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航天事业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航天事业的重要性

第1篇: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十报告具有“旗帜鲜明,前瞻性强;思想深刻,理论性强;求真务实,指导性强”的鲜明特点,报告对国防军工建设和国有企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对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为代表的航天科技发展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使全体航天人深受鼓舞、备感振奋,进一步坚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党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部署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航天事业发展赢得了战略先机;我们党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为航天事业发展凝聚了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劳动创造,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我们党坚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导科技工作者以国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和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十会议精神,满怀信心地投身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航天事业所处的高科技战略性地位、从作为航天科技工业主导力量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着眼,就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加快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一要迅速传达学习、深刻领会十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二要毫不动摇地以国家需求为最高需要,圆满完成国家重大航天任务,全力以赴把我国发展建设成为航天强国。

三要毫不动摇地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在全力确保各项型号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加速产业聚焦和产业升级,全力推进国际化进程。

第2篇: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飞天》;航天人;载人航天工程;人生价值

《飞天》是中国人民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为建党90周年献礼的影片,是首部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题材的军事巨作。该片首次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的培训流程和选拔原则,并创造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第一次对摄制组开放、航天城航天员训练第一次对外公开等多个第一次,而且是国产片技镜头数量最多、种类最复杂、制作难度最大的一部影片。当观众欣赏过这部影片后,会从中发现这部影片的璀璨亮点并不都在于它的揭秘与特技,更在于它对中国航天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充分展现。影片以一名备份航天员二十年追梦太空的故事为叙事主线,通过现实描写与未来科幻想象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与片中人物命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航天人不懈追逐梦想、甘于默默奉献、为祖国强盛而挥洒青春的热血励志故事,是一部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俱佳的优秀主旋律电影作品。可以作为国人尤其是当代校园学子了解载人航天工程、塑造自身价值观、不懈追逐梦想、献身祖国和民族强盛的社会实践中的生动教材。

一、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坚定立志、不懈追求

《飞天》中的第一主角是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第一代航天员张天聪。张天聪虽然身体各项指标全优、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在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宇航员的选拔中均榜上无名,只能做备份航天员。已到不惑之年的他,尽管胸中强烈地涌动着跃跃欲试的不服输的激情,但理智告诉他,必须面对人生中的一次重大选择——转岗还是留任。队友们的转岗,妻子的反对,都没有动摇张天聪对献身国家航天事业的选择,他定下心来,继续留在航天员大队,做不成宇航员,就做宇航员的人梯,担当宇航员的教练员及兼职航天员。

按照国家载人航天三步走的规划,摆在航天大队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互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张天聪全神贯注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每天都要和其他预备航天员同时开始超乎常人忍耐极限的训练——为体验长期失重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头冲下脚朝上地在体验床上不间断仰卧七个昼夜,而且,吃喝拉撒睡也全不能离开;为适应太空狭小的空间和孤独的生活,要独自一人在黑屋子里,不见天日地坚持五个昼夜;为了适应真空环境,要在低压舱内持续坚持四个小时,一旦失压,就会有生命危险;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时飞船按弹道式返回而给航天员造成的毁灭性伤害,要承受超过8个G的载荷量的训练。这些看似地狱式的不人道训练正是为保障航天员的宝贵生命而设计的。影片中,中国航天员中心影壁墙上的题字“祖国高于一切,生命重于一切”庄严醒目,可谓张天聪和航天员们的座右铭。

为了进行失重训练,张天聪和战友们飞赴俄罗斯加加林航天中心,在这里,他们出色的训练表现获得了俄罗斯与美国同行们的赞扬。训练结束后,从俄罗斯刚刚抵达祖国,张天聪就和战友们马上投入到了为配合神舟九号交互对接而开始的封闭性训练中。由于训练成绩和身体指标的出色,张天聪几近被确定为实战航天员,然而,命运再一次和张天聪开起了玩笑,在训练结束、临近“神九”航天员选拔的关键时期,张天聪患上了病毒性感冒,与神九选拔失之交臂。在一次次打击面前,飞天的梦想似乎距离张天聪越来越远了,但当老战友规劝张天聪转岗,为自己的将来考虑的时候,张天聪依旧满怀深情地表示,即使再也没有机会执行航天任务了,自己也会无怨无悔地做一个专职教练,因为自己的心已经在航天事业里扎下了根。

当飞天的梦想之门已经对张天聪关闭之时,田主任的到来似乎又为张天聪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由于张天聪二十多年宝贵的训练经验和他的身上反映出的航天员的坚韧意志与敢于拼搏的精神,也由于张天聪身体指标在上升和训练成绩的优异,在田主任主持召开的组建飞天航天员推荐会议上,大家一致推举张天聪为第三指令长人选。战友们的信任极大鼓舞了张天聪和两名新航天员组队,同时,他们深感战友的重托和责任的重大,开始了更加严格的航天训练。然而,在最后确定问天一号航天员名单时,年过五十的张天聪因年龄的劣势,还是名不在册。由于太空垃圾的撞击,发射成功的问天一号陷入了危机之中,关键时刻,张天聪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率领问天二号航天员编组升空救援,且和战友一起出色地完成了太空救援任务。

张天聪将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理想矢志不移地献身于祖国的航天事业,以自己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和顽强意志投入天复一天、年复一年的宇航员训练中,他一次次地在失败中站起来,一次次在留队和离队的选择中固执选择前者,他将自己的一切都凝聚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体现于为了发展党和国家的航天事业的不懈追求之中。这样的坚定信念,这样的执著选择,这样的奋勇实践,足以让观众为之致敬!在充满敬意的情感体验中,人们会问,张天聪何以会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和表现,答案当然是:这是我国航天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然。因为人们会联系到张天聪等航天员的精神境界就是现实生活中我国航天员精神境界的缩影。如在中国政法大学为隆重纪念90周年,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曾由校团委主办“载人航天先进事迹报告会”,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组织者、科研人员和“神七”载人飞行组成员翟志刚到校作报告。报告会上,校长黄进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对我国航天员的精神品质做出了高度概括,号召法大学子向航天员学习。翟志刚在报告中的语句感人至深:“是祖国的经济、科技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祖国与我们同在。”他告诫法大学子:“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真谛。”

二、在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精诚奉献中铸就和展示航天人的人生价值观电影《飞天》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影片的镜头始终聚焦于对一个越挫越勇的备份航天员形象的塑造,既不过多表现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的高科技航天技术,又没有把主要人物的塑造瞄向担当重点航天任务的核心航天员,这样的表现手法收到了以弱见强、以平实见伟大、以个人见群体的演绎效果,更加令观众感受到航天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具体性、真实性、可亲可敬性。

影片的主角张天聪在航天大队从来看不出是什么主要人物,从身份上看,他是备份宇航员或教练员,从个人经历上看,同其他宇航员相比,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于几次都几近被淘汰出队;从工作成就上看,二十多年都在宇航员的训练场所中摸爬滚打,没有担当过什么职务,又似乎没有做出过什么特殊贡献;从年龄上看,一直在宇航员的训练场上不懈训练的他,直到50岁的年龄仍旧和年轻的战友训练在一块,除毅力和经验的优势外,体力和精力明显会与年轻人有差距。但影片就是一直聚焦于这样一个人物来表现航天员为了国家航天事业精诚奉献的主题,这种选择无疑是独具匠心的,也确实收到了与将影片的聚焦点聚集到观众已经模式化了的英雄模范的身上所不同的艺术表现力。

影片中的主人公张天聪二十年如一日恪守自己为发展祖国的航天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息尚存、绝不离岗的坚定信念,每当自己在事业受挫,不得不面临舍弃航天事业的选择时,他都会不为任何外部因素的左右,包括亲人的好意劝说,而毫不犹豫做出无论身份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要保留在航天大队的选择。且选择不只是一时的决断,更是接续下来不断的训练、拼争,直至实现自己作为宇航员的最大价值,飞向蓝天。从对这样的一个主要角色的艺术感染力看来,观众更会感到航天人精神品质的真实性。是的,张天聪这样一个在航天大队的“边缘化”(位置的边缘化:不是主要领导,不是研发人员,不是被寄予殷切厚望的能够飞天的宇航员)小人物,都能够有如此的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为了党和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的人生价值观,那又何谈比张天聪的位置更重要、发挥作用可能性更大的参与我国航天工程建设的其他成员呢?

