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设置范文

课程设置精选(九篇)

课程设置

第1篇:课程设置范文

近年来,中职学生大部分为中考落榜生,或中学不考高中的保送生,有一部分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行为习惯不佳,在选择专业时只凭一时热情或为了混一张文凭,并没有把学习当成一项事业。有的艺术专业的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绘画基础和审美情趣了。如果学习的课程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很快就对该课程的学习敷衍了事。3.就业情况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类新型文化产业和时尚产业的迅速兴起,各行各业乃至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包装”。如城市建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小区规划、标志性建筑、景观设计、环境艺术、创意产业甚至影视、动漫、广告、IT网页、UI界面等,相应地促进了服装设计、色彩规划、装饰艺术、外观包装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晋江区域经济大力发展创意经济产业的政策,以创新、创意、创造为特色的“三创园”经济开发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美术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前景良好,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有了比过去更为广阔、多元的发展空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中,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毕业生却成为多方争抢的“香饽饽”。

二、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专业开发论证

近年来,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骨干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专家和安排课程的教务教师,经过对市场的调研分析,决定把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拓展成为工艺美术、动漫设计与游戏制作、鞋类设计与管理、印刷技术等四个专业方向,进行专项的研究和实践,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工艺美术领域里富有就业竞争能力的实践型、实用型、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调整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对专业课程中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其中主要涉及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构建课程体系,找到专业所特有的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优化课程内容组合,构建课程体系。传统的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课程结构,把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平台基础课、专业化方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类。专业平台基础课主要是以职业活动为依据,以该专业拓展出来的共同学习单元(项目)为载体,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形成专门化方向职业能力的共同基础。专业化方向课程是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各个专业侧重的方向不同,设置针对某一岗位能力的发展、以相关任务为载体的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完善职业人格、与就业岗位对接的课程。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根据课程结构和社会需要,对艺术设计(工艺美术)专业中传统课程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并加强三者之间的课程结构相互转换功能。以实用、应用为原则,设置以电脑美术课为中心、以专业基础课为支撑、以创意策划课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在新的课程结构设计中,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突出的专业技能。目前,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课程设置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专业课程方案理论知识系统化,专业基础课程统一化,专业方向明确化。将系统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过程知识,更加注重专业化方向和综合实训,并把培养目标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学习项目,让中职生对就业充满信心,也让企业更愿意接受中职毕业生。

2.教学改革

第2篇:课程设置范文

关键词: 中韩 历史课程 课程设置

一、中韩历史课程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影响,对课程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设置以分科为主的必修课。1963年、1981年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了选修课,但迫于升学压力,选修课流于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浙江、上海等地获得了地方开发课程的权力,不少地区学校加大了对课程的开发。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部分单列,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并规定了各级的管理权限。建立课程教材三级管理模式,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明确各自职责。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是由我国各地发展差距大、文化丰富多样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设置灵活,增加了综合课、活动课。

韩国推行国家课程,因此韩国的课程管理是高度集权的。从1954年起,韩国每5年或10年修订一次。但在第6次课程改革中,韩国实施课程决策权分化,学校拥有更多自,科目和学科变得多样化,同时缩减必修科目的数量。第6次课程改革鼓励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根据学生需要和本校、本地情况对学习科目做出相应修订。体现韩国课程管理由集权走向分权,课程设置由单一走向灵活的趋势。进入新世纪后,韩国开始了第7次课程改革。2001年,韩国从中学一年级开始进入新课程实验,与第6次课程改革相比,新课程更具灵活性。

二、中韩历史课程类型

20世纪50年代以后,课程分科与综合是各国课程改革中的热门话题,各国在教育改革中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方式,有的国家采用以分科为主的课程体系,有的国家采用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体系。

中国1992年正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教委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浙江省开始了综合课程实验。初中历史、地理、政治合成为“社会”。其中,初一开设地理课,初二开设历史课,初三开设政治课。这是一种“组合型”的综合课程设置。2001年,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七至九年级采用了两种课程类型,即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历史与社会”是一种“混合型”的综合课程,将历史、地理、政治内容混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新的学科课程体系。但是,从这两种综合课程实验情况来看,都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战后,韩国教育深受美国的影响,在课程编制上将历史、地理、公民综合为社会科。20世纪70年代,韩国社会科有了较大发展,韩国史从社会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韩国史教育得到了加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史也得到了加强,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表明韩国对整个历史教育日益重视。在1996年韩国第6次课程改革中,国史与世界史包含在社会科中,初中国史维持独立的教科书和学时,并属于社会科,高中国史作为必修课保留。

