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研究范文

技术研究精选(九篇)

技术研究

第1篇: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种子;质量管理;技术研究

由于我国国内种子质量管理还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突出表现为种子收获后“事后检验”为主,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与管理措施单一,检测手段相对落后,检测技术达不到标准化要求。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1.种子生产过程田间检验技术研究

每年随机选取20个左右小麦、玉米种子田实施田间检验,确定最佳检验时期与次数;通过对不同地块品种纯度、杂草、作物混杂程度、病虫感染程度、生育状况、安全隔离措施等检验调查,实行常规检验与新技术相结合,创新检验技术。

2.种子扦样技术研究

根据种子生产规模大小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在小麦、玉米种子扦样时,科学合理确定种子批的大小和各级种子样品的分取方法;提高扦样代表性技术,从提高种子批均匀度、采用适宜的扦样器和扦样技术、保持样品的可溯性和原始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进行散装种子、袋装种子、小包装种子的扦样技术研究。

3.商品种子监督检测技术研究

进行种子质量4项指标抽检与企业报检情况分析和种子室内检测技术研究;开展种子色泽、外观、包装、计量、标识等监督检查,判定种子质量。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种子生产过程田间检验技术

1.田间检验的时期与次数

共实施了小麦常规制种田和玉米杂交制种田12个品种66个地块的田间检验。实践证明:小麦种子田应在拔节前苗期、抽穗期和腊熟期检验3次。苗期检验,可对苗期纯度和种子田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能及早拔除杂株和杂草,既省工效果又好;抽穗至子粒形成期是品种特征特性表现最充分、最明显的时期,是实施田间检验辨别品种真实性、一致眭,搞好田间去杂的最佳时期;腊熟期检验能最终确定田间纯度和种子田是否取舍。玉米抽穗开花期最能反映父母本真实性与纯度及田间授粉情况,是玉米制种田间检验的最佳时期,杂交制种田应在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搞好3次检验的基础上,增加1~2次花期检查。

2.田间检验内容、程序与方法

实施田间检验,应本着科学、简便、准确、高效的原则,做到调查、取样、检验、计算、报告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一是详细调查基地情况。对种子田基本情况以及影响制种产量质量的因素如种子来源、前茬、隔离条件、栽培管理、生长状况、污染源等都作调查记录。二是标准化取样。根据品种特性和种子基础情况,制定取样方案。

三、商品种子监督检测技术

种子外观与包装标识检验。在实施种子企业种子质量抽检的同时,对种子零售网点主要通过组织全市种子市场检查和巡查等方式,依据GB20464-2006《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和农业部《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等规定,实行种子外观、包装标识和进货渠道等方面识别检查,间接检验种子质量。种子外观主要看色泽、特征、均匀度;包装标识主要看计量包装和标签标注是否规范,内容是否齐全并符合国家标准的法规要求;进货渠道主要看是否是有资质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种子,手续是否完备。根据《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判定标准,必要时结合室内检测结果,判定种子质量和是否为假劣种子或仿冒包装、非法包装。

四、结果与分析

种子质量管理由单纯的质量检验上升到质量监测,初步形成了种子质量检测综合技术。一是通过对小麦、玉米种子生产过程田问检验时期、次数和方法研究,种子基地种子质量控制措施探讨,商品种子监督检测技术研究等,初步形成了种子遗传质量与物理质量监控相结合的《小麦大田用种生产基地全程质量监控管理规程》和适用型《杂交玉米制种田间检验方法》,在小麦大田用种生产基地全程质量监控管理方面有所创新。二是结合目前全面推行种子精小包装和种子企业较多的实际,总结了散装种子、袋装种子和小包装种子不同的扦样技术;采取了以品种和产地为单位,其他方面如生产年度、收获时期、种子质量一致性和以100kg基本单位等为依据的小包装种子批扦样方法;依据种子批定义和原理,采取禁止新陈种子混合、扦取加工精选均匀度高的种子、搞好异质性鉴定等措施,从而提高了扦样代表性。三是通过商品种子监督检测技术研究,强化了种子质量抽检与种子企业报检的力度,总结了盐溶蛋白电泳法快速测定玉米种子纯度技术,找到了利用种子外观和包装标识快速鉴别真假种子的方法,创新了种子检测标准化综合技术,提高了种子质量监控力度和水平,全面提高了种子质量。

参考文献

[1]袁隆平,马国辉.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理论与实践[H].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第2篇: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TSV 干法刻蚀 湿法刻蚀 激光钻孔 光辅助电化学刻蚀

0 引言

TSV (through silicon via)技术是穿透硅通孔技术的缩写,一般简称硅通孔技术。图1所示是4层芯片采用载带封装方法 (见图1(a))和采用TSV方法(见图1(b))封装的外形比较。采用硅通孔TSV 技术的3D 集成方法能提高器件的数据交换速度、减少功耗以及提高输入/输出端密度等方面的性能[1-2]。采用TSV 技术也可以提高器件的良率,因为大尺寸芯片可以分割为几个功能模块的芯片(小尺寸芯片具有更高的器件良率),再将它们进行相互堆叠的垂直集成,或者将它们在同一插入中介层上进行彼此相邻的平面集成。

1 TSV的主要技术环节

硅通孔技术主要有通孔的形成、晶片减薄及TSV键合三大技术环节。

(a) (b)

图1 TSV封装的外形比较

1.1 通孔的形成

TSV技术的核心是在晶片上加工通孔,目前,通孔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刻蚀、湿法腐蚀、激光钻孔以及光辅助电化学刻蚀四种。

1.2 晶片减薄

为了保证通孔形成的孔径和厚度比例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采用3D封装的晶片必须要进行减薄。目前,比较先进的多层封装技术能够将芯片的厚度控制在100μm以下,未来的芯片厚度需要减薄到25μm-1μm近乎极限的厚度。目前多采用磨削加工技术进行晶片减薄,为了解决减薄后晶片不发生翘曲、下垂以及表面损伤扩大以及晶片破裂等问题,在磨削过程中必须保持晶片始终保持平整状态,这也是晶片减薄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3 TSV键合

TSV键合技术是指完成通孔金属化和连接端子晶片之间的互连。金属-金属键合技术以及高分子粘结键合技术等是其主要采用的技术,而目前最主要采用的键合技术是金属-金属键合技术。

2 TSV通孔技术

2.1 干法刻蚀

干法刻蚀是用等离子体进行薄膜刻蚀的一项技术,以等离子体形式存在的气体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与常态下的气体相比,等离子体中的这些气体的化学活性更强,为了更快的与材料发生反应以实现刻蚀去除的目的,应当根据被刻蚀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气体;第二,为了达到利用物理能量转移实现刻蚀的目的,可以利用电场对等离子体进行引导和加速,使得离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当其轰击被刻蚀物表面时,就会击出被刻蚀物材料的原子。因此,干法刻蚀是晶圆片表面物理和化学两种过程相互平衡的结果,其中干法刻蚀又分为物理性刻蚀、化学性刻蚀以及物理化学性刻蚀三种。

2.2 湿法腐蚀

将晶片放置于液态化学腐蚀液中进行的腐蚀称为湿法腐蚀,在腐蚀过程中,腐蚀液通过化学反映将接触的材料逐步浸蚀溶解掉。化学腐蚀的试剂包括很多种,有酸性的、碱性的以及有机腐蚀剂等。根据选择的腐蚀剂,又分为各向同性腐蚀以及各向异性腐蚀剂。

干法刻蚀用来刻蚀的气体流量容易控制,刻蚀速度和刻蚀深度可以计算,且侧壁近似垂直状。湿法腐蚀由于溶液的浓度会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变化,反应速率不易控制,所以渐渐法刻蚀所取代。但是湿法腐蚀一个很大的优点是成本低廉,而且对于同一个图形的硅晶圆在同样浓度溶液中的腐蚀过程是可以重复的,只要找到同一图形的硅晶圆、在同一配比的溶液中刻蚀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便可以准确制作出一定厚度的超薄芯片。

