民族文化,通过舆论导向来促使旅游者逐步认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最终接受并喜爱这种新兴健身运动。

2.旅游公司应提高健身体育旅游服务的质量。为保证体育旅游的质量,促进体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在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应成立专门的部门或公司,通过这些专业组织收集个各种体育活动信息,组织和开发各项体育活动,向体育旅游者提供完备周到的服务。

3.加强行业协作,整合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品的组织与开发是一个涉及到许多部门的工作,政府体育部门、教学与教育部门、相关民间组织和公司在其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上部门应相互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4.充分发掘我国体育健身旅游资源。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拥有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旅游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精心策划、积极开发,将现实的和潜在的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扩大我国体育健身旅游的国内外影响。

5.合理开发体育健身旅游产品。深入研究、探讨体育健身游的长远规划及意义,注重体育健身参与者的广泛性和层次性,旅游部门应作好时常细分工作,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宣传手段,考虑健身旅游产品不同的需求,推出不同的特色产品。另外,各旅行社在开发导向产品时不应将体育旅游独立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之外,应与我国历史、自然、风土人情融合起来,使体育与旅游有机结合。

第3篇: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体验;旅游产业;旅游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6―0019一07

随着近年来旅游市场需求的快速成长,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由于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碳减排承诺等原因,旅游业被再一次提到了新的高度。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并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但是,旅游业的边界到底是什么?旅游现代服务业到底又是什么?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拟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分析旅游产业价值链,讨论旅游产业的边界与现代服务业特征。

1产业链的概念与内涵

自1985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以来,产业链(industry chain)、供应链(supply chain)等概念相继产生,其中产业链是产业价值系统的简称,但由于理论研究的缺乏,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常常混为同一概念。在国内学术界,虽然产业链一词实际应用不少,但理论研究并不多。学者们尚未就产业链的特性、本质、结构、形成机制、治理模式等理论基础性问题形成共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产业链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是从产品生产的角度定义。产业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自然资源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的生产链条。产品生产角度强调关键产品的中心地位,产业链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即围绕核心产品,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并相互联系的环节,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

第二类是从战略联盟的角度定义。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连接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角度强调产业链的整体优势,认为产业链的本质在于以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核心,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将一个企业的整体优势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这个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第三类是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定义。产业链是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产业关联角度强调企业甚至产业间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在这种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链式生产结构中,有关的经济活动、经济过程、生产阶段或经济业务按次序联结起来,产业上游到下游各相关环节间的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4个维度有机结合。

以上3种定义方式虽然角度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都认同核心产品或产业在产业链中的链核地位以及产业链中不同产业间的前、后向链式关系。然而芮明杰等认为,随着模块化时代的到来,产业链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业链中知识关联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产业链在本质上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因此,对于模块化时代的新兴产业,则应更多地从知识分工协作角度定义其产业链。

2旅游产业与旅游产业链

关于旅游产业或者旅游产业链,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早在20世纪,美国旅游学专家托马斯・戴维森(Thomas Lea Davison)曾提出旅游不是产业,认为将旅游定义为产业是贬低了旅游的真正意义,并曾因此引起学界的争论。但随着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不断壮大,实际上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大多数都承认旅游业是一个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只是对什么是旅游产业,尚存在两种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是直接将旅游产业与旅游业等同起来,统一定义。如王大悟和魏小安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对旅游业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并认为“旅游业是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行、游、食、住、购、娱等各种需要,以提供旅游服务为主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产业包含了所有生产或提供满足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产品和劳务的部门或企业,它们广义上提供各种组合旅游产品而狭义上只提供核心旅游产品,旨在完成旅游生产和服务。

另一种观点认同上文提到的对旅游业的普遍定义,但认为旅游产业比旅游业包含了更加广泛的内容,两者不可等同。申葆嘉提出,旅游业主要是指以住宿业、餐饮业、旅行社以及人工建造的游乐园为主的接待诸行业的复合体,而旅游产业既包括了营利的旅游业,还包括了许多发展旅游所必须的社会非营利因素。罗明义则进一步将旅游产业分为旅游核心部门、旅游依托部门和旅游相关部门3个层次,包括了所有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消费和旅游供给,而旅游业主要是指第一个层次。

旅游产业的界定存在争议,旅游产业链的戈Ⅱ分也存在以下3种方法:

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价值链界定。旅游者的需求拉动了旅游产业要素的形成,因此,旅游产业链的界定也常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出发。如李丹枫等认为,旅游产业链是指旅游消费者从获得旅游信息并决定进行某次旅行、经过空间移动,到最终实现旅游体验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因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消费涉及的企业分属不同的产业类型而形成的一种产业链接关系。何建民提出,对于常规旅游来说,旅游价值链包括了目标顾客的选择、定位、产品设计、价格制定、渠道选择和形象推广等。这类概念都强调产业链始于旅游者空间移动,止于旅游者旅游消费体验的实现,是吃、住、行、游、购、娱6要素相关企业的集合。这种界定方法使旅游产业的边界相对较窄,通常被称为狭义的旅游产业,但便于统计与操作。也正因如此,目前国家旅游局主导的旅游产业统计口径也基本上采用这一界定方式。