三、中韩历史课程内容设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学历史课备受重视。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历史课在中学各年级均有开设,基本实行两个循环。80年代的课程设置呈直线式,中国史仅在初中阶段开设,这是个明显缺陷。90年代,中国历史教育有了很大变化。中小学课程设置不再是全国统一的,而有三套不同方案:国家教委制定的,供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和高中教学计划;上海市编制的供上海和其他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使用的《上海市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编制的供该省农村和山区学校使用的《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这三套课程设置突出了课程灵活性,增加了选修课、综合课,特别是上海市的课程设置,反映了中国课程设置趋势――初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块组成,除通史型历史课程外,增加了综合型社会课、专题型文化史课及中外历史合编的历史课程。课程设置采用螺旋式,在初中学习中外历史的基础上,高中以专题式、中外历史结合学习中外历史;浙江省的历史课程设置考虑了浙江省人口众多、农村学校与师资状况等情况,不单独开设历史课程,该设综合性课程,将历史学科知识融入小学常识课和初中社会课中。并且在社会课中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民俗为主要内容,增进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培养学生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大陆历史课程设置有直线式与螺旋式两种主要排列方式。针对1981年直线式设置历史课程的弊病,1986年采取了螺旋式设置,初一及初二第一学期开设中国历史课,初二第二学期开设世界历史课。历史在初中完成一个循环。这种课程设置一直延续至1991年。另外,从1978年开始,我国普通高中只设世界历史课,每周2课时。因课时少,又只学世界史,导致高中生历史知识面过窄。1991年,国家教委调整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规定在高一、高二分别开设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每周2课时,高三增开选修课即中国古代史。这样,普通高中采用螺旋式课程设置。同时,课程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部分,课外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能力。国家教委在传统分科之外还增加了综合课程,如在小学开设“社会常识课”,使学生了解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常识;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以通史为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则以专题为主,改变原来课程内容多以通史为主的编订形式,同时增加历史课程容量。

韩国重视本国历史教育,将国史课程放在重要地位,其他教材可以多样化,国史教材只有一套,由政府组织编写。目前韩国正在进行第7次课程改革,围绕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中学生能力培养,对历史内容进行适当缩减,强调本国与世界的联系,重视文化领域,重视文化史,重视近现代史。高中一年级社会科的科目及内容包括人类与空间、人类与时间、人类与社会、国史4个部分。其中,国史包括对韩国史的正确理解、史前时代的文化与国家形成、统治结构与政治生活、经济结构与经济生活、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的发展等领域。高中二、三年级的选修科目及内容包括人类社会与环境、韩国地理、世界地理、经济地理、韩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法律与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10个部分。其中,韩国近现代史内容包括对韩国近现代史的理解、近代社会的发展、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现代社会的发展;世界史从时间上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4个部分,从空间上包括亚洲、欧洲及其他地区,由此可见,韩国重视近现代史和本国史,重视本国与世界的联系,重视世界近现代史中非欧洲史的内容,以冲破欧洲中心论的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学校历史课程设置没有固定模式,对历史课程的改造和创新是历史课程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中韩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应注意权衡利弊,充分吸取两国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合理设置历史课程,以推动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课程设置范文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以下简称为郑州新联,是经河南省政府同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被纳入郑州新联的课程体系中。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又不同于高职高专,因此,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课程设置既要有学院的独特发展特色,又能满足于市场的现代化要求。在分析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前提下,从课程结构体系、社会需求、学校培养目标等几个方面探讨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和措施,以提高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郑州新联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构成现状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基石,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很好的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1]。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的旅游管理专业开始近五年的时间,还处于初创时期的摸索阶段,很多的方面有待改善。从目前开设的课程体系结构看,分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概论等专业基础课,旅游礼仪、旅游美学等专业选修课,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课,以及专业实习。

三、分析郑州新联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培养目标问题

郑州新联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掌握并具备丰富和扎实的旅游管理、旅游资源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旅游企事业部门,从事旅游管理、资源开发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把培养目标重点放在了培养理论性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的目标上,培养的目标定得太高。这就需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发展特色,在课程设置中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以培养出理论知识优越于一般本科院校,实践操作能力不逊色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课程结构。

(二)课程开设门数和学分比例分配不协调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基本上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各校课时比例不一,但差距不是太大,大致为公共基础课占课时的41%—43%,专业课占37%,选修课占20%左右[2]。从郑州新联旅游管理课程开设门数和所占学分来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开设门数比例分别为33%、27%、27%、12%,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的学分比例分别为44%、27%、14%、12%(资料来源于郑州新联教务处相关材料)。而且,在旅游管理专业所修科目的总学分中,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分过高,高达44%,专业课所占的学分较低。

