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道德课堂总结精选(九篇)

道德课堂总结

第1篇: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思想品德分课型教学,就是把思想品德课分为几种课型,根据课型的不同特点组织教学。思想品德教材一 般可分为四种课型,即图画型、故事型、事例型、论说型。分课型教学对于帮助教师把握不同课型教材的内在 特点,掌握教学规律,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课型不同,课堂结构亦应有所不同。这正是分课型教学的意义所在。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就必 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我在长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不同课型的课堂结构进行了探索。现抛砖引玉,以求教 于各位同仁。

图画型课文课堂结构

(附图 {图})

实施要领:

1、导入:图画型课文的课堂导入一般应开宗明义,即要首先阐释课题,因为此类课文以低年级多见,学 生很难“望图生义”。教师还可采用新奇的教具、提问式的谈话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读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一般是从局部到整体,让学生细细“读”图,使学生知道图 上画了些什么,特别要知道图上有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等,使学生充分感知画面,获得对图画的整体印象。

3、导图:运用情景,比如放大的课文插图和图画、灯片等,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自觉地进入画面,并在此 基础上进行道德是非判断和道德行为导向。

4、析图: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对图画中人物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挖掘课文的深刻内蕴,使 画面充实起来,让学生多弄懂几个“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对课文中人物的道德行为展开评价 。

5、议图:是对课堂知识的实际运用,一般不要就图论图,而要力求走出画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 际,深化道德认识。

6、演图:在图画教材中,有正面教材,也有反面教材,演图一般以正面的教材为宜,以防学生模仿不良 的榜样行为。这种表演能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即使演得不好也不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无须课前预演。

7、总结:教师总结课文观点,按照课文提出的道德要求,指导学生道德行为。

故事型课文课堂结构

(附图 {图})

实施要领:

1、导入新课:一般不要直接接触课题,可用故事导入,辅以音乐渲染气氛,效果更好。

2、展示形象:可以通过阅读课文展示形象,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展示形象,还可通过表演展示形象, 有条件的最好采用电化手段,将形象搬上屏幕,能获得更为直观的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

3、分析形象:①抓故事的主线,复述基本情节。②阅读课文中的有关句段,初步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 ③分析人物的心理和言行,思考他们有什么思想品质,并要注意设计好板书。

4、传知明理:揭示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接触课题,使学生按照课题的要求明理。

5、延伸扩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学生身边的故事教育学生,更亲切,更有说服力。

6、练习巩固:布置几道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测教学效果。

7、反馈矫正:检查练习情况,帮助学生订正不正确的地方,说明改正的理由。

8、总结导行:总结强化课文观点,指导道德行为,防止学生“买椟还珠。”

事例型课文课堂结构

(附图 {图})

实施要领:

1、导入新课:多以揭题导入,采取先入为主的办法,使学生对课题了然于心,便于下一步“摆事实,讲 道理”。

2、列举事例:是说明道理的主要依据,应充分加以利用,还要从其它地方搜集有关资料。当然列举事例 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选择典型,最好有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如附以图片、数据等,则更能收直观教学之效。 有些也可以用故事启发。

3、揭示道理:把事实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再让学生反复阅读有关句段,牢记这个结论。

4、延伸扩展:针对实际,列举学生熟知的事例加强说服力。

5、练习巩固:除常规练习之外,可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让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事例”,以活 跃课堂气氛。

6、反馈矫正:检查练习或讨论情况,收集反馈信息,纠错补漏。

7、总结观点:总结全文,强调观点,指导行为。

论说型课文课堂结构

(附图 {图})

实施要领:

1、导入激趣:论说型课文最忌生硬说教,在导入新课时,要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取的手 段有:①问题导入式;②插图导入式;③故事导入式等。

2、提出论点(问题):此类课文多见于高年级教材,有的开篇提出论点,有的则提出问题。整个课堂教 学都应围绕这个核心。

3、进行论证: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过程,要求以理服人。教师应分析教材,运用教材中的材料作 论据,通过推理判断等,使论点成立。其中很多课文仍然是以故事或事例为主的,要注意思维过程的前后呼应 和连贯,而不能仅仅只对材料作些表面的简单的分析,注意发挥榜样激励、名言启迪、典型示范等作用,使教 学既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又做到生动活泼,情理交融。

