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心理学范文

环境心理学精选(九篇)

环境心理学

第1篇:环境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环境心理学;应用

一、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心理学概念

(一)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其设计和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整体的环境工程,是对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等融合起来的一个设计形式。环境艺术设计是把环境和艺术两个领域结合起来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兴起提升了环境设计的标准。

(二)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就是以心理学的方式对环境进行探讨,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和研究问题,环境心理学非常注重生活与人工环境中的心理倾向,它是心理学的一部分。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

在环境艺术而设计中,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的心理需求不断提升,环境心理学的应用程度也越来越深入,环境心理学中的相关思想和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逐步应用起来。

(一)安全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空间设计中,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出来的环境空间,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我们在平常的设计中,对于不同形状空间的设计感受是不一样的,例如圆形的空间给人的感觉比较和谐,矩形的空间,会让人内心感到一种稳定,长度、宽度的设计不同,组合成的空间特点也会有差异,在一定情况下,这种不同的空间差异感受会因人而异。安全性是人们在空间设计中比较追求的一种感受,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设计而言,人们在空间中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美感的享受,起码的安全感是必须的。一般情况下,空旷的空间会让人内心感觉比较迷茫,缺乏安全感,空间设计相对紧凑,会带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包围氛围,这就是一种安全性的保证。当然,一味的追求安全感和空间紧凑度,容易造成空间的拥挤,所以,过犹不及,安全性设计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空间,形状等等,分析人心里需求,结合安全性空间设计思想,形成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

(二)私密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私密性是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的需要。对于私密性的要求是人出于本能的一种要求,任何人都需要有一个自身的私密空间,来释放不愿意被他人关注到的一种情感,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私密性空间的存在,对于人而言是一种心理上的解脱。空间设计中,私密性的心理的诉求,表现的也是非常突出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环境空间,设计者往往会留出一定的私密空间,让人能够在寻求一种私密性体验感受的同时,对这个空间的存在产生一种诉求,并且能够充分运用起来。事实上,私密性空间的存在和带来的感受,是根据人的心理需求特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都存在有一个无形的空间,供我们支配,随我们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个人空间”的存在其实是人的私密性的一种保证和体现,人的心理距离的存在体现了一种私密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层次需求,这也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私密性心理特点的应用。

(三)向光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向光性是人的一种视觉本能,当人们在空间内行动时,往往会存在一种由暗处向明处的行动趋向,同时,黑暗带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心理,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向光性来促进人们的心理安全感满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这种向光性的设计也是比较突出的,在空间设计中,要充分分析空间照明带来的导向作用,针对环境设计的空间情况不同,选择更加适合空间照明的设计方案,在空间内部设计中,要注重多种设计元素的整合,既保证空间位置安全性的设计,又能够满足人心理需求中对向光性的满足。

三、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心理学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综合到环境、工程、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和表现是一种外化的形式,而这种外化形式对人的要求的满足,还要有心理学知识的支撑。

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讲,环境心理学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依据,环境设计中,什么样的设计标准和理念能够更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这些都需要从环境心理学的额角度来揣度人的心理需求标准。人对环境空间的设计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通过环境心理学形成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把这种理论和具体的设计方案标准相结合,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人心理需求的满足。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心理学的结合还要带有一定的时代性,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和人们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时展带来的种种变化需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对时代变化的适应性,以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需求。

四、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中,环境心理学的变化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的标准,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方向。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海微.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8)

第2篇:环境心理学范文

环境心理学这门近几十年兴起的崭新学科,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特别的思考和创作角度,有助于建筑师正确地理解建筑和建筑设计。本文结合环境心理学的观点,从人本和环境的角度尝试分析建筑的环境意义、环境性属性,以及如何选择合理的建筑,提倡在实践中重视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应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建筑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的人类社会中,建筑首先是与人密切联系的,其次建筑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其他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建筑环境的不理想还十分普遍。

