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技术经济技巧范文

技术经济技巧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技术经济技巧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技术经济技巧

第1篇:技术经济技巧范文

农业技术经济所研究的课题、研究数据和材料来源、分析的方案都来源于农业生产建设实际,并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济活动进行,并要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方法正确与否。总之,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核心就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大量实际资料的搜集、汇总、整理与综合设计分析,使之达到农业技术要素的合理组合,提高经济效益。

二、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

结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做到教与学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加强经济理论学习和课堂练习,进行计量软件的计算机操作和案例模拟,同时注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一)掌握课程结构———两条主线与三方面内容

农业技术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多学科,内容丰富,评价方法种类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学起来一头雾水,感觉好像是农业技术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项目评估等课程内容的拼凑,不容易掌握。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课程结构和脉络认识不清。事实上,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体系基本完善,主线清晰,内容明确。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牢记和掌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线和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理清思路,心中有数,前后呼应,融会贯通。根据农业技术经济学者和教师的总结,该课程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技术线,解决的是农业技术的内在发展规律,即研究关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以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农业技术进步的规律问题;一条是经济效益线,研究解决的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问题,即农业技术扩散与应用过程的经济效益问题。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它们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贯穿课程始终。[4]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由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应用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组成。[5]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理论、农业投入产出边际理论、农业生产结构分析及效率评价理论、农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等。研究方法包括农业技术指标评价体系、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程序和农业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其中农业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包括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结构优化、农业投资评价等方法。应用型研究是运用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技术政策、技术制度、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问题。

(二)安排好课堂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涉及经济学原理、经济学评估方法及应用等,要合理安排好课堂和练习的结合。一是安排课堂授课内容。课程内容难易不同,对于比较易于理解的内容或学生以前在别的课程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可以粗略讲解或让学生自学。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章节内容,如经济效率和技术进步测定部分,在课堂上需要多用时间,还要补充一些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否则有些学生一次听不懂,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在课题上,还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收获情况,同时还加强了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二是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上偏重于评价方法介绍,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因此多做练习非常重要。[6]学生们多做练习题,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知识的应用与掌握,不断巩固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步骤,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练习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算例题或练习题,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更正,或让学生们当场提出疑问,教师进行答疑;另外一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课下完成,然后提交作业,教师批改后反馈给学生。这种师生交流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学的实验环节

实验环节是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们通过计算机实际操作相关计量软件,结合案例来解决农业经济学课程中相关的技术经济问题。在农业技术经济评估中,有些基本方法需要借助专门软件支持才能完成,学生们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方法,并在实际中应用。根据课程内容,动态经济效果评价、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农业生产结构及其优化、农业技术进步测定、农业技术效率的测定等一系列的实现项目,需要EXCEL、SPSS、EVIEWS、DEAP、FRONTIER等软件作为实验教学软件。实验环节要安排充分的课时,保证软件讲解、演示和学生操作时间。实验环节的教学安排要区别于一般授课安排,首先确定要解决问题、经济原理、方法介绍、计量软件以及案例,做好课件,提前发给学生们预习;其次在课堂上简要介绍授课内容,重点是给学生们演示软件操作的步骤,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做;再次教师讲解完之后,布置课堂练习作业,并在教室巡回辅导、解疑;最后学生们提交作业,教师修改后反馈给学生。通过实验环节能让学生更深入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分析的步骤和程序,从而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但是目前农业技术经济学还没有比较完善的专门的实验教材,全凭教师讲解或网上搜集资料,比较局限,所以我们正在着手编制《农业技术经济学实验教材》,希望能够对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四)拓展社会实践环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课程,需要进行社会实践环节教学。本人在“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小学期实习,让学生们在提高动手动脑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以便能迅速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需求。一是带领学生们参观农业科技园区,让他们亲身体会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的神奇效果,并听取农业科技项目负责人假设项目的论证、评估和施行等。通过这样的实习,在课堂上讲授的技术创新,如无土栽培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立体农业技术等,学生们觉得空泛,但在参观、实习中他们亲眼看到这些技术成果,非常感兴趣,不时对技术、市场、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问题,以前课本上学的内容立刻生动活泼起来,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二是让学生自己深入企业或农户调查,让学生确定主题、设计调查问题,调查农户或企业的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然后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写出调研报告。例如,测定全国或某一区域的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的贡献率,评估农户或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等。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们掌握方法的实际应用,产生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们对我国三农情况和农业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和认识,增加感性认知。