4、得出结论:通过上述论证,引导学生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懂得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对 课题的理解深刻而明朗。

5、练习巩固:对课后的练习题组织讨论或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对道德观点起强化和巩固的作用;或是先 要求学生读阅读材料,再提出有关问题,对教学起延伸作用。

6、反馈矫正:检查练习阅读情况,纠正错误。考察学生中还有哪些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加以疏通引导 。

第2篇: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一、分课型构建道德课堂内涵

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研究思路,本质上是依据学科知识特征及不同特征知识的不同教学目标要求来设计教学程序的研究,这样的课堂是符合道德课堂理念的课堂,是道德课堂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

(一)分课型的课堂是“学道”的课堂。学道,即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成长规律。道德课堂,其核心是尊重“学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是合乎规律、尊重规律的课堂。分课型的课堂教学,一改以往传统课堂以一种教学套路教遍所有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而是按照不同知识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遵循知识的认知规律,突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显然属于道德课堂中“学道”的课堂。

(二)分课型的课堂是“师德”的课堂。道德课堂理念认为,相信学生就是“师德”。过去的旧课堂因为施教者不相信学生,所以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由此造成了教师普遍的包办、代替、灌输和强迫。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敢于放手,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分课型研究,产生了诸多“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显然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敢于放手的课堂。从这个意义来说,分课型的课堂是“师德”的课堂,属于道德课堂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分课型构建道德课堂的典型案例分析

分课型进行教学设计的课堂是典型的道德课堂,下面以九中语文组研究的小说单元“激励—探究”教学模式为例,来阐释这一命题。小说是中学生接触较多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语文学科的一种重要课型。探究语文小说教学的道德课堂,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研究小组郭河秀等老师确定了《高中语文小说单元“激励—探究”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该教学模式如下:

该教学模式的两个核心程序符合道德课堂的核心理念,一是创设情境,一是合作探究与成果展示。

第一,创设情境避免了生硬地引入新知,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颠覆,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特点。营造民主、宽松与充满情趣的课堂环境,避免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为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前提与条件。

第二,合作探究与成果展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道德课堂的核心内容,该模式的典型特征是课前的合作学习过程。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依据学生的兴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整理教学资料,这是自主学习的主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研究能力的良好途径,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道德课堂、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有效实践形式。

实践证明,小说模块教学采取这种“激励—探究”的教学模式,收到了极佳的效果。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师生真正成为朋友,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是合乎道又合乎德的道德课堂。

通过分课型教学模式研究,广大教师对道德课堂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有了直观认识和深切体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课堂效率显著提高。

三、分课型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

分课型构建道德课堂研究的理念是中小学与大学研究者合作研究的结果。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有两种合作模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研究指的是大学研究者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一线教师开展研究,大学研究者处于“专家”的地位;“自下而上”的研究指的是研究的问题来自一线教学实践,大学研究者是合作者的角色,处于“同伴”的地位。实践表明,“自上而下”的合作研究往往靠行政命令推进,难以调动一线教师的研究积极性;而“自下而上”的合作模式,选题贴近一线教师的实践,容易取得成效。“分课型构建道德课堂”就是“自下而上”合作模式的研究成果。

第一,发现问题,提出理念。在深入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同的教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往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教学设计也不尽相同。研究小组认识到,一些学校试图用一种教学模式统领所有学科、所有教师教学设计的做法存在误区,这既不符合教学实践,也不符合教学规律。于是,我们提出了分课型构建道德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理念,试图把九中优秀教师多年的优秀教学经验总结出来。

第二,依据教学实践与经验,选定研究的课型。由学科组划分该学科的课型,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经验,自由上报所要研究的课型。比如语文学科,第一学年进行了以下七个课型的研究:

1.高中语文小说单元“激励—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2.“语文文本阅读延伸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3.高中文言文多层次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4.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5.语文高考专题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

