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评价范文

经济评价精选(九篇)

经济评价

第1篇:经济评价范文

[摘要]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职责情况作出的结论性评价,包括审计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两部分内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依法办事的原则。

[关键词] 经济责任 审计评价 评价标准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审计评价是指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职责情况作出的结论性评价,包括审计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两部分内容。审计结果评价是指审计机构根据审计结果,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单位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情况作出的职业判断行为;综合评价是指审计机构根据领导干部历次接受审计、所在单位历次接受审计、其他项目审计和审计整改情况,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提出评价意见,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研究审定后作出的结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依法办事的原则。

1.审计结果评价的基本内容

(1)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和决算情况,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2)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经济行为是否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3)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建立情况,民主决策情况,决策执行情况及决策有无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情况;

(4)内控制度情况,主要评价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运行情况;

(5)个人廉政情况,主要评价在审计中有无发现领导干部本人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

2.综合评价的基本内容

综合评价主要是依据领导干部本次接受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历次接受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以及所在部门、单位历次执行审计决定和落实审计意见的情况等提出评价意见。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1.审计结果评价标准

(1)评价财务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财务收支真实性评价标准分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三个等次。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不超过1%,并且审计机构或审计业务会议认为审计调整数额较小不影响使用“真实”评价用语的;基本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完整,调整幅度不超过5%,并且不影响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不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审计调整幅度在5%以上,或违规行为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无法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

财务收支合法性的评价标准可分为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三个等次。合规等次的标准为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违规行为显著轻微不需要处理的;基本合规等次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5%以下或有违规行为,但不影响使用“基本合规”评价用语的;不合规等次的标准为违规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或拒绝提供审计资料,或提供不真实资料,导致审计机构无法进行职业判断。

财务收支的效益性评价标准可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好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90%以上(含90%,下同);较好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80%以上;一般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以上;较差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以下(不含60%)。

(2)评价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情况的合法性

评价标准可分为合法、基本合法、不合法三个等次。

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财经法规;基本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的现象,但不涉及重大原则问题;不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违反国家的政策和财经法规,或违反重大原则问题。

(3)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及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重大经济决策规范性评价标准可分为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三个等次。规范等次的标准为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健全,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提供的决策方案至少两个,决策时主要负责人能够尊重多数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基本规范等次的标准为建立了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但个别环节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不规范等次的标准为缺少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或决策前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论证不充分或缺失,或决策的内容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有效性评价标准可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效果较差三个等次。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实现决策目标;基本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基本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并基本实现决策目标,但有轻微损失浪费;效果较差等次的标准为决策没有被执行,不能有效监管人、财、物,造成明显损失浪费,不能实现决策目标。

(4)评价内控管理制度情况的健全性、有效性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健全性评价标准可分为健全、基本健全、不健全三个等次。健全等次的标准为所有的控制点齐全,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均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基本健全等次的标准为控制点基本齐全,基本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基本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不健全等次的标准为关键控制点有疏漏,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要求。

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可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无效三个等次。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有关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能够胜任控制的职能,实现控制目标,没有出现内部管理控制问题;基本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有关人员的控制能力有一定差距或不能全面执行内控制度,没有出现重大控制漏洞,基本实现控制目标;无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没有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控制人员,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没有实现控制目标。

(5)评价个人廉政情况

个人廉政情况的评价应客观表述在审计范围内发现领导干部有侵占国有资产的情况。

2.综合评价标准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

优秀等次应当具备的条件: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全部在良好等次以上,并且优秀等次数量超过总体评价指标数量的三分之二;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好于历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三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意见到位;四是其他单项审计没有发现违法违纪情况。

良好等次应当具备条件: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全部在良好等次以上,并且优秀等次数量超过总体评价指标数量的二分之一;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略好于历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三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意见到位;四是其他单项审计未发现有违法违纪情况。

一般等次应具备四个条件之一: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良好等次在80%以上;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低于历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三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审计决定执行率和审计意见落实率均在80%以上;四是其他单项审计虽有违法违纪现象,但有关责任人尚未受纪律处分。

较差等次应具备五个条件之一: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一般等次数量超过总体评价指标数量的20%;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审计决定执行率和审计意见落实率均低于80%;三是其他单项审计有违法违纪现象,有关责任人受到纪律处分或司法处理;四是本单位存在“账外账”“小金库”等违规现象;五是接受审计期间有关责任人拒绝配合,或提供虚假审计资料。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运用

纪检监察部门应将审计评价结果作为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审计综合评价达不到良好以上等次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审计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列入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内容;审计评价材料存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组织部门将审计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写入干部考察材料;审计综合评价达不到良好以上等次的,一般不能提拔使用,或不能担任重要岗位的领导职务。人事部门将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审计综合评价达不到良好以上等次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所在单位不能参加先进单位评选。

参考文献:

[1]简燕玲辛旭: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审计研究,2006,(01):44~47

[2]崔振龙.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探讨[J].中国审计,2006(01):44-46

[3]张宣波: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探讨[J].中国审计,2005,(22):49~50

[4]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研究[J].审计研究, 2005(05):80~83

第2篇:经济评价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对象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过度的资源、能源消耗和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导致人类生活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速。为遏制这种势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领域对低碳经济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其中主要集中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金融、碳排放、低碳消费、低碳政策等方面。而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并且国际上至今尚未出台具有权威性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国内对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做好低碳经济评价,可以让一个区域、一个产业、一个单位了解自己在低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促进自己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发展壮大。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的共识。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低碳经济进行了研究。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度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候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效能、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国内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缓减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结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温室效应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金乐琴、刘瑞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关系。理解低碳经济需把握其三个重要特性:综合性、战略性、全球性。

冯之峻和金涌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李胜、陈晓春指出,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政策创新及制度设计,提高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它包括生产的低碳化、流通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和消费的低碳化四个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人类社会面临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压力下提出的一种新发展理念,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来替代化石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方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低”)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高”)为基础,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袁优男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结能源机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和洁净的能源机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孙桂娟、殷晓彦等人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兼顾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其内涵包括建立低碳能源体系、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刺激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其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基础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付加锋、庄贵阳等在总结其他学者关于低碳经济定义后,提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望。

