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精选(九篇)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第1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湖南;现代农业;县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全省经济总量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湖南应从抢抓发展机遇,合理布局,建好园区和不断提升竞争力等方面,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湖南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经过改革开放后多年的发展,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已初见端倪,湖南县域特色经济近年来迅速发展,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年产值占到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60%,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并逐步形成了粮食、畜禽、果蔬、油料、茶叶等产业集群,各类生产要素迅速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聚集,集群效应开始显现。但是,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总体上依然大而不强,弱势依然突出。一是湖南名优特新产品数量品种多,但加工转化依然滞后。当前,湖南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只有20%,大大低于30%的全国平均水平,80%的农产品还是以鲜销为主。二是农业劳动力素质劣化倾向明显。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我省农村户籍劳动力3451.03万人,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约占90%,大专及以上仅为占1%。三是农业竞争力仍然低下。由于分散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工转化能力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高等诸多原因,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其潜在市场价值不能得到充分释放。

二、湖南发展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障碍

1.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障碍

(1)发展机制瓶颈障碍。一是农业生产性建设用地阻碍。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在落实过程中依然面临较大困难。不少农民对流转土地心存顾虑,转出土地特别是长期流转的意愿不强,成为制约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发展的障碍。二是农村金融保险发展滞后。大多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中小型农业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获得较大信贷支持,严重限制了其发展壮大。三是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制约。由于城市落户门槛和生活成本较高,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难以留在城市,所以相当比例的农民仍然不愿意放弃农村的土地,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

(2)农业资源短缺障碍。耕地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过少,土地质量不高,重金属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不断加剧。调查结果显示,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有部分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不宜耕种。另外水资源条件有限,有著名的“衡邵干旱走廊”,且湘江等大部分河流污染现象引人担忧。湖南先后有耒阳、常宁、资兴、冷水江、涟源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性城市。

(3)政府支持政策不足。2004年以来,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基本方针的指导下,财政支农资金快速增加。但大多数支持政策主要用于民生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传统农户的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得到项目和资金的扶持。

2.推进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1)龙头企业带动不强。抓好一个龙头企业,能牵出一个特色产业、促进一批基地发展、带动一批农民致富。湖南县域龙头企业总体发展不够,园区集群效应不明显,表现在产品加工不够到位、辐射区域不够宽阔、后劲不够突出,没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园区对本县及周边县域的依托、催化、带动、凝聚作用,农民个人增收有限,对县域财税贡献偏小。

(2)产业发展规划特色定位不清。县域经济产业趋同问题突出,规模经济发展困难。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足、对市场定位不明、对经济新常态认识不清,导致县域产业布局规划模糊,职能分工不够明确,各县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协作欠佳,重复生产和重复引进导致资源和资金的浪费,甚至引起不良价格竞争,严重危害了县域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

(3)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资金严重缺乏,县级财政“赤字”现象比较普遍,县域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单一,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县域企业地理位置一般较为偏僻,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与大中城市存在一定差距,使得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普遍不足,先进技术缺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技术创新投入少,从而导致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湖南发展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15年初湖南省也提出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实施意见,我们要深刻领会,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1.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抢抓发展机遇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好在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导和督促作用,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长远发展的观点,积极拓展改革视野,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引进新模式、新手段、新产品,并做好推广宣传,主动推进试点。要切实履行服务职能,完善土地管理、金融保险等相关政策以及资金配套支持,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广阔、坚实、健康的创业平台。

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鼓励成立技术性农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安排科技人员现场指导,介绍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用看得到、摸得着的成果和效益活跃农民思想,充分支持农民发展意愿,促使农民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引导农民逐步树立开拓意识、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

要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力争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取得新进展,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抓住一带一路、中部崛起、中部城市群,一带一部、泛珠经济区等战略发展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务求实效。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县域优势

各县要依托资源优势,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地方特色,培育支柱产业,以特色产业带动区域产业升级。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经济发展思路,促进特色产业聚集、整合和升级,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层次高、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

农业功能布局要围绕湖南农业“四大板块”新格局选择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即“长株潭都市农业区”、“环洞庭湖生态农业区”、“湘中湘南特色农业区”和“湘西山地农业区”,以三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和突破口,带动和促进全省的农业科技化、机械化、产业化和合作化。

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挥县域农业整体优势。要建设“项目农业”,合理科学开发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实施农业产业化、贸工农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提高县域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3.壮大龙头,建好园区,实施品牌战略

要加强县域特色农企的扶持与培育,推动兼并、合并、重组,形成大企业组织,力争每个县都拥有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龙头大企业,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国际的知名企业。

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园区,使之成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职业农民的创业区,充分发挥园区集群效应。

要打造湖南品牌,沿着标准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保护、挖掘和提升传统品牌,鼓励、培育和支持新品牌;多渠道、多层次加强宣传力度,建立“三农”电视广播栏目,唱响品牌。

4.科技推动,体制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

科研部门应加大对县域农业的支持力度,制订支持县域农业产业科技进步的计划,针对性地进行跟踪科研服务,及时提供技术支撑。制定并实施有利技术引进的特别税收优惠政策,大力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

要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出口促进联动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实施“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以质量安全和品牌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战略”和“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出口市场战略”,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附加值农业、特色农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农业调整的结构潜力、对外开放潜力、政策潜力和国际市场潜力,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要继续完善农业对外合作的投资、财税、贸易、通关、检验检疫等政策,整合我省农业生产技术、品牌等资源,选择条件相对好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境外湖南农业经贸合作区,扩大畜禽、蔬菜、水果、茶油、茶叶、水产品、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吸引海内外战略投资者和大型企业集团来湘投资农业,扩大与台湾、东盟、南美、俄罗斯、非洲等地农业合作交流。

第2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福州市

福州市现辖6个县,2个县级市。2012年末,8个县(市)常住人口428.51万人,土地面积10182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的58.9%、85.1%。近年来,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县域经济规模已占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福清、长乐和闽侯入榜2012年度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闽侯、罗源和连江入榜2012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2年,福州实现县域GDP2143.97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50.8%,比2008年提高1个百分点。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54.54亿元、1149.51亿元、639.92亿元,占全市比重为96.4%、60.0%和33.1%。

2012年,各县(市)GDP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最快的是平潭,增长18.1%;其次是长乐和闽侯,分别增长14.8%和13.7%。2008-2012年平均增速最快的是罗源,增长18.0%,其次是闽侯和平潭,分别增长16.7%和15.4%。

县域人均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12年县域人均生产总值5031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86.3%,比2008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12年,人均GDP最高的是罗源县,达71651元,其次是长乐市63119元、闽侯县49521元和福清48902元。

县域财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03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9.3%,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7.0%,分别比2008年提高6.4和2.3个百分点,2012年,共有4个县(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20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工业主体地位明显提高

各县(市)GDP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平潭呈“三二一”结构,连江、永泰和罗源呈“二一三”结构,其余5个县(市)呈“二三一”结构。近年来,各县(市)以工业为主导,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趋突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9.2:47.7:33.1调整为2012年的16.5:53.6:29.9。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分别回落2.7和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5.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主体地位明显提高。2012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959.95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64.3%,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57.0%,比全市工业贡献率高14.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纺织化纤、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石油化工等工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南北“两翼”集聚优势凸显,2012年,南北“两翼”四县(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7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4.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58.7%。

3、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呈下滑趋势

近年来,福州重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五大战役”的不断推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投资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2012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39.18亿元,是2008年的3.65倍,占全市比重从2008年的42.4%,大幅提升到2012年的59.4%。2008-2012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高达38.2%,比全市年均增速高11.1个百分点。在各县中,平均增速最快的是平潭,增长125.5%,其后是闽侯、连江,分别增长40.3%和35.5%。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2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624.51亿元,是2008年的2.03倍,占全市比重为27.1%,比2008年提升0.5个百分点。2008-2012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9.3%,增幅比全市年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00亿元的县(市)共3个,分别是福清(201.61亿元)、长乐(106.17亿元)和闽侯(105.89亿元)。

外贸出口呈下滑趋势。2012年,县域出口总额77.22亿美元,是2008年的1.23倍,占全市比重为40.2%,比2008年回落6.0个百分点。2008-2012年,县域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5.3%,增幅比全市年均增速低3.8个百分点。

4、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随着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县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854元,长乐和连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12年,4个县(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 5个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其中3个全国百强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共有4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福清和长乐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2012年,福州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比重达16.5%,占全市一产增加值比重高达96.4%,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占全市75.5%,而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的58.7%,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偏小,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层次上,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与发达地区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精深加工二次增值产品少,高技术、名牌产品更少,全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38家,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企业6家。

2、产业结构层次低,服务业发展缓慢

虽然近年来,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仍不尽合理,体现在农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缓慢。2012年,全市县域产业结构与2008年比,一产和三产分别回落2.7和3.2个百分点,二产提高5.9个百分点;与2012年全市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高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5.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2012年,福州县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9.9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33.1%,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为22.9%,比全市服务业贡献率低17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有县域经济承接市区“退二进三”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更主要原因是县域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服务业企业单位少,规模不大。2012年,列入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调查联网直报的县域重点服务业企业数164家[1],仅占全市调查单位的15.7%,单位数最多的福清32家,最少的闽清只有9家。