影片中张天聪的几句话对于反映我国航天人的人生价值观非常精彩:“每一次战斗都会有人倒下,没有人能够确定自己,会不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但战士的责任就是冲锋——我和他们都一样。”“当年我们搞两弹一星,投入的兵力是数以百万,如今搞载人航天工程,也有几十万的人在为之而奋斗,可是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可以被载入史册呢?看看长眠于此的这些逝者,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业绩万古长青。”言语不多却字句铿锵,不为名、不图利、不怕失败、前赴后继,图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做奉献,图的是只要能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多做贡献。

三、鲜活印证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哲理

影片《飞天》从艺术层面为观众刻画出我国的一名航天员、我国的一支担负航天工程建设重任的队伍,他们是怎样为了发展国家的航天事业而献身的。片中不乏支持儿子飞天的母亲,在丈夫背后独自支撑家庭的妻子,受父亲感染自动放弃北大学习生活,包括飞行学校的女儿,都默默支持主人公实现共同飞天梦的战友,一人人、一事事都会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心弦震动,从中领悟到无论从对张天聪的个体形象的塑造,还是从对航天大队的群体形象的塑造,都在于从中透视出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所以会发展到令国人自豪和世界瞩目的今天,都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同心同德、奋勇拼搏的结果;都在于从中透视出人生价值观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有领航位置,尽管人生的道路上会九曲十八弯,但坚定的人生价值观会引领人们在实现美好愿望的进程中执著前行;都在于从中透视出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哲理。

[参考文献]

[1] 付霄艺.穿越生死的追梦之旅[J].中国石油石化,2012(04).

[2] 仲呈祥,马潇.千年梦想 银幕史诗——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飞天》观感[J].艺术学院学报,2012(01).

第3篇: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航天工业发展也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以军品为主转向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直至逐步形成军、民、商结合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使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对我国航天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再认识,是我国航天人在这场变革中能否抓住机遇,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并寻求航天事业发展和自身生存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仅就有关问题提出个人见解,以求抛砖引玉。

思考之一:我国航天工业发展的出路在于军、民、商有机结合,这也是航天总公司真正走向市场的关键。

在军、民、商中,军品、民品为国家需求,由国家投资;而商业性活动,国家不再投资,主要由企业按市场规律运作。为什么我国航天工业要军、民、商结合?这是由市场经济的特点所决定的。从市场经济的观点出发,社会和市场需求的牵引是航天总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航天技术和系统及其发展的推动是航天总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因此,航天总公司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军品、民品和商业市场,这既符合市场经济运作环境的要求,又是航天总公司走向市场、按真正的公司机制运行的关键。

美国1996年新的航天政策中明确了军用航天、民用航天和商业航天的界限和重点,对于军用和民用航天,以国家为主导,确立了军用和民用航天的重点;对于商业航天,则以市场为主导,国家在政策方面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从而为航天事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我国借鉴。例如, 就军用航天而言,美国政府将进行“国家安全所必需的航天活动”,重点是提高支持世界范围的军事行动、监视战略性军事威胁并作出反应、以及监督军备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必须保证实现航天任务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并在设计和规划、研制、采购、使用和支援的各个阶段予以保证;对于民用航天,美国政府重点放在空间科学、对地观测、载人航天、航天技术和应用方面,并由政府部门(如NASA等)进行任务协调和管理,除了研究发展活动需要NASA各研究中心独有的技术能力外,一般均从私营部门获取航天器和其它产品;对于商业航天,美国政府机构将尽可能地从市场上购买航天产品和服务,并将促进经营状况较好的美国商业部门方便地使用美国政府与航天有关的硬件、设备和数据。为了进一步促进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美国航天政策中还承诺 在目前的航天发射协议期满后,即从发射服务中的谈判贸易转向以自由公开的市场经济为特征的贸易方式,同时,美国政府还将确保其电信政策对天基电信竞争性的国际环境给予支持。

就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而言,同样存在着军用航天、民用航天和商业航天的内容和发展趋向, 在我国航天的军、民、商中,“商”是关键,之所以是关键,就是要求我们既要抓住我国航天的自身优势,又要主动、积极地开拓航天商业市场,尤其是在初期,更要积极争取和制定有利于走向商业市场的各项配套政策。可以说“商”是目前我国全体航天人面临的新课题,它的确立将带来目前我国航天战略的重大调整,它的成败决定了我国航天工业能否走向良性循环之路。

思考之二:选准航天产业化、商业化发展的优势,从实际需要和实际所能产生的效益出发,对有重大效益的项目先上、早上。

结合我国的国情,在通信卫星、防灾减灾卫星、资源卫星、直播卫星、空间技术育种以及卫星地面设备方面均具有巨大的国内需求市场和社会及经济效益。为此,航天总公司应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我国航天产业化、商业化的重点项目。例如,在通信卫星方面,我国需求市场远未饱和, 与之相应的卫星通信业务方兴未艾;在直播电视卫星方面,美国的卫星电视直播业务已取得成功, 致使有线电视业务面临巨大挑战。我国直播卫星及其业务尚未起步,它在我国的兴起已为期不远; 在卫星地面设备方面,其市场和经济效益潜力巨大。据国外统计,其效益仅次于卫星通信业务,远高于商业发射获得的效益,因此,应大力发展,获取并扩大市场份额;在我国防灾减灾卫星、资源卫星和空间技术育种方面,我国尚处于起步和试验阶段,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应尽快掌握卫星的研制、生产和供货的主动权,同时应注重有关空间产品(如种子、遥感图片等)、地面接收设备等的经营活动,注重参与有关配套系统的建设。为了确保航天已有优势的充分发挥,必须思考第三个问题。

思考之三:以争取国家经费为主改变为争取有关经营政策为主的发展思路,努力争取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及其相关产业的经营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行业垄断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自身发展 ,引入竞争机制或创造竞争环境,是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航天总公司欢迎其它行业企业参与航天产品的市场竞争,同时,也应允许航天企业参与其它行业的市场竞争。为此,航天总公司应努力争取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及其相关产业的经营政策,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例如,通过获取卫星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卫星遥感等业务的经营政策,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形成空间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有机结合,使我国航天技术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思考之四:如何主持或参与应用卫星的经营活动。

首先立足国内卫星应用及应用卫星的经营活动。据预测分析,仅就卫星通信而言,到2000年, 我国将有10.8亿~13.5亿美元的卫星研制和发射市场(按国际平均价格计算);我国需要C频段卫星转发器145~159个,Ku频段转发器22~26个,每年可产生1.8亿~2.5亿美元的转发器租赁市场;卫星地面设备市场将为30亿~40亿美元;卫星通信经营业务收入每年可达288亿~40 亿美元。到2010年,上述市场还将扩大3~6倍。面对这一巨大市场,航天总公司不可坐失良机。一方面需积极发展用户,另一方面应主动出击,以多种方式筹资,以最快的方式生产通信卫星(如东方红3号),并多以在轨交付的方式吸引国内广大用户,从而获得卫星生产、供货和经营的主动权。另据预测,我国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潜在需求和市场也十分巨大,也需要我们主动开发和推进。