6.高三古诗词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

7.语文文本多元解读教学模式研究

第三,以学术标准与实践标准推进分课型研究。中学校本研究,本身也属于学术研究的一部分,所以,首先应符合学术标准。由于中学教师主要的工作是教学,所以,他们容易在确定研究选题时“走偏”—学理上说不通。基于学术标准的要求,研究小组首先确保教师的选题在学术上站得住脚,学理上说得通,避免做无用功。比如有教师选择了“高中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研究”,这样的选题表面上没有问题,但新授课不可能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因而就在学理上站不住脚。实践标准的另一指向是研究成果,如果单纯讲学术标准,也许课题研究只要交上结题报告就可以了,但中学毕竟要考虑教学效果。既然是教学研究,就要考虑课堂教学的实效。所以,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必须有两个硬指标:学术报告与教学课例。教学课例必须是依据学术报告理念设计的,并且只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可以结题。

中学教师做研究,还要考虑实践标准。校本研究毕竟不完全等同于高校的学术研究,要考虑实践或对教学的实际效果。在确定教师选题时,也许某一个问题在学术界研究已很成熟,但如果在九中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不理想,那么就仍有研究的必要,我们同样鼓励教师立项研究。比如英语语法情景教学,这在学术界应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难以做出新意。但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那么根据目前的教学实践,“英语语法情景教学”就是分课型教学模式的重要研究选题之一。

第3篇: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各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目的的手段”。①美国当代教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学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②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形成学生观点、信念、科学世界观,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讲,培养智力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是必需的,但是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必需的。课堂教学除了重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心灵信念和情感思想的培养,教书不仅是教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正如某些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那样,学校“生产”出没有知识的人是“废品”,而如果培养出缺乏道德的人却是“危险品”,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学校“道德教育比知识教育更加重要”。③学科课堂教学拥有“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学生通过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在获得大量社会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从中吸收蕴含在其中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认识、受到道德熏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比如:在人文社会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大力宣扬古今中外杰出人士追求正义、真理,为祖国、为人民、为科学、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对学生健康完整人格的发展和激发爱国、爱全人类的博爱精神有积极作用。同时数学课和自然科学课又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除此之外,科学家的生平经历也可以以榜样的形式激励学生效仿。因此学校课程本身所拥有的重要的、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因素不能忽视,重视课堂教学的道德教育性,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学校课堂道德教育富有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课堂教学中教师人格对学生道德的影响

我国古代就已经提出“亲其师,则信其道”、“善教者继其志”的教学观点。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道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优秀的学科教师要有这样的认识,即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专职德育老师的职责,各科教学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教人”“育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说得再好、夸夸其谈,如果实际行为却于所言背道而驰,那么他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在学生心中激不起涟漪,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律,甚至教师这种负面的行为会给学生造成消极影响。此外,教师的工作作风和行为习惯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品德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美的心灵、美的言语、美的行为、美的仪容都会引导学生对鉴赏美、创造美、追求美持积极的态度。总之教师无时无刻无处不为学生提供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这就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师发展提出了挑战和要求,要求现代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他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道德品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

3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道德的影响

第4篇: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师生角色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06-01

辩论式教学是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对话作为教学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各项语言技能以用的综合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将思想道德与法律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内容上有表现出丰富性与拓展性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最为贴近。将辩论式教学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教师通过课堂互动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了解。

一、辩论式教学在课堂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它的教学内容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生如何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和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二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是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教学,对于上述教学内容的实现,比其它的教学方式更为有效。

辩论式教学优于灌输等方式。第一,就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说,如果仅仅把学生看作是接受教育、接受灌输、接受思想塑造的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尤其是面对思想活跃的“80后”、“90后”学生,那是行不通的。任何课堂教学方式都无法强制人改变其内心,如果一个人自己不想转变思想,谁对他都无能为力。内心与思想地改变更多的是靠自愿自觉。因此道德教育如果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就调动不起学生从善的意愿,不能使主体自愿自觉地转变并提高心性,教育目的就可能落空。辩论式这种生动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乐于接受道德的感化与教化,培养起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意愿。辩论是锻炼认识、分析、判断、推理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对学生提高分析识别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自觉远离假、恶、丑,趋向真、善美,有较好的作用。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教学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创造潜力,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辩论式教学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采用辩论式教学来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辩论式教学课堂组织形式

