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村镇建设论文精选(九篇)

村镇建设论文

第1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污染环境优化对策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在我国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它具体包括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多数居民要转到统一规划布局的小城镇之中。农村城镇化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载体,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导向、拉动作用是农村所不可比的,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城镇化建设,现代化社会亦把城镇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鉴于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政府就逐步加大了当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力度,使得过去一度发展停滞的小城镇建设日趋活跃,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不可否认。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以惊人的速度摆到了国人的面前。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重,影响了农村城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不予以足够重视,就会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为此必须在借鉴世界各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新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方法。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加强环保意识

人是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镇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人的行为对城镇功能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当今许多城镇问题都是由于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的,因此必须从普及和提高意识着手。目前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作用的加强,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的思想,片面地按照人类需求来改造环境,与自然对抗,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历史的经验向我们警示,不能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人和自然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应该体现生物圈和技术圈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制定城镇环境建设规划,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城镇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环境功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对城镇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局限于眼前利益的行为,是造成城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根源,因此必须掌握城镇环境和生态的特点及规律,搞好近期和长远城镇环境建设规划,特别应做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防治城镇水源污染。严禁在城镇市区建设污染水源的工程项目。改变城镇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能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对城镇生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使其资源化加以利用。只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践城镇环境的优化。

三、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财力保障机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小城镇是以上缴财政收入为主,自身不是一级独立财政,无法把必要的正当的环境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和计划中实施。加上小城镇自身财力不足,除了各项财政支出外,难于支持一般的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要,所以,小城镇应当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加强对环境项目的财政倾斜和信贷投资,创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用足用好按规定筹集的环保费用,根据“污染者负责、开发者保护”的原则解决环境优化问题。政府着力加强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四、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在协调农村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环境保护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中来,各级政府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把握城镇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落实环境质量领导负责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具体措施是:(1)提高环境保护司法的能力,改变目前环境保护制度在农村执行率低下的局面;(2)改排污浓度限定为总量限定,以实现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以及生产末端治理到生产过程治理的转变;(3)提高排污收费的标准,促进企业治理污染;(4)形成可再生资源利用补偿费,促进企业节约利用资源,并利用资源补偿费扶持可再生资源的培育;(5)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统计和检测体系,为农村环境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6)在科研资源配置上向研究、开发和推行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应用技术上倾斜;(7)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环保企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扶持。

五、协调农村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关系,实现城镇环境优化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产量目标,二是收入目标,三是环境目标。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所以维持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推进的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上述三个目标是对立统一关系,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就有可能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农村城镇化推进也有可能对农村环境造成损伤。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任何目标之间的冲突应该依照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以处理。比如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对环境目标不利时,则前两个目标应服从于环境目标。当然服从环境目标并不绝对意味着缩减生产和减少收入,服从于环境目标的实质在于通过调整生产技术模式,发展生态技术,使其增加生产和收入,推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融合在一起。

六、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

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反馈方式的经济增长过程,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减量排放,有利于农村城镇的环境保护。一是大力推行环境无害化技术,比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二是调整乡镇企业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围绕主导产业,聚集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共生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高效型、生产环保型的生态工业园区。这种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区域工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的生产企业,配置一些能利用该企业排放物的其他企业,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企业共生组合。三是加快城镇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和加工的专业化协作、企业化经营。农业为工业可提供原料,工业企业产生的废物经过加工处理返回到农业,从而形成工农业相互促进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徐秀英沈月琴: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1998(5):12

第2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中国当今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属性特征、系统构成的分析,提出目前农村规划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系统保护的原则,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并就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一、前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定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的载体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和凝练。然而,在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那些表面陈旧、破烂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桥梁、古水道正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在许多农村规划中把成片的古建筑群定义为“空心村”,把旧村落整片街区划为拆迁改造区,即使有几幢祠堂被保留下来,其周围的历史空间环境已被所谓的“现代建筑”空间所取代,以往古老的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荡然无存。

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古老的历史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建设和保护的矛盾,已是摆在世人面前刻不容缓的必须加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属性特征、系统构成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就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方法。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

二、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所谓农村历史文化遗产泛指村落地域之内地上地下所有有形遗存和无形文化积累。本文狭义只指有形的不可动的历史文化遗存。①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物的地理信息,都有它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空间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中是用图形、图像表示,称为空间数据,也称为地图数据、图形数据、图像数据;而属性信息则是用数值、文字表示,称为属性数据,也称为文字数据,非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表面。

用这个理论来描述、分析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信息和特征,符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模式和管理要求,有利于将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登记、跟踪管理和保护。

所谓“点”是指该事物有确切的位置,但大小、长度可忽略不计。④这里特指以单体建筑形式存在的建筑物、构筑物、古墓葬、古树名木等。单体建筑虽然有长度、宽度和一定的占地面积,但是和整个建筑所处的空间环境面积相比,其大小、长宽可忽略不计,只表示该事物所处的确切位置。这个点暂且用这个单体建筑的中心点来描述。所谓“线”是指该事物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但长度和走向很重要。此处我想把“线”扩展到线所包含的要素及离开这些要素一定距离的邻近区,又称缓冲区。如古商业街及两侧古建筑,古河道及两侧生态保护区。有二个缓冲区共同形成的区域称为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街区。

所谓“面”是指该事物具有封闭的边界、确定的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这里特指古村落的整个建成区,即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文化传统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整体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基本风貌保持完好的古村落建成区。

目前,全国分二批已有36个类似的古村落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各省、市(县)级的历史文化各镇(村)则更多。历史文化名镇(村)是中国传统农业大国的历史文化产物,古村落之多,地域分布之广世界罕见,是农村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所在,是农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