其次,开拓卫星应用的国际市场。

思考之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处理好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关系。

第4篇: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中国航天艰苦奋斗精神形成的基本条件

回顾和总结中国航天57年的发展历程,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主要基于四个基本条件。

艰苦奋斗是贯彻自力更生方针发展航天事业的必然要求。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从零开始艰辛起步的。创立初期,各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技术力量薄弱,办公、科研场所匮乏、人才严重不足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展航天事业不仅不会有所援助,而且时刻企图把红色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加之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断绝一切援助,刚刚开始起步的中国航天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党中央、国务院下定决心做出英明决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搞航天!因此,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科学成果是中国航天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的唯一选择。

实践证明,没有自力更生的劲头,就不可能激发艰苦奋斗精神;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就不可能达到自力更生的目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了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正是由于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这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们往往把它们联系起来,称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职工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建功立业看作是自己对社会主义祖国应尽的义务而感到无比荣耀。

艰苦奋斗是在艰苦条件下发展航天事业的必然选择。航天事业发展初期,我国经济实力有限,无论工业基础还是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要发展航天尖端技术,必然遇到物质条件匮乏,试验设施简陋,人才奇缺的客观现实。尽管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民倾力支持航天事业,但从无到有、从零开始创建和开拓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广大研制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以巨大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战胜各种困难,创造出了令世界惊奇和折服的尖端技术产品。极具时代特征的“三线建设”就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1965年,航天四院从四川泸州搬到内蒙古漠南荒岭创业,那里气候恶劣,条件极端艰苦,职工们六到八人挤住在“干打垒”单身宿舍里,到几条苇席围成的“食堂”里就餐,吃的是玉米面和“老三样”(白菜、土豆、胡萝卜),而国外对固体火箭技术严加封锁。四院人迎难而上,抗风沙、战暴雪,争时间、抢速度,边基建、边研究、边攻关、边生产,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用了五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作为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末级的固体发动机,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在厕所里搞发动机”,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067基地创建之初,试验室基建跟不上型号研制进度,科技人员们只好因陋就简,把山坡上一个闲置的厕所改装成简易的小型发动机试验室。在这个简易的试验室里,他们先后进行了二十多台份的各种试验,我国第一台姿控发动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三线”基地的职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建设时期,在那些“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深山丛林、荒郊野岭、戈壁大川,他们终日跋山涉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基地建成以后,他们从此告别繁华喧嚣的都市,隐姓埋名,扎根深山大沟,把智慧和汗水、青春和热血甚至是子孙和生命都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工作条件是艰苦的,生活条件更加清苦,但为航天事业奋斗的心是火热的,没有人怕苦,没有人沮丧,更没有人退却。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客观条件,锻铸凝结出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这种崇高品格,成为中国航天人在艰难困苦条件下始终能够保持旺盛斗志和热情的精神源泉。

艰苦奋斗是航天工程独特的技术特点催生的必然产物。航天技术要求博采各种最新技术成果,攻克重大技术关键,不断开拓前沿技术,因而航天工程是一项复杂劳动,自始至终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我国航天工程是在比世界航天大国晚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中国政府在发展航天事业伊始,就提出了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发展的道路。历尽艰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几十年如一日,中国航天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光辉之路,中国航天人在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中创造了一系列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骄人业绩:第一枚导弹仿制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顺利升空;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第一枚潜地导弹水下发射成功;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第一艘人造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艰苦奋斗始终是铸就这一次次辉煌成就背后的重要法宝。

一代代航天人薪火传承、发扬光大是艰苦奋斗精神形成的根本条件。艰苦奋斗精神,是航天人在从事航天事业中形成的一种科学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它在长期的实践中培育,经过几代人薪火传承、不断发扬光大最终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事业兴衰荣辱的关键所在。航天事业初创时期,“老五院”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的口号,并把艰苦奋斗,出成果出人才,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作为主要目标,要求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为航天事业的创业作出贡献。从全国各地,尤其是部队抽调来的大批优秀干部,他们身先士卒,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与科技人员一起同甘共苦,夜以继日地工作,带来了革命时期“老八路”的光荣传统,对培养艰苦奋斗精神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此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这种精神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充实,最终成了航天事业无往而不胜的宝贵精神财富。

艰苦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及在中国航天的生动表现

艰苦奋斗是指不畏艰险、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思想意识,反映人们克服困难,征服自然,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思想境界;二是指工作作风,是思想境界的外在表现。艰苦奋斗不仅是因为条件艰苦才要奋斗,通过奋斗来改善艰苦的环境,达到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对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航天工业来说,更重要的在于奋斗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它既包括体力劳动生产航天设备和航天产品的出大力、流大汗的艰巨性,更包括如型号设计、技术革新、科技攻关、攀登技术高峰等绞尽脑汁、含辛茹苦的脑力劳动的艰巨性。因此,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航天工程研制的各个环节上,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就是刻苦钻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强毅力;就是勤俭节约、勤俭办事业的优良作风;就是立志把有限的一生献给祖国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就是不讲条件、“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进取精神。

几十年来,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生动而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艰难困苦始终甘之如饴,以“艰苦”为荣、以“奋斗”为乐的人生追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国奉献是航天“三大”精神的核心。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根植于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凭着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立志把有限的一生献给祖国航天事业。在中国航天人的人生词典中,“祖国”是分量最重的词语之一。对他们来说,“祖国需要”就是神圣的召唤。这种浓烈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了心中神圣的事业奉献终身、奋斗终生而乐此不疲。在“三线建设”时期,航天建设者们在居住的草棚门外,贴上了这样的对联,上联是“头顶青天,脚踏荒山”,下联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横批是“乐在其中”。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在具有博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建设者心中根本不以为意。

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刻苦钻研、顽强攻关,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

坚韧顽强的毅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罕见的。航天系统的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不但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而且以大无畏的精神,征服了这些困难,创建和发展了航天事业。由于航天技术的突出特点,航天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突出表现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上。同志在谈到如何对待外国援助时曾说过:“不管要到,学到,买到与否,或者多少,主要还要靠自己钻研,自己不钻,不仅不能有独特的创造发明,而且也不能把要到,学到,买到的用于实际和有所发展。”刻苦钻研是航天技术得以创新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老五院”初建时期,一无设备,二无资料,更没有导弹、火箭的模型实物,确实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刚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同志被任命为五院副院长,除了他以外,谁也没有见过导弹,更不知该如何设计、制造。就由钱学森同志和一些院内外专家讲授导弹、火箭的基本知识,组织全院的科技人员进行学习,边干边学。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我国航天事业的参天大树就是在这颗种子的基础上生根、发芽、成长起来的。

埋头苦干、勇于攀登、拼搏奋斗的进取精神和夜以继日、锲而不舍、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航天人艰苦奋斗精神还突出表现为锲而不舍、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怀。在57年的中国航天史上,广大科技人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挑战。他们不断追求,勇于探索;他们矢志创新,百折不挠;他们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航天事业每前进一步,航天科技水平的每一点提高,都是航天人克服障碍、锲而不舍的结果。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比世界航天大国起步晚30多年的情况下,广大航天工作者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勤俭节约、多快好省干事业的

