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精选(九篇)

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

第1篇: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科技期刊的文化历史渊源

生产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伴而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可以发现生产与精神文化是相伴而生的。远古的人们在求生存的捕猎活动中,发明了各种简单工具。在生产分工、相互合作及交流中,逐步形成了语言,提炼和总结出了种种知识和经验并传播、传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铜器。商代中期以后青铜工具的使用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实现,促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甲骨文、金文随之出现并逐步发展。使中国进入了有文献可考的历史时代,文明程度得以大大提高。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农耕农作和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力、电子和信息时代的先后到来,使人类的想象力像插上翅膀一样,在大自然中矫健地翱翔。理论的系统化、学科的多样化,知识的普及化、组织的社会化为期刊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术思想的争鸣、交流和对文献与记载的需求也促进了期刊的应运而生。期刊的出现是学科文化发展的标志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进入17世纪后,以书籍和通信为媒介的科学交流方式逐渐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和要求[3]。图书的不便之处在于它不能及时地发表实验和观察的结果,因为出版一本著作往往是在实验者积累了若干研究成果之后才能考虑的。科学著作的出版除了费时长以外,耗资巨大、效果有限。而当时通行的学术通信方式虽然比较及时,但它毕竟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这样,就使得许多科学发现、有价值的学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发表而湮没。因此,需要有一种新型出版物媒介来完成科学交流的使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术期刊应运而生。1665年1月法国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期刊《学者周刊》;紧随其后,1665年3月英国出版了《哲学汇刊》[4]。不久,在意大利、德国、荷兰、丹麦等国也相继出现了一批科学期刊。到17世纪末,大约有30多种各学科期刊在欧洲各地出版发行。在中国,18世纪末,乾隆年间,随着苏州地区手工业逐渐兴盛起来,使得那里人流密集,各种讲学活跃。当时许多名医,以医会友,聚于一堂,各抒己见,析疑赏奇。我国最早的期刊——《吴医汇讲》也随之而生,对当时江南一带中医学术经验交流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5]。1900年,一本以化学学科为主的期刊——《亚泉杂志》在上海出版[6]。同样,这反映出当时上海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它紧跟世界化学界的动态,致力于国人化学基本知识的“扫盲”,积极介绍化学前沿发现,为近代化学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航天文化对航天期刊发展的影响

给与航天期刊深厚的底蕴目前,仅由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主管的公开发行的航天科技期刊就达50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20世纪70、80年代创刊的,这也客观地反映出航天事业在那个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70年代初最早创刊的《飞航导弹》、《宇航工艺材料》、《空间电子技术》、《导弹与运载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强度与环境》、《现代防御技术》等一批专业期刊随着航天科技的崛起,就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问世[7,8]。应该看到,他们的诞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956年航天事业创建到第一种航天期刊的诞生走过了10几年的漫长道路。创业初期,伴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科学试验的进行,科技人员需要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科研院所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定期的交流材料和内部出版物,即正式期刊的雏形。它们的出现本身就散发着航天文化的特殊气质,那就是后来被人们总结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9]。在排除了的干扰之后,航天期刊终于正式登台。创刊初期,从整体上看,办刊条件艰苦;专业编辑人员匮乏;编辑排版手段落后。但是,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赋予了航天期刊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中国航天开始为世人瞩目。紧接着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地球同步卫星的定点成功,各种战略和战术防御型导弹试验成功等航天成果的不断涌现。在航天成就的鼓舞下,编辑人员不畏艰苦,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努力创造条件办好航天期刊,不仅使其发挥出发表文献与交流的功能,同时也形成了航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文化。许多老专家亲自为期刊撰稿,他们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一线科技人员也踊跃在期刊上发表实验成果,学术交流蔚然成风。实践说明,正是这样的总结和交流,使得航天科技与管理日臻成熟起来,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纵览航天期刊,可以将它的文化本质概括为以下几点。(1)科学实践的结晶,理论历练的熔炉,知识与经验的记载。(2)航天精神的体现与见证。(3)企业文化传播与倡导的园地。(4)与外界交流合作的平台。给与航天期刊鲜明的特色深厚的航天文化底蕴使航天期刊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鲜明的特色呈现在世人面前。外表朴实无华,内容主题鲜明;航天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航天期刊的编辑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20世纪70、80年代,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办刊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科研经费十分紧张,仍然拿出一些经费来办期刊,就显得十分珍贵。编辑们懂得,绝不是为了办刊而办刊,而是要让期刊为科研攻关、系统管理服务,要用有限的经费来办出高质量的期刊。为此,编辑们想尽办法。例如:有的期刊封面常常是全年一次印刷,然后每期套印刊期号。这样,既保持了封面统一庄重,又节省了每期分次印刷的费用。还有,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发表更多的文章,编辑要求作者语言简洁,直述主题。来稿后,编辑认真审读,精心编排,尽量杜绝那些繁赘的文字表述。长此以往,航天期刊逐渐形成了一种朴素而简明的学术风格。内容充实丰富,专业分工明确航天事业是综合的大系统,涉及的领域之多,学科之众,造就了航天期刊的多样性。在50多种期刊中很少有专业学科重叠的现象,即使是相同的领域,而侧重面又有所不同。它们分布有序,覆盖面宽泛。从科学技术到工程材料,从综合管理到质量标准,从军民两用到科普宣传,从国际交流到未来决策,应有尽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航天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和新兴领域不断涌现。例如:在空间碎片研究、深空探测等方面都是国际航天界越来越关注的领域。目前,我国尚没有这些方面公开出版的专业期刊问世。航天期刊的丰富得益于航天事业的发展,随着航天领域的不断拓展,航天期刊方阵还会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水平较高,撰稿与编辑严谨航天事业是充满高科技和高风险的事业。航天人在科研实践中培养起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质量问题归零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也体现在期刊工作中。撰稿人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学问,以《宇航学报》为代表的一批学术、技术类期刊,载文水平较高,交流价值较大,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编辑工作者严格把关,在编辑过程中严格执行编辑规范,对于拿不准的技术问题,反复与作者沟通,保证不留差错,不留遗憾。