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的玻璃幕墙建筑比比皆是,光污染无处不在,以及由于中国社会急剧城市化的潮流,越来越密集的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的交通、水电、绿化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不堪负荷,这些现象都提醒着我们必须重视建筑的环境性意义。从本质上看,人的需求是所有事物的核心,是所有活动的原动力,而人的需求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心理需求,包括温饱、舒适、欢乐、感动、满足等等,而建筑不能被吃不能被穿,它的核心作用就是提供人类活动或感受的情景(也可以理解为“心理环境”)。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指出,“环境或者行为背景能够对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微妙而有力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从业者认识到建筑的环境意义和心理学意义,环境心理学逐渐成为建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建筑作为最重要的环境组成部分之一,对人有不可忽视的心理影响。环境心理学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逐步成为建筑设计和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环境心理学属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符号学等学科的内容。把建筑以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令建筑师跳出对建筑体的自恋,而真正地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创造建筑。要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建筑,密斯•凡德罗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和雅马萨奇设计的PruittIgoe居住区是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它们都在设计完成时曾获得业内对其构思的赞誉,但是在使用上却都面临了预料不到的失败,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从人本观点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建筑作为一种特定的环境,具有物质性、人文性、象征性三大要素。建筑的物质性在于,建筑以土、木、金属等建筑材料建造而成,一般具有较大的体量,是环境中最显眼的固定物质元素,是环境影响心理的最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建筑的人文性在于,它与人类的社会性质、生活习惯、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建筑的实现,往往与有关投资者、决策者的民族、教育、社会身份密切相关,而建筑既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组成。建筑的象征性在于,建筑是人类生活的集中体现。建筑和生活中的“行为”共同结合形成了某种具有特定意义和形象的整体,在心理学中称为一种“完形体”,又被称为“格式塔”,而建筑作为这种格式塔中最显著和易感受的元素,从而具备了最主要的象征意义。建筑的三大环境性要素中,物质性是基础,人文性是导向,而象征性是建筑的结论和灵魂。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动觉、温觉等心理感知的方式来认知建筑、评判建筑,而建筑通过象征性集中表述它的涵义,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影响人的行为。

根据对心理的影响,建筑的三种环境性要素分别包含不同的具体内容和不同的作用角度。其中,建筑的物质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空间、质感、隐喻三大类;人文性对建筑的形成和存在的导向可以归纳为三方面:民族、时代、地域;象征性可以归纳为功能性质、级别、亲密性三大类。三者当中,象征性是整个机制的核心,可以看作是建筑的译码系统,而象征性的强与弱关键在于建筑体(即物质)与生活(即人文)的契合程度。建筑设计可以理解为一个不断构想、选择的过程,除了在理论上对建筑进行心理学的理解分析,更重要的是在设计实践上正确地应用这些理解,对建筑进行恰当的“选择”。首先要认识到,以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为目的,理解“人——行为”的需要,是建筑设计的基点所在。由于人与人存在差异性,建筑也必然存在不同的风格和形式,与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相适应。只有尊重民族性、地域性,尊重建筑的个性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避免完全套用“标准模型”,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才是真正的尊重“人”。美国建筑理论家阿摩斯•拉普卜特就曾以印第安的莫蒂隆人为例,说明了建筑与文化冲突带来的困惑。

具体而言,建筑的“选择”过程具有环境必然性和个体偶然性二重因素。民族、时代、地域、经济、功能等客观的可分析的环境背景就是建筑设计的环境必然性,建筑师的首要工作就是正确地归纳和寻找出这种环境必然性。而个体偶然性指建筑的“选择”过程中的一些个别性的不确定性,它往往来自于投资者、决策者的教育背景、身份、个人喜好等,这些因素有一定的不可完全预测的主观性。总的来说,建筑的选择还是呈现有规律的概率,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的结果还是由环境必然性所主导,这是建筑设计的主方向。所以,建筑设计本质上应以满足环境必然性的需求为主,而具体的设计手段应该以象征性为核心和目的来进行。象征性并非仅仅是把建筑贴上几个简单的符号,象征性应该包括由整个建筑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整体特性。而建筑环境的象征性的手法主要可归纳为形象和空间两方面。两种手法的解析可参见表2。在这两方面的成功范例有四,前两者是对形象的象征性手法的成功应用,后两者是对空间的象征性手法利用的良好范例。

第3篇:环境心理学范文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新晨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第4篇:环境心理学范文

在五一节假日期间来西单的人要比平时多很多,不过还是年轻人比较多。年龄大概在30岁以下,女生较多,基本都是以公共交通为主,他们来这的目的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主要为了购物,有很明确想买的东西,顺带看一下别的,这些人经常去的就是明珠,新一代和西单商场,如果是消费水平较高的就更愿意去大悦城,君太,中友。第二种是主要为了和朋友小聚,顺带逛一下,这些人喜欢去的地方与第一种相同。因为是假期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比平时也多了很多,而且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一起来,以开私家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他们来这的目的大概都是为了有目的性的购物,这些人更青睐于大悦城,君太和中友,这些商场不仅有地下停车位,而且凭当日当日消费小票还可以免停车费。在西单,到了吃饭点可以说每家餐馆都是爆满,但个人认为大家最喜欢去的还是像麦当劳,肯德基,吉野家这样的快餐,方便快捷又实惠。

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这一天的观察我发现来西单的人大多都很开心,但是大多也都很浮躁。我认为导致这一不和谐因素的原因之一就是环境,因为是商业区,所以环境必然嘈杂,根据时间的不同(节假日和非节假日)来这里的人多少也不同,人多时就会拥挤,而人少时也只能说不拥挤,在这么大人口密度的环境下,人们的心情肯定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而使人不悦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硬件环境,西单商业区并不算大,但是建筑密度却很高,无论是十几层的大商场还是小片平房商业街都给人楼挨楼,房挨房的感觉,如果只是来这里购物或短时间逛的话就还好,但在这里待时间长了人就会感觉到烦躁。研究表明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建议:像商业街这种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开放式空间应该将楼间距适当的加大,或在两高人口密度区域之间留出一块小广场,已达到舒散人群的作用。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二)