三、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技巧

(一)结合科研

在高校许多教师都从事科研工作,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例如,本人在讲解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测定时,就首先把发表在《农业技术经济》上一篇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效率测量的文章展示给学生们,学生们很感兴趣,但看到DEA方法公式比较复杂,有畏难情绪。但我告诉学生,只要学生们认真学好这一章的内容,同样也可以写出逻辑清晰、理论性强的文章。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劲头就大大增加,这一部分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结合案例教学

通过引用来自于项目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之一。[7]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非常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在一起互相讨论、思考和交换意见,通过师生双方对案例的分析与探讨,运用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技术经济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8]

(三)适当运用图片和视频

第2篇:技术经济技巧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引言

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专业化、综合化发展的产物。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创立技术经济学这门学科至今,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3],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涌现了研究电力技术经济学、信息技术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资源技术经济学的文献报道。公路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技术经济问题一直是公路工程界关注的焦点。交通运输部颁布的标准规范中,与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相关的有《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公路工程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编制办法》等,这些标准规范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保持更新和完善。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是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可为研究生提供从事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树立经济分析的思路和思想,使研究生将技术经济学理论融入科研过程中,进而实现科技工作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有效结合,达到使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必备的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目的。为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理论、实践、创新三方面教学任务的相互协调,达到“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智慧启迪”的教学效果,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体系进行合理优化、授课模式进行有效探索、授课效果进行及时追踪等具有现实意义。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技术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的框架,发现所有这些相邻学科的框架大都遵循“概论——理论———方法———应用”的规则。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具备一定公路工程技术背景知识的研究生,个别选课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基础知识,而如今的技术经济学研究和应用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工程经济学的范畴,它把若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融入到实现经济活动目标的行为研究之中,使人们认识到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生产、财务、经济、市场、环境甚至社会等各方面必须视作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复合性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创新的思维,更有助于实现通过科技创新达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目的。据此,教学过程中概论和理论部分内容可相对弱化,突出技术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应用;在安排授课内容时,以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为主线,设置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基础、公路工程决策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设计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施工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和运营维护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五大教学模块。第一模块“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基础”,包括技术经济学的若干基本概念,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等,建立课程教与学的框架。第二模块“公路工程决策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包括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涉及的投资估算编制、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财务评价等的步骤和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重点突出交通量预测、运输成本的确定、报表的编制、指标的选择与计算等内容。第三模块“公路工程设计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包括设计方案比选方法、限额设计方法、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清单预算价的编制、投标报价的编制、公路工程建设交易方式的选择、标段划分等内容,突出公路工程技术与经济问题在设计阶段的融合,将本科阶段学习的碎片化知识点整合、理顺。第四模块“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包括施工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方法、机械设备更新比选、工程款计量支付、工程结算与决算,从建设管理方角度突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经济问题,掌握现行部颁及省颁的相关规范、标准的内容及其实施效果。第五模块“公路工程运营维护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包括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公路养护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等内容,突出各部分内容现状的介绍,抛砖引玉,使学生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如公路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方法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大数据背景下公路养护决策方案的制定、公路养护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等。需要注意的是,公路工程技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相应的规范、规定、标准不断地推陈出新,如“营改增”、新定额和编制办法、PPP建设管理模式等,因此授课内容需要据此与时俱进,实时更新,使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更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4,5]。