航天期刊对于航天文化的贡献

航天期刊是体现航天文化的园地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她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形式来表现。人们的传统习俗,需要以某种仪式或节日来传承,像清明节、黄帝陵祭拜仪式等等;文学艺术,需要适当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如戏剧、音乐、诗歌。作为航天文化的组成部分——航天科技思想,在科研生产实践中,以图纸、方案、标准等形式得以体现;航天系统的管理理念则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形式来实现。航天期刊在固化科研与管理成果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例如《:航天标准化》作为专业期刊,定期刊登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实行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时规范和指导这方面的工作,而有关研究、探讨的文章又不断发展和丰富标准化的思想;《航天工业管理》作为管理层阐述管理理念,探讨管理机制的论坛,发表了大量领导讲话、各种规章以及相关的探讨文章,对于系统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水平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航天期刊成为传播航天文化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祖国的航天事业也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不仅工业界的朋友关注,普通百姓也十分关心,都想多知道一些航天方面的情况与知识。一旦有新的型号发射,航天常常成为人们炙热的话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合作愿望也想多了解中国航天。为了向外界宣传中国航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原名为《世界导弹与航天》的期刊于九十年代初更名为《中国航天》并增加了英文版。这体现出航天期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开放的姿态。此后,航天人不断推出新刊或调整出版专业方向,填补航天学科在期刊上的空白。为了更好地普及航天知识,培养青少年对于探索宇宙的兴趣,接受航天文化的熏陶《,航天》杂志更名为《太空探索》。随着神舟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杂志应运而生,使航天期刊方阵中增添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杂志。航天文化的传播通过期刊的渠道深入到千家万户。航天期刊是记载航天文化的档案航天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不仅能够及时报道最新的动态和当前的进展,为读者提供信息和决策参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可以把历年的文献资料像档案一样保存下来。每年一个合订本,久而久之,一卷卷合订本成为后人查阅历史资料的重要线索。特别是在网络不发达的时期,搞课题研究的人们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常常在资料室、图书馆一呆就是数天,从这些文献档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即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随着期刊电子化,它仍然是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有力助手。而且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了。科研工作如此,管理工作也如此。航天期刊承载了诸多的文化因子,是航天文化的宝藏。

深化航天期刊改革,书写航天文化新篇章

第2篇: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各家行业报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将发生在本行业的那些能够让全社会瞩目的重大新闻事件,以最佳的效果广泛传播,是摆在广大行业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

作为一名参与了《中国航天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策划、报道全过程的新闻工作者,笔者就如何在重大行业新闻报道中进行新闻策划,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与新闻同行进行交流。

一、专业头脑梳理思路以专业精神提前介入

一个重大的行业新闻事件,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酝酿与发展过程。作为行业媒体,要在事件发生前积极运作,未雨绸缪,提前介入;要对事件的特点、亮点进行准确定位,才能在事件发生时,做到胸有成竹,掌控大局。

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为例,在飞船发射前半年,中国航天报社就成立新闻策划组,根据独家掌握的信息,我们认为,如果不出意外,一切按计划进行,神舟六号飞船将在2005年的秋天进行发射。正如神舟飞船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样,在“神六”飞天报道的策划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个庞大的系统报道的课题。其中,哪些是这一事件中的亮点,哪些是报道的主线,哪些是不为人知但却需要行业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意识地向公众介绍和披露,这些课题如同有待开采的金矿,需要我们用专业头脑梳理思路。

经过中国航天报社采编人员的集体策划,我们确立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新闻亮点与报道主线。亮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主线有三条,一是以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为人物新闻主线,二是以保障任务成功的火箭、飞船、发射场、着陆场、航天员保障、飞船应用和测控通信等七大分系统为事件新闻主线,三是以神舟飞船发射、飞船太空运行、飞船安全回收为时间新闻主线。

在这些亮点和主线里,以万众瞩目的航天员为金字塔尖,以事件新闻主线和时间新闻主线为经纬,构成了“神六”新闻报道的立体、丰满,多视角、多侧面且亮点突出的报道体系,体现出行业新闻媒体的专业策划水平和思路,为中国航天报社成功进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报道奠定了扎实厚重的基础。

二、以独家视角报道难点借专家之口披露内幕

“神舟六号不是神舟五号的简单重复。”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陈炳德上将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特点与难点所作出的一个简洁而又深刻的评价。那么,我们在策划报道时,如何提炼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特点与难点以及读者所关注的热点呢?

经过研讨,我们最终确定了以下十个既是本次“神六”飞天的特点与难点,又是广大读者所关注的热点,来作为本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报道中着力推出的独家内幕新闻。

一是两名航天员的!拔内幕以及他们的个性特点。

二是航天员如何太空工作与生活,比如吃什么、穿什么,如何工作。

三是发射神舟六号飞船所使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经过怎样的改进,较好地解决了共振问题,从而保证了航天员在火箭上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四是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火箭箭体外和箭体内首次安装了摄像头,从而能够让观众首次俯瞰火箭发射过程,并为可能发生的故障提供诊断依据。

五是连接飞船轨道舱的飞船舱门的研制过程(神舟五号飞船飞天时,航天员只是待在坐椅上,没有在不同的舱内进行行走;而神舟六号飞船飞天时,航天员需要穿越轨道舱和返回舱工作和生活)。

六是飞船的内部设计、装修是什么样子,航天员在舱内行走是否会对飞船的稳定性带来影响。

七是飞船如何进行电力能量供应,从而保证飞船执行多天飞行的能量要求。

八是本次“神六”飞行为何同时启用主副两个着陆场。

九是四艘分布在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如何对飞船实行全方位监控。

十是神舟六号着陆后,舱内搭载了哪些珍贵的文化纪念品。

以上这十大采访主题,基本上囊括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三条主线,同时也把神六的难点和亮点基本覆盖。接下来的问题是以何种方式进行报道,使新闻更具权威性。我们认为,应该就这些!题,直接采访在这些领域里最具话语权的专家,借他们之口,披露新闻内幕。

在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前的半年时间里,《中国航天报》的记者多路出击,在不耽误专家们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奔赴发射场、科研院所,有的记者为了见到某位专家,想尽各种办法,多次预约,向专家讲明意图,消除他们的顾虑,终于拿到了独家的第一手新闻素材。于是,在神舟飞船从发射到太空运行再到凯旋的116个小时里,《中国航天报》陆续刊登了众多独家专访新闻,如专访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刘宇的《打掉了两只拦路虎》,专访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的《火箭军团不敢懈怠》,专访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的《黄金搭档性格互补》,专访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陆晋荣的《发射场铺就通天路》,专访着陆场总设计师侯鹰的《主副着陆场同时启用》,专访神舟六号总设计师张柏楠的《挑战四个创新点》和副总设计师秦文波的《保证飞船能量之源》。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由于我们策划在前,采访在前,许多报道在神六发射前就已经基本完成,内容扎实准确。而某些媒体发射成功后才进行采访,这时专家非常繁忙,许多细节无暇顾及,而记者们为了及时发稿抢新闻,也往往不能精心推敲,甚至不求甚解,这样的稿件刊登后,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甚至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数据、事实上有较大的出入。

因此,以专业头脑梳理思路,保证了《中国航天报》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报道中能够以独家视角站在制高点,成为“神六”新闻大战中的赢家。