(三)开设课程的时序安排违背课程内容的逻辑性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3]。每门学科的课程内容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如果忽视了这些联系,就会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为肤浅的或者说是片面的。从分析每学期安排的课程得出,郑州新联第一学年、第二学年课程设置以公共基础课为主,第三学年、第四学年课程安排以专业课为主,导致整个课程结构成层次分化,违背了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

(四)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郑州新联的实践教学设备只能满足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其他的课程教学设备还未到位,例如模拟导游课程,缺乏导游模拟软件或者是导游实习基地。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和景区经营与管理这两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理论知识就变成了死板的课本知识,缺乏灵活性。校外实习基地,目前仅在上海和厦门的星级酒店,缺乏旅行社、旅游景区的实习基地。

四、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一)优化课程目标,体现学院独立发展特色

一般的独立院校大多沿袭它所依附的高校的课程体系,把培养目标重点放在培养理论性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上。作为介于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独立学院,应调整其培养目标,以适应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加之旅游管理本身的专业要求,其课程目标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培养出和普通本科院校相当的旅游管理人才,又不逊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旅游专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开设门数和学分比例

国外如欧洲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语言课,四类课程所占比例大致为33%、50%、8%、8%,以上比例均未计毕业论文和实习[5]。通过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门数和欧洲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门数的对比,可以看出欧洲旅游管理专业比较注重专业课程的开设,比重占到了50%,而我国独立学院专业课程的开设,比重只占到27%。而且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分过高,专业课所占的学分较低,会造成学生为争取学分而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应该重新调整旅游管理课程开设门数,使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开设的门数比例协调,使在校的旅游管理学生不仅能学到广泛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学到与专业有关的充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三)优化课程时序衔接

每门学科的课程内容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应符合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首先,独立学院旅游管理课程在设置传统科目的基础上,要注意建立新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学科。其次,改变传统大一、大二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的传统教学计划,在新课程设置计划中,可以适当的将一些专业课穿插在公共基础课中,让学生在掌握公共基础理论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专业课程和专业特色,提前产生对自己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的兴趣。再次,对于实践课程的安排,应该放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之前,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掌握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再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把实践技能综合在一起,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四)优化实践基地建设

第4篇:课程设置范文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许多独立学院开始思考和调整办学思路,以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文章以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独立学院的视角下,分析了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并结合应用型高校办学宗旨和要求,提出调整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关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有公办本科、技工学院和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体系;独立学院以专业广泛、办学灵活等特点,受到不少学生欢迎。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也不同于技工学院侧重学生最基本的就业能力培养;独立学院既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也需要学生学会相关行业设备的操作。其中,独立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就体现了独立学院办学的这一要求。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1],全国许多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转型试点学校,进行了应用型高校办学的思考和讨论。针对转型期的应用型高校改革,一些研究高校教育的学者也提出自己的思考。例如,邵丹和朱林莉认为应用型高校在转型期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设立既有实用性又有专业特色的学科体系[2]。李晓东和李道胜则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和满足行业需求[3]。笔者以独立学院应用型高校转型为背景,探讨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1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物流管理是一门以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包装等物流知识为基础,以运筹学、统计学、国际货运、生产运作管理、港口管理等商科知识为依托,加之相关的物流设备操作和管理技能实训综合形成的专业。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专业知识具有实际应用性。物流管理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其开设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生产中货物移动所带来的问题。例如物流从业者需设计和优化物流运输线路、合理安排装卸货物等日常生产所面临的情况等。这一要求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必须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物流设备操作能力。因此,纯课堂教育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的需要。第二,专业知识具有多学科混合性。物流管理专业既然是基于实际生产管理所开设的专业,其专业知识内容也必定涵盖日常生产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具有多学科混合的特点。例如港口管理这门课程,其内容既有港务管理、港口生产管理等管理学内容;也有港口设备操作使用及维护等工学内容。多学科混合的特点使得一般的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开安排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传授专业知识。第三,专业知识具有层次性。如同其他学科一样,物流管理专业的内容虽然涵盖广泛,但是专业知识之间也具有层次性。现有的课程安排大致是这样的:大一安排物流学和物流管理课程;大二安排运输、配送、仓储等物流实践内容;大三安排国际货运、集装箱管理等物流管理内容;大四安排专业实习。此课程安排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但也有不足之处。

2物流管理专业现有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

2.1物流管理课程专业性不足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课程的专业性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本科教育和高职大专教育的教学要求不同。现有的独立学院大都是以本科教育为主,课程设置上与高职大专有所不同。但是,应用型高校办学转型以及独立学院的教学层次都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熟练操作为主。这就导致了物流管理的课程出现了“三不像”的现象:既不像本科教育那样要求教学有深度、有广度;又不像高职大专那样教授实用技能;更不像成人教育那样只传授基本知识。这些问题都体现在课程的安排上,形成了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困境。