基于旅游产品供应的旅游价值链界定。通常认为旅游产业是由生产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旅游企业集合构成的,因此,不少关于旅游产业链的定义从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应角度出发,如坦佩尔和冯特(Tapper&Font)将旅游产业链定义为一条包含了所有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应与分配的链条,旅游价值链因此可分为赢得订单(win order)、分配前的支持(pre-deliverysupport)、分配(delivery)以及分配后的支持(post― delivery support)4个阶段,以实现旅游产品的端到端无缝连接,或者将旅游产业链定义为包含了旅游供应商、旅游开发商、旅行社和游客4个部分的单链。路科从供应链管理思想出发,认为目前旅游业的运作是以旅行社为核心、各相关行业企业为节点而联结成的服务于旅游者的供应链模式。张辉把旅游的生产与销售涉及众多的企业活动,从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要素暂时使用权开始,到旅游产品的组合以及产品的分配和销售的整个过程定义为旅游产业链或旅游产品链。在应用研究领域,玛丽安娜・希贾拉(Marianna sigala)认为旅游供应链包含产品一生中的所有方面,如原材料、材料处理、制造、分配、零售、顾客使用和最终抛弃。詹姆斯・墨菲(James Murphy)和史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认为约翰・门泽尔(John Mentzer,et al.)等人对供应链的定义适合描述烹饪旅游的供应链,即:直接参与产品、服务、资金和/或信息从源头到顾客、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动的3个或更多的实体(组织或个人)组成的一个整体。裴德罗・拉文托斯(Pedm Raventos)描述了在旅游产业链中航空公司、酒店及其他供应商与旅行社的供需关系。部分研究则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直接从各行业通用的供应链定义中选择了较符合自身要求的内容。此类旅游产业链的界定方法强调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但并不强调产品与服务供给的起点与终点,旅游产业链的外延比较宽泛,与通常大家所说的广义的旅游产业概念基本相当。

基于空间移动范围内旅游产品供应的旅游价值链界定。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业链界定划分了旅游产业链的起点与终点,使旅游产业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基于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的价值链强调了旅游产业链的多元性,但又陷入概念泛化的困境。于是又有学者将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价值链终点限定在“特定旅游目的地的分配和营销”内,相应的旅游供应价值链定义为:“参与了从旅游产品/服务不同部分的供应(如航空业、住宿业)到最终旅游产品在特定旅游目的地的分配和营销这个过程中不同活动的旅游组织所组成的网络”。或者将旅游供给限定在旅游者空间转移过程中,如“在旅游者到目的地的空间转移及旅游消费过程中,为其加工、组合并提供旅游产品,以助其完成到达目的地的旅行与游览,此间所形成的以旅游企业为核心的各种产业供需关系”。

以上3种旅游价值链或者旅游产业链的界定方式都各有优缺点,第一种界定方便操作但局限了旅游产业链的边界;第二种界定放大了旅游产业链的边界,但由于“什么是旅游产品”仍难以界定,旅游产业链的边界问题也因此仍未解决;第三种界定方法使旅游产业链理论上的边界清晰,但它与第二种界定方法存在同样的困境。传统的旅游产业链定义比较关注产品的生产联系和由此产生的物质流动,但芮明杰等认为,这些都只是产业链的外在表现形式。产业链在本质上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通过知识的分工和知识共享创造递增报酬,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旅游产业链的定义本质上应该从知识的分工协作人手,以不同的价值创造来划分产业环节,并将各环节以网状结构联系起来。

3基于旅游体验的旅游价值链分析

旅游产业链界定的困难缘于对旅游现象本质界定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引起的旅游产品定义的不确定性,使旅游产业链的界定或者过于宽泛或者过于局限。根据谢彦君的分析,旅游体验是旅游世界的“硬核”,如果在旅游世界中抽掉了旅游体验,就等于抽掉了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抽掉了旅游现象的内核。没有旅游体验这种根本需要,旅游产品就没有必要生产出来,旅游资源将依然以其自在的状态存在着,不存在专业的企业生产旅游产品,狭义旅游业自然也不存在,而它的缺位将使广义旅游业成为没有内涵的空壳,它们的存在仅具有非旅游的意义。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链以有形产品之间的关联形成链式结构所不同的是,旅游产业链有“模块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知识关联形成的网状结构。在旅游产业链生产分工的背后,技术的差异只是表象,实质上是围绕体验创造、生产与销售、提升的知识分工。

基于这一出发点,以旅游体验这一旅游的“硬核”为中心,按照知识分工和价值创造,可以对旅游产业价值链作如下划分(表1):

旅游体验产品设计。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的第一步是旅游体验产品策划与设计,这类企业包括以旅游目的地资源整合和设计为主的旅游规划与产品策划、营销等咨询服务公司等类型企业群体,其技术含量高、价值创造空间大,但是在以往的旅游产业价值链划分中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旅游体验产品物质环境制造。策划与设计好的概念产品需要物质载体来表现,相关的硬件建设也因此成为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再好的旅游资源都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不能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也就更不能服务于游客的旅游体验。一些专门进行景区建设、酒店建设等旅游环境与设施施工建设的专业企业群体,他们的旅游属性被其建筑行业特征掩盖,而使其在旅游产业价值链认知中长期被忽视。

旅游体验产品信息传递与中介服务。凝结了概念与设施硬件的旅游产品需要向远在异地的旅游者传递信息并进行销售,相应的中介服务企业群体也因此产生,他们包括各类旅游广告公司、文化传播、网络传播等信息传播企业群体以及专门进行产品销售的旅游网络在线销售公司、旅行社企业等等。行业内广受诟病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与这部分产业发育不完善有紧密关系。

旅游运输服务。旅游体验产品的消费依赖于消费者的移动而不是产品的移动,因此旅游交通运输企业群体产生,这里主要指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运输,不包括旅游地的本地交通。旅游体验产品运输可以看作是旅游体验产品中的一部分,它将游客从旅游目的地外运送到旅游体验地,其价值不仅仅在运输功能的实现,服务也为这一环节的价值创造提供了发展空间。

