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经济危机的特点精选(九篇)

经济危机的特点

第1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危机

关于经济危机,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把它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至于社会主义是否有经济危机,是否存在必然性一直有争议。

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无危机的传统观点

把经济危机看作资本主义特有经济现象的主要认识根源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他论述了危机的两种可能性:一种来自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买卖可能中断;另一种来自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因支付环节可能中断。[1]第3卷第15章又进一步论述危机具有周期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暂时解决。马克思精辟地阐明了危机的必然性来自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指出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剩,是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据此,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容纳不了它所创造的生产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基本矛盾日益尖锐。这个矛盾只能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解决。

由上述经典作家的观点,可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这种矛盾使已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中的危机可能性变成了现实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并未直接论述过社会主义是无危机社会,但他们对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分析以及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为后人形成社会主义无危机发展的思维定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能出现经济危机的观点

社会主义社会也可能出现经济危机最早是由列宁、斯大林提出来的。列宁总结苏联实行军事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农村的余粮征集制,这种解决城市建设任务的直接的共产主义办法,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它是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2] 1925年斯大林在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的工作报告中说:“我国经济中的每个严重失算,都不会只以某种个别危机来结束,而一定会打击到整个国民经济。每次危机,不论是商业危机、财政危机或工业危机,在我们这里都可能变成打击全国的总危机。”[3]列宁、斯大林关于苏联出现经济危机的观点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具有现实性。这不是一般逻辑说理,而是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这些观点包含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出现经济危机的两个原因:一是体制因素,二是决策因素。余粮征集制是当时苏维埃政府废除了商品交换,对农民实行余粮征集制度,这实际上是一种剥夺的做法,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的大幅度减产,而严重失算则属于决策失误。

据此,列宁、斯大林承认社会主义也可能存在经济危机的思想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但他们的这个观点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并未引起应有的注意。

三、中国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也可能出现经济危机的观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贯彻落实,人们用辩证的观念看待社会主义及其经济活动,又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能出现经济危机的观点。1978年,胡乔木引证了斯大林在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的话。他认为,斯大林说的这种情况,在苏联无论他这样说以前和以后都出现过,我们中国也出现过。

针对胡乔木的观点,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作了细致分析和论证。文章的主要论点有:

1.斯大林讲的显然不仅是危机的可能性,而且是现实性;不是逻辑的推论,而是苏联经验教训的总结。

2.经济危机不仅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社会主义也会发生商业危机、财政危机、工业危机和打击整个国民经济的总危机。

3.社会主义社会发生的经济危机,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经济工作上的严重失算造成的。上层建筑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违反客观规律的严重错误会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社会主义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遭到破坏,因而导致出现经济危机。

4.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是生产遭到破坏。本国市场上的价格虽然没变,但许多商品常常无货可供或者只有少量配额销售,而自由市场上的价格猛涨,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5.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危机都有共性,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急剧下降所导致的经济混乱。

四、对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思考

由上述分析可见,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有其现实性。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也有它内在的特点:

(一)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与其基本制度无关。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源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产生有必然性和周期性;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的本质与目的。因而,社会主义矛盾不是经济危机带有普遍意义的条件。所以,经济危机也就不具有必然性和周期性。有鉴于此,社会主义社会所出现的经济危机应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无关。

(二)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具有或然性。

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除了主要由于经济、政治决策失误之外,还存在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类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特别是产业结构失衡、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等原因。而些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制度并无关系,这些是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决策失误、经济结构失衡、比例失调在任何现代经济体制中均会存在,也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和手段加以避免或减轻。从逻辑上是否可以说,这些原因是使经济危机从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具体条件,但不是从或然性转为必然性的一般条件。当我们严重违反经济规律、破坏经济关系时,危机就会发生。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日趋全球化、一体化,我国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经济危机可能性存在的客观条件更加具备。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世界经济的波动会直接作用于国内经济,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对经济危机这一重要经济现象,要足够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加强防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章,

第2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第一,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事实表明,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远,泡沫越大,泡沫破灭后的灾难也越大。没有实体经济基础的虚拟经济,将是危机四伏的经济。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行动,就是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引发实体经济的危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努力救市,就是担心金融危机过多地危及实体部门。而中国金融业有外汇管制及市场分隔机制,因此受到危机的冲击并不大。与欧美一些西方国家所不同的是,我国面临的危机不是来源于金融,而是来源于制造业,中国更需要防止制造业发生危机,进而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虚拟经济就有可能演变为投机经济,为经济运行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美国近年来的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就是一个教训。

第二,减少中国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般在20%至30%之间,即使像日本这样典型的出口大国,其外贸依存度也不过是20%左右。2003年全世界外贸依存度平均是45%,而中国外贸依存度一度逼近80%。这样,中国的经济就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经济结构上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二是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呈直线发展。197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5%,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外贸出口企业所占比重过大,使得2004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70%。从2000年以来,中国外贸平均增速26.7%,比GDP增长高出16个百分点。据测算,美国经济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下降1.3个百分点。

第三,防止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我国的出口贸易由于受欧美经济衰退影响,已先行陷入困境,部分实体经济步入了寒冬。为“保增长”,我国决策层及时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商业银行仍然面临“存款激增,贷款难放”的困局。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悲观预期、投资和商贸活动大大放缓、企业新增信贷的需求明显降温,从而构成信贷增长的“市场约束”。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有效的决策与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扩内需、调结构,科学、合理地分配国家新增资金的投入,以保证我国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

第3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一、关于对新自由主义的认识

专家学者认为,西方国家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危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酿成的苦果,新自由主义是危机的罪魁祸首。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主导美国的经济政策。正是在它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采取放任的自由市场政策,放松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听任、放纵和鼓励华尔街的种种贪婪和冒险行为,使不受约束的市场肆意妄为,造成金融市场投机盛行,促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再次宣告了新自由主义及其经济政策的破产。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的弊端,表明新自由主义无论是在拉美这样的地带,还是在北美、西欧这样的资本主义发达地区,都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灾难。以主张彻底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金融危机把“华盛顿共识”基本理念的失败记录推向了顶峰。

有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实质就是一种极端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新自由主义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力量高度崇拜,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是高效率的,甚至是万能的。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市场经济虽然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正,绝不能自由放任。

有观点认为,从意识形态层面来说,新自由主义实际是代表超级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推行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其符合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自由掠夺的意志。它已经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成为国际垄断集团的核心理念,成为资本主义向外输出的意识形态。对此,我们必须坚决批判和抵制。