“三维表面”是指该事物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边界比较模糊,在空间上可能是逐渐或连续变化的,突变只是个别的,如不规则的地形表面。这里特指村落建成区之外的与这个村落生产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耕作区和外部地理空间环境。这个空问环境不但与村落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其中也散落着许多古建筑、构筑物、古树名木等历史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1964年5月25日一31日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威尼斯宪章)。该宪章指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

因此,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呈点、线、面和三维表面的形态分布,点、线、面、三维表面构成了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个空间信息。有的村落只有点状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如只留下一两幢祠堂,其四周的历史空间已荡然无存。有的村落只有线状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如只留下一两条商业街。有的古村落则整体保存的比较完好。因此,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应园地制宜地进行分类、评估和保护,对不同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正确地处理保护和改造的关系,使农村规划、建设既有自己历史风貌特色,又有新农村的朝气和活力。

三、历史文化遗产的属性特征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客观遗存,具有历史性、物质性、社会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的本质特征,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产物。历史性首先表现的是时问性,特指过去时间里发生的事件或做的东西。现在发生的事件或完成的工程,不管有多伟大,都不能称其为文物。这是文物区别于其它物质的本质区别。

物质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客观存在性。任何一个历史文化遗产,都是以一种有形的遗存表现出来的,是客观存在的,一且失去了客观存在性,也就不能叫做文物了。因此,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其次,物质性表现为文物的人为性。城市、乡村的生态环境是人工化的物质环境,现存的绝大部分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的人工物质的遗存。因此它具有物质的人为性特点。另外物质性还表现为它的自然性,除了人工环境之外,城市、乡村依托自然环境而存在。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也不可能脱离自然生态环境而独立存在,而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古树名木等本身就是自然性的表现。

社会性主要表现为它的承载性。任何文物都承载着生产这一文物之初的人类需求,社会互动、社会管理和控制的信息,承载着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定历史过程,反映着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类活动的物化和见证。

文化性首先表现为它的创造性。历史文化遗产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文化的诞生和创造,是新的科学技术的伟大实践,许多历史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工艺品,它们的制造方法和水平,至今看来仍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准,因此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明。其次文化性表现为它的传承性。历史文化遗产一般都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它记载着当时先进科技文化的信息,它的遗存使得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经济性则首先表现在它自身的经济价值。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可以说每一件历史文化遗产都有一个衡量价值的尺度标准。虽然不能像一般商品一样进行流通和买卖,有些历史文化遗产更不可能以一个确切的价格来衡量,但客观上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其次经济性表现在它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能为人类经济建设服务,并通过第三产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四、历史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

(一)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系统的构成

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系统按区域的分布可分为两个子系统,即以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系统和以历史文化名镇(村)为核心的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系统。这两个子系统中按其物质所占空问的大小都可以分成点状历史文化遗产、线状历史文化遗产、面状历史文化遗产和三维表面状历史文化遗产,现把系统归纳如下:

(二)两大子系统的区别

1.规模上的区别。二大子系统相同类型的历史文物,首先在建筑体量上有较大的区别,其次是不同保护等级文物数量规模上的区别。大部分受保护的高等级历史文化遗产都处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系统中,仅从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名镇(村)数量看,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总共有101座,而部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只有36个。

2.质量上的区别。两大子系统相同类型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现出明显的质量上的区别。城市系统的质量一般都高于农村系统的质量。这不仅体现在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建造工艺水平的高低,还体现在文物主人生活质量上的质的区别。

3.所处的生态环境区别。城市各类历史文化遗产都处在一个大型的人工物质环境之中,相比之下其的自然生态环境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工业化、城市化的特征,更多地体现为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态环境。而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则更多地处于一种自然的生态环境之中。自然生态环境和各类历史文化遗产联系得更加紧密。表现出一种休戚相关的共存关系。

4.文化内涵的区别。农村系统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现出文化内涵的单一性。主要体现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内涵,而城市系统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现出文化的复杂性。它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要素信息。见证着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变迁。

五、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采取整体保护的原则,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注重保护性开发。通过开发利用,达到进一步保护的目的。

(一)点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点状历史文化遗产按保护的重要性分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类和改善类三大类。保护类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区别在于后者已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被各级政府确定为文保单位,而前者是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但尚未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改善类是属于应保留的一般性历史文化遗存。文物保护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类文化遗产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办法;改善类历史文化遗产以保存、修缮或复原外形、内部更新改造为主要手段。

(二)线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线状历史文化遗产按保护的重要性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区和改善区。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区别在于后者已通过法律程序得到了法律的保护,而前者是有一定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留得比较完整,但尚未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改善区是里面零星的分布着一些较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其空间环境关系也具有整体保留的价值,是整个村落历史空间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保护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区参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方法;改善区重点对空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及零星分布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改善。

(三)面状历史文化遗产——古村落建成区的保护

对建成区的保护应采取严格控制措施,严格保护现存的空间格局。严格保护古村落的整体风貌。严格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和特有的风俗习惯。

1.修旧如旧。对古建筑的修缮要实行保护性修缮,做到修旧如旧,即是濒临倒塌的房屋也尽量保护好内部主体构架,外部围护墙体修复应尽量恢复原来的古旧风貌。

2.修新如旧。对在原址重新修建的房子,在高度上尽量与周围建筑空间尺度相适宜;建筑风格应和古建筑相协调,包括色彩、门窗、立面风格等做到修新如1日。

3.不要随意改变街巷的空间格局。街巷的空间格局是古村落空间格局的最典型的反映,是古村落最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在街巷里的一些构筑物如过街楼、牌楼、轿厅等都是空间分隔的生动手笔,也是古村落空间最美的表现,要切实加以保护。