旅游体验产品生产与消费。服务业的最大特点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开始享受各项旅游体验服务的时间与地点,同时也是旅游企业进行生产的时间与地点,这些企业包括为旅游者在旅游地提供必要的吃、住、行、游、娱等服务企业群体,这部分企业通常被认为是核心旅游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的组成部分。

旅游体验的二次消费生产与服务。根据谢彦君的解释,旅游消费只包括愉悦的旅游体验要求的基本消费,而旅游者消费则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全部消费,包括的范围通常比前者大。前者属于旅游体验的初次消费,而旅游者在旅游地的购买行为则可以理解为旅游体验的二次消费,它属于旅游者消费中的非基本消费部分,是完善和加强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和这部分生产与消费紧密相关的是一些旅游商品制造与销售服务企业。

旅游体验产品精加工。随着目的地游客类型不断升级,旅游体验产品的精细化、个性化程度需求也 不断提高,相应的生产与服务企业群体不断产生与发展,这些企业群体包括知识与技术附加值较高的旅游服务体验产品,如融养身、保健、康疗与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高端接待服务企业等。

旅游体验产品的物产消费服务。随着旅游体验的个性化要求程度不断提高,部分体验对物产的依赖度也不断提高,专门为此类企业提供物产供应的旅游企业也不断成长,如将酒店体验产品与分时度假相结合,将度假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出现的一些新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群体。

旅游体验产业链整合服务。随着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旅游企业对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同时也不断融合,一些专门的旅游信用卡、旅游保险、旅游数字化服务企业不断成长,使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旅游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以旅游体验为核心划分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涵盖了旅游体验产品的设计、配套环境的制造、体验产品的营销与中介服务、生产、消费与服务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每个环节对旅游体验产品所赋予的价值各不相同,其分布呈现出一条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图1),具有以下特征:

模块化的网状产业链结构。新兴产业链越来越多地具备模块化与网状结构的特征,模块间既有投入一产出式的传统线性关系(如图1左侧的旅游体验基本构成部分),也有因知识的关联与整合形成的非线性关系(如图1右侧的旅游体验价值提升部分),总体来看则是一种网状结构。图1中线性的描绘只代表了各环节创造价值的高低,并不代表各环节间有必然的上下游关系。但是网状消费的外部性有可能产生其他环节运行的临界点,如体验产品的设计没有完成时,设施建设难以进行;旅游体验的基本生产和消费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对体验产品进行精加工和高物质附加也不现实。在这种网状的旅游产业链中,模块间横向和纵向的关联交织其中,知识与价值的高低紧密相连,形成旅游业的“微笑曲线”。

基本价值与追加价值的新认识。谢彦君从观光娱乐的视角提出,除旅游观光娱乐业以外的其他产业都是提供旅游产品追加价值的产业,都处于附属地位。那么从旅游体验的视角,凡是直接参与旅游体验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产业都属于核心价值产业,而对于旅游体验进行价值再创造的产业则属于产业链中的追加价值部分。图1中从“二次消费”处划分,左边部分(包括二次消费)是旅游体验的基本构成环节,体现的是旅游产业价值链中旅游体验的基本价值;右边部分则是旅游体验的价值提升环节,体现了旅游体验的追加发展价值。这部分现今发展还不成熟,但从其价值地位来看,其成长空间大,创造价值高,极富发展潜力。

制造业和服务业特征的融合。纵观整个产业链条,囊括了旅游体验产品从设计到销售再延伸到精细化的旅游服务的全过程,既与制造业的产品生产一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相类似,同时又包含了二次消费服务、产品精加工、物产消费服务、产业链整合服务等有着明显服务业特征的过程。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使得旅游体验生产与服务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其中不乏制造业相关的企业,使得产业链形态具有制造业的特征。另一方面,旅游的服务特性决定了产业链的服务业特征明显,因此,旅游产业价值链虽然形似制造业的“微笑曲线”,但又有自身独特的内容,比如,产品营销只是信息的中介服务而不是产品的直接销售、运输服务是消费者的运输而不是单指物质产品运输、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等等。

产业复合与价值分布趋同。产业链中的企业群体有相当部分具有复合的行业属性,如旅游规划计划企业同时属于咨询行业,旅游景区建设企业群体同时属于建筑行业,旅游运输企业群体也属于运输业,旅游房地产企业属于房地产业,旅游金融企业属于金融行业等等。但恰恰是这些复合产业部分所创造的价值更高,处于产业价值曲线的两端,而传统的单纯的旅游业即吃住游等企业却只能处于价值曲线的底部,表现出产业复合程度越高,价值创造也越高的特征,这也充分说明了旅游产业的综合关联性特征。

5基于旅游体验的旅游产业链认识的意义

更清楚、全面地了解旅游业的各方面产业特性。长期以来,将旅游业局限于吃、住、行、游、购、娱的范围内,旅游业被认为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但一些客观上已经成为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服务业如旅游咨询服务、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等却没有被纳入旅游产业的范畴,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产业链认识有助于加深对旅游业的理解,为旅游业建设成现代服务业指明方向。

第4篇: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工业设计 邮轮 休闲旅游 转型升级

一、旅游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休闲旅游时代对旅游产品的高端性、技术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了旅游产业与代表科技方向的装备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了延展旅游产业链条的客观需要。旅游装备制造业(下或简称为“TEMI”)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界定。从术语构成看,该分支产业尚处于旅游业内,属于旅游制造业的一个次位概念。常见的说法来自于相关政策文件,如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旅游局的一份合作备忘录中明确指出:“重工机械、船舶制造、航运航空等中央企业在率先发展大型旅游装备制造业上具有特殊优势。”①2009年12月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或外活动用品”②。

