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公立医院总结精选(九篇)

公立医院总结

第1篇: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根据《广西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文件要求,我院党总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把“四个意识”落实到治院兴院各个方面,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整治“四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医院政治生态。

一、党员队伍建设

设党总支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3名,党员共94人,其中离退休党员28人;在职正式党员66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第一党支部设有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1名,组委1名,在职党员20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第二党支部设有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1名,组委1名,在职正式党员25人,预备党员2人;第三党支部设有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1名,组委1名,在职党员21人。

二、党政领导班子建设

医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策,班子成员相互交流各自分管工作,加强思想交流,强化班子建设,形成整体合力,保持着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作风不散、发展较快的良好局面。

三、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医院章程

今年年初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修订完善医院章程,明确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和党务工作机构、经费保障等内容要求,明确党总支研究讨论医院重大问题的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使党建工作要求得到充分体现。目前修订稿已经完成编写,待召开全院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即可实施。 

第2篇: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摘 要 我县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在2012年开始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时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通过评估我县实施医药价格改革后公立医院运行的效果,分析医药价格改革对我县公立医院运行取得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医药价格改革 县级公立医院 实施效果

2012年5月我县根据《浙江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省物价局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试点的指导意见》和《海盐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按照县政府的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对我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口腔医院四家医院进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我县医药价格改革遵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以2011年四家公立医院的药品差价的90%为基数,调整诊查费、手术费、护理费、治疗费以及床位费五类医疗服务收费的价格标准,明确检查检验收费以及大型仪器治疗收费不作调整,通过采取“一减一调一补”(即:减少药品费用,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适当增加财政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从而破除了“以药养医”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劳务价值,激发医院运行活力,切实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有效解决城乡居民看病就医问题。

一、公立医院在医药价格改革中取得的成效

1、公立医院运行的基本情况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全县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情况良好,医疗收入、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等显著增加,2012年取得医疗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27.24%,门急诊人次112.09万人,实际占用总床日26.97万日,出院人次3.01万人。2013年1-5月取得医疗收入1.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9%,门急诊人次47.64万人,实际占用总床日12.07万日,出院人次1.46万人。

2、公立医院新型补偿机制建立

我县公立医院2012年的全年总收支增长,结余3356.69万元,比2011年增长1.38倍,其中医疗收支实现结余为616.71万元。2013年1-5月结余1331.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5倍,其中医疗收支实现结余为740.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倍,从而反映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弥补了医疗亏损状态。

3、医药价格改革前后患者费用负担

上表显示:医药改革前后均次药品费用均下降,其中住院均次药品费用下降幅度高度门诊,而12年下半年每门诊人次收入和每住院人次收入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是下半年中医院开展冬令膏方进补活动,而使均次费用增加。但总体而言13年较12年是减轻了患者的就医经济负担更多一些。

4、医药收入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劳务价值得到体现

从上表显示: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下降,药占比由改革前的47.06%下降到现在的38.42% ,下降了18.41%,医院每门诊人次5项医疗技术劳务收入2013年较上年同期增长28.10%,每出院人次费用中5项医疗技术劳务收入2013年较上年同期增长33.49%。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不仅优化了医院的收入结构,提高了医疗收入的“含金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二、公立医院在医药价格改革所反映的问题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目前虽已运行了一年多时间,在完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体系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医院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实际医药费用总量超过静态测算总量

2012年改革前后每门诊人次五项收费的收费收入增10.5元,共计增加收入603.81万元,住院每床日五项收费收入较改革前增83.8元,住院共计增加五项收入为1106.49万元,五项收费共增收入1710.3万元。按2011年测算数计算药品应让利1306.33万元。造成实际收入增量超过药品让利总量的主要原因为2012年医药价格改革测算数据是以2011年为基础数据,而我县的口腔医院是2011年7月成立,测算数据时是将口腔医院半年数据换算为全年数据存在一定偏差,另我县的人民医院是2012年3月整体搬迁的,而进行基础数据测算时人民医院还未搬迁,床位收入按原每天10元计算的,由此造成了实际医药费用总量突破了静态测算总量。

2、医院之间补偿的不平衡性

我县四家公立医院的等级水平、专业程度、服务人群等各方面不相同,但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考虑四家医院处在同一地区,再兼顾各医院特色的同时,价格调整均采用同一比率。因此在医疗服务价格的补偿方面存在不均衡性,2012年人民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后实际医药费超过静态测算总量513.56万元,妇幼保健院超274.76万元,而中医院离测算总量还差53.12万元,口腔医院差42.68万元。2013年1-5月中医院的情况略有好转,但口腔医院离测算仍差44.54万元。因此在对中医院和口腔医院药品让利部分未能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得到补偿部分,只能通过财政补偿来弥补亏损。

