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技术风险管理范文

技术风险管理全文(5篇)

技术风险管理

第1篇:技术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一、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必要性

第一,构建现代税收体系的要求。大数据技术是我国的基础资源,对税务部门分析数据、重大决策的确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税务部门需要合理使用该资源,来提升数据质量,发现潜在价值,加快税务风险管理的改革速度。第二,时展的必然需求。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数量得以增加,促使企业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智能化。在此基础上,税务风险管理系数加大,要求企业在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同时,掌握纳税人的相关数据。所以,强化企业的税务管理,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了推动经济、企业发展,我国开始对以往的财税体制进行改革。而营改增的相关细则,也为企业税负的降低提供法律上的帮助。但是由于企业不够重视税务筹划工作,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企业缺乏对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视。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不但能保证企业合法,还能规避和减少税费缴纳,这是降低企业税负的关键[1]。现阶段,部分企业领导不了解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无法缴纳税务,增加财务负担。第二,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和税务风险防范相关的机制,并不是很完善,导致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细则,不利于规范税务筹划工作,增加管理风险。第三,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业务范围扩大,复杂程度提升。但是,我国并未针对税务筹划制定完善的信息系统,使得税务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税费缴纳不合理,严重时违反税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路径

为了规避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特征,合理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完善管理体系,推进税务筹划工作,具体表现如下:

(一)增强人员风险意识

数据是动态的,而大数据则是信息技术、数据和思维结合的产物,要想有机结合这三者,除要借助先进的处理技术外,还要具备风险意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引入共享理念,便于有效整合相关信息。一旦出现税务风险,就要结合员工档案、税收系统,以此强化纳税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构建合适的税务风险治理平台,满足各部门信息共享的需求。结合大数据特点,明确纳税人的发票使用情况、税务登记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特点。

(二)完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制定完善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税务风险管理的有章可循。其次,明确规定税务筹划、风险防范的执行准则,促使各项工作都朝着预期目标进行。最后,构建绩效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风险防范结果,奖励防范措施执行效果好的员工,处罚执行力度低的员工,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对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税务工作数量庞大,分析和处理过程乏味,必须让员工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热情[2]。企业在制定工作机制时,需要为员工提供开放的环境,使其调整最佳状态投入工作。税务风险管理内容复杂,员工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提高专业知识掌握度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一方面,企业可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相关的经济活动,整理、归纳和税务相关的业务活动,实现合理筹划税务工作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大数据信息系统下监管税务筹划工作,发现可能引发税务风险的活动后,及时上报监管部门,并采用有效措施处理,规范税务风险管理流程,提高工作质量。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是时展的必然需求,有利于构建现代税收体系。分析可知,当前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重视税务筹划、管理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对此,应该增强人员风险意识、完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此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健.大数据时代的税务风险应对[J].全国流通经济,2017,36(21):91-93.

第2篇:技术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纳税风险;风险管理

税收是国家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一个手段。我国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不断完善税收政策,由于我国经济的多元化,税务机关也采用多元化征税。这使企业面临税收方面财务风险的增加。如今,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组成成分。国家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国家的出发点是为了通过优惠政策辅助技术创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管理企业纳税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必备的条件,管控好纳税风险是保障未来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收益以及商誉的重要手段。

一、高新技术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特点

(一)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申请认定资格的风险

如今,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心骨,同时国家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进行帮扶。由于我国企业种类众多,政府设置了对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认定程序。对于要申请资质的待定企业,要求出具企业知识产权说明和科研人员的明细情况,在审核过程中若发现违规的情况,国家就会取消该企业的高新技术资质。为了加强管理,国家还增加了三年一复查的规定,当企业获得资质认可后仍需要提交一些指标证明企业有发展的可能性。面对这样复杂烦琐的程序,如果企业为了达标,人为地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整,大规模的调整必然会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收益下降或者信誉下降,这就将企业置于一个纳税风险增加的处境之中。

(二)研发费用计量不准确可能加大税务成本

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税法中,对企业在相应纳税年度中发生的新品研发费用等八项费用支出准许在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按照税法规定给予扣除。然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个人原因等对多项研发费用分析、计算不够精确导致了研发费用偏高或偏低,不够精准的研发费用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纳税时的风险。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在纳税上占便宜,可能会调整人员工资薪金的归类,这样的做法为的是使研发费用基数变大,从而减少纳税,但这与税法背道而行,埋下纳税风险。当税务机关发现后,必然要追回少缴纳的税款,并且根据税务法则给予企业一些处罚,例如交罚款等等,最后结果就是即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也影响到企业的信用。

