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精选(九篇)

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

第1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乒乓球,身体素质,训练

 

一、前言

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发展,具体包括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其中身体素质主要是体现人体体质水平的标志,是人体各种器官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等方面的能力表现。所以一个人体质的好坏,也体现了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技能、提高运动水平的基础。所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速度、力量等有关练习项目及相关动作进行纠正,对练习方法进行探讨。

二、乒乓球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的目的意义

(一)掌握和丰富乒乓球运动知识和技能

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乒坛创造了长盛不衰的罕见历史奇观,有分析认为“专项身体素质是中国乒乓球队夺得整体优势的因素之一”,并有“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中国流”之荣耀,专项身体素质在乒乓球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研究逐渐被重视,这些研究,不仅探析训练实践经验,而且综合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技能学以及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来揭示其规律,从而促使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实践更系统化、科学化。可见,不论对于乒乓球教学训练实践体育论文,还是乒乓球理论知识体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都是乒乓球运动知识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系统学习乒乓球运动知识技能的专修学生,完善乒乓球运动知识技能是必要的,此外因这一必要内容的综合性较强,还将促进专修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丰富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乒乓球专修学生有必要掌握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实践和理论知识,这将丰富专修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知识和技能。

(二)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培养顽强意志品质

无论以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终身体育教学观念还是能力教学的观念引导体育教育,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条件之一,但随着课程改革,技术课时精简,使其身体素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论文的格式。幸而在专修课程中,学生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运动中发展身体素质,加之身体素质发展在不同练习手段中具有相通性,因此,乒乓球专修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可作为身体素质发展的优选途径,通过较大运动强度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体验克服困难带来的快乐,而且能培养顽强意志品质。

三、乒乓球运动身体素质训练内容方法

(一)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内容确定的依据

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确定依据有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乒乓球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的特点,对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进行确定。竞技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强度平均值较低的耐力性负荷,随着负荷的持续时间增加,运动员依靠脂肪供能的比重就越快。乒乓球运动总的负荷强度较低不是因为负荷的时间短所致,而是由于休息一中等负荷一短暂的大强度负荷不断变化的结果。根据乒乓球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可以认为:乒乓球运动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内容,以符合乒乓球比赛中的负荷强度:即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中,训练内容应选择较低或中等负荷强度一短哲的大强度负荷的练习内容,并在练习的强度和量的安排组合上体现出来。

二是根据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确定什么素质符合乒乓球项目。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乒乓球运动员应发展专项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其依据是:在乒乓球比赛中体育论文,对判断一反应一起动一移动一摆臂等要求快速,这就要求乒乓球运动员有良好的专项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而专项力量训练,对提高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有帮助,它有助于发展专项速度素质。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依重要程度,可分为专项速度素质、专项灵敏素质、专项力量(爆发力)素质以及专项耐力素质。

三是要根据乒乓球运动主要技术动作特点对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进行确定。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主要有正手技术动作:拉、冲、挑、搓(削)等,反手技术动作:拉、打、冲、拨(推)、搓(削)等,以及与配合的各种步法移动。能很好地完成这些技术动作,就必需具备良好的专项速度、灵敏、力量以及耐力素质,要使专项速度、力量等素质真正符合每一项技术动作的需要,就必须注意在所选用的专项身体训练内容的动作结构、肌肉用力形式要尽力与之相似。乒乓球运动动作肌肉用力顺序是:从人体总重心的近端始发用力到远端用力终止。只有这样才能使专项素质练习发挥实际效果,才能更好地捉使技术的提高。

(二)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

第一、在乒乓球专项素质中耐力方面内容选择上,由于乒乓球比赛中每一项得失分过程中,运动员都有短哲的休息(拾球、发球等)时间,所以没有缺氧现象。因此在选择专项素质训练内容时,不必选择强度过大的项目。

关于耐力练习,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改善心脏一肌肉系统的功能,即:耐力跑和间歇饱。关于灵敏素质训练,要注意灵敏包括的两方面的速度:基本速度和反应速度。在进行基本速度训练时,采用20秒上下戴5分钟以上的训练。关于爆发力III练,要注意当爆发力的训练超过一定负荷时,就可以看出肌肉横断面的增长和肌纤维的增加。进行均衡性的训练是有效的,可以采用使肌肉收缩以对付阻力的训练手段论文的格式。

第二、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方法使用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繁多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变成一个符合乒乓球专项身体训练规律,符合乒乓球运动实际情况,有序且有明确针对性的练习体系。在专项化程度的区分中,我们运用了专项基础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两个不同专项化程度的概念。所谓专项基础身体素质训!练,是指该素质练习方法在专项身体素质上能紧密围绕专项需要,能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提高提供最直接的帮助。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则是由乒乓球技术动作和战术要求构成的专门性素质练习。根据这两个不同概念可以对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进行划分。(见下表)