一、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我国高校学生旅游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大学生旅游所带动的消费是目前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来收集资料,对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大学生合理进行旅游消费,并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等提供数据和建议。

二、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中3个QQ群共发放130份调查问卷,填写问卷的分别是大连民族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和其他地区的大三学生,收回111份,回收率85、4%,有效问卷111份,有效率100%。本报告从回收问卷中随机抽取了100份,进行分析,报告最后附有问卷。

三、调查结果

1、大学生旅行消费的态度

提倡旅游的学生占89%,感觉一般的占11%。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是提倡旅游的,它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增广见闻;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不提倡的是0%,相信这也给大学生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机会与挑战。

2、阻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

由上图看出,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因素占60%,闲暇时间占4%,缺少同伴这一因素占4%,以上三个因素都有的占32%。总体而言,资金不足是阻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

3、大学生旅游选择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4、大学生旅游的频率

大学生旅游大多是一年一次,占64%,其次是一学期一次,占24%,频繁旅游的,像两周一次或更多的只占4%,一个月一次的也只有8%。大学生旅游的频率不是很高,旅游企业开发产品时要注意这一点。

5、出游地点的选择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旅游地点多是省内其他城市,占40%,其次是市内,占32%,省外占20%,国外占8%。大学生会想到花费太多,距离远,交通不便等,故有此结果,旅游企业可根据这一旅游有消费心理及现状开发合适产品。

6、出游时间的选择

7、出游同伴的选择

大学生旅游往往是结伴而行,根据调查,男女朋友结伴出行占24%,与家人出行的占16%,与朋友同行的占56%,同学间相互结伴出游的占4%。大部分大学生喜欢与同学出游,男女朋友一同旅游的这部分群体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家是希望通过旅游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8、出游信息的了解

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是通过旅游宣传海报来了解旅游信息的,这部分人群占56%。其他的还有24%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查询来了解的,16%的大学生通过朋友介绍,只有4%的大学生是通过旅行社来了解旅游信息的。旅游企业在旅游宣传海报上不妨多下功夫,让大学生看过海报之后就有想要体验的冲动。

9、每次用于旅游的花费

10、喜欢的出游方式

11、出游动机

通过调查,大部分大学生的出游动机是增长见识,共有48%的大学生,还有的是为了缓解压力,有24%的大学生,结交朋友和其他动机的分别有12%和16%的大学生。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可在增长见闻、休闲解压的产品上下功夫。

12、最关注旅行社哪一项服务

13、旅游景点类型的选择

四、分析总结

通过整理问卷,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分析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

1、很多同学都对外出旅游持积极态度,认为在时间、金钱、交通、等都适宜的条件下,多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会有很多收获,感受不同的景色风光和风俗文化、亲近自然、缓解压力、增长见闻。有时道路交通和旅游景区过于拥挤,可能会造成诸多不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旅游的心情,影响旅游质量,无法得到休闲放松。

2、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朋友推荐,对于上网浏览、媒体广告、主动去旅行社咨询等渠道的采用者较少,亲友间相互推荐旅游信息,对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影响很大。

3、大学生的年平均出行次数较少,多为一年一次;偏爱自驾游。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资金。

4、多数大学生认为适合出行的时间是寒暑假。与节假日相比,寒暑假的假期长,时间充足,更容易出游。平时出游也可以避开大量的人流,方便活动,同时能配合自己的时间。

5、在自然景观、野外探险、体育娱乐健身、民族风情、历史遗留的多种旅游主题并存的今天,大学生选择水乡古镇和海滨岛屿的最多,他们更愿意走进水乡古镇和感受海滨风情。旅行社可以把自然景观作为新的开发趋势。

6、比较大学生的出行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自助游,不仅仅拘泥于旅行社。大家更愿意自己制定路线,安排食宿,这满足了大学生对自由度的需求,能够很好的体现他们的自主性。

7、首先,由于大学生的资金来源于父母和平时打工,其旅游资金有限,对他们而言大部分旅游产品价格过高;而且大学生除了寒暑假其余时间都忙于学业,时间有限,每年的旅游次数不多;节假日时交通过于拥挤,致使这一时段的大学生旅游质量不高,整个旅游过程中最深的影响的在一个“挤”字上,影响下一次旅游选择。以上影响是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像旅行社工作人员尤其是导游的服务态度、旅游线路安排、旅游景点状况、出有距离、同等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

