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航天事业的发展精选(九篇)

航天事业的发展

第1篇: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航天文化创意;产品创新;科技传播;调整改进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36-02

航天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中国航天作为我国高科技战略性产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和沉淀了独具特色的航天文化。

今天,面对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大潮,面对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通过文化创意让普通百姓体验和分享到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果,进行有效的正能量传递和科技传播,已经成为一些有责任感的企业在创新产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他们正在用一次次的创新与努力,为航天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寻找有力的支点。

本文以北京神舟创意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舟传媒)为例,探索航天文化创意企业在产品创新与科技传播中的经验与得失。

1 紧握航天内容 创新产品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文化创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数量之多超过之前数年。在此情况下,若想在万马千军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唯有“创新”两字。

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事物。在文化创意企业里,什么样的创新才算是成功的创新呢?我们认为,如果企业的文化产品既得到了社会热议、同行称赞、市场好评、品牌凸显、企业获利,同时又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那么,这就是成功的创新。

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航天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中国航天事业50多年发展所积累的航天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以航天事业积累的事件、历史、人物、故事以及工业遗存作为题材和支撑的文化创意活动。

作为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依托于航天事业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要携带更深、更广的创新基因。其创新的核心在于:对航天内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再提升,将有形的高科技技术与无形的人才创意力量有效结合,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对产品创意“一意多用”,创造出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或精神上巨大满足的高附加值文化产品,最终实现企业的赢利。

1.1重大航天事件中的产品创新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航天发射逐年增加,呈现井喷态势,取得的成就更让世人瞩目。特别是载人航天,每一次发射都会掀起规模不小的航天热潮。对于企业产品创新来讲,这无疑是最好的时机,也是最佳的创作素材。

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2011年11月、2012年6月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对接。

借助于“天宫一号”的发射契机,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航天互动科普体验舱”项目。体验舱外形接近真实的天宫实验室,采用4D动感座椅系统,配合高科技视听、互动和集成控制等多项技术。参观者只需通过操作桌面上的操控手柄,就可以真实体验到火箭发射、躲避太空碎片、太空维修、交会对接、安全返回等太空任务。震撼的发射场景,专业的任务指令,紧张的躲避环节,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体验环境中,尽享高科技带来的愉悦感。

航天互动科普体验舱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在北京科技周上,体验舱项目成为全场最受欢迎的展品,参观者络绎不绝,等待队伍长达百米。刘延东、郭金龙、万钢等领导同志也走进体验舱内,亲身体验太空之旅的神奇。

应该说,航天互动科普体验舱是航天文创企业产品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交会对接的过程,将严肃的航天事件变成普通百姓可以亲身体验的文化产品,使航天内容与娱乐体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次尝试为企业日后创造出更多受大众喜爱、市场认可的航天文化实体产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例证。

1.2重大展览活动中的产品创新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会展业成为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航天文化创意企业根据重大展会、主题展览的需求,围绕航天内容创新研发相关产品,提高产品创新速度,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太空侠》是企业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太空家园馆”量身定做的3D立体电影,讲述的是小乌鸡皮皮在太空中的奇幻经历。世博会期间,作为“太空家园馆”的镇馆大片,该动画电影吸引了数十万国内外观众的目光。2010年9月《太空侠》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部入选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的3D动画影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珠海航展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每两年举办一次,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针对历届航展的不同需求,企业创新研发了形式各异的展品展项。2010年第八届航展上推出“卫星应用天地一体化沙盘”展项,沙盘直径7m,高2m,全面展示了卫星系统在通信、导航及遥感方面的应用情况。2012年第九届航展时,企业历时数月创新研发了三维动态十米长卷“航天,让人类生活更美好”展项。该展项运用3D动态影像,全面展示了航天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在2012年“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展”香港巡展期间,企业设计实施的“中国未来载人空间站全息影像”展项,以新颖的全息成像技术演示了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构型。幻影的画面结合音乐与解说,呈现出美妙的视听体验,让香港同胞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样子,成为此次航天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2寓教于乐 传递正能量

我国的航天事业从起步至今历时50余年。50年间航天事业经历了坎坷与辉煌,也记录了一个民族的自强、自信与自豪。伟大的事业催生先进的文化、孕育伟大的精神。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之一。

以航天文化为背景的航天文化创意企业,势必要担负起弘扬航天文化、推进科学普及、传递正能量的责任和使命。

但是,今天青少年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由过去的文字阅读为主,发展为读图为主,如何利用文化创意手段,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下自觉自愿地了解科学知识,享受科学世界的乐趣呢?

秉承快乐科学、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企业将一向被大家视为枯燥的航天知识、航天原理融入到互动体验项目及相关文化产品中,通过悬念迭起的航天任务设计、身临其境的太空环境渲染、以及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造型,激发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在体验快乐获得自信的同时,积极地吸纳科学知识,享受科技世界的美好。

2011、2012年期间,企业研发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模型,就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让参观者零距离体验航天发射过程的同时,轻松地学习到航天知识点、了解航天专业术语。

此外,文化资源的跨界整合也是弘扬航天文化、传递正能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0年9月27日以“勿忘国耻、励志腾飞”为主题的航天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展览作为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起跑”、“聆听中华的脚步声”“飞天圆梦”“太空出舱”等16个版块组成,详细介绍了建国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期间,还穿插了观看航天立体电影、体验大型航天科幻舞台剧等文化活动。

圆明园航天展通过创意把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了跨界资源的整合。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通过鲜明的对比,使参观者深刻体会到“国强则民强、国弱则园毁”的道理,起到凝聚民族士气、激发爱国情怀的作用,有效地传递了正能量。

3调整改进 谋求跨越发展

坦率地讲,我国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并且由于保密资质等原因的限制,使得许多文化创意企业难于进入航天与军工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因此,知名的航天文化品牌如同凤毛麟角,实体性的文化产品也远未形成规模,整个产业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但是,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航天事业的井喷式发展,航天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处于产业变革中的航天文创企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弥补自身不足,巩固发展优势,才能在产业发展的巨大浪潮中,顺势而为,取得跨越式发展。

