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精选(九篇)

文化创意行业发展

第1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经济;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2

英国于1997年率先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据统计,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在规模上已经超过了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新的支柱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2009年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湖南、深圳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环渤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的地区。由于创意文化产业对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很快,到200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当年全市GDP比重12.3%。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和广播、电视、电影等四大优势行业。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2.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天津市从2007年起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规划和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天津市创意产业已进入全速发展时期,不但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逐渐形成了特色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目前,天津市创意产业中设计服务和咨询策划业较为发达,这两个行业无论从资产总额还是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来看,在创意产业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达31.7%,超过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年增长率,成为河北省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河北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用品生产、出版发行、文化休闲娱乐等行业。此外,河北省还加大了网络文化服务、动漫游戏业等新兴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成为创意产业新增长点。

4.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较快增长。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04.4亿元,上年增长13.3%,占当年GDP比重的2.74%。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占当年山东省GDP的比重超过3%。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其中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印刷发行、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

5.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力度。仅在2011年,辽宁省新开工建设的文化项目47个,投资金额422亿元;增容扩建项目17个,投资金额15亿元。从产业规模来看,2011年底,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了200亿元,比2010年增长33%,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与发展潜力。此外,在产业发展方面,逐渐形成了以出版印刷、影视音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

二、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也确立了其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但受体制、环境、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文化体制改革滞后,部分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几个重要的传统文化领域,如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领域,国有资本仍是市场主体,非公有制资本发展相对薄弱,目前仍存在较大的市场化不足问题。这就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和外资在这几个行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产业发展的活力。以北京市为例,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文化艺术行业中规模以上国有单位(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中的国有、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公司)收入比重为90.8%;新闻出版业国有单位收入比重为77.9%;广播、电视、电影行业的国有单位收入比重为82.2%。

2.在环渤海区域的城郊、农村地区,创意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与北京市、天津市、沈阳市、大连市、济南市、青岛市等中心城市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相比较,在环渤海区域的城郊与农村地区,创意产业发展仍比较弱。仍没有形成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分布零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创意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这会影响到环渤海区域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创意产业不仅仅是城市的产业,更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

3.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要获得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但许多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创意思想难以有效转化,非常需要政府的资金和项目支持。资金问题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集中表现在:第一,对以知识产权为主要资产构成而较少固定资产的文化创意企业来说,缺乏实物资产进行贷款抵押,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第二,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制方面,还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通,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困难。

三、进一步促进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会不断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环渤海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投资环境

第一,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文化创意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独立生存能力不强,加上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性,政府还应当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产业发展咨询建议、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交流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进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加强创意产业基地孵化器建设。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大都对企业的注册资本、营业规模有一定要求,对创业期的企业扶持力度不够。应当加强创意产业基地孵化器建设。采取提供办公场所、政策扶持导等多种形式,降低其创业初期的成本。降低大学生、文化工作者等创业人群的创业门槛。

2.做好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要不断扩展融资渠道,改善创意企业融资环境。如设立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加快成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引导金融机构采取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贷款承诺、票据承兑等。做好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促进创意产业形成多元化投融资的良好格局。

此外,应当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等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系列配套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大对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文化创意行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重点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建立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改善中小创意企业的融资环境。

3.加强环渤海区域郊区与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

在环渤海区域,除了北京市、天津市、济南市、青岛市、沈阳市、大连市这些中心城市外,环渤海区域还有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环渤海区域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重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

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郊区与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工作,如广播电视村村通,万村书屋建设等,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缩小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

改变过去依靠过去那种“送戏下乡”“农家书屋配送”等政府主导模式。鼓励文化企业面向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文化产品,从根本上满足农村民众的内生性文化需求。

4.做好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环渤海区域完善的交通网络,为环渤海区域创意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此外,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成立了相关合作机构,部分行业如基础设施、旅游等行业的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合作的范围与领域在不断扩大。这就为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环渤海区域各省市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可以看出,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和深化合作的环境良好,合作的广阔前景。

可以建立区域的共同的产业规划,产业布局。建立区域产业发展平台,健全区域的产业政策发展体系。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方面。要注重旅游产业的合作,注重创意园区的合作。同时还要防止盲目上马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此外,做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工作,完善产业链。创意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自身技术和资源实力有限。围绕价值链形成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提升和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的建设,做好创意研发、创意生产以及创意销售等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5.做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避免盲目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北京市定位于“世界文化创意城市”,成为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要围绕全国文化会展中心、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动漫和互联网游戏这六大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新闻出版、文化会展、文艺演出、广播影视等优势行业。

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要做好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对接,可以更多地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和会议展览类创意产业。

从区域中心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大连市“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基地”成效显著。可以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动漫游戏等优势行业。

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省市要在把握现状,判断发展阶段,认清问题,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第2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述

进入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得到深化发展,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命名与内涵。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美国、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英国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鼻祖,注重创新的内核,使用“创意产业”的概念;美国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市场运作体系,因此美国倾向于“版权产业”的说法;日本将文化类的产业称为“内容产业”;法国、韩国等国家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北京市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由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明确使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说法。

自2006年北京市政府制定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战略规划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自2004年起步,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到2014年,增加值从613.6亿元跃至2794.3亿元,实现大跨度发展。至2014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稳步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支柱地位进一步加强,全年实现增加值279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1%;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109.7万人,同比增长2.2%。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历年年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以集聚式发展为特点,由北京市政府分四批认定了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30个集聚区分布在北京市16个区县,其中朝阳区以8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居于榜首,海淀区有3个,其余各区1-2个不等,从地理分布上来看,集聚区主要集中分布于主要城区,远郊区县大部分只有1个集聚区。而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在原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发展的新规划。北京市政府在2014年5月印发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之后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在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部级产业基地、园区的发展基础上,统筹整合资源,着力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这标志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步入了“功能区”引领的新时代。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演变

2004年以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属于无统筹时代,由于没有明确的概念定义,政府并没有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明确的政策定位和政策支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需求的一部分,文化、科技、艺术等多种业态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新生,北京市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进行规划。2004年以后,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开始重视和发展,北京市也加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与支持,先后成立了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园区,政策扶持也以原有的园区为对象。至2006年,北京市政府开始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有统筹的规划,开始进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截至2013年,北京市分四个批次共认定了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一阶段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大规模发展的结算,政府的政策从原有的园区支持演变为主动规划、引导发展、集聚引领,对集聚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重点的扶植,充分发挥集群效应。

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进入了“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时代。原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划定,局限与某个区县内,而功能区打破了区县的界限,有些功能区呈现了跨区分布的特点,以业态的发展方向和功能的共性为界定。新的政策是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北京首创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各集聚区纷纷进入发展瓶颈,园区容量受限、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愈演愈烈。为了打破现有的格局的局限,北京市政府提高了站位,从全市的角度,重新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整合,在原有基础上形成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以“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金融”融合为两条主线,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多种业态发展。