表:乒乓球运动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素质项目

训练内容

灵敏性

1、运用步法接抛向不同方向的乒乓球

6、看手势做步法移动并做相应动作

2、多球练习的不定点摆速

7、两人持拍相勺击接旋转球

3、球台上两球对击游戏

8、交义步侧向跑

4、推一侧一扑手步法练习

9、左右摆速挥拍练习

5、多球推挡侧身攻练习

 

 

速度性

1、快速挥拍练习

2、沿球台边线滑步练习

3、沿球台端线左右跨跳练习

4、多球快速左右摆速练习

力量性

1、持重拍挥臂练习

2、持瓶转手腕练习

3、腿手绑沙袋击球技术训练

4、多球发力扣杀球练习

耐力性

第2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成绩;统计调查

1.目的及意义

本文为了解我校2010级―2013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锻炼程度等基本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行有计划的训练,为开展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体育项目做准备。并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2013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找出规律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更新体育教学和健身观念,有效增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文、理科与体育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体育学院相比文理科学院人数较少,体育学院的样本我们选取了从2009年到2013年的全部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的综合成绩,并利用excel表格的公式功能计算出平均分;

理科学院我选取了土木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与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这四个学院,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文科学院我选取了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与文学院这四个学院,同样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体质健康调查方法的学习和其结果的了解,将对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其进行对比,看出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2.2.2调查法

a、数理统计:将要用的数据进行统计整合

b、抽样法:分层抽样:针对4个文科学院和4个理科学院于2009~2013年体质健康成绩分别抽取200份样本。

随机抽样:文、理科学院学生成绩随机抽样。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3.1.1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3.1.1.1表格概况

下表1-1是我校2009年至2013年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

3.1.1.2目的与作用

用以比较不同学科性质的学院之间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各自学院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身体素质状况的变化

3.1.1.3抽样与统计方法

按照上文抽样方法得到的样本量比较大,利用excel公式对样本的平均成绩进行了平均分的计算,得到下表。(注: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1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一览表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2012学年均为83分左右,而2012-2013学年为88分,体育学院的身体素质状况为良好及优秀而文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均在72-73分左右,身体素质状况为合格。

3.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下图1-2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平均分随着学年增长的变化图。

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从上图可看出,体育学院学生从2009年到2012年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均在83分左右,而2012年到2013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大幅度提高到88分,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年到2013年的变化幅度不大,均在72-73分左右。

3.1.2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对比

下图1-3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来的从2009年到2013年体育学院与理科学院和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分的对比图

1-3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平均成绩的条形图

由上图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从2009年到2013年这四个学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体育学院远远高于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平均成绩相差不大,身体素质基本相同。

4.结论与建议

4.1调查研究结论:

根据对2009-2013学年不同学院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统计对比和分析,以及对于2012-2013学年不同学院男女生跳远成绩的对比分析结果来看,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远不如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仅为合格,而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为良好及优秀,说明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我们要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

4.2对于增强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建议:

4.2.1从学校层次来说

(一)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以我校来说,体育课为每周一次,而且只有大学一二年级开展体育课程,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程,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程中,一年级为基础的体育素质锻炼,二年级为按兴趣选择体育项目进行训练,在二年级的课程中身体素质练习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延长体育课程的学年时间,延长至大学三年级,而且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二)多开展趣味性的体育竞技类的比赛

学校应该鼓励开展体育竞技类的比赛,增强同学凝聚力,培养活力,强身健体,而体育竞技多枯燥劳累,应该增强比赛的趣味性,打破原来单一的跑步、跳远、跳高等传统项目,加入如老汉推车,三人两脚等普及性高,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项目比赛活动。

(二)加强体育场馆等基本设施建设

拿我校来说,现在建有体育场、篮球馆、篮球排球场、后操场、舞体馆、羽乒馆,基本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只是场地的开放时间有限,场地的容纳量有限,而我校学生数量庞大,建议延长各体育活动场馆的开放时间,并提供体育器材(如网球拍、羽毛拍等)的租借服务。

4.2.2从学生个人来说

保持合理的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来,心智年龄各方面趋于成熟,由于距离家较远,受到父母的管制和约束较少,大学的管理模式也不像中学时代的严格和苛刻,不少学生喜欢喝酒吸烟,饮食不规律,熬夜打游戏,上网,唱歌等,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和规律对于身体体质的危害较大,我们学生自己要自觉养成合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早睡早起生活作息规律。

(二)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由于现在交通通讯工具的发达,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大量的“宅男”“宅女”,他们吃饭叫外卖,有些外卖甚至可以送到寝室宿舍里,购物靠淘宝,终日呆在屋内不进行运动与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有蓬勃的气质和活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如每天跑步,和同伴打球,爬山踏青等户外活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坚,刘立清,韩飞.中美两国学校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比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4):86.88硕士学位论文

[2]翁永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课改效应的检验指标川.’湖北体育科技.2005(2):124-126硕士学位论文