(三)企业依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程度较高

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存在着前期发展阶段投资过高的问题,而且企业规模也并不大,每年收益非常不稳定。如果不依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来缓解纳税压力,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都将面临倒闭。例如,2019年起国家取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1],影响到了多数企业的收益。此外,较多企业对于税收并不了解,也不重视对税法的学习,当需要维护自身纳税权利时不够及时,导致税收成本增加。如今,我国对税法越来越重视,不断改进征税政策,很多企业跟不上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并且新政策的不断出现以及多元化的税种并行,造成企业管理者很难分清新旧政策。这种情况下,企业处于一个被动纳税的地位,没有及时对新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无法在合法范围内作出一个合理的纳税方案。面对增值税不断调整的情况,企业内部应当及时积极进行了解研究,如果不能在新政策实施时,安排好财务,处理好问题,那么根本无法跟上新政策的脚步,终将被淘汰。

二、给高新技术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机构

当一个企业缺乏风险管控意识,那么长远发展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做好纳税风险管理的前提,是在企业内部设置一个风险管控监察机构,对于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策划,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这也是保障生产研发经营的基石。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机构中必要的是设立税务风险监察部门,然后对于每个生产、经营环节中可能产生的纳税风险进行划分,科学有效地进行控制监察,在关键环节设置可控点,确保能对整个内部环节都能监视到。除了监控,还要做到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风险检查,把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较好的结合在一起,避免内部腐败而影响整个企业的风险控制。

(二)完善企业自身的纳税风险识别体系

由于经济环境政策以及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着不稳定性,导致企业相对应的纳税风险种类也会不断变更,如此看来,建立纳税风险机构识别体系是风险管理体系中长远有效的处理方式。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就是对风险的识别,只有对风险识别正确,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避开不必要的风险。风险的隐蔽性很强,不会轻易被发现,并且产生风险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不可控的是人为因素。所以,对于风险种类进行识别是非常重要的,风险识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收集很多相关资料,调查相关项目,运用各种方法按照规定要求来完成风险种类的划分。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风险识别指标时,要注意可操作性以及指标是否可以计算衡量,在建立纳税风险识别体系前,需要对自身公司进行分析,从实践出发,判断分析类比和范围,深入分析其成因。在生产环节中依次分析找出涉及的可能出现风险的地方,设置风险点,如此可以高效的减少纳税风险[2]。

(三)构建企业完善的纳税风险评估体系

高效技术企业在设置好纳税风险机构后,单单分析出存在风险还是不够的,还要设置相应的评估体系。设置良好的评估体系,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认识以及更好的减低风险、预防风险。风险评估是一个烦琐复杂的工作,通常来说,设计纳税风险评估体系是以风险的发生情况概率、程度以及可识别程度作为参考,与相关的指标进行比较,评估给予一个较合理的纳税风险亏损范围。此外,风险评估还分主客观,客观地评估是在运用大量数据计算统计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的存在,是明明白白的客观数据体现;而主观则是具有争议性的评估,一般是出现在急于给出判断的时候,通过专家的主观想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评估。由于纳税对象的不同,风险的评估不能单单依靠数据,而是两种进行结合总结得出结论。目前,国家颁布《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构建合理的纳税体系通常是从企业之前的纳税经验出发,采用概率法对已知的纳税风险种类进行评估,划分风险等级。然后,就是对企业的承受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的方法不只是定性分析还有定量分析。最后是高新技术企业应从双维度的角度分析纳税风险,即是纵向与企业以前年度进行对比,横向与同行进行对比。[3]

(四)强化员工纳税风险防控意识

人员纳税风险防控意识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员工时,应该有意识地提高员工纳税风险防范意识,推行把纳税风险规章制度制定到公司规章里,从上级到下级人人都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管理者积极鼓励员工将纳税事项带入到日常工作中,让员工注意到工作中存在哪些纳税的事项,培养出员工工作的细心以及对纳税操作规范性的了解,潜移默化地使员工产生对潜在风险的感知并且能够积极面对或者上报。对于刚刚招入的员工进行人才培养时,不仅仅要培养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其纳税风险防控意识。企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具体地把风险防范和战略思维交付于他们,为以后教育出高意识、高管理水平的人才打下基础;以提高专业技能为主,调高风险防范意识为辅。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拓宽了他们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在学会基本工作的同时能搜索到日常中的纳税事项,当他们面临纳税时,可以熟知税法和纳税操作。企业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员工纳税风险意识以及管理、战略等,为企业打下结实的人员优势,在同行中提高竞争力。