在研究水平上,介于旅游装备产业总体发展规模较小,相关研究理论尚不充分。其中,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装备细分产品、旅游业中绿色能源节约设备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旅游装备业”的综观研究则较少。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可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产业融合角度出发研究旅游装备制造业;第二类偏重政策规划及政策解释研究;第三类是个案研究型,结合各地旅游装备制造业现况进行实证研究。现有研究把握住了旅游业的转型趋势,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视角出发,总结创新经验,阐明基本框架和可行举措,但在产业边界、产品门类、研究模型等方面存在欠缺。

二、内外案例比较

本节选取长三角旅游城市――杭州为视点,通过与国内外旅游城市的对比,分析自然资源型旅游产业在旅游装备制造业方向上的发展潜质。

借助其高超的工业设计能力,欧美等西方国家走出了坚实的旅游装备制造路子。闻名于世的泰坦尼克号就是此类旅游制造产品的典范。泰坦尼克号于1911年由位于爱尔兰岛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建成并下水,主要穿梭于欧美航线。欧美国家航海经验丰富,豪华客轮就是从航运业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旅游产品。现今,在意大利等国豪华邮轮业仍然兴盛不衰。此外,与国内游客偏重观光游不同的是,国外旅游者偏爱自带装备自助旅游,露营、探险、游艇等各式旅游活动催生了旅游装备产品的市场需求。

在亚洲地区,新加坡的旅游产业具有代表性,在由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旅游竞争力报告》(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5)中,新加坡排名第11位,中国大陆排名第15位。杭州与新加坡在自然旅游资源上存在共性,杭州以西湖、西溪等风景区为主要旅游形象,凸显其观光休闲功能,新加坡则以“花园城市”著称,竭力保护其自然生态。同时,在旅游资源创新上,两座城市存在差异,杭州重视“复古型”旅游规划风格,河坊街、宋城皆是代表;新加坡着力于创新旅游模式,把旅游资源的开发从“有限”到“无限”,建议旅游业者改变营业模式,设立旅游科技基金和旅游产品基金,采用科技提高生产力,鼓励旅游企业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升级③。其圣淘沙名胜世界、滨海湾邮轮中心等都是旅游装备制造的典型。

国内旅游装备制造业起步较早,但各地发展水平不均。海南省(资源依托型旅游装备制造业)、天津市(承办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海市(城市旅游资源与装备制造)、浙江舟山(高端旅游装备之路)等几大旅游城市依托本地旅游特色开展各类旅游制造性活动。国内旅游装备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但相关工业旅游活动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上海与杭州均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同处长三角地区,游客来源存在一定交叉。在旅游布局方面,杭州以自然风景为中心,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休闲旅游,而上海却采用了“双线发展”模式,除了七宝古镇、朱家角古镇、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传统景区以外,还着力打造城市旅游新形象,形成了外滩、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现代商务旅游圈,以及上海宝钢、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在内的工业旅游示范区。上海的“双线”模式值得借鉴,既能够在城市保存利于生态环境的传统景区,又能够在城市中心创造“无中生有”的旅游资源,突破旅游资源的限制。在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有限情况下,上海实现了传统观光式旅游与体验性城市旅游的双线发展,利用并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另外,上海通过引进迪斯尼乐园大型工程项目激活海岛旅游的战略布局值得借鉴。

三、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功能性发展

景观及文化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唯有发展旅游装备制造,才能规避“观光拥堵”等问题,提升旅游品质,推动旅游产业带动力。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可视为旅游业工业化水平的一个指标,一地区推进旅游装备制造业的程度,左右该地区旅游业的未来竞争力。

就TEMI行业而言,虽然有国家政策支持,但经过7年时间,全国TEMI仍然发展滞缓,“旅游装备”这个概念无论在旅游业内还是区域规划者意识中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各地“较好不卖座”的现象屡见不鲜④。同时,虽然旅游业这一“现代服务业组成部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被视为“能够拉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龙头”,以及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但与旅游产业的跨行业驱动作用及TEMI得到的政策地位不相称的是,TEMI在整体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微乎其微,我国第二产业的45个大类中并没有TEMI⑤。究其原因,产业定位欠妥及其深层次的意识偏差当是一大因素。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鼓励发展TEMI时,还强调指出其为TEMI是“基于旅游业和第二产业的融合”,我们认为该说法是完善TEMI定义的重要界定和关键所在。

TEMI仅仅定位于“飞行器、房车、滑雪、游艇”等几个旅游产品方向,虽然给出了清晰的发展重点,但出现了“机会损失”的问题。概念整体不等于有限个体的累加,如果TEMI仅仅简单地予以“实体化”,而未“功能化”,就失去了发挥“装备制造”这一概念的产业孕育力的机会,造就了规划决策和执行意识的狭隘化。比如,单纯从游艇等几个高端休闲门类(或曰产品)考量,难以判断出TEMI在产业层面的技术含量、应用范围和发展水平。EMI(装备制造业)是指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产业链长、生产率上升快、规模经济显著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性强等特点,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制造工业的总称⑥。可见,EMI关键在于有规模带动性的核心技术,衡量TEMI发展水平的不应当是有限的高端休闲旅游产品,而应是其普遍工业化水平。在“旅游装备制造业”这一术语中,“装备制造”被置于“旅游”的框束之下,造成本章所谓狭隘认识的,也正是这种无形中的框束,或者说,TEMI不若更换为ITEMI(“‘工业化+’旅游装备制造业”)更适当些。在此新概念中,“装备制造业”居于“旅游”c“工业”之间,处于两个产业范围的交叉交融区。ITEMI并非一个界线清楚的产业门类,毋宁说是一个渗透性极强的概念方法,既可以在旅游业中发展出新生内容,又可以对工业化发挥革新推动作用。

