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九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1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关键词:历史学科;人教版;历史;沪教版;历史与社会;比较

2007年,苏州地区的历史教材有了一次较大的变动,从原来沪教版的《历史与社会》改为人教版的《历史》。2009年6月,最后一批使用沪教版《历史与社会》的学生中考结束,这也标志着沪教版向人教版过渡工作的基本完成。然而,从深层次而言,如何真正通过教材的转变实现教学的转变,如何深刻领悟新教材体系下教育教学的全新思路,这依然是苏州地区广大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笔者也试图通过对这两套教材的剖析对比,去寻求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人教版淡化农民起义

沪教版中的农民起义内容涉及较多,一方面,教材专门编排了《农民起义》的章节,详细介绍了陈胜、吴广起义、宋江农民军起义和李自成起义;另一方面,教材在通史篇目中也提到了很多农民起义,比如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等等。而人教版对此不仅没有设置篇章,而且也并未提及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之类。另外,沪教版用了整整两页篇幅介绍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中既有“读与思”,又有“知识窗”,还附有四幅插图和一幅地图;而人教版仅用了不到一页篇幅,并只附有一张照片。

虽然从整体而言,人教版的篇幅要远远比沪教版更为详尽和完整,然而它却省去了大量农民起义的内容,可见人教版对于农民起义的内容是相当淡化的。而这也似乎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关于农民起义的问题可以隐去或者是一笔带过,不必深挖细究。当然这不等于说农民起义不重要,相反,关于农民起义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而人教版之所以要淡化农民起义,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的,因为农民起义的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太难了,它往往同时涉及到宗教思想的文化内容和土地制度的经济内容,而这两项内容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难理解的部分,如果学生对这些内容理解不清,就很容易把农民起义看作是打打杀杀的简单的造反行为,而这对学生形成科学、全面的历史观是不利的。所以,人教版的这种从实际出发的现实思路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这将避免我们初中教学过渡纠缠于农民起义,而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惑。

二、人教版突出民族融合

沪教版中,民族融合的内容仅为一课,即八年级上册《和同为一家》,其中涵盖的篇幅十分有限。而综观人教版,几乎全部都是以民族融合的线索进行编排的。中华民族在秦汉时期基本形成,自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之后,整个中国古代史人教版一共编排了四个单元,而这四个单元中却有三个单元都是以民族融合为标题的,而另外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虽然看似与民族融合扯不上什么关系,但在这一单元中却也编排了相应的内容:一课叫做《和同为一家》,与沪教版的同名;还有一课是活动课《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而这是民族融合的重点内容之一。由此可见,沪教版的民族融合是蜻蜓点水,而人教版的民族融合是浓墨重彩。而在历史教学中,强调民族融合,不仅是符合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基本国情的,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手段。古为今用,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今天,人教版的编排是在有意引导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不编造历史,但我们要认清历史,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当然也了解我们自己。

三、人教版强化课后评价

沪教版没有编排课后练习,只是在课文中穿插了一些“读与思”和“活动区”,而这些内容相对都比较开放,不太适合进行标准化考试,比如九年级全一册第93页的“读与思”提到:“归纳一下,发明家成功的‘诀窍’是什么?”,而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脱离历史学科的,无法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历史知识。再如第67页的“活动区”要求学唱法国国歌《马赛曲》,并将《马赛曲》的歌词与《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进行比较,而这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别说学生,即使是老师也很少有人能具备如此高的法语功底。而人教版的课后评价编排则更为全面,除了一些“动脑筋”之类的开放性内容,也设计了“练一练”这样的常规练习。虽然我们说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但考试毕竟是现阶段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性学习和常规的基础练习应相互结合,不能一味地追求开放式模式,而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且,做好常规的基础练习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保障,所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课后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功底是大有帮助的。

四、人教版提高双语要求

沪教版和人教版都比较注重历史的双语教学,但两者的程度明显有所不同。沪教版基本只是列举一些专有名词,并且其中语种还不统一,比如九年级全一册第70页“Kopernik”是波兰语,第85页“Bismark”是德语,这些不同的语种反而会给学生的双语学习造成一定的混乱。而人教版相对比较严谨,所编排的双语内容严格是指中英双语,并且在教材最后专门附有《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另外,在人教版的课文中,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语言典故,教材也一一列举,比如九年级上册第10页的“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还有第39页的“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等等。当然,人教版不仅在双语内容上多于沪教版,在双语难度上也远远高于沪教版,比如九年级上册第112页的“动脑筋”,教材给出一张全英文的1769年拍卖黑奴的广告,要求学生读懂广告上的内容,而其中“cargo”、“negroes”等单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非是常用词汇,这进一步体现了人教版对于双语教学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所以,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的双语教学,将是未来历史教学的必然。而历史双语教学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了解几个专有名词,它更要求我们通过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史料来更加真实和深刻地接触和学习历史,这应该是世界史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

时代在进步,教材在更新,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紧跟节拍,与时俱进。沪教版向人教版的过渡,实际上暗含了某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我们应该深刻领悟其中的意义,在教学中及时纠正方向,提高要求,不断进取,让历史教学生机无限,魅力永存。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研制组.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03

[3] 国家基础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研制组.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01.

