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经济发展的总结精选(九篇)

经济发展的总结

第1篇: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 百强县发展经验辽宁县域经济启示

一、全国百强县的发展经验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评价,同时每年评出百强县,以总结和推广百强县的发展经验,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 ,会上评出了新的百强县。 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是:河北省5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5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福建省8个,山东省25个,河南省3个,湖南省2个,广东省1个,四川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通过详细解读连续6年全国百强县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

1.注重培育特色产业

从历年的全国百强县的经济结构来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各县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特点来进行定位,从有本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其产业构成也各有特色。

在2006年的“百强县”中,浙江占据了25个席位。从产业组织形态来看,浙江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中小企业集群,“一村(乡)一品”、“一乡(县)一业”、“家庭工业+专业市场”曾是对浙江县域经济的生动描述。例如,位居全国“百强县”第27位的诸暨市,以大唐袜业而著称。大唐袜业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4个乡镇、120多个村连片发展,现有上万家家庭企业、十几万人从事袜业生产,年产袜子60亿双,年产值120多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正是这些中小企业集群,创造了浙江县域经济的群体规模效益。

山东莱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市,工业基础薄弱,入选百强依赖的就是农业资源。莱西市通过培育壮大奶牛及奶制品、肉鸡及鸡肉制品、生猪及猪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加工、果品及果品加工、花生及花生制品等六大产业链,将全市80%的农户和70%以上的耕地,纳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2004年,莱西市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市。2006年位列全国百强县84。同样在山东百强县中排位第一的荣成市,虽然与全国大部分百强县一样具备沿海的地理位置,但其发展却与其它地方注重中小企业不同,在渔业和旅游业上做起了文章。如今,荣成是全国第一渔业大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位,同时又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2.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今天。越是实力强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比例就越高。

有专家指出,县域经济实质上是民本经济。个体私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也是县域发展振兴的坚实基础。强县的发展经验也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如江阴市有部级乡镇企业集团46家,14家企业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注重激发民间包括农民的创造活力,几年来,江阴市鼓励和扶持市民和农民兴办实业,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辟出民营工业区,着力培养一批创业型市民和农民。

作为河南县域首富的巩义市,采取借民资之势突破资本“瓶颈”的发展战略。该市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通过出台政策、优化环境等措施,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起来,更好地配置到扩大再生产中去。2004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000多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7%,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80%以上。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做大做强步伐,巩议市还专门成立了企业上市办公室,为高效益、高增长、高科技、有上市愿望的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3.经济开放

综观强县的发展,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就是以开放的眼界和积极的姿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中,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当地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经济发达的强县如江阴、昆山、顺德等,都是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的地区。以昆山为例,昆山市始终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加快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昆山之路”。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山市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迅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部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仅2004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就达9.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5%,成为全国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县(市、区)。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2004年昆山人均GDP实现90714元,位居江苏省首位。

昆山通过利用外资,打破了县域经济的低水平均衡,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充分吸引、利用外资是摆脱自身资本和技术不足的劣势,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在发展中要坚持把吸引外资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

二、百强县发展经验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在产业上,突出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发展县域工业,必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立足产业基础,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骨干支柱产业,以此支撑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辽宁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各县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工业。

例如辽宁省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庄河,基本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市的转变,连续几年强力推进项目发展,兴建了花园口等一批工业发展区,发展了华丰、大轮、大宇、名兴电束线、宝锋轧辊、嘉隆电机等一批大的工业项目。2004年,新开工百万元以上工业及产业化项目243个,其中千万元以上86个,亿元以上9个,创历史最好水平。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0多家,第二产业增加值在三产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5%。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扩大优势产业,创立农业品牌,发展和做大善岛、海洋贝类育苗、富谷水产、天利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到2004年末,农业龙头企业已达70多家,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完成4653元,比上年增长15%,为历史最高年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有新的提升。2004年,建成了新天地商业城、旺客隆超市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新的商业业态初步形成。旅游业有较快发展,2004年,成功实施了冰峪旅游区经营体制改革。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农业是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承担的重要分工,“三农”问题又是困扰县域利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因此县域工业化应该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县域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品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联系起来,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同时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2.在所有制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

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县属国有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主体地位日益萎缩,给县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就业、财政和稳定的压力。因此,要发展县域经济,填补县域公有制经济全面退缩形成的“真空”,只能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外,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战略。为此应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构筑民营企业的人才工程;培育和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在资源利用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提升特色经济的竞争力

在现代经济的全面竞争中,县域经济要想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其行政区划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由此决定了县域经济必然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握自身的优势。县域经济的特色就在于,在特定区域里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产业优势,也就是比较优势,这种特色产业能使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带来较高的知名度,走出具有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特色产业,关键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选准特色,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产业的代名词。辽宁省县域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有山地型、平原型、沿海型、城郊型等,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各有不同,经济基础存在很大差距,有先进富裕的,也有贫穷落后的,发展极不平衡。变比较优势为经济优势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经济绝不能追求“小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县域经济,应立足县情,立足于现有资源优势,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构筑特色经济。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辽北粮食和牧业、辽南水产和水果、辽东林产品和旅游业、辽西农业和牧草业四大经济区域,区域特色明显。如东部山区的药材、土特产,沿海地区的海产品,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西柳服装、南台箱包等产业,以及山水和海岛旅游业等。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旅游等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要支撑,特色产业的发展将县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重新整合并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4.发展配套经济

随着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优势企业纷纷将非核心产业向外扩散,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大量的配套空间。县域经济要密切关注这一发展趋势,把发展配套经济作为对内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县域经济要甘当配角,各县都来搞主导产品这不现实,要主动配合周边工业化程度高的大城市进行产业产品配套,发展配套产品和下游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辽宁省有以沈阳、鞍山、抚顺为中心和以大连为中心的工业区,可以利用这些大城市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推动县域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向外扩散的趋势,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和发展基础,积极招商引资,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辽宁地处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承接大中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省略/chinese/MATERIAL/41723.htm

[2]《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百强县传授“发家”经》 经济晚报 2005.6

[3]《从百强县看经济强县的四条发展路径》省略2005-12-13

[4]中国县域经济网

[5]刘福刚:《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报告》2005.12

第2篇: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一、劳务经济发展现状

在10个月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重点解剖了10个村,对制约发展劳务经济的六个问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专题调查,总结了40多个各类典型经验,进而对劳务经济发展概况、特点、作用、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分述如下:

(一)劳务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劳务经济发展,作为城乡统筹发展,振兴县域经济的战略产业来抓,作为县乡村三级干部的一号工程来实施,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良性互动,跨跃式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劳务经济成为主导产业。一是从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规模上看已形成了一支产业大军。2004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1744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8%,200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8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6.6%。二是从劳务收入拉动人均增收比例看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劳务总收入达到1.2亿元,拉动全县农村人均收入650元,已占农村人均收入的28.5%。分别比2003年增长30%和62.5%,2005年实现劳务收入1.6亿元,拉动农村人均增收860元,分别比去年增长33.3%和32.3%。三是从劳务收入占农村收入的比例看已成为各乡镇的主导产业。2004年劳务收入1.2亿元。占农村总收入的18%,占种植业收入的31.4%,占养殖收入的167.7%,占第二三产业的105.23%。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劳务输出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产出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快步奔小康的重要举措。

