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精选(九篇)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

第1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发展

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已成为启动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大都是一些土特产品或优势农产品,原料分散,资金技术含量要求较低,所需劳动量大,工艺相对简单,因此适合于乡镇中小企业生产,从而非常有利于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据文献资料报道,在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小企业在全国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出口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952年和1958年日本中小企业的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87.9%和84.1%。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中,这些产业又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该产业,反过来又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组织程度的松散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性,使他们难以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使农民在走向市场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入世”挑战,表现出无奈和困惑,习惯于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订单农业,则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按照国际惯例,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户的关系应日趋紧密。在国内很多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已经形成。一些龙头企业把基地和农户作为“第一生产车间”,通过公司(企业)加农户、契约加服务、服务加农户、科农工贸一体化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龙头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 各地的实践表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力的大小决定着结构调整的规模和成效,也决定着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哪里有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哪里的结构调整就顺利,农产品就销路畅、价钱好,农民的收入也就高一些。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等于找到了市场,收入也就有保障。 从另一方面来讲,围绕加工来种,围绕加工来养,引导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接机制,让农民的种养成果有销路,让加工企业有原料,实现“双赢”。发挥好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链条作用,不仅会推动产业化向新的发展空间迈进,而且可确保农产品有一条进入市场的稳定渠道,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日趋紧密。总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 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增值最大的环节在加工转化,如:美国的农产品总价值构成中,产前部门转移价值占21%,农业生产创造的价值占17%,而产后部门创造的附加值占62%,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增值是生产环节创造价值的3.6倍。一般来说,由初级农产品加工向深度加工和精度加工发展,经过加工转化后,可以几倍、几十倍乃至成百倍地多层次增值。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据统计,全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653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年产值4176万元,其中31259家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平均产值3006万元,其中像三元、伊利、蒙牛、双汇、华农、旺旺、夏进、汇源、德大、华龙、鲁花等一大批企业不仅规模大、效益好、有品牌,而且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 目前,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低,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少,尤其是后者,是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素质和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加快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可以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把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都纳入农业的全部内容,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抓住当前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更大规模地实行农产品加工转化,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将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7:1,而我国只有0.43:1。没有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由于其需求性小,科技含量低,因而形成价值低和竞争能力不强。当今世界各国的农业竞争,已不仅表现为初级农产品和单个生产环节的竞争,更表现为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有利于保持和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原料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相对降低某些初级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从而使比较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比较优势。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

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国外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20%至30%甚至50%。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家庭在外就餐趋势增强,城镇居民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1.8%,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年中将有1亿农村居民转移到小城镇。

第2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自贡市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81-03

四川省劳动力供需不协调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自贡市为主体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意见。

1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性分析

11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农村农业经营模式逐渐由分散经营转为规模经营,使农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更为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其对农业经营新模式、现代农业及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另外,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回归效应,新型农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

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持续外流,特别是因新生代外流,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过于严重即农村有效劳动力减少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进程,导致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变缓。同时,农产品供需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农村经济跟不上,农民收入少,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外流更为加快,使农村劳动力更为稀缺,农村经济更跟不上。这种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容纳作用

以来,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村获取了更多的经营自、发展潜力和劳动力容纳量。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吸纳了部分劳动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广阔的农村就业渠道的拓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率等的提高,这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能于农村就业,融入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农村相对能力的自我提高,也是城市后备能力的提高。城市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就有相当多的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即城市压力直接向农村转移以求减少对城市的冲击,保障城市体制和经济等的相对稳定。在解决城市危机的同时为农村引入相对数量的人才,促使农村劳动力年龄、素质结构等合理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具体的探讨分析。

2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21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特征

211农村劳动力由劳动力剩余变为有效劳动力不足

据自贡市农村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措施(一)中表述:近年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数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0%①,且劳务输出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又据该市自流井区、大安区、贡井区、荣县对4个乡镇的12个村37个社的具体调查:适龄劳动力6117人,外出务工3076人,占适龄劳动力的5029%,且男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768%②。

可见,当前自贡市农村后续劳动力严重匮乏,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势。该市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时忽视了农民老龄化进程和输出劳动力返归所需时间及回归年龄,对青少年外出打工的情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劳动力情况不佳,农业生产本身风险大,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农村条件的相对较差,使新生劳动力不愿留在农村从事生产,老龄劳动力和女性则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而因老龄及女性劳动力体力有限等原因使其只能粗放式种植。很多区县的粮食播种、管理、收割严重缺乏劳动力,青壮年在外务工,家里承包地请人耕种、老年人请临时工收割或直接放弃耕种的情况日益普遍。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

21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向外输出的劳动力的素质比留在自贡市的劳动力的素质更高,导致呈现农村可塑人才过度外流、老龄农民积聚和本地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现状。虽然高学历毕业生在逐年快速增长,但留在农村发展的却极少。自贡市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初中及小学以下学历者占农村劳动力中的大多数。许多乡镇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机构,没有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农作物生产仍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尽管政府等有关部门向村镇赠予了农业方面的图书,但因村镇农民文化程度过低而使自学改进农业生产的效果极差。农村劳动力现今的偏低素质明显难以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13外出劳动力出现近乡、回乡就业和季节性回乡务农趋势

选择在成都等离自贡近的城市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其中年轻人的人数增加尤为显著。农忙时节有一定数量的中年打工者回家帮助播种、收割,但中年打工者是考虑到家中年迈的父母难以操持农忙事务,为减少农忙成本才回家务农。当前农业生产效益仍不足以引回农村劳动力,农村现有及潜在劳动力十分稀缺。