第2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一、 扶一扶,多一点指导

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预习方面的指导必须要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逐步进深。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预习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不同类型的课文,预习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在起始阶段,预习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清晰的步骤。当然也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

例如,在引领学生预习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课时,我分为了这样的四步:

①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连贯,不破词破句。

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画出来。

③查:运用刚学习的“音序查字法”,给生字扩词,初步理解字义。

④议: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有组长主持共同讨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再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一课时,在预习指导课上我布置了如下预习题:

①李广是谁?

②李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射虎的?

③结果如何?

④他和“武松打虎”“李逵杀虎”有什么不同?

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符合预习阶段学生的认识基础。在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的同时,老师一边巡视一边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从文中、从资料中、从同伴中寻找答案。

二、 做一做,多一点互动

很多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是他们反应检查孩子的预习作业时无从下手。甚至有的家长要求老师布置一些让他们可以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作业,比如词语抄几遍、练习做几题,别布置预习作业了。家长的需求我们可以理解,这其实也是对我们布置预习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的做法是,适时适当地布置“互动式”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和家长在互动中发挥预习的功效。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一课时,我在预习作业中添加了一些针对性的内容:

①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②听妈妈讲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③查找关于“孟郊”的资料。

再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我布置了如下预习作业:

①和家长一起在地图上找一找,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什么位置?

②和家长一起上网查一查,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开始就在岛屿上留下了开垦的足迹?

③从课文中找一找,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

④和家长一起回忆一下,你们还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

三、秀一秀,多一些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处在非常感性的阶段,枯燥单调的预习方式只会让他们应付了事;反之,符合儿童心理年龄特点的预习作业会使得他们从“要我预习”转变为“我要预习”,从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作业。所以,预习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化是我们设计预习作业必须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我让学生根据预习所获,分组来演一演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让同学们观察表演者的动作、语气、神态,比一比哪一组表演得最好。预习到位的学生自然表演得到位、流畅,得到大家的认可,预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更高了;预习不到位的学生就难以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表演,这也会督促他以后做好课前的预习。

检查预习的方式单一,是预习落不到实地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教师在检查预习效果时,也仅仅限于在课堂上的读课文和认读生字词。造成这种结果既有预习作业单调呆板的因素,也与教师本身对预习认识不到位有关。因此,教师需要转变那种在新课伊始集中检查预习的惯性,将检查预习与授课结合起来,提供给学生展现预习成果的舞台,让他们能表达预习的一点所得。当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是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得力措施。

四、问一问,多一点思考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问则止。”预习并不仅仅是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去读书,还可以是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善于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是自学能力增强的标志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富于技巧的帮助和指导。

为了避免学生单纯地“为了提问而提问”,使学生的问题更有突出性和针对性,我在“读、画、查、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项——“列”。要求学生在经历“自查、互议”步骤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列”出来,带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比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围绕着课题提问。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①“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句话是谁说的?

②它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感到“自豪”?

③它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第3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一、跨界融合――学科渗透

“互联网+”时代提到以互联网为中心,融合多个行业,将其进行深度融合,实际上是巧借各自之力,发挥各自所长,对于教学来讲,这一特征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合理采用多学科渗透的教学方式。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元《建筑艺术》中的阅读文本为例,其中介绍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山陵、凡尔赛宫、黄鹤楼、古罗马斗技场等,从内容上来看实际涉及地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其他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应当合理地穿插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假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对于建筑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联系,就能够理解“建筑物是时展的缩影与产物”这一说法,那么学生在阅读时也能够从感性阅读上升到理性阅读去分析文本。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多学科渗透不是简单地在教学中融入几个学科的知识,而是要借鉴互“联网+”时代中强调的跨界协同融合,以此达到1+12的学习效果。

二、资源配置――信息流通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得益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利用与挖掘者,这是信息获取便利性与多样性的一种时代福利,表现在教学上就是学生可以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与快捷,这也让整个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为例,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借助互联网资源去搜寻进而扩展文本的范围,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我搜寻以丰富文本的内容。这个过程打破了国际与地区的限制,打破了资源呈现载体的限制,沙漠之谜得以更多元的方式被学生所认知。

