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疾病预防范文

疾病预防精选(九篇)

疾病预防

第1篇:疾病预防范文

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

稳定与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国家、省、设区的市、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

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

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

测检验能力。

第三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

职责、提高效能,城乡兼顾、健全体系”的原则,坚持基础设施建设

与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建

立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

第四条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划

与指导,负责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的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的规划指导,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发挥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

辖区疾病预防控制的综合能力。

第五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职能范

围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六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承担

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七条城乡基层预防保健组织接受所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

导,具体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第八条国家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鼓励、

支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与职责

第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为部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和县级四

级。

第十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特点与功

能定位,以及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实际,明确职责和任务,合

理设置内设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健全机制,规范管理,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

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一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

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

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第十二条部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实施全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开展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

组织实施全国性重大疾病监测、预测、调查、处理,研究全国重大疾

病与公共卫生问题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控制策略;

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指导和参与地方传染病

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参加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处理工作;

㈢开展免疫规划策略研究和实施效果评价,对预防性生物制品应用

提供技术指导;

㈣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全国公共卫生检验工作规范化;负责国

家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网络技术管理和菌毒种保存管理;

㈤建立部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平台,管理全国疫情、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和健康危害因素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㈥建立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

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体系,研究和推广安全性评价新技术、新方

法;

㈦组织实施国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

㈧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

仲裁工作,负责指导全国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㈨负责疾病预防控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省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业务考核;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

防治工作提供规范性指导;

㈩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开发和推广先进技术;拟订

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

第十三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本省疾病

预防控制规划、方案,对重大疾病流行趋势进行监测与预测预警;实

施辖区免疫规划方案与计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开展疫

苗使用效果评价,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处置;

㈡组建应急处理队伍,指导和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

置;

㈢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及毒物与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和毒理学检

验,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

㈣建设省级网络信息平台,管理全省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㈤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开展卫生学评价和干预;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

卫生等领域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工作;

㈥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

仲裁工作,承担辖区内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㈦指导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㈧开展对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

训;组织实施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规范指

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㈨参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参与拟

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

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完成国家、省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

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负责

辖区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㈡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措施;

㈢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

㈣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

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管理辖区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

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㈥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㈦负责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

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第十五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

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

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㈡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

实具体控制措施;

㈢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㈣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㈤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

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

作人员进行培训;

㈥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

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

㈦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第三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人员管理

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

理责任制和自查、抽查与考核相结合的定期考核制度。

第十七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实验室管理

的有关规定,规范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使用统一的专用标志,专用标志由卫生

部制定。

第十九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编

制数执行。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改革人

事管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逐步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

定酬,合同管理。

第二十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要以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宗旨,热

爱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依法办事,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十一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备能够熟练掌握疾病与健康

危害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管理、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

危害、实验室检验等相关技能的人员,在疫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发生时,能有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

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具备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人员数量的比例在规定编制内为:部级和省

级20~30%、设区的市级30~40%、县级40~50%。

第二十二条加强队伍建设,调整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队伍结

构,提高人员素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领导应由专业人员担任。

第二十三条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业务技术

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保证业务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培训。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四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

财社[2000]17号)和《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财

社[2003]14号)的规定,由同级政府预算和单位上缴的预算外资金统

筹安排。

第二十五条各级财政、计划等部门要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内

人数和预算定额落实人员经费,保证其履行职责的必要经费,根据实

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业务经费,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重点疫

情监测、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等项工作的合理需要。

第二十六条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涉

及面广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预防控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重大灾害防疫等项目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七条在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同时,卫生部配合有

关部门按照完善公共卫生财政经费保障体系的要求,在深入研究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财政补助有关政策和办法。

第五章城乡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城乡基层预

防保健网络的建设,合理安排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经费

和建设资金,保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保

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第二十九条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由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提供,

并按其服务数量与质量,予以合理经费补助;也可向符合条件的其他

医疗机构或者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按照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购买,

所需经费列入卫生经费预算。

第三十条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下,承担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

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以下工作:

㈠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㈡传染病疫情、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㈢指导有关单位和群众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㈣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㈤承担乡村(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

㈥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第三十一条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的预防保

健组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因素核定预

防保健人员。业务、机构建设与发展等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根据

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任务与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二条充分发挥村级卫生人员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任务,协助开展疾病预防

控制工作。

第三十三条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报酬,由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乡(镇)卫生院等机构根据其承担的工作任务

和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四条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

度,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乡村

医生接受相关学历教育。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对达不到

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

第三十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和考

核,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依法承担

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隔离治疗、

院内感染控制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所需经费,由交办任务

第2篇:疾病预防范文

[关键词] 生猪 常见疾病 预防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236-01

一、前言

河北省是国内的养猪生产大省,养猪场、种猪场数量居全国上游,生猪的价格也稳居中上游,政府对养猪行业户也有经济补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养猪行业中来。但是养猪也是一门学问,在养殖猪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猪是易感染体,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感染源的影响,稍有不慎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需要人们的细心照料,如猪的常见疾病以及该如何预防猪的常见疾病的知识,这也正是需要养猪者涉猎的一门学问。下面将对养猪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