陶良虎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可以看出,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始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随着实践的进展,其概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来定义低碳经济。尽管他们的研究角度不同,对低碳经济概念的表述方式也存在差异,但其概念的内涵大致相同,即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发展清洁能源,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其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低碳经济评价

1、评价对象

国内关于低碳经济的评价对象主要是区域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低碳城市。其中关于区域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的学术成果有潘月红对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庆东瑞关于山西省低碳经济分部门脱钩指标建构与评估、牛凤君等关于新疆低碳经济评价等。研究低碳城市评价的学者有王玉芳、李晓燕、邓玲、薛蒙等。

国内学者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多依据层次分析法的相关思想来构建。朱有志、周少华、袁优男依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为三级。肖翠仙、唐善茂使用德尔菲法来筛选评价指标,并在层次分析法思想指导下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胡大立、丁帅根据产业链从初始到最终消费这一路径,提出低碳经济评价逻辑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2、评价方法

(1)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目前国内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对象大多是一个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而对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涉及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政策、低碳金融、碳汇、碳足迹等众多方面,同时其评价应多角度选取多个指标综合分析,所以区域性的低碳经济评价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研究工作。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来评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就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李晓燕、邓玲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主成为分析法对我国四个直辖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直辖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刘荣、徐征、李悦在评价河北省某县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得到各个指标对总目标的影响权重。李晓燕在构建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郭红卫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力求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定量测度,探寻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价体系。牛风君、刘文翠在对新疆低碳经济评价与分析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对评价目标所起作用的大小即权重。肖翠仙、唐善茂在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数,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广西梧州市的低碳经济,并提出发展建议。

(2)基于物质流分析法(MFA)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物质流分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物质输入、输出相关系统的路径及其输出量、输入量的一种系统工具。通过研究物质在环境—经济系统输入—贮存—输出的实物量变动,提示物质在特定区域内的流动特征和转化效率,从而找出环境压力的直接来源,为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当前,我国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来评价区域低碳经济的学者有张学毅、毛玉如、万宇艳等。毛玉如、沈鹏等通过对低碳经济活动的物质流分析,提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从区域、技术、产业、机制四个层面考虑。万宇艳、苏瑜从国家、区域以及企业三个层面探讨国内外运用物质流分析法来研究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并在研究物质流分析法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后,在微观和宏观方面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张学毅、王建敏在探讨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基础上,运用物质分析方法来研究低碳经济,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自然环境三个方面来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

(3)指标综合合成方法。运用指标综合合成方法来进行低碳经济评价,首先须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指标值的标准化过程;其次是指标权重的确定;再次是指标值的综合集成;最后是结果判断。在指标综合合成方法评价过程中,确定指标权重是其中心环节。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德尔菲法、标准离差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来进行指标赋权。关于指标值的综合合成方法有许多,一般来讲,主要有线性加权和法、乘法合成法、加乘混合合成法等。结果判断一般是参考指标值的综合集成结果及国内外低碳经济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4)其他评价方法。除了上述三种评价方法,国内学者还通过其他方法来评价低碳经济,如因子分析、模糊粗糙集理论、KAYA公式等。王斌斌在评价大庆市低碳经济发展情况时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构建了能够系统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对15个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大庆市低碳经济的发展优势在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环境改善效果,而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谢传胜、徐欣等运用模糊粗糙集理论,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黄敏、廖为明等运用日本学者茅阳一提出的KAYA公式建立了三个低碳经济模型,并用来研究江西省各市的碳排放量,结果发现各区市低碳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三、国外低碳经济评价

1、评价对象

国外对低碳经济评价研究的起步较早,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相对于国内侧重于区域性综合低碳经济评价来讲,国外则更注重低碳经济专项评价,集中在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政策、碳排放等领域。

在低碳能源领域,StaffanJacobsson和VolkmarLauber探讨了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两项技术在德国迅速蔓延的原因,并分析了德国政府政策对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两项技术迅速扩散的原因。NickKelly分析了英国的能源需求趋势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能源需求,部署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不影响经济增长的策略。如提高现有的建筑物节能水平和建设新的节能建筑物、安装高效节能设备、安装当地的清洁、节能热电力供应等。JohnW.Halloran将化石燃料中的碳基化合物视为氢能源,碳粉作为碳建筑材料。在分析氢能源和碳材料(HECAM)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氢能源和碳材料(HECAM)的能源平衡、成本、价值,脱碳方法及碳产业后,提出发展碳材料经济的三个战略步骤。DanielSperling和SoniaYeh认为低碳燃料标准(LCFS)新政策工具是降低交通运输燃料碳排放一种很好的途径。从低碳燃料中的温室气体性能标准、容积任务的缺点、征收碳税或限额交易、科学的不确定性和间接影响、能源安全和气候政策等六个方面阐述建立低碳燃料标准(LCFS)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于低碳技术,早在1997年GernotGessinger就注意到全球碳排放为每年8亿吨,其中2亿吨来自于森林采伐,6亿吨来自化石燃料。其探讨技术创新及技术改进在电力生产、物流、电力消费、最优化系统领域减少碳排放的可行性及可减排空间,提出碳减排的三点措施:防治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避免在电力生产、传输、使用中形成高二氧化碳排放的特征;通过捕捉、利用、处理/储存等方式对碳循环利用;使用可再生能源,如水力发电、太阳能、风能、生物量、核能等。AbdeenMustafaOmer认为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政策目标,与之相关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够保护资源,提供安全、多样的能源供应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较少,因此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场体系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并由此分析了在能源利用、能源替代等领域的节能技术及节能建议。