三、结语

及时纳税是我们纳税者的义务,我国经济离不开国家纳税的宏观管控,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需要有纳税风险管理的意识,据统计,良好的纳税风险管理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良好的纳税风险管理还能带给企业意想不到的额外收益,因此,纳税并不是单纯的国家收取钱财的途径,更是企业发展的依靠。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各项制度也都不断改进,在这样充满机遇与危机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正处于关键发展的阶段,税务问题逐渐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企业管理者应想从自身改变,加强自己的战略及风险防范措施,了解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的税务优惠政策,通过对优惠政策的研究分析,准确把握在合法范围内增加企业经营收益红利以及纳税风险防范,努力打造纳税机构与纳税者双赢的局面。本文对纳税风险管理的研究仍存在局限性,但无论如何,纳税风险管理这一话题仍是大家共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游小芬.浅析内控视角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纳税,2018(30).

[2]陈江湖.大数据背景下风险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34).

第3篇:技术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技术创新风险;风险管理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行价值创造促进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高新技术企业是战略新兴经济体的重要载体,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我国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水平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创新自身的不确定性,注定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一方面,企业面临内部环境的制约,如财务问题,人力问题等,导致创新的项目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另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波特五力模型,企业处于一个复杂的环境,面临着多方位的挑战,可能会导着一些项目过早“夭折”或者后期“发育不良”。这不仅会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也可能会由于投入某一项目而带来的“锁定效应”,错失其他项目的机会损失。因此,需要关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和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指的是在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以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为目的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如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①新技术应用度高,科研占主导。高新技术从国际上领先的技术发展而来,我国一些企业采用先吸收引进,再二次创新的创新战略,以实现技术赶超。②创新度要求高。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前者比后者要求的创新度更高,在创新模式上,二者截然不同,高新技术企业摆脱普通企业传统的渐进式,追求颠覆性的创新能力。③员工整体素质高。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员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以及拔尖的知识水平等来匹配其创新要求。④高风险、高回报率。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行业属于高、精、尖领域,需要不断进行研发,没有既定的模式可供参考,所以创新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但一旦创新成功便能很快到达产业链的“瓶颈”位置,会获得超额利润。⑤更新速度快、成长速度快。“瓶颈”环节是价值高低,会引大量的竞争者来投资,一旦某个技术瓶颈得到解决,便会迅速转移,此时若一些企业无法与更新的速度匹配。便会迅速被淘汰。但如果获得对瓶颈环节的控制权,便会迅速发展壮大。

二、技术创新风险内涵和特征

传统上,风险就意味着“冒险”,冒险被定义为在概率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替代结果之间的选择。这个定义来自决策理论,在决策理论中,风险主要与变异有关,包括积极和消极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流逝,风险几乎完全与负面结果相关联,通常被视为“价值的可能损失”。技术创新风险的特征:①偶然性,研究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创新结果随机性等风险,会使创新风险会更加偶然的发生。②相对性,由于项目实施主体的差异,各个主体的创新风险有明显的差异。③演化性,技术创新的风险会随着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变化逐步演变,每个发展阶段的风险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④修正性,在风险出现时,技术创新人员会对整个项目的研发进行重新进行审视,进一步修改项目计划,逐步降低其潜在的风险。风险管理指的是个人或者从事生产活动的组织通过采取措施保护其重要资产和资源,以此规避、降低或控制风险的过程。系统的风险管理有助于识别、评估和评级风险,使风险明确;能够帮助在风险发生时提前做准备;能够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将潜在的损害降至最低。

三、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的流程

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了识别风险和决定如何应对识别出的风险的框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识别风险,也是决定和权衡哪些风险值得立即关注和解决。(一)识别风险深刻了解技术创新中的风险,过早的识别出风险,可以在风险发生时或者之前启动响应程序。一些系统的模型被提出用于风险评估阶段。经典模型(即概率分析)和概念模型(即模糊集分析)。但是概率分析通常需要详细的定量信息,而这些信息在规划时通常是不可用的,因此这种模型在实际项目风险分析中的适用性有限。故而需要进行主观评估处理经典模型无法处理的。萨蒂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为项目风险分析提供了一种灵活且易于理解的方法。它是一种多准则决策方法,在项目风险分析中既考虑了主观因素,又考虑了客观因素。层次分析法允许决策者积极参与达成协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理性依据。