二、猪常见疾病

猪的常见传染病包括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和支原体性传染病,此外还有寄生虫病、内外科和产科疾病等。每个大类里面包含了更多种的猪常见疾病,就不一一列举了,以几种常见传染病为例,如下:

1.猪瘟

猪瘟属于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这种病的俗称是“烂肠瘟”,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猪瘟在原始条件下不感染其他动物,只对猪这种生物起作用,而猪也比较容易受感染,病猪是最大的传染源,该病不具有季节性,传染性较高。生猪一旦感染此种病毒,就会根据轻重一次出现突然死亡,器官出血,食欲下降等症状,养猪者应注意观察。

2.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也属于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毒在病原学上叫疱疹病毒。其主要传播媒介是空气,它不同于猪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冬季,相对而言较容易预防,而且其他动物也存在感染的可能性。但如若生猪感染上此病毒,则具有死亡的危险,较严重。外显症状生有多种,例如猪会逐渐消瘦;人们可以通过猪的呼吸情况来判断其是否感染了病毒;病猪会侧卧于地做划船状;病猪角弓反张等症状。猪的年龄越大和感染的天数越短对猪的威胁小一些,相反的会变大。

3.猪丹毒

猪丹毒属于一种常见的细菌性和支原体性传染病。病猪会有淤血的症状,尤其是出现在颈部和背部的皮肤,这种病毒是红斑丹毒丝菌,也叫猪丹毒杆菌,在炎热季节常发于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的架子猪,这也就说明了猪丹毒以感染架子猪,又因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引起,如果是炎热季节更会加重这种病,养猪的新技术有所发展,相应的饲养人员专业素质也会提高,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猪的饮食,猪舍卫生,猪的皮肤等等。夏天湿热,容易滋生细菌,便于猪丹毒的传染,也会加重症状,加速病猪的死亡。症状是食欲不振、紫红色的斑块、呈犬状坐姿、急性的话会突然死亡。

4.猪流行性腹泻(属于病毒性传染病)

此种猪常见疾病经常在冬季的时候发生,架子猪和哺乳猪的感染率是绝对的,比较易感。主要是通过肠道感染病传播,症状是呕吐,腹泻,脱水。可能由于饮食,天气等诱因引起,与其他几种疾病相比更常见,不会威胁猪的生命,对年龄大的生猪威胁更小,但是这也有地方性与局域性,养猪场占地面积广,猪舍多,相互间应加强管理,避免传染。如果不严重,不用药物调理,就可以自然调息。

5.猪附红细胞体病(属于寄生虫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俗称红皮病,较易感染对象是仔猪,同时各个年龄阶段的猪都有可能被感染。通过病名就可以指导与附红细胞体有关,这种病事实上就是由它引起的,它破坏红细胞体从而导致猪集体贫血,具有继发性,危害性,广泛性的特点。一旦传染猪,,猪出现的症状较多,基本以上几种病的症状都会有,比较复杂。

三、常见疾病的相应的预防措施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流行性腹泻是几种常见的猪的疾病。对应的预防措施如下:

1.猪瘟的预防与防治

对于急性的猪瘟病,目前无特效办法。对于慢性型的猪瘟病通常会采取消毒、封锁的办法,并按时对病猪进行疫苗注射。一般猪场占地大,要对猪场进行隔离,避免未感染的猪感染上病毒。当前各国都在研制解决办法。

2.猪丹毒的预防与防治

预防:在未发现病情前,就要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注射。

治疗:感染病毒后,定时定量进行青霉素注射;查看体温;按体重的不同配注射液,对猪进行抗血清注射。

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与防治

预防:首先,喷洒喷雾剂,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飞虫,将其消灭;其二,保证生猪的日常营养,可以喂养全价的猪饲料;其三,在观察出感染症状时,及时在猪饲料中添加药物。其四,可以抽血检验猪的健康情况,并作出相应措施,进行隔离或者加强营养。

防治:药物治疗:贝尼尔、青霉素、牲血素、胺基苯胂酸钠。

4.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与防治

因为猪流行性腹泻这种疾病较常见并且对猪的威胁影响小,有些时候猪会自然平息此病,所以当前无治疗的特制方法,多采用补充生理盐水、注射环丙沙星液的方法,起到防止继续感染的作用。

5.猪常见疾病预防的一般性原则与举措

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猪舍的选址、建筑、卫生、通风、消暑、隔离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若是大的养猪专业户更应从这几方面严格把关,做到卫生,干燥。这是从外界环境入手,其次要从猪本身预防,可以对猪采取保健措施,比如使用药物,注射疫苗。此外注射饲养人员注意观察猪的变化,例如饮食,皮肤,猪舍卫生等

四、结语

当前养猪产业发展前景巨大,而养猪中的常见疾病是限制养猪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通过以上对猪的常见疾病的列举、以及如何预防和防治猪的常见疾病,并结合河北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防治措施。希望能对一些养猪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养殖技术顾问2010年1~12期总目次[J].养殖技术顾问,2010,12:222-247.