农业产业化经营正覆盖进行,但进度相对缓慢且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平衡。自贡市优质柑橘、特色蔬菜和乡村旅游三大产业带基本形成,粮食、生猪、肉鹅、笋竹等产业形成了销链。但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速度相比,自贡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偏慢。另外,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某些区县相对集中,余下的区县只出现极少的产业化经营或根本没有产业化经营,这令自贡市的市区和县镇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和贫富差距。

23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这必然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首先,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收入较低阶层收入的增长率超出了一定限度也会带来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动。最后,随着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收入、消费水平等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周转循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便相应加快。

农村劳动力数量变动会引起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动。自贡市农村劳动力过多时,农村经济会更倾向于传统密集型的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以防止农村劳动力过于闲置的状况出现;农村有效劳动力不多时,则需要向新型化、现代化的农村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以保证农业产量,并发挥农村后勤补助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承。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的实现或完善需要资金和相关经济政策支持,而农村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农村劳动力及其技术等要素的参与。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体现了当前解决农村农民就业问题不再是纯粹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而是寻求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和有效劳动力回流、引入的均衡发展。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竭力发展农业经济和相关行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外来或回流人员的充分就业。

3促进自贡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优化农业经济产业模式及结构

根据区域、资源、交通等情况加大对地区特色化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少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自贡市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努力形成自贡市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销一体的农业产业经济模式,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维持并开拓农业产品的供需市场。另外,近几年,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获得了高速发展,但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提出优化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32坚持本地农业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

本地农业经济产业是一个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其他各类经济产业的同时不能减弱对农村固有经济产业,如自贡市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维持及发展。各地区应加大力度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向新型、高科技含量、多样化方向发展,加大对粮食农业的生产基地或生产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劳动力务农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自给的情况下仍有且仍愿意将多余农产品向市场供给,满足本地及外地的粮食需求,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一方面,根据地区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发展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农业生态园和农业产品基地等为整个农村树立榜样;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考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利用;在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则根据当地情况并借鉴农业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尽可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另外,增加各地区的交流,实现经验的分享和良好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将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积极改进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改进农作物生产收割技术,增产节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等。此外,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农业经济长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

33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以前认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今当转变观念,在能发展农业的前提下帮助农民创收,如渔副业规模化增收、投资创收等。这就要求在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要适当引导或以优惠政策等方式让金融、保险等行业能够并愿意将资金投入农业,如“微贷”业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并结合区域情况,针对性地加强配套措施。

34培养、引进人才并促进外出人才回流

341加快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自贡市应加强对农业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改变在农人员的生产经营观念。增大对农村教育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投入,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农业知识入乡交流等活动,促进在农人员对生产模式与经营的理解。选取典型地区建立生态园、农产品加工基地等,以实际可见的成果促使农民改变“务农没有收益”的观念,增加农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农村基层领导人员及近农岗位的年轻化并加强其继续教育,使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准确认知,充分发挥其引导、带头作用。另外,促进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等的理解和运用,适时更新和传播农业技术及信息,并使农村与城市发展接轨。

342发展“归雁经济”,重视农业与农民就业的兼顾性

根据当前农民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的日益强烈和农村经济发展缺少有效劳动力的情况,鼓励并引导经商成功人士、外出务工人士回乡创业,使回流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领头羊”作用。同时,创造近乡就业、本乡就业及兼职就业的机会,适当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中预留不需太多专业知识的兼职岗位,促使在农人员的流动性就业和兼职性就业。此举既能带动农民的收入增长,也能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35加强对农村的宣传

主动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宣传农村中有效、新颖或具领先优势的技术等,积极组织开展新闻会、主题宣传月、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起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和重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机会。同时,可先发起自贡市市内农业技术交流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交流会等,适时适度发起省内外及以上的交流会,借此促使农业发展并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36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自贡市政府有关部门需扶持并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辅助,分派专员深入农村调研,向农民提供持续性的农业指导等。同时,研究并规划各地区可能发展的农村经济,付诸实践,在有典型示范农村经济的前提下,继续促进本省农村经济的各地区相对均衡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另外,农村人员就业现绝大多数都是自主寻求方向和职位,缺乏地区针对性而不能满足地区用人的需求,政府可适当引导并进行针对性培训,同时鼓励高校、社会力量形成培训机构加入。

4结论

农村作为劳动力的“资本池”和长期的分散城市危机压力的载体,必须具有对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匹配问题的调节功能,以便在承接外来压力的条件下还能继续发展。同时,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的农村人口大市的最终发展必须结合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两者的发展。

注释:

①自贡市农村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措施(一),wwwzgfgwgovcn/content2,20130910.

②戴相材,范学银自贡农村劳动力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09(3).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2]黄季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蔡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管晓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悖论”[J].决策与信息,2006(4).