三、新常态给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此后,“新常态”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代名词。“新常态”是经济学范式转换、经济模式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全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低速,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同时,原有的粗放型增长出现了明显的要素性转变,从资源、投资等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是一个深刻变化、持久维持的状态,是整个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转型、升级的过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同样存在着“新常态”的挑战。“调结构”、“产业升级”等说法已有数年,在“新常态”的定义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重点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内核是“创新驱动”。作为高附加值、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新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进入“新常态”背景,传统产业已经呈现相对饱和的状态,新产品、新业态大量涌现和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概念引领“创新”成为新经济环境中的发展内核,“双创”将改变过去缺少创新、以模仿为主的发展方式,将创造力提升为当下最重要的发展引擎之一。而文化创意产业正切合了这种新常态发展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的创造力和活力正是其发展的优势,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政府规划和引领为主,其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不断的优化,而政策环境的支撑也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北京市认定的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只有三个集聚区是自发形成,分别是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和北京CBD国家传媒产业集聚区,其余的27个集聚区中,政府主导建设的有17个,包括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等,剩下10个集聚区是在原有资源和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而来,包括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规划建聚区、北京古北口国际旅游休闲谷产业集聚区等。在政府的主导规划和引导升级政策之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动全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而在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政策引导,更需要不断强化内功,使其增长的内在动力成为发展的主要推手,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中,更加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发展态势,在既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下,发现新的创新点和增长点,能够不断升级或是转型,充分利用新常态下的新思路,如互联网+、创客时代等新概念,为应对新常态下的市场冲击与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以多种融合为基础,实现新的跨越。

(一)把握市场动向,适当“去政府化”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政府为主导,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确功不可没,但任何产业的发展要经得住市场的考验。文化创意产业更多应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应当以公共秩序维护者、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完善市场秩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良性发展的大市场环境。

(二)加强业态融合,注重“互联网+”

互联网全面渗透人们的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发展相对成熟还是初期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互联网+”式的发展是大趋势。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加强融合力度,在现有的与科技和金融融合的发展主线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特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多业态模式。

(三)优化集聚发展,完善产业链

新常态下,已成集聚发展态势的文化创意产业要不断优化现有发展模式,在产业内部进行深度结构调整,使集聚发展的效应更加凸显。从集聚区到功能区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突破了行政区划界限,目的就是让集聚区能够打破现有固态竞争格局,形成外部互动,使现有集聚的产业能够更好的融合多种业态,完善产业链,通过龙头企业或行业的带动,促进其上下游关联产业共同发展,提升功能区的整体活力。优化集聚发展,还要注重品牌打造,形成品牌效应,让集聚效应实现最大化。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北京圈

当前新常态下,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快于天津市与河北省,而其辐射力度也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得到长足发展,力求打造出以北京为核心的“北京圈”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从市场上,实现三地融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输出能够拥有更广阔市场;从合作上,三地可形成“比较优势”,各有侧重,避免扎堆发展形成恶意竞争;从发展上,拓展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支持,同时拓展交流渠道,使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组合优势,向全国进行辐射。(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炜,姚海棠.试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J].北京市社会科学2011,(3):20-25.

[2]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Z],2016.

[3] 管怡舒.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从集聚到功能的转变[J].城市文化2015,(4):127-128.

第3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机遇 ;影响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国家和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都投入了极大的力度。其中政府的扶持力度最具引导性,如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节能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等等。作为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把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产业理念,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发达国家转换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他们注意到创意产业对优化现有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因而把文化产业与更广泛的制造业部门联系起来,致力于发挥创新、信息、知识与文化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当前,美国、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乃至马来西亚等国,都把创意产业作为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形成了全球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

在全球创意产业勃兴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总体调整转换的新阶段。面对这一现实,中央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所有这些,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文化与产业的联姻是历史发展到一个新时期的新现象、新机遇,是信息时代社会资本积累的新源泉,抓住这个机遇就把握了信息时代。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持及税收优势

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文化部随后出台《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年,北京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2009年又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同年7月,央行营业管理部和北京银监局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政策都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且已经开始制定切实的指导方针为文化企业的融资打通脉络。此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消息:“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日前《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称,可以考虑在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并具体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这一消息的将使低碳经济深入到我国的各个行业之中。在今后无论出于经济原因或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作为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文化创意产业都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倾斜和税收优势都将显现无疑,他们将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认为,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多角度科学分类,促进了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方法较为单一,基本是依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根据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的。例如按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1、文化艺术;2、新闻出版;3、广播、电视、电影;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5、广告会展;6、艺术品交易;7、设计服务;8、旅游、休闲娱乐;9、其他辅助服务。这种单一的分类方式无法使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与我国目前的低碳经济政策进行良好对应,由此带来的行业内低碳标准不统一,碳排放区别不明显,很难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分类时针对不同视角进行多角度分类。低碳经济要求以科学、准确的碳排放为标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碳”化分类以更好对应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促进产业自身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在控制自身的碳足迹的同时发挥更大的降碳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低碳产业,但不是无碳产业,只是相对于其它产业而言总体排碳量较低,作为经济范畴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依然离不开资源使用与能源消耗,其在经济生产过程中也必然直接或间接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等污染。研究如何使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排碳量得到减少和降低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人们通常用“碳足迹”的计算方法来衡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足迹(carbonfootprint)”,它标示一个单位元素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的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CO2)也制造的多,“碳足迹”就会增大,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就越大,反之“碳足迹”越小,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越小。如何科学计算文化创意产业的“碳足迹”,从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以减少“碳足迹”的产生是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4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一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江西人杰地灵,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与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区域比邻,是“长珠闽”的共同腹地,具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文化内涵,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文化基础。近年来,江西文化及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江西文化及创意产业总资产近1000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比2007增长20%,最近两年,江西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更是突飞猛进。江西文化、全省文化及创意产业等九大分类中,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人均资产收入等方面居于前列,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链环节主营业务收入中,制作和出品、产权交易、服务配套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态势明显,艺术品交易、新闻出版、文艺演出、茶文化、传媒等成为产业品牌。但是,和香港、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较,江西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规模小、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各种行业竞争力还比较差、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还未发育健全,江西文化创意产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试图从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财政支出、产业龙头等六个方面措施来推动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

1 以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活力

传统文化体制是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开放以来,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但迄今为止,“政府办文化”的体制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没有用市场机制来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行业垄断现象较为突出,非国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江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的功能与职责,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事业完全分离,成立专门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的部门,形成独立、有效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监督体制;加强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协会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作为政府来讲,应做好以下工作:注重对全民创造力的培养,鼓励文化创新,培养创新民族,创建创意产业园;增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设施、周期性消耗的规划及支持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建立有效的本地发展模式;加大财政支持,实行税收优惠,政府与融资机构共担风险,设立专门为文化创意产业担保的公司,同时也可建立信用评级机制,为创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立自由、开放机制,实行政策扶持,吸引创意人才;金融危机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重点培养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推进文化创意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2 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重视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环节,撇除单利润运行的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价值

从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本身来讲,企业在获得政府优惠政策和社会资金支持的同时,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在保证文化创意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的前提下,做大做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市场公信度,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转变传统的单一产品生产模式,生产多种文化创意产品,突出特色,丰富形式,以市场为导向,借鉴国外企业的发展经验;注重技术创新和文化内涵创意,由劳动集约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这就要求加大研发的资金投入和高级创意人才的聘用。

