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精选(九篇)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

第1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应用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241-0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独特技能的专业性人才,更需要的是有较高思想理念的全方位人才,如果一个人只有专业性技能,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他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立足和发展。现在我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主要还是在学校开展,因此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特别是招收应用本科的高校应该根据应用本科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一、应用本科生政治思想教育个性化培养的意义

在我国的传统的教育体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所用课时较少,课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比较单调,忽略了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现在应用本科生大多都是90后,主张个性发展,思想活跃以及自主意识非常强,学习理念个性化,不再单单重视那些考研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而更加重视对自己专业技能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用本科高校特别是生源有中职毕业生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个性化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社会单位以及公众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这种评价体系是相对于学校的评价体系而言的,是一个第三方的评价体系。现在我国的应用本科学生步入社会上工作的时间相对于学术性的本科学生要早一些,所以当他们在企业工作实习的时候,通过建立那些企业公司以及公众舆论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总体水平,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很好地发现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模式开展过程中的众多问题,从而可以找到有效的科学的解决方法,这样通过大学生、高校以及社会上的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我国现在的社会道德素质水平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始终处于提升的状态,这种现象不是很理想,为了解决这个严峻的问题,就必须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本科高校发展的需要。这样本科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按照这个体系,充分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才能培养出不受市场经济影响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大学生。同时也可以非常科学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保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最后实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的最终目标。

3.个性化培养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在高校的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在应用本科生四年大学生活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和学生的接触是最多的,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生活理念、人格特点、心理以及兴趣等。应用本科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相对于学术性的本科生较低,特别是中职升本科的学生,对辅导员的依赖心理比较强,辅导员对他们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他们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辅导员在应用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所以引导辅导员参与到应用本科,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他就是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它的评价效能性,最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

4.有利于解决应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高校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评价体制建立的基础是传统的教育体系,没有与时俱进地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所以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针对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应用本科生,还没有找到一些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所以应用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对学生思想政治评价体制中的众多棘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不断地推动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这样既符合了现在的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究的重要内容

在现有教育体系逐渐完善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之前教育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地思考研究,认识到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思想的多元化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个性化培养,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建立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构建符合应用本科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政治理论素质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1.研究评价的发展基础

探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础是反映评价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价值关系的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也是应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要求,这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原则性起决定作用的。在这个思想政治的评价体系当中,要坚持以应用本科学生作为基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样才会更加有效地发挥这个评价体系的最大的作用和效果,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2.研究完善评价理论体系

对于应用本科生的道德思想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需要经过多方面思考和借鉴的,这个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对于每一个应用本科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他直接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工作,所以它的评价结果一定要科学严谨,这样就需要建立雄厚的理论基础。评价的体系要建立科学的多样性的评价标准,提高质量评价的参与度以及提高学生能力的评价功能,这种评价体制的建立必须还要坚持和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制定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现实的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实践,发现其中的问题,解决其中的问题,从而实现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3.研究个性化培养的评价模式

应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成果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对应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评价不单单是看最后的目标是否实现,还应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过程进行监控,把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评价模式的建立要体现量的分析与定性的结合、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的兼顾、相对性和决定性相统一的原则。

4.研究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原则和方法

应用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必须符合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方向,同时也要考虑到每一个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实的实际情况。在建立的时候要顾及学生的思想素质能力的水平和差异,以及这个体系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这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必须有合理科学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坚持多元化的理论观点,全面地考虑,最后促进这个模式建立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应用型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建立的要求

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学校要准确把握应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调整和机遇,认真分析和科学探索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个性化教育道路来。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一直所坚持的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它具有很高的时代性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完善的关于应用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现在的时代社会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坚持创新。

2.坚持科学性、实效性以及目的性的导向

每一个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有明确的科学导向,这样才会更好地帮助工作的开展,同样高校对于应用型的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培养也必须具有科学的导向,这就必须坚持科学性、实效性以及目的性的导向,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

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学生是每一个高校的教育主体,所以高校的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是离不开学生的,同样的道理,关于应用型的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这样就会更加结合实际,制定出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模式,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个性化培养的水平。

4.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完美结合

现在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过于形式化,他们拥有理论的模式,但是没有付诸实践,有的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却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这样做的结果距离建立一种模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需要进行很好地结合,建立一个符合应用本科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

四、总结

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是现在我国应用本科学生存在的客观问题,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相信经过应用本科学校的努力,有相关的教育部门给予的大力支持,一个实用的应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会逐渐地建立和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孔超.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第2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年,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科体系中开始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基本同步的,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梳理建设历程、分析发展原因和总结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简要历程