袁娇娇等人对硅晶圆进行打孔和减薄,分别使用先打孔后减薄的深反应离子刻蚀和先减薄后打孔的湿法腐蚀工艺,然后利用电镀工艺填充TSV并制作了用于键合的凸点,在表面进行微加工工艺,最后激光划片,得到了超薄芯片[3]。

2.3 激光钻孔

由于激光具有高能量,高聚焦等特性,依据光热烧蚀和光化学裂蚀原理形成目前常用的两种激光钻孔方式,一种是CO2激光钻孔,另一种是UV激光钻孔。CO2激光钻孔是由光热烧蚀机理在极短的时间以波大于760nm的红外光将有机板材予以强热熔化或汽化,使之被持续移除而成孔。UV激光钻孔利用光化学裂蚀机理,通过发射位于紫外线区的,激光波长小于400nm的高能量光子,使基板材料中长分子链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撕裂,在众多碎粒体积增大和外力抽吸下,使基材被快速移除,从而形成微孔。UV激光钻孔不需要烧蚀的盲孔进行除胶渣工序,但是其加工方式为单孔逐次加工,在加工效率方面大大落后于CO2激光钻孔,一般CO2激光钻孔的速率是UV激光的4~5倍。

蔡积庆研究了采用二氧化碳CO2激光在高密度互连(HDI)印制板(PCB)的铜导体层上有效的微导通孔形成的铜直接钻孔的方法[4]。在铜导体箔的表面上镀覆金属锡层,以便增进铜导体箔上的CO2激光能量吸收。镀层表面采用各种脉冲能量的CO2激光进行钻孔。采用一种激光脉冲可以在9mm厚度的抛光铜导体层上有效地形成优质的微导通孔。

余小飞等人研究了UV激光加工φ200μm的盲孔,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激光功率、加工速度、激光频率和Z轴高度等各因素与钻孔深度之间的关系,且获得了UV激光制作一阶与二阶盲孔的最佳工艺参数和方法[5]。研究结果表明,钻孔深度随着激光功率和加工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激光频率的增加使钻孔深度减小。加工的二阶盲孔如图2、图3所示。

图2 第一层激光加工 图3 两层激光加工

盲孔切片图(×200倍) 盲孔切片图(×200倍)

2.4 光辅助电化学刻蚀

电化学刻蚀是一种采用液态腐蚀剂的湿法腐蚀工艺,它属于湿法刻蚀技术。必须有空穴的参与才能实现硅溶解的过程,为了实现定点刻蚀,通过光生空穴并控制空穴的输运过程将空穴输送到反应点,这就是所谓的光辅助电化学刻蚀技术。此方面主要利用光生载流子效应产生空穴且产生的空穴具有可控性,因此,采用该方法能够实现较高的深宽比,理论上通常可以达到200以上[6]。

采用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由于巧妙的利用了光能量激发硅片中的空穴,并且能够与电解液中带有负电荷的电子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可溶性物质,在除去被加工材料残余的同时没有造成附产物堆积,因而不会影响深部加工;第二,与一般刻蚀方法相比,得到结构的深宽比更大;第三,采用此方法不仅能够加工单个孔,还可以一次完成空阵列中所有孔的加工,因此,它是一种真正的并行加工的方法;第四,由于此方法原来简单明确,加工成本较低,并且容易搭建反应装置,因此,非常适合进行实验室研究。

陈瑜等人研究了光辅助电化学刻蚀技术在阵列和硅衬底之间的边缘效应,得出通过设计,可以利用电化学抛光效应来制作类似硅尖端一类具有倾斜面的MEMS结构的结论[7-9]。

3 结论

TSV通孔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湿法刻蚀、激光刻蚀、干法刻蚀以及光辅助电化学刻蚀四种方法。四种方法各有优劣,前两种方法不适用于大规模孔阵列,而PAECE法具有超大的深宽比、成本低廉以及试验方法简单易行等优点,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目前,通孔的制作、填充填料以及工艺流程和键合技术等是在应用TSV技术中面临的主要挑战。TSV封装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存储器、图像传感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领域,虽然利用此技术还不能投入到大量的生产中,但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TSV技术凭借自身高性能以及低功耗的强大优势,必将成为下一代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

参考文献:

[1]童志义,赵璋.垂直集成-延长摩尔定律的有效途径[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2,204:1-7,32.

[2]John H. Lau.TSV and Other Key Enabling Technologies of 3D IC/Si Integrations[C].4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electronics Raleigh-USA,Raleigh Convention Center,2010.232.

[3]袁娇娇,吕植成,汪学方,师帅,吕亚平,张学斌,方靖.用于3D封装的带TSV的超薄芯片新型制作方法[J].微纳电子技术,2013,50(2):118-123,128.

[4]蔡积庆.HDI PCB制造中采用TEA CO2激光的铜直接钻孔[J].印制电路信息,2008,8:41-44.

[5]余小飞.紫外光激光加工盲孔的工艺研究[J].印制电路信息, 2011,4:62-66.

[6]吕文峰,周彬,罗建东,郭金川.大面积高深宽比硅微通道板阵列制作[J].光子学报,2012,41(2):228-231.

[7]陈瑜,吴俊徐,郭平生,王连卫.M1van der Zwan2,P1M1-

Sarro.一种用于硅基MEMS 加工的深刻蚀技术[J].微细加工技术,2005,12(4):37-41.

[8]Foll H,Christophersen M,Carstensen J,etal,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rous silicon [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2,R39:93 -141.

第3篇: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容错技术 可靠性 容错功能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工业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保证其安全、高效和可靠地运行,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容错技术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了这样的能力:当计算机内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仍能正确工作。计算机容错技术是计算机系统可靠性提高的重要手段。

当系统内部有故障存在时,通过容错技术消除故障的影响,使系统最终仍能给出正确的结果。按照时间划分,故障可分为以下三种:永久性故障、间歇性故障和偶然性故障。永久故障是永远持续下去直至修复为止的故障。对硬件来说,永久性故障意味着不可逆的物理变异。对软件来说,这类故障也就是一个不可以自动恢复的错误状态。间歇性故障是短暂的,但却是断续的,它既有偶然性,又有不定期的重复性。如一个处于临界状态的电路输出时好时坏,而一个虚焊点就会引起这样的故障。偶然性故障出现是短暂的,且可能是非重复性的。常常由于环境的变换、电源方面的干扰、元器件性能的波动、软件的随机变换、电磁干扰等因素而引起。这样的故障有可能仅出现一次,或很长时间出现一次,但却可能造成数据错误,甚至系统瘫痪。

针对不同故障应采取不同的容错方法。容错技术能自动适时地检测并诊断出系统的故障,然后采取对故障的控制或处理的对策略。按照系统的失效响应阶段,可以把各种容错技术分成三种:故障检查、静态冗余、动态冗余。故障检测并不提供对故障的容忍,而是发生故障时给出一个警告。故障检测广泛应用于微型机和小型机之类的小系统中,其中一些已体现了简单的联机检测机理。严格地说,故障检测不是容错,它尽管检测了故障,但是不能容忍这些故障,不给出故障警告。动态冗余用于纠错码存储器或具有固定配置(即线路器件之间的逻辑连接保持不变)的多数表决冗余计算机之类的系统中。