3、城镇化水平低,阻碍产业结构调整

2012年末,福州县域常住人口达到428.51万人,占全市的比重为58.9%,县域城镇化率42.3%,远低于全市64.8%的平均水平。8个县(市)城镇化水平均低于50%,而且区域水平差距大,最高与最低水平相差高达14.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不到40%的县仍有4个,城镇化率最低的县只有35%,县域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

4、对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

现阶段,福州已形成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但是县域出口规模长期偏小、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的状况改变不大。2012年,全市县域实现出口总额77.22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6.5%,出口依存度(出口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仅22.7%,低于全市水平8.9个百分点。5个县的出口依存度在10%以下。同时,县域外资引进力度不够,2012年,县域实际利用外资0.12亿美元,占全市的1.4%。实际利用外资达500万美元的只有1个,低于100万美元的4个,个别县利用外资为零。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赋予“郡县治,天下安”新的内涵。当前,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海西战略正在实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福建省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委发〔2011〕3号,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州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扶持壮大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茶叶、花卉、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营。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引进战略投资者兴办一批龙头企业,合作重组做大一批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在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上求突破,建设发展福清、长乐、连江等地一批部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民创业园的同时,着力扶持一些重点乡镇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区。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树品牌、创名牌,依靠名牌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转型升级为途径,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是立足县域现有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以技术改造、创新发展为突破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现代工艺,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着力推进企业集群化,发展提升江阴、滨海、青口等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可门临港工业集中区、闽侯经济开发区、闽清白金工业区及罗源湾、长乐宝钢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园区,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并围绕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支持县域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较强的产业集群。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实际问题。中小企业是保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县域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以壮大服务业经济总量为目标,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生产业。一是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加快生产业发展。应以服务于制造业特别是产业集群为立足点,针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多、共性需求大的特点,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生产,主要包括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培育更多的生产企业,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外包。制造业企业服务外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应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将非核心竞争业务外包,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同时,要调整相关税收政策,为推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外包创造条件。

大力发展生活业。一是对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生活业进行改造提升,优化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提高流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二是拓展消费空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家政等服务消费。三是加强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鼓励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促进农村商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

城镇化进程中,能加快信息、资金、人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有效地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一是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吸引投资等方式,开拓资金渠道,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产业化,按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土地市场体系,发挥土地资产效益,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小城镇功能,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和产业向小城镇流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以长乐为例,金峰镇经过旧城改造,逐步形成商贸重镇;营前街道重点推进不锈钢企业发展;漳港街道地处机场周边,着力发展临空经济;松下镇以建设深水码头为契机,发展港口工业;江田镇依托滨海工业区,着力打造工业重镇;梅花镇发展水产养殖。三是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城乡空间和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步伐,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和资源整合,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提升城镇产业承载能力,增强园区集聚发展能力。四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帮助农民解决进城务工和就业的困难。拓展就业渠道,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促进就业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助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招商基础和区域经济协作平台,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专业化招商的新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产业链式以商招商,网络平台招商、委托中介机构招商等,继续抓好亲情招商,吸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投资兴业。二是扩大对外贸易,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县域对外贸易发展策略中应该实现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方式提高其附加值和赢利能力的竞争方式。认真落实扶持外经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扶持重点出口企业。三是坚持项目带动,切实增强发展后劲。要发挥大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搞好项目规划,落实项目责任制,形成规划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机制,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谋划、启动、建设更多的重大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 释】

[1] 重点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中年末从业人数50人以上或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全部服务业法人企业.

【参考文献】

[1] 巴图.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0(06).

第3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深化认识、研究发展问题

实践表明,只有深刻认识,找准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才能保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梯度转移带来的机遇。我国经济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拓展的趋势,要发挥我们投资和营商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等比较优势,给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二要深刻认识自身比较优势带来的机遇。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找推本地区本部门的区位优势,以特立县,以特兴县,有特才能有竞争力,有特才能有市场前景,有特才能发展县域经济;三要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好的工作思路要通过扎实的工作来落实,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研究问题、研究政策、研究措施、研究机制和办法,想新办法,出实招,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落实。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实际、发展优势产业

坚持特色型原则,正确认识和把握县情,选准优势,择业重点发展,围绕优势产业创特色,特色产业创一流。一是做大做强中药材、马铃薯两大特色产业,依托我县“西北药都”、“天下药仓”和李氏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核心的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另外,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二是突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充分利用中药材、粮油资源优势,加强中药材加工、粮油加工,洋芋精淀粉加工产业的发展,同时摧生出真正能带动千家万户,辐射全县全省及至全国的龙头骨干企业,通过“企业+农户”的形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打造劳务经济输出品牌。通过抓好“订单培训”等行之有效的劳务工作机制,加快劳务输转力度,增加务工收入。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环境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不断改装生态环境。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草),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和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优美环境。二是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环境。政策要适度倾斜扶持,着力解决山区交通、电力、通讯、梯田、水利等硬件落后的“瓶颈”。全面加快城区和建制镇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三是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下功夫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适应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同时也可以招商、安商、富商,实现借力发展。四是全力营造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克服思想障碍,大力营造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完善机制改进工作作风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各级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形成抓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此,必须在工作中克服两种不良思想,一种是盲目“政绩观”,不从求真务实的高度出发,而单纯追求“政绩”,使一些上马的项目见不到成效,不同程度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干群关系;另一种是盲目“冒进观”,不切合实际,不顾财政和经济发展水平面,盲目冒进,作风漂浮,急于求成,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工作中永葆先进性,推进工作不断前进。

第4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二)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统筹建设程度不高。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各县域经济总量和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县域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中转为市辖区。2010年中部地区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73.3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73.5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9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0元,其分别比2009年增长0.46%、13.61%、21.12%、13.16%、11.69%、9.85%。目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统筹不够,二元经济结构严重,特别是与大城市圈相隔距离较远的城镇,政策没能波及到,大城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出现更大的两极分化。

(三)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整体素质不高,部分县域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中部地区的很多县(市),工业化初期的任务尚未完成,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佳,经济增长效益不高。很多数据表明:依靠大量的物质要素的投入,包括资本要素、土地资源要素、劳动要素等而产生的经济增长是粗放的、低资金效率的。工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县域,容易带来各种各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之时,要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实现城镇产业化,合理布局城镇产业,在突出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还要协调其它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产业的质量。当前中部地区面临着城镇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较粗放,没有主打产业、产业单一和品牌意识不强等现象,城镇产业化发展被忽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有着非常紧密的互动关系,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即能促进农产品的加工与保藏;加快城镇化进程,又能使相关产业合理聚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得到了提高。目前中部地区这三者的互动关系还不够,没能形成一个较好的循环与相互促进的机制。

二、坚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中部地区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一)建立不同功能区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部地区各个县域之间差异较大,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应根据资源环境的特点分别指导,从而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对优化开发的中部地区县域绩效考核时,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科技的创新和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等指标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地区,以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对于限制开发的中部地区县域的农产品主产区,要强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考核;对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是强化它对于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考核。而对于禁止开发的中部地区县域,主要是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的考核。

(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并不是使经济总量在城乡和各县平均分布,并不是简单地缩小县域生产总值的差距,而是要从“人人享有小康社会幸福生活”出发,使生活在中部地区不同县域的人们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互相依存、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优化县域土地、资金、劳动力、服务等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更广范围内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均衡配置、自由流通,努力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会拉大中部地区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差距。中部地区各地政府要缩小的差距主要是公共服务方面、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以及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不管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差异性有多大,不管县域处在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还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活在每块国土上的公民应该享受到均等化的富裕程度和社会文明。为此,中部地区各省财政应该增加了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这些地区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要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谋求经济合理布局的角度,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动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积极践行为民宗旨。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是中部地区县域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在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加要注重改善民生,更加要注重社会建设。加大对教育、养老、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的投入,完善教育、养老保险、医疗及户籍体系建设,更加适应农村人口的流动,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让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中就业。促进城镇居民及农民工增收,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幸福指数,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结语

第5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2-0000-01

摘要: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省委、市委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分重视,均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意见,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关键词:县域经济;评价体系;社会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简介

河南省于1991年建立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1991年评价体系仅有GDP和人均GDP两项指标,1994年调整为7项指标,2003年为13项指标,2006年为18项指标,2008年调整为22项指标,保留了GDP、人均GDP、第二、三产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0项指标。增加8项指标。增加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指标,以反映各县工业化发展水平;增加各项税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反映各县经济发展对各级财政的贡献;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计划生育情况;增加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两项指标,反映教育卫生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增加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指标,反映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公众安全感指标,反映社会和谐状况;增加林木覆盖率,以体现建设生态林业省的政策导向。取消5项指标。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调整节能减排等指标计算口径。本此修订加强对经济发展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监测,加强对人均指标的监测,加强对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不断修订和完善,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向在不断变化,更加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但新修订的指标体系对我县不利因素多。取消的大部分是总量指标,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使人均指标更加突出,而滑县的总量大多排在中游,人均多在90多位左右。