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链完善方面应加强有效的引导,结合江西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弥补短缺,重点支持动漫产业、新媒体产业、工业设计等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利用好全运会产业,融入背景的文化特色,精心运筹谋划,做好全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为文艺演出、广告会展、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开辟新的空间,为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和声望。

第5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受自然资源约束威胁,诸如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就业难、自主创新能力低等问题长期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正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在产业的高速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问题。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论证关系,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着手,介绍了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

论文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知识产权保护 产权意识

我国的国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在这种背景的滋生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文化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消费结构的调整也促使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来,这个低耗能、高收益的新兴产业更是迎来了发展的高峰。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可喜可贺,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尤以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最为值得重视,因为它是文化创意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我国应当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进而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我国目前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不存在官方的定义。多数所谓的定义都是许多学者结合“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自己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独到见解,这其中历经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再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其实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衍生出一种新兴产业,它是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一种文化因素或主体文化,通过创意、技术和产业化的方式,由个人或团队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因而必定具备其高速发展的优势与特征。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备高附加值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收主要就是依靠人脑的创意,这种方式既不消耗自然资源也不浪费过多能源,真正的实现了投入少、产出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生活被倡导的今天,这种产业方式具备较高的附加值;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备高知识性的特征,传统文化具备了知识面大、层次广泛、高素质要求等特性,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创意,这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知识性;第三,文化创意产业还具备高风险性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市场需求,极为细微的市场变化也可能会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文化创意产业具备的高收益性特点使其难以避免高风险性。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一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通过2003年出台的《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可以得知:文化产业大体包括音像业、影视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文物、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和图书报刊业等9大类别。而2004年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则将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动分为六类: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传播服务;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和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无论对内涵的理解如何不同,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核心始终都是“文化”,更准确地说是“文化”的创新。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

创新和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所在,而知识产权制度正是从产权和法律的角度对人类智力创造活动进行激励,由此可以得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之上。

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文化创意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智力成果诸如软件、动漫、作品、歌曲等财富都具有无形性的特点,一旦这些智力成果公布于众,一些不法分子可以很容易的对其进行复制。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网络时代,各种迅捷的媒介传播更是为这一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方便。种种现象更使得人们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是难以替代的,一旦知识产权保障力度不足,原创人员的整个创作过程包括设计、研究、制作过程中所有智慧和精力的耗费都将付之东流;其次,文化创意产业要想得到良好、稳固的发展必将依赖于产品品牌的建设,产品创意只有与品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够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的根本保障。基于以上两点,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之上,一旦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那么这个朝阳产业也必将走向消亡。

三、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陆续签定了大量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同时也在国内修订和颁布了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了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是新兴的、高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还是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尚没有针对性的立法规范,而企业本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是相当单薄。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单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观环境上看起步相对较晚、在市场机制中宣传力度不足,相关企业并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范围,不能够正确运用知识产权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反之也不了解自身的一些行为是否对其他企业造成侵权。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观来看,我国文化创意发展以小规模企业为主,它们缺乏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关注对自身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普遍认知度较低,无法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对于企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作用,进而造成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单薄。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侵权行为日益严重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具有成本较低且易被复制的特征,一旦创意成果,极易遭到复制,盗版或其他侵权行为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我国当前许多文化创意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更谈不上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在法律角度上进行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的操作性不强。正是因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知识产权的管理、运营方面存在较大的盲区和漏洞,使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侵权现象更加泛滥。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产品自主研发性不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底蕴不够充分,多数企业不具备进行自主性研发的实力,其自身的创意产品竞争力低下且抄袭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林林总总,笔者就以我国的动漫产业为例进行分析。国外动画片占据着我国90%的动漫市场份额,我国的多数动漫企业发展的重心并不是将着眼点放在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开采挖掘上,而是以仅依靠帮助国外动漫公司加工的产业方式来赚取微薄利润。例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题材却为其他国家所用,并在中国的市场中大肆掠夺市场份额,赚得满堂彩。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产品自主研发性较差,就导致相关企业无法获得自我知识产权,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知识产保护。

四、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难题

(一)树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之上,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不断发展、占领市场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要有意识地引导创意企业,使企业重视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工作,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知识产权工作规划、计划、管理办法,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进行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从企业自身来说,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企业要重视版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的保护,加强自我保护机制。企业应将版权登记工作摆在第一位,版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龙头,虽然自动保护原则是版权保护的主要特征,但为了摆脱其自身的不易举证、保护力度弱等缺点,企业要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要主动进行版权登记工作。商标保护也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因为它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标识和品质保障,对企业的商标进行注册能够有效的维护企业的形象,防止企业商标被恶意抢注,避免被不法分子破坏文化创意企业的产品形象。

(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必须依赖于政府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首先,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简化行政程序、降低保护成本、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保护效率。比如完善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创意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对创意产品实行“身份证”式管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的网络服务平台等;其次,要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将权责明细划分,合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杜绝各自为政,政府各部门应与各级司法机构、版权经营机构彼此间协调配合,保障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有序环境;再次,政府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全局的统筹规划,制定科学的、可持续性的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划,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

第6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1988年,国家文化部在《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文化市场概念.1998年,我国成立文化产业司,2000年,在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文化产业概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自“十一五”开始,我国开始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五年规划,2009年出台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十”从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强调文化产业发展.

北京市和上海市作为中国两个超大型城市,在响应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上都走在全国前列,已经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并形成各自的发展模式.北京市和上海市不仅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而且都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的高端产业.因此都在文化产业概念中添加“创意”两字.在城市发展目标上,北京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上海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此,北京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战略,而上海则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北京市自2006年开始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作为领导小组及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常设机构).2012年设立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简称文资办).上海2009年成立文资办,2010年成立文化创意推进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区县一级,北京市和上海市都有类似机构.本研究将在探讨北京市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

2北京市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2.1产业增加值持续增加,产业整体发展迅速

如表1所示,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年增加值持续上升,总体规模不断增大.到201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3 072.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4%,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1 67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北京市和上海市文化创意的从业人员都超过一百万,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和上海的支柱性产业.

1 673.8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市和上海市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2.2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增长快,所占比重加大

2012年北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4%和7%,而软件网络计算机、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新型产业发展迅速,所占比重分别为9%、11%、13%、18%.类似地,上海三大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4%和5%,而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工艺美术品、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生产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新型产业发展同样迅速,分别占据了9%、11%、13%、15%、16%、18%[1].2013年,北京文化艺术生产总值达267.6亿元,增加值同比增加11.8%,全年经营性演出达23 155场,新闻出版总值为954.6亿元,广播电视电影生产总值达738.8亿元,三大传统产业总值居全国之首.上海三大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6.9亿元、36.4亿和44.8亿元,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相对于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和所占比重变化来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挑战.2013年,北京艺术品交易产值为1 098.5亿元,成为世界第四大中心,动漫游戏产业产值占全国1/4.据《2014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数据,以文化软件服务、广告服务、设计服务为主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实现增加值521.4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7.6%,同比增长11.6%.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实现增加值120.63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8.7%,同比增长15.9%[2].图1和图2对比了2013年北京市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情况,从中也可以发现北京在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设计服务方面增长快,而上海在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文化用品生产方面增长快,北京市和上海市在文化创意产业结构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2.3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融合式发展

2015年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该《行动计划》对融合发展提出了十大融合发展行动、六大融合路径以及保障机制.上海更是在2012年出台《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该《行动计划》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产业整合:①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链上的创作、传播、展现等环节的技术突破来实现产业融合.②推出互联网原创影视创作及传播、立体电视内容制播设备和系统、数字出版的内容创作和投送发行、数字高清电影创作管理系统、数字媒体与文化艺术融合应用、支撑现代设计产业链的公共服务、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七大示范工程实现融合发展.③通过建设上海张江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实现融合发展.