4.加强生活设施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依宅生,宅依人存”,“人宅相扶”。一旦古建筑投有人的居住,就失去了灵气,就会慢慢败落。因此。再旧的房子,也希望有人住、有人管、有人修,关键是加强旧住宅生活设施的改造。旧房子只要加以改造,仍然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要求,满足现代人物质文明的需要。

5.开辟新区,保护古村。随着古村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加,古村落空间肯定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也必须跟进。因此,在保护古村落的原则下。开辟新区,将新居住区和旅游服务设施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功能上相衔接,空间上有过渡,使古村落新区和老区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四)三维表面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1.建成区耕植区的改造与保护

这个区域是古村落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环境,是生活在这个空间里的人创造生活、改造生活,寄托着无限美好希望的地理空间场所。同时也是整个村落人刨造文明,进行文化交流的最主要的空问环境。因此,在这个空间中,除了耕地之外,还会有很多庙宇、祭坛、凉亭、宝塔及弥补风水不足的建筑、构筑物(如上水口、下水口等处的构筑物和建筑物)。这是古村落和周围自然山体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是构成整个村落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地带。

①加强这个区域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缮和保护。许多庙宇、祭坛、凉亭、宝塔等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已濒临倒塌,但不要随意拆迁,那些还留存的建筑物、构筑物要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修缮。

②加强这个区域的环境整治。在耕作区往往会有许多茅厕、粪坑等与农作有关的构筑物。有机肥尽管是农作的主要肥料,但对于历史保护区和以旅游开发为主体经济的古村落。拆除这些设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现代的复合肥完全可以代替有机肥,或者把粪坑进行地埋处理,采用化粪池的技术方法进行改造。

③保护耕作区原生态的地形地貌。耕作区原生态地形地貌的保护,关键是农田不要园田化,水渠、水沟只作疏通,不要硬化处理。已主要从事旅游业为主的古村落更不能把这些耕地进行抛荒。因为农耕文化是古村落世代最具生命力的活文化。应世代相传,形成古村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自然生态区的保护

自然生态区的保护,以不改变自然山水、空闻格局为原则。

①山体实行封山育林,加强自然植物多样性和动物多样性保护,防止泥土流失;尤其对古树名木要进行登记造册、动态跟踪。对因遭矿石挖掘或因自然崩塌而造成破坏的山体要实行人工保护和培育措施,使之恢复自然生态的生命力。

②加强自然地质灾害的监测,如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对自然地质灾害要进行全面调查,一旦发现,必须采取地质保护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③加强水体的疏浚、加固、拓宽、改造。对于流经保护区的溪流,原则上不改变其河床的位置。但对易造成山洪隐患的地段,要实行拓宽改造,采取加高、加固措施。在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古桥的保护,加强古石坎的保护,加强具有造景功能的堤坝保护,加强两岸古树名木的保护。

(五)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1.风俗习惯的继承和发扬

风俗习惯主要包括“吃、穿、住、行”等习惯,它是儒家文化在礼俗层次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以“礼、乐”为核心内容。叭‘吃”主要反映地方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穿”主要反映地方的服饰特色和衣料的特殊制作工艺;“住”主要反映地方的房屋建筑风格。包括建筑形制、建筑装饰、建筑结构、建筑色彩、建筑立面、建筑材料等,是地方特色最具形象化的表现;“行”则主要表现在村落的各种节日活动,中国民间有“七时八节”的节日活动之说,其中尤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现在又增加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各种节日里的不同纪念活动构成了礼俗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些活动雅俗共赏,内容健康,营造出“诗、乐、礼、孝、义、忠、信”的环境氛围和文化精神,是构成现代农村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2.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发扬,开发旅游产品

中国自有文明史,便有手工艺的痕迹。据《礼记-曲礼下》所载,在商朝,王室中已有“六工”,即“天子之六工,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至周代已由原先之“六工”发展到“八材“、“八艺”,实现了从“工”到“艺”的升华。随着时展技术进步,工种越分越细,艺术水平越做越高,到宋代,官府手工场文思院所辖工种已有四十二作之多。

这些工艺技术从宫廷走向民闯,并在不同地域成流成派,自成一体。共同构成了记录中华文明史的手工艺艺术宝库。而这些手工艺一般世代相传,在某些地域成为了一大产业,零散的手工艺家也多以手艺为生。因此,手工艺不但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更是中国产业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艺,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应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并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世代传存下去。

第3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为了认真具体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决定》精神,我镇在《决定》下发的第二天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所有班子成员及所站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协调督导组,具体负责“五新一好”的组织实施。与此同时,镇还下派九个工作组,深入到全镇各村组,加大宣传讲力度,并与村组干部一道协同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了进一步加快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各协调督导组应及时制定了车头镇“五新一好”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工作重要干事日程,纳入车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

二、强化村镇规划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在已完成镇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又着手编制省道沿线的三排、车头、跃进、官溪以及村道旁边的龙头、水西的中心村规划,确保明年之前完成辖区内所有村庄的规划工作。同时,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工作。我们拟定了加强村镇管理的十条工作细则,严格按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完成规划编制的村落,一律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现在着手筹建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同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的热情,以求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在建筑形式上,力求实用性、多样化,结合各村的特点,既可生态庄园式、农村社区式,也可分散村落式,城效集中式。目前,已初见成效。