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县域经济综合经济实力较弱,人均指标低。2010年我县人均GDP只有11366元,与全省县域人均GDP水平 24446元,相差13082元,在全省108个县市中排100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排92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排106位。

2、产业结构落后。2010年,我县经济仍然呈现出一、二、三结构,一产业比重高达38.3%,二、三产业的比重仅为61.7%,与全省(85.9%)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相比,落后24.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100位。产业结构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加上人口基数大,导致城镇化率低。

3、教育、卫生事业相对滞后,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相对较低。COD排放基数较高,减排难度较大。人口总量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相对较多,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高。

三、加快滑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

(一)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从更新观念出发

地区之间存在差距,固然有物质基础方面的因素,但追根溯源,最大的差距还在于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加快壮大县域经济,要特别注意克服几大观念误区:一是见物不见人的“资源误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固然要凭借自然、人文、区位等资源优势,但一个县发展的主导思想、工作思路、战略决策,才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二是多多益善的“支柱误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克服“多、小、散、乱”的通病,确定支柱产业不益太多,关键是要有特色,走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路子。三是南橘北枳的“经验误区”。发展县域经济不能盲目“跟风”,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不能把别人的经验作为一种成规。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别人的经验。四是画地为牢的“界线误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打破所有制界限,破除条块分割,强化区域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分亲疏,为我所用,共同致力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优化资源配置

按照现代社会的标准和市场的法则,需要人们重新认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它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源,只要是能够加以开发利用,作为市场要素参与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应该看成是一种资源。

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特别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工业化上,园区建设的实质其实就是对资源的整合,把众多的工厂聚集在一起,便于统筹土地的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行政杠杆作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信息交流,整体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在城镇化上,要重视和加快县城建设。城市建设要突出战略规划和依法管理,要借鉴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总体规划突出超前性和特色化,城市管理突出法制化。

(三)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升级产业结构

有没有优势主导产业,是衡量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只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重大项目,建设一批资源型、开发型、造血型项目,做到改造一批,新建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依托大项目、大投入,才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带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四)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提升开放水平

县域与外界的互动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各地间经济的相互依存越来越强,市场共有、资源共享的程度不断提高,谁游离于经济大循环之外,谁就难以在竞争中立足。在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在县内、省内、国内定位,要在全球经济中定位,要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提升竞争力。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走出“体内循环”,从观念上打破资源、市场的行政区划,在竞争、合作中拓宽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引”字,引资促发展,拓宽招商引资的路子。同时,要突出“改”字,改制促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点是税源型、龙头型、城市型、民营型、特色型经济,必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之一来抓,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五)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创新经济环境

近些年,在抓经济环境创新方面,各地采取了诸多措施,但经济环境方面一些阻碍改革和发展的“梗阻”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因此,坚持不懈地抓好创新经济环境,仍然是事关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创新经济环境,重点是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坚持执政为民,建设以人为本的责任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民主文明的法治型政府;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通过这些工作,努力营造规范透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依法办事的法制环境、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四、认真做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我们要注意研究我县各项指标在全省的位次变动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原因,研究制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人员具体负责跟踪监测有关指标。

第6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1.明确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到20*年,县(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自主增长机制基本建立,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解决县乡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在去年市给各县(市)增加1亿元转移支付资金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增加2.84亿元,主要用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粮食生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工业发展等,促进县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3.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确保播种面积的各项政策,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今年市里将筹集1.1亿元资金,直接补贴给农民;降低农业税率3个百分点,间接补贴农民7800万元。实施种植业新品种引进和应用工程,加强玉米、水稻、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和旱涝保收、优质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今年完成蒲河、绕阳河等重点河流整治工程,两年内完成重点涝区排水站改造工程,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积极推进富民经济小区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按照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建设一批富民经济小区,加快农业集约化经营步伐,促进特色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市里将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安排3570万元用于支持富民经济小区的建设。

5.强化县城及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市每年继续从城建资金中安排4000万元,用于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再增加4000万元资金,支持各县(市)配套完善一个县级工业小区,并加快推进工业小区水、电、热、气、环保等市场化运营和建设。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工业化进程,到20*年使工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目前的35%提高到50%以上。

6.确定一批重点工业乡镇,加大帮扶力度。按照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要求,确定新民市前当堡等21个乡镇为重点工业乡镇,市里每年将安排630万元资金,用于招商引资等专项补助。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集团与重点工业乡镇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7.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市里每年预安排1亿元资金,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按当年实际形成的固定资产规模,给予一次性10%的资金补助,项目单位和项目所在地各补助5%,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8.整合县域林业资源,推进林产业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林板、林浆纸一体化等重点林产业化项目建设,带动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和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整合县域300万亩林地资源,以柳绕地区为重点,建设木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林产业基地。

9.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市里每年将从副食品风险基金中安排500万元,用于重点支持蔬菜、菜籽、瓜果、淡水鱼、畜产品、小杂粮等拉动产业化发展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搞活农产品流通。

10.建立新型劳务输出体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即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三分之一,发展县域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三分之一,扩大劳务输出实现域外就业三分之一)的原则,初步建立起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市场机制相衔接的劳务输出体系,加快20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采取城区与县(市)结对子,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专门机构,开展劳动技能和职业培训等多种措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市里今年将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各县(市)建设一个民办公助的职业技术培训基地。

11.全面统筹城乡规划,加快农村交通路网建设。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改造建设沈环线,沈盘线,3*和203国道,新民至法库、沈阳至康平快速干道,改善和提升道路交通水平。县(市)间以高速公路连接,县与乡镇之间、乡镇与行政村之间分别以二、三级公路连接,形成“三环九射一过境”公路网格局,2005年实现村村通油路。

12.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逐步化解村级债务。认真落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发局关于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沈政办发[2003]54号)的有关规定,通过采取清收债权、盘活集体资产等措施,多渠道化解村级债务。先抓试点,逐村推进,力争每年化解债务村10%以上。今年县(市)、乡镇政府要依法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形成新的村级债务。

13.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结合乡镇、村撤并和受教育人口密度,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调整中小学校布局,3年内计划撤并中小学校269所,新建9年一贯制学校15所,4县(市)中小学校稳定在580所左右。市里今年将增加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农村义务教育,2年内全部解决现有中小学校危房问题。明确农村办学、教学设备和经费补助标准,采取政府支持、社会赞助等方式,提高教学、设备和师资水平。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

14.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开展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加快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对一般乡镇卫生院积极进行体制改革试点,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使其尽快达到国家甲级村卫生室标准,接受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选择法库县开展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力争用2至3年时间,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市里将安排一部分配套资金,重点用于医疗卫生网络设备、救护车购置及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15.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保证乡镇机关正常运转。加快乡镇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能推向市场的全部推向市场;彻底清理和解决乡镇临时用工人员和超编人员问题,市里将部分承担精简20%和超编分流人员的改革成本;对行政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要保证开资;对没有收入来源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按当地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以保证乡镇机关改革和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16.强化银企对接工作,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驻沈金融机构,在有条件的县(市)恢复和新增分支机构,强化银企对接,建立联系制度,帮助重点项目和企业融通资金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真正使农村信用社成为产权明晰、为农民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结合“环境年”建设,加大信用环境整治力度,继续做好辽中县创建金融安全区试点工作,加强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17.大力发展一批项目,鼓励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坚持以项目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建设一批5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以牵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新民市和辽中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超常措施,率先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取得突破;法库县和康平县要用好用足辽西北开发等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18.加强村屯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市里将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县(市)继续实施村屯环境整治,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文明村镇、评选文明户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第7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想观念;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28-02

创新是指勇于探索而不满足于过去的经验,积极进取而不墨守成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科学发展的步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而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破除传统思维惯性思维的束缚,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但有一些同志在思想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思维的束缚,遇到问题就容易产生疑虑和困惑。比如,“量力而行”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观念,如果我们不能用辩证的思想去加以分析,在发展问题上必然形成小脚女人走路的局面,何谈跨越式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树立“办多大事筹多少钱”的观念,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筹集办事的钱,这对我们这些相对落后的县域经济来说更为重要。

二、打破消极守摊子的思想。树立不发展或慢发展就是落后的观念

稳定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始终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稳定是前提、是保证。稳定与发展在一定时期,各有侧重,但总体上还是要树立发展的思想,不能以保稳定为借口消极守摊子,否则就会挫伤广大干群的积极性,最终还是要出事。为此就要立大志、创大业、谋长远、抢项目、跑资金。滑县基础差,如果没有立大志、创大业、谋长远的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落后的局面。目前,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保增长的力度也很大,为此,县委县政府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遇,认真研究国家的政策和投资方向,超前谋划,及早动手,争取主动,把该争的项目和资金争回来。今年以来,滑县县委、县政府本着打基础、抓长远的思路,谋划了一批大事情,比如长兖铁路滑县支线及客货运输站项目、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县城连接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滑县卫南蓄水工程和黄龙潭蓄水补源工程等等,这些大事对滑县将来的发展都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克服等、靠、依赖和简单化的倾向。树立高标准创造性抓落实的观念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指示,这是对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但如何贯彻上级指示,情况却不大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抓落实上,克服等、靠、依赖和简单化的倾向,树立高标准创造性抓落实的观念,在搞好上下结合上做文章。具体到一个单位或部门,由于所处的条件、担负的任务不同,实际情况则往往有较大差异性。只有把上级的指示与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进行加工制作,拿出解决自己问题的实际办法,才能使工作取得扎实的成效,才是真正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