第3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现状;成因

作者简介:张亚男(1981-),女,黑龙冈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讲师。(辽宁 阜新 123000)张慧慧(1982-),女,辽宁锦州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测绘系,讲师。(辽宁 沈阳 110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提升研究”(项目编号:GXDJ2013-B0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97-02

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既是学生党员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一所高校综合能力的精炼表现;既需要学生党员本身的内在修养,又需要良好的校园氛围熏陶。所以,对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对学生党员的强化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员应具备的理论素养

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评价是高校学生党员的重要指标。中明确规定大学生党员应该具备的一系列要求,其中基本要求就是对大学生党员的基本素养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群体里,大学生党员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养。

1.较高的自身思想素质

学生党员的自身思想素质包括身心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而身心素质又是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一名大学生,要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神贯注投入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中,不但要有健壮的体格,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各种困难,并且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而与此同时,对其政治思想素养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自觉抵制历史以及西方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同学,服务社会。更要主动并强烈抵御拜金思想、利己主义等一系列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反对腐败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内涵,对广大党员理论素养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2]

2.丰富的基础文化底蕴

在十中强调,高校学生党员应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之余,要增强自己的人文修养,使自己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道德涵养。事实上,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全党特别是高校学生党员的学习,因为,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改革开放伊始,党中央就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善于从各方面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争做全方位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3.过硬的专业素质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也在不断前进。当今社会是一个急需专业性创造人才的社会,我们必须从社会的角度去强化自己的素养。学习新文化则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生存方式,学习新技能也是我们人生的必经之路。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水平,才能在高校以及今后的社会上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大学生要想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进步,就必须让自己拥有过硬的专业文化素质。

4.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中明确表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领导地位确定了党员不仅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领导艺术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崇高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才能带领广大学生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1]

二、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现状

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提升,是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关键所在。面对当前复杂纷繁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各种思想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深刻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深化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党性观念。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政治理论学习,能够关注时事政策的变化但缺乏对党的基本理论的系统把握。其主要表现为:

1.入党动机趋于世俗化

转型期的社会对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趋向世俗化。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党员入党的动机只是为了自身能够更好地在高校以及今后的社会中发展,只是为了自己以后所谓的“仕途”能够更加通畅。现如今,很多党员入党的动机不再是为了祖国的更好发展,不再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2.组织观念不够强烈,模范带头作用不够

部分学生党员组织观念不够强烈,对党员身份和主体地位认识不够,一些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动作用不够。党的十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为高校学生党建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心,有关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的一系列因素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点。

3.学习缺乏主动性,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

一些学生党员学习缺乏主动性,对理论学习是被动接受,不够关注时事;在面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时,缺乏理性的观念、正确的认识、政治的立场,容易感性判断,导致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固。对于高校学生党员来说,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主动学习国家时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党员的现状却是缺乏学习主动性,对社会热点问题漠不关心,做事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三、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现状的成因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3]每年高校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人数超过全国发展的三分之一,但是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偏低,这一问题应该受到高校党建工作者及高校所有党员的高度重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下:

1.入党动机不纯,政治思想不成熟,党性观念薄弱

现在有许多大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抱着入了党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发展的想法才去入党。入党带有功利性、投机性,入党之后,即使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仍然没有完全入党。由于入党动机不端正,导致自己的党员先锋作用不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坚定,没有强烈的组织纪律性,从而学习上不思进取,对党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义务和宗旨,甚至有些党员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对社会问题和国内、国际大事一概不理,认为那都是与自己无关的。

2.学习态度松懈,理论水平不高,自身认识不清楚

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学习态度松懈,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以及对自身党性思想的要求不高,只注重于学习专业知识。即使他们在入党前对党的理论知识有了初步学习,但在入党后就放松了自己,未能继续深入系统地学习,导致其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对党的宗旨、理想也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进而使这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对其他同学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党员的先进性在他们身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对党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也不够坚定,因此不能时刻提醒自己应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更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4]

3.社会不良风气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社会风气即社会群体的风尚习气,是指人们集体惯有的偏好和行事习惯,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和审美等多方面,是社会群体意识的外化和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高校是大学生党员乃至所有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阶梯,也是高校学生价值观、事业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高校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以及党性思想没有稳定的基础,很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的干扰,意识形态被扭曲。

4.基层党组织教育力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名党员,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的党组织,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但是很多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教育不够,也不够重视,更没有建立完善的系统和教育机制。这对于刚刚入党的新党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些学生党员本身应有的理论素养就不高,对自己的要求无法做到高标准,就会偏离一名真正优秀党员应有的轨道。随着学生党员的不断扩大,党支部对于党员的再教育日益松散,无严格规定的理论学习制度,学生党员既不清楚理论学习的要求,也没有参加理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导致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或处于停滞状态。[5]所以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以有利于对党员进行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为目标,科学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配备齐整负责人员。[6]

四、结束语

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学习需要形成分层次、分阶段的体系,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党的理论知识以及国外先进理论也需要以不同的载体和丰富的教育形式向学生展现,通过学习促进理论素养提升,建立学生党员考评和监督机制,及时检验和监督党员教育培养效果,使理论素养提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构建并拓展学生党员素质提升实践平台,在实践中砥砺党性,以实践育人的视角促进党员理论素养提升,进而全面提高和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建立全新的体系,适应新社会新时代的要求,完成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培养出能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使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明.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素质现状与培养方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75-77.