三、培植主导产业

结合车头山多田少的镇情、村情。近几年来,我镇在农来产业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实施“山上再造”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行“15843”果业生态开发模式,目前我镇已形成了独立岽、乘龙山、官边山三年万亩无公害脐橙基地,拥有全省闻名的大棚无土基质栽培西甜瓜,全镇已有果业面积亩,大棚西甜瓜面积亩,全镇户农民已有户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园。

四、提高农民素质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竟争能力和自主民展能力,我镇大力实施“3+10”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镇党校、果业协会、县职来技校三年培训阵地,强化镇村干部等三支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每个班子资助1名以上农函大学员,每名镇干部资助1名以上贫困学生,每位干部掌握电脑初级操作,每位镇村干部抓好一块10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等10项服务,强化对农民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能技能的培训。目前全镇举办农业知识讲座,220期(次),培训果、瓜农26000人(次),80%以上的农民已基本掌握了一门以上的瓜果实用技术。

五、壮大新经济组织

按照“先运行、多扶持技,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我镇切实培育、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我镇果业协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目前会员已民展到928名,大棚瓜菜合作社社员68名。协会内有完善的章程,,成立了修剪、嫁接队、营销公司、病虫害研究会、经纪人协会等7个专业服务队伍。本着“而不包办而不包揽”方针,镇里强化对协会的阵地建设,配备了办公培训用房,添置了电脑、电视、vcd等电教设备,解决了村组果技员工资待遇,协会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经常化民展轨道。与此同时,我镇成功探索了一条加强协会党建工作的新路,通过开展“三带三比”(党员带会员、大户带小户、富裕户带贫困户;比技能、比民展、比奉献)活动,增强了协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镇还拓宽党员发展渠道,把协会中的产业能人,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已有17名会员(其中女性6名)被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

六、塑造农村新风貌

在塑造新风貌工作中,我镇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力实施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工程。在“三清三改”工作中,我镇。在实施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工程工作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镇涉及8个村的12条村道硬化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可望在短期内解决。

第4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对吸纳和转移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信息可知,我国的耕地面积已迫近18亿亩的红线,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13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3%。尽管农业人口在逐年下降,但人多地少的现实仍然存在,这使得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城镇化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使广大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并且,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便弥补了这一旺盛的需求,这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了共赢。

城镇化通过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推移,扩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要素需求范围,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使某些产业不断向农村周边地区转移,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及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城镇化程度越高,打破固有的农业传统格局的速度就越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越快,这就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不仅如此,城镇化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更多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对转变农村生活方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农民可以分享城市的文明,感受文化的多元,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的动力与补充

党的十八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规划未来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指导思想,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和必要补充,更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如何用稀缺的耕地养活13亿人口,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并且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需要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大机械生产以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将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就又使得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了本就过剩的农业人口,也就加快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然而大、中城市的承载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大量流动人口的需求,所以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向城镇转移,这也就催促了城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农民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由“靠力气吃饭”转向“靠技术吃饭”,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的必要补充。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发挥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农产品,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其次,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愈加明显。据测算,到2016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劳动力比例将达到50%。并且,农村留守人员也呈上升态势。这些留守人员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他们往往都或主动或被动地留在农村,尤其是一些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故土难离的情结使他们不愿意离开生活的热土。如何让这些农民和留守人员过上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村生活,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最后,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举家搬迁到城里,农业耕作缺乏充足劳动力,导致许多耕地撂荒、农村住宅废弃、田园荒芜。如何改善农村荒芜、废弃的景象,也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城镇化的建设,更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只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理想。

第5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和谐 村镇建设 文化 作用

一、和谐的涵义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

二、和谐在村镇建设中的作用

(一)村镇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解决好“三农”问题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村镇和谐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要求,加快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农村是各种观点比较落后,特别是宿命论、有神论等思想和观点,所以一些门徒会、中功等势力往往趁虚而入,走村串户,宣传反动思想,蛊惑人心,扰乱社会,所有这些都会削弱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加强村镇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二)和谐在村镇建设中的作用

1.和谐建设的思想导向作用

每个社会的发展,都需要通过建设一定的文化。构建和谐村镇同样需要通过村镇和谐建设为其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正确的思想能够激励全体村民团结奋斗,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精神动力。没有正确的思想导向,没有思想上的和谐,就难以形成村镇区域内的社会凝聚力,也就无法实现村镇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亿万农民共同的伟大事业。

2.和谐建设的价值引领作用

在任何社会中,只有确立和培育和谐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统一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从而才能使人们在行动上保持一致,使社会和谐发展。在当代中国,由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转型,在原有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逐渐消解的同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却没有完全形成,从而产生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变革中的某种断裂状态。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入,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

3.和谐建设的道德规范作用

和谐建设中道德规范具有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育和谐的道德风尚的作用。形成共同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相适应的道德水准,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村镇和谐建设同样具有道德规范作用。村镇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道德规范,可以引导村镇居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文明乡风,为和谐村镇建设提供坚强的道德支撑。

4.和谐建设的动力作用

和谐村镇的建设,主要表现在:通过正面引导和正面教育,形成村镇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通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成村镇优美丰富的文化生活环境,倡导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形成村镇求知奋进的环境。村镇和谐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和谐化在和谐村镇建设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为和谐村镇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智力支持。

三、加强村镇和谐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政府对村镇和谐文化的认识

要提高政府对村镇和谐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政府的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村镇和谐文化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村镇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村镇和谐经济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和谐村镇应该是经济和谐、政治和谐与文化和谐的村镇。村镇领导干部,在当前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要全面、完整、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相互关系,既要看到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性地位和作用,肯定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又要充分发挥思想文化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看到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并能为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加大对村镇和谐建设的资金投入