2.2现有课程没有满足完全学分制

独立学院未来的教学发展之一就是完全学分制。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放弃过去的固定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选课和自主发展的限制,强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物流管理专业现阶段的课程结构主要是“商科平台课程”+“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安排相对固定,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很低,不能满足完全学分制的要求。而且,除了实训课采用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大都采用笔试或者论文的方式考核,缺乏灵活性。

2.3理论课与实训课安排不合理

因为独立学院财政和场地的原因,很多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开设都遇到了困难。缺乏有效的实训课程体系,使得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显得尤其缺乏。这些实训课程大都只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3D模拟操作,缺乏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实训课程减少势必造成理论课程的增加,学生抱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成了“文科”课程。可见,实训课程的多少好坏直接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品质。而《指导意见》明确说明“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1],强调了实训课程在应用型高校办学转型中的重要地位。理论课和实训课安排问题还体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存在时间和空间分离的现象。例如,很多高校的供应链实训课程比起供应链理论课程滞后一个学期,学生先学习供应链管理理论,下一学期才开始供应链软件的模拟实践,学习过程出现断层。虽然任课教师可以安排课内实践学时进行补充,但仍不是长远之计。

2.4现有物流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专业,其课程内涵也较为广泛。现有的课程体系大都是管理学知识加上几门物流学必选课构成的。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了解企业物流的过程,却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形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港口物流、跨国物流、电子商务物流逐渐兴起,面临海洋物流的崛起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等世界新经济潮流,物流课程需要全面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才能完善物流课程体系。

3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总结现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不难发现其原因就在于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别。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教师制定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标准化、专业化人才。然而,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同一套标准的教学流程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课程设置的建议:

3.1以“应用为主”的教学思路转变

应用型高校办学目标的设立,是新时代对于独立学院办学宗旨的一次转型要求和机会。“应用”的本质并不是放弃教材、放弃专业属性,只关注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应用”本质应该是在已有的学科基础之上对专业教学内容去伪存精、化繁为简,根据行业的现实需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以及优化实训课程。转变传统上以“教纲为主”、“研究为主”的教学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3.2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

本科专业设立之初就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课程安排,学生大学四年将按照此计划进行专业培养,课程设置较为固定。独立学院实行完全学分制之后,教学计划可以把原有的四年课程内容转变为不同的教学模块:大学公共基础模块(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课程等)、商学院平台模块(电子商务、ERP系统、运筹学等)、物流管理专业基础模块(物流学、物流管理等)、物流实践环节模块(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等)、物流仿真实训模块(供应链仿真模拟实训、物流运输仿真模拟实训、配送中心仿真模拟实训等)等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块。此外,调整选修课的数量和比例,完善选修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高自由度的课程组合选择,满足完全学分制的要求。

3.3基于行业应用的实训课程改革

以“应用为主”是整个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核心,实训课程改革的内容也应该基于行业应用。在当今物流行业应用之中,订单填写和录入早已实现二维码化,使用RFID或摄像提取订单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而现有的实训课程很多还停留在人工制单,或者软件模拟制单的阶段,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这样,学生只能学会简单的物流制单操作,而不能完成实际物流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不能很好地进行物流服务和营销。因此,实训课程要做到有限的资金投入下结合行业应用,对口相关产业链需求,改革实训课程内容,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3.4创建有专业特色的物流课程体系

面对独立学院现有的办学情况,建立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较为困难。既然不能“面面俱到”,那突出专业特色的物流课程体系将成为独立学院物流课程设置的一种方法。以笔者所在的物流专业为例,通过创建以港航物流为特色的物流专业,不仅加强了专业的实用性和学术层次,也深受学生的欢迎。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应用型高校转型之际,应根据自身教学定位与相关行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为高校学生提供以行业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安排,逐步形成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的新型独立学院专业课程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3)[2017-04-09].

[2]邵丹,朱林莉.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5):254-255.