根据不同情况,一个容错系统可经历以下阶段:(1)故障检测:大多数失效最终导致产生逻辑故障。有许多方法可用来检测逻辑故障,如奇偶校验、一致性校验和协议违章都可以用来检测故障。故障检测技术有两个主要的类别,即脱机检测和联机检测,在脱机检测情况下,进行检测时设备不能进行有用的工作;联机检测提供了实时检测能力,因为联机检测与有用的工作同时执行。联机检测技术包括奇偶校验和冗余校验;(2)故障限制:当故障出现时,希望限制其影响范围。故障限制是把故障效应的传播限制到一个区域内,从而防止污染其他区域;(3)故障屏蔽:故障屏蔽技术把失效效应掩盖了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冗余信息战胜了错误信息,多数表决冗余设计就属于故障屏蔽;(4)重试:在许多场合,对一个操作系统的第二次试验可能是成功的,对不引起物理破坏的瞬间故障尤其如此;(5)诊断:对故障检测技术没有提供有关故障位置、性质的信息进行诊断;(6)重组:当检测出一个故障并判明是永久性故障时,重组系统的器件替换失效的器件或把失效的器件与系统的其他部分隔离开来,也可使用冗余系统,确保系统能力不降低;(7)恢复:经检测和重组后,必须消除错误效应。通常,系统会回到故障检测前处理过程的某一点,并从这一点重新开始操作。这种恢复形式通常要后备文件、校验点和应用记录方法;(8)重启动:如果一个错误破坏的信息太多,或者系统没有设计恢复功能,那么恢复就不可能实现。仅当系统未受任何破坏时,才能进行“热”重启,并从故障检测点恢复所有的操作。“热”重启相当于系统需要完全重新加载;(9)修复:即把诊断为故障的器件还原下来,修复也可以是联机进行的或者脱机进行的;(10)重构:对元件进行物理替换之后,把修复的模块重新加入到该系统中去。对联机修复来说,实现重构不中断系统的工作。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路的快速发展,容错计算机的系统开销逐渐降低,且纠错速度快。而软件方法实现的容错,对硬件不会提过高的要求。同时系统灵活,资源利用比较合理。更正检测、诊断将会采取人工智能的处理途径,以专家系统的各种智能工具来支持故障检测和诊断。利用专家的知识,借助推理机构,迅速而准确地提供诊断结果。系统的动态重构、故障恢复功能及神经元芯片等将被用到容错技术中来,都将在智能化的支持下得以实现。同时对电路内部的自检、自重构研究,可以解决电路本身及子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将会出现容错的vls1芯片及可直接支持系统容错设计的可容错设计芯片,为系统设计者提供一个具有透明性的容错设计元器件。进入到芯片内部的容错技术的研究将成为容错研究的一大分支。

随着网路时代的到来,对于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系统来说,必须响应在线客户的需求并遵守服务的那个协议(sla),同时保护客户的隐私及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正常运营。对于客户要求的响应程度及安全保护措施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系统成功的必要条件,容错服务器就成为网络时代电子商务运营商首要选择。未来的智能化家庭都将拥有一个家庭数据中心,可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包括家庭安全、防盗和防煤气泄漏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控制,这个家庭数据中心也只有采用容错计算机才能担当。今后容错技术将同时在软件和硬件上得到发展,将会出现初级的容错软件的设计方法,应用软件方面的容错设计将会产生一些实用的工具,同时产生一个通用操作系统和硬件相结合的容错方法,走软硬结合的道路。系统容错设计将在分布式系统、cscw等方面出现新的容错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胡谋.计算机容错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杨孝宗.容错计算技术的提出和发展[j].电子和信息化.

第4篇: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ZigBee 智能家居 无线传感网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010-01

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线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无线网络数据标准,如WiFi、Wireless usb、Bluetooth、Z-wave等,不同的协议标准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同时,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和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无线传感网络协议标准也日渐规范化。其中不得不提的,广泛应用并且最具增长潜力的协议就是ZigBee协议。

1 什么是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一种面向短距离、架构简单、具备延长电池寿命、低消耗功率与低传输速率的无线通讯技术,具有传输距离长、可靠度高、省电以及高度扩充性等特点,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2 ZigBee的技术特点

2.1 低传输速率

Zigbee标准是为低数据率、短距离无线网络通信定义的一系列通信协议。基于Zigbee无线设备工作在868 MHz,915 MHz和2.4 GHz频段,最大数据数率是250 kpbs。

2.2 低功耗

由于ZigBee的传输最大数据数率是250 kpbs,发射功率极低仅为1 mW,再加上采用了休眠模式,功耗低,因此,ZigBee设备非常省电。据估算,在低耗电模式下,一个ZigBee设备节点仅靠两节5号电池就可以维持长达6个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时间。

2.3 低成本

通过大幅简化协议(不到蓝牙的1/10),降低了对通信控制器的要求,按预测分析,以8051的8位微控制器测算,全功能的主节点需要32 KB代码,子功能节点少至4 KB代码,而且ZigBee免协议专利费。低成本对于ZigBee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2.4 近距离

ZigBee传输范围一般介于10~100 m之间,在增加RF发射功率后,也可以增加到1~3 km。这指的是相邻节点间的距离。如果通过路由和节点间通信的接力,传输距离将可以更远。

2.5 短时延

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 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 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相比较,蓝牙需要3~10 s、WiFi需要3 s。

2.6 高容量

ZigBee可采用星状、片状和网状网络结构,由一个主节点管理若干子节点,最多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同时主节点还可由上一层网络节点管理,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网。

2.7 高安全性

ZigBee提供了三级安全模式,包括无安全设定、使用接入控制清单(ACL)防止非法获取数据以及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128)的对称密码,各个应用可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

3 ZigBee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

3.1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环境控制安防系统网络家电通过家庭网络连接到一起。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智能家居全球市场规模或已达1万亿美元,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产值将会达到2万亿元。与此同时,ZigBee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智能家居设备的应用提供了环境基础,智能家居需求呈上升势头。

智能家居是ZigBee无线网络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智能家居中典型的数据速率仅有10 kps。例如ZigBee抄表系统,不但可以传输每月的水电使用数据,同时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设备的无线管理。如果壁灯和开关都配备了ZigBee设备,那么,室内的任何开关都可以被指派来打开和关闭一盏电灯。

ZigBee智能家居的安装非常简单,不要凿壁布线,用户按照说明书在家就可以就地DIY,且设备移动性强,可以随时更换设备安装地点。

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ZigBee在智能家居节能方面的效果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中必将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3.2 智能医疗

为节省全球人口高龄化所衍生的医疗成本支出,减少民众亲自到医疗院所进行例行性的检查已成为解决之道,而此须依靠内置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型医疗设备来实现。在众多可打造远程医疗设备的无线通信技术中,ZigBee以低功耗、高传输距离,以及较佳的抗干扰能力备受青睐。

在国内,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如诊断、监护、治疗等都将进入智能化时代。其中病人远程监护和居民健康监察是重要的应用场景。家庭医疗用设备的数量将会大幅成长,并远超过目前既有的数目。另外,由于无线连接功能逐渐嵌入到目前许多家用的医疗监控与感应产品中,这使得若干原本只存在于医疗用或长期照护机构内的功能,也逐渐通过无线功能进入到家庭当中,这样的转变增加无线传感技术新的市场机会。对于低数据传输率、抗噪声能力、低功率感应及监控网络的需求而言,ZigBee仍会是首选解决方案。

3.3 工业控制

ZigBee网络的初衷就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的,在工业级水平上,ZigBee网络可以用于能源管理、照明控制、过程控制和资产管理。

在工业控制领域,这些应用场景对低数据率、低成本、更长时间的电池寿命有较高的要求。ZigBee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在一些ZigBee应用中,无线设备持续处于活动状态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无线设备都处于省电模式,ZigBee设备在电池需要更换以前能够工作数年以上。

4 展望

早在2004年ZigBee技术就被列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前景最广阔的十大最新技术之一。ZigBee技术的目标就是针对工业,家庭自动化,遥测遥控,汽车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和医疗护理等领域。ZigBee非常适合于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监视、传感网络。但是任何一种技术的成功,并不只由其技术本身的因素决定,市场对技术成败也有很大作用。即便如此,今后若干年,都将是ZigBee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

参考文献

第5篇:技术研究范文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阶段,研究出来的新成果、新技术只有推广给农民,农民将其进行实践和应用才能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其价值,获得经济利益。所以,建立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非常重要,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也非常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以及定量、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进行研究。

【关键词】

农业技术人员;技术推广;行为;参与度

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四川省农业概况

四川省农业占地面积广泛,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省份之一,农业人口约6680万人,农业耕地约4285万亩,农业技术人也非常多。通过调查,该省份拥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0765个,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经营管理以及渔业等。通过国家编制的农业技术人员89975人,推广机构农技人员84955人,大部分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有专业技术职称。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一般是财政拨款和差额拨款,也有一部分是自收自支。该省按照国家颁布的《关于农技推广改革试点意见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但是,实际的调查表明,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工资低导致农业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工资待遇有很多不满意;缺少经费造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难开展;技术队伍不稳定、没有凝聚力,存在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现象;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推广工作很难管理。总的来说,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问题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对该省20个县的260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然后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研究意义

