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

第1篇: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食品安全;食品检测;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081-02

0引言

食品检测与分析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大,既包括各种食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测与分析,也包括各种食品添加剂、食品佐料、辅料的检测和分析,食品所具有的特点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因此对不同食品进行检测的目的与要求也不完全一样,本文将对目前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做综合性论述,希望对读者会有所帮助。

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分类

目前,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大体有以下几种:

1)仪器检测法;

2)化学分析检测法;

3)免疫分析检测法;

4)定性、定量、在线监测检测法。

本文主要对仪器检测与免疫分析检测法做简单介绍。

2 仪器法检测流程及细则

下图1为仪器方法的检测流程:

仪器检测法中,最为核心的步骤就是样品的采集,所谓样品采集就是在大量的需要检测的食品中,有针对性的选取特定量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食品作为分析检测的样品,进行检测。

在进行样品采集时,要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时性, 同时,样品采集应遵守以下几点细则:

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3)采样过程必须要保证样品自身具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样品水分、气味等组成成分的消散;

4)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3仪器检测技术类别

1)色谱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2)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

3)痕量无机物定量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4)无机元素形态分析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

3.1气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气相色谱检测技术被主要应用于:

1)反式脂肪酸的检测;

2)苯,氯苯,氯酚类的检测;

3)有机氯农药的检测;

4)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5)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6)食品包装物中挥发物的检测;

7)食品中香精、香料的检测。

3.2气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分析

气相色谱分离与质谱定性定量结合可进行如下分析:

1)对食品中残留物尤其是农药残余进行分析;

2)对未知物分析;准确测定未知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3.3高效液相色谱仪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可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其可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苏丹红、三聚氰胺、合成色素、生物毒素、敌敌畏、双酚A 等物质及其所含量。

3.4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分析

1)适用于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分析检测;

2)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特别是食品、生物样品中的农兽药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检测;

3)适用于多组分分析检测。

3.5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检测技术

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分析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高分辨率,高速度,样品用量少,成本低;

2)非常适合水溶性或醇溶性成分的多组分分离分析。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检测技术目前在食品功能成分的分析和添加剂的检测上有广泛的应用。

3.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技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当时建立了第一台将等离子体与四级质谱仪相连接的分析检测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所具有的主要特点有:

1)灵敏度高,一般检出限可达ppb级;2)线性范围宽,一般浓度范围跨越五个数量级;3)选择性高,元素之间测定相互干扰少;4)操作快速,并能进行多元素分析;5)有同位素信息;6)在一定质量数范围内, 仪器能提供稳定均匀的响应。

3.7快速检测技术

快速检测技术也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中的一种,免疫检测是快速检测技术中最主要的方式,目前免疫检测已经是食品安全监管中主要应用的技术,在未来,便携式、高集成度的快速检测装备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的重中之重,以芯片技术为代表的新型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并将会引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3.8免疫分析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检测技术的特点是:

1)特异性强、灵敏度高;2)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检测成本低;3)可提供系列化的产品以及技术,产品可以商业化;4)选择性及抗干扰能力强、响应快;5)实时监测到表面的抗原、抗体反应。

疫分析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

1)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2)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3)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4)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4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食品质量问题的逐渐突出,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的安全问题,社会相关检测与管理部门也日渐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各种安全检测设备与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先进,精确的仪器设备也极大的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是人们百姓受益匪浅,至少可以放心的食用通过检测的安全的食品。目前,大部分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都是通过选择性的检测器,如电子俘获检测器、氮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在未来,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免疫学技术、蛋白质技术、农药残存检测技术等各种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与运用。

5结论

食品安全关系到民计民生,牵涉着黎民百姓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国政府已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地位等同于国家安全的地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必须要给予大力的研究与发展,以确保国家与人们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董亚萍.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5).

[2]张素霞.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5).

第2篇: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内外;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

前言

随着改革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话密集程度的加深,原有的种植工艺早已无法满足日渐膨胀的人口数量,而且在原有的种植技术当中,病虫害作为主要灾害,深深的影响着农作业植物的发展,所以农药的诞生势不可挡,作为主要防止病虫害的手段,其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加深,近年来有毒蔬菜、有毒水果,都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大家的餐桌上,由于农药的副作用,癌症、高血压、帕金森等病症也纷纷来袭,导致许多人重伤甚至死亡。而且在我国农药残留技术一直都为得到系统的完善,致使许多发达国家都不引进我国的蔬菜水果,从而导致农作物对外出口贸易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进一步导致这些无法出口的农产品以低价回流,造成国内市场混乱,国人内部消耗有毒农作物的现象此起彼伏,归根结底在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不完善,设施设备的不精良,理念重视程度不足够,发展进程方向不明确,所以本文当中笔者结合多年经验,就国内外的技术作为根本论点,对其农药检测的技术发展方向做出阐述,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这一关乎民生的根本问题。