发展村镇和谐必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打破政府统包统管、单一投入办文化的模式,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发展村镇和谐文化建设的多元投资体系。国家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村镇和谐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用于村镇和村的比例,而且要提高财政资金在村镇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要建立村镇和谐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村镇和谐文化建设,投资农村文化产业。

(三)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繁荣, 我们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 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贯彻落实好现有文化经济政策的同时, 要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 调动全社会力量, 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 扩大公

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适当提高用于村镇的比例, 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村镇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第6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村镇规划;作用;对策

新农村即乡村(村镇),它包括建制镇、乡以及村庄。早在20世纪中期,我国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再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议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虽然提法一样,但内涵更为丰富与全面,同时,提出了新农村的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进行。显然,新农村的建设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物质方面的建设,而是建设与管理、政治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的全方位的建设。而村镇规划体系作为指导新农村规划的依据,不仅包含了法规标准、相关政策,同样还包含了规划编制与技术方法等内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村镇体系趋于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不仅使村镇规划走上有法可依的道路,同样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的到来,促使我们用区域整体发展的眼光来关注新农村的规划,改变以往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模式。

一、我国村镇规划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村镇体系为镇总体规划的内容,是村镇体系的一部分。然而,专门针对镇域镇村体系研究较少,其中对于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主要研究了影响我国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要素,提出了我国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规划标准建议的原则、体系规模的分级,在人口方面的建议标准规模规划的相关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我国不同地区小城镇镇域镇村体系层次的分级标准和村庄规模的合理化指标,并论述了我国不同地区区域村镇体系性质的界定和村镇体系组织结构的主流模式。我国村镇规划工作整体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规划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

在规划过程中,一些村镇规划没有标准的编制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极不适应。

1.2编制的规划质量相对较差

编制规划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编制乡、镇域总体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时,在空间上,缺乏区域的、整体的观点,存在就村镇论村镇的现象;在时间上,对规划的动态连续性把握不够,规划缺少应有的弹性;规划文本和图纸较简单,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村镇规划在与上一层次的规划衔接方面存在不协调,或缺少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的指导。

二、新农村规划与村镇体系矛盾的分析

2.1与镇域、村镇体系划分

依据矛盾的产生,分析指出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只要有:一是乡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空间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镇域内既存在一个中心也存在多个中心,这就使只存在一个乡镇村体系的,不能适应因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行政级别方面出现明显的不合理性,难以适应新农村规划实践的需要;二是对新农村规划实践与镇域镇村体系层次结构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诸多问题,特别是与城镇化目标相违背,不能引导农村城镇化,而建设新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它需要规划先行,这就导致了新农村规划与镇域镇村体系层次结构的矛盾。

2.2村镇规划中村镇矛盾的解决思路

首先,针对镇域镇村体系空间呈现多中心的情况,对具有支持乡村腹地作用的村镇进行明确定位,建议将其规划标准提升到镇区的高度,促进城镇化,并对这类村镇的选取提出可行性的评定标准;其次,针对中心村存在的诸多问题,对镇域镇村体系的层次结构进行优化,提出层次结构由镇区及村庄组成的构想,并建议选择一批具有乡村腹地作用的村庄与集镇作为副中心,进行重点建设,从均衡发展走向重点建设;再次,在总结上述两个矛盾的基础上,对新农村规划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最后,上诉两个矛盾看似独立,却存在内在的联系,镇域镇村体系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其自身处于不断的组织与再组织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其划分依据还是层次结构的组成,均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我国现有国情,选择适用于各区域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矛盾,和谐发展。

2.3我国乡村建设的经典范例

在我国,存在节地效果不明显、物业管理观念淡薄、农民市民化进展缓慢等问题,农村居民对居住地选择的优先次序大致为本村―城镇―农村集中居民点,农民对于迁村并点的认同度很低。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现有政策下,农民居民点归并到新的居民点在实际推行中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如农民即使搬到中心村,也不愿意放弃老宅,土地集约化难以实现,宅基地复垦困难等诸多问题。从上述的实践经验来看,人们己经开始对中心村建设进行反思,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最早开始进行中心村建设实践的区域,但对大都市边缘山区的中心村建设情况缺乏研究。

三、构建新型村镇体系的必要性

3.1构建新型村镇体系,目的在于避免犯西方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错误。

西方国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先集中、后分散、再城乡一体化的三部曲,为此西方发达国家曾经为城市中心的复兴付出巨大代价。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完全可以避免先集中、后疏散的曲折发展过程,应当建立以区域综合发展为基础的城镇化模式,在区域范围内合理配置城、镇、村,构建高效的城乡一体化体系。

3.2我国面临解决农民就业难的问题

有选择的发展一批具有潜力的村庄、传统集市所在地,实现一部分农民就地或就近转移。总之,村镇体系应当以区域综合发展为基础,构建强有力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各个节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村镇规划体系作为城镇体系的延伸,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系统。由于村镇体系不仅对新农村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政府公共财政的投放。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因此,构建合理的镇域镇村体系,不仅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更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年庆,吴国玺.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521-524.

[2]申建勤,王利娅. 关于我国村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12.

[3]陈永林,陈晓强. 新农村建设对赣南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J]. 农业考古,2007,06:227-229.