二、关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基本矛盾的认识

专家学者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最终必然归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联系资本主义制度和基本矛盾来分析,才能真正揭示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有观点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同上个世纪20年生的经济危机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次危机看似是有效需求过度所致,但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不顾消费需求的限制,为追求利润无限制地扩大再生产而导致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只不过在美国,这种矛盾长期被信用透支的消费模式所掩盖,生产的不断扩张暂时得以维持。但当经济形势变化,消费增长减缓时,扩张生产与狭小的消费之间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危机就爆发了。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这两个矛盾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和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的两极分化,从而产生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逐渐缩小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一方面,它是多年来积累的产能过剩导致的;另一方面,由于产能过剩,工资增长放缓,劳动者购买力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很多实体行业利润下降,大量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角逐高额利润,最终导致虚拟经济的崩盘。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在新的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金融垄断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仅促进了更大规模的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而且使生产资料和金融财富更大规模地向少数人和少数国家集中。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全球化、社会化,与国际金融高度垄断于一小撮金融寡头的矛盾,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只会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加剧资本家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有观点认为,这场危机既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又是一场深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思想危机、社会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这场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涉及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体系的种种弊端:既暴露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暴露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道德体系的弊端,同时还暴露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的虚伪性。危机使人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制度。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粉碎了“资本主义永远不朽”的神话,再次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论调曾经甚嚣尘上,这次危机戳穿了“历史终结论”的神话,对那些迷信资本、热衷资本主义的人来说,不啻是一服清醒剂。它不仅说明历史没有终结,反而更证明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虽然当前资本主义仍处于强势地位,仍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其基本矛盾是无法克服的。只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抗性矛盾的出路,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专家学者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说明,马克思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有效性和借鉴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有观点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这次金融危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它已不具备足够充分的解读能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衍生的资本金融化、虚拟化及金融市场中投机、和欺诈盛行的论述,对于解释当前危机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这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和前瞻性。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绝非仅是19世纪历史的见证人,也始终是真理前行的“同时代人”。他早就洞悉了资本主义进步作用中包含的历史过渡性,科学揭示了各类经济危机的病根。当今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比马克思在世时有了很大不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虚拟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病仍会顽强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资本论》等著作虽说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但其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理论光芒和穿越历史的现实指导意义。

有观点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是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座丰碑,它的影响力历久弥新。危机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观察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我们十分有必要重温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巨著,搞清楚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怎样看待资本的两重性等问题,结合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四、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专家学者认为,金融危机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提供了极好素材。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人们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有观点认为,这次危机生动证明了我们选择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正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接受所谓“华盛顿共识”,没有简单地照搬任何外国模式,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才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保持了较大的主动性,没有完全被危机所左右,才有较大的力量采取措施防止中国经济受到更大冲击。

有观点认为,我国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具有巨大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是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的不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商品经济二重性矛盾引发的危机最终是不可克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二重性矛盾可能会产生危机,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又决定了危机是可以规避和防范的,一旦发生是可以治理和化解的。因此,我们坚持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能充分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又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性,从制度上避免了产生危机的根源。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坚决拒绝西方国家所倡导的私有化。

有观点认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比如,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又能有效避免西方选举制度中金钱堆砌的选战、谎言漫天的许诺,有钱者代言人当选、当选后即通过国家立法维护大财团利益的金钱政治弊病;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了有效的政治监督和政令畅通,使国家能高效调配资源、形成合力解决大问题,避免了西方多党制下政客为取悦选民、竞选时不负责任乱许诺、上台后又食言而肥、反对党为赢得下次选举千方百计阻碍政府有效施政的弊病;等等。这些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观点认为,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和能够集中力量应对重大事件的能力。这次危机中,我国政府迅速反应,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很快见到成效。领导集体的果断决策能力、强有力的执行力,社会主义集中力量、统筹兼顾的体制优势,共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得社会主义中国愈是面临考验,愈能凝聚民族共识、形成集体意志。这使我们应对危机信心更加坚定、应对更加主动。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印证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发展是应对危机的根本之策。危机的爆发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发展规律的结果。我国能把危机带来的冲击减到最小,得益于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而一些领域、一些行业受到的冲击也说明,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效应对危机冲击,从根本上说就要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必须把保增长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既切实降低金融危机给我们造成的影响,解决眼前的难题;又着眼长远,为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第4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31-02

引言:众所周知,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国经济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迅速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量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加快,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频发,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不定因素和危害,对我国也尤为如此,金融危机正成为我国成为经济强国的拦路虎,2008年的次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打击十分严重,上证指数由历史最高点六千多点直接降到一千多点,2011年的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使中国贸易竞争力提升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的影响,然后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升我国贸易竞争力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众多的国际贸易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一)对我国低附加值制造业的冲击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冲击最大的就是低附加值制造业。众所周知,低附加值制造业是我国传统的最具竞争力的对外贸易行业。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全球范围内虚拟经济首先遭到冲击,进而是实体经济,而低附加值制造业的利润空间本身就十分狭小,难以抵制金融危机带来的伤害。

(二)对我国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行业的冲击

金融危机会出现很大资本黑洞,导致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混乱和恐慌。而资本市场上恐慌往往具有蝴蝶效应,一旦产生,波及速度很快,影响效果很大,对我国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冲击十分明显,2008年的金融危机直接将我国上证指数由六千多点拉到一千多点,资本市场哀鸿一片。

(三)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

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危害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实体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对低附加值实际经济的冲击。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动荡,我国很多实体经济是依靠国家政策发展起来的,而且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本就十分狭小,金融危机一旦爆发,会导致这些企业的融资困难,资金链出现很大程度的短缺;另外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贸易目标国的购买力下降,商品销售不出去,更是导致这些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

(四)对我国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的冲击

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仅对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冲击,还对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构成很大的考验。众所周知,我国当前实行的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刚刚三十余年,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国际贸易经验和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很多发达国家利用相关国际贸易技术手段将金融危机对他们的伤害转嫁给我国,从而形成金融危机对我国更大程度的伤害。所以,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际贸易准则,抵御住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的冲击。

二、金融危机下提升我国贸易竞争力的措施

(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

充分的事实证明,我国国际贸易,特别是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核心竞争力再有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较为紧凑的加工环节,促使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我们要继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一方面充分解决我国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另外一方面继续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外汇储备,有效规避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危害。

(二)完善外贸体系,寻求公平贸易环境

相关部门要仔细研究国际贸易法和国际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规定。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以及日本地区,为了抵制我国产品,保护他们本国相关领域的企业生存环境,利用国际贸易法、国际合同法以及WTO有关规定,对我国出口商品进行打击,建立贸易屏障。我国在以往的贸易中,吃过很多这样的亏,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要充分研究国际贸易法、合同法以及相关规定,分析贸易屏障设置国的处境和我国相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正确使用国际贸易手段,回击他国的无力报复,保护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效规避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危害。

(三)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当前,我国众多制造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优势明显,交通较为便利,是我国开展实业,发展各项产业的最好选择。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刚刚三十余年,很多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健全,相关产业的集中程度较低,很多企业规模很小,形成不了行业优势,没有形成产业集聚,难以产生规模效益,无形中就增加了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此外,我国很多企业都是使用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缺乏自己的研发团队,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以廉价劳动力和牺牲利润的代价是无法后的长期的贸易发展,更难以促成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相关部门要充分领导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要建立起自我的研发团队,大力进行科研,研发出领域内世界级高科技产品,促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而提高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有效规避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危害。

(四)加强技术创新,创建民族品牌

相关部门,特别是科技相关部门,要大力营造企业科研改革,科研进步的良好氛围,促使企业从长远角度出发,大力进行科研活动,研发优秀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大力进行品牌建设,促成民族自有品牌的产生,并加强对民族自由品牌的建设,引导这些民族品牌向国际品牌靠拢,并在品牌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自有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关键技术上,一定要寻求突破,要及时对关键技术实行专利认证,保护民族科研成果。