[2]刘光峰,曾以林.关于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问题调查分析[J].党史文苑,2006,(22):36-37.

[3]郝艳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索[J].党政论坛,2012,(10):58-60.

[4]刘树道,安涛.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的理论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12.

第4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中体育理论教学 重要性 措施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体育教学的任务: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体育与健康课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讲授,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得不到科学的锻炼,无法实现“终身体育”的锻炼目标。

由此可见,要使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有大幅度提高,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完成中学体育教学任务,就有必要在督促中学生抓紧体格锻炼的同时,开展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和锻炼,从而减轻学生自我揣摩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伤害。

体育理论课上主要在室内讲授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卫生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其比赛规则、技术与战术等内容。

一、高中体育理论教学的现状

1.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严重不足。

高中体育教学的学时设置中,除安排个别课时的保健生理教学外,主要是室外课的术科教学,所以体育理论课时不足,无法使学生学到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进而全面地提高文化素质,导致体育理论课教学质量低下。

2.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够切合学生实际。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理论知识的贫乏极大地影响了锻炼的积极性,其主要原因如下:

(1)高中生缺乏从事体育运动的必要基础理论知识与卫生保健常识的指导,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往往凭着年纪轻、冲动行事,结果事与愿违,发生伤害事故,但不知道如何现场处理,如何恢复。

(2)对体育运动项目规则知之甚少,无法有效地进行练习比赛。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任何人都会产生各种感觉和明显的生理反应。经常锻炼的人必须知道这些感觉、反应与自身健康的关系,并学会用简单易行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合理地安排锻炼形式和运动负荷。但在现行体育理论教学中,由于课时少、教师素质偏低等种种原因,致使体育理论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这样的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体育理论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素质教育是采用教育手段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形式。体育理论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高中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促进了高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改革开放向纵深迅速延伸的今天,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跨世纪并能适应高科技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同时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体育教育历来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和审美观;使高中生具有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胸怀大志,树立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远大志向。要采用丰富的典型事例,这样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这方面的事例在体育界可以说比比皆是,如中国女排勇敢顽强摘取“五连冠”的事迹;郎平听从祖国召唤,离家别子,甘愿承担巨大经济损失回国执教,重振中国女排雄风的优秀事迹,等等。

2.提高了高中生的文化素养。

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育专业中有许多课程,如体育心理学、体育史、学校体育学等,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因此,通过体育理论教学,高中生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

3.提高了高中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重视身体锻炼的形式,忽视体育科学知识的指导教育,未认识到体育科学知识是身心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实,学生体育实践的实效性、长期性和心理状态的调整、发展需要相应的体育科学知识作指导,这是因为高中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才能对运动本身,运动技术、技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锻炼自觉性,更快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如何锻炼身体的科学原理、原则和体质评价方法、心理评价方法等科学知识,使他们利用科学知识进行体育运动,提高健身意识和心理承受力,并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

三、加强体育理论教学的措施

1.合理利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时数。

首先,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教学时数;其次,合理利用雨雪天气进行室内体育理论教学,征集体育理论课时,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给予技术、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2.举办体育理论知识讲座。

体育理论知识讲座是体育理论课的补充,它是根据教育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3.抓住时机,个别指导。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已日趋成熟,具有自主学习与训练的能力,但在学习、训练中他们必然会碰到许多问题。对此,教师应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询问并予以解释,还要鼓励学生经常带着问题来找自己,因为个别辅导效果往往好于课堂教学。

4.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

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包括以下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生物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运动训练学和卫生保健学等知识;掌握各主要运动项目的有关专项理论及其比赛规则;具备社会学、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一个优秀的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须相应地发展变化。由过去的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全面发展;由简单的“示范型”向具备高素质的“智能型”过渡。

第5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学生素质,体育竞技

 

一、传统小学体育课的弊端简析

(一)课程设计的不合理

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仍是沿用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其内容仅仅为不断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忽略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男生与女生在体育爱好方面是有较大差异的,男生通常偏向一些剧烈运动,例如足球、篮球之类;而对于女生而言则更喜欢温和的体育运动,如羽毛球、跳绳等。因此,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不能将全班同学等同视之,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而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