 

    .思想政治教育(—)

    设置本科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奇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年月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指出“: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教育部于年连续发出三个文件,布置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本科班、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的工作。年正式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全国首批办学点共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几年本科层次的办学经历、经验积累以及社会需求,党中央、教育部、各高等学校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可以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年月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军事学一级学科中增设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年全国所高等院校获准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年学科评议组正式通过相关学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许征帆教授开始领衔挂靠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博士生。这是全国首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专家组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进行调研,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综合评估。准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调研组建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博士点。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新目录的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代码为。

    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全国只有三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清华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科层次的政治教育(师范)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师范与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既可授法学学位、也可授教育学学位。从此,形成了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上的不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年月日的学位【】号文件指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从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得到统一。年月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共包括个二级学科。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个、硕士点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个,思想政治教育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二级学科硕士点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个,思想政治教育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点大约个。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年间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今后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党中央高度重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一,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将思想政治

    

教育学科特事特办、重点扶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中央,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颁布了中央号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特事特办原则。从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到年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年批准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都是中央文件决定的,无一不是特事特办,没有其他如何一个学科享有这样的规格;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其中,在设立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定和要求等,都是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具体举措。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重点扶持得以落实。教育部先后由政教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等一个甚至两个司局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各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也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这一学科和专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幸运之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一,设置、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事业需要确保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克服和清除各种消极落后现象和不良社会思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与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依托和支撑。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宣传与传播,需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了这一重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果为此提供了理论、原则、思路与方法。

   .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家学者是个广义的概念。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等学校的很多相关领导同志,他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有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专家学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辛勤努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仁申请和完成了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出版了众多著作与教材,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包括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奖励;在学科理论创新、完善学科体系、学位点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第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及学术委员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以及沟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团结队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会在、教育部领导下,年月在上海成立。至今已拥有个省区市、军队院校系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体会员个。研究会举办学术会议、举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专著与论文的评奖、出版论文集、创办学术性刊物《思想教育研究》、成立学术委员会,加强与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的联系,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年春开始,学术委员会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及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两大专题进行研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分别承担两个系列共项专题研究,预定于—年分批出成果。

    第三,报刊杂志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都定期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版面;《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求是》等都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刊物的办刊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最近,《北京教育》出版了《北京教育(德育)》版。报刊杂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发挥了媒介平台作用,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刊物品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对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生命线”工程提供理论、学理和人才支持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结论提供学科依据。早在世纪年代末、年代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就引起了争论和讨论。如年月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年,、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直存在疑问。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才从学理和学科层面解决了这一问题,结束了一些无谓的论争。

第3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分化与整合: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学科地位逐步确立和上升。1984年,我国在武汉大学等12所院校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意味着我国开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并开始着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高级专门人才,标志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1990年全国又有8所院校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199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这是中央首次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作为重点学科加强建设。根据这一精神,筹建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点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创立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创立,是中央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在建设过程中,既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2001年,国家又批准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首批设立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博士点及国家重点学科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学科支撑。在贯彻这一文件过程中,国家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二级学科。从2006年开始,思想政治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在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学科分化与整合发展的问题。学科分化是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和建设,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学科整合是指学科在分门别类研究和分化发展基础上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体现为学科整合与整体发展。按照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一个学科产生以后,首先是对该学科进行总体研究,然后逐步深入、分化,进入到学科内部分门别类地研究。形成独立的研究成果后,逐渐分化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再在此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形成新的综合研究成果,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这一过程既是一个由合到分再到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学科发展的这一规律也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规律和趋势,现代科学发展就是高度分析与高度综合相结合,一方面,不同学科的分析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综合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有力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学科建设一定要适应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做到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的整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更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当前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自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既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关系,也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半独立的学科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发展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也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二级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成果综合和学科整合。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研究成果的概括和综合,没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可能获得整体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只有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才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作出特有的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还要注重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学科建设不仅是指一级学科的整体建设,更多的是指二级学科的独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如果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它也包含若干分支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要在加强自身分支学科建设上下大功夫,力争在每一个分支学科上有所发展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努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整合和整体发展。

二、内涵与外延: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由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发展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的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规模急剧扩大,学生数量、教师人数、研究成果等迅速增加。目前,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66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295个,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达到了21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学生的数量也达到了相当规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必然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家学者长期辛勤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学科支撑;也为新形势下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优势,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繁荣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不少隐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虽然多达66个,但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还十分欠缺,不够稳定,有的教师学科定位还不够明确,同时在几个博士点上从事教学研究,研究方向也不够清晰,缺乏长期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缺乏深入扎实的学术研究,缺乏有深度、有影响、有建树的学术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集体攻关的团队精神和科研能力还有待增强。凡此种种,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目前主要还停留在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阶段,它虽然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要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成为成熟的学科,还必须向内使劲,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内涵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点由扩大学科规模转向重点提高学科建设质量上来。

