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经济发展的指标精选(九篇)

经济发展的指标

第1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关键词:哈尔滨市;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086-05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哈尔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统筹哈市城乡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和重要前提。哈尔滨市85%以上的土地和52%的人口在县域,至2011年底,哈市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4%。为了准确衡量和评价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动态的、量化的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实现宏观战略性的调控工作。

一、构建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建议

(一)构建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第一,仅用GDP等指标无法衡量和评价科学发展观在哈市县域的落实情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更强调基于发展的增长;更强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协调的发展观。以追求GDP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将被以和谐发展为基点的科学发展观取代。因此,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构建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既可以检验科学发展观在哈市县域的落实情况,也可引领哈市县域经济发展沿着良性轨道运行。

第二,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动态的、量化的反映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能力;量化的数据还可以恰当、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人民生活水平、社会进步以及科技发展等状况,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果进行绩效评价。

第三,基于发展视角的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具体、详尽地了解哈市县域经济各项具体发展指标的状况,通过对县域间同类指标的比较,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以便为下一步的发展制定战略方案。

第四,通过评价能够发现哈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系统掌握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哈市城乡统筹发展。

第五,通过评价能够及时修正哈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决策者提供参考,实现宏观战略性的调控工作。

(二)哈市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乡村性

县与农村、农业联系在一起,所以,乡村性是哈市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在新时期,县域经济已经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哈市县域经济将更多地具有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2.地域性

地域性是哈市县域经济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点。县域经济与其历史、人文、资源相关,因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县域经济的地域性导致了县域产业的特色化和多样化。

3.开放性

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开放的,没有界限,没有县界,可以使哈市县域经济实现“走出去”的发展目标,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性的思路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4.综合性

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产业、领域、部门。哈市县域经济集三次产业、产品、服务活动、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三)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哈市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意义重大,而就目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县域经济还难承统筹城乡发展之重。表面上看,是由于县域经济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层次不高,三农问题突出等。但是,从深层次看,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哈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县域经济发展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影响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1.县域经济的发展定位不清晰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孤立的,同时,其发展又必须具有自身的特色,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定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无论是在哈市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还是在县域自身发展战略的微观层面,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定位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1)宏观定位模糊。即在哈市国民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充当的角色不清晰。主要表现在:尽管哈市上一届政府提出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但县域经济发展并未被纳入哈市整体发展规划,直到本届政府在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才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县战略,标志着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被置于重要位置;二是在发展实践中县域经济总是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摇摆的尴尬境地。

(2)微观定位不准。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筑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实践中,在哈市相当多的县域内,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比如延寿、木兰等地,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却很难做到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发展战略经常变化,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难以真正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做大做强。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当属双城市,该市始终坚持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2.市场化过程使哈市县域经济弱势地位突显

(1)要素禀赋的差异。与城市相比较,县域缺少高技术人才、科研机构、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等高级生产要素,加之哈市县域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影响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在县域的推广应用。

(2)二元结构的差异。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市场化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呈不断深化之势,使哈市以县域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地区不断地向城市流出各种资源和要素,而县域经济的相对发展水平却越来越低。

3.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力不足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引擎,哈市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子还不够快。至2011年,哈市县域工业化率仅为24.5%,分别低于2009年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8.4和16.9个百分点,尚处于工业化的前期。农村城镇化率仅为29%,分别低于2009年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6.7和19个百分点。

4.县域之间发展不均衡

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可以有效地衡量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但从这几项指标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呈不均衡趋势,且差距较大。2011年,经济强县双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3.1亿元,在县级市中遥遥领先。延寿县的生产总值最低,仅为37.78亿元,与双城市相差6.23倍。即便是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哈市县域中等位置的宾县,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这一项指标也仅为181.4亿元,与双城相差甚远。

2010年,双城市人均财政收入903元,最低的巴彦县为353元。稳定的人均财政收入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也为县域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后盾。

2011年,双城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0 015元,宾县为9 848元,延寿县仅为7 000元左右。收入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县域真正的富裕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哈市县域经济在这一指标上的差距显而易见。

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最高的双城市达129.1亿元,最低的延寿县为17.44亿元,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哈市县域中等位置的宾县,这一指标值为53.49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哈市各县域在这一指标上的差距,也是导致县域间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

由上述经济指标可以看出,哈市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

5.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和发展效益农业,县域经济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从实践看,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哈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大农业、小工业、弱三产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哈市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例如,“十一五”时期,延寿县三次产业比重为29.9:28.7:41.4,而经济强县双城三次产业比重为22.1:25.7:52.2。双城这样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6.县域财政困难

对哈市多数县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比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等,多数依靠国家财政投入。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致使县一级财政压力大,危及县域经济基础。

7.民营企业发展缓慢

在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还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信誉度低。

(四)构建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一,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成。首先,它应能衡量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度”,判别县域经济是否真正地发展、健康地发展、理性地发展;其次,应能衡量哈市县域经济的“协调度”,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人需求中的行为规范;最后,应能衡量哈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度”,即判断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合理性。

第二,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评价体系,其指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及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及特征。

1.全面性原则。依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必须全面而又系统地反映哈市县域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使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首先,指标体系要涵盖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其次,要包括反映县域经济当前发展最主要动力的指标,如高等级公路比重、名牌产品数量、工业资产贡献率等;第三,要能反映县域经济未来的竞争能力,代表性指标如:农业科技贡献率、R&D投入占GDP的比重等;最后,还要涵盖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落实情况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如森林(绿地)覆盖率、单位GDP能耗等。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包括可计量性和可操作性,所谓可计量性是指可以对指标内涵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对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定量分析,反映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可操作性是指在选择指标时既要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完整、科学,又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可以获得资料的指标,且指标不宜过多、过细。比如,一些定性指标如:区位优势、主导产业与自然资源协调程度等,尽管可以评价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但由于无法获取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因而不宜置于指标体系之中。