[5]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第3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农村政策不配套。我国经济发展是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条道路。如今,正是工业反哺农业,而对农村农业的政策仅限于粮食补贴一项上,不能在大规模范围上对农村经济形成大力推动。

1、市场供求信息不平衡。农村地区,受地理条件、经济发展、交通状况等一系列限制,与外部交流少,导致市场信息失衡,不能有效把握市场时机,错过发展良机。

2、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的主体。农村地区,很多东西都是依旧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下,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更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不能使有效资源最大化利用。没有竞争,不能激发创新和改革生产力的进行,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3、农村基层管理队伍素质欠缺。农村地区,基层管理队伍不大,其管理水平与素质也有待提升,多数为村中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掌握现代化科技能力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从领导方面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带领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发展。

4、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村民经济来源少基础薄弱,日常开支庞大。除了用于子女教育上,家用电器,住房条件都有很大需求,而这也是不菲的支出。

5、农村地区人口的总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由于受地理条件、交通水平的限制,视野不开阔,缺乏冒险精神,顾忌比较大,难以全副身心对新事物投入。另外,接受高新科技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科技生产力带来的方便,科技转化率比较低,致使先进科技与农业发展脱节,农业发展缓慢,基本上维持着原有水平和管理模式。

二、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首先应当明确如今经济发展形势下的指导思想以及目标任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贯穿经济发展始终,从而统揽“农村农业农民”三大问题的工作。把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基本目标。把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大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眼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体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相适应的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体制,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可依靠的体制。使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更加完善健全,农村基层管理组织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保障制度更加完备,经济文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性不断增强。其次,要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念,不断推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进一步转型,逐步改变农业方面对现代化资源利用的情况,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大农村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使所有资源功效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改善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努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村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走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提高科技贡献率,把科技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而不断地增强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利用率,将产品增收从加大成本方面向加大现代化科技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方式向现代化发展方式跨越。

2、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让村民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化的发展经济,永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素质需要有一个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可以逐步缩小与现代化的差距,带领村民找到经济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整个农村的科学文化素养,学会对现代化科技进行运用,增强科技转化率,了解发展的大方向和外界经济发展水平,横向纵向对比,找出优势与不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3、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核心内容进行研究的意义

第4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1.1“三农”问题的基本状况

1.1.1农业发展

(1)农业发展主要成就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由于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多年来,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农村内部结构逐渐向效益转变。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稳步发展。

(2)吉林省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农产品需求不旺、市场疲软、库存增加、价格下降、生产过剩的情况下,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一是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加之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质量差,加工档次低,在国家取消补贴后,外销市场难以扩大,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人世后,南方主要农产品消费省将会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这样势必影响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面对挑战,吉林省农业必须确立自己的发展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突出比较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注意工农对接,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1.2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稳步发展两个主要阶段。并且我省小城镇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显示出来,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及对其利用程度和工作情况的不同,各镇具有不同区位和资源特点。我省小城镇多数位于交通枢纽、经济相对发达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从历史变革看,有些镇是历史形成的老镇;从资源上看,我省小城镇自然资源潜力很大,具有丰富的土地、水、矿产、能源、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尽管近年来全省小城镇较快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在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靠乡改镇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的。全省小城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较,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是:(l)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2)结构层次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建资金短缺。

1.1.3吉林省农民收人状况

改革开放20年来,是吉林省农民收人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分阶段来看,农民收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却呈阶段性递减趋向。吉林省虽然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但从农民收人看,粮食增产并没有带来收人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人均收入从全国的第4位下降到目前的第13位。从地方财政实力看,一直都没有改变“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面貌。县乡财政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的矛盾较为突出。

1.2农村经济发展总趋势

《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五”规划》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l)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推动农村经济整体优化升级,实现在较高层次的协调发展。(3)把增加农民收人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稳步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解决农民收人增长滞缓问题。(4)努力扭转全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初步形成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的思想,着重完善小城镇服务功能,发展小城镇经济,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1.3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

我省农村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就给农村公路提出了新的要求:

1.3.1出行方式与出行观念的转变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环竟的改善以及农民收人的增加,农民的出行方式已由过去的步行、畜力车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农用机动车和公共汽车为主;人们的出行观念也由被动转为主动,摆脱了封闭的自然经济下小农思想,开始寻求多种经营、联合经营、进城打工等增收渠道,出行愿望与频率大为增强。这就要求农村公路在通达方面、路面质量方面和运输设施方面都要有较快的发展,从而活跃农村人口、物资和信息的流动。随着农民收人的增加,这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1.3.2耕作方式和农用物资来源的转变

农作物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人力、畜力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机械化为主,这使得大面积耕种成为可能,同时要求农村公路提供必要保障,我省机耕、机播面积总体增长很快,但是东部山区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其农村公路网络不健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都由过去的自给自足发展为择优选用,这使得农用物资的流动范围扩大,带来了农村公路运量的快速增长。

1.3.3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很快,农村城镇节点的结构得到了优化,随着进一步加快强市、强县和强村的建设,要求这些节点附近有发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保证资源的均衡流动,同时也进一步发挥一强带弱的辐射功能。

1.3.4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

我省农业结构正在发生质的转变,特产村的发展、粮食深加工范围的扩大以及产业带的形成,都使得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得到扩展,农村公路网的节点的性质不再主要是行政上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功能性节点。这要求农村公路的网络化越来越复杂。同时也应看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虽然都是经济范畴,但其经济学属性确是不同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是要以在农村的面域上发生产业经济为指向。交通部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所的交规划「2000]418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快农村公路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和交通部交规划发[2000]723号文件《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中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精神:规划要以“服务与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同时指出了农村公路发展的建设重点,即抓好“三路”。这些都说明农村公路规划不仅是以发展产业经济为导向,同时,为适应农村面广、车少、经济活动频度低特点,农村公路的发展,不能主要以交通量来导向规划的制定。综上为我们指出了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原则,并以此制定我省农村公路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结构配置以及建设序列的安排。

