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

第1篇: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学;临床实践;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78-02

妇产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由于女性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的影响,在临床教学中充满了矛盾状况,由于涉及病人的隐私,稍有处理不当则随时可能引起医疗纠纷,教师及学生为日常的临床教学感到困难很大。本文结合我院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情况进行探讨,以寻求更加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

一、当前妇产科实践教学的现状

1.妇产科实践教学安排。对于本科阶段的医疗系学生,按教学计划,大连医科大学把妇产科实践教学安排8~期,根据实践教学医院的规模,安排不同人数进行为期6周的妇产科实习,具体为妇科2周,产科2周(包括产房),门诊2周(包括计划生育门诊),在这6周里,在老师的带领下要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并参与值班、急诊等医疗工作,并于最后一周经行出科考核。

2.患者对妇产科实践教学的排斥。因妇产科患者做检查往往要暴露患者隐私,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不情愿将自己作为示教病人,对于实习学生,往往患者一眼看出其真实身份,拒绝接受任何检查,直接要由老师进行检查,甚至不同意男同学观看。经反复解释虽有些患者勉强同意实习同学检查,但医学生的初次临床诊疗操作相对不熟练,手法生硬,往往会加重其不适感,使其心理产生阴影。

3.部分学生对妇产科实习的主动性下降。目前国内医疗环境下,几乎所有实习学生都认为妇产科的工作是最累的,纠纷是最多的,有些学生还没接触到妇产科实习就已经退缩了,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男生。另外,在临床实习期间,学生既要忙于参加各地就业招聘会、公招考试,还要复习备战考研,个别学生还要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往往出现较多请假现象,使学生无法完成我科实习任务,对临床实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

4.临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近年来,医学院校扩招明显,五年制、七年制、硕士研究生等人数急剧增长,虽然教学医院的规模及数量也在逐渐扩大,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医学生的教学资源需要,而且各个教学医院的硬件条件及医务人员带教意识也参差不齐,这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5.教与学的约束机制困乏。缺乏教师考核约束及奖励机制,我校作为医科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虽一直强调医、教、研并重,但晋级时,教学内容仅仅占很小的比例,带教教师由于临床及科研工作繁忙,因此放在实习学生身上的精力有限,目前医院实行绩效工资,带教收入远远少于临床收入,大家教学积极性颇受打击。缺乏有效的实习学生约束机制,从我院多年的实践教学分析来看,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基本以班级为单位,搬离校园,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纪律上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加之目前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很多带教老师怕严格要求会导致不可预见后果,往往对同学疏于管理,这些都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二、如何提高妇产科实践学质量

1.加强沟通,获得患者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带教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应关心患者、体贴患者,与患者进行真心的沟通、交流,说明教学的目的,并要保证医疗质量,努力争取得到患者的配合,若患者仍坚持拒绝,则应遵从患者的意愿。同时,教学医院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明确告知病人,教学医院有从事培养医学人才的任务和义务,使患者知晓来医院就诊的同时需要承担作为医学生教学对象的可能性。[2]妇产科教学涉及患者隐私,老师及同学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适当的方法及语态交流,必须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素养。

2.教学方法多样性,提高学生诊疗操作水平。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盆腔检查及产科检查占重要的地位,临床教学也如此,学生需要用手来感受子宫及附件大小、质地、性状等,对于之前从未做过妇科检查的学生来说,独立操作困难很大,所以传统的模拟教具在妇产科的临床教学中必不可少,可进行双合诊、三合诊、后穿、诊刮、四步触诊等多种常规检查,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手法,我院已建立相应的临床技能实验室,每周都由教师带领同学进行模拟操作,同时结合幻灯、录像等多种手段提高临床实习质量[3]。

3.强化教学意识,提高教师待遇。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带教教师必须强化教学意识,做好实习学生的好榜样。我科每学期专门抽出一名教师脱产带教,其不用负责临床工作,全面负责临床实践工作,科内对于其的奖励给予特殊照顾,并将实习带教同其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挂钩,尽可能提高带教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妇产科患者要做身体检查还要暴露患者身体隐私部位,所以有的治疗患者都不情愿将自己作为示教病人来进行,相对于我们实习学生来说,往往患者很快即可看出其真实的身份,会马上拒绝接受我们任何检查,直接要由老师进行检查,甚至会不同意接受男同学观看。虽然经我们反复解释后,有些患者会勉强同意实习同学检查,但是我们初学的医学生在初次临床诊疗操作上手生相对不熟练,操作手法比较生硬,这样往往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使患者的心理产生阴影。我们要努力争取得到患者的配合,但是若患者仍坚持拒绝,则应遵从患者的意愿。同时我们教学医院可以通过与患者、家属多交流,明确告知病人,教学医院有从事培养医学人才的任务和义务,使患者知晓来医院就诊的同时需要承担作为医学生教学对象的可能性。我们老师及同学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适当的方法及语态交流,还要必须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莉,牛战琴.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现状与对策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9(11):858-860.

[2]王枫华,娄继权,顾桂国,等.妇产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常见原因分析与防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6(4):234.

第2篇: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儿童保健实习心得体会【1】

回顾20xx年的儿保工作,在医院及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儿童保健工作。先将工作总结如下:

1、截止20xx年10月1日掌握辖区内儿童情况:0-7岁儿童 人,0-3岁儿童数 人,新生儿数 人。

2、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 人,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 人,按要求进行4.2.1(0-1岁一年检4次,1-3岁一年检2次,3-7岁一年检一次)免费体检,同时给于发育、心理、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并对体检有问题的儿童及时进行转诊。

3、本年度共有 名新生儿,对其中 名进行了家庭访视,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在喂养,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防等几个发那个面进行指导,并作针对性指导,尤其新生儿脐疝,得到家长的好评及认可。

4、为辖区内儿童提供健康知识咨询,发放联系卡,随时进行电话咨询。并对高危儿童进行电话随访。

5、开展儿童保健针对性健康宣传,如婴儿抚触,疫苗接种,甲流防控等。

6、对辖区内儿童贫血、佝偻病、腹泻、肺炎等常见病及体弱儿专案管理:体弱儿专案管理人数 人,共 人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发现中重度贫血 人,并及时转诊。

7、每天上网查询新生儿数,与妇保医生共同打电话确认是否居住在本辖区,与新生儿家长联系确定产后访视时间,准备上门访视。每年度上报相应的报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儿童保健知识,虚心像兄弟单位儿保岗位的同行学习请教,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儿童保健实习心得体会【2】

一、妇幼保健服务机构与人群

扶沟县辖16个乡、镇、场,411个行政村,总人口744315人。县卫生局辖16个乡、镇、场卫生院,411个村卫生所。全县已婚育龄妇女147645人,7岁以下儿童52582人,5岁以下儿童35364人,3岁以下儿童220xx人,当年出生6411人。

二、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围产期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极大地提高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和新生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大力保障。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大力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县妇幼保健院增设围产期保健门诊、高危妊娠门诊及孕妇学校。当年活产数6411人,产妇总数640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5503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84%;产后访视5669人,产后访视率88.43%;住院分娩6173人,住院分娩率96.29%;新法接生6351人,新法接生率达99.06%;孕产妇死亡3例,孕产妇死亡率46.79/10万。