在课程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是具有挑战性的课堂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大致有两种方式:“竞赛式”和“群辩式”。 所谓“竞赛式”就是按照辩论赛的模式进行组织,两个辩论队在台上进行辩论,其余同学可以作为观众或者裁判的形式参加进来。所谓“群辩式”就是将全班同学按照一定的标准(按照学号不同、男女性别不同、院系专业不同来划分)划分为正反两方,双方围绕同一个辩题进行辩论。“群辨式”不同于传统的讨论式教学方式,“群辩式”增加了对抗性,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而且,“群辩式”对辩手才能的要求不高,可以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使全体同学都得到锻炼。

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一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到适合的辩题。辩题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堂效果的好坏。辩题要紧贴时事热点、时代脉搏,能激发学生辩论的兴趣,才辩论中寻求问题的正确观点。比如:结合教材第三章的相关内容,可以选择“追求道德与追求金钱能否统一”的辩题;结合教材第六章的相关内容,可以选择“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或者是“校园爱情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的辩题。在教师确定辩题以后,要向学生提前布置,让学生查找材料,充分准备。

教师课后要认真总结。评论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对辩题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充分做好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评论总结时才能游刃有余。评论总结大致包含三个内容:第一,对正反双方发言的内容、辩论的角度、逻辑性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第二,对参加辩论同学的表达、互相配合、风度和机智幽默等进行评讲,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第三,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对辩题进行总结,通过辩论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三、辩论式教学中师生角色变化

教师课堂主导地位的弱化。在辩论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主导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更是参与者。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辩论思路、辩论方法、信息来源的指导,而非理论的直接灌输者。通过辩论式教学,学生会尽量搜寻已有知识和固有观念,其中,有正确观点,也有模糊认识,还会有错误看法。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掌握学生思想的动态,有的放矢,实现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

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辩论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通过辩论,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泼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思辨能力、创新能力。

第5篇: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德育;课程链;开发

郭继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邵清,上海市大同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开发德育课程链是改进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开发德育课程链的意义

德育课程链是指为了促进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由教师开发的,以认知为前提,以活动课为主线,以社会实践为辅助,将学科德育、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整合而形成的一系列课程的组合。开发德育课程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专业品质

在现实中,德育工作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课)外,主要是以各种临时组织的活动形态存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德育工作的专业品质。

其一,德育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难以保障。在应试竞争的压迫下,教师都竭力为自己所教的学科争取多一点时间,因此德育活动时间往往受到冲击和挤压。只有将德育课程化,将德育活动安排进课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对德育工作的时间侵占。

其二,德育工作的应有地位无法落实。尽管各种文件中反复强调“德育为先”,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德育工作者往往会会觉得矮人一截。德育课程链开发有助于帮助德育工作者建立专业自尊,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加健康地发展。

其三,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许多学校虽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停留在自发的、随意的、即兴的课外活动层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由于没有纳入课程体系,德育活动始终陷于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加之缺乏认真的研究和精心的设计,其实际效果也就难如所愿了。

2. 有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应当是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即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协调发展。

在实践层面,专设的德育课程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知”的问题,由于缺乏后续的活动跟进,学生很难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体验、有所感悟,把“情”和“意”渗透并融入到灵魂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而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因为没有与德育课程实现有效对接,因而显得散乱,往往在“热闹”过后难以给学生认知上的触动。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行脱节。

为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就需要将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的途径、方法衔接起来,协同培养学生的“知”与“行”。学生的“知”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要想将“知”内化为“情”和“意”,就需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而要让学生参与,则必须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即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德育课程链恰恰是将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个环节有机整合的一种方式,是将学生由外在的认知内化为自身情感并外显为行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3. 有助于提高科任教师的育德能力

德育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和努力,但事实上除了班主任以外,广大科任教师往往扮演的是旁观者的角色。笔者认为,在强调和重视班主任育德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应忽视科任教师育德潜能的挖掘和激发。