第7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村镇规划;收费;环卫

1 前言

当前,国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跳出农业抓农业。2003年6月,浙江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冶”工程,提出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改变。为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保证农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上一个新台阶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个政策的指引下,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犹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但由此产生的村镇规划设计问题也就显现出来,这些问胚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规划技术界的高度重视。

2 存在的问题

(一)村镇规划理论体系没有形成  目前,我国广大乡村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这恢复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二十年的建设实践中,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干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村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应用的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和乡镇域总体规划,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因此,村镇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村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二)村镇规划收费无依据

在村镇规划收费方面,国家没有一个收费标准,在很多情况下要参照城市规划收费标准,这给组织编制规划单位的付费和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都造成一定困难。更为一些不重视规划的单位蓄意压低规划收费价格创造了条件,这是非常不尊重规划技术人员创造性技术劳动的一种倾向,长期发展下去,对村镇规划技术队伍的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也影响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对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视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村镇规划技术规范、标准缺乏

村镇规划目前只有一个国家标准,即《村镇规划标准》,(以下简称 标准),该标准从制定的针对性和内容上看,其技术规定是应用于村镇建设规划的。从规划实践上看,小城镇总体规划也可应用此《标准》,从目前实践情况看,急需加快村镇规划各类标准与规范的编制工作。

3 解决的对策

(一)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村镇规划理论体系

当前,在理论上需解决的是:村镇规划是否应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如果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它应具有哪些层次的规划?各层次规划重点是什么?主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主要技术内容是什么?何时和如何制定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它们与城市规划相关内容有哪些区别?某些相关行业标准能否在村镇规划上运用与如何运用等?

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来回答这些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村镇规划理论体系。

(二)完善村镇规划设计收费

要完善村镇规划设计收费,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引起足够重视,抓紧时间研究相关的收费标准,制定出合理的收费标准后及时的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施标准。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标准,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收费。

(三)《村镇规划标准》尚应进行补充和完善

1、标准应明确规定建设规划期限。

标准要求在建设规划上明确表示各项建筑及用地布局和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绿化、竖向设计等内容,这个内容要求几乎达到了城市规划中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但是规划期限都大大长于城市详细规划期限,为10—20年,在这么长的期限内任何人也难以预见到如此详细的建设计划和规模。因此,有理由对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产生疑问,这样作出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必然缺乏灵活性。

2、充实环卫规划方面的内容。

目前在许多集镇特别是建制镇设有专门的环卫队伍对城镇进行环卫保洁工作,而且这项工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今后其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工作必将逐渐正式落实到政府工作计划中去。但是,在实践中,环卫工作尚存在如机构设置、人员和相关机械、工具不足。垃圾储运,中转用地不明确;垃圾不分类难以回收利用,浪费资源;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址不明等诸多问题。环境卫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居住与生活环境水平,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应将环卫规划纳入《村镇规划标准》中去,以利环卫工作正常开展,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 充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目前,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广大乡镇,由于城市中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村镇建设环保问题突出,其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十分紧迫的任务。村镇如何避免或减小各种污染带来的长期危害,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应列入《标准》中去,加以强制性控制。

4 充实防灾规划方面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震区范围广大,涉及人口众多,对防范地震灾害及震后灾害问题必须重视。由于我国广大乡村居民生活的燃料结构主要是以农作物秸秆、柴、草等为主,相当数量地区农民的建筑为木质等易燃物质组成.农村火灾问题突出。因此,村镇防火规划问题应列入《村镇规划标准》中去,通过规划最大限度减小火灾的危险性和减少损失。

5 充实集中供热规划方面的内容。

我国北方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虽然广大乡村由于经济原因.近期很难实行集中供热,但是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较多的小城镇近期已建有相当多的多层公共建筑和多层住宅,而且这种趋势代表了夸后的建设方向。我们必须对村镇集中供热问题拿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因此,集中供热规划应列入《村镇规划标准》中去。

6 充实有线电视、数字电视规划内容。

目前,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系统已进入广大乡镇,为便于其合理地进行建设布局,应在《村镇规划标准》中充实有线电视,数字电视规划内容。

7 调整道路规划技术指标。

目前,机动交通运输工具在广大村镇已是非常普遍,大型和较大型的运输车辆所占的比例也逐渐提高。而这些较大型的车辆需要较大的拐弯半径。《村镇规划标准》中四级道路只有3.5米宽的路面部分,没有红线宽度控制,这样较大型车辆难以进入宅院内。由于目前农民多为个体经营,如果车辆不能进入宅院内,安全保管则成了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此一级路的宽度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详细研究论证和加以调整。

第8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乡镇文化队伍建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丰富乡镇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生动体现。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乡镇文化建设十分重视,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纵观乡镇文化队伍建设现状仍不容乐观。为此,笔者近期对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现状:阵地犹在但名存实亡

一直以来,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的主体,在继承文化成果、教育娱乐群众、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农村文化站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

1.经费投入不足,作用难发挥。由于受到财力限制,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难以落实,造成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贫血”,乡镇文化站也陷入了无钱办事的尴尬局面。

2.文化场所萎缩,活动难开展。文化阵地场所被侵吞、挤占现象十分突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的场所被作为了其他站所的办公室,过去的电影院如今变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在全市虽然都成立了文化站,但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无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人文历史论文人文历史论文,无法正常开展活动。

3.基础设施简陋,阵地难巩固。一些乡镇对文化站经费投入微乎其微,致使文化设施陈旧简陋,没有文艺演出队伍、没有图书阅览室、没有开展文体活动必须的器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当一部分文化站成为“空壳”。