3.1从作品观念向产品观念转变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对于创意人来说,一个创意就是一个作品,是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独立作品。但是,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只有将一个具有经济价值、新颖独特的创意,迅速产品化,并实现“一意多用”,开发出多种类型的产品,延长产品链,才能够降低成本实现盈利。

3.2注重航天文化内容资源的挖掘

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了50多年,期间积累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件、历史、人物和故事。但现有的创意产品还仅仅浮于表面,热衷于对航天发射及领军人物的描述和表达,这些显然只是航天文化内容资源的冰山一角。加强对内容资源的深度挖掘,通过创意以不同的角度和形式加以诠释,创造出让人们可亲近、可消费、耳目一新的航天文化产品,是每个航天文化创意企业的责任,也是使命。

3.3强化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科技和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腾飞的双翼。企业运用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今天,中国市场正处于全面消费升级阶段,人们的文化消费已经由浅层次的消遣型、娱乐型向深层次的知识型、发展型、智能型方向发展。与新技术紧密结合的文化产品更能符合现代人的文化消费习惯。

3.4借力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所具有的多屏、移动、互动的传播特征和规律,带来了受众数量的激增,也创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应加强与新媒体的互动与合作,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跨平台、多屏幕、一体化”的传播特点,使其更好地为航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逸帆.中国广播.不是创新,就是消亡,2013,6.

第2篇: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科技期刊的文化历史渊源

生产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伴而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可以发现生产与精神文化是相伴而生的。远古的人们在求生存的捕猎活动中,发明了各种简单工具。在生产分工、相互合作及交流中,逐步形成了语言,提炼和总结出了种种知识和经验并传播、传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铜器。商代中期以后青铜工具的使用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实现,促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甲骨文、金文随之出现并逐步发展。使中国进入了有文献可考的历史时代,文明程度得以大大提高。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农耕农作和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力、电子和信息时代的先后到来,使人类的想象力像插上翅膀一样,在大自然中矫健地翱翔。理论的系统化、学科的多样化,知识的普及化、组织的社会化为期刊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术思想的争鸣、交流和对文献与记载的需求也促进了期刊的应运而生。期刊的出现是学科文化发展的标志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进入17世纪后,以书籍和通信为媒介的科学交流方式逐渐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和要求[3]。图书的不便之处在于它不能及时地发表实验和观察的结果,因为出版一本著作往往是在实验者积累了若干研究成果之后才能考虑的。科学著作的出版除了费时长以外,耗资巨大、效果有限。而当时通行的学术通信方式虽然比较及时,但它毕竟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这样,就使得许多科学发现、有价值的学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发表而湮没。因此,需要有一种新型出版物媒介来完成科学交流的使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术期刊应运而生。1665年1月法国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期刊《学者周刊》;紧随其后,1665年3月英国出版了《哲学汇刊》[4]。不久,在意大利、德国、荷兰、丹麦等国也相继出现了一批科学期刊。到17世纪末,大约有30多种各学科期刊在欧洲各地出版发行。在中国,18世纪末,乾隆年间,随着苏州地区手工业逐渐兴盛起来,使得那里人流密集,各种讲学活跃。当时许多名医,以医会友,聚于一堂,各抒己见,析疑赏奇。我国最早的期刊——《吴医汇讲》也随之而生,对当时江南一带中医学术经验交流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5]。1900年,一本以化学学科为主的期刊——《亚泉杂志》在上海出版[6]。同样,这反映出当时上海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它紧跟世界化学界的动态,致力于国人化学基本知识的“扫盲”,积极介绍化学前沿发现,为近代化学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航天文化对航天期刊发展的影响

给与航天期刊深厚的底蕴目前,仅由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主管的公开发行的航天科技期刊就达50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20世纪70、80年代创刊的,这也客观地反映出航天事业在那个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70年代初最早创刊的《飞航导弹》、《宇航工艺材料》、《空间电子技术》、《导弹与运载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强度与环境》、《现代防御技术》等一批专业期刊随着航天科技的崛起,就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问世[7,8]。应该看到,他们的诞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956年航天事业创建到第一种航天期刊的诞生走过了10几年的漫长道路。创业初期,伴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科学试验的进行,科技人员需要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科研院所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定期的交流材料和内部出版物,即正式期刊的雏形。它们的出现本身就散发着航天文化的特殊气质,那就是后来被人们总结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9]。在排除了的干扰之后,航天期刊终于正式登台。创刊初期,从整体上看,办刊条件艰苦;专业编辑人员匮乏;编辑排版手段落后。但是,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赋予了航天期刊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中国航天开始为世人瞩目。紧接着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地球同步卫星的定点成功,各种战略和战术防御型导弹试验成功等航天成果的不断涌现。在航天成就的鼓舞下,编辑人员不畏艰苦,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努力创造条件办好航天期刊,不仅使其发挥出发表文献与交流的功能,同时也形成了航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文化。许多老专家亲自为期刊撰稿,他们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一线科技人员也踊跃在期刊上发表实验成果,学术交流蔚然成风。实践说明,正是这样的总结和交流,使得航天科技与管理日臻成熟起来,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纵览航天期刊,可以将它的文化本质概括为以下几点。(1)科学实践的结晶,理论历练的熔炉,知识与经验的记载。(2)航天精神的体现与见证。(3)企业文化传播与倡导的园地。(4)与外界交流合作的平台。给与航天期刊鲜明的特色深厚的航天文化底蕴使航天期刊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鲜明的特色呈现在世人面前。外表朴实无华,内容主题鲜明;航天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航天期刊的编辑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20世纪70、80年代,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办刊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科研经费十分紧张,仍然拿出一些经费来办期刊,就显得十分珍贵。编辑们懂得,绝不是为了办刊而办刊,而是要让期刊为科研攻关、系统管理服务,要用有限的经费来办出高质量的期刊。为此,编辑们想尽办法。例如:有的期刊封面常常是全年一次印刷,然后每期套印刊期号。这样,既保持了封面统一庄重,又节省了每期分次印刷的费用。还有,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发表更多的文章,编辑要求作者语言简洁,直述主题。来稿后,编辑认真审读,精心编排,尽量杜绝那些繁赘的文字表述。长此以往,航天期刊逐渐形成了一种朴素而简明的学术风格。内容充实丰富,专业分工明确航天事业是综合的大系统,涉及的领域之多,学科之众,造就了航天期刊的多样性。在50多种期刊中很少有专业学科重叠的现象,即使是相同的领域,而侧重面又有所不同。它们分布有序,覆盖面宽泛。从科学技术到工程材料,从综合管理到质量标准,从军民两用到科普宣传,从国际交流到未来决策,应有尽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航天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和新兴领域不断涌现。例如:在空间碎片研究、深空探测等方面都是国际航天界越来越关注的领域。目前,我国尚没有这些方面公开出版的专业期刊问世。航天期刊的丰富得益于航天事业的发展,随着航天领域的不断拓展,航天期刊方阵还会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水平较高,撰稿与编辑严谨航天事业是充满高科技和高风险的事业。航天人在科研实践中培养起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质量问题归零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也体现在期刊工作中。撰稿人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学问,以《宇航学报》为代表的一批学术、技术类期刊,载文水平较高,交流价值较大,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编辑工作者严格把关,在编辑过程中严格执行编辑规范,对于拿不准的技术问题,反复与作者沟通,保证不留差错,不留遗憾。