2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墓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九十年代初期,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交通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但吉林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任务,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了“四纵三横两环出口成网”的交通总体规划,并提出了“先保畅通,后上标准、上等级”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性政策和行业管理办法。其次建立投资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地发展农村公路。再次按照先集中力量解决晴雨通车,再提高技术等级,改善路面状况,然后再将建设重点逐步向提高通达深度和广度上发展的步骤,指导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我省迅速发展的农村公路把农村与农村、农村与城市连接起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对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对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指出的小康战略目标,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认为我省农村公路发展仍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l技术等级偏低,通达深度不够。2建设资金短缺,农村公路发展后劲不足。3管理体制不顺,养护管理工作薄弱。

3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

3.1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农村公路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村公路发展,一般是按供求均衡的原则,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确定发展思路与目标,这实质是把交通看作被动的,处于辅助地位的,认为农村公路的发展,只是为了保证不至于由于农业生产要素缺乏运送条件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交通在经济系统中还有非常主动的作用,其发展能够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规模扩张,另一方面是发育进化。二者通常是交替出现的,后者更能实质性地体现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可以靠提高发育进化水平来实现,也可以从扩大规模方面来取得。所以仅仅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研究农村公路发展的战略思路是不够的,还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所处的形态,从促进农村经济发育进化的角度出发,考虑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应是提出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3.2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环境

按照上述基本出发点和方法,研究农村公路发展思路应当对农村公路发展环境进行必要的分析。

3.2.1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是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的有利环境。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根据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农村公路交通作为其中的基础条件之一,应该并必将得到大的发展。

3.2.2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向基础产业倾斜,是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历史机遇。

3.2.3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求吉林省农村公路应有大的发展。广大农民对摆脱贫困的迫切愿望,以及国家对农村公路资金的大力投入,必将给农村公路发展注人强大的动力。

3.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对农村公路交通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公路不仅应通乡达村一有相应的规模和一定的覆盖面,而且应畅通安全一公路质量不断提高。

第5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历史角度看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与城镇化阶段,也曾经走出一条所谓“经典''的发展道路,即在工业与城市发展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顺利转移>1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从中国情况看,建国后经济发展的重心明显偏向重工业,由于重工业的载体是城市因而经济重心也在城市。重工业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农业资金数量的积累农业提供的资金积累主要来自税收、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农民储蓄三个方面。相反浓业与农村的发展却受到资金制约,乡村人口转移受到户口的严格限制,形成农村与城市两个基本隔离的经济系统。这是引发中国三农问题的背景原因。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了较大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乡城之间的人口转移也在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带动了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得到相应提高。

但是,目前庞大的农村人口仍依附于有限的土地的状况还很难改变,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劳动者的边际生产力低下等等夫定了农民的低收入水平与低消费水平,进而又造成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的步伐相对缓慢的循环状态。因此,可以说三农问题决定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已有大量的文献可以查询和利用。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按常规惯例先进行文献综述和评价,而是基于现实的观察和分析思考来认识存在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从当前情况来认识三农问题其核心就是农村组织、乡镇经济和土地产权三个问题。农村的核心问题是以农村经济体为基础构建新型农村管理和运行机制浓业的核心问题是以乡镇企业为基础构建新型乡镇域经济模式浓民的核心问题是以土地产权为基础构建新型农民利益实现和保障体系。

一、核心问题之一:农村问题的重点是村级经济组织的强势发展

这个问题也可解读为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加强对经济组织建设还是对村级政权建设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对待农民问题的基本准则,即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之所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一政策得到了自始至终的贯彻实施。但也要看到,当前存在于农村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明显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要真正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关键在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专变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研究村级政权机构设置问题,合理划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权和事权,降低基层行政管理的运行成本更有效地为农业和农民提供公共服务(陈锡文^007)。村治结构亟需完成由统制到自治的转型,村民自治是新形势下村治组织获取合法性支持的一种制度安排。要走出目前村民自治发展的困境,关键在于找准发展的突破口(朱新山2006)。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浓村社会经济开始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一方面是以专业户或农户联合或联盟形成的各类经济组织,另一方面是以集体经济为核心形成的专业合作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盖源于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生产技术的大幅提升、市场导向的深入发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曰益提高和改善、以及农村加速向城市化方向迈进的步伐加快等的出现。农村经济合作的领域广度、市场深度和发展速度是农村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后生产力的一次解放,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农村社会进步这显然大大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现代农村管理的传统格局,包括村级行政管理组织的传统格局。村级行政组织在经济上越来越依靠、在行政管理上也越来越依赖日益强大的农村经济组织(企业、协会、合作社、甚至与外部资本和资源结合的经济关系,等等)_,在很多时候,各种经济组织的力量要大过行政指挥的力量。这是因为,在一个逐渐形成的经济体系中经济组织的活跃程度远远大于行政组织。不完全市场竞争中,村级政权可能还要发挥一些作用,但其经济组织的竞争、参政、嵌入社会的功能,已在逐步取代村级行政的作用。因为过去的村级组织面对的是“零居散作''的农户(家庭),而现在的村级组织开始面对一大批由村民组织起来的合作社或企业甚至企业集团。在这种情况下应有必要认真研究在中国现行政权体系的末端,简单地依赖传统的村级组织模式需要认真的审视和重新研究了。