五、决策建议

1、对大学生的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旅游花费比较合理,在此便不再提出建议。

在谈论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看法时,不少同学表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信息,加之部分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而故意作假,大家很多时候易被那些虚假、夸大的旅游宣传广告误导,旅游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还总遇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和服务。另外,在大学生旅游群体的相关权益受到侵犯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建议大学生进行旅游选择时多方面了解信息,综合考虑,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大学生在选择出游伙伴时,多是选择同学、男女朋友,这样的选择可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和父母出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此建议大学生,出游时多考虑考虑是否与父母同行,我们更需要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增进彼此感情。

2、对旅行社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喜欢自助游,通过自己制定路线、安排食宿使旅游贴近自己的意愿,让自己尽情的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旅行社可以根据这一点,向大学生推出自助旅游服务,只提供预定车票、住宿或者配合当地的旅游景点做一些票务上的折扣。

第5篇:环境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教学;心理环境;新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102-02

心理环境是管理心理学的特有概念,它是指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整个生活环境。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对师生教和学的活动直接产生心理影响的那些共同的环境因素,我们将其称之为教学的心理环境。当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不仅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大胆革新,而且还应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优化新课改的教学心理环境,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反思现行的中小学教学,应该说我们还没有彻底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中解脱出来。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管理心理学的层面上来讲,则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环境所造成。多少年来,“分数第一”、“升学唯一”已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而我们的学校教学在社会压力的逼迫下,常常把这种外部的压力转嫁到教育对象中去,乃至于学校教学也形成了令人压抑不安的心理氛围。学生们进入学校如同进了“压力锅”,他们接受的是封闭式的教育、强迫式的管理、填鸭式的灌输、超负荷的作业、连续不断的考试,使得学生们在“书山题海”中痛苦地跋涉。尤其是那些大量的所谓差生,在教师偏激、厌弃和不公正的待遇下,常遭白眼、冷遇,他们视学习为畏途,普遍存有“失败者”的心态。很多学生由于情绪压抑,因而形成抑郁、猜疑、妒忌、对立等病态心理。

在错误教学思想和片面的人才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指导下,很多学校领导至今仍在以各种形式向教师层层下达“升学指标”,并以考分和升学率作为奖惩的“硬件”。在教学管理上,只抓重点,忽视一般;只抓尖子,放弃差生;只抓统考科目,轻视其他学科,加之应试中猜题、押题、作弊,搞升学率排名次评比,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更是起着推波助澜作用。在这种“考分大战”和升学率竞争中,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教学信息相互封锁,工作中互相排斥,缺乏一种真正的团队合作气氛。而那些富有个性、有抱负的教师,教学心境总是不佳,他们的创造才能难以得到充分的施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总是摆脱不了传统模式的束缚。

上述现象表明重视和加强教学心理环境的创建与管理,对我们进行新课改该是多么必要。

过去,我国教育界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已有所涉及。如,有人提出情境教学问题、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等等,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研究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一范围内,并不是教学心理环境的全部内容。因此,从更广阔的视野讨论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与管理,不仅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就应该对它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实现调节和控制。

优化教学心理环境必须从影响师生教和学的活动的那些共同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端正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人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看法。教学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制约着心理环境的性质和方向,左右着师生教学的心理过程。因此,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把端正教学思想作为优化教学心理环境的首要任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和新课程实施纲要,并通过各种舆论宣传,使全校上下逐步摆脱“升学唯一”“分数第一”的心理行为定势,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全面教学、全过程教学和全因素教学的质量管理,摆正教书与育人、教学与发展、主导与主体、课内与课外、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等各种关系。学校领导要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才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改革家的胆略和勇气同一切陈腐教学思想决裂,从根本上净化教学的心理环境。

(二)健全教学目标体系

动机理论指出,需要只有指向一个客体目标的时候,才能成为实在的动机而推动行为。新课程教学目标和学校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国家、学校集体和个体需要的统一,更具有吸引力,它是创建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学校中大多数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努力拼搏时,这种目标的吸引力就显得更为强烈。因此,在创建教学心理环境中,学校领导应通过建立教学目标体系来调节,控制师生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鼓励师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吸引他们对教学愿景的认同。此外,围绕教学目标,还应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把握教学的动态和发展变化的原因,不断调整,及时决策,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心理环境,它们最终总是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体现出来。如果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活动贫乏,那么师生必然会精神疲惫,心理郁闷,教学情绪不佳。因此,在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与管理中,必须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努力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情绪场,让师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严格按国家下达的新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努力把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兼顾起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学生乐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并满足全体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轻松自如而饶有兴趣的学习中体验到探索与成功的欢乐。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要把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科普讲座、举办读书节、艺术节等。总之,只有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才能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多彩自主的活动环境,而这样的心理环境,正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追求。

