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视听说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视听说实训总结

第1篇: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核心因素;思维训练;经验积累;语言训练

【中国分类号】G633.3

一、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核心的因素

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语文为什么能充当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无论是说给别人听,或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或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都是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就是说,语文是靠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有了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才表现出了它的工具性。语文为什么又能表现出思想性?也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这种思想是靠语言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才产生的。当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遇到了某个问题,他就会在头脑中针对这个问题以语言为工具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最后形成一种认识,这就是思想。可见,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但它们又是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更深层的本质或根本属性,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二、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它从现象上看,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而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而听说读写又是语言和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离开听说读写,语言和思维便失去了得以外化并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条件,它只能永远保留在自己的头脑中。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这样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便会提高。事实证明,如果忽视了听说读写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去一味强调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则必然事倍功半,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阅读,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但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认为既然语言和思维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抓好听说读写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和思维的能力。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要靠听说读写,但只有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提高。比如写作,如果不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当然也要思考,也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毕竟是不自觉的,盲目的,他的进步也必定是缓慢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以上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都必须在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措施,通过听说读写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系

首先说说知识经验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有人误认为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便可以忽视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这是不对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材料,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加工。试想,如果学生写作文,头脑空空,既没有感性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理性的知识材料,凭借什么来思维呢?正因为知识经验对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训练,也不能脱离知识经验而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正确的认识是,只有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从丰富思维材料上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为此,在教学中一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勤于动脑,学会分析事物,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

其次说说非智力因素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有些地方出现过片面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问题。我们且不说语文教学负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责任,即从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来说,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以兴趣为例,如果教师教法不得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便会因为缺乏动力而处于被动状态,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自然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再如情感,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都离不开情感性的语言和情感性的思维,如果学生的情感不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那么他们的情感性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限制。所以为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们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四.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彼此之间的关系

第2篇: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

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兴趣、态度和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和谐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观念及其手段必须更新,它既要在认知领域内发挥作用,更要在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中发挥作用,使教学双方以多媒体为中介,产生和谐自然的共鸣,形成语言信息和思维的双向交流,使学生的身心在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中得以健康的发展。

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是一个受着多种变量影响的系统,其中主要变量是教师、学生、教材、过程和环境。教师的经验和特质,学生的形成性经验和特质、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教材的质及其呈现方式、教学过程的诸变量包括师生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行为中可以观察的变化等构成并创造了鲜明、生动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主要由教学系统内部结构所决定,声像教材的编制和使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图片及语言实验室的有机组合,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实践: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在听说训练、视听说综合训练、视听写结合训练等方面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听说训练

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电教媒体是录音机,听录音模拟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为英语交际提供了先决条件,在上新课时,让学生跟录音说,这样有助于对课文加深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听录音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同时教师点拨) 学生回答或者生提问教师答疑学生思考。

二、视、听、说综合训练

视、听、说综合训练方式是通过接受视听树料,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愿望,通过视听材料的运用创没情境。电教手段如:教学机、录像、投影、幻灯等给处于形象思维较发达的初中学生提供说的素材,然后配以有声有色的解说或对话,使场面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我要说”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积极、专注、自然地投入到新课学习。通过视、听、说综合训练,保证了学生说的机会,在学生接受视觉、听觉信息的同时,恰当地配以对话,如师生双向提问、生生互问互答,或根据课文内容对故事的发展开展讨论。视听说综合训练的方式有:在听录音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在看录像的基础上进行录像一配音、录像一表演等。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比赛中,学生的内潜力得到发掘,课堂给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各方面才华的舞台。

三、视、听、写结合训练

第3篇: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一、常见的学生听力方面的障碍

(一)语音语调不准

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很多学生分不清/m/和/n/,/n/,/i/和/ei/,/e/和/ae/等音,把bag听成了bed,把long听成了wrong。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单词,如horse和house,monkey和donkey,导致不能正确理解全句大意。甚至全文大意。

(二)拼写单词的能力差

由于很多学生记单词都是靠死记硬背,所以在单词拼写方面很难写准确。

(三)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

例如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生词时,学生一直想回忆或猜测它的意思,不懂得跳过去,结果影响对整篇的理解。又如,学生不会在听力过程中做记录,不能抓住主要信息。

(四)心理素质差

有些听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对听力测试缺乏自信心,总觉得听力很难,一听就怕,越怕就越不懂,从而导致听力测试失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而且与学生所具有的文化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障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使学生对提高听力树立信心,消除畏惧的心理,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训练。