第3篇:疾病预防范文

[关键词] 猪 疾病 诊断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29-01

一、云南省的养殖现状

现在农村经济普遍发展,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农民努力奔着小康的发家致富的路径走,但近年来物价飞升,一些不专业的养殖户则在此等环境下承受不住经济的压力,没有赚取到利益反而是倒贴了钱,于是许多农民放弃了牲畜的养殖,被迫外出打工。云南省的养殖技术与规模在全国的排名中一直都是不高的,可以说是较差,大多以土杂猪为主,所以提高养殖技术是迫在眉睫。猪一旦得了疾病,生长速度便会变慢,养殖户也要增加成本,这样便造成利益的减损。只有提高养殖技术,猪的质量上去了,养殖户的生活质量才能上升,农村的经济才能被更加快速的带动起来。

二、猪的疾病诊断的重要性

诊断的及时就意味着治疗的及时,就意味着损失的减少也意味着利益的增长。在疾病初期早日诊断出疾病,便能加紧时间治疗,能够及时控制仔猪、育肥猪及母猪的病情,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猪的死亡率,增加利润。猪的疾病诊断的正确与否也是猪的疾病能得到控制的有效前提。猪一旦生病,那么它的肤色、四肢的外形、五官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病变,从外形都能观察出来,因此通过对外形的改变的关注能帮助养殖户更快捷的诊断病情。通过这样才能提高猪的存活率,带来更大的利益。

三、猪的疾病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

猪的养殖环境对猪的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养殖环境包含着许多,如:隔离环境、养殖场综合环境和圈内环境等。这些环境的好坏,对猪的健康是有直接影响的。一个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能最小化的减少病菌对猪的健康的影响,减少病原菌的传播。猪在干净卫生的情况下能健康顺利的生长,而如果猪身处在一个卫生较差的环境里,则增大了其得病染病的几率,是猪患病的一大诱因。

2.疾病控制能力低

随着肉价的进一步上涨,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养猪的利润,于是许多人开始半途加入养猪行列。这导致了养猪户的养殖水平不一,水平差距很大,那些后来加入的养殖户养殖水平普遍变低,没有管理经验,对疾病的控制能力很低,导致猪很容易患病,在养殖过程中反而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

3.疫苗/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在猪养殖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疫苗药物可供猪病的时候使用的疫苗。疫苗是用来预防疾病的感染相应的提高抵抗力。而在目前的养殖市场,许多养殖户因为知识的不到位,滥用疫苗。又或者因为成本问题,不使用药物或者疫苗,这些情况都造成了猪的健康情况日益下降,得病初期没得到很好的治疗。严重点还会发生难处理、难隔离的风险,发生大规模的传染疾病,给繁殖户带来更大的损失。

4.免疫程序的缺失

养猪的目的就是为了吃,猪从出生到进入食品市场实际上是需要经过许多道程序的。当中就有免疫程序。许多繁殖户觉得免疫的程序又麻烦,又耗时,又耗成本。于是便不按照规定程序去定时接种疫苗,或者省去几种必要的疫苗而造成了猪的发病。尤其是在发病期高的时候,造成了大规模的发病,损失及其严重。发病范围大,重要的是难处理,难控制。而乡村的养殖户很散,猪进猪圈的时间也各不一样,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带给工作人员很大的工作量,还浪费疫苗,造成经济损失。

四、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1.猪瘟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猪瘟的死亡率极高,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率也极高,很难控制。而且这种病毒是致死性的,它的表现形式也很多样化,最普遍的现象是器官的出血现象,猪瘟病毒有淋巴结入侵到各个器官,使组织器官含有大量的病毒。又表现为母猪的生产困难,或者生产出来的猪仔死亡率较高。猪瘟又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的一周内及能死亡,超过一个月还未死亡的基本可以诊断为慢性病毒。

它的防治方法只要是前期定时接种疫苗,发现感染的猪时将它及时的隔离,必要的时候对其进行宰杀焚烧。

2.猪丹毒的发病状况及防治

猪丹毒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猪丹毒一般在土壤里存活,所以感染的途径一般通过饮用水、饲料。急性猪丹毒的发病症状多为急性发热,猪的眼角出现红色眼屎,几天后,身体上出现红色的方形疹块,治疗不及时会产生皮肤溃烂,身体虚弱致死。

防治方法:发病前主要靠免疫接种来预防,一般猪仔断奶后便要开始接种,每半年接种一次。对已经发病的猪来说,就要注射大量的青霉素,配合着猪丹毒的抗毒血清,疗效会比较好。