二、核心问题之二:农业问题的重心是乡镇域经济发展

从社会发展进步和转型角度上讲減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进程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不再禁锢于有限的土地上。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单一的农业转向了农业加工业或制造业弟一的农村经济开始从土地经济转向城市经济模式弟一的农民逐渐变成了离土不离乡的进入非农领域的劳动者、创业者和城市参与者。敬采云(2008)就此分析道:“对比分析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一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I余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由地域环境影响的思想观念外最大的差异并不在于理论、认识层面上,甚至也不在于资源环境的多寡优劣,这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经济实力问题,就是乡镇域经济的实力问题。说到底县域也好省域也好,其基本经济单位都是由乡镇作为基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一带发达省市都是把发展乡镇经济作为地区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从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一乡镇产业一乡镇经济一县市省域经济发展的这一过程看,一些原来规模很小的乡镇<就是因为聚集了大量的乡镇企业逐渐发展成了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小城镇,再逐步形成具有现代城市功能的中小城市乃至大城市(广东东莞就是典型一例随着这些密集的城镇化了的乡村连片成为中小城镇(市)最终成块构造了新的工业带和城市群。在这些地区,乡镇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甚至更多乡镇经济发达,乡镇财政实力雄厚,亿元村镇比比皆是,十亿百亿村镇大有其在。“广东经济发达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乡镇域经济特别是专业镇、特色镇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这些专业镇、特色镇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规模上,还壮大了地区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丨曾长了产业链,提高区域竞争力雅进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市县镇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可以说,乡镇经济在这些地区作为独立的经济增长极,与城市经济发展共同发力形成了明显的“动车组效应''的发展模式,其运行是相当成功的''(敬采云2008)。专业镇技术创新是发展区域经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客观要求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它作为重要的“引擎''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是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雅动了民营企业向成长型、创造型、科技型转变最终形成了一条从专业化分工到产业聚集的转变(朱名宏>20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三农难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形成和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从中国国情来看形成和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从农村发展看,它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从农村创建的空间看,它是建设文明村镇的拓展和延伸;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它是创建和偕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从经济发展看,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又是整个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重要的经验在于几个突破和创新:一是在区域范围上突破,即把区域经济发展重心从县域下沉到乡镇域这样的创新能更好地体现各种经济环境差异以及人文历史差异特征二是在宏观思路上突破,即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战略上进行创新通盘考虑村镇建设大局,以乡镇为基本经济单位进行规划更易于经济活力的激发;三是在发展方式和路径上突破,即在乡镇企业(产业)的发展结合上进行创新,把发展乡镇企业、乡镇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政策加以实施突出乡镇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把发展乡镇经济当作重大产业政策、重大项目来运作;四是在方向目标上突破,即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方向及路径选择、发展模式、增长方式上进行创新,做好村镇规划、小城镇发展模式,在特色经济、专业经济、区域经济、产业龙头经济等方面进行创新;五是在政权建设和运行机制上突破,即在民主管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镇政权的制度建设、民生改善的执政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也是创新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的基本选择,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乡镇企业(经济)的再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现代农业>1曾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势必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三、核心问题之三: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拥有土地产权

农民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究竟是取得土地租金还是获得土地产权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J寸一种物品产权的明确界定,会激励人们将受益效应和损失效应内部化从而有效地引导资源的配置,而只有对物品享有排它性的使用权和对所属权利享有自由转让权时产权的界定才是清晰的。在目前情况下,三农关系中农民是其核心,因为农民既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又是农村的主人(杨国才2008)。因此可以说,从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入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之举。

当前,建立产权清晰、流转自甶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很强的内在动力,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而不断推进:,郭晓鸣(2010)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首先浓村土地产权关系明晰程度日渐确立这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中通过多样化途径实现的明晰农村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关系,不仅能够奠定土地要素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优化配置的制度基础,而且也有助于堵塞各种强势力量随意侵蚀农民土地利益的制度根源其次浓民的土地产权关系逐步理顺土地产权是指人们对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占有权及与此相联系的使用权和支配权,.,土地制产权制度的明晰,有利于农民坚定向城镇转移的决心,有利于农民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农业的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第三浓村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逐步深入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在集体经济内部进行流转和集中、在农业资本的作用下向农业企业等进行流转或集中等所有这些流转或集中方式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实现了新的农村体制和土地制度的基本变革。第四浓村土地空间置换成为一个趋势。很多地方在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的实现模式通过非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空间置换来实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目的。这一改革探索有助于缓解工业化、城镇化的用地压力,同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第五农村土地资本化条件逐步形成。通过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完全界定给农民通过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平台支持农民自身实际需要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流转这就使得农村土地具备了实现资本化的两个最这重要的条件即流动性和增值功能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发展成为确保农民分享土地制度改革成果、保障和巩固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是土地流转,从目前的实践和经验看土地流转实施中要坚持好四个原则:首先是要明确流转的主体在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浓村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都在农民手里。只有当农民要求流转的时候土地使用权才能进入市场。现在很多地方并不真正是农民要求流转土地,而是乡村干部要农民流转土地,以及外来的力量如公司、企业等要求流转土地所以#月确土地流转的主体非常重要,使农民可以在自己的承包期内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方向的前提下,依法有偿地进行土地流转这是农民的权利。其次是要明确流转过程中收益归属:,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收益鼓励公司企业进入农业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比如给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加工农民的农产品,帮助农民销售等,以确保农民长期的收益。第三是要明确通过土地流转最终要形成什么样的农业经营主体家庭经营这种方式在现阶段农村是比较好的经营方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能取消农户作为主体的地位,保证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社会阶层结构等的稳定性(陈锡文2001)。最后是要在农村土地改革和流转的过程中保障农民的权益根据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只能是农地,如果要转为非农用地必须经过政府征用土地这就是说集体土地不允许进入非农业的土地市场。政府征地所付的也不是土地的价格,而是土地的补偿金。必须保障农民在失去土地时的经济权益,落实农民失地后的出路,使农民能够放心转让土地合理解决国家征用农地中与农民的矛盾,为农民提供更有效的社会保障,提高农民及其家庭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有利于中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早曰实现(马爱军等2007)。