(二)体育目标的不合理定位

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来看,时至今日,不乏大型体育盛会的举办,但仍存在不少人对体育活动存在误解。他们总把体育归为一种单纯的竞技项目,而忽略的体育活动的本质,即身体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不仅应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个人成就,而是更加关注它给我们带来的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亦是如此,体育教师不应单纯地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该变传统以分数衡量体育成果的观念,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课地位的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这尤其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当代的学生为了升学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挤压其课余活动时间,小学生亦难逃与此。更有甚者,一些小学教师为了小学生小升初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占用学生的体育课时间,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对学生的今后发展也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小学体育课对学生素质培养若干建议

(一)重视体育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对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随着世界上各重大体育盛会的连连举办,各小学的体育活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这就为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对体育的认知并不成熟,大多数人在观看这些竞技活动时总是忽略运动给选手带来的快乐而关注各选手的运动成绩。论文格式,体育竞技。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容易影响小学生对体育的看法,造成他们在体育中一位求胜的心态,从而忽略了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进取心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教导小学生不应一味看中比赛成绩,当然,成绩可以反映竞赛的一方面,但不是竞赛的全部,我们应通过竞赛的成绩激励自身奋发向上。2、加强对小学生顽强意志的锻炼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锻炼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见的,而是要通过长时期的锻炼才可达到的。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顽强的意志品质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素质,因此,对于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在体育锻炼或是竞技中,小学生必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同时必然也要面对承受失败的压力。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此可知,在校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难、勇敢面对失败后,其意志品质必然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注意对小学生意志的锻炼,鼓励其在失败中仍能享受体育的乐趣。(二)在追求身体满足的同时关注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1、帮助小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体育并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就能达成其效果的,而是要求小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教小学生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2、在体育活动中注重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锻炼小学生身体素质之余多加关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生长的萌芽期,其对外界的认知能力仍要依靠外界的正确引导,同时,由于其年龄小的特点,造成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针对这些,体育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体育竞技活动,如拔河、球类比赛等,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团队精神的力量并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3、指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继续营养的补充以及强悍的身体。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于上面提到的,体育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多参加课余的体育活动,但仍应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应指引小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以免造成身体损伤等不良后果。论文格式,体育竞技。

三、小结

综上所述,注重体育课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因此,各小学、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小学生积极开展他们所爱好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放松身心,劳逸结合,从而促进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当前兰州市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竺航;;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周坤;论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第6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摘 要 通过对太原市成成中学生体质进行分析研究,从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对不同年级之间、不同性别之间学生体质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学及阳光体育运动的进一步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字 体质数据 体育教学 阳光体育

一、研究目的

成成中学为了更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测评活动中根据教育部、省、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在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2009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工作。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成成中学上报国家中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敏感期,在这一阶段有目的、科学的锻炼能使身体素质得到合理的发展和提高。通过对中学生体质监测成绩的调查研究能够及时发现中学生身体素质发育发展的状况,掌握学生体质健康动态,以期为学校体育教学更好的开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成成中学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段划分为高中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龄段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电子期刊室以及互联网查阅相关的论文、论著、杂志、期刊,从中获取相关文献资料,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指标测量法

使用统一配发的中学生体质监测器材,测试指标和方法严格按规定进行。测试仪器有电子身高计、电子体重计、秒表、软式排球、实心球等;测试指标分为形态、素质两大类。分别为身高、体重、身体素质耐力类项目(800/1000m)、身体素质柔韧、力量类项目(前抛实心球)、身体素质速度、灵敏类类项目(排球垫球)五项指标。

3.数理统计法

数据均利用Excel2003、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部三个年级整体情况分析

1.高一、高二、高三年级身高体重测试结果比较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范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它可以间接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

图1 身高体重测试结果比较

由图1可见,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在身体形态等级之间存在差异(p

2.高一、高二、高三年级耐力类项目测试结果比较(800/1000m)

身体素质耐力类项目(800/1000m)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中生心肺耐力的水平。

图2 高一、高二、高三年级耐力类项目测试结果比较(800/1000m)

由图2可见,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在身体素质耐力类项目测试结果比较中年级之间存在差异(p

3.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柔韧、力量类项目测试结果比较(前抛实心球)

身体素质柔韧、力量类项目(前抛实心球)反映学生上肢爆发力,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

图3 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柔韧、力量类项目测试结果比较(前抛实心球)

由图3可见,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在身体素质柔韧、力量类项目测试结果比较(前抛实心球)中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4.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速度、灵敏类类项目测试结果比较(软式排球)

身体素质速度、灵敏类类项目(排球垫球)反映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相应项目的运动能力。

图4 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速度、灵敏类类项目测试结果比较(软式排球)

由图4可见,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在身体素质速度、灵敏类类项目测试结果比较中年级之间存在差异(p

(二)高一年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1.高一年级身高体重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图5 高一年级身高体重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由图5可见,高一年级身高体重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2.高一年级柔韧、力量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图6 高一年级柔韧、力量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由图6可见,高一年级柔韧、力量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三)高二年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1.高二年级耐力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图7 高二年级耐力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由图7可见,高二年级耐力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2.高二年级速度、灵敏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图8 高二年级速度、灵敏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由图8可见,高二年级速度、灵敏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差异显著(p