三、扎实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儿童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另一项重要内容,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倍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当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46941人,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9.2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19350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7.92%。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实查29565人,结果显示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15%,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县妇幼保健院六一儿童节前夕,在县教委大力支持下,在各幼儿园教职员工积极配合下,对城镇所属的7所幼儿园集体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共体检2109人,检出缺点疾病630人,检出率为29.87%。对检出的轻度贫血176人,佝偻病120人,龋齿350人,腹股沟疝9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3人,在保护儿童隐私前提下,提出相应的诊疗处理意见,深得家长的好评。通过群策群力的保健措施实施,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7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32婴儿死亡率58例,婴儿死亡率9.05。

四、积极做好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改善妇女整体健康状况,保护劳动力资源

妇女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国家一直给予相应的保护政策。县、乡医疗保健、计生部门共对79443名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普治,检查率为161.42%,查出妇科病35808人,妇科病率为45.07%。在县妇联大力支持下,县妇幼保健院坚持一年一度的城镇妇女病查治工作, 35月份共普查单位98个,普查人数870人。由于普查的项目全,有乳腺检查、妇科检查、b超检查、阴道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及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妇女患病率达80.00%,查出子宫颈癌3例,属较高水平。经过相应的规范治疗,妇女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五、继续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杜绝计划生育手术死亡的发生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仍是妇幼保健重要内容。县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单位,一直注重对乡级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培训,取得明显效果。当年各项节育手术总数4884例,放取节育器占49.30%,输卵管结扎占2.83%,人工流产率占10.24%,药物流产占20.07%,引产占2.52%,无一例引产死亡发生。

六、做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为全省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自1996年以来,我县一直是省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点。孕产妇死亡监测在全县实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在崔桥乡实施,出生缺陷监测在县医院和保健院实施。多年来县医院妇产科、小儿科、保健院保健科、崔桥卫生院防保站,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甘干奉献,每季度向上级输送宝贵的科研资料,为全省制定切实可行的妇幼卫生工作方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七、实施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我县妇幼卫生工作紧跟时展步伐

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在我县实施以来,极大地提升了全县妇幼保健工作服务能力。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项目信息科学管理、青少年保健门诊及计划生育规范服务培训,以及项目县互访参观学习,使我们大开了眼界,把握住了妇幼卫生发展的时代脉搏。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围产期保健、计划生育服务门诊的规范建立与正常运行,使我县妇幼卫生工作跟上了时展步伐,妇幼保健工作面貌一新,优质规范服务及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县妇女、儿童、男性及青少年受益非浅。

八、实施出生及出生缺陷监测项目,掌握个案信息,锻炼一批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信息质量

20xx年国务院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出生及出生缺陷监测项目,各乡、县直医疗保健单位及时网络直接出生、死亡及缺陷信息,保健院保健科负责终审。自20xx年6月下旬实施以来,截至到11月22日已累计上报6870例,出生缺陷17例,不但及时掌握了个案信息,拓宽妇幼保健服务内涵,而且锻炼一批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信息质量。

九、做好项目信息管理暨年报培训工作,为做好项目及常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扶沟县是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第六周期项目、淮河流域

出生及出生缺陷监测项目、河南省妇幼卫生监测项目,进入9月份以来,国家、淮河流域、省、市相继举办了信息管理及年报培训,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相关信息,我们整合

各项目信息及年报内容,于20xx年9月27日至29日,举办了项目信息管理暨年报培训班。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医疗保健单位、私立接生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的防保站长、妇幼专职、网络直报及季年报人员40人,接受了培训。为做好项目及常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加强妇幼保健建设,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提升妇幼保健及临床医务人员服务能力

妇幼保健的工作方针是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人的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县妇幼保健院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部级督导契机,在XX年年增设孕妇学校、围产期保健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计划生育服务门诊、门诊手术室的基础上,20xx年新增新生儿重症室,并配备了相应的检验、辅助检查设备,扩大服务范围,完善空调、饮水机等服务设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保健需求。制作灯箱广告牌、张贴各种宣传标牌、宣传折页和宣传报架,营造亲情服务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借保健院医疗质量管理年验收机会,加强医护质量、控制感染、急诊救护方面规范管理,病历书写体现良好医患沟通关系,突出知情选择人文关怀、优质服务理念,大大提升了保健院的临床综合服务能力,年创业务收入400万元,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十一、妇幼保健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1、县、乡妇幼保健人员待遇过低,队伍难于稳定,影响工作质量

县、乡妇幼保健人员待遇都低于临床医务人员收入,新农合开展以来距离更加拉大,势必影响妇幼保健人员工作热情,借专业对口、执业需要调入临床,保健队伍难于稳定,培训知识无法进行,影响工作质量。应单列防保人员的工资,由卫生局统一拨付发放。

2、群众对自愿婚检工作认识不足,应加大宣教力度,最好政府买单婚前医学检查费用。

3、县妇幼保健院起步晚,长期处于求生存的困境中,围产期保健、儿童保健等保健工作一直没有能力很好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妇幼保健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希望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政策支持和财政倾斜。

儿童保健实习心得体会【3】

在领导下,圆满的完成了20xx年的儿童保健工作。先将工作总结如下:免费向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 在2011年内掌握辖区内儿童情况:0-7岁儿童2948人,0-3岁儿童数1378人,新生儿163人,0-7岁包括外来儿童3032人,0-3岁包括外来儿童1438人。

2. 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为94.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1342人,覆盖率95.5%。按要求进行4.2.1(0-1岁一年检4次,1-3岁一年检2次,3-7岁一年检一次)免费体检,同时给与发育,心理,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并对体检有问题的儿童,及时进行转诊。

3. 本年度共有135名新生儿,对其中35名进行了家庭访视,使访视率达到95%。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在喂养,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并作针对性指导,尤其新生儿脐疝,得到家长好评及认可。

4. 为辖区内儿童提供健康知识咨询,随时进行电话咨询。并对高危儿童进行电话随访。

5. 开展儿童保健针对性健康宣传,如婴儿抚触,疫苗接种,甲流防控等。

6. 每天上网查询新生儿数,与乡医医生打电话确认是否居住在本辖区,与新生儿家长联系确定产后访视时间,准备上门访视。

第3篇: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以党的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宣传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逐步实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自然平衡。

二、目标任务

到“”末,基本实现社会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形成有利于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优质服务更趋完善,全面消除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和溺弃女婴现象,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下。