第5篇:课程设置范文

关键词:课程设置;课程改革;课程评价

1 课程与课程改革的含义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对课程系统中理论与实践进行的有计划地复杂的改革,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包括界定目标、制定计划、设计条件、组织评价等各个方面,需要遵循教育科学的规律。

2 我院课程设置与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院的阿拉伯语专业从2011年设立之初到现在,经历了一次课程改革,此次改革主要是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和外贸单证与实务加入专业核心课程,将就业指导设置成专业必选课程。通过这次改革,也暴露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的几点问题:

(一)教师在课程改革方面知识的欠缺。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当是课程方案的制定、评价、修改的参与者。但目前我院较多外语教师为非师范生毕业,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方面没有接受过系统地培训,教师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很难有理性全面的思考,基本上是参照借鉴其他兄弟院校。如我院阿拉伯语专业最初是参照兄弟院校和我院其他外语种进行的专业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符合专业特殊性的要求。

(二)课程评价主体单一。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在理论上课程评价的主体应以教师为主,结合来自不同阶层、代表不同利益的人员,如课程专家、教育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由于教育体制的相对集中化,课程评价决策的权利往往集中在行政部门手中,教师成为了课程评价的局外人。我院在校的学生第一至第五学期,每个学期对所有的任课老师进行评价。但是仍然忽视了第六学期对整个大学三年的教学评价,这时的学生有半年多的实习经历,对于整个大学期间学校给予的培养是否适合他们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学校与家长及用人单位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较少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学生家长主动联系学校老师了解学生情况的也是少数,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难参与其中助力学校一起教好书、育好人。同样,来自用人单位对于学校的毕业生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学校零星的收集一些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评价,没有形成系统的、连续的评价,来为学校的教书育人做参考。

3 对于我院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的建议

做好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本着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原则,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倡导多方主体评价课程、加强学校与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联系等多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强化教师课程设置及课程改革方面的知识。针对我院外语类非师范毕业的教师提供有关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针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多进行理性地思考,从学校、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多方面考量。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还不能达到一位优秀教师的要求,教书育人需在确定正确的育人方向之后,踏踏实实地教书才能培育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重视来自教师和已经参加工作学生的评价。教师对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运行情况最了解,他们是课程评价过程中最具有发言权的人。并且他们对课程的价值体察最深,也能提出改进课程的切合实际的建议。同样来自已经参加工作学生对学院的教书育人的评价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学生工作后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能否适应工作岗位已经清楚,他们对于学校的教书育人的反馈更直接、更具体。学校可以利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也可在实习平台添加课程评价和学校培养评价的模块。

(三)学校与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应加强。学校应当定期地与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同时对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回访,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准确理解家长及用人单位对于学校所培育的学生的期望。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力图使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也使毕业生家长满意。

课程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需要不断地深入下去,改革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带来挑战从而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课程改革不是按照某种指令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而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综合国家、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和家长等多方面因素而进行的。

参考文献:

第6篇:课程设置范文

一、 制度、政策的保障是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发展的基石

国家教育部在1989年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我们应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艺术教育的特点,给艺术教育以组织和制度保障。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出现的一些政策与制度上的弊端与不足表现如下:

1、部分高校还存在艺术教育地位不高、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畅的现状。

虽然各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给予了一些重视,但美育教育的归属与定位一直都很不稳定,在部分高校仍存在运行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的现象。艺术素质教育处于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状态。目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上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⑴大多数高校设有从事美育、艺术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的教研室,隶属于人文学院或艺术类院、系,自主发展的空间较小,但课程设置与管理较统一,教学性质也较明确。

⑵一些高校虽然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或文化教育中心等,但均挂靠在某一部门如学生处、校团委等,在人事、财物、教学管理、艺术团指导等权限上差异很大,性质与定位也很模糊。

以笔者从教的学校为例,目前就属于第二种,因为隶属或挂靠,艺术教育中心在职称申报、工作量考核、申报科研项目、规划学科发展等方面,都受到所隶属或挂靠单位的制约,且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由于人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特性认识不够,教师的艺术团指导以及艺术实践工作得不到承认,教学工作量计算和其他学科专业“一视同仁”,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⑶少数高校成立了独立的艺术教育中心,由主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宣传工作的校领导直接领导,人财物、教学、科研等均有自。

2、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没有被明确,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纵观全国各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有的命名为美育教研室,有的命名为“艺术教育中心”,挂靠在团委或公共课部等,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等均没有引起重视,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如该拥有多少编制,中心的主要性质与功能,学校如何核定该中心的工作总量,艺术课程的教学条件如何保障,艺术教育类的科研怎样加强,艺术类课程长远发展有何规划等均缺乏考虑。

艺术普及教育是需要投入、短期内又看不到回报的工作,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条件支持才能发展。以笔者从教的学校为例:目前,团委规定艺术教育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团委工作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开展,即:排节目、参与活跃校园文化的一些素质拓展训练等。而艺术教育应该是以美育课程的普及性教学,即第一课堂为主要手段与方法来对整个学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中心以第一课堂为主的教学功能没有被明确,美育教师也相应成了“边缘人”,影响了艺术素质课质量的提高。