四、打破常规。树立跨越式发展的观念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有超常的观念。与自己比、与过去比,我们是发展很快,但横向来比,我们落后了,而且差距很大。特别是对于滑县来说,不是发展不发展,而是必须跨越式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摒弃一切不适合市场规律的东西,改革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和旧的工作方式。而所有的改革必须是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思想观念不创新,一切改革、创新都无从谈起。在具体改革中,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宁可改革有失误,也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宁可向前走出事,也不能等着出事;宁可改革暂时影响速度,也不能以速度牺牲机制创新,要用联系、发展、辩证、全面的观点来处理问题。观念创新的标准,就是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滑县的实际。要敢于冲破条条框框,敢于去闯、去试。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既要加快发展速度,加大改革力度,又要审慎从事,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尽量减少社会震动,这样才会达到改革的最终目的。

五、打破搞关系就是搞不正之风的片面认识,树立关系出效益的观念

关系就是效益。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搞关系就是搞不正之风,搞歪门邪道。而现在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其社会地位和作用也显得非常的重要。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合作的内容丰富多彩,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建立处理好各种关系。因此,我们要摒弃过去那种认为搞关系就是搞不正之风的陈腐思想观念,树立正当关系是开拓事业、发展自我的一种重要途径的理念。

六、杜绝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在新的时期,同志提出了新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从现实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满足于现状、甘于平庸。这种观念如果不被彻底清除,恐怕原地踏步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无功即是过,平庸即是非,不进即是退”的观念。评价一个人是否观念创新,既要听如何讲又要看变化,不能思路层出不穷,未见丝毫动作。既要看常规工作又要看有无突破,对于一个时期内政绩平平的要坚决拿下。发展是最大的政治,那种仍习惯于看摊守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保守思想必须摒弃,同时坚决杜绝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创新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发展必须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第8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十五”期间工业成为全县经济主要支撑点

“十五”期间,甘肃省徽县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完善发展思路,高举“率先发展”的旗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势斗。

工业总量迅猛扩张

徽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发展抓项目”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灵活运用市场机制,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加强重点工业新项目建设,打造经济发展平台,做大做强了重点骨干企业,拉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启动民资、招商引资、银行融资等多种途径,“十五”期间,全县共累计完成该工业项目投资4.64亿元,相继建成了甘洛集团哥尔德治化公司20吨白银生产线、宏大铅盐化工1.8万吨氧化铅生产线、鸿源公司多金属选厂、宏德贵金属深加工项目、宝徽公司6万吨电解锌生产线、7万吨硫酸生产线和3000吨合金粉生产线、嘉陵东沟峡电站等一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扩大了企业再生产能力,促进了全县工业的成倍增长。“十五”末,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3.53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14%,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 9%,实现销售产值11.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75.5%;产值率达到100%。实现利润1.86亿元。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徽县坚持扩张总量与结构调整并重,着力培育有色冶金、白酒饮料、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全县工业框架基本形成,产业聚集度明显提高。洛坝、宝徽等一批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使全县铅锌冶炼能力达到7.8吨,填补了徽县铅锌冶炼的空白.延长了有色冶金产业链条,实现了全行业产业升级;铅锌、黄金等有色金属开发取得新的突破,黄金产量达到1691千克,洛坝等重点矿区深部探矿取得重大进展,矿山服务年限得以延长。通过内引外联,深化企业管理机制、经营机制的改革。2004年,陇酒集团实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扭亏增盈,新开发的“康庆坊”、“世纪金徽”畅销省内外。新天药业中药材有效成份淬取生产线建成投产。带动了医药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取得明显进展,开发了一批新产品,全县建成固定资产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1户,实现营业收入2700万元。

优势企业发展壮大

采取帮大扶强,实行倾斜服务,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环境不断得到优化。甘洛、建新、宝徽、金徽、天洛、青河矿业等~批优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其中甘洛集团、宝徽集团进八了全省工业100强、甘洛、宝徽、天洛三大企业实现了强强联合。这些优势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1%,实现利税达到2.7亿元。优势企业对财政的贡献占到全县工业对财政贡献的86%。

“十五”期间,徽县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总量不断扩张,培育了主导产业,壮大了优势企业,大力调整了工业结构。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规模有序扩大,完成了23户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甘洛集团、宝徽集团进入了“全省工业100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整体效益稳步提高,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3亿元,年均增长32.8%,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1%,实现利润1.86亿元,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由“九五”末的2559万元增加到9500万元,贡献率由47%提高到68%,提升了21个百分点。工业的主导地位明显提升,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十一五”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徽县“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接续产业并重、矿产业和非矿产业并举,促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产业方向由初级加工向高新技术和精深加工转变。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知名品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年均递增16%。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工业化。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25%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建成规模较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产业群。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真正确立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循环经济框架,构建富有特色的县域经济新格局。

整合资源优势,培育四大主导产业

重点培育壮大有色冶金、白酒饮料、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做精支柱产业,做深初加工产业,做强弱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使全县工业从规模和质量、速度和效益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有色冶金产业上,按照“规范开采、稳定浮选、优化冶炼、加快开发后续产品”的思路。整合洛坝、谢家沟铅锌矿产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加大对后续资源的勘探力度,增加矿产储备;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10年全县铅锌冶炼及副产品的深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新建成10万吨铁矿选厂和5万吨铁冶炼厂。配套建设焦化厂和水泥厂;农副产品加工业上,积极培育壮大大豆制品、畜产品、瓜菜、农林产品等农字号加工业,引进建设大豆、核桃、大蒜、山野菜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扶持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连市场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白酒饮料产业上,以金徽酒业公司为龙头,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构建大市场、大营销、大品牌的经营格局。化工建材产业上,积极引进先进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天然中药材加工技术,新建植物生化、生物农药等新兴产业项目;建材业在提升现有企业规模和产品科技含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标号水泥、重质碳酸钙、双氰胺和绿色、环保型建材项目。

壮大企业群体。

培育多元化市场竞争主体

按照“主业突出,有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强,有大项目带动”的要求,壮大企业规模和企业群体,努力把甘洛集团、宝徽集团、金徽酒业、天洛公司、鸿远公司等5户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上缴税金2000万元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强势企业,成为地方工业经济的核心支撑力量:按照“有一定规模,成长性好”的要求.努力把军徽公司、新天药业等10户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上缴税金500万元以上,成长性较好的优势企业,形成与强势企业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群体。成为地方工业的中坚力量:按照“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要求,努力把雅龙公司、绿健公司、芳香植物公司等20户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上缴税金100万元以上的中小特色企业。成为地方工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聚力形成产业集群

在全县规划建设5个工业集中区,即在城关镇,以城南工业区为依托,创建城南高新技术工业集中区;在柳林镇,以甘洛集团和宝徽集团为依托,创建以铅锌系列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铅锌工业集中区;在伏家镇,以金徽酒业公司为依托。创建食品工业集中区;在江洛镇,以便利的交通优势为依托,创建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在大河乡。以铁矿资源开采为依托。创建以炼铁、石灰石加工为主的冶金和建材工业集中区。所有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全部进入五个工业集中区,促进企业聚集和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经济板块,提高工业集中区的聚集扩散和辐射带动效应。

第9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 现代化“基础工程” 发展理念 发展思路

在我国由农业社会向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中,如何认识和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题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我国现代化早日实现的“基础工程”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范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包括县、市(县级)区经济。在实质上,我国当前的县域经济就是农业经济,经济,农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全国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就东中西部各自而言,也都有各自的较发达地区的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本文是指一种较为宽泛的所有“欠发达”的县域经济。从发展经济学来讲,“欠发达地区”是有确定含义的,这个含义就是“非工业化现代化”的地区,或者说就是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地区。所以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实际上就是指占我国绝大多数的“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农民经济。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它是属于那相对落后或绝对落后的一极。所以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其实质或使命就是要解决“三农”。