3.链球菌病的发病与防治

链球菌为多发性传染病,发病症状有多种,急性的会引发出血症和脑膜炎。

防治要点:平时用抗菌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加强消毒工作,保证环境的清洁。

猪的多发性疾病大约就为以上的几点。

五、总结

猪是最普遍的肉食品,利润很大,前景也比较广阔,饲养的人也很多。但只有按流程饲养才能保证猪的成活率,才能保证利润的增长,严格遵守程序,了解猪的疾病的预防,懂得一些治疗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的猪更加茁壮的成长,这才是真正的,能长久的赚取利润的方法,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而真心想踏实养猪的养殖户必须要了解猪养殖时的相关知识,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发生疾病初期有效的遏制疾病,以免造成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马向红,张新建,张友超. 浅谈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4:189.

[2]张广. 浅谈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4:198+233.

[3]黄德利,杨永红,贺水建. 中药对猪蓝耳病的预防试验[J]. 畜牧市场,2009,11:45-47.

第4篇:疾病预防范文

关键词 舍饲养羊;疾病预防;常见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64-01

舍饲方法养羊相比于放牧饲养,不但管理方面不相同,在疫病预防以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方面也存在差异。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舍饲羊疾病的预防,以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 预防舍饲羊病

1.1 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羊养殖户应该选择体质健壮、品种优良的母羊和公羊自行进行繁殖,以利于提升羊的品质,同时加强羊只抵抗疾病的能力,进而有效预防引进新羊过程中将病原体带入场内,危害场内羊群健康[1]。此外,还要记录好系谱情况,预防近亲的情况发生。

其次,应该储备充足的饲料,以使羊在营养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在获得充足养分的同时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营养对于妊娠期母羊、哺乳期母羊、种公羊、幼龄羊都非常重要,尤其在配种阶段,一定要为羊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以使羊健康地繁殖和生长。

1.2 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首先,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在开始建厂时,就应该考虑场地卫生、疾病防治设施等问题,并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势偏高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厂。对周围环境进行净化,以有效消除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一是对于羊的活动场地、用具和圈舍必须一直保持干燥与清洁。二是应该为羊提供清洁的水源和新鲜的草料。三是及时清除污物与粪便,并将其堆放在一起进行发酵处理。

其次,做好消毒工作。经常消毒可以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并将众多病原体及时消灭。一是对羊舍进行消毒处理。先用机械进行清扫,然后使用消毒水进行喷洒。通常情况下羊舍内1周消毒1次较为适宜,使用百毒杀1 700~1 850倍溶液或5%~8%氢氧化钠溶液喷洒。二是对污水进行消毒。可以把污水引进处理池中,然后加入氯制剂和漂白粉等化学药品进行消毒,通常情况1 L污水中应该加入2.5~5.5 g漂白粉[2]。

1.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进行正确的免疫接种,羊体内会增加抵抗某种传染病的能力。平时在传染病的潜在区内,可以对那些未患病的羊注射免疫接种疫苗,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疾病控制和预防效果。各羊场以及各地区发生的羊传染病各不相同,同时预防疾病的疫苗也有很多种,并且免疫期也有长有短。因此,羊场经常需要应用多种疫苗对羊传染病进行预防,这便要在掌握该地区羊发病状况与免疫特点的基础上,对疫苗种类、时间和次数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可以应用“羊四防”疫苗预防羊梭菌病;在对羔羊痢疾进行防治时,应该在目前未接受配种的前1个月或2个月预防注射,以便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2 防治常见病

2.1 羊肠毒血症

此种疾病主要是因为羊被魏氏梭菌所感染,进而引发急性致死传染病。这种疾病通常是因为羊饮用了污染的水源和饲料,或是过度食用精料导致的,任何年龄的羊都有可能患此病。在此病的常发地区,未满1岁的羊死亡率非常高。养殖户可以应用以下方法防治此病:给羊只注射肠毒血症、猝狙、羔羊痢疾、羊快疫四联疫苗[3]。同时,还要对舍饲进行管理,并做好消毒工作,还可以在羊日常食用的草料当中加入适量的磺胺胍,对此病进行预防。如果发现有羊患病,一定要将其隔离出来,应用3.5%火碱溶液进行消毒,并给病羊喂食磺胺脒,喂食剂量应该按照羊的体重计算,通常磺胺脒的喂食量为0.2 g/kg・体重。还可以肌肉注射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20 mg/kg・体重,每天注射2次。

2.2 对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属于初生羔羊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具体特征就是一直下痢,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那么羔羊将会死亡。

首先,对孕期母羊进行管理,在冬季一定要进行保胎和保膘工作。产房阳光一定要充足、清洁,并且湿度要适中、通风效果要好,地面应该铺上一层垫草。当羔羊初生以后,必须做好护理工作,在断脐时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并在挤出初乳之后,再让羔羊进行吸吮。