(二)劳务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根据调查材料分析,目前劳务经济呈现出以下特点。1、劳务输出人数大幅度上升。2004年比2003年上升了20.8个百分点,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10.8个百分点,发展速度加快。2、劳务输出从事的行业较多。可分四种,一种是纯外出打工,有的从事工业、建筑、交通、社会服务等40多种工种。第二种是自己闯出做生意。有的去外地开超市或去俄罗斯、南韩、日本等国家做生意。第三是兴办企业,有的外出打工挣钱后在外地直接办工厂,企业、公司等。第四种是移地开发,有的去三江开发种水稻,有的去天津养奶牛,有的去俄罗斯种菜。3、劳务输出形式不断活化。一是政府组织送出,二是中介组织推介,三是依靠信息引出,四是依靠亲友带出,五是依靠能人或经济人领出,六是自己独立闯出。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2005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报表看,农民自发转移的占44.81%,政府组织输出和中介组织及经济人组织输出的占55.19%。有组织输出比重超过一半以上。4、劳务输出地域不断拓宽。劳务输出人员已经从乡内、县内、省内向省外、国外不断扩大。从劳务输出地域比例看,乡镇内输出占0.9%,向外县内占12.9%,县外省内占24.8%,省外国内占51.3%,国外占2.05%,一半以上的农民务工人员在省外、国外50多个大城市务工。5、劳务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县、乡主要领导把辟建劳务基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亲自考察、联系。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青岛、烟台、昆山等50多个城市,在俄罗斯、日本、南韩等10多个国家等辟建劳务基地398个,60%以上的劳动力是通过劳务基地转移出去的。6、务工人员趋于稳定,时间不断延长。从全县解剖的10个村的劳务输出情况看,一年到三年的占输出人数的29.84%,三年以上的占42.14%。7、劳务输出的妇女劳动力人数明显增多。2004年转移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0%。2005年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达14528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29.6%,比去年增加了19.6个百分点。8、打造一批典型和名牌。据劳转办掌握全县有40多个典型单位,260名劳务输出个人典型。我县叫响的有从事建筑、绿化、养殖、保姆、保安、缝纫等劳务品牌。9、小富置家,大富兴业已成趋势。很多外出打工农民挣到钱,由穷变富。**乡常青村**去莫斯科打工挣回了钱在城里买了门市楼,购买小轿车。有的打工仔挣到钱后在外办公司,当大老板,如**乡**在哈市创办齐峰实业,有固定资金700万元,注册资金400万元,年纳税100多万元。也有的回乡创业。如**乡**村**,外出打工淘金,回乡投资300万元创建“黑土星”米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

(三)劳务经济作用和取得成效

1、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作用突出。劳务输出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2004年全县劳务收入人均收入增收650元,2005年劳务收入人均收入增收800元。有526户农村贫困户和1573人通过劳务输出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部分村屯劳务收入达到小康水平,如上集民族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村人均收入超万元,家家达到小康户水平,消灭了贫困户。

2、劳务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通过劳务输出,一方面使土地集中在有经验的种田能手中经营,提高了种植业的效益。另一方面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在农业中,种植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据2004年全县农民收入构成情况统计分析,2004年劳务收入12067万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8%,二三产业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6.1%,畜牧业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4%,种植业总收入只占全县农村总收入的一半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出现多元经济并举的格局。

3、劳务经济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改善了生产条件。由于劳务经济的发展,使农民逐步富裕了,手中有钱了,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标准化作业能力。如上集镇天放村几年来投资557.5万元,打电机井212眼,架高压线路3000延长米,修桥涵73座,有农业机械343台套,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4、劳务经济促进了土地流转,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了土地的合理流转,由一家一户传统种植转为规模化经营。**乡**村有劳动力310人,劳务输出219人,占劳动力的70.65%。5442亩土地由原来的一个劳力耕种17亩,增加到一个劳动力耕种59亩,增加3.47倍,土地基本集中在部分种田能手中,这样既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生产,又实现了走一户富二户的目的,全村人均收入达4855元。

5、劳务经济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外出打工农民不仅富了口袋,而且富了“脑袋”。农民走出了家门,跨出了省门,冲出了国门,看到了纷繁万变的大千世界,从而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树立“要想富、出劳务”外出打工光荣,创业致富有功的新观念。许多打工农民不仅赚了钱,而且学习了外地的致富经验,学习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学到了很多技能和本领,增强了市场意识和创业发展的信心。人们反映:外出打工人员接受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回来穿戴讲究、说话文明,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有的人还由“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实践证明外出打工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择业能力,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农民。

6、劳务经济促进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各级领导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每年将有4万多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劳动力资源开发,土地有效流转,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农民通过打工富裕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谈论更多的话题是多挣钱、快致富、讲科学、学技术。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尊老爱幼、文明向上尉然成风,杜绝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潜在不安定隐患发生,促进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7、劳务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通过抓劳务输出,为农民发家致富服务,为外出打工农民送信息,找门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广大农民对党的政策更加拥护,对领导干部更加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8、劳务经济的发展加快构筑和谐社会建设。农民进城务工,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的压力,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解决了农村“半年忙碌半年闲”问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使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合理配置,收到最大效益。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也促进了城市工业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反哺农业进程,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农民融入城市,有的已成为城市居民,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劳务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使我们深深感到:多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发展劳务经济成功的实践,既提高了各级党、政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也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其基本经验有如下六点。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长期以来,有的领导思维方式是就农业抓农业,就粮食抓粮食,眼睛光盯着那块土地,或者忙于领导事务。对劳动力转移,一些干部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放任不管,带管不管。一些部门认为与己无关,针对上述问题,各级领导采取了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及领导讲话。二是组织领导参观考察。县委书记**亲自带领主管领导、有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去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劳务基地考察访问。三是搞好调查总结典型。全县总结了一大批典型,在**镇召开劳务输出现场推进会,推动全县发展劳务经济。四是召开劳务经济工作会,表彰先进,带动中间,推动落后。今年2月20日,全县召开了劳务经济工作电视会议,在全县500个自然屯,建立1500多个分会场,3万多干部群众参加会议。五是通过算劳动力转移收入帐,看发展劳务经济重大意义。通过上述方法,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劳务输出是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真正把劳务经济当成产业抓。在此基础上调整了工作思路,实现“三个转变”:由抓土地产出率向同时抓劳动生产率转变,由抓自然资源开发向同时抓劳动力资源开发转变,由抓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向抓农村就业结构调整转变。真正把劳务经济列入了日程,纳入总体规划,强化措施,各级干部不仅重视在思想上,而且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分解在责任上,体现在效益上,树立抓劳务就是抓增收,抓富民,抓发展的思想。工作中与经济工作齐抓共管,并举并重。

(二)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在农民中程度不同,存在温饱既安不愿走,老守田园不想走,怕担风险、无技术不敢走的问题。部分农民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打工不是正经人干的,女孩子怕出去学坏。特别是“一免两补”和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对出外打工积极性不高,甚至个别有回流现象。县乡党政领导根据上述思想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加大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出劳务的积极性。一是组织宣传队、报告团深入全县500个自然屯,巡回宣传发动,大张旗鼓宣传。二是县乡召开工作会议,总结表彰大会,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三是通过新闻谋体跟踪采访报导外出务工的**农民,先后制作了《离土创业**人》、《走出一步天地宽》、《务工典型精粹》等电视专题片,在县电视台连续播放,并多次被省市电视台采用。四是组织在外打工成功典型进行现身说法,春节期间组织打工者深入村屯宣讲,针对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宣传。五是坚持先宜后难分类发动的方法。对一些容易发动的户采取宣传发动和干部包屯、入户工作就可以发动出去,对那些无技能没门路,身体弱、岁数大、头脑差和一些懒散户迟迟走不出去的,由乡村干部包户逐人发动。如**村等采取此办法发动出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71.2%。六是制定宣传优惠政策。县委专门制定出台了土地流转、中介服务、证照办理、生产生活帮助,回乡创业等12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调动各级干部和务工人员积极性。七是帮助农民算好三比帐:一算收入帐,通过对种地与务工收入对比、投入对比、风险对比,使农民认同认可;二算政策帐,种地有政策,打工也有政策,使其解除后顾之忧;三算效益帐,让农民知道劳务输出既富百姓、又富财政、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既有甜头、又有奔头、挣回的是收入、改变的是身份、转换的是观念,影响的是几代人。从而树立起要想富出劳务思想,推进了思想解放,营造了外出打工光荣的氛围。