从现实来看,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在全国县域经济GDP占六成,工业产值占七成,人口在八成以上,国土和农业在九成以上。在湖南这个比重更大,GDP占76.3%,地方财政收入占58.5%国土占96.6%,人口占91%,并提供66.6%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表现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从未来发展看,发展县域经济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世纪。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这种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人们已有多种现成的成果。但是不管哪种指标体系都离不开人均GDP,人均受程度,人均寿命,城市人口比重等几大项。而最终决定这几大项水平高低的正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变化状况,因为它们的“比重”在我国实在是太大了。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要十分重视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也就是要十分重视发展县域经济。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革命是如此,建设也是如此。也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所以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任务,或基本手段就是实现农业市场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说这既是任务又是手段,一是因为这三化本身就是我国现代化的基本,二是因为没有这三化,其它方面的现代化也无法实现,三是因为没有这三化,眼下的启动内需,抑制通货紧缩也难以根本奏效。或者说这三化的落后已经在滞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解决这“三化”或“三农”问题是县域经济的历史使命,是我国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二、 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农村经济而非城市经济,农业经济而非工业经济,传统的经济而非现代市场经济,落后经济而非发达经济。在这里发展经济的最大障碍是观念上的而非物质条件上的,既使有例外有人提供物质条件,观念问题不解决还是发展不了。所以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1、树立“现代化工程”理念 。 现代化是我国人民的世纪梦想,是我国几代人追求的目标,这个梦想和目标将在本世纪实现。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一切都是朝这个目标前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这个跨世纪工程的基础工程。90年代中期以来,农产品“过剩”,农民收入增长趋缓,乡镇,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陷入困境,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二元社会经济”无法打破,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之一。只有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稳步增加农民收入,迅速拓展农村市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转移农业人口,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是县域的问题,也是市域、省域、全局性的问题,关乎我国现代化的宏伟大业。

2、树立“机会均等”与“大市场”理念。我国经济已由计划经济转向市经济,还在由政府经济转向社会经济,国际经济在进一步走向市场化,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而市场经济的最高原则是“机会均等”。等价交换,平等竞争,国民待遇。当然这里的平等是形式上的,它有三重要含义:一是不承认任何特权,不承认哪里有发展机会,哪里就没有。二是机会均等不是平均发展,关键是怎么样去发掘机会。三是市场有无限扩大的可能性,市场可以向外扩大到县外,省外,国外,也可以向内开发新的满足潜在需求的市场。人类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最早是英国,然后是美日等抓住了机会。21世纪中华民族有机会了,问题是怎么样抓住这个机会。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是农民,乡镇企业抓住了机会,深圳抓住了机会。90年代是上海抓住了机会,非国有经济抓住了机会。当然还有许多“范例”、“典型”,华西村、海尔、邵东县、湘机等等。它们都是“机会均等”“市场无限大”的突出实践者,各个县域经济都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成为这种“突出实践者”。尽管不可能县县如此,但至少是县县有机会的。

3、树立“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表现在一方面可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减少研究试验成本,少走弯路一步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吸取发达国家浪费资源,牺牲环境的教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性在于,只有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冲破二元经济结构,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新的强大的增长极,从而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结束“短缺经济”,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将“三农”列入中国新世纪发展战略问题之一的情况下,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当然各县的跨越方式是需从各县出发又各显神通的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当前来看,首先要贯彻中央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精神,搞好生态建设;其次对计划经济时代不利水土保持的某些工程,要从长计议,切实进行改造,甚至不惜推倒重来;第三,发展经济始终要把环境保护放在心上,放在首位;第四,尽可能采用节能等新技术;第五,计划生育,普及教育,切实提高人口素质。

4、树立农民增收是核心的理念。县域经济的基本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基本前提。农民增收意味着县域人均收入的增长,是财政增长的前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农民增收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农业积累的源泉,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才有资金,搞规模经营才有资本,转移进城才有资格;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村市场才能拓展,工业经济,城市经济,中国经济才有了新的发展动力;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叫做县域经济真正发展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宗旨的具体体现,这在县域经济中就要落实在农民增收上。三、 欠发达地区县域面对诸多选择 必须理清以下一些主要发展思路

(一)经济结构调整思路 。

经济结构调整是“过剩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根本出路,是“十五”计划的主线,也是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会。

1、以第二产业为重点,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图表 2000年湖南省益阳市各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表(据2001《益阳统计年鉴》整理绘制。)

项 目

赫山区 资阳区 沅江市 南 县 桃江县 安化县 综 合

一产业 28% 21% 36% 43% 37% 30% 32%

二产业 39% 45% 33% 31% 35% 39% 37%

三产业 33% 34% 31% 26% 28% 31% 31%

首先,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一般还是一种“一二三”或各占30%左右的结构(见图表),还处在化的前期阶段,工业化是县域济的长期任务和化的基础。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工业是县域经济摆脱困境,获得发展甚或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其次,由于第一产业的比重仍30%左右,它就仍然是县域的支柱产业,县乡财政的主要来源,农民温饱的基本保障,并且农业现代化亦是县域经济的基本任务,所以第一产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再次,第三产业作为为一二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产业,一方面它的落后会严重滞碍着整个经济的必展,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构成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它还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标志,它的比重将逐步超过一二产业;一方面它是农民增加收入,走出农民变为市民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它又是改造传统产业促成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发展的主要途径,不能轻视其发展的。以第二产业为重点,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较长时期内的基本发展战略。

2、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现实中,不管发展何种产业、何种产品,有效益,有积累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只有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与方向,才可能是有效益能积累的,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比较优势”的确认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要分层次进行。首先是在县域以内,要从如何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如何打破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扬本地资源优势来考察;然后是把视野扩大到一个个的地区经济圈;再扩大到全国;最后扩大到全球来考察。由于大家都在寻找比较优势,由于市场瞬息万变,“比较优势”就是一个动态的糸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就要不断地去调查,比较,最终还要经受市场的考验。能不能找到、发掘、发扬光大自己的比较优势,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

3、做大做强现有支柱产业。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富裕县还是贫困县,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无非就是占县域GDP比重较大的那些产业。其特点或是面广量大,或是地位高大,把它们调大了,调强了,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各不相同的,但农业总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结构调整也总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农业结构调整也要强调调大调强其主导产品,粮、畜、果、蔬、水产品等。要提高品质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二三产业中的一些项目。县域第三产业中的通路、通电、通信等由于当地及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已有长足的发展,各县之间的差距相对小一点,决定县域经济强弱的主要是第二产业。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的制约,就应把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在国际国内经济结构大调整,有可能成为世界加工中心的背景下,县域工业面临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机会,正确定位,战略眼光,做大做强。当然这并不排除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尽可能地把最新的技术运用于传统产业。

4、全力发展特色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基本上还是一种传统农业经济,结构雷同、自给自足的现象比较普遍。 县域经济又是一种地方经济,由于各地的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机遇、程度各不相同,县域农业的结构、品种、质量,工业的强项与弱项,经济的支柱与潜力,区位的优势与劣势等等,总是各有特色的。特色就是“比较优势”,就有可能发展为特色经济。在西部在开发和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这种可能性已大为增强了。这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首先要找准“特色经济”的所在,这是不是特色,特色有多大,能作到多大,特色能否转变为经济等等,都需要广泛调查,深入论证。这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前提。其次要全力壮大特色经济。要搞规模经营,搞龙头加基地,多就业,大产出。要改造传统工艺,尽可能采用最新科学技术,实行工厂化生产,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使之成为县域新的支柱产业。第三要在市场运作上下真功夫。在作大特色产品的同时,要努力扩大其市场份额,把其推向县外市外,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5、重点发展加工工业和传统制造业。特别是以农付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农业结构横向调整的重点是做强主打产品和发展特色农业,纵向调整的方向就是大力发展以农付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农付产品加工资源丰富,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各地都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加工层次多,加工潜力大。农副产品加工的增值率国内平均是43%,国外是200%—300%。县域农副产品加工停留在低层次粗加工的较多,附加价值小。深加工潜力很大,市场也很大。发展深加工要大力培植龙头,要从本地资源出发广泛开展合资合作,积极参与新一轮的市场分工、合作与竞争。县域加工工业制造工业范围广泛,食品、纺织、服装家电、机械是大头,还有玩具,家具、建材、五金、、仪器、仪表、竹藤制品、矿产品、手工艺品…… 抓住几点,注入新技术,做大做强,都可以成为县域支柱产业的。县域传统农业已基本走到尽头,第三产业没有第二产业的扩展作基础亦难以迅速做大,县域第二产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毕竟不是优势 ,这样大力发展加工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和传统制造工业就成了县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比较优势”和必然选择。

6、着力发展配套产业。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或很少有很难有大型企业集团或大型企业。在加入WTO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大背景下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县经济处于十分不利和无力的地位,努力与大型企业、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配套,着力发展配套产业,不失为县域经济参与新一轮世界大分工大协作有效途径。如益阳沅纸参与岳阳纸业集团,益阳桃江管件厂成为北京某企业集团的一个生产基地就是很好的例证。发展配套产业县域经济可以作大型企业集团的原料基地、生产车间、加工环节、分销、服务部门等等。这是一种双向选择,但主要是对方的选择。这要求县域经济先做强自己,使自己有特色并有一定规模,然后放下架子,积极主动。

