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高端医疗市场精选(九篇)

高端医疗市场

第1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小龙是一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理财规划师,以前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拿着公司提供的一本电话信息资料,拨打电话推销保险。然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很多客户主动打电话给他,咨询险种和理财规划。

这些主动打电话寻求帮助的客户一般都是高端人群,如企业高管、外派人士、演艺明星。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收入高、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端人士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希望寻求到适合自己的高端医疗保险。

险企涉水高端险

保险公司的高端产品一般分为高端医疗险和养老年金型保险两种。高端医疗保险是针对高端人群设计,超高保额、突破国家医保限制、就医直付、覆盖广泛的医疗费用保险。它是各大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重点。记者了解到,此前成立的太平洋寿险杭州中心支公司以及华泰人寿保险均表示要着力开拓高端保险市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多家公司都曾推出多款保费较高的重大疾病保险,目标直接瞄准高收入人群,部分公司的高端综合保障计划甚至喊出了“保额低于100万元不卖”的口号。

今年6月,中英人寿推出了市场上首款针对个人销售的高端医疗险――尊荣岁月国际医疗保障计划,最高保额300万元。对于那些总是抱怨保险公司“理赔难”,“跑断了腿儿也没赔钱”,“不是癌症不给钱”的人来说,眼下的这款产品应该是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了。

其实早在3年前,中国内地市场上就已经有高端医疗保险。一向定位于高端客户群的太平人寿在2005年就推出了一款名为“卓越医疗”的高端医疗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美亚保险也推出过高端医疗团险,有的保额甚至高达1600万元。

国家注册理财师、保险专家朱庆指出,很多保险公司推出的针对个人销售的高端医疗险,最大特点是突破了对就医地点、用药的限制,客户在医院所有的花费都可以报销。

市场空白潜力大

“严重的保险不足和保险意识错位导致了高收入人群的保险真空”,“保险公司之所以看上高端市场,是因为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某营销部张经理告诉记者。

根据北京市政府外事办测算,仅在北京地区常驻的外籍人士就有10万人,加上配偶小孩约有20万人。如果按照每位投保人年保费l万元的标准计算,这个市场就有20个亿。亚洲医疗健康服务管理商“中间带”运营总监王伟则给出这样一组数据: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人群需要高端医疗服务,与此相关的高端医疗保险市场容量每年至少可达200亿元。保险业内人士也看到,“很多外企高层、包括一些中小企业老板,普通的医疗险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显然,国内保险市场还还存在着这样的空白,谁先抢占谁就会赢得先机。

为高端人群设计这些产品,在政策上已无障碍。国家新医改方案4月份正式公布,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于是不少保险公司都积极推进高端产品的进程。

中英人寿6月份推出的“尊荣岁月国际医疗保障计划”专为高端客户服务。太平人寿的“太平金盾团体医疗保险2009”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了社保医疗保障范围限制,在保额范围内皆可报销,可充分满足客户对包括特需医疗、自由选择医院、自费药等特殊需求。

相对于中低端的医疗保险市场来说,这种高端医疗险的推销似乎更省事,由此也带来保险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变。业内人士透露,有时候业务员为一笔普通的医疗险保单,得打上数十个电话,拜访好多次。就北京地区而言,一般家庭平均持有两三张商业保险单,但是这类医疗险保额都相对较小,理赔范围有严格限制且程序复杂。而保险公司通过运行高端客户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这种另辟溪径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也必定促进寿险个人业务的加快转型,险企不再一味追求经营的规模,其经营模式和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附加服务大比拼

各大保险公司频频推出高端医疗保险,激起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保险公司就在“特色”和“差异化”方面使劲,也显示出不同产品的不同“个性”。

日前中英人寿推出的“尊荣岁月国际医疗保障计划”,保险责任涉及住院及相关服务、特定器官移植手术费用、门诊费用、体检等4大项内容,包含癌症治疗、肾透析治疗、处方医疗辅助装置等多种特殊的医疗保障责任;还有未成年人住院家长陪护、无理赔住院津贴等更多人性化的设计。而牙科医疗保险则可作为该款主险的附加险购买,对于各项齿科医疗需求的覆盖十分广泛。不受定点医院的限制,可直接担保和支付医疗费用。此外,附加VIP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挂号,陪同就诊,推荐医疗结构。

太平保险推出的“卓越医疗”是一款没有保额上限的高端产品,其附加服务也是考虑有加。太平人寿为其“卓越人生”的客户开通了24小时医疗服务热线,随时待命,提供医疗机构推荐、特需门诊预约及住院安排等全天候的医疗服务。

中国人寿推出的“国寿康优全球团体医疗保险”则以高达1280万元人民币的最高保额为特色,而且只要被保险人的配偶及子女符合身体状况和年龄条件,均可直接成为附带保险人,享受同样的医疗服务。

太平人寿北京分公司某营销部业务员透露:“现在各大保险公司的高端医疗保险销售情况都比较好,在市场中竞争的热点就是附加服务,产品本身没有很大的差别。”

第2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市场 市场化经营 技术的价格弹性 市场失灵

一、前言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及所需软件等,进而实现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医疗设备行业是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多学科交叉的高科技产业,它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尖端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X射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尖端精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技术进步推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有着惊人的增长。

我国医疗设备市场更有广阔的需求前景,每年进口医疗设备达数亿美元。然而伴随着医疗设备需求的增长,居高不下的市场价格及一系列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证明了市场机制并没有能够自动、及时调节市场关系,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合理的社会经济目标,即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加以调控或引导,因此对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经济学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本人毕业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学工程处工作。8年来参与过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各项工作,包括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档案、维修、计量、报废等,对医疗设备市场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以下将分别就医疗设备市场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展开分析。

二、持续高速增长的医疗设备需求

(1)医疗设备的刚性需求。医疗设备行业是一个不会枯竭的行业,因为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不会停止。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 3亿人口的大国,正步人老年化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要非常迫切。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以及农村医疗体系的启动和发展给医疗设备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中国医疗支出占GDP总量的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医疗设备规模总量的扩充预示着未来的一段时期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国家推行新医改政策,积极推动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持续、稳定的需求增长活跃了市场也成为厂商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动力,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必将拉动新一轮需求。

另一方面,有资料显示我国17.5万家医院拥有的医疗设备约有1 5%是2 0世纪7 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 0%是8 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这些医疗设备已经或即将进入自然淘汰期,而更新换代过程中将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推动我同医疗设备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2)医院引进医疗设备过程中的问题。现代各级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引起资金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数量急剧上升,据有关资料,我国目前CT、MRI和伽玛刀的拥有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些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大医院相互攀比,盲目引进高端医疗设备;信息不灵,国外市场上低效甚至淘汰的设备在国内仍被当成先进设备,高价引进医院;医疗设备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不合理,个别医院、个别科室医疗设备利用率很低甚至大量闲置;片面追求高精尖,大而全,购置设备时看重多功能、高参数、选配很多几乎用不到的配件、耗材或软件,致使设备的购入价格更加昂贵。

(3)医院的市场化经营与公益性。目前,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城市中的大型医院,患者数量越来越多,门诊量节节攀升,对医院硬件设备投入逐年增加,医院发展快速。而医院之所以能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得到快速发展,是由于医院引进了市场化经营的资源投入型发展模式。医院的管理者几乎一致认为,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创收是医院的唯一出路,不创收别说医院发展,就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医院趋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医院虽然被定位在非营利性质,但是,在事实上又被推向了市场,承担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效益压力。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医院不断引进最新技术,购买最新设备,以改善医疗硬件环境吸引更多的病人前来就诊,从而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这是由提高成本带来的高收入,整个医疗卫生产业呈现粗放型增长。

医院正扮演着双重角色:既要依照传统道德要求,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保持医院的公益性;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通过市场化经营谋求生存和发展。医院的逐利性也迎合了医疗设备供应商的期望,医疗设备市场定价混乱,利润空间极大。医院以市场价格购置高新尖设备,造成医疗成本的高速增长,也加剧了过度医疗服务现象的产生和扩散;据调查,大型设备检查和化验两项收入的合计占很多大型医院医疗收入的40%—50%,过度的医疗服务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医疗收费水平增速过快,超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也是导致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受限的原因之一,不利于社会和谐,不利于卫生事业长远发展,也有悖于医院的公益性社会职能。

三、我国医疗设备的供给状况

(1)供给的二元结构。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中,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 0%,其中飞利浦、G E、西门子3家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比例,据垄断地位。而在中、低端医疗设备市场中,国内企业占较大份额且竞争激烈。这就是我国医疗设备供给的二元结构。

医疗设备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渗透、知识与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生产工艺复杂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高科技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医疗设备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我国医疗设备厂商尚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没有能力参与高端医疗设备的市场竞争。医院对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引导市场的购买行为,厂商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客观上已经对市场结构进行了分化。