三、在可读性上下足工夫靠生动赢得读者眼球

在科技类新闻的报道中,最忌内容生涩枯燥,专业术语罗列,拒读者于千里之外。突出可读性,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吸引读者阅读,是我们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报道中追求的一种境界和效果。

为了让读者读懂“神舟”,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力求在新闻标题、导语、主体以及新闻背景等几方面突出可读性。

在标题制作方面,我们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事物,展开头脑风暴,力求制作出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的标题。例如,神舟六号飞船的航天员要经常穿越轨道舱和返回舱,以便进行工作和生活,而在太空这样的真空环境下,哪怕是一个微小的作用力,也往往会改变物体的行进方向。那么,航天员在飞船舱内的运动,包括对飞船的作用力,是否会影响飞船的正常飞行,飞船设计人员又是如何加强对飞船控制系统的改进。这些问题,涉及空间力学、控制论的原理,比较深奥,难以让普通读者理解。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标题《你动你的我飞我的》,用大白话告诉读者,经过科技人员的攻关,航天员可以在飞船内轻松工作。

在新闻主体中,我们尝试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使科技新闻通俗化。例如,针对长征二号F火箭如何解决火箭上升阶段的共振问题,我们用了两个比喻来进行解释。在解释什么是共振时,我们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队德国士兵通过铁路桥梁时,整齐的行军步伐频率与桥梁本身的频率耦合,从而导致桥梁坍塌这一事例。在解释如何克服共振时,我们用了寺庙闹鬼的故事:寺庙里的钟和磬发生共振,总是同时响起,搞得和尚以为庙里闹鬼。一个聪明人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把磬削掉一小块,磬的频率得以改变,从此钟和磬相安无事,各响各的。

在注重新闻叙事内容的可读性以外,我们也注意题材本身的可读性。例如,就读者关心的航天员在飞船里吃什么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有关专家,很早就拿到了第一手资料和素材,因而在报道中,我们在这方面的报道最详细,同时还向读者解释了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食谱,航天员食品有哪些特点,对身体机能有哪些提高。

在先期采访中,我们还预料到读者会对两名航天员的性格特点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于是我们在采访中就这个问题特别向!拔他们的有关专家提出来,当时这个问题作为重大秘密,专家本不愿意多说,但是在我们的不断追问下,最终我们得到了满意的素材,采写了当时在“神六”报道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新闻《黄金搭档性格互补》。

在“神六”飞天的数日里,我们采写了《与航天员共度116个小时》,详细记录了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飞船凯旋后,我们第一时间把“神六”搭载的各类“宝贝”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还对“神六”飞天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了盘点,从而使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全程跟踪报道更为丰满和立体。

四、搭建媒体合作大平台让行业媒体进入主流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家行业报纸,虽然我们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报道中拥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但同时也有我们所欠缺的短项。比如,报纸的受众面还比较狭窄,不具备地域优势,总之,我们的传播力度由于先天性的资源缺失,还不够强大和深入。

如何走出“酒好但却巷子深”的境地,如何走上“喝彩的舞台”,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搭建媒体合作平台,增强受众传播效果的思路。为此,我们与电视台、网络、报社、电台广泛合作,以资源共享的方式将我们的原创新闻作品推向社会媒体,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我们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合作,在《今日话题》等栏目中频频亮相,扩大了《中国航天报》的知名度;我们与新浪网合作,成为新浪网“神六”报道的独家合作媒体,《中国航天报》的标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占据新浪网首页显著位置,报社的记者编辑还经常做客新浪网的聊天室,与网友畅谈“神六”;我们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强势媒体,及《北京晚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地方知名媒体开展合作,与新闻传媒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大大增加了受众面积,提升了《中国航天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开拓了报社新的经济增长点。

神六新闻大战的硝烟早已散去,明年,神舟七号又将飞向太空。而代表祖国进步与发展的众多新成就也将不断问世。这里面,行业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完成重大行业新闻事件的策划报道工作,也就显得愈发重要。归根结底,笔者认为,行业媒体在重大行业新闻的策划报道中要发挥自身优势,以专业精神,开辟独家视角,才能让行业新闻熠熠生辉,广为传扬。

第3篇: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航空油料(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ChinaAvOil,下称中国航油)2001年年末在新加坡的上市都是一个意外,甚至对于其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也是如此。

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改组而成的中国航油,承担了母公司几乎全部的航油进口任务,而体积庞大、分支众多的中航油则是全国航空油料的惟一提供者,一向被视为中国民航业中利润最丰的部分。中国航油的上市,不仅为航油业的进一步重组打开了缺口,某种意义上也使垄断经年的中国民航业具备了更多的开放性。

与其他行业性垄断企业一样,总资产达76.3亿元的中航油,内部资产关系错综复杂,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按照经济规律有效链接起来的经济实体。它拥有六家地区公司(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东北、新疆)、四家直属公司(天津、太原、云南、重庆)、14家合资合营公司、17家分公司及45家油品供应站。

有关中航油的重组上市一直有种种版本,被认为最有可能脱颖而出先行上市的是由原华北公司改制而成的中航油股份有限公司,而非负责进出口的新加坡分公司。作为中航油最大的分公司,原华北公司负责北京、天津和河北的航空油料供应,仅北京一地每年就有100万吨航油的需求量,以2000年的数字计算,占全国全年航油消耗量的1/5强,堪称中航油的利润奶牛。

在中航油的官方提法中,“积极推进”的也一直是中航油股份的上市方案。中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00年7月登记注册正式成立,津京输油管道中心和中航油股份公司天津分公司的人员、资产、财务划分基本完成。尽管中国航油关于上市的运作从2000年起也在筹划中,但至迟到了2001年2月,时任中航油总经理的郭永年在总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对于新加坡分公司的上市仍只字未提。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中国航油就从民航总局拿到了上市的批文,登陆新加坡资本市场的旅程迅速展开。后来的事实更将证明,这是一次意外迭出的上市之旅。

按照投资者的日历,2001年的12月并非黄道吉日。新加坡股市自从199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回升乏力,“9・11事件”后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更是节节走低,到中国航油上市进入最后筹备阶段的11月7日已跌至1444点。中航油路演前一个星期,新加坡《联合早报》还专门以早前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资企业鹰牌控股等为例,说明投资者并不看好外地企业。

市道不景令主承销商新加坡发展银行心怀忐忑,有关人士甚至曾几次询问中国航空油料新加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久霖是否要更改上市时间,在他们看来,推迟到2002年可能是更明智的决定。2001年11月18日,正式路演的前一天,主承销商还在提醒陈久霖,要做好最坏准备,有可能得不到投资者响应。陈回答说,“吉人自有天相。”

