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经济增长的背景精选(九篇)

经济增长的背景

第1篇: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失衡;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 F125.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88-02

1.中国经济增长的失衡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失衡的情况,即净出口强,投资强,消费弱,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因素。

在净出口方面,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净出口一直是促进GDP增长的重要动力。1980年,中国净出口总额570亿元,占当年GDP的12.6%。之后的三十年里,净出口发展速度很快,到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6.9亿元,占GDP比重超过67.3%。

在投资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在过去数十年表现出很强的投资驱动型特征,从1980年到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911亿元增加到93472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2%上升到44.6%。

在消费方面,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2005年下降到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与居民消费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的居民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中国经济陷入“高投资-低消费-高储蓄-再次提高投资率”的循环过程,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粗放式经济增长难以转变,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进一步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

2.中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下的城乡规划策略

在中国经济增长失衡的背景下,为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适应新的发展约束条件,政府明确提出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转向,即从原有注重扩大投资需求,转变为重视消费需求拉动。

城乡规划是以空间为载体的公共政策,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来达到其综合目标。既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线是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其中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那么城乡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就需以“扩内需促消费”为主线,采取相应的对策。

2.1调整投资比重的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以空间为载体,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与其有直接联系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投资。城乡规划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安排,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进行直接调控。

(1)科学预测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

预测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之一。由于传统观念、分税与土地收入、政绩考核制度、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脱节、缺乏环境承载力评价等,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和用地预测通常沦为地方换取用地指标、争取城市更大发展空间的工具。

为了合理控制投资规模,使经济增长与城市社会、环境发展相协调,必须科学合理的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目前常用的人口预测方法通常为平均增长率法和回归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过去人口变化的规律为基础进行预测,是增长型的预测,而忽略了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门槛和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决定的制约门槛。因此,有必要引入城市劳动力需求法和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制约因素,确保城市的人口、用地预测的科学合理。

(2)合理配置各类用地的比例――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组成与城乡空间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商住房地产开发建设,工业区企业建设等。城乡规划编制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比例的需求:要以人口预测为基础,确定居住用地的规模和比例,满足近、中、远期人口的居住需求;根据城市等级、性质和地方发展特点,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规模和比例;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工业用地的规模和比例。

(3)提高土地使用的综合效益――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使用效益

在中国土地规模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工业用地的使用效益方面尤为突出。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批的开发区建设。而与此伴随的现象也包括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效率低下、已批租土地闲置多年。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土地使用的综合效益,以确保已有投资能够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2调整消费比重的城乡规划

要增加居民消费,可以包括以下途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与就业密切相关;加强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制度,壮大中等收入阶层规模,确保社会公平;健全社会福利和住房政策,以减少居民储蓄率等。

(1)继续推行城市化国家发展战略――扩大消费总规模

城市化是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快速城市化将带来更多的消费积聚效应,因此,城市化本身就可以被视作扩大国内消费规模的直接途径。非农人口的增加可以通过劳动力供给效应推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城镇消费市场的规模,而城市化能够降低农民比例,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因此,城市化战略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发挥扩大中国消费总规模的重要作用。

(2)加强产业发展分析,合理搭配就业结构――以保障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三大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各不相同,产业门类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差异较大。目前,作为空间政策的城乡规划与城市相关的产业政策常有脱离现象。这一方面源于规划部门与产业部门的横向职能分工,另一方面也与城乡规划编制时忽视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因此,城乡规划的编制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政策目标,加强产业发展分析。不仅仅考虑城市产业用地的布局问题,同时将三大产业门类、产业内部结构一并考虑,从合理搭配就业结构的角度安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的规模与比例,保持就业弹性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3)提供公共物品,增加社会福利――降低居民储蓄率,增加居民消费率

要想增加居民消费率,需要降低中国民众长期以来很高的储蓄率,只有通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增加社会福利来实现。通过政府财政的再分配效应以及各类政策的引导作用,对居民养老、失业、医疗保健、教育等社会福利进行倾斜。

这对城乡规划的意义在于需要更加关注公共物品的提供,这其中既包括基础市政设施、交通设施,也包括公益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涉及到文化设施、体育设施、教育设施、社会福利性设施等国家用地分类标准中的设施,也包括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菜场、社区活动中心、健身场地、医疗点等小区级服务设施。需要对地方发展需求,特别是当地居民的社会空间属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恰当的标准,制定该类公益设施的专项规划,并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确保设施的有效使用。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建设――鼓励农民消费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城乡二元制的格局。与城市的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1995年~2007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中的比重由21.9%下降到14.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社会中的比重由40%下降到32.3%。在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总数约60%的情况下,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左右,而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长期在20%以下徘徊。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城乡二元化的格局造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居环境较差,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

因此,有必要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综合规划与建设,进而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宜居性,促进城乡消费结构调整。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经济增长失衡的背景下,城乡规划政策应从集约用地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公共物品、改善农居环境等几方面着力,以从协调经济环境角度不断优化城乡物质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文章引用的统计指标,除注明外,均来自中国统计出版社编《主要统计指标解读》[M](2008)和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