总的来说,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有效需求总体上呈持续增长的市场态势,但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显现,具体体现为市场机制作用在高端产品市场与中、低端产品市场存在着明显差异,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2)技术的价格弹性。医疗设备的价值在于其技术,材料、电子元器件等硬件成本只占其价格的很小一部分,购买医疗设备其实是购买设备中蕴含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医疗设备产品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技术产业化转移的高效率使医院能够享受科技进步成果,同时高技术的价格形成过程不确定性也造成了医疗设备产品的市场价格难以统一。例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医疗设备产品其市场价格的估算至今还是一个难点。与此类似的还有生物技术、激光技术、精度控制技术和制造工艺水平等等。又因为很多高新尖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的大品牌厂商手中,国内厂商短时间内难以替代,从而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下,进口大品牌设备供应方对医院报出高价,供需双方的市场博弈往往以需求方妥协而被迫加大投资预算告终,造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在我国医疗设备市场中,医院需求量的增长对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可以说是高新尖技术的供给价格缺乏弹性。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有几种情况,如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而在我国的医疗设备市场特别是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上,这四种情况几乎同时存在。

垄断。在医疗设备市场中,垄断现象比比皆是。首先以飞利浦、G E、西门子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厂商掌控着核心信息技术成为高端产品市场的主导者,产品在我围市场占有率很高。经济学对这一市场现象表述为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且竞争者存在很大的进入障碍,市场则属寡头垄断市场。更有甚者,某些专用医疗设备厂商利用专业技术专利的优势,完全垄断整个或绝大部分市场。垄断者可以通过操纵产量和价格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其产品的价格高于一般均衡价格。

外部影响。医院采购高端医疗设备时,往往只是考虑医院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对患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如造成患者医疗费用增加等等,造成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而设备生产商也往往只为自身利益着想,一味提高价格或推广新产品新功能,忽略了对医疗行业的影响,造成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公共物品。医院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公共物品,如手术无影灯、电动手术床、消毒灭菌设备、清洗设备等等,这些设备不能给医院带来利润,医院却必须为其支出高额的成本,但由于这些物品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对患者的医疗安全都十分重要,出于对患者负责,医院必须选择质量可靠、安全的产品,事实也表明多数大型医院都会选择进口高端大品牌的产品。

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由于决策者得到的医疗设备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只会盲目追求品牌信誉及优质的售后服务预期等等原因,往往会选择从发达国家进口的高端品牌的产品。而国产的医疗设备即使性价比较高,仍然得不到医院的青睐。这种由于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造成的歧视现象在医疗设备市场中时有发生。例如某进口便携式超声诊断成像系统报价58万元,而各方面配置较高的国产产品报价30万元,很多医院却愿意选择进口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前面说到过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医院在销售商的宣传攻势下,高价引进国外市场上低效甚至淘汰的设备,或者购置很多适用范围小、使用频率低、治疗效果差的设备,这些设备进入医院以后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医院支出成本的浪费。

五、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医疗设备市场虽然有广阔而美好的前景,但现阶段并没有在市场机制下得到良好的发展,市场失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而这个市场上的供需双方,即医疗设备生产商和医院也应当为维护市场的效率和医疗的公益性作出相应的努力。

政府的干预和调节。对于国内没有能力制造而医院又必须配备的高端医疗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维修配件、耗材等,通过降低税率等经济政策手段,缩小其在原产国与我国的销售价格差距,或以国家集中大量采购的方式直接从国外生产商手中购买,跨过国内各级商的层层加价,从而降低医院的支出。而对于国内有能力制造且与国外进口产品技术水品差异不大的医疗设备,通过政策手段鼓励医院选用国产设备,从现行的医疗项目收费标准入手,取消国产和进口设备区别收费。例如,收费标准蓝皮书规定,进口床旁监护仪收费12元/小时,国产2.5元每小时,出现这种收费标准区别是因为几年前进口监护仪的技术性能和价格都远远高于国产监护仪,然而现在进口监护仪价格下降了很多,而国内监护仪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进口与国产监护仪性能和价格已无太大区别,可收费标准却差距很大,这直接导致医院更愿意采购价格稍贵一点的进口监护仪。如果把收费标准统一定为12元/小时,相信在市场上国产监护仪会更有竞争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规范医疗设备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审核,特别是医院医疗设备科室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实行持证上岗。规定医疗设备采购招标时必须有国家认证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防止医疗设备销售商利用信息不对等和不完整的优势对医院招标决策者实行欺骗、蒙蔽和诱导,尽量避免购置从而减少医院成本支出的浪费。

大力发展医疗设备行业协会,为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包括技术进展、市场经济分析技术、产品信息、价格情报和市场供需信息等。

进一步完善医疗设备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更加强大的医疗设备市场监督机制和机构,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回扣”等经济犯罪现象。

政府应制定更加优惠政策,如资金信贷支持、降低医疗设备厂家各项税率等,引导和服务我国的医疗设备生产企业。

医院经营管理精细化。医院应当自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树立精细化经营的理念,增强新增医疗设备的风险意识。医疗设备配置应当科学决策,从实用性出发切勿盲目追求档次和规模扩张。同时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这一强大工具建立医疗设备的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控制系统,能够客观、科学评估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规范进口设备销售渠道,增强国产设备竞争力。对于进口医疗设备,应规范销售渠道和流通领域,减少商级数,诚信经营,优化服务,对于售后所急需的维修零配件、耗材等,也不要为了经济利益故意抬高售价。

当然最有效、最根本的还是国产医疗设备制造业要实现快速发展,积极研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并迅速产业化,尽快进入高端产品市场参与竞争,这是解决医疗设备市场所有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王中尧.医疗器械市场现状、潜力与对策探讨[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7, (3).

[4]张阳德.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学工程, 2002, (6).

第3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2011年前5个月,四家医疗器械类企业东富龙(300171)、尚荣医疗(002551)、千山药机(300216)、理邦仪器(300206)分别登陆创业板或中小板,发行市盈率均超过45倍,东富龙的发行市盈率更是高达96倍。在这些公司成功IPO的背后,潜伏着不少提供战略或财务支持的风险投资机构,其中不乏复星医药、深创投等国内知名创投企业(表1)。在声势日隆的医疗健康行业,医疗器械子行业的魅力逐步显现。

IPO 之外,该领域的投融资事件也在加速升温。投中集团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月-2011年4月,医疗器械领域的私募投资案例个数及融资额度在整个医疗健康行业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23%、18%,均仅次于传统强势的制药行业。首只人民币医药行业基金建银国际医疗产业基金,继斥资1亿元注入疫苗包装用品企业江阴兰陵瓶塞后,又向五粮液旗下的普什医药塑料包装企业投资了1.8亿元。

医疗器械增速或超药品市场

资金青睐的逻辑,不仅在于中国推行医改的大背景下整个医药生物行业步入上升通道,也源于医疗器械子行业的发展潜能。数据显示,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1.02。但在中国“以药养医”的传统模式下,药品市场规模远超医疗器械市场,二者容量及发展深度并不相匹配,未来医药行业内的结构将发生趋势性变化。药品支出占比的攀升难以为继,而医疗器械在医药板块中的比重则有望上升。

近几年相关企业的盈利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国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贺平鸽的研究显示,2001-2008年,医疗器械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8%及41%,远高于同期医药工业19%、21%的收入和利润增速。中金公司孙亮预计,2009-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30%,这一增速远高于申银万国医药行业分析师罗所预测的2008-2015年间药品消费16%的复合增长率,申万同时预计药品费用占医疗卫生费用比重将从2007年的33%下降至2040年的20%。

在进口替代及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也有望在全球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发达国家把持了其中的78%,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正经历着快速成长。来自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22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其中,出口额为146.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5%;进口额为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30.35%,贸易顺差达67亿美元。

扩容的蛋糕前,市场竞合态势更加激烈。带有政策红利的农村市场让外资觊觎不已,而高端器械市场的高盈利也足以让困于低端价格战的内资企业眼红。随着双方触角延伸至对方势力范围,原有的平衡正酝酿着变局。

外资加速渗透基层市场

快速发展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外资、合资企业成了主力军,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和合资企业就有7家。在国内大型医疗诊断与治疗设备市场,以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家领衔的外资企业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根据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2007年进行的专项调查,国内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85%的检验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跨国品牌所占据。

随着新医改向基层医疗倾斜,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拓宽及报销比例的提高,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转向了农村基层市场,试图挟技术、营销优势,通吃高中低端领域,而通过收购、合作等捷径进入中国市场更是外资企业的惯用手法。

早在2008年,以心脏起搏器、冠脉支架等产品出名的美敦力公司斥资17.26亿港元入股山东威高集团,并以15%股权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同时,双方宣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在中国独家分销美敦力及威高骨科公司的骨科产品。医疗健康巨头通用电气也与新华医疗等数家国内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其政策灵敏度并不逊于本土企业。在2009年5月启动的“健康创想”战略中,通用电气宣布将在未来6年内投资30亿美元,用于开发100种能够增加医疗覆盖率、提高质量并降低成本的新产品。并且,其医疗健康部门总裁约翰・迪宁访华之时,宣称最想去拜访的是四川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而全球知名的医疗成像及信息技术公司Care-stream Health(锐珂医疗,原为柯达医疗影像业务部门,后以25.5亿美元出售给加拿大股权投资公司Onex),则早在2005年就已进行产品架构上的战略调整,逐步增加投向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市场的产品比例,并主动调低价格,如其成像系统由之前的200万元减少到1/2甚至1/3。在“深耕基层”的策略推动下,其2009年中低端产品销售对总销售额的贡献已提升至40%。德国西门子也专门为社区及农村医疗市场推出如CT机、超声机等优势产品的“经济适用型”版本。