优良作风。勤俭办一切事业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发展航天事业的一条重要准则。1958年,国防部五院在制定1958年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勤俭办科学”的要求,批评和纠正了研究、设计、试验中脱离实际、宽打窄用思想和“败家子”作风。“”结束以后,1979年在航天系统又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提出了党委理财,开源节流,清仓利库和压缩基本战线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勤俭办航天事业的思想。勤俭办航天事业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制定切实的航天技术发展目标,在研制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航天技术,进行必要的有限的试验,坚持试验和应用相结合。各研制单位,本着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取得举世瞩目、意义重大的成就。以红缨五号甲的试制为例,做到了收效快,前后只用了五年多时间;费用省,整个试制费仅花了几千万元。在研制运载火箭的几年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干部不畏艰难、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先后建起了总装厂房、静力试验室、五吨振动台、发动机液流试验台、模拟试验室等一系列大型厂房、设备,以及钎焊炉,固化炉装配架等大型工艺设备,为运载火箭的研制,为人造卫星的上天创造了成功的条件。新新机器厂安装大型钎焊炉,现有厂房高度不够,技术人员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提出了用几个千斤顶同步协调工作的巧妙方法,硬是将厂房的屋顶在短短的几天内升高了1.7米,大体满足了安装要求,既为国家节约了投资,又为自己创造了适用的工作条件。

新时期的中国航天事业需要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航天人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险阻依然很多,更加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航天“三大精神”,特别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从总体上说,我国是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经济比较落后,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种情况就决定了国家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来发展航天事业。发展航天事业确实会给国民经济的技术面貌带来突破性的改观。并且,世界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又需要加快航天事业发展的步伐。这样就产生了航天事业发展对投资的需要与国家经费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存在。要保持航天技术的发展势头,在世界航天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和领先地位,仍然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量力而行,反对铺张浪费,少投入,多产出,使有限的投入带来航天事业更大、更快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将热爱祖国、奉献祖国作为航天人毕生追求的道德境界,牢固树立为中国航天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奋斗终生的远大的志向。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是一个人投身事业、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没有目的和信念的个人奋斗都将成为过眼烟云,都会轻如鸿毛,唯有以“祖国”为事业之根的远大理想,才会激励我们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更加精彩的人生。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在航天事业的伟大征程中,时刻准备用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忠实履行祖国和人民赋予航天人的历史使命,把心里装着祖国、时刻为了祖国、甘愿为祖国牺牲奉献,视为航天人最大的光荣和最高的荣誉,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以国家荣誉为先,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献身航天事业为荣,不损国威,不忘责任,不辱使命。这既是中国航天人荣辱观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国航天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追求,更是自发、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精神之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不断立足本职岗位,磨砺思想,增强素质,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航天的过硬的技术、素质和本领。进入新世纪,中国航天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新的使命。为此,集团公司提出了实现“双千亿”、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宏伟目标,集团公司张庆伟总经理向全员发出了“围绕新目标,建设新航天,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的动员令。实现宏伟的奋斗目标,要求中国航天人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学习,刻苦钻研,苦练硬功,增长才干,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时刻准备服从祖国需要,听从祖国召唤,高标准地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每一位航天人的神圣使命,在续写中国航天事业更加辉煌的业绩中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也使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断闪烁新时代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将“艰苦奋斗”的观念和作风融入到具有时代特征的航天企业文化中。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和文化,这种无形的力量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组织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产生、形成于航天科研生产的实践,更需要与新的实践结合,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一种观念、一种精神唯有真正成为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成为这个组织员工共同遵循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准则,才能永远充满活力,永葆生命力。今后必须注重从企业文化层面去培育艰苦奋斗的理念,自觉树立艰苦奋斗的行为准则,养成艰苦奋斗的职业习惯,形成艰苦奋斗的全员工作氛围。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充分发挥在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和发达国家比较,我们的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仍将在经济不充裕的条件下发展航天技术。因此,必须大力发挥我们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即使今后,物质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还是要靠发挥人的因素,因为事业总是要靠人去做的。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航天职工队伍,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第5篇: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航天;新闻由头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107-02

航天是新闻富矿,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非常多,如何让这些新闻事实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在公众的面前,从而形成一定的影响,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呢?这考验航天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由头处理能力。什么是由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可作为借口的事。新闻由头,又称新闻根据,是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事实成为“新闻”这一特殊产品的“跳板”。简言之,就是一则新闻为什么在这个时期,而不是在其他时期。

航天是高技术密集行业,虽然有价值的新闻点非常多,但由于提供新闻线索的基层通讯员(许多是技术人员)都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经由他们提供的线索往往还只能称之为“新闻事实”,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需要进一步加工,甚至有许多有价值、有影响的新闻事实还埋藏在日常工作和生产一线中,等待记者和编辑进行采编“打磨”,为它们寻找一个合适的报道时机和报道事由,使之绽放出独有的光泽。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笔者在进行新闻采写和编辑的过程中,一方面有感于航天科研生产一线好的新闻线索太多,另一方面又一直在为如何能更好地把这些新闻线索报道出来而苦苦探索,由此更感新闻由头的重要性,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下面浅谈航天新闻如何寻找适宜的新闻由头。

第一类,以航天重大型号发射作为新闻由头。航天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航天型号均为各个单位配套研制生产并总装而成,在日常工作中,虽然科研技术人员在从事这些产品的配套研制生产过程中有许多技术创新和突破,但由于他们对自己开展的关键技术攻关“习以为常”,或是报道内容偏专业,往往找不到适宜的报道时机。但如果将这些新闻点放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天宫交会对接、嫦娥探月等受到公众热捧的重大航天型号发射中,以此作为新闻由头,许多“沉睡”在科研生产一线的新闻就能得以报道。以神舟九号发射为例,以《返回舱减肥8.7公斤》为题的基层通讯稿件,以通俗易懂的表述,报道了返回舱减重技术攻关的新闻,被《科技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第二类,以社会关注热点事件作为新闻由头。这主要是指利用社会当下正在关注的话题,寻找与之有交集的新闻点,从而扩大新闻的社会影响力,这也是将航天领域的专业新闻事件推向社会公众的一个良好途径。例如,运-20首飞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借此机会,基层通讯员报道的飞机舱内内饰构件的研制生产情况,满足了社会公众尤其是军事迷一探究竟的“猎奇心理”。类似这样的社会关注热点事件还有“治理雾霾”、“新能源开发利用”、“手机通讯”等,这一类新闻由头大部分都和民生有所关联,报道出来之后,不仅对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有很好的作用,甚至还能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新的“航天热”,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第三类,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作为新闻由头。这主要是指以新闻的六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新闻由头。新闻的六要素包括5W+1H,即When、Where、Who、What、Why、How。六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有其特殊性,都能作为新闻由头。如基层通讯员撰写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功中标国电联合动力1.1亿元订单》一稿,就是以What这一要素中“1.1亿元”数量之巨大作为新闻由头的。除了新闻六要素之外,新闻事件性质的特殊性、阶段的特殊性、结果的特殊性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由头,如《新一代运载火箭首件低温贮箱完成绝热层施工》,以“首件”作为新闻由头,《我国航天用第二代结构复合材料技术研究立项》一稿,以“航天用结构复合材料升级换代”为新闻由头。

第四类,以近期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作为新闻由头。主要是指新闻报道与航天发展的大环境要有机结合,是新闻报道符合“语境”的一种体现。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按照上级战略部署,开展的专项活动,这一类新闻的由头是天然的,可谓“应运而生”。比如,中央提出《八项规定》的要求后,基层通讯员对改进会风、文风、作风的报道,体现了航天系统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响应,及时有效地贴合了近期的工作方向。还有一类新闻是一直在进行中的,但是近期又没有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了使之有合适的报道依据,可以采用“借力发力”的方式,即寻找新闻中能与近期发展方向、发展思路贴合的元素,以之作为新闻由头。如在十召开期间,以十报告中的“爱国、敬业”的价值观导向为由头,基层通讯员报道的某班组“10天装配大战”的新闻,体现了航天人的“正能量”,贴合了大的宣传舆论导向。