国外对低碳政策的研究理论多数是关于碳税收的,其他的如能源政策、区域性政府的碳减排措施、区域性政府应对低碳革命的挑战等。K.A.Fisher-Vanden、P.R.Shukla、J.A.Edmonds等运用第二代模型(SGM)中的印度板块分析印度在经济、能源领域中的温室气体(GHG)排放状况,提出应通过碳税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TimRoughgarden和StephenH.Schneider运用动态集成的气候经济模型(DICE)对相关政策进行定量评价后,提出碳税是促进碳减排的最理想措施。

在碳排放领域,SvenBode基于排放强度来预算碳减排的短期目标(到2010年)和长期目标(到2050年)。其他研究碳排放的学者有A.Druckman、JyotiParikh、ChengFLee等。

2、评价方法

国外关于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投入—产出法及其他方法等。

(1)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模型。低碳经济与低碳能源、碳排放等密不可分,因此国外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模型本质上是一种环境—经济模型。比较典型的综合评价模型有E3MG、ECLIPSE模型等。A.S.Dagoumas、T.S.Barker运用E3MG(Energy—Economy—EnvironmentModelattheGloballevel)分析英国的碳排放情况,提出一些关于英国脱碳路径的建议。HalTurton在分析能源研究和投资战略的基础上,构建ECLIPSE模型(EnergyandClimatePolicyandScenarioEvaluation,ECLIPSE)来评估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的影响。

(2)投入—产出法(I—O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低碳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运用I—O模型来分析低碳经济,尤其是在分析低碳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须对传统的I—O模型进行相应的改变、扩展,加入相应的环境因素。如A.Druckman、P.Bradley等运用环境型投入—产出模型(EnvironmentalInput—Output,EIO)来分析英国的碳减排情况。JyotiParikh、ManojPanda、A.Ganesh-Kumar和VinaySingh通过投入—产出法(IO)和社会会计矩阵(SAM)来评估印度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现状。ChengFLee等在灰色理论(grewtheory)和投入—产出理论(input—outputtheory)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目标规划(fuzzygoalprogramming)方法构建模型,模拟了三种碳税方案下碳减排的力度和经济影响。预测碳税实施的效果有助于各国碳税方案的选择,也能更好地发挥碳税的效果。

(3)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这类模型基于微观经济学原理构建经济人的行为,能够模拟不同行业或部门之间复杂的、基于市场的相互作用关系,其特点是在模型中引入“均衡”和“市场”,模拟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等关系。这类模型的优点是对经济系统的描述比较详细,模型的解包括了市场出清价格、部门的产出、投资、就业、外贸、CO2排放等;并且还可以模拟碳税等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在这方面,MustafaH.Babiker运用跨区域性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来预算碳消费支出额。

(4)其他方法。除上述几种评价方法外,还有宏观经济模型、部门预测模型、成本—效益分析法、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指数等其他方法。

2006年10月30日,英国了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完成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又称《斯特恩报告》),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评估。报告以气候科学为基础,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论证,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MarcoMazzarino采用比较静态的方法(comparativestaticapproach)和货币估值技术的研究发现,运输业是OECD国家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约占到总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四、结论与展望

第3篇:经济评价范文

一、考核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二)统一性。突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体现考核评价方法的统一性。

(三)本质性。抓住重点领域、重点目标、重点任务,突出反映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四)操作性。坚持简明扼要,客观准确,使评价指标具有通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

二、考核评价的内容

按照考核评价的性质,将考核评价体系分为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和单项考核评价指标两个体系。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县(市、区)、市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考核;其中,对县(市、区)经济发展的考核评价指标包括发展成效、工业、投资、消费、出口、利用外资六个项目,对市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的考核评价指标为旅游项目,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考核评价指标为工业项目。单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考核评价指标(具体考核指标详见附件)。

三、考核评价的方法

(一)计分方法

本考核评价方法中的指标全部为动态性指标,采用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计分。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幅按指数计分,以增长40%为标准值,增长40%计70,低于40%分值递减,高于40%分值递增,最高不超过100。计算公式为:[县(市、区)值/40%]×70。

除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幅以外的指标按功效系数法计分,将参评的县(市、区)的指标值由大到小排序,最大的计100分,最小的计60分;其他的县(市、区),用公式:[(本县(市、区)值-最小值)×40/(最大值-最小值)]+60计算各单项的分值。

(二)计分范围

1.县(市、区)计分范围:季度考核在本市范围内,按各县(市、区)排名高低进行计分;年度考核列入全省99个县(市、区),按排名高低进行计分。

2.市风景名胜区计分范围:在四大名山内进行对比,按排名高低计分。

3.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分范围:与全省98个工业园区进行对比排名计分。

4.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单项考核评价的计分范围:在各县(市、区)、市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直范围内,按排名高低进行计分。

(三)资料来源

为规范考核评价工作,做实考核评价数据,考核评价所需数据统一由市直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调度、审定和报送,具体考核指标(项目)的责任部门由市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

四、考核评价的程序

(一)每季后15日前,各县(市、区)政府、市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对照本实施办法进行自评,将自评结果及相关数据资料上报市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每季后15日前,市直各有关部门将考评指标数据报市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市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直有关部门报送的考评数据对各县(市、区)政府、市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上报的自评结果及相关数据进行审核、汇总。

(四)市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计分方法计算分值,根据计算结果,按得分的高低依次排序。

(五)每季后22日前,市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审查、汇总、计分结果上报市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由市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后上报市委、市政府。

(六)考核结果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后向全市通报,即:实行季度通报,年终考核制度。

第4篇:经济评价范文

山东省地处暖温带沿海,自然资源丰富,齐鲁文化昌达,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区位与资源条件,同时作为中国经济大省,2008年山东GDP总量31072.06亿元,居全国第二位,第一、二产业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增长迅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依托优越的区域基础条件,山东省旅游业成绩显著,逐渐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创造巨大的业内收入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近几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公报的数据来看,山东省无论国内外旅游收入或是旅游人次均逐年递增,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旅游消费需求扩大,国内外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是特定时期内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的体现,反应着区域旅游业内外部运作机制的合理性程度,涉及方面繁多、内容复杂,不能单纯由某一两类业绩数据判定。本文基于旅游经济的属性与发展因素构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相关统计数据资料为基准,对连续年度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以期解释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规律、预测发展前景,为相关学术研究及旅游优化调控提供参考。