跨国企业向中国基层市场加速渗透,一方面是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增长乏力,年增长率约为10%,而中低端医疗器械的增长率达30%。另一方面,基层设备的较大缺口也给了他们充分的理由,在中国,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二级、三级的大医院; 全国医疗机构15%的现有仪器和设备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产品,60%的设备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在中西部及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卫生部规财司数据显示,目前中国2000余所县医院装备配置平均缺口30%,大量医疗诊断设备需要购置或者更新换代。各级政府承诺投放的8500亿元医改蛋糕中,也明确将向基础医疗倾斜。

在“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器械”政策指引下,除了研发及产品性价比向基层市场需求靠拢之外,跨国企业还频出新招,渠道下沉、捐赠先行以打造公益形象,借金融租赁之力带动销售的做法也普遍为其所用,以尽快杀入这一日益受到重视的市场。

内资企业:挺进高端

与跨国企业自上而下的强力渗透不同,内资企业多半集聚基层市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有多达60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1.8万家经营企业。在外资不屑于染指之前,这些中小型占了绝大多数的本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凭借成本及渠道优势瓜分了中低端市场。但无序的过度竞争所导致的价格战,再加上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出口汇兑损失,行业整体利润空间已经遭到严重挤压。

尽管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提振了中低端器械市场需求,但读懂政策风向的外资企业已为分割新蛋糕做足功课,自上而下的惯性优势一旦延续,威胁不容小觑。内资企业在正面主战场积极迎战的同时,也正在努力进军高端。鱼跃医疗2010年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希冀由粗放式增长走上专业化道路,并能在制氧机等细分领域增强技术竞争力;行业出口额排名第二的深圳迈瑞也表示,在深耕基层市场的同时,将发力高端,主攻外向型市场。

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会长姜峰指出,相对制药工业,医疗器械行业处于多重学科交叉处,所涉及的机械制造、IT技术水平等有相对优势。中国健康医疗基金合伙人陈蕴也认为在医药生物行业内,该子行业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最小,且回报快。此外,国内投资者对医疗器械类公司上市均给予了积极回应,风投踊跃,市盈率高企,若超募资金运用得当,从细分领域对高端市场的突破并非不可想象。不过技术落差之外,服务、售后及营销模式等软实力的差距均非一时一日能够弥补。

事实上,深陷价格战的内资企业往高端突围,虽是面对强敌压境的反击之举,更应当视作追逐高盈利的本能选择。在基础医疗市场占据优势的鱼跃医疗,和已在药物支架系统成功突破外企垄断的乐普医疗,二者尽管同处医疗器械市场,毛利率及净利率却存在天壤之别,前者有20%的收入来自政府招标的基础医疗市场,但净利率盘旋在20%以下,而在细分领域占有优势的乐普医疗,则通过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获得相对强势的定价权,毛利率高达80%以上,净利率超过50%(表2)。

6月机构偏乐观

于欣/文 2011年5月以来,在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6月加息预期的影响下,市场一直维持低位震荡,2011年5月3日至5月19日,上证综指下跌2.5%。6月的新财富投资者信心指数为53的中性偏悲观值,较上月下降8.6%。

机构和分析师中性偏乐观

2011年6月的新财富投资者信心指数较5月下降8.6%,至53的中性偏悲观值,其中,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为63,环比上升9%;券商分析师信心指数为61,环比下降13%;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为43,环比下降17%。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的上升和券商分析师的下降令这两个群体的信心指数值趋于一致。分主体指数分析可以看出,受市场走势影响,券商分析师的信心指数明显受到抑制,并与机构投资者趋于一致,均为中性偏乐观;个人投资者依然是三类主体中最悲观的。

预计2011年6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58%,较5月下降13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的看涨比例为80%,较5月上升20个百分点;个人投资者看涨比例为55%,较5月下降31个百分点;券商分析师的看涨比例为40%,较5月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机构投资者对6月大盘上涨的乐观预期值得关注。预计未来6个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76%,较上月上升5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投资者为82%,较上月下降4个百分点;券商分析师为80%,较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为60%,与上月持平。

市场估值获机构和分析师较高认可

第4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该医院是内地首家外资独资医疗机构,投资总额约1.5亿元人民币,主打高端医疗服务,其目标群体是在大陆不享受医保福利的台胞、外国友人及部分有高端需求的本地病患。

禾新医院普通门诊300元,初诊及小儿门诊400元,特需门诊则在800元以上,病房收费每晚高达2000~5000元,院长张焕祯预期,最快两年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此前,内地已有和睦家、百汇医疗等多家国际知名高端医疗集团试水高端医疗。今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又竞相将高端医疗纳入产业规划。一时间,内地高端医疗市场风生水起,成为投资界的关注热点。

内地高端医疗需求巨大

所谓高端医疗,就是针对高收入、高阶层人群的特定需要,提供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简而言之,就是富人医院。

北京和睦家医院是一家典型的富人医院,大牌明星王菲、孙俪等都选择这里生产分娩。走进和睦家,就医环境和内地普通公立医院完全不同:环境清幽,装修精致,患者不用排队就医;医护人员来自不同国家,用中文和英文双语交流;病房布置如同宾馆待遇,卫生间内日用品齐备,还为病人提供DVD光碟以及外卖单等贴心小物;当然,病人家属也有休息用的沙发。

和睦家采用的是预约制度,能够充分保证就诊的时间和质量。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全科医生,不仅了解身体状况,还了解家庭情况等背景资料,统筹安排治疗过程。和睦家所属的美中互利公司的董事长李碧菁曾对媒体表示,和睦家提供全科服务,如果患者需要,随时可以组建一支医疗队伍,一起协商医疗方案。

当然,患者要享受这种高端医疗服务代价不菲。单就和睦家的分娩套餐来讲,顺产的价格在5.6万元人民币左右,剖腹产在10万以上。但是,从海外患者到和睦家透露的受众人群(包括银行行长、高端金融专业人士、企业家、海归)来看,费用并不是主要问题。

中国高端医疗服务的市场需求有多大?业内预期普遍乐观。包括投资机构以及主流保险机构在内的多个机构预测,内地每年有3000万~4000万左右的人群需要高端医疗服务。

单就上海而言,上海市卫生局2009年公布的数字显示,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在106亿元以上,这还是保守估计。截至2010年,包括上海公立医院特需服务以及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高端医疗服务,其业务总收入仅为40亿元,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开发。

另有数据统计,去年全球约有600万人跨国就医,一个医疗旅游者平均约能带来1万美元的收益,全球每年医疗旅游的市场份额在1000亿美元左右。中国每年都有不少富豪选择去国外就医,内地高端医疗也在走国际路线,争打旅游医疗牌。上海医疗旅游平台负责人杨健曾说:“内需和出口两大市场相比,中国人的钱太难赚,我们要赚的是外汇。”

一线城市竞推医疗园区

发展高端医疗,吸引国际宾客以及国内富豪,正在成为国内不少城市的新主打。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均将高端医疗产业规划写入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名录中。

在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被定位为“北京市副中心”。“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规划建设的医疗机构规模达169万平方米,计划提供床位7200张,服务对象设定为:在华居住工作的外籍人士、具有国际背景的精英人士和具有高端及个性化医疗、健康管理和养生养老服务需求的人士。服务区建成后预计能创收500亿元,拉动GDP增长200亿元,同时能够汇集3万名医学专家,创造10万人的就业岗位。

在北京专注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医疗示范区时,其他城市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去年6月,上海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建设的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两大国际医学园之一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已在浦东正式奠基,今年5月,广州南沙开发区与美国德州医学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南沙国际高端医疗城。此外,计划建设高端医疗园的城市还有福建厦门、四川泸州等城市。

“现在地方政府、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都在瞄准高端人群的需求”,一位参与高端医疗产业规划的权威人士称,从成本计算来看,中国的医疗水平其实并不差,但相较于西方国家价格要便宜得多,比如一个阑尾切除手术,在美国需要1万-3万美元,中国的报价是1万多人民币。

从国际医疗服务的价差来看,内地高端医疗大有作为。事实上,最近几年来,内地高端医疗发展势头相当迅猛。

2009年开始,国内民营资本复星医药通过定向增发成为中美互利的最大单一股东,推动中美互利旗下的和睦家高端医院品牌快速扩张,不仅大规模增加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医院的床位,还计划将品牌拓展到杭州、成都、南京、青岛等二线城市。

2010年,新加坡最大的私人医疗集团莱佛士医疗集团在上海经营面积达1.3平方英尺的医疗中心,提供多元化专科、牙科和体检等高端服务。

2011年2月,加拿大企业家德里克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WA臻景医疗中心在上海兴国宾馆花园开幕;同年6月,百佳(中国)连锁妇婴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广州投资1.5亿元,建立高端品牌广州伊丽莎白妇产医院,其最豪华产房的面积达120平方米。

“高端医疗的确是社会资本投资的一个方向”,经营民营精神卫生医院的温州康宁医院院长管伟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新医改以后,未来政府职能定位于保基本医疗,高端医疗等基本医疗以外的领域应该由社会资本来开发,他已针对高端医疗进行调研,希望能够进入这一领域。