1.国内外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1.1国内外农药样品的预处理

在国内外农药残留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总结起来大约有六种,即:索氏提取器法、消化法、微波萃取技术法、超声波提取法、浸渍漂洗法、振荡法等。而在种六种提取方法当中,微波萃取技术法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农药样品预处理方式,其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提取快速,已经渐渐的成为了国内外主流的提取方法,所以我国要多加学习并掌握这项技术。

1.2国内外样品的净化方法

国内外的样品净化方法大约有九种,柱层析法、基质固相分散、超临界流体萃取、凝胶渗析萃取、低温冷冻净化法、固相萃取法技术、薄层层析法、固相微萃取技术、加速溶剂萃取技术等,所以根据不同的农产品制定不同的净化方法至关重要,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切不可一概而论,盲目的选取一种净化方式作为主流。

1.3国内外农药残留检测分析

以现在来看,农药经过多年的发展,种类繁多,已经形成了农药体系,针对不同的农作物都有这不同相应的农药,所以在国外进行农药残留分析时,都把其当做一项复杂混合物的分析技术,对其分析时的特异性、微量操作手段、灵敏度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很多,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农药残留的生物测定技术、理化检测方法和快速检测法。

(1)农药残留的生物测定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的概念是,通过生物实验,观察其生理反应以及正常指标的波动,从而检测农药残留的状况。这个方法的有点在于简单、快速并且对实验农作物不需要进行额外处理,但是对指示生物要求较高。弊端在于不能具体的确定农药的成分以及品种,有时会出现错误,在国际上,这种方式方法已经渐渐的被淘汰

(2)农药残留的理化检测

现在国际上最为常见的是多种方法联合技术,比如气相、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仅有着快速简单的特性,而且能够准确的确定农药的成分以及残留农药的覆盖率,以及残留农药的性质,从而针对性的做出控制治理,减少残留农药对食用者的伤害。

(3)快速检测技术

采用现场快速初筛检测和实验室验证性检测结合,对结果阳性的样品用准确、可靠的色谱法进行验证,可大大减少分析工作量,提高分析效率,有利于加强农药残留监控的力度。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各国所共同研究发展的方向,也是目前农药检测最为有效、快速的方法,各国都相继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而我国也已经开始对这项技术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套技术能够完善的应用到我国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当中。

2.国内外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方向

2.1突破在线检测技术

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烦琐冗长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一直困扰着检测工作的进展。样品前处理产生误差的机率最高,欲获一个快速、准确、规范的分析方法,必须省去转移、浓缩等容易造成损失的中间步骤。各种在线联用技术可避免样品转移的损失,减少各种人为的偶然误差,将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的重点。现已有公司研发出包括用于样品处理和用于在线分离色谱的自动化装置。如SPE-HPLC、HPLC-GC、SPME-GC联用的完全自动化的在线系统。但目前研发的在线检测系统只是有成功的个例,还存在许多技术上有待突破的地方。

2.2提高测定复杂样品的能力

随着使用农药的转型,高毒小分子化学农药的退出和生物农药的兴起将使其应用更加广泛,今后分析重点将转向与生物组织成份很难区分的生物大分子农药,生物农药的检测将提上日程。农药分析样品污染源的未知性,注定了检测应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检测工作者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如核磁共振(NMR)是最强有力的测定未知化合物结构的方法之一。HPLC-NMR-MS可以进行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分辨率很高,并且可以测定未知物的完全结构。目前已有HPLC-NMR联机技术的报道,但在农药残留方面的应用尚不多见,在将来,HPLC-NMR和HPLC-NMR-MS等系统化的处理复杂样品的测定技术仍是今后农药检测的趋势。