作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美育决不是可有可无,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也决不是可有可无。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艺术教育的效益。爱因斯坦说: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实际上,除了培养创新思维,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此笔者建议:

1、各高校应该成立独立的艺术教育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障;

2、明确职责,艺术教育中心应统筹负责全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管理高水平的艺术团等;

3、正确对待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条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量计算、教师考核等方面制订相应的政策。

二、 课程设置的改革是艺术素质教育发展一项长期的工程

教育部体卫艺教司杨贵仁司长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会议上说:“目前艺术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搞好艺术课程的建设。”就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而言,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给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合理定位,科学设置音乐课程,使之规范化、系统化。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显然在课程建设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课程建设是基础、核心内容,课外活动应该在课程建设基础上展开,在课程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或升华学生的艺术素质。

目前,很多高校依据自己学校现有艺术师资开设的多种艺术选修课,以笔者从教学校为例,人文素质类课程总共有20多门,分别归属于文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体育课部和团委美育教研室。这样使得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对课程性质与特点比较模糊,也不便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课程的统筹管理和安排。因此,通过多年实践和充分调研,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要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各校实际,设立一至两门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必修课可以是以“音乐鉴赏”为主干课程的理论课系列并适当增加学分。众所周知,对于思想道德修养等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国的大学生每人都必修7门,18个学分,大学体育每人也必修4个学分,而校级选修课的学分不足10个,美育的学分就更是难以保证,这里存在德、体、美学分严重失衡的问题。如何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值得我们思考。为了让美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合理调整学分分配、适当增加艺术必修课程,很有必要。

2、在艺术课程类别上,要尽量覆盖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几大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如可以开设文化底蕴雄厚的,并体现学院特色的课程,如《艺术哲学》、《艺术管理》等。而在课程的管理上,应该统归口于一个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让丰富多彩的艺术素质课程得到规范科学的管理,拥有与其他专业课同样的教学评价体系。

3、要根据课程体系寻找相应的师资,同时,也要加强公共艺术教师的交流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教师素质,抓好常规教学 。作为公共音乐课,往往教师本身和学校都不太重视,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以致于现在虽已列入选修课范围,但整个课程系列及教学还很不规范。我们应从抓规范教学入手,加强教师的自我进修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审美素质,增加音乐课的吸引力,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第7篇:课程设置范文

引言

教育院校的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培养出能够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本文旨在通过对教院学生体育情况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及学生要求,为改革教院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91年9月至1992年初,对90级、91级、92级湖南教育学院379名脱产学生(其中男281人、女98人)从现行中学开设的体育课程,到学生的希望以及教学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问题,要求男女学生分别侧重调查并回答中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意见。

调查结果分析

1、教院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中学。在考虑课程的开设及内容安排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使学生能学有所用,目前,教院的普通体育课的主要教材,学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基本学过,甚至上师专时又一次地学习过,所以,教院体育课程内容应适当调整。学制为二年的前一学年半设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选编目前农村中学能开展的项目进行,且素质练习和理论知识应占一定的比重。通过一年半的普通体育课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并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为选修课打下基础。

2、教院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大都担任正副班主任,有的兼任学校的领导工作。由于中学的特点所决定,基本上所有工作、活动都要班主任去具体指导组织。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专长,有的甚至根本不太懂,使班级各项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教院普通体育课要在二年二期开设专项选修课。选修课教材内容,以目前农村中学有条件开展的项目且中学生喜爱的项目为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而又有基础的项目,通过一期的教学后,使学生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术及专项理论知识,以利于返回单位后去指导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在提高自己的体质的情况下,还使学生能终身受益。

3、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改变过去体育课重技术轻理论的观点,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发,开设体育理论课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举行理论考试。通过学习使全体学生特别是使那些体育基础差,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的,体质弱的学生也能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一些辅导与帮助的能力,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体育保健常识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培养一般组织竞赛和裁判的实践能力,这样使他们的返回原单位后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大胆开展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4、教院大部分是改革后的新办学校,体育基础差,目前还存在着师资缺、场地少、器材差等困难。一般教院只上普通体育课,大部分教院普通体育课还是男女学生合班上课,体育理论课也无一定的教学计划,只在雨天临时安排上一些内容。体育教师也不安排早操和课外运动,也很少进行运动队训练,只有少量的竞赛活动,这也是成人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院的体育课在重视程度上也远不及其它专业课。所以体育教师们不能安心来认真讨论研究改革工作,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改革教院体育课是当务之急,是非改不可的。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专项选修课和保健课暂时还开设不起来的学校,可以结合开展运动竞赛和训练运动队来扩大锻炼队伍,同时可举办体育专题讲座和各种小型培训班来调动成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建议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同时专访了几所农村中学,征求了部分教院毕业生对我们改革的意见,根据教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1、现行全国教院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考虑到成人高师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年龄档次多,体能、体质差异大,学生来源地区文化水平差异也大等特点。所以,不能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来教学和考试,可以普通高师院校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根据教院实际情况适当增选教材内容。笔者认为一年一期至二年一期为体育课普修,二年二期为选项(限选学习更为适合成人特点)。这样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指导本单位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选项课的运动项目很多,很难面面俱到。根据教院的具体情况和现行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配备情况,结合中学生体育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一般开设大小球类、武术、舞蹈、田径、气功和健身操为最佳。这样既可以满足有运动特长学生的需要,又可使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选择有兴趣的项目,还可使学生把所学的技能技巧用于锻炼身体。