     一要注重凝练学科方向。能否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学科发展,瞄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凝练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长期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质量和生命,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地位与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把凝练学科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一旦凝练和确定了学科先进的学术研究方向,就要持之以恒地围绕这一方向进行学术探索,拓展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研究、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都是需要深入拓展和深化的研究方向。各学科可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凝练、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向重点加以建设和突破。

    二要组建学术梯队。以往在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的时候,存在着临时搭架子、凑班子、上摊子的现象,博士点批准建立以后,临时组合的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梯队未得到有效的组建,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博士点学科,甚至已经批准设立了国家重点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再也不能允许过去那种“没有码头乱靠”或“多个码头瞎靠”的现象存在,而要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硕士点学科独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定向定人定位,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把人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头等大事,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三要明确学科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担负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明确本学科承担的重要任务,全面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职能,更好地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承担的重大任务、责任和使命。在科学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存在着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现象,甚至存在着非专业、非学术性的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材建设不够规范、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等现象,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与效果。在社会服务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担负着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理应在服务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切实履行教育引导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人们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社会服务等,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科价值。

    四要加强集体攻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瞄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展集体攻关,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只有从这几个方面持续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会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和水平。

三、传承与创新: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还正在经历一个由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传承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创新的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呈现的又一重要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离不开传承,没有传承,就不可能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建立发展的初期,十分注重学科的传承。这种传承,首先,体现为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与传承。通过总结、概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揭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把经验上升为科学,创立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其次,体现为对成熟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经验的凝练与升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参照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中相对成熟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依据和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提供重要的依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次,体现为对国内外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创立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经过加工、改造和转化,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这种学科借鉴与吸收有效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来了特色不够鲜明的缺憾。

第4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52-02

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新形势下赋予高等学校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确保正确的育人方向,值得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审视和总结。笔者对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十所新疆高校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座谈、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组织座谈、访谈学生200人。在占有大量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对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和深入的分析。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有待加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竭源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据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硕士点的数量大幅增加:全国已有一级硕士授予权单位 94 个,一级博士授予权单位 21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842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210 个。而目前,新疆高校中只有新疆大学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喀什师范学院等院校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且专业偏少,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学科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在研究成果方面新疆高校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科研方向过于分散,科研成果明显偏少,且质量不高,学科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学效果有待增强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还不甚理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时代性不强,更新较慢。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断充实、丰富,但在迅速变化的形势面前仍显得相对滞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和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二是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实践教学比较薄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虽然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总体而言还相当薄弱。三是教师队伍底蕴欠缺,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近年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一定加强。但是,目前这支队伍的现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和要求仍不相适应。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加强

新疆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中央提出的“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认识不足。部分高校领导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以为建个“红色网站”或在网上开辟一个思政栏目,占有一席之地就行了,使得经费投入、人员配备、规范管理等方面难以保证。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影响力不足。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教育和宣传网站,但点击率普遍不高,学生浏览量较少,普遍存在覆盖面较窄、投入力量有限、交互性不强、与现实结合不够等问题。三是对网络社区中的大学生“隐性”交互平台关注不够。新疆高校许多大学生在百度贴吧、BIAS、新闻组等网络社区中建立了交互平台,经常就社会热点、学校发展、校园现象、成长困惑等展开讨论,但由于缺乏规范和引导,网络上非理性的交互环境会引起民主参与形式的变异,造成群体情绪波动,甚至引发。同时互联网平台广泛的辐射性进一步促使西化和分化思想蔓延,少数学生在自由网络环境中诱发出的理性缺失、道德失范、人际交往异化等不良想象仍然突出。

二、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首先要凝练学科方向,针对新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突出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教育,凝练出新疆民族理论、新疆地方史和兵团屯垦史学科方向,并深入挖掘,长期保持,形成特色;其次要构建学科梯队,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探索“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的模式,重视青年教师,特别是少数民族中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应将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纳入到自治区学科建设整体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重点扶持;再次加强科学研究,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疆高校的教育探索与实践、少数民族大学生“五观”、“四个认同”教育认同感研究、高校反渗透教育、大学生“三个离不开”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最后要建设学科平台。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生学位点的建设,打破多年来只有新疆大学拥有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点的局面,积极开展“马克思民族理论与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博士点以及“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硕士点的申报,以博士点、硕士点建设为依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层次。建设新疆民族理论研究中心、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新疆反渗透警示教育基地、兵团屯垦文化研究院等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平台,发挥学科平台的引导作用和支撑作用。