第6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 农村经济;城乡统筹;发展方式转变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旨在使用统筹发展的眼光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只有做到城乡统筹,才能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实行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能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帮助和带动作用。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通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脚步,才能有效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的平稳、有序、较快发展,“三农”问题才有可能得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才有可能实现。基于此,我们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建立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并通过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一、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背景

随着乡镇企业的突起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了以“人口就地城市化、迅速扩张小城镇”为主的特点。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城乡户籍依然分隔的现实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已经必然成为政府的最佳城市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更加注重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施行的重要举措。只有坚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彻底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改革方针,才能逐步地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只有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战略方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规划统筹建设。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中,这样协调城乡发展才能实现共同繁荣。这就包括了统筹城乡的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定位规划布局;统筹城乡的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各种类型用地;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二)城乡产业统筹发展。除了发展出“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战略格局,同时还要促进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村人口逐渐地向城镇集聚。

(三)城乡收入统筹分配。依据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并进一步地完善农村的税费改革。加大政策对“三农”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快农村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的交通、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列入到政府财政支出的范围中。

(四)城乡制度统筹管理。要突破以往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往城市偏离的问题,切实地保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户籍管理等制度。

二、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也因此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极大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予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和不均衡,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比较落后,城乡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的经营规模也普遍偏小;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不强这些问题也都未能根本改变,从而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不断被拉大。

二是农村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受限。由于农村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使得我国很多区域的农民都缺乏基础教育,知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业新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和全面地推广。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从而造成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农产品的生产效益。此外,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转型政策也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而不能够及时得到吸收和贯彻落实,这也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

三是农村的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环境的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水利、交通、电力和通信条件都比较差,造成了农村的综合生产水平低下,导致生产进度极度落后。此外,许多地区的村镇布局也非常不合理,垃圾处理、生态保护等设施也极度匮乏。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污染企业都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地区,加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四是尚未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全面发展阶段,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尤其涉及城乡统筹发展相关的深层次改革策略,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地进行改革。

三、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反过来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促进。农村的经济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必须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倾斜,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一)基本原则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坚持以民主促民生,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同时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创新和实践。2.以城带乡,全面发展: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中心,以城市带动农村为主导,加快构建大都市网络,做成大城市,做出新农村。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经济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农村建设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农村经济发展。4.分类开拓,特色发展: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区分特色,走功能发展的道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地缩小城乡差距,有序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农村,而潜力也在农村。只有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地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加快进行新农村建设,才能提升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所以,基于城乡统筹视角,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转变、加快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实施城市的带动工程,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利用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辐射功能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促进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强化城镇特色工业的相关功能区建设,从而能够促进农村的工业集聚;建立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高、并且独具特色、功能清晰的工业功能区;此外还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建立起完善的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使用市场;建立相关的劳动力保障制度,实现农村劳动保障服务的全面覆盖。二是实施农村的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动城镇的道路、供水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进行延伸,同时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积极向农村拓展。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和卫生厕所的普及率,来全面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农村的环境工程,重视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健全改革农村的卫生体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医疗服务网络。三是实施农业的提升工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要优化农业的产业布局,在保护农村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坚持生态高效的原则,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改善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经济;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主动抓好市场的主体建设;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推广和普及新型化肥和农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创新农业的经营机制,完善以家庭承包的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四是实施教育的配套工程,促进农村技术进步。保障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合理配置城乡的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努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基层农业部门就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各种培训,扩充农民的专业技能,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此外还要繁荣农村的文体事业,加强有线电视和广播的覆盖面积,切实提高农村的技术质量。五是实施政策保障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首先要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城市的资金投向农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努力完善农村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的干预;完善新型的农村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的覆盖率;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面向农村劳动力的社保制度;改善教育制度,配套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相应的贫困家庭进行救助。

参考文献:

[1]季红.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姜作培.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探索[J]. 南方经济, 2004(1).

[3]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

第7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转变成工业为主,以工业促进农业发展。并从城市的发展促进农村发展方向转变。通过城市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措施也不断加强,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得以有效实施。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例如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危机改变了对外生产经营的模式,但正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增强,可以说金融危机给我国农村经济带来了积极发展因素。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激励。正是金融危机的爆发,才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单单依靠外向型经济。如果单纯的依靠外向经济会造成泡沫经济产生。想要抵制金融危机,有效的拉动内需,刺激人们消费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提高人们购买力强化经济,尤其在农村市场有效的发展农村经济,充分的了解到我国农村市场固有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只有提高农村经济建设水平才可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才可以把购买转化成实际消费能力。这样可以看到农民真的在改革中富裕起来。现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

1. 农业基础非常薄弱。国家对于相关农产品平衡供给能力不强,无法保证农产品供给平衡。对于现今农民来说,吃饱喝足绝对不是问题,但是也要清楚中国的粮食及食品安全和农产品供求关系不是绝对不变的。如今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被占用,有效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也存在其他资源枯乏等现象,这使我国农产品供给方面问题突出。压力十分大。同时,农民种粮得到经济收入并不高,个别地方对于粮食的认识不全面。积极性不高,也会导致农村经济建设中供给平衡差等问题。

2. 单从农民的收入情况来看,与其他行业比较相对来说并不高,这也降低了农民对于农业发展的信心与积极性。面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加等诸多因素,使得本身不高的农民收入更加得不到提升。毕竟经济关系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在发展农业经济的时候,也存在对于农业生产不利的技术、环境与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农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从另一方面看也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进程。