三、工作重点

(一)深化宣传教育,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围绕群众生育观念转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阵地,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以“关爱女孩”和“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群众树立“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等科学生育观念,构建新型生育文化;宣传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及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法律法规及妇女保健、青春期保健等科学知识;宣传女孩自立、自尊、自强的先进事例和“女子成才”、“巾帼建功”等模范人物。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注、共同参与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良好舆论氛围,逐步消除对女孩、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偏见和歧视妇女的落后观念,为女孩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利益导向,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提供优先优惠支持。建立健全同等优先女孩和计划生育“两户”的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两女户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救助、少生快富制度;扩大农村两女户低保范围,完善和落实对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奖励政策;优先为贫困“两户”实施扶贫项目,积极支持计划生育两女户发展经济;采取多种形式为女孩和计划生育两女户提供法律服务和社会救助;积极为女孩读书升学创造条件,帮助女孩、残疾人、流动人口中的失学辍学女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缩小男女孩受教育的差距;努力为农村女孩治病就医创造条件,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拓宽妇女就业门路,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就业,保障妇女劳动权益。通过一系列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不断提高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消除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后顾之忧。

(三)强化管理服务,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建立有效的约束制度。各级计划生育、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重点要建立健全、全面落实9个方面的制度:

1.跟踪服务管理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与符合再生育政策、领取了《生育健康服务证》的妇女签订管理服务合同,按月随访,落实“三查”,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同时,要全面落实干部包村包对象责任制,实行对育龄妇女的全程跟踪服务。

2.B超管理制度。凡《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未注册超声诊断业务项目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一律不得使用B超诊断。已注册超声诊断业务项目的各医疗机构、计生服务站要有专门的B超诊断室,有符合执业资格要求的从业人员。B超室要设立醒目的警示牌,公开操作规程,公开医务人员姓名和举报电话,建立B超诊断情况登记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超声诊断仪、染色体检测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确因医学需要鉴定的,必须由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根据医学诊断结论出具准予鉴定证明,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从事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业务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实施,并由实施机构组织三名以上资深专业技术人员集体审核、诊断、出具医学鉴定证明。每年由县卫生局牵头对全县从事B超操作的所有医疗卫生和计生技术人员进行一次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县卫生、计生、食药监部门每半年组织对从事B超诊断等终止妊娠业务的单位进行一次暗访,每年联合检查一次,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3.终止妊娠药品监管制度。禁止个体诊所、药品零售企业使用或出售终止妊娠药品;药品生产、批发企业不得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给个人和未获得施行终止妊娠手术资格的机构;医疗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对终止妊娠药品要实行专人保管,严格登记。禁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保健机构自行配制终止妊娠药品。

4.出生分娩实名登记制度。医疗、保健机构对分娩孕妇要主动查验、登记孕妇及其配偶的有效身份证明。对没有或不愿提供有效身份证明的,医疗、保健机构要及时向所在乡镇、街道计生办通报,并核查其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对出生分娩婴儿死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出具婴儿死亡证明,并进行登记。出生婴儿在医疗机构以外分娩死亡的,其父母必须在10天时间内上报所在乡镇(街道)计生办,经乡村两级计生专干核实后,方可进行婴儿死亡登记并上报。同时,各级医疗机构每月要向本级所在乡镇、街道计生办报送婴儿出生分娩花名册,乡镇、街道计生办要对出生分娩信息进行核实。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乡村计生工作人员要如实填写死亡婴儿的性别、发病等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5.引产报批登记制度。符合生育政策怀孕的孕妇,不得终止妊娠。因医学需要而终止妊娠的,须由本人申请,并提供县级以上医院医学诊断证明,因离婚、丧偶要求终止妊娠的,应提供民政、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或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文书,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报经县计生局审批后,方可施行终止妊娠手术。因病情危急,先行施行手术的,术后须持施术单位治疗病历补办审批手续。施行引产手术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须如实、详细登记引产手术对象情况,建立手术档案,每季度同时向县计生局、卫生局分别报送一次引产手术名单。

6.取环手术管理制度。对再生育的育龄妇女,须持《生育保健服务证》和乡镇计生办取环证明到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卫生医疗保健机构施行取环手术;对放环不适或并发症需实施取环手术的,由乡镇计生办开具证明,到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检查,凭服务站诊断证明到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施行取环手术。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私自开展取环手术。

7.弃婴管理制度。符合收养条件收养弃婴的,必须严格按照《收养法》规定程序办理收养手续并向乡镇(街道办)计生办申报登记弃婴来源。无收养手续的,一律按非法收养处理。

8.情况通报制度。计生、卫生、公安、食药监等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沟通情况,落实综合治理措施。乡镇之间要及时通报情况,联合打击区域间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

9.有奖举报制度。各乡镇、街道办要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并进行公开宣传,发动群众对有“两非”行为的当事人和从事“两非”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举报。经核实后,每次给予举报人不低于1000元的奖励。

(四)规范执法行为,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把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两非”行为作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重点工作来抓,定期组织联合执法,开展检查整治,加大查处力度。

1.对发生“两非”行为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由各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省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进行处理。

2.对民办医疗机构发生“两非”行为的,由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处理,并对当事人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医疗机构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直至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违法生产、批发、零售和使用终止妊娠药品的,由技术监督、药品监管和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符合生育政策怀孕但又非法终止妊娠或者怀孕14周以上自报流产、婴儿死亡、出生送养或分娩下落不明又无法说明原因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配合县人口计生局对当事人进行调查处理。有上述情况且准予再生育的,推迟安排生育。对溺婴弃婴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监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要建立并严格执行B超管理制度、出生分娩实名登记制度、引产报批登记制度;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监管力度,严禁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或私自取环。对因监管不力,发生“两非”案件的,对相关单位年度人口计生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目前,由于受传统生育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根据省人口委对全省近十年和“”时期86个县出生性别比排序,我县出生性别比分别高达100:120.72和100:117.95,在全省排列第17位,被列入全省20个出生性别比重点整改县之一。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县人口结构的失衡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将给人口安全、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隐患。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为子孙后代和国家民族兴衰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我县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趋于正常。

第4篇: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近年来,各级本着“政府主导、计卫协作、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的原则,着力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制度改革,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计卫资源整合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多方共赢。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管理水平,有效打击“两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就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完善计卫合作的长效机制

各级人口计生、卫生部门要协调配合,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等经常性工作联系制度,完善管理联手、服务联合、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

1.建立计卫联席会议制度。市、市区两级每年至少召开1次人口计生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家会议,镇级计生服务站、卫生院要实行月例会制,进行业务交流部署、信息互通互报,讨论、分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具体对策。

2.完善协同队伍建设机制。

一是要任用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群众中有威信的技术骨干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二是定期独立或联合组织计划生育技术培训,提高计生服务水平;三是定期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联合表彰。

3.完善协同工作管理机制。

一是要明确整合镇计生、卫生服务机构相关工作职责,实行法人管理责任制和追究制;

二是要建立相关科室和岗位责任制度、工作考核细则,严格目标考核管理;

三是要严格依法执业的管理。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计生、卫生服务机构和技术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执业资质,并依法开展准予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常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常规和医疗文书,加强技术服务档案管理,门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记录至少保存15年,住院记录至少保存30年;

四是严格质量管理责任制。要建立技术质量责任网和应急预案,逐级落实质量管理责任人,最大限度的杜绝医疗事故、手术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发生。