3.弱相关原则。为保证消除因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带来重复计数的差异,所选取的指标之间在理论上应该是完全不相关的。而事实上,县域经济发展中所有指标都是相关的,但应避免选择高度相关的指标,尤其是对于综合指标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其可概括地代替多个指标特征的整体性,也要注意避免与其他指标交叉重叠,比如:在发展核心类指标中,既可以选择非农产业占GDP比重,也可以选择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因二者具有交叉,因此只选其一即可。

4.动静结合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定应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便于预测和决策,并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统计数据的进一步完善,进行合理的变动和调整。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指标体系的变动不宜过于频繁,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既要从时间序列又要从空间序列来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比如: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GDP、人均GDP,属于稳定性指标,不宜变动;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通村率这一指标则可以逐渐退出指标体系。

5.层次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呈现出结构层次性,包括不同层次的很多因素,所选择的指标层次要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特别是下级的具体指标对上级指标应起到分解和解释作用,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在总目标层(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下设发展水平、发展核心、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准则层,准则层下设具体指标层。

6.可比性原则。各项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分类方法要力求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不仅动态可比,以反映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而且还要静态可比,能区分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揭示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比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指标,既可以纵向反映不同年份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也可以横向上针对某一时期将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

第三,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统计数据的进一步完善,应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

第四,遴选专业技能较强的专家、学者赴哈市所辖县域进行实地调研,获取县域经济发展的详实资料。

二、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展望

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能力,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评价、分析、了解哈市县域经济各项发展指标的状况;全面度量和检验哈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果并进行绩效评价;发现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系统掌握哈市城乡差距;及时修正哈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本文秉承科学发展理念,参照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当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农村发展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百强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已有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结合哈市县域经济特征,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多层次的评估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为总目标层,我们将它定义为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层为准则层,分别定义为发展水平、发展核心、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对上述四类指标分别赋予30%、25%、25%、20%的权重;第三层为具体指标层,也是基础性指标,总计35个(详见表1)。

表1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水平(30%)类指标下设: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公路通村率等8个指标。

发展核心(25%)类指标下设:非农产业占GDP比重、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高等级公路比重、名牌产品数量、产业集群产值占GDP比重、工业资产贡献率、独特矿产资源储备量、对外依存度等9个指标。

发展潜力(25%)类指标下设: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万人拥有医生人数、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农业科技贡献率、R&D投入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大专及以上人口比率、城镇化水平、近三年GDP平均增长速度、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10个指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20%)类指标下设:人均耕地面积、环境保护占财政支出比重、森林(绿地)覆盖率、单位GDP能耗、废水处理率、固体废弃物处理率、治污达标企业比重、基尼系数等8个指标。

(二)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说明

1.发展水平

发展水映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的财力基础、市场活跃程度和基础设施状况等客观条件。我们选择了8个反映县域经济基本发展水平的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县的经济总量,其值越大越好。

(2)地方财政收入:这是一个总量指标,虽然由于县域经济大小的不同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但是这一指标越大对某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

(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这是一个总量指标,指农、林、牧、渔业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其值越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

(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该指标为县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县域总人口之比,可以反映县域的经济活动活跃程度。

(5)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这是一个总量指标,其值越大说明县域经济对农业的依存度越小,越接近现代化、工业化。

(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该指标可以反映某一县域真正的富裕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该指标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与县域总人口之比,该指标通常与经济总量指标同时出现,可以反映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

(8)公路通村率:这一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数,用来反映县域基础设施的状况,尤其是交通设施的基本状况,其值越大,说明县域的交通设施越完善,物流越通畅,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有利。当然这个指标只是反映县域基础设施状况的,而基础设施往往通过改造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如果基础设施短期内得以改进,那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提升。

2.发展核心

发展核心反映的是某一县域当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各个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这部分的指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为了评价的方便,我们选择了9个当前对哈市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指标,如果考虑到县域经济自身发展情况,可以在评价时对各个指标的权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各个县域决策参考的需要。

(1)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该指标是一个结构相对数,反映某一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其为二、三产业总产值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从经济发展来看,某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最高形式是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所以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该县域经济的结构越合理,经济发展程度越高。

(2)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这一指标是从从业人员的分布来看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其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之比。

(3)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县域经济中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越多,则表明县域经济中该行业有着良好的人才基础。其值为:专业技术人员数与县域总人口(万人)之比。

(4)高等级公路比重:该指标可以说明县域经济参与域外经济的能力与方便性,其为:县域内省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与县域内公路总里程之比。

(5)名牌产品数量:名牌产品的数量越多,说明县域经济的影响力越大,与县域外经济交流就越多,在使用这个指标时采用标准化处理的方式,折算公式为:

标准企业品牌数量=全球性知名品牌数*4+全国知名品牌数*3+省内知名品牌数*2+市内知名品牌数*l

标准地方性品牌数量=全国知名的地方性品牌*2+省内知名的地方性品牌*l

名牌产品数量=标准企业品牌数量*2+标准地方性品牌数量*l

(6)产业集群产值占GDP比重:该指标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总产值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

(7)工业资产贡献率:该指标为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企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之比。工业资产贡献率越大说明县域经济中的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越高,投入产出比越大,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也就越大。

(8)独特矿产资源储备量: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储备意味着该县域拥有巨大的财富,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开发时如果能够做到有序高效,对于县域经济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对县域经济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9)对外依存度:对外依存度指标是一个正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与县域外的经济交流越频繁,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有利。其值为:县域外经济单位贸易额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

3.发展潜力

发展潜力反映的是县域经济在未来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的取得与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投入、人力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活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选择了10个当前与哈市县域经济潜在发展能力相关度高的评价指标:

(1)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这是一个衡量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

(2)万人拥有医生人数:这是一个反映人口素质以及社会保障的综合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某一县域潜在发展能力越强。

(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这一指标一方面说明城乡居民的富裕程度,一方面又说明潜在的消费能力。