一、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受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经济表现在价值上是直接服务于旅游业的收入和支出,其发展水平可以很直观的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竞争力,反映出该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旅游竞争状况与市场地位,对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是对区域旅游业整体经济实力的全面评价,属于多目标综合性评价问题。本文以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科学化与规范化为立意目标,选择旅游产业规模、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经济发展速度作为指标体系的因素层因子,构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并以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三大旅游企业为代表,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等原则前提下,参照相关的研究成果[1~3],选取23个指标构建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

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也即发展现状具体体现在前三个因素上,即旅游产业规模、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经济效益,它们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规模。其中旅游产业规模反映了区域旅游市场的运营效果,决定了该地区的旅游接待力,该因素包括6个指标;旅游产业结构体现了区域旅游产业内部的部门配置,一定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对应着一定的旅游产业结构,而旅游产业结构又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产业布局与旅游产业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该因素包括5个指标;旅游经济效益则反映了旅游业的运营效率,展现了该地区的旅游创收能力,包括7个指标。同时,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还体现在它的旅游经济发展速度上,虽然不能衡量该地区的现实旅游竞争力,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却代表着该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反映了该地区旅游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驱动性,是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该因素包括5个指标。

二、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1.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选用的TOPSIS多目标综合评价法(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也称为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的决策技术,是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4],基本思路是对原始数据矩阵归一化处理后,选出最优方案和虚拟最劣方案,然后分别计算出几个评价方案与最优方案和虚拟最劣方案间的距离,获得评价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文中评价体系涉及的23个指标184个数据均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和山东旅游政务网(),其中,旅游产业规模与旅游经济效益的的指标数据均为原始数据,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指标中的比重与增长率数据由对应年度原始数据计算而得;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山东旅游发展的阶段性,本文选取了2000—2008年间的有关数据,并剔除2003年非典特殊时期的数据。

2.数据分析。将山东省2000年至2008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作为8个评价单元(Y2000—Y2008),对23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依据TOPSIS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基本步骤进行分析,首先得到原始矩阵X;对原始数据归一化并赋予数据相应权重后(考虑指标性质同时为计算方便,4个因素赋予相同权重,各因素下指标在各自因素层中也赋予相同权重,三大旅游企业类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各赋予一级指标三分之一的权重),得到加权规范矩阵Z。

根据表2中的Ci值可知,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8个评价单元中,2008年为最优单元,Ci值为0.6281,其他依次为2007年、2006年、2002年、2005年、2004年、2000年,2001年为最劣单元,Ci值为0.2290。

3.评价结果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研究期初的2000年与2001年为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两年,Ci值分别为0.3131和0.2290,第三年即2002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增幅0.2234,当年Ci值为0.4523,研究期的第四年即2004年Ci值为0.3927,较2002年降低0.0596。2003年受非典冲击,山东省旅游业陷入冷运行态势,必然导致当年旅游经济水平的低谷现象,也直接影响了下一年山东省旅游市场,该原因可部分解释2004年的低Ci值。之后几年,随着非典的远离,旅游市场秩序逐步恢复,旅游市场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迅速回升,2005年Ci值较2005年上升0.0408,2006年Ci值0.5215,已超越非典前2002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这也体现了山东省旅游业运作机制一定的成熟性,具有一定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研究期末的两年,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不断提升,2007年Ci值为0.5642,较2006年有0.0427的增幅,2008年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达到最高水平,Ci值为0.6218,较2007年有0.0576的增幅。为进一步探析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明确山东省旅游经济的发展重点与调整方向,仍以八个年度为评价单元,运用TOPSIS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分别求出因素层四大因素的Ci值(表3),直观表示(如图1所示),数据处理步骤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由表3数据和图1示例可知,山东省旅游产业规模与旅游经济效益Ci值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尤其是旅游产业规模,Ci值由2000年的0.0541直线状上升至2008年的1.0000,表明山东省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逐年增多,旅游接待能力日益提升,2008年旅游产业规模达到研究期内的最优状态;旅游经济效益Ci值2002年达到一个高峰后2004年下滑至0.1959,之后平稳上升至最优单元2008年的0.6358,曲线走势类似于上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Ci值,表明山东省旅游产业的创收能力逐渐增强,产业经营效率不断提升,但在非典后调整期间旅游经济效益出现了短暂的低谷现象。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速度Ci值与上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Ci值走势不同,二者Ci值并未有上升趋势而是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其中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最劣单元为2001年,Ci值为0.3110,2002年虽反弹达到最高值0.5717,但随后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2005年与2006年仅有小幅回升,2008年降至0.3829,仅高于最劣单元2001年,可知山东省旅游经济2002年左右发展十分迅猛,2004年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趋于平稳状态,旅游经济发展动力减弱;旅游产业结构Ci值波动较大,最优单元2002年Ci值为0.7545,2002年后旅游产业结构Ci值大幅下降,2005年降至低谷后稳步上升,2008年达到一个仅次于最优单元的高值0.6358,表明山东省旅游产业结构存在不尽合理之处,整个产业结构处于不断调整与适应的状态,呈现出不同的竞争优势,山东省旅游各产业部门虽正逐渐转变观念,积极开拓旅游市场,但仍未达到最优结构组合,不利于旅游产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结论与探讨

第5篇:经济评价范文

论文摘要:企业价值评估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引人瞩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价值评估将越来越受到各相关人士的关注。正确推行以价值评估为手段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分析企业价值评估的动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使自身价值在市场中得到承认,并不断寻求增加价值的途径,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企业风险和收益的界定、度量,对企业价值的衡量,已经成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投资者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并据以做出买卖决策,使得股票市场价格达到新的均衡。企业理财人员通过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资与融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增加所有者财富。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践基础