民间投资顾虑重重

但是,考虑到当前政策环境,管伟立对涉足高端医疗仍然顾虑重重,认为民营资本进入高端医疗领域存在先天不足。

内地高端医疗目前主要有三个渠道:高端全科医院、高端专科医院和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部门。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即特需医疗,原来定位于干部保健、国际服务,1990年代初开始取消身份识别,曾被认为是医改的重要举措。

特需医疗挂号费在100~500元左右,治疗费用也是普通医疗的2-3倍,并且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从效果来看,公众对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并不满意。统计显示,2006年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500名家庭总资产高于500万元的消费者的调查中,86%的受访者“不满意”目前的医疗服务。今年举办的一次高端医疗闭门研讨会上,有人将三甲医院的特需门诊比喻成“难民营”,认为除了价格提高之外,服务质量与普通门诊无甚区别。

对比之下,社会力量经营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则以优质服务得以凸显。但是,在内地由于各方面限制,民营医院日子并不好过,纵使是最早进入内陆并发展较大的和睦家,也难逃政策环境以及公立医院的挤压。除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发展较好外,由于医疗人才紧缺,和睦家在其他城市的拓展并不顺利,医院只能自行“降格”,将受众群体向中端转移。

“高端医疗需要配套高端医护人员与高端的医疗设备,内地设备资源与人才资源皆被公立医院所垄断。”管伟立说,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中民营资本只能集中在眼科、牙科等门槛较低的专科领域的原因。

根据2005年卫生部的相关规定,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属于甲类设备,需要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才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两年前,北京美兆体检中心想申请一台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64排CT,北京市卫生局就以不符合资源合理配置为由不予批准。由于无法引进高端设备,众多民间资本被挡在高端医疗门槛之外。

除了缺设备,社会资本还需跨过人才门槛。以广东为例,在广东试点医师多点执业一年后,仅有100多名医生登记,而且均为同一系统内部多点执业。由于医生等主要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型国有公立医院中,业内对社会资本进入高端医疗并不看好,“如果走不了‘绿色通道’,获批将会非常缓慢。”

第5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今年5月1日,重组之后的锐珂正式运营。虽然人员和组织架构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但锐珂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滕俐分明瘦了一圈,她比以前更加忙碌:以前,她所任职的市场部作为伊士曼柯达的一个部门,除了业务,不用考虑其他诸如对外事务、品牌、行政事务等,但现在,市场部多了对外事务这一块,与政府沟通、品牌建设等重任都压在了她的肩上。

这对乐于迎接挑战的滕俐来讲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10月18日,锐珂与中国卫生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署“农村医疗信息化试点项目”,背后做了很多工作的滕俐,这时才轻舒一口气。

当然,这不是滕俐一个人的事情,但它标志着锐珂这家新公司正式向低端医疗市场迈进。“在普放数字化成像领域我们是最完整的产品供应商,覆盖了高、中、低端产品,只是由于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某个市场,关注的程度、投放的力度会更高一些。高端市场也有增长的趋势,但我们预测低端市场会更快一些,我们要加深对低端市场的认识。”

面对推广困难、利润不高、尚处在培育期的低端市场,锐珂凭何而入?开拓期将面临何种风险?将收获什么?在这个市场上,锐珂与竞争对手又将处于怎样的竞争态势?

轰轰烈烈下乡去

据了解,锐珂、中国卫生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署的“农村医疗信息化试点项目”,旨在实施宁夏农村医疗数字化设备和信息网络建设方案试点建设。为了让这一项目得以顺利实施,锐珂将向宁夏农村基层医院提供总价值为1000万元的数字化远程影像解决方案,现已确定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和原洲区固原县为项目试点。

“这个项目完全是公益的,我们也没有期望在这个项目里得到任何回报。我们觉得我们需要探索,探索如何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政府对农村医疗的下一个目标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使农民可以就地治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解决‘二八’(80%的医疗资源用于20%的人群)难题。政府平衡资源,我们企业配合政府,摸索出可行的路子,在产品研发和配套方面作出相应改变,为农村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

政府对医疗资源的调整和平衡,酝酿着医疗企业的无限商机。“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大上,农村医疗作为民生问题的一个方面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民医保,这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也是农村医疗市场的商机,对整个医药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滕俐说。

据统计,我国80%的医疗机构分布在城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保障体系缺乏,对此,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而农村医疗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必然会刺激医疗器械的采购和普药用药量的提升。此外,农村人口城市化,农民消费档次的升级,使得新农村医疗水平升级换代成为必然趋势。卫生部确定了34种产品目录作为农村卫生规划重点支持乡镇卫生院装备品目,其中包括X射线机、超声诊断仪、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仪、消毒锅、担架等常规设备,国家发改委将从这34种品目中选择一部分作为中央专项投资支持采购的设备。对我国一万二千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说,分享政府采购的“大蛋糕”无疑颇具吸引力。

纷纷投下问路石

不仅仅锐珂,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已经开始关注低端市场。虽然称不上群雄逐鹿,却也是纷纷投下问路石。

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孙辉洲认为,政府采购通常会对产业发展起到导向性作用,跨国公司必将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经营策略,及时调整战略方向,面向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医疗服务,加强常规产品的市场渗透。事实上,除了锐珂,嗅觉敏锐的跨国公司飞利浦、西门子、GE都已领会国家政策的动向,悄然发动了“农村市场抢夺战”。

去年10月,为响应中国卫生部关于改善乡镇、县级医院现代化医疗诊断设备和诊疗技术水平,锐珂带着新近研发的POCCR系统,通过全国巡展的方式让乡镇及县级医院更深入地了解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乡镇及县级医院提供简便易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目前已经行走了一百多个市、县。锐珂大中华区总裁刘杰指出:“锐珂的方向是,通过对新农村和社区医疗设备及解决方案的整合,加快常规产品高频化的换代步伐,从而满足中低端市场的需求。”荷兰飞利浦与东软集团联手成立了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其主要目标就是中国西部地区及农村市场,这也预示着飞利浦医疗未来的一个主营方向。

看来,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扩容,势必会吸引跨国公司作出战略性调整,参与该领域的竞争。

那么,在这个炙手可热的领地上如何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滕俐认为,在这个市场上,目前尚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的地区、市场,不可能一刀切地采用一个方案,而是需要量身定做,考虑地域性和当地具体的医疗卫生条件来配套。“产品和合适的解决方案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同时市场也是不成熟的,像摸着石头过河,企业的反应速度、研发速度和对市场渗透的程度很重要。此外,在产品上我们也有区别。我们专注于普放数字化成像领域,与其他跨国公司都有区别,它们有专注于核磁CT的、B超的,等等,对这个市场的着眼点都有所不同。”

在培育市场阶段,说起市场“分成”似乎还很遥远。所有的企业都明白,现在还不是激烈竞争的时候,只有一起把这块蛋糕做大,将来才有可能有所得。毕竟,在目前阶段,仅仅依靠几家企业的实力来拉动整个市场是万分困难的。“作为大公司的经营者和市场的推广者,必须看到将来的发展而不只是短期的利益。企业要与社会的发展相吻合,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否则很难发展到很大。我们部门也会给管理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提醒他们把握住市场的脉搏。”

既然如此,在低端市场上制定近期目标似乎也不合时宜。在新兴的市场上,有太多的未知,有太多难以预料的因素。但是不管怎样,既然瞄准了这块领地,有相关的研发、产品、渠道和营销策略,精心打造“低端产业链”,企业才有可能把握未来,抢占先机。

打造“低端产业链”

向宁夏农村地区捐赠1000万元或许是轻而易举的事,但要在低端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却并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除了目前已经拥有的一些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如POCCR、低端工作站等,锐珂的研发团队也在高度关注低端市场,并跟随市场部门一起去考察,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些积极的行动”。

POCCR是锐珂专为低端市场设计制造的,在中国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被广泛使用。“用它配合我们的简单工作站,可以帮助当地的卫生院快速实现数字化提升。比如与模拟的X光机连接,利用当地资源,可以将模拟转化为数字化,这是它很大的优势。现在还有很多设备是模拟的,POCCR可以在不改变模拟环境的前提下,迅速实现模拟到数字化的转型,非常灵活、经济,适合农村市场。在CR产品中,我们的市场占有率第一。”滕俐说。

在市场渗透方面,由于锐珂是做胶片起家的,因此更具备优势。胶片需求广泛,通过胶片的销售网络,锐珂可以建立起相应的销售架构。在渠道上,锐珂今年也进行了整理和规划,并在积极发展经销网络,以便及时供货。

第6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千亿智慧医疗市场引资本聚集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年-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

从《纲要》的内容看,涉及智慧医疗的领域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但目前,智慧医疗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医疗器械设备、医疗信息化、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APP、医药电商等都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艾媒咨询资深分析师蒋一帆对《经济》记者表示,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 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也告诉《经济》记者,智慧医疗是信息技术、医疗技术进步的产物,代表着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智慧医疗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在于从传统医院线下模式转变到以物联网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模式,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性等多个特点。”