其次,在羔羊痢疾这种疾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给怀孕母羊注射预防羔羊痢疾的甲醛菌苗,应该在分娩前的1个月进行,一般以注释2 mL菌苗较为适宜。

2.3 附红体病

人和畜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病,具体防治方法如下:当羊群暴发此病后,要及时将病羊隔离出来,并给予恰当治疗。可以使用血虫净、黄色素、强力霉素、土霉素和那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土霉素以及血虫净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通常血虫净的注射量为7 mg/kg・体重,如果病症较轻的羊注射1次即可,病症较重者,需第2天再注射1次,与此同时,还要使用头孢霉素等抗菌素来预防再次感染。此外,还要做好检疫与消毒工作,并利用无害化的方式对病死羊进行处理,以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4 螨病

螨病主要就是痒螨等在羊的体表寄生,进而引发羊患上皮肤病。此病的传染性非常高,通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羊群大批量患病,产生极强的危害。在对此病进行防治时,必须注意下述事项。

首先,应用喂食口服药或注射方法进行防治。可以选择与伊维菌素具有相同药理的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不但可以起到治疗螨病的效果,还能够起到治疗线虫病的作用[4]。通常伊维菌素的使用剂量为5~10 g/kg・体重。此外,还可以肌肉注射碘硝酚溶液。

其次,应用涂药的方法进行防治。此方法较为适合应用在病畜数量不多,并且患病面积非常小的情况,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同时还需要注意一次涂药面积必须要在体表的1/3范围内。可以使用的药物包括双甲脒、2%百虫杀溶液等,具体使用方法参照使用说明书即可。

最后,应用药浴的方法进行防治。这种方法较为适合应用在病畜数量非常多的养殖场,并且气候较为温暖的季节。进行药浴时,可以选择0.15%辛硫酸溶液、0.23%百虫杀溶液等。这样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还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应该加强检疫力度,从源头进行阻断。当有新羊购入时,必须先做隔离检查,在检查没有问题后再混入羊群当中,以免新羊将病原带入到羊群当中,影响羊群健康。

3 参考文献

[1] 郭亚利,闫忠一,刘凤祥,等.羊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及几种常发羊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119-120.

[2] 王安民.羊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及几种常发羊病的防治[J].兽医导刊,2015(6):134.

第5篇:疾病预防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护理;疾病预防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事护理工作近二十余年,从中体会到大部分老年人都是未住院的病人,与医院的病人在护理上有诸多不同,老年病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对老人做广泛而深入的评估,应考虑到认知、营养、生活经历、环境、活动及压力等一切影响因素,从多途径提供满足病人所需的一系列照顾活动,尤其要加强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年人保持尊严和身心舒适,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早期预防疾病,使之健康的目的。

1精神护理

老年人由于对身边的一切反应很敏感,家庭琐事等各种原因都易引起情绪激动或失眠,导致高血压甚至心绞痛等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多与他们交流,耐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心理活动,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疏导;掌握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尽可能给予满足和照顾,避免疾病的发生。

2合理用药

老年人一般身患多种疾病,服用的药物较多,要指导他们不同的药应不同的时间服,或饭前、饭后分开服以达到最好的疗效。有的老年人因怕吃药多产生副作用,故症状稍得到控制就立即停药,导致疾病复发。如在服降压药时,立即停药后血压骤升,这样血压忽高忽低对身体很不利,易诱发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作为医护人员,就要经常给他们讲解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3饮食调节

老年人由于多患有血管硬化、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病症,要指导他们多食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钙等食物,尤其是糖尿病人要严格控制含糖食物的摄入,要多食蔬菜、豆制品等。

4定期复查,及时治疗

老年人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一般都不愿住院。因此必须动员他们即使疾病未复发也要定期复查,了解病情,调整用药,避免疾病的复发,达到早期预防、及时治疗的目的。

第6篇:疾病预防范文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灾后防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灾后防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组织和协调全中心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中心的人员、物资实行统一调度。

(二)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

设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与中心办公室合署办公,配备2名专职人员。负责全中心日常应急管理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作出的各项决策,汇总中心应急处理工作信息,统一对外联络和协调。

(三)应急小分队

组建应急小分队,由传染病防制、卫生、检验等相关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实行24小时轮值制。遇较大级别突发事件需临时调整应急小分队时,经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由应急办公室组织安排。

二、应急准备

(一)人员准备

日常做好应急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做好人员培训与演练,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有关技术要求和处理程序,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实行应急人员24小时值班制,做好疫情应急电话值班及网络疫情监测值班,接到疫情报告后能够立即出发赶赴现场。

(二)经费及物资准备

设应急专项经费,纳入业务经费预算。日常建立应急物资库房,做好应急所需的防护用品、消毒药品、消毒器械、实验室检验耗材及仪器的物资储备,保证供应。定期检查清理,及时更新过期物资。做好专用消杀设备的维护,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三)车辆及通讯准备