(五)扶植民族产业,促进海外投资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迅速推进,我国民族产业要转变思维,拓宽眼界,将产业的发展和资本的投资从本国拓展到全世界范围,当前很多优秀的民族企业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海尔公司早就在国外建立生产线,中石油、中石化在非洲建立了很多分公司、分基地,一方面保证了我国能源供给的安全,另外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有这些优秀企业成功的先例,相关部门要引导我国众多的民族企业,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勇于拓展、敢于拓展,将产业的发展由本国拓展到世界范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效规避金融危机的危害。

第5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周期所做的传统划分,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危机(crisis)、萧条(depression)、复苏(recovery)和繁荣(prosperity),早期的西方经济学家也都对经济周期作四阶段的划分,但是大多都用衰退代替危机,有时也用高涨(upswing)代替繁荣。不过,多数西方学者,如希克斯是将繁荣作为经济周期的始点,经过衰退、萧条、复苏,最后又达到新的繁荣。马克思主义认为危机是始点,经过衰退、复苏、高涨,最后又陷入新的危机,危机不断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最后总爆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最终要取代资本主义。

八到十年衰退繁荣交替

第二次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规律仍然存在,基本上是8―10年有一个衰退和繁荣交替的周期,但是四个阶段的特征变得越来越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反周期的政策使得周期波幅变小,衰退和萧条时间缩短,复苏和繁荣也常常交合在一起。因此,衰退和繁荣交替成了经济周期的两个主要阶段。

经济学家们对衰退和萧条的定义也出现了新的界定。一般把经济出现两个季度以上的负增长称之为衰退,而将经济大幅度下降超过10%,而且持续1年以上称为萧条。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兹在他所著的《经济学》中就认为经济向下波动为衰退,严重的产量下降可称为萧条。

美国著名的印裔经济学家莱维・巴特拉(Ravi Batra)也认为,经济衰退如果持续1―3年,失业率上升到12%-20%之间时,就可以认为经济陷入了萧条。如果经济陷于衰退的时间更长,便可定义为大萧条。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还认为,衰退主要是从产量下降这个角度看待问题,主要原因是信贷紧缩,而萧条则还包括资产泡沫崩溃,物价总体水平的下降,最终导致总需求长期不振。

西方经济学家这些界定的主要依据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所具有的特点而推断出来的,而那次大危机被大家公认为是“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那么我们现在经历的经济下降是否可以被称为萧条?

衰退之猛烈几十年罕见

2006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演化成了一场全球性金融海啸,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泡沫崩溃,到了2008年下半年更是引起了实体经济下滑,美国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负增长,第四季度经济下降了3.8%。欧盟和日本均陷入了经济下降的泥潭。由于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仅美国直接的金融资产缩水就损失了15万亿美元之多,财富缩减效应直接使消费和投资需求严重萎缩。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状况也使得他们紧缩信贷,于是经济衰退的猛烈程度是近几十年来所罕见的。

更为糟糕的是,经过半年的收缩和下降,尽管发达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动用了好几万亿美元来解救和刺激经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累计的救市资金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可是仍没有迹象可以表明经济可以很快走出衰退,经济学家们已经在谈论L型的经济衰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悲观的人开始认为我们正面临的是一次经济萧条,一次下降程度远超过衰退,时间远长过衰退的经济萧条。

就目前的情形看,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遭参院修改后得到了通过,但是刺激经济的效率究竟怎样还有待于观察,股票市场的反应似乎并不乐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国经济在2009年底前见底回升的可能性在减少。这样,按照经济萧条的一些基本条件来衡量,比如衰退超过1年以上,资产泡沫崩溃,物价水平下降等,似乎可以认为这次的经济危机可以被称作是萧条。

具有30年代大萧条特点

但是,这次经济危机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比,似乎又呈现出很多不同的现象,前景又可以令人不太悲观。首先,美欧经济尽管进入了衰退,但是经济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失业率还在个位数上。其次,基本的金融秩序没有遭到破坏,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不少,真正倒闭的不多,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发挥得较好,政府的注资也非常及时。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美国政府和国会都行动起来,采取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方案,欧洲各国也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刺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政府都在采取扩张的经济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这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所没有的,也是人们相信这次经济衰退尽管严重,但是不会出现大萧条,甚至还不是萧条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这次经济危机从其根源和本质特征上看,具有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特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就是严重的生产过剩和信用危机。在美国主要就是表现为房屋生产的过剩,但是被信用的大规模扩张所掩盖,产生了严重的房产泡沫。等到利率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提高后,信用的锁链在次贷环节断裂,干是引发了信用危机,最后导致房产泡沫崩溃,引起了整个金融海啸。

能够走出衰退避免萧条

但是,毕竟时生了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危机虽然也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危机冲击的范围在全球扩散,但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努力也是全球性的。而这正是笔者认为我们不会陷入经济萧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6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危机;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

[中图分类号]F0-0;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6-0036-03

自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5年了,目前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世界经济在各国政府的积极干预下,避免了更进一步的萧条,但是经济衰退的雾霾仍然笼罩着全球经济,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举步维艰。全球性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资本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矛盾和困境,这些现象证明了马克思的种种预见。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实质和特点,以及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和信用在经济危机中作用的论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防范金融危机的一把启关的钥匙。

一、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大工业的发展,经济危机的产生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才会经常地出现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的现象——由于比例失调而带来的经常的动荡和痉挛”[1]。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资本的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因而使生产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发展中,伴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过程的加速进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资本积累增长的同时会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因而造成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赶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形成了大量的与生产力发展并进的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这些相对过剩人口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行的蓄水池。可见,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的结果是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得到强化。而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但是,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条件下,各个部门之间的这种合理比例经常受到破坏,必然导致生产普遍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普遍的相对生产过剩。

二、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爆发的特征

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的周期循环运动的特征,而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这四个阶段就是经济周期循环运动的各个环节。在这个周期循环运动中,危机表现为经济周期循环的终点和起点,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爆发特征的物质基础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因为危机的爆发意味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遭到破坏,而社会再生产的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则需要通过大规模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必然引起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生产重新活跃起来,进而使社会再生产的比例重新得到恢复和调整,其作用机制是:作为社会生产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门通过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必然会引起其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生产资料部门的生产的扩大和发展以及工人就业的增加,由此又会带动社会生产的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相应扩充和发展,这进一步重新激活了整个社会生产,进而达到新的经济繁荣阶段。所以,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和萧条,进而走向新的复苏和繁荣创造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新的经济危机爆发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由于伴随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周期更新,必然带来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以及生产组织的改进,使得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进一步加剧了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大鱼吃小鱼”现象不可避免,从而使社会正常生产所必需的结构以及各产业间正常比例遭到破坏。当这种破坏作用造成社会总供给结构与社会总需求结构严重失衡,并且社会总供给量远远超过社会总需求量而造成大量的普遍的生产过剩时,新的经济危机便再一次爆发。可见,在固定资本周期更新的物质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循环往复地周期性爆发。