学校开展德育课程链的开发,能够为科任教师提供参与德育的平台。德育课程链的基础是学科类课程,科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提炼德育内容,在课堂上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德育课程链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是学生道德的“关怀者”,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也为教师提高自身的育德水平创造了机会。学科知识的传授是科任教师的强项,但如何无痕化地挖掘德育内容、整体性地构思德育课程链,则是对他们的挑战。在德育课程链开发中,教师首先要选择和组织德育课程内容,挖掘学科中丰富的德育素材,然后将这些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选择优秀的骨干学生成立对应的社团,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道德。这一过程离不开反思和总结。伴随着德育课程链开发,广大科任教师的育德能力必然会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提高。

二、德育课程链的开发流程

德育课程链开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在操作流程上可以依托学校已有的课程开发体系,根据德育课程链的特点稍加改进。为此,笔者将德育课程链的开发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方案设计与审批

德育课程链主要依靠教师自主开发完成,但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首先,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德育课程链的理论实质、主要特点和实施形式。其次,帮助教师选定科目,确定拓展的内容,明确德育的目标。最后,在教师编制德育课程链的课程方案时,要及时给予专业上的指点。

不同于其他单门课程的开发,德育课程链在方案设计时就必须同时考虑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三个部分,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各有侧重地编制不同的方案。三份方案要统筹兼顾、合理衔接,从而连续性、一体化地解决学生的知、情、意、行问题。

教师完成方案设计后,须上交给学校的课程开发管理机构进行审批。课程开发管理机构的人员由学校的行政领导(校长和业务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和资深教师组成,这样既能发挥学校行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又能发挥专业教师在学术上的优势。根据学校当年课程设置要求,课程管理机构经商议后按“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立项”“建议立项”进行课程链的网上审批。

2. 学生选择

审批通过后,德育课程链会被登入网上选科系统,学生可以在开学后的第一周按照“自由选择,自主选择”的原则进行网上选科。学校规定学生必须要修满2个学分的拓展型课程,一个学期要选择一门文科、一门理科。

选课时,德育课程链是纳入学校的拓展型课程体系的。因此,学生既可以选择德育课程链,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拓展型课程。

3. 课程链实施

当学生选择了德育课程链后,就要进入实施阶段了。一个完整的德育课程链,包括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三个部分。

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固定教室内开展教学活动,主要以科任教师讲授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有关道德知识,注重学生的认知。而学生也以听讲为主,感知道德。比如,“我身边的形象设计”德育课程链在课堂教学部分,教师会向学生讲解一些形象设计的基础知识和中学生形象的特定要求。

当学生在课堂中有了一定的道德认知,便由学生组织相关社团进一步展开活动。社团活动中的学生主要是选择该课程链的学生,每个社团都会指定一位学生为社长,具体负责本社团的活动。社团活动开展的时间一般为每两周一次,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没有限制,但一般为10人左右。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注重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感悟,加深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体会。比如,选择“我身边的形象设计”德育课程链的部分学生组建了“完美形象1+1”社团,社团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有形象绘制师、发型师、创意总监、模特等,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如某种发型的梳理;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帮助某位同学改造形象。

仅仅有道德认知和体会还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内在的情感和体验,外显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就需要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更广泛的实践。社会实践一般是社团成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到附近的社区去服务,如宣讲世博礼仪,解答居民的形象困惑等。

4. 课程链评价

德育课程链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对学生的评价,即对学生参与课程链以及学习结果进行判断;二是对教师的评价,即对教师课程链开发与教学情况作出评定。

各个课程链的教师对学生规定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科目不同,具体评价方法也会不同。一般会要求学生写小论文和报告,日常评价和学期考核相结合。不同的课程链虽然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有些不同,但都会包括课堂学习评价、社团活动参与评价和社会实践参与评价。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进行:一是查看学生记录册。记录册由班长负责管理,主要看学生是否比以前有了进步,看教师是否按照课程计划在进行教学。二是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这主要在参加课程链的学生中间进行。三是随堂听课。由相关人员对德育课程链进行不定期的听课,以收集教师开课的情况。