2.4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北京市和上海市文化创意政策包括产业规划、产业促进、知识产权、资金扶植、分类认定类政策.如表2所示,北京市要略早于上海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自“十一五”开始,北京市和上海市都开始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在旅游、服务业产业、工业产业五年规划中,都涉及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相关产业.北京还有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在行动计划方面,上海有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北京则有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在产业促进政策方面,北京有《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北京市海关关于支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创意产业实施计划》《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北京市促M设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关于支持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政策.上海有《上海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上海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关于促进上海市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上海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政策.在分类认定方面,北京有《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北京市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而上海有《上海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文化科技创意企业(机构)认定办法(试行)》《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在知识产权政策方面,北京有《关于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意见》《北京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上海有《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4-2010)》《关于上海市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若干意见》.

2北京市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

2.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布局

北京市自2006年起至2010年共认定了30个市级集聚区.如表3所示,通州区2个,丰台区2个,海淀区3个,朝阳区8个,西城区有2个,石景山区有2个,其余区县均有1个集聚区.从主导产业集聚看,文化旅游和设计创意各8个,文化艺术7个,广播影视3个,出版发行和会展各1个,动漫游戏2个.至2012年,除了市级集聚区,加上区级的集聚区和一些自发形成的集聚区,北京文化创意集聚区达200多个,初步形成中轴线和两翼文化发展的布局.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国影视基地、通州宋庄原创艺术和卡通产业集聚区、中 国欢乐―首都音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展产业园、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北京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北京古北口国际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门头沟斋堂古村落古道文化旅游区、十三陵文化创意集聚区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市产业文化创意集聚区认定整理所得.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北京市要将30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资源整合为20个功能区.根据规划,要形成“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和“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功能区产业支撑体系.“一核”是指“中文城文化核心”,“一带”是指以中关村海淀园和石景山园为核心,向东延伸到朝阳电子城,向南延伸到丰台科技园、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和亦庄经济开发区“文化科技融合带”.“两轴”包括以沿长安街延伸的东西轴和沿城市中轴线的南北轴.东西轴东至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西至勇网游及数字内容功能区.南北轴北至未来文化功能区,南至创意设计功能区.“多中心”是指以功能区和分片,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两条主线”是指文化科技整合主线和文化金融融合主线.七大板块包括文化艺术板块、传媒影视板块、出版发行板块、设计服务板块、文化交易板块、会展活动板块和文化休闲板块.

3.2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布局

1999年,上海刚开始尝试改建旧仓库及厂房为创意园区.上海强调通过“三个不变”(即土地性质、产权关系、建筑结构不变)方式对老厂房、老大楼、老仓库进行改造建设园区、产业集聚区.2005年,上海经委正式授牌了18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截止2010年经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有15个,创意产业集聚区达80个,入驻企业超过8200家,初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轴(延安高架主轴)、两河(黄浦江、苏州河)”布局[3].截止2015年,上海共有106家市级文化创意园区.2016年上海又授牌了22家园区.除了授牌园区,上海还有大量非授牌园区.除了市级文化创意园区,上海还有十多个部级文化创意基地、千余个文化创意楼宇和众创空间.

根据《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三五规划》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上海将以现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基础,重点建设创意园区、创意街区、创意城区,努力构建基地、园区、楼宇、众创空间等互为补充的产业载体布局,形成“一轴、一带、两河、多圈”的整体格局.“一轴”区域西起朱家角、虹桥商务区,东经浦东金桥、张江,延伸至国际旅游度假区.“一带”新经济圈重点是“中环”和“外环”附近工业用地、外环沿线区域生态经济圈.“两河”是指黄浦江和苏州河沿线区域,重点是打造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杨浦滨江文创产业带、西岸传媒港、普陀长风文化生态园、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等园区建设.“多圈”是指通过将城市商业副中心和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区域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相结合形成“多圈”集聚.

4北京市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4.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杰森・波茨将创意模式分为福利模式、竞争模式、增长模式和创新模式[4].张晓明、胡惠林等将北京文化创意发展模式概括为“政府引导、产业主导、企业主体” [5].澄等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旧址改造、政府主导、学园合作、市场主导4种模式[6].洪娟等人比较了北京和伦敦文化创意产业[7].刘牧雨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概括为: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模式、产业关联发展模式、体制转型发展模式、公共平台支撑发展模式[8].李庆本等从集聚模式、发展模式、政策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北京模式”和“昆士兰模式”[9].向勇等对中国创意产业园区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北京市和上海市是这方面的先驱[10].表4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重点产业和产业融合、投融资和园区运作模式角度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总结.从文化创意发展的基础是京派文化、首都文化、文化名城、京津冀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走的是全国文化示范中心的道路.因此,北京相对于其他城市(包括上海)来说,更容易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关注.由于大多数中央文化单位就在北京,因此在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的过程中,更容易形成大型国有文化龙头企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出版集团、中央新影集团等属于中央文化类龙头企业.华录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中央企业华录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这些公司的总数都在北京,并且基本上都是同原来的中央事业单位改制形成. 在6批国家文化创意示范基地中,总部在北京的共有21家,其中有些是中央企业或中央企业控股子公司,有些是中央企业所属和北京市所属的发展背景.上海共有16家,主要是上海市所属的发展背景.

根据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分类》(2011)标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共分为9类,其中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数字内容、软件及计算机、动漫游戏、设计服务、会展旅游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行业.和上海相比,两者都将软件及计算机、设计服务、动漫游戏、会展旅游作为重点发展行业.在文艺演出、文物交易、新闻出版方面,北京具有更为优势地位.在设计服务方面,两者都被称为“设计之都”.北京在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方面具有优势.2013年,北京制定了《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远期规划要求,至2020年,北京基本建成全国设计核心引领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创新中心.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2014~2020)》,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模式为“3+3+X”模式.所谓“3+3”是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分为传统行业、优势行业和融合业态,再在此基础上,在第一个行业基础上再发展三大行业.具体说来,传统行业发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三大行业,优势行业发展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和设计服务三大行业,融合业态发展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融合、文化和其他领域融合.在融合发展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存在很多发展可能,即“+X”发展.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北京确定了重点培育动漫游戏、视听新媒体、3D打印、绿色印刷等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业态发展的方向.在文化金融融合方面,北京确定了大力发展文化消费金融、文化信贷服务、文化投融资服务.在和其他产业融合方面,北京确定了文化和旅游、文化和商务、文化和体育、文化和制造、文化和农业、文化和居住人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新业态.

