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作品教学范文

作品教学精选(九篇)

作品教学

第1篇:作品教学范文

在心理学原理中有这样一条重要的理论,经历过的学习历程会对当下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地将这一心理学原理践行到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当下高中生现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来建立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中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等,阻碍了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学习,同时多次遇到晦涩难懂的文学文段也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人类是相通的,在不同背景下生长的人类也会产生情感的共鸣,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以情感的共鸣作为阅读的载体,让学生通过体会文学作品的作者的情感同时辅以个人的生活经验来进一步理解外国文学。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依次为学生们讲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人物情感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对于作品人物的整体认识,同时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抽象情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进而在具体的文学情景中体悟出作者的思想观点。例如教师在展开对于《项链》一文的教学时,他们会认为马蒂尔德仅仅是一个虚荣、肤浅的人,而不能正确认识到她所作所为的真正目的。这样的阅读学习流于表面,不能够让学生深入作品本身来认识作品所代表的时代和社会,不能够让学生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各种行为表现来发掘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感情。在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来建立起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正确认识:假如你就是马蒂尔德夫人,你是一个既温柔又有魅力的女士,但却无比的贫穷,反观很多不如你的人却能过上富足快乐的生活,那么你作为马蒂尔德夫人会有怎么样的情感呢?你会怨恨吗?你会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吗?追求富足快乐的生活有错吗?这样几个提问以后就可以促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让学生想起自己曾对同学或朋友的羡慕之情,进而理解马蒂尔德夫人的行为。马蒂尔德的所作所为表面上看起来是虚荣的、拜金的,但是作为个人而言,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力。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引导以后,学生们就能够理解到人物本身在那个时代下的无奈,那么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和认识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类比和对比教学

高中语文教师在展开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时,可以考虑采用将两种及以上的阅读材料来进行对比交叉的教学,通过为学生们分析两种阅读材料的异同之处,比较不同作者笔下的人文特色与人物特色。语文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展开文学作品教学时形式多样,既可以侧重于对于文学作品内容、内涵的对比和类比,也可以就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来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作品的思想情感与思想观点来做出对照。在开展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时,高中语文教师通过使用这种类比式的阅读教学方法,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将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比较,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文学作品内涵的整体把握,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文学视野,还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固有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以探究来展开外国文学教学

运用到高中阶段的外国文学的探究性教学是以高中生现有的自学能力作为基石,语文教师通过研究文学专题,将文学作品以多角度分类后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到文学作品的研究过程中能够收获到文学内涵,汲取到文学思想。同时文学作品的探究性学习也要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合理联系实际,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剖析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人物情感,学生们在自主探究文学作品内涵时可以借助文献、网络来查阅相关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也可以小组之间互相分享观点,提炼精华,相互学习。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

第2篇:作品教学范文

学会如何接受挫折,面对困境,既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也是中学生必须学会的人生体验。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一路颠簸与反复的条件下艰难前行的代表,中国的近现代史发展虽然有屈辱、有妥协,但这也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渐进过程。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演进,现代文学所代表的时代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但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以其穿透时代的能力教会中学生如何在面对困境时寻求解决办法。对于中学生而言,语文教材是他们较早接触到的优秀文学文选。中学生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时期,在这个时期自觉或不自觉所学习到的东西,将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到重要的行为导向作用。作为如此重要的文学读本,语文教科书不但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养成和情感态度健康发展的使命,还承载着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它是学生接触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现代文学的作品,无论是经作者虚构出来的小说,还是直接抒情的散文,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侧面感知那一个时代的温度,培养爱国主义热情,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鲁迅先生为正义的呐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雨巷里撑着油纸伞徘徊的姑娘;湘西古城里为爱情而困扰的翠翠;橘子洲头的革命青年;荷塘月色下的爱国学者……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活跃在教科书上,作者们的真情实感荡漾在字里行间,这些作品教会我们体验时代的美与丑,在感悟祖国美好景致的同时,激发出学生满满的爱国主义情感。现代文学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既能反映时代特征,又能体现人文情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必然在教学和学生们的理解中熠熠闪光。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现代文学作品大都是符合语法规范的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选入课本的作品更是语句经典、逻辑严谨,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好的范本。通过阅读优秀现代文学作品,体会作者认识事物和表情达意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得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文本的表现力。简单说来,是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分析和评价。阅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时间来使它形成。现代文学作品其本身无论在写作手法上还是情感抒发上,都能明确地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且现代文学小说曲折的情节,散文优美的语言和诗歌蕴含的深情,都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喜欢阅读中学会阅读。由此看来,现代文学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第3篇:作品教学范文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阅读主体 主体解读 多元解读 批判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39-01