三、创新驱动――思维发散

创新,是催生“互联网+”时代诞生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互联网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我们常常提到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自我革命,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求变心理,对学科教学来讲,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的发散性。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威尼斯商人(节选)》为例,这一阅读文本描写的是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如果是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必定是按照阅读文本的内容来指导学生于矛盾冲突中去分析人物性格。在“互联网+”下,教师应当从创新驱动的角度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比如,可以尝试着在遵循原戏剧灵魂宗旨的前提下去改写剧本,比如,改写人物的对白,改写场景的内容,还可以“节外生枝”地在原文的基础上去设计出更多的内容等等。这些教材之外的内容,假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适度的发散延伸的话,那么学生的学科知识面不仅更加宽广,而且在发散思考的过程中也让思维得到了更好的锻炼,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四、协同关系――互助共进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都使得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处于掌控者与发言者的角色。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为例,这个单元内的课文阅读文本都是带有着人生哲理性,意味深长的色彩。而这种人生体验又因为每一名学生不同的家庭情况、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爱好趋向等会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文本时,可以多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以平等的关系与教师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在这过程中,并不是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师生协同来参透、领悟阅读文本所传递的人生体验,这种平等对话的协同关系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彼此进步的一种促进力量。

第4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一、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使用的问题分析

(一) 课后练习使用的盲目性

一些语文教师,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语文教师,他们比较喜欢逐一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他们认为,既然编者在教材后面设置练习,那就有一定的目的。同时,万一考试考到练习上的题目或相似题目,讲过和没讲过的考试结果不一样,而且即使学生考不出教师也能够感到心安理得,因为他已经讲过了。所谓“不讲不放心,讲过就放心”,这明显没有针对性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对课后练习没有选择,不分侧重点,只是一味平铺直叙式地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这明显脱离教学实际。他们弱化学习方式的指导,用结果代替学习的过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常常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而教学实效却很低。

(二) 课后练习使用的随意性

有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结束后,常常根据课堂上剩余的时间多少来决定课后练习的使用。剩余时间多就多讲,剩余时间少就少讲,当然,没有剩余时间就不讲。这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他们在上课前没有认真准备,教学随意性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之差也就可想而知。

(三) 课后练习使用的片面性

有些语文教师在使用课后练习时,只选择一些客观题目,一律放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类题目。由于客观题目答案单一、明确,他们认为易于讲解也便于学生回答。而实践活动类题目的答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一时半刻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回答,白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这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新课标认识不到位,对新教材后的练习的实质理解不透,甚至懒于钻研。这种片面性的课后练习使用会大大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 课后练习使用的缺失性

一些语文教师基本不使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他们认为如果使用课后练习,就会出现一系列诸如课堂教学结构不完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等问题。同时,学生人手一本类似教学参考书的辅导资料,如《语文教材全解》《语文教材详解》《语文教材全易通》等。这些语文辅导资料不仅有教材分析,还有教材课后练习答案。教师讲解课后练习时,学生基本不听。他们要么自己在看辅导资料答案,要么认为自己看过答案在东张西望。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时,他们常常照读辅导资料答案。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使用在这些教师的教学操作中是缺失的。他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结果白白浪费了课后练习这个宝贵的课程资源。

二、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有效使用的策略

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使用课后练习,将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判断课后练习使用的有效性的最好依据就是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的课后练习使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灵活使用课后练习为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力求为实现语文三维目标服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 基础练习,学生课前预习时使用

基础练习主要指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后经过查字典词典或查阅其他资料等可以完成的练习。它包括现代文中的字词注音抄写、文言文中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类基础练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与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只有在这些基础之上,学生才能从事阅读理解,才能形成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培养与提高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情操。

例如现代作家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4题,两人一组轮流朗读课文,结合查字典,互相检查下列字的读音是否准确。再共同辨析加点的字容易与哪些字在形体上混淆。《古代寓言二则》(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第三题,辨别“其”和“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三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查阅相关资料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些练习。因此,教师应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

(二) 内容练习,教师课堂教学时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内容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重点,它们大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重点内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时使用这类题目。如果教师能够化用,即把这类题目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改编,再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那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副主编赖瑞云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经提到关于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一个教例。课后练习第1题,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叙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改正的吗?第2题,朗读鲁迅深夜工作至天亮、海婴连喊“明朝会”两小节,谈谈你的感受,说说哪些地方最动人。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课文写了鲁迅先生几件事?表现了鲁迅什么品质?(2)说说文中最使你感动的事件和细节。赖瑞云教授对教者的化用作了高度评价。显然教者很好地理解、掌握了练习,又深入浅出巧妙地改造、化用了练习,效果很好。学生们“七嘴八舌”,气氛热烈,效果极佳。