(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落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它既影响劳务输出的成功率,又影响土地流转的速度。为此,县里在五个方面抓了培训工作。一是抓阵地培训,二是抓岗前培训,三是抓岗位培训,四是抓职业培训,五是抓订单培训,六是抓源头培训。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原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电大站等九所培训学校合为一所,成立了**县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去年,该校培训农民工7401人,其中技能性培训3001人,引导性培训2400人。由于县乡、村层层动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了素质,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所以输出劳动力比较稳定,固定人数较多。据全县10个重点村劳务输出调查统计,转移时间在三年以上的占输出人数的42.14%,其中固定人数占长期输出人数的92.17%,提高了农民工的实际效益。

(四)加强基地建设,搞好管理服务。劳务输出最初是农民自发转移,散兵作战,领导自流,无人管,服务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各战线分管领导和各部门、各乡村都把辟建劳务基地,实现规模输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领导干部走出去对接选基地,利用能人创基地,轮流驻在抓基地,网上洽谈建基地,把用工单位请到县、乡进行用工对接建基地,利用中介组织,劳务经济人搞对接,利用亲情、乡情、友情搞对接,利用驻外机构搞对接等形式,千方百计抓好基地建设。全县已在北京、上海、大连、天津、俄罗斯、日本等建立劳务基地398个,有60%的劳动力都是通过劳务基地转移出去的。同时加强对基地管理和服务。确定专人,成立劳务输出联络组织。一是对民工进行安全、法律知识及生活常识教育。二是负责务工人员工作联络,依法签定用工劳务合同。三是保障劳务人员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四是搜集和掌握劳务信息及时向家乡传送。如**乡**村在大连**集团建立劳务基地。由村长**亲自带队出去务工,做到“六统一”、“四满意”。六统一即:统一动员组织;统一办理相关证件;统一座车到用工单位;统一协调签订用工合同;统一结算务工工资;统一化解矛盾纠纷,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四满意既:各级领导满意;用工单位满意;务工人员满意;务工人员家属满意。

(五)利用能人,发挥示范引带作用。各级领导坚持多输趋动,千方百计活化了输出形式,重点发挥了能人作用。据统计全县已发展能人260多人,为发挥能人作用,各地采取以下六种办法鼓励培养帮助能人。一是成立协会吸纳能人。县劳务协会吸纳40多名能人为会员,各乡镇劳务协会将这些能人都吸纳为会员。二是总结表彰能人。春节前后县、乡、村分别给回乡过春节能人披红戴花,鼓励多往外输出劳务。三是组织培训能人。召开能人参加会议,组织学习、培训、充电,征求能人意见,鼓励多为家乡做贡献。四是选派一元村官锻炼能人。全县76个行政村、劳务输出一元村官达98人。五是扶持有困难能人。如**村**在延吉开始作豆腐,村里主动借5000元钱,鼓励大干事业,现在村投奔他们去作豆腐或作生意的250多人。六是经常联系能人。千方百计与能人联系,随时掌握能人情况,让他们经常往家乡反馈信息。这些能人利用地域熟、人缘好、路子宽、联系广、能量大、信誉好优势,发挥示范引带,中介协调、服务管理、信息反馈作用。全县劳务输出能人一年向国内外输出1万多人。如**村**先后带领72人到莫斯科做小商品批发生意,每人年收入7万元以上。**村**在天津静海发展养奶牛1000多头,固定资产300多万元,有1000多名农民举家搬迁到天津养奶牛。吉长村于顺利创办建筑公司。带领300多农民工在外搞建筑,每人月收入1500多元。

(六)搞好后方服务,当好农民工后勤部。农民工外出后在家的土地怎么种?家里有事怎么办?遇有天灾病业谁来管?各地主要采取四个办法:①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允许和鼓励其采取转让、转包、出租、互换、托管、等方式将承包耕地进行流转。②成立互助组。对由自己耕种地,缺少劳动力的可由乡村组织出面,从留守家庭的实际出发,在民主、自愿的原则下,组织邻居、亲属、朋友等组成互助小组,互助合作,以适应农时,解决突击性农活人手少干不了的问题。③建立临时服务队。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出面组织协调,把闲散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在农活比较集中的季节,搞有偿服务。④利用“党员服务区”、“老促会联络员”解决外出打工者家中大事小情。做到大事小情问一问,天灾病业访一访,具体杂事管一管,象对亲人那样对待外出打工人员留守家庭,使其走出去的放心,干活的顺心,在家留守的安心。

三、发展劳务经济的建议与对策

近几年来,劳务经济虽然呈持续发展趋势,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许多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薄弱乡、村、屯还原因不一,程度不同的存在着,领导认识不到位,组织引导宣传发动不到位,基地建设市场对接不到位,职业培训不到位和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县委、县政府制定的规化和近期部署,研究分析劳动力转移的形式,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在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推动劳务经济大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树立劳动力转移新思路。通过调查咨询看,当前国际、国内市场对劳动力需要量大,要求素质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着巨大的潜力。一是劳务经济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一些乡村存在薄弱环节。二是从劳务输出男女比例看,妇女劳动力占输出劳动力的29.6%。三是每年都有一批初、高中、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增加了一些新生劳动力,四是大型农机具更新配套,机械化程度提高,可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从调查情况看,劳动力素质较低,外出农民工中高中毕业者仅占10%左右,初中毕业者占30%,小学毕业占50%,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并且80%的人没有受过相关技能培训。在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门路窄,从事的大多为简单体力劳动,很难找到岗位相对固定,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因此,我们要树立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按照县十一五规划要求,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创名牌相结合,坚持就地兼业转移与离土转移相结合,向小城镇转移与向大中城市转移相结合,向国内转移与向国外转移相结合。实现六个转变:即由省内向省外,北方向南方,国内向国外转变;由靠体力谋生向靠技能、智能型转变;由临时性、季节性向固定性、常期性转变;由男劳动力一枝独秀向男女并驾齐驱转变;由无序向有序、有组织方向转变;由打工仔向当老板、干大事、创大业转变。

(二)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外出打工光荣的氛围。一是组织训练一批劳务输出宣传报告员,深入村屯开展大张旗鼓的宣传。二是利用春节前后组织农民工中能人巡回讲演,现身说法,典型引路。三是大力推广先宜后难,分类发动,提高输出总量的经验。四是党团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出劳务。选派干部外出打工,搜集务工信息,探索打工门路,建立劳务基地。五是修改完善宣传劳务输出优惠政策,调动干部和广大务工人员积极性。

(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抓好转移劳动力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素质,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在培训的阵地上。要利用九校合一的**县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和**等各乡镇劳务输出培训基地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重点上。要以初高中毕业生和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在培训手段上。要采取职业培训、源头培训、订单培训、定点培训、岗前培训、跟踪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等。在培训内容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以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宾馆服务、保安员、建筑工、电动缝纫工、机械维修工、物业管理等专业为主。在培训方式上,一是请进来,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讲课。请用工单位来讲课。二是送出去。广泛与省内外知名院校搞好联合办学,联手培训初高中毕业生。三是与用工单位对接联合培训,送到用工单位进行专业或岗前培训。四是成立讲师团。到乡村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四)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壮大。土地流转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劳动力转移的快,就会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因此,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加快劳动力转移。目前可采用以下形式:一是办农机作业合作社,土地连片耕作,分户管理;二是积极引导农民按自愿的原则,主动作好离土农民的土地流转工作,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三是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农民以土地入股,组成股份合作社或联合体,按劳计酬、按股分红;四是有地无机户与有地有机户自愿组成互助组,互利互惠,提高劳动效率,使更多的农民投入到劳务输出大军中,为农民增收创造一种长效机制。