结束语

就国内外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来说,一定要做到农药样品的预处理上一丝不苟,在样品的净化方法上不断创新,在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依靠强而有利的数据,在残留的生物测定技术上准确的把握其生理,在农药残留的理化检测完美的配合所适用的不同种类方法,只有先认真的做到这五点,才能不断的在技术上求发展求突破,而其发展的方向不仅要完善检测制度、提高在线检测能力,还应重点提高复杂样品的检测能力,使其检验技术向多元素性全面性发展,所以笔者在此呼吁,作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人员,不仅要完善自身的理论技术,还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基础,并加以详细的交流与实践,降低农药残留的“软污染”吧不合格的产品拒之门外,让我国的百姓可以放心的食用食物,为祖国的蓬勃发展做出有利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而日益迅速地发展着,临床医学检验已成为医学领域中快速发展的学科之一。然而当前临床检验学的现实授课和临床严重脱钩[1],急需变革以应对飞速发展的医学检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临床检验学的特点是与仪器设备有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性,但由于教学经费的不足,不能、也没有必要购置大量昂贵的仪器,所以在教学中所讲授的大多数是基础的、经典的手段,实验安排也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同临床检验科所配备的先进自动化检测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相比显得既古老又落后。学员在实习和毕业后工作,会感到在校所学的和临床工作有巨大差距。这种无法在教学中利用大型自动化和小型便携式仪器的客观现实严重制约了临床检验学教学与临床医学科技的同步发展。在主观因素中,教员只常年参与教学,而无临床经验,很难将本学科的有关科学信息和科研热点有机的同临床应用结合。从而导致教学实践过程与临床应用严重脱钩。

随着电子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技术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也带动医学检验的快速成长。现今医学检验相关仪器具有大型多功能化、小型便携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大型化仪器要求检测结果高质量和稳定,检测量大,能满足高效率检测大量标本的要求,如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检测仪。小型化仪器要求携带方便,便于移动和转移[2]。这些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仪器的负面影响就是价钱昂贵。因而,是不可能大量购买这些昂贵的仪器单纯用于教学目的。为了让学员在学习理论时能更好结合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技术和仪器设备,同时在以后的实习阶段更早更好的融入科室工作,必须对现行的教学进行改革,不能大课只讲授理论,小课只做基础的手工实验。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仪器检测结果的临床实际分析,包括仪器本身影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即与仪器相关的部分内容教学),此教学内容对学生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但由于条件限制,我们现今的教学几乎很少涉及仪器相关的教学内容,大多只讲解临床已经淘汰的手工操作。故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合理化、最大化的利用医院检验科的硬件条件,通过院系教学结合的手段,优化组合授课,以适应医学检验学发展;同时跨过学校教学经费严重不足的障碍,解决教学与临床脱钩的问题。

在硬件教学改革的同时,“软件”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能不断通过学习前言学科信息,提高自己的素质。但医学检验学有自己的特点,光学习理论是不足以很好掌握本学科的。必须参与具体的临床实践,通过实际接触和操作各种先进的仪器,结合理论知识,同时在积累大量临床经验后,才有能力和临床医生“直接对话”,才能很好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本学科的知识,从而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3]。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上走院系结合,检验系的教师将医院临床工作和学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临床实践带动教学,教学促进临床实践的能力。教师的工作量虽然增大了,但由于待遇的提高,会极大的促进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

我们设计的是院系“互动式”教学模式,所以在检验系学生和教师学习、提高的时候,还要调动“互动式”实践单位检验科的积极性。检验系教员到检验科学习、工作的同时,也解决临床科室人员紧张的问题。真正体现“互动式”教学模式中两个主体达到双赢的效果。

我们设想通过合理的教学理论和临床实际结合“教与学”模式,改变现行教学中先单纯理论,再最后实习的脱钩式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接触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技术和仪器,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临床的能力。同时将教师的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创建一个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当前由于学科的快速发展导致教师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的脱钩现象,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还加入教材没有的相关检验前沿科学理论与应用,主要是现场快速检验,包括分子生物技术在检验的应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微流控检测技术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临床检验学教学中建立院系互动式教学模式将极大的促进医学检验教学工作,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林发全, 李 山. 从现状看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在检验医学教学中的必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1):66.

[2] 邓 均, 郑峻松. 野战快速检验的课堂教学设计改进[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91.

第4篇: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隐患;快速检测;应用现状

Abstract:Along with food safety hidden danger is serious with each passing day, food safety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food safety for food inspection system is progressively and normative,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of food safety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pesticides, veterinary drugs, nitrate and nitrite, metals, microorganism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drugs and other common food fast detection method and technique are present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iscuss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food safety hidden danger; rapid detection; application status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15-02

传统经典的食品安全检测是化学检测、仪器检测,不仅耗时较长,对仪器设备等外界条件也要求颇高,快速检测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而言,解决了上述两点限制,体现了其操作简单快捷,仪器设备经济实用等特点,更有益于利用到现场和在线检测。尤其在样品量较大的政府监管部门或者大型的生产基地,传统检测繁琐,耗时长,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新型的快速检测可以做针对性的初步简单筛选判断,再利用精确仪器进行具体定量分析,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各种检测开支。由此可见,快速检测技术在日常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逐明显,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大。