技术是农业的发展的首要条件,研究出来的新成果、新技术最终还是要让农民将其应用在生产中。以取得利益,这就需要专门机构以及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工作。研究的新技术是否能成功的转化为生产力,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程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内国外对农业技术会有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对农技推广工作研究的非常少。因此,对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行为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农业技术从研究到产生再到最终的应用,这一系列环节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当前使用的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对农户的需求程度进行研究。②新技术通过何种途径提供给农民。③新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反馈。④对技术传播和交流进行研究等方面。农业技术是否会转化为生产力最终是需要推广人员努力的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所以农技推广人员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分析当前的农技推广行为。②农技人员推广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意愿分析。③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知情况分析等。

2农业技术人员推广行为分析

2.1农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四川省农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主要以男性为主,占样本总人数的80%以上;平均年龄40.25岁,跨度从21岁到70岁;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13.85年,学习农业专业占58%,其他为非农业专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间在10~15年之间占21%,在16年以上的占到了39.2%;农技人员来自政府的比例为65.5%,其他都是普通农业技术人员;接近一半的农业技术人员都存在兼职情况,包括经商、务农以及其他工作。

2.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农业技术人员推广的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技术,比如,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等;另一类是养殖技术,比如,防疫治疗、良种繁殖等。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等技术推广的非常少。(2)农业技术的来源最主要的是技术人员长期的农业实践以及上级政府的给予,而通过自身研发和科研院校研究的农业技术则比较少,这也是造成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的主要因素。(3)农业技术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固定经费、上级部门批准的少量项目经费,还有一部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经营收入和服务收入。(4)农业技术人员接受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有强烈的希望进行培训,但是由于培训经费不足,每年也就一、两次培训,甚至不进行培训。另外,通过调查发展,培训经费有一部分是由政府承担,还有一部分是由自己承担。

2.3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知行为分析

(1)对推广情况的认知。对农技推广情况很多农业技术对其好评和差评各占26.5%和25.5%,总体推广状况一般。通过对四川地区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的农业推广工作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①农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经费不足,平均预算在400~6500元/人。②缺乏调控手段,没有对推广工作进行科学指导,造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只是形式,对县级重视,对乡级不重视。③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上级部门随意安排非农业技术人员,导致推广水平大大下降。(2)对推广工作的重要性认知。调查数据显示,有55.6%被调查人员认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非常重要,但是接近一半的农业技术人员一年中只有50%的时间从事推广工作。(3)对推广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交通不方便、农民接受能力不强、自身知识不足、经费限制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推广工作造成影响,影响农业技术人员的认知。(4)对农民的接受能力以及需求程度的认知。很多的农业技术人员认为农民对技术推广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如表1所示,只有2.8%的农民认为自己的接受能力强。农技人员认为农民需要农业技术和非常需要的态度各占52%和34%。(5)对单位管理情况认知。农业技术人员对单位的管理工作总体评价为一般,占到总数的54%,其中,来自政府的技术人员占35%,来自非政府的农业技术人员占20%。

2.4农业技术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知行为分析

(1)农业技术人员对自己工资的满意程度意义地位的认知,通过调查,认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9%,认为一般的占到45%,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到46%。与其他同事在收入方面相比,有47%的农业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收入低,在地位方面相比,有52%的农业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地位要低于其他部门的同事。(2)认为农民或者单位对推广工作的评价认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农业技术人员,认为农民对推广工作的评价中基本满意占65%,不满意的仅占4%;认为单位对推广工作的评价中基本满意占62%,不满意仅占2%。

2.5农业技术人员推广行为分析

(1)采取的推广的途径。农业技术人员一般会通过田间培训、宣传资料以及入户拜访三种方式,比例分别为35%、45%、20%。大部分的林业技术人员都会对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信息积极关注,而不关注的只占了14.8%。(2)与农民的沟通方式。农业技术人员对农民的沟通交流方式有很多种,通过调查发现,直接下乡与农民交流的占38.5%,通过电话进行交流的占13.5%,通过村干部或者示范户进行交流的占28%和27%,只有2%部分农民会主动与农业计划人员联系。这也就说明了农民对农业技术学习的不积极,遇到问题总是凭借自己经验解决。(3)推广以后的反馈情况。有74.5%的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推广完技术以后,会隔段时间对技术应用的情况进行跟进和询问,偶尔跟进的占22.8%,其他为不会去跟进,总的来说,只有少部分的技术人员对工作持不积极态度。(4)是否有其他求职意向。通过调查,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比较辛苦,工作环境风吹日晒,工资待遇水平不高等原因,有63.8%的农业技术人员表示,如果与更好的工作机会会愿意放弃现在的技术推广工作,这也是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3总结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农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农业方面遇到的问题都需要农业技术来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农业技术是否真正的应用到实践中并发挥其价值,对推广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考验。因此,本文对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展开研究,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提供参考价值,也为解决农民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唐先甫 单位:南充市嘉陵区安福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东海.农技推广人员的下乡推广行为以及影响因素分析[J].2013(08).

第6篇: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 动力机制 研究方法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让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一方面,国外企业在我国市场的活动频率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和贸易等领域获得的国际化空间更加广阔。由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欠缺,参与国际化竞争对我国企业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

加入WTO使得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短板更加明显,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消耗生产资源为主导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渐行不通,我国企业要想实现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梳理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能为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初步研究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出自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熊彼特最初给出的创新的概念外延很大,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期获取更大的利润价值,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和实现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他多次对技术创新动力进行了分析,但没有提出完善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推进SAPPHO项目时,以熊彼特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对系统化的企业家创新模型――熊彼特创新模型I。然而,这个模型的显著缺陷在于把技术创新看作一个外生变量,从而导致其研究结论的说服力降低。1942年熊彼特进一步发展了其技术创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的观点,认为大企业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观点被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概括为熊彼特创新模型Ⅱ。

近代关于创新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自然科学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源于三个方面:“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着对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创新的研究逐步集聚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一个研究分支从熊彼特的广义创新概念中分化出来。

三、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一)技术创新概念界定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对技术创新的研究,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技术创新》指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是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研究有不同看法。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等(1992)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在追求商业利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个涵盖了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国家经贸委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与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

(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美国曾经采用专利记分卡的形式对参与其技术产权市场竞争的世界各国企业进行创能能力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技术实力、专利数量、技术生命周期、科学联系和当前影响指数等。我国学者陈劲(2002)的研究认为,小公司往往能够实现突破性创新,而大公司一般习惯于渐进性创新,并从价值体系和资源分配两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识别方法。我国学者毛维青等(201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结构要素包括R&D能力、组织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五个方面。

(三)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Walton通过分析信息专家在技术创新团队中的重要性分析,认为信息专家通过其提供的专业知识,能有效帮助团队推进技术创新。这与King & Anderson(2002)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徐维祥(2002)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拉力主要是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其主体性,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的持续性,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诱导是政府政策环境。李浩(2012)研究认为,知识价值的实现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前提条件,学习型文化、组织距离、群体激励、知识差距和信任水平等影响知识价值转化的条件,间接对技术创新形成间接影响。

(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普遍认可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绩效。Bosworth & Rogers(2001)基于托宾的Q理论,研究了澳洲企业的科研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企业的科研投入与企业绩效正向相关。薛红志(2006)指出,企业推进突破性创新的主要措施包括鼓励员工自发创新,并将其制度化;结构分离和重点对待承担创新任务的组织部门;开展部门之间的合理化竞争。王同律(2011)认为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得到三种方式的增长:常规增长、超长增长和持续增长,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能给企业带来“隐性”的持续增长。