(四)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指正常状态下教学的规章制度、惯例程序和行为规范。当教学常规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且为大多数人共同实践形成习惯和风气时,它就具有群体压力的意义。例如围绕教学环节制定的“教学六认真”,要求学生的学习规范、课堂常规等,如果这些规范要求已经形成一种心理环境时,就会迫使那些违反常规的少数人不得不顺从集体环境。因此,学校领导者一定要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做到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性。贯彻各类教学常规一定要在严、细、实上下工夫,经常依据常规要求检查指导师生的教学工作,并通过这一途径来达到影响师生心理的目的,使之成为集体舆论的基础。

(五)建立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

重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是当代国际教改的两大潮流之一。教学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师生教学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反映,它是心理环境中最敏感最具有影响力的典型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严格要求与宽容和谐相结合的客观环境,是构建教学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也是获得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学中要改变领导方式,既要面向教学工作,又要面向人际关系。领导者应当关心师生,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心平气和、一视同仁地和师生商讨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交往中领导者与师生应保持在同一水平上的心理接触,要表现出热情、坦率、宽容和涵养自制,努力做到与师生心理沟通、心理相容和心理平衡。这一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总结的那样,学校领导进行个别的、亲切的、友好的和推心置腹的交谈,由此而产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则会使人增添无穷的力量,这种经常性的关注比集中检查更能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心理互动的原则,教师应处理好与领导、与学生的关系,还应处理好师生之间、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通过人际之间这种积极的相互作用,加强集体交往,努力形成团结和谐的教学集体和师生合作的教学氛围。

(六)抓好教风、学风建设

教风和学风是一种带有个性特色的教育心理环境,它具有深刻的强制性和感染力。良好的教风、学风,对那些不符合教学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强制个体与集体的风气相适应,这就是个体对集体或者群体的从众行为。如果个体不采取从众行为与集体风气保持一致,那么他就难以在集体环境中很好地工作和学习了。

在教风建设中,我们应提倡严谨认真之风,教学民主之风,同时还应重视教师的仪表教态问题,这是组成教风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课堂教学气氛乃至整个教学活动都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在学风建设中,尤其要重视班集体学习气氛的建立。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内容以及班级学生的特点,运用教师自己的人格、形象及语言等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各种教育影响因素,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七)营造教学科研氛围

教学科研是推动新课程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并向纵深推进的根本动力,它是创设教学心理环境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为此,学校领导应经常进行高成就的思想发动,帮助教师创造条件,带领教师投入到教改实验中去,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把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在学校科研管理中,要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争鸣,努力创造宽松民主的学术研究氛围。

(八)正确运用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领导者对来自师生或者教师对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它对教和学的活动具有激励或抑制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主体的心理行为往往会受到社会评价的制约。教学评价如能得到正确的运用,将会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师生教学情绪的稳定,激发自尊与自信,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如果教学评价不当,过于苛求或者过多地使用反面评价,则会引起师生失意心理,甚至会出现过敏性焦虑、冷漠、敌对等情绪反应。在运用教学评价时,我们应围绕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从评价的心理效应出发,坚持标准化、公开化和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以正面评价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奖惩结合。

上述因素主要来自学校管理的内部,但是,也不能忽视影响教学心理环境的外部因素,尤其是家庭教育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建设教学心理环境中,我们应坚持系统的观念,全面分析,综合治理,保证教学心理环境在整体上健康良好,进而实现对教学的优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丁志强.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环境心理学范文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等多领域,因此有着众多的别称(如人类生态学、生态心理学、环境行为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等)。[1]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认知,而心理影响着设计的表达。因此,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风景园林涉及城市规划、美学、建筑学、文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多专业融合是其显著的特点。作为风景园林的学生和从业人员,园林设计与工程固然重要,但是任何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没有将环境使用者的心理研究透彻,其职业生涯也无法走的更远。因而,环境心理学已成为很多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在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景观设计与人紧密结合在一起,解决人在场所中的各种需求。

 

笔者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特点,结合五年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试图探索出适合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1、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1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心理学理论知识薄弱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部分基本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涉及到众多的理论和专有名词,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风景园林本科生来说,不可能严格按照心理学和社会学体系去教学,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对于复杂的理论和名词容易混淆,掌握不好;同时,由于各种理论观点在特定的领域都有它们一定的道理,而彼此之间的差异、矛盾甚至对立,让学生分辨起来难度很大,重点也就不容易把握,在学习中容易陷入迷茫。[2]

 

但环境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具有易感性和易操作性。[3]本学科很多知识是在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和总结的,同学们通过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会发现枯燥的理论即是生活中实例的总结和凝练;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许多实例方便操作,容易验证。在讲授时,可以用小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调动课堂氛围。

 

1.2缺乏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环境心理学,又常称为环境建筑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至今,其研究主要针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展开,而对风景园林的相关性理论研究甚少。各大环境心理学的教材中,针对理论的案例分析也主要是建筑或城市规划方面,风景园林的案例不多,因此可供学生学习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少,无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实例场景中进行案例分析,不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2、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的方法总结

 