(4)农业科技贡献率:这是反映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体现了农业增长中科技进步形成的增长比例。

(5)R&D投入占GDP的比重:R&D投入占GDP的比重越大,说明县域经济体对高新技术越重视,其研发的能力也就越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越强,其为:县域内用于研发支出总额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

(6)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从微观层面看受益者是受教育者,而从宏观层面看,教育的最终受益者是受教育者所在的经济体。其为:用于教育事业支出与财政总支出之比。

(7)大专及以上人口比率:这是一个比率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某县域人口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潜在发展能力越强。

(8)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9)近三年GDP平均增长速度:这是一个正指标,近三年GDP增长速度越快,说明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力越强。

(1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经济的发展需要投入,县域经济投入中相当一部分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具有较长的滞后期,因此我们用这个指标来反映县域经济未来的产出能力。

4.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和谐程度,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我们选择了8个指标来反映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人均耕地面积:这个指标反映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其为:县域内耕地总面积与县域内总人口之比。

(2)环境保护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这是反映某一县域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环境将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越强。其为:环境保护费用支出与财政总支出之比。

(3)森林(绿地)覆盖率:这一指标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体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为:县域森林(绿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4)单位GDP能耗:这是体现低碳经济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性指标。其为:综合能耗(标准煤)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

(5)废水处理率:这一指标反映了某一县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可以反映县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体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为:污水处理量与污水排放总量之比。

(6)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这一指标反映了某一县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县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其为:固体废弃物处理量与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的比率。

(7)治污达标企业比重: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其为:污染排放达标工业企业数量与县域内工业企业总数之比。

(8)基尼系数:这是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社会稳定,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展望

1.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和完善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综合评价体系。由于受数据的限制,有些反映县域经济的指标只能删除,例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色产业,县域经济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数据很难获取。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将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相关的评价指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经济发展测评工具。

2.对各项指标赋权并对哈市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

(1)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赋权时应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以使所赋权重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实际。

(2)选取各项指标连续若干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对当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3.确定各指标目标值并计算当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

(1)目标值的确定可以依据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目标,同时参照相关指标的预测数据。目标值可以分为2015年(目标值1)和2020年(目标值2)两个时间节点可能实现的数值水平。

(2)比照上述两个时期,对当前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如:综合评分达85分以上,表明多数指标已达到目标值,表示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发达经济阶段;综合得分在65―85分之间,表明多数指标接近目标值,表示县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阶段;综合得分在45―65分之间,表明多数指标与目标值仍有一定的差距,表示县域经济发展处于农业经济阶段;综合评分值在45分以下,表明多数指标与目标值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示县域经济发展处于积累阶段。

(3)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评价的综合得分是某一时间节点某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它能比较直观地反映这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情况。这个得分也便于将各相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以发现差距和不足。但是,由于各县域在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客观差异导致了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同。因此,将此综合评分简单地作为评价某一时期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是有失公允的。正确的评价方法是,在对综合得分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也要对不同年份某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纵向比较,以发现进步,发掘潜力。

第2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聚类分析法;评估

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离不开碳排放量的脱钩理论,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的降低这样一个过程。无论是哪个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的脱钩指标,都能够对这一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变化政策进行有效地检验,以验证其是否合理,是否低碳经济。而制定合理适用的脱钩政策则离不开对于导致脱钩的众多因素的合理分析和寻求。

我国的低碳产业联盟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为了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同时减少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产业联盟指出为达到低碳经济可以采取一系列现代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可以通过产业转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及从整体环境制度上进行创新等。除了低碳产业联盟,CCICED等均对低碳经济的定义给出了一定的描述。国外研究也指出,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与低碳排放两者之间找到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本文中,我们则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既建立起低碳技术体系、能源体系以及产业结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碳生产力,最终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保证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评价指标体系

(一)体系构建作用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主要是为了对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全面、合理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根据不同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分析具体影响该区域低碳水平的因素,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措施来指导该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首先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对不同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合理全面的评价,同时能够对该区域未来的低碳发展进行较为客观的预测。其次,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从根本上分析和评估出影响经济发展与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因素,能够有利于决策者根据实际是影响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决策和措施,指导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最后,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使决策者较为宏观地看到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低碳经济水平较为薄弱的区域发展,并借鉴低碳经济水平较好的区域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整体低碳发展水平。

(二)构建基本原则

低碳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综合体系,其中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包括环境、社会、资源、经济等众多方面,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节,这就决定了对于该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如综合系统原则、针对目标原则、动静态结合原则、主导可操原则、全面整体原则以及科学科比原则等。

(三)指标的选择

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一共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共三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是综合评价指标,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四个内容,即碳排放指标、经济指标、环保指标以及能源指标,通过对二级指标的确定,能够为三级指标的确定指明一定的方向。比如,通过二级指标碳排放指标的确定,能够确定出相关的三级指标,包括居民生活碳排放率,碳强度,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碳排放率等。这些三级指标均为逆指标。其中居民生活碳排量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比值即为居民生活碳排放率,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碳排放率分别为该产业碳排量与该产业的总产值比值。二级指标能源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占据的比例以及能源强度。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为正指标,其余两项为逆指标。能源强度即能源消耗总量与GDP的比值。二级指标经济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以及人均GDP。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为逆指标,其余三项均为正指标。GDP与人口数的比值即为人均GDP。二级指标环保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城镇建成区绿化、湿地、森林的覆盖率,环保投资指数、三废治理投入产出值以及R&D经费投入强度。其中三废治理投入产出比为逆指标,其余各项均为正指标。

(四)评价方法选择

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尽量本着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最常用的评价指标确定方法包括Delphi法(德尔菲方法)、AHP法(层次分析法)、粗糙集方法、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MFA(物质流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每种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既有它的优势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最为适用的方法。其中,聚类分析法是以距离为分隔依据将评价数据分为多种类别,通过多元化的统计方法,不断缩小同类评价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不断放大不同类别评价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类别的评价指标进行类别内系统的、全面的、较为客观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比较。下面主要就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多个区域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从而针对各个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发展策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聚类分析法评估探讨