陈后来回忆,当时自己殊无把握,实在是抱着放手一搏的心态。孰料最后拿到的成绩单竟超出所有人预料。2001年12月6日,中国航油在新加坡股市挂牌的当天,在公开募集的1.44亿股中,面向公众发行的1000万股超额认购高达8.18倍;此前面向机构配售的1.34亿股也被摩根士丹利、安联、保诚等跨国公司抢购一空,最终中国航油成功地将约8100万新元(合4700多万美元)尽收囊中。由于机构投资者的踊跃远超预期,在原定留给机构投资者的1.34亿股上又追加了100多万股,“即使是100%配售给机构,也仍然不够分配。”面对蜂拥而至的订单,主承销商曾建议中国航油提高筹资额度追加售股,只是由于国内繁杂的报批手续而未果。

首日交易开盘,股价从每股0.56新加坡元涨到每股0.63新加坡元,涨幅高达12.5%,成为新加坡证券所当日成交量最大、表现最为活跃的股票。道・琼斯通讯社发表评论称:“中国航油股票近期内将推升到每股0.70新元,不出一年将会升高到一新元,即上涨45%。”

道・琼斯通讯社的预言在一个月后就部分应验,从上市起中国航油一直雄踞于新加坡最活跃股票的前三名,1月中旬股价即升至0.71新元。

试金石

投资者的热情部分地来自中国航油的业绩。自1997年以来,中国航油每年进口航油的数量从3.6万吨一路飚升,至2000年达到160万吨,包揽了中航油总公司98%的进口订单,在全国航油进口市场的份额也占到92%。与此同时,利润自1998年起便以每年100%以上的速度增长(参见附表)。

不过真正引起投资者重视的并非招股说明书上列出的上述财务数字,中国航油在新加坡的上市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长期享有的航油垄断概念。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颜・波特称,“中国航油已成为外商进入中国航油市场的惟一通道。”

中国航空油料(新加坡)股份公司总裁陈久霖对此自然心中有数。在预路演后,陈久霖与负责承销的投行人士就隆重地用三个概念来包装中国航油的故事:CHINA(中国)、PROCURE ARM(贸易手臂)和PUDONG(浦东)。

CHINA和PROCURE ARM合起来,就是中国航油的垄断概念: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是中国航油市场惟一的垄断寡头,而中国航油则是总公司伸向海外的惟一贸易手臂。根据招股说明书中的描述,母公司中航油在2000年3月正式下发文件,要求包括参股企业在内的所有下属公司在今后几年内进口航油必须通过中国航油;2001年10月,中航油总公司又再次承诺决不撤销以往的安排。

在整个路演过程中,母公司的支持一直是浓墨重彩渲染的要点。这一市场前景显然极为诱人。中国在1999年航油消耗量为470万吨,还不及美国的7%,但是植根于广袤的国土、庞大的人口之上的迅速成长的经济却为民航运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对于上游的勘探开发炼制,处于产业链下游的航油供应对于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外国投资者而言更易进入,利润空间也更为可观。

“浦东概念”则是指根据上市前的安排,此次筹集资金的一部分约2000万新元将用于购买浦东国际机场航空油料供应公司33%的股份。不仅在上市过程中浦东成为瞩目的焦点,上市之后股价在元旦前后大幅飙升,也源于外界盛传收购浦东公司一事已获重要进展。在投资者看来,这意味着垄断的“贸易手臂”向国内市场的延伸。

与此前中石化34.64亿美元和中石油28.9亿美元的筹资额相比,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拿到的8100万新元实属九牛一毛。但中国航油的成功上市,暗示着即使有中石化和中石油这样垄断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庞然大物在前,投资者对于以中航油为代表的中国成品油终端供应市场仍然抱有浓厚的兴趣。从上市前的忐忑不安到上市后出人意料的高额认购,“采购手臂”在海外的单兵突进,为庞杂的航油公司群体测出了资本市场的深浅。

争议声中

无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中国航空油料(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在公司内部引发的争议从未平息。一位中航油内部人士透露说,在上市问题上,中航油曾经有过双翼齐飞的提法,即一方面让其最大的分公司华北公司在国内A股上市,另一方面让负责进出口的新加坡分公司在海外上市。

尽管早在1997年中航油总公司就拿到了国内上市的额度,然而公司决策层的意见分歧延缓了华北公司的上市进程。反对上市的一方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新加坡公司与华北公司效益都不错,因此保持现状最好,没必要把利润拿出来与别人分享。2000年就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华北公司即中国航空油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计划在争议中搁浅了。

与此同时,新加坡分公司即中国航油的上市计划却悄无声息地向前推进。按照公司内部人士的分析,中国航油上市的成功得益于两点,其一,海外公司的独特地位使得中国航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游离于总公司的控制;其二,华北公司在公司全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远远超过仅承担进口采购任务的中国航油,因而总公司在上市的利弊考虑上,对于华北公司会比对中国航油谨慎得多。

中国航油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5月26日、由中航油、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最初的名称为“中国航空油料运输(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当时中航油的进口还依赖于国内石油行业在海外的机构,成立之初虽然抱有自行采购以节约成本的想法,经验的匮乏却使分公司最后选择了做运输。1995年中航油收购了另外两家合资伙伴的全部股权,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和规划,包括获得在海外采购石油的种种授权,1997年7月1日中华航油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航空油品贸易。1999年公司实现营业额8.92亿新元(约5.44亿美元),并于当年更名为“中国航空油料(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1997年6月以后,中国航油迅速搭建了航油采购的网络,从一个账面资金不过十几万元的空壳公司变成了注册资金6000万新元、年营业额15.5亿新元(约9.15亿美元)的贸易枢纽,通过它采购的油品在中航油全部进口航油中所占比例从1998年起节节攀升,由92%、98%直至2000年的100%。1997年刚刚起步的新加坡分公司还远未获得现在的垄断地位,当时中航油的政策是在同等价格条件下优先考虑新加坡分公司采购的油品,为了从总公司拿到更多的订单,公司通过批量运输、比较采购等手段成功地压低了油品的价格,1998年就从总公司的26船货中拿到了21船的订单。

中国航油走得比总公司的期望更远。1999年和2000年,中国航油又在开发天然气、原油等新油品贸易和拓展客户方面开始了尝试,到2000年,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贸易额达到了6%。在拓展生存空间的努力中,上市被新加坡分公司提上了日程,而海外公司的相对独立性和新加坡分公司独特的成长经历使它突破了中航油系统内部的种种争议,直接从中国民航总局拿到了海外上市的批文。到2000年3月之后,实际上中国航油在上市问题上已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障碍。

2001年11月18日,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新任总经理海连成参加了中国航油在新加坡马来亚大酒店举行的上市路演,以单兵突进形式趟出的上市之路,最终赢得了总公司的认可。中国航油的上市成功为华北公司重启上市目标打开了通道,元旦前后,已被搁置的华北公司上市问题再度提上议事日程。据消息人士透露,会后的最新说法是“积极推进,谨慎操作,但暂不增加新的成本投入”。实际上,管理层对于上市已无太大疑义,新的问题来自于中航油总公司正按照民航总局确定的改革方案进行重组,而新近几个垄断行业的改革主导权统一移交计委之后,航油与航材公司是否合并成为了疑问。华北公司还将在“积极推进”中继续等待。

垄断还会有多久?