建立应急处理人员通讯录,为应急值班人员提供通讯补助,定期和不定期抽查通讯畅通情况。做好车辆的维护使用和应急值班,保障交通安全。

三、传染病监测和报告

(一)医疗机构常规监测

1、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各医疗卫生机构在灾情发生及处理期间,加强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监测的网络直报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在2小时内网络报告,其它乙丙类传染病24小时进行网络报告。一旦发现传染病异常增多等情况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度警惕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等),应立即电话(2小时内)报告市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预警信息,市疾控中心要确认后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发热及腹泻症状监测

灾情发生及处理期间,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将常规开展的发热及腹泻症状监测日报。

若受灾地区医疗机构不能实现网络直报,采用电话、手机直报等方式进行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监测、发热及腹泻症状监测数据报告。

(二)灾民集中收治点监测

灾民集中收治点医疗机构除常规做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监测、发热及腹泻症状监测报告外,要特别针对收治的灾民开展疾病症状监测工作,每日一次对所有收治灾民进行传染病异常症状巡查,了解发热、腹泻症状病人情况,并进行追踪观察。若诊断为疑似传染病、食物中毒或发现同一症状异常增多或存在发病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情况,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并立即对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三)灾民集中安置点监测

设立临时医疗点的安置点,疾控人员指导临时医疗点医生每日对临时居住点的灾民进行1次巡查,了解发热、腹泻症状病人情况,将统计监测数据上报市疾控中心,并进行追踪观察。若诊断为疑似传染病、食物中毒或发现同一症状异常增多或存在发病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情况,立即报告市卫生局,并立即对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未设立临时医疗点的安置点,疾控人员可指导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医生每日开展巡查。

(四)饮用水卫生监测

灾后,市疾控中心要开展应急卫生水质监测。在市政集中供水、自备集中供水和各乡镇集中供水、灾民集中安置点进行布点监测。对灾区集中供水已受损且无法供应的地区,应在每个村选择水质相对较好的水井进行布点监测,并加强对供水单位或居民饮水的技术指导。

(五)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市疾控中心在灾后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报告制度,加强传染病监测数据及传染病症状监测的统计分析,要做好灾民、学校幼托机构、建筑工地民工等重点人群的传染病发病情况及症状监测分析,启动传染病疫情及发热、腹泻症状监测的日分析及周分析工作,每日分析民集中收治点及灾民集中安置点的疾病症状监测数据。掌握逐日动态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变化,及时发出预警。

四、灾后重点场所和区域的传染病防制

(一)灾民集中安置点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灾民集中安置点由于居住密集、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是灾后传染病防制的重点区域。市疾控中心要指导医疗点做好传染病发病及症状监测、主动搜索和疫情报告,高度警惕监测数据的动态变化,开展分析和预警;做好饮水及食品卫生的指导,厕所、垃圾桶等重点环境的消毒灭蝇,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对集中安置点内的每一例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都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发现传染病和相关症状异常增多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对正在拟建之中的集中安置点,要在建设之初提出卫生学建议,确保投入使用后满足卫生防病的需要。

(二)学校、幼托机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受灾地区学校、幼儿园陆续复课后,各地要指导学校、幼儿园做好晨检、缺课追查、疫情报告、学校卫生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要做好适应接种对象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和应急接种。同时提高警惕,加强聚集性病例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五、应急处置

(一)病例的隔离救治

1、灾区及灾民安置点内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应在指定的传染病救治医院和传染病收治点就地隔离救治;

2、集中收治医院(点)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应及时将传染病人送至传染科室进行隔离治疗;

3、当地条件不能满足病情及疾病控制需要时,可申报当地指挥部协调安排转至就近的传染病收治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4、根据不同传染病传染期确定具体隔离期限。

(二)核实诊断

对发生在集中安置点或相对集中的群体临时住所、学校及幼托机构中发生的每一例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例(肠道、呼吸道及虫媒和自然疫源传染病),要指导接诊医疗机构先就地留院隔离,并立即赶赴现场,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核实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三)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不同传染病,开展病人、密接接触者、危险因素等的流行病学调查,搞清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市卫生局果断控制和处置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四)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需进行医学观察,需隔离观察点的应将观察点设在相对独立的帐篷或医疗机构中,观察期限根据相应传染病病种确定。

(五)疫源地处理

对病例排泄物、衣物及可能污染的环境等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消毒处理。

(六)应急接种

在灾区储备适量的霍乱、钩端螺旋体病、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甲肝、狂犬病等疫苗,在疫情发生时及时进行易感人群应急接种,预防接种方案另行制定。

(七)交通卫生检疫与疫区封锁

当发生鼠疫、霍乱、肺炭疽等重大传染病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要求,依法进行疫区的确定、交通检疫与疫区封锁,做好人员的隔离与疏散安置工作。