第5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及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区别

一门学科的成立,首先必须确定其学科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学科的归属问题,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与马克思主义原理归于同类。因为二者都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前者侧重思想教育,后者则侧重于理论;马克思主义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另外一种观点则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两者分离开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原理属于两门不同的学科。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一个大的学科,其中又包括了众多学科分支,如哲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又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不同分支,这一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也包含于马克思主义原理之中,它同哲学、政治经济学一样,只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下具体学科领域的不同分支,是具体学科。

这两种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不能代替其他具体学科,它不能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去研究其具体学科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具体学科之间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若给具体学科冠之以马克思主义的头衔,不但缩小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含,而且也会阻碍具体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方法去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阶级属性

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有国家就有统治阶级,因而也便有了阶级。国家的存在就证明了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的特征,所以统治阶级就需要这样一个统治阶级——国家。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自己的统治工具,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在资本主义社会,甚至更前的社会,国家会用高压手段巩固自己的政权。在阶级矛盾可调和的阶段,国家需要用更文明的手段巩固其统治,而这个更文明的手段在目前我国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层面上说,即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工具,究其根本来说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特定的社会或者某个社会群体用一定的道德规范、政治观点和思想观念,对其社会或群体成员施加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成为符合此特定社会或团体所要求具有的一定思想品德和思想行为的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概念中不难看出,是主体用适合于他自己、有利其统治的方式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客体,使客体形成统治阶级那个时代所要求的那样。也就是说,任何统治阶级都力图用他们的道德规范、政治观点、思想观念来影响全社会团体的成员,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统治阶级所要求的人,从而更利于巩固其统治。

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工作中的一部分,是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的;它是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人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动员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实践活动。特指无产阶级从思想政治品德上教育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有阶级属性的。而且只要国家存在,只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活动,那么这个阶级属性将不会消失。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有其阶级属性,但它又是人类社会不同阶段和不同阶级所共有的社会活动,这就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必然性,因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中外历史上不同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有益经验,更好地把握我国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曾有精辟的论述:“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把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政治观点及其形成变化发展作为其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将这一矛盾作为这一领域的特殊矛盾,首先是因为,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根据,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品德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思想品德的要求有距离,很难完全一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趋于协调。没有这一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存在了。其次,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动力。

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分析研究这一矛盾,弄清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哪些方面不符合社会要求,不符合的程度,然后才能确定教育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与社会品德要求由不协调到基本协调。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受教育者也会产生出一些新情况,两者之间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新的不平衡。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又开始新的过程,由此发展到新的阶段。可见,正是这一矛盾的自我否定,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因而,由这一特殊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这一说法不仅指出要把这一学科的本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还要将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可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更加合理、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将会是一个历史过程,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历史的变迁适时的加以调整,同时也应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升华理论,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委员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6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71-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到迈入科学化轨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空前丰富和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表征。特别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逐渐得到关注,就此进行回顾与省思,并对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与发展进行思考,对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现状概观

从中国期刊网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德育系统”为题名索引数据分析来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文献计量概观存在一个最直观的特征:关于系统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系统科学、教育系统、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论文等研究成果较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和借鉴作用,而相对于德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资料则较少。总体看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从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

田曼琦、白凯(1989)主要围绕思想教育系统、思想教育主体系统、思想教育客体系统、思想教育环境系统、思想教育内容系统、思想教育原则系统、思想教育方法系统、思想教育信息系统、思想教育决策系统、思想教育评价系统展开论述。[1]鲁勇(1989)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进行论述。[2]潘树章(2001)从德育大系统的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系统分为主体、目标、理论、方法、激励、辅助、信息反馈、评价及惩戒等八个子系统。[3]陈中建(2008)以系统工程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对德育系统进行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将目标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内容系统、环境系统作为研究框架,对高校德育系统中的队伍建设、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德育环境和德育评价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4]上述研究运用系统方法从系统工程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或德育系统进行研究,为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启示,特别是系统工程研究方法中对结构和运行的剖析值得借鉴,但仍然停留在系统工程学范式框架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吴倬(2001)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的思想,认为德育领导小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渠道作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起重要补充,理工类课程教学是重要环节,以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为主要承担者的课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课外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5]韩小香(2006)等认为,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确定一个指导思想、两条教育线路、三大教育理念,以“隐性教育”为辅,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格局;以自我教育为主体,构建立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6]陈坚良(2006)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科学控管系统、组织实施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激励系统、保障系统等构成。[7]孙其昂(2007)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系统存在,该系统大体包括理念、课程、制度、设施、环境、主体、活动等要素,由这些要素组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整体。[8]可以看出,上述观点主要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和工作实务层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探讨,已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实践层次进行的反思和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总体性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实证检验。