4.健全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定点免费服务机构。各市区人口计生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科学确定具备执业资质的免费服务定点机构,实行挂牌服务。禁止将私营医院和个体诊所确定为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点单位。各定点机构要严格遵守免费服务制度和服务范围,不得搭车收费或强制服务;二是确认免费服务对象。由镇或村级计生服务站(室)负责人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具免费服务证明,定点免费服务机构据此提供免费服务;三是建立免费服务信息通报制。定点服务机构在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后,每月向当地计生服务站反馈情况,计生服务站据此实行服务效果追踪随访;四是畅通免费经费结算渠道。定点服务机构每月向所辖地计划生育服务站送达实施手术人员《花名册》、服务单据等,经审核后报送县级人口计生局核定并按季度拨付免费服务经费。

5.建立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市、市区卫生部门每季度、镇级每月向同级人口计生部门反馈人口出生、计划生育手术、出生缺陷发生等信息;市区计生行政部门每个统计年度、镇级每月向同级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反馈持生育证明的已婚育龄妇女信息、早孕信息和育龄妇女死亡、儿童死亡信息等。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规范信息的收集、使用、反馈,及时完善育龄妇女个案信息档案,更新育龄妇女基本信息数据库,加快与卫生信息联网、信息共享。

6.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人口计生部门每年应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在系统内分别进行不少于1-2次的工作督查。计生、卫生部门要定期组织联合执法检查。重点对定点服务机构加大考核力度,将是否建立免费服务登记制度,是否实行知情同意制度,群众是否满意及是否搭车收费作为考核定点机构的重要指标,与经费拨付挂钩。

二、加强B超等技术的管理,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

7.开展警示教育。加强《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的学习、宣传,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超声诊断室和染色体检测实验室等工作场所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醒目标志和工作制度,强化法制观念。

8.建立B超机使用审批和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B超监督管理。对本系统内现有B超机和染色体检验技术设施全部进行登记、备案,并定期检查。对新增B超设备的,要严格审批程序,及时纳入登记、备案和监管。禁止个体行医者购置使用B超机和使用染色体技术。

9.完善B超机和染色体检验技术管理制度。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使用B超或胎儿染色体检测等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对妊娠妇女进行超声诊断或其它孕期保健时,除医学需要外,操作人员不得透露或暗示与胎儿性别有关的任何信息。

三、加强节育手术管理,禁止选择性别终止妊娠

10.严格实行手术准入制度。未经依法准入的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技术人员不得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实施节育手术和复通术的单位均应进行个案登记,建立查验制度。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终止妊娠。

11.设置警示标志。依法开展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在妇产科、手术室等相关工作场所,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警示标志和工作制度。

12.严格落实妊娠终止术报告审批和持证施术制度。依法准入的机构对已婚育龄妇女实施终止妊娠手术时,实行实名登记制。

对意外妊娠14周以上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施术机构须查验受术者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地(流入地)镇级计生部门出具的《终止妊娠手术证明》和受术者身份证,并将证明原件、身份证复印件和手术病历一并存档。

妊娠14周以上且持有《生育证》(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有临床医学指征需要终止妊娠的妇女,须持二级以上医院的病例、辅助检查报告、医学诊断证明到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地(流入地)的县级人口计生部门申请办理《终止妊娠手术证明》,施术机构术前必须查验该证明,术后将《终止妊娠手术证明》原件及受术者身份证、《生育证》(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复印件与手术病历一并存档;因特殊情形需紧急施术的,施术机构须在术后三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通报;对持《生育证》的妇女未按规定程序私自采取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不再批准其生育申请。

13.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获准开展14周以上人工终止妊娠的医疗保健机构,要建立专项手术登记制度,将手术情况逐一进行登记,与相关证明和手术病历一起存档备查。手术情况每季度一次逐级汇总上报辖区和上级妇幼保健机构,同时报送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人口计生行政部门。

14.实行持证取环、复通制度。各医疗保健机构及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要求取环的育龄妇女,须查验所在村级计生专干出具的取环证明;对要求输卵管复通和输精管复通术的,须查验市区计生服务站出具的相关证明,严禁无证私自取环、施行复通术。

四、加强孕产期服务管理,建立规范的生育秩序

15.严格落实孕产期随访服务制度。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严格加强生育管理,对已领取一孩《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尤其是批准二胎生育的育龄妇女,应及时登记造册,全面落实孕产期随访服务制度,镇、村两级要做到定期上门服务,在准确掌握孕情的同时,密切跟踪,加强后续服务,整个孕期入户见面访查每月至少一次,责任到人。

16.严格落实住院分娩验证和实名登记制度。医疗保健机构在产妇住院分娩时,一孩要查验《计划生育服务手册》、二孩要查验《生育证》以及夫妇的身份证件,据实名(以身份证为准)予以登记和填写相关医疗文书。对没有相关证明的,要在三日内及时通报所在地县级计生行政部门。各县级计生行政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畅通信息通报渠道,接到通报信息后,及时核查分娩夫妇的有关信息,对属于违法生育的夫妇,由市区或镇级安排专人进行查处。

五、加强监督管理,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责任追究制

17.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要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建立群众举报制度,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终止妊娠行为。对举报非法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非法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或出具假节育证明者,一经查实,给与奖励。

第5篇: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1952年9月18日,宋庆龄女士用她获得的“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10万卢布创办了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今天的保健院从建院初期的简单规模,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市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

上世纪50年代,产前产后大出血、妊高症、难产等发生率高,保健院创建了门诊孕妇就诊“一贯制”,将门诊孕妇分组,由专人管理,提高孕期保健质量。上世纪60年代初,保健院在全国首创“孕期家庭自我监护”,并在门诊孕妇中推行,让孕妇接受孕期保健知识的同时,在家中得到自我监护。1976年,保健院开设孕妇学校,由专人指导孕妇和家属孕期保健、家庭自我监护方法等知识。1982年,在中国最早提出并推广“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帮助新妈妈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经过多年实践,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探索的这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宣传模式与健康教育方法,在上海市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全国“爱婴医院”的典范。

20世纪90年代末,保健院实施分娩助产服务模式转变,全面推行孕产妇就诊“一贯制”医疗服务模式。即孕妇从孕期定期检查到产前待产、产时分娩到产后休养,均由一组医生负责诊治。减少了医疗不安全因素的潜在发生,更有利于孕妇在心理上和医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和牢固的信任感,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自然分娩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保健院引入国外导乐分娩服务理念,尝试开展护理人员“一对一”陪伴产妇分娩的服务方式。

为了真正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病区的护理工作都由护士承担,孕产妇和病员们得到了从生理到心理的整体护理。妇科病区还试点实施“护理进病房”的“整体化”护理新模式。护理人员把办公桌搬到病人身边,把责任田扎根病房,从入院到出院,一间病房内所有病人的生理、心理护理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都由责任护士承担。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近年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迎接了上海市近1/10的新生儿的出生,门急诊量逐年上升,近年达到近80万,新生儿年分娩数更是超过1万。

依靠科学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破除条条框框,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提高水平。”宋庆龄在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之时,就殷切期望医务工作者能在妇幼保健领域坚持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医疗技术,造福广大的妇女儿童。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事业的继承者们牢记宋庆龄的教诲,在妇幼保健的芳草地上辛勤耕耘,积累了大量经验,很多工作居国内领先地位。2005年至今,孕产妇死亡为零,极低体重儿抢救成功率控制在98%以上。