传统的医疗产业分为3个层次:提供医治、医药等服务的核心层;提供健康生活、健康管理以及健康服务的中间层;提供医疗保险等服务的层。清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刘跃对《经济》记者称,所谓的智慧医疗,不仅要促进各层级内部的服务效率,更要打通各层级之间的壁垒,利用技术手段、模式升级手段充分调动各细分领域的资源,使之在同一平台上实现网络互联,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实际上医疗服务最核心的就是诊断和医疗。艾瑞咨询分析师秦泽西表示,在人工智能层面,对于既定的诊断做了一些专业化或标准化的操作,把一些诊断所需要的数据或信息收集起来做成一个数据库,“目前就移动医疗领域而言,对于用户或者医生的价值可能更多体现在医疗上的便捷,比如在线挂号、在线支付或在线会诊,但是对于一个患者来说,他真正的需求是知道自己的病症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患者只需要把自己的症状输进去就可以得到一个诊断的建议或后续的治疗方案,用现在的科学技术真正在诊断和治疗上面起到作用,这才算作是智慧医疗。

在易观医疗研究总监姜昕蔚看来,智慧医疗的本质应该就是能够有效地运用技术的手段来辅助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医药行业基本面企稳回暖,且处于政策和执行进行密集期,今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等多部门就联合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7月30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布局百家精准医疗医院新闻会在北京举行,并宣布将在3年内完成全国百家精准医疗医院布局,实现国家精准医疗战略规划。

从细分领域来看,最近各大基金纷纷看好板块分化明显、行业龙头受益的医药行业,基金季报显示,二季度大消费板块环节中的生物医药板块被基金重点配置。

移动医疗成最热细分领域

智慧医疗当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这个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IDC预测,到2016年底,国内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08.5亿元,未来这一市场有望超300亿元。相比医疗信息,居民的健康管理更是一个千亿元级别的市场。不仅如此,可穿戴设备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据数据,在智能穿戴板块,已有52家上市公司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布局。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深受资本市场喜爱,如果要说最受资本关注的领域,各分析人士也都有自己的看法。郭凡礼认为,当前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细分领域最受资本市场关注。

蒋一帆则认为,除了移动医疗,智慧医院也比较受资本关注,“主要都集中在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带来的医疗资源分配效率不高的问题”。

除了大多专家公认的移动医疗领域,姜昕蔚和投中研究院分析师陈伟都认为远程医疗更受资本关注。

姜昕蔚表示,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更多地围绕着传统医疗开展,而传统医疗的开放性还不够,所以市场还不够大。

“因为远程医疗实施已经有过各种各样的尝试,这个领域发展到现在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陈伟给《经济》记者解释:“远程医疗其实更多地体现在远程问诊方面,远程施诊是暂时做不到的,比如颈椎拉伤,无法进行远程牵引,只能遵从医生的要求在家里操作,再比如春雨医生的做法,就是把医生搬到平台上,最早的形式就是问答。”

近两年,移动医疗的话题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众多移动医疗APP也不断出现,有消息称,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

在秦泽西看来,移动医疗或互联网医疗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是围绕医生的互联网服务,比如医生手术和学术上的工具;第二类是保健,例如女性的生理周期管理的产品;第三类是医疗服务,即在线挂号、在线问诊、在线支付,包括慢性病管理等这几个部分;第四类是药店商,目前来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最主要的贡献者是医药电商。“在2015年,我国整个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是在170亿元左右,未来并不会很快达到千亿元规模。”

而在郭凡礼看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人们消费习惯逐渐移动化,移动医疗市场的需求在逐渐加大,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医疗需求巨大,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医疗健康支出的增加,市场健康管理及医疗需求还将继续扩张,只要能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解决盈利性问题,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会加速扩张。”

对此,蒋一帆也认同未来市场规模潜力这一看法,“但是目前问题在于移动医疗这一块相比其他‘互联网+行业’来说,要求的服务质量门槛比较高,特别是对医疗服务质量这一块的硬性要求以及医疗资质这一块”。目前医疗资源供给仍然偏少,简单来讲,就算移动医疗APP能把信息互通效率提升到极限,而医生护士以及线下的医院等诊疗场所供给也十分紧缺,移动医疗目前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另外,春雨医生、好大夫等一些移动医疗APP都是针对传统医患模式中的痛点,试图借助互联网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但刘跃认为,医疗产业的推动是和医改政策息息相关的,“要进行模式上的创新就必定会诉诸于政策的改进,而这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医生端移动医疗成潜力股

移动医疗的市场价值毋庸置疑,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使用医疗产业资源,是对目前亟待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姜昕蔚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政策条件不断开放的条件下,移动医疗的估值将进一步提升,不但有效地辅助传统医疗行业;在盈利模式、支付方式进一步成熟的条件下有机会成为颠覆传统医疗的强势力量。

从市值本身来讲,在线医疗最终做的是一个流量导入,很难在互联网上完成诊疗的所有步骤,陈伟表示,可以完成的前置步骤的价值还是需要市场来论证的。“总体来说,移动医疗的价值还是存在的,有比较长期的发展空间,从现在的医患关系和实际的医疗资源供给来看,的确是需要通过互联网医疗来消除信息不对称,同时加强匹配效率。”

除此之外,易观分析认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正在呈现多垂直细分领域发展态势,根据2016年1月中国移动医疗细分领域活跃用户数量统计数据显示,服务医生的医疗学术类APP用户活跃度最高。那么,该领域在智慧医疗市场又占多大空间呢?

和其他行业的移动化一样,移动医疗也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面向医疗服务需求者,另一个则是面向医疗服务供给者,所以类似杏仁医生等医生平台也是移动医疗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郭凡礼表示,未来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开、医生资源整合加速,医生平台将会取得突破,参照其他行业的经验,医生平台在智慧医疗市场空间占比将不会低于20%。

“医生端从空间上来讲不会大,就像打车平台一样,空间大的必然是用户端,对于移动医疗来说就是患者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价值不够。”蒋一帆给记者这样说道,“因为医生端是极为重要甚至说不能或缺的医疗服务提供方,做好医生端的服务,减轻医生工作量才能集聚大量优质的医生资源从而最终在患者端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目前移动医疗医生端应用品类包括患者管理类、科研交流类和教学培训类3类,其中科研交流和教学培训类APP瞄准医生科研需求,为医生提供医疗类内容;而围绕患者管理展开业务的患者管理类APP多旨在围绕医生需求探索医生技能提升、医患关系交流和新政策下的医生品牌树立等环节的产业链价值。

随着社会与产业的发展,医患关系也越来越趋向于消费者关系,无论是有求医需求的患者端还是提供医务服务的医生端,都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匹配需求,提升双方的满意度。刘跃表示,医生资源是强烈依附于医疗机构的,因此对医生端的需求挖掘及改善势必要建立在对医疗机构乃至医疗体系的深刻了解,才能够真正挖掘行业深层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痛点。

医生端服务正在成为移动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医生资源在整个移动医疗中的重要性和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医生平台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中成长速度很快。姜昕蔚认为,医生平台用户粘性高、痛点明确、产业链转化价值高、专业性强,未来将成为移动医疗产业中重要的垂直细分之一。

记者从陈伟的表述中了解到,医生诊疗平台这个领域要结合当地医疗的实际政策,比如深圳切实放开了医生只能就职于一个医院的政策,对于这样的地区医生诊疗平台或私人化约诊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价值,而在其他一些相对保守的城市比如上海,它的价值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016年并购整合趋势下的谨慎选择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2016年被认为是移动医疗的“洗牌”之年,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又该如何布局呢?

从移动医疗的领域来讲,是有着巨大市场空间的,而在这一领域内,究竟是选择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是需要企业或者投资机构根据自身的基因以及优势来综合衡量的。刘跃表示,传统医疗产业的痛点很多,很多方面都亟待改进升级,但由于与政策的绑定性较强,这个“洗牌”过程不会是在一个时间段内突然爆发的,而是会随着创新者的不断论证而逐渐演变的。“资金投资者应对该领域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有着充分的警觉意识。”

在经过前几年的野蛮发展后,移动医疗行业环境已经发生改变,随着互联网流量时代结束、资本投资态度转变、行业竞争加剧,移动医疗并购也呈加速态势,释放出“洗牌”信号。对于投资者而言,郭凡礼认为应该尽量选择团队可靠、商业模式清晰的对象进行投资,警惕运营不善、政策缩紧带来的风险。

蒋一帆则认为移动医疗已经开始显露并购整合的趋势,仅两年内,获得资本支持的优质企业,本身已经掌握了更多的优质资源,也许移动医疗企业的上市已经不远了。“建议还是要从医院端着手,要做长期投资的打算,短期盈利变现比较困难。”

他还表示,在今年,优质项目与企业将会获得资本的青睐进一步抢占市场与用户资源,然而,在今年下半年同样会有一批匆忙入局的,在技术、运营和对医疗方面存在短板的公司因无法融资而淘汰出局,正如前两年热闹的打车软件大战以及美食APP大战一样,留下来的不是财大气粗的就是本身产品足够接“地气”,明确地洞察到市场生存法则。“需要规避的除了医疗行业的政策风险之外,对于那些用户获取成本过高或者说自身并无特色,主要靠砸钱吸引无效、低粘性用户的领域应该远离。”

第7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紧邻工地南侧,是刚开业不久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在这一工程项目上投资25亿元。它的开建使得中国成为继日本、德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质子和重离子设备医疗机构的国家。而与此一路之隔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也在半月前揭开神秘面纱,作为上海市首家“建、管、用”分离的高端医院,接受公众的预约参观与体验。