2、课程安排

①二年制高师进修前三期均设普通体育课(必修),内容是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田径中的健身跑、投掷等,体操中的,广播操、单杠、双杠、技巧等,球类项目、气功中的健身功、大雁功,香功等。。

②二年二期设专项选修课(限选)。内容是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有条件学校男生开设)、健美操、气功等。:

③每期设一定课时的体育理论课(必修)。内容是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

④教院应根据目前农村中学现有条件及中学生求喜爱的项目、男生以开球类、武术、田径为主;女生以开球类、健美操、舞蹈、游戏为主。

⑤多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安排学生参与组织、裁判等各项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比赛来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第8篇:课程设置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创新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息息相关。与此同时,企业及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且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能够融会贯通,实践及动手能力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越来越能得到企业的青睐和社会的认可。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往往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大学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这种传统的培养方式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对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开设的重要本科专业,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电子信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兼顾软硬件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在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获取与检测等领域从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教学的惯性,毕业生大部分都是理论有余,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工程应用能力欠缺,企业所需人才的素质培养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成和实现。现阶段,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教育教学理念陈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落实,还是教学过程的开展,都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对相应课程的实践教学重视不足。2.专业知识内容更新较慢,与企业需求脱节。当今,电子信息行业正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步伐也在加快。然而教学过程中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陈旧,讲授内容更新较慢,且相关课程教师与业界企业联系较少,对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认知不足,导致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能做到多课程知识内容相融合。由于硬件平台更新速度和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匹配,导致在实践内容的设置上应用性不强,与企业所需技术及技能相脱离。

三、课程设计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强化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现状,不同的高校也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教学、改进人才培养的模式,力争人才培养最大可能地满足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不同高校也都在改进、优化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期取得最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结合本校的发展定位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训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特点,并汲取和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合作办学的经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课程设计环节进行了强化,加强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升其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进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课程设计共包括四个,分别在第四至七学期进行,具体每个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侧重点、涉及课程等分别如下。1.课程设计I面向人群: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题目:(a)音响放大器的设计;(b)增益可自动变换的放大器设计。本课程设计题目及功能要求可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适当做调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本课程设计在第四学期开设,要求学生运用分立元件及集成芯片实现设计题目所要求的功能,其主要侧重于对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进行资料查阅、电路设计、电路调试及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2.课程设计II面向人群: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题目:(a)温度湿度检测系统设计。(b)高效率DC-DC开关电源设计;(c)四旋翼飞行器设计。同课程设计I一样,题目及功能要求可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适当调整,两个题目学生二选一来完成。本设计是在学生学习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之后开设的,主要是侧重于带控制器(单片机)的小型电子系统的设计、仿真以及系统功能实现,旨在强化学生对控制器硬件资源的应用及辅助电路的设计,并加强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以及软硬件系统的协同调试能力的训练。3.课程设计III面向人群: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题目:(a)基于Hi3516C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设计;(b)基于单片机的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c)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d)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设计。本课程设计是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及EDA技术等课程均讲授完后,在第六学期开设,设计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选择所应用的控制器(单片机、DSP或FPGA)。课程设计题目朝多样化和趣味化演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选择设计题目,同时对某些难度大且功能多的设计题目允许学生组成团队来完成设计工作,这可有效促进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助进步,并有效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及团队协作能力。4.课程设计IV面向人群: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所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及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后在第7学期所开设的,该阶段不再采用统一布置设计题目集中指导的方式,而是把每位学生都分配给一位专业指导老师,设计题目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协商确定,并要求其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该阶段的课程设计主要侧重于对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整体掌握能力、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独立完成系统设计的工作能力的培养。从选题、设计方案确定到具体软硬件功能实现等环节,都需要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进行学习、验证和设计来完成。以上四个课程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递阶,由专业基础课知识的运用逐步过渡到专业课知识的综合运用,由基于分离元件的简单系统设计逐步过渡到基于控制器的片上系统设计,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效优化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总结

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将专业理论授课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且将不同课程知识的应用串联起来,做到了课内多知识点融合,跨课程知识综合,并逐渐构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层次与结构,为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及应用创造了条件,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逐渐完善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越来越得到用人企业及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潘宇,李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28(5):25-27.