三、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加速器是信用制度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在信用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程度的条件下产生的,信用对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起着加速推进的作用,这是由于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质: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使得社会各个再生产过程加快了,因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制度为投机者提供了在一定限度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因而又成为投机的基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信用关系也不断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信用制度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因此,“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而“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2]。在信用的相互链条关系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资本循环受阻,再生产过程就陷入停滞和混乱,这种混乱和停滞会削弱与生产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支付手段,使信用链条关系遭到破坏,造成信用关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3]。马克思着重指出资本主义工商业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大都是以金融危机为先导,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其再生产过程中一旦信用关系突然崩溃,必然会发生由信用危机导致的严重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强调指出,正是由于信用制度具有二重性,“使信用的主要宣扬者……都具有一种有趣的混合性质: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4]。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实证考察,在理论上充分揭示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强制地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得到缓和。因此,这种强制作用在使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得到发展的同时,必然使其遭到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机,这种危机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依靠对生产力本身的暴力破坏不断继续前进的,这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逃脱最后崩溃的历史命运。

五、启示

综上所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阐释,不仅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性,对研究未来社会经济形式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同样存在。在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市场机制越来越充分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又一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特别加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更有必要深入探索有关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并掌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出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避免由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负效应。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物质基础同样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进一步衰退,加强了政府干预,在各种干预措施中固定资本更新是其重要手段之一。从各国的经验和我国发展实践来看,在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时,要注重引导投资方向、控制投资规模、保证投资质量,使得固定资本更新在结构上更具有合理性,以避免国民经济比例的进一步失调导致的经济波动幅度的加剧。为此,我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中,要以各种产业政策和建设规划为依据来引导资金的合理投资方向,以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平衡,避免在固定资本更新中的重复投资扩张而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甚至恶化。

3.信用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信用制度既是促进再生产的工具,又是助长投机和冒险的武器。投机者借助信用工具造成经济虚假繁荣,会引发金融危机,乃至商业危机和生产危机。所以,如果银行信用极度扩张,信用关系一旦遭到破坏,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再生产就会瘫痪,从而引起经济危机。因此,我们要加强信用监督管理,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要以此为鉴,在充分利用信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限制其消极作用的影响。特别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政府应加强对信用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加快完善金融政策、健全金融立法及融资体系的步伐,防止信用活动失控而出现信用膨胀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甚至危机,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第7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宏观调控;均衡业绩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成一场冲击力强、波及范围广的国际金融危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此次危机导致2008年全球gdp增长仅为3.4%,较2007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发达经济体陷入自二战以来的首次同步衰退,发展中经济体增长也出现大幅减速。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意味着结束了自2003年以来双位数增长的黄金时期。

一、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是指从长期看经济有一个平滑的稳定增长趋势,经济围绕这个长期趋势波动,表现为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交替出现,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衰退通常是经济周期的下降期,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即认为经济进入衰退阶段。对经济周期的原理,马克思曾指出,在商品经济中,买与卖的脱节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一个过程。马克思把经济周期称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从而突出了经济周期的普遍性。熊彼特对经济周期提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内生周期理论;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认为,总需求冲击形成经济周期;货币主义学派则强调货币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2004年诺贝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经济周期的主要驱动力是随机技术,而不是总需求、货币供给等因素的真实经济周期观点。对经济周期的具体成因和传导机制,不同经济学派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但普遍认为,经济周期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本轮经济周期的特点

自本世纪初的近十年间,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呈现出平稳化的特点,特别是经历了2000年高科技股泡沫及安然、世通等上市公司丑闻后,美国经济在短暂出现波动后迅速回升,使人们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充满希望。然而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表明,尽管相对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的经济认识和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滞胀情况相比,政府和企业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经济波动趋缓,但经济发展仍要回归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状态。综合分析,本轮经济周期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相影响

本轮经济周期的显著特征是虚拟经济发展日益扩大,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2006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额为431万亿美元,而同期全球实体经济产出仅为40万亿美元。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很少有人能看到其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因为2001年次级贷款的规模只不过为1900亿美元,尽管2005年发展到6350亿美元,但与美国同期13万亿美元的gdp规模相比,仅占4.6%。但现实是,虚拟经济带给实体经济的危害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次级贷款对不满足实体经济贷款规定的人员发放贷款,希望通过将该类资产证券化来分散个体风险,但实际上积累了相当高的系统风险。于是,当政府紧缩银根提高利率时,次级贷款违约风险大幅上升,导致金融行业的剧烈动荡。如,华尔街五大投行的相继破产或被接管,aig接受政府注资,华盛顿互助银行等企业的倒闭,道·琼斯工业指数下降近50%,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不断蔓延,韩国、冰岛、乌克兰等国家甚至陷入国家经济危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将增长0.5%,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出现负增长,增长率达到一2.0%。因此,本轮经济周期的波动充分显示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特性。虚拟经济产生的风险,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都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经济总体失衡。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风险的扩散

2000年以来,全球经济进一步呈现一体化趋势,世界贸易量不断扩大,2007年增长率达到7.2%,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促进各主要经济体融合的同时,也增加了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风险,特别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中心美国,其丰富的资本市场体系早已将风险扩散到全球资本市场,日本、欧元区受其影响,先后陷入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日本的经济增长为-2.6%,欧元区经济增长为-2.0%);新兴经济体也难以独善其身,而且其高储蓄、低消费的发展模式与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经济模式形成互补结构,达到了一种“非稳定的均衡”。双方各自积累的巨额贸易逆差和顺差,放大了各自的经济失衡度。

(三)信用危机贯穿整个经济周期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波动,存在深入发展的可能。资本市场形成的整体信用危机使房价下跌,引发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风险转移到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抵押债券风险增加,证券市场的信用下降使担保债务凭证风险提高,并将风险转移到对冲基金和保险机构等。同时,违约风险加大了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信用危机成为本次危机的显著特征,随着资本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市场运行陷入流动性陷阱,信用危机将贯穿整个经济周期。

(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出现

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前,石油、煤炭、农产品、主要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在过去的几年中价格屡创新高,世界银行报告2008年2月前的36个月,全球小麦价格上涨181%,国际油价在2008年7月更是创下147美元/桶的历史新高。2008年上半年,美国和欧元区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分别上升至2.5%和2.6%,我国的cpi指数同比上涨7.9%,世界经济面临严峻的通胀压力。进入9月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石油、钢材、铜等价格下降幅度超过40%。其中,国际原油价格下滑超过60%,世界经济从通货膨胀开始进入到通货紧缩的局面,而各国刺激经济计划的大规模投资容易在未来形成新一轮通货膨胀。

(五)美元的世界地位影响着世界经济

美元在世界货币的中心地位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002~2006年美元持续贬值,同期贸易赤字达8 000亿美元,美联储为消除经常项目下的巨额逆差,于2004年6月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至2006年8月美联储公布停止加息。至此,美国一共加息17次,将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美元作为国际基础货币的地位没有改变,因此,其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将持续影响世界经济周期。特别是今年3月份后,美联储为进一步降低基础利率宣布收购国债,对各国的经济复苏产生深远影响。