航天期刊对于航天文化的贡献

航天期刊是体现航天文化的园地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她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形式来表现。人们的传统习俗,需要以某种仪式或节日来传承,像清明节、黄帝陵祭拜仪式等等;文学艺术,需要适当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如戏剧、音乐、诗歌。作为航天文化的组成部分——航天科技思想,在科研生产实践中,以图纸、方案、标准等形式得以体现;航天系统的管理理念则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形式来实现。航天期刊在固化科研与管理成果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例如《:航天标准化》作为专业期刊,定期刊登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实行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时规范和指导这方面的工作,而有关研究、探讨的文章又不断发展和丰富标准化的思想;《航天工业管理》作为管理层阐述管理理念,探讨管理机制的论坛,发表了大量领导讲话、各种规章以及相关的探讨文章,对于系统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水平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航天期刊成为传播航天文化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祖国的航天事业也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不仅工业界的朋友关注,普通百姓也十分关心,都想多知道一些航天方面的情况与知识。一旦有新的型号发射,航天常常成为人们炙热的话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合作愿望也想多了解中国航天。为了向外界宣传中国航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原名为《世界导弹与航天》的期刊于九十年代初更名为《中国航天》并增加了英文版。这体现出航天期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开放的姿态。此后,航天人不断推出新刊或调整出版专业方向,填补航天学科在期刊上的空白。为了更好地普及航天知识,培养青少年对于探索宇宙的兴趣,接受航天文化的熏陶《,航天》杂志更名为《太空探索》。随着神舟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杂志应运而生,使航天期刊方阵中增添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杂志。航天文化的传播通过期刊的渠道深入到千家万户。航天期刊是记载航天文化的档案航天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不仅能够及时报道最新的动态和当前的进展,为读者提供信息和决策参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可以把历年的文献资料像档案一样保存下来。每年一个合订本,久而久之,一卷卷合订本成为后人查阅历史资料的重要线索。特别是在网络不发达的时期,搞课题研究的人们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常常在资料室、图书馆一呆就是数天,从这些文献档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即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随着期刊电子化,它仍然是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有力助手。而且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了。科研工作如此,管理工作也如此。航天期刊承载了诸多的文化因子,是航天文化的宝藏。

深化航天期刊改革,书写航天文化新篇章

第3篇: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民用航天产业;社会发展;高新技术

民用航天产业肩负着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历史贵任,加快发展航天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一、民用航天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国家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及其后的12年时间我国民用航天产业一是要坚持远近结合,自主开发和国际合作相结合,推进航天产业由事业型向业务型转变加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航天产业发展新机制,加快建立航天产业的市场开发,科研生产和服务体系。

二是要优先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四大工程建设连续、稳定、安全和自主的广播电视、导航定位卫星遥感体系三大空间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国家卫星地面系统形成覆盖全国的卫星数据接收网络和空间数据综合处理与服务能力,推进卫星信息资源共享。

三是要大力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和卫星遥感产业的快速发展,整合和开发卫星通信资源,积极发展卫星直播业务,提升卫星的传输能力,加速卫星导航定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应用。

四是“十一五”期间,民用航空产业要扩大国际合作,初步形成民机市场开发、产品研制生产和客户服务三大体系;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涡扇支线飞机,促进通用飞机、直升机的规模生产。民用航天产业要构建和完善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定位、遥感三大卫星应用业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卫星、运载、地面设备的研制;完善国家陆地卫星数据中心、卫星服务等设施;促进卫星地面系统产业化。

二、航天产业机制的转变

航天产业要完成从事业机制向业务机制的转变。要建设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业务卫星体系。把航天事业发展成为航天产业,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建立民用航天发展的新机制和提升民用卫星创新与产业化能力。

(一)转变观念。将支撑和发展作为民用航天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的基本原则。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工业交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宣传娱乐、资源环境、区域规划等领域的发展,对民用航天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因此,落实民用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要以应用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衔接,将市场和应用贯彻到航天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使航天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能够促进和支撑我国信息化现代化的建设,真实起到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转变机制。创造有利于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民用航天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具有战略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也有显著的市场化特点。在国家对航天技术产业化扶持和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完善我国民用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多元投资多方式融资的运作模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用航天产业,参与航天产业发展.鼓励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合作,是发展航天产业的必然选择。为此,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委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包括促进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在内的民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

(三)要强化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将提升民用航天产业业务服务能力和规模化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我国航天经过5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民用航天产业的发展还面临,创新能力不足、业务支撑体系不强、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的问题,只有以应用为主导,加快发展新一代高可靠、长寿命、高性能、大容量的广播通信卫星,发展导航定位应用卫星系统,实现气象、海洋、资源等遥感卫星和低成本多功能的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系统化生产,建立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业务系统,促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才能够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为此,要加大力度,加快实施自主通信广播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等的建设,鼓励终端设备产业化,促进市场应用。