1 现阶段食品快速检测的应用情况

1.1 农药残留快速测定:果蔬中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检测的基本问题,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分为两大块,其中直接光谱法、波普法、色谱法属于利用物理技术检测,酶免疫、毛细血管区带电泳、生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原理检测。传统的物理技术检测联用灵敏度高,检测准确,但是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技术,且设备分析费用高,分析时间长,不适用于中国即采即售的产销方式[1]。除此之外,各种生物法、化学法也被开发研制到果蔬农药快速检测技术中。其中农药残留试纸法、农药残留分光光计法、酶片法、抑制率法等已运用比较成熟。酶联免疫试剂盒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已逐渐成熟。

目前,运用最广泛的亦被定为国家标准方法的果蔬农药残留测定方法是酶抑制法,又称农药速测法。其主要优势在于不需要昂贵精密的仪器设备,测定方法简单易学,具有操作简单,测定快速等特点,适合大批量筛选和现场检测[1]。目前,酶抑制法原理在pH计酸碱度检测法、纸片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法、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2 快速检测畜禽类肉食品中药物残留:畜禽类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其药物残留检测不当势必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近年来,屡屡曝出兽药残留导致的危害,其严重影响了我国畜产品的出口,也阻碍了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故其检测也越发受到重视。兽药检测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在低残留药物、高杂质复杂样品中进行精密检测,这是由于各种干扰杂质在动物肉质取样时无法排除所造成的,因此,其难度远远高于果蔬残留检测。放射免疫测试法、抑制试验法、试剂盒法(酶联免疫法)等是目前比较常见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早期传统抑制试验法特异性差、灵敏度低,但随着技术改进,已用试纸代替早期的平皿法,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精确度,例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纸片法就是改进的成果[2]。新发展起来较成熟的方法有试剂盒法、放射免疫测定法等。其中试剂盒法已逐步迈向商品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兽药快速检测的发展。此外,放射免疫测定法也有突破性的进步,不仅能检测畜类鱼类的肌肉组织、蛋类、饲料、尿液、血样等样品,而且可以较快的检测同类药物中各种兽药在样品中的残留浓度,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第5篇: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 应用

建筑工程检测工作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在我国现代城市改造、扩建背景下,工程建设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检测工作的需求,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检测工作的控制。采用现代检测技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以此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成为了目前建筑工程检测中的主流方式。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减少检测工作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影响,提高工程检测效率。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分析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学等多学科技术对目标项目进行无破损检测的技术方式。在现代无损检测及无损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无损检测技术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声、光、磁特性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利用声光电磁的特性,在不损害被检对象使用性能前提下,对被检对象存在的缺陷及不均匀患进行检测,实现检测检验目的。在我国建筑工程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快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有助于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我国建筑行业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二、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前我国常用无损检测技术主要由目测、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红外检测、振动检测等几种方式为主。根据现代建筑工程无损检测需求,现代建筑工程检测中应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掌握。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以及无损检测技术特点,选用科学的无损检测技术实现检测目标。

(一)建筑工程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建筑工程钢结构是保障主体结构强度的关键。因此,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应强化对钢结构的无损检测。通过射线探伤、超声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技术的应用,保障钢结构施工质量。根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特点、根据钢结构焊接、铆焊、固定等技术要求,选择无损检测技术,实现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目标及工程主体建设质量检测目的。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分析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混凝土检测是建筑工程检测的主要内容。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主体、建筑工程使用安全性的影响,工程检测工作应加强无损技术的运用。通过无损技术应用减少检测工作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无损检测主要由回弹法、超声法等技术进行混凝土检测。通过超声法、回弹法等技术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通过超声法及雷达法对混凝土内部质量、密实度、裂缝等进行检测,以此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另外,在混凝土检测过程中还应运用激光定位、雷达检测等技术对混凝土几何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及力学性能,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三)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减少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影响,同时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优势受到了施工企业的认可。针对建筑工程无损检测应用带来的优势,我国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无损检测技术优势,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需求、满足工程安全控制要求。

三、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促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应用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对检测人员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检测单位及施工企业应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与培养。针对无损检测技术应用需求以及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设备操作需求,加强检测人员专业知识及理论、技能的培训,为保障无损检测质量奠定基础。

四、结论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监管日益规范的今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检测工作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使用安全的关键。针对我国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工程建设施工市场现状,检测单位及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无损检测技术的认识。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保障检测工作质量,为指导工程建设施工、弥补施工质量缺陷奠定基础,为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在我国的交通体系当中,道路工程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道路工程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增加,道路工程的质量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所以对于道路工程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但对道路工程进行检测时所采用的检测技术,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速度慢、存在副作用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本文对于道路工程中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1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阐述