三、企业的应对策略

总体上看,我国国民经济基本面较好,如经济平稳增长、外汇储备

充足、通货膨胀率下降等。但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做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从2008年初的双防和一保一控,转变为“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情况,对稳定经济、市场和人心起积极作用。自2008年9月中旬起,货币政策就出现了方向性的转变,年内连续5次下调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放弃对商业银行扩贷规模控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至2009年2月,放松信贷已初见成效。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将要增长17%左右,预计新增贷款5万亿元,这将创出历年来新增贷款的新高。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由中央直接安排1.18万亿元投资,带动地方合计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并确定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物流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同时,预计2009年中央财政赤字为9500亿元,是历史高值的2003年财政赤字的近三倍,政府明确表明,希望通过扩大赤字,筹集资金,增加投资,全力保障经济增长。全球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可能给我国企业造成较大困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要企业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就能够将困难降到最小。

(一)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战略选择,在进行收购扩张时,企业要以经济价值为中心,在经济发展时,采取股权收购方式,即防止过度举债,防止在经济下滑时出现债务危机,又可针对通货膨胀进行资金储备;在经济衰退期,以现金收购低价资产,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待经济形势好转时,再出售资产,从而获取利润。如,目前国际矿产资源的估值普遍降低,是企业收购的最佳时机,因为从长远看,世界对于能源的需求将是持续的,特别是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能源行业总体将继续呈现需大于供的局面。

(二)进行资产配置和成本控制

企业发展战略要与经济大环境相适应,同时,企业自身管理还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发展的基本竞争策略之一在于成本领先,即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严格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合理的成本管理指标体系将有助于企业度过难关。在经济周期进入衰退和萧条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情况下,恰当的配置价值高的资产并进行成本的有效控制,将有利于企业度过经济的严冬期。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在提供相同服务的前提条件下,成本控制的好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调整空间来适应经济波动,实现长远发展。

(三)做好会计政策的选择及财务信息披露工作

第8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传递机制;金融危机冲击

[作者简介]王忠文,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天津 300191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043―06

进入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静,在胜利迎接两会之际,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战胜南方特大暴风雪之后,我国又进入抗震救灾,与此同时,面临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风险,我国已经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首要的任务就是防止我国的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化为全面的通货膨胀,这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我国证券市场连续出现资产价格连续下跌,反弹乏力。在要求政府出台系列有效政策的同时,鉴于美国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和次贷危机的影响与传染,也要求我国谨防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传染传递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的重点前沿课题。这种研究不仅具有较深的理论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结合这种理论分析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和爆发的可能性。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主要矛盾,为这种危机冲击提供了一定条件。

分析国际金融危机首先需要定义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内,由于制度安排、金融秩序、市场机制存在漏洞和隐患,或由于国际游资冲击等原因引起的金融货币体系出现严重紊乱乃至崩溃的现象。如果仅在一国范围内则称为国内金融危机;如果跨越国界在多国引起连锁性反应就可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经常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的急剧变动、货币贬值、银行挤兑、金融机构倒闭等,并对实体经济运行和正常经济秩序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则是指个别国家率先爆发的金融危机,可能通过某种传递途径或传染机制,对其他国家经济运行和金融发展形成的破坏性打击和影响,这种传递也许是个别国家的主观恶意,也许是经济依存的必然现象,也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必然结果。

现代国际金融理论认为,根据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和表现,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债务类型危机。由于盲目举债,造成外债规模失控引起的金融危机,如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2)单纯货币危机。由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汇率制度安排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本币汇率急剧波动或对外严重贬值,如亚洲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等。(3)金融机构危机。由于监管失误、交易失败等引起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如巴林银行倒闭等。这种危机经常是由于内控制度失效并导致资金链供应中断而产生的,并且极易形成连锁性反应。(4)金融市场危机。由于资产价格暴跌引发大规模金融资产抛售,从而导致金融市场震荡乃至崩溃的危机,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股市动荡等。必须指出的是,在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空前加深,不同类型的市场联动日渐加强,现代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少表现为某一单纯或单一的类型,而往往是一种类型的危机引发其他类型的危机,使不同类型危机交织并发。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类型各异,但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降,资金大规模逃离国内市场,并且恶性循环进而形成一股冲击波,使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面临威胁。

我们认为,不管是国内金融危机还是国际金融危机,最重要的判定标志是金融体系的运行遇到困难,从而不能实现资金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资金跨国移动与国际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说是一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内,利率汇率波动、金融资产交易、投资机构的投机活动、银行机构的跨国交易与国际资本流动都是极为普通正常乃至日常的业务活动,与此相关的资金跨国移动并不无条件地构成国际金融危机,也就是说正常跨国交易活动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内在固定联系。只有当这种资金跨国移动在规模、频率和速度上超过了某一体系的承受能力,从而使该体系的稳定面临威胁时,才形成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资金大规模迅速跨国移动对一国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所形成的威胁程度为标准,把国际金融危机划分为轻度、中等、严重三种程度类型:(1)轻度类型:主要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危机,指金融动荡事件已威胁到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或市场的存在。这里指的仅仅是有较大影响力,其崩溃可能危及整个金融领域的机构或市场。如巴林银行、日本山一证券公司的倒闭可视为国际金融危机。相反,像在美国国内频繁发生的小银行倒闭事件,对金融体系构不成根本性威胁,则不能视为金融危机。(2)中等类型:金融货币体系危机。这类危机往往迫使一国的重大金融货币制度安排解体和重构。如欧洲货币危机中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日本金融“大爆炸”和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较小国家的金融重组等。(3)严重:经济体系危机。金融危机巨大冲击力波及整个经济社会,不但金融货币体系陷于瘫痪,而且整个经济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连政府的地位都受到威胁。如墨西哥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印尼等。在这里判定的关键是,只有当这种资金跨国移动和国际资本流动,在规模、频率和速度上超过了某一体系的承受能力,从而使该体系的稳定面临威胁。并且形成破坏性跨国连锁反应时才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在这里,政府对金融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判断,及对危机程度的认知预警和预防应对才是最重要的。

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潜在风险首先分析国内因素。我们认为,没有国内因素的配合是很难遭受冲击和形成国际金融危机的,也就是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必须有国内因素的配合,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是和国内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的。下面,我们就以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可能性。

1.分析目前经济形势,应当首先重视通货膨胀因素。从经济运行的国内因素来讲,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风险。自2007年年中发生通货膨胀以来,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遏制,2008年1~2月份的CPI分别高达8.7%和8.1%,