文学作品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学作品在语文课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进而学生的语文成绩将得不到提高,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了。因此本文从“教”与“学”两方面对文学作品教学进行了探索。

文学作品教学的积弊主要在于“重教轻学”。由“讲与解”和“学与思”所共同构成的“教”与“学”是对立而统一的,二者的目标都是使学生掌握知识。二者的具体实施都是为了完成同一任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消除“重教轻学”的积弊,就是要实现“讲”向“学”的转化,使“讲”化“学”,使“解”化“思”。

1 文学作品教学中,关于“教”的探索

1.1尊重学生主体解读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正是由于学生主体的差异性,他们对文本的解读的是千差万别的,以《孔雀东南飞》的解读为例。兰芝盛装而别一段,有的学生敬佩于她的自爱自尊,有的发现她这是一种无言的抗争,有的认为她强压悲伤以安慰丈夫;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态度。

1.2提倡学生多元解读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诞生不但要有作者的创作,还要有读者的再创作,唯其如此,作家创作的文本才能成为真正的‘作品’。”这里强调的就是“再创作”,就是读者用其个性化的审美观去对作品进行解读。所以对某一文本的阅读理解,不只有一种解读方式。多种文本解读方式的理论及方法的运用所带来的必然是多元化地解读文学作品,不同的解读理论和解读方式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和结论,或者同一结论可以用不同的理论和方式去体验、去解读。文学欣赏既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又是读者的一种艺术的再创造的过程,人物鉴赏也因之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化、单一化和绝对化的范式界定学生的理解。

1.3打破僵化的课堂程式

我们要把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多给他们一些读和思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创设一些与作者平等交流、自主对话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地走近作者,走进作品。让学生们以一个人生思考者、人生旅途经历者的形象在课堂上多些感性的体验,少些理性的抽象分析。我们的教学课堂不应该仅仅是“六大板块”或“六大工程”的机械、零碎的词句、情节、语文知识性、写作技巧性等方面的“条分缕析”,而应当注重文化传统教育和智慧教育,应该打破课堂时空的局限与限制,让学生从课文文本的阅读上获取更多有关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经济、自然、宗教、民俗、生物等方面的知识。

2 文学作品教学中,关于“学”的拓展

2.1拓展教材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应试,或者一些其他原因,中学生阅读量减少,特别是课外阅读,更是受到家长、甚至是教师的阻止。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在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窄,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更难融入作品描绘的意境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要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指导学生开阔视野,进行广泛的拓展性、比较性的阅读。

2.2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来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文学作品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效果,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不仅仅停留在对字、词、句、段、篇的表面化理解。如在分析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主旨时,谈到资本主义社会强权政治、人情淡薄、弱肉强食,学生同时也想到了中国现阶段的实情。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运用的前提是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文学作品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感悟,使文本解读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思维的可驾驭从而更好的为解读文本服务。

2.3对文本的批判性阅读

文学作品的教学还要注重精心地选择阅读材料,并采取批判的思想作指导,取精去粕。

在小说的教学中,尤其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学生阅读小说一般只注重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命运,也就是小说的娱乐性,不去注重小说的审美性和教育性。其实小说除娱乐功能的教育、审美功用的实现之外,更离不开批判性原则。凡是好的小说作品,故事仅是表象,作品中体现出的作者的人生经验或社会批判,那些才是小说真正的精魂所在。因而运用批判性思想鉴赏小说,让学生对作品反映的思想、作家的立场进行再认识,这一认识过程既是一次对社会认识的过程,又是一次判断正误和区别美丑的过程,同时还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谌安荣.语文知识教学与个体精神自由[J].语文学习,2007,(02).

[2]任勇.浅谈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研究,2006,(11).

[3]田治中.文学作品解读方法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03).