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总结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于环境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效果,使得学生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中紧密结合。

 

2.1凸显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针对风景园林领域的心理学原理和原则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依托于现有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形成更贴近、更适合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环境心理学教学体系,以指导学生完成风景园林课程设计。课堂上可通过大量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将环境心理学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紧密结合,如在旧城更新中,不重点以整个城市为着眼点,而是缩小尺度,以中山岐江公园和天津万科水晶城等为例,向同学们讲解更新中有选择性的保留场地上的设施对于居民心理上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外部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植物配植、园林色彩、园林照明中的心理学应用规律等。

 

2.2设置“调研”环节,强化课程理论

 

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调研,使得学生在逐渐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心理学相关理论,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维度。

 

学生可根据课堂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作为调研的主题,如人的行为习性、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博物馆的展品寻址、参观模式、博物馆疲劳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问题,社区中的人际交往问题等;针对主题,选择典型的场所、适宜的调研方式、合理的调研人群、适当的时间进行调研。可选择观察、提问、问卷、测验、模拟等方式,尽可能将过程作科学的设计。要求最后提交调研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研方法的设定、过程简述、数据统计结果(附调查问卷、简图等原始资料)和必要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同时制作PPT,进行汇报。

 

2.3授课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环境心理学理论陌生、枯燥,不易于理解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于此,环境心理学课程授课形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旨在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和灵感。比如在讲构造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觉中去,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少女与老妇系列图片进行对比展示,让同学们对枯燥的理论有非常形象的认知,从而记忆深刻;在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的环节,采取让同学们手绘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城阳区认知地图并制作评价地图,从而发现并讨论设计的利与弊;在学习人的行为习性,如左转弯习性、抄近路习性、距离保持等时,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在课堂上实地验证(如静立时人躲避方向的特点),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丰富课堂气氛,还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分析学习之中,亦可带同学们走出课堂,进行实地的观察;课堂上根据调研的内容,让同学们进行PPT讲解,摆脱被动学习的模式,变成老师讲亦可以学生讲,学生调研汇报、老师提问、大家讨论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循环教学发现,早期学生的发现一般较为浅显,总结出的知识也不丰富,但通过师生交流与讨论,后期能得到很好的补充与提高,理论知识也得到加强。

 

在灵活的教学方式下,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往返交替,学生和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欠缺、教学相长,能够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体系,将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变得更有趣味性、更易理解。

第7篇:环境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沈阳建筑大学;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环境心理学概况简介

环境心理学将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同时强调环境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及物质环境的有力影响,并且作为环境的塑造者和使用者的人类,对其所处的环境必将产生心理、行为和生理等方面的反应,并在长期的共生和演变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环境适应自身,或通过改变自身适应环境 [1]。

1.环境知觉和空间认知

人类用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和味觉等感官来接收环境所传达的信息。从环境中获取的这些信息,通过感知者自身的经验,把感知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到其中,形成了人对环境的知觉。空间认识是由一系列复杂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由个人通过该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与位置和现象有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一个容易辨认的环境应有明显的路径、显见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1]。

1)记忆形态

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情绪的状态是由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情绪形式所共同决定的。而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周围环境的情感性质,它决定了与场所相联系的记忆与当时心境心境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个人当时的情绪、绩效[1]。

2)领域性与控制感

个人空间感主要是指人际距离,其与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关。包括: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因此,在环境设计过程中,应当给使用者提供舒适并安全的距离。

私密性包括4 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与保留。这是一种能动的过程,主要是需给使用者提供可选择的机会。因此,在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为使用者提供私密性。领域有3 个类型:首要领域、次要领域及公共领域。领域有2 个作用:安定与认同感还有家的感觉。建立领域可以让使用者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主要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性[2]。

二、环境心理学在沈阳建筑大学设计中的运用

1.美好的校园意向体现校园氛围

意象指的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而校园意象则是使用者经历了校园空间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产生的在记忆中重现校园环境的形象。而校园意象的组成元素为建筑、场所、道路和标志。如沈阳建筑大学校区的龙潭广场,中央水系以及铁石广场;这些建筑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片区域的地标,这种校园意象是易识别环境创造的重要元素。

历史氛围的延续成为校区的一大特色,例如代表着老校区60余年历史的西院大门门柱,在新校区建立的时候被搬迁至新校区入口处,形成校门广场的主题景观。由于这四根门柱承载着无数建大师生对老校区深厚的记忆,因此,使人一进校门就能在视觉感官与氛围体验上获得老校区的亲切感与历史感。

从该主入口进入校区中,向东走就是师生们进入宿舍区和教学区经常走的路线,其中南面的专业旗广场以及行政楼更是建筑大学的标志。由老校区建筑拆除下的红砖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也被应用到了行政楼前的广场和教学楼的室内空间中。它见证了老校区的历史发展,凝结了老校区师生深厚的记忆,成为沈阳建筑大学历史传承的媒介。