在两家医院所在的这片面积为11.88平方公里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SIMZ)内,已签约了11家医疗机构和450余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及商务配套设施,未来还将吸引更多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产业,共同组成一个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医学专业园区,使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医护中心。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一样,位于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地区的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也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为医学园区大兴土木,已不是上海的专利。近年来,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BIMZ)、成都国际医学城、广州医疗城、厦门五缘医疗园等以“医疗”为主题的医学园区,在全国各地涌现。其中有在招标者,也不乏已开工在建者。目前,这一风潮正逐步加剧,越来越多沿海与内地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市,都在描绘“医疗城”的蓝图。

显然,上海更好地把握住了这一先机。

高端医学园区建设绝非易事,此类项目从批准立项到初具规模,快则五年,慢则十年。而在诸多城市还在规划时,上海国际医学园区2013年完成了自己的10周年庆典,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也几乎完成了所有项目签约。

上海缘何在国内医学园区几为空白时产生这一设想,在后续的建设中又是如何修正、创新发展方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在上海实地探访,试图梳理上海建设医学园区的逻辑与思考、经验与反思。

制度释放红利

中国上一轮市场化主导下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无疑让主政者汗颜。为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与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制度的远景目标,中国政府在2009年3月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等举措被写入新医改方案。新医改方案还提出,要“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同时强调,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改革存量、做大增量”成为新医改方案求解“看病难”的尝试路径之一。因此,多元化办医成为迅速升温的话题,社会领域内的资本也将目光纷纷转向医疗领域。而秉持市场化改革理念的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多元化办医对于打破中国公立医院垄断、减轻公众就医负担,有巨大作用。

由于医疗卫生行业自身存在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国家对行业内各环节的政策管制相当严格。能在国家和各地政府层面获得何种限度的政策支持,决定了多元化办医在某一时期内所能形成的品质与规模。这一点对上海市社会办医而言,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同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标志性文件“58号文”,文件就完善落实优惠政策、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等方面,提出相对明确的解决方案,社会办医热情被空前点燃。

“上海市关于医改的政策是严格按照国家新医改要求进行的。”分管两处高新园区建设的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采访时说,上海市包括社会办医在内的各项改革“不激进也不落后”。就在“58号文”出台前一个月,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与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一起被列为上海市两大高端医疗集聚区,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多项新政指向的正是区域内的高端医疗市场。上海市发改委曾于2010年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对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巨大。上海市彼时拥有21万常住海外人士,50万在沪外籍商务人士,28.6万本地高收入人群。而此时,上海年均高端医疗服务收入约为40亿元,主要来自公立医院特需业务及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业务。

这一数字正呈现井喷趋势。据预测,上海市高端医疗服务收入将在2015年达到180亿元左右。“全球的医疗旅游市场已经达到400亿元,我们面对这么大一块市场却没能分得红利,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景象。与国外相比,上海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并不缺乏开展高端医疗的能力。”许速认为,上海市发展高端医疗园区的市场需求非常广阔。

显然,国家层面的政策由于缺乏配套方案与政策受限,各地社会办医并未出现预想的效果与热潮,而上海快速前进的园区建设,同样受到诸多因素牵绊。为此,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上海在市级层面出台多部“自选动作”,其中诸多政策多有突破。

2012年2月,《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出台,文件提出要严控公立医院机构开设特需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对特需床位实施剥离。三个月后,上海市卫生局等十部门联合《关于促进本市国际医学园区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配套、人才等多方面政策。

这些制度以及制度下相关机制的建立,对两个园区的前途意义重大。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副总经理王永茂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建设医学园区一方面要有好的规划和定位,另一方面要有好的团队,而第三方面是,要建立一个好制度下的决策平台。

做实政府治理

一系列政策出台背后,反映出的是上海市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势治理。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的上海,其政府治理能力不论主客观之需,都要求更注重精细化。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言,综观近年来上海市相关领域的改革举措不难发现,上海市对医改节奏的把握与制度设计,有自身的精巧规划。

2011年5月,上海市政府区内各级机构印发《关于本市加快新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十二五”时期,上海市城市建设的中心向郊区转移。新城建设对郊区发展意义重大,将新城作为支撑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空间,是实践和发扬世博理念与效应的重要抓手,从而加强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现代服务业被当作上海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在许速看来,医疗服务业既是一项产业,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现代医疗服务业是现代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的GDP发展要向服务产业要效益。”许速认为,高端医疗是健康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条件。

“基本形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上海市“十二五”规划对上海医疗产业发展有着明确定位。因此,对上海市而言,与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三级医院相比,居民多元化医疗需求中的高端医疗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短板。而根据规划,在2015年,“初具规模”的两个园区将弥补这一短板。

与此同时,上海市也未忽略在平衡医疗资源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上的投入。为建设健康城市,上海市近年来全力推行“5+3+1”郊区医院建设,即在5个区县内新建5个三级医院项目,在3个区县扩建升级3个三级医院项目和1个金山区属三级医院迁建项目。此外,上海还在盘活二级医院资源、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家庭医生制度方面,做出了在全国相对有影响的改革探索。

上海市的政府治理能力还体现在其对区域内不同体系下优质资源的协调与整合。2009年,上海市开展“医疗属地化管理”试点,希望借此打破市内一、二、三级医院各自为政、职能不清的困局,根据所属区域将医院重新打包,整合公立医疗资源。显然,将驻地上海的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四家“副部(军)级”高等院校附属的医疗资源协调好并非易事,而上海市在制定卫生区域规划时,为每一方都预留了相对均衡的发展空间。可资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国内其他城市借鉴。

同时,上海市在政府层面对医疗机构建立的管办分开制度,依旧没有被国内其他省(市)所超越。2005年,为推行管办分开,上海市成立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作为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营运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和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负责预算、资产管理、规划以及院长绩效考核。不难发现,这一改革的实现,为日后上海市医疗资产的管理和经营埋下伏笔。

2011年,上海市在全国最先公开承诺让公立医院“剥离特需”。为此,在对医院院长的考核上,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将对医院院长的经营业绩考核比例降至6%。“当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但现在看来,还受制于很多政策和机制上的障碍,会有一个过渡期。”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解春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剥离特需不能“一刀切”。

“特需医疗就是用一个不合理的部分维护另外一个不合理的部分。但在一定时期内,特需医疗还将存在――公立医院取消特需之后,社会的需求如何满足?现在缺乏成熟的民营医疗机构平台,将给政府监管带来很大压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表示担心。

而上海市政府正在将这种担心转化为机遇。按照上海市现有的政策设计,公立医院被剥离的特需,去向正是目前正在建设的两个医学园区。《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明确提出,“鼓励公立医院与两个园区开展人员、品牌、技术等形式的合作”。

谈及上海市社会办医的优劣势,许速认为,上海的地理区位造成的高额地价,使得它在很多领域没有优势。然而,上海市政府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相对更加严谨而有规划,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与其他区域相比,上海市向来都以更为开放与合作的心态吸引投资。

资产运作熟稔

相对于国内同类城市,上海市近年的改革历程为今日的社会办医做足了先天准备。在这些准备的基础上,上海市在运作公立体系内部资源上的熟稔,或是其推动社会办医、发展高端医疗的制胜因素。

2014年1月,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上海市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推进办公室内,上海虹信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万科企业股资产管理中心、上海复旦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四方负责人签约,正式合资设立上海万科儿童医院。虽然合作方案多次修改,但对进军医疗领域不久的万科地产而言,这是其在国内推进最顺利的合作项目。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种顺利正是来自其中的政府股份。

该医院定位为民营营利性医院,由万科集团主要投资兴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负责建成后的管理与运行,以收取管理费的形式参与其中。在黄国英看来,医院可以“赚富人的钱,为穷人做慈善”。虽然“公私合作”在此轮医改中向来存在争议,而在上海市现有体制下,类似合作却愈发广泛。

据记者了解,上海虹信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上信投资管理中心合资成立,许速被政府委任为董事长。2013年7月,该公司作为政府资本代表,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开建医技中心,后者定位是园内一站式高度集约的医技、后勤和商务服务的共享平台,此外还将提供超市零售、饮料快餐、银行保险、高端诊所、学术交流、办公展示等一系列便捷的配套服务。对于园区内引入的国际医疗机构,该公司也会找机会“投一把”。

同时值得注意的,还有上海复旦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复旦大学及其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附属医院共同组建,公司以上海复旦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为核心主体。自2003年成立后至今,该公司已完成多例投资和重大经营活动。近年来,其还吸收了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健保集团等公司的投资。公司依托复旦大学和附属医院的资源,构建发展医院管理、医院后勤、医院药品、物流和健康管理等医疗项目产业。

这一现象在上海交通大学体系下亦同样存在。在同一年内,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核心,联合十余家投资、托管医院共同组成上海仁济医疗集团,仁济医疗管理公司作为集团的运营主体和管理中心。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总裁郭跃表示,集团目前是一个典型的混合体,形成了混合所有制下的社会资本主导制,国有资本占比约在20%左右,体系内的医院已达27家。