已经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党中央、国务院把关注民生和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完全正确的,但实现起来有很大困难。从理论上讲,通货膨胀既是一种货币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说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是说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经济运行实际需要的货币,就是说货币供应量过大,当然其中或者有外汇储备过多因素或者有货币内生性在起作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近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每年都在15%~17%以上,如果根据M3测算,增长比率可能还要大,这还没有考虑外汇储备增长因素和货币内生性增长因素。因此,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说通货膨胀是经济现象,归根到底是说社会总供应不能满足社会总需求,特别是有关日常生活的物资产品。我们现在的通货膨胀是两种因素交叉在一起起作用。这也给我们的宏观调控增加了很大难度,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当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2007年上半年说,物价特别是与粮食、农产品有关的食品类价格上涨下半年就会得到缓解和控制时,我们认为是过于乐观了。国内有专家解读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形成主因是输入型的,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实际情况是我国的通货膨胀形成在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发生在后,特别是在粮食及农产品价格方面。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目前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结构性的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或由于中间销售环节的随意加价造成一定阶段的物价持续性上涨。所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有效控制的主要办法是增加有效供给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分析通货膨胀因素,还应特别重视粮食和食品类价格上涨问题。在此次通货膨胀行情中,特别明显和占据主要成分的是粮食和食品类价格上涨。因为粮食、农产品和食品类产品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事关人心所向和社会稳定,所以更应引起重视。在这方面,我们坚持自己的判断,此轮通货膨胀更多是由于结构性的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而形成的。坚持的理由如下:(1)我国的粮食、农产品和食品类产品的库存可能并未减少,但储粮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更愿意投向和群众生活关系相关不大的生产加工,例如酿酒或生物燃料工业,因为这样可能更有利可图和获利更丰。这等同于面向群众生活的粮食和食品类产品供给实际减少。(2)尽管粮食和食品类产品的库存可能仍然充足,但很可能储存单位出于获利考虑,已经出现空库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已经多次呼吁清查粮库库存,如果属实可能将为以后的持续性上涨埋下隐患。(3)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库存都位居世界前列,也许粮食、农产品和食品类产品的库存和当年生产都没有减少,但生产和储存后劲已经明显不足。农民种粮难、养猪难现象已经比较普遍,需要从深层次寻求激励机制。总之,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经济大国,是不能依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解决吃饭问题的。温总理最近特别着重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党中央、国务院每年年初都特别强调“三农”问题是非常英明的。

这里附带提一下发展生物燃料问题。我们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寻找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是人类保护环境和解决资源短缺的有效办法,但中国不能走从粮食和农作物提取生物燃料的道路,美国可以,中国不可以。因为虽然美国的粮食产量低于中国,但那是在有近四分之一土地存在休耕条件下的产出。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通货膨胀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受影响最大的是广大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众。根据恩格尔系数定律,通货膨胀对高收入阶层的影响要远小于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影响。所以列宁说,通货膨胀是对劳动人民的掠夺。鉴于我国贫富两极分化明显和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如果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供潜在风险。南方特大暴风雪的严峻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的脆弱性。一旦有国际金融冲击,就有可能演变成为国内金融危机。

2.分析经济形势还应当重视流动性过剩因素。流动性一词,是从国际金融中借用过来的。国际金融理论中的流动性是指现实的和潜在的、可动用的储备资产。货币银行学中的货币供应量,是指由中央银行创造的、由商业银行体系派生的、全社会公众持有的货币量。国内金融所指的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当局货币供应量增长之外所形成的货币资产充裕或货币资产过多,主要是指:(1)外汇储备增长所形成的货币资产;(2)货币传导机制的内生性,即由于金融机构非正常途径信贷信用扩张所形成的货币资产;(3)外资变相流入过多生成的货币资产。其主要表现标志就是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和房价增长过快,也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因素之一。这种形势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

从经济运行的国内因素来讲,前段时间,控制和打压流动性过剩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们已经基本成功实现这一目标,但对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是巨大的,重要表现就是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连续下跌,反弹乏力。发展证券市场的正确定位应该是既有直接融资的重要功能,也是投资获利的重要市场。十七大报告指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过度打压和控制流动性过剩,或把控制流动性过剩作为主要目标不仅已经影响商业银行业务的广泛开展,也沉重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市场信心。令人惊讶的是,面对这种负面影响,证券主管和监管当局竟然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重大补救措施。诚然,我国证券市场不是完全的政策市,但具有政策市内容,就连自由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也认为采取一定有效措施是合理的可行的。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市场信心对经济运行和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政策调控影响下,由市场力量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在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塑造良好的政治形象,创造形成有利于奥运氛围的市场态势,才是经济发展中的最大政治。如果面对继续恶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而任由金融市场自生自灭自由发展,那就将如脱缰野马有可能完全失控,就有可能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供内生性因素。

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分析国际因素,也就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能够国际传染,虽然已经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新问题,但并非是近年才出现的新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游资的膨胀,国际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与此同时,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也大大增强,往往在一个国家爆发不久,就如同传染病一样迅速从最早爆发危机的国家或地区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媒体和舆论界留下了许多描绘这种现象的词汇,如“亚洲流感”、“俄罗斯病毒”等。与此相对应,对货币、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研究也迅速兴起。最新的研究证明,由于多种危机传染机制,需要在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高度开放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本项目的适度管制和金融服务市场的适度开放,才能抵御

1997年的金融风暴冲击,才能在波涛汹涌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但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尽管我国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危机传染的风险已经大大上升,震撼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了新特点。结合这种传递传染机制的最新特点,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外部因素有两个:一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扩散和蔓延;二是大量的外国资金和国际游资的变相流入,其重要影响是决不能轻易忽视的。

1.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真实情况和真正影响,现在还没有完全暴露和显现,受到牵连和陷入其中的金融机构已经为数不少,极负盛名的比较成功的债券投资公司贝尔斯滕公司的将被收购就是明证。美国次级按揭规模庞大,危机初起之时公布的2005~2006年间美国累计发放次级按揭贷款的统计数字已是1.5万亿美元,现在透露出来的统计数字可能更为庞大。美国次级按揭违约情况恶化说明金融危机的险象已经萌生。为挽救经济发展颓势和遏制次贷危机的蔓延,美欧央行和货币当局已经先后注资近7000亿美元,尚未具有消除隐患的明显效果。2008年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尽管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但这种衰退趋势并没有减缓。更为令人忧患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跨国传染国际蔓延,尽管美欧官方和货币当局已经多次注资解救。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金融机构也是已经深陷其中。我国金融机构真正陷入的情况还没有完全显露,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来,中国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蒙受的损失主要来自对外金融投资,主要是中国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次级按揭债券的损失,此外还包括中国已经参股和计划参股的海外金融机构因这场危机股价下跌的损失。2007年8月初,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机构购入的美国按揭证券从559亿美元猛增至1075亿美元,占同期亚洲投资美国按揭证券总额的47.6%,其中可能有相当部分为高风险的次级按揭证券。虽然真实性一直无法核实,但潜在危险性确实是存在的。根据有关银行年报等公开信息,目前可以确认中国金融机构损失肯定是存在的,而且估计数额不会很少。如以传言中受损较重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例,截至2007年6月底,中国银行对美国次级按揭债券(MBS)的投资规模为89.65亿美元,占其证券投资总额的3.51%,其中AAA级次级债67.58亿美元,占75.38%;AA级19.45亿美元,占21.7%;A级2.62亿美元,占2.92%。中国银行另持有与此相关的债务抵押债券(CDO)6.82亿美元,占其证券投资总额的0.27%,中国银行对MBS、CDO分别计提了3.88亿元人民币、7.58亿元人民币减值拨备,拨备比率为0.6%和14.6%。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对美国次级按揭债券的投资额分别为10.6亿美元和300多万美元,建设银行计提了0.18亿美元拨备,拨备比率为1.69%。以上数字可以说明一些基本陷入情况,背后的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严重,这还没有包括我国财富基金的损失情况。上述数据足以说明和充分体现,对外投资作为一种风险传染渠道的重要性在提高。随着美国次贷危机随后产生的恶性循环,上述损失数字可能还要增长。仅就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而言,贸易联系与金融业务的作用可能并不十分关键,倒是中国对外投资和中国公司海外上市可能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危机传染途径。伴随我国经济规模和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益融入全球化,这种危机传染途径的重要性还会上升。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可能处理得较好,但恶性的后遗症却留给其他国家,特别是我们中国。