第2篇: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稳增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背景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中国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下滑,并在2012年二季度出现3年来首次破“八”,所有的数据都鲜明无误地指向一个事实:国内宏观经济不容乐观,三经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不可低估。在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我国的2012年经济工作的核心,由2011年的控通胀为先转向稳增长为先。“稳增长”主要是强调经济平滑下行,重点防范经济失速的风险和波动,这也意味着政府不会像以往那样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应对目前经济下滑的局面。

二、原因分析

中央之所以提出“稳增长”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贸减速,加大经济下行风险

2008 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冲击。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并未过去,2009 年底以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可谓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2012年。美国和日本同样面临政府债务负担率过高的财政债务风险。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欧盟、美国等国家皆为我国重要贸易伙伴,一系列的债务危机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

(二)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近几年来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膨胀,大量工业以及重复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过度导致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

(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

中国目前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主要处在资源、劳动密集的制造业环节,对物质资源投入的要求较高,资源大进大出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了大量的资源耗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承载能力下降。

(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在过去的40多年,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极大受益于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为在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之外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近些年由于生育率继续下降等原因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五)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产业结构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太低的同时结构层次低、附加值太低、缺少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尽管在一定时期能够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却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地区收入差距拉大、行业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影响社会稳定、消费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等,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三、宏观调控政策绩效评价

鉴于目前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虽然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然而,就从目前我国出台的货币政策来看,仍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过去30年,我国广义货币M2的年均增长率为17.5%,远远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后,使得2009年M2的余额达到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比GDP高19个百分点,M2占GDP的比率位居世界第一。2012年年初以来,中央银行已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降息,货币政策事实上已偏向“适度宽松”。

就财政政策而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通过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从短期效果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效果,然而过于依赖现行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首先,长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导致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增大金融风险。其次,政府过度投资导致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由于国债投资大多为基础设施建设,过长的回收周期和过低的投资效益,使得投资难以回收,投资的边际效益已经开始递减。第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支出,这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四、相关建议

促进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经济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扭曲,导致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因此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就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适度抑制大型基建投资的速度与规模

“稳增长”不可能靠低效率的重复投资,不可能靠低水平的产能扩张,因此应该适度抑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与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从而实现经济的 “稳增长”。

(三)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内需

当前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贸出口表现受国际经济复苏缓慢拖累,国际国内投资放缓,消费成为拉动GDP增长的着力点。未来要更加立足于国内需求,通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国民收入,重视改善民生,这是我国经济平稳向好的内生性动力和根本立足点。

五、结论

过度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中的国家投资和短期的货币政策仅仅是经济“稳增长”的权宜之计,不是经济“稳增长”的根本途径,实现国民经济“稳增长”最根本是坚持可持续增长,扩大内需,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车士义,郭琳. 结构转变、制度变迁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11,02.

第3篇: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 科技支撑 “中部金三角” 金融创新 新增长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逐年加大,既有的比较优势日益减弱,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尤其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周边国家竞争力加剧的影响,沿海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步伐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上升,其产业发展空间日益广阔。因此,大力推动“中部金三角”的跳跃式发展,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对优化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具有深远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中部金三角”的由来及其战略定位

近些年来,国内有部分经济学家将湘、鄂、赣三地界定为“中部金三角”地带。所谓“中部金三角”是指由中部地区地理位置接近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同组成的一个经济区域,参见图1。三者之间分工协作不仅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产生强大的扩散效应,从而带动更大范围区域的集群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中部金三角”目前的GDP总量合计排名位居全国第五位,进一步集聚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在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目前“中部金三角”的经济总量仅略低于山东半岛城市群。

1、区位概况、经济社会状况

一般意义上,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个省区,面积为102.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0.7%。2010年人口达3.56亿,占全国人口的26.6%。

本文所指中西部八省市,系指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包括西部地区的陕西、重庆、贵州等省市,以中西部地带八省市,加以统称。武汉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部地区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科技、教育、制造业中心,也是以长江水系连接东部沿海的要冲。

2、“中部金三角”在全国经济振兴中的腰脊中枢地位与区位优势

(1)区位、交通中枢。中部具有独特的区位核心优势:中部地区位于中国的内陆腹地,承东启西,呼南应北。中部地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物产资源丰富,文明久远,人力富集,市场广阔。中部地区还具有强大的交通辐射力。

(2)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枢纽是支持西部大开发、向西辐射的最佳平台。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了“中部金三角”城市群将成为21世纪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前进基地和示范区。

3、政策短板与现实窘境

(1)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部金三角”城市群正逐步成为政策边缘化城市。

(2)中西部特别需要具有辐射能力的核心城市群。中西部地区缺乏大都市,没有形成健康的城市生态群,难以带动和整合区域的资源和优势,也难以形成连接整个地区的产业链。从而变成了个别优秀大企业单打独拼,难以依托区域整体竞争力成长的艰难局面。中部地区,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超级中心城市,这制约着整个中部崛起的进程。