(四)高三年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1.高三年级身高体重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图9 高三年级身高体重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由图9可见,高三年级身高体重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2.高三年级柔韧、力量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图10 高三年级柔韧、力量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

由图10可见,高三年级柔韧、力量类项目等级测试结果性别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耐力类项目、体素质柔韧、力量类项目方面需要加强,学生速度、灵敏类类项目测试结果情况不错。

2.女生在柔韧、力量等级测试结果在及格这个等级和男生出现明显反差,女生的肌肉力量素质、肌肉耐力素质明显低于男生;女生在柔韧、力量等级测试结果在及格这个等级和男生出现明显反差,女生的力量素质明显低于男生;从整体情况分析男生、女生在速度、灵敏身体素质方面较好。

3.学生耐力素质总体情况较好;初中生耐力素质总体情况很好,明显高于高中生耐力素质;学生速度、灵敏类类项目、身体素质柔韧、力量类项目测试结果情况不错。

(二)建议

1.对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的营养与健康进行及时科学引导,较低体重占较高比例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相符,同时注意加强各项身体素质敏感期锻炼。

2.在教学中针对女生的现状,合理设置运动项目以期加强女生上肢、肩带、腰腹背肌力量素质薄弱环节;男生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发展肌肉的绝对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等。

3.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性别差异设置相应运动项目提高学生心肺耐力素质,同时要有意识培养女生自觉、主动、积极的锻炼意识,以期有效调动她们参与耐力素质练习。

4.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富有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如现在开设模块教学,尽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科性兴趣,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实现学校健康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昌武.当前在校学生的肺活量现状与对策[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127-129.

第7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学生体质数据与江苏省大学生体质数据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男女学生身体形态、身高、体重指标均值与江苏省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生理机能肺活量、台阶试验指标均值低于江苏省大学生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身体素质握力、lmin仰卧起坐、立定跳远、1000m(男)、800m(女)与50m均值与江苏省大学生均值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本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较好。但力量与耐力素质较差。针对本院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群体体育与健康意识,注重大学生力量与耐力素质训练,营造与挖掘学院体育与资源等途径。

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推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是体育教师承担的重要责任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运动联合会召开了“健康促进与身体运动”为主题的会议,大会敦促各国政府把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作为健康与政策的组成部分[C17。

1研究对象与方法1. 1研究对象

利用中术期刊网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按照国民体质测试手册的要求进行大学生体质测量,采集指标数据。使用上海中胜科教设备有限公司身高体重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握力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立定跳远测试仪、台阶脉搏测试仪对805名学生进行测试。

采用高校体育软件V2005版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 1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健康标准测试总成绩统计

[1]

2. 2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体质测试分项平均成绩

2. 3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与江苏省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2. 3. 1身体形态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中身高、体重均值与江苏省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反映我院大学生身材较匀称,体重在比较合适的范围。

2.3.2生理机能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生理机能指标中肺活量、台阶试验均值均低于江苏省大学生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我院大学生呼吸机能水平偏低,心血管机能水平尽管接近良好线,但仍然低于江苏省大学生平均水平[4]

2. 3. 3身体素质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我院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值均低于江苏省大学生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较差。

[2]

3结论与建议

3. 1结论

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侧试及格率为91. 300,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较好;身体形态指标值与江苏省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与江苏省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是心肺功能与速度、耐力素质水平偏低。

3. 2建议

3. 2. 1提升大学生群体体育与健康意识

通过体育科技宣传、体质健康测试、体质健康咨询、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欣赏活动等途径,强化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全面理解体育的价值,增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s}。

3.2.2注重大学生力量与耐力素质训练

针对我院大学生力量与耐力素质水平偏低的实际,可通过体育课教学内容增加力量与耐力项目、课外举行各种力量与耐力项目竞赛、在球类、健美操、武术等项目竞赛活动中增加力量与耐力项目、开展力量与耐力项目“达标”活动等途径,全面提高我院大学生力量与耐力素质图。

3. 2. 3营造与挖掘学院体育与资源

第8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武术 高职院校 普及推广 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6(a)-0000-00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Martial Arts Populariz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U Zong-Hai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 yang Henan 473009)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determines the popularized feasibility of martial arts in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o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open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s, public elective martial arts practice, practice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martial arts culture and art festival, martial arts culture education shows the way to popularize martial arts culture education, such as through the martial art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 qualified applied technology talent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 martial ar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pulariz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1

随着社会发展、工业改革,“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制造业大国,带动了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带动了应用型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已经占居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基本上已经发展到了与高中教育的完全对接,注册入学,高职生的数量迅速扩充,而高职生个人自身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自身修养、文化品德等良莠不齐,在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需要给学生补充其它层面短板知识,而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文化,恰好能在对学生强身健体、人文精神教育、品德修养形成等方面进行有益的补充,所以,武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普及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形势价值。