5月9日,闵行区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签订“共建医教研协同型健康服务体系”合作协议,启动全方位区校战略合作,双方计划用5年时间,探索医改与教改的深度融合,共建医疗联合体、医教研结合体以及健康服务综合体。正在试营业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也正是通过此类灵活机制,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8家公立医院展开医师多点执业合作。

第8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早前,基础医疗器械市场往往是国内本土企业的“自耕地”,国际上几家大型医疗器械厂商往往是在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所需要的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展开竞争。而近几年,包括GE、飞利浦、西门子在内的医疗机器厂商,纷纷将视角瞄向中国最广大的基层二级医院,欲搭乘中国政府强力推进的强基层战略的东风,分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毋庸置疑,中国基础医疗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且商机巨大。有权威人士预估,从整个行业市场来看,基础医疗现在占整个医疗保健市场的15%?20%,预计很快将达到35%?40%。

然而,就现实而言,如何在基础医疗市场落地,成为了跨国企业面临的第一道难题。显然,如何更清晰地了解基础医疗市场的需求、“本土化”能否被放到战略高度,决定着一家中国基层市场推进的成败。事实上,市场并不缺乏在这一战略上屡有突破的企业:来自荷兰的飞利浦医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启动基础医疗项目到收获显著成效的过程。

新模式牵手医院

正如曾进川介绍,“蒲公英工程”的服务定位包含五个方面:适合产品、融资方案、便捷服务、培训教育、信息平台等多层面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项需求,设计打造完整的“基层价值链”。“这是一个整体的基础医疗解决方案,不是简单卖产品的概念。”曾进川评价道。多元化且完整的战略定位,使飞利浦一起步便领先了多个市场竞争对手。

而这一定位来源利浦把中国作为另一个本土市场发展战略。飞利浦医疗保健大中华区总裁张文明称,飞利浦2012年10月的基础医疗战略,是飞利浦全球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医疗将是飞利浦医疗在华的长期投资重点,高速增长的基础医疗业务已经成为飞利浦全球业务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司高层的支持下,基层医疗战略实现了对原有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在新成立的基础医疗团队的努力下,飞利浦在华基础医疗业务得以迅速发展,开辟出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之外又一新的市场增长点。

其中,飞利浦在推进基础医疗“蒲公英工程”战略中,采取了全新的与医院合作的新模式,且这一合作模式不断涌现成功案例,受到合作医院和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欢迎。

2012年底,“蒲公英工程”在广东首次落地。飞利浦基础医疗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影像培训中心,以该院为基地辐射广东地区,为广东省的基层放射医师提供影像技术培训服务,先后有上百名医生在此接受过相关技术培训。

而不到一年之后,“蒲公英工程”便“梅开二度”。2013年9月初,飞利浦基础医疗“蒲公英工程”培训及示范基地在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揭牌,在该院建成的“蒲公英工程”培训基地配备了飞利浦基础医疗的全线产品,包括CT、超声、监护设备等产品。同时,该工程中所包含的融资方案,提供免息金融方案,使漠河县人民医院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设备的优化组合。

“作为基层医院,在医学影像诊断这方面,资源确实很稀缺。”漠河县人民医院院长杨艳霞感慨,“县医院是县域内医疗机构的龙头,在技术和管理上都应发挥龙头医院的作用,向下辐射乡镇医院。通过与飞利浦的合作,我们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指导下级医院,进而更好地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

如今,“蒲公英工程”已在中国的一南一北落地,谈及未来的发展,曾进川说:“‘蒲公英工程’将来不会是一个点两个点,可能是几十个点,这些点会分布在边疆,也会分布在中部。它可能在大城市中,也可能在中西部的小城市。”

对于基础医疗更多战略层面的选择,曾进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下摘录部分精彩对话。

《中国医院院长》:为开拓基础医疗业务,飞利浦在2008年完成并购金科威公司。两家公司在企业文化和行事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融合过程中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曾进川:我认为最大的差异还是大公司跟小公司的运作模式的不同。飞利浦讲究流程化作业,关心到每一个过程的处理。像金科威这类国内规模比较小的公司,它关注的更多是结果,其注重快速、灵活,这两者间存在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飞利浦收购了金科威,其和金科威的团队做了很多沟通,消除了大家的一些疑虑。金科威有自身的优势,小、灵、快,飞利浦也有它的优势,质量、技术、流程,所以两者结合起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后期,双方在技术、人才和项目上有了更多的合作成果。

基础医疗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一定要考虑中国市场的特殊需要,一是收购金科威公司,二是在苏州建影像厂。基础医疗市场作为飞利浦医疗保健的补充,主要面向基层医院。

《中国医院院长》:飞利浦并非是第一批走入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的企业,是基于何种决定提出基础医疗战略的?

曾进川:中国经济的发展,所有人对医疗保健的水平和认识都会提高,医疗保健的开支就会增大;同时,国家新医改提出了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政府要来保证全民健康,在全民医保上的投入很大,我认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这两方面。

除了中国的宏观环境,从飞利浦内部来讲,其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在高端产品的行业里已奠定了自身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使得本地企业发展很快。飞利浦正在做的,就是把中国作为本土市场,不断深入地扎根中国,立足在基层市场作长远发展。

《中国医院院长》:2013年9月底,国务院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达到8万亿元。飞利浦基础医疗对市场有什么样的规划?

曾进川:我认为国务院的这一文件非常好,它给我们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第9篇: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如此规模的医学园区建设尚无先例。而上海市高端医疗园区建设已开拔十年。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SIMZ)已进入了第二个十年发展期,园内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也已进入试营业,园区产业初具规模。而位于闵行虹桥商务区的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则正经历着基础项目建设期,这一后来者采取的政府资本参与下的高度市场化运行策略,大有后来居上的强劲势头。

发轫于不同时代和政策背景下的两个园区有着相同的目标。就上海市对自身城市发展定位而言,这一目标被描述为大力发展本市医疗服务业,进而将上海打造为亚洲医学中心和健康城。与此同时,两所园区还承担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多元化办医、倒逼公立医院改革等目标。而不同的环境还造就了它们的诸多不同,如发展模式、园区规模、引资标准和经营模式等诸多方面。

本刊记者在沪采访期间,试图深入了解两所园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及规划,同时也在探求其对关键性生产要素的组织与调动方法。政策支持给了两所园区前所未有的空间,而现实中,园区发展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困境,相关负责人以亲身经历向记者讲述他们的诉求。就运营效果而言,对仍处于发展初期的两所园区还难言比较,而梳理其各自的发展背景与筹建过程,对相关的政策设计者与后来者而言,亦不乏参考价值。

肇 始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创业艰辛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过去十年之路并不算平坦。最初,修建园区并非出于上海市的考虑。2001年6月,原南汇县(后改为南汇区,现并入浦东新区)政府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建设医学园区的设想。南汇县这一设想的提出与实践,与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建议密切相关。从南汇县走出的张文康在一次回乡调研时提出,鉴于该县紧靠港口等多方面优势,为提升经济和高新产业发展,建立医学园区或是一项利好项目。南汇县很快对这一项目展开论证,并且得到了原卫生部的支持。

2001年底,南汇县启动园区规划选址和设计方案的国际招标。2003年2月,由美国Perkins Eastman设计事务所以“树的年轮”为理念设计的园区整体方案被确定。园区架构分为商务区、医院区、康复区、院校区、住宅区、研发及产业区等基本模块。

然而,为严控土地使用,2003年2月,国土资源部《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中央政府在全国全面整顿清理各类开发区。同年4月,向来支持该园区建设的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因瞒报“非典”被免职。

直到2005年,上海市规划局正式批准康桥工业园区医学园分区,医学园区后又在2011年被纳入张园。当初迫于无奈之下园区设立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有限公司,以公司为主体引导开发区建设,以项目为核心带动开发建设、不设管委会的模式,成就了医学园区的发展。与管委会模式相比,现有的公司模式在灵活性、市场敏感度和对创新机制的鼓励等方面显现出特长。

而事实上,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外部政策环境直到2011年才得到较大改善。这一年,原卫生部和上海市政府再次启动“部市合作”,推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联席会议升级,由陈竺和韩正出任双主席。在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和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大环境下,该项目的立项,标志着园区发展高端医疗的计划也在这一年正式启动。

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斩获新机

2013年7月,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在闵行区举行医技中心开工建设仪式。上海市医改办表示,医技中心将提供包括影像诊断、病历检验和药品配送在内的全方位服务,重点引进几家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医疗机构,未来知名医学专家拎包即可入住,开设个人诊所。

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工作推进办副主任顾春华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在她看来,医学中心从2011年立项后的进展速度着实不慢。据介绍,到目前为止,中心已经完成前期规划,进入项目建设期,由百汇综合医院、复旦万科儿童医院、长海微创医院、泰和诚肿瘤医院医院等7家营利性医院和一所医技中心,已签约进入园区。

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的诞生与新医改同步。这使得其在一出生便得到诸多新时期相关政策的红利,这些红利贯穿项目立项到建设期。

新医改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包括高端医疗在内的投资机遇得到政策上的释放。在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完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建设联席会议的复函》中,上海发展高端医疗的路线得到认可。而在《上海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08―2020)》中,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被确认为该市两个医疗功能拓展区之一,中心地位得以提升。

而更长远的背景,在于上海市近年来最新提出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城市转型战略。新虹桥商务区便成为这一战略推行的组成部分。