第4篇:作品教学范文

关键词:《波罗涅兹幻想曲》 大型钢琴作品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从钢琴演奏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学琴过程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和过渡,对于钢琴教师而言,则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学生进入钢琴演奏的高级阶段,通常会弹奏越来越多的大型钢琴作品,这在诸多方面都给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复杂的曲式结构、作品寓意的理解、演奏技巧以及驾驭作品的综合能力。《波罗涅兹幻想曲》(OP.61)是一部混合曲式结构的钢琴作品,由著名的“钢琴诗人”肖邦于1846年创作完成,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运用混合曲式结构创作的经典杰作。本文试图以此作品为例,谈谈教师在教授大型钢琴作品时的基本方法。

一、引导学生准确的分析钢琴作品

钢琴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演奏好一部大型钢琴作品,首先应对作品本体进行分析,包括曲式结构、音乐材料以及音乐表现手法等。因为即使篇幅再大的一部作品,也是有基本的曲式框架,并通过各种方式对音乐材料进行组织,使乐曲更具表现力。通过这些分析,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结构,有益于日后的背谱。

(一)分析曲式结构

《波罗涅兹幻想曲》的篇幅长大,织体、旋律复杂多变,充满幻想性;采用复杂的混合曲式,基本框架由三大部分组成,实质上是复三部曲式和变奏曲式的混合,是不太规范的曲式结构;一共包含四个主题。

(二)音乐材料及音乐表现手法的分析

《波罗涅兹幻想曲》开始是一个较长的引子,音乐总是从低音区开始转向高音区消失,与之相配的是多个自由延长记号,富有诗人般的崇高情怀和幻想精神。

主题一的特点是,在左手典型的波洛涅兹节奏的陪衬下,右手是叙事性的抒情旋律,之后这个节奏分别演变为三连音、切分节奏。主题二依次在A大调和E大调上陈述,其连贯流畅的旋律中始终隐含着波罗涅兹的节奏。主题三转到降B大调,左手含有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主题四是圣咏式的柱式和弦,转到B大调,之后的变奏过程中左手依然伴随着波洛涅兹节奏。

随后对引子进行了戏剧化、动力性的再现。尾声是左右手八度同步的附点节奏,坚定有力,持续的颤音在强奏中结束全曲。

肖邦在此曲中展现出幻想曲特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主题变奏的创作方法的运用。纵观全曲,一共有四次较为自由的变奏,三次旋律声部的变奏,及两次具有戏剧性的变奏。

二、指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

别林斯基曾这样评价过风格的重要性:“没有风格,就像没有剑的剑鞘,空空如也的漂亮的箱子。”风格是音乐作品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作品审美方向的重要标尺。因此,教师在指导大型钢琴作品时,需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

(一)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

肖邦的创作深深根植于波兰生活及波兰的民间艺术。《波罗涅兹幻想曲》(Op.61)创作完成于1846年,正处在肖邦创作的晚期。这一时期,肖邦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幸又与乔治・桑分手,忍受着病痛和感情的折磨,而这些都暗藏在作品中。然而,作品里还是能够体会到肖邦的爱国热情、英雄气概,体现在那贯穿全曲始终的波洛涅兹节奏及两次高潮。

(二)研究作品的体裁和旋律特征

《波罗涅兹幻想曲》的体裁形式兼具波洛涅兹舞曲和幻想曲的特点。波洛涅兹舞曲实质上就是民间舞曲体裁“波兰舞曲”,速度舒缓的三拍子舞曲,带有神圣高贵的气质。肖邦将这种民间舞曲的形式进行大胆创新,音乐更具交响性、英雄性,洋溢着热情、坚毅的性格,有“波兰民族之魂”之称。这种将波洛涅兹和幻想曲体裁相结合的创新,形成了具有幻想气质的波洛涅兹,音乐形象丰富而充满活力。

乐曲的旋律富于歌唱性,肖邦创作的波洛涅兹舞曲的旋律具有舒展宽广、柔和热情、真挚刚毅的特质,曲调无时无刻不流露出对祖国的眷恋。

因此,这首作品的创作特征是:一方面通过贯穿全曲始终的波洛涅兹节奏来表达爱国之情;另一方面又通过富有幻想性的音乐要素来表达他创作晚期时的身心之苦。

三、给予学生正确的弹奏方法的指导

对于大型钢琴作品的教学而言,基本的弹奏法是不需要教师再逐一细致的给学生讲解。教师应抓住作品演奏的主要方面,结合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来指导学生的演奏,准确来说要启发学生从节奏特点、旋律特点、声部处理、踏板运用及华彩句等方面进行把握,以使学生达到对作品整体性的驾驭能力。