产权制度的改革推动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从无到有地产生和逐步发展。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国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在宏观层次上、社会总量上保持公有制为主体,在微观层次上建立以多元所有者形成的、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不但出现了多种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发生了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极不相同的经济行为,而且出现了企业资产大规模的流动和重组。①企业兼并、承包、租赁、联合、集团化有了很大发展,股份制逐渐成为主要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大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厂,逐步按《公司法》改造和改组成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和股合作制企业。②企业的整体买卖、企业的分割式买卖和资产折股买卖,尤其是股票上市企业的股票买卖有了较快的发展。③企业破产法冲破重重阻力得到贯彻,破产清算、企业整体式和资产分割式拍卖等成为见惯不惊的事情。④企业以资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以企业资产为其他企业作经济担保,企业向保险公司投保和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⑤国有和非国有控股公司迅速发展,投资者(个人或机构)开展以保值增值为目标的股权投资管理。以上活动的蓬勃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企业价值评估的发展,企业价值评估的结果成为这些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依据。

二、产权交易活动的需要是企业价值评估的直接动因

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有一个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企业价值评估也要建立在发达的产权交易的基础之上。产权交易市场由五个要素所构成:一是多元化的产权市场主体,即作为商品的企业的买方和卖方;二是产权市场体系,包括产权买卖市场、企业兼并市场、企业租赁市场、企业拍卖市场等;三是市场机制,即产权的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四是法定的产权交易场所,即产权交易所或交易中心;五是企业价值评估机构和正确的评估工作。我国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仍未成熟和规范,由市场竞争形成产权价格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做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价值评估工作对推动产权交易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大量机会

1981年,我国政府恢复发行国债,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发育,90年代证券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相继建立了深沪交易所、证券交易委员会及其常设监督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与此同时,资本运营高潮迭起,1997年深沪两地有211家上市公司发生了270余起并购事件。1998年,近400家公司进行了程度不一的资产重组。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证券法》,对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将起到深远影响。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上市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避免企业以虚假经营状况来获取上市资格,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规范,同时恰当地规范了企业资产重组行为,放宽了收购条件,这些都为我国公司价值评估提供了用武之地。

四、企业价值管理为企业价值评估的创造了条件

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管理水平落后,不重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以下优点:①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②能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大大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③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④在充分考虑了所有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⑤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不仅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为导向,企业管理也越来越趋向于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企业价值概念成为企业管理理念中的核心观念,企业价值估价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技术的重要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很大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西方企业普遍重视企业价值管理。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管理作为国际上先进的手段,是我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我们迫切需要改变股东及其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建立足够的证券投资和信托基金,完善中介机构,加强市场监督功能,切实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给企业价值评估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正确推行以价值评估为手段的价值最大化管理,是推动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管理作为国际上先进的手段,是我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我们迫切需要改变股东及其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建立足够的证券投资和信托基金,完善中介机构,加强市场监督功能,切实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给价值评估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第6篇:经济评价范文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位列世界第一百二十一位,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多目标综合性技术,有着广泛深远的意义。如能对城市雨洪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不仅可增加城市水源补给,美化与清洁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而且还可降低地面沉降量,控制雨洪,减少城市防洪排涝基础实施投资,带来可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经测算仅西安市一地2007年雨洪资源量为76790.62万立方米。

二、雨洪资源利用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鉴于我国的水资源紧缺,2008年8月29日,《循环经济促进法》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制定了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激励全社会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其中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价格政策,引导单位和个人节约和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型产品”。但是,在农村,目前仍普遍沿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工业用水的效益也非常低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也很严重。长期以来,黄河下游的引黄水费标准是每立方米3.6厘,在城市,由于政府实行补贴,自来水的价格甚至不及成本。

这种因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造成的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根本不能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成为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因此,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将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1.雨洪资源利用可以缓解缺水矛盾

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绝大部分来源于降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雨水资源的利用。在以色列,通过采取种种措施,降雨资源的利用率达98%。从理论上讲,182m2面积上200mm的有效降雨可以满足1个人1年的用水需求(用水量按3m2/月计)。

2.雨洪资源可用来回灌地下水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大城市均划定地下水禁采区。但地下水位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超采所致,人工开采超过天然补给,必须由人工补给平衡,这样地下水位才有可能得到控制。加强雨洪资源利用,将雨洪资源存储在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供需要时开发利用,这也是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比较经济、常见的形式。在增加地下水补给的同时,可使雨洪的汇流历时增大、洪峰流量减小,减小城市管网的压力,清除内涝。

3.可将雨洪资源就地存留,实现人与洪水的协调共处

在《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的综合报告中谈到,人与洪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社会是局部斗争,被动防守;工业社会是全面治理,主动控制;而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则是与洪水协调共处的时代。通过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完全消除洪灾是不可能的,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必须主动适应洪水,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约束自己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具体做法是:发生大洪水时,要有计划地让出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洪水提供足够的蓄泄空间,以免发生影响全局的毁灭性灾害,并将灾后救济和重建作为防洪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雨洪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评价模型

根据雨洪资源分布特点,雨洪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1.节约水费支出

雨洪资源的集蓄利用,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用水短缺的困难,节约资源利用者的水费开支,或者说雨洪资源利用后对家庭和单位支出的影响。节约水费支出是雨洪资源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或个人决策是否利用雨洪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由于雨水的利用途径多样,其中包括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及生活用水三个个部分,其计算公式为:

Rf=r1×(P1-Y1)+r2×(P2-Y2)+r3×(P3-Y3)(公式1)

上式中,Rf——节约总水费的支出

r1——第一产业雨水利用量(m3)

P1——第一产业自来水的水价(元/m3)

Y1——第一产业用水雨水利用的供水价格(元/m3)

r2——第二产业用水雨水利用量(m3)

P2——第二产业用水自来水的水价(元/m3)

Y2——第二产业用水雨水利用的供水价格(元/m3)

r3——第三产业用水及生活用水雨水利用量(m3)

P3——第三产业用水及生活用水自来水的水价(元/m3)

Y3——第三产业用水及生活用水雨水利用的供水价格(元/m3)