(一)聚类分析方法体系

聚类方法就目前而言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常见的包括非层次聚类、层次聚类以及智能聚类这三种聚类方法。层次聚类方法就是以距离作为评价的标准依据,通过对距离的定义以及计算,将不同范围内的距离段定为不同的评价类别,将各个评价结果归至不同的类别内,或者是先将全部的评价数据均归到一个类别内,然后在根据实际距离的远近和标准等将不同的数据分开类别进行统计。

(二)层次聚类法步骤

首先将评价的全部数据分别归为一类,将归为多类的数据依据距离相关定义,对距离进行定义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组间平均距离法、最短和最长距离法、离差平方和法等。不同的距离定义方法会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尽量保证不用类别间的相似样本。其次,进行数据的合并,即将对于定义出的距离最近的两类数据进行合并,这样原先的类别数量就减少了一个,在这种条件下,继续对新类别进行相关距离以及相似度的计算,进而形成一个跟之前距离矩阵不相同的新的距离矩阵。然后,按照这个步骤进一步对最接近的定义距离内的数据进行合并,且对形成的类别进一步进行相关距离以及相似度的计算,进而形成新的距离阵,以此类推,每一次新的类别都比前一次的数量要少1。直至最终所有的数据都合并为一个类别。最后,进行根据画出的谱系图进行相关的结果评价。

(三)方法应用探讨

(四)最终策略分析

通过将我国多个省区划分为五类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各类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可以得知,从整体而言,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同国外相比,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从国家宏观调控着手,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低碳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的制度和措施,加快我国低碳经济进展。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保证低碳经济发展能够在有利的环境中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制性手段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我国应该放眼于国际,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加强与低碳经济强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同互通,拉近我国同国外低碳经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能够与世界先进国家一同并肩作战,应对气候变化。另外,我国应该加强对企业排污的控制,通过调整市场体制和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和促进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排碳量。最后,我国还应该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低碳经济发展不是依靠个别人、个别部门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依靠全民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进行低碳排放。

第3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工业

一、 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控制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是指在保证社会稳定、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长期持续的工业增长及其结构变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特定区域的工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能力。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它包括两个方面:工业经济系统内部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工业经济外部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业经济系统内部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由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经济再生产能力,是人类协调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力量的总和。它由资源支持能力和经济发展现有基础及趋势组成,前者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后者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经济效益的高低和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

二、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内容的选择

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内容应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资源持续能力、工业经济发展态势、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

(一) 资源持续能力指标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兴,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的采掘业及初级加工业,往往具有经济结构单一,对以资源为主的主导产业严重依赖的特点。对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存量和人均占有量是其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因此,在设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中,把 “矿产资源总量及分布” ,“人均可采储量”  两个指标列入首要指标群。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是保证资源型城市工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资源禀赋的约束条件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为资源持续能力的决定性指标。“生态工业园区废弃物循环利用率”是一个导向性指标,资源型城市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其工业乃至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指标

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是描述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结构及发展动态变化的指标。

工业经济结构主要从“工业生产总值/GDP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资源型产业产值/工业生产总值”三个指标进行描述。工业经济发展动态变化应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考虑,所以在这里经济发展态势的动态指标包括两个部分内容:(1)量的增长速度(经济速度):包括工业产值增长率、工业产值增长率/GDP增长率等指标。(2)质量的提高(经济效益)。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是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主要包括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企业清洁生产达标率等指标。企业清洁生产达标率是评价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

典型模式为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在我国,199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我国有关部门将太原市列为“清洁生产”示范市。中国第一个地方性清洁生产法规《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于1999年颁布。作为企业层的循环经济法规,太原市走在了前列,经过几年的清洁生产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进一步的清洁生产实施细则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仍没有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社会环境支持能力指标

资源型城市在科技教育、经济增长、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的全面进步,可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制度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科学的城市治理机制、优秀的历史文化及稳定的社会环境等诸因素是实现区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及社会文明,因此,这个指标群中,设置了科教支持度、城市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市民生活质量等指标。

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损失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启动该指标将使资源型城市政府更加关心经济增长的质量,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府治理层面的政策保障。

(四)生态环境支持能力指标

这个指标对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资源型区域的工业污染,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绿色植被率、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上,大家已有共识,不再赘述。

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新型发展道路的开辟。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要求代际公平,而且要求国际公平。从代际公平及城市价值的角度出发,资源型城市应逐步退出资源型行业领域。我们不能做发达国家转嫁污染的牺牲品,更不能以高昂的代价换取眼前微波的利益,杀鸡取卵的做法不能再继续,希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解荣华.关于区域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有色矿冶 2006,4.

[2]沈建国,宁登.城市指标与城市管理——联合国人居署“城市指标项目”回顾与展望,《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  第3期.

[3]王保彦.《可持续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 6期.

[4]刘文明.《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可持续发展》  《山西焦煤科技》 2004年 第4期.