(二)分析风险在创新项目的早期阶段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是因为在早期阶段决策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风险的相对严重性,而不是对绝对风险的精确估计。定量风险分析通常需要对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大量统计分析。然而,这样的数据可能并不容易获得,而且许多创新项目固有的环境或技术变化可能会使一些较旧的数据变得无关紧要。

(三)管理行动应为每个风险指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并将其记录在风险登记簿中。已经确定了许多一般性的项目风险管理行动,并且这些行动可以按反映创新项目的特殊特征的类别进行总结。在创新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可能部署全面的风险管理。然而,更有选择性地使用可能更合适,因为在整个创新过程中采用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最合适的风险管理的性质和时机问题是所有项目实践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有效的风险管理应该从项目的一开始就着手准备,而且还应该远远超出技术阶段,以便为未来的项目获取经验教训。人们普遍认为,在设计阶段进行更改和迭代的成本比在实施阶段解决问题的成本低得多;及早识别风险并采取行动避免实际发生的风险事件通常比处理结果更可行。然而,在所有项目中应用全面、严格的风险管理系统可能并不实际或可取:风险管理系统的不同方面在创新项目的不同阶段可能更有用。

四、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

(一)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识别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对创新能力的要求高于传统的制造业,故外界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改变会对创新成功率产生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风险:①技术风险:凡是创新都会面临失败的风险,由于内外环境的不稳定性,会使创新项目无法顺利开展。②人才风险: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主体,且对人才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所以面临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风险。首先,关键人才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流失的风险无时无刻不存在。其次,持续监测和维护与技术发展相匹配的能力基础。③财务风险:保证研发投入是创新成功的基础,若在项目进行中存在资金的短缺问题则会造成项目中止的风险。④管理风险: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对能否创新成功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影响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⑤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则创新的成果很有可能被竞争者和模仿者所窃取,就无法独占技术创新的收益。高新技术企业外部的技术创新风险:①宏观政策调控的风险:由于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在特定的时间内会对特定的产业进行政策的倾斜,所以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②市场需求变化风险: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产品的种类,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若在特定阶段达不到市场的要求,则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③竞争者模仿和超越的风险:当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时,会吸引大量的创新者,当主导设计出现之后,率先成功的创新者便会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对影响力大的风险是否存在进行评估、对不同风险的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风险的成因进行评估、对其可控程度进行评估、通过对风险指标体系中各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水平进行评估。

(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想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对风险的存在性切实的预估、对风险进程精准地掌握,必须依赖于风险评估体系。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描述、预测、应对与修正是其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功能,不仅能够对自身的内外风险因素进行客观统计,为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第一手资料,还可以预测风险发生的相关信息,并对企业的决策提供建议,更能够相应的调整技术创新项目,从而大幅度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或损失。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是: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即选取客观、真实并能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指标;系统整体性原则,指标的设计既要相互独立,又有内在逻辑,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先定性分析,尽量做到定量化,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处理;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指标的时候就要考虑可操作性原则,多选取相对比较指标。

五、结语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风险型企业和高收益型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任何创新的过程都需要将失败作为可能的结果,做好风险管理,有助于管理者过滤掉风险较大的项目而选择一些优质的项目。另一方面,适当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创造力。创新项目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创造力,但是过度的风险管理可能难以激发创造力,所以在风险管理中必须权衡其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倩.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与应对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王小勇,吕文栋,宁建荣,等.浙江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科学决策,2010(12):33-41.

[3]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8):200-202.

[4]吴泽福,JIEWu.技术创新风险整合监管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06):18-27.