3. 城乡之间差异化程度明显,并且其发展过程中矛盾也是存在的。随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异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不完善,教育、社保以及医疗等方面更是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同时,面对的主要问题还有,需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建设,加强改革力度。那么如何解决农村耕地占用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是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农村经济差异原因

农业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作为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的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等影响非常显著,充分了解经济差异原因,才可以通过对应的差异制定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从而将农村经济中发展形态各异以及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得以调整。下面我们分析下农村经济差异的原因。

1.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区域自然结构构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差异特征。尤其是自然环境的优劣情况是导致农村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我国地大物博,农村分布也十分广,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土壤地形,土地质量等都存在地区差异。所以自然决定了农业发展程度,较好的自然环境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农业生产以广为佳,单位面积越大产量越高,其价值也不同。这样的优势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原始积累。例如:平原地区,区域辽阔,土壤、水分、天气等都适合农业发展。有数据显示在农业方面我国东部的稳定田面积占西部总耕地面积的8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山地多、少雨、沙漠分布等因素影响。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靠天吃饭”。从实际上看,自然条件造成了经济差异,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

2. 经济基础与政府政策。从客观上看,经济基础也是造成农村经济差异的原因。原有经济基础好的地方发展农业自然会更加顺利,并且处于高水平发展。也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得以充分运用。例如:我国的东部,区域条件使得经济基础非常好,位置条件和交通条件等等基础条件完善,并且国有经济比例高,所以在农业经济整体发展上看是非常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相反,经济水平略差的西部,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就与东部相差很大。客观上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这也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农村经济落后的原因。还有就是政府政策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其作用更不可小视。改革开发以来,国家相应的制定了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迎合了市场对于农业生产的要求。

三、 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好风凭借力,惠农正当时。”就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来看,国家对农村经济建设时投入资金还是比较大的,并且有条件完成投入,在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上我们要抓住机遇,在进行实践过程的同时要适应的调整发展策略。从科学的农业生产出发,完成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创新。

1. 农村经济发展不只是局限于农业生产,从农村劳动力出发,进行有效转移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以及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现代化农业发展,增加了剩余劳动力,做好劳动力转移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从根本提高农村经济能力必须要加强农民的购买能力,从另一方面分析,想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必然要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数据统计有效的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也正是我们说的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最大可能的让农民普及农村职业教育及高中教育等,明确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建立,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增强就业能力,最后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住房医疗以及教育教学等社会保障制度,转变农民工由单一的打工向产业工人的思路发展,最终达到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转化。

2. 通过引进资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之后在加上农村的社会事业制度的确立。当前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一方面,除了把“人”转移出去之外;另一方面,就是资金进来。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健全的农村配置机制。通过引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理念,让这些利于农村发展的项目向农村聚集。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通过宣传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人才进入到农村中来,让他们以积极的工作热情改变传统农村经济发展局限。同时农村的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更要完善,这样才可以真正让公共财政顺利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中,让公共财政利民发展,促使农民全心全意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

3. 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合理调整现代生态农业结构。通过不断调整其生产格局,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最大程度地达到发展各种农业生态经济作物的目的,要保证粮食种植、养殖业等面积,尤其对于一些价值比较高的农业生态经济作物,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应该更加注重挖掘内涵潜力。建立生态链视角下现代生态农业合作社制度。所谓团结力量大,应该利用村民农户、私营经济合作社等组织把各农户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大规模的现代生态农业基地,积极的开拓农副产品市场,提供生产技术培训和产销一体化服务给农民,帮助农民解决销售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而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实行现代农业生态链和生态价值链相融合,从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和生态农产品。生态农业产业是按照现代农业生态原理和农业知识经济规律,对于建立新时代现代生态农业的产业观念,建立现代生态农业工业和其它产业,摒弃旧的农业产业布局限制,进而形成新的现代农业生态产业结构。

第8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村消费现状;农村消费研究取向;可持续的合理消费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有深厚农业历史基础的大国,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农业以及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长期以来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因素和有力支持,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长期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发展模式无法适应经济的新发展。国民经济开始转向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消费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占人口大部分的农民被赋予了高度的期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消费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二、农村消费现状研究:消费不足

(一)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消费“不足”是农村消费情况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进入供给相对过剩的发展阶段。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传统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无法维持下去,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此时,国内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才凸显。因此,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政府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潜力都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将焦点放在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将消费潜力的挖掘集中于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民消费群体。这种背景下,学术界展开了农村消费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农村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有正相关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消费不足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不论哪方面的观点,最终都得出“农村消费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来讲不足”的论点,都为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村消费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二)城乡二元机制。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消费“不足”源于在城乡二元框架中,农村消费与城市消费的对比中,相对来说农村消费水平低而不足。长期城乡二元机制的实施,使农村地区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劣势地位,造成其消费市场发育不良。一方面通过剪刀差,农村地区的经济重要来源即农产品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国家,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又缺乏国家提供给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和保障,农民需要独自承担各种支出。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农村地区都无法培育出像城市一样的消费水平。可见,农村消费水平相对于城市消费水平而言,其“低”与“不足”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国东西部地区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农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农消费结构、消费需求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以及农村消费环境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的悬殊。

三、农村消费研究基本取向:扩大农村消费

(一)经济视角。经济视角将农村消费不足归因于经济因素,将扩大农村消费寄希望于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扩大农村消费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消费与其收入有显著的正相关,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首要因素。农民收入不仅影响消费的数量还影响消费的结构,农民的低收入导致农村居民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