[5]Roberts B H.The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EcologyPrinciplesandPlan-ning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industrialParks:AnAustralianCase Study[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

第4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一)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层面设置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得出了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的五个重要方面,如何在这些层面中找到转变目标的层面关系到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的选择。本部分,我们将通过分析五个方面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层次为构建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照,如图3所示。第一,在需求结构方面,需要设置反映需求总量占比增长和需求结构不断升级的指标。随着外部需求增长的放缓,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加快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未来我国重点经济战略之一,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不断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在GDP中的占比。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是推动消费需求扩张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层面,因此评价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必须考虑消费结构升级的进程。第二,在产业结构方面,需要设置反映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高端化的指标。供给层面是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长期动力,产业结构升级是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的重要层面。其中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是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因此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产业中的占比应该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第三,在要素结构方面,需要设置反映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增加的相关指标。要素投入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要素结构优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因素。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其核心是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从要素投入结构出发,评价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考虑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和科技产出不断增加两个方面的因素。第四,在城乡区域结构方面,需要设置反映城市化进程推进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指标。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过去的非平衡发展模式转向更为平衡的发展模式,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因此,城市化进程和城乡收入差距应该成为评价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层面。第五,在资源环境方面,需要设置反映资源能源消耗下降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相关指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近年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它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调资源消耗的下降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而节能降耗和排放减少与生态涵养应该成为评价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层面。

(二)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方法论设计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有许多标准,但总体来说需要从动态先进性评价和静态适应性评价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第一个维度是先进性评价。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要素大量投入驱动,对环境的损害也较大,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而在经济发展的较高的阶段,经济增长则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要素质量改善等因素驱动,对环境的损害较小,社会关系也较为和谐。因而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有着其自身的演化规律和轨迹,和较高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比和较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方式更为先进。先进性评价主要就是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自身变动的情况,处于变化轨迹的哪一位置。第二个维度是是适应性评价。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是和一定资源禀赋条件相适应的,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应该符合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同时通过培育动态与内生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是和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特定发展方式只适合于特定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式滞后和超前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阶段都不是效率最高的发展方式。因而发展方式的适应性评价主要是评价发展方式是否符合要素禀赋与条件,是否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以上两个维度是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对发展方式进行评价,对发展方式的科学评价需要有机结合以上两个方面,一个好的发展方式既要能够适应要素禀赋,又要能够动态调整不断优化。从现有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来看,多数评价是集中于先进性评价的,即把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先进的发展方式做比较发现其中的不足与问题,指出调整的方向。先进性评价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发展方式的适应性评价,适应性评价可能更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突破口。对于我国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地域经济禀赋差异与发展阶段差异都较大,适应性评价相对先进行评价更为重要。因此,对我国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要以适应性评价为优先方法,兼顾先进性评价,力图使评价更为科学和客观。

二、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1.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构建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十”报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路径和方向最新表述,确定指标体系的核心板块,围绕核心板块系统设计指标体系板块结构和选择指标。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反映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和结果,反映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程度,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以及核心竞争力建设,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进程。2.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构建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1)客观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全部选取客观指标为主,不用主观性指标,排除了问卷调查等来源可获得的受主观意识影响的数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各地区客观实际出发,尽量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各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进程。(2)系统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含丰富,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也关系到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科技研发、城市发展等各个方面,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采用板块式,每个板块的指标选取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以反映经济发展不同侧面及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制约或包含关系。同时,同一层次指标之间应尽可能界限分明,避免相互有内在联系的若干组、若干层次的指标体系同时出现,以体现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此外,评价指标也要具有针对性,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和要求,能够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情况。(3)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指标能够易于取得,原始数据应选择中国统计年鉴、各地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能源统计年鉴、工业统计年鉴等国家权威部门公开的统计数据,评价标准既要科学又要便于统一制定,指标合成应选择那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开统计数据,尽量避免定义复杂、计算繁复的指标,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暂且搁置。(4)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应该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量方法,尽可能不采用绝对值,而采用相对值,这样使得指标既能反映实际情况,又便于进行不同时期比较优劣,最终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效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尽可能具备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既要给出全国性的总体指标值,还要便于国内各省市之间发展状况的比较,同时也尽量顾及国际间的可比性。(5)简洁性原则。在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前提下,指标体系应尽可能简化,减少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在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中,指标的选取主要依据测度目的的需要,在保证能够取得足够信息的前提下,指标的数量尽可能精炼。(6)动态性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分阶段推进的过程,其目标值的确定也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来确定。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在确立基准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保持指标设定和目标值的动态调整,根据现实条件的改善和发展阶段的要求,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数进行修正和完善。

(二)各省总体评价的方法

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方面而言,由于历史路径、要素禀赋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各省经济结构可能呈现出较大差异,很难判断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是合意的。因此,如果要对各省进行统一整体的评价,即排除适应性评价,选择先进性评价,经济结构评价维度难以进入评价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各省的评价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两个维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1.指标设定总体评价各层次指标选定的原则如下:一是选取各省公开的权威指标;二是选取各省统计年鉴都能查找到的指标;三是选取各省统计年鉴具有连续性的指标。其中,经济社会发展维度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人均预期寿命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等四个指标评价。此外,资源环境保护选择取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等三个指标表示。2.评价方法采用无量纲化(标准化)方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使各指标易于进行加总以形成最终单一数据的综合指标。对于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我们采取不同的无量钢化方法进行处理。正指标指那些数值增加则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预期寿命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其中,Z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指标的实际值,xil为指标的目标值(或称最大值)。逆指标指那些数值减少则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比如城乡收入比、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对于目标值的选取(最大值或最小值),我们使用2000年以及2007~2011年各省该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无量纲化的目标值。同时,评价比较的时段也分为2000~2007段以及2008、2009、2010、2011各年。此外,各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指标由单指标综合计算而成,我们采用算术平均法合成各省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指数,即七个指标无量钢化指数的平均值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指数。同时,将各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指数的增长率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方式总体转变的整体进度,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进展)指数。

(三)各省分类评价的方法

第5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低碳、节能已经成为全世界为此,全国上下针对国家政策制定了切合城市自身发展的低碳经济政策,对于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更是有着新的要求。针对于热电行业,如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碳排放问题,是切实推荐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 

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这个概念来自于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其当初的主要意义在于节能环保。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已经由单一的经济效益延伸到了社会的其他生活领域。现如今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为支撑,建立一种高效低排的低碳产业链,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具有先进性、全面性、经济性以及可持续性特点。为此,低碳经济的研究已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开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广泛达成的共识。就目前来看,建设低碳经济的方向主要从能源消费角度、城市综合排放的构成角度、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低碳经济的实现和发展问题的。 