三、德育课程链的开发策略

德育课程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单门德育课程,它的开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1]笔者认为在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中必须注意三大策略。

1. 总体设想策略

德育课程链是一系列链式课程的有机整合,开发时需要站在整体的高度通盘考虑,并对其中的课程进行分类设计。由此,才能使整个德育课程链体现出序列性和整体性。

对德育课程链进行总体设想,就是要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全局出发,将德育课程链的开发纳入学校整个课程建设体系中,整体构建。长期以来,德育是作为学校工作的独立模块进行的,德育和课程建设是平行的两条线。实践已经证明,这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笔者认为,只有将德育课程链纳入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才能有效避免德育游离于学校课程和教学之外,才能使学校的课程体系更为完整,才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德育课程链进行总体设想,就是要从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构想出发,将德育课程链开发置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大背景下进行设计和规划。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不能脱离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布局而另搞一套,不应使之成为外在于学校德育的“另外”工作,应使其很好地融入、支撑、服务于学校德育的整体工作。因此,学校应当明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阶段性任务、本校的特色,为教师进行德育课程链开发奠定思想基础,提供方向指引,将教师个体性的课程链开发行为与学校整体的德育工作有效地联系起来。

对德育课程链进行总体设想,就是要从课程链开发的主题设计出发,用主题将学科类课程、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贯穿起来。主题是德育课程链的“灵魂”,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团活动抑或社会实践,都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展开。比如,“我身边的形象设计”德育课程链在课堂教学中着重讲解美学知识,在社团活动中主要训练学生的设计技能,在社会服务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得体的礼仪来进行的。

由此可看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践性非常强,对于学生践行道德的知识与技能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丰富形式。传统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往往是单独进行的,没有和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链接起来,而德育课程链在设计时,注重在课堂教学科目和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实践性、体验性和丰富性,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获得道德的体验和最终形成道德的内化过程。

2. 强化体验策略

道德的关键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从“知”转化为“行”,离不开中间的“体验”环节。综观我国的德育实践,课堂组织上单向灌输过多,且偏重于理性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机会的提供,即使有所谓的“实践”活动,其结果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验。[2]在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中,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德育课程链是一个由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组成的三环式结构,在强化体验方面应当三管齐下。限于课堂教学的性质和任务,留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不可能很多,为此,学校应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在后续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中加深体验做好铺垫。

如果说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体验的前奏的话,那么,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就是体验的核心环节了。在这两个环节,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作用,因为学生的体验是无法由教师去替代的。当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他应当辅导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他应当指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在联系中加深体会;他应当引导积极尝试,让学生在行动中领悟。

3. 渐进完善策略

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必须实行渐进完善的策略,从单链尝试到逐步提升,再到分批推广。

在德育课程链开发的起始阶段,必然要选择某一方面进行单条课程链的尝试,当单条课程链尝试成功或取得一定成效后,再逐渐推进其他课程链的开发。在德育课程链中,单链尝试过程一般包括课程链计划、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评价改进等五个方面。五个方面是闭合的循环过程,具有序列关系,体现了单链开发的逻辑体系。

单链开发完成后,需要在实施中逐步提升。课程链实施从本质上来说,不是课程链计划的照搬,而是一个过程;不是一项事务,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施过程中,必然涉及实施者的课程理念和个性化工作,必然会遇到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学校管理者、课程链开发教师和学生等的共同参与,在实施中建构德育课程链的理论和实践,为德育课程链计划的调整、修改和补充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德育课程链的推广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批推广。德育课程链的推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始阶段。此时一切都处在探索中,只能脚踏实地地进行,慢慢积累经验。第二,成熟阶段。当逐渐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后,就要逐步在各个学科、各位教师间交流与分享,进而达到全校范围内推广。第三,辐射阶段。当德育课程链在一校之内达到成熟和常规化后,推广的范围就会超出一所学校的限制向其他学校辐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必须要认清德育课程链开发推广的阶段特征,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错失良机。

参考文献:

第6篇: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有效性 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有效教学”这一热点问题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它与“减负”问题实质相同,是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久攻不克的另一难题。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学生想学、会学、学好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其内涵定位就是围绕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规范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在要素,以有效教学来确保教学的有效。基于这一认识,笔者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从“有效教学”这一提升课堂质量新生长点入手,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来,并就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一、以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1. 创设道德行为冲突情境

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对道德的正确认识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人的行动总是受人的认识所支配。对此,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平时处事优柔寡断、不敢得罪人的特点,在讲《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道德行为冲突情境:

【案例1】①你的好朋友在考试时多次向你暗示要答案,你怎么办?②你手中有三张演唱会门票,全班许多同学都向你要票,你怎么办?显然,这些行为判断在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为目标,通过冲突情境的反复运用,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道德知识对冲突情境进行判断,帮助他们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深道德知识的理解,使道德知识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自觉力量。

2. 创设道德行为受挫情境

学生有了道德认识也就有了道德行为的愿望,但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而不能作出相应的行为,有的学生虽然也能实行,但由于缺乏毅力或不能抗拒诱惑而不能坚持到底。针对中学生意志力不强的现象,在讲《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行为受挫情境。

【案例2】①在学习中,有一道难题反复做不出来,你的好朋友硬要塞给你答案,你该怎么办?②你身体上的伤痛影响到你的学习任务,你怎样正确处理?可见,通过这些受挫情境的创设,不断加深了学生道德行为意志的体验,激发学生增强锻炼意志的愿望。为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我把提供道德意志榜样作为生动鲜明的教材内容,特别是同龄人的生动事迹,以榜样的作用启迪学生,努力培养学生行为道德中的意志力。

二、让课堂活动更有效地贴近学生生活

1. 寻找突破,走近学生生活。

思品课教学活动设计是一种“观念产品”,要使思品课教学活动设计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需要,就应把“学生实际”作为思品课堂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使课标要求等理论上的“共性”与学生实际的“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思品课教学设计才具有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讲《创建新集体》一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我尝试寻找新的突破,力求把生活内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案例3】(师)准备一条拔河绳,请班上一个力气最大的男生与三个普通的女生在教室里进行拔河比赛。……(问)为什么女生能胜?学生答:人多力量大。(师)再请六个普通的男生分两组对抗拔河赛。……(问)同样多的人,为何有胜有负?学生分别答:配合得好坏、心齐与否、组织得好坏……(讲)我们有时把心不齐、组织不好、配合也不好的一伙人称为“乌合之众”,而把心齐、组织好、配合也好的团体称为――学生(齐)答:集体!这样的教学设计,由于重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理性认识,并力求学生从中获得真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体验和反思中践行,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2. 精心设计,关注主体内化。

生活即课堂。就学生学习而言,只有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认识,才是鲜活而深刻的认知。因此,让德育课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必须注重课堂教学案例设计与教学主体的有效内化,将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有选择地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在讲《丰富多彩的情绪》一课时,我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注重学生情感与生活实际的链接,采取了思辨性生活情感体验教学法:

【案例4】①情绪词语接龙:小组轮答,列举出表达情绪的词汇。总结:情绪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正是这样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②分小组研讨汇报:第一组:请你给丰富多彩的情绪分类。第二组:情绪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作用,哪些消极作用?第三组:开心、平和等良好的情绪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消极影响?举例说明。第四组:愤怒、悲痛等不良情绪会不会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举例说明。第五组: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情(例如:考试没考好),会不会出现不同的情绪?第六组:同样的情绪(例如:生气),不同的人会不会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小组点评总结……教学中通过精心的设计,以对情绪词语的列举及按照情绪的表现、情绪的产生、情绪的种类、情绪的作用这一内在顺序的呈现,带领学生从生活常见现象中逐步走进现象背后的理性分析,并联系实际事例来说明和巩固这些知识,既符合内化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实现了现实生活与文本的相互印证。

三、开发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充分挖掘课堂有效性资源

课堂资源是教学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充分挖掘课堂资源,是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如学生的疑问,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特别是学生在答问时的失误或另类的提法、辩论时偏激的言论、师生合作探究时的反诘,这些都是最丰富、最生动、最有价值的生成性课程资源。