(五)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做好更新配套工作。解决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老化、不配套问题,才能把捆在土地上的劳动力解放出来。一是增加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更新老式机械。二是购置先进、现代、高效、配套农机具,全县要达到1000台套,现已新购置120台套大型农机具,继续加大购置量。三是加强现有农机具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加强新农机具、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五是田间作业要求用大马力拖拉机,连片作业,标准化耕作。目前全县已投资1000万元,购置8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50台,大型联合收13台,配套农机具120台件。要充分发挥这些和原有的农机具作用。要坚持自愿、民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落实好对农民田间作业优惠10%的政策。加强农机合作社管理,充分发挥其效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解放更多劳动力,外出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六)辟建外埠基地,拓展劳务输出空间。千方百计巩固老基地,不断开辟新基地。一是要实行领导对接辟建基地。各级领导要把辟建基地、考察劳务用工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象抓招商引资那样抓基地建设,每个乡镇村都要建立几个稳定的输出基地。特别要求把“长三角”、“珠三角”和境外劳务输出做大做强。二是要开展中介联络辟建基地。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和劳务经济人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加强与外地中介组织、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洽淡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形成劳务人员长期稳定的就业格局。三是要鼓励能人带动辟建劳务基地。通过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乡亲带乡亲走出去赚钱。四是依托各级各类驻外办事机构辟建基地。发挥其窗口导向作用,派驻“劳务大使”,积极谋求更大的输出数量,更多的就业岗位。五是依托劳务品牌辟建基地。品牌是信誉,品牌就是市场,通过品牌经营,带动劳务经济向广度和深度拓展。靠品牌声誉和诚信度巩固基地建设成果。

(七)以劳动部门为主,建立多元化社会化输出格局。一是要强化政府组织在劳务输出主导地位作用。发挥各级劳务组织领导体系和信息服务网络体系的整体功能,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农民工向外输出。二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经济人和劳务输出致富能人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信息灵、渠道广、地缘熟、信誉好的优势带动劳务输出,动员各业能人牵头组建各类劳务输出专业协会、联合会等。三是要大力挖掘亲缘、友缘的潜在优势,广泛动员农民工主动投亲靠友,依靠外埠亲友的力量把劳务输出去。四是要鼓励有技术专长的能人到大城市、开发区独立闯出去,站住脚后带动乡村民工输出。五是要积极鼓励民间和社会群团组织参与劳务输出“主战场”。支持相关部门、经济实体、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以及相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民间能人领办创办劳务中介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形成以劳动部门为主,中介组织支撑的多元化、社会化劳务输出工作格局。

(八)强化民工管理,实行全面全程服务。一是要加强劳务基地管理。政府对辟建的劳务基地要加强管理,主动引导农民工在自愿、民主的原则上成立民间劳务组织,经常与政府、企业、民工联系,做好各方面服务,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解决务工中实际问题。二是做好社会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可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为外出就业农民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要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档案,掌握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分布与就业状况。向农民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三是作好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限制。对进城就业农民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和计划生育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进城就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工资支付监控,欠薪保障,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制度。及时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支持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严禁对农民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和乱摊派。加强农民工的司法援助,严厉查处随意延长工时、克扣工资、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是继续搞好后方服务工作。继续推广已有的经验,认真解决农民工家地怎么种?大事小情谁来办?家人天灾病业谁来管等问题,当好农民工后勤部。

第3篇: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县(区)管委会:今年以来在县党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认真抓好了各项安全生产和交通工作的措施落实,为全面完成市政府与我县(区)签订的20__年安全生产责任状和20__年的交通工作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

1、安全方面:通过积极努力,我局得到市安监局的授权委托负责辖区内本级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且全市安监局长会议也于10月20日在我局顺利召开。前一阶段,我局围绕“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格执法和工作要求,杜绝了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平稳态势。一是全面抓好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逐级明确责任分工。与各部门、各管理处签订了《20__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56份。二是全面加大安全专项整治和监管协调的力度。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安全生产大检查174次,查出各类事故隐患142余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47份,停产通知书19份;收缴非法烟花爆竹近250盘,没收硝14公斤;制止一起非法采砂行为;严肃查处了伞田中央风井非法开采行为,炸毁4处非法开采小煤窑,对不听劝阻仍强行开采的矿主采取了有效地法律手段,刑事拘留19人,有效地消除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坚决杜绝了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发生。三是通过开展以“遵章守法,关爱生产”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共制作了大型横幅安全宣传标语达181条,宣传板报(栏)883块,爱教育群众达25000多人,进一步提高了全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

2、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着重抓好协调服务,确保各项重点项目能如期完工。一是全长5.3公里的测评通畅公路在今年8月15日全线正式竣工通车,并得到市公路局的大力支持,争取配套工程资金168万元,道路标标志、标线也已全部施划完成。二是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已拆迁房屋建设面积9999.9平方米,征用红线内土地250亩,临时(租)用地158亩,隧道555米已贯通,桥涵工程已全部完工,挡墙及护坡及其他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同时争取到南昌铁路局拨付征地拆迁补助款30万元。三是全长2.5公里观音园文化公路开发区段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50,其中土石方3.8万方,争取到市财政和市交通局观音园文化公路专项资金近80万元。四是做好了250国道开发区段工程结算的各项准备工作,预计250国道开发区段工程款180万余元将于11月底到位。

3、乡村油(水泥)公路建设:一是我们争取到了06年的农村油(水泥)路的立项计划58公里的立项计划,超过了全市各县“村村通”的立项指标平均数。二是定标准、定工期、定进度、定专人,积极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今年,通过努力已完成油(水泥)路12.06公里,其中__几公里,预计年底可完成20公里。已实现98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其中有两个管理处已基本达到了组组通水泥路的目标。三是在全县所有管理处境内设立安装了村级公路指示牌48块。

二、下一步的打算: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机遇,在县党委、管委会提出“如何做大做强县区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大讨论活动中,我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以饱满的热情,昂场的斗志,扎实工作,全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安全监管工作方面:

安全工作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以为人本的执政理念,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我局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 产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积极争取县党委、管委会对安全生产工作加倍高度重视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协调,取得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安全监管的强大合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反腐倡廉,严格执法,确保全区(园)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下一阶段,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方面,我局提出的目标是树立“八项安全理念”,做好“六项工作”,坚决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在今年全市的安全工作考核中争当先进单位。

——“八项安全理念”:“安全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第一理念;尊重客观规律的安全风险理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的安全防范理念;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安全理念;抓重点,带全局,整体推进的理念;管人、管理、管思想相结合的齐抓共管的理念;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忧患理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境界,超越安全抓安全的理念。

——“六项工作”即:一是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决策,抓住基层,抓实基础;二是多做组织、协调和督促工作,把安全监管落到实处;三是转变检查方式,在继续进行大检查和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加强日常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定人、定时、定指标,及时整改,责任明确;四是突出重点(即企业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安全、交通安全、公共消防安全四大重点领域),兼顾一般,提高安全监管的效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处置,该停停,该整改整改,一定要跟踪落实到位、作为到位;五是从教育、宣传入手,努力提高安全文化素质,严格许可证制度,严把审批发证关,对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发证,促进企业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提高;六是推进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安全监管队伍。

2、交通工作方面:

进一步抓好县(区)重点交通项目的协调服务和农村公路建设,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带动全年计划任务的完成。