二、提高听力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师应言传身教

作为一位英语教师,要珍惜自己的授课时间,尽可能大容量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让学生充分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中,提供给学生有代表性的语言素材,结合当时的时事、实际生活和具体使用英语的需要,设计比较真实的交际情境,编写情景对话、情景故事,把语言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学用结合,达到对常用词句应用自如、脱口而出的境地,从最简单的英语开始,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不断运用,逐步积累,从而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二)让学生切合实际地操练

听力属技能范畴,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并非孤立地存在或毫无联系,说依赖于听,听不懂必然也不会说,说也可以促进听,训练有素的耳朵也为阅读和写作水平浓浓地平添了一笔。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大听力训练力度。首先,教师应选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听力材料。因为听力训练要生效,教师必须使学生对所听的材料感兴趣,这样才能具备听的动力;其次,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有一种全新的、内容生动、难度适合学生的听力材料。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听力训练,既解除了心理障碍,又激发了他们进行听力训练的兴趣。同时还要不断变换训练方法,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以产生强烈的兴趣。

(三)抓住听力特点,培养科学的听力方法和技巧

在听语篇的过程中,学生很难也没必要听懂每一个音节、单词或词组。因此,掌握听音技巧很有必要。听音之前,应让学生迅速浏览有关信息,如单词提示、问题设置等,以便预测所听内容和抓住相关重要信息;听音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积极、轻松地投入到筛选、解码、重组等认识活动中去,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根据前言后语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获取所要信息。听力训练中,教师应采用视听结合、听说结合、听写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

(四)注重积极的情感投入,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第4篇: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一、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决定作用

英语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其中听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好。同样一段材料,以阅读、写作、填空等形式出现,学生处理得很好。但是如果以听力的形式呈现,学生就不知所云。一脸茫然,更谈不上张口就说,交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说不出的根本是因为没听懂,听不懂是因为平时的不重视,听力的训练少之又少,学生只重视笔头训练。久而久之,学的都是无声的语言――哑巴英语。而这种情况的产生,归根到底是平时教学重视词汇、语法、写作,忽视听力能力培养,语言最后不能运用于实践。久而久之,也就带来了另外一个恶果――学生把英语的学习理解成了死记硬背,强化训练,也便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说,听力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对听力教学的作用和地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听力训练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动机,这也让学生的学习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调动起他们最佳的心理因素,鼓励学生积极地学习,让学生对听力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要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1)听力材料的选材要有针对性

教师首先要清楚自己学生的听力状况,了解他们听力的实际问题,意识到他们在听力中困难所在,才能让学生明确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不要忽视听力中一些低层次的问题:如有些同学可能区别不清there're,they are;live in,living;won't,want to等。因此,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掉。题材选择上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用性,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觉。我在平时训练学生听力材料的选择上基于两条因素:一是材料的容易度,要本着相当于或低于现有大部分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语句难易度适中,语速稍低于课程标准要求。当然,要根据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这也有个度的问题,材料太难,多数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太容易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所以说教师的选材十分重要。二是材料内容上呈多样化,通俗化,兼顾中西方文化,尽量与教材相关的延伸。做到由简到难,逐步提高的目的,这都是充分满足学生的听力要求,引起他们浓厚的探索情趣。

(2)注意学生心理情绪

说到心理因素,可能许多同学有这样的切身体会,那就是在听力材料的过程中,尤其是遇到语句过长,听音模糊,干扰过多等诸多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容易紧张烦躁,情绪不安,直至注意力不能迅速地集中在所听的材料上。这就是听力过程中的心理作用。因此,教师决不能忽视这一点,这也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尽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些不利的听力环境。降低他们的焦虑期望值,缓解并能克服焦虑心理,建立起心理层面的自信感。这样才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好上面的问题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以下诸多方面: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的缘起,说到底还是英语的基本功的问题。主要是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基本因素。它们都是学生听力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学生要过听力关,必须解决这些关键点。同时,在实际的英语对话中,还会出现连读、重读、弱读、省音、加音等语音问题。所以说,学生还需熟练掌握正常语流中的这些变音现象,才能解决听力过程的另一关键。这些都能制约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三、听力训练中的对策和建议

(1)学会预测问题

学生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要注意一些必要的听力技巧。我在给学生做听力材料前,要求学生快速浏览题干,抓住关键词:what、why、when、where、how等。这样带着问题去听,就能抓住中心点所在。只有抓住问题的出题形式,才能有策略性的选出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要求学生抓住题目中复现率较高的词汇,努力思考它们的逻辑形式,这才是构成问题部分的主要成份。