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的出现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这种技术有着很强的应用性,能够在不对检测目标结构造成破坏的情况下,通过多种物理方式来对目标内部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准确的检测,从而对目标的质量是否合格进行判断,进而对目标是否具有足够的适用性进行判断。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在产品和工程质量及安全性的检测方面有着重要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不对材料设备造成损伤的情况下,对其性能结构进行准确的检测。同时,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有着相应的检测规范和方法,能够对检测目标的各项指标进行准确直观的显示,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无需对检测目标进行拆解,且能够通过设备仪器完成在线测量的过程。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其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在20世纪初期,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压痕检测法、弹性模量检测法、超声脉冲检测法,这些无损检测技术的出现为后续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帮助。我国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研发,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体系发展得较为成熟和完整。随着这项技术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这项技术进行标准制订,例如美国和英国都对这项技术制订了相关的标准,这无疑会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带来重要的帮助。到了20世纪末期,随着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的逐步发展,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且出现了更多种类的检测方法和措施,使得这项技术逐渐向着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应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无论是对路基进行碾压和夯实的过程,还是混凝土和沥青路面,都必须进行检测。以往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是采用随机选点取样的方式来进行检测分析,并通过检测过程获得深度、压实度及强度等方面的数据。但这种检测方式局限性较大。另外,道路工程在投入实际应用中后,裂缝、平整及破损等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对道路工程造成隐患、例如对道路工程中的积水情况、脱空情况及疏松情况都无法准确地检测,那么也就无法预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因为热胀冷缩及雨水冲刷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道路工程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需要更加迅速直观的检测方式,来对道路工程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判断,从而提升道路工程质量和养护水平。

3道路工程中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3.1超声波检测

运用超声波技术来进行道路工程检测能够实现无损检测,超声波能够对目标内部的裂纹或者孔洞等问题进行检测,具体是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完成检测过程,通过探头来对发射回来的超声波进行分析,从而对出现问题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判断,同时也能够根据分析结果来对裂纹或者孔洞的大小进行定位。

3.2频谱检测

频谱检测是通过对各个介质当中表面波的传播频率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检测的效果。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路面进行垂直向下的冲击,然后对振源及附近范围的频率进行分析,同时也包括向周围传播的波面,接着利用不同的力锤和锤头来获得不同频率的型号,通过频率频谱分析和来对不同深度介质的力学参数进行检测,这种技术主要被应用于道路工程各层介质的均匀性及层间接触情况的检测。

3.3图像检测

图像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红外成像和激光全息图像两种,红外成像主要是通过应用红外探测装置和光学成像装置及扫描装置来对目标的辐射能量情况进行检测,将这种能量分布反射到探测装置的光敏元当中,然后通过探测装置来将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处理后再其转换为视频信号,最终直接显示在监测装置中。

3.4激光检测

在运用激光检测技术进行道路工程检测时,主要是通过对光学原理的应用,其中包括了光时差原理、光电反射原理及光衍射原理,其中光的衍射主要是通过波动性的应用,通过光叠加的效果。波在传播时一旦遇到障碍物会从其边缘继续传播,这种偏离直线的传播能够实现对路面狭缝的情况进行判断。光电反射是通过强大的激光来反映光电流,然后通过相应的设备来完成电能的转化。

第7篇: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酶法快速检测技术;蔬菜;农药残留;原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S207.7;TS20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74-01

蔬菜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农产品之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蔬菜安全问题。同时,农药在蔬菜、水果中的残留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发生农药中毒事件逾10万例,死亡3 200人。因此,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蔬菜食用安全,采取有效的手段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大致q可分为三大类:第1类是生物测定法(bioassay),第2类是化学分析法(chemical analysis),第3类是兼生物及化学的免疫分析法和生化检测法。由于蔬菜、水果类鲜食农产品保存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生化检测法中的快速检测技术——酶法。

1 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作用原理以及优缺点

1.1 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作用机理

昆虫神经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酶的活性被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抑制,使乙酰胆碱积累,影响正常传导,导致昆虫中毒而死。它能与昆虫或人体中的酶(酯酶、胆碱脂酶)分子中的丝氨酸上的羟基牢固地结合,从而强烈地抑制酯酶和胆碱脂酶的活性。以有机磷农药为例,有机磷农药与胆碱酯酶结合,阻碍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导致神经肌接头和体内其他部位乙酰胆碱的过量积聚,神经中毒症状继而发生。