2.合理的功能分区组成校园完整的层次

在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下,应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按大小、位置和功能一般可分为核心景观区、区域性景观区和组团院落景观区。而核心景观区往往是校园中最有活力、最具特色的部分,集中体现学校的形象及文化内涵,同时也是学校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与人群的集聚中心,并通常和校园的主体建筑共同够成校园的标志。

校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三者呈“品”字形布局。一条“亚洲最长长廊”连通了教学区与生活区。长廊被局部架空,廊下一条矩形的带状水面一端通向位于校园北面的主入口广场,另一端以体育中心收头。这条水带作为校园中最重要的景观轴,也对教学区和生活区起到自然的划分作用。带状水面的周围分别是办公楼、水景广场、建筑博物馆、图书馆和一处微型自然保护区。教学区由教学用房和试验中心两部分组成。教学区内部建筑相互连通,具有很好的可达性。在南北方向上底层架空的建筑形式,使得一个个独立庭院空间显得开敞,减少封闭感。生活区有一条充满丰富店铺的商业街,以及为学生提供了优越条件的宿舍和食堂之外[3]。

其中图书馆门口的中央水系,水景广场等,那里是毕业照的必拍之处;有着滚滚向前雕塑的铁石广场,那里是举行晚会和舞会的首选之处。

3.丰富的景观绿化空间添加校园趣味

从个人空间和私密性的角度来看,大学的校园环境应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以满足其对不同活动的需求,但同时需要注意景观空间的比例与尺度问题。一般来说,景观空间依照其空间的开放程度可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分为景观休闲型空间、生活交往型空间、交通集散型空间、理性象征型空间等。私密空间一般是为单个或几个人提供自学、晨读、聊天等活动的场所,需要具有很强的空间封闭性,尺度较小则可给使用者以安全感。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通过植物、地形、建筑小品等设计要素来营造私密空间。例如,可以利用地形的处理来遮挡视线,还可用绿篱、树丛阻隔噪音并造成视觉遮挡。

建筑大学校区最有特色的景观空间当属稻田区,该片区由景观设计师俞孔坚设计。该片区保留了农田,错综交杂的方格稻田与网络形的教学区相映成趣。该片区距离学生生活区距离较远,所以环境相对清幽,不少学生选择在这样开阔的地方进行晨读,散步等活动。

由于教学区的网格形结构,重复的9个院落式建筑群在使用及视觉上易使人失去空间感与方向感,其设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使每个庭院成为独具特色的空间。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位置,每个庭院中都有一个用于标识所在教室专业特色的雕塑和小品,这些小品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各个专业的实验室器材、机械及其他相关特征。连续的“之”线形步道通过两侧白杨行道树被强化"成为连接庭院内外空间的元素[4]。

早晨,中央水系岸边的芦苇丛里也会有许多晨读的同学驻足于此。冬天,中央水系的冰面则成为同学们上滑冰课及比赛的场所,充满了学生们的欢声笑语。

4.明确的指路系统增强校园可识性与可达性

从环境知觉和空间认知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要能够适时的、清楚的告诉人们所处的位置及如何最快地到达下一个位置。使人们更有效地控制所处的环境,提高校园环境的可识别性。校园标识应该与交通路线、校园景观、校园建筑分布情况相协调,应该具有明确、统一、清晰的指示,还应该满足校园文化的需要,美观实用。

我认为,建大校区的这一点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我经常能碰见问路的人,而且他们要去的地方还大都是图书馆,食堂等这种标志性的建筑。由于教学区网格式布局,使得其走到系统呈纵横交错的网格状,造成行走进行中的定位困难,产生“迷宫”后果。这更使得不仅是陌生人包括每年新入学的新生在内都不能明确的找到要上课的教室,说明该校区的路标系统还不够完善,严重的影响了环境的可识别性。

同时,指路系统对于紧急逃生的安全问题也至关重要。当我们走在教室的走廊间,看不到明确的紧急逃生出口,只有每个方格网相交处的楼梯间。如果在上课时间段发生某种紧急情况,那么在楼梯间会同时涌入来自平面上四个方向的人流,与垂直方向的交汇时,必然产生冲突,极容易发生踩踏事件。

三、结语

优美舒适的环境对人的身心有很大的精神效用。人创造环境的同时也在被环境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重新塑造着,即环境形象本身的作用能够印发人的某种行为。因此在设计或分析校园环境时,应该重视环境心理学的应用,并将其与规划设计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满足师生行为及精神需求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0.1

[2] 温新建.建筑环境心理学中有关空间使用的几个问题.苏州科技学学报.2011,10(3):74.