第4篇:技术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税负;税收风险管理

党的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新的跨越。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如何建立“发展型”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是每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型”税收风险管理的内涵“发展型”的税收风险管理,要以政策导向为指引,以提高纳税质量为中心,以战略管理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结合企业特点,对生产、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涉税业务或行为进行有效设计和策划。“发展型”税收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将税收风险管理纳入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系中,长期动态分析并贯彻执行,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共赢国家通过推行税收优惠政策,以“优”惠来“优”配置,鼓励和引导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重点优势产业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税收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战略性的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管理层透析政策深挖导向,将企业自身优势资源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依托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实现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两者共赢发展。2.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税收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企业投资、融资、营运等各个环节都缺少不了税收风险管理。发展型的税收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抵御风险,减少资金外流,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研发和创新中,制定出有效的研发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潜力,引导企业持续性长期发展。3.有利于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水平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对管理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发展型的税收风险管理一方面有利于管理人员加深对财税和管理知识的理解,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管理者树立“创新、战略、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以便于统筹性地分析企业现有矛盾和存在问题,补齐发展短板,提出战略性的解决途径,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动力。

二、HT公司面临的主要税收风险

HT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PVC刀刮篷盖涂层材料、建筑膜材等产业用新材料的股份制企业,企业成立于2014年,占地面积约10000余平方米,是一家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在高新技术的“新材料-高分子材料”领域成长迅速,位居业内领先地位。2017~2019年,HT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4%,研发费用年均增长率为180%,减免所得税年均增长率为159%,随着研发费用投入加大,享受到的所得税优惠也逐步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成为撬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杠杆,而研发费用的列支则是享受所得税优惠的关键支撑点。目前,HT企业主要面临如下税收风险。

(一)税收观念风险传统的税收风险管理观念认为,企业应在税收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将防范风险、降低暂时性的税收负担作为管理和筹划目标。HT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也停留在传统阶段,没有上升到战略型管理高度,缺乏全局性和发展观,最终将偏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筹划轨道,由此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

(二)税收环境风险目前,“金税三期”正在实行,“金税四期”也即将上线。大数据加强了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信息的互相联动,如统计部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B207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表、科技部门的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地方政府的企业效益评价系统,都与税务部门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加计扣除报表紧密相关,而且一些监察部门及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时的一票否决权,给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压力和更高要求,因此,建立统一信息系统已是迫在眉睫。

(三)税收人才风险“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形势出现新的突破,转型企业数量屡创新高,相关技能人才需求剧增;且高新技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业务较为复杂,知识框架体系需要动态地持续更新,懂政策、能管理、会学习的高技能复合型财税人才缺口较大。对于初创成长型的HT公司来说,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科研项目实施风险目前HT公司科研项目立项模式粗放单一,研发项目的选择随意性较大,与企业实际研发情况匹配度较低。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研发项目只有在达到“创造性应用”或“实质性改进”这两点要求时,才允许享受所得税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因此,遴选合适的科研项目非常重要,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已是刻不容缓。

(五)税收政策实操矛盾导致的风险1.“重年报,轻预缴”国家允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但在实务中有所限制。依据国税总局公告〔2018〕23号规定,企业在预缴所得税时不得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只允许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才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这就产生了时间性的差异,导致企业在季度缴纳所得税时税负偏高,资金压力较大。2.“重实体,轻无形”依据国税总局公告〔2014〕64号规定,企业购置并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单价超过百万元的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并且可以叠加研发设备折旧费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但同样是长期资产的研发用无形资产,它的摊销却没有加速摊销之类的税收优惠政策。3.“重所得,轻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较为狭隘:现阶段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所得税优惠方面,其他相关税种如增值税等优惠较少,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也局限于加计扣除和税率优惠等。

三、加强HT公司税收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发展型的税收风险管理观念税收风险管理是把双刃剑,“用力不足”达不到需求的效果,“用力过度”反伤自身,故需要把握好“度”。税收风险管理应当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以提升企业纳税质量为中心,建立统筹性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凝聚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要对管理思维和管理理念进行突破性创新,克服传统旧观念的束缚,树立统筹全局的新型税收风险管理观念。

(二)构建统一的信息系统管理层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立全局忧长远,对内建立起战略性的企业信息系统,以提升整体信息系统的联动性、一致性、准确性;对外保持各报表之间的动态平衡,如财务账簿、审计报告、税务汇算清缴报表、科技信息系统、统计研发报表,同时也不能忽视地方政府的报表,如地方效益报表等。

(三)培育专业的税收风险管理人才专业财税人才是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石,人才专业技能水平的“高”度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深”度。作为初创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前期可以考虑“”,即与高新技术企业咨询服务公司合作,聘用外部专家顾问;而中长期应当立足于“培育”,即建立企业人才培育体系,特别是高技能复合型财税人才的培养和考核,不断提升整个高新技术企业财税管理队伍的技能和学习能力。