四、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

关于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国外主要形成了以欧美、俄罗斯和日本为主的三大流派。欧美派系以美国为首,在研究上讲究思维的自由性,把创新视为想象、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的综合,如美国创造学奠基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俄罗斯在技术创新上十分注重严谨和科学,他们认为创新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和组织有序的思维活动基础上的,这一点受前苏联创新方法研究第一人――阿奇舒勒的影响较大;日本的技术创新是在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其实用性较强,理论性和系统性显得相对薄弱。

我国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也从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向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方法转变,随着国家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高校开设技术创新课程,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创新热潮正在逐步覆盖全国。梳理当前的研究,发现采用系统动力模型的技术创新研究颇多,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的许多影响因素难以直接量化,须借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五、述评

技术创新是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外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理论和实践较为丰富;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水平相对偏低,还处在丰富和完善阶段。但是,纵观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整体呈现出研究内容趋于同质化、研究方法较为缺乏、研究方法欠缺严谨、学科研究之间缺乏融汇贯通等不足之处。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原理显示,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塑造出资本的产出和形成机制,不能促进低端制造业的成功升级,就很容易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依靠模仿制造的发展模式逐渐受阻,日后的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强调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计军恒.2007.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价值增长及其评估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傅家骥.2000.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李浩,韩维.2012.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第7篇: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 适宜技术;制度;自主研发;技术引进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2-0022-0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都希望挤入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因此更加重视生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但是,许多国家发现在积极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中,自身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反而在技术面前处处碰壁。我们在现实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发展中国家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但是发展中国家用这样的先进技术却往往不能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即使能够勉强生产,不是实际生产的产品离设计要求相去甚远,就是企业生产从技术、设备、原材料包括技术工人都完全依赖于国外,完全成为发达经济的一分子,与本国经济联系甚少。这一问题引发了学术界浓厚的研究兴趣,特别是关于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这些注重对结果进行评价的研究往往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溢出效应大也并代表本国的技术水平今后就较高,毕竟溢出效应的大小只能部分地说明一国的技术进步,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典型的因果关系)。Parente and Prescott(1994)指出不同的国家在技术采用上面临着的不同障碍造成了技术进步上的差异,但他们对障碍的概念过于模糊,也没有说明这些障碍是什么原因形成了[1]。针对上述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的观点,作为对技术溢出的补充,近几年来适宜技术的理论不断被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学者提及,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

一、适宜技术的理论发展脉络

适宜技术的思想可以追溯至生产率收敛的讨论,Solow(1956)首先提出了经济增长收敛的观点,他认为由于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发展中国家应该比发达国家增长更快,两者的人均收入差距应该逐渐缩小。然而,经验证据表明,虽然美国国内各州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出现了收敛(Barro and Sala-I-Martin,1992;Baumol,1986;Williamson,1995),但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并没有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Romer,1994;Easterly and Levine,2001)。由此,一些学者提出了“俱乐部收敛”(club convergence)的概念,将收敛性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俱乐部收敛与条件收敛不同,它指的是初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经济集团各自内部的不同经济系统之间,在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的前提下趋于收敛,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内部存在着条件收敛,而两个集团之间却没有收敛的迹象[2]。针对俱乐部收敛这一现象,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以Lucas(1988)和 Romer(1990)为代表,他们放松了内生增长理论中的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以初始资本劳动比(capital-labor ratio)的差异来解释生产率的差别。

第二,以Mankiw et al-(1992)为代表,将人力资本纳入索洛模型对其进行了扩展,这种观点认为不同的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比例造成了生产率上的不同收敛现象。

第三,从技术差距(technology gap)(注:Veblen(1912)、Gerschenkron(1962)首先提出了模仿国的技术进步率与技术差距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这也称为“Veblen and Gerschenkron”假说,持类似观点的还有Wells(1977)、Katz(1978)以及Findlay(1978),技术进步速度是技术差距的递增函数这一观点被广泛应用于技术扩散的研究,Barro and Sala-I-Martin(1995)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在国际技术外溢的过程中,其外溢效果与技术差距,尤其是初始的技术差距成正比。但是,也有些研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Imbriani and Reganati(1997)对意大利的检验表明外资企业外溢效果与技术差距成反比,Kokko(1994)、Kokko,Tansini and Zejan(1996)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造成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差距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只有模仿国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时,这一条件才有可能导致溢出效应的产生。)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Abramovitz,1986;Verspagen,1991;Fagerberg,1994;Barro and Sala-I-Martin,1995),他们认为技术差距才是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率差异的根本原因,由于后发国家不能够充分地获得发达国家先进生产技术的溢出,由此形成了二者生产率的发散。因此,他们认为后发国家通过增强吸收新知识能力,能够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

而适宜技术理论无疑是上述几种观点的集大成者,Basu and Weil(1998)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简称BW模型)来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3]。他们保留了索洛模型知识公共性的假设,即技术可以免费在各国扩散,而且没有技术扩散成本(注:这一假设对于理解适宜技术理论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理论在解释各国技术进步差异时主要强调了技术转移的壁垒(主要是由于贸易的壁垒)的作用,而适宜技术观点放松了这一变量,假设没有任何技术转移壁垒的存在,结果发现各国技术进步的差异并没有减少。从这一点来看,适宜技术理论更能深入问题的本质。),他们也借鉴了技术差距的思想,认为后发国家不能完全从发达国家获得技术的溢出效应,但他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某一类技术只适用于一定的生产条件,并且用要素投入组合来表示这种技术的专用性。BW模型的思路实际上源于Atkinson和Stiglitz(1969)提出的“本地化的干中学”,后者指出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即技术进步提高了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生产率,相反,技术进步只是提高了特定资本、劳动力组合要素的生产率[4]。因此,BW模型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相同的技术,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素禀赋(BW模型中指的是资本劳动比)之间存在差异,同样的技术发展中国家不一定适用。BW模型假设技术进步满足下式:(j,t)=β(A*(j)-A(j,t)) if k-γ

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也对适宜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BW模型一样,他们也认为一国的技术结构必须与一定的投入要素相匹配,只不过他们所指的关键投入要素是劳动者的技能,即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而且他们认为由于发达国家研发的技术只是考虑到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最优使用,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因此,尽管发展中国家可以像发达国家一样同等地获得最新的技术,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技术与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的不匹配还是会造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均产出上存在很大的差距[5]。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和Basu and Weil(1998)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不相同的:第一,在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中至关重要的是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而在Basu and Weil(1998)中至关重要的是资本和劳动的比例。第二,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的结论不是由于生产率依赖于资本和劳动的比例或者是依赖于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而是依赖于发展中国国家的非熟练劳动力需要从事发达国家中的熟练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区别,虽然二者都指出现实经济中都不是一种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模式,但是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中技术变迁不是生产活动的副产物,而是有目的的活动,他们认为发达国家的研发厂商基于不同的获利程度会决定他们的技术创新方向。然而,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的理论假定存在着不切实际之处,因为发展中国家遵循由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时,它完全可以利用发达国家技术前沿之内的技术,而无需引进发达国家的最先进的技术。但是,这一理论上不合理的假设恰恰在现实中比较常见,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盲目引进先进技术的赶超战略,违背了自身的禀赋结构,形成了不适宜的技术结构,使自身的技术进步陷入困境,无法实现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