(一)节奏。这首作品的特色之处就在于波洛涅兹节奏的使用,是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替出现的典型节奏。演奏时三拍子的弹奏要有弹性,有些切分节奏的感觉,加重第一拍的后半拍。在此基础上,演奏中要深刻体会波洛涅兹节奏带给我们的独立、坚毅的爱国之情。

(二)旋律。肖邦创作的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在演奏时要注重旋律线条的抒情性、歌唱性;同时还要注意旋律与和声之间的配合,不仅旋律在歌唱,和声也要融合进歌唱性的旋律中。此外,要处理好旋律声部与和声层的音色对比,使旋律声部线条清晰连贯。曲子的高潮部分A3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弹奏时要突出右手四、五指的旋律声部,控制右手其余手指及左手八度的音量。

(三)踏板。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说:“踏板是钢琴音乐的心脏。”对于浪漫派作曲家肖邦的音乐而言,踏板更是演奏的重要部分。使用踏板时需根据纵向的和声节奏及横向的旋律线条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还要根据力度及音区变化来灵活使用踏板的下落层次,可以是下落较浅的1/2踏板、3/4踏板,也可以是完全下落的踏板。踏板与手指的触键速度要配合好,音响效果既清晰干净又通畅连贯。

(四)华彩经过句。肖邦的乐曲中通常会有许多华彩经过句,为音乐的抒情性增添了更加婉转歌唱的气质。演奏时要求声音轻巧精致,在手臂和手腕的带动下,指尖方向用力快触键;还要处理好句子的呼吸与衔接,让这些绚烂流畅的华彩经过句也歌唱起来。

四、训练学生对大型钢琴作品整体连贯性的练习

每首乐曲整体的演奏关键是看主线的贯穿。音乐作品的总体情绪、形象、风格、精神在演奏者头脑中的集中反映就是主线。主线贯穿得是否流畅、自然,直接影响着演奏效果的优劣。教师应在分析完作品的曲式结构、风格特征和演奏方法之后,应让学生明确作品的主线,并训练学生对作品整体融会贯通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地启发和指引,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慢慢领悟主线的存在和贯通,让“主线”这个抽象的名词逐渐变得具象化,大胆激发学生演奏时的情感表现,使学生的演奏水平上升到更高层次。

在《波洛涅兹幻想曲》中,四个主题以变奏的形式,在波洛涅兹节奏的衬托下贯穿始终,这正是乐曲的主线所在,体现了肖邦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总体的情绪带有幻想曲般阴暗忧郁的色彩,因此学生要在波罗涅兹节奏的牵引下,以幻想曲的情绪奏出此部作品的幻想性与戏剧性两种内容的对抗。

第5篇:作品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中国音乐作品

中国音乐作品是我国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2001年,我国已经就音乐作品文化的传承制定了音乐教育新的课程标准。但在当前新媒体时代及文化多元形势下,高师声乐教育与音乐作品文化的传承相脱节。高师声乐教育如何把重点放在中国音乐作品的传承和发展上,并做出应有贡献,是需要共同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一、高师声乐教学中加强中国音乐作品教学的意义

中国音乐作品主要是抒发人的内心感受,很大程度上表现人的真实情感,每一首歌曲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歌曲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感受,学生要能生动地演绎出歌曲的内涵,或直白、或委婉、或借物抒情、或借事抒情等。我国音乐作品有着自己的特色,但在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西方一些国家的音乐在逐渐影响着我国音乐作品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国的音乐文化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今,一些音乐家已经开始尝试把我国传统音乐作品与现代乐器相融合,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使其演绎方式有了新的形式,以适应新时期人们的审美趣味。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音乐体系。其中,中国音乐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表达着人们丰富的情感,有一些佳作流传至今。在高校艺术歌曲教学中,应加大对优秀曲目教学的设置,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音乐作品的重要性。在声乐教学中,中国音乐作品是必须要演唱的教学题材,教师应把中国音乐作品的学习、演唱当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来完成。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到歌曲的创作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体会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所要表达的情感。许多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的创作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人文特点,每一个作品就是对一段历史的印证与记载.因此,研究中国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内涵对于创作和演唱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高师声乐教学中加强中国音乐作品教学的策略