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

宣仕钱(2006)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依存于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与开放的社会信息系统、社会实践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的群体需求相协调,与营造自我发展的绿色空间相协调。[9]戴锐(2007)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可分为宏观圈层(社会大环境及区域性生态等)与微观圈层(组织内部生态)两方面,两个圈层均由意识圈层、制度圈层和物质圈层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意识圈层由心理、观念、意见和学术成果等构成,制度圈层由社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章等构成,物质圈层由设备设施、场地场所、经费支持等构成。[10]邱柏生(2008)认为,从微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这种生态主要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思想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几个子系统构成;从中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一个子系统,会受到高等教育体制、理念、教育制度变化的制约;从宏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处于社会环境大生态中。[11]卢岚(2010)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结构、特征及结构创新三个方面,提出通过将以政府、学校、城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农村为主阵地的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合,达到结构创新,功能升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全面提升。[12]可见,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关注已开始由“环境”向“生态”范式跃迁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生态展开研究,虽然并未直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但作为一种从事实层面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生态进行的基础性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启示意义。

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陈秉公(2006)认为,在学科基本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学科理论研究规范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学术研究主体对整个学科基本理论进行的系统整合,是学术研究主体自觉的学科理论整体建构行为。[1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张耀灿(2007)认为,学科理论体系包括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干学科和基本研究与应用的分支学科。[14]孙其昂(2010)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为基础,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员、价值观、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服务、学科规范(方法)等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时又是社会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特征,要正确处理要素把握与系统把握、自然阶段与自觉阶段、历史传统与现展的关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发展。[15]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系统存在的认识也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虽然尚未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二者作出区分,但已为二者的关系分析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5.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系统研究

孙其昂(2001)运用社会学原理从宏观视角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特别是运用系统性观点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是与其他系统相联系的系统,并对社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等,从社会学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分析。[16]另外,孙其昂(2007,2009)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等主题做了持续的探讨,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和启示。[17-18]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已注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开始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了多方面的阐释和剖析,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在不断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成熟的结论,构建了一个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场域,呈现出鲜明特点:

1.系统性研究进入研究者视野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即一方面主要是在经验工作总结范式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论述,另一方面主要是从理论建构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建构与反思,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如生态系统论、学科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多维度、点线面的立体结构来剖析,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2.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显著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活动,如果仅凭运用单一的视角、片面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考察解释,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不能让人信服,也不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可喜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开始关注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多层次性和交叉性,并有不少成果出现,如从系统科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初步探索,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初露端倪。

3.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特征

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来看,从经验总结范式中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展开的研究较多,如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等;从理论建构范式角度来看,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研究的主题也呈多元化发展,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主题多样多元,既对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4.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并存发展

综观现在研究成果主要是在经典教育学范式语境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存在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从研究内容来看,由于历史原因和学科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经验总结性研究占了很大比重,但学术话语和学科意识虽有所增强,并逐步呈现出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并存的态势,经验总结和学术话语同在,且逐渐从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建构层次,特别是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系统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如生态系统范式研究和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借鉴和启示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呈现出系统性、体系化关注,研究主题、内容和方法呈现多样多元特征,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一些新范式和新趋势。但从总体上关照,已然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多方面,但其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思维还比较薄弱,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把握和认知还处于经验、零散的把握阶段,没有真正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存在“致命内伤”和研究不足:一方面,不管是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研究中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什么”这个前提性追问尚未作出回答,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动力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系统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启示等问题的研究都必须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涉及的广泛领域和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性、整体性探索与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照,缺乏时代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割裂开来,因而存在理论研究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如何在一个社会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发展?如何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环境变迁之间的交互关系?如何进一步全方位认识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和价值?如何构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及评价?如何进一步实现其科学化发展等等问题亟需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面临新的发展要求,除了上述亟需突破的问题,其未来发展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

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是探寻与揭示系统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历史发展演变与内在结构的应然逻辑,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放在历史发展和现实社会视野中,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运用哲学思辨的眼光去审视与评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历史和发展轨迹,又要注重逻辑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运行中的广泛运用并发挥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好地实现。