(2)抓住段落中心

学生平时所用的听力材料,往往在文章开头处揭示出文章的主旨,然后再加以论述,最后总结,深化文章主旨内涵。学生在训练中要巧妙抓住这一规律。听音时,迅速确立文章中心所在。同时在听力过程中要边听边记,迅速记下关键信息词:人物、时间、事件、数据、地点等。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听力材料中的实词,这也是构成文章主要要素的关键词。

第5篇: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西部高校 非英语专业 英语听说现状 需求调查

一、文献回顾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都是从属于读写的,不论是从课时安排还是从重视程度都可以看出。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又侧重于听的练习,说的训练几乎被边缘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之后,学校和教师对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近年来有关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有学者围绕听说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1][2][3][4]有学者开展了针对传统听说教学模式与网络听说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5][6]在大学生英语听说现状与需求方面,有潘之欣对上海地区学生做的听力需求调查,[7]钟宇宏等对江西某高校学生做的英语听说现状调查,[8]刘玉杰对长春八所高校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所做的英语听说能力调查。[9]上述研究大都以中东部学校和学生为对象,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关于西部地区大学生听说能力现状和需求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经过了中学阶段和一段时间的大学英语学习,西部地区学生在英语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2)他们对英语听说教学材料有何需求;(3)他们对英语课堂听说教学模式有何要求。

三、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的样本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四所高校的365名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这四所高校中有一所为211重点大学,两所省重点大学,一所一般院校。根据“标准误差与样本的大小成反比”的原理,当有代表性的取样超过200以后,标准误差会显著降低,超过500以后,降低不明显。[10]因此,365名问卷调查样本完全可以代表整个调查群体。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5份,回收361份,回收率为98.9%。在361名学生中,来自西部的学生占调查样本总数的绝大部分,具有代表性;从高考英语成绩来看,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

四、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自主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问卷采用五级量表,“1”代表“完全不符”,“2”代表“很少相符”,“3”代表“少数相符”,“4”代表“多数相符”,“5”代表“完全相符”。问卷设计以新的《义务教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要求》为依据,结合相关研究文献编制而成。经过预调查,问卷信度系数达到0.868,适合做正式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英语听说现状与英语听说需求。英语听说现状包括英语听力理解现状与英语口语表达现状,这部分的题项根据《义务教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听力和口语七、八、九级能力要求稍作修改而成;英语听说需求包括英语听说材料需求和英语听说教学模式需求。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现状

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现状由学生对照量表做出自我评价,听力材料的难度以中等难度为准。

1.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听力理解现状

学生的听力理解现状主要根据“中学英语听力七级目标”的达到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这一目标包括:“能就所听英语段落的重要信息进行识别和简单推断”、“能根据所听内容把要点记录下来”、“能根据所听话语的线索把相关事实和信息联系起来”、“能听懂故事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的发展及结果”四项。其分项平均值为3.2216,2.7950,2.9474和2.9640,总平均值为2.9820。从总平均值可以看出,学生达到中学英语听力七级目标的总体情况不太理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学英语听力七级是新课标规定的高中学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能力要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尽管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大学学习,仍然有近30%的学生表示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另外,针对英语广播电视的听力理解情况调查,有41.6%的学生表示完全不能或很少能听懂VOA慢速英语广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细节;59.8%的学生基本上听不懂国内英语广播电视的主题或大意;而对于国外正常语速的英语新闻广播和天气预报,68.7%的学生表示完全或基本上听不懂。从随后的访谈中,我了解到,学生在课外除了偶尔上网下载一些听力材料之外,很少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类电视节目的机会也不多。下载的材料也多为四、六级听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广播电视这一类真实语言材料的听力真空,影响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听说能力的发展。

2.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口语表达现状统计

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口语表达现状调查由学生自己评价是否达到了中学英语口语七级目标,一共有5个题项。它们是:能用英语询问信息、做简单的英语访谈;能根据指定题目稍做准备后作简短英语发言;能用英语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法;能就一般话题作口头陈述;能用英语对询问和要求作出恰当的反应。这5个项目的得分平均值分别为3.0305,3.1551,2.9058,3.0416和3.0720,总平均值为3.0410。可以看出,就中学英语口语七级目标的达到情况而言,约居于中等程度。