由于目前并没有对雨水进行定价,同时雨水的价格和它的工程成本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政府没有制定合理价格之前,用雨洪利用设施的工程成本来代替Y1、Y2、Y3比较合理。

2.未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导致的缺水损失

缺水系指在一定的流域或区域内,由于资源、工程、水质或管理等原因造成水资源承载能力(含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致使其水资源数量(可供量)或质量在总体上或时空分布上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其水域水体不能持续正常使用或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根据实际情况,缺水损失用以下公式估算:

W=(G/G0)×10-4(公式2)

其中,W——未利用雨洪资源缺水损失(万元)

G——未利用雨洪资源量(亿m3)

G0——万元GDP耗水量(万m3/万元)

3.雨洪资源经济价值评价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经济价值评价模型可以用以下式表示:

Vr=Rf+W(公式3)

其中,Rf——节约总水费的支出;

W——未利用雨洪资源缺水损失(万元)

四、以西安市为例的雨洪资源利用经济价值测算

第7篇:经济评价范文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综合反映了一个省份在经济、科技、教育、财政、金融、资源、环境、政府作用和统筹协调发展等各方面的发展能力,及其在全国的竞争地位,各方面的发展共同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位和变化趋势,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既有各个省、市、区普遍存在的共性特征,也有不同省情、市情、区情所决定的特殊性。

十七大以来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从平均增速来看,31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全部超过10%。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复苏乏力的形势下, 各省、市、区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稳定的高速增长,保障了全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使中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至2011年,全国有23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31个省份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部都超过一万元。以2011年平均汇率折算,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2000美元,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7个省份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65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这10个省份达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

十七大以来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充分体现在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上。2007年,全国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综合评价分值为35.05分,2011年提高到37.00分,增加了1.95分。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28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市,升幅达到5. 88分;提升幅度最小的是浙江省,为0.59分。经济综合竞争力出现下降的只有上海市、北京市和广西自治区等3个市区,导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发展水平竞争力等6项指标均处于下降趋势。

2007年,全国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值高于50分的省市有4个,2011年增加1个,达到5个;2007年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值低于30分的有10个省市区,2011年则下降为7个(参见表1)。这些变化进一步表明十七大以来的五年中,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处于上升趋势的。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差距明显缩小

十七大以来,在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国家陆续部署和密集出台了一批经济区、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有力地改变了中国区域增长的格局。从2007年开始,部分西部省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东部。从2008年开始,中部、西部和东北经济增速全面超过东部。四大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比逐步调整,表现为东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比重下降,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比重持续上升。

体现在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方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值分别为43.52分、32.23分、27.68分、34.06 分,2011年提高为到46.36分、34.92 分、30.31分、36.70 分,分别提高了2.84分、2.69分、2.63分、2.64分(参见表2)。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呈现波动缩小的趋势,由2007年的1∶0.74∶0.64∶0.78,缩小为2011年的1∶0.75∶0.65∶0.79。在进入新世纪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但没有拉大,反而均能有1个百分点的缩小,是非常不容易的,反映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增强。

促进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十七大以来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那么,促进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表3中列出了2007~2011年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二级指标分值的变化情况。所列数据表明,2007~2011年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9项二级指标中,有8项指标的分值得到提高,分别是宏观经济竞争力提高2.70分、产业经济竞争力提高1.05分、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提高0.93分、财政金融竞争力提高1.33分、知识经济竞争力提高0.53分、发展环境竞争力提高1.28 分、政府作用竞争力提高3.47分、发展水平竞争力提高6.88分,只有统筹协调竞争力属于下降指标,为-0.88分。

从表3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竞争力(2.70分)、政府作用竞争力(3.47分)、发展水平竞争力(6.88分)是促进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产业经济竞争力(1.05分)、可持续发展竞争力(0.93分)、财政金融竞争力(1.33分)、知识经济竞争力(0.53分)、发展环境竞争力(1.28 分)、是促进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次要原因;统筹协调竞争力(-0.88分)是影响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负面原因。

从五年中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二级指标分值的变化情况看,政府作用竞争力、统筹协调竞争力始终都达到40分以上,发展水平竞争力2011提升到40分以上,属于强势指标;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都始终在30分之下,是影响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的“短板”。

以上分析还表明,尽管全国省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特别是统筹协调发展的水平亟待提升。

促进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特点和启示

表4中列出了十七大以来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变化情况,体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特点之一: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整体比较稳定,但有个别省份综合竞争力排位波动明显。表4中列出了十七大以来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变化情况。2011年和2007年相比,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11个省市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排位上升了7位,四川省排位上升了3位,江苏、安徽、陕西等省排位均上升了2位,内蒙古、辽宁、广东、海南、青海、新疆等省区排位均上升了1位;7个省市区排位没有变化;排位下降的有13个省市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西省和吉林省,排位下降了3位,下降了2位的其次是黑龙江、上海、河南、湖南、广西等5个省市区,北京、河北、福建、江西、湖北和宁夏等6个省市区均下降了1位。

5年中从整体上看,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相对比较稳定,在某一区域内变化较小,只是在局部有所调整。2007年处于上游区的10个省份,只有河南省下降到中游区,其他9个省份在2011年都继续保持在上游区,但大多数排位都发生了变化。2007年处于中游区的10个省份大多继续保持在中游区,只有内蒙古升入上游区和山西、江西两省跌入下游区。处于下游区的11个省份只有陕西、重庆两省市升入中游区,其他则继续处于下游区,表现出长期而明显的竞争劣势。

特点之二: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非均衡性明显。图1显示了2011年全国各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值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很不均衡,全国有一半左右的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集中在30-40分之间,整体上看,都比较分散,而且呈现偏态分布。