在TEMI的产业研究上,我们认为至少可从如下几个层次展开:A:产业标准:A1一般工业化应用技术层次,A2智能化应用技术水平,A3海洋船舶航空等交通工业应用技术水平。B:产业类型:B1旅游装备制造产品,B2现有旅游产品的不同体验方式,B3工业化管理经营模式。C:产业发展趋势:C1工业向旅游业的产业迁移,C2基于旅游业定制的工业设计,C3旅游业的工业化。

注释:

①②中国旅游研究院著.来自《中国旅游集团发展报告2012中国旅游投资:主体、模式与业态》.中国旅游协会,2013,

47.

③陶杰.新加坡有序开发旅游资源.中国改革报,2013-07-12,14:50:46.

④张苗荧,旅游装备制造业再逢重大机遇.中国旅游报,2015年08月24日08:52.

⑤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⑥郭庆然著.中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研究,1953-2011. 2014,

248.

参考文献:

[1]陶杰.新加坡有序开发旅游资源[N].中国改革报,2013.7.12.

[2]应中元.“十二五”规划与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1):8-9.

[3]谢峰.旅游装备期待中国制造[N].首都建设报,2009年12月7日.

[4]张苗荧.旅游装备制造业再逢重大机遇[N].中国旅游报,2015年08月24日.

[5]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26(4):13-19.

[6]石培华,冯凌.新时期中国旅游研究十大创新方向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5):1-7.

第5篇: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面对新时期经济和文化蓬勃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契机,张家口坝上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大力地发展休闲体育旅游产业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更是急需我们解决的课题。

一、休闲体育旅游概念

休闲体育旅游,有人称其为余暇体育。随着对体育休闲论的日渐重视,体育的休闲化、大众化、娱乐化、终身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已经开始萌芽。我国的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休闲体育的涵义进行科学的界定,但是不论休闲体育如何定义,不可忽略的是它始终都是一项在理念主导支配下的体育活动,更是人们在休闲时间进行的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因此,休闲体育旅游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们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以观赏和参加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以旅游目的地的体育设施和体育资源为锻炼的基础,达到健身、探险、锻炼、娱乐和消遣等效果而参加进行的体育旅游活动。

二、坝上地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优势

张家口位于北京的远郊地区,属于大北京经济圈的范畴,位于京、晋、冀、蒙四个省市地区的交界之处,是首都北京的“后花园”。隶属河北张家口的坝上地区主要包含张北、沽源、尚义和康保四县,拥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坝上地区区域辽阔,人口密度低,具有较大的开放空间;坝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范围不一的河滩、湖滩和高平地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草原、草甸、农田等,这些都是坝上草原的独特风光。

(二)劣势

尽管坝上地区的休闲体育旅游市场已经在开发,但是整体开发水平并不高。对坝上地区特色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关注度不高,缺乏科学的规划。从目前休闲体育市场的规模上来看,仍局限于个体体育活动和单位体育活动,且许多项目均由个体管理,市场化管理机制不高。

三、坝上地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一)市场目标

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主要将坝上地区休闲体育旅游市场主要客人来源的目标市场分为以下类型:

1.按照地域划分

目标市场主要划分为两类三个级别(见表1):

表1 坝上地区目标市场划分

目标市场 国内目标市场 一级目标市场 张家口坝上地区所涵盖的各县

二级目标市场 张家口市所涵盖地区,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地区

三级目标市场 国内的其他区域

国外目标市场 香港、澳门、台湾及欧美地区

2.按照旅客类型划分

(1)城市白领阶层。这一类型的旅客在收入水平、文化素质和出游频率上都比其他类型旅客高出很多。收入的稳定保障了出游的花费,并且他们选择的大都是一些健康向上、文化丰富和理性的旅游活动,尤其是那些新鲜奇特旅游方式的休闲旅游,例如自驾车旅游和背包旅游等。不受行程的限制,追求自由、健康的散客数量逐年增长,成为国内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这一类型的旅客有引领潮流、示范带动的作用。

(2)高校体育团队。全国各体育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是促进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重要的专业人才,他们的认可与参与对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是开发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先决条件。张家口坝上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较成熟,建立了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为完善的旅游销售体系。对于高校体育旅游团队的市场开发,可以考虑丰富当前旅游市场旅客的层次。

(3)企事业单位集体旅游。企事业单位为了增强员工的荣誉感、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加强员工团队建设,提高员工身体素质水平,用公费组织业绩突出的员工进行团体旅游活动,这已经成为了塑造企业文化和企业储备业务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因为旅游住宿和交通的花费均由单位承担,所以这类旅客消费水准较高。

(二)产品组合策略

特色是产品组合的核心内容。

根据坝上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特色,在产品组合的策略上可以考虑以下的方式。

产品组合主要包含两类,一种为各种不同性质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搭配,打造以休闲体育为主体的体育旅游产品路线,保持旅客的兴奋度。另一种是在体育类项目中安排观光、娱乐和民族等非体育的项目,发挥传统观光旅游的特长,将具有坝上地区特色的休闲体育融汇到体育旅游产品之中。