三、民用航天发展的要求

(一)建立产业链完整的航天产业体系

从整体上要初步实现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形成具有一定经济规模、产业链完整的航天产业体系。

(二)实现自主创新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建立我国长期、连续、稳定、自主的空间基础设施为目标,建立稳定运行和协调配套的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完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满足卫星导航应用,促进卫星应用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显著提高卫星应用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三)优先实施四大工程项目

为保障现代通信、公共交通、数据传输等系统正常运行,实现卫星导航、灾害预警等高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发改委将优先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

四、我国航空航天发展的目标思路

一是坚持以我为主,积极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同时做好国际市场开发工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追求项目商业成功,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型号开发和技术研究协调发展;坚持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原则;鼓励机制创新,鼓励投资多元化。二是以支线飞机为重点,按国际标准和市场运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制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同时积极开展技术研究,突破支线飞机、发动机以及部分机载设备研制的关键技术,积极推动民机转包生产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并对现有运输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进行市场适应性改进、改型和产业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1.加强自主创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将结合中国国情,继续有选择地发展民机技术和民机型号,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民用飞机技术体系,研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并逐步实现民用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协调发展。

2.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联合开发和联合生产,扩大产品技术出口,开拓发展空间。

3.完善投融资政策。中国政府将加大对航空工业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对航空产品开发的投资多元化;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组建中国的民机租赁公司;支持企业对转包生产项目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

4.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在民机研制生产中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鼓励新上项目采取股份制方式运作。精化民机科研队伍,提高科研人员待遇,重视管理和市场营销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民机事业。

5.促进空域管理科学化。积极培育通用飞机和直升机市场,促进低空空域管理更加科学化,提高空域资源的利用率。

6.加大市场开放。加强行业管理,鼓励地方企业、私人企业和国外企业以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国内航空工业企业联合发展中国的民机制造业。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方针,使航天事业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国情国力,选择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提高航天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视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尤其注重航天活动在维护国家利益、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坚持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天地结合、协调发展。

中国航天产业近期发展目标是: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广播通信系统;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全面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建立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发展空间科学,开展深空探测。

1.合理部署各种航天活动。采用“优先安排”、“积极支持”、“适度发展”和“跟踪研究”四种不同方式部署航天各个领域的各类活动,以实现航天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2.加强预先研究和技术基础建设。集中力量攻克重大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加强航天活动三个领域的技术基础建设,继续保持中国航天的发展势头。

3.加速航天科技队伍建设,构筑航天人才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培育航天人才,加速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队伍,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航天事业的发展。

4.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针对航天活动投资大、风险大、技术密集、系统复杂等特点,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系统质量,降低系统风险,提高综合效益。

五、实行民用航天军民结合

第一,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实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国家发展战略考虑。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必须由国家综合部门、军工部门及有关行业部门等共同来策划和实施,制定扶持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将军民两用技术计划纳入到国防科技计划范畴,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并创造有利于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条件。

第二,应将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作为军工集团公司的主业来抓。军工集团公司要统一思想,创建有利于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条件。国家在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方面支持军工企业发展,增强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在管理层面上,要建立完善的军民两用技术实施的规章制度,从体制、机制、所有制等方面创建有利于两用技术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要打破军用的界线,不能强行把军工技术和民用技术截然分开,应该密切合作,相融相补,并确定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优先权的原则。通过几年的努力,可以进一步培植一大批军民两用技术,既可以解决军用的方面工作,也使民用方面的技术越来越优质。

第三,拓展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思路。要根据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求预发展,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力量进行探讨,采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改进等方式,对于重点发展的航天军民两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要优先发展适宜军用、民用且市场前景好的军民两用技术,加速实现产业化。例如:航天技术支持三农,再生能源开发,节能、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又如,利用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开发防恐、反恐的装备;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和紧急救援装备等。采用合适的体制、机制,组织全社会力量,选择一些项目,打破一些界限,多一些沟通与交流,多渠道统筹资金,与各行业加强联合,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军民两用的专门人才,使我国的两用技术在军、民两条战线上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六、对航天产业的建议

壮大航天产业关键是要提高我国航天制造自身的能力。如在民用产业方面,要实现由发展民品到发展民用产业的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由计划经济传统管理到市场经济规划管理的转变,并以航天制造的发展为牵引,促进我国航天企业能力建设的转型升级,这对于我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壮大尤为重要。

1、国家运用规划、计划、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航天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进行领导、组织、管理、调控、支持、投入是必要的。同时,国家应对发展中的幼嫩的航天高科技及其产业采取保护政策,使新兴的民族高技术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求航天效益工程结出累累硕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科教兴国的必经步骤。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千方百计地筹措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选好项目,搞好中试,贯彻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出产品、出商品、出效益。

3、以航天产业基地为平台,以产业集群为牵引,发展航天设计、研发等航天制造产业。发展航天制造必须以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以航天技术和产品为核心,形成带动上下游的产业链和技术链,发挥产业基地的聚集效应。

4、以产业链延伸为方向,加大服务比重和增值,向制造服务转型。航天制造既生产制造有形产品,也提供从产品开发、销售到报废、回收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证,将过去单一的产品实物扩展到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努力为客户提供以知识密集、附加值高为特征的服务项目,保证航天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4篇: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雷凡培,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刘高倬及珠海市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雷凡培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旨在为国内外航空航天界人士搭建一个平等开放、充分交流的平台,对于深刻认识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发展趋势,促进更为广泛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当前,全球航天技术飞速发展,航天产业发展壮大,人类航天文明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以航天高科技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成为推動人类文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发展方针,把科技进步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全面科学规划航天发展战略,大力推動技术创新与工程研制,为航天高技术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他表达了中国航天愿与世界各国深化交流、携手共进,积极探索和平利用太空的热切愿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恒以《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丰碑,探索实践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为题,介绍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秉承造福人类、航天报国的信念,坚持战略引领、自主创新,全力实施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工程,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并取得成效的有关情况。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高红卫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发挥航天系统工程技术与管理优势,服务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报告。在报告中,高红卫以航天科工运用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服务于流行疾病防治、水利安全、粮食安全等为例,阐述了航天技术是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他指出,以航天技术为基础、以系统工程技术与管理为载体的航天成果转化,已经实实在在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

第5篇: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航运金融 金融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025-02

Pushing the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Finance in Tianjin

Zhang Weina

(Tianjin Maritime Vocational College,Tianjin 300457,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 ground of building up the first class port-Tianjin Port as the northern China international shipping financial, the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financial industry has been scheduled based on. Shipping financial as the intersectional field of shipping and financial plays an vital role for both of the constructions.