(八)宣传教育

及时有针对的开展民众卫生宣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疫情蔓延,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公布疫情,避免引发社会恐慌,保证社会稳定。

灾后常见重点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见附件。

第7篇:疾病预防范文

洪水到来 6个注意事项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强,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1970年南美秘鲁的安第斯山发生冰川泥石流,将3000多万立方米的冰雪泥石冲入容加依城,顷刻间全城被彻底摧毁,3万居民全部遇难。

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建新房,切记一定要选择安全地带。当地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5.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暴雨天气里如何保护自身健康

近日的强降雨遍布我国多个省份,一些省份受灾严重,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极端气候之下,如何防范疾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首先要注意温差变化。

专家建议,暴雨天气,与以往的湿热天气相比,会有一个较大的温差,此时一定要注意添加衣服,防止因相对低温而影响身体的抗病能力。注意保温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病毒的能力。

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

大雨冲击,使地上的各种污泥杂物都汇集在一起,水的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被雨水浸泡过的熟食、食品等不能再食用,蔬菜、水果类也要经过充分的清洗处理或削皮处理等再食用。尤其注意不要喝生水,特别是有露天粪坑的农村边缘地区。进食前必须洗净双手。

第三,注意行走安全。

暴雨可能会使一些建筑设施遭到破坏,也有可能刮倒一些供电设施。因此,无特殊需要,不要在暴雨时到处行走。若无法避免,则在行走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损坏的电线杆等,防止因为线路损坏和大雨浸泡造成漏电触电。在山区和农田行走,最好穿长筒雨鞋。

水灾后会出现哪些传染病

1.经肠道感染的传染病:细菌性的有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等;病毒性的有甲型肝炎等。

2.经皮肤感染的传染病:有钩端螺旋体病等;

3.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有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等;

4.经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如何预防洪水后的传染病?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水退后要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改善卫生条件,有目标地进行消毒,防止蚊、蝇大量繁殖,传播疾病。

2.清理与清洗饮用水系统:对受洪水损坏的自来水设施要抓紧修整,蓄水池、水井要掏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不饮生水,要喝开水,预防水传疾病。

3.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与家庭饮食卫生: 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要强调吃新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禁止受洪水浸泡变质的食品上市,禁售溺死的禽畜等肉类。

4.发现传染病人,要就近报告防疫部门,以利及时处理,防止蔓延扩散。

洪水过后 注意防治皮肤病

洪涝过后可造成多种疾病的爆发流行,其中皮肤疾病约占各种疾病的一半以上。

手、足浸渍: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通常位于手足指、趾间。治疗: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扑粉(一般市售痱子粉均可)洗净晾干扑于患处,或于轻度糜烂处用3%的硼酸粉湿敷,待干燥后外用激素或抗生素软膏涂擦即可。

湿疹:双腿长期泡在温湿污浊的水中,双下肢皮肤容易出现红斑、丘疹,可有渗出,严重的可在皮肤上出现水疱,甚至肿胀。湿疹一般采用局部外用3%硼酸粉或0.1%的利凡若尔粉湿敷,待皮损干燥后外用激素类软膏外搽。

毛囊炎:因为灾区卫生条件差,气候潮湿,人们又长时间抗灾,挥汗如雨,加上没有清洁用水洗浴,因此也是毛囊炎容易发生的时候。对较少的毛囊炎,除注意个人卫生,外用抗生素软膏,对多发性毛囊炎可同时口服抗生素。

阴囊皮炎:是发生于阴囊及邻近部位的皮肤红斑、渗出性皮肤病,俗称烂裆。是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穿着长衣裤,长时间不透气造成的。减少水下作业时间,适时更换内衣裤,使保持清洁干燥是预防该病的最好办法。

脓疱疮:灾区儿童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儿童不注意个人卫生而引起的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在面部和四肢以及躯干部位出现一个小水疱,很快疱内的液体变得浑浊,疱也变得松软,因重力的作用,呈瓶水样挂在皮肤上,能看见明显的液平面。因此诊断很容易,预防主要是注意卫生。

第8篇:疾病预防范文

春去夏来,又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但夏季的高温使人体机能和人体生存的外部环境产生诸多变化,人们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温和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极易患上一些疾病。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夏季的常见疾病,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度过平安健康的夏季。

舒适的刺客——空调病

什么是空调病

空调在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种“疾病”。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会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以及一些皮肤过敏的症状,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皮肤变差等等。这类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综合征”或“空调病”。

空调病的病因

空调病的主要病因就是空气干燥。夏天,在空调器制冷,给人们带来凉爽空气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干燥。长期在这种干燥的空气里,人们的眼睛首先会感到干涩,随后嘴唇也会发干。其次,由于是在夏季,人们穿衣较少,大部分皮肤在空调房间干燥的空气里,即使不出汗,也会散失大量的水分。此外,人们在呼吸时,吸入的是干燥的空气,呼出的几乎是饱和的湿气,这样,散失的水分会更多。这种情况时间一长,人们的鼻黏膜、气管黏膜就会变干,严重时会发生干裂,感冒病毒等病毒就会乘虚而入,直接进入到血液,引发感冒、咳漱。