保健院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独立新生儿科,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从建院初期开始,完成了近30万新生儿的救治和护理工作。其独创的自由调节的棉制式“鸟巢式棒”,率先开展的外周静脉中央静脉置管术,均走在同行的前列。2005年医院成功救治了一例29周的四胞胎,出生体重1000-1100克左右,随访至3岁,四胞胎生长发育正常良好。2008年成功抢救了一位有严重合并症的58岁孕妇。

在妇科领域,保健院依据疾病特征,开设各种特色专科门诊,充分发挥专科优势,分类诊治各种妇科疑难杂症。在妇科肿瘤领域,除了手术治疗,做好化疗药物的最佳选择,开展了妇科肿瘤的介入疗法,并开展非破坏性手术的研究,研究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探索建立起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新模式,提高肿瘤病人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03年,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宫颈疾病中心后,经过几年的发展,每月接待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患者约5000余例,已成为沪上名符其实的宫颈疾病诊治中心,为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保健院计划生育工作在上海及全国享誉盛名,一直享有较高的临床和科研地位,拥有着实力较高的科研与教学团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承担着上海市乃至全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为亿万育龄妇女的健康送去了福音,获得多项部级的科研奖项,成为了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先进模范。

2008年6月,保健院根据患者的需要,开设“不孕症会诊中心”,开诊半年来已接诊8000人次,受孕73人次。通过整合已有的妇科、男性科、内分泌等学科力量和技术优势,汇集妇科、内分泌、内窥镜、放射、超声、生殖生理等方面的专家,不仅提高了不孕症治疗的成功率,也推动了妇科各亚学科的发展。

保健院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部级、上海市级等几十项课题,大量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先后有1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大奖。

多年来,保健院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中儿童基金会、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医学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澳大利亚蒙纳西生殖医学中心、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等建立了密切关系,每年都邀请国外医学专家前来讲学,选派优秀医护人员出国学习、深造。

怀仁爱之心,倾全部之力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始终把宋庆龄“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嘱托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在全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等检查中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全国妇幼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省部级荣誉,多个文明班组、集体和个人获得等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

保健院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会议”,严肃整治“红包”、“回扣”和“商业贿赂”,严格按标准收费,严把药品进货渠道,降低成本,确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公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在住院部的每一层和门诊、急诊等处都设置了电脑查帐处,实现了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门诊病人即查即清,以随时接受病人的查询和监督。

保健院为病人和孕产妇开展“经典音乐进医院”活动,邀请专业音乐乐团举办专场音乐会。让职工、孕产妇和病人身心都获得了快乐。一位老病人出院时说:“你们亲切得就像我的女儿,不,你们的照顾比女儿还要周到细致。”

近年来,保健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开拓新的项目,创新服务模式。计划生育指导所开办“青春关爱俱乐部”,以青春期少女为对象,针对其生理心理困惑,提供免费指导和帮助,让她们了解健康性知识,疏导心理压力。一位中学生在接受帮助后说:“每个花季少女都应及时了解这些,学会保护和约束自己,避免悲剧发生。”

“秋之韵”女子俱乐部为40-60岁的女性提供更年期健康保健;孕前指导学校,则针对婚后、孕前期夫妇推出新型家庭保健服务,通过一系列个体化的服务,帮助他们调整身心,以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医院还与东方电视合举办“妈咪厨房”,提供婴幼儿营养指导。

保健院还设有两条热线咨询电话,12小时妇幼保健热线和24小时生殖健康热线。24小热线是上海市第一条人工接听的健康热线,被评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并于2009年元旦并入上海市的公共卫生公益热线。两条热线创办以来,为上海市以及全国的群众提供了一条获取正确的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知识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病房在服务上提出医患和谐互动,提供人性化服务。每当有人入院登记时,就悄悄记下了她的生日。在生日当天,为她送上生日贺卡,端上一碗香喷喷的生日面,呈上最真诚的特色祝福。

一位特殊的宫颈癌患者,一家过着低保生活,经济情况十分困难。医院为她制定了最为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病区还自发捐款捐物,解决其生活困难。一位打工妹分娩晕倒街头,好心人将她送到宋庆龄创办的“国妇婴”,医院不仅全免医药费,还及时帮她联系家人,母子平安出院时,感激涕零,跪倒在院领导面前。

在病人出院后病房还进行定期随访。对于特殊患者或曾经病情危重的病人,主管医生定期上门家访,追踪病情发展。妇科病房还为肿瘤病人定期举行首次肿瘤患者联谊会,邀请老肿瘤病人回院聚会,愉快地交流出院后的健康恢复情况。一位刚接受晚期卵巢术后不久的病人激动地说:“了解到这么多人抵抗疾病的战斗经历,我更有信心了。”

大多数准父母都是第一次迎接新宝宝的年轻人,初来产科门诊前,常常不知该如何就诊。门诊部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就诊温馨提示和发送宣教手册的方式,宣传就医信息。同时,加大导医的力量,请医务人员到孕妇身边去轻声交流、解答疑问。

专家门诊变坐诊等候为主动迎接,从“一队式”挂专家号的服务方式推出专家门诊网上实名制挂号,病人无须再彻夜排队领取专家门诊号,此法为解决病人看专家难、打击黄牛倒票问题做出了积极的探索。门诊药房将西药房、中药房和自费药房合并,推出“一窗式”服务,大大减少了病人排队次数,少拿、漏拿药的概率。

第6篇: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胶州市政府2010年将子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工作列为市政府民生工程,重大卫生公共项目之一,积极主动在我市开展此项惠民工程。我院为切实把该项惠民工作落到实处,和胶州人民医院,胶州妇幼保健院协作,按照妇女自愿原则,为本市35-59岁妇女提供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

1一般资料

2010年6月开始我院在全镇69个村庄全面开展“两癌筛查”,筛查时间:2010年6-8月底。筛查范围:本镇农村户籍35-59岁妇女。

2筛查前的准备工作

2.1广泛宣传动员妇女“两癌”免费筛查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筛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我们通过开计生办主任,召开村妇女主任专题会议,让其宣传动员,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参与筛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筛查”为“我要筛查”的良好工作氛围。建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由镇政府牵头,召开了由乡镇分管领导、各行政村妇女主任、村书记,院长,妇保医生等参加的“两癌”筛查工作动员会,明确目标,分工合作。

2.2强化培训,优化工作我们专门组织成立了“两癌”筛查技术小组和专业队伍,并抽调3名业务骨干参加市里组织的“两癌”筛查业务培训。聘请有关专家,组织“两癌”筛查培训班,对筛查组成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在提高专业素质水平的同时,做到“四统一”:统一检查方法、统一检查标准、统一资料处理报告、统一追踪随访要求。技术指导组不定期地开展督查、指导与评估,对督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督促整改落实。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保证了筛查工作的质量。