[2]宋跃,杨雷,杨杰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实践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21(1):95-98.

[3]鲍玉军,黄文生,钱显毅等.适应“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27(6):64-68.

[4]方益明,曾松伟,周竹.农林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教学研究,2015,38(1):18-21.

第9篇:课程设置范文

关键词:专业建设 教育市场研究 企业岗位需求研究 差异化竞争

        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要顺应市场需求

        1.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现状 从21世纪初我国推进国家信息产业化开始,到目前各大院校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经济、人文、教育、科技、管理、咨询、中介等社会信息服务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已从传统的科技信息管理部门、图书馆以及文献信息服务部门延伸到各类企业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中。该专业毕业生更多的参与到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处理技术应用、数字化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从我国现状来看it人才总量存在严重不足。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4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80万人以上,而我国每年只能培养50万左右,缺口很大。目前国内各高校目前都在摸索和探讨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创新问题。 

        1.2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方针,使我国信息产业得以高速发展。特别是加入国际世贸组织后,it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压力,这些企业不仅需要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通信工程师,更需要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对信息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要,信息产业部已全面启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按照信息产业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意见》的要求,从2004年1月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信息技术职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加快培养一大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管理人才,5年内培训5万名高级信息技术人才,50万名中级信息技术人才和500万名初级信息技术人才。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3月颁布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主要针对的人群是从事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士;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咨询顾问等。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颁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调查分析师是政府和企业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中重金难求。根据目前我国有一定规模的专业调查咨询机构1500多家,有关的研究机构上万家,但是专业调查分析人才缺乏的现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定量调查方法,收集有关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使学生在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等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开设信息管理专业是顺应时代的,但在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国家和市场的发展而调整和创新。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2.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为顺应市场需求,我们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同步进行,相互支持,参与教师共同完成对教育和企业市场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研究。

        2.1.1 教育市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专业建设不但要依托企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研究,还要着眼于教育市场对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在研究中还要充分重视和结合地域经济、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而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我们院校处于北京的特殊环境,通过对现阶段国内以及北京市教育市场的研究,分析并掌握竞争对手专业研究和发展领域、学生培养方向、其他地区专业特色等信息;通过对现阶段国内以及和北京市企业特点,结合北京市政府对北京总体规划的研究,从而制定差异化竞争方向,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①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研究 我们对全国大约50家本专科拥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分别为

        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研究

        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研究

        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实训项目设置研究

        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要总结和发现全国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各个院校课程设置的关系和差异,并通过进一步数据统计和分析,甄别出新技术和新理念,为专业建设做好准备。

        ②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研究 我们对北京市大约50家本专科拥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分别为

        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研究

        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研究

        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实训项目设置研究

        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

        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和发现北京市相关专业各个院校课程设置的关系和差异,并通过进一步数据统计和分析,甄别出新技术和新理念,为专业建设做好准备。

        2.1.2 北京市企业对信息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认证调查

        通过对信息管理专业招聘市场研究,分析企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探寻企业岗位能力、人员性别、受教育程度、需要人数等各个方面的真实现状,细化各个岗位受企业欢迎程度,分析企业性质与本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等,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

        调查研究的实施和渠道分别采用

        招聘网站调查与分析

        市级、校级招聘会以及各区人才招聘市场调查与分析

        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调查与分析

        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

        各类型企业走访

        2.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难点

        2.2.1 主要研究方法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电话访问

        问卷调查

        企业访谈

        专家论证会

        网络调查

        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为专业课程建设准备好第一手材料。

        2.2.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重点是

        信息管理岗位调查

        学生岗位能力调查

        企业需求调查

        专业培养方向定位

        课程设置

        毕业生情况调查

        含金量高的职业证书调查等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难点是

        开专家论证会时,如何确认专家、讨论内容、会议方案

        调查走访时,确认企业、与企业联系、确认会面时间、讨论议题

        问卷设计时,问卷设计是否合理等

        3 结论

        在论证专业定位时,一定要注意专业定位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找到了改革专业的正确方向;在确定专业、寻找学生就业市场时,要善于发现竞争环境好的领域进入,从而拓宽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所以,我们要通过课程改造,加强实训环节建设,了解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使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