因此,“中部金三角”经济起飞,务必深化改革、打破常规、大兴创新创业之风,扎实培育优秀企业与优秀企业家,紧靠“科技+金融”,真抓实干,寻求突破。

二、科技与金融结合及其高新技术产业群建设

1、科技和金融结合,是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

历次产业革命的实践都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人类社会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人类社会的一部发展史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1)人类社会每一次大的产业革命,都是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古往今来,世界经济发生的五次科技革命,也印证了科技和金融结合这个牛鼻子的作用。例如,由纺织技术革命引发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中,股份制模式和现代银行制度功不可没;由蒸汽机发明和铁路系统的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资本市场的创立发挥了重大作用;由信息和远程通讯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与始于硅谷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等紧紧地相伴相随。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都伴随着重要的产业革命,当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高度融合时,往往会呈现出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谁在产业革命中成功做到了科技和金融的交相融合,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谁就能在产业革命当中赢得先机,独占鳌头。南方的深圳腾讯QQ,北方的百度搜索,都将科技研发与风险投资等金融创新方式融合得淋漓尽致,因而硕果累累。

(2)“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规划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根据《中国社科院2011年蓝皮书》,武汉市位居中国科技竞争力前十名;长沙、合肥等地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毫不逊色。走进“十二五”,挖掘科技创新资源,并实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中部金三角”优势得天独厚,机会无限,潜力巨大。

2、激励创新创业,积极发展中西部八省市高新技术产业

根据国外经验,在教育、科技产业密集的地带,可以建立高科技园区,以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周围地区发展。“中部金三角”城市群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硅谷”,像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一样,着力培养自主创新、创新创业的开拓氛围。按照科技+金融+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排列组合方式,充分挖掘武汉市及其华中地区的科技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雄厚潜力,大力培育出“华中的HP”、“华中的微软”、“华中的英特尔”,从而极大地释放出知识经济的巨大能量,铸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出又一个中国的“硅谷”。因此,应充分发挥高科技园区的骨干带头作用,抢占战略型新兴产业制高点。

3、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创设武汉“新三板”市场,弘扬创新创业精神

资本市场对于培育和发展创新企业是很重要的,它是为创新企业提供早期创业资本、中期成长资本以及后续发展扩张的持续融资平台。美国、以色列、印度等国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无不与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作为全球科技最先进、创新最活跃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发达、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两相对照,“中部金三角”城市群拥有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及中科院武汉分院、合肥分院,成批的重点高校,悠久的产业基础;时至今日,却仍是沉睡的“巨人”,没有取得本来应该获得的经济成就,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大金融”手段

1、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基础作用,为中西部崛起“铺路搭桥”

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确保“中部金三角”城市群经济起飞,首先要有企业的兴旺,需要资金支持。由于私人资本在规模和投入目的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支持一些资金需要量大、投入时间长或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产业发展,尤其是难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必须要有国家支持,即采用政府主导模式。而开发性金融由于具备下述三大特点,能够为中西部崛起发挥更大作用。第一,开发性金融有很强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肩负着重要的政策使命,其贷款投放的方向和力度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第二,开发性金融有很强的政策执行能力。从制度设计上来说,开发性金融无论其贷款期限、利率,还是融资手段,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以市场手段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这种制度设计,为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执行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三,由于开发性金融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就使得开发性金融相对超脱于即时的经济运行,能够注重弥补市场失灵、信用缺损,从市场建设的角度构造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培育市场的过程中开拓业务,为商业性金融的后期介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这一本质特点切合我国中部地区区情,有着广阔的运作发展空间。

2、努力构筑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资本市场,建设中部区域性金融中心

应考虑建立中部地区区域性的政策性银行,以及以武汉为总部所在地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部发展开辟更多融资途径,支持中西部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以促进“中部金三角”的发展来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1)在金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发挥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行、中心支行的骨干作用;创立区域性证券交易所,设立场外交易、产权交易中心等新兴市场,提高工商企业投融资效率,培育中部产业集群。

由于中部地区与东部、西部条件都不相同,如果按全国统一标准建立单一层次的全国性资本市场,很难适应中部地区特定的需要,不利于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在中部地区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资本市场是很有必要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多种融资渠道的支持,建立创业板、新三板、发展场外交易、产权交易,目的就是为新兴的、经营状况好的、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恢复主要面向中部地区的武汉柜台交易市场,符合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本思路,也符合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规律。武汉柜台交易市场能够给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渠道。

(2)建立中部崛起产业投资基金。助推“中部金三角”经济起飞,选择产业基金这种形式进行投融资运作,是由其本身的优势决定的。

第一,中部崛起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目前国家财力和银行信贷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资金需求。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实现基础设施融资的证券化,特别是利用产业投资基金为基础设施发展融资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产业投资基金聚小为大,使基础产业的民众投资成为国家财政投资的有力补充,就可以配合国家投资,改变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比较滞后的局面。

第二,高科技产业是充满风险的产业,依靠银行贷款来支持高科技产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以创业基金的形式支持高科技产业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创业基金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优势,是支持科技发展事业,提高产业领域的科技含量,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3、以金融之手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择优扶植中小企业,实行“抓大放小”

对于大企业,应该促进其上市,同时发行企业债券,使这些企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扩大规模,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中部地区的支柱。对于中小企业,可借鉴台湾经验,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借提供信用保证,达到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目的,进而协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四、“中部金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1、增长极理论与“中部金三角”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优势的地方,比如港口、大城市、交通要道沿线和资源聚焦地。增长极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导致生产要素向极点集聚,后者导致生产要素向转移。增长极发展初期,聚集效用明显,增长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造成地区间的差异。