垄断概念虽然暂时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但同时也面临着何时取消的质疑,毕竟它不是创造利润的真正来源。

事实上,多年以来,垄断带给中航油的不仅是高额的利润,同时也意味着重重束缚。2000年上半年民航全行业亏损5.6亿元,从那时起,业内外对于航油价格高企的议论就不绝于耳。随着油价的上涨,航油成本在民航运输企业的成本构成中从21%上升到30%,一些航空公司甚至将亏损原因归之为航油垄断。在中航油一枝独秀的高额利润与国内航油价格高于国际近一倍的事实面前,作为中国航油市场的垄断者的中航油几成千夫所指。

“长期以来,中航油被赋予的职责不是效益,而是保证供应;与此相联系,中航油的全部组织构架也是为完成这个任务而设立。”中航油企管部的一位负责人在谈到公司内部改制问题时解释说,“比如说,国家在哪里修了一个新机场,民航总局就要求我们把航油供应到哪里。至于成本、效益都不在考虑之内。”

时任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总经理的郭永年也对此进行了辩护。国内航油出厂价本来就比国际市场的到岸价高出近一倍,另外炼油厂与机场的不配套布局也加大了长途运输的成本。郭永年强调,油价一直由国家政府部门掌握,中航油从来没有定价权。按照规定,机场不分大小,油价均是固定的统一价格,中航油就必须抽肥补瘦。中航油甚至也没有进口权,所有进口航油都必须按照计委每年下达的配额,经过三大石油公司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完成,这也限制了在采购中压低成本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航油在享受着垄断好处的同时,也被迫接受了僵硬的计划安排下的种种束缚。因此,只有最终打破垄断,确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公平的竞争规则,中航油才能成为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航空母舰。另一方面,航油市场的放开也可以为民航运输企业营造一个具有更多选择的市场环境,从而加快整个民航业的市场化进程。

早在中国航油上市之前,中航油的各个子公司们便在探索市场化运营的可能,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合资公司的出现。深圳机场航空油料有限公司是合资的最早尝试,由英国BP、香港富地石油有限公司和中航油总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则是将合资推向区域化的开始,这家目前民航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承担了华南五省16个机场的航空油料供应服务。在BP的推动下,华南蓝天正在通过业务流程重组转换内部机制,通过买断工龄、待岗、内部退养和组合使用等一系列安排,力图改善公司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成本。根据BP的要求,原本200人的广东分公司将精简为80个岗位。“现在,一去蓝天你就能感到那里的工作氛围和其它分公司很不一样,”中航油总部的一位官员说,“有时候,改革必须要有外力推动。”

第4篇: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关键词]航天;新闻由头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107-02

航天是新闻富矿,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非常多,如何让这些新闻事实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在公众的面前,从而形成一定的影响,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呢?这考验航天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由头处理能力。什么是由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可作为借口的事。新闻由头,又称新闻根据,是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事实成为“新闻”这一特殊产品的“跳板”。简言之,就是一则新闻为什么在这个时期,而不是在其他时期。

航天是高技术密集行业,虽然有价值的新闻点非常多,但由于提供新闻线索的基层通讯员(许多是技术人员)都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经由他们提供的线索往往还只能称之为“新闻事实”,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需要进一步加工,甚至有许多有价值、有影响的新闻事实还埋藏在日常工作和生产一线中,等待记者和编辑进行采编“打磨”,为它们寻找一个合适的报道时机和报道事由,使之绽放出独有的光泽。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笔者在进行新闻采写和编辑的过程中,一方面有感于航天科研生产一线好的新闻线索太多,另一方面又一直在为如何能更好地把这些新闻线索报道出来而苦苦探索,由此更感新闻由头的重要性,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下面浅谈航天新闻如何寻找适宜的新闻由头。

第一类,以航天重大型号发射作为新闻由头。航天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航天型号均为各个单位配套研制生产并总装而成,在日常工作中,虽然科研技术人员在从事这些产品的配套研制生产过程中有许多技术创新和突破,但由于他们对自己开展的关键技术攻关“习以为常”,或是报道内容偏专业,往往找不到适宜的报道时机。但如果将这些新闻点放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天宫交会对接、嫦娥探月等受到公众热捧的重大航天型号发射中,以此作为新闻由头,许多“沉睡”在科研生产一线的新闻就能得以报道。以神舟九号发射为例,以《返回舱减肥8.7公斤》为题的基层通讯稿件,以通俗易懂的表述,报道了返回舱减重技术攻关的新闻,被《科技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第二类,以社会关注热点事件作为新闻由头。这主要是指利用社会当下正在关注的话题,寻找与之有交集的新闻点,从而扩大新闻的社会影响力,这也是将航天领域的专业新闻事件推向社会公众的一个良好途径。例如,运-20首飞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借此机会,基层通讯员报道的飞机舱内内饰构件的研制生产情况,满足了社会公众尤其是军事迷一探究竟的“猎奇心理”。类似这样的社会关注热点事件还有“治理雾霾”、“新能源开发利用”、“手机通讯”等,这一类新闻由头大部分都和民生有所关联,报道出来之后,不仅对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有很好的作用,甚至还能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新的“航天热”,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第三类,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作为新闻由头。这主要是指以新闻的六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新闻由头。新闻的六要素包括5W+1H,即When、Where、Who、What、Why、How。六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有其特殊性,都能作为新闻由头。如基层通讯员撰写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功中标国电联合动力1.1亿元订单》一稿,就是以What这一要素中“1.1亿元”数量之巨大作为新闻由头的。除了新闻六要素之外,新闻事件性质的特殊性、阶段的特殊性、结果的特殊性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由头,如《新一代运载火箭首件低温贮箱完成绝热层施工》,以“首件”作为新闻由头,《我国航天用第二代结构复合材料技术研究立项》一稿,以“航天用结构复合材料升级换代”为新闻由头。