(四)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主要在于“新”,是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这三“新”的表现形式就是科研项目,故遴选合适的科研项目是整个科研体系的关键。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应当从国家政策引导及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就要立项指南,确定研究重点方向,各部门人员通力协作,研发经费专款专用,并及时向科技局申报和备案,按时结题验收。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参与研发初始、研发过程、研发结束全流程,做好科研项目的跟踪和管理。

(五)做好具体的税收风险管理实施计划(1)构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当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来制定,由税务风险识别、评估、分析、监测、预警、控制、处理等模块共同构成,可动态地加以更新。企业应关注税收政策,对于理解模糊的以及新的政策要与税务部门多沟通、多交流,明确具体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规范研发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及时获取成本费用发票,对已发生但未取得发票的费用项目,预估入账以降低预缴所得税的资金压力。(2)充分享用税收优惠政策。一是掌握最新最全的所得税政策红利,如研发费加计扣除、高企税率优惠、延长亏损弥补期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二是合理享受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增值税方面可以考虑选择适当的纳税人模式等。(3)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补贴。以HT公司所处的地区浙江省海宁市为例,企业目前可以争取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补贴项目主要有:一是每年最高10万的研发支出经费补贴(最多三年);二是一次性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政奖励;三是市级或省级研发中心建设财政奖励;四是R&D值直接影响效益评价的结果及税收减免,按照海宁市目前的亩产效益政策,评价为A级和B级的企业可以享受减免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支出。

参考文献

[1]谢琛,黎涛.强化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探研[J].税收征纳,2020(8):117.

[2]武勇.基于内控视域探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当代会计,2020(14):57-58.

[3]侯卓,吴东蔚.税收筹划权的理论建构及其实现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8-67.

[4]王英芳.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J].中国总会计师,2012(8):65-66.

第5篇:技术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技术创新风险;风险管理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行价值创造促进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高新技术企业是战略新兴经济体的重要载体,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我国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水平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创新自身的不确定性,注定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一方面,企业面临内部环境的制约,如财务问题,人力问题等,导致创新的项目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另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波特五力模型,企业处于一个复杂的环境,面临着多方位的挑战,可能会导着一些项目过早“夭折”或者后期“发育不良”。这不仅会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也可能会由于投入某一项目而带来的“锁定效应”,错失其他项目的机会损失。因此,需要关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和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指的是在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以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为目的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如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①新技术应用度高,科研占主导。高新技术从国际上领先的技术发展而来,我国一些企业采用先吸收引进,再二次创新的创新战略,以实现技术赶超。②创新度要求高。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前者比后者要求的创新度更高,在创新模式上,二者截然不同,高新技术企业摆脱普通企业传统的渐进式,追求颠覆性的创新能力。③员工整体素质高。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员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以及拔尖的知识水平等来匹配其创新要求。④高风险、高回报率。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行业属于高、精、尖领域,需要不断进行研发,没有既定的模式可供参考,所以创新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但一旦创新成功便能很快到达产业链的“瓶颈”位置,会获得超额利润。⑤更新速度快、成长速度快。“瓶颈”环节是价值高低,会引大量的竞争者来投资,一旦某个技术瓶颈得到解决,便会迅速转移,此时若一些企业无法与更新的速度匹配。便会迅速被淘汰。但如果获得对瓶颈环节的控制权,便会迅速发展壮大。

二、技术创新风险内涵和特征

传统上,风险就意味着“冒险”,冒险被定义为在概率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替代结果之间的选择。这个定义来自决策理论,在决策理论中,风险主要与变异有关,包括积极和消极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流逝,风险几乎完全与负面结果相关联,通常被视为“价值的可能损失”。技术创新风险的特征:①偶然性,研究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创新结果随机性等风险,会使创新风险会更加偶然的发生。②相对性,由于项目实施主体的差异,各个主体的创新风险有明显的差异。③演化性,技术创新的风险会随着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变化逐步演变,每个发展阶段的风险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④修正性,在风险出现时,技术创新人员会对整个项目的研发进行重新进行审视,进一步修改项目计划,逐步降低其潜在的风险。风险管理指的是个人或者从事生产活动的组织通过采取措施保护其重要资产和资源,以此规避、降低或控制风险的过程。系统的风险管理有助于识别、评估和评级风险,使风险明确;能够帮助在风险发生时提前做准备;能够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将潜在的损害降至最低。