1 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分析

1.1 学校现状分析

1.1.1 学校数量庞大

随着高级职业应用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推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施,带动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迅速发展。当前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60%以上。尤其是各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都在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地方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型人才。

1.1.2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高等职业院校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学校基础设施条件配套跟不上。一部分高职院校是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升格上来的,原有的教学设施条件、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师资力量等,不能跟上高职教育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由于职业技术学习的需要,更多的是需要建设实训场地、实验室,原有的教学设施条件大都不能满足迅速扩招带来的学生压力,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

1.2 学生现状分析

1.2.1 学生生源广

高职院校招生广泛,学生来源大致四个方面: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普通高级职业中学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部分社会青年;学生可以通过普通高招考试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单招考试两种途径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1.2.2 文化层次低

随着专科高职录取制度的改革,录取批次合并不分档,高职生基本上形成了目前的注册入学的地步。学生在文化层次上基本上是高中的中下等层次的学生,文化层次上相对较低,尤其是数学、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这对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形成影响比较大。

1.2.3 动手能力强

学生文化知识低的同时,该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恰好适合发展专业技术能力学习。而高职院校本身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要求的不是很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技术水平要求的比较高,这也符合了青年学生走向职业院校学习应用技术的客观规律。

1.2.4 内涵修养欠缺

目前我国的高中教育大部分还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有着高考指挥棒的,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都在主要考试科目上下功夫。考入高职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学生自学能力,自制力差,这些学生更加缺乏人文素质文化修养,所以,在高职教育阶段,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2.5 身体素质较差

高中阶段,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水平比较差,学习压力大,休息不够、营养跟不上,高中阶段又是青年学生长身体的黄金阶段,各方面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学生整体上的身体素质较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从事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所以在高职教育阶段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教育,训练适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身体素质发展,更好地投入到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工作。

2 武术的教育功能

2.1 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

武术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尤其作为河南省,武术的少林和太极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作为每一个公民,青少年学生,都有义务和责任去继承和传播武术文化,促进武术文化精神的发扬光大。

2.2 武术促进人文素质教育

武术在培养青年学生的武德、肝胆相照、行侠仗义、拔刀相助等一直品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传播着满满的正能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人文关怀。用武术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用武德精神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广大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成长。

2.3 武术加强学生体育锻炼

武术运动是体育课程教育的一部分,强身健体是体育运动项目的主要功能之一,武术更是尤为重要,它需要通过身体的运动或者借助于器械进行展示,通过肢体运动、呼吸调整、心神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武术运动提高自身的力量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耐力素质,全面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4 武术文化给学生形成终身教育

武术运动过程中,人体自身的参与度比较大,但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动作自动化后不容易忘掉,无论何时何地需要时随时可以信手掂来,容易形成终身教育。武术运动因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学习对象广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这也为学生形成武术运动的终身教育奠定了基础。

3 武术在高职院校普及开展方式

3.1 开展理论知识教育

开设武术理论教育课程,可以在大一公共普修课程中,也可以在是大二学生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武术文化的历史、产生背景、演变过程、当展等知识的学习,以及主要武术项目像少林和太极知识介绍等。通过理论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武术文化素质,培养学生武德的品质,树立做人耿直、友善、团结、诚心的标准。

3.2 武术实践教学普修课程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武术实践教学学习,以太极拳或者一整套武术动作为主线,传播武术基本功教学,通过武术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拓展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全面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3 武术实践教学专修课程

在大二开设武术专修课程学习,让广大武术爱好者能够继续进行武术学习,提高功夫,达到精益求精、身心合一。使有深入钻研武术的学生有继续进行学习的机会,这部分学生很有可能是以后传播武术文化的中坚力量,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进行继续学习、演练、传播武术文化。

3.4 武术协会社团文化建设

对学生进行课余武术文化教育熏陶,课堂上的教育毕竟是有限时间内的教育,在高职教育阶段,学生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组建各种“武术协会”(像太极拳协会、散打协会、双截棍协会、跆拳道协会、少林拳协会等等)或者各种“武术俱乐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定期开展社团文化生活、指导社团武术学习、武术技术切磋、探讨学习进步。针对武术学习成果,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展示与汇报表演,提高武术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武术文化的学习中去。同时可以考虑和学生第二课程素质拓展训练文化教育的学分相结合,既能促进学生自发地参与到武术文化的学习中,也能得到一定的课程学习学分,以顺利完成大学整体学业。

3.5 武术文化教育展示

通过定期举办形式各异的武术文化活动比赛,促进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校园文化的拳头影响力,提高武术文化育人作用。开展文化活动教育节,集中展示武术文化教育,进行武术功夫展示汇报与表演。迎新生晚会、元旦晚会、武术节晚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晚会等,通过表演展示、传播武术文化的魅力,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加入到武术文化人的队伍中来,学习、传播、发展传统民族文化。

4 结语

当前高职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国制造”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助燃剂,而高职院校自设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层次、身体素质等水平参差不齐,要全面提高高职生的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推动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普及推广武术教育是唯一的捷径。武术文化不但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传承优良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职院校推广普及武术文化教学具有切实可行的现实意义,可以通过开展武术文化理论教育、武术实践教学普修课程、武术实践教学专修课程、武术社团文化业余学习、开展武术文化艺术节等途径进行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播发展,促进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宗海.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性体育的理论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00-102.