7、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欠发达地区要结合实际,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带动力强、加工能力大、含量高、出口创汇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等方面要大力扶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提供便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连接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积极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8、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以市场来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市场上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生产什么,经济结构就往哪里调。市场是检测市场经济一切活动的标准,也是检测经济结构调整的标准。要研究市场,预测市场的真正走向,不能被市场的现象所迷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手段。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在于现存的经济结构体系已经老化,其“产品”已趋于饱和或“过剩”,调整就是要打破现成体系,淘汰过时的,开创新兴的,用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去扩大或开创新的市场需求与市场。这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本质所在。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产生,需要有新的“产品”概念,新的工艺、新的设备,也就需要新的投资、新的技术产生。起决定作用的是新的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就会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否则就容易产生失误。

(二)工业化城市化思路。

2001年,中共湖南省委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02年,中共 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显然,工业化城市化亦是县域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等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些用词。它们之间的“关系”,关涉到县域经济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关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很重要的。

1、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受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人们似乎觉得我们可以越过工业化而直接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几乎没有人(湖南近期除外)认真提出过工业化的任务和口号。事实上正是那些一心一意发展第二产业,甚至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的地方,悄悄地走在了现代化的前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湖南的邵东,醴陵等无一不是以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而那些老是追逐一些 “时髦”口号而从未脚踏实地努力发展工业的地方,在“市场”洗礼中,传统的加工工业优势丢了,新兴支柱产业由于既没有传统工业的积累又没有特别的大资金投入而无法形成。和现实都在证明,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首先,工业化是商品化,市场化的技术基础。“工业革命”成为现代社会的起点,在于它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市场的扩大,为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基础。使现代的社会分工,使某种产品的全球化供应成为可能。其次,商品化、市场化为工业化注入了内在的动力、现代的观念、提供了外在的市场。第三,工业化,商品化是城市化的基本。没有了工业,没有了商业,就没有了城市,哪来城市化呢。第四,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工业化、城市化正是商品化的外在表现与标志,也是不可逾越的。有了工业化,才有了商品化、市场化、城市化,有了工业化,城市化才有了人口的集中,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发展,才有了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发生作用的空间,才能有了现代化的基础与空间。

2、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避免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我们也曾试图绕过城市化直奔工业化;现在明白了,城市化同工业化一样,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不可逾越的阶段。首先,城市化与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是互相促进的;工商业的一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而城市的发展又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工商业的繁荣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通信、人口、市场、服务,这就是一定的城市。随着工商企业的发展,对城市的投入增加,建设加速,就业增加,经济增长,这本身就扩大了城市;并且,市政建设的规模、速度与城市经济势力呈正比例关系。所以,城市化是工业化商品化的结果与条件,工业化商品化是城市化的内容和前提。要加速城市化就要加快工业化商品化。为了更好地发展工商业,就要更好地实施城市化。其次,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产业的比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人们苦于我们的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不然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要大大缩小了。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甚至于一些中小城市或也不例外。20多年过去了,第三产业并没有所希望的那样发展。事实上,第三产业确切些说主要是城市的产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达75%以上,前提是它的城市人口占90%以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这是我们第三产业比重低的根本原因。城市化实现了,第三产业的比重才会高起来。第三,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在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里也是明确的。例如,初步的现代化城市人口比重必须在50%以上,而真正的现代化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必须达到95%以上等。

3、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条捷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龙头加基地,产供销,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涵。它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呢?先专业化,后规模化;是先市场化,后工业化;是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特色推动。这在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是以机械化为基本前提的,这需要土地资源丰富,货币资本集中,农业人口比重低三个基本条件,而中国恰恰是耕地少,资金缺,农业人口比重大。发挥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市场纽带、龙头带动等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现代化的市场经营、工厂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加工同最原始的家庭经营、手工劳动结合起来。先专业化、商品化,先使农民富起来,使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这样,龙头企业本身直接推动了工业化,而当富起来了的农民一部分进城成为市民,一部分留下来搞规模经营的时候,我们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就又会大大地前进一步了。农业产业化是县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推动者和一条捷径。

4、信息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信息化”首先是指“信息社会”,也叫“后工业社会”,社会生产生活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均已信息化,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主宰和主体。其次是指信息产业,包括电子,通信,互联网等。第三是指传统产业和社会生活内部运行及与外界联系的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过程。我国的信息化主要是在第二三含义上的。首先,“信息社会”还不是我们当前的目标,但如托夫勒所说,我们的确可以与发达国家分享“信息化”的成果。事实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前景最好的支柱产业之一;且由于起点高,发展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亦相对较小。其次,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城市化,这一点我们必须十分明白。用锄头种地的农民通过互联网,通过“农业产业化”等,可以把自己与世界市场对接,但其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生产手段,生产效率终究难以与国际资本竞争。这种情况在我国传统工业领域亦普遍存在。这也正是我国入世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出路仍然只能在深化工业化上下功夫——加速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第三,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用信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有人视信息为继自然资源能源之后的第三国力,是有道理的。没有信息化我们可以按部就班地走向工业化城市化,有了信息化,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式”地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应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信息化有利于我们迅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市场,有利于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率、少湾路、低成本。并最终促进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5、县域经济要以县城为中心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这里首先是一个正确对待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成绩巨大,对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对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中国现代化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将继续作出这种贡献。乡镇企业加小城镇是二元社会经济架构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其发展“经典”是苏南。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应有所调整。第一,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但二者不能等同,二者是有区别的。乡镇企业布点分散、规模小、技术低、资源浪费、生态代价大,除上规模上档次在当地已成“气候”的外,有必要和可能的终将转移到城市“工业区”;剩下的主要是“进不了城”的和有本地资源、劳动力、运输等优势的粗加工型企业;其它一般性生产加工再难以有“短缺经济”下的生存发展条件;事实上经过“改制”和经受“过剩经济”洗礼后名符其实的“乡镇企业”已经大为减少,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中更少;现行统计中的乡镇企业在欠发达地区绝大多数就是县域个体私营等经济;乡镇企业职工离土不离乡,不利于城市化市民化,从而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现有小城镇面广、量大、规模小,几百几千到几万人口不等,如果没有吸引外地人口的实业作基础,仅为本地生产生活服务,其发展前途是十分有限的。“有城无市”的小城镇已不少见。这对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来讲既不规模也不经济。从整体上讲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是不相一致的。所以,一般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提高质量,优化功能,注重特色,适当规模,顺势而为,不要强求。第二,集中力量,以县城为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县城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县域、经济、文化中心,是扩散城市文明的枢纽。是县域企业集中的地方,是农村商品的集散地和转运站,是银行、税务、和司法机构的所在地,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主要阵地。县城在县域城市化工业化的基础最好,条件最好。现有县城规模距城市规模下限10—15万人口已较接近,或比较容易接近,继续发展规模效益最好。以县城为中心还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本身的固有缺陷。县城发展的关键是要突出软硬环境建设,放宽进入条件,大力提升吸引力。吸引内外资金、民间资金、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先富起来的农民、外出打工仔、其它小城镇居民等来兴办实业,或购房居住。以迅速膨胀县城经济势力。第三,县城以外根据需要和可能,还可规划1—2处次级重点支持发展。其选取条件第一是基础好,其地位不可替代;第二是发展潜力大,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达到10—15万以上人口,或其经济势力有可能与县城接近。如“工业重镇”、“商贸大镇”、“历史名镇”、等。这样,可与县城成鼎足之势的小城镇将同县城一起发展成为小城市,一起推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而一般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绝大部分将成为农民的“加工厂”和“居民点”。

(三)劳动力转移思路。

1、转移农业人口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改革以来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农业就业不断下降,非农就业不断增加。1978年以来,农业劳动力就业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由70.5%下降到50.1%,平均每年减少近1个百分点。已有近1.4亿农村劳动力在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领域就业,比1978年的2180万增加1.18亿人。二是城镇化趋势明显,城市就业比重上升,农村就业比重下降。城镇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4.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7.9%上升到36%,平均每年上升0.6个百分点。城乡就业分布由1:3.2变为1:2.2。据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调查,到乡以外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1999年为5203.6万人,比1998年增加268.1万人,增长5.4%;2000年达到5515.8万人,比1999年增长6%左右。由此带来的劳务收入不断增加,1995年,外出劳务的报酬收入人均154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8%,1999年增加到240元,增长了69%,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9%,现还在不断上升。在欠发达地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十五”时期农村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据测算,农业部门仍然沉淀着约1.5亿剩余劳动力。“十五”期间每年还要新增1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近年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1999年只增加了8万人,2000年也只增加了160万人。三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加上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下岗等原因,一些城市制定的城市管理政策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间接目标或直接后果就是转移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转移的多寡即城市人口的多少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当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每人几分到几亩田土仍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农村是无法实行规模经营的;没有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农业人口转移的程度在根本上取决于工业和城市发展;但在国内市场巨大,发展极不平衡,全球一体化迅速发展,且加入WTO的情况下,农业人口的转移并不就决定于本地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措施得当,充分发挥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的转移速度是可以也应当大大快于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并且加快这种转移应成为欠发达县域经济的一大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本地转移的同时,还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多地向外地转移。