第五类,以重大节日、纪念日等作为新闻由头。利用特殊的时机,可以使旧闻变新闻,将一些有价值的新闻重新推到公众的眼前,引起公众的关注。如在2014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45周年之际,借机推出有关我国探月工程进展和计划的报道,由此对比中美之间航天事业发展的异同,就能够在公众中传递这些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并使之对世界航天发展的趋势形成清晰的认知,类似的新闻由头还有“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诞辰、航天质量日、安全生产月等。此外,一些国家、国际常设的节日也可以作为新闻由头,从而能与社会关注热点相重合,如 “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植树日”、“环保日”等。

第6篇: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航天企业;青年人才;人才培养

1.航天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航天工程技术应用企业发展快,技术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对创新要求强烈;队伍年轻、思想活跃、流动意愿强。航天工程技术应用企业更应重视员工关系管理,把它作为提升市场品牌、加强文化建设、塑造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倡导“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性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成为航天技术应用企业最具战略性的资本。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充分尊重人、倚赖人、塑造人、培养人,给员工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激发起员工内心深处的干劲和潜能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目标。

2.航天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原则

2.1培养选拔年轻人才要做到超前谋划,战略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就像航天工程研制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远的眼光、宽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做到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布局。早在上世纪60年代,聂荣臻元帅在一次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就提出了培养年轻一代的战略问题。作为航天科技事业的领航者,航天部门党组织就始终把人才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和动力之源,大胆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年轻干部担任科研院所、工厂、型号领导职务。

2.2培养选拔年轻人才要坚持以事业为平台,在实践中造就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机遇和舞台。航天企业要坚持人才与事业同发展,依托航天重大工程培养选拔年轻科技领军人才。一是解放思想,大胆使用。集团公司在培养选拔年轻科技领军人才方面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重学历但不唯学历,重资历但不唯资历,在重大航天工程实施中尽早识别和发现科技领军人才的苗子并敢于委以重任。二是因材施用,重点培养。在人才队伍和年轻干部的培养上,集团公司非常注重年轻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对于一些有潜力的科技人才苗子,根据个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向,再从政策到机制各个方面鼓励他们沿着各自职业通道成长发展。三是多岗锻炼,全面发展。集团公司近年来非常重视通过不断加大型号之间、型号总体和分系统之间、各单位之间人才交流的力度,对年轻人才进行多岗位锻炼,促其丰富阅历,拓展视野,增强多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3.培养选拔青年人才的方法布局与推进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以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始终坚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航天企业将这种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在人才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年轻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是优化机制,营造氛围。为了更好地促进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从上世纪90年代的“小高工”政策到对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近年来更是创设了百万元的“航天功勋奖”和20万元的“航天创新奖”,有效地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同时,注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每当型号研制出现问题,各级领导总是主动承担责任,对科研人员给予宽容、理解和鼓励,帮助研制队伍总结经验、走向成功。

二是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尊重并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对人才成长给予最大的关爱,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条件。建立系统级研发中心、专业研发中心以及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构筑了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成长基地和平台。同时,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通过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实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建立航天创新基金等方式,不仅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也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加强培训,锻炼作风。为了助力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集团公司实施了知识更新工程,充分发挥以院士为代表的专家群体的作用,在工作中传承知识和经验,在技术上探讨途径与思路,通过传、帮带,提高年轻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型号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为重点,连续举办型号领军人才培训班。对于年轻的领军人才,既放手使用,又严格要求,比如,每年向科研院、所、厂一把手和型号“两总”颁发责任令并严格考核,强化履职的责任意识;狠抓作风建设,强化科学作风的培养,使年轻人在技术上接班的同时也在作风上接班。

4.措施与建议

4.1培育文化,强青年科研人才科技报国之志

文化激励是航天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一直以来航天精神就是航天人高高飘扬的文化旗帜。伟人的事业孕育了伟人的精神,伟人的精神需要代代传承。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弘扬和传承航天精神。航天企业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老一代的航天人就是一本本活的教科书,可以通过新老航天人对话谈心活动,让两代人面对面进行交流;可以采取读反映航天精神的书籍,让青年科研人才通过书籍与老一辈航天科技先锋对话;开展优秀科研人才演讲活动,利用橱窗、展板、电视、报纸、杂志等载体宣传优秀文化,同时,还可根据航天保密性强的特点拓宽宣传载体,加大对人员先进事迹在群体中的宣传力度,弘扬优秀文化,激发青年科研人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二是激励创新行为和活动,促创新文化落地。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的历史,青年科研人才是创新的先锋队,创新需要创新文化来滋养和培育。因此,航天企业要发扬几十年来的优良传统,精心哺育创新苗,通过设立青年科研人才创新项目,鼓励他们深度开展基础性研究,加大奖励和激励的力度,尤其是在评职称、定岗位等方面制定倾斜性政策,激励青年科研人才的创新潜能,同时要宽容他们的创新失败。三是注重培养团队协作文化。航天的文化中,团结协作的元素很多。青年人善于接受新式的教育方式,可以采取拓展训练、情景模拟、现场说法等形式,对青年科研人才进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在灌输协作理念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青年科研人才融入集体的行为,在交流和学习中,有利于专业上和性格上的互补,为打造一支阳光向上的青年科研团队服务。

4.2完善制度,健青年科研人才成才之法

完善薪酬制度。航天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现象,制约了青年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应建立和完善以突出业绩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一是要优化薪酬结构,拉开按国家政策制定的固定上资与按照绩效确定的浮动工资的比例,与承担岗位(项目)的工作难度、重要程度、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因素挂钩,同时制定配套的考核办法,突出业绩贡献,以激发青年科研人才的潜能。二是要考虑青年科研人才的薪酬体系对外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以便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航天事业,也确保现有人才的稳定。

完善人才考评机制。要制定科学、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对青年科研人才做出公正的评价。在项目团队中实行民主评议与公开考评,以确保公平性和合理性;在人事制度上要打破年龄、资历、学历等限制,不拘一格大胆任用年轻人;在人才考评政策上应充分鼓励青年科研人才重视基础研究,鼓励他们甘于坐冷板凳,专心基础研究。

完善奖励机制。要建立适合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的奖励管理办法,如加大科研奖励中青年科研人才的比例,在单位的奖项设置方面多设置青年科研人才的奖励项目,在评比奖励先进的方法上采取创新的手段,不仅可以采取组织推荐的方法,也可以尝试由专家推荐、青年科研人才自荐、企业网上公开竞评等办法,鼓励年轻人敢于冒尖、勇于冒尖,大胆展示自我。

4.3搭建平台,拓青年科研人才岗位成才之路

开展职业生涯设计。航天企业的青年科研人才对职业生涯设计的关注度很高,甚至在某些企业达到了最高需求,因此,需将这项工作放在企业的战略发展高度来看待。今天的科研人才希望从工作中得到成长和发展,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和要求,他们不断追求理想的职业或岗位,设计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计划;他们关注个人的价值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个人的兴趣与事业相结合,更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组织与个人的双赢。航天企业要结合自身的需要和发展,为科研人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必要的培训、工作设计、晋升等手段,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