第四类,以近期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作为新闻由头。主要是指新闻报道与航天发展的大环境要有机结合,是新闻报道符合“语境”的一种体现。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按照上级战略部署,开展的专项活动,这一类新闻的由头是天然的,可谓“应运而生”。比如,中央提出《八项规定》的要求后,基层通讯员对改进会风、文风、作风的报道,体现了航天系统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响应,及时有效地贴合了近期的工作方向。还有一类新闻是一直在进行中的,但是近期又没有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了使之有合适的报道依据,可以采用“借力发力”的方式,即寻找新闻中能与近期发展方向、发展思路贴合的元素,以之作为新闻由头。如在十召开期间,以十报告中的“爱国、敬业”的价值观导向为由头,基层通讯员报道的某班组“10天装配大战”的新闻,体现了航天人的“正能量”,贴合了大的宣传舆论导向。

第五类,以重大节日、纪念日等作为新闻由头。利用特殊的时机,可以使旧闻变新闻,将一些有价值的新闻重新推到公众的眼前,引起公众的关注。如在2014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45周年之际,借机推出有关我国探月工程进展和计划的报道,由此对比中美之间航天事业发展的异同,就能够在公众中传递这些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并使之对世界航天发展的趋势形成清晰的认知,类似的新闻由头还有“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诞辰、航天质量日、安全生产月等。此外,一些国家、国际常设的节日也可以作为新闻由头,从而能与社会关注热点相重合,如 “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植树日”、“环保日”等。

第5篇: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关键词]航天产业;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

[DOI]10.13939/ki.zgsc.2015.23.046

1962年,美国政府及许多私营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通信卫星”的公司,经营商用卫星通信系统,航天产品市场由此开始形成,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机遇,与之相适应的其他航天产品市场也陆续出现。近年来,世界航天工业及其市场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正在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大力发展航天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 世界航天产业概述

航天科技与航天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培育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象征,而且航天科技和航天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也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航天科技和航天产业的发展,对航天产业的投资也不断增长。新一轮的军事质量竞争比过去激烈,各国都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竞争战略、军事机构,发展新的武器装备,凝聚自己的实力。航天产业成为各国发展军事力量的主要载体,并且扩展到商业领域。航天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欧洲和美国为主的竞争体系,各自在国防、商业和民用航空领域保持相当的市场份额。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目前仍保持着航天竞争力的领先地位,在政府、人力资源和产业的主要范围处于绝对优势。欧洲依靠改善政策和空间探索项目,政府方面得到改进,继续保持竞争力。全欧洲的航天制度(包括民用和军用航天)已经法制化,而且欧洲会继续加强其联合政策、多国(跨国)公司以及其他市场结构。俄罗斯人力资源和产业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低,但一直是航天发射活动最多的国家,并通过在发射平台和基础结构方面的战略投资强化了俄罗斯的复苏。日本由于在航天战略上的实质性变化和新的空间法,航天竞争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2 世界航天产业的发展特点

2.1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在世界航天产业发展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融合。市场机制具体运用到航天产业,体现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合同承包机制。利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促进了航天产品的研制和采购。但航天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慢等特性,重大的基础创新型科技研发不可能单纯依靠企业,在这方面政府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各国均明确制定了航天长远发展规划,持续加大航天领域的投入,以重大工程的实施带动空间技术和相关高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商业市场是驱动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仍然是当前航天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

2.2 航天企业趋向大型集团化

世界主要国家的航天企业表现出集团化倾向,通过并购和重组不断扩大航天企业的规模和竞争能力。一系列航天公司合并与兼并的结果,使得当今航天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世界航天科研生产形成越来越集中的局面。航天企业的集团化使资金集聚、产品结构互补、技术互补、市场互补,形成了规模生产能力,产生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实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依靠整体的优势而立于不败之地。

2.3 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持续融合

冷战结束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各军事大国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均提出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实际调整改革围绕的中心和总体的目标就是实现军民一体化,形成富有弹性和市场化的航天产业基础。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使各国对军事装备的总需求量减少,对军事装备的性能要求和战略力量却越来越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强。作为以高科技为特征的航天产业,一定要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带动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 我国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

航天企业具有专业性极强的生产体系,它在航天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国内具有不可动摇的垄断性。另外,航天企业航天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人才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在产品和技术开发上有较大的突破。在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航天企业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通过市场化的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航天企业的市场化首先要有市场化的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一切改革与创新的“总开关”。进行市场化的转型,必须树立市场化的观念。所谓“市场”就是权利对等的买卖双方的自由交易。其中,既有供给方的供给竞争,也有需求方的需求竞争。而市场化改革就是打破对市场的各种限制,恢复这样一种自由交易。而这种“自由交易”的市场经济的理念,正是长期以来按照政府指令进行生产和供给的国有企业所不具备的。

实现航天企业转型,要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竞争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转型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保障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体制保障。

实现航天企业转型,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创新管控体系。新型管控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以市场化观念为指导,挑战行业或本企业内普遍接受的成规定式,重新思考目前的工作方式,寻找新的方式方法,突破“不可能”“行不通”的思维约束,改变企业的管控流程、业务运作流程和组织形式,促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进行战略管控,解决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风险管控,逐步搭建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从根源上规避战略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组织风险等多种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效率管控,以信息化的传输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航天企业转型,要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随着市场化的转型逐步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种竞争由传统的资产、规模等资源的竞争,转移到人才的竞争上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被提升到企业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自由选择的原则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同样适用,实现人才市场化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一是有计划地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断改善企业人才结构。二是实现关键岗位、紧缺人才必须面向市场配置,为企业带来创新和活力。三是建立留住、使用、培养人才的机制,使有能力的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以达到最大的效益。航天企业进行市场化转型,任重而道远,必须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总结提高,不断地增强驾驭市场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壮大。

第6篇: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一、国外航天技术的间接经济效益

1.航天技术转移及二次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航天技术转移及二次应用的领域较多,主要有通信/数据处理、能源、加工与制造业、医药、消费产品、运输、环境等。

登载在1987年《Spinoff年鉴》上的调查报告称:据NASA对在1978~1986年间441项航天技术转移案例的分析表明,美国航天技术二次应用效益在这9年内的实际效益是216亿美元。航天技术转移增加就业工作岗位35万个,共计有16种不同的转移途径,其中主要有:①NASA技术的直接使用;②NASA帮助“制造市场”;③靠NASA的测试或使用,使新产品商业化的过程加速;④NASA的工业应用中心帮助私营企业将航天技术转为民用;⑤通过NASA技术人员的流动,将航天技术转为民用产品;⑥将航天技术向其他政府部门转移;⑦通过NASA的日常活动将航天技术转为民用。

表1 航天技术转移及二次应用的实际效益 最 终 用 途 案例数 增加销售

或节约成本

案例数 实际效益(单位:万美元)