而我国的经济学者则认为,城市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主要分为目标层、标准层、指标层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涵盖了产业经济发展指标、农业发展支撑指标、科学技术支持指标等内容,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节能减排问题来看。 

三、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简明扼要,反应低碳经济的内涵,同时也要注意到其可行性,尽可能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坚持系统优化与层次化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原则。 

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主要在于指标体系的量化,对低碳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高度概括,实现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过程当中,通常选择能够反映出该指标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根据其反应的特征和状况,来健全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在进行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当中,需要对指标进行宏观掌控,使评价指标能够尽可能量化,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四、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方法及相关步骤 

1.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方法 

热电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产业生产过程,其碳排放量受到生产技术、生产企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设计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要根据热电行业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设计,将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进来,避免因为遗漏而造成评价指标的不准备。本文当中涉及的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来自于《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主要参考依据。 

就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来看,低碳经济评价主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物质流分析法(MFA)、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相比较而言,针对于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来看,模糊综合评价法更适合于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从定性的模糊选择入手,基于其变化原理,需要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式,并且将其转化为一个较为简单的运算,其结果设定为X、Y的因素集,其中对于任意属于X因素集的因素为其特征指标,属于Y因素集的因素同样为Y的特征指标,以其变量作为矩阵R=(rij)nxm,就可以得到X到Y的模糊关系矩阵。 

2.评价步骤 

进行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评价,首先要确立其基准值,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低碳发展基本要求的评价标准,该项指标已经有明确的要求值,通过与该指标的要求值进行比对,就可以判断低碳经济指标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在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的考核当中,各项指标存在正、逆向指标,正向指标为低碳综合利用和科学管理,逆向指标则为低碳能源消耗、低碳污染排放,因此在判断低碳经济指标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除此之外,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项指标对热电行业低碳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也需要将其考虑到低碳经济指标的算法当中。 

五、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方法采取的技术路线 

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四方面组成的复杂系统,要想确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必须以这四个系统为指标体系框架,从而反应出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水平。 

第一,以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确定目标层,明确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差异,从而达到一个宏观上的掌控。

第二,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确立后,需要对各个环节目标进一步明确,从生产过程、生产技术、生产机械等方面考虑,查看哪一方面影响了碳排放量,之后针对这一方面进行整治,以确保指标合理化。 

第三,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有着明确的指标,这个指标是根据国家政策所确立的。在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价后,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会得到一个指标数,这个指标数是否符合政策指标,是最终判断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是否符合标准的关键。 

六、针对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低碳技术的发展,对于降低热电行业高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保我国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的达成,我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先进能源。热电行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对燃料的燃烧,以此来提供电能供应,如何以清洁能源代替原本的高污染煤炭资源,是减少高污染排放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为此,我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改善热电行业的设备,促进新能源投入生产,例如核能、动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以此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目前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技术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强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将有利于我国技能减排技术的提升,这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温室效应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必须要坚持低碳经济发展,加快低碳新技术尤其是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而促进热电行业排放量减少,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第6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状态累积指标投入指标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从2007年英国推出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以来,各国都开始着手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发展低碳经济,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国内许多省份和城市也纷纷结合节能减排政策,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包括广东、云南、北京、厦门、天津等省市在内的五省八市率先成为发展低碳城市试点省市。山东省政府在2012年印发的《山东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大幅度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到201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园区[新浪网站.cn/o/2012-11-22/031925633123.shtml]。而在长期以来,济南市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主,这样的增长方式也对济南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延缓了济南市进行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量化标准,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如付允等(2010)在主要指标法、复合指标法的基础上,建立了5个支撑体系;冯碧梅(2011)根据低碳经济理论,将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分成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并用于综合评价湖北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庄贵阳等(2011)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而对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没有在现有文献中突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分析与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用自然环境指标、社会条件指标和人力资本指标衡量影响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存量指标,用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指标衡量影响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流量指标,综合分析和评价济南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

二、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指标的选取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是在当前的自然、人力和社会环境基础上进行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对于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应该包括该城市当前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本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水平,因此影响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因素应该分成以下两大类:

其一是描述低碳经济当前条件的指标――状态累积指标,包括自然资源累积指标、人力资本累积指标和社会累积指标,具体包括人力资本指标和人口压力指标、社会环境协调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和自然资源指标等,它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动量,一般状态累积指标越大,低碳经济发展动量越大;其二是投入指标,包括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指标,具体包括环境改造指标、人才培养指标和改善等,是指当前政府和企业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投入。具体方案集和指标集见表1。

表1 衡量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

三、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评价指标的无量钢化处理设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方案集为P={P1,P2,…,Pn};指标集为G={G1,G2,…,Gm};方案P对指标G的属性值为Y={yij},(其中i表示第i个指标,j表示第j年的数据),表示方案集P对指标集G的决策矩阵,为了将不同量纲的数据综合成一个新的变量序列,因此需在综合评价之前对各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法对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了区分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的作用方向,其计算公式分为:

(1)对于正向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的公式:Xij=[yij-min(yi)]/max(yi)-min(yi)公式(1)

(2)对于反向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的公式:

Xij=[ min(y)-yij]/ max(yi)-min(yi) 公式(2)其中:Xij为第j个指标第i年的无量纲化数值,yij是第j个指标第i年的初始值,min(yi)为该指标样本中的最小值,max(yi)为该指标样本中的最大值。

(二)评价指标的权重

将评价指标看作离散型随机变量,各方案在指标Gi下的无量钢化的属性值为该随机变量的值,公式3计算各随机变量的均值E(Xi),公式4计算变量标准差,根据公式5求各指标的权重Wi。

E(Xij)= 公式3

= 公式4

Wi=公式5根据2005-2010年济南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整理得各评价指标的初始值,并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其无量钢化值见附表,计算得出的各指标的权重如表2:

表2各评价指标权重[ 本表和之后表格数据根据济南市统计局网站中的济南统计年鉴和济南市财政局网站数据整理计算得来]