2.关于外国资本和国际游资的变相流入。外国资本和国际游资的变相流入一直是有关部门和理论学界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已经多达2000多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利用外资的头号国家,其中直接投资占主要成分。但也不能否认,尽管尚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和资本项目,但仍有大量外国游资变相流入。我国近几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下数额日益增大,就是这种外资变相流入过多的主要表现。其中,通过QFII等正常渠道的流入是我国可以掌握和调控的,但仍有大量外国游资的变相流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不可测和失控因素。

从理论上讲,在经济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广义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渠道可以划分为偶发性和非偶发性传染渠道两大类型。由于非偶发性传染渠道源于国家或地区间实际的经济金融联系,危机的传染来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动,因此又称为“基于基本面的传染”,或“实体经济联系渠道”,或“真实联系渠道”,主要包括与产业发展相关联的贸易联系与汇率调整、随机性的总需求变动和内生行流动性冲击等途径。偶发性传染与经济基本面无关,仅仅是投资者或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投机行为的结果,因而又有“基于投机面的传染”或“真正的传染”、“纯粹的传染”之称,主要包括对冲性的投机性操作、突发性流动性冲击、多重均衡失效和政治影响传染等途径。客观地讲,这些传染机制往往是通过与贸易联系有关的跨国公司及机构投资者渠道进行,多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证券投资基础之上的,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纷纷追逐跨国优质资产的高效收益而在新兴市场兴风作浪,这也是目前传染机制新特点的重要表现。

外国资本和国际游资的变相流入,还可从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非正规发展窥见一斑。我们认为,前段时期的房地产市场房价持续走高,宏观调控收效甚微和股票市场资产价格非正常的一路攀升,都和具有外资背景的过度投资有关。北京、上海许多中等以上规模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大多具有外资背景,或与外国资本具有较深的业务联系,特别是一些新成立的私募基金公司,已经利用丰厚的知识、资金和人才资源收获颇丰,满载而归。就我国境内的证券组合投资而言,根据美国等国的一些统计数据,尽管我国已经批准的QFI投资额度已经用满100亿美元上限并予以适度扩充,但美国统计的美国居民持有中国证券规模就是这个数字的数倍,表明确实有不少海外游资变相流入中国股市。正常的、通过正规渠道流人的外国资金是我国货币当局可以监测和调控的,但非正规渠道流人的非正常的外国资本和国际游资则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不可测因素和金融危机隐患。就目前而言即使将变相内流的游资纳入考虑,其规模也难以在抽逃之际引发股市大规模崩盘,但引发的恶性循环将是不可想象的。外资变相流入过多作为危机传染的新途径和作为新型传染机制的新特点倒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正是鉴于这种新特点,我们才更应该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清醒认识和预防措施,才更应该谨防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目前讨论和预测的数字可能

比我们以上引用的更为巨大。

谨防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还要分析与危机有关的潜在因素,这里值得关注和讨论的则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价持续上涨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我们仅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冲击性影响。

1.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房地产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率先发展汽车工业、房地产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产业,应该说是正确的选择。根据美国经济发展规律,房地产业一直是美国经济景气期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统计资料显示,近5年来美国新增GDP中有50%来自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增长的70%依赖于房地产增值的财富效应。正是基于对这种规律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不仅适应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也极大改善了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存质量,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房地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都在30%以上。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也有自己的许多问题,尽管已经实行市场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并行发展,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近些年来房价增长过快过高,大大超过城镇居民普通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即使在所谓房地产新政调控的情况下,也没有增幅减弱和走低迹象,这说明还有其他未明因素在推动房价持续上涨。但美国次贷危机告诉我们,如果国内金融存有潜在隐患,一旦资金供应链中断或面临国际金融冲击,就有可能影响经济正常运行和经济体系稳定。

从我国情况来看,虽然房地产业的重要性和美国基本相同,但我国房地产市场有着根本不同的基础和特点。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从我国房地产业的供应方也即开发商方面来看,在经过多轮竞争淘汰以后,基本形成两大股力量:一是具有官方背景的房地产开发商;另一是具有强大实力的民营或私企开发商。这两大股势力的开发商,不仅资金实力强大,基本已经形成垄断局面,并且和官方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两大股势力的瓜分下,不仅房价很难打压抑制,而且很难形成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暴跌和崩盘。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方即购房者方面来看,鉴于收入水平极高的富豪权贵和收入水平极低的贫穷阶层都人数较少,而且购房需求稳定,因此应该重点关注中低收入一般家庭的购房需求和支付能力。在我国,由于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和资产证券化程度较低,危机的国际传染和突然爆发不太可能是直接因为国内已购房者大面积违约而造成。正是基于以上特点,风险更大的危机传染渠道可能会是由于海外投资者突然冷淡中国房地产业的大规模撤资,或者国内金融体系的过度紧缩政策导致国内房地产投资市场资金链断裂,进而出现房价紊乱和陡降,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那时就不是什么拐点的问题,而是类似于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了。

2.在这里值得关注和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渠道和传染途径。抑制房价增长过快和解决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困难问题,前段时间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关注民生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几次房地产新政以后也收效甚微,其中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其主要责任不在房地产业开发商而在地方政府。除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房地产业供给不足之外,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一是土地属不可再生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土地价格有自然上升的惯性趋势;二是由于大量占用农田耕地,对农民的补偿成本日益增加,这也是和建设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必然结果;三是由于城乡建设扩大和自然上升因素,房地产开发的材料成本日益上升;四是各地政府是房地产业大力发展的最大收益者。我们以前论述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盲目扩张的自发冲动,各地政府如果不能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就会不自觉地被动陷入这种盲目扩张的自发冲动,因为城市建设规模扩大、房地产市场兴旺可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可以改善辖区居住条件,可以提高政绩改善执政形象,可以增加财税收入等等,好处多多,何乐不为。所以城市建设一旦扩大运行起来,房价自然一路攀升,居高难下。新华社记者在这方面的述评还是很中肯的。

第9篇:经济危机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中小企业; 成本管理

一、引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实体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2009年第一季度的各类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已停止下滑,但复苏尚未开始。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2009年4月提出,世界经济从下降阶段进入调整阶段。也就是说,危机被管理住和经济恢复增长两者之间还有漫长的距离,这一时期,被定义为“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在后危机时代,它们是否能够在保增长的同时求得发展,是事关中国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在中小企业渡过金融危机中起到重要作用,那么,在后危机时代,成本管理应如何发挥作用呢?