第6篇: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一、相关概念

(一)红色旅游文化概念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二)文化衍生品概念

由某种或某一类别的文化衍生或延伸出来的产品,即为文化衍生品,它主要是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来体现文化衍生物的特征。

二、信阳市红色旅游文化衍生品开发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缺乏重视

市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机构对红色旅游文化衍生品的理解缺乏认识,尚未树立红色旅游文化衍生品的概念,缺乏完善和健全的理论体系指导红色旅游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更没有制定出一套翔实的设计方案来促进红色旅游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与设计。

(二)产品定位不明确,缺乏合理性

该市的红色旅游产品类型缺乏多样性,同质化、同类化现象较为严重,像像章、名人像章,来自武汉、义乌等地的奇石、玉石、弹弓等普通工艺品在其他景区也是随处可见。这些商品无论是在设计理念、材质、包装、特色等方面来看,缺乏设计感、美感、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并且做工粗糙、工艺水平差,多是机械化生产,没有手工艺的味道,严重扰乱了红色旅游产品的销售,拉低了景区品味和档次。

(三)产品缺少红色文化内涵

旅游景点销售的产品没有体现当地的红色文化内涵,缺乏地方特色,没能很好地结合当地的红色革命文化、事迹、人物等来设计,缺乏感染力,无法体现特殊的红色精神,造成消费者缺乏购买欲望。

(四)缺乏专业性生产企业、创新技术,研发意识不足

该市目前没有专门从事红色旅游衍生品开发和设计的企业,只有几家工艺品生产公司,且大部分产品与红色文化无关,企业对红色旅游文化衍生品蕴藏的巨大经济效益认识不够,设计与创新研发意识淡薄、能力不足。

三、信阳市红色旅游文化衍生品开发与设计的对策及建议

(一)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开发

“民族的即世界的”,通过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将本土化特点和民族化风格融入到红色文化衍生品中,才有利于形成别具一格的高端化、品牌化产品。这样做既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做到物美价廉,又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但能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也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起着宣传和保护作用,有益于开拓国内、国际化市场。

(二)提高衍生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多元文化的运用

企业首先应该打破格局、提升眼界,确保有专业的人员利用高科技提高红色旅游文化衍生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其次,进行多样化的研发,同时注入多元文化和艺术内涵,这样会给红色文化衍生品带来附加的价值,使之更受欢迎。再次,政府可以搭建红色文创产品征集大赛平台,吸纳众人之创意,进一步提升该市红色文化衍生品的档次和品味。

(三)提高设计水准

企业应除了有计划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从事设计研发或者衍生品改良外,也可与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等地方院校合作,成立相关的设计部门,共同研发红色文化衍生品,培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

(四)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

相关设计人员要理清思路、迎合市场需求、分清产品的主次,以便按照严格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来生产、销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红色衍生品的个人定制化生产和销售网络化趋势出现,生产企业应该加强与电商合作,专设红色旅游文化衍生品网络销售平台。

(五)衍生品的开发应多样化、等级化

第7篇: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材;地方旅游文化;

摘要:文化是导致旅游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地方旅游历史文化教材建设对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工作,彰显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学材视角下的高职地方旅游文化建设要做到参与主体多元化、材料来源多样化、开发内容的针对性、结构序列项目化、呈现方式扁平化。

项目教学、地方旅游文化是指在某省或某市历史上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具有旅游吸引物的那部分文化,包括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人文知识,是导致旅游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教材是体现一定教育理论思想的载体,也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是课程实施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特别是教材的研究相对滞后,导致各学科还缺乏成套的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高攀”“低就”现象严重。

一、地方旅游历史文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它们是吸引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其中的自然资源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只是纯自然景观,是难以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的。德国学者李凯尔德指出:价值是文化对象所固有的,因此我们把文化对象称为财富,以便使富有价值的现实同那不具有任何现实性并且可以撇开现实性的价值本身区别开来,自然现象不能当成财富,因其与价值没有联系。中国的旅游资源在国外游客看来,主要是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在吸引他们,根据有关统计:21.9%的国外旅客是为了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50.9%的旅客是对中国人民的社会方式、生活习俗、文化事业、伦理道德感兴趣。因此,加强地方旅游文化研究,建设地方旅游文化教材已成为高职旅游专业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需要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孕育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性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旅游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失去地方历史文化知识,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就是一个有着明显缺陷的体系。由于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局限,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局限。全国统编旅游教材就其内容而言,是针对整个旅游行业所应有的通用知识,但缺乏地方旅游历史文化知识,从知识体系角度而言,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有相当局限的,而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特点更是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中不能缺乏地方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

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不论是导游、饭店管理还是客房服务、旅游管理等方向,学生就业主要是在本地,因此,地方旅游文化知识理应成为其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即使今后人才流动频繁,但对服务地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掌握仍不可忽视。因此,把地方旅游文化教材作为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三)彰显学校特色的需要

特色教材的建设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旅游业的特色是本土特性明显,没有本土的教材,要培养本土的人才也是无米之炊。当今,高职旅游教育所用教材多数为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这种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缺少本土特色或与本土旅游概况联系不紧密,以致本土适应性不强。

加强教材本土适应性改革应该突出本土旅游资源的特点、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增强本土旅游的案例教学,以便提升本土旅游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四进教,'i专业化发晨的需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如果教师还在根据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那么,学生必然无法适应新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新的旅游景点,新的旅游方式的不断涌现,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自己所教的学生在未来的实习和T作中,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因此,通过编写地主旅游文化教材,迫使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参与他们的管理和决策,去有关政府机构了解方针政策及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二、学材理论及其发展