口语通过语音传达,所以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也是衡量口语质量的标准之一。根据调查,总共有56.2%的学生完全和多半认为自己不能准确使用语音语调和节奏。这一结果在访谈中得到了证实,学生反映,自己的发音和所听材料的发音不一致,在口语表达时,所说的话让听者费解,也影响自己的听力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把好学生的语音关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多提供真实语料,指导学生进行语音、语调的模仿练习,纠正不准确的发音。

总体来看,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首先,西部学生的整体英语听说水平偏低,有将近30%的学生表示还没有达到高中毕业规定的听说目标(七级),表示达到高中英语听说八、九级目标的人数在30%以下;其次,参与调查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参差不齐,好、中、差的学生各占一定比例;再次,学生在英语广播电视听力方面普遍感到欠缺,接触这些听说材料的机会少;最后,学生的语音、语调存在很大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听力理解和口语交流。

(二)学生对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英语听说教学模式需求调查,主要围绕网络教学模式和语音室教学模式进行,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技巧层面的需求作了大致了解。

学生对“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认同与需求为57.1%,对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需求与对语音室传统听说教学模式的需求分别为43.8和41.0%,说明学生对这些模式的需求整体来说没有非常大的差别。相比而言,学生稍微倾向于有教师指导的网络自主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们都比较认同听说结合的训练,选择“多数相符”和“完全相符”的人数比例达到50.9%。希望听力课堂多进行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人数比例相对比较高,“多数相符”和“完全相符”两项合计达67.9%。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在课堂上参与各种听说活动,而不是单调地听音做题。

(三)学生对教学材料的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听说材料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希望听说材料既能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又能使口语水平得到改善。他们已经不太喜欢听那种纯音频的材料,希望听说材料是情景丰富的视听语言素材(多数相符和完全符合的人数比例达到85.1%);希望用英语广播电视、电影片段练习听说的人数达到82.3%;希望材料涉及日常人际交往、人物访谈、新闻、娱乐、演讲等真实语言使用事例的人数达到83.1%。但也有41.8%的学生希望听两种类型的材料或单独听书面阅读材料的录音。

在关于英语听说材料的类型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关系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了目前都有使用的四种材料。对于四种不同类型的听说材料,有52.6%的学生认为英语电视电影片段对培养听说能力最有帮助,其次是为教学目的而编写的对话音频(19.1%)、英语广播音频(14.9%),而认同书面阅读材料音频的学生只占13.3%。从访谈中研究者了解到,学生都认为听书面语言材料(包括故事)录音对应付考试有帮助,但听这种类型的材料无益于口语表达,使他们在和英语人士交流时无言以对,茫然不知所措。电视电影虽然难度比较大,但他们认为,只要坚持练习,收获就会很大。

由此可知,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意识到能用语言交流才是最终目标。除了为应付考试而听一些四、六级听力材料外,对真实语言听说材料的需求很大。

六、教学建议

(一)革新英语课堂听说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真实世界的听说能力,包括通过听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用口语交流的能力。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分割成细小的语言单位,认为通过听、说、读、写分开教学,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听说教学以传达式的听力为主,学生主要听磁带或光盘,然后完成听力练习。听和说的训练基本上是分离的。实践表明,这种传达式的听力训练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产生的作用相当有限。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视听说同时进行的情况居多。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必须改变听说课的教学模式,做到听说结合、听写结合。

针对西部学生英语听说现状,对于还没有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我们建议利用语音室的多媒体功能,采用主题―任务式教学。教学流程为:老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材料并围绕材料设计听说任务―学生完成听说任务―师生共同评价。例如,老师选择的主题材料可以是一段VOA慢速英语广播,学生听后完成听力练习(听写),然后播放语音,同时呈现相应的听力文本,学生或者模仿跟读,或者概括大意(听说),最后评价学生的表现。对于视频对话,则可以在组织学生反复观看之后,进行角色扮演和评论。这样,不但可以将听、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二)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真实语言材料

真实语言材料是指社会上流通的、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语言材料。例如广播电视、报刊文章、商务文件、广告等来自公共媒体、公共场所和公务往来的语言材料。凡是为教学目的而编写、简写、改编、剪辑、修正过的就不是真实材料。由于客观原因,目前的英语听说教材多选用非真实的听说材料,围绕语言功能和听力策略进行编写设计,语音清晰、语法准确但缺乏自然感。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等真实语言材料,贴近现实,涉及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热点问题,语言自然真实,深受学生欢迎。国外研究表明,采用真实语言材料进行英语听说练习的学生比采用非真实语言材料进行听说练习的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表现更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免费的真实语言材料越来越容易获取,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英语听说课程资源。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精心选择不同类型和不同难度的真实语言材料,合理设计听说练习,将这些资源变为丰富课堂听说教学的源头活水。