二、后危机时代的主要特点

时期长短难预料。各类经济数据处于混沌期,部分数据好转后又有下滑趋势,美国经济在低谷徘徊多久很难预测。例如,美国房产销售量以及开工率在2009年3月已经停止下跌,6月现房销售上升3.6%。同时,Conference board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步履蹒跚”,两者在连续两月上升后,又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调。2009年6月,私人家庭储蓄率从半年前的1%上升至6.9%,标志着中期消费信心处于低迷。虽然2009年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3.5%,但银行业与就业市场依旧表现疲软。

经济将缓慢恢复增长。日本央行预计,世界经济将保持缓慢恢复态势,2009后半年,由于美欧经济好转,新兴国家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2010年,因各国内需刺激效果减退,经济恢复势头有可能放缓,但全球经济复苏中断的可能性很小;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加快。

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的特征,每一个经济增长周期都有重大的技术革命所产生的新产业在支持,危机过后必然产生具有新技术革命意义上的产业创新,需要新产业革命支持新的增长周期。洪银兴认为,参与新产业革命,关键是要发展创新型经济,以创新型经济迎接新产业革命。

三、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数量占总数的99%,经济总量占60%左右,上缴税金占50%左右,容纳就业人数占75%以上。2009年10月,信息化部长李毅中表示,没有中小企业的复苏,就不会有经济的复苏。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复苏稳定,是后危机时代的重大问题,对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成本管理无疑是中小企业复苏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笔者认为,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呈现如下特征。

(一)思路较窄,目标定位较为陈旧

多数中小企业延续以往经验,仍把成本管理目标单一地理解为降低成本。以江苏常州为例,八成受访的制造业财务经理谈及在危机过后如何进行成本管理时,核心思想仍集中在如何降低成本上。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努力降低产品的料、工、费,从而使得产品的总成本下降;另一方面降低各项管理费用。

(二)基础薄弱,成本算准成为难题

仍以前例,财务经理普遍认为,目前成本管理工作重心体现在如何核算清楚每种产品的成本。如某地毯公司的财务主管表示,弄清每一批地毯所耗纱锭的精确成本已经是个难题,更不用谈如何去降低产品的各类耗费了,即便在金融危机下,也无法将成本管理工作做细。

(三)方法简单,成本计算远离需求

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最适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为分批法,即按批次计算汇总每种产品的成本。据调查,我国制造业企业过半数使用品种法,约41.5%的企业使用分步法,只有约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四)渠道单一,资金追逐短期利益

Murillo Campello,John R. Grahamd & Campbell R. Harvey(2009)认为,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欧洲及亚洲的企业几乎都有减少或取消那些有助于企业长期价值的开支及项目的行为。研究表明,企业为了赢得短期的现金流渡过金融危机,常常放弃长期利益。有学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一方面投资渠道单一,另一方面投资能力较弱。中小企业投资后更关注如何快速收回,而不是着眼于长期战略。

为渡危机,尽力削减各类支出。2009年4月财政部关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严格控制企业成本,是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举措。在此政策指引下,中小企业已尽力消减瘦身,以缩减工资、管理费用等方式渡过难关。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资料表明,仅2008年上半年,全国就有超过2 000万员工被解聘。

四、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

理论上说,成本管理对企业而言应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工作。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都设置了成本管理的机构,执行成本管理的职能。在接下来一段相当长的后危机时期,笔者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三大系统要求。

(一)以危机管理的阶段性理论为指导

关于危机管理的阶段性理论,总体说来有以下两个观点:米特若夫的五阶段模型是指将危机管理分成信号侦测、探测和预防、控制损害、恢复阶段和学习阶段五个阶段。罗伯特・希斯的4R模型即危机管理分为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以上两个观点中,又以米特若夫的五阶段模型最流行。以五阶段模型为据,后危机时代正对应着其恢复和学习两个阶段。在危机的恢复阶段,危机的损害已经停止,表现为,经济的各项指标停止下滑,学习阶段要求企业分析危机原因,调整自身战略,吸取教训,为迎接下一个旺销做准备。

中小企业应适应危机管理阶段性特征的要求作出成本管理的战略部署。第一,成本管理目标调整。并将成本管理目标从单一的降低成本转为创造利润空间。第二,区分降低成本与节减支出。节俭支出一定能降低成本,但降低成本不一定要节俭支出。有效率、有计划地降低成本而不是一味地节俭支出。第三,成本管理也讲求速度。成本管理应迅速和企业所处的危机阶段相匹配。

(二)以和谐的外部环境为基础

企业外部环境是对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的总称。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外部环境能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中小企业通常认为成本管理是本企业内部的事,因此割裂了成本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增加了成本管理推行的难度。

以政治环境为例,中小企业的政治关联性可以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便利,从而为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空间,可使成本管理站在扩大利润空间的战略高度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价。Faccio(2005)发现,政治关系对企业的影响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胡旭阳(2006)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论证了在中国的转轨过程中,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通过传递民营企业的质量信号降低了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的壁垒,便利了民营企业的融资,从而促进了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增长。

理顺外部环境,能为成本管理提供更高的平台。笔者认为,首先,中小企业应改变原有思维模式,积极主动与政府建立并保持良性关系;其次,密切关注后危机时代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充分理解并创造条件利用政策;最后,顺应增长模式转型的经济规律,在利用新技术、新能源等方面下功夫。

(三)以具体的战略计划为武器

后危机阶段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不应再埋头于危机怎么过,而是为下一阶段新的产业革命的高潮做准备。笔者认为,具体战略计划应重点关注基础、瓶颈、信息化以及人力资源四个方面。

第一,梳理并且优化业务流程。成本管理的效率依附于各项工作具体的业务流程,依赖于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顺畅。后危机时代经济尚未复苏,中小企业应借此机会打基础,持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以各个部门为主体,以服务产品订单为宗旨,以各项具体工作为对象,调动全员参与,梳理企业的全面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细化、优化继而固化。

第二,区别对待成本管理瓶颈。前述分析可看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之一是基础薄弱,可能存在多处瓶颈。按瓶颈影响力的大小,将瓶颈分为两类:一是制约类,是指该类瓶颈影响成本管理的效率以至于改变了成本管理的目标;二是影响类,是指该类瓶颈仅影响成本管理的效率,不改变成本管理的目标。运用“抓大放小”的原则,解决制约类瓶颈,改善影响类瓶颈。

第三,对ERP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在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管理者为了快速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为经济复苏好转做准备,往往寄希望于上马ERP项目。笔者认为,尤其在危机后期,作ERP项目需要认真作可行性分析。一是因为中小企业是否具备ERP成功实施的基础条件有待论证;二是因为ERP成功实施后的真正效果有待实践。

第四,充分计划人力资源成本。在后危机时代,成本管理中关于人力资源成本的战略应确定为“保工资,保队伍”。后危机时代再执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计划是不恰当的,而应注意保存其中坚力量。同时又由于后危机时代周期长短难预测,中小企业不应立即扩大招聘规模。总之,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具体战略计划中,应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Murillo Campello, John R. Grahamd and Campbell R. Harvey,2009,”The Long-

Term Cos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Working paper.

[2] Faccio, M.,2005,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forthcoming.

[3] 胡旭阳.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J].管理世界,2006(5):108-112.

[4] 伊恩・I・米特若夫等著.危机防范与对策[M].燕清联合传媒管理咨询公司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