4.体制存在敝端,队伍难稳定。许多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成为乡政府的机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差,举办的文体活动形式单一,根本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发展方向:乡镇文化站建设要做到“五个创新”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活跃农民群众生活的重要阵地和纽带。目前,我市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发展还不是很平衡,客观上还存在着体制不顺、设施落后、人员欠缺、投入不足等困难。要走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困境,亟需做到“五个创新”中国论文网核心期刊。

一是创新文化观念。要从“找政府”的计划经济旧观念逐步向“找市场”的市场经济新观念转变;由习惯于“等靠要”的旧观念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观念转变;由单纯服务型文化向经营服务型文化转变;文化功能从单纯娱乐向全面提高群众素质转变;文化活动方式从单纯的欣赏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变。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同步发展的,是可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

二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首先是对乡镇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并保证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名财政全额拨款的干部编制。其次是配齐、配全文化站工作人员,不留空白点。对文化站人员建立进入机制,设置进入门槛,对新进入文化站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第三是深化文化站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人才“能进能出”机制。第四是从有利于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实际出发,对当前乡镇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探索性改革。

三是创新文化建设机制。实践证明,农村文化建设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来维系发展的路子是很艰难的,应该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式,按照“政府支持、培养主体、市场运作、增强活力”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路,走“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之路,让政府与民间“两条腿走路办文化”。政府每年对乡镇文化站投入一定的公益事业经费,用于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比赛等,将“以钱养人”变成“以钱养事”。使文化站走向市场,走“以文养文、自我发展”之路,变“伸手要钱”为“服务挣钱”,由过去单向接受政府投资组织文化活动,转变为争取多渠道投资。这样,一方面拓宽了文化站的功能和生存空间,保持基层文化建设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并减轻财政负担。同时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吸引民间艺术团体参与各类活动,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另外,还要建立起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使文化公共产品向农村倾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四是创新文化工作思路。乡镇文化建设要以培育特色文化为重点。有特色才能有优势,有优势才能打出品牌。有优势、有品牌才能促进乡镇文化站的巩固和发展,特色文化要靠挖掘,要靠培育。一是要挖掘区域性的文化资源,扬长避短,保护其发展;二是要通过评选特色文化乡镇、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活动、特色文化家庭等来发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三是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镇、村来推进和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通过这些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有声有色的活动,来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展示其文化站的魅力人文历史论文人文历史论文,促进乡镇文化站的建设。

五是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及内容。要切实改变过去文化活动仅满足于“四菜一汤”(吹拉弹唱和读报)的陈旧模式,要善于抓住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条件,立足于基层,着眼于群众参与,注重在群文活动的内容、形式、手段、方法上创新。

三、出路:乡镇文化站改革的思路和设想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文化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乡镇文化站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建好乡镇文化站,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笔者经过调查和思考,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政府投入,解决“根”的问题。

乡镇文化站陷入困境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认识不到位,缺乏资金投入。乡镇文化站建设虽然每年都列入政府预算盘子,而实际情况是只有活动的临时经费,没有运转的日常经费,缺乏必要的活动设施。以止马镇综合文化站为例,由于缺乏投入,文化站年久失修,活动设备设施缺乏,文化站几乎陷于瘫痪,根本无法组织活动。所以,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首先要解决领导认识问题,只有领导认识到位,资金投入到位,设施添置到位,才能点对穴位,一通百通,使文化站“活”起来。

2、整合人才资源,解决“人”的问题

文艺人才是乡镇文化站的灵魂,必须培养一批多才多艺的文艺骨干充实文化舞台。现在,乡镇工作人员少,工作压力大,不少人都身兼数职,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也不例外,多数都被统筹它用,不是被改行,就是“打杂”,本职工作投入的精力无法保证。因此,解决工作人员问题,首先,要配齐配强文化站工作人员。对有志于文化事业的现有文化站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对新进入人员设置必要的进入门槛,开展技能培训,具备相应素质,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其次,要保证工作人员投放精力。在提供文化场所设施的情况下,让文化站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学本行、干本行、管本行,切实管理好文化站人文历史论文人文历史论文,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再次,要打造一支特色文艺宣传队伍。挖掘具有乡土特色的文艺资源,依托乡镇中、小学校和乡镇文化站,着力培养一批扎根乡土的民间文艺骨干,立足乡土开展文艺创作和表演活动。

3、改革管理机制,解决“活”的问题

现在,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属地管理”的原则,人、财、物、事等方面工作都归属所在乡镇政府统管中国论文网核心期刊。现在,不少乡镇领导认为文化工作是“虚”的,看不到直接效益,因而,对文化工作不重视,乡镇文化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支持。要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管理,必须理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机制,按照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一是要加强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党委、政府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为契机,用好上级补助,配套相应资金,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和进度,精心组织建设,添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有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二是要深化文化站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机制。乡镇文化站站长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动态考核,并将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资与业绩挂钩,考核发放,调动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理顺文化站管理机制。从有利于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实际出发,将目前文化站实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改为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文化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实行垂直领导,对人、财、物、事进行集中管理。同时要重视并落实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逐步理顺人事、编制、职称、工资等方面的关系,消除后顾之忧。