Key words: shipping finance;finance services

0引言

航运金融建设是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一个成熟的航运中心必然要有发达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做支撑。天津东疆港保税区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标志区,天津市正努力将它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在2010年天津市出台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促进航运金融产业发展暂行办法》,这以法令的实施推进了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航运中心。

1航运金融的内涵

航运金融,从狭义角度讲是航运企业、港口、造船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商品及衍生业务的经销商、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从事融资、保险、资金结算、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广义上讲是以航运业为平台,航运产业、金融产业、政府等进行融资、投资、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与此相关业务总称。这些业务可以解决航运资金融通、航运资源整合、航运价值放大。航运金融的业务主要包括:海上保险、船舶融资、资金结算、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从事航运金融的主体主要有航运企业、港口、造船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商品及衍生业务的经销商、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航运金融的发展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2国际航运金融的发展状况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著名的航运中心,无论是以提供交易市场和航运服务为主的伦敦国际航运中心,还是以腹地型为主的纽约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以中转型为主的香港和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它们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业作为一个技术与资本都高度密集的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而且航运产业风险性高,其发展与各国的金融资本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以船舶融资为例,全球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全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海上保险市场规模约250亿美元。而这些业务几乎被全球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伦敦、汉堡和纽约掌控。随着世界航运中心的东移,全球航运竞争更加激烈。作为高端产业的航运金融将成为竞争的主战场,航运金融也会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

3天津航运金融发展的机会

3.1 发展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我国第一支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与2009年12月29日在天津市举行开业仪式并投入运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为永久存续基金。船舶产业基金是产业投资基金的一种,通过向投资者募集资金,交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管理,将资金专项用于投资船舶产业,并将船舶租赁收入等收益作为对投资者投资回报的一种私募基金。在总体上具有长期性、稳定性、间接性、债权性和集合性的特征,以离岸金融业务作为依托,管理人具有高度专业性,其政策支持、发起人的组成、投融资范围和模式及获利与退出的方式均具有特殊性。通过成立船舶基金,可以吸引国内富余资金有效投入到天津的航运市场,依托资本市场巨大的财富效应满足天津航运市场的成长性需求,增强天津在国际航运业的竞争力。

3.2 沿海区域发展战略为天津航运金融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放眼全世界,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很多港口城市,同时又都是金融中心。目前,天津港口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即不再片面追求吞吐量的增长,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正在发生。真正的软,包括金融、保险、关税、检验检疫、临港产业、联运、物流、法律等,将带动一个天津从单纯的港口发展成为航运中心。因此,拥有一流港口的天津,发展航运金融业自然占据优势,同时,近两年来国务院陆续通过了一系列的沿海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无疑将会首先带动沿海区域的相关港口、临港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4天津航运金融发展中的制约问题

目前天津航运金融的发展同国内发展较早的城市上海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一方面与本区域航运金融起步较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当前政策导向有关。

4.1 航运金融产品和服务滞后于航运业发展需要一是规模不大。天津仅交行、工行、民生等几家银行开展了船舶融资业务。但标准意义上的船舶融资更少。二是服务面窄。航运金融服务主要针对大型船舶制造企业,为中游及下游航运类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限,中小航运企业融资困难突出。三是产品单一。航运业周期长、市场波动大、经营风险高、专业性强,金融服务要求高,但中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航运金融服务种类较少,难以根据航运产业链中相关行业的不同特点,设计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中资金融机构的航运金融服务主要采用一般信贷业务方式经营的船舶融资,针对汇率、利率等避险服务的产品供给明显不足。

4.2 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环境航运业和金融业作为两大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仅仅依靠行业自身寻求发展是不够的。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航运金融各项业务都涉及到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但中国目前尚无完善的综合性支持政策。与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天津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方面才刚刚起步。在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境内外资金不能自由流动。因此,天津航运金融的发展在法律、法规方面不具有竞争力。

4.3 航运金融方面的人才极度匮乏航运金融是一个涉及航运、金融、、海上保险等多方面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目前,我国教育体系还没有开展系统的航运金融研究,从事航运金融机构的人员中既懂保险,又精通外语、贸易、航运、海商海事、国际法律公约和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很少,虽然银行、保险、融资租赁和各大航运企业已经设立了专业部门,但在专业化的管理流程和团队建设方面还不完善。严重缺乏高端航运金融专业人才,直接影响到航运金融服务的相关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

4.4 资金结算方面难以发展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国际航运资金结算中心。我国各航运集团公司具有下属单位多及各自在银行设立账户多,资金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和调剂使用。而境外航运金融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的技术和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服务。天津地区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中资机构在资金结算方面,国内部分银行在技术上无法适应企业资金集中结算和管理的需要。很多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首选一些外资机构或上海地区开展业务,致使本地机构发展困难。

5对天津航运金融发展的建议

5.1 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业务天津航运金融发展刚刚起步,市场占有份额极少,从事相关业务的机构在管理、经营方式上还不成熟,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如船舶融资方面,新加坡海事金融优惠计划(MFI)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即船舶租赁公司、船务基金或船务信托在十年优惠期内买下的船只所赚取的租赁收入,只要符合条件,将永久豁免缴税,直至相关船只被售出为止。天津发展航运金融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业务。

5.2 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加快航运金融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航运金融的关键。目前天津地区对航运金融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有必要培养专业人员对航运金融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天津应开展航运金融方面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培养出专业的人才队伍,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提高从业者的质量,从而加快航运金融的发展。