(三)强化学生对真实视听资源的课外利用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像西部大多数高校,英语听说课平均一周才一课时(50分钟)。学生的听说水平本来就相对较差,仅靠每周50分钟的课堂听说训练难以达到听说目标要求。据调查,94%的学生没有电脑,60%的学生每天花在电脑上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且多用来看新闻和聊天,经常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的更少。因此,采取措施强化学生的课外听说训练非常必要。教师可以布置课外听力任务,如规定学生每周必须在线视听或者收听从网络下载的一定数量的真实听力材料,利用课堂的部分时间抽查学生的课外听说情况,要求学生采用口头报告、介绍所听内容、复述梗概等形式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课外听说成果,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平时成绩;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的口语训练活动,如英语角等。

参考文献:

[1]蒋丽萍.英语视听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5).

[2]古克平.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新闻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与实践[J].山东外语教学,2006,(3).

[3]崔岭.网络VOA资源及新闻听力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6,(1).

[4]张法科,赵婷.基于英语视听学习网站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07,(1).

[5]文军,朱国振,程艳琴,邢春丽.大学英语传统视听说教学模式和网络交互式视听说模式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6]章黉,宣安.基于网络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对比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7]潘之欣.大学生英语听力需求分析[J].外语界,2006,(3).

[8]钟宇宏,全红,刘雯.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5).

[9]刘玉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调查与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5,(12).

第6篇: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听力教学,“四位一体”教学法,教学策略,听力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4-02

在所有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据估计,一个成年人在交际活动中用于听的时间占45%,说占30%,读占16%,而写仅占9%。”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听和读是语言输入,说和写是语言输出。在语言输入大于语言输出的前提下,语言的表达与理解渠道才能畅通,语言交流才成为可能(Krashen,1985)。由此可见,听力在语言技能中占重要地位。浙江省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部分根据《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试卷,单独安排,满分30分。有些学生对听力考试望而生畏,可是听力成绩的好坏对考生的总成绩影响很大。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是高中英语老师关注的焦点。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听力教学中影响听力教学的主要因素,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四位一体”教学法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培养学生听力综合技能。

一、影响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知识因素

第一,听音辨音能力差。听音辨音是听力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学生语音及其对语音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如2010年浙江省3月高考听力第2题:What is the speed now? A.55 miles per hour.B.70 miles per hour.C. 105 miles per hour. 听力原文( M: Do you think I am going too fast? W: Of course, the speed limit here is 55 miles per hour, and you are going 15 miles over it.)学生就是因为对地道的口音不适应而不能分辨15 miles和50 miles,误选了C 答案。

第二,词汇量小。我们有时听不懂是听力材料中个别生词造成的。如2010年浙江省3月高考听力第8题许多同学由于不知道quarter是25美分的意思,不能把握题意而误选了(A)some quarters.

第三,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如2010年浙江省3月高考听力第8题: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蒺s asking about the room mates. B. He?蒺s making a phone call. C. He?蒺s leaving the hotel. 对话发生在宾馆,讲述一位男宾客在结帐时突然发现费用超过他的预想,于是向服务员询问有关费用支出问题,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宾馆的入住和结帐情况不了解,而不能理解全文主旨,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频繁出现的单词telephone call上,误选了B。

第四,听和读不平衡。从目前来看,多数英语学习者听英语的时间大大少于读英语的时间。多数语言知识是通过视觉渠道而不是听觉渠道获得的,因而语言知识没有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听觉形象,所以出现看得懂但听不懂的现象。(文秋芳,1995)

(二)非智力因素

第一,缺乏兴趣。有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听力训练很少积极参加,总是被动应付,听力水平当然很难提高。

第二,焦虑情绪。听力理解三段过程是:听者通过听觉接收外来的语音讯号,并将其转换成语言信息;听者把外来语言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语言知识体系进行对比,即建立意义;对接收来的意义进行解释,即理解。在听力理解实践上,这种语言心理活动的三段过程是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连续完成的。学生的考试焦虑和心理压力都可能造成学生听时不够专心。

(三)教学理念

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不利于提高学生听力。具体表现在:

第一、只求训练总量

许多教师只注重听力训练的量,却忽略听力技巧的指导和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的听力就达不到质的飞跃。

第二、授课方式单一

教师日常的听力教学方式是“放录音、做练习、对答案”,这种单一的应试型听力训练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听力疲劳,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重视读写忽略听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读、写”的重视程度及训练时间大大超过“听、说”,导致学生英语听力远远滞后于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忽略教材听力使用

新教材中的每一单元的听力训练都紧扣单元的主题,通过访谈 、对话 、广播、辩论和开会等形式多样的真实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但这些听力练习的设计具有挑战性,因此许多老师直接删除了课文听力训练。

二、运用“四位一体”教学法提高学生听力综合技能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对英语学习目的的定位是要学生掌握综合知识和技能。什么是英语技能呢?包天仁教授指出英语技能就是使用知识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可称为语言运用能力。这种技能的建立是在一个体系当中的,它包括听、说、读、写。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刘林峰,2011)。根据以上理论,笔者把听说读写技能渗透于单元教学中,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将听力活动融于单元听说读写教学内容中以促进听力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以人教版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为例进行说明,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单元热身

要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首先要突破语音障碍。语音不准和朗读技巧的缺失是产生听力障碍的具体因素。在新课教授前,可让学生在早读时听录音跟读本单元单词并在课内抽10分钟让学生朗读单词。朗读不仅是掌握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语音技能,正确掌握语音、语调的主要活动形式(朱纯,1994)。同时,可坚持每单元教授第一节新课时,在课内对学生进行10分钟语音训练。《国际音标与英语语音实践》这套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语音练习,如单词辨音、谚语、俗语、诗歌和绕口令的朗读。通过长期的语音训练,学生就能适应听力中连读 、弱读、失爆等语音语调变化。

(二)单元新课

1)利用英文歌曲,提高学生兴趣

在上Warming up时,笔者用Michael Jackson的两首英文歌《Heal the World 》《Earth Song》导课。英文歌连读 、弱读、重读、失爆现象较多,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还能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丰富语言输入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我在歌曲中对一些重要的词汇和体现歌曲主题的句子设空,让学生听完歌曲后补全歌词。听了《Earth Song》中的“Did you ever stop to notice the crying Earth the weeping shores?”这句歌词,学生马上感受到了本单元的主题,很快进入了角色,为课文阅读做好了铺垫。

2)利用阅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在Reading课的教授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词义的猜测和对关键词的理解把握能力,以及跳读、略读、细读等技巧,这样做有利于听力理解和技巧的提高。阅读和听力有许多共性。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运用认知效应对该语言材料作出判断理解。在阅读中,读者同样使用种种认知过程,依赖种种认知效应,对语篇进行语义分析和构建。因此,学习者不断完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其次,阅读还能扩大词汇量和背景知识量。

3)利用网络视频,丰富背景知识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教育部,2003:48)。在上Using Language 时,笔者下载了一个BBC视频:The truth of dinosaur extinction。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恐龙退出历史舞台的悲哀,从而进一步意识到野生动物保护的紧迫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听力,可下载一些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视频材料,有效地把视与听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同时提高听力理解水平。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4)利用课文听写,增强短时记忆

听写反映了语言习得的过程:学习者首先获取声音信息,然后把信息输入大脑进行处理,再按照一定要求准确、快速地记录下来。听写可以训练听时的专注,训练学生辨别声音,发展瞬时记忆的能力和快速拼写能力。听写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无意识思维的能力。笔者的训练方法是:听写结合,及时纠正。利用课文磁带选择一个段落进行听写。每个句子放3遍,最后再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补全遗漏信息,形成检查和纠正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5)利用听力话题,开展写作,加强语用能力

语言学习是个双项交际过程,输入和输出紧密相连,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只能是一种语言识别活动。所以在听力教学中可结合听力话题,开展说和写的活动,通过输出强化听力,达到交际目的。如 Using Language听力内容为人类杀戮渡渡鸟的故事。在听力任务完成后,学生可讨论如何采取具体行动保护野生动物,然后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在班上展示,最后将小组的讨论结果写入向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的求助信。通过这样的输入与输出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语言知识,还加强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单元教材听力

新教材中的听力材料虽有些难,但听力内容的编写具有多样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所以我们不能摈弃不用,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在处理教材中的听力时可根据材料的难易程度,设计填空、填表格、正误判断等题型。