1.2 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作用原理与具体应用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一方面,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与乙酰胆碱是竞争性作用于胆碱酯酶,即胆碱酯酶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催化乙酰胆碱生成乙酰和胆碱;另一方面,若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结合,会阻断反应[1-4]。因此,利用胆碱酯酶的催化反应的抑制法,设计一种检测方法,即通过颜色的变化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残留[1,5]。因此,酶法是利用某种酶受影响的程度反映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如将乙酰胆碱脂酶(AchE)置于薄层色谱板、纸片或者,当乙酰胆碱脂酶(AchE)与样品混合并提供合适条件时,酶促使底物进行反应,产物本身具有颜色或通过显色剂显色;而若样品中有农药残留时,可抑制酶活性,导致底物不反应而无产物,故不显色。目前利用此原理已开发出相应的各种速测卡和速测仪,如速测仪法(酶抑制分光光度法)、农药速测卡法(酶抑制显色纸片法)[4,6]。

1.3 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1.3.1 优点。整个检测过程最多需20 min,简单方便,快捷。

1.3.2 缺点。酶试剂易失活,导致反应不稳定,重复性不好,检测结果误差较大,实际应用中的确认率为60%~70%[1,7-10]。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2 使用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常见问题

2.1 空白值偏小

比色时记载的空白3 min前后吸光值差值在0.3~0.8为好,如果空白吸光值低于0.3,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酶活性不够;二是温度太低。

2.2 检测结果中抑制率为负值

酶分解底物,分解物与显色剂结合的过程很快,检测员稍有耽搁或技术不熟练都会产生人为误差,导致抑制率为负值。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操作人员操作不熟练造成的系统误差;二是检查酶失去活性;三是样品无农药检出。

2.3 假阴性与假阳性

假阳性、假阴性可能会由于反应过程中化学、物理干扰而发生[5-8]。假阴性即表现出无农药残留的假象,而这种假象是由于某些农药对酶抑制作用很小或无作用而导致的。因为酶活性降低或失活,底物不与之反应,从而不能被水解,无法与显色剂结合显色,即为假阳性[1-7]。

2.4 样品吸光值偏高

主要是由于反应中化学、物理的干扰以及样品颜色深,使透过光被额外的吸收或被散色,透光率变小,吸光度表现为数值增大[5]。

3 对策

3.1 定期维护、校准仪器,加强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每年或仪器维修后应进行计量校准,确保仪器稳定性;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检测技能培训,规范试验操作,如:提取液的量取、试剂的添加要准确,比色前后3 min的时间要卡准,以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1]。

3.2 规范操作,科学使用、保存酶

该方法检测过程中,所用水建议使用蒸馏水。电子天平在使用前应注意检查水平仪中的水泡是否置于正中,所要称量的物品必须放在称量容器中或称量纸上,千万不能直接把物品放在称量盘上。不能用水冲洗所需检测的蔬菜样品的可食部分,若其沾有泥土或水时,可用干净毛巾擦,再切碎,用四分法称量。样品加入底物后应立即上仪器检测,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否则空白值变小。严格控制检测环境温、湿度,尤其是温度应控制在20~25 ℃,确保酶的活性。酶的种类、活性、纯度、贮存以及酶的浓度都会对测试结果造

(下转第276页)

(上接第274页)

成很大影响[4-5],应严格控制试剂保存条件。夏季,酶、底物、显色剂易变质失效,应对配制过的溶液分装,即取即用[1,10]。需在0~5 ℃下保存显色剂、底物、解冻后的酶。酶粉必须在冰箱的冷冻层保存,使用时再溶解。解冻后的酶最好在1周内用完,如果当时用不完还需重新冷冻,反复解冻不能超过2次[11-13]。

4 参考文献

[1] 邢建民,乔传令.农药残留污染的生物整治[C]//第二届全国植物农药会议论文集.2001:44.

[2] 钱允辉,陆自强.农药残留速测技术方法与进展[J].中国测试技术,2008,34(5):85-88.

[3] 赵丽丽,陈宁,张克旭.果菜中常用有机磷农药快速测方法的研究[J].食用科学,2001,22(6):54-57.

[4] 普春,欧阳继敏.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J].云南农业科技,2009(S2):97-98.

[5] 蒙迪冰.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常用技术比较[J]. 北京农业,2011(9):69-70.

[6] 曾艳红,辛焕发.常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12):31-32.

[7] 郝峻纬.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抑制法检测常见问题[J].新疆农业科技,2012(5):44.

[8] 赵亚玲.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329.

[9] 李 凌.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比较[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43.

[10] 刘永杰,张金振,曹明章,等.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农药,2004(2):25-27,42.

[11] 俞晓.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J].农村科技,2010(11):33.