因此,在空调器制冷的房间内,由于空气干燥,人体组织脱水,影响了身体组织养分输送和废物排泄的正常运转,造成各组织的功能衰落,导致出现鼻塞、眼睛干涩、嘴唇发干、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易起皱、关节痛、肌肉痛等“空调病”症状。

空调病的预防

预防空调病的办法之一就是将空调间的空气加湿,并且达到人们适宜的湿度。比如在办公室、车间等,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在家庭中,则应保持在65%左右;在卧室睡眠的时候,最好保持在70%左右,这样,就能帮助人们远离空调病。此外,开启空调一定时间后可以关闭一阵,尽量避免一直开启。

不可小觑的“隐性炸弹”

——热伤风

什么是热伤风

在医学领域,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老百姓所说的“热伤风”,指的是夏季常见的普通感冒。那么,热伤风和秋冬季的感冒有什么区别呢?秋冬季的感冒主要是以感受寒邪为主的感冒,而夏季的感冒则通常是体内存有内热,然后又感受了风邪所引发的感冒。因此,夏季的感冒多有暑湿的情况。

热伤风的病因

热伤风的内因,包括由于天气太热身体消耗过大、天气热导致睡眠质量差、活动太少等。外因包括冲凉水、空调温度过低、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与冬季和春季多发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热伤风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因此如果在夏季患了热伤风,就不能像冬季感冒那样吃退烧药,不但治疗效果不好,还会有一定副作用。

热伤风的治疗

得了热伤风之后,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再受凉,并保持安静。伤风感冒一般都是从咽喉部开始的,只有休息好,才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增加咽喉部位的血流量,使咽喉感染部位的毛细血管不再继续扩张,不再继续压迫神经,嗓子疼也就会慢慢减轻。其次,患热伤风时消耗的体力与参加重体力劳动差不多,所以人们会感到浑身无力,所以要注意减少活动量。第三,最好能喝些热的酸性饮料,象西红柿汤等。喝热酸性饮料能酸化喉部,从而控制病毒在喉部的繁殖。此外,热伤风往往会大量消耗身体里的维生素A,因此,最好吃一点鱼肝油或者维生素进行补充,这样病会好得快一点

第9篇:疾病预防范文

一、如何预防控制法氏囊?

法氏囊是雏仔鸡的一个中枢免疫器官,在其整个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器官一旦被其病毒感染发生炎症,囊壁组织细胞严重损伤,原有的免疫功能降低或完全丧失。传染性法氏囊炎多见于3~6周龄内发病,偶而也有1周左右发病的,且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可达30%左右,严重者可达60%以上,见于这样的情况多伴是12—14日龄时,给鸡群按种每只2羽份或2羽份以上的中等毒力的法氏囊疫苗后2~5日内发病的,且普遍。一旦接种该疫苗,鸡群很快发病。分析认为,一是肉用种鸡和“817”种鸡在开产前或产蛋过程中,很少养殖户给种鸡接种法氏囊灭活疫苗,只是在鸡群于42日龄接种过法氏囊疫苗,种鸡的法氏囊抗体就不高,继而新生雏鸡法氏囊抗体水平也不高,并且在7日龄后其母源抗体开始迅速衰退至12~14日龄时,再接种超量呈中等毒力的法氏囊疫苗,由于其中等毒力的法氏囊疫苗毒力超量,超越了机体的承受力和适应性而发病的。二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所产生的变异毒株的血型与所用疫苗型可能不一致而起不到保护作用而发病。

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和调查,我们建议法氏囊疫苗推荐程序:7~12日龄接种法氏囊弱毒疫苗,24日龄时接种中等毒力法氏囊和鸡瘟。这样做降低或避免因延时和接种超量中等毒力法氏囊疫苗而诱发法氏囊病的发病率。

二、如何预防控制新城疫和禽流感?

1.肉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因此在肉鸡饲养整个过程中,广大饲养场户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都十分重视对新城疫的防控,如7日龄接种新支120,18~21日龄或35日龄接种新支H52或新城疫克隆30或新城疫IV系疫苗,部分养殖户还同时应用新流二联油苗或新支多价疫苗等,都可以有效防控鸡群新城疫的发生。然而,为什么在鸡群中时常有个别或部分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据调查分析,鸡群抗体水平的差异,个别鸡只或部分鸡只伴发生疾病。如鸡只有淋巴细胞白血病,传染性支气管病,球虫病等,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不全或出现免疫抑制,所以应用疫苗后,处于病态的鸡不产生应答反应造成免疫失败而已。此外,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若部分鸡只有病,应先治疗,待健康时再进行接种疫苗,那效果就更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