另外,语言训练一类题目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很好地使用它。《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原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组长张传宗在《构建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一文中也指出,课文练习应着重练语言,但必须把练习的具体要求和语言表达的可学之处讲清楚,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语言训练这类题目同样适宜于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三) 写法练习,学生课堂学习中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写法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这类题目。

《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2题,课文由近及远地对宇宙进行了介绍。你能按照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吗?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笔者就大胆抛出了这个题目。这个问题一抛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读书的,有讨论的。在理出课文说明顺序之后,他们较好地完成了这个题目。再如这篇课文课后练习第3题,读读下列画线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人们不熟悉的宇宙空间说明得通俗易懂的。笔者先给学生补充介绍说明方法方面的知识,然后再请学生思考。他们很快举手回答这个问题。如第2小题,画线语句把宇宙比成大海,把恒星比作大海里的水滴,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宇宙之大。

如果教师善于把课后练习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学习,那么必定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大有裨益。

(四) 活动练习,学生新课结束后使用

第5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一、巧妙运用资料,积累阅读策略

1.以己之需,遴选信息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资源浩如烟海,而且收集起来也较为方便。但如此之多的信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阅读教学所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学会从众多的资源中提取需要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时,为了让学生对林则徐有充分的认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众多的资源中,你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教师将学生的资料列分为生平介绍、历史背景、后人评价等几个方面,最后教师出示自己根据这三个方面整合的资源,引导学生体会教师为什么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甄别、遴选资料内容,从而让学生历练阅读方法,形成提取信息的意识。

2.对应文本,概括提炼

高效的资料拓展不仅契合文本的整体内容,而且所有文字的指向明确,信息价值点较为集中。阅读这样的材料,对于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具有较好的历练价值。

例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时,教师出示了两段资料,在学生充分阅读这两段文字之后,激发学生思考:这两段文字分别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霍金?学生将其概括为:霍金是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就;霍金是一个生活强者,身患重病却自信乐观。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运用了“不但……而且……”的关联词将两个方面串联起来,正好形成了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

这样的资料拓展,不仅将学生的视角聚焦在资料上,更延伸到了教材的文本中,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善于借助资料,强化文本体验

1.把握源头,体悟内涵

教材文本中有大量运用准确的成语,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对成语的运用,常常引领学生体悟成语大意,但也仅仅局限于对成语表面字义的理解或者结合上下文进行感知。这样的教学其实还远远不够。教师应该运用资料的拓展,让学生感知成语的来龙去脉,才能真正把握成语的本质,为灵活运用成语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时,教师并没有止步于“看得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这样肤浅的理解,而是为学生补充了这个成语的历史典故,并出示了刘禹锡著名的诗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两个资料中,典故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源头要义,而诗句则为学生理解意蕴、灵活运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这样的资料拓展,将教学的重心直接指向文本的核心词语,为学生全面感知内容提供了全方位的感知路径,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2.感知背景,体验情感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拓展的资料是文本内容的补充,是主题价值的印证。因此在学生深入体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依循文本内容相机补充适量资源,为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解读文本奠定基础,产生强烈的认知共鸣。

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之后,学生被萧红童年生活的自由所感染。而教师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补充了萧红童年生活的资料。学生知道作者童年生活悲惨,只能与爷爷在园子中相依为命,顿时这种自由就染上了一层酸楚的色彩。当学生依循着资料再度走进文本之时,他们对于文本的解读就拥有了全然不同的感受。在这个案例中,资料的拓展让学生从另外一个全新的视角,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深层次的心灵对话。

三、灵活依托资料,提升语用能力

1.比照辨析,感知写法

如《诺贝尔》(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在写作层面最大的特点就是选用“最典型的事例展现人物品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悟这一写法所形成的教学效益,教师为学生补充了诺贝尔在研制炸药过程中所经历的大小磨难,共有二十多起。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的失败事故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几种?为什么就选择了这几种呢?……从而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就是在对比辨析中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这样才有助于表现人物为了研制炸药而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

此案例中的资料拓展,没有聚焦于文本内容的解读,而是为学生体悟文本的写作提供了比照的对象,为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架设了桥梁。