在必修2 Unit 4单元教学中,笔者有效地挖掘教材内容,设计朗读、阅读、听写、英文歌曲欣赏和视频观看等多重任务,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听-说”,“听-读”,“听-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使听、说 、读 、写各技能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听力技能。

三、结束语

听力能力的提高与否不单纯取决于听力训练时间的长短,学生的语言技能的掌握至关重要。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个子系统,四个系统之间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读是听的基础;说是听的巩固和延伸;写可以验证听的信息获取是否正确。运用“四位一体”教学法提高学生听力综合技能的教学模式既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充满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林峰 “立体式听力技能培养模式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第7篇: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一、视听模仿,加强口语训练

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听说训练内容,从视听入门,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语感,培养兴趣,然后进入字母教学。新教材把第一册前两个单元作为视听说入门部分。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采用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录像机、投影机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视听模仿。小学生视、听觉敏锐,标准的语音、语调,特别是一段声情并茂的情景会话录音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视听,学生会积极模仿。通过模仿、听说,再进行一些内容相近的大量口头练习,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学生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途径之一。

坚持用英语讲课要从最简单的日常英语开始,然后逐步加深。开始应配以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逐步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之中,通过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

三、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除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如刚开始学字母时,就可让学生作字母卡片,以便进行同桌、分组、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音标教学、单词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下教具。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听说训练,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扮演角色,进行会话表演

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

做好会话表演教师应注意四点:

1.要让学生模仿原声带中的语音、语调。

2.老师领读时声音、语调要有感彩,要把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随着情节的发展,要有逼真表情和贴切的动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4.要做些头饰之类的简单道具;尽量使学生在表演时更有真实感。

五、加强语言实践,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第8篇: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评价的真实性 课程综合实训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英语听说课程综合实训是为锻炼和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而设置的实践性课程。课程实训将通过模拟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场景,对学生进行各种实训项目,达到提升学生的与人沟通和语言技能的目的。衣学娟、吴振林认为:“为了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综合实训纳入真实性评价,旨在确保该课程实训考核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同时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实训的积极性。

1 真实性评价的概述

真实性评价是学习评价的最新发展,以学习或生活中真实的任务为基础,强调评价与学习以及课堂教学的整合,主张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或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真实任务, 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动态性、发展性和真实性,为教师改进教学与学生发展自我提供支架,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发展。“真实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一词首先是由格雷·维根斯(Grant Wiggins)在1989年所提出的,真实性评价强调语言学习的真实性, 根据真实性评价的理念,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也必须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实施。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真实性评价的理念下的真实性评价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综合实训的应用可行性。

2 听说课程在高职英语综合实训中运用真实性评价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听说综合实训的评价方法随意性很大,学生完成各项实训任务后,教师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和判断来对学生的表现或作品进行评分。这种教师以教师主观为主的评价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在该课程实训中的主体地位,还忽视了学生在实训中各种合作能力的体现。这样的评价结果往往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在高职英语听说实训中采用真实性评价,可以将学生组成几个学习小组,各组成员自己内部分工合作,完成老师规定的实训任务。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的才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二,依据真实任务来营造真实情境,设计实训活动,在真实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第三,学生参与课程实训评价的全过程,这就包括怎样选择实训真实任务的,怎样确定评价标准和怎样选择评价操作模式。

3 真实性评价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综合实训中应用案例

笔者就英语听说课程在某职业技术学院某专业高职三年制两个班的实训指导任务为案例:

在本次课程实训中,作品呈现是英语短剧表演。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后自由组合,每6人为一组,共5个小组。可以自拟英语短剧,也可以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中选择一幕英语短剧(见表1)。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任务和角色分配,形成短剧脚本,并熟悉剧本和角色。在演练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题材片并进行模拟角色体验;提醒学生演好短剧的前提是研究戏剧术语并领会句子的含义;组织各组学生积极分析剧本、角色分配、服装租借、道具制作、舞美设计、音乐配置等事宜,并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

实训时间:2012年6月7~2012年6月21日

实训对象:高职(3)11—1 ,11—2

实训内容:在英文短剧中体验不同的角色

实训步骤:

第一步是任务准备阶段: 由专业教师做好课程实训的宣传准备工作,向学生说明课程实训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向学生说明为期2周的英语听说课程实训任务和要求,并组织学生观看著名英语短剧,研究戏剧术语并领会其含义。

第二步是任务布置阶段:学生自由组合,每6人为一组,共5个,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内容自编英语短剧。然后收集材料,完成剧本编写。