拓宽成长通道。航天企业科研人才的成长路径一般情况下是按照国家重点型号(项目)设置的型号设计师、主管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帅、副总师、总师这条路径走的。但是,国家重点型号数量屈指可数,总师人数更是寥寥无几,人才通道只走独木桥,将会使多数青年科研人才看到人生道路的“天花板”。因此,航天企业要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设立项目设计师系统,并实施动态调整,项目一完成,技术职务即自然免除。这可在某种程度上给予科研人才一定的压力,以促使其积极参与新的项目。可按照专业设置专业设计师队伍,只要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就可以成为该专业的学术领头人,这样可以引导青年科研人才不再追逐重点型号的岗位;另外,对具有管理潜质的青年科研人才,也可以鼓励他们在掌握了一定科研规律后转为科研管理岗位。

重视在科研实践中的培养。科研实践是培养青年科研人才最好的舞台,在型号岗位或课题中的锻炼可以使青年人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科研和工程研究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结合任务和目标,对青年科研人才进行锻炼和培养。项目团队或研究室要与青年科研人才共同制定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要求,列出详细的锻炼培养措施,对他们大胆交任务,敢于压担子,注重过程的督促和任务的及时检查,必要时给予调整,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另外一方面,要确切开展好“导师带徒”活动,变自然成熟为促成其成才,要充分发挥老一辈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做好“传帮带”,并在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上起到把关定向的作用,使青年人少走弯路。

4.4注重培训,授青年科研人才能力提升之道

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方式。一是培训方式多样化。航天企业的青年科研人才都是毕业于各高校的精英,但无论他们在校时成绩多么优秀,在职的培训和教育对其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可以采取主动“送出去”的方式,提供合适的机会鼓励年轻的科技骨干出国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紧跟世界先进的科技发展趋势;尽量给予青年科研人才一定的时间、费用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在职培训;充分利用航天系统或相关高校的教育资源采取联合培训。

二是通过学习组织建设,促进青年科研人才自主学习。可以开设青年科研人才讲堂,鼓励青年科研人才结合自己研究的方向走上讲台,谈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锻炼语言表达和实践总结提炼能力。

三是搭建适合青年特点的交流、评比和推荐平台。努力为青年科研人才创造更多的科研交流机会,重视青年创业基金、青年科技论文等的评比,并通过开展青年学术论文报告会、青年科研课题答辩会等多种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加大情商和心理疏导培训,提升青年科研人才的情商水平。在航天企业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和场合很多,在课题研究或型号研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争执、需要处理各种矛盾,这都可能造成科研人才情绪上的波动。航天企业要根据新时代青年的特点,有重点地加强对青年科研人才的情商培养,使他们具有比较理智的,稳定的情绪,能够自我安慰,摆脱焦虑、自我激励,在对待他人的情绪和人际关系时具有同情心和管理他人的能力,不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第7篇: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航天通信 内部控制缺陷 原因 整改建议 启示

我国2008年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基本采用了美国COSO委员会广义内部控制的定义,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基本标准。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等。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这标志着内部控制框架更具操作性,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通信”)为例,分析航天通信2007~2014年七年间四度财务舞弊引出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2014年发现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最后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公司治理模式,增强公司竞争力;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创造诚信内控环境;构建内部信息系统,促进公司信息畅通;完善内部监控体系,发挥自我评价效力等意见和建议,并获得启示。

一、航天通信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及现状

航天通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名浙江中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浙江省轻工业厅以[87]轻办字49号文批准设立,发起人为中国纺织原材料公司(现已更名为中国纺织原料物资总公司)、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浙江省信托投资公司(现已更名为浙江省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已更名为浙江国信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浙江省分公司(现已改组为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纺织工业公司(现已改组)。1987年2月25日由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法人营业执照。航天通信的总公司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1993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所属行业为制造业兼信息技术业类。经过历次股权变更,截至2006年初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拥有航天通信73,078,800股数,占总股本比例22.40%的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2006年6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为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得股票对价2.5股;2006年11~12月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又从二级市场购入16,276,460股,占总股本比例4.99%。截至2007年6月30日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拥有公司62,469,867股数,占总股本比例19.15%的股权,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13年6月27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又从二级市场购入435,7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13%;2013年11月26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公司按8.55元/股的价格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90,255,730股,其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认购13,538,360股,其全资子公司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购4,512,787股。本次发行前后公司控制权未发生改变。

截至2015年6月30日,航天通信累计发行股本总数416,428,086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公司注册资本为416,428,086元,其中流通股398,376,939元,非流通股18,051,147元。

航天通信通过不断调整、转型升级,现已发展成集通信、航天防务,装备制造、纺织,商贸服务为主业的大型国防科技综合类上市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拥有导弹总装系统的上市公司。

(二)四度财务造假以及授信额度管理重大缺陷

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2014年这七年间被发现四度财务造假。2007年11月6日,财政部在的第十三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提及了涉及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事项:认定公司2003~2005年划出资金通过其他单位进行周转,虚增利润3110万元。

2010年8月18日,浙江证监局在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公司下属两家子公司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沈阳航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出现过2009年虚增收入2021万元和1092万元的情况。

2012年12月10日,航天通信又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公司2011年新收购控股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新乐毛纺织造有限公司财务基础薄弱,与部分客户的业务及资金往来频繁、账实不符,存货及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2014年9月20日,航天通信公告称公司收到了浙江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z2014{12号)。浙江证监局认为,子公司易讯科技股份2013年度虚增营业收入4555.65万元,虚增营业成本3685.46万元,虚增管理费用351.56万元;导致虚增净利润440.84万元。公司还存在业务交易虚假、业务确认收入等问题,并责令公司按照浙江证监局的要求,限期向证监局书面报告整改落实情况。

航天通信201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一个,即客户资信等级评估、授信额度管理存在重大缺陷。在与上海中澜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中澜”)、新疆艾萨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艾萨尔”)开展进口原毛业务中,上海中澜的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新疆艾萨尔公司对航天通信提供了9,000万元的最高额担保,航天通信未对上海中澜的实际控制人和新疆艾萨尔是否有能力承担担保义务进行详细调查,并在超过最高担保额9,000万元后仍向上海中澜和新疆艾萨尔发货,后因对方出现严重资金问题,造成1.35亿应收款无法收回。

二、航天通信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框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和薄弱环节。下面将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基础,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

(一)组织架构设置缺乏整体性,权责分配不明确

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尤其是控制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航天通信2003~2005年通过划出资金在其他单位进行周转,虚增利润3110万元。并且对外公布其通过伪造后的虚假财务信息,以谋求一己私利,结果导致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根据错误的会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给企业带来极具破坏性的负面影响。

控制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构架,塑造企业文化精神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在组织构架设置上,企业仍然欠缺科学系统的整体考虑,企业管理举步维艰,决策难以与不断增长的企业组织规模相适应。在航天通信公司被查出的四起财务舞弊案件中,虽然都是子公司出现舞弊行为,但据相关报道称航天通信公司负责信息披露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子公司的问题,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只需要如期提交整改报告就好。”可见,航天通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在面对内部控制缺陷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得过且过,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二)风险管理控制不足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2014年,航天通信公司在开展贸易业务过程中,未对上海中澜的实际控制人和新疆艾萨尔是否有能力承担担保义务进行详细调查,并在超过最高担保额9,000万元后仍向上海中澜和新疆艾萨尔发货,后因对方出现严重资金问题,造成1.35亿应收款无法收回。由此可见,航天通信在销售业务内部控制中客户开发与信用管理环节存在漏洞。客户资料与文档不健全,缺乏合理的资信评估,导致客户选择不当,销售款项不能收回,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流转和正常经营。