——抓两头。即一头抓大工程、大项目。一是突出抓好2.5公里长的观音园文化公路开发区段的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安置、工农纠纷处理等工作的协调服务,保障在年底能够顺利能车。二是继续抓好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征地、拆迁、安置、工农纠纷的处理等工作的协调服务,使重点项目建设能如期竣工。三是尽快做好147国道一级公路改造以及地缘到黄花高速公路前期筹建工作。另一头抓好乡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摸清各管理处的基本情况,作出今年实施计划,全面完成市局下达的工作任务。

——促中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机遇,高度重视交通项目工可、设计、规划、立项等前期工作,以公路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骨架干线公路、重点项目和管理处乡村水泥公路建设,强化行业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确保20__年底在全县(区)建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络,实现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平安交通。

——带动各项任务完成。一方面加大公路管养力度,进一步发挥路政管理的职能和作用,确保公路养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坚持依法行政管理,积极做好客、货运输业和站场、维修行业的服务、管理工作。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要加快交通事业的发展,必须在筹措建设资金上狠下功夫。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打算:不继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挖掘各方潜力。一方面,利用各种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吸引更多的经济组织,来我县(区)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二是多向市交通局等上级有关单位汇报我县(区)交通情况,争取在工程立项、投资、融资等方面对我县(区)进行倾斜;三是充分发挥区内各级联动大办交通事业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

——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是千年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是全面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承担的工程和任务分别负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要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招投标责任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诚信的原则,择优选用设计、施工等单位。对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的项目,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不得让其它未中标的单位和个人参与设计、施工。三是严格按建设程序办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和审批权限,认真履行立项、设计、开工、竣工等报批手续,不能弄虚作假。四是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纪检、监察和交通部门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稽查,这是政府对建设项目实行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我局将拟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听取对我局的各项交通建设项目工程监督情况的报告,真正做到“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

第4篇: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 经济结构调整 发展

一、经济金融化概述

(一)含义

经济金融化指的就是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使用的有效工具,借助这种金融工具使国民生产总值与经济总值之间的比值逐渐提高的一种趋势。经济金融化程度和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总值之间的比值成正相关的关系,金融化程度越高,两者的比值就越大,金融化程度越低,两者的比值就越小。

经济金融化现象

经济和金融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因此,人们称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为金融经济。

社会经济关系逐渐显现出金融关系化的特点。社会经济金融关系程度越高,所使用的金融手段就越多样。当前的经济金融关系主要有股利关系、股权关系、债务关系、债权关系等,在经济关系逐渐呈现出金融关系化特点的过程中,金融关系的表现形式会越来越丰富。

在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金融倾斜,这主要是由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发展不协调形成的,二者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经济发展地位的失衡,其实质是金融较大幅度倾斜于间接金融,社会经济活动以间接金融为主要融资方式。金融倾斜的形成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它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干扰,例如金融体制、银行制度、货币信用、商品经济等。

(二)经济金融化现状

从理论上划分社会经济可以分为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领域发展可以称为经济货币化的过程。在金融创新挑战货币职能的过程中,用金融总量代替货币总量,产生了研究现代经济运行和金融经济融合程度的经济金融化理念。经济金融化导致经济结构调整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货币指标明显超过理论极限值,不符合发达国家的金融实践经验,金融相关率无法准确反映我国金融经济的现状。同时在经济结构上,尽管金融资产总量发展较快,但是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缓慢,有时甚至会出现股票流通值下降、金融资产回升的现象,因此,经济金融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经济金融化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世界各国经济在全球化、现代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中显示出的经济金融化特点,不仅代表着金融的发展,同时还显示着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使金融发展与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支持。但是由于经济金融化的影响是经济结构调整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在经济金融化中仍存在着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

经济金融化可以改变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而影响到经济结构调整。以中国为例,在总量上,货币经济指标持续走高超出发达国家金融实践经验数值,不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同时金融结构发展缓慢且不稳定。总结性的讲,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经济结构之间的互动及匹配严重不协调,一方面金融结构的优化落后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民营企业在金融资源的获取上明显不成比例。因此,经济金融化仅是一种发展趋势,是对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的概括与总结,从本质上说,发展经济金融化、实现金融化目标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我国经济金融化处于起始阶段,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加快经济金融化进程,将提高金融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作为经济金融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三、经济金融化影响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形式

(一)金融效率、金融渗透与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渗透指的是金融活动在拓展广度与深度上发挥金融资源主导作用的客观过程,同时也是经济金融化过程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金融渗透程度指的是金融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在总体中所占比重,金融渗透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提高,因此具有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特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是:实现第一、二产业的内部升级,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加快生产要素向二、三产业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服务行业的比重。

如果不在金融渗透过程中使用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那么低次产业的金融渗透会明显低于高次产业。安全性高、盈利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金融渗透能力较好。此外,企业区域、企业规模与企业性质的不同会影响金融渗透的程度。

金融效率与金融渗透相辅相成,在实际发展中,如果没有金融渗透作为基础,就无法实现金融效率。同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缺少金融效率作为支撑,那么金融渗透就可能会对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不利影响。

(二)民营经济金融化

中国民营经济金融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资本逐渐增多、且快速渗透到金融体系中去。二是民营企业资本通过民营金融机构实现了产业与金融之间的融合。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金融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回避政府对民营资本投向等原因上可以看出,民营产业有向金融寻求合作的趋势。

民营部门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向金融领域发展,意味着民营产业内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变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差值。随着金融成分在民营企业中的增多,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不断升级,一方面为金融机构中的资本结构注入新的力量,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民营资本渗透进金融领域造成金融内部体系结构的改变,为经济金融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总结

经济金融化是在实体经济渗透到金融领域中不断发展实现的,同时反过来还会促进金融经济向实体经济的渗透。通过对经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提高了对经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认识,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芳.经济金融化与经济结构调整[J].金融研究,2004,20.

第5篇: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论文提要:近年来,河南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但由于 人口 基数大,经济相对落后,就业压力巨大,经济和就业之间矛盾突出。本文研究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民间创业,发展县域经济,组织劳务输出将是促使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河南是一个 农业 大省,近年来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生产总值仅1.5万元,位居全国第16位。同时,河南省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者素质总体偏低,这使得一方面全省总体就业压力巨大,另一方面 人力 资源 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缓解这个矛盾,实现经济和就

业的协调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河南经济发展与就业现状

(一)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和跨越,但仍存在很多问题。1、总体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但人口基数大,人均水平低;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仍不合理。2007年全省农业、 工业 和服务业持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5.7∶55.0∶29.3,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4.3%,呈现出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显著特征。但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11.7∶49.2∶39.1)相比,河南省的一二产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3、城镇化加速发展,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扩大。2006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3.9%,河南为32.5%,比全国低11.4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五位;4、 投资 、消费和进出口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不均衡。2007年全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8亿元,进出口总值128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4.4倍、2倍和4倍。2007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消费增长17.8%,投资增长是消费增长的两倍,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拉动不足;5、民营经济对发展和就业的贡献日益突出,但仍面临发展障碍,在 税收 ,政策、信贷等方面不能享受公平待遇。

(二)人口多,劳动者素质偏低,就业压力大。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2007年全省常住人口9,360万,人口总量已成为全省经济加速前进的沉重负担。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劳动力供需矛盾在相当长时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大学生、 农村 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突出,并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思路

河南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人口数量庞大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这实际上是河南的一个比较优势。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发展思路:在发展中实现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在短期内,充分利

用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河南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化人口压力为动力,借助多种手段、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在长期内,重视基础 教育 和 职业教育 ,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把劳动力资源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经济的优化增长。

为了实现以上发展思路,需要抓好以下几点: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 经济 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就业同时受到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如前分析,河南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 工业 内部重工业比重高,这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吸纳就业;2、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劳动力的蓄水池,是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将有利于河南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3、发展县域经济,组织劳务输出,缓解 农村 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河南是一个 农业 大省,“三农问题”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由于河南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发展县域经济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是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三、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经济发展和就业之间互相影响,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河南至关重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总体结论:结合河南的资源特点和 人口 特点,在发展中实现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1、针对河南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以 市场 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步伐,提高经济总量中二三产业的比重,促使第一产业中的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从近期来看,政府应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 财政 投入为杠杆,从长远来看,加大基础 教育 和 高等教育 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把的人口优势转化为 人力 资源 优势,满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2、充分调动民间经济主体的活力,鼓励民间创业。民营经济成分中,许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可以吸纳极大的就业量。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于就业增长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是它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其他部门吸收劳动力。在鼓励民间创业的过程中,政府应以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为 指导 ,借助于财政、 税收 、信贷、土地等工具,正确对民间的 投资 活动加以引导,在信息、服务上给予支持。

3、发展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意义至关重要,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开拓农村市场,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4、有组织地实施劳动力转移。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政策支持,要对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建立健全各级服务机构,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与用工单位、输入地区劳动力 管理 部门和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和谐的劳务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世国.利用回归分析预测河南省第二产业总产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

[2]茹莉.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2.