三、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不同:一是小班制,利于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二是研究生学习主动性强、思维活跃,掌握了本专业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更能从工程实际出发思考和探索与技术相关的经济问题。因此,基于公路基本建设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针对上述教学模块知识点丰富、内容宽泛的特点,需从多样化教学模式角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课堂教学

上述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中,第一模块需要完全采用课堂教学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他模块则是以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可以进行大容量的信息交流、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和准确清晰的信息呈现,与黑板有机结合,配合教师富有感召力的语言与表情艺术,适时恰当的启发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推荐专业期刊、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此外,邀请企业相关人士进入课堂进行专题讲座,点评学生的实践成果,增进互动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案例教学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那么案例教学可以达到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是谋求工程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案例教学模式是课程自身特点决定的。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中,第二、三和四模块以案例模式教学效果最佳。本文所说的案例教学是指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理念,通过课堂教学讲思路、讲要点和知识体系,再以工程实例为依托,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6]。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身临其境地主动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第二模块教学内容中的经济评价为例,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授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方法、步骤等理论知识,教师将实体工程经济评价报告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做经济评价的工程背景信息并传递给学生,指导学生熟悉工程背景,按照所学理论知识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完成该工程实例的经济评价。由于这类型的工程实例较多,教师可以同时布置多个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案例,也可以是同一公路工程项目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还可以既涉及新建工程也涉及改扩建工程的案例,由3—5名学生的小组分组完成同一案例,不同小组之间针对相同的理论知识应用问题可以相互交流,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将经济评价中涉及的诸多知识点串联起来,也可以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软件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体会如何从经济角度评价工程技术方案。

(三)小组讨论式教学

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应树立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小组讨论式教学可以是与第二、三和四模块的案例教学相互结合,学生分组做工程实例案例分析后,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确定最佳方案或是通过讨论归纳总结理论方法的特点;也可以是针对第五模块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的讨论主题,明确各主题的要点,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或老师提供资料,组内研读资料,选出小组代表发言,营造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参与讨论,达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目的。以第五模块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将该模块内容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方法与评价现状、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公路养护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形成三个小组,老师提供给各小组讨论资料,并明示学生还可以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提出各主题需要研究的要点内容,并要求各小组以多媒体形式汇报成果;各小组代表汇报的过程,也是其他小组成员学习的过程,此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提问,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这一过程可以使多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同时进行,在有限的课时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该主题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其创新能力的发挥找到了素材、提供了空间。

(四)个体演讲

本课程设计的个体演讲教学模式是对课程内容的提炼、体会和总结,由在前几个教学模式中尚未上台演讲过的学生来完成,演讲主题是关于如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贯彻技术经济分析的思想,学生需要从公路建设不同参与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看似是一个新问题,其实质还是需要对所学各模块内容加以灵活应用。做这一主题演讲的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更有代入感,能够使学生深入思考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问题,课程结束时又恰好是研究生论文即将开题的时段,更利于创新能力的启蒙和培养。

四、改革考评方式

合理的考评方式是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在第一节课时就应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正确认识并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该课程理论性强,与现实结合紧密,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需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对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根据上述教学模块和教学模式,学习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考核可各占50%左右。课堂教学根据出勤和课堂参与度(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等)进行考评。案例教学根据学生参与的工作内容、结果及所做案例的成果质量和效果等进行小组考评,同一小组成员的成绩可相同或不同。小组讨论式教学根据小组讨论成果、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发言质量进行考评,同一小组各成员的成绩可相同或不同。个体演讲教学根据学生的素材搜集整理情况、调研情况和是否具有独到见解进行考评。期末考试可设计一部分具有固定答案的题目,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程度;再设计一部分无固定答案,具有发散思维的题目,考核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结语

公路交通项目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考量,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的分析是其关键的内容之一,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公路交通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深化该课程教学改革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优化整合公路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研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学模式,设计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星星,李平.国内技术经济学研究前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1):156-161.

[2]徐斌,喻德华.技术经济学近二十年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3):153-156.

[3]王宏伟.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述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152-160.