高师声乐教师要带领学生正确并深刻地认知中国音乐作品的民族特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第一,重视中国音乐作品教材的选择和对中国音乐历史的研究。在学校教育中,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为课堂教学。对中国音乐作品的传承和创新来说,音乐课堂教学是其主要途径。为提高师生对中国音乐作品文化教育的重视,使师生对中国音乐作品文化的学习更加深入,高校可邀请一些音乐学家根据高师声乐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对音乐作品教材进行拟定或修订。新拟定或修订的教材可作为校本教材进行试点实施,通过实践对其定期进行修正。然后,将其广泛运用到全国高师声乐教育中,补充和完善中国音乐作品理论建设。中国音乐作品由于创作的年代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不同的年代各有其特点,抗日战争以前的音乐作品多数具有一种压抑、沉稳或忧郁的风格,这种压抑是当时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而解放后的作品大多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唱社会主义新生活为主题。所以在对音乐作品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高师声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传统音乐作品的发源开始,了解传统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并在音乐演出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学校除在教学中提高中国音乐作品在课程上的比例外,还要在实践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舞台。第二,借鉴其他国家的教学模式。印度的学校只让学生对印度音乐作品加以学习,钢琴等西洋乐器课程采取选择性开设或不开设。因此即便在现代社会,印度的很多音乐家也仍然以传统音乐作品表演为主,且同时是传统音乐作品艺术的研究者。他们将传统音乐作品放置在高度主体地位,音乐教育的内容多为传统音乐作品,在这种音乐教育氛围中,印度的音乐作品文化传承状态良好。印度的学校也对多元音乐文化积极提倡,传统音乐作品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我国高师课程设置中,可把中国音乐作品鉴赏作为全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科阶段可开设民族声乐、民族乐器表演作为必修课,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学习传统曲目和理论知识;本科阶段可开设音乐形态学,将中国音乐作品形态学与外国音乐形态学并列起来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高师声乐教学,在中西借鉴、融合中促进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结语

中国音乐作品是人们在长期音乐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来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高师声乐教育是延续传统、发展传统的关键环节,是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发展历史的桥梁。注重发展中国音乐作品教学是高师声乐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促进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音乐作品的传承与创新、教育与发展上。高师声乐教育应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玉.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唱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郭伟平,格根莎娜.试论高师声乐教学的示范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3]程向兰.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之我见[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张桂华.关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探讨[J].中国音乐,2003(4).

第6篇:作品教学范文

可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上,设想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回答问题时,或隔靴搔痒、或蜻蜓点水,总是未能抓住关键去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放弃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进行一言堂似的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的回答游离于该文所表现的中心之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十分肤浅,文章所流露出来的感情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使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这一举足轻重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未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品味语言,回归教学本位呢?

一、咬文嚼字,品出作品的张力之美

语言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品味语言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文章要推敲的是文章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就是指那些最能反映景物特点,又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我们学习文学作品,欣赏精彩语段,也可以从品味关键词语着手。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该句中的“卧”字就是关键词。用了拟人的辞格,该字“下”得的确精当传神,但仅指出这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卧”字背后的美感心理要素,细审其刻画的形象特点,捕捉它引发了我们那些联想和想象。“卧”这个字眼,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小猫小狗的“卧”,它指的应是躯体蜷缩而不动地趴于低洼之处。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体会老舍先生下这一字的精美之处了:首先,“卧”字非常精确地写出了山坡上小村庄中住户少而集中的特点,并且多分布于山坡是低洼部位。同样,小村庄房顶上的雪也是少量而成堆地分布于房顶低洼位置,这也极为巧妙地照应了前一段的开头一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再次点明了雪“小”和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而且点得不露痕迹。“卧”字既然表明是静止不动的,那么,试想远处山坡上住户的白墙黑瓦,黑瓦上洁白的点点积雪,这一切,远望又是朦朦胧胧的,混沌而又静谧,这不是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吗?无形中又巧妙地引出下文: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是卧字所反映的村庄和雪的形象特点,可谓精细,同时又引发了我们何等愉悦的联想和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一双“慧眼”带领学生找准每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每一句颇有意味的话语甚至一个动作、一个标点,努力品出味道,透过精妙的文字引领学生倾听弦外之音,嚼出言外之意。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语言的熏陶,品味出语言中的情趣。