[3]胡荣涛,徐扬.关于提高河南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6.11.

[4]傅端香,张建香.河南省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第6篇: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71.5%,人口36298.0 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 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 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 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7篇: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wWw.133229.COM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71.5%,人口36298.0 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 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 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 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8篇: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主成分分析;省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3-5508-06

Analysis on Measurement and Interprovincial Dispar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ZHAO Kai,LIU Xuan-z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 By choosing the northwest China as a study object and divid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four aspects that economic, society, life and environment, a representative index system of apprais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was built.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core were calcul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t was used for measuring the total level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and the level of sector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core were used to meas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terprovincial disparity. After further broken down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gap that compared with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overall difference, which between the five provinces, was analyzed.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brought out.

Key words: nor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terprovincial disparity

近3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以年均9%的比例高速增长。按不变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GDP相当于1978年的18.8倍,人均GDP相当于1978年的13.4倍。但是,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1-4],中国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不足、人民生活质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经济发展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些学者都曾进行过研究[5-11],但大都着眼于经济增长方面的差距,并没有对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近年来,随着对经济发展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国家统计局曾经从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秩序及社会稳定等6个方面选取了36个重要指标[中国国情报告(1978-1996)],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12]。徐新等[13]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李芹芳等[14]从GDP、居民收入、产业结构等方面对陕西省各地区的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张纯记[15]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财政收支结构、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对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

中国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下文简称宁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文简称新疆),一直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区域。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西北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10年来,经济发展水平是否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了提高,五省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目前尚缺乏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将经济发展分为经济、社会、生活、环境4个部门,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五省10年来的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对每年西北五省经济发展的差异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

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瑟尔沃[2]认为,发展代表着基本需要改善、经济和物质进步、国家和人民自尊感提高以及人民权力扩大;吉利斯等[16]认为,成功的发展要求人均产出的增长、贫困的减轻以及健康和长寿状况的改善,而且至少不均等的情况不能有较严重的恶化;谭崇台[1]认为,发展至少应包括5个方面的指标,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和就业状况等。综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观点,本研究将经济发展分为4个方面,即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其中,经济部门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活力;社会部门包括人口、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文化、教育和卫生;生活部门包括居民收入、生活质量和城市基础设施;环境部门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状况。为了便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对比,相关指标采用人均指标;为了消除不同年份物价水平的影响,相关数据折算为2000年的不变价。同时结合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建立指标体系(表1)。

1.2 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分解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计算主成分的总得分及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各部门的得分,来衡量各省经济发展总水平以及内部4个部门的发展水平。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设样本数为n,指标数为m,原始数据矩阵为[Xij]n×m(i=1,2,…,n;j=1,2,…,m),处理后的标准化数据矩阵为[Zij]n×m(i=1,2,…,n;j=1,2,…,m)。经主成分分析后,设提取出k个主成分F1~Fk,对应的特征根分别为λ1~λk,则各主成分的权重分别为:

Wr=λr■λr■(r=1,2,…,k) (1)

设各主成分在各个指标上的载荷矩阵为[αrj]k×m,则第j个指标的总权重值为■Wrαrj。

由此可得,样本i经济发展总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WrαrjZij(i=1,2,…,n;j=1,2,…,m;r=1,2,…,k),样本i指标j的综合评价值为■WrαrjZij。

若把全部m个指标分成两部门,第1~m1个指标为第一部门,剩下的为第二部门。则第一部门的评价值为■■Wr αrj Zij,第二部门的评价值为■■WrαrjZij。同理,可分成多个部门。由此可得出第i个样本的经济发展综合值分解到各个部门的数值大小。

1.3 省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对比

测度区域经济差异可以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方面考虑,极差、平均差和标准差等绝对指标的结果会受到计算变量值的一般水平的影响[17],不能进行不同总体的直接比较。因此,为了便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宜采用极值差率、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广义熵指数等相对指标。考虑到变异系数的可分解性,且计算简便,这里采用变异系数来测度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变异系数(V)即标准差系数,等于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的比值。计算方法如下:

设样本数为n,对应d个指标T1~Td,且指标值可加,其和为总指标。第i个样本第j个指标的值为tij(i=1,2,…,n;j=1,2,…,d),第i个样本所有指标值的总和为si,即有si=■tij。则样本的总均值s=■■si,第j个指标的均值Tj=■■tij,二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si=■■■tij=■■■tij=■Tj (2)

另外,样本的总标准差为σs=■,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为σj=■。则样本的总变异系数为Vs=■=■■,第j个指标的变异系数为Vj=■=■■。

借鉴魏后凯等[18]对加权变异系数的分解方法,将总变异系数进行平方,结合式(2)做如下推算:

Vs2=■·■=■

=■

=■■■(tij-■)2+2■■(tij-■j)(tik-■k)

=■■■■(tij-■)2+2■■■■(tij-■j)(tik-■k)

=■■(V2j·■j2)+2■■COV(Tj,Tk)

=■■·V2j+■■■COV(Tj,Tk) (3)

如果把■看做是指标j的权重,把■Vj看做指标j的加权变异系数,那么式(3)就表达了总指标值加权变异系数的平方(总指标的权重为1,因此变异系数等于加权变异系数)与分项指标加权变异系数的平方之间的关系。令

Pj=■VjV■■ (j=1,2,…,d) (4)

可以看作各部门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

2 西北五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1 各省经济发展总水平的变动分析

多指标面板数据在统计特征上要比单指标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复杂得多,目前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使用,一般都采取“降维”的方法[19-21]。例如,郑兵云[11]提出,对面板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对每一指标在时间维度上取均值,抽象为某一特定时间的情形,从而退化为截面数据。但是这种“退化”的处理方法存在缺陷,且对本研究数据而言会导致样本数目减少,影响结果的有效性。由于不需要分析各个主成分的具体意义,只计算综合评价值,因此可将全部样本数据作为截面数据处理;另外,由于要同时进行截面和时间两个方向的对比分析,这样处理可使各个样本的相同指标对应相同的权重,从而在两个方向上都具有可比性。利用SPSS 16.0软件对2000-2009年西北五省的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将数据按如下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的数据矩阵。

Zij=■,若Xij为正向指标■,若Xij为负向指标

第二步,提取主成分。利用SPSS 16.0软件对上面得到的标准化数据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及累积贡献率,取特征根大于1的前6个主成分,结果累积贡献率达到88.44%,因此可以基本代表40个变量的变化。同时,得到6个主成分F1~F6在各指标上的载荷,据此计算出50个样本各主成分的值。

第三步,计算综合评价值。由前面得到的6个主成分的特征根,根据式(1)可求出其权重分别为W1=0.454 87,W2=0.212 36,W3=0.150 66,W4=0.089 69,W5=0.061 41,W6=0.031 01。因此,第i个样本的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等于■WiFi。