2011年,得分最低的自治区只有24.09分,不到第一名广东省的一半。另外,相同区位内部的各省份间的得分差距也比较明显,同样是处于上游区,排在第10位的内蒙古自治区与排在第1位的广东省在评价总分值上相差了19.8分;同样是处于下游区,排在第21位的江西省比排在第31位的自治区超出9.69分;但是处于中游区的10个省份得分比较接近,排位第11的四川省得分为36.78分,比排位第20的吉林省仅多出2.86分。处于上游区的10个省、市、区平均分值为47.49分,处于中游区的10个省的平均分值为35.34分,处于下游区的11个省、市、区的平均分值为28.97分,比差为1.64∶1.22∶1。

特点之三:各区段内省域经济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从排位波动结果来看,上游区的省市区排位只有天津市(第4位)没有发生变化,其他均发生了变化;在中游区的10个省份的排位都发生了变化;下游区中除云南、贵州、甘肃、等省区竞争力排位没有发生外,其他都发生了变化(参见表5)。反映出省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竞争力排位比较容易发生变化。

第8篇:经济评价范文

关键词:反腐;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构建

一、引言

纵观近年来的腐败案件,呈现出单兵作战的个体性腐败逐步向群体性腐败蔓延,高校腐败案件频频发生,在近几年的巡视报告中发现,高校的监管机制较弱,领导干部缺乏相对硬指标的考核,这样使高校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有了机遇。在高校各种年终综合考核中,笔者认为不是绝对公开透明、民主参与,虽然都有过程控制,但还是存在考核漏洞。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运用相关资源履行职责为主线,围绕领导干部的职权来开展审计,对高校领导干部开展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审计的内容广,难度大,审计风险高,要求较高的审计专业知识,内容涵盖合规性、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合法性审计。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现状分析

(一)高校审计缺乏独立性,造成监督缺陷

据了解,湖南省高校有一部分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处,省教育厅就是与财务建设处合署办公的,多数高校把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合署,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这样审计人员很难开展工作,如果与纪检合署,有时纪检与审计的监督存在重合,导致不知道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去监督,监督权限将受到制约。高校审计队伍薄弱,高校专职审计力量严重缺乏,从这几年高校审计招聘来看,审计人员很难招聘到,一是要求学历高,二是有年龄限制,导致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受限。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不足以及专业不对口,审计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反差,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影响了审计项目的质量。

(二)管理过程关注不够,导致审计评价不够准确

高校审计人员习惯从“会计信息结果”审查开始开展工作,特别关注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审计工作往往局限于会计账面信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在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缺乏关注。从新形势下的审计来看,要更多的关注管理的过程,比如领导干部对“三重一大”的的决策情况,另外要关注资金活动的过程、重点工程履行过程、重点项目执行过程、关键环节的监督过程,就很容易发现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如果对管理过程的重大问题关注不够,就难以发现在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内部控制就成了空话,更难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查处违纪违规等问题。另外,审计人员仅关注结果,对经济活动过程不关注的审计方法,无法全面获取需要的信息,对审计过程中的海量信息无法分析、提炼,对内部控制无法进行穿行测试,对经济活动履行过程中是否缺乏制度约束无法评价,导致无法准确的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这样审计风险增加,对进一步规范管理的审计目标受到限制,就难以达到以责论绩的目的。

(三)审计结果作用失衡,与干部的考核任用脱钩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受托审计,首先是受组织部门的委托,审计部门收到委托书后才开展审计项目。在调查了解中,大多数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都是组织部门已经将被审计领导干部调动或者提拔后,才将审计委托书送达审计部门,这种工作做法,明显审计安排滞后,导致审计结果与干部任用脱钩。这样导致审计工作开展困难,新的领导干部已经接手工作,在审计期间,又需要由已经离任的领导干部来配合,导致审计的范围受限,审计结果也有会不准确。

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目标

(一)实现审计评价规范化,将审计结果归入廉政档案

内部审计人员要规范审计评价。要坚持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的原则,审计工作底稿对应审计事项,使用审计核实的经济活动和财政财务收支数据,以及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漏洞,评价领导干部履职取得的成效,反映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从而有效的预防腐败滋生。审计人员不得将未经核实的被审计领导干部述职报告提供的情况作为审计评价依据。反映领导干部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执行政策规定和遵守财经法纪、履行内部管理监督职责的情况。另外审计结果报告要放入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审计结束后,与纪检部门进行沟通,要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审计结果报告存入领导干部的个人廉政档案,为高校组织部门评价执政水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以及干部任用提供重要依据。

(二)实现责任界定科学化,建立健全整改责任制

从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评价领导干部履职绩效,对审计发现不足、查出的问题中科学有效的界定领导干部的责任,从决策、执行和监管三个方面判断原因,并依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实施细则,进行责任划分。对审计查出问题的金额、性质,从决策、执行和监管三个方面进行归集,然后按照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三个类别来定性,科学的将问题汇总至这三个责任中,从而开展横向比较和综合分析,为领导干部考核和任用提供依据。加强审计成果开发和应用,推动问责和整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要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一)分析审计资料,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界定

高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是科学评价经济责任的基础。坚持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的原则,使用审计核实的经济活动和财政财务收支数据,评价领导干部履职取得的成效,反映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得将未经核实的被审计领导干部述职报告提供的情况作为审计评价依据。审计涉及的事项及审计查出的问题,对形成总量概念的事项,均要描述审计查出问题金额、审计抽查的范围,审计涉及总金额及所占查处问题的比例等。同时,加强分析研究,对该公开招标的项目不公开招标、收入不真实、支出不合理、损失浪费国家扶贫资金、违反机构编制政策、“雁过拔毛”式腐败等问题,坚持审计和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成效及守规、守纪、尽责和守法情况,推动形成权界清晰、责权一致、运转高效的机制体制。

(二)针对高校管理体质,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框架

建立健全适用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项重要环节。依据高校经济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和特点,笔者认为高校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应该从以下四个大的方面综合构建,一是重大经济事项的情况。从基本建设、资产处置、后勤社会化、合作办学、举债融资、扶贫攻坚等方面来构建。二是作风建设和廉洁从政相关的情况。从“三公经费”、兼职取酬、职务消费、损失浪费国家扶贫资金、违反机构编制政策、“雁过拔毛”式腐败、环境保护、廉政责任、遵纪守法等方面来构建。三是教研职责履行的情况,从学科建设、教学职责等方面来构建。四是助学政策的情况,从助学政策、教育收费等方面来构建。通过基本办学条件、教学科研职责、重大经济事项、助学政策和财经法纪、作风建设和廉洁从政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为作为构建的重点,以经济活动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为审计的基础,从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评价领导干部履职绩效,从而有效的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晓红.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优化思路分析[J].财务与经融,2009(09).