2.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分殊与研究角度相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者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间的鸿沟凸显,经验总结范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而具有活力,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强,但缺乏理论思辨性和长效性,而理论建构范式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性和说服力,但由于概念化和抽象化,容易与现实脱离开来,缺乏应用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研究中不能在强调系统思维展开研究的同时,自身研究中却犯了如此错误。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中,既要具有自主意识和本土关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又要具有问题意识和世界视野,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把经验总结与理论建构、学术研究与现实关照结合起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系统研究的时代性。

3.多学科与多范式研究共用

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重要资源,各学科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但要注意避免简单移植和经验总结,正如有学者敏锐且不乏远见地提出:“借鉴型成果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经验型成果已经走到了尽头,政策型成果显得理论‘底气’不足,比较型成果缺乏系统研究和应用,功能泛化型成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19],因此,要“通过现有范式融合、经由交叉学科的范式创新、经由研究方法变革的范式改良路径”[20],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多学科聚焦和多学科方法交融。一方面,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成果,“提倡批判性借鉴,明确研究目标,把握立足点,注重学科借鉴的自主创新,把借鉴与自创有机结合”[21];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更需要有自主的学科意识,应对“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吸纳与运用,应当走出简单的‘概念移植’、‘方法套用’、‘体系嫁接’等误区,进入新的层面和新的境界,不断地运用多学科思维方法和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展开”[22],并且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和拓展,利用多学科知识的关联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

4.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行动的系统思维方式同行

运用系统论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系统性思维方式的框架性转换”[23],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内逐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范式,促进和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等主题的探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重要任务和旨归。一方面要运用系统研究范式,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等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深化与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输入与输出、系统发展动力和系统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在学术系统研究范式指导下,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指导和外化为全面辩证的行为活动,“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4],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的系统思维结合起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总体性”认识和把握,摒弃和反省狭隘、短浅的观念偏差,运用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促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更全面深入、富有成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曼琦,白凯.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鲁勇.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潘树章.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2-96.

[4]陈中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5]吴悼.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3-128.

[6]韩小香等.我国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3):189-191.

[7]陈坚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60-63.

[8]孙其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7(3):63-67.

[9]宣仕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和[J].求实,2006(5):81-82.

[1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理论与改革,2007(2):150-153.

[11]邱柏生.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28-44.

[12]卢岚.断裂处的光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22.

[13]参见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43.

[1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4):11.

[15]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3):21-25.

[16]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6.

[17]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07(8):5-9.

[18]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转型与历史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47-49.

[19]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6.

[2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前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20.

[21]刘五景.学科借鉴之思与学科借鉴之路[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3.

[22]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40-46.

第7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一)学科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而事实上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还是属于一个新兴学科,学科建设发展的氛围还不够浓郁,相对于其他成熟学科来说还存在着学科自信意识不强、学科认同度不够高、学科建设可借鉴经验相对缺乏等问题。同时还存在着部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导师不关心学科建设,所指导的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而是偏离到别的学科方向上去;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只是从事公共课教学,不愿意在学科建设上面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缺乏学科建设意识。因此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这是提升自身学术科研能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以及辅导员在不断强化学科意识的同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强化学科意识中通过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辐射作用,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二)学科边界有待进一步明晰

学科建设必须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学科边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科研究的特殊领域。在学科建设过程当中只有明晰学科的边界,才能赢得学科发展的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系统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与其他5个二级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与其他5个二级学科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然而在学科的具体建设过程当中,还客观地存在着学科内涵有待增强,学科边界有待明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部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设置还呈现出随意和混乱无序,学术研究方向散乱和宽泛,学术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轻调研、凭直觉和印象较多,轻原创,简单移植和照搬照抄较多的现象。因此,要进一步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地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队伍的科学化建设和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三)学科领军人物相对匮乏

学科的领军人物在学科的建设发展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但具备学科建设发展的丰富经验,同时能够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也有着清晰的认识。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地区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紧张、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人才培养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实力相对较弱等瓶颈问题,这形成了在学科引进人才的时候往往存在“一将难求”的困局,尤其是存在着缺领军人才,缺优秀中青年学者的现象,这在一定层面上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学科建设研究上,许多学者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大多还处于自发的、分散的状态,个体的学术研究活动多、基础课题研究多,但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理论研究、有组织的重大基础理论攻关少,没有形成集中的团队研究力量,难以形成学科建设发展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以至于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还没有形成一支具有代表性的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高层次领军队伍,缺乏引领示范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学科全面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学科全面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关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驱动力,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创新是一种全面科学的创新,发展中要既要注重物质层面的创新,也要注重思维层面创新,还要加强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领和辐射学科的全面科学发展。然而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学科的全面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学科的原创性成果不多,重复的研究成果较多,理论的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可以交锋的理论流派;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缺乏调查研究,以至于实证研究不足,能够运用实证研究来证明自己观点的独创理论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学科的一些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社会的需求度还不够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全面创新能力的提升。以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情况为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哲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的获奖成果数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能力。