(二)环境视角。一些学者认为扩大农民消费有很多制约因素,其中农村消费环境是扩大农民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他们希望通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启动农村市场,来扩大农民消费。这些研究中涉及的农民消费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消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生产与消费性的基础设施将极大地促进农村消费。相反,农村电网系统、供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则无法满足消费需求,阻碍了农村消费发展。二是农村消费安全方面。城市打假力度不断加强使假冒伪劣商品流转到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弱化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三是农村商务服务业方面。商务服务业发展滞后,售后服务无法保证,产品的安装、维修等障碍重重。四是商业网点方面。农村地区商业网点相对少而分散,规模也小,再加上通讯设施落后更加制约了消费发展。五是农村物流体系。农村流通体系发展程度与农村居民对消费品的消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有其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制度视角。作为转型中的国家,我国制度对农村消费的扩张有着决定性影响。制度因素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长期影响着农村的文化观念和消费环境。学者发现,国民经济的总体性增长并不能有效提高农村的消费,反而有负面的影响,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制度对于农村消费有不利影响。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要从制度上做出改变,包括城乡二元制度、农地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中,首先是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障碍,其次是农地制度。金融制度对农民增收也有关键影响,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人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别拉大。此外,社会保障的落后也抑制了农村消费的增长。农民对未来发展顾虑较多,储蓄首要用途仍是防老养病、子女教育,以致消费受限制。

(四)文化心理视角。文化和心理因素对于消费行为也有重要影响,一些学者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对于如何扩大农村消费进行了探索。长久以来,农村居民形成的谨慎消费心理直接导致农民消费率过低,这严重影响着我国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探讨我国农村居民谨慎消费心理的形成,为消除我国农村居民的谨慎消费心理、开拓农村市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从自发性消费需求、消费传统以及消费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进行了阐述。

四、总结与反思

然而有关农村消费的研究主要关注农村消费的不足和如何扩大农村消费。这样的研究趋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随着中国逐渐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公民社会责任的重心也逐渐从生产向消费。但是,也要看到这种“农村消费的不足和扩大农村消费”的呼声背后的潜在危害。近些年来,这样的呼声在市场、媒体等各界的推波助澜下,促使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如过度的人情消费、超出负担的奢侈消费等。

第9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新局面 新任务 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77-01

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是认识和利用农村经济管理的客观规律性,指导农村经济管理的实践,搞好农村经济管理,以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加速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现代化。实践证明,对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管理的经验进行认真的调查总结,探求其运动的规律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一、新农村面临的新局面

要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进步。当前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着新的任务。

1.目前农村经济体制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合作化经济体制,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他们在合作经济的指导下,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经营方针、能够处理自己的产品,为了发展生产,他们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农村经济这一重大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2.目前农村已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蓬勃兴起,已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

3.广大农村把市场机制引入了农村生产,农民面向市场、追逐市场已成为我国农民进行生产的基本目标。农村生产机制的这一深刻变化,使农村经济管理贯穿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

4.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每个生产者都把能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奋战在农村中的农民,也在千方百计地寻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途径。农民这种日益增强的效益观念,为农村经济管理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

5.作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农民,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本身还存在着许多和市场经济不适应、需要我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重视的问题:一是农民虽有了经营权,但缺少决策能力;二是农民科学文化科技水平较低,劳动专业化技能较差,虽有积极性,但缺少科学性;三是农村信息手段落后,经济信息量少,虽有自,但应变能力差。所以农村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但是转变成全面的经济优势也并非容易。农村这些新特点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

二、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任务

目前,要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努力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要毫不动摇地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搞好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放手让企业真正独立自主地经营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上有条件要实行两权分离,实行委托制,以提高经济效益;要实行产业、产品的转型提升。对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技术、低效益的产业和产品要淘汰出局;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努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2.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销的良性循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率日益提高。如何使农村的各经济成份之间、各产业之间、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之间保持平衡、协调发展,也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同步地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也就是说,要在经济规律的指导下,积极支持各类从事供销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有组织的市场调节作用,并逐步在农村中形成一个以中心集镇专业市场与众多农村集市连接的市场网络。农民可通过市场反馈的各种信息来确定自己的市场经营、产品生产和产品价格以及产品的营销方式。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生产,改变生产结构,使生产和需求自发地调节,互相适应。

3.积极开展经营决策咨询工作,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农村农民的生产经营实际上是投资、决策的工作,如何提高投资决策的成功率,减少决策风险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农民生产经营、投资决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信息为决策依据,还要请农村经营能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咨询论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4.搞好集体经济投资决策,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集体资金的筹集、分配和合理使用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努力提高资金效益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随着生产发展,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实践证明,投资决策正确与否对于集体资金运行经济效益有决定性影响,必须加强对集体资金的运用管理,对投资方向、投资项目和投资方案要进行现场调查、专家论证、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进行民主讨论,然后进行科学决策,以便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使资金在运行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价值。

5.加强经济联合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以横向经济联系为主、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经济组织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另一重要任务。在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面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每个生产者要求得到发展并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求联合。因此只有联合才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使资源、资金、劳力、人才、技术等要素各得其所,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联合可互相取长补短,拾遗补缺,把各方的优势集中起来形成更大的优势,以便产生系统效应,起到放大生产力的作用;联合容易抓住经济发展中的生长点和获得高的经济效益;联合可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的局面,逐步建立起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一定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与合作,达到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慧.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与防范[j].时代报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