增加销售 节 约 总 额

运输 40 18 988786.5 11662.3 1000448.6

工业(制造与加工) 170 107 576764.9 6783.7 583548.6

医药 61 31 200303.6 3061.3 203364.9

消费产品 24 18 127829.4 52.4 127881.8

公共安全 27 16 34788.8 55.5 34844.3

通信/数据处理 51 32 17100.7 5196.4 22297.1

能源 30 13 20350.0 1561.3 21911.3

环境 16 11 1696.2 2178.8 3875

其他 22 13 165498.9 1023.2 166522.1

合计 441 259 2133119 31574.9 2164693.9

由表1可见,大约60%以上的技术转移案例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中,67个案例是利用NASA技术经过二次开发,创造了一些新产品或新工艺,为企业建立新的生产线,或创建一家新的企业。

2.减少非常态经济即“灾变经济”造成的损失而隐含的经济效益

有学者认为经济包含着常态经济与非常态经济即灾变经济。人类为了把非常态经济造成常态经济的损失降低到最大程度,为此常态经济必须支付非常态经济索取的保险金,这笔资金就作为国家安全和救灾支付。据专家计算,摧毁20个经济脆弱点相当于摧毁最大的44个城市社会功能。利用航天技术保护这些经济脆弱点,这就防止或减少了灾变经济造成的损失,本身就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3.航天事业发展导致了若干新技术群体的问世与应用

航天技术几乎博采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又不断对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提出了许多崭新的领域和高难度的课题,为一些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机会,给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若干新技术的问世。

(1)促进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为适应研制导弹的需要而诞生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翰·莫尼亚和约榆·艾儿凯克教授,为了适应导弹弹道计算的需要,于194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世界上第一台巨型亿次计算机ILLIAC-5也是为美国NASA研制的。可以说没有航天工业的高需求也就没有计算机行业的今天。

(2)促使集成电路的诞生和发展50年代,美国为了争夺空间优势,适应研制新型导弹和空间飞行的需要,在五角大楼和NASA的大力资助下,集成电路才得以诞生和成长起来。1960年,在美国集成电路开始大规模投产,1962年的产品全部被军方购买,1965年军方购买量占总产量的一半,到70年代末期,降到10%。集成电路是随着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和发展的,而后逐渐推广应用于其他领域。

(3)促进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的发展据国际石油研究机构计算,按现在的消耗量,从1998年起,再过42年,世界上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9991.2亿桶就会被开采完了(有资料说要70年,也有的说要100年)。矿物燃料属于非再生资源,终有一天会被消耗贻尽,而且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正在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对地球将发生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类必须寻求新的且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的能源。在地球上开发洁净能源受到各种限制,大气层中的云和地球的昼夜循环严重制约着太阳能的采集,核能的开发则受到核废料问题的困扰。利用空间高真空高洁净环境可以高效率地采集太阳能,从地球外天体可以采集优良的聚变材料。显然,航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当前航天技术在环境保护和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成为世界航天界的热门话题。

(4)促进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应用航天事业促进了一大批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新型复合材料、高性能合金结构材料、烧蚀材料、阻尼材料、密封材料、机敏材料等一大批新材料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而涌现出来,进而推广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空间微重力环境又为高性能材料的生产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5)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从阿波罗计划结束后,美国的一批航天企业转向海洋开发,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开发的迅速进展,使美国在海洋开发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美国是唯一作好海底开发准备的国家,它已向开采铁锰结核矿的六国国际财团投资,其海洋石油开发也从浅海发展到了深海。

(6)促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技术的发展促进通信技术发生革命性的突破。卫星通信实现了信息传递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使信息可以快速、高保真、大容量地传递,全球通信网的建立使得地球上任何两地之间的通信成为可能。迅速发展的卫星全球导航定位技术,正在改变着地球上一切旧有的交通、通信、联络方式,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4.航事业发展更新了人类的知识体系

航天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更新了人类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1)促进系统工程管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系统工程管理软科学也是伴随着导弹技术、空间技术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如今该学科已经广泛地用于政府部门、科技、经济、军事以及企事业机构的决策和预测工作,对工程和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和评估,把决策科学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促进基础科学的发展航天事业在各个方面促进了基础科学的发展。应用数学、高能物理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地学、微重力物理学、材料学、空间生物学、空间医学、信息学、微电子学,等等,均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壮大起来。

二、我国航天技术的间接经济效益

作为高技术产业之一的航天技术,为科学研究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和新的学科。我国的航天技术在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渗透应用中,带动了其它新兴学科和工业部门的发展,产生了二次效益。

1.航天技术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群的带动作用

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一系列支撑技术,因而通过技术发展的“需求效应”带动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发展。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它们的发展,拓宽了它们的研究范围。对于海洋开发和生物技术来说,航天技术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工具和研究手段。航天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空间科学、微重力研究与实验等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发展,如阿尔法磁谱仪实验将开创空间科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

由于远程导弹和运载火箭600多种新材料的国产化需要,以及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集成化和高可靠性方面发展,国家投入了相当的财力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带动了诸如玻璃钢、氟塑料、高强度合金和稀有金属材料,以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遥测遥控技术、雷达技术和工艺技术的发展;并扩展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结构静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在航天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总投资中相当大的比例转移到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据不完全统计,航天研制部门用于研制运载火箭和各种卫星的投资,有60%~70%转移到了其它工业部门和科研单位。资金和技术的转移,有力地推动了这些部门的技术进步。据统计,建国以来研制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因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而研制的。由此可见,航天技术产业的辐射能力是极其强大的。

以长征2号运载火箭为例。在研制过程中,航天部向有关部门辐射出4800多项科研、试制和生产项目,涉及27个部、委、局,25个省市自治区,共1300多个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在运载火箭第三级的研制中,共辐射出397项研究项目,其中冶金部门88项、化工部门129项、建材部门86项、石油部门25项、纺织部门8项、中国科学院6项、轻工部门45项。仅航天工程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就达15个门类,约2000个品种,上万个规格,分布在全国的300多个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若进一步考虑二次辐射,其辐射能力就更难估量。所以说,航天技术与其它科学技术在应用中相互渗透和创新,扩展了航天技术本身的应用范围,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

第7篇: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结缘航天20年

张庆伟1982年自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进航空部603所从事飞机垂直尾翼设计工作并担任工程组长,三年后重返母校读硕士研究生。1988年,张庆伟进入航空航天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从此与中国航天结缘。2001年11月起,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创造了辉煌业绩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而近20年中国航天业进入一个突破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其间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张庆伟几乎都参与其中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989年1月下旬,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合同最终签订。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香港亚洲卫星公司所有的亚洲一号卫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颗用长征火箭发射的外国卫星。