[4]樊瑜,赵世强,张宏,张丽.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3):3-7.

[5]夏伟怀.深化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06-108.

第3篇:技术经济技巧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策略技巧

在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规范与约束之下,建设工程项目均通过发包和承包来完成。即业主发出公开或邀请招标,以市场竞争性降低投资成本寻求最大回报;而投标人则结合企业发展规划,依据自身实力和掌握的资源状况,归纳整合建设项目的投标信息,在企业资格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报价参与工程竞争。在业主的招标文件评标办法中,投标报价往往占据绝对重要的比例(通常在70分以上),对能否中标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内部经营目标,统一协调技术、经济、质量、设备物资等多专业、多工种相互包容、相互配合,并根据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的谋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投标报价策略,以求以最小的成本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投标报价需考虑的问题

1.影响投标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企业需充分了解宏观因素。国家宏观政策对工程行业的指导是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需要充分考虑的事项,宏观因素对本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选用投标策略的各项事宜,都需要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对投标报价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投标建设单位需要结合项目情况掌握微观因素。一是,充分研究招标信息,实地考察搜集第一手资料,了解招标单位的意图和项目立项情况,如,了解发包方是企业投资行为还是国际政策项目等等,以为后续制定报价提供合理的依据;二是,投标建设单位须实事求是、全面分析自身情况,如企业在项目所在地的市场占有率、企业针对本项目的专业技术水平、企业的资金配置情况、企业对本项目软硬件投入等等做出合理评价,以便于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采取适当的投标报价策略;三是,投标建设单位需要对潜在的竞标对手做详细分析,了解竞争方的软硬实力、社会影响,充分掌握对手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取其优势、攻其薄弱,从而为采取妥当的投标报价策略提供可靠参考。

2.投标报价的决策依据企业领导人在做投标报价决策时,首先需要专业预算人员提供投标价格详细清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项目的风险评估和项目的具体指标做出综合权衡。首先,标书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非常重要,其所编制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对报价书质量的高低起关键性作用;其次,了解项目本身具体情况,结合企业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合理的利润空间,切忌盲目报价,杜绝为了中标压低投标基础价格而误导企业领导人的投标决策。另外,投标定价过程中获得的“标底价格”或者竞争对手的“情报价格”等等所谓的内部信息不可盲目采纳,需要研究判断此类信息的真伪、可靠性,且只能作为投标定价的参考,不可本末倒置误导投标报价决策。

3.预期利润和风险决策尚处于投标阶段的项目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情况相对复杂多变,边界条件大多在假设状态,投标人在此条件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通过精准计算得出的初始报价,其中必然含有很多风险因素。因此,在投标报价决策时,对于基础价格、摊销费用等除进行必要的考核修正外,还需要对可持续发展需要预留的利润空间和承担的风险能力范围予以充分考量,一旦遇到风险较大的项目,投标人需要慎重考虑可承受的风险能力,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可接受的最小预期利润和最大风险范围做出决策。

4.工程成本与超低报价在招标文件约定的评标办法中,“价格”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并不是单一的由投标价格决定是否中标,也不是规定最低价中标,目前业主更多偏向于对投标人的综合考察,如企业的资质、类似项目业绩、项目团队的综合素质、设计能力、资源配置状况、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等等,打破了以往超低成本的恶性竞争。因此,在投标报价时,更需要体现企业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管理水平,做好“一次经营”,假如为盲目中标而一味压低标价(当然特殊地区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项目除外),也会在项目履约时受价格影响,导致工程项目举步艰难,承包方捉襟见肘,甚至出现项目执行困难而影响企业声誉的情况。