根据上海市规划,新虹桥商务区的建设目的在于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大型会展项目等,带动上海经济发展转型、促进城市空间布局调整,服务于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

在顾春华看来,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的诞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背靠长三角经济腹地,有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现在国家和上海市层面对社会资本办医也有了更多实质性的政策支持。

为园区定位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顺势而为

在这片面积为11.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筹备领导小组在一边摸索,一边前进,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借鉴者。经过对比,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决定将美国德州医学中心和德国汉诺威医学城进行对比参考。

然而,最初将核心模块定位于高端医疗的园区,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障碍。

在2005年左右,中国并不具备发展高端医疗的政策环境。中外合资医院的审批权限在部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且审批难度较高。

“园区当时如果仅仅盯住高端医疗这块蛋糕,必将陷入停滞不前的泥潭。”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副总经理王永茂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当时开办高端医院面临的困难太大,且医疗服务投资成本巨大,想实现盈利需要更长时间。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只靠贷款搞医院建设,很难维持园区的长期运行。”王永茂说,综合考虑之后,园区纳入医药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进而打造完整的医学产业链。

在园区的决策者看来,医疗器械对高新技术的推动作用明显,且与张江大力发展的生物医药错位明显。而彼时的医学园区面临的是基础设施极为不配套,基建百业待举。

这一顺势的决策使园区将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当时的发展重点,因而形成了现今的园区产业结构。园区按照高端引领、先扬名后集聚、发展优势子行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步骤,逐步将医疗器械产业作出规模与成效。

医药产业在不久后也被纳入园区,成为发展新生力。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园区和张江、康桥连成一体,按照市政府要求承接产业转移,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成为引入重点。当年便有12家此类企业签约入驻,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成为上海市首批服务外包专业园区。

同时,在园区建设中,政府资本投入压力趋紧。银根收紧使得资金需求巨大的园区犹如遭遇晴天霹雳。

2006年,园区决定采取市场化运作,用社会资本撬动园区建设。园区先后成立三个子公司,分别负责医谷商务园、时代医创园和动迁基地的开发建设。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定位在2011年等来了投资医院环境的成熟。

全国首家“建管用”分离模式的高端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奠基。这一中心在投资、建设、管理、运作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新尝试,已进入试运行的浦东首家高端医院被当作承接上海市公立医院改革和医师多点执业等政策的先行试点。除此之外,上海同济宝隆医院、上海伊丽莎白国际妇产医院、德舟国际医院等项目已签约,正在进行相关审批。

“园区内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药品等企业,会在设备采购和售后服务上进行优先合作。同时,园区层面也在考虑为园区内的医疗机构之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园区资源整合度。”王永茂表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近几年将在公用基础设施和平台上进行较大投入。

目前,园区内已经入驻的还有3所院校和百余家企业,“医学城”设想已初现雏形。按照目前的园区定位,到2022年,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将吸引15家以上的大中型医疗机构,形成高端医疗和公共医疗相结合的综合型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园区还将集聚近千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相关企业,形成200亿至300亿元级的产业规模;同时,园区内各类院校、研发中心、产业平台相继落户,构筑起“医、教、研、产”为一体的产业生态。

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瞄向“四化”

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立体化产业模式不同,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开创了一种新模式。而其参考对象,也是美国德州医学中心。相比于浦东地区广阔地域的大产业,约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1/12的新虹桥医学中心,则选择在100公顷的地域内精耕细作。

起步较晚的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有着更成熟的外部政策环境,上海市面临的高端医疗市场也有了官方统计。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医学中心在选址上就相对明确地选择了交通枢纽地带的商务区。16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000余个小城镇,中心围绕自身位置,测算出沪宁杭三小时城市服务圈。

中心将自身直接定位为“改善上海投资环境,促进上海转型发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建成现代高端医疗服务聚集区,医改的实验区”。“在建设上,政府为我们制定了‘四化’原则。”顾春华向记者解读,即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和集约化。

市场化即所有的建设要素都要通过市场规则解决。中心内不存在政府免费或者低价划拨土地的现象,所有用地按照商业规则交易。与存在行政化的资源配置方式而言,新虹桥的投资建设模式相对简单很多。从前期投资、建设以及后期运行,所有环节都通过市场方式解决。

“高端化也就意味着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只做高端,并且只做医疗,对其他相关产业几乎不会涉及。”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推进办主任许速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描述,上海市所在长三角地区的高端市场在明年将达到165亿至185亿元,这一市场面临严重缺口,而且现有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效率要低很多。

国际化的含义在顾春华看来,中心引进的医疗品牌必须是国际品牌。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通过市场投资主体自身品牌来整合、吸引生产要素,像泰和诚医疗和新加坡百汇医疗等高端品牌,一般都有办医院和管理医院的经验与能力。进入中心后,它们可以和区域内的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医师资源等多方面的合作,“这些新建医疗机构自身的品牌和内涵要相对高很多。”

集约化成为中心的一大显著特点。在顾春华看来,医技外包、可共用资源平台集中化,是国内外通行的行业趋势。目前已经在建的医技中心将为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内的医疗机构提供集成式医技服务。这一中心未来还能为上海及其他地区提供服务,医技中心由政府控股的上海虹信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并运营。

然而,医技中心的建设也不乏受到外界“垄断平台”的质疑。顾春华对此解释,就目前的合作而言,园区内的医疗机构都是乐意接受的。“从市场化的角度而言,各机构是有节约成本的积极性的。这不能强买强卖,按照市场化资源分配方式建立的运营模式,才是可以运行下去的。”

困局待解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期待优质资源解放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内包含各类医学相关企业,而最让王永茂和园区管理层忧虑的,则是园区内的医疗机构。

即使坐享诸多政策优势,且在医改试验区里的园区能相对自由地尝试社会资本办医的模式与途径,但在王永茂看来,政府若不松绑核心资源,园区内医疗机构的发展仍面临很大阻力。

首先,土地问题首当其冲。

一方面,在园区内兴建医院所用土地,不能按照医疗用地,而是按照商业办公用地,这显然抬高了举办医疗机构的成本。在商业规则下,紧缺的土地价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公立医院享受着政府给予的诸多待遇,使得民营医疗机构几乎不可能同公立医院进行公平竞争。

其次,医疗机构审批严格受限。

王永茂认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掌握着医疗机构审批权,它们对新机构审批尤为慎重。一方面,国家对于增量医疗资源的建设积极鼓励;另一方面,投资方对投资项目十分焦急,而大部分时间都被浪费在了中间审批环节。“‘法无禁止即可为’,审批者应该考虑这一原则。我们引进的很多资本面临诸如机构审批、设备配置等指标的限制。”王永茂表示。

第三,人力资源短缺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好医院的前提是要有好的医生资源。“公立医院的医师多点执业依然没有真正打开,人才缺乏正常的流动。现在的社会办医想一想很热,但是办下来很难。”王永茂感慨,“园区11年的办医经历,可谓尝尽酸甜苦辣。”

近几年,社会资本的引入使得园区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即将正式营业的合资建设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便是一个典型。园区通过二级开发公司引入个人和机构在内的社会资本,一方面解决了资金瓶颈,另一方面又带来了管理团队。这对于市场化运作的国资公司而言,这种二级公司股东的引入益处明显。

谈及发展困境,王永茂坦言,园区的发展空间还不够大,园区在市级层面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有待建立。作为部市共建单位,原卫生部和上海市有联席会议机制,而随着机构和人事变动,这样的常设机构已不复存在。“可以把一些层面的协调再提高一些。如果没有机制保障,任何一个缺陷都可以把你压垮甚至废掉。”王永茂建议。

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让市场引导决策

“每一家医院都有一个主投资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国资,会参与到中心内每一个项目的股权出资之中,基本上对每家专科医院间接持股30%,直接持股在10%至15%。”顾春华介绍,政府入股使得园区内医疗机构在前期的项目审批和流程上,强化了议事协调能力。若单体的医疗机构申办医疗机构,则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时间与资金成本的闲置浪费。

顾春华认为,对于市场条件好的项目,政府可以少做一些。而如果市场条件不具备,政府出力再多,可能都难见实效。很多地方政府免费划地、免税等优惠政策,可能违背了市场规律。

“医疗投资已经市场化,但是相关审批决策部门却没能跟上市场化要求。”顾春华标识,审批难在中心建设中表现还是很明显的。对审批机构而言,每一次创新都对其监管能力提出了挑战。而相关机构应把监管作为重点中的难点进行研究。但对监管能力不足的政府机构而言,审批就将变得异常严格。

而这就将造成踏实做事情的人受到阻碍。显然,行政审批部门在新时期能否解放思想,及时推动监管和治理机制的思路变革,将对产业形成很大影响。

“如果审批成为障碍,改革还如何能够创新?一批人在改革,而一批人却依旧守着僵化的机制,这对社会发展是一种内耗。”顾春华深有体会,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中心面临的下一步挑战是建成后的运营。这种全新的模式能否适应市场需求,仍然面临未知的挑战。

“我们面临着互联网时代下的深刻变革,未来传统的医疗模式是否会被攻破,都要有长远的思考。”顾春华说,前者的挑战是现在能够感受到,这些困难或许只是阵痛,但后期运营将是一项长期考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