根据计算出的五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绘制得分曲线如图1。

由图1可以看出,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刚开始实施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新疆,其后依次是陕西、宁夏、青海、甘肃。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5个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五省前列,以较为平稳的速度提高,几乎没有明显的波动。陕西虽然初始水平低于新疆,但经济发展速度快,从2003年开始逼近新疆,并在2006年超过新疆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也是五省中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宁夏与甘肃发展趋势相似,速度相对平缓,但在2009年明显加快,宁夏甚至在经历了较大的飞跃之后接近了新疆的水平。青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在2001年短暂超过宁夏,后又重新回落到第四名的位置,沿着原来的轨道平稳发展。

2.2 各省经济发展四部门发展水平的变动分析

在对西北各省经济发展总水平进行了大概的分析之后,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其4个组成部门各自的发展水平如何。由上面得到的6个主成分的载荷矩阵,可以由■Wrαrj计算得40个指标的总权重大小,继而通过加总计算出各省每年经济发展4个部门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的各部门得分值。这里按照各部门得分只对2000年和2009年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①陕西省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比较高,无论是总得分还是各部门得分,在五省中都居前列,说明陕西不仅经济增长快,而且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了社会、生活、环境的提高,取得了各方面的均衡发展。②甘肃总得分和经济、社会部门的得分在五省中都居最后一位,但在环境部门的得分却处于中间水平,说明甘肃在西北五省中虽然是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但环境保护却做得很好,即使经济能力弱也保持了较高的环境水平。另外,较之10年前,甘肃的生活和环境得分排名都下降了一位,表明甘肃的经济发展有在西北地区继续落后的趋势。③青海的各项得分排名均处于下游水平,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环境水平有所下降。④宁夏的多项得分基本处于第三位,说明宁夏经济发展在西北地区的排名比较稳定,没有落后但也没有进一步的突破。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得分排名从2000年的第五位提升至2009年的第一位,表明10年中宁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⑤新疆是西北地区的发展大省,2006年以前一直位居第一,但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新疆在社会部门的得分一直第一,经济与生活部门的得分与陕西不相上下,但环境部门得分的排名却十分靠后,说明新疆经济发达,人口结构、就业状况、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发展良好,人民生活质量也较高,但在环境保护方面相对不足,低排名的环境与高排名的经济、社会、生活极不协调,且有继续落后的趋势。

2.3 各省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分析

由于各省每年的经济发展总水平不同,因此各部门的得分排序不能说明各部门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额度大小。为了进一步确定经济、社会、生活、环境4个部门在该省经济发展总水平中所占的比例,将各部门的得分分别除以总得分,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与2000年相比,2009年4个部门的变化如下:①经济部门得分占经济发展总得分的比例,五省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表明对于五省来说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都在持续上升。除新疆以外,其他四省的经济得分在2009年都成为经济发展得分中比例最大的部门,这说明各省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快速增长引起的。②社会部门得分比例除甘肃稍有升高外,其他四省都降低。说明社会部门的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发展总水平的上升速度。③生活部门得分比例除青海和新疆外,其他三省都降低,说明五省中青海和新疆的生活水平提高速度高于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提高速度。④环境部门得分比例中陕西、甘肃降低,新疆变化不大,青海和宁夏均由负变正,说明环境水平提高对青海和宁夏经济发展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对于陕西和甘肃来说则相对不足。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2000年到2009年,西北地区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一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增长带来的。从相对发展排名看,除陕西在2006年超越新疆成为第一,五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排名基本不变。经济发展最均衡的是陕西,各部门发展在西北地区都属高水平。排名第二的新疆环境水平较低,第四名的青海环境水平也落后至最后一名。形成对比的是,甘肃虽然各方面发展都十分落后,环境水平却处于中间位置;宁夏各部门发展都处于中间水平,环境排名却一跃成为第一。因此,新疆和青海应借鉴甘肃和宁夏的经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补上环境保护这块“短板”。

3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3.1 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

根据上文得出的2000~2009年五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总得分及各部门的得分,计算各年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总水平的变异系数Vs及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各部门的变异系数V1、V2、V3、V4。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2000~2009年5个变异系数都呈下降趋势,说明10年来5种差距都在缩小。与2000年相比,2009年经济、社会、生活、环境与总水平的变异系数的缩小幅度分别为52.9%、60.5%、50.0%、86.3%和55.8%,以环境差距的缩小幅度最大。2000年,5种差距由大到小依次为环境、社会、经济、总体、生活;到2009年,经济差距超过了社会差距,这一排名变为环境、经济、社会、总体、生活。

①总体。从整体上看,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五省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了。总体经济发展的差距在2006年以前逐年下降,2007和2008年出现反弹,小幅度地扩大,2009年又重新缩小。②经济。西北五省的经济差距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初下降幅度最大,2005~2007年处于低点,2006年最小。2008年虽然有所增大,但仍未达到2004年的水平,并在2009年重新缩小。③社会。社会差距每年都在缩小,说明五省的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趋同。④生活。生活差距虽然总体趋势在下降,但一直在不停地波动,在2005和2006年达到最低,2007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升高后又逐渐下降。⑤环境。环境差距在第一年即下降了64.38%,其后在2003和2006年又出现大幅度的减小,最低值在2007年。然而,自此之后环境差距出现扩大趋势。

3.2 经济发展各部门的差距贡献率分析

由式(4)可计算得每年经济、社会、生活、环境4个部门的变异系数占总体变异系数的比例,即各部门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P1~P4,结果见表5。

由表5可见,2000年西北五省经济发展的总体差距中社会部门的差距贡献份额最大;到2009年,贡献份额最大的部门变为了经济。这10年间,经济差距对经济发展总体差距的贡献份额增长幅度为10.42%,而社会差距的贡献份额缩小幅度则高达18.24%。这说明造成西北五省经济发展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已经从2000年的社会差距变为2009年的经济差距。同时,生活差距的份额在波动中增加,但所占份额依然不大,而环境差距的份额最初与生活差距的份额几乎相等,现在变得越来越小。这说明生活和环境的差距都不会对西北五省经济发展差距造成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10年来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其中以环境差距缩小的幅度最大,说明各省的环境水平越来越趋向一致。而导致经济发展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从社会差距变为了经济差距,因此西北地区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经济差距应成为未来的主要努力方向,同时缩小社会差距也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4 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将经济发展总体分解为经济、社会、生活、环境4个部门,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区差距进行了分析,发现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逐渐缩小,但各省不同部门的发展差异较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意以下3点:

1)经济发展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健康持续的发展应保持各部门均衡发展。10年来,五省无一例外的都在经济部门取得了最快增长,而其他3个部门则相对发展较慢。虽然经济增长是其他各部门发展的必要前提,要发展必须要积累足够的物质基础,但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社会结构、人民生活、环境保护的水平,因此,充分发挥经济部门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带动作用,提高这3个部门的发展水平,使人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是西北地区未来的发展重点。

2)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仍需加强。经济发展总水平排名第一的新疆,环境水平在五省中却是倒数。各省环境得分在经济发展总得分中所占比重不高,也表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环境是短板。这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不无关系,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困难。但宁夏环境水平的迅速提高无疑可以作为其他四省的环保典范,甘肃经济落后但环境不落后的发展态势也应继续保持。在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在产业发展中要重点考虑环保因素,把建设资源型、环保型社会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3)经济发展要注意维持合理的地区差距。一定的差距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样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某一差距越来越大则需引起重视。经济和社会差距是造成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其中经济差距是最重要的原因。对经济落后的青海、甘肃等省来说,提高经济水平任重而道远。生活差距在10年中逐渐增大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活水平落后的甘肃和青海应重视改善人民生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缩小与其他省的差距,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西北地区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 [英]A.P.瑟尔沃.增长与发展[M].郭熙保,译.第六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 TODARO M P.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M]. 3rd edn. New York and London:Longman,1985.