第8篇: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监管;应用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成为当下社会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已成为大势所趋。就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已经陆续颁布实施了许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而在近几年,也推出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快速检测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提高有实质性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

一、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一)在食品品质指标分析中快速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有其必然性。要知道,每一种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或者是在运输途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疏漏。不管是加工技术不合理还是运输途中出现的问题,都将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若没有及时发现或处理延后,都将导致这些不安全的食品流进市场,人们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当食品品质发生的变质问题在外观上表现出来时,人们就会不食用,而如果是食品内部出现问题时,人们一般都难以察觉,在食用这类食品后,往往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为了确保人们食用的食品更加安全,能够符合食品食用要求,就必须对食品的品质进行检测。而将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到食品监管中,不但可以快速判断食品是否安全,有无质量问题,同时还能快速低诊断食品内部质量是否出现问题。发生变质的食品经过检测后,可以实时发现食品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原因,进而迅速找到应对策略。如在前几年,我国猪肉产品中出现的瘦肉精食品安全问题,该问题发生的原因就是快速检测技术的欠缺,使得这些有毒有害的食品不能及时被发现而流入到市场,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当时有科学有效的检测技术或手段进行检测,就会使添加了瘦肉精的食品在进入市场流通前及时被发现,也就不会出现后续的食品安全事故。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尽量使食品安全问题降到最低,有效的遏制、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在食品农药残留中快速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现如今,我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也提出了一些标准和要求。众所周知,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我国针对农药残留的检测设备,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在许多的食品中仍残留着大量的农药,这些不安全的食品不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还制约我国农场品的出口额。快速检测技术普及应用到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使得检检测大量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变得方便快捷,检测效率提高数倍甚至上百倍,同时检测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大量食品中存在的农药残留都可以及时被检测出。使用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将农残超标的农产品阻拦在市场外,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含量控制在安全食品合格线以内。同时,快速检测技术在使用时,操作技术非常简便,而且检测的精准度也非常高。

二、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意义

(一)快速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与效率

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快速检测技术更具优势。快速检测技术在运用时非常的简便,检测过程简单快捷,成本低且安全可靠。通常情况下,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现场就可以操作使用,并迅速对出现问题的食品在现场进行处理。因快速检测技术自带的随时随地可以操作的优势,快速提高了监管效率。对质量出现问题的食品进行监管时,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借助检测设备对食品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甄别,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与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添加剂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使食品安全监管强度、力度不断的增加,同时,快速检测技术因其使用方法简单、便于安装和携带,在现场操作过程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因此,快速检测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成倍增长,能较大程度地避免食品安全事故频繁的发生。

(二)快速检测技术可以拓宽食品安全监管范围

快速z测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而且也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再结合领先的科学技术,使得快速检测技术的检测更加精准,可以及时地鉴别出食品是否含有毒素与化学合成物等。例如,食品中含有甲醛、黄曲霉霉素与亚硝酸盐等。通常,快速检测技术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时,都会采用专项的检测技术,对其中的物质进行检测。一直以来,快速和准确成为快速检测方法追求的目标。与其他的检测技术相比,快速检测技术比较安全可靠。快速检测技术因其科学性、有效性,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将更加快速、精准、灵敏,能够有效遏制有害食品流入市场,较大程度的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拓宽了食品安全监管范围,确保为老百姓提供安全的食品,以保证身体不受伤害。

(三)快速检测能够完善和改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整个监管工作的效益

与其他的检测技术相比,快速检测技术摒弃了繁琐的仪器设备,将整个设备进行简化,而且降低了制作成本,操作也极为简便。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使用快速检测技术,可以极大的降低监管工作所投入的成本,更节约减能。不仅如此,快速检测技术在应用时基本不受检测地点及周边环境的局限,检测过程可以在任何地方展开,这种随时随地都可以检测的优势,极大的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收益。同时,快速检测技术的普及与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以健全和改善。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迅速发现食品的安全问题,且一经发现马上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管控和处理,避免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进而确保整个食品市场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

(四)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

当下社会科学技术异常发达,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但也由此引发一些负面作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比如,在我国食品市场中,有许多加工企业在加工食品时,添加了大量的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添加剂与不良物质,一旦这种有问题的食品投入到市场中,经过大量的食用,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引发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对社会及人们的生活都将造成巨大的影响。快速检测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应用,为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福音。快速检测技术作为当下食品安全检测中领先的一种检测设备,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使得有关监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实时发现安全问题及隐患,再使用科学有效的手段予以处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快速检测技术也将进一步健全和提高,在食品安全监管时的功用和效率也将不断提高,从而对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加以强化和改善。

结论

在当今社会人们都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俨然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与生活的一大要素。所以,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强化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与控制。快速检测技术的突起,将使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以健全和优化,同时借助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以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使食品更加的安全,让人们更放心的食用。

参考文献:

[1]何磊. 快速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用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131.