2.触类旁通,扎实训练

教材文本中拥有很多经典的语言句式,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价值点,借助相关的元素进行相同的资料拓展,就能够有效地实现能力迁移,起到较好的语言训练效果。例如在教学《莫高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时,教师就紧扣最后一小节作者对莫高窟高度概括的语句,为学生补充拓展了万里长城、赵州桥、苏州园林、北京故宫等资料,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高度凝练的句式对这些文物古迹进行创造性模仿训练,学生有模仿的样式,有内容的参考,言语训练也就显得扎实而灵动,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效的锤炼。

第6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我翻看了七年级(上)的教材,发现在这一册书里,“想像”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还是相当高的,随意看看,就有如下几个:

1.第3页,《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例子(上文所选)。

2.第41页,注释⑨中“心中想像的景观(鹤舞)”。

3.第46页,“400万册图书!实在难以想像”。

4.第191页,出现4次,“想像是创造的先导,是人类腾飞的翅膀……驰骋想像,奇妙无比。这些想像植根于现实生活……你能否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主题,展开你的想像呢?”

5.第193页,“探究・练习”第一题、第三题中均有“想像”一词。

6.第196页,“探究・练习”第三题,“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7.第211~212页,在题为“想像”的写作专题中,“想像”一词出现了14次之多。

看一下与七(上)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只要是和以上内容相关的篇目,均是使用“想像”一词。由此看来,苏教版语文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中,“想像”和“想象”被统一使用为“想像”了。

再看一下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的第六单元吧。这一单元和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的第六单元的安排内容是一致的,都是“奇思妙想”板块,在这一单元中,也多次出现了“想像”一词,如:

1.第138页,“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想像极为丰富的作品……”。

2.第147页,“夜空是那样神秘,又是那样亲切。诗人以新奇的想像,融天上地下为一体,描画出令人神往的仙境,寄托着自己的理想”。

3.第149页,“研讨与练习”的一、二两题中,均有“想像”一词。

4.第150页,“阅读时想想,这个神话是怎样展开想像的”。

5.第153页,“研讨与练习”一,“……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像力?”

这样看来,用 “想像”该是准确的。

但翻看了其它报刊书籍,却又发现“想象”和“想像”在使用时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儿用的是“想象”,那儿用的又是“想像”,着实让我一头雾水。

为了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我进行了以下的求证。

一、求证于《现代汉语词典》和《汉字源流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对“想象”和“想像”这两个词条的解释是:

【想象】①名词,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头脑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②动词,推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发展结果。也作想像。

【想像】同“想象”。

在《汉字源流字典》(语文出版社)中,“象”与“像”的意义分别是这样的:

【象】意义演变之⑤是“想象”,出处是《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为了分化字义,后来“相貌”、“类似”、“如同”、“形状”、“样子”等义便另加义符“人”,写作“像”来比示。

【像】《说文・人部》:“像,象也。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为相似,即在形象上有相同或相似,有某些共同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对“想象”一词的解释,无论是第①项还是第②项的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突出了“创造出新形象”的特征(第②项解释“推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发展结果”中的“推想”二字,也具有“创造出新形象”的内涵)。

《韩非子・解老》所引用的这一语段中,“生象”、“死象”中的“象”的本义应该是大象,但是由“案其图以想其生”而产生的“象”则是“意想者”,也同样具有了“推想”和“创造出新形象”的内涵。

而“像”的基本义中均不含“创造出新形象”的意思。

因此,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想象”和“想像”二词中,用“象”是比较合理的。

二、求证于词性的分析

如果从词性的角度来分析“想象”一词的话,人们习惯认为是动宾结构,但也有认为是联合结构。如果是动宾结构,想的是事物的形状、样子,用“象”应该说是合理的。如果是联合结构,“象”字本身也是动词,即韩非子说的“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想”也就是“象”,“象”也就是“想”,因此在“想象”和“想像”两个词中,用“象”字似乎更为准确。

三、求证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对这两个词条的解释是这样的:

【想象】①名词,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头脑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②动词,推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发展结果。不难~他当时该有何等的痛苦。

【想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确定“想象”为推荐词形。

可以看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想象”的解释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对“想象”的解释是完全一致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想像”一词的推荐用法为“想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想像”一词的使用已经从规范的层面上规定为“想象”了。

第7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一、营造冲突促生成

学生的思维只有在冲突的情况下才能有新的想法,只有让学生把新的想法与旧的想法在一起进行碰撞,才能产生新的思维。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营造学生思维冲突的环境,让学生在思维冲突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点。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为什么“外地的桂花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个问题本来是课文中的语句,在这里,我有意在这儿提出来,以营造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呀,桂花都是一样的,难道老家的金桂真的比外地的桂花香吗?其实,在这个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一个认知冲突,那就是:是不是母亲因为喜欢自家的桂花树才这么说的;是不是母亲因为没有走出家门,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才这么说的。所以,在这里让学生来思考这个问题,来讨论这个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生成。经过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生成出许多答案来:

生1:那是因为老家旧宅院里的桂花是金桂,而作者带回来的不是金桂,所以母亲感觉没有家乡旧宅院子里金桂香。

生2:你想一想,作者从外地赶回家,一定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桂花的香味早就跑了,所以没有家乡旧宅院子里金桂香。

从这个教学案例来看,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营造一种认知冲突的环境,让学生陷入其中,寻找自己理解的东西。这样,学生就生成了自己精彩而独到的见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这样的生成而精彩。

二、加强类比促生成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比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学生可以在类比过程中知道事物之间的区别,就可以发现新的东西,产生新的想法,生成新的内容。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把一系列的事物罗列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归类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生成自己的观点。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时,我就采用类比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说一说现实社会中人都是采用什么样的安葬形式的。

生1:现在农村好多地方还是土葬,有时候国家不给埋,还偷着埋。

……

师:那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选择把骨灰撒向大海呢?他是国家领导人,想葬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现在,大家连拜祭他都找不到地方。

这时,学生的思维又回到了教材当中,找出各种理由。

生2:那是邓小平爷爷想节约土地。

生3:那是邓小平爷爷想让世界更加和平。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要和睦相处。

……

师:那课文中为什么用“鲜花伴着骨灰”而不是用“鲜花拌着骨灰”呢?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进行类比,而学生通过类比,形成了对邓小平爷爷的敬爱之情。而从学生的回答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通过类比也生成了很多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是学生对课文真实的感悟。

三、延伸省略促生成

语文教材的编者在安排课文的时候,总会省略一些内容,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延伸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课文的留白来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给别人留下无穷的想象,让学生在这想象中生成,并延伸到课文之外,生成另外一些精彩。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一课时,课文中提出了黄山“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然而课文只介绍了黄山的奇松,一绝,而对于其它三绝却没有描写,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上网或查阅资料,来了解怪石、云海、温泉三奇的特点。这样,学生在课外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就会生成很多观点与知识。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引导辩论促生成

有辩论的地方,就会有新的内容与观点,就会有生成,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中的文本出发,抓住课堂上的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辩论,从而创新出新的知识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他们自主地去学习语文。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谈礼貌》一课时,当时学生对于不去批评朱师傅感觉不太理解,认为日理万机,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就应该批评几句。因为一来代表的是国家形象,怎么能在脸上划口子呢?二来也是为了朱师傅再理发的时候能引起他的注意。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却认为,这样的行为体现了的文雅、和气、宽容的品德,同时也是给别人树立一个懂礼貌的形象。这两个不同的观点名执一词,所以这时候,我就引导他们进行辩论,让他们在辩论中强化自己的认识,在辩论中生成新的知识。

第8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军事建设类图书 特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指挥中枢。“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1]。为了加强红军军事政治素质和开展军事科学研究,红军出版了一大批政治工作、军事技术类书籍,提供给各类红军学校和红军部队以及地方武装力量使用。这些书籍在苏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广大军民进行政治军事教育的有力工具和克敌制胜的武器。

一、中央苏区的建立促进了军事建设类图书的出版发行

1929年1月,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3月,红军攻克长汀后,利用长汀“毛铭新印刷所”印刷条件,印刷了数千册党的第六次大会的文件小册子,分发给全军每一个党的支部委员和小组长保存,以便随时转发给地方党组织。说:由于严酷的斗争环境,地方的党组织往往中断了同中央和省委的联络,中央的决议、指示很不容易到达他们手上,我们武装部队中的党组织就担负了替中央散发指示的责任,我们走到那里,就应该把党中央的决议、指示带到那里[2]。