二、比较揣摩,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比较揣摩法在语言品味中的运用对学生形成语感、发展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什么是比较揣摩呢? 即对文本内容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换一换等方法给文章设置一个参照物,从而让学生明白文本语言的精妙。

有位老师上《秋天》这一首诗时,要求学生品读最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最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教师适时地提出疑问: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学生纷纷以这句中的“幽”字为依据,认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教师顺势追问:“‘伐木声’毕竟只能听到而不能看到,你觉得用‘飘’合理吗?”这时学生心领神会:这正是诗的语言——把听觉视觉化,产生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表现了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使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构成了一幅清冷润泽的秋声图。学生通过比较品赏,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思,而且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韵味。如“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国石拱桥》”一句中,两肩能否换成“两端”,“两头”?让学生画出它的示意图,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明白“两肩”比“两端”“两头”更能准确说明小拱的位置,且要言不烦,形象贴切。通过学生对语言的比较揣摩,感受语言的深刻含义,领悟语言的妙用,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更通过对语言的反复触摸提高了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鉴赏品味。

三、扣住语境,解读作品的深邃之意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要言,也成为理解语言一大原则。根据上下文意或情境意义判断含义,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获得正确的答案,忽视这一点,误以为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解释词句,不知道品味词句要结合语境反复体味,常常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都德《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心理活动:“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对这句话的理解就要扣住语境,结合前后文来理解,这是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多种原因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他的爱国情感也由潜在达到成熟而得以升华。这句话就流露出对普鲁士侵略者的讽刺和憎恨,而不是儿童贪玩的表现。所以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

《芦花荡》中有一句话:“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头子一边砸一边会说些什么?”学生根据前面对老头子性格的认识,再联系此时此刻,学生有的说:“活该!”有的说:“叫你打伤我的大菱!”有的说:“打死你小鬼子!”等等。学生能回答出这些,就说明了他们已经很好的把握了文章的语境,理解了人物的性格。

第7篇:作品教学范文

众所周知,鲁迅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主题视角”的出现和盛行是有历史原因的。长期以来,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都非常强调思想性、政治性和阶级性,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对他的文学作品的分析更加突出了鲜明的“革命主题”,这种单一的作品分析视角极大地影响了中学的鲁迅文学作品教学,形成广为流传的教学模式:以政治斗争为主线,先“介绍写作背景”,再“揭示主题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惯于用抽象的政治观念和阶级观点来机械地分析鲁迅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把生动的鲁迅文学作品讲成了政治观念的符号。

这种“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的教学视角在改革开放以后受到了猛烈的批判,事实上,“主题视角”的教学既窄化了鲁迅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又背离了语文的学科性质,更远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

“主题视角”的教学遭到否定之后,人们开始探寻鲁迅文学作品教学的新方法、新视角,“文体视角”应运而生,它力图摆脱那种把鲁迅文学作品当作政治教材的教学视角,转而从文章学、文体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教学鲁迅的文学作品。笼罩在鲁迅头顶的那些特殊的光环消失了,鲁迅的小说、散文与其他作家的小说、散文被摆在同样地位上,通过教学这些文学作品,使学生学习小说的结构、叙事的角度、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等语文知识。例如,在《故乡》的教学中,通过比较“闰土”容貌、神情的变化来学习如何刻画人物;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百草园的描写”,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同时品味作者遣词用字之精妙。

可以说,从“主题视角”到“文体视角”的转变,使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开始“回归”语文教育,在提高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质量,增强鲁迅作品教学的文学特色和审美特色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然而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又使人不甘将其文学作品作普通的教学处理,尤其是当人们重新阅读不再被政治神圣化了的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时候,反而获得了更深更广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感召。因此有教师提出,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与文化大师进行的文化对话和精神沟通,而不应陷于琐碎的知识分析的泥潭之中,这是“文化视角”倡导者的主要观点。

“文化视角”与“文体视角”的主要差异在于:在中学教学中,应该把鲁迅文学作品作为哪一种选文类型来教?“文体视角”更多的倾向于“例文”,而“文化视角”则更多的倾向于“定篇”。

根据王荣生博士等的研究,所谓定篇,“是语文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之一,按照我国的传统,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定篇类选文的教学价值,是选择适合中学生学习的众所公认的经典名篇,对学生进行的不可或缺的经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将中学鲁迅文学作品视为“定篇”当无异议。