休斯公司对发射“亚洲一号”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卫星必须在起旋后脱离火箭。在论证会上,坐在后排的张庆伟大胆地提出用计算机建立仿真模型的想法,并立即被会议主持者所采纳。于是,他一下子从预备队提到了突击队。

张庆伟很快完成了星箭起旋方案分析。1989年11月,张庆伟带着方案去美国洛杉矶,同休斯公司进行最后的谈判。在谈判桌前,他从容不迫地指出对方在技术问题上的几个错误,随后,在对对方技术方案计算验证后,美国人终于竖起了大拇指,方案获得通过。

1990年4月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一举成功,并创造了休斯公司已发射的32颗同类卫星中入轨精度最高的纪录。中国火箭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为此做出了开创性工作的张庆伟,因而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随着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二捆”也进入了研制的最后冲刺阶段。此次,张庆伟又临危受命,在距合同规定时间仅有40天时间里,与另外两位老同志一起,提出和验证成功了“长二捆”火箭卫星整流罩平推分离方案。

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首飞成功,为长征火箭开拓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力挽中国航天的国际声誉

1996年是中国航天业的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长征火箭两次发射外星失败,使进入国际市场立足未稳的中国航天声誉受到重创,部分已签订的发射合同被取消。

当年8月,张庆伟走马上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他的第一个使命是任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责任人和发射队队长。这是继两次发射失败后长征火箭首次恢复发射卫星。

张庆伟深感责任重大。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严格质量管理,带领全体研制人员团结一心,负重拼搏。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地将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打赢了长征火箭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一战。这一年,长征火箭实现了包括美国劳拉公司研制的亚太二号R卫星在内的“六战六捷”,为挽回中国航天在国际上的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载人航天结伴而行

1999年7月,38岁的张庆伟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曾当过长征二号F火箭副总设计师的张庆伟,再一次与载人航天结伴而行。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一飞惊天,长征二号F火箭完成“处女作”;一年后,中国第一艘按载人要求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2001年12月,张庆伟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党组书记。同时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

2002年,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先后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国航天人创造了一年之内两次发射飞船的“奇迹”,也宣告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无人试验的圆满成功而进入载人飞行阶段。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返回舱安全着陆,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从2001年12月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起,张庆伟就提出,航天产业必须处于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前沿。航天事业白手起家,不仅技术上需要自主创新,管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工程管理创新成果。

“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系作保证,只有把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突出问题。创新应是永恒的追求。”

第8篇: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今年9月,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夺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又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迈出的一小步,代表着我们在科技创新征程上迈出的一大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全体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广大航天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拼搏奉献,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全体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研制、建设、试验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指战员,向荣获“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的翟志刚同志,向荣获“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的刘伯明、景海鹏同志,向所有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向热情支持和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向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决策实施和不断推进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大以来,党中央从世界科技大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适应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三步发展作出全面规划。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6年来,各系统各单位和广大航天工作者团结一心、群策群力、锐意创新、拼搏奉献,突破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先后实现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等重大跨越,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载人航天工程不仅有力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关领域加速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出依托重大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广大航天工作者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增添了精神力量。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显著提高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念,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成就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是自强不息、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是爱好和平、积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奋斗的民族。

同志们!

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动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组织重大工程建设的认识,为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一,科学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广大航天工作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成功是硬道理,始终用“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成功、确保万无一失”统一思想,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各方面各阶段的建设,形成了人力、财力、物力最佳组合,确保了工程建设和重大试验顺利实施,促进了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又好又快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不断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当代、无愧于后人的业绩。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凝聚强大力量的政治优势。载人航天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全国数千家单位、几十万科技大军承担研制、建设、试验任务。各系统各单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大协作,自觉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全力为成功的强大合力,谱写了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时代凯歌。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国家的显著政治优势,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强大制度保证。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这一显著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第三,自主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广大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题,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了工程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牢牢掌握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

第四,爱国主义是成就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是一切时代成就一切伟业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各族人民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爱国主义始终成为激励我国各族人民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同志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造层出不穷,不仅给世界生产力发展带来巨大推动,而且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我们只有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战略主动。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努力做到后来居上。我们一定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充分运用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们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改革创新精神是改革开放培育造就的伟大精神,也是推进改革开放须臾不可缺少的奋斗精神。只有锐意改革、不懈创新,才能不断开拓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不断增添发展进步的蓬勃活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培育改革创新意识、增强改革创新勇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努力使改革步伐持续迈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必须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使改革创新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在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上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我们要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任务,切实增强国家科技实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只能依靠自主创新来获得。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必须加快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若干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必须紧紧抓住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重要影响的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带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整体跃升。

我们要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归根到底有赖于各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谁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吸引、凝聚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够掌握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来。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奠定坚实基础。杰出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必须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发扬我国科技界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发扬科学求实、严肃认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优良作风,自觉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始终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保障,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而具有活力的科技体制,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重要保障。必须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使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统一,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必须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事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社会进步、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必须完善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科学统筹涉及科技发展的重大关系,加快科技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必须进一步形成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竞争机制,坚持国家科技计划对全社会开放,支持和鼓励国内有条件的各类机构平等参与承担国家重大计划和项目,鼓励企业主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努力形成全社会踊跃参与、各方面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

第9篇: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范文

自1958年至今,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在硬件规模低于先进国家的情况下,为了提升资源利用率,中国航天人利用IT技术通过仿真计算,将大量不确定性和风险识别排除在发射前,并设计出系统最优的任务方案,极大减少了发射任务次数,大量节省了资源。如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美、苏均采用飞船与飞船对接方案,完成3次对接要发射6艘飞船,代价较大,周期也较长,而我国通过仿真计算,提出了发射一个目标航天器,再相继发射3艘飞船分别与之对接,只需要进行4次发射,还可以提前验证一些空间实验室的建造运营技术,从而实现了大系统方案最优。就这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不到发达国家1/10的经费投入,实现了与之比肩的不凡成就。

为确保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安全可靠,需要进行大量仿真实验,验证系统总体和各分系统间的匹配性、稳定性、协调性,并通过人为设定各种极限状况,发现任何有可能导致飞行任务失利的因素。联想和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共同建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仿真实验室,一套以数十台ThinkServer和ThinkStation为核心的仿真系统,拥有了强大可靠的计算能力,得以设置各种不同状态,从容进行上万次的仿真计算,确保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在华太空的完美对接。

由于航天动力学系统高度复杂,航天器轨道计算向来是一种高度密集的运算,特别是实时轨道计算,对计算机性能要求极高。联想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总体仿真实验室配备了强大的ThinkStation工作站,以双路高主频至强E7处理器、海量内存、固态硬盘阵列和冗余电源系统,承担了往往连续数百小时不间断的高性能轨道计算。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