二、项目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技巧

获取市场份额是企业生存的首要任务,而中标成功的关键在于投标报价环节。通过应用适宜的投标报价策略不但能够提升中标率,也能为项目履约获得更多经济效益预留潜在空间。1.盈亏持平生存型报价策略近年来,施工企业受国家对工程行业的宏观调控影响,如调整投资方向,或受全球、国家经济环境的冲击,或因自身经营管理的不善,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企业投标人员为了应对危机,稳固市场份额,将会不惜一切代价争取项目中标,疯狂夺标的心理状态难免会产生降低利润空间和忽略潜在风险的行为,而尽可能地以成本法报价,即工程收入与施工成本基本持平。该策略一般是中小型企业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决策运用,此种情况下投标企业需要有专业较强的投标人员仔细研读招标文件,减少投标风险,并要对竞争对手深入调研,了解对手报价情况尽可能降低中标报价偏差,以确保企业平稳渡过风险期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保本低利竞争性报价策略在国内外开放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开、透明的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明显,更多的招标人偏向最低价中标法定标,竞争性报价法也就成了最为普遍的报价策略。采取竞争性报价的投标企业一般是具有充裕的资源,适用供不应求的工程市场环境,与竞争对手实力相当,采取低盈利争取市场,“薄利多销、保本低利”获得工程项目的机会更多。该策略一般是经营业绩不是很突出、获取招标邀请机会较少的企业运用较多,也有实力较强的企业为了特定业主开发其他项目而先入,为谋求今后项目的进一步合作打下良好基础。此种情况下投标人需要充分了解业主的投资意图与项目的招标计划,精确分析工程量清单,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分析工程成本算准工程利润。同时,分析竞争对手的报价水平,以极具竞争力的投标报价达到中标的目的。

3.扩大优势盈利型报价策略极具行业特色的施工企业,在打造成“百年老企”后积累了优良的企业信誉,施工履约能力很强、技术优势明显、经营状况优良、储备项目饱满,此类企业获得工程项目的基本目标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工程工期不长、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竞争对手相对较弱、采用综合评分定标的项目,将会采取盈利型报价策略。该策略通常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根据独具一格的行业特色,报价水平通常较高,业主出于对技术、质量等的考虑,往往会选择较强实力的企业进行工程建设。

4.附带条件潜在索赔报价策略一方面,业主投资建设对工期的关注也是影响投标报价的主要因素,这意味着提前获得投资回报,因此,投标人使用缩短工期投标策略,业主将极感兴趣,也是提高中标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招标文件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对有经验的承包商来说设置条件来降低工程投标报价,一旦中标后利用有利的预设条款以索赔方式获取潜在利润。缩短工期投标和低报价高索赔策略,需要投标人有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先进的施工理念和索赔意识,通常采取不平衡报价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在预设条件报价时,对投标人有利的分项工程提高综合单价,利用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不匹配,对有利的分项工程增加工程量,在施工中尽可能获得最大利润。

5.增加建议多方案报价策略近几年随着工程建设领域承包模式的不断创新,传统的工程量清单模式已越来越少,为满足新时期竞标需要,投标人也在不断更新投标方案,采用增加建议方案报价给业主以选择的余地,也是投标人提升中标率的重要方式。投标人提出的一个或多个建议方案,是建立在符合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代表投标企业技术的先进性、施工组织的合理性,站在业主的角度从缩短施工工期和减少投资出发,为企业赢得主动性。

6.迷惑对方突然降价报价策略令竞标对手“防不胜防”是提高中标率的有效手段,即有经验的投标人预先按定额取费并按企业特点做出合理虚假报价以迷惑对方,在截标最后时刻出具投标降价函,以更大几率中标。该策略需要事先确定降价幅度,是在全面掌握招标文件要求的前提下,精准确定成本、利润空间和企业可承担风险范围的企业领导人决策行为,采取该策略时需要规避盲目降价出现亏本而让企业蒙受损失。

三、结语

在当下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投标环境之下,投标企业需要组织专业的团队,充分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市场行情,尽可能地多了解业主的投资意愿,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带着问题踏勘项目现场,收集整理分析招标信息资料,分析竞标对手实力,并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经济状况、资源状况,从专业角度高水平提供投标报价初始资料,采取合适的报价策略,运用适合项目特性的报价技巧,确定最佳的投标报价,赢得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参考文献

[1]周艳丽.工程量清单报价体系下的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策略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1(2):66-69.