“定篇”的定位解决了在中学里鲁迅文学作品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教”?“文化视角”的倡导者虽然敏锐地意识到鲁迅文学作品的经典价值,但“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如何能使学生具体的体悟得到?“文化”是一个何等抽象、宽泛的概念,非但一般教师难以把握,学生更是会陷入到虚无缥缈之中。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回到“定篇”的功能上来,真正认清“定篇”类选文的教学任务,也就是朱自清所指出的,“该只是了解和欣赏而止”,明确地说,中学教鲁迅文学作品,就是要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鲁迅,“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鲁迅文学作品。

如何才能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鲁迅文学作品呢?笔者以为要把握好三个重点。

一是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包括对鲁迅本人的介绍和评介、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还包括作品所涉及的主要事件的背景资料。

第8篇:作品教学范文

关键词:儿童文学作品;小学语文;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对小学语文教学以往滞后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儿童文学的内在特质的精神可以说是高度统一的,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尤其是重点强调人文性。经过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所占据的地位得以大幅度提升,同时也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一项重要资源,因而受到了教学界的高度重视以及普遍关注。同时,在儿童文学教学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

(1)存在功能上的认识偏差。相当一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错误地认为儿童文学所具备的功能只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实际上儿童文学绝非只是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很多教师和家长眼中,如果对作文不能提供立竿见影的直接帮助,那么就会被摒弃和忽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文学阅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儿童文学的作用及功能并非仅仅如此,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习的乐趣给予学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还有些教师将道德说教看作儿童文学主要的教学功能,使得儿童文学教学的开展受到限制。

(2)正确的引导不足。通常儿童文学作品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元地进行解读。但是,多元解读并非就是说随意地解读。如在《去年的树》这篇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当对文章主旨进行多方面、完整地加以解读,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富有童趣的视角,然而,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缺乏,对学生整体划一,这便使得学生在解读作品上偏离了方向。另外,教师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要么是硬拽生拉学生将自己明确要求的理解深度达到,要么是满足于个人对文本理解的展示,导致学生“误读”了儿童文学作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有效策略

(1)正确认识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作用。审美功能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首要功能,智力开发功能、教育功能及认识功能等均从属于审美功能,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作用主要是文学教育作用。即便是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将文学教育的目标明确,但是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其人文内涵,提高文学教育的地位,正确认识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文学功能,以便于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儿童作品教学的效果。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借助于氛围环境的熏陶、主题活动的影响、学科教学的渗透、评价表彰导向等一系列措施进行融化、转化、感化。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内涵就是将适合学生发展及成长的儿童文学作为主要媒介,通过教师的点拨及启发,在主动状态下促使学生将人文精神的发展实现,进而使学生逐渐形成能够用自己语言来感知世界的一种能力,并且将对待他人、对待世界的人性关怀态度最终树立起来。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态度、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言行举止等要切实进入状态,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具备感染力、生动性和形象性,精神要饱满,以此更好地带动学生;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室环境的布置。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具体需要,可以布置书法作品、展板、图画、鲜花等饰物于教室,还可以利用音乐的播放或者桌椅的摆放等,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3)联系生活实践,加强朗读指导。正是因为儿童文学作品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语言材料,因而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尤其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要以充满感情且独特的语言吸引学生。例如:语文教师在儿童故事方面的文学作品教学中,应当明确教学的重点是课文的朗读及认字,要让学生在富有内涵且有趣的故事中自主地领悟和阅读,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道理,以此在学字的前提下,使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加深,在生活实际中使学生体验作品中的深刻涵义。首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字典识字,教师采用教学课件的演示将学生的写字兴趣激发出来。其次,要注重生活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联系生活,亲身感知。第三,要重视情感的渗透。教师要将各种有效的途径利用起来,对有利的教学情境加以创设,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掌握作品中的知识点,提高素养和水平。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鉴于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尽快将传统教学模式摒弃,高度重视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充分发挥儿童作品教学的功效,并且探寻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一鸣.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及对策[J].

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2(12).

[2]范洪丽.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课外阅读,2013

(4).

[3]王伦.语文教学研究中儿童文学的融入[J].小作家选刊,2013(5).