5.3 需要提高软实力的竞争围绕航运市场规模的拓展和航运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我们有必要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运资金结算中心,来强化资金管理及防范资金风险,并使其能吸引更多的国外航运公司在我们这里进行航运资金结算。

当前,天津航运发展迅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这必将极大地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机构的集聚,天津航运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6篇: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50年来,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固体动力创新发展之路,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多个“第一”: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研究、生产、试验基地;独立自主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第一代陆基固体战略导弹的大型固体发动机;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地空、岸舰等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为我国“两弹一星”、国家重点任务和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航讯)

中国主张实现外太空包容性发展

中国政府代表6月6日在维也纳表示,中国主张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并努力实现外空包容性发展。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外空委)第55届会议6月6日至15日在维也纳举行,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成竞业大使作为与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在会议上发言。他说,中方提出的外空包容性发展理念包括对环境资源的包容、对各国的包容和对全人类的包容三方面。外空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是当前外空领域的焦点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外空的包容性发展。他表示,中国恪守包容性发展理念,以负责任的方式开展外空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外空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作出贡献。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开展载人航天合作,愿意为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参与中国空间站建设与科研的机会,共享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航讯)

上半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全球第一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12年上半年,中国航天机构共完成了10次发射,超越美俄发射数量,居世界第一。上半年,俄罗斯共完成发射9次,位居第二;美国共发射8次,位居第三。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进行了3次发射。日本、印度、伊朗、朝鲜和海上发射公司各进行了1次发射。全球在此阶段共进行了35次航天发射。

航天发射次数是衡量一个航天大国实力的基本标准,长期以来,都是美俄两国在航天发射数量上居于世界前列,中国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航天发射次数一直呈稳定增长态势。(杭文)

中国载人航天20年投入390亿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6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会上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实施了20年,中央财政安排了390亿元。这些经费主要用在技术研发、样品研制、飞行产品的生产,试验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消耗。

他表示,通过10次飞行试验,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一一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交会对接技术,我国还建成了较为配套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的体系,取得了900余项部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加强了国家航天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带动了相关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

第7篇: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一、我国空间事业的法律需求

(一)航天事业国际化发展的法律需求外层空间是人类共享的空间,外层空间利用是一项全人类共同受益的事业,不能仅仅依靠发达国家投入并从中受益,而更需要让全世界人民共同参与,加强合作,共同享受航天技术带来的好处。中国航天事业是在航天大国严密的技术封锁之下艰苦创业、自主发展起来的。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际化就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987年,我国开始利用长征火箭搭载他国的商业卫星。199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2005年11月,中国与欧洲空间局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空间的合作协定》。2008年12月16日,牵头在北京设立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2010年4月1日,中国与玻利维亚签署了卫星合作协议———《玻利维亚通信卫星项目合同》,2013年12月,按照合同约定,中国已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了首颗通讯卫星。因此,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化,更加需要我们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航天法律制度。一方面,法律固有的稳定性,使中国与外国合作者在进行航天合作时,通过法律的保障,增强彼此的互信;另一方面,法律具有的公开透明性,使得外国合作者在进行合作伙伴选择之前,就能有效了解到中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基本立场,促使潜在的合作者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方面的接触;再一方面,法律具有的权威性,使得中外双方能在航天合作过程中避免分歧,为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供解决的依据。

(二)外空国际新秩序形成的法律需求为了有效化解各国在空间问题上的分歧,更好地利用外层空间,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外空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登记公约》《月球协定》等多个国际公约,初步形成了国际外空法律体系。但这些公约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在国际立法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下,需要国内立法加以弥补。《外空条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太空军事利用问题。《外空条约》规定了太空“和平利用”的原则,然而,这一原则如何理解,目前尚无定论,只是各大国根据国家利益将其解释为对其更为有利的意义。二是太空环境保护问题。人类活动对外层空间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电磁干扰、放射性污染和空间碎片等问题。其中空间碎片问题是国际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讨论最多的议题,也是当前外空环境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5]但在具体责任划分问题上,国际社会并未达成统一意见。很明显,航天科技越发达、航天活动越频繁的国家,就越容易产生空间碎片,这些国家从航天活动中受益,却让所有国家共同承担空间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恶果,这显然是不恰当的。《营救协定》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营救的一方是否能够要求获得一定报酬;二是如果外空物体给落地国造成了损害,该国在营救的同时,能否扣押宇航员或外空物体,以便于与发射国协商赔偿。[6]《责任公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发射国的定义。按照公约,确定赔偿责任的前提是确定发射国,不能确定发射国,求偿就无从谈起,尤其是跨国的私人主体进行的发射。那么,一个与发射无实际联系的国家,是否可以仅仅因为私人发射主体在该国注册被认为是发射国,从而要为损害负责任?在公海上进行的发射如何确定发射国?发射公司的注册国是方便注册地,无力承担赔偿责任的时候怎么办?因此,专门针对“发射国”的概念,联合国大会决议建议各国考虑本国立法,对有关非政府团体进行的外空活动进行管理,将有关审批等事项纳入本国的管辖范围,由相关国家对这些活动实行有效的监督。《登记公约》也面临一些问题。第一,它要求的是外空物体登记,而不是发射活动的登记,因此,只有发射成功的物体才需要登记,没有成功的就不用登记。这是一种事后登记而不是事前登记。如果改为事前即发射前登记,则不论发射是否成功,联合国都能够了解该次发射。在导致损害时也有助于迅速判定发射国,对于实施《责任公约》是有利的。第二,《登记公约》对登记的时间要求不明确,许多国家在发射成功后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仍然不登记的情况是存在的。如何使各国主动、及时登记是一个难题。