[2]高前善.政府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指标框架的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0(12).

第9篇:经济评价范文

论文关键词: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通过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为促进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之间存在相对有效性的关联,因此通过把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看成是互为输入输出的关系,二者存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联性。只有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分析才可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关系进行合理评价、科学评价。通过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有效性分析,可以得出影响两者关联的相关参数,为建立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一、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性是多样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只有合理处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条件。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与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分不开,只有实现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交通经济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1]从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由于交通运输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发挥交通行业公共服务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其经营效益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效益,因此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协调因素。从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因素看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现象明显,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角度看存在一定的问题,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只有保持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作用,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可以更好的促进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平衡稳定发展,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分析,只有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二者发展过程出现的不协调因素进行调整,才能动态、实时保持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和向前推进。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状况是不断变化的,二者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外部、内部环境的影响。只有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2]通过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可以通过在二者之间建立动态参数库,二者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协调的状况时,通过对动态参数库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步调高度统一。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相关的指标参数进行约束。此种约束关系通常为被称为协调发展指数。协调发展指数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的评价体系,只有通过经济指标对协调发展指数进行调控,才能促使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式的形成。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从理论角度可以采取灰色系统协调处理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科学有效的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参数,只有在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找到协调发展系数,通过协调发展系数数据库的建立,为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全面发展交通运输业,通过交通运输业的基础作用带动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只有通过发展系数数据库的建立,为建立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参数模型提供了一条重要通道。建立二者协调发展模型需要一系列的调研工作。首先从根本上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参数,其次对经济发展系统的参数进行提取,最后找出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方案提供重要的保障。通过变量分析法同样可以清除的表达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果把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看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的参数变化可以被看成系统作用变量,系统的行为变量可以通过经济系统参数变量来表示,通过一系列的推导计算可以分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通过测定二者的协调度可以分析出协调参数,从而确定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通过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可以科学合理的计算出二者的协调发展的参数,为有效支持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发展创造条件。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单独从一方面去分析对另一方面的影响会出现片面性,只有通过二者的综合全面分析才能更好的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可以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找到二者的联系性奠定坚持的理论基础,交通系统可以被看成输入输出系统,经济系统同样如此,所以二者之间存在互为输入输出关系,其中一个作为输入系统的同时,另一个将作为输出系统。只有实现输入输出系统平衡才能保证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研究

通过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研究,可以合理分析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同类型的系统之间输入输出关系的评测,通过对同类型输入输出系统的评价可以产生决策单元,系统将通过输出系统效率与输入系统效率之间对比产生效率差,通过对效率差的评定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交通运输输入系统与经济输出系统之间可以建立一定的函数管理,通过变量的变化可以分析系统的变化,为进一步分析系统的协调性创造了条件。[4]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必须通过对二者的实体进行分析才能准确得出结论,分析实施的过程中以决策控制单元为基础,以样本参数变化为条件,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协调发展评价函数,通过对函数的线性变化来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通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可以得出决策控制单元的效率,效率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协调性,可以合理分析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而有效控制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资源优化配置,为保证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通过对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有效性进行分析,才能得出二者的相对论,二者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总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绝对模式。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只有正确的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才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合理评价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平台支持,为制定科学评价理论和重要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中,只有认真分析评价的具体目的、保持目标明确才能得出合理的评价决策信息。只有通过对系统的有效性与相互作用、相互利用的关系进行分析,才能合理评价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特点看,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保障,二者的关联性与影响性是分不开的,所以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原理出发可以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互为输入输出的关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此模式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如果要评价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来分析对经济发展作了哪些贡献,分析过程主要体现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只有通过数量和质量角度来分析对经济的影响,才能得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效率影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业投入的过程对经济发展是否产生真正的效益。从经济角度分析同样可以产生一个生产过程评价体系,此生产过程可以看成是经济投入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推动作用,通过经济投入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生产过程可以看出,经济投入是否真正促进或者推动了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是互为输入输出的关系,只有科学分析才能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决策单元的选择分析

通过对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合理选择决策单元才能促使二者协调发展。对数据包络分析系统的数据参考集进行分析是建立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其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二者必须具有相同类型的特征,如果特征完全不同,就无法选择决策单元。此相同类型主要包括外部环境相同、任务和目标相同、输入输出指标相同等。在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有几种选择方式,其主要可以分为纵向比较选择和横向比较选择。纵向比较主要是通过对系统对象不同时段、不同年份的决策控制单元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经济与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趋向进行分析研究;横向比较主要从区域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区域的决策控制单元分析,通过横向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性、有效性,为科学决策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选择中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性,坚持不同的原则对二者协调发展所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从针对性原则角度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看,任何评价策略必须能够从根本上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内容与根本目的,必须从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和性质出发,制定科学有效的方针政策,才能更好的把握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前景与趋势,为科学有效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简明性原则是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中应该坚持的。从当前世界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看,能够对二者进行评价分析的方式成千上万,所形成的数据指标众多,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此类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筛选,才能形成适合二者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进行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简明性原则,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展开,才能更好的把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有效的反映出来。[5]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因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始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对二者的评价指标选择一方面能够准确反映当前的静态特征,同时还要能够实时的反映二者的动态变化特征,所以只有通过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准确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变化特征关系,才能实时监控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关系,才能更好的保证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军编著,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分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3-19

[2]、高明编著,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79

[3]、赵兵编著,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0-93

[4]、许林编著,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动态联系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2-107

[5]、刘小功编著,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