增长极理论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国外的很多地区和国内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都依托该理论为发展战略,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珠江三角洲以香港为极点,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极点,周边各地以极点为产业龙头,按产业链从高到低进行分工协作。两区域都在二十年内迅速崛起,成为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实践表明,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二是所在地区具有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三是要有良好的区位环境条件,即周围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才能最终促成增长极的形成。在中西部的都市圈建设中,应重点考虑这三方面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和聚集是三个关键要素。

通过反复调研、定性与定量分析,我们认为,在中西部地区唯一具有核心增长极和辐射源潜质的就是“中部金三角”。都市圈内的城市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梯度发展完成了产业升级。周边城市支撑武汉做大做强,武汉又与周边广泛交流与协作,通过各城市间良性循环实现共赢。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长江中游都市带,并向四周辐射,将会极大地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崛起。因此,中西部八省市以“中部金三角”为极点,经济起飞,前景光明。

(2)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与帮助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是对网络开发的进一步拓展,是指几省的若干中心城市一致行动,协同发展作用,以中心城市的经济力量进行辐射。

通过对长江中游地区实地考察,我们认为:中部地区若要解决中心城市联网辐射战略,首先要搞好城市化建设规划,形成中心城市网络。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可以在发展鄂东城市群、湘东北城市群和赣北城市群的基础上,推进三群融合,群策群力建设“中部金三角”;通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网络将各中心城市连接起来,促进长江中游经济一体化。中西部八省市完全可以联合规划、互为支点,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以产业纽带来强化中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建设

(1)国外城市群发展特点及对中部城市群建设的启示。根据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的定义普遍划分出世界六大都市圈。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包括了纽约、波士顿等著名城市,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该城市群的核心是东京,它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分布着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

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它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伦敦现已成为欧洲最大、同时也是世界的三大金融中心(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及长三角城市群)之一。

在美国的都市圈中已经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城市,如底特律汽车城、波士顿飞机城。这些城市内部已经具备了完备的产业链,城市之间又彼此相连,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而在我国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模式还未完全建立,包括城市群的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创建的环境还不完善。

总之,我国中部城市群的综合优势还未完全体现出来,这就更需要结合“科技与金融”创新,科学规划,优化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协调区域内各城市群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确立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发展城市群经济。湖北武汉城市群是以一级龙头城市武汉为核心,辐射半径300公里,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武汉“1+8”城市圈,还融合了湘、赣、皖部分城市,旨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应优先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扎实推进传统产业及其经济结构转型。长、株、潭三市互补、融合、集群发展,并为河南中原城市群、江西赣北城市群、安徽“合肥―芜湖”城市群协调发展作出示范。

(3)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相互结合,新型城市群的建设为产业集群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所谓集群是一个生态概念。生态当中的生物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里,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而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关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会带来经济的外部效应,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同类企业甚至完全不同的企业有许多可以共享的资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带来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产业集群模式会实现范围经济,包括外部的企业聚集和内部分工体系的完善;产业集群还会带来技术制度创新优势和市场优势。

中部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汽车、钢铁、农产品加工的制造业。其中包括武汉―襄樊―十堰汽车产业带,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武汉钢铁、株州有色金属、湘潭钢铁材料、贵溪铜业基地等。

目前,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较大,工业园区建设离集群化要求有较大差距,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实际上,产业集群的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城市群集聚功能性的缺乏,由此我们看到,城市群的建设对于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城市群整合了区域内各城市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整体经济腾飞。假如要把这种巨大作用变为现实,就特别需要以下条件:第一,创造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环境条件等,形成廉价的资源配置成本,以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第二,区域内应有合理的产业链,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这就要求圈群内必须有一个特大城市作为内核,它是产业链的龙头和辐射源。同时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产业链存在的基础,产业链内分工明确;第三,域内要有一个强大的共同市场,并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的政府行为,它是城市群内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能够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经济要素间的关联及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补、共享。所有这些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以“中部金三角”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以强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中部金三角”城市群务必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开发开放,结合“十二五”转型,稳步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效拓展其产业增长空间。务必紧密结合“十二五”转型,全力改造传统制造业,降低能耗,实行低碳环保;奋力推进以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上台阶,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培育“领军式”产业集群。

五、促进“中部金三角”城市群经济起飞的战略构想及其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就全国而言,建设“中部金三角”,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就中西部八省市而言,建设“中部金三角”,则是探索发展新路径、建设核心增长极、建立中西部区域协作机制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客观要求。实现中部崛起,在总体上可以采用梯度推进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相结合的战略。以“中部金三角”为核心,实行产业集群推进,充分发挥城市群互补优势。这既符合我国一贯的区域发展思路和地域上明显呈梯度格局的现状,又能弥补极化作用进一步扩大区域间差距的弊端,实现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在宏观上,第一,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打破地区封锁、恶性竞争,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彻底开放;第二,组建规范的、权威的区域协调机构。但在目前的体制环境下,有了区域内的协调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引入政府行为,发挥政府协同作用,解决诸如城市区域内空气污染、河流及湖泊水源利用和污染治理问题;第三,要探寻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操作层面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牵头,建立官民结合的“中部金三角”城市群规划协调性机构,科学规划、优势互补,有序推进“中部金三角”城市群建设。

第二,有效实行全员培训,变人口大区为“人口红利”,下大力气培养企业家与企业家阶层。

第三,在中西部八省市,科学规划分中心支点城市,有序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城。例如在河南信阳、湖北荆门、湖南岳阳、江西九江、重庆万州、陕西安康等地,结合产业发展、科技研发、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纵深发展,挖掘中西部人力资源,择优扶持高效化产业,大力建设中西部绿水青山式的生态科技园、生态产业园。

第四,在特色产业群、城市群优化的基础上,借鉴美、日,实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稳步建设“中部金三角”城市群,使其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后,中国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 张可云:中部地区经济“V”型反转的可持续性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2] 郭生练、胡树华: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

[3] 钱志新: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 王兴昌:武汉城市群产业结构布阵[J].中国城市经济,2004(1).