3筛查方法

按照青岛市卫生局统一要求使用的方法:常规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化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乳腺癌筛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

4全面协调安排,统筹推进筛查

为保证筛查进度,我们组织成立两个筛查工作小组:院内筛查组由三名妇科医师和一名乳腺检查医师、一名彩超医生,一名化验医师组成,护理人员做好筛查人员的登记工作;基层组由二名妇产科医师和一名乳房检查医师组成,一名化验医师,妇女主任配合做好登记、根据农村的生活劳作习惯及行政村分布、人口集聚等客观因素,我们牺牲了好多休息的时间,每天中午到1点后才能吃上午饭,免费筛查工作实行分片、排出全镇“两癌”筛查日期表,提前通知,使整个筛查时段连续进行,确保了工作进度。

5重视随访工作,确保筛查质量

“筛查”不是目的,通过筛查诊断治疗,提高妇女生存质量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特别重视筛查后随访,筛查结果出来后,将阳性病例及时登记到《“两癌”筛查可疑病例登记本》上,电话或上门随访,督促可疑病例及时进行确诊治疗。至8月底,通过“两癌”筛查发现细胞学异常12人(其中需做病理检查8例),目前已活检6例,还有6例在进一步的检查和随访中。通过手术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乳腺癌4例,子宫颈癌3例,CIN(宫颈癌前病变)3例,其他妇科肿瘤(子宫肌瘤、附件肿瘤)30例,宫颈炎1630例,宫颈糜烂1323例。

6工作取得经验

6.1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是“两癌”筛查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保证。为确保目标完成,我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探讨工作实施环节步骤。出谋划策,乡镇党政一把手亲自组织协调“两癌”筛查的发动工作,下文部署“两癌”筛查的具体工作,大大提高了体检率。至8月份就超额完成了2011年的筛查任务(2098例)。

6.2确定一家县级以上医院为定点诊断和治疗医疗机构是确保“两癌”筛查质量的重要前提。确定胶州市妇幼保健院作为我院“两癌”筛查定点医疗机构,对疑似病例诊疗负责追踪治疗。

6.3宣传到户,随访到人是做好“两癌”筛查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在宣传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村妇女主任网络作用,进村入村开展宣传,将免费筛查券、宣传资料发放到应查对象手中。对筛查后的重点对象,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逐户上门进行随访,动员妇女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7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7.1妇女健康意识不高虽然今年的“两癌”筛查经各级政府、部门层层动员,参与筛查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仍有部分群众对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抱着“不痛就没病”的想法而不愿意检查。有的妇女则“讳疾忌医”,担心被查出有病要进行治疗“麻烦”,有的甚至被查出有病也拒不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

7.2主动复查率较低通过筛查,发现了较多的可疑病例,需进一步检查。但从筛查中发现,一些群众对发现阳性情况需进一步检查时采取逃避态度。如宫颈细胞学检查提示“高度上皮内病变”,需进一步活检;或者发现乳腺肿块内见钙化灶,伴血流等情况,需进行手术治疗等情况时,筛查妇女会因为经济原因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7.3后续诊断治疗保障机制不到位项目实施中发现,农村妇女由于经济原因,较多的选择到一些私人诊所就诊,甚至导致原本有怀疑的病灶经私人诊所激光治疗难以确诊,或者加重了病情,还有少数癌症病人干脆放弃治疗。

8下一步工作思路

8.1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提高“两癌”筛查的依从率。进一步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实时报道“两癌”筛查动态,并通过图片展示、宣传栏、健康教育讲座、健康咨询等方式,使广大妇女朋友对“两癌”防治知识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8.2加强追踪随访工作提高“两癌”筛查的筛查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患病妇女的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是开展“两癌”筛查工作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规范对可疑病例、确诊病例的追踪随访

第7篇: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在传统生育高峰的“龙年”,延续数年的赴港生子热潮遭遇政策寒流。即将履新的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4月16日称,明年香港私立医院应停止接收“双非”(夫妻双方均非香港永久居民)孕妇;“不能够保证”届时“双非”孕妇在香港诞下的子女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随后,4月25日,香港食物和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宣布,2013年起香港公立医院停收“双非”孕妇,全力应付本地孕妇的需要;而私家医院亦与政府达成协议,明年不收“双非”孕妇。卫生署亦不会再签发明年的预约证明书。

其实,以春节前夕的港人“蝗虫论”为发端,港人对“双非”孕妇及孩童挤占香港公共资源的批评声不绝,此番全面停收并不意外。

中介提价

对于文首的询问,“眼界网”上所有回帖都表示,该孕妇提前剖腹难以实现,因为香港医院均以B超显示的预产期为准,来确定是否或何时发放预约证明。《财经》记者咨询相关中介,得到的答复是“有能力办到”,“现在全套费用包括食宿是18.8万港元,剖腹产要另加3万港元。不过一定要尽快,不能再拖了。”

“全香港11月底、12月的床位已经不超过十个了。”5月1日,一家正规在深港两地注册的中介公司说,“现在在私立医院生产,8.5万港元是最低消费;还需要付给我们9万港元,其中7万港元是付给床位中间人的,2万港元是服务费。政策变化以后,老板说最后几单多赚点,所以服务费涨价80%。”

当问及明年打算,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准备转型,去做美国、加拿大生宝宝的中介业务了。”

目前世界上实施“出生地国籍制”的除中国香港,还有美国、加拿大及部分亚非拉国家等。中国澳门则要求严格,内地孕妇在澳门所生小孩,需父亲在澳门合法居住,或已取得澳门居留权。

规避内地计划生育政策,是赴港产子家庭的另一考虑。今年初引起大波澜的内地前跳水运动员田亮夫妇,在香港生下第二胎即是最新的案例。陕西省人口计生委表示将在近期公布调查结果。5月2日,田亮所属经纪公司透露,田亮或被征收约200万元的“社会抚养费”。

2010年3月15日,国家人口计生委给上海市人口计生委的复函规定:“夫妻双方均为我国内地居民,在国外、境外生育的子女回我国内地居住,办理了入户手续或两年内累计居留满18个月的,在适用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时,应当计算该子女数。”

而国内人口政策并未有显著变化。4月10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对于公众颇为关注的放开“单独二胎”(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胎)等涉及放宽生育的政策,未有提及。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表示,对“十二五”期间试点“单独二胎”政策,并不乐观,“不排除随着形势变化,在‘十二五’末期有再调整政策的可能”。

私院零“双非”

3月12日,香港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对外表示,由于本地及非本地孕妇的服务需求在近年来不断上升,香港医院管理局(下称医管局)的产科及新生儿科的服务受到重大压力,服务量已经饱和。在2011年-2012年度,新生婴儿深切治疗病床的住用率为108%,产科使用率亦高达107%。

本是香港公民、“漂”在北京的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表示,国际上通常认定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要求病床使用率在80%左右,香港产科显难达标。

为解决上述问题,医管局先后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八家公立医院产科采取涨价、限额等行政措施(见《财经》2012年第4期“赴港产子纷争再起”)。 2012年接受非本地孕妇来港分娩的数目限于3.5万名,其中包括公营医院的3400名和私营医院约3.1万名。