4、提高活动质量,解决“乐”的问题

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乐的精神需求。目前,乡村农民文化生活方式是白天外出务工务农,晚上以看电视为主,不少人偏爱打牌或打麻将,农村娱乐活动匮乏,形式单一,致使文化、黑色文化、封建迷信等滋生暗流,影响了社会风气,农民群众呼唤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当前,解决农民群众乐的问题:一是要精心组织创作和表演。贴近农民群众、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村实际,创作和表演一系列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题材的文艺节目,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业余自愿、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全面开展家庭文化、村镇文化、乡企文化、文化中心户的创建活动,对接好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三是着力破解农村文化“四难”。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广播电视等文化下乡活动,特别是要加快农村光纤联网的进度,扩大联网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农民能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四是进一步拓展文化站的服务功能。乡镇文化站在发挥图书阅览、电影放映、娱乐等基础功能的前提下,还可拓展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呼应群众需求的功能项目,如文艺沙龙、科普展览、歌舞厅、电脑上网和乒乓球、台球、羽毛球等娱乐体育项目。在此基础上人文历史论文人文历史论文,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5、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生”的问题

如果农村文化建设单纯依靠政府大包大揽,一方面政府经济压力大,难以承受,管不好也管不了,一方面文化站工作人员积极性差,创作源泉枯竭,失去竞争力。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来维系发展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应该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式,按照“政府支持、培养主体、市场运作、增强活力”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路,走“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之路,让政府与民间“两条腿走路办文化”,即文化站与政府脱钩,让其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每年对乡镇文化站投入一定的公益事业经费,用于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参加县以上文艺演出、比赛等,将“以钱养人”变成“以钱养事”。使文化站走向市场,走“以文养文,自我发展”之路,变“伸手要钱”为“服务挣钱”,一方面,可以拓宽文化站的功能和生存空间,保持基层文化建设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促使其改进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并减轻财政负担。

第9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乡镇 图书馆 新农村建设 作用

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镇图书馆可以有效推动和谐农村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进程与建设速度。同时,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分支,乡镇图书馆是实行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设施,调动农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农村浓郁的文化氛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乡镇图书馆可以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提供更为快捷的信息服务,进而实现新农村建设。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研究乡镇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镇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信息作用。图书馆是知识储存与文明传承的主要方式,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渐丰富和多样,作为人类知识沉淀的结晶,具有无法取代信息功能。在这一思路延伸下,乡镇图书馆作为农村信息资源核心,以各种类型文献信息为平台,为农村生产、生活等内容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在实际运行中,这种信息依据不仅包含印刷纸质产品,还涉及到音像产品、网络信息产品、电子产品等内容,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为农村继续教育事业提供重要保障和依托。对此,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起到重要的教育职能、服务职能以及文化职能。

(二)文化作用。实现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农村文化特色为基础,而乡镇图书馆可以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我国具有庞大的文化资源体系,其民族多样性与地域的复杂性形成了各个地区庞大的文化资源,并散步在我国的各个地区中。作为文化财产的一部分,农村文化可以借助乡镇图书馆的形式得以传承与发展,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新农村,进而促进农村的长久健康发展。从另一方面上看,乡镇图书馆可以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技能力,尽可能缩短城乡文化差异,消除二者的隔阂,将朴实农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以实现城乡文化的共同发展。

(三)工具作用。党的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乡镇图书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肩负着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首先,乡镇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出自身使用性和工具性,在调研农民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收藏和知识传播等特点,做好文献信息管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所需的知识资源。其次,乡镇图书馆拓展农民获取知识的渠道,建立参考咨询平台,可以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技能和知识,并应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提高农村整体生产水平,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发挥乡镇图书馆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规划方案,加大宣传力度。乡镇图书馆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对农民思想意识和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出乡镇图书馆的作用,相关政府部门要做好乡镇图书馆规划工作和宣传工作,进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将图书馆乡镇工作划分到农村整体规划中,重视乡镇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并将规划方案进行细分,落实到各级政府单位和基层工作人员中,实现乡镇图书馆规划方案的落实。其次,制定地方性信息服务政策,将乡镇图书馆建设事业划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政保障,促进乡镇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最后,加强乡镇图书馆宣传工作,使得广大农民群众对图书馆形成初步认知,提高农民对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关注度,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乡镇图书馆建设管理中,进而发挥出乡镇图书馆的功能。

(二)做好经费筹措,加大投资力度。在乡镇图书馆经费筹措方面,一方面可以采用众筹方式,发动群众进行筹资办馆,根据当地农村人口明确图书馆规模,并做好建馆预算,现有政府出资,不足的由群众进行筹资补齐,充分体现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企业投资办馆。在相对较为发达乡镇地区,可以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投资办馆,或者是企业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图书馆可以为企业员工进行自主培训,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的自我优化,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水平和运行效率,促进乡镇图书馆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为政府投资有限弥补不足,政府可以与当地企业形成合同合作,予以企I运营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而实现双赢格局。

(三)优化管理方式,提高运行效率。为了发挥出乡镇图书馆的作用和优势,可以实行分层次管理方式,建立图书中转站,提高乡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各个乡镇图书馆可以定期进行图书调配,实现资源共享,文献数量与类型要根据当地图书馆实际供应需求而定,将农村文化特色融入到图书中转站中,使其可以充分体现出农村文化与民俗风情,形成乡镇图书馆特色,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同时,要建立乡镇图书馆业务辅导机构,规模较大的乡镇图书馆可对综合实力较弱的图书馆进行辅导,优化图书馆管理结构,完善管理制度,进而提高乡镇图书馆规范化与服务化。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乡镇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从信息、文化、工具等方面论述乡镇图书馆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提出制定规划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经费筹措,加大投资力度、优化管理方式,提高运行效率等有效措施,不断优化乡镇图书馆的管理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而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发挥出乡镇图书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瑜.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图书馆建设[D].湘潭

大学,2014.

[2]黄招玲.论乡镇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6,33:48-49.

[3]张思杰.浅谈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A].

《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