“学材”是广义的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教科书相比,它是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教科书“学材化”问题是与“学材”概念的提出密切相关的。“学材”概念最早由日本的教科书研究中心提出。在其《关于教科书的内容和版式的改革》的研究报告中,教科书研究中心提出了变教科书为学生“学材”的建议。这一建议在1987年被当时“文部大臣咨询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接受,“学材”这一概念也被写入了教育改革第三次审议报告之中。“学材”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我国学者广泛关注。沈晓敏(2001)首先对日本在教科书“学材化”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使“学材”这一概念为我国学术界所知。钟启泉(1989)提出在新的信息技术时代,教科书要发生转型,从历来的“作为教学之用的主要教材”转型为“作为学生之用的主要教材”,简言之,就是从“教材”转型为“学材”。有学者认为从“教材”到“学材”不是简单的概念置换,而是标志着新的教学观的确立。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和派纳的存在体验课程理论逐渐被教育界所接受,现代教材的功能正由教的方面向“学材化”研究的方面转化。国外有学者把课程观的转变概括为六条,其中第六条是“从突出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向突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的转变”。许多新编教材不仅把教科书当24高等职业教育成学习的资源,还强调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多数教科书都把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编写,使课本成为学习的指南。由此可见,教科书的“学材化”是世界性的课程教材发展趋势,是任何国家的教材改革必须遵循的规律。

高职学材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从学生的T作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反思;突学生的职业活动,让学生通过在T作情境中的经验性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与客观世界、他人、自我进行对话和交往的过程,成为实现自身价值和体现自身人格的过程,使学习成为创造世界、探索自我、结交伙伴的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止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即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三、学材视角下的高职地方旅游文化建设

(一)参与主体多元化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的背景下,邀请企业职业人来共同编写作为教学主要内容的高职教材就是一条高职教材改革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对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实际动手能力和行业、企业的专家有一定的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材建设向纵深的发展。因此,吸引行业专家参与教材建设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由于高职教育具有一定的地方行业特点,地方旅游文化教材全国统一编写的可能性很小,而一校独编写义往往不够全。因此,邀请企业职业人参与教材的编写就可以把企业最需要的技能要求编写到教材中,充分体现职业特色。通过职业人的参与,可以避免学校教师在实践经验上不够丰富的弊端,可以让我们的职业教育紧跟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材料来多样化

从旅游发生学角度而言,旅游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既有人类“远方崇拜”的天性问题,也有人们“换换环境”和猎奇的心理因素问题,远方世界必须有不同于本土的风土人情、生活氛围,才能导致人们对它的憧憬、遐想和行动。因此。地方旅游历史文化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必须充分发掘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地方文化知识,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经济、文学、艺术、宗教、建筑、物产等内容。l大j此,要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典籍、诗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注意反映生产与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使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兼职教师、讲座(客座)教师,开展名师讲学、授课或作报告。

(三)社会和謇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倡导和弘扬创业型的社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支持创业、尊重创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家庭树立对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网络创业的正确认识,摒弃创业不如就业、网络创业虚拟不可靠等狭隘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创业本身也是一种就业,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理解、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网络创业活动,为大学生网络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要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将创业教育渗透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全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必须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才能为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实现立体化综合实施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1】黄履香.浅谈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IJI.教育探索,2010,(11):141—142.

第8篇: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受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公司的景区业务主要是指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南山景区,它是首批国家5A级景区之一,也是三亚市两处国家5A级景区之_。景区交通便利,距离凤凰机场20公里、距离三亚市区40公里。目前,景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已开发土地仅占1/3,已有佛教文化苑、天竺圣迹、福寿天地、神话雕塑、大门景观区以及酒店、度假村等,是融热带海洋风光、中国佛教文化、福寿文化、历史古迹于一体,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于一身的大型主题园区。景区作为三亚热带海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景点包括“三园一寺一谷一湾”,即观音文化苑、慈航普渡园、吉祥如意园、南山寺、长寿谷、南山湾。公司持股73-8%的南山文化公司拥有近20平方公里的陆地和海域面积的使用权,是海南三亚南山景区的唯一经营实体。迄今为止公司累计投入南山景区的开发资金近4亿元,未来公司可以对园区进行深度开发,如餐饮、会所、度假酒店、海域开发等,从而全面受益于海南旅游市场繁荣的外部环境。

直接受益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步推进。目前南山景区的收入主要由门票、住宿、餐饮及旅游车等构成,2009年南山景区接待游客量达280万人次,同比增幅为21.7%。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步推进,未来海南岛游客数量有望在2009年的基础上实现100%甚至更高的增长。作为海南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并且未来最可能的离岛免税购物主要城市――三亚的两个国家5A级景区之一的南山景区,未来游客数量可能远超海南整体游客数量100%增长的水平。

光大证券认为,在扩大内需、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包括离岛免税、航权开放、扩大落地免签范围等国际旅游岛建设配套政策的推出可能只是时间和开放节奏的问题,这些政策的出台未来可能使海南游客数量的实现成倍的增长。未来随着离岛免税、航权开放和落地免签范围扩大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刺激南山景区游客数量超预期增长,从而为南山文化公司业绩锦上添花。

世界城市点亮首旅股份的希望之光

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将北京打造成世界城市,这给北京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旅游业将被定位于北京新的战略性产业来培育,并在世界城市培育中让旅游成长为北京第一大产业。首旅股份是首旅集团酒店业务的整合平台,酒店资产也将按照“成熟一批。注入一批”的原则逐步注入,公司作为集团公司酒店资产整合平台的战略目标是较为明确的。此外公司还拥有神舟国旅旅行社、北京展览馆等北京地区的资源,其必将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大受所益。