如表5所示,自2006年至2012年,北京出台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政策,初步形成“银行贷款+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文化创意投融资平台+上市融资+风投和私募”的投融资模式.截至2014年10月末,北京市中资银行文化创意产业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770亿元.由此可见,银行贷款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主要资源来源之一.在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方面,北京除了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补贴外,还有针对文化创意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补贴以及网络游戏、影视动画等专项资金支持.2007年北京成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201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商会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投资基金方面,北京除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外,还有中国影视出版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北京文资华夏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北京文创产业互助合作基金等基金.从基金数量和规模上上看,北京在全国城市中都具第一,要高于上海.截止2015年底,北京上市文化企业达62家,占全国上市文化企业总数的近1/3(全国总数为189家).2014年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北京推荐企业共6家(保利文化集团、北广传媒、光线传媒、畅游时代、完美世界、万达文化),在京中央文化单位共5家(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电影股份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进入30强.在风险和私募方面,北京也走在全国前列.例如,“北京文Y虚苑中关村文化艺术品投资基金”就是属于艺术品方面的私募基金.有学者将中国文化创意园区开发模式概括为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政策导向型、环境导向型[11].也有学者认为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角度应走分类引导集聚的道路[12].从园区开发依托空间特征,可以分为主题公园型(北京环境主题公园)、影视动漫基地型(怀柔影视基地)、艺术园社区型(798艺术园区)、演艺基地(天桥艺术中心)、新兴街区(北京什刹海)等.从政府介入程度角度可以将北京园区开发模式分为自发形

成和政府导向型.其中,自发形成多是艺术家、创意人士在旧厂房、仓库内自发聚集形成的.北京798艺术区和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是自发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代表.自发形成的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就有政府和商家的介入.例如,自1993年至2003年,入住宋庄的艺术家由最初的八九人发展到三百多人,区域也逐渐扩张到15个自然村.艺术家集聚带动了艺术品交易服务和以画村、画框生产为主的相关产业区的发展.随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宋庄镇党委和政府通过进一步招商引次、直接投资、策划和举办相关艺术节事活动等方式介入园区的发展.政府导向可以通过政府规划、政策导向方式进行.其中,政府规划是政府主动地从功能、基础设施、空间布展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整体规划,而政策导向则是政府设置标准,对符合标准的园区予以政策支持.北京市政府规划园区包括市级、区级甚至街道、乡镇级.政策导向包括国家、市级、区级甚至街道、乡镇级.一旦政府既进行规划和管制,又直接投资和运作,则其运作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导向型中的特殊形态).2013年,北京通过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若干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文化创意综合体、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参与园区新建或改造以及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和升级等.

4.2上海文化创意发展模式

如表6所示,上海文化创意是以沪派文化为基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丰富的外向型经济基础.同时,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易点,上海在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中心辐射作用,这也为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根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计划2016-2018年》规划,上海将定位为创新、创意、创业中心、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和创意城市网络的重点节点城市.上海根据其文化和经济基础,确定了“5+3+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5”是指五类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文化内容产业(文化艺术传媒)、设计产业(工业设计、广告设计、视觉设计、建筑设计等)、网络信息和服务产业、咨询会展策划产业、创意生活体验产业(时尚消费和旅游休闲产业).第一个“3”是指围绕创意产生、创意服务、创意消费三大环节的链接点,通过平台、园区、节事活动等多元化载体推动创意产业链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第二个“3”是指在大众创新、大众创意背景下,通过创意园区、创意街区和创意城区三种创意空间重塑丰富创意空间形态.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上,上海和北京都强调通过产业跨界融合,形成更为丰富的融合新业态.和北京不同,上海根据其对外贸易、制造业优势,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和贸易产业和制造业融合.还有,受世博会影响,上海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宜居产业融合的新思路.

利工作试点企事业单位和专利工作示范企事业单位分别给予不超过40万和60万的资助;申请国外专利的,资助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费及后续费用予以资助

《上海市公益性演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申报指南》(2015年版)

公益性专场演出全年可纳入补贴的场次不超过12场:1500座以下的剧场,每场最高补贴3万元;1500座以上的剧场,每场最高补贴4万元;营业性演出低价票补贴:(1)上海大剧院等4家剧场的大型演出,每张不超过100元,最高不超过200元;(2)除上述4家剧场以个的其他剧场,每张不超过50元,最高不超过100元.中福会等3家儿童剧场全年公益专场演出达到50场的,补贴25万元

《上海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2015年版)

场租补贴:基本场租最高15万元;重点扶持场租最高25万元;创作孵化:最高20万元;人才培养:最高20万元;文化交流:参加国内外知名艺术节,最高10万元;获主要奖项前3名,最高30万元;赴国外参加节目交易会并不少于5场实际成交量的,最高20万元奖励;剧目展演:最高15万元;绩效评估:排名前5名,每家10万元;鼓励区县配套奖励;宣传推广:最高10万元

《上海市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对补贴的项目,一般为一次性投入,单个项目睥资助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额度不超过50万元;对贷款贴息的项目上,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单个目贴息比例不超过利息总额的50%,额度不超过50万元;政府委托基地开展有利于基地发展的活动及提供公共服务,单个项目投入不超过50万元;对入驻基地或在基地内运作文化展示、交易等项目的文化相关企业,视企业和项目的具体情况,给予 每平方米每天0.8元至2元不等的补贴

《上海市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2015年版)

根据发行量、播出频道级别、票房收入、拥有知识产权程度等标准予以补贴,补贴额度为5至100万元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5结语

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典型区域代表,北京市和上海市都经历由自发型向政府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北京市和上海市及区一级政府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和落实机构,很好地响应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并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逐渐形成了各自空间分布区和发展模式.总体看来,北京市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区域中心的整合和辐射影响力还有等提升,需要:①推动区域文化创意发展合作机制,包括区域文化创意发展联盟和领导人对话机制、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框架、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和区域文化创意发展研究机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联接和合作发展机制等,并通过区域合作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和辐射力.②将功能区域和空间规划相结合,将市区规划和区域规划相结合,将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将文化产业规范和相关产业规划相结合,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相结合,形成整体规划的优势.③通过文化演绎、活动策划、信息技术和设计创新、金融创新等创意途径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走产业融合式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蒯大申.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赵讷,汪明峰.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及动力机制:伦敦与上海比较研究[J].城市观察,2016,43(3):150-151.

[4]滕堂伟,翁玲玲,韦素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4,34(7):99-104.

[5]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澄,杨阳.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反思: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审视[J].宁波大学学报,2016,29(4):125-132.

[7]洪娟,孙黛林,付建文.北京与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13,35(6):37-41.

[8]袁晓玲,何里文,陈亮.中国城市文化产业效率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36(6):111-116.