(三)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各方案集与目标集的计算

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后,用各指标权重与其无量钢化值乘积求和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见公式6

公式6

为了消除方案间存在相关关系甚至是高度相关关系,可能对综合评价产生累积或延缓作用,可以用公式7进行调整计算总体评分:

公式7

四、 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总分值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济南市在这6年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在这六年中呈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简单加总分值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均位于0.5~0.75,处于发展能力的中等阶段,而如果从调整后的发展能力分值看,济南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0.25~0.5),甚至在2005年仍处于极低阶段(小于0.25)。

表3 2005年-2010年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得分

(二)分指标分值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从表4可以看出,虽然6年间的投入指标总体是上升的趋势,济南市的累积指标在6年中有总体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政府投入指标在2009年的大幅下降,可能是导致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在2009年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除了2009年之外,其他年份的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指标基本保持增长的态势,但可能是政府和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投入支持力度不够,仍不足以产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明显增强。

表4: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分指标层分值

五、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总结与提高建议

长期以来,济南市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主,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济南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基础薄弱的现实,而政府和企业在对低碳经济的投入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低碳经济新形势下,应该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投入力度,针对济南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点,着力改善低碳经济市场环境和自然环境 ,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建立健全节能机制,促进全民节能减排活动。

参考文献:

[1]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级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44-47.

第7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08-02

前言

据近日新闻报道得知刚刚发生的甘肃舟曲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已经造成1 270余人死亡,失踪近500人,造成伤病近2 000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这样的天灾在中国近年发生众多,甚至数不胜数,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虽说是有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但人们认真深思则不难发现存在的人为因素,那就是长期以来只是注重GDP的增长,只顾经济增长的时候对资源的过度掠取,而忽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结果。在我们痛定思痛的同时,必须反思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灾难的不再重演或灾难的程度减轻。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21世纪,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其实施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1]。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的资源是重要的支撑要素,资源源于环境,环境酝酿资源,资源本身也是环境的一个组成成分,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同时是资源。故资源更为重要,资源衰退枯竭,则环境也就彻底恶化。

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即“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要不损害支持地球的生命系统:空气、水、土壤,不超出其源于环境的承载能力”[2],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限制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这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后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评断标准,同样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有个可操作的评断标准。故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其工作的关键。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经济和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问题又是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问题,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其中包涵有注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含义,资源的利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维系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为限度。

故可以建立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资源的消耗为主要断定对象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定指标体系是较为正确也是可行的。

1.指导思想。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所消耗的区域资源包括众多,主要指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及电力等能源及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的判断指标也有众多,主要以GDP增长速度来判断。而GDP增长速度又有众多表现,同样的GDP增长速度所耗损的资源和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不一,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必须在评断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考虑进去。同时,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一个综合评价指标,这个综合评价指标能够良好地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当然,我们希望这个影响程度越小越好,也就是说,这个影响程度值越小越显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构建原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1)政策性强:指标应能够对区域社会和经济活动方式对区域资源的耗用压力以及社会的响应等进行有代表性的描述,并与已有的政策目标和有关的标准相关。(2)信息量大:指标体系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内涵,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的各个方面。(3)反应灵敏:所选指标应简洁明了、方便理解,能够显示系统状态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活动的变化反应灵敏。(4)数据易取:指标体系各指标和变量的数据应容易获取,且存在标准值或期望值,保证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可操作性。(5)实用性好:指标体系在理论上应具有科学的基础,同时各指标还要清晰易懂,能被政府管理者和公众所理解和接受,指标体系自身应易于与评估模型和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使其实用性好。(6)针对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和该区域的特征联系,紧紧针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历史等特征建立可操作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和体系。(7)可量化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个指标必须能够量化,只有这样才能逐级累计计算,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8)层次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各个影响因素种类繁多,归属范围、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均不一,故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层次性归属。(9)各指标可概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即将设立的各级各类指标)性质纷繁复杂,甚至有点抽象,同时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性质也纷繁复杂不一,故在提取各级各类各个指标时必须找到其实质性的内涵,并进行概化处理。(10)公式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将各级各类各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公式计算。这些公式可据于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11)数学模型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最后必须归结于一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判断数学模型,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定量和定性地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

3.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前文分析,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构建第一级目标层指数―第二级分类层指标―第三级指标层变量三级体系框架。三级体系中,对各级的设计考虑(如下表1所示):

这些变量必须进行量化,按变量满足的指标功能程度、集合信息的能力、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些变量以当前社会发达国家标准水平相比较来确定其具体量化数值。

4.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根据前文所述,可以建立用于判断该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模型如下所示:

可持续发展度P=αiYi=αiβjXYi(j)≥P0 可持续发展

式中,αi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在所有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中所占的权重函授;βj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第三级指标层第j个变量XY i(j)在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所有的相应变量中所占的权重函授;P0是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而适当选定的以判断区域经济可否持续利用的指数P的临界数值。

三、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有的功能

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定量反映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通过指标体系的表征,可实现以下功能:(1)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或状况,从而协助决策者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2)评价一定时期内,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的各分类指标的发展相对速度,从而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是否可持续。(3)反映各个方面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对贡献大小,从而为制定相应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措施提供技术支持。(4)综合信息判断第一级目标层指数P全面说明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变化速度,判断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功效。

结语

本文针对区域的特性,构建了旨在指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判断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分三个层次,并通过分析各层次的内在关系,通过权函数建立指数P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适用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判断指数P的数学模型结构良好,意义明显,可方便使用与操作。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效过程来考虑指标体系的层次化和具体变量选取方便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只是提供了评价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人们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其具体适用性各异,同时,在各级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将受到当地有关区域各类资料的来源、考虑与已有统计方式的协调以及对一些指标量化特性认知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指标的选取还有待深入比较,进一步筛选,并结合指标体系的应用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第8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摘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辽宁省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分析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基础上,遵循指标选取原则,建立适合于辽宁省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给出符合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辽宁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22-03