[5] 张巨功:发展区域共同市场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4(1).

第4篇: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一直是各行各业高度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大力提倡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低碳经济主要贯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能源开发等方式,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减少对废弃的排放,从而达到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的目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保护人类现在所处的环境,也能够使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还能促进新能源的开发。所以说,低碳经济也适合应用于房地产行业中。

    二、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1)低碳经济会使房地产的成本增加。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我国的低碳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低碳技术,就会使房地产的生产成本有所增加。房地产开展技术研发工作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低碳经济主要是将原有的传统能源用新能源来代替,但新能源会增加成本投入,在房地产经济管理中使用新能源,会使房地产企业投入的成本增加。但就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规模来看,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以小型企业为主,没有能力进行较大力度的资金投入,这就给低碳房地产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低碳经济会使房价升温。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就需要在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运用新技术和新能源,这就会变相增加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支出。某些使用低碳材料的建筑,会借着低碳的名义来抬高房地产的价格。而消费者普遍认为,只有高质量的房屋,才会具有较高的售价,这就使房屋的价格在无形中有了升温的趋势。而这种情况,会使得部分消费能力较低的人群,无法承受房地产升温带来的压力,从而降低了一部分人群购买房屋的欲望,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发展。

    (3)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在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木材和煤炭,这样就会使能耗总量有所增加,从而使房地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从房地产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想使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好,必须有雄厚的能源做保障,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能源支持受到了限制,也使得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这样不仅会使房地产发展在较大范围内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到房地产经济的整体情况。

    三、低碳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措施

    (1)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来约束房地产行业的碳排放。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在飞速的发展,要想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够更加健康,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有关房地产的法律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房地产事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的监督房地产行业。要想使房地产行业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就应该对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的高耗能和高排放问题进行控制,并严厉惩处超过国家规定和标准的房地产企业,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能够在低碳经济下健康发展。

    (2)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低碳经济背景下,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使用最新的技术和环保材料,这就会使房地产的投资成本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最优化的原则来选取房地产的材料和相应的技术,尽量选用低碳环保和低能耗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最好能够保证最低的排放量。由于低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要用到价格较高的新型材料,所以应该准确合理的统计所需要的材料,避免出现资源和资金浪费的现象,并严格执行成本控制制度。

    (3)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经济的管理机制。虽然房地产市场日益壮大,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的要求下,如果只依靠行政政策管理,很难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针对房地产低碳化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增加对房地产行业的干预,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有关机制,让房地产行业真正走上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做好房地产长期目标的规划。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在随着变化。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必须将低能耗和低排放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这就需要国家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态进行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宏观指导,这样才能使房地产行业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稳步发展,也能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避免受到低碳经济影响而导致房地产行业出现经济下滑的情况。

    (5)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房地产经济的财税政策进行合理调整。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只有相应的增加资金投入,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这种情况对于靠贷款来发展的房地产企业来说,给自身带来了较大的投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采取适当的财税政策,来促进房地产行业向低碳方向发展。对于能耗比较高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国家可以相应的征收污染税,这样就能促使这些房地产企业向低碳方向发展;还可以采用降低部分税收和合理增加补贴的方式对房地产行业向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这样也能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向低碳经济的方向迈进。

第5篇: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房地产业;动因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开辟了新经济时代,而所谓的“新经济”就是指建立在科技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制度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能够使经济持续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以及低失业率并存,与此同时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也明显淡化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着加快,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还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而随着这些技术和材料以及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我国的建筑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我国房地产业为什么能够如此快速的发展?以及我国房地产业增长的动因是什么?就成为了时下最为流行的话题,而为了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进一步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其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本文从房地产业增长的新背景出发,对新经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然后对新经济与房地产业增长的新动因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房地产业增长的新背景

在人类社会步入了二十一世纪过后,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科技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市场中的主导产业,从而推动了经济市场的又一次改革,在人类社会逐渐步入新经济时代的过程中,传统的生产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而使得传统的一些产业面临了严峻的考验。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经济对物质文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以信息业和服务业以及商业,同时以金融业以及娱乐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作为服务业中一个非常奠定的子系统,房地产业同业也受到了新经济的强力推动,从而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大幅度加快。新经济必然伴随着新规则。这不仅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强化了对制度的需求,加速并深化经济体制的转变。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渐成熟,产业系统的组织能力得到加强,从而使依赖于产业内部结构的各种动力因素对该系统的发展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二、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