[9]李庆本.文化创意产业:“北京模式”和“昆士兰模式”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0]向勇,刘静.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践与观察[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

第7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论文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知识产权保护 产权意识

    我国的国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在这种背景的滋生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文化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消费结构的调整也促使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来,这个低耗能、高收益的新兴产业更是迎来了发展的高峰。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可喜可贺,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尤以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最为值得重视,因为它是文化创意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我国应当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进而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我国目前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不存在官方的定义。多数所谓的定义都是许多学者结合“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自己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独到见解,这其中历经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再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其实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衍生出一种新兴产业,它是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一种文化因素或主体文化,通过创意、技术和产业化的方式,由个人或团队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因而必定具备其高速发展的优势与特征。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备高附加值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收主要就是依靠人脑的创意,这种方式既不消耗自然资源也不浪费过多能源,真正的实现了投入少、产出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生活被倡导的今天,这种产业方式具备较高的附加值;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备高知识性的特征,传统文化具备了知识面大、层次广泛、高素质要求等特性,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创意,这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知识性;第三,文化创意产业还具备高风险性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市场需求,极为细微的市场变化也可能会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文化创意产业具备的高收益性特点使其难以避免高风险性。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一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通过2003年出台的《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可以得知:文化产业大体包括音像业、影视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文物、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和图书报刊业等9大类别。而2004年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则将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动分为六类: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传播服务;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和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无论对内涵的理解如何不同,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核心始终都是“文化”,更准确地说是“文化”的创新。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

    创新和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所在,而知识产权制度正是从产权和法律的角度对人类智力创造活动进行激励,由此可以得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之上。

    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文化创意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智力成果诸如软件、动漫、作品、歌曲等财富都具有无形性的特点,一旦这些智力成果公布于众,一些不法分子可以很容易的对其进行复制。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网络时代,各种迅捷的媒介传播更是为这一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方便。种种现象更使得人们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是难以替代的,一旦知识产权保障力度不足,原创人员的整个创作过程包括设计、研究、制作过程中所有智慧和精力的耗费都将付之东流;其次,文化创意产业要想得到良好、稳固的发展必将依赖于产品品牌的建设,产品创意只有与品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够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的根本保障。基于以上两点,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之上,一旦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那么这个朝阳产业也必将走向消亡。

    三、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陆续签定了大量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同时也在国内修订和颁布了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了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是新兴的、高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还是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尚没有针对性的立法规范,而企业本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是相当单薄。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单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观环境上看起步相对较晚、在市场机制中宣传力度不足,相关企业并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范围,不能够正确运用知识产权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反之也不了解自身的一些行为是否对其他企业造成侵权。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观来看,我国文化创意发展以小规模企业为主,它们缺乏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关注对自身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普遍认知度较低,无法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对于企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作用,进而造成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单薄。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侵权行为日益严重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具有成本较低且易被复制的特征,一旦创意成果,极易遭到复制,盗版或其他侵权行为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我国当前许多文化创意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更谈不上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在法律角度上进行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的操作性不强。正是因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知识产权的管理、运营方面存在较大的盲区和漏洞,使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侵权现象更加泛滥。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产品自主研发性不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底蕴不够充分,多数企业不具备进行自主性研发的实力,其自身的创意产品竞争力低下且抄袭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林林总总,笔者就以我国的动漫产业为例进行分析。国外动画片占据着我国90%的动漫市场份额,我国的多数动漫企业发展的重心并不是将着眼点放在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开采挖掘上,而是以仅依靠帮助国外动漫公司加工的产业方式来赚取微薄利润。例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题材却为其他国家所用,并在中国的市场中大肆掠夺市场份额,赚得满堂彩。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产品自主研发性较差,就导致相关企业无法获得自我知识产权,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知识产保护。

    四、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难题

    (一)树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之上,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不断发展、占领市场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要有意识地引导创意企业,使企业重视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工作,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知识产权工作规划、计划、管理办法,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进行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从企业自身来说,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企业要重视版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的保护,加强自我保护机制。企业应将版权登记工作摆在第一位,版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龙头,虽然自动保护原则是版权保护的主要特征,但为了摆脱其自身的不易举证、保护力度弱等缺点,企业要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要主动进行版权登记工作。商标保护也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因为它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标识和品质保障,对企业的商标进行注册能够有效的维护企业的形象,防止企业商标被恶意抢注,避免被不法分子破坏文化创意企业的产品形象。

    (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必须依赖于政府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首先,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简化行政程序、降低保护成本、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保护效率。比如完善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创意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对创意产品实行“身份证”式管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的网络服务平台等;其次,要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将权责明细划分,合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杜绝各自为政,政府各部门应与各级司法机构、版权经营机构彼此间协调配合,保障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有序环境;再次,政府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全局的统筹规划,制定科学的、可持续性的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划,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

第8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2012SJD790066)《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314160010Y)《洋河酒业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0日

从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获得了相应的金融支持,但是主要是知名的洋河和今世缘,还有很多白酒文化创意企业没有获得金融支持,而且获得金融支持比较难。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政府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明显。江苏省政府及宿迁市政府、淮安市政府在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没有专门的投融资政策,准入政策及财税政策都不是很完善,导致很多资金没有相应政策不愿意流入苏北白酒文化产业领域。

(二)“质押”存在问题。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特点便是,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不是很丰富,主要靠创意产品进行“质押”,而我国目前的版权价值评估体系还不是很完整,在质物的版权评估和交易机制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对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很多民间资本及风投看好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在进入前需要有有效的法律保障,而目前江苏省却缺少这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保障,导致有效的资金民间进入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顾虑比较多。

二、银行信贷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银行信贷一定程度上不愿意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国酒产业仍面临严峻的问题与挑战。目前,有些苏北白酒业的营销还处在“作坊时代”。民俗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仲富兰教授说,酒类品牌要靠酒背后的东西来支撑;酒文化创意需要提炼酒文化蕴涵的独特灵魂,张扬其不可替代的个性特色。当今苏北白酒行业严重同质化原因是众多的酒类企业既缺乏细致的品牌管理,也缺乏完整的营销系统,大部分粗放经营,把品牌经营、成长、控制的权力交给经销商来运作,因此带来市场恶性竞争、畸形发展和同质化竞争,让整个白酒市场充斥着低层次的搏杀。

(二)风险大。目前,我国的白酒品牌非常多,每个白酒品牌都有其非常棒的创意,而苏北白酒文化创意发展中,消费者的需求对创意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进而导致苏北白酒的文化创意能否成功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放贷过程中非常注重风险的控制,因而不愿意将贷款贷给风险比较大的行业及企业。

(三)贷款种类缺乏应有的创新。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以抵押贷款占比最高,而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获得贷款一定程度上缺乏抵押,像其以知识产权及白酒品牌价值这样的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由于上面说的政策及评估体系的不健全,难以获得相应贷款。

三、风险投资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方面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风险过大;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基本上未涉足过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导致难以吸引风险投资。

(一)规模扩张风险。近年来,苏北白酒快速发展,且正在进行募投项目建设。技改工程全部达产后,将提高酒生产能力、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并增强公司研发能力。尽管在确定建设技改项目之前对项目技术成熟性及先进性已经进行了充分论证,是基于目前的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内科技水平、原材料供应状况等条件做出的,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这些因素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尚未知晓或目前情况下尚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市场风险。除此之外,就算充分地考虑了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项目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定时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市场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仍有可能使该项目实施后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四、直接融资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直接融资主要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但在上市过程中,无论是条件还是上市过程都非常严格并繁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想达到上市条件基本上是非常困难的。苏北白酒企业有很多,目前只有洋河酒业成功上市,今世缘酒业正在准备上市,其他的中小企业根本达不到上市条件,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直接融资支持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五、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的构建