第8篇:环境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应用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得到应用,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但是,在这段时间内,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建筑行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建筑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因为研究建筑设计以及环境设计时,都需要通过建筑环境心理学为基础对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对相应的规律以及知识进行更加灵活的应用,才能设计出一个符合人们需要的建筑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希望对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

1、在建筑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空间环境心理进行充分的研究以及认识,有助于帮助人们对生活空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从而找到心理距离以及实际距离之间的差异,将个人空间以及他人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空间的开敞感以及封闭感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或者是对环境进行设计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对空间进行组织,对建筑物以及建筑群落加以科学的布置,将人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并且在必要时,可以对建筑的面积以及高度的问题加以调整,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建立在环境心理的基础之上,只有设计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才能够满足人们在心理方面的最本质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空间环境。

2、在建筑形式设计方面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形式的设计过程中也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在对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的环节中,其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人们更加容易对一些形状新奇或者是特殊的建筑物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进而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反映。由此就形成了视觉心理这一概念。在建筑形式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图形、背景或者是建筑物的线条以及工艺质量等,这些因素都会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同时还具有不一样的作用,这些都可以成为主要的客观环境影响因素,进而对视觉环境带来不同的效果。对视觉环境心理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后,就可以对建筑物形式进行更加完善的设计,使之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将建筑形式变得更加美观。同时,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也能得到满足,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效果,进而人们对于环境的心理要求也就得到了满足。

3、在建筑色彩设计方面

建筑色彩也会对视觉环境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点与建筑形式是十分相似的。建筑色彩与建筑形式相比,更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能够对人们的视觉带来一定的刺激,从而将潜在的心理需求展现出来,从而得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由此可知,应用建筑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对建筑外观的整体效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按照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建筑色彩能激发感情效果,如舒适与不舒适、紧张与松驰、兴奋与沉静;温度效果,如温暖与寒冷;轻重效果,如轻浮与沉重;明亮与暗淡,大小效果,如大与小,膨胀与收缩;距离效果,如前进与后退。此外,建筑色彩还具有联想性、象征性和记忆性。这些都属于心理效果的范礴,同样包含着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对于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起着指导作用。

4、在室内设计方面

室内设计,说到底,就是室内环境设计,同样要遵守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例如对于室内空间的区划、尺度和比例的确定。某些空间的扩充和变化,如何取得空间各部分的平衡,如何在室内突出视觉焦点,如何取得人和物的立体感等,都可按照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进行设计。

室内饰面材料是室内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对于这些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如何取得它们的表面效果、色彩效果和装饰效果,都可按照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进行设计。此外,对于陈设、家具、生活用品、灯具和盆栽植物等的布置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取得光影效果和环境气氛,同样可按照视觉环境心理规律进行设计。

5、在城市环境设计方面

建筑环境心理学是城市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为城市环境心理学。城市环境心理学是研究城市居民心理和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城市环境与居民心理的关系,城市环境的保护、改善或创造对居民产生的心理效果。前者涉及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认知,在城市环境中的行为及对城市环境的评价等。后者涉及居民心理障碍的祛除,心理满意度的获得,城市经济发展的保证以及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弘扬等。

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处理的一些问题,例如高密度居住区里出现日照、通风不足,噪声增多,生活互相干扰,室外活动用地过少等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又如工厂地区附近的建筑物由于空气、水、土壤会受到污染,轻者影响居民健康,重者导致居住疾病流行,同样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类似这样的间题已不局限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范畴,而是进而衍成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但是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适用,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心理学大大促进了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城市环境设计。

6、结语

建筑环境心理学,简单的说,它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或者说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这是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形成一门跨两个领域的边缘性学科。至今对它的理解还不尽一致。心理学界认为,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它分析研究人的经验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建筑学界认为,环境心理学与心理学其他领域有明显的差别,环境心理学着重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的、物理的环境关系。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讨解决存在于人与环境之间未被认识的问题的途径。总之,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多门学科关系密切。所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今后的建筑的设计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晨.试论建筑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J].福建建材.2016(12)

[2]陈嘉轩.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3]胡敬国.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第9篇:环境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室内装修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

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

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一、人体基础数据

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

1、人体构造

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

2、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3、人体动作域

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

室内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

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上搁板或挂钩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

二、人体生理计测

根据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情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

人体生理计测方法主要有:

1、肌电图方法

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确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

2、能量代谢率方法

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与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RMR)。其计算式如下:

运动时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

能量代谢率(RMR)

基础代谢率耗量

3、精神反射电流方法

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从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确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

三、人体心理计测

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

1、精神物理学测量法

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异。

2、尺度法

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

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

第三节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

一、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

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

二、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

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

三、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四、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四节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

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含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2、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

3、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4、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

5、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二、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

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亲密、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对于不同民族、、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3、依托的安全感

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体。

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4、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紧急情况时语言诉引导会优于文字的引导。

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

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行为。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从环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判断是大脑,因此,“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认知环境结合上述心理行为模式的种种表现,设计者能够比通常单纯从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起始的设计依据,有了组织空间、确定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更为深刻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