基于以上考虑,Acemoglu,Aghion and Zilibotti(2006)进一步指出:当一个经济体处于世界技术的前沿或相距不远时,相比于技术模仿,创新对于生产率的增长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此时技术模仿的可选择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发达国家的最优选择是进行技术发明,以保证技术的不断变迁。因为与世界前沿的技术相距甚远,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最优选择是模仿发达国家的已有的成熟技术[6];在他们的模型中,如果发展中国家首先模仿发达国家的现行技术,而后进行创新发明,那么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向发达国家收敛。并且,Acemoglu,Aghion and Zilibotti的模型还讨论了门槛效应(threshold effect)问题,他们认为一个经济体在与世界技术前沿的差距存在一个门槛值,如果一个经济体在这一门槛上不能从基于投资的战略转向基于创新的战略,那么这一经济体将会陷入非收敛陷阱,从而无法向世界技术前沿收敛。Acemoglu,Aghion and Zilibotti(2006)更为重要的贡献在于用政策制度因素分析了这一问题,他们认为由于基于投资的战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可以使政府获得更多的支持,因此,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反竞争的措施来鼓励企业加大投资,以期实现企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即政府倾向于实行赶超战略。但是经济体的技术水平比较接近世界技术前沿时,这些制度将会阻碍该经济体技术的收敛。如果不改变这些不适宜的制度,其最终将陷入非收敛的陷阱。具体来说,这些反竞争的政策容易使发展中国家在模仿技术的阶段形成利益集团,那么利益集团就可能阻碍从模仿技术的阶段向技术发明的阶段转变,从而无法实现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但是,现有的技术是从高到低的不同水平的技术组成的集合,他们没有研究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可借鉴的技术集中应该模仿引进哪种技术,也就是他们没有研究发展战略对技术选择、模仿引进成本的影响。而且,他们将制度仅仅是简单地分为竞争性的制度与反竞争性的制度,而这样的划分对适宜技术的分析是模糊不清的,因为我们很难认定竞争性的制度就一定能保证创新战略的实施。实际上,有时候反竞争性的制度在创新战略中反而会发挥较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一些重点项目的创新过程中,国家一般都会采取一些投资补贴的政策来鼓励创新。

Caselli and Coleman(2006)对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以及Caselli and Coleman(2001)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他们考虑了劳动力的异质性,认为劳动力之间不是完全替代的,与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不同的是,他们不仅考虑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而且强调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单位效率,并且用这二者的比例(而不是数量的比例)来重新界定技术进步,当这二者之间的比例随时间推移保持不变时,技术进步是技能中性(skill neutral)的,当这一比例随时间推移增大(减小)时,技术进步向技能熟练性(非熟练性)偏移,此时,使用熟练性(非熟练性)的劳动力将会使经济更加有效。同时他们还进一步考虑了这二者的组合(这些组合形成了可能的技术选择集),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将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技术,如果技术选择发生偏移,其生产率将会受到较大的损失。因此,当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与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较显著时,发展中国家采用发达国家使用的技术可能不是最优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明智的选择是拓展技术选择的空间,而不是被动地“复制”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以及流程[7]。

国内学者对适宜技术的研究还不多见,林毅夫等(2006,2007)在Acemoglu和Zilibotti(2001)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模型的探讨。他们基本沿袭了Acemoglu和Zilibotti(2001)的一些推理,但是他们放松了Acemoglu和Zilibotti(2001)关于发展中国家必须使用发达国家最先进技术的假设,允许发展中国家自由选择技术,通过允许发展中国家可以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来实现本国的技术升级这一关键假设,他们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发展中国家最适宜的技术一定不是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技术;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可以大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三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最终可以追赶上发达国家[8]。但是,他们分析的缺陷在于“发展中国家可以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来实现本国的技术升级”这一关键假设上,而对这一假设的合理性其没有很好地说明(注:林毅夫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单靠自主研发来升级自己的技术水平来说,无疑是一种成本更为低廉的技术变迁方式。),也没有相关的实证支持,而这一不明的假设恰恰是问题的关键,他们的分析存在着用假设替代论证的不足。

从上面的理论梳理中我们发现,适宜技术的出发点在于技术选择要与本国的要素禀赋相一致,只不过各种分析对要素禀赋的定义不一样而已,有的以资本―劳动比来表示,有的以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的比来表示,有的则以资本及劳动力的内部效率来表示。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适宜技术理论的一些重要思想:适宜技术的选择直观上既要考虑纵向的技术结构,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又要考虑到横向的技术结构,即发展中国家内部要素的结构状况,而这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二、适宜技术的经验研究

适宜技术在理论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关经验研究的支持。Bart和Timmer(2005)实证检验了BW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扩展,他们放松了BW模型中技术无成本扩散的假设,认为新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一个需要花费较大成本的过程,实际上,世界各国由于要素禀赋之间的差别而导致的生产率的差异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继续存在,因此,考虑适宜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基于此,Bart和Timmer用世界生产率前沿来表示某种技术能达到的最大劳动生产率水平,而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被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特定技术的消化吸收的能力(assimilation);二是基于溢出效应的潜在创造性能力(creating potential);三是本地化的创新能力(localized innovation)(注:在他们的分析模型中,消化吸收主要表现为接近特定技术下生产率前沿的能力,即提高特定技术下的生产率水平;潜在创造能力指的是通过溢出效应实现生产技术的升级(用资本密集度的提高来表示),即用高水平的技术来生产,表现为沿着生产率前沿的移动;本地化的创新主要是推动特定技术的生产率前沿向更高水平移动。)。他们实证分析了包括美国在内的53个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情况后发现,本地化创新能力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生产率的发散;在低水平的资本密集型国家,创新较少发生,而在资本密集度较高的国家,生产率水平却在稳步提升;在20世纪70年代,吸收能力和潜在的创造性导致了生产率的收敛,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潜在的创造性却显著地导致了生产率增长的发散。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在创造了增长奇迹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中,这三个因素在生产率增长速度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贡献,香港主要靠的是吸收能力,而韩国和台湾则通过强大的潜在创造性能力获得了国外技术很高的溢出效应,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拉美的一些国家正是由于这点的缺乏导致了“灾难性的增长”[9]。但是,Bart和Timmer的研究主要分析的是总体经济,没有对相应的部门进行分析,其经济的总体特性可能掩盖了部门经济固有的技术特征。而且,他们对吸收能力和溢出效应的潜在创造性能力的区分是模糊的,并没有指出决定这二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等。

适宜技术的观点也得到了Caselli and Coleman(2001)以及Caselli and Wilson(2004)的实证支持,他们研究发现研发密集技术的应用与扩散显著地受要素禀赋的影响。Caselli and Coleman(2001)检验了不同国家计算机使用的扩散效应,结果发现高水平的受教育程度是计算机技术采用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且这一因素表现出相当高的稳健性(robust),即使在控制了其他一些宏观经济变量的条件下,其显著性依然很高[10]。Caselli and Wilson(2004)在研究引进技术时,考虑了资本的异质性,他们把资本存量分解为不同的设备类型,认为不同的设备是不同技术的具体体现,各种设备投资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依赖于其内在的效率(技术的具体表现)以及与其他投入要素的互补性(这些要素的丰裕程度不一样导致了不同的互补模式)。而且这二者都能够用生产这些设备的产业的研发强度来合理地表示,由高强度的研发产业生产出的设备总体上来看与其他的要素互补性更强,从而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他们进一步用资本的数量与资本的质量(这里指的是资本的组合,实际上这代表了技术的结构)来解释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实证发现了资本质量很好地解释了生产率的差异。因此,他们实证分析的政策含义也是比较明显的:由于各国资本质量不同,因此引进的技术必须适合一国的资本质量,否则技术的收敛将很难发生[11]。Caselli and Wilson以资本的异质性来衡量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然而他们将各种产品归为九种设备类型(即不同的技术体现)的做法有失偏颇,因为每种产品可能融汇了各种设备(技术),这其中可能存在着较严重的重复现象,体现在实证中可能由于严重的共线性而影响到最后的结论,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的,他们的实证结果最后由于较高的不稳定性而很难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