[2] 王春明.武术教学中加强武术文化教育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3(7):114-116.

[3] 梁丽杰.浅谈高职武术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07;209.

第9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文

关健词:高师奋共体育课体育理论现状重要性付策

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识渊博、普于创新、体魄强壮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高师教育必须进行素质教育改革。高师公共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而作为公共体育课程不可分割部分的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一、离师公体课体,理论教学的现状

1.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无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

根据研究发现,高师体育自建国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建立起具有师范特性的理论体系,致使高师公共体育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其他院校的体育没有区别,抹杀了高师公共体育课应有的特性。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都应有深厚的理论荃础,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适合高师体育的教材。而现行体育教材大都是体育院系通用教材的翻版,根本体现不出一般大学生体育的特点,更别说高师了。

2.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课程教学时数是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大约每学期4-5学时),这一比例对于庞大的体育理论体系来说显然太少了,尽管如此,不少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课时还一压再压,有的每学期安排1-2学时,有的把它当成机动课。而特别是在大学扩招后,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室排课紧张的情况下干脆取消了理论课教学.体育理论教学课时的不足,无法使学生学到丰,的理论知识,从而无法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

3.体育理论教学的质t低下

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据了解,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出现了在理论课时照本宣读或圈定重点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的就是大学扩招后.教室安排紧张,往往100-200人甚至400人合班上理论大课。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其教学质t可想而知。

二、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理论课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荃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等内容的课.体育理论课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要性的认识,启迪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不是实践课可比的,甚至对学生在一生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是我国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体育理论教学在高师素质教育中起粉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发展培养,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形式。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体育是高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体育教学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高师公共体育之一的理论课教学对高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高师教育最好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高师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家质.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对体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的介绍,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奖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笑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远大志向.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体育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位得如何欣赏比赛,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从而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为我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服务.

(2)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科学文化家质、劳动技能家质的提高.体育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分出许多分支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经营管理学等等.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可以成为一些学生的主攻对象。体育也是一种产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而且前景广阔.它必然会吸引大批人才为之服务,当然要进人这一领域就必须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因此对高师学生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我们高师学生的竟争力,拓宽了择业面。

2.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高师师范性特点的需要.高师公共体育课是高师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师学生的未来职业是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贵.加强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弄清体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这就促使他们工作后能正确对待体育,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外,还可以教会学生怎样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以及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以便他们工作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3)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改变当前体育现状的需要.全民健身提了那么多年,全民素质还不见提高.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体育课,学生体质还那么差,原因何在?众所周知,体育在中国历来是不受人重视的,人们的思维已定型,观念难转变.这一切对整个国民家质的提高是十分有害的。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国现有260余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超过100万,每年有近30万毕业生加人教师队伍.教师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不是其他职业可比的,他们可以影响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几代人。加强我们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转变他们的体育观念.他们担任教师后,其行为可以对学生起好的榜样作用。其一,可以指导他们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其二,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的学生会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变得人人喜欢体育,人人热爱体育运动.那么若干年后高师培养的老师已遍及每一个学校,他们在那里传播先进的体育思想.如此一来不是全社会都变得重视体育了吗?全民健身不就得以实现了吗?

三、加强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对策

1.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具有师范性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单独编写体育教材.高师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高师公共体育应与其他高校体育有所差别。高师公共体育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寻求理论上的突破,进行创新性体育理论建设,形成具有师范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体育教材建设.编写适合师范教育的体育教科书。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才会有所发展。

2.增加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丰畜、知识面广,包括体育的墓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即使是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执行也是远远不够的.高师公共体育与其他高校体育不同,这是它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必须增加商师公共体育课的次数,相应的更要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次数。高师公共体育理论课应该用大部分的课时来开设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与德育、体育与智育以及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科学锻炼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等专题.事实上,很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的师范系统的学校,体育课的学时都比一般高校多。

3.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素养,建立商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搞好高师公共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关链在于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师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一些新型的教学棋式的诞生,高师体育教师应该由过去的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全面发展,由简单的“示范性”转变为具备高素质的“智能性”.由此高师体育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搞好科研,提高自身的体育理论家养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和提高教学质t,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4.利用校园媒体进行体育理论宜传.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站和宜传部,甚至每一间教室、学生寝室都有电视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利用学校宜传部办体育墙报、体育知识展板等,以加强体育理论宜传.还可以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举办体育节、体育周等,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有奖问答等。以此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调动大学生自觉实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体育理论教学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