“一个产房六名孕妇,竟然有五名来自内地。”一名今年3月刚在私立医院生产的孕妇说。公立医院限额缩紧,内地孕妇选择收费昂贵的私立医院。2011年,共有43982名非本地孕妇在香港生产,而私立医院分娩数达76%以上。受需求量增加的影响,私立医院的生产价格也逐年攀升,年度涨价幅度在3000港元-4000港元,按目前人均生产费用5万-10万港元计算,每年逾3万人可带来超过15亿港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因医疗服务私营化导致妇产科市场化的声音并不鲜见,主要理由是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转往待遇较佳的私立医院,导致公立医院人手进一步不足。另一方面,近年私立医院经常被指滥收费用,政府却缺乏监管。

不过,香港私家医院联会主席刘国霖坚持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限制内地孕妇数目。“因为香港的公立与私家医院的产科床位都是固定的,只有预约到床位的孕妇才能赴港产子。”

私立医院为何放弃高额利润,最终就停收非本地孕妇与政府达成一致?据了解,十家提科服务的私立医院主要通过私家医院联会表达意见。过去数月间香港食物和卫生局就2013年产子分娩配额,多次与私立医院代表会晤。

香港食物和卫生局局长周一岳承认,要求私立医院停收“双非”孕妇,确实“对某些医院或产科医生来说,有一定影响”。不过,“由现时至明年1月,仍有七八个月的时间让他们做准备,相信对他们来说,是有足够时间作出服务上的调校。”

“如我们要求限制私家医院提供的服务,限制其服务量甚至收入,他们自然不愿意。”周一岳亦赞扬磋商过程中私立医院的合作态度:“他们在过去一年与政府作出各方面的沟通,也十分合作,亦明白产科服务并非纯粹医疗服务,因为婴儿出生后,社会也有一定的负担,这社会负担并非医疗界可单独承担。”

《财经》记者联系了上述香港十家私立医院。2011年共接受2902名内地孕妇分娩的圣保禄医院表示,“就明年产科服务预约问题,本院会跟从政府机制处理非本地孕妇预约分娩个案。”养和医院则表示,停收对其未来业务影响不大。

宝血医院是内地孕妇首选,约有一半收入来自内地孕妇。其行政部人员表示,“面对内地孕妇涌入,该院有足够人手应付现时产房运作,不存在超负荷运营。卫生署用行政手法管制后,日后将积极发展其他医疗服务。”

庄一强认为,该政策有助于过度依赖妇产科运营的私立医院实现转型,“过去几年这给香港私立医院带来的是畸形发展,现在要回归常态。”

4月25日,周一岳还表明当局已联络四家私立医院为100多名预产期在今年12月之前或明年初的“单非”(仅丈夫一方为香港永久居民)孕妇,提供分娩服务,卫生局亦会向这类“单非”孕妇发出额外的预约分娩证明书。

给“单非”开口子,也引来港人担心会发生内地孕妇伪冒“单非”孕妇获得床位的忧虑。周一岳解释,应由有关的夫妇自己负责证实其身份和婚姻关系,“我认为香港的丈夫有最大责任,所以一定要他宣誓。根据现时法例,发假誓最高的刑罚是判监7年;提供一些虚假的证明或资料,可判罚入狱14年。”

入境管制加强

而考量医院全面停收之举是否有效,还需要出入境政策的配合。

香港立法会医学界议员梁家骝告诉《财经》记者:“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香港每年有7.5万婴儿出生,而当时的人手只有现在的五成到六成,仅从数据上来看,香港现在的医疗系统应该可以承担‘双非’婴儿。如果实施私院零限额的话,恐怕不少‘双非’孕妇也会采用不同方法入境。”

自2007年2月1日起,入境处全面配合政府推行的新医疗服务安排和入境配套措施,已处于怀孕后期(即28周或以上)的非本地孕妇在进入香港时,如被怀疑来港目的是在港分娩,入境处人员会要求她们出示本港医院发出的预约确认书,证明已获得预约入院安排。若未能出示确认书,她们可能会被劝返。

未经预约的孕妇入境后,会在临盆前“冲急诊”生产,而医院处出于人道主义必须接受。尽管现任特首曾荫权曾于2011年实行配额,但“冲急诊”的内地孕妇数目在2011年急升至1657人,是2010年数字的两倍,其中1119名为“双非”孕妇。“冲急诊”不但会扰乱急诊室的正常运作,亦危害母亲和婴儿的安全。香港医管局日前宣布,或将于5月将公立医院的非本地孕妇无预约分娩收费由4.8万港元倍增至9万港元。

香港入境处传讯与公共事务组表示,卫生署已从2月底开始增派18名健康监察人员在管制站协助对非本地妇女进行入境检查。同时,入境处亦加强了检控、遣返逾期逗留孕妇的行动:“在2011年10月至12月间,入境处检控了超过100名逾期逗留在港分娩的内地孕妇,全部被定罪。”此后,入境处向内地当局提供被拒入境的内地孕妇名单,并协助内地机关适当跟进个案。

据其提供的数据,2007年至今,入境处已对超过20.4万名内地孕妇作出讯问,其中1.08万人被拒入境后返回内地。2010年与2011年这一数字分别为1634名和1931名,合计3565名。

今年2月13日,入境处亦成功检控首宗内地中介公司协助内地孕妇来港产子的个案。内地居民徐莉由于违反逗留条件及作出虚假陈述,在沙田法院分别被判入狱10个月。

该案判决后,入境处首席事务主任黄然生透露,香港政府已经根据不同内地孕妇冲关时间锁定60名以上在相近时间入境的嫌疑中介,其中约有内地中介40人,香港接头人20人。此后两月,香港警方亦处理多起非法中介或涉嫌企图以虚假医疗文件预约分娩的案例。

居留权存废

2012年“两会”期间,30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曾联署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双非”孕妇赴港产子问题释法。

4月16日晚,候任特首梁振英称:“双非”父母如果准备在2013年来港产子的话,“我不能够保证他们在香港出生的子女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民调显示,这一提议获大部分港人欢迎。4月25日,周一岳又强调,尽管2013年私家医院已经同意不再接受“双非”孕妇,卫生局也不再会发出“确认书”,但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居港权问题。

长期以来,为小孩获取香港居留权一直是赴港产子的主要动因之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称《基本法》)第24条明确香港永久性居民类别之一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

不过,在“双非”儿童居港权上,中央政府一直持明确的反对态度。1996年8月,全国人大特区筹备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意见》,明确“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合法定居在香港期间所生的子女,不包括非法入境、逾期居留或在香港临时居留的人在香港期间所生的子女。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吴嘉玲案”释法时重申上述观点。

但是,2001年“庄丰源案”带来转机。1997年9月29日,内地居民庄纪炎夫妇在赴港探亲期间产下庄丰源。香港入境处根据《入境条例》规定认为,因庄丰源的父母没有在香港定居或享有香港居留权,庄非源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庄丰源祖父代表庄丰源提讼后胜诉。2001年7月20日,终审法院五位法官一致维持原判。此后,香港政府根据终审法院判决修改《入境条例》。