国内学者对适宜技术的实证研究更多的是对资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研究的副产品。资本深化是指“资本―劳动比的上升”(Burmeister and Turnovshy,1972),根据前面适宜技术的理论分析可知,资本深化意味着生产过程中更多地使用资本而不是劳动。作为技术选择的一种类型,资本深化可以为技术进步所推动(Foley et al,2001),因为技术创新和模仿总是以资本投入为前提的,新技术的采用和扩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更直接地,大多数技术总是以资本品为载体,这表明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然而,谢千里等(1995)、Jefferson等(2000)、张军(2000,2001,2002)、大琢启二郎等(2000)、李小平等(2005)都在分析中论证了我国技术进步率趋缓的原因是资本深化,他们的研究与理论上的直觉并不一致,这表明我国出现了过早的资本深化,这种技术选择与我国的资源禀赋出现了偏差,影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陈勇、唐朱昌(2006)利用资本―劳动比来表示资本深化,他们的分析发现资本深化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是正(而不是负)的,资本深化推动了工业行业生产最佳前沿的外移(正向的技术变化),然而,由于这种促进作用不大且技术变化并不是期间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面,以至于工业行业的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TFP)并没有表现出统计意义上的稳定关系。其检验的结果说明在我国工业行业,资本深化并不是由技术进步所推动[12]。这些研究给了我们两个重要的启示:一是技术选择的适应性不仅影响到技术进步,而且技术进步也可能会对技术选择产生影响,这就启发我们在后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对此问题进行关注;二是如果资本深化(现有的技术选择)不是为技术进步所推动,那它是如何发生的?这背后是怎样的机制在起作用?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现有的理论,而且将会拓宽我们认识问题的视角。

三、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权衡――适宜技术实现途径的研究进展

从适宜技术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文献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适宜技术的选择对技术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既然适宜技术对技术进步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的良性发展,即适宜技术的实现途径是怎样的。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适宜技术理论很大程度上都在强调技术引进的适宜性,但是正如本文在前面提到的,适宜技术理论的含义表明国外的有些技术并不适应于发展中国家,那么发展中国家更有必要鼓励自主研发,因此,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在适宜技术中是两个在任何时候都共存的途径,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已。

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早期适宜技术的文献中大都认为发达国家只能通过自主研发来实现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中国家则只能通过技术引进来获得适宜的技术(如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然而,这种观点实际上与适宜技术理论是有所偏差的,因为适宜技术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不适性,这就表明发展中国家单纯靠引进国外技术不仅选择面小,而且有些出于特殊考虑必需的技术将会由于技术的“扭曲”而出现浪费,有时甚至会导致有些技术的空白。考虑到这些问题,后面的研究放宽了这一条件,Acemoglu 和 Zilibotti(2002,2004,2006)允许发展中国家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上进行选择,但是他们的选择也仅仅是企业主决定是否继续雇佣低能力的经理。他们将企业主决定继续雇佣低能力的经理称为基于投资的战略(investment-based strategy),这时,经济体会利用经理的经验来加大投资;企业主决定不再继续雇佣低能力的经理称为基于创新的战略(innovation-based strategy),这时,经济体会以减少投资为代价来加大研发。林毅夫等(2006)也提到了发展中国家要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就必须通过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加自主研发的方式来选择与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的适宜技术,遗憾的是,他们在后面的分析中却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缺乏对二者更坚深入地分析。可见,对此的研究在适宜技术领域还没有完全展开,但其他领域对此的研究还是给我们将来的研究拓展了道路。

实际上,适宜技术并不是惟一关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领域,在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研究中,相关的文献也对此进行了论述。基本上形成了两种观点,早期的研究认为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存在的主要是替代关系:技术引进对自主研发产生了挤出效应,随着技术引进的增长,自主研发将会减少。而后大多数研究都认为这二者之间占主导地位的是互补关系。但是,直到现在这两种观点的其中一方仍然难以“消灭”另一方。MITI(Japanese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1963)、Oshima(1973)对日本以及Lee(1987)对韩国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进行研究后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而Blumenthal(1979)、Tisdell(1981)、Katz(1984)的研究则表明这二者之间既存在替代关系又存在互补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得出净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还是表明了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是主要的。Ozawa(1985)认为为了采用吸纳引进的国外技术,一国将会增加相应的研发投入,他以日本为例论证了技术引进显著地提升了自主研发的能力。但是,在对印度的研究中,Katrak(1989)发现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表现出相当弱的互补关系;Kumar(1987)也以印度为样本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对FDI与技术许可这两种技术引进的方式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自主研发与FDI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而与技术许可之间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就表明了FDI与自主研发之间表现出替代的关系,而技术许可与自主研发之间则呈现出互补的关系。此后,Kim和Stewart(1993)认为以上的研究只是关注某一个国家,所研究的也只限于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两个变量,得出的结论很难推广到一般。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在实证分析中引入了人均GNP以及科技人员的数量等变量,首先用简单的一元回归的方法考察了10个国家(注:这10个国家既包括较小的工业化国家荷兰,以及7个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西德、加拿大、意大利和日本,还包括正在进行工业化的韩国以及前苏联。这使得他们的研究覆盖面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关系,结果发现这10个国家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都表现出显著的互补性。接着他们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日本、美国、法国、西德以及韩国这5国的情况,结果表明韩国和日本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依然表现出显著的互补性,而法国的互补性较弱,美国和西德的互补性在统计上则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在解释这些差异时,他们认为由于这些国家在创新竞争战略与政策的不同导致了这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关系,并且,他们认为不同的创新竞争战略是受制于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的[13],不过,他们并没有对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现有的研究对于解释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关系还是远远不够的,而这一问题对于一国的技术进步来说又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果在此问题上出现偏颇,不仅会使本国技术进步的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有可能丧失追赶世界技术前沿的机会。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任重道远。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展望

现有的适宜技术理论重点在于说明一国的技术选择必须与自身的禀赋相适应,但是,对于诸多国家为何会选择不适宜的技术并没有深入分析,而这一点也许是适宜技术理论更重要的政策意义所在。如果适宜技术的选择内生于禀赋结构,则要使这二者发生偏离,其背后的扭曲机制实际上也是内生的,而如果是让市场自行选择的话,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非适宜技术的出现肯定是市场制度被破坏,从而要素禀赋发生了扭曲。因此,要纠正这些扭曲,就必须对相应的制度做出调整,虽然上述理论中也有所涉及,但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因此,将制度纳入到适宜技术的分析中,这样适宜技术的理论框架才会更加完整,对相应问题的解释才更有说服力。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对于适宜技术的实现途径,现有的研究还留有很大的空间。以往对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还是一种经验检验,并没有从理论模型上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而且,对于具有不同技术能力的产业来说,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上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而现有的研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理论及实证上的支持,这些都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受政策的影响颇大,因为一项有关的研发政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二者的成本结构,从而导致二者之间的角色发生转变。这样的政策适合实际情况的还好,如果脱离了实际,反而会适得其反,无益于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我们同样需要引入制度政策变量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二者的关系。

总的来看,适宜技术理论向我们展现了理解技术进步的一种新的视角,但其理论框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多实证上的检验与支持。随着这一理论的逐步完善,相信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理论与实践上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Parente,Stephen L .and Edward C.Prescott.Barriers to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4,(102):298.321.

[2] Galor.Convergence Inferences from Theoretical Model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6,(106):1056.1069.

[3] Basu,Susanto,Weil,David N.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1025.54.

[4] Atkinson,Anthony B.and Stiglitz,Joseph E.A New View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J].Economic Journal,1969,(79):573.578.

[5] Acemoglu,Daron,and Fabrizio Zilibotti.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116):563.606.

[6] Acemoglu,Philippe Aghion and Fabrizio Zilibotti.Distance to Frontier,Selection,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MIT Press,2006,4(1):37.74.

[7] Francesco Caselli and Wilbur John Coleman.The World Technology Frontier[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6,(June):499.522.

第8篇: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分布式对象;匿名公布与订;中间件;有状态的分布式对象;IKE2中间件;试验训练使能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6.015

Research on SDO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y

XIe Hong1, ZHaNG ran1, XU Zhong-fu2

(1. Unit 63892 of PLA, Luoyang 471003, China; 2. Unit 63893 of PLA, Luoyang 471003, 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Distributed object technology dose not support data propagation from one source to multiple destinations directly. also, traditional Publish and Subscribe technology does not realize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the two technologies above combined into a new technology, say, Stateful Distributed object (SDo).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Do, then studies and illustrates the key points of SDo implementation by an example, including SDo publication state, servant and proxy creation, and publication state updating.