第9篇:快速检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PCR 原理与技术 食品检验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38-01

1 引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分子生物学领域诞生了一项新技术,称作DNA体外扩增法,简称为PCR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生物体的体外,对指定DNA双链片断进行扩增。第一步:挑选出指定DNA双链片断,人工合成指定DNA双链片断端头邻近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断,将该互补片段称作引物(Primer),引物也是双链结构,分作左端引物和右端引物。第二步:加热指定DNA双链片断,使之发生变性,分裂成单链,把左右引物与之分别配对进行互补结合。第三步:在DNA聚合酶和4种dNTPs底物的共同作用下,引物沿模板DNA链按5/3/方向延伸,合成DNA双链,这个步骤被称为DNA多聚酶链反应。第四步:以新合成的DNA双链作为扩增模板,重复DNA多聚酶链反应步骤。历经25~35次循环,可将DNA序列扩增到近百万倍。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扩增快速准确等优点,自诞生之日起,其实用性在医学、农学、环境科学、食品检验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2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

2.1 PCR技术的检测原理

PCR技术最根本的鉴定依据是生物的DNA结构具有唯一性。在食品检测中,起到鉴定标准模板作用的是引物,从理论上说,①如果引物来自DNA保守区,则在扩增之后,所有被检测对象都含有DNA保守区的片段;②如果引物来自DNA特异区,则在扩增之后,所有被检测对象都含有DNA特异区的片段。以上两种理论依据就是PCR技术的检测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有选择地截取DN段,使用DNA多聚酶链反应,可以在2~3小时之内达到常规检测需要数天才能达到的培养效果,另外还省去了繁琐的种属鉴定等工作,简化了检测流程。

2.2 PCR技术的操作程序

(1)待检样品的浓集(增菌)。食品中待检的微生物群落浓度一般都是比较低的,达不到检测要求。这就需要进行待检微生物的浓集。

(2)核酸的提取。为了实现PCR扩增,必须提取待检样品的核酸。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加热、反复冻融、化学裂解。

(3)PCR扩增。在扩增过程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引物,它直接关系到PCR检测的成败。扩增需要20―40个反应循环,每个循环都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组成。高温时,氢键打开,双链变为单链,生成扩增模板;低温时,左引物和右引物分别与模板DNA的2条单链做互补结合,完成配对;适温时,在聚合酶作用下,4种三磷酸脱氧核苷(A、T、G、C)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断进行配对添加,按5/3/方向自动合成新的DNA双链片段。

变性温度一般需保持在94℃左右,如果待扩增区域DNA的G+C含量太高,则可考虑适当提高变性温度。

退火温度与引物的G+C含量有关,根据公式:Ta=4×(G+C)+2×(A+T)-5。

延伸温度一般需保持在72℃左右,此时DNA聚合酶的聚合速度约1000(碱基)/min。

(4)扩增产物的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为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琼脂糖质量分数在0.8%~2%之间。待分离DN断的分子量越小,所需琼脂糖质量分数则越大,反之亦然。

3 PCR技术用于食品检测的优缺点

3.1 PCR技术的优点

传统检测方法多采用平板培养法,通过菌落计数来判断菌体浓度。传统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其最大的缺点是消耗的时间太长,检测周期一般在3――10天。

PCR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检测速度快,使用特异区扩增检测,只要在几个小时内成功扩增,即可检验并判断出待检测样品的种类,非常迅捷、灵敏。

3.2 PCR技术的缺点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PCR技术一样存在缺点,正是这些缺点的存在,导致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检测法。其主要缺点包括:(1)假阳性问题。核酸受到污染而造成假阳性的问题,是PCR技术的最大缺点。这个缺点来自扩增本身,在扩增的过程中,即使只有一个污染源,结果也会出现成十万成百万倍的污染现象,造成检测结果出现阳性,称之为假阳性。

防止假阳性问题,目前只有做好隔离这一种办法。(2)假阴性问题。假阳性问题来自PCR技术本身,假阴性问题则来自待测样品。食品成分复杂,其中多种成分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不能排除模板液中带有某种或某些抑制PCR反应的成分。防止假阴性问题的办法是设置阳性对照环节。(3)定量检测困难。由于影响PCR产率的原因比较多,在定量检测方面不能提供较为精准的数据,导致PCR技术无法胜任定量检测。直至目前,尚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限制了PCR技术在检测方面的应用范围。

4 结论

PCR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高灵敏度的检测反应、明显的特异性辨别、快速简便的检测流程,是其它检测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相信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进步,PCR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