定位国际会展之都打造高端旅游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举办后,北京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一批标志性的奥运场馆成为旅游的新亮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为北京旅游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正在借鉴着国际公认的成功世界城市发展经验,全面推进北京向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迈进。

世界城市的旅游业必将定位于高端旅游,目前高端旅游在北京旅游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北京市政府为了完成旅游业升级、发展高端旅游,在完善和提升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深度开发商务会展、奖励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北京市政府筹集1000万元资金,奖励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北京一年举办的各种规模的国际、国内会议达22万个以上,会议、会展所创造的直接经济收入达131.8亿元人民币。

首旅股份领跑世界城市建设

世界城市建设的受益者,酒店及旅游服务业务复苏明显。2010年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中国家旅游局提出要将北京建为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并且大力发展高端旅游市场。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就意味着将有大批海外游客来到中国,而首都北京又必将成为热点城市。游客中约有一半是商务客,将提升人均旅游花费。在北京打造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旅游业可以担当领跑者角色。德邦证券表示,公司目前在北京拥有3家四星级酒店,分别是民族饭店、京伦饭店和前门饭店,将会是这场盛宴的最大赢家。

酒店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主业,2009年贡献了公司21.3%的主业收入和18.8%的营业利润。2009年由于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酒店的出租率和客房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进入20lO年以来,国内星级酒店景气度明显回升。以北京市为例,2010年1-4月份四星级酒店平均房价约为430元,出租率也达到55%,与2009年相比均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公司三家星级酒店在北京地区具有较高的品牌优势和美誉度,客房价和出租率均要高于地区行业平均水平。民族饭店目前平均房价在600元/间以上,相比2009年增幅在20%左右,京伦饭店平均房价比民族饭店略低,但也超过500元/间,与2009年均价相比,提升幅度也是非常明显的。前门饭店2009年平均房价为303元/间,预计20lO年提升空间也相当可观。此外,从客房出租率来看,三家酒店目前均维持在50%以上,其中民族饭店和前门饭店较高,达到60-70%之间。基于国内星级酒店市场环境趋于回暖以及公司三家酒店当前的实际经营情况,德邦证券判断2010年公司酒店业务业绩有望出现较大幅度反弹,预计酒店营业收入增幅将超过17%。

第9篇: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字: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路径;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智能技术在全球迅速兴起,以云计算、物联网、4G通信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步入智能时代。这催生了旅游市场、旅游者对旅游信息化的更高层次需求,也为旅游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基础,“智慧旅游”应运而生。

一、相关概念

(一)的概念及内涵

是信息时代的城市新形态,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城市的规划、服务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市民、企业、政府、第三方组织的共同参与,对城市各类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创新低碳的产业经济、绿色友好的城市环境、高效科学的政府治理,最终实现市民高品质的生活。

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城市的重构,这种重构改变了传统的以资源投入为主、强调发展速度和数量的方式,而是以资源配置为主、强调供需匹配和发展质量的方式。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整体的社会效率,另一方面是对创新环境的培育营造,提升未来发展潜力。

(二)智慧旅游城市的概念

在“”建设的同时,江苏率先提出“智慧旅游”,2012至2014年,国家旅游局先后确立三批300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智慧旅游城市是在的背景下,围绕旅游产业,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城市现有信息化基础,融合先进的城市运营服务理念,建立广泛覆盖和深度互联的城市信息网络,对城市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旅游要素进行全面感知,并整合构建协同共享的城市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利用,从而为游客提供智能化旅游体验,为旅游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手段,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及开放式信息应用平台的综合性城市(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

(三)二者的关系

的建设为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是理念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解决了一系列“城市病”,建成一系列的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及智慧通信等,这些构建起来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为智慧旅游所利用,充分利用这些建设成果,搭建智慧旅游的支撑平台。

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路径

智慧旅游城市的核心是旅游信息化,在进行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提升旅游城市的信息化水平是其核心内涵。目前主要有四种建设模式可供参考:政府独自投资、政府投资引导、政府与旅游企业联合投资以及企业独自投资。目前,面对国内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层出不穷的旅游产品,日益增高的需求水准,想把旅游产业做强,就必须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让游客能够及时了解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关联带动强的智慧旅游公益项目,建设好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娱乐等智慧旅游业态,有效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城市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建设路径,才能一步步实现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目标。

许多城市和地方旅游企业虽整体规模不小,但以中小企业居多,具有完整产业链的旅游集团少,旅游资源分散、市场竞争力弱、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动力不足。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应负责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公共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等全局性工作,制定相关政策,组织企业参与等;智慧旅游需要多系统、多部门合作:各方利益不同,其观点也不同,因此,推进智慧旅游工作,不能局限在旅游系统内,需要整合文物、园林、林业、公安、交通等各相关部门资源,各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全市智慧旅游发展一盘棋;智慧旅游项目信息技术含量高,基础投资大,市旅游企业普遍为中小企业,一步到位开展智慧旅游业态建设难度大。因此,应选择有条件、有需求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给予支持,通过一定时间的建设发展,推出一批有形象、有特色、有效益的智慧旅游样板单位,树立智慧旅游业态标杆;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量巨大。相关部门应采取市场化原则,通过出台智慧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和扶持社会企业进行智慧旅游产业投资与运营,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形成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光烈.中国建设路径与方式[J]经济导刊20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