【Key words】Distributed Object; Anonymous Publish and Subscribe; Middleware; Stateful Distributed Object; IKE2 Middleware;

test and training enabling architecture

0 引 言

SDO,即有状态的分布式对象(Stateful Distributed Object)[1,4],是试验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he Test and Training Enabling Architecture,TENA)[2,7]所支持的数据交互技术,它融合了类似CORBA的分布式对象技术[8]和匿名“公布-订购”技术,是TENA应用程序共享信息和服务的基本建模结构,包括公布状态和远程方法,用于表示靶场事件期间生存时间非零的靶场实体[2,6]。SDO的抽象概念已经在TENA的中间件IKE2中实现,IKE2的目标是支持创建可互操作的、实时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可用于军事试验与训练靶场系统中。

SDO是在分布式对象的基础上,针对其数据实时交换能力的不足,融合了公布-订购技术,不仅包含可远程调用的方法,还包括可远程读取的数据属性(称为SDO的公布状态,Publication State)。SDO的远程方法接口使得客户应用可以高效地调用目标对象的方法,而不必关心目标对象的位置、编程语言、操作系统、通信协议和连接方式以及硬件环境等。SDO的公布状态可以利用公布-订购机制传播给那些对其感兴趣的应用,这些应用只需通过订购表示其对某些SDO公布状态的兴趣。SDO的远程调用方法主要针对一对一的通信:一个SDO应用与某个特定的SDO进行通信;SDO的公布状态主要针对一对多的通信:一个SDO的公布状态被传播到多个接收者。

SDO提供了一种编程抽象,它融合了分布式对象和公布-订购概念,隐藏了内部实现细节,简化了应用程序开发,使用户在访问SDO的方法和状态时,就如同访问本地对象的方法和状态一样,不必关心SDO的具体实现。这样就使用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从对象的具体实现中解放出来,致力于开发自己的应用逻辑。

1 SDO实现的关键技术

TENA中间件IKE2实现了SDO的概念,IKE2完全采用标准C++,利用ACE+TAO实现了跨越UNIX及Windows平台的移植性。ACE+TAO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开源分布式计算(DOC)中间件。ACE是高度可移植的C++类和框架的集合,为分布式系统程序员实现了许多有用的设计模式。TAO是使用ACE提供的模式和框架实现的实时CORBA ORB。图1显示了IKE2和ACE+TAO之间的关系。

在IKE2中,SDO被实现为服务器(公布者)进程中的服务者(Servant)对象和客户(订购者)进程中的(Proxy)对象,如图2所示。服务器进程创建一个SDO服务者,包括远程方法接口与实现及公布状态,该服务者可以被客户进程发现。当一个SDO服务者被发现后,就会在客户进程中创建一个SDO,用于代表服务者提供服务和最新的公布状态。对象保存相应SDO的公布状态的本地缓存,中间件负责把由服务者对象设置的公布状态传送到该SDO的所有对象,从而减少读取SDO公布状态的所需的时间。客户进程中的本地对象调用对象的方法,引发对服务器进程中服务者对象方法的远程调用。每当远程服务器进程中的方法计算并(重新)设定服务者对象的公布状态后,更新后的公布状态就会通过网络传播到并缓存在客户进程中(更新对象的数据属性),客户进程中的本地对象通过访问对象的数据属性而获得服务者对象的公布状态。对象的引入使得客户应用程序可以将远程SDO视为本地对象,调用其方法,读取其公布状态。

在服务器进程的实现代码中通过调用IKE2的createServantFactory()方法创建一个ServantFactory的实例,并利用该实例的createServantUsingDefaultFactory()或createServant()方法创建一个服务者对象,如图 5所示。在创建服务者对象的调用过程中,用参数指定公布状态的更新模式类型和公布状态更新器的创建模式类型。在IKE2中,用枚举类型TENA::Middleware::CommunicationProper ties表示TENA中间件所支持的公布状态的更新模式类型,其中Reliable表示更新公布状态时采用TCP/IP协议模式,BestEffort表示更新公布状态时采用UDP/IP协议的多播模式;用枚举类型TENA::Middleware::ConcurrencyProperties表示公布状态更新器的创建模式类型,其中Blocking表示当某个类型的更新器已经存在时新的更新器的创建将会被阻塞,Nonblocking表示在创建更新器时创建过程不会被阻塞。

服务者对象由公布状态和远程方法两个部分组成,在IKE2中被实现为ServantPublicationState和RemoteMethodsInterface两个类,如图6、图7所示。在服务

SDO是TENA应用程序用于共享信息和服务的基本建模概念。SDO服务者由某个TENA应用程序创建,并且可以被

其它TENA应用程序发现。当SDO被发现后,TENA中间件就会向发现应用程序提供一个SDO。该代表服务者实例,支持对SDO类型的远程方法的调用,并且包含服务者最新的公布状态。这样就在端隐藏了服务者的内部实现细节,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使应用程序在访问SDO的方法和状态时,不必关心SDO的具体实现。 chitecture Reference Document. Version 2002 [EB/OL]. /documents/tena2002.pdf, 2002-11-4

[3] U.S. DoD. TENA Definition Language (TDL) Guide [EB/ OL]. /, 2004

[4] 王国玉,冯润明,陈永光等. 无边界靶场——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联合试验评估体系与集成方法[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07:422-424.

[5] 冯润明,王国玉,黄柯棣,TENA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J]. 系统仿真学报, 2004,16(11):2373-2377

第9篇:技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LTE;MIMO;OFDM;MIMO-OFDM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6926-03

在移动通信产业中用户数目的急剧增长和终端的迅速发展,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加强烈的需求,以此来满足新业务的需要。因此需要更高效的新移动通信系统。作为3G系统演进之一,LTE应运而生。LTE延续了3GPP中GSM和UTMS家族的技术演进,它被看作完成了业务扩展这一趋势,即从简单的语音业务想建立多业务空中接口的转变。

OFDM和MIMO技术分别成为LTE空中接口中核心技术之一。下面将具体分析OFDM和MIMO技术。

2 MIMO

MIMO技术作为提高系统速率的主要手段,可以适应不同能力的终端,LTE系统分别支持适应于宏小区、微小区、热点等各种环境的MIMO技术。

1)MIMO系统

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出现是在信号与信息论的发展推动下挖掘多天线潜力进展中的里程碑。MIMO由原先简单的分集建立到未来的多小区多用户。发射端或接收端同时存在的多天线,可以认为创建了在无线接口上并行的多条通信“通道”。MIMO有两种功能形式,即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空间复用技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容量;空间分集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则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信道误码率。即在有有限的带宽内可以获得很高的数据速率。

基于秩准则和行列式准则两条空时编码的设计准则,提出了很多种空时编码的方法,STBC(空时分组码)就是其中一种。

3 MIMO-OFDM系统

空时编码技术研究一般是假定在频率非选择性信道的条件下研究,而频率选择性衰落所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是影响宽带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研究的话,一般采用均衡技术或利用OFDM技术。

下面将研究典型DAST空时码和OAST空时利用OFDM技术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的传输性能。

4 结束语

LTE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标准之一,其空中接口的关键技术应用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其空中接口中OFDM和MIMO两个关键技术,提出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将二者结合的MIMO-OFDM系统,通过MATLAB软件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其系统在获得MIMO系统分集度和较大的编码增益基础上,其误码性能也明显优于频率非选择性信道下MIMO系统。

参考文献:

[1] Stefania Sesia,Issam Toufik,Matthew Baker. LTE- UMTS长期演进理论与实践[M].马霓,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 Xiaogang Wang,Chen Liu,Hua-an Zhao.Space-Time Block Coded OFDM for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A].ISPACS2006[C].Yonago Covention Center,Tottori,Japan:Dec. 2006:12-15,355-358.

[3] Erik Dahlman,Stefan Parkvall,Johan Skold,Per Beming.3G Evolution HSPA and LTE for Mobile Broadband Second Edition[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 Ari Hottinen,Olav Tirkkonen,Wichman.Multi-antenna transceiver techniques for 3G and beyond [M]. West Sussex, England, Wiley, 2003.

[5] Ketonen,J.,Juntti, M.,Cavallaro,J.R..Performance—Complexity Comparison of Receivers for a LTE MIMO–OFDM System[J].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Feb.2010,58: 3360-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