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将各方面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既包括政府、银行类金融机构,也包括资本市场、民间资本及风险投资的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体系。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很多发达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都充分表明,政府在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政府可以从政策、资金等多方向引导其他资金的流向。像上面分析的,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缺少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支持,版权评估及价值体系也都不健全。江苏省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快出台这方面的支持政策。苏北白酒文化创意的发展中,有很多中小白酒企业也想发展,但是实力比较弱,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应考虑到这些企业的生存发展,可以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出一定额度的中小白酒企业创意发展资金,政府出面设立一定的贷款担保机构,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这些白酒文化创意企业的合作。人才在创意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省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但大多都集中在苏南地区,这些人才不愿意来苏北发展。江苏省政府一方面鼓励苏北白酒企业自己培养创意人才,同时在政策上鼓励现有的人才到苏北白酒企业中去。同时,江苏省政府及地方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项的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设施资金,保护好苏北知名白酒的基础设施。

(二)创新银行信贷制度及种类。由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及经营风险大,缺乏担保等问题,导致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容易获得银行信贷支持。银行类金融机构应创新信贷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好的白酒文化创意企业开通绿色贷款通道。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贷款时,不容易提供担保,银行可以创新贷款种类,可以向苏北白酒企业提供白酒仓单质押贷款、知名白酒品牌质押贷款等。同时,请专业的评估机构为白酒企业提供的无形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鉴定,不要怕麻烦,确实对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三)有效引导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是解决企业获得贷款难的有效途径,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如能进入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中,既能解决其资金难的问题,又可以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促进其转换现有机制,增强活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伴随着改革开放,其资本数量非常庞大。二者追求高收益,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恰恰符合其目的。尤其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及股票市场波动性也比较大,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是个很好的选择。但目前在政策上还不利于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进入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这时迫切需要各方面力量引导其进入。

(四)加大资本市场支持力度。一个企业的发展通常经历创业、成熟、成长到衰退等几个阶段。前期创业阶段需要个人及政府的资金支持,但到了成熟、成长阶段,主要靠银行信贷及资本市场的支持。银行信贷有高额的利息支出,而且贷款数量有限。资本市场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并且一定程度上融资成本比较小,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洋河酒业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后,突飞猛进式发展便是非常好的例子。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在上市条件及过程方面,不利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时,一方面应大力加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尽可能支持像今世缘酒业这类白酒企业快速成功上市,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基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在上市条件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宽创意企业中无形资产占比上限的规定,为中小白酒创意企业在上市融资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同时,也应快速加快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柜台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从而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企业中还达不到上市资格的白酒创意企业提供一定的融资服务。

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21世纪白酒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伴随着新经济时代产生的核心产业。苏北白酒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发展优势白酒品牌的优势,更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文化品牌战略意识。这样既可以把传统白酒文化传承下来,又可以充分合理挖掘和利用传统的苏北白酒文化品牌,加快实现品牌文化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提高苏北白酒文化软实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费者精神需求要求也越来越重,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恰恰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苏北白酒企业的发展应以差异化战略为销售手段,对全国的白酒市场及目标消费者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与研究,进行苏北白酒品牌的整体视觉形象塑造。目前,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金融支持难问题,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银企合作、融资担保、上市融资等方式,这个问题将伴随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逐步缩小。金融支持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快会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共同繁荣。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少峰,张立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第9篇: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品牌效应;新兴产业;人才结构;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3-0024-04

文化创意产业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对发展经济具有巨大推动的作用,著名的创意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预测,到2020年全球核心创意产业将达到8万亿美元。近几年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够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国家经济“软实力”。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迅速崛起,创意经济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新生力量。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不足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河北省应该加快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文化创意产业最初被称为“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当时对其的界定是:创意产业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及就业潜力的行业,像广告、艺术与古董、手工艺、时尚设计、互动休闲软件、音乐出版等。也就是说,艺术和版权是创意产业的核心,与此相关的都属于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最先传播到我国的台湾。2002年他们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出来,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并将其描述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2006年我国政府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由此可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有丰厚的文化作为底蕴,需要有创意和创新的人才,同时还需要文化产业市场开发和管理人才。我国政府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非常重视。2001―2010年期间,我国共建设了12个文化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初步形成全国文化产业链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条件是培养和造就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其发展路径则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现有的产业结构、拉动就业、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可以聚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创意人才。河北省在这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中应该有自己的产业发展特色,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中发挥自己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把握住文化人才流量巨大的优势,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

二、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人才供需状况

在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河北省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更是为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建设的3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将有力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明确提出了河北省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即:出版印装发行、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化娱乐及演艺、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动漫游戏、民俗节庆及会展、体育休闲健身等行业,对河北省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同时,《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还确定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全省将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文化品位较高、专业人才集聚、品牌效应明显、创业环境良好、公共服务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幅提高河北省经济的综合实力,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21%以上。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会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提升河北省整体形象。

纵观河北省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传统行业与现代技术需要密切结合的产业,如出版印装发行与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第二类为依靠自身文化底蕴,通过现代媒介推广传播的产业,如民俗节庆及会展、文化娱乐及演艺、文化旅游等;第三类则是本身就属于新兴产业,需要借助现代科技进行提升和发展的产业,如现代传媒、动漫游戏和体育休闲健身等行业。出版印装发行与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关系密切,我们不仅要增加出版物种类,提高出版物质量,同时,还应该在出版手段和出版物介质方面开拓思路。因为,在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阶段,要做好出版物、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仅仅依靠传统的纸质介质为媒体已经不可行了。这样,就决定了传统出版物必然要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大量运用电子出版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出版数字化。这类产业的从业者,不仅需要有懂得传统的装订、印刷技术人员,更需要大量拥有网络技术和知识的人才,我省在这类产业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营经验和人才,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省会图书音像出版发行产业群、省会电子出版物发行中心、石家庄出版物物流中心、邯郸出版物物流中心等,这类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大量的知识型人才。第二类产业的发展需要以自身原有的知识底蕴为基础,还需要运用现代的光电传媒技术,因为除了很少的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演艺节目可以经久不衰外,传播受众对接收的内容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这样,保留传统的民俗及文化内涵,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打造新的会展和旅游景点就成为这类产业发展的重点,我省在这类产业的发展和推广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表现为有节无展或有会展无销售,文化品质含量低等,这种状况与我省此类人才缺乏形成了正相关关系。第三类产业本身就属于新兴产业,无论是动漫游戏还是体育休闲健身等,都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新兴产业源于新新人类,自然而然其建设与消费主体大部分也是年轻人。以北京2010年调查数据为例,北京地区64个文化创意企业从业人员年龄在20~25岁占从业人员比例为78.35%,26~30岁的占从业者14.43%,30岁以上只有7.21%。因此,发展第三类产业可以借助传统的文化,吸引更大范围的人群参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应该表现在新文化和新概念的推广。而新文化、新概念的推广不仅需要拥有相应的文化知识,更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技能,市场推广经验及运营技巧,河北省在这方面的发展中,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基本上没有大型或者重要的作品给产业发展以支撑。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状况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文化知识型人才,这些人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发展文化产业还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能够在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有创新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技能与技巧,能够把自己的文化产品推广出去创造出经济价值。拥有文化和知识是进行创造的基础,没有文化知识就无从谈创造;创造是文化知识的升华,没有创造,文化知识就不可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培养拥有知识和文化的各种类型的人才,同时还需要下大气力,吸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1. 人才数量的需求。河北省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的有文化、会技术、能创意、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013年教育部公布数据,河北省有普通本科院校40所,普通高职院校73所,其中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18所,还有一些是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在高校数量上河北省没有太大优势;从毕业大学生数量上来看,虽然2013年河北省毕业生总人数比北京多12万,但是,艺术类毕业生总数不超过2 000人。据《2009―2012年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相关数据估算,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为69.4万人。按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2%的话,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缺口是巨大的,而仅依靠河北省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产业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形成巨大的差额,迫切需要教育部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利用多种方式开办相应的专业教育课程。另外,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滞后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既懂文化产业,又擅长市场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虽然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达到19所多,但是,在读总人数不会超出4万人,缺乏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将成为继资金问题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障碍。