二、我国空间立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太空利用的国内立法有《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民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等少数单行法规。此外,一些部委也制定了相应规定,如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并于2013年了《中国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许可指南》。这些立法在当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调整对象的范围相对狭窄。《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完全根据《登记公约》制定,只对空间物体的登记问题进行规定;《民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则规定了航天器民用的行政许可问题;《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则只涉及相关装备、技术的保护和保密问题。至于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制定的关于两用物项的规定,则都属于技术性事项,不涉及具体的制度安排。当前这些散碎的规范调整范围狭窄,没有在航天产业、航天管理的问题上进行充分、适当的引导与规范,极不适应当前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制度需要。特别是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航天涉及的法律问题种类繁多,关于空间活动损害保险与赔偿、宇航员营救等基本制度还处于立法空白阶段,对于航天活动的管理尚不能覆盖从研究、设计、生产、发射及空间技术应用等各个阶段,关于经费、发射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航天产品市场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航空产业促进法也没有。关于航天商业化活动的立法更是滞后,缺少关于航天商业发射、遥感数据商业利用和空间知识产权的专门规定,有关卫星等航天产品技术的出口管理规则也亟待发展完善。[8]二是管理体制发展较为滞后。我国民用航天活动由原航天工业部(现国家航天局)和原国防科工委(现在的国防科工局)管理,军用航天活动则由总装备部管理。这种体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断磨合发展,在航天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之后,国家航天局和国防科工局都隶属于国家工信部,这显然有利于民用航天管理更加顺畅地发展。然而,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需要在航天领域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市场的管理模式。这个管理模式,应当能够更好地协调军地合作、促进军民融合,并在处理军事保密、知识产权转移等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三是规范层级有些过低。上述规范,除《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外,其他的规范均为规章或者政策,效力层级较低。如果其他的可能涉及航天事务的部委制定了与上述规章、政策相悖的制度时,缺乏一个顺畅、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这些规定在制定的过程中,往往由个别部门组织立法工作,缺乏其他部门的配合,对很多问题都缺乏充分的考虑。比方说,《民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就只对相关的第三方责任保险作了非常原则性的规定,“既未确定责任限额,也未对承保企业的资质等提出具体要求。这导致有关保险问题只能通过发射合同加以确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航天发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9]实际上,要对此进行规范,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没有他们的参与,这些部门立法就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三、我国空间立法的体系安排

中国是空间大国,有义务在外空法制建设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已经制定有空间法的国家约有20个,包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乌克兰、比利时等。因此,中国学者也在研究呼吁尽快制定中国的空间法。在空间法的体系问题上,我国学界有两个思路:一是直接制定一个统一的空间法,二是区分领域制定多部单行法。这两种设想各有利弊:统一空间法虽然难度较高,但易于规划,方便产生一部统一协调的法律;多部单行法分解了立法难度,但也容易因部门立法而造成法律冲突。笔者认为,对空间法进行体系安排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我国目前空间法的立法水平、立法成果。从我国空间法的立法水平和立法成果来看,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在空间法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我国的空间法内容毕竟较少、调整范围狭窄,在实践中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充分检验,如果一蹴而就地形成一个统一的空间法,哪怕未来在某个小方面存在运行不畅,就可能影响整个空间法的调整效果。二是空间法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从空间法各项内容的联系性来看,空间法的各项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多部单行法制定空间法的方式,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三是空间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的稳定性。空间技术日新月异,问题颇多,法律不可能预测未来的空间技术,一部全面规定空间发展的法律,在未来势必频繁更改,这就不利于维护法律本身的稳定性要求。根据联合国外空委网站上公布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国的太空法,基本上是通过制定单行法律来进行处理的。比方说,美国于1958年制定了《国家航空航天法》,但这一法律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美国航空航天局,至于航天的其他具体问题,则一般采用单行法律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美国的空间立法活动,也与美国空间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如1962年《卫星通信法》也是伴随着通信卫星的兴起而制定的;1984年《商业性空间发射法》则是伴随着运载火箭私营化而制定的。因此,笔者主张,应以航天基本法为核心、航天单行法为重要补充建立一个科学的航天法体系。其中,航天基本法应优先制定,其内容宜粗不宜细,关键是要理顺各个机关在相关问题上的权力分工秩序。航天单行法则应当分情况处理:一是成熟的政策,也就是在现实中运用得良好的政策,可以制定法律;二是紧迫的政策,也就是针对非常具有现实必要性的问题,也可以制定法律。

四、我国空间立法的具体内容

我们认为,空间立法应同时涵盖国内事务立法和国际事务立法。

(一)涉及国内事务的空间立法就现阶段情况来看,运用法律进行航天事业的调控,存在很多困难,其中主要的困难包括:第一,原有的航天管理体制略显滞后,在这样一个各种权力交叉运行、各系统各自为政的领域内,要维护相关各方权益、保证航天活动(尤其是主体更加多元的民用航天活动)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解决相关管理制度问题,用法律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各方配合认可的管理体制。第二,航天事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牵涉的冲突较多,如保密与商业利用之间的冲突、军事设施与民间使用之间的冲突、军事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资源充分利用之间的冲突等等。要处理这些问题,应当对如下问题加以明确:一是管理主体,也就是中国航天军用、民用活动的管理主体和协调机构;二是基本管理手段,包括航天行政许可、监管、事故调查等;三是航天产业的促进机制,包括科研管理、经费管理、招投标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等;四是航天的社会事业发展,包括航天产业的社会利用,如航天科普教育、与航天有关的衍生商业产品(如飞船模型等)的管理等;五是航天商业活动的具体制度,包括商业发射管理、航天产品与技术管理、航天衍生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转移等;六是航天技术性规范,进一步统一我国航天科研活动的术语、标准,更好地与国际航天活动接轨。

第8篇: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2004年初,中俄两国外长将当年确定为“中俄青年友谊年”,“中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就是在该背景下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通过科技、文化交流,加深中俄两国青少年的了解,增进友谊,促进两国世代友好。

前苏联曾经在航天领域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发射了世界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加加林成为全球进入太空第1人,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1位女性宇航员,实现了第1次太空行走,建立了第1座太空站……今天的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继续保持着很强的现实竞争力,拥有先进的航天技术和丰富的航天资源。