[2]黄警秋,石超云.建设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方法与技巧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7-20.

[3]李松,周岚.建设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风险分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43-46.

第4篇:技术经济技巧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贫困山区;生产

开发山区农村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农民的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对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起到了积极帮助。文章首先分析制约农业机械在山区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随后结合工作经验,立足于山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山区农村普及小型农机的可行的对策。

1限制农业机械在山区应用的因素分析

1.1地块分散,基础设施落后

山区、丘陵地带与平原地区相比,地块比较分散,且相邻地块间具有一定高度落差,因此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集中作业,只能采用一些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小型农机设备。此外,由于山区农村的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因此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修建基础设施,农田间没有宽阔的道路,即便是小型的农机设备,也无法深入到农田中进行机械化作业。

1.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

受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以及农村用地成本升高的双重影响,农业种植收益远没有外出务工的工资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农村人口主要以留守儿童和老人为主。由于儿童、老人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操作农机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农田要么被荒废,要么仍然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很少使用农业机械。

1.3农机培训和维修体系不健全

调查发现,山区农村的农机培训站和维修服务站数量稀少,难以发挥应有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功能。许多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后,对设备的操作、使用不够熟悉,如果没有对农民进行专业的农机操作培训,农机设备的应用优势也就无法体现。另外,农民因为不熟悉设备操作方式而给自身带来健康损害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更加凸显了现阶段农机培训不到位所暴露出来的弊端。除此之外,维修站点不全,农机设备出现故障后得不到及时的维修,不仅影响了正常农业活动的开展,也会影响一部分农民的购机和用机积极性。

2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推广的可行性策略

2.1适当增加财政投入

制约小型农机设备在山区农村应用的问题,是山区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不能为农业机械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环境。因此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维护。例如,对田间道路进行适当的扩建,或修建新的水泥公路,既便于小型农业机械进出农田,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活动效率。同时方便农作物的运输,减轻了传统人力运输的劳作强度。除政府出资外,还可号召本地的农民企业家进行募捐,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2.2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山区农村的信息相对闭塞,许多农民对小型农机设备的应用效果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同时,虽然国家出台了购机补贴,但是对于本身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来说,购机花费仍然占据了他们经济收入的一大部分,这也导致了许多农民在购买农业机械时过于谨慎。因此,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应用优势的宣传,让山区农民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优势。可以在地方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插播3~5min的宣传广告,或是在报纸上刊登宣传消息等。要利用多种途径,使山区农民从思想上接受和认可农业机械。

2.3开展农机操作培训

农机操作培训能够使农民更加快速的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确保了农业机械应用价值的发挥。主要内容:①增加山区农村的农机培训站点,力争做到“一村一站”,为山区农村农机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②提高培训实效。培训站的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理念,从“等农民上门”向“主动服务”转变,深入到田间地头,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向农民讲解相关的农机操作和养护技巧。只有农民掌握了农业机械的操作技能,并且利用农机设备提高了经济收益,才能带动其他农民加入到农机设备的应用队伍中来,从而达到了农业机械在山区农村的推广。

2.4构建小型耕作机械的保障体系

农民购置了小型耕作机械之后,在运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设备发生故障而很难修理的情况,或者要与生产厂家联络才能维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解除农民的这一困扰,当地需要构建小型的农业机械服务站点,使其服务辐射到当地整个范围,向农民推荐质量更好、性能更佳的小型耕作机械,并为农民提供相关的维修服务,进而增强农民购置小型耕作机械的主动性。

3结束语

国内的部分山区在农业生产上还处于非常落后的情况,这就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山区的实际情况,大力推广小型耕作机械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为他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袁连升,范静,隋丽莉.财政补贴政策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行为实证研究——基于吉林省200多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2):38-42.