1930年12月上旬,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前夕,红军总前委印发了《八个大胜利的条件》小册子,对红军能够粉碎敌人“围剿”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具体分析,大大鼓舞了苏区军民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接着,红一方面军总部根据过去作战经验以及当时部队在战术、技术和战斗动作上存在的问题,颁发了《三十条作战注意》,简明地规定了作战的指导思想、原则和要求,以及战场纪律、战场救护、后方工作和战后注意等事项。各部队依据这个教材,分别对各种人员进行了训练[3]。军事政治类图书的出版和宣传工作,为战略反攻作了充分准备,对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中央苏区军事类图书出版发行工作,是在党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出版局(简称军委出版局)成立于1932年1月。军委出版局既是红军系统的出版管理机构,又是军事政治读物的出版机构。它出版的图书有《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游击队怎样动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保管武器的指示》等。红军军事院校编审出版机构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编审出版科、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出版科、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出版科等。它们先后出版了《红军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高级班研究提纲》、《中国工农红军士兵会章程》、《野战筑城学概要》、《作战知识手册》、《实兵指挥》、《中国工农红军步兵操典》、《红军哨音・灯号・旗语通讯》、《战争毒气防御常识》等书籍。红军图书发行机构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军书局、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发行科、工农红军学校发行所等。发行了《红军中党的工作》、《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委员工作须知》、《战术讲授录》、《赤卫军政治教材》、《中国的军队》等书籍。红军出版发行的军事建设类书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适合红军建设的特点,为红军指战员和地方武装人员获得了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科技知识,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军事政治素质。

二、中央苏区军事建设类图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突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0年4月,红四军政治部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案”一书,是1927年8月南昌起义两年多来红军中共产党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红军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文件[4]。“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规定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基本途径、内容、方法和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古田会议从思想上确立党的观念、组织上确立党的领导制度,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为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红军出版了一批论述党和红军关系的书籍,如《红军中党的工作》、《政治工作讲授纲要》、《新党员训练大纲》等,对宣传党的正确路线、纲领和政策以及加强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有了正确路线的指导,红军在政治上、思想上得到逐步提高,组织上日益巩固,而且得到迅速地发展,战斗力空前提高。

(二)突出红军政治生命线的地位

建军初期,红军的主要成份是农民,要把这支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军队建设成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就必须坚持用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去教育广大官兵。“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战”[5],而知道为什么而战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为配合军队政治建设,红军出版的政治工作书籍有《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委员工作须知》、《红四军各级政治工作纲领》等。其中,1930年,由党中央制订、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第一个正式条例。条例的总则指出:在红军中建立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巩固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的领导,要使红军成为有力的工农革命的武装力量”,红军中的政治机关是“党在红军中政治工作路线及纪律的执政者”,是“红军中的政治指导员”[6]。可见,把政治工作作为红军的生命线,反映了红军建设的客观要求。由于红军实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使弱小的红军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红军建设的实践证明,坚持把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生命线,是红军不断发展、走向胜利的重要条件。

(三)注重先进战略战术的宣传

在苏区,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战争,在战争中学习军事,在实践中研究和提高红军战斗力,就成了苏区党和红军的一大课题。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独创性地确立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及“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游击战、运动战等新战术[7]。为配合反“围剿”斗争的需要,红军出版战略战术方面的书籍有《巷战战术草案》、《战术与战略》、《战术讲授录》等。其中,由红军大学校长编著、红军大学印刷出版的《论战术战略的时代性与我们红军目前对于战术战略的认识问题》一书,具体研究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战术,是根据地红军作战经验的总结。

(四)注重红军政治军事素质的提高

不仅重视红军数量的扩大,而且十分重视红军质量的提高,他指出,红军的建设要“使红军从斗争中日益增加其数量和提高其质量”[8]。为了使红军在数量迅速扩展的同时尽快提高质量,培养一大批从事军事政治工作的人才,在苏区,红军先后创办了工农红军学校、红军大学、红军特科学校等军校。红军学员在军校既学军事科目,又上政治文化理论课。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到红军军校讲过课。如讲过“苏维埃运动史”,还经常作时事报告;讲过“游击战术”;讲过“政治经济学”;讲过“射击学”;讲过“步兵战斗条令”;肖劲光讲过“苏联红军战术”等。红军出版的政治理论教科书有《政治工作讲义》、《赤卫军政治教材》、《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等;军事技术书籍有《步兵教程》(1―4卷)、《红军步兵教程》、《赤卫军军事训练教材》、《坑道教程》、《炮兵教程》、《野战筑城教程》等。这些红军教科书均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适合中国革命的特点,努力从根据地斗争的实际出发,推动红军武装力量的建设。

(五)文字通俗易懂

军事建设书籍为了发挥其重要作用,必须实行通俗化,就是要使不识字的战士听别人读,基本能听懂,刚脱盲的战士和干部看书,基本能看懂。为了通俗化起见,图书的文字就要使用群众的语言,让群众听得懂、看得懂并且能接受革命道理。如:《军事知识问题》一书共分15部分190个问题,每题以问答的形式并配有插图,解答红军作战的军事知识。《步哨・侦探传令・联络兵勤务之参考》一书,分步兵勤务、侦察勤务、传令勤务、联络勤务等四篇,书中有各种插图,通俗易懂。工农红军学校还将军事刊物《红色战场》发表的一些结合实战论述红军作战经验的文章汇编成《红色战场汇刊》,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发行,供红军指战员学习军事作战知识。为了加强红军建设,中革军委印刷所印刷的书籍有《红军中的政治工作》、《列宁工作室》等数百种,印数在一二十万册以上[9]。正是军事建设书籍的大量出版发行,使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不断获得丰富的军事科学知识和政治知识,在战争中学习军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军事政治理论水平。