二、推进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策略思考

(一)强化一种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元指导是我们立党立国、治党治国的根本。同志指出: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任务繁重。推进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以一种更加自觉的导向和态度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民族地区高校要进一步树立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意识,从学科设置的角度和时间、空间统一的角度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意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意识,从理论特征、社会理想、政治立场、理论品格4个方面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归属认同意识和历史意识,摆脱“泛马克思主义”的观念,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二)处理好两种关系:与其他二级学科建设的关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了6个二级学科,加强思想政教育学科建设就必须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定位,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与其他5个二级学科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应进行这样的科学定位:它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又是领头的学科,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命工程学科。这一深刻而准确的定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战略定位,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定位下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定位。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既需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同时也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5个二级学科建设的不同重点,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同时还要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架构下进行规划,使之与其他5个二级学科之间形成相互依托与支撑,从而促进6个二级学科协调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需要处理好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说是“提高与普及”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要主动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同时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经验、感悟上升到理论高度,自觉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不断增强自身的学科归属感。

(三)协同三支队伍:研究生导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高校辅导员队伍

同志在2005年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造就3个层次人才的任务,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学科的领军人物、较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根据同志的讲话精神,李长春同志提出了要依托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学贯中西、功底深厚、勇于创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着眼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长远发展需要,努力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培养一批学术功底扎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创造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充分认识到人才队伍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将研究生导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高校辅导员队伍3支队伍协同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研究生导师评聘遴选制度、激励制度和培训制度,优化队伍结构,加强优秀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提升导师科研创新素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导师队伍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创新;不断强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在任职资格、道德规范、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并逐步遴选到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同时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制定科学的辅导员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和学历,鼓励辅导员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和处理现实问题,在工作实践中,要求辅导员要积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探索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将实践研究升华为理论研究,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储备。

(四)实现四个突破:学科内涵提升有新突破、成果转化上有新突破、网络思政教育有新突破、学科的国际化视野有新突破

第8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科建设 实效性

一、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实效性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由于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师资建设和学术探索的滞后,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甚至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可以不用进行学科建设。这种学科意识的薄弱与缺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教育观念缺乏更新、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师资建设投入不够、教育内容体系不够健全,从而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打造一批学术造诣高、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出协作精神好、科研攻关能力强的学术团队或学科梯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合格的教学和科研人才。

二、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实效性的特殊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不同于普通院校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无论在教育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服务面向等方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只有认清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实效性的特殊性。

首先,注重应用性,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不能削弱。高职高专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

其次,注重职业性,但是理论教育不能削弱。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因而它不同于技能型的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的普通高等教育。

再次,关注高职高专办学复杂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刀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找准切入点。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非常复杂,虽然教育部统称为高职教育,其实仍然存在高职教育和普通大专教育两大块。综合来看,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办学模式多,学制不统一。高职教育这一块有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办的高职高专,也有社会力量办学的高职高专,更有针对中专层次的五年制高职高专等。二是教育层次低。目前没有研究生教育,仅有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教育,其中专科层次教育占多数。三是生源类型多,生源素质差异较大。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既有应、历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业高中毕业生,还有成人生源等。生源类型的多样化造成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通常而言,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基础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差;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较差。由于不同模式、不同层次、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心理素质等均有较大差异,决定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三、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实效性工作的具体途径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只有三门课,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健全,不能出现体系缺失。真正做到“五要”:教育观念要更新、教育内容要求真、教育方法要灵活、教育机制要健全、教育效果要实效。更新教育观念,强调立德为先、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精选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制度保障,加大教学投入,教学专项经费列入学校预算;重视环境教育,实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有机统一,显性与隐性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使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收到实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实效性的基础。

(二)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求全而求真、不求深而求实。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思想理论修养的需求相对于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普通院校大学生而言,侧重点不同,他们对于理论的体系性要求不高,但要求够用,能解决现实问题和心理困惑。

(三)合理进行教育区分。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工作中,要合理区分教育内容。虽然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层次比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稍低,但政治敏感性与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国家和社会大事,也对人生道路和社会发展规律有着深入的思考。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要求有更高、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果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水平不高,理性思维薄弱,对同样的现实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四)重点抓好社会实践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实践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通道。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技能教育、思想教育还是行为教育都需要加强实践教学。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材建设与研究、加强教学方法的丰富与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1.学科建设最基本的就是人的建设,就是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团队,形成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国家已经完成了教材的统编工作,但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还需要做出更为艰巨的努力。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吃透教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精心组织、适当取舍教学内容。3.加强教学方法的丰富与改革,重点是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有效的教学形式;二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的改革;三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四是教学环节的改革,如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等。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教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都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6-08-07.