第9篇:作品教学范文

程翔老师能成为一名特级教师,一名站在语文教学高处的名师,他有才情,有教育理想,更有不断地努力和积累。程翔老师说:“我们积累的课堂教学作品范围广泛,包含了现代文和文言文,包括了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还包括了实用文。这些课堂作品,既有新授课的,也有复习课的,还有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的,可谓文体兼备,课型兼顾。”“如果有足够多的课堂作品积累,对课文的理解和定位慢慢就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将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让我想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能降妖除魔,除了靠他的火眼金睛和七十二变外,还少不了一样法宝――金箍棒。孙悟空把金箍棒用的是得心应手,所向披靡。可见,想取得真经,手中没有一两样法宝开路是不行的。我认为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想做一个“厚重”的语文人,在教育这条道上取得真经,也需要一样法宝――课堂教学作品。那么,我们如何积累自己的课堂教学作品,拥有属于自己的“金箍棒”呢?

程翔老师认为,积累课堂作品有四步:选择――撰写――操作――完善。他从课堂作品的生成过程谈起,教给了我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无法站在他那样的制高点看问题,只能从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积累课堂作品意识,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程翔老师说:“课堂教学作品包括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秀报告等。”“应当具备以下标准:第一,体现了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第二,体现了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思。第三,包含了师生双方情感的参与。第四,体现了学生课堂生成的效果。”可见,课堂教学作品不是随意捡拾,一定要是经过不断探索,反复研究打造而成的课中精品。我常听同事感慨:医生越老越吃香,教师越老越不受欢迎!不可否认,看病善找老医生,因为信赖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术。如果老教师们也把这些年的课堂教学作为临床经验研究,在原有课案上修改精进,与时俱进,学生哪会不喜欢?很多的教师或因任务重,工作繁忙;或因消极怠惰,敷衍了事,只是为了教书而教书。这样就不能静下心来研究,也就无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不可能去打造课案精品。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有课堂作品意识,然后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潜心提炼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

二、不断学习借鉴,博取众家之长,做到反思、精进。

课堂作品的打造,重在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等方面撰写课堂教学设计。程翔老师说:“所谓设计,就是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让学生通过这道桥梁去掌握学习内容,进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学设计和教学之间不能画等号,但好的教学设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除了学习研究课标,钻研各册教材及各单元的说明,还要上网查找、浏览、筛选、借鉴教学所需的资源及名家对文本的解读,同时多与同行前辈交流等,集思广益,博取众家之长,然后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撰写出一份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对于自己平时精心打磨的教学设计,要善于归类整理并做好保存,以便在此基础上又去查找新资源来补充完善,不断地打磨,重复改进使用。平时还应注重利用课余时间用文字记录下教后反思、“教学实录”或者教学故事、教学札记、论文报告等。对自己的教学文章和心得也要精心收藏,因为那不仅是自己的教学心血的凝聚,也是见证自己成长的资料。只有用文字呈现的东西,才能促进我们内化,促进我们提升。

三、不断实践、运用,达到完善、提高。

教学过程本就是个实践的过程,我们需要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教学设计。把同一教学设计放到不同的班级中去实践,在征求学生意见或邀请专家听课、提修改意见后,及时对本堂课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再把经过修改的教案付之实践,这样就能通过课堂教学来发现问题,然后修正完善,臻于完美。这样积累下来的课堂作品才算课中精品。

教学中面对的对象和情况不同,老师对教学设计也会进行适当的调节或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灵魂的东西始终不变,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积累课堂教学作品就是要找到属于教师自己的灵魂的东西。我们积累的课堂教学作品范围广泛,文体兼备,课型兼顾。这些课堂作品,就是属于教师自己的灵魂的东西,就是我们手中的“金箍棒”。无论面对怎样的课堂,怎样的学生,我们都可以运用自如,有力地铲除教学路上的障碍。

程翔老师说:“课堂作品形成的过程,是推敲琢磨的过程,是不断自我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和孙悟空千挑万选,选中南海神针这一宝物,操练它,掌控它,以致后来出神入化地使用它的过程何其相似。经过多次试教,经历各种意外情况的考验之后,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案才算是基本确定下来,“金箍棒”才算是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才可以运用自如。我看很多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课堂实录,常感叹他们的教学游刃有余,常钦佩他们的课堂精彩多多。其实他们就是使用了手中的课堂教学作品这根“金箍棒”,“因地制宜”地运用了自己的灵魂的东西,再加以他们的“火眼金睛”和“七十二变”,所以在教学路上就像孙悟空一样所向无敌!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