红军出版的图书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反映了红军的斗争历程,全面记录了苏区军民的丰功伟绩,是苏区革命斗争史的缩影,为我们研究党的历史和红军史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中央苏区的建军经验和创造的革命军事理论,为后来中国人民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 释:

[1]肖云岭.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时期论保持共产党先进性[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9):55―58.

[2]张际春.星火燎原(二)[M].北京:中国人民战士出版社,1979.5―6.

[3]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中国人民战史:第一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93―94.

[4][9]熊向东.中国共产党江西出版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131―132,178.

[5][8].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225,52.

第9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对事物观察认识的持久性和专注性远不及成人。而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手段,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心理需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如我在上苏少版三年级上册《金孔雀轻轻跳》时,我先播放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片段,同时提问:杨丽萍是我国著名的舞蹈家,这段原创舞蹈描写的是什么鸟类呢?这段舞蹈让你想到了哪个少数民族?这种鸟类和我们想到的少数民族的联系为什么如此密切呢?设下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通过探求找到答案。在该过程中,我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和补充,这样很自然地,我们就把学生以前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这种氛围下的学习效果当然比以前好很多。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主体发展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创设声情并茂的场景,使学生手中有物,目中有景,口中有言,心中有想。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发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我在苏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郊游”这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柳树在河边迎风飘舞,鸟儿在树上快乐地唱歌,小伙伴们迎着美丽的春景踏入了郊游的行列……”与此同时播放《郊游》的歌曲与画面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与音乐主题相符合的意境,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情境所影响,走进音乐情境中,随着音乐感同身受地融入音乐学习环境中来。又如我在上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丽的星座》时,先播放一些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各类风俗习惯的影像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每个民族都有哪些自己的风俗习惯呢?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历史的积淀下,成为一家人呢?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使他们深深认识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组成了五十六个美丽的星座,组成了我们的共和国。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音乐教材中有时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如我在上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爱的祝愿》时,对于乐曲的结构,学生往往难以记住。我在课堂上使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旋律的走向和乐曲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经过用线条和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乐曲的结构,这样收到了其他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又如我在上苏少版三年级下册《芦笛》时,对于歌曲的节奏,学生的掌握不是很牢固,我在课件中出示基本乐理知识先让学生回忆复习简单的,然后渗透进歌曲的附点节奏中,通过多媒体出示歌曲的基本节奏,将歌曲中的带附点基本节奏出示,这样一来,学生就顺藤摸瓜,比较容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三年级要求识谱,在熟悉歌曲基本节奏后,再通过课件出示歌谱,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对接下来的歌曲学唱奠定了基础,这样本课的重点也就解决了。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式教学应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我在上苏少版二年级上册《钻山洞》时,学生必须在《钻山洞》的歌声中做小兔跳,穿过“山洞”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用多媒体演示“钻山洞”的走向和游戏规则,老师作适当指导,让学生相互合作,最后被套住的“兔子”要为大家表演节目。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又如我在上苏少版四年级上册《彼得与狼》时,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彼得与狼》舞蹈剧,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奇妙之处,展示每个人物所代表的不同乐器,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去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演奏方式,学生能很快融入进来,自己也能模仿《彼得与狼》中的角色,与同学互相合作表演,感受童话故事中不同人物带来的音乐体验。

五、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

1.目的明确。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服务的,为此,在备课时,要备教材、方法、手段。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整体目标,研究如何实现整体目标。尤其是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跟学生的学习有关联。如我在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丽的星座》教学设计时,全课的立足点就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为了较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我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五十六的民族举国欢腾的场景和画面,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深刻感受民族的团结和繁荣,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繁盛而努力学习。

2.科学设计。不管是制作单一的课件,还是设计媒体教学,都要做好准备,合理设计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实用性,不繁琐,利教利学,实现有效信息最大化。如苏少版五年级上册《步步高,新春到》一课,教材配有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视频《步步高》和广东音乐《步步高》民乐合奏,而后者包含了前者的内容,所以,从小学生认知角度考虑,我就省去了第一首,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只在课堂上展示了第二首,而将第一首的相关信息整合到了第二首中。这样,不仅避免了课件的重复繁琐,也便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