1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既是时代的命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考验。“十五”以来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辽宁省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开始步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辽宁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深化改革,以创新精神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充足的动力。辽宁省委、省政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明确了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在发展中调结构、在调整中求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坚持抓投资与促消费、扩内需与稳外需“两个并举”,推进需求结构调整;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开发人力资源和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推进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以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继续改善民生。辽宁正处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重大战略任务,这对辽宁来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近些年,辽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作为传统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2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选取原则

2.1指标选取原则

2.1.1指标适量原则

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在选取指标时要有所侧重,遵循指标适量的原则。选取指标时要以目的性为出发点,指标体系应尽量涵盖为达到评价目的所需的主要内容[1]。按照指标适量原则选取的指标既能使所选取的指标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同时也减少了评价的时间和成本。

 

2.1.2系统性原则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领域、科技研发等诸多方面,所以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所选取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2.1.3动态性原则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动态与发展的。为了增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反映能力,使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更加准确,选取指标时应遵循动态性原则,从而也保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连续性。

 

2.1.4可操作性原则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服务的,没有可操作性的指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指标选取时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并且要考虑指标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从而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2.1.5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在选取指标时,要做到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为了增强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效应,要保证所选指标能够如实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状态。

2.2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目前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出发,遵循指标选择原则,构建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四个主要领域,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涵,包括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服务经济和资源环境,是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也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支撑点。第二层次为10个一级指标,包括规模速度指标、财政收入指标、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服务业发展指标、水资源承载力指标、能源承载力指标、环境承载力指标、综合指标和就业指标,它们是对五大领域的细化,也为具体指标的确定提供了范围和方向。第三层次涵盖13个二级指标,包括GDP增长率、人均GDP、财政收入增长率、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从业人员拥有科技活动人员数、专利授权量、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废水排放量、单位GDP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它们是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指标。

 

3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下表所示:

3.1经济增长

2005—2011年,如图1所示,辽宁省的经济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基本平稳,基本维持在20%上下。2011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25.9亿元,在全国各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排名第7位。人均GDP持续增长,2011年已经达到50760元。财政收入增长率基本平稳。经济增长未出现过总量的大幅波动,属于增长型波动。

 

图12005—2011年辽宁省经济增长情况

3.2自主创新

如图2所示,2005年起辽宁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一直维持在1.6%上下,直至2011年保持平稳。对比发达国家中的数值,研发经费支出在美国和日本占GDP比值超过2%,世界平均水平保持在1.6%左右[2],辽宁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比较合理。科技人员数量基本处在增长态势,维持在20万人上下。高科技人才是自助创新的关键因素,加大对教育事业及科研经费的投入,培育高层次人才,为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自主创新力量。专利授权量一直呈增长趋势,

由2005年的6195件增加到2011年的19176件,其中主要为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出水平较高,可以转化成有效生产力的专利数量较多。整体来看,在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同时,政府应向科技企业宣传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从而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图22005—2011年辽宁省自助创新情况

第9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空间格局

一、前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受到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及相关学科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基本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评价、机制和对策等四大研究领域[1]。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伴随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在不断加剧,对山东经济差异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总的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上,选取衡量区域差异的评价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山东区域差异的现状和趋势,并结合山东实际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26]。总的来说,山东经济差异的对策研究最受重视,其次是对山东经济差异的定量评价也较多,但都是从各个衡量指标分别去进行分析,没有形成综合的评价指标;除此之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是静态研究,选用某一年度的指标数据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很少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经济差异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这也使得根据年度指标提出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滞性。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采用覃成林等人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比。

二、山东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

如何定量的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7]。按照姜文仙和覃成林教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剖析,本文采用覃成林等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来分析山东17地市的城乡协调发展程度[8]。本文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计算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三个测度指标值,然后运用平均赋权法将上述三个测度指标合并成一个反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态的综合指标,记为z。最后拟建立一个可作纵向比较的、稳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记为U。具体测度指标计算见表1。

三、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格局

本文选择2002~2011年为分析时段,以山东17个地市单元为分析对象,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数据来自2003~2012年《山东统计年鉴》),运用上述评价方法,对山东省城乡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整体变化及空间差异进行评价。如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测值z是区域经济联系指标、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差异指标合成的。其中,只有区域经济联系指标是一个越大越好的指标,其余2个指标均是越小越好。因此,本文在对这3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时,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计算的需要,将反映区域经济联系的指标Moran’s I指数作为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具体从两个层面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演变进行分析,一是以地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度经济发展协调度从整体上分析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演化,二是以东、中、西三大区域[9]为地域单元,具体探寻山东省内部的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格局。

图1显示,以17个地市为区域单元,2002~2011年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度是趋于上升的,这说明了整体上山东区域经济是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演进,但演变过程是存在波动的。从图中可以发现:一是,在2006年之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在波动期,虽然波动幅度较大,但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二是,2006~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上趋于协调,但值得注意的是,2009~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

图2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各自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演进轨迹。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04年呈V型变化,2004~2006年又转为下降,2006~2007年又出现上升,2007~2008年又转为下降,2008~2009年又出现上升,2009~2010年趋于平稳,2010~2011年又出现下降,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中部地区除了2003年波动较大以外,2002~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持续上升的,2008~2011年则趋于平稳。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了2003和2008年较前一年有稍微下降以外,2002~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较为稳定。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以外,2002~2011年总趋势是上升的,但其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11年变动频繁,下降和上升交替出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整体来说呈上升趋势。就近期变化来看,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较平稳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2] 李新,郭宁等.山东省城乡经济差距现状与协调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04).

[3] 尹海伟,任建兰,孔繁花.山东省城乡差异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4):417421.

[4]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3):323328.

[5] 张淑敏,刘辉,任建兰.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6568.

[6] 吴先华,王志燕,雷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4):596601.

[7] 陈秀山,杨艳.区域协调发展:回顾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