三、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的流程

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了识别风险和决定如何应对识别出的风险的框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识别风险,也是决定和权衡哪些风险值得立即关注和解决。

(一)识别风险深刻了解技术创新中的风险,过早的识别出风险,可以在风险发生时或者之前启动响应程序。一些系统的模型被提出用于风险评估阶段。经典模型(即概率分析)和概念模型(即模糊集分析)。但是概率分析通常需要详细的定量信息,而这些信息在规划时通常是不可用的,因此这种模型在实际项目风险分析中的适用性有限。故而需要进行主观评估处理经典模型无法处理的。萨蒂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为项目风险分析提供了一种灵活且易于理解的-116-方法。它是一种多准则决策方法,在项目风险分析中既考虑了主观因素,又考虑了客观因素。层次分析法允许决策者积极参与达成协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理性依据。

(二)分析风险在创新项目的早期阶段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是因为在早期阶段决策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风险的相对严重性,而不是对绝对风险的精确估计。定量风险分析通常需要对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大量统计分析。然而,这样的数据可能并不容易获得,而且许多创新项目固有的环境或技术变化可能会使一些较旧的数据变得无关紧要。

(三)管理行动应为每个风险指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并将其记录在风险登记簿中。已经确定了许多一般性的项目风险管理行动,并且这些行动可以按反映创新项目的特殊特征的类别进行总结。在创新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可能部署全面的风险管理。然而,更有选择性地使用可能更合适,因为在整个创新过程中采用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最合适的风险管理的性质和时机问题是所有项目实践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有效的风险管理应该从项目的一开始就着手准备,而且还应该远远超出技术阶段,以便为未来的项目获取经验教训。人们普遍认为,在设计阶段进行更改和迭代的成本比在实施阶段解决问题的成本低得多;及早识别风险并采取行动避免实际发生的风险事件通常比处理结果更可行。然而,在所有项目中应用全面、严格的风险管理系统可能并不实际或可取:风险管理系统的不同方面在创新项目的不同阶段可能更有用。

四、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

(一)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识别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对创新能力的要求高于传统的制造业,故外界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改变会对创新成功率产生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风险:①技术风险:凡是创新都会面临失败的风险,由于内外环境的不稳定性,会使创新项目无法顺利开展。②人才风险: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主体,且对人才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所以面临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风险。首先,关键人才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流失的风险无时无刻不存在。其次,持续监测和维护与技术发展相匹配的能力基础。③财务风险:保证研发投入是创新成功的基础,若在项目进行中存在资金的短缺问题则会造成项目中止的风险。④管理风险: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对能否创新成功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影响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⑤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则创新的成果很有可能被竞争者和模仿者所窃取,就无法独占技术创新的收益。高新技术企业外部的技术创新风险:①宏观政策调控的风险:由于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在特定的时间内会对特定的产业进行政策的倾斜,所以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②市场需求变化风险: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产品的种类,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若在特定阶段达不到市场的要求,则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③竞争者模仿和超越的风险:当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时,会吸引大量的创新者,当主导设计出现之后,率先成功的创新者便会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对影响力大的风险是否存在进行评估、对不同风险的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风险的成因进行评估、对其可控程度进行评估、通过对风险指标体系中各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水平进行评估。

(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想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对风险的存在性切实的预估、对风险进程精准地掌握,必须依赖于风险评估体系。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描述、预测、应对与修正是其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功能,不仅能够对自身的内外风险因素进行客观统计,为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第一手资料,还可以预测风险发生的相关信息,并对企业的决策提供建议,更能够相应的调整技术创新项目,从而大幅度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或损失。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是: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即选取客观、真实并能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指标;系统整体性原则,指标的设计既要相互独立,又有内在逻辑,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先定性分析,尽量做到定量化,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处理;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指标的时候就要考虑可操作性原则,多选取相对比较指标。

五、结语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风险型企业和高收益型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任何创新的过程都需要将失败作为可能的结果,做好风险管理,有助于管理者过滤掉风险较大的项目而选择一些优质的项目。另一方面,适当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创造力。创新项目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创造力,但是过度的风险管理可能难以激发创造力,所以在风险管理中必须权衡其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倩.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与应对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王小勇,吕文栋,宁建荣,等.浙江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科学决策,2010(12):33-41.

[3]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8):200-202.

[4]吴泽福,JIEWu.技术创新风险整合监管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06):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