针对目前俄罗斯国内的青少年已经不像前苏联时期对航天事业感兴趣,越来越少的青少年有志于从事太空工作,俄罗斯政府在航天科普教育方面加大了投入,努力为俄罗斯培养后备航天人才。俄罗斯相继开放了一批航天科研院所、机构和基础设施,以便让公众更直观、更便捷和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事业发展,学习航天科普知识,激发公众对航天、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俄罗斯宇航夏令营的中国青少年营员一般由热爱航天知识,具有科技、文化、艺术特长的优秀初中学生组成。夏令营一般选择在当年的7月份举办,活动涉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2个城市。俄方安排中国青少年与俄罗斯青少年一起住在莫斯科周围城市的儿童疗养院。

?夏令营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在俄罗斯特有的儿童疗养院与当地青少年同吃同住,从细微之处进行深入交流

儿童疗养院一般坐落于市郊,风景秀丽,疗养院中有适合青少年开展活动的体育和文化设施、游戏场所等,是俄罗斯人(特别是城市居民)每逢节假日就会选择放松身心的地方。整个夏令营期间,中国青少年与俄罗斯青少年在营地中一起生活,一起游戏,交流思想,分享经历,探讨问题,他们克服了语言障碍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彼此结识并成为朋友,有很多青少年在夏令营结束以后还保持着联系。这样的活动安排形式既让中国青少年体验了传统的俄罗斯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青少年的深入交流,加深了相互之间的友谊。

?参观俄罗斯先进的航天基础设施,亲临其境学习航天知识,了解航天历史

俄罗斯凭借在航天领域的卓越发展和巨大成功,从前苏联时期就积累了一批先进的航天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对外开放,用于面向公众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和科技交流。

?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

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又名星城,位于莫斯科以东大约30 km,建于1960年,是前苏联和俄罗斯宇航员选拔和培训基地。从加加林开始,这里已经为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422名(其中7名中国人)太空旅行者进行了培训,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就曾在这里接受过为期1年的完整训练。星城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保密部门,不对外开放。1996年以后训练中心开始对其中的宇航员训练中心、设备展示场馆、培训中心博物馆等一部分内容面向公众开放。

中国青少年在培训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专门进行太空行走训练的重力水池、1∶1大小的国际空间站模型、世界上最大的离心机、礼炮号空间站模型、联盟号飞船模型、航天食品展览等,听预备役航天员详细讲解了前苏联时期从礼炮号空间站发展到和平号空间站直至现在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核心部件研发的发展历程。宇航员培训中心还特别为青少年安排了航天知识奥林匹克竞赛,考查同学们对航天知识的了解程度,青少年们也大胆地“秀”出自己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参观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营员们切实了解了航天员的选拔和培训过程,以及他们在太空如何工作和生活,看到了人类对太空探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中央机械制造科学研究所飞行控制中心

中央机械制造科学研究所飞行控制中心隶属于俄联邦航天署,位于莫斯科附近的科罗廖夫市,成立于1960年10月,最初是作为计算机中心,承担对飞船遥测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俄罗斯航天工程任务的指挥调度、飞行控制、分析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中心,是俄罗斯航天控制的心脏部门。最初也是保密部门,近年来逐步对公众开放。

参观飞行控制中心从申请到实际参观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进入中心大门时营员们要按照姓名的拼音首字母排序,手持护照由警卫人员认真核查以后才可进入。参观过程中不能开启手机,不能随意拍照,甚至去洗手间都要由工作人员陪同前往。营员们在飞行监控控制中心的主控大厅里可以亲眼目睹到国际空间站的实时监控,可以与曾经执行过飞行任务的俄罗斯航天员及航天专家面对面交谈。

?齐奥尔斯基宇航历史博物馆、航空军事历史博物馆、航天纪念博物馆、莫尼诺航空博物馆等航天历史博物馆

如果说参观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和飞行控制中心是了解航天事业的现在,那么参观航天历史博物馆就是在了解航天事业的过去。在这些讲述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博物馆里,营员们可以看到从中国古明火药,万户仅用竹木椅绑上炸药和风筝就幻想飞天;到在经历了几个世纪全世界各国无数的科学家不畏艰辛的不懈努力下,齐奥尔科夫斯基设计出理想火箭雏形,科罗廖夫将世界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东方号火箭发射宇宙飞船把世界上第1位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地球轨道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到成功收回的返回舱、高科技含量的宇航服及宇航员用品。通过参观,青少年们感受到人类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对太空探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励自己在学习科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多角度了解和感受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与科技发展

第9篇: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白皮书是政府、议会等就重大问题公开发表的文件。航天白皮书,体现了中政府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凸显了中航天进一步走向透明和开放的态度。

从2000年到2011年,三部白皮书的发表跨越了11个年头。如果以2006年为中间点,对中航天前后两个五年时间段的发展做一个大致梳理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中航天发展正处于“提速”阶段:

――从研制及发射卫星的数量看,前一个五年,自主研制并发射22颗不同类型卫星,后一个五年,这个数字是70颗,增长7218%。

――从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看,前一个五年发射24次,后一个五年发射67次,增长了179%。

――载人航天方面。前一个五年中,取得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现“两人多天”的载人航天飞行,突破了载人航天基本技术;后一个五年中,载人航天工程顺利进入“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首次顺利实施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成功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了建设空间站的关键技术。

――深空探测方面。前一个五年中,开展了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并开始实施;后一个五年中,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继飞向月球,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开启了中航天的深空探测新时代……

比较三部白皮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航天跨越发展的轨迹;而最新的2011年白皮书,又预示着中航天发展的全方位提速在下一个五年中将体现得更加充分。最新的白皮书明确:未来五年,中将加强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建设,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统筹建设空间基础设施,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推动航天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与前两部白皮书相比,新白皮书丰富和细化了空间技术方面的内容,在阐述过去进展与未来任务时,按照航天运输系统、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空间碎片等九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对未来任务的描述更加系统也更加具体。在“航天运输系统”方面,提出“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和运载火箭上面级,实现‘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其中“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的名称及性能都是首次公开提及;在“载人航天”部分,首次公开提出“开展载人登月前期方案论证”;在“深空探测”部分,首次提出“开展深空探测专项论证,推进开展对太阳系行星、小行星和太阳的探测活动”等,可谓亮点纷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