2、为“打工”正名,把劳务输出确定为一种发展战略。在社会学意义上“打工”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是农民的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带来了温饱,“打工” 将为农民带来小康,并最终促成农民变为市民。“打工”首先是指农民的“第二职业”,然后是指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干部职工的“第二职业”,后来泛指所有人员以市场方式找到的工作,再后来人人都说自己是“打工”(为一把手或老板)的,最后位居高官的一把手也说也是“打工”的,为党、国、为人民、为单位“打工”。可见这是一个社会意义广泛而深远的创造。在狭义上,市民社会视在非国有单位的就业为“打工”,其意指此种就业不是“当家作主人”,没有社会保障和长期保障。在广义上,在市场经济中,在经济学意义上,“打工”就是就业: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将逐步消融国有和非国有就业的区别。所以,把“打工”或劳务输出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在经济上,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在发展经济学上、在发展战略策略上是一大高明之举。其高明之处在于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一种资源而不是包袱;在于从主观上自觉地运用了县域少有的几种“比较优势”之一 ——剩余劳动力资源,将比别人“早一点”“多一点”地占有国际国内劳务市场。其具体好处有三,一是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打工”类收入已成为农民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二是培养人才,“打工仔”学技术、学管理、学市场、学社会;回乡“打工仔”已成为各地发展二三产业的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在这个意义上“打工”已成为农民的“留学。三是转移农业人口,首先是大量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2001年安排了7800万,占农村劳力16.3%);然后是其中的一部分将逐步转变为市民;与其它办法相比,“打工”应是转移农业人口的“主渠道”。其间接好处或长远好处是积累了人才、资金、技术、知识,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3、搞好服务,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针对目前劳动力输出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的情况,首先要建立机构,劳动部门现有的机构要完善充实与强化、担起责任,此外还应鼓励民间的市场化或半市场化的劳务输出服务机构的组建与协作。其次要明确职责强化服务。其主要职责就是劳务输出,要建立供需信息网络、人员培训基地、劳务吸纳基地等,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规范收费。政府所设机构提供服务是其职责所在,是非营利性的,除了培训和某些证件的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它费用。民办机构服务收费应制定明确的标准,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与审计。

4、制定政策 鼓励和支持转移农业人口。一是制定和落实新的户籍管理制度。湖南已提出用湖南公民替代原湖南城市户口与湖南农村户口的基本政策,真正落实还要有一系列的具体规定,各城市和城镇都应有相应的逐步给与外来“民工”以“市民待遇”的规定。首先在投资、就业、办厂经商、劳动工资、劳动保障、在购房置物、用水用电、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同时取消过来针对打工者的各种不合理收费,规范收费和管理;然后是在社会公共福利、社会保障方面逐步实施“市民待遇”。二是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农业人口转移的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当严格依法办事,实行“自愿”与“市场”两原则。首先,对于转移人口的承包田,愿意继续承包和要求放弃承包的,放弃了承包,返乡后一定期间内又要求再承包的都应当尊重其自选择的权利,以利于毫无后顾之忧地转移。对于被放弃了承包权的土地,应以“市场”为主的方式再承包出去,而不一定再按人口平均分配,以利于土地的综合利用和规模经营。在这里,特别是当粮价低迷时会出现“抛荒地”,在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不必大惊小怪,还可用此机会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的生态建设。至于“抛荒地”的税费负担应由村或乡或县统筹分摊与减免,这亦可视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成本”吧。

(四)市场建设思路

县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在根本上是离不开商品化市场化的。商品化市场化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我们这里只涉及直接与生产相对应的市场建设问题。市场建设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欠发达地区县域市场发展缓慢有多种原因:①市场建设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县域部分干部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淡薄,只重视抓生产而忽视流通组织的建设。盲目生产、内部竞争、无序流通、销售不畅。再有,各种市场建设规模小,专业化不强,没有特色,没有形成网络,配套设施差,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市场带动作用很弱。②农民购买力不强。这是制约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2001年,湖南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299.46元,同比增长4.7%,可支配收入2264.71元,同比增长4.9%;最低的镇人均纯收入不足1300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未来增收预期不稳,延缓了农民的即期消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90年代以来一直在0.55-0.58之间波动。既有消费需求又有购买能力的农村居民只是少数,多数农民有消费欲望但购买力不足。购买力不足是影响农民即期消费最主要的原因。 ③产品结构不合理。不少生产者和经营者,把开发新产品和推销商品的着眼点放在城市市场,追求高附加值,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设计多数是以城市需求为基础,造成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商品结构趋同性问题十分突出。④信息服务薄弱。主要体现在信息不足,真正用于县域生产、生活指导的信息不多,信息质量不高,鱼目混珠的现象时有发生,令人不敢轻信;信息网络不够健全,使一些信息无法送到需求者手中。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滞后,农民不能得到必要的生产指导和市场销售信息,产销之间的联系度不够通畅,时常出现农副产品积压和卖难问题。⑤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农民的家用电器和各种农用机械及农用汽车近年来增加很多。但农村的供水、用电、道路建设和电视信息接转等基本问题,未能尽如人意;第三产业又难有作为。因此制约了很大部分商品的普及和在农村市场的开拓。⑥假冒伪劣商品多,影响购买积极性。主要集中在食品、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上,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现代经济是商品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市场是商品、知识、信息最综合体现的场所,抓住了市场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应对挑战,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争取主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加强市场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作好规划。要立足实际,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市场建设规划。市场必须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经营规模大,辐射能力强。有规模才能有辐射力、有影响力、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到某个市场,则要因地制宜,尊重市场,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二是市场布局合理,经营特色突出。培育形成一批综合性、专业性以及产地型、集散型等不同类型的市场,努力打造名牌市场。三是市场环境好,商业信誉高。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倡导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为商户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四是流通效率高,交易成本低。能够为客商和各类商贸活动提供全流程、全方位、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

2、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和规范批发市场。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依托经济结构调整和当地产品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批发市场。加强对各类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和规范,不断完善和提升批发市场交易功能和服务功能,促进批发市场上规模、上档次,规范批发市场的管理,努力把批发市场建设成为产品的集散中心、价格的形成中心、信息的中心、资金的结算中心,实现批发市场与现代流通方式的有机结合。要建好、用好农村集贸市场。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集镇的市场设施跟不上日益发展的农村交易的需要,有些集镇没有按规划建设农村贸易市场。因此,在农村电网改造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速市场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功能,在广大县域依据市场规模形成梯度规模的网络体系,使其为开拓广大的市场发挥更大作用。要积极发展专业市场。在特色经济与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批专业化市场,这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与条件。

3、积极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向县域延伸。对县域现有流通网络进行整合,完善其功能。以县城、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符合现代流通要求的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流通基层网络,引导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供销合作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分阶段、分层次对其进行整合,逐步完善其功能,把他们建设成为统一配货的便民店,进一步发挥其便民、利民的作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引导农民通过网络查找信息,开辟销售渠道。

4、用市场的观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要让广大农民、市民、生产者、经营者深刻懂得市场规律,作为卖方市场,大家要知道自己生产什么产品更好,效益更高。作为买方市场,也要知道自己购进什么更有利于自己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提高。

5、积极培育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全员进入市场的自觉性及其组织化程度。这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和其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6、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依法治理,是市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县域市场建设要在这三方面下真功夫才会促进市场发展。要全面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行为,下大力气整顿农村的农药市场和种子市场,

彻底清除假农药、假种子。规范农村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发展,加强对定点屠宰场的监督管理。大力发展“三绿工程”,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7、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应下决心精简机构、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金钱的彻底分离。切实推行费改税。同时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只有丰收,产品能够销售出去, 并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扩大消费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信息指导,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建立大市场,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销比重,减少自产自食,扩大农村内部相互间的服务领域,促进第三产业更快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目的。

(五)国企乡企改革思路

县域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在经营规模、行业分布、运行机制、技术装备、市场环境等方面有许多共性。在国家“抓大放小”的大计中,它们都属于“放” 的范畴。阻碍它们发展的除了资金、技术、人才等客观因素外,最根本的还是机制问题,“放”的问题。“放”并不是不管而是要大胆改革,让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在新的世纪,在加入WTO后,改革再也不能拖了,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可拖的了。改革越早越主动。

1、对已基本适应市场竟争,具有一定活力的企业,要舍得放手。放手让企业家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放手让市场去规范企业的行为。切忌资金、政策、税收优惠,把正在走向市场的企业拉回政府怀中,再造计划经济旧体制。同时果断实行适合其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

2、重点是对为数众多的不死不活的国企乡企要舍得改革与重组。有人说,“不死不活”是国企的常态,实际上是指这样的企业占了国企乡企的绝大多数或是太多了。要下狠心打破这种“常态”。办法有二,一是改革与改制,先实行两个置换,然后走民营化的道路。二是重组,要舍得让人兼并,可以“靓女先嫁”,可以让人持股50%以上。

3、快刀斩乱麻,迅速处理。对已经停产或停产多年或将要停产且开工无望的企业,有整体重组可能的重组是最佳选择,无望重组的就分拆、民营、租赁、破产、拍卖、退二进三,快刀斩乱麻,迅速处理,使国有和集体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