第7篇: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学习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过程中认识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弄明白一个道理,即德育与生活的关系。新课标强调: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新n程的核心,教师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德育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就是纯粹的道德知识输灌。作为教师,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人。笔者在多年的生活化教学尝试中,反思总结“生活化教学”的粗浅看法,请同行斧正。

一、生活化教学,教学理念更人性、目标更明确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以学生生活情境作为教学背景,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主线,以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为依据的实施教学。

新课程是以不断发展的初中学生生活实践为基础的,融合着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综合性的课程。课堂上传递知识给学生,就应与学生进行互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乐于其中、悟于其中,有效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生活实践、认知、感悟,自主形成道德经验,提高素养,逐渐学会正确处理在成长中所要面临的各种关系,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形成知情意行统一的良好道德品质,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过程更精彩

1.利用学生生活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中,每单元都有一个学生实践探究主题,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初中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实践作为课程线索: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但内容还是相对固定的,有的章节时效性不强,学生不感兴趣,也不易理解。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不能只教教科书,不是教材的宣读者,应当是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专家”,更应当是一个文科的“杂家”。因为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是具有智慧和潜能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环境等,特别是学生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融入课堂,增强时效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想、有理可辩,使课堂教学充满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当然,教师在补充材料时,要考虑到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教师要注重细节,关注生活,关注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实现有效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全面看待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魅力所在。思想品德课程理论性强,教师应考虑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把课程内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进行有效性整合,创造性使用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有效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感悟与体验,强化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生活化教学,教学评价更合理

第8篇: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苏科版教材;初中数学作业;创新

德育理论认为,“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也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道德体验不仅在实践中产生,还需要有理论基础。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课堂中的教学内容需要课外的实践活动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素材。由于目前的初中生只有十几岁,他们对新中国成立前以及改革开放前国家、社会的状况知之甚少。要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教材内容,单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才能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因此,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要相互补充。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是相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而言,它包括在课堂以外的校内、社会、家庭等场所进行的,与学科教育目标相关联的教学实践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既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即是否达到了课堂和课外的良好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课成绩评价的方式或方法要分时、分段,多方位、分层次进行。第一,在平时就要做到观察和考察。如,课堂表现及课堂发言、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后复习作业(包括书面和回答),以及课后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些评价要结合详细的记录进行,并且可以结合恰当地量化方式(如表格的呈现方式)。第二,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共评的方式,依据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行为表现进行考核并给出量化成绩。第三,以书面的形式对期中和期末的考试进行考核,主要是强调课堂教学重点方面。第四,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考核,主要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第五,对于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也就是把平时考查、期中和期末考核按一定比例相结合,可以是分数形式、等级形式或是以评语的方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原则可以分为课堂和课外活动两方面。第一,要建构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评价标准,给学生的发展以方向性的引导。知识的获取和构建为的是培养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觉悟上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心理健康的并且在知识、能力、觉悟方面都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注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实要体现学科特点,制定恰当的评价指标。第二,课堂评价和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必须要切实落实,而不能只偏重其中一方面,否则的话就会给学生不正确的导向,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两头平衡。第三,要遵循客观公正的科学性原则。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评价必须建立在自己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而仅凭道听途说进行的评价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如安排教师进行不授课班级学生的评价或由教师对毫无了解的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评价显然都是违背该客观性原则的。此原则要注重评价的公正性。当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带有个人偏见时,评价结果就变得毫无意义并且会产生误导性。这样的评价不仅反映了教师的偏见,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心理产生波动,影响或阻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合理、恰当地对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的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新时代的中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对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就是最好的体现方式。

当然,要在最后进行反思。可以个别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活动与研究,以便有效地实践活动,并且要认真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或经验论文,不断总结、调整,提高自身,丰富和拓展课题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汉澜.教育评价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第9篇:道德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18-02

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想在思想政治课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经常反思,很有必要。

1 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要扎实,经常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老师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除了要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结合实际,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好方法。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正人先正己,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老师需要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4、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副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学生难免厌倦、反感。

2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每次考试后,让学生结合学习实际总结经验与教训。上课时,我有意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环节。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我都让学生反省自己的得与失。

3 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