2. 人才结构的需求。河北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不仅对各类人才需求的数量上有一定的缺口,在人才需求结构方面我们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通常一个产业的发展解决专业技术人才便可以很好地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仅仅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则不一定能很好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就像一个同心圆状态,文化、创意、产业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又是各自独立,并不完全互为因果。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层层递进、相互影响的产业关系。在这三个同心圆中,最是文化层次,它表示文化是创意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作为坚实的基础,其他两者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没有文化做底蕴的文化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舶来品文化其生命力只能是一时的或短暂的。同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是数量最多、种类最庞杂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把对掌握文化知识放在最外层,并且是最大的一个圆。无论是我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哪一个环节都与知识或文化元素分不开。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创意居于中间的地位。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作创意产业,通俗称谓叫“点子公司”或“点子产业”。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一产业是不需要的。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文化与市场连接的纽带。创意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路径,是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打开市场销路的卖点。创意是文化的升华,是文化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是文化知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完美体现。创意是“产业链”的龙头,是以文化元素为核心,驱动产品的制造,拉动批发和营销,带动后续产品的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和多次产出的链条的关键环节。目前,河北省创意产业最缺乏的就是完整的产业链,也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的地方。创意不仅能够体现出文化水平,还能够显现出文化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技能。如近期多受大家诟病的房地产销售推广创意,由于其脱离了中国文化人文发展这一大环境,其创意给大家的感觉像是到了仙境,完全失去了中国的地域文化特色,我们称之为“伪创意”。这种“伪创意”无论其辞藻多么华丽,都不会有好的卖点。因此,没有创意的文化,就没有办法走入现代生活,走上文化商品市场道路,而没有文化的创意则不会具有文化品位,其创意就不会具有生命力,更不能奢谈其推广和传承文化产品的功能和功效了。所以,创意人才是那些掌握文化知识,又能够升华文化知识的创新型人才。文化与创意关系密切又不可能相互替代。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不一定都可以成为创新型人才,其人数会少于第一层次,其培养与造就的难度高于第一层次。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重中之重在于产业的打造,对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显得非常重要,是这一产业发展的核心。没有“产业”这一圆心的发展,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创意产业就都失去了经济价值,甚至会重蹈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覆辙而成为空心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像其他产业发展那样,需要经营和管理人才,还要求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具有文化特质和经营气质。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管理是文化产品的价值所在。中国的制造业虽然商品遍布全球,但由于产业链环节的缺失,我们只能够赚取低廉的加工费。文化产品更是如此,没有产业的运作,文化产品就很难找到市场,就像我国悠久的五千年文化,众多的古籍和名著在国际市场上都很难觅到踪影。丰裕的文化资源要素不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基础,文化产品丰富与产业发达不是必然关系,就像我国的国宝“熊猫”被美国的“功夫熊猫”赚取高额票房一样,发达的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国际市场的管理和推广人才。

三、加快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策略

河北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更需要有创意,懂管理和善经营的人才。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抓紧、加快人才培养:

(一)抓“大”放“小”转变教育策略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文化知识的人才,还需要有创意,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这就需要教育先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抓“大”。所谓抓“大”,就是对“大学”教育质量要抓紧,对“大学”建设不放松。我们从河北省高等学校数量在全国所占比例可以看到,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还不是很发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还可以学习其他强省的经验,整合高校布局,向名校、强校发展。高校不仅要有数量上增加,还要有教育质量的提高,合理安排在校大学生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改善专业实习松散的状态。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办学方式,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努力做到大学教育的厚基础与强专业并举。其次,就是放“小”。放“小”表现在对“小学”教育要实行素质教育,放弃现在的“填鸭式”教育和“竞赛型”教育。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低龄学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多听、多看,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可以把孩子从书海题堆中解放出来,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其专长和创新能力。

“放小”不仅可以放出特色,放出专业方向,改善目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竞争局面,而且,还可以为今后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抓“大”是对放“小”过程中知识缺陷的必要补充,也是对目前高等教育现存弊端的一个修正。因此,抓“大”放“小”教育是培养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一条路径。

(二)办活、办好私立中、低端教育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仅依靠政府办教育是远远满足不了的,还需要有相应的民营或个体办学对国家办学做必要的补充。由于各方面资源的制约和限制,私立学校大多数一般处在教育产业的中低端。中低端教育由于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较短,一般2~3年,这样,可以对高等教育做出梯队式补充。除此之外,由于私立中低端教育更加注重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具有工作岗位适应快、上手快的特点。办活、办好私立中低端教育,就是要基本放开中、低端教育市场,制定法规和进行监管,规范和理顺私立中低端教育的办学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使私立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空缺部分的补充和调剂。这样,可以形成人才培养不空挡,各行业人才不缺位的状况。在私立中低端教育市场上政府需要成为强有力的监管者,对违反相关办学规定者进行严格查处和纠正。

(三)打造实习基地,做好新老交替

建设实习基地,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知识与创意相结合孕育产品的场所,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孵化器。没有实习基地和产业园的建设,文化产品将无从诞生,文化与创意就无法转化成为经济价值,创造出社会价值。另外,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产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因为“产业链”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做好新老交替是给这个“产业链”的核心动力不断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保证。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还可以不断地拉动就业率的增长,文化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可以改善商品结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

(四)注重国际合作,实现人才双向流动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发端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国家积累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发达国家教育体制和模式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具有独到的优势,一方面,我们要师夷所长,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拿来主义”,吸引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为我所用,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距离。其次,我们应该与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人才互派与培养机制,这样,我们就可以与国际接轨,培养河北省需要的文化产业人才,了解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动态,掌握文化产品流通方式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双向流动,可以改善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人才结构状况,促进文化产品市场繁荣。

参考文献:

[1]刘扬.河北文化产业年均增速34.2%[N].人民日报,2009-06-02.

[2]郑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4).

[3]2009-2012年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EB/OL].http://.cn,200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