自该裁决后,内地孕妇去港分娩人数暴增,由2001年的7810人升至2011年的43982人。来港分娩的“双非”孕妇所占的比例亦持续上升。2001年,“双非”孕妇仅占内地孕妇赴港所生婴儿的7.9%,十年后在2011年升至81.3%。

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大学法律系教授陈弘毅表示,从法律上来看,让“双非”孩童不再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途径有三种:人大修改《基本法》、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以及终审法院作出新判决原判决。

修法程序在《基本法》第一百五十九条中有明确规定。如果是香港特区提出议案,则须经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三分之二多数、香港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和香港行政长官同意后,才能交由香港代表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

第8篇: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1、内部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制定每个成员的每日工作职责,并每周向部门领导汇报本周的工作情况

2、每天早上开早会,每个成员需汇报本人的手头工作,并分配新的工作,提高企划部的工作效率

3、制订企划内部工作流程及考核制度,通过完善企划工作制度与企划流程,以进一步提高企划工作的效率。

4、企划部8月的主要工作:

(1)进一步完善院内导示牌子及各科室的形象广告

(2)制作宫腹腔镜五分钟的电视专题片

(3)设计子宫肌瘤手册,高校《青春向左》手册、设计新一期《时尚临汾》杂志

(4)减少临汾二套的广告预算,加大临汾四套的广告投放量,以扩大电视广告覆盖面

(5)终止与《临汾晚报》的报眼合作事宜,尝试将资金投向在尧都区城区内覆盖面较广的《消费广场》等dm广告。

(6)继续电视、户外广告监播工作

(7)继续网站的内容更新及网站推广告工作

二、单科室营销

1、 计划生育科:

a)利用拓展组开发尧都区市区内的各大药店和性保健店等终端渠道,以垄断尧都区内的早早孕检测试纸销售,通过销售带有本院广告的早早孕检测试纸,来直接锁定人流目标人群,从而引导她们的消费行为来选择临汾现代女子医院检查及就诊以达到提高计生科的门诊量。

b)设计印刷人流温馨卡,一可防止客户的流失,二可提高计生科的附加值服务

c)由于现处于暑期,校园人流市场开发暂未启动,8月份前期先制作校园《青春向左》手册,为9月份学校开学进高校讲座作好准备

2、 炎症科:

加强软文投入力度,多种技术辨症施治平面广告结合,突出妇科炎症的表现症状,采用理性恐吓诉求办法,以吸引目标人群来我院消费。

3、 妇科肿瘤、内分泌:

a)设计印刷《子宫肌瘤手册》,以大量子宫肌瘤的科普软文结合子宫肌瘤图片,重点推介宫腹腔镜的技术原理及优势

b)制作宫腹腔镜5分钟电视专题片,通过宫腹腔镜技术的宣教以提高群众对该微创技术的认识,以突出我院在妇科宫腹腔镜技术在专家优势,技术优势。

4、 产科:

a)通过本院员工本土化的优势,规定每个员工主动向家里附近的社区孕妇发放本院的《准妈妈手册》,达到目标人群对我院产科专家、环境等认识

b)加大温馨产科的软文与硬广告的投放力度,突出我院产科的专家技术优势,环境服务优势,实现我院产科与先平妇产科医院的品牌差异化

5、乳腺科:

a)利用“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的去世的消息,加强软文投入说教过程力度,以唤起女生对乳腺疾病的重视,采用理性恐吓诉求办法,突出中西医技术辨症施治平面硬广告结合,以吸引目标人群来我院消费。

b)利用拓展部尝试与市区内各大内衣专卖店的合作事宜可能性。

6、整形美容科:

a)加大整形美容科的软文及硬广告宣传力度,突出我们是临汾市首家通过卫生部门审批医疗美容机构

b)与临汾三套《动感都市》栏目合作,连续推出医学整形美容专题,通过专家现身说教等手法,突出我院医学整形美容科在临汾地区的权威性

c)在整形项目的宣传上,前期重点以综合的整形的形象为主,妇科整形的广告宣传上突出夜间私密诊疗服务,生活美容重点以光子嫩肤与光子脱毛为重点

三、拓展推广工作:

(1)制定拓展组工作职责、流程及考核制作

(2)初步摸索建立一套符合本地区的市场拓展渠道

(3)初步摸索建立一套有效的杂志终端渠道机制

(4)通过发行《时尚临汾》渠道开发一批在临汾本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商家初步形成商家联盟

(5)根据夏季夜间居民外出散步的特点,联系平阳广场与鼓楼广场组织2-3场公益性义诊活动,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开发尧都区市区内的各大药店和性保健店等终端渠道

第9篇:私立妇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医院现有职工4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中级医护人员14人,初级医护人员21人,全院分为保健部和临床部两个部分。保健部设有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婚前保健科、产科、计划生育指导科、孕妇学校等;临床部设有儿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室等。医技科室有检验、心电、乳腺钼靶、B超、X光室等科室。

尚志市妇幼保健院承担着120个托幼机构、9个助产单位、17个乡镇防保站、162个行政村的妇幼保健、监测指导、培训服务等业务:对全市40多万妇女儿童进行系统管理、婚前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工作。承担部级项目有:三网监测(即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出生缺陷监测)、婴幼儿喂养项目,降消项目(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灭新生儿破伤风)、两癌筛查项目(即宫颈癌、乳腺癌)。目前,该院已形成了较为健全和规范的妇幼保健监测、指导服务体系。儿童保健服务项目有:托幼机构儿童入园体检、小儿微量元素检测、儿童营养评价、儿童营养及早期教育咨询指导、儿童42天健康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等。妇女保健服务项目有:孕妇建册、孕期保健咨询、孕期初诊检查、高危孕妇筛查、产后42天复查、孕妇学校、计划生育手术等。婚前医学保健服务主要内容是: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医学咨询、婚前医学指导、婚前健康教育等。

尚志市妇幼保健院马路密同志。1989年毕业于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同年分配到尚志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05年被选派到尚志市妇幼保健院任院长。该同志自担任院长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依法治医、依法治院,坚持走科技兴院之路。使妇幼保健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一个新台阶。近几年来,该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诚信十佳示范医院、全国、省妇幼卫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百姓口碑最佳单位、哈尔滨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哈尔滨市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多年来,马路密同志率先垂范,始终不忘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职工的冷暖牢记心头。她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身作则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职工,使得全体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了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创了妇幼保健工作又一个崭新的工作局面。2005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妇幼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哈尔滨市“三八”红旗手;2006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8年荣获尚志市“十佳医护”工作者、哈尔滨市“三八”红旗手;2009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农村卫生优秀人才、尚志市先进工作者;2010年获得全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2011年获得尚志市十佳公仆等荣誉称号。

马路密同志对院内重大项目和重大事件的开展能反复听取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民主不搞一言堂,处处以身作则,不谋私利。积极开展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齐头并进,全面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重新调整创业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大管理力度,改变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层干部的积极性与特长。使他们都能各尽其能、各尽其才。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