9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镇住房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房地产业急剧升温。房地产业产值:1992年较1991年增长了117%,1993年较1992年增长了125%,1994年较1992年增长了51%,1995年、1996年增长了20%,均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房地产业1992年末就业总人数691844人,较1991年增长29.2%,同期全国就业总计增长仅为8.8%。1992年劳动者报酬为6333元/人,同期全国总体水平为2927元/人。以上数据显示,房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传统体制下是巨大的,制度变迁不仅使其自身积蓄的成长力量得以爆发,同时生产和消费部门的普遍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市场需求空间。

三、房地产业增长的新动因

(一)消费者服务的增长。首先是在收入提高、知识占有更充分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支持下,房地产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将在规模和种类上快速增长,消费者服务部门将有相应的供给规模和业态种类的增加,如维修、装饰、家政等私人服务和现代社区服务行业的进一步成长,从而在房地产业领域内形成更长的产业链进而交织出更广泛的产业网络。

(二)生产者服务的增长。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者服务,如房地产开发、管理、销售、租赁、抵押、信托等日渐繁荣,生产者服务的迅速增长也成为房地产业增长的新动因。根据现有按经济活动类型统计的数据整理后发现,住宅建设和一系列属于生产者服务行业的增长是推动我国房地产业整体增长的主要因素。1.住宅建设作为房地产经济运行中提供物质产品的主要生产环节,尽管仍保持较高增长率,短期内仍体现出相当的成长性,但一定程度上讲,政府对于形成目前住宅商品供销两旺局面起了很大作用,而如果长期以较高的住宅建设投资规模来保持房地产业的增长点,势必无助于改变整个产业偏重并依赖整个物质生产环节的格局;2.技术进步导致物质生产领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就业相对缩减,这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一大显著背景。

(三)网络经济为房地产业注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在高科技广泛应用的新经济时代,网络与房地产业结合是一种发展趋势,成为房地产业的“推动剂”。由于房地产商品属于区域性商品,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商品信息量流通较少,对开发商和购房者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网络的参与就打破了区域性的限制,缩短了各种信息流通的时间,大大降低了资源、物源、信息源的传递和处理的成本。网络对房地产这个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变化,使其更为规模化、规范化。网络为房地产业提供全面营销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提供了企业与顾客双向交流的通道,使房地产企业得以发展规模化的交互式的市场营销方式。这种交互式的市场营销方式一方面让企业更直接、更迅速地了解顾客的需求。

第6篇: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摘 要】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促进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赋予了海南推动以旅游

>>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对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策略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金融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房地产金融业发展对策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中职旅游教育的发展思路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国际旅游岛战略背景下海南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浅析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慢旅游”发展之路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 浅议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场休闲旅游的开发与产品设计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发展探析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主题公园的主题策划研究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思考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关于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扶贫开发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格鲁伯・G・赫伯特,沃克・A・迈克尔.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4]杨书群,冯永进.论以现代生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J].未来与发展,2011,34(06).

第7篇: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论文摘要】面对快速城镇化,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发展的机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除了具有带动国民 经济 总量变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引导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外,还应具有生态 环境 优化能力、 社会 和谐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战略产业选择方法应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经济区位、现有基础、技术条件和发展前景科学合理地确定,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作为发展中的 人口 大国,人均耕地少,城市化有着强大的内在压力并影响到产业发展。如何承接数量巨大的劳动力转移、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和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等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种种压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略制定应未雨绸缪,区域内各行业的发展也要符合区域总体的战略。

现代产业经济理论认为,战略产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领航产业,是在规模经济发展的基本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 市场 前景和科技进步能力,并能带动和促进其它产业发展的产业。关于战略产业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国外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对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盛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至今日,相关理论研究一方面丰富着战略产业理论与实践,但现有文献似乎仍仅限于对战略产业的概念界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战略产业幼稚阶段保护等问题的研究,而忽略了既有理论的应用条件及其普适性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来自环境资源的挑战,城镇的快速扩张导致了粮食安全问题、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二是来自社会的挑战,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不平衡,失地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等社会矛盾引发城市安全隐患。三是来自全球化的挑战:全球产业大转移使我国能源和生态危机发生的临界点提前到来,传统的单一资源型城市将被边缘化而失去发展动力。在二十一世纪,正确选择既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又能适应区域发展方向的战略性产业,是关系到区域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战略产业培育与选择

(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经济与产业发展是在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中展开的。在市场经济下,计划经济时期产业发展依靠政府 投资 的单一发展模式逐步向依靠社会投资为主、政府和外资投资为辅的多元发展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机遇增多。

快速城市化导致的高投资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引发产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由此形成的城市建设投资量是巨大的。城市扩张形成了对水资源供应、跨区域 交通 、环境保护、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对钢铁、建材、设备、车辆、 机械 等产品旺盛的需求,从而引发 工业 部门的投资扩大,产品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了对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快速城市化是发生在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以上等级的时期,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以住宅、汽车等为代表的家庭消费和以机器设备、 运输 车船为代表的企业消费引导产业的投资方向。这些产品基本上是由能源、原 材料 消耗大的重工业提供的,这也带来对能源 电力 、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

由此,笔者认为快速城市化所形成的需求导向和产业结构升级导向将为战略产业的培育提供契机。政府抓住这一契机,运用 财政 、货币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产业 环境 、间接干预、诱导性、产业组织等产业政策)为整个 市场 运作创造一个高效、公平和稳定的宏观环境,将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 经济 发展(图1)。