第5篇:技术经济技巧范文

关键词:审计视角;工程;合同管理

一、引言

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不严谨、不规范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以审计合同管理的情况为抓手,不断加强审计视角的工程合同管理,对于提高投资效益,防范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做好工程招投标审计工作

1.创新建设工程招投标审计模式。新时期,要根据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的要求不断改进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活动审计工作,审计机关要要学会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抓住电子化招投标试点推广工作带来的新机遇,不断创新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审计模式。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审计信息系统,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审计工作人员还要积极开展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联网审计,积极地加强工程交易中心和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部门的交流,建立实时在线审计监督平台,从而实现工程招投标审计模式的创新。2.加强招投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部门要不断培养和引进审计专业人才,定期对现有的审计人才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除此之外,审计机关还要争取相关的政策支持,努力增加专业审计人才的编制的数量,提升专业审计人才的薪酬,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为了满足深入开展建设工程招投标审计人员的素质需求,要加强现有人员在工程招投标审计方面的教育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审计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审计工作

1.建立完善的合同机制。首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完善合同的结算条款,以免高估冒算,把牢工程建设合同签订的关键环节。由于建设工程价款的确认是一项专业性强、具有复杂性以及细致的建筑技术经济工作,因此,必须将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全部纳入合同的轨道。为了避免合同造成的高估冒算、财产流失,当事人在设定承发包合同时增加工程造价过程控制的内容,通过工程形象的进度分阶段进行决算,并且最终确定相应的操作程序,使承发包合同签订时不能够确定的工程造价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得到确定。2.健全法律制度,净化投资环境。当前建筑市场不断活跃,建筑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在工程建设中,利用合同高估冒算、造成贪污腐败合法化的现象经常发生。对于目前的建筑市场,到现在也没有一部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尤其是工程竣工结算中介审核这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缺乏法律化的监督体系,以至于造成工程多签、多计、对结价款,最终导致预算超概算的后果。因此,要完善立法,对于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合同的纠纷、价款的鉴定等处罚要明确执法主体,杜绝建筑合同高估冒算、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做好工程结算审计工作

1.科学合理的运用网络环境。首先运用网络环境改变工程信息的渠道。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造价信息网络,从而提高造价信息的收集力度。除此之外,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更为准确的工程结算信息,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的利用价值。其次是利用网络环境提高审计的质量。传统的审计方法和审计作业手段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时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行。由于工程结算审计工作任务量大,又有着大量的抄写过程,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到审计工作中,可以简化审计人员的手工抄写的劳动力,有效的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作为提高审计结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实际的结算审计工作中,也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项目,适当应用比较成熟的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以此来提高审计计算的工作效率。2.增强谈判技巧,促使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在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双方的立场和利益各不相同,造成在审计处理时因为一些问题产生分歧,这会大大增加结算审计处理意见的难度。因此,为解决这种问题的发生,就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谈判技巧的培训,使得在结算审计处理时能够不损害各方的利益,能够做到有效维护谈判双方的切身利益以及通力合作的友好关系。审计人员要做好审计工作的各项调查研究,谈判人员要熟悉工程项目中的决算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的合同内容。只有详细掌握工程建筑中的设计变更以及工程签证等各方面的资料,才能够冷静应对各种突发问题。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为了使审计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还要保证工程造价的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其进一步理解定额构成情况,这对于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加强工程合同管理的审计对于保证合同的顺利进行、防范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大多都为竣工结算审计或者概预算执行情况,这两种审计方式都是事后审计,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因此,创新建设工程招投标审计模式,做好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审计工作,建立完善的合同机制,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努力做好工程结算审计工作,不断完善基于审计视角的工程合同管理。

参考文献:

[1]平兴莉.基于审计视角的工程合同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5):868-868.

[2]吴岩.建设工程项目审计之我见——加强合同管理审计防范工程项目风险[J].改革与开放,2010,(18):58-59.

[3]余琳.建设工程项目审计之我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审计防范工程项目风险[J].商,2015,(14):172-172.

[4]狄小春.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审计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9):2905-29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