(三)缺乏系统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销售业务是企业运营的灵魂,销售量的稳定增长、销售市场份额的扩大,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保障。在销售环节,客户的信用管理是一大重点和难点。航天通信对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不到位,对客户的授信额度管理在执行层面上做得不到位。导致销售款项回收不畅,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重大损失。

此外,2010年8月18日,浙江证监局根据对航天通信公司下属子公司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沈阳航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报表对比研究,发现他们通过关联交易分别虚增收入2021万元和1092万元。关联交易是企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公司运作中经常出现的而又易于发生不公平结果的交易。航天通信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在设计和实行上的缺陷导致公司相关高层管理人员并未发现财务报告错误或是即使发现了财务问题而出于私利考虑,。

(四)信息严重失真,披露不充分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航天通信公司2003~2005年划出资金通过其他单位进行周转,虚增利润3110万元。可见,航天通信公司和其子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问题,会计信息失真。航天通信公司的信息披露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从航天通信公司2003~2014年这12年间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出,公司多次出现经济危机,几次被停牌,资金周转不开。说明公司的决策传达和执行效率低下信息沟通不及时,甚至有所隐瞒。

(五)监控不到位

监控也称为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对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内控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航天通信公司2011年新收购控股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新乐毛纺织造有限公司财务基础薄弱,于2012年12月10日被发现与部分客户的业务及资金往来频繁、账实不符,存货及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大缺陷。浙江证监局认为,航天通信公司子公司易讯科技股份2013年度虚增营业收入4555.65万元,虚增营业成本3685.46万元,虚增管理费用351.56万元;导致虚增净利润440.84万元。公司还存在业务交易虚假、业务确认收入等问题,并责令公司按照浙江证监局的要求,限期向证监局书面报告整改落实情况。针对航天通信接连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内部审计部门、外部审计机构没有及时地对违规行为进行充分揭示,导致审计监控失败。

三、航天通信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

(一)关联交易频繁,高管监管不力

航天通信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高级管理人员,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在企业遭遇经济危机,资金周转不开时,不能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发挥员工的创造力,而是采取虚增收入和利润的欺骗手段吸收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未贯彻平等公开的原则,财务信息披露不够真实可靠。航天通信缺乏优秀诚实的企业文化,不能统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意志,不能形成较好的执行力,难以发挥内部控制在强化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中的作用。面对航天通信公司屡次发生财务舞弊案件,浙江证监局下发的都是整改措施而不是行政处罚,航天通信的违规行为几乎是“零经济成本”。这也是导致航天通信公司一再出现财务舞弊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辨识能力薄弱

航天通信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没有及时更新维护客户信用动态档案。未建立严格的信用保证制度,对上海中澜和新疆艾萨尔的资信等级评估不到位以及对该项担保业务的潜在风险认识不完全。公司经营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辨识能力远远不够,在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和重要的管理决策过于盲目和专断。

(三)控制观念落后,控制方式单一

航天通信公司控制方式单一,大多以事后控制为主,很少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面上下功夫。信用管理部门未做到对客户付款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甚至在超过最高担保额9,000万元后仍向上海中澜和新疆艾萨尔发货。对客户的资信调查不深入、不透彻,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不全面、不科学,导致企业担保决策失误。

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在权限审批时不规范、不严格、过于草率,控制观念落后。对担保合同履行情况疏于监控或监控不当,导致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和妥善应对异常情况,延误处置时机,加剧风险,造成经济损失。

(四)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披露受限制

航天通信公司从2007~2014年这七年间被发现四起财务舞弊案件,每次浙江证监会下发的决定都是责令整改措施,航天通信公司的财务舞弊成本为零,以至于航天通信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方面越来越肆无忌惮,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隐藏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信息披露不规范、不严谨。航天通信公司董事会形同虚设,企业内部不能做到较好的上传下达,信息沟通渠道的不畅通,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企业对外部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不强,经营决策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和市场规律。

(五)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导致监督失败

笔者通过分析航天通信公司2007~2014年七年间被发现的四起财务舞弊案件中所使用的财务舞弊手段,发现航天通信分别通过划出资金在其他单位进行周转和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通过资产核算方法的调整,虚减成本;通过背靠背互开发票的方式进行虚假交易,虚增利润等。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业务不规范、内控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导致监管力度尤其是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受到严重限制。

四、航天通信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建议

针对航天通信公司屡次出现的财务舞弊案件以及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公司管理层应引以为戒积极寻求出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并且严格地执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下是笔者提出的有关航天通信公司内部控制的几点整改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模式,增强公司竞争力

健全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利益,避免有关方面受虚假财务信息的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完善公司的治理,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前提。航天通信公司应该根据上市公司的治理要求,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并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作业流程,明确管理层的管理职能和治理层的决策职能。此外,公司需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会下属委员会会议,并保留相应的会议记录。

内部审计部门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提出改进建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应当授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审计职责的履行,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追查异常情况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慎重任免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

(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创造诚信内控环境

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公司高层在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和重要的管理决策上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辨识能力,建立完善的制度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密切关注企业日常运营的基本环节。例如资金活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担保业务、财务报告等方面的风险防范。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等外部环境蕴涵的风险和公司价值链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影响。建立严格的信用保证制度,完善本企业的担保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只有对申请人整体实力、经营状况、信用水平非常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担保。

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当真实可靠,企业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列示当期收入、费用和利润。加强安全管理、资金风险防控、应收账款催收工作等。企业应该创建诚信内控环境,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站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规划、狠抓落实,承担内控的责任。

(三)构建内部信息系统,促进公司信息畅通

航天通信公司应当建立科学的信息采集机制。内部信息的采集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外部信息的采集对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并做出适应市场环境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航天通信公司应做到公司高层加强沟通,全体员工参与沟通。同时,航天通信公司要搭建良好的外部沟通平台,加强与外部投资者、客户、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之间的沟通和反馈。健全信息公示制度,做好全面及时的信息披露工作,保证信息质量客观公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沟通与信息处理中的作用,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建立有效的反舞弊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舞弊行为,及时防范因舞弊行为导致的内部控制措施的失效。航天通信公司要对各级机构特别是董事会和公司高管在反舞弊中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规定,严厉惩处舞弊人员;发挥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

(四)健全内部监控体系,发挥自我评价效力

内部监控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程序和活动的一种再控制。在组织架构上,航天通信公司要建立实现公司高层权力相互制衡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部门需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双重领导和管理下运行,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拓展内部审计领域,使内部审计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对内控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有利于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按照业务分管的原则,航天通信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实施对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事项的监督指导,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五、航天通信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的启示

启示一: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相关人员不能严格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容易滋生违规违法行为。航天通信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屡禁不止,董事会的不作为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要完善董事会的监管职能,加强管理防止高层管理人员、。

启示二:企业保证关联交易的公允公开,增加信息透明度。科学准确地采集信息,全面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确保信息质量真实可靠。

启示三:企业应该以人为本,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塑造优秀诚信的企业文化。

第8篇: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 流体控制 航空航天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V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000-00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同气体作相对运动情况下的受力特性、气体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在流体力学基础上,随着航空工业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学科。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对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研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航空航天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一,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和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航空工业的相对成熟,关于航空领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如何通过改进制造过程降低成本,而不再将主要力量投入新技术的研究,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严峻、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航空运输对安全性经济性的要求,航空技术研究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使得全球重新提高了对航空技术研究的关注程度。作为航空航天技术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的空气动力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1 空气动力学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1.1 空气动力学研究意义