(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选择的特点。

1·战略产业培育的主要时期是产业成长的萌芽期和扩张期。从产业经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产业成长要经历萌芽期和形成期、扩张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产业萌芽期是指产业从“无”到“有”的过程。处于萌芽期的产业具有产品单一、销路不广、 成本 高、收益少、产量小、知名度低等特点。产业扩张期是指产业形成之后,不断吸纳各种经济资源而扩大自身的过程,产业扩张既包括产业在量上的扩张,也指产业在内涵方面有质的改变。产业扩张阶段是产业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一个产业能否扩张意味着幼小产业是否被扼杀或夭折,还意味着产业能否进入成熟阶段,这关系到产业的成长,也对整个产业链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变化产生巨大影响。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扩张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首先,政府的产业转变战略客观上为新的产业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其次,政府的保护幼小产业政策直接对产业形成发生作用;最后,政府的技术政策以及对创新活动和技术应用活动提供的支持机制,间接或直接地对产业形成与扩张产生效应。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略时,正确的选择和培育战略产业是前提。

2·地区战略产业发展方向应符合

3·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 地方战略 产业所能产生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特定 历史 条件下,地方战略产业除了具有带动国民 经济 总量变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引导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还应拥有新的功能。一是应具有生态 环境 优化能力。战略产业的发展应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地区综合环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注重整体效益的清洁生产型的生产体系。二是 社会 和谐能力,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战略产业要能优化就业环境,积极消纳 农村 剩余劳动力,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综合创新能力,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竞争战略的研究,改革技术创新政策模式,着力构建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创新体系。

三、实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湖南战略产业的选择

(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湖南战略产业选择的基础分析。

综合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湖南的现实发展条件,我们可以看到,成为湖南战略产业的产业可分为以下几类: (1)现在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但当前还不成熟、 市场 竞争力还不强,如果采取适当的培育政策,经过一段时间,将来有可能形成比较优势,对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的产业,如特色 农业 、农副产品加 工业 和 文化 产业。(2)目前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太大,经济效果不显著,但代表着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改造方向的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如第三产业中的 旅游 业、现代物流业。(3)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市场扩张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影响大的产业,如工业中的优势产业。

(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湖南战略产业的选择。快速城市化过程实质上也是新型工业化过程,因此战略产业的选择范围侧重于工业部门内部。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工业部门的战略产业应首先是能引导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结合湖南的工业基础和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初步选定 通信 设备、 计算机 及其它 电子 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 机械 及器材制造业、 交通 运输 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和塑料制品业等共14个行业作为优势工业选择的基础。通过建立湖南优势工业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确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湖南的优势工业(图2)。

为使湖南战略产业的选择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战略产业优化的层次分析模型。湖南战略产业优化的层次结构(图3)包括三层:a层是目标层; b层是准则层,即比较优势原则、市场需求原则、产业关联度原则和增长后劲原则;c层是指标层,包括湖南的9大产业部门: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由表4可知,湖南战略产业部门按权重的总排序为:特色 农业 > 旅游 业> 通信 设备、 计算机 及其它 电子 设备制造业> 交通 运输 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工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文化 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现代物流业。

从战略产业的数量看,一方面,战略产业并不是特指某一单独的产业部门。随着 经济 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分工的加深,任何单个产业都无法独自承担起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必须依靠一组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湖南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时序性的复杂构造,也要求区域战略产业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另一方面,战略产业的个数也不能较多,否则,战略产业的选择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了保证将有限的资金、技术、 人力 投入到有发展前途、效益好的产业中去,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因此,我们考虑将湖南战略产业的个数限定在4至5个的范围内为宜。综合考虑湖南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战略产业选择的原则,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科学地优化,湖南应该选择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工程 机械 、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作为战略产业。

四、结语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除了具有带动国民经济总量变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引导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外,还应具有生态 环境 优化能力、 社会 和谐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因此,在地区战略产业选择时,应考虑特定 历史 背景下,产业发展前景的需要,确定战略产业选择的方法与途径。快速城镇化的特殊环境要求地方必须抓住机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 市场 为龙头,以发展为主线,以效益为核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力促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 发展战略 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还要突出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信息化,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地位。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发展中地区没有必要建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当务之急是尽快走出去,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在全方位开放和广泛的对外交流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在wto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市场,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经济区位、现有基础、技术条件和发展前景,科学合理地确定地方的战略产业。

【参考文献】

1.刘颖琦,李学伟,李雪梅.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2:145~152

2.赵波.新型工业化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以湖北省制造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3.朱翔,彭鹏.湖南省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j].经济 地理 ,1998,4:62~65

4.罗文.湖南工业结构及其工业化水平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77~181

第8篇: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经济下行;保险行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8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很多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保险行业也同样受到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特别是实体经济举步维艰,导致保费收入下降、利率下降,对保险行业投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经济下行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保险行业亟需探寻新的发展策略,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下行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1.对保费收入的影响

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来源于经济存量和经济增量两个部分,而保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经济增量,这决定了保险行业与经济发展形势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比如,制造业的发展会导致设备和厂房的使用数量增加,从而导致财产险的保费收入增加;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会促进工程险的保费增长;经济增长使居民收入增加,进而促进汽车销量增长,车险的保费也会随之增加。相反,经济发展趋缓必然会制约保险行业多类保费收入的增长。