第三步是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分小组任务到人,准备道具,布景,音响、熟悉剧本,角色、各小组进入短剧排练阶段,同时,教师要注意进行指导和观察性评价。

第四步是成果展示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进行学生成果汇报,为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可邀请一些其他专业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第五步是互评阶段: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评价的三方按预定的评价标准给填表打分(见表2)。

第六步是总结阶段: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学生对实训进行归纳总结。

4 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实训中实施真实性评价的几点启示

将真实性评价引入高职英语听说课程综合实训中,让我们对真实性评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给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实训课程改革带来了启示:

(1)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改革与真实性评价具有内在的联系,其比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

(2)真实性评价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有利于加强学生和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

(3)真实性评价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和真实性,适应高职英语改革的需要。

(4)真实性评价量化起来难度很大,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负担。

当然,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实训中引入真实性评价的理念,是为了让实训能真正成为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和操练语言技能的平台。怎样在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改革中引入真实性评价,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在构建真实性的实训评价体系中将是一个长远的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时憧宇.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08(4).

[2] 李娜.真实性评价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2).

第9篇:视听说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中专英语;能力本位;教学实践

一、英语能力本位教育解析

从能力本位的教学理论来讲,教育思想要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知识立意”是单纯的以学习知识为目的,通过知识的简单传授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观念重结果而轻过程,往往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能力立意”虽然仍然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是更多的是强调运用英语知识的作用,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从这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中可以看出,开放英语英语教育更倾向于向能力本位转变,通过技能训练来逐步弥补课堂知识传授的能力训练之不足。

中专英语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过程包括兴趣培养、实践训练和成功展示等几方面。“兴趣培养”要求激起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努力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本身诱因。这一步就是要展现能力教育的基本模式,应该避免强迫式应试教育,而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实践训练”则是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将新鲜的教育模式融入到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实践教育要大胆走出课堂,对学生现有的能力做出估计,并设置相应任务,确保任务教育在教学体系之中的融入。“成功展示”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能力的展示平台,将中专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更为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学生的学习有拓展的空间和发挥的空间。这种教育的融入其实展现了“成功教育”的优势化作用,使得中专英语的教育认可度有所提升,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英语能力本位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专英语能力本位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教育过程中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严重,而且中职学校内部缺乏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持。当前,中专的英语教学60%还停留在通过卷面成绩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这种评价方式使得中职学生越来越忽视对读写的掌握,同时也导致目前中专英语教学体系对学生运用英文能力的反面影响,使得学生对于实际的英文运用能力和读写能力不够重视,语言实际操作能力较低。长期从事这样的语言教育必然会使得高校英语教学走入误区,影响教育体系改革,影响课堂教育实效性,无法凸显学生能力本位的优势地位。另外,听说读写训练需要更多的学习资料做为支持,而中专英语教材内容比较集中,教师又忽视教材的有效拓展就是使得相应的训练不能开展,无法实现基础知识的能力本位教育。

三、英语能力本位化实践教学总结

1.强化课堂教育实效性

为了更好地展现课堂教育的能力培养,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求进行教材的分解,进行二次创作。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善于对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一些隐含的内容,通过对教材全方位的深刻剖析,加以灵活运用。同时对教材展现的内容设置更多的听说读写任务,保证对能力的有效训练。要转变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听说训练,在听力阶段要练习完全用英语进行思维,把耳听、思考、理解和笔录完美地用英语统一起来,如果客观上没有这种听课条件,就要大量阅读专业资料,听有关专业方面的英语报告,并积极开展英语讨论,与同学交换看法等,也或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课堂教学不足。另外,中国学生比较拘谨,自我表现意识差,长期的教学形式都是被动地听,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听说活动,并主动参与其中,自身做出活动参与者的姿态,以此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

2.加强翻译能力培养教育

英语专业教育重视翻译能力的培养,因为在工作实践之中翻译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质,强化翻译能力教育是能力本位教育的重点。具体来讲,首先要开展 “实例教学”。教师将实例教学引入课堂,学生从实例中感受语言沟通的原则,而这种实例的互动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乐趣、讨论、情景展示等内容,学生的兴趣更高涨。教师在翻译方面也要展现的渊博的知识和超凡的人格魅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重视文化翻译差异问题。跨文化接触适应强调的是学生对具体的文化氛围的适应,这种适应训练当然是在实际的国外环境之中最好,而受课堂教学的限制,教师应该设置专门的接触环境。

3.开展顶岗实习训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