[4] 曹 蓉.发展观的演变——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S2):19-20.

[5]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28-34.

[6] 袁钢明.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J].经济研究,1996(10):49-56.

[7]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3):31-37.

[8] 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的社会结果——转轨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国有资产研究,1998(3):4-6.

[9] 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10] 陆大道.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西部开发[J].经济地理,2000(3):1-4.

[11] 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76-78.

[12] 中国统计师事务所.中国国情报告(1978-1996)[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13] 徐 新,相丽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7):110-113.

[14] 李芹芳,钱文君,陈 玮,等. 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评价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0(3):456-461.

[15] 张纯记.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综合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0(7):80-83.

[16] [美]吉利斯,波金斯,罗 默,等.发展经济学[M].黄卫平,译.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7] 王礼力,郑少锋.统计学原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

[18] 魏后凯,刘 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41-52.

[19] 肖泽磊,李帮义,刘思峰.基于多维面板数据的聚类方法探析及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28(9):831-838.

第9篇:经济发展的总结范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3000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宏观调控理论论文

一、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资本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深入地阐释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是单个资本的总和。“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着保障生产消费的资本的流通,还包含着保障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核心,即如何实现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和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货币形式转化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问题。

社会总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执行的结果即为社会总产品。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按用途分为生产资料部类Ⅰ和生活资料部类Ⅱ两大部类,按价值构成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三大部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Ic

II(c+v+m)=I(v+m)+II(v+m)

实现条件I(v+m)=IIc

简单再生产是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扩大再生产的巨大潜力。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c+v+m)+II(c+v+m)=Ic+IIc+I(v+m)+II(v+m),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马克思认为,同样的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要想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保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发展,可用公式表述为:

I(c+v+m)=Ic+I(Δc)+IIc+II(Δc)

II(c+v+m)=I(v+Δv+m/x)+II(v+Δv+m/x)

实现条件I(v+m)>IIc

扩大再生产是对简单再生产的发展与扩充,I(v+m)>IIc表明不能完全实现对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资料部类的等价交换,即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要存在多余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显而易见的推导出I(v+Δv+m/x)=II(c+Δc),由此可见,全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之间的总供给、总需求只有保持数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二、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适用,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难以保障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从而确保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问题。面对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为保障总供给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国家进行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但需求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难以解决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缺乏强制性难以产生有力的调控效果;错误地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故而要正确地处理好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当下的经济实际来看,从供给端发力迫在眉睫。

以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应地,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也要依据马克思的相关经济理论和所处的经济大背景以及实际进行。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需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在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实施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厘清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宏观调控手段实现的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不仅仅是指价值量上的机械相等,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集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一体的整体平衡,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三、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宏观调控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依据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指出的要想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全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动态平衡。参照这一政治经济学原理,有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生产资料的有效供给,便于实现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社会宏观经济的合理运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一原理蕴含着丰富的理性逻辑演绎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逻辑演绎体系得出要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状况,这种理性逻辑演绎体系有助于把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象简化为易于分析推理的公式,这对于我国宏观调控的安排与布局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形成了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智慧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制,强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价值。

(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同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需要对我国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结合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机制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而西方却以私有制为基础,寻求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无源之水,只有把马克思的经典经济理论贯彻落实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实践中来,才能实现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逐步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逐步转为质量高效型;经济发展动力由依靠资源、劳动力逐步转为创新驱动。必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概念是对宏观经济政策思路的全新认知,也进一步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以及落脚点。供给侧改革尽管意味着宏观着力点发生调整,但并不代表全盘颠覆所有经济改革的举措,而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更明晰、更具体的表达方式,从而有助于带动改革红利更快释放出来。这些举措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得市场经济的长处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消除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障碍,形成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环。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差异入手,从社会商品部类的平衡角度和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探究,从而得到了立足于实际,发展中高端生产力、提振科技创新的结论。以期能够由远及近的保证我国市场能够繁荣稳定。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依旧放在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深化改革以推进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减少低端生产或无效供给,发展振兴有效的中高端产业供给能力,在维持供给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全力提高商品的生产能力。经由政策手段、科技创新、实业经济等措施,以解决我国供给侧现存问题。

一、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不同

1.西方供给学派的现有观点

西方供给学派片面性的强调供给可以创造需求,意图从单纯的供给方面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1]。增加供给和生产动力,最终使用的手段就是减税政策,通过振兴人民储蓄理财的积极性。西方供给学派的思路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过分突出税率在经济中的错误,特别是注重供给侧而对需求侧市场的忽视,只能说是一种完全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例如在今天如果生产大量的机械打字机,是很少有收藏家和猎奇者之外的市场存在的[2]。

2.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现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立足于政府干预的基础上,在考量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保证供给方面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完整性,从而发挥政府经济部门在市场调控和生产资料配置上的领导作用,从而以其在周期性微调的情况下发挥长效的经济振兴作用。

二、社会总商品部类平衡角度的改革研究

社会总产品能够分为两类:其一为能够进入或必须进入生产消费之中的生产资料商品,其二为进入个人消费领域的生活资料商品[3]。在商品部类的平衡性上,生产资料商品需要向生活自理商品提供生产资料,生活商品则必须向生产商品提供消费资料,其中的平衡关系是社会生产消费的基础。举例来说,工人需要买菜做饭来维持工作,生产出的商品换得工资来进行买菜做饭。这之间的比例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扩大生产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使得工厂能够消化更多的生产资料;但是更多的工人需要企业维持更高的人力成本,让工人能够消费更多的消费商品。如果生产紧缩,或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率大幅度跃进,就会出现供给拥塞的情况,这时的工厂倘若进行人力优化,工人失业或薪水降低,同样也会降低消费商品的需求,造成更大规模的供给拥塞现象。为了避免这种链式经济反应,需要保持平衡稳定的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马克思在社会总商品再生产理论的宗旨思想就是部类比例平衡。为了维持市场处于出清状态,控制再生产和部类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才能够使经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4]。

大的消费生产部类进入平衡阶段,也就意味着各个细分部类也进入了合理的平衡比例,保证在各个小类之中的生产和需求达到了平衡,这样才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正常运转。如果某些小类出现了产品过剩,另一些小类出现了产品不足的现象,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严重的生产资料浪费,甚至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转。

部类供需不平衡是我国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产能失衡是过去经济飞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合理问题。但是如钢铁、煤炭、石化方面产能严重拥塞,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因为技术问题,生产效率也较为低下。但是一些轻工业、新兴产业的产能仍然不足,民生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生产资料,发展部分受限。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苏联就面临着国防与民生经济的严重失衡,并且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巨大混乱。这种最深层次的产品部类供需失衡,仍然需要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化的警惕。

三、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角度的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是存在计划特征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部分干预下的自主经济。当前世界,除朝鲜、香港与美国外,全部国家或地区都使用带有政府管控调节的市场经济进行发展。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为目标,提高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和产出结构,提升全要素的生产率,适应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民需求和国家福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之中,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涵盖了多个方面。从长效角度分析,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发展是唯一出路。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無论是货币经济、资本经济或许可以得到短期的效果,但是都无法在长效上与科技经济比拟,这才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方法;中期角度分析,促使低端生产力转型为中高端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制定创新型的产业计划从而发展生产力是核心步骤;中短期的角度分析,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的防治这些年经济发展过快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市场经济问题,维护生产力的不失衡是主要任务。因此,从微小市场入手,建立完整的中高端产业链,淘汰低端产能,振兴教育,提振创新,从宏观经济态势梳理当前形势下的微观小循环是由近及远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