第9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

1.前言

高师院校顾名思义主要是以培养师范人才为目的的本科院校。高师院校所设立的学科专业往往也以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基础学科为主,但这些专业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专业,如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这些特殊专业的大学生与普通的专业大学生相比具有一定共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在做学生工作的过程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与普通的本科生进行区别对待,以适应其自身特点和学科特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主要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获取了有关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面的专著和文献,作为本文撰写的理论基础。检索并重点阅读了教育学、当代心理学、华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对策分析、东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再探讨等文献资料,并在阅读过程中对部分文献资料做重点阅读和分析。所获得的文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基础。

2.2访谈法

为获得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大学生的现实动态和行为方式,找部分体育、美术、音乐等特殊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探寻学生的行为方式。

2.3实地考察法

为获得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大学生的现实情况,借助出差和假期的机会笔者亲自考察了赤峰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以及内蒙古师范学生等高校,深入各个院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与人为善、尊老爱幼、救死扶伤、勤俭节约等均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但现实社会中一切向“钱”看的观念也逐渐深入校园,使一些原本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出现一些问题,如何面对当今社会不良思想的冲击和如何开展今后的学生思想工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3.2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分析

一般来说在高师院校中美术、音乐、体育等这些特殊专业的大学生其思想动态以及其行为方式,与一般的本科生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差异。特殊专业的大学生往往由于其学科特点决定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如美术和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思想非常前卫,偏于欧式,喜欢穿怪异的服装,倡导独立、强调个性。这些学生往往在现实生活中生活方式偏于散漫,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差。行为方式上表现为不愿意学习者较多,不按时起床者偏多,熄灯不能及时归校者偏多等等问题。

在高师院校与美术、音乐等专业大学生存在一定共性但有存在一定特性的体育专业的学生, 由于大学生群居的特点,往往致使一部分个人行为上升为集体事件,甚至院校行为,在现实的高师院校中曾多次出现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发生集体斗殴事件,影响非常恶劣,给高师院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出一定挑战。

3.3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措施分析

为更好的开展高师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和谐校园,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结合笔者这些年的在高师院校的一些工作经验特将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措施,总结如下:

3.3.1建立高效、有利的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队伍

2000年国家各学科课改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与生活中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无可厚非,会让学生放开手脚学习到更多先进知识,尤其合理的部分。

建立一支高效、有利的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队伍,能够及时指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其学习与生活的不足,并帮助其加以改正,这对于减少学生犯错误和学生正常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来到学校的目的是学习,而教师除具有教书的责任外还具有育人的责任,要约束与管理好学生,让其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这对于高师院校特殊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3.2做好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

学生公寓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前沿阵地,管理学生公寓的教师往往与学生接触密切,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与思想动态都表现在平时的宿舍生活中,所以说宿舍是学生工作开展的起点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终点。在现实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过程中,要狠抓公寓文明,严管日常行为习惯,让高师院校的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减少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转而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看报,在书本中汲取智慧,在阅读中体会快乐,让学习与正常的公寓生活成为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意识,养成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不在公寓内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的社会意识。这些公寓意识的培养和良好行为的建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3.3.3及时了解特殊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梳理不良思想行为

为更好的获得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要求各主管学生工作的教师及干部要经常性的深入这些特殊专业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探寻学生所想,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走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才能获得较为真实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现实工作中切不可走形式、走过场,为应付学校检查突击到学生公寓或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笔者呼吁减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增加实干意识,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惠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4.结束语

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大学生由于其所学专业特点,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也要与普通大学生来区别对待进行开展工作。不能戴有色眼镜采用与普通大学生双重标准来对待这部分学生。在现实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建立高效的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队伍;做好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及时了解特殊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梳理不良思想行为等工作方法,让更多高师院校特殊专业的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各级教育机构中的栋梁之才。(作者单位:赤峰学院人事处)

参考文献

[1] 唐炎,宋会君.体育教师教育论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在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