4、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水、电、汽、城市交通等国企,要引进竟争机制,防止和打破垄断,加强内部改革和管理,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外部监督,努力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5、实行国民待遇。政府及各部门要公平地对待国企乡企和其它所有企业,营造公平竟争的环境,这是国企乡企走向市场的条件,也是个体私营经济获得正常发展的条件,是政府对企业的最大支持。

(六) 中小企业发展思路

转制改革只是发挥企业活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为了使已经放开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还必须改善它们的经营环境和增强它们自身的机体。在这方面,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1、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纳入法治轨道。虽然十五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要“鼓励、引导”,但在欠发达县域一些人的观念中仍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不正确认识,从而导致许多地方仍然没有给予个体私营经济公正、公平的竞争地位,在政治上、政策上、管理服务上不一视同仁,存在某种程度的歧视。因此,还需要继续进行十五大方针和宪法修正案有关条款的教育,消除对放手发展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的思想障碍的教育。此外,还应把十五大的方针和宪法的有关规定落实为具体的规范。首先,应对现行政策中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条款和规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修订。同时,要仿效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制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以便为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制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提供法律依据。这将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根据中央的要求,国家经贸委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司,统一协调政府各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此外各地还成立了一些免费的和收取少量费用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但在欠发达县域有些面向中小企业的行政机构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变自己企业的“上级主管机关”的形象,服务意识不强,工作内容也有待充实。根据对县域企业实际需求的调查,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应当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下列服务:①搜集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生产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材信息等,经过必要的加工后,通过各种传播工具提供给企业;②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战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会技术、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辅导;③聘请专家和组织志愿服务人员,为中小企业进行“诊断”,帮助它们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④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经济协作以及企业的产品出口等进行牵线搭桥;⑤通过组织贸易洽淡会、交流展示会、考察团等形式,为中小企业创造开拓市场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3、疏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强对它们的金融支持。虽然政府和银行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措施:①县域各大银行转变观念,对各类企业以诚信为依据,一视同仁。同时县域企业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诚信为本,建立良好信誉。②融资方式多样化,主要靠信贷融资外,还要开通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其他融资渠道。③支持、规范、引导、监督民间融资。④支持有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它们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借贷款业务。⑤鼓励各级政府协助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商业化经营的投资基金。⑥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高它们的工作水平。⑦试办民间的或民办公助的风险投资基金。为使风险企业进入成熟期后有上市的机会和给风险资本留出退出的通道,应当努力做好开放第二板块市场的准备。

4、整顿市场秩序,端正政府行为。目前县域市场秩序混乱,“失信”现象严重,拖欠贷款和货款的行为普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与此同时,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诈骗舞弊、敲诈勒索乃至黑社会的有组织犯罪多有发生。这造成投资环境恶化,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重重。许多企业在回答“当前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在哪些方面最需要政府的扶持”时,都提出了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的要求。县乡政府必须顺应民意,采取坚决措施,务求在近期取得明显的成绩。同时,着眼于市场交易规范的长远建设,进行深入系统的工作,逐步形成良好的经营和投资环境。为了建立市场秩序,政府机构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①取缔来自各级政府和权力部门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三乱”和形形色色的“吃、拿、卡、要”;②制止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行为;③进行司法改革,严肃司法纪律,实现公正执法。

5、 协助中小企业建立自治组织。目前我国行业组织还带有很强的行政管理的性质,从经贸委系统到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都建立和联系了一些附属于行政机构的行业组织。这种状况,是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应当精简合并,并转变为民间性、自治性质的组织。县域行业性中小企业自治性协会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维护自身的权益;通过行业组合形成集体力量,开发共用性技术,调剂资金,提高资信和开拓市场。此外,也可以以这种组织为依托,加强业界的行业自律,消除无序与恶性竞争。

6、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对下岗职工自行创业给予扶助。鼓励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个人或合伙创办企业、通过再创业实现再就业,应当成为再就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域经济可以考虑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创办企业适当减免某些课税,或提供一定的税收宽限期。实行凭下岗证明文件或单位辞职证明申请企业注册的办法,减化手续,降低收费(同时注销下岗人员身份)。欠发达县域还可降低修理业、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开业条件,其注册资金下限可以大幅度降低。对吸收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就业的中小企业,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安置费和社会保险费补助。

7、进一步放开产业限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空间。目前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限制,很多产业明确规定不允许非公有或非国有经济主体进入,这也不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如规定了36种国家计划商品的批发业务,如粮食、食油、甘草、洗衣粉、普通灯泡、铁锅等,和41种重要工业品生产资料的零售业务,如钢材、生铁、煤炭、木材、水泥、轮胎等,不准私营商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航空和铁路运输、电讯、石油、卷烟、金融、保险、出版、汽车回收等许多行业也不准个体和私营企业经营。现在看来,这些规定大多已经过时,阻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建议对类似的产业准入限制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适合放开的要坚决放开,暂不宜于一下子放开的,可以先进行试点,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放开。

(七)环境建设思路

环境即经济建设环境,它构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甚至有时它就是经济建设本身。经济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环境建设应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气候、植被等生态环境和水利、矿藏、物产等自然资源。近现代的经济发展往往破坏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协调。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继续发展的出发点,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硬环境指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状况,市政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城乡道路交通,电力,自来水,通信设施等。软环境在一般意义上,其核心是价值观与文化,在我国当前的现实中,其核心是政府改革,是政府由过去的主导计划经济转到当前的审批收费的转型经济再到将来的规范和服务于市场经济,这个转化搞好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也就会在根本上好了。欠发达县域环境建设十分落后,也十分重要。

1、要治理和建设好自然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低,欠发县域的自然环境相对要好一点。但也要避免走“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过去年代中破坏了的自然环境要有计划地建设和恢复过来。新的建设和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同时同步进行,再也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了。农村的水土保持、农药化肥的更新换代与科学使用,城镇的防洪工程、垃圾处理、空气质量保障是当前县域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应采取切实的措施。

2、要继续搞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九五”的努力、农村电网改造、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较大改观,但任务仍然艰巨。乡村不通公路的虽然较少,但路况太差,通行能力弱,养护不到位,更经不起风雨的冲击;农村电网改造的任务还很重;电话普及率还很低;计划经济修建的水利设施大都老化,还有一些“造田工程”,“路渠工程”等当时的 “形象工程”需要改造与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投入,并采取措施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同时发动农民兄弟出工出力,“三管齐下”一定会有效果的。

3、要继续加强县城及县域其它重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建设要有长远眼光,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阶段实施。要尽可能地吸引外地资金和民间资金参与建设。要用市场的原则运作城镇建设。其它重点城镇建设的重点仍然是路、电、水、通信与环境保护,提高品位,以吸引农村和城市“居民”,其建设规模要有科学预测,不可盲目铺摊子,防止有城无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4、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关键地位。软硬环境比较很难说谁更重要,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当交通、电力、通信等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时,硬环境建设无疑处在关键地位;在“瓶颈”被“九五”打破后,在世纪之初、在“入世”、“买方市场”、“西部大开发”下,软环境建设已处在关键地位。这还因为欠发达县域在资金、人才等经济要素的必定劣势下,硬环境建设亦只能必定劣势,而软环境建设却有可能取得优势。在欠发达地区县域软环境建设的状况,将决定县域的机关作风;从而市场、信用、法制环境;社会风尚、社会秩序;也就决定了县域内的资源整合率、利用率、凝聚力;决定了县域对外资、外智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县域软环境建设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向“执法就是罚款,管理就是收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机关顽症痼疾开刀,从治理和改善行政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着手,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使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显著改善。要切实搞好县乡机构改革,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要“一幢楼办公、一门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县;要与国际接轨,尽可能地减少审批与收费,最终实现城镇“费改税”;要打击各种违法乱纪、违法经营、黑恶势力;要依德治县,官员品质高尚、能力强有威信,老百姓精神文明。这样,不管其县域经济当前有多落后,基础有多差,位置有多偏,都会在新的世纪脱颖而出,率先走向现代化。附带说一句,目前许多地方把挂牌保护一部分重点企业视为环境建设的一重大举措,应当明白,这正是环境建设不到位的表现,是人为又造市场经济最忌讳的“不公平竞争”。是应尽早取消的软环境建设的任务之一。

主要:

陈宗胜:《学——从贫困走向富裕》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吴敬琏:《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北京 三联书店 2001年版。

马洪等:《发展》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年版。

易炼红:《第三产业与对策研究》香港 国际展望出版社1993年版。

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湖南长沙 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程极明:《大国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蔡思复等:《发展经济学概论》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

卢 荻:《变革性经济增长》北京 经济出版社 2001年版。

曹 新:《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湖南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周天勇:《中国经济基本命运与前景的深层次思考》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年版。

甘亚平:《入世中国各大行业发展分析》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年版。

古建佳等:《县域经济学》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7年版。

邱志忠等:《区域经济发展概论》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