人们最早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人类对鸟或弹丸在飞行时的受力和力的作用方式的种种猜测,但真正形成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之后,是在经典流体力学中发展并形成的新的分支,并且迅速成为发展航空航天各类飞行器的重要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推动整个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成为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如今,空气动力学已经不再仅只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还被应用于环境保护、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冶金、建筑、体育等众多领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1.2 空气动力学研究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航空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航空工业整体技术程度相对于其它行业都成熟许多,基于此种原因,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多认为航空工业已经走向成熟,尤其是空气动力技术基础技术方面,因此航空工业的研究将更多的集中于成本费用的降低,而减少了对应用技术的研究重视程度,使得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相对缓慢。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飞机设计技术等的发展,人们重新重视起了空气力学的研究,使得空气动力学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以Euler及Navier.Stokes方程为主要数学模型的整机及部件绕流流场和气动特性计算研究领域,在我国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被应用于很多重点型号的研制中;再如飞机多外挂气动干扰特性研究、现代歼击机大攻角过失速气动持性研究等,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计算空气动力学领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很多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 空气动力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认为空气动力学研究已经足以满足航空航天需求的认识很明显是错误的,随着飞机一体化设计技术、微型飞行器、行星探测飞行器的发展,必然向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提出新的挑战。

3 先进飞机器研制需求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航空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出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对先进飞行器的研制需求不断提高。如高机动性作战飞机、可重复使用高超音速飞行器、大型民航机、大型运输机、地效飞行器、微型飞行器、智能飞行器、无人侦察机、战略战术导弹、应用卫星、概念武器等,都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性课题,需要空气动力学从复杂流场预测、喷流干扰、气动隐身、微流体力学、气动防热、高超音速边界湍流、低雷诺数流动力学、地面效应等多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所有这些研究,都涉及高度非定常、线性,包括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效应的影响,难度极大。

例如,大容量运输机的研发,首先需要解决大容量运输机高燃油效率、低噪声、常规跑道起飞着陆能力的需要。在这里,虽然高燃油效率可以通过混合层流控制技术(HLFC)、发展新型发动机、采用高效的气动设计方面来进行满足,但这些技术要应用到大型飞机、高Re数情况却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再如低噪声的研究也是大型飞机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必须充分将声学研究向气动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同时,还必须考虑增升阻力、尾涡效应、发动机喷流和外流干扰效应等。

3.1 自适应流动控制需要所带来的挑战

传统空气动力学对绕复杂物体的流动,多集采用涡发生器、吸气、吹气、肋条等技术进行模拟研究,但这种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的被动控制,随着近年来电子技术、软感技术、材料技术等的发展,传统的集中于被动控制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必须对宏观流动和微观流动的主运控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对飞行器的未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提高自适应流动控制研究水平,才能提高自适应流动控制技术,为飞机结构设计提供更为全面的飞行控制函数,以有效减轻飞机重量和飞行能力。

自适应流动控制的研究主要包括减阻流动控制、边界层分离流动控制、高升力流动控制三个方面。具有感知能力的自适应流控制技术对于去不稳定性扰动源的影响极为重要,是未来飞行器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对于简化吸气装置和相关系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边界层流分离流动控制技术则驻地改善飞机气动性能有着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射流、湍流、目标流场、近壁面压力分布等方面的关系。高升力流动控制技术对行器增升装置的研发有着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在不降低飞机性能的情况下减少飞机重量提高飞机增升能力。

第9篇:航天事业的重要性范文

航天模型是模仿各种航天器设计、制作的可发射升空的模型航天器。我国航天模型运动则是伴随着航天事业发展而兴起的一项科技体育运动。1994年,我国首次组队参加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标志着中国航天模型运动正式启动。到2014年,我国航天模型运动已迎来第20个年头。20年来,我国航天模型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管理、从项目推广到行业管理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模式”,为国家争得了许多荣誉。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参与航天模型运动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

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模型火箭(属于航天模型的一类)首先在美国和前捷克斯洛伐克兴起。50年代,模型火箭逐步标准化、系列化、商品化,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普及。1957年,美国出现了模型火箭套材及其专用的模型火箭发动机,并且成立了国家火箭技术学会(NA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ocketry),负责模型火箭技术的交流和管理。同期,东欧各国,如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波兰等也大力发展模型火箭运动。1959年,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审议并通过国际模型火箭竞赛规则(1984年后执行《FAI 运动规则,4d部分,航天模型》)。从此,模型火箭运动正式列入国际航联所属的国际性比赛项目。

我国作为火箭的故乡,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试图开展模型火箭运动,并组织有关力量对模型火箭技术进行过探讨和初步研究,但因模型火箭发动机的安全问题未能解决,致使这项运动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受阻。

1992年,原航空航天部四院四十一所研发的模型火箭发动机项目通过技术鉴定,并取得西安市公安局颁发的生产销售许可证。从此,我国有了自己的航天模型品牌――“四凯”。1994年6 月,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题词――“欲上九天揽月,先玩模型火箭”,发出了在我国开展群众性航天模型运动的号召。同年,我国首次组队参加第十届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获得一枚银牌及团体第8名。随后的历届国际航天模型大赛上,我国运动夺得过多枚金银铜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为在国内大规模普及航天模型运动,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器材供应渠道、举办骨干培训班、制定比赛规则,还陆续在相关的体育赛事中增设航天模型项目,在部分城市试办基层活动和中小型比赛等,为更广泛地开展航天模型运动创造了条件。2000年5月,第一届全国体育大会航空模型比赛航天项目竞赛暨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开赛, 2000年8月,首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天模型专项比赛开赛,标志着我国航天模型运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目前,航天模型运动已在国内大部分城市开展,部级赛事包括一年一度的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和全国体育大会等。为配合这些赛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有相应的层层选拔赛,每年参与人数都超过百万人次。特别是近几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比赛及大学生力学竞赛等活动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

“动力”保证

航天模型运动是以模型火箭发动机为基础的一项运动,由于没有安全稳定的模型火箭发动机,我国早期的航天模型运动刚有萌芽就胎死腹中。1990年5月,原国家体委、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科协联合委托原中国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研究所开发模型火箭技术。1991年,该所试制出首批模型火箭发动机,并进行了模型火箭及其配套产品的开发。1992年末,模型火箭发动机通过由原国家体委和原航空航天部联合主持的技术鉴定。

为保证航天模型项目经营活动不受干扰,四十一所专门成立了西安四凯模型火箭公司,从事模型火箭发动机及模型火箭的研发和生产。相关系列产品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推广和普及模型火箭运动创造了良好条件。2002年,西安四凯模型火箭公司并入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又改制为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论隶属关系和公司属性如何变化,四凯一直致力于国内航天模型运动的发展,已开发模型火箭发动机产品20余种、箭体产品20余种,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到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目前,中天火箭公司仍是我国唯一一家生产模型火箭发动机的企业,并通过派人参加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培训航天模型师资力量、为项目改革发展出谋划策等方式为我国航天模型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才培养

中国是航天大国,不能没有航天模型运动,这正是当初开展这项运动的出发点之一。20年来我国模型火箭运动的开展表明,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它可进行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后备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其它科技体育项目一样,航天模型运动也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航天模型被广泛用于青少年素质教育和航天科普教育。通过让学生参与模型设计、组装、装饰和发射过程,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动脑能力,引导学生崇尚实践、崇尚科学。通过拼装具有时代特征的航天模型,如“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F型火箭,“长征三号”火箭等模型,能更好地向青少年和模型爱好者宣传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航天、热爱科学的情操。此外,航天模型的拼装、调试、飞行需要大家相互协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对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进行科学实践教育和挫折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展望

20年来,尽管我国航天模型运动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模型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完全满足国家队的需要。提高模型火箭发动机性能水平,使国家队用上自己的发动机训练比赛,仍需努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