此外,保险费率也会对保费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保险费率提高会使保费收入增加,反之则会使保费收入下降。保险费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行业内部竞争程度、突发性灾难以及经济形势三个方面。从目前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保险费率受灾难和竞争程度的影响较小,而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我国保险行业的保险费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例如当前的船舶保险费率仅为21世纪初的一半左右,对保费收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经济发展趋缓必然伴随着利率的下降,进而导致固定资产收益减少,而这类收益占到保险行业收益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随着固定资产类收益的减少,保险行业的投资收益会出现大幅降低。虽然近几年保险行业投资渠道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收益率的提高,但这仅仅是一个短期现象,倘若经济下行导致利率持续性下降,保险行业的收益率最终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整体来看,经济下行背景下,我国保险行业的投资收益会呈现出短暂上升而后又持续下降的态势。

3.对承保利润的影响

费率变化会使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受到影响,费率上升会使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上升,反之则会使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下降。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保险行业多数保险产品的费率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但是车险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冲击较小,而且由于车辆价格的走低,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也逐渐降低。从当前我国保险行业赔付率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的赔付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反映了虽然我国保险行业的承保利润会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但是并没有随经济形势趋缓而持续下滑,而是处于一个相对可控的水平。

二、经济下行背景下保险行业的发展策略

1.加强行业创新

创新是实现行业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虽然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以太平洋、平安、中国人寿等几家大型保险公司为主导,但是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我国保险行业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在此形势下,保险行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创新已然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在经营理念方面,保险公司应当打破传统的以绩效考核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步淞⑵鹨钥突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继续健全培训教育体系,加大对保险人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力度,为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在产品方面,保险公司应主动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发展特点,加大对商业保险、农业保险、服务业保险的创新力度,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保险产品。

2.推动转型升级

保险行业应贯彻落实国家的最新政策和规定,积极探索保险行业的新型发展模式,推动保险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保险行业跨越式发展。首先,在资金利用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进行长期投资,从而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其次,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当前“万众创新”的新形势,推出科技创新方面的保险服务和保险产品,积极开发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个人消费信贷保险等业务。再次,保险公司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信用保险在企业对外投资和产品出口中的作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新型保险业务方面的开发速度,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保驾护航。

3.定向培养人才

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险行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保险行业的发展需要。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对保险行业人才的培养较为宽泛,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导致保险行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始终与保险市场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此,保险行业应当对保险市场的人才需求层次进行准确定位,将人才需求信息反馈给高等院校,协助高校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教育改革,使之为保险行业的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型人才。

三、结语

经济下行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保险行业受到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经济下行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保费收入、投资收益、承保利润等方面,这些都对保险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制约。对此,保险行业应在加强行业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定向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想方设法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保险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璐.新常态下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12).

[2]郑萌芳.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国内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道路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0).

[3]宣雅迪.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5(21).

第9篇:经济增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经济融合发展,它是世界生产力整体发展的结果,是各个国家共同通寻求利润、谋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成长趋势逐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导致了国际的直接投资和各个国家的贸易环境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不断地跨国界流动,引导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相互信赖的统一整体。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会有反面效应。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不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之后出口的市场比较集中,这跟我国出口市场要求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自相矛盾。经济全球化容易对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目前我国的环保产品和绿色产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绿色贸易的限制也同样给我国的外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目前一部分专家也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我们国家的出口、外贸和民族工业发展同样会造成消极影响。

2.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非常多的利用外资的机会,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早过去的20年中中国总共吸引了3000亿美元的国外投资,在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总量中占据了30%,这个数字的增长也表明经济全球化能够促使我们更多更好的利用外来投资,从而加快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还为我国带来了更多更先进的外国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很多技术领域都缩短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有一部分技术已经与世界水平持平,可见经济全球化同样带动了科技技术全球化发展,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企业也会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来寻求发展,同时也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来公平合理的解决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遇见的经济贸易争端。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策略

1.大力开发互利共赢战略

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是相互的,作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系,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同样影响了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充分地利用经济全球化来提高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充分的利用好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首先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我国必须要树立平等合作、共赢共利的发展理念,同时还需要联合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起,在充分利用经济发展资源的同时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推动全球化经济秩序能够更加的公平、公正、合理,增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能够更稳定快速的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增长方式主要还是依靠高投资和高能消耗来进行的,首先搞投资必须要高积累,如果积累高于消费则会影响到国内公众的消费能力提高,引发供需不平衡,而自然资源属于有限资产,所以高能耗的经济是不可能长时间发展的,所以从长远角度来说,这两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无法关注长远利益的。目前经过研究发现,现代化的经济持续增长有三个要素: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首先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我国产业中的科学知识含量,才能直接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我们国家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其次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服务行业逐渐的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最后还需要大力倡导发展低能耗的经济方式,倡导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道路,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建设节约能源的新型社会。

3.促进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而整体消费水平。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就业问题,因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提升国内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所以在经济化全球背景下,我国政府更应该大力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内需,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消费能力,建设消费型主导的消费社会新形势。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深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要是想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快速稳定,首先必须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思考,加大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和部署,找到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式,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更加快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东,张国钦,宋周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J].地理科学,2007,05:60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