3、少数患者群体就医费用明显增加

取消挂号费、诊查费,增设一般诊疗费后,出现门诊购药且额度较小的患者仍需支付诊查费,这部分患者的费用明显增加,所以这部分为了患者为了减少费用会尽量减少来医院配药的次数,或转向药店购买药品,但药店所购药品与医院所配药品有时会存在剂量、规格等不同,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惑和不便。

三、根据上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医改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调整方案

医药价格改革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政策性强,社会敏感性高,在针对前期出现的问题后,各部门应精心配合,精确地撑握各基础数据,适当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如血液透析治疗、物理治疗等项目收费标准,减少这部分患者的治疗费用,再如适当提高中医推拿等中医非药物治疗项目的收费标准,制定区域内相对完善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2、不断完善财政保障、医保等配套政策

在总结前面试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为顺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完善医保总额预付制、单病种付费等结算制度,进一步强化医疗保险支付对医院医药费用尤其是过度用药、过度医疗等的约束作用,严格控制费用增长,提高医保报销比例,降低患者自负费用。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结合各医院特色,建立与医院绩效管理、社会满意度相挂钩的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保障、医保政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疗服务监管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协调和统一。

第3篇: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关键词】 公益性 市场机制 理念更新

一、新医改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医疗市场的特点

医疗机构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其特殊经济规律。它是公共产品,但同时面临市场竞争,具有公益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它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医患双方高度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医方处于支配地位。另外,对于一般商品,由于有较多替代品的存在,需求价格弹性呈现出多样性,而医疗服务对于患者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几乎为零,这增加了医疗机构定位的复杂性。在这样的市场里如果政府不能做好守门人的角色,就会出现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形。当前我国医疗市场呈现的诸多难题就是政府缺位的外化表现。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回顾医改历程,医改一直在公益性和市场化之间徘徊和博弈,医疗卫生领域既有政府职责缺位和监管不力的问题,更有扭曲市场机制的问题。新医改提出: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这句话不仅是对医改经验的深刻总结,更为新医改奠定了坚实的方向。政府主导就是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公共问题,具有主导地位的政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的方式,利用不同性质的卫生主体采取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类型的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类型的卫生需求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让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结合市场和政府干预两者的优点,由政府保障公平、市场确保效率,使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既有政府干预的公平性和成本可控性,又具有市场的高效性和灵敏性。最终形成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促使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可持续性。

二、现阶段公立医院公益性特征

人民群众期望政府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制,遏制公立医院收费的增加,把医疗负担控制在较低水平;公立医院期望政府放松管制,增强其运营活力,使其能自主维持正常的运作。准确把握当前医药卫生发展规律和主要矛盾是认识现阶段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的基本前提。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内涵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它不仅和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卫生资源及医疗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更与公共财政支付能力和个人医疗消费水平相适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如果一个家庭总的自费医疗支出超过了非生存必需支出(即家庭总支出减去食品支出)的30%,就意味着发生了“灾难性医疗支出”。可以想象,我国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另外,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医疗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医疗市场面临更大考验。从我国国情和现行财政投入状况看,公立医院的发展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依然将是以自我发展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模式。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面对上述复杂的外部环境,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公立医院如何定位才能向人民群众展示公益性呢?化解矛盾的关键是公立医院的低成本运营。只要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为尽可能多的患者解决问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最大的公益性。

三、公立医院改革理念

1、营利性与非营利性

我国目前共有33万家医疗机构,其中有7万多家医院,营利性医院只占医院总数的1%。几乎所有的公立医院都是非营利性的,而正是这种非营利性掩盖了公立医院低效率的实质。非营利性并不等同于公益性,营利性也并不代表不能更好地实现公益性。公立医院不以营利为目的与公立医院具有盈利能力并不相悖,公立医院只有具有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收支结余,才能走上良性发展之路,才能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反之,就会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那么损失的还是公共利益。在现阶段政府投入不足,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只要营利性医院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既定的收益或以既定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那么它也体现了现阶段医院的公益性内涵。因此,不论是营利性医院还是非营利性医院,它们都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应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表现。

2、政府补助问题

有数据表明,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只占总体运营费用的不足10%。而药品收入占到了医院总收入的40%左右,政府对公立医院一直投入不足,现在又即将对药品零差率销售,有观点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投入问题是关键,投入是缓解医院生存压力和改变医院趋利动机的重要举措。投入当然是必要的,但政府投入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很大,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较大幅度进行投入,其现实性和投入的可持续性都值得商榷。另外,目前公立医院真的就很差钱吗?现在绝大多数公立医院运营是以“高效益,低效率”为特征,之所以差钱运营效率是基本问题,其次是医疗需求的快速释放给众多公立医院带来扩张的冲动。在内部效率没有提升之前,外延型粗放式增长模式会加大医院的财务风险,更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老百姓的看病负担。有学者建议对公立医院的建设规模、标准、贷款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尤其是对那些已超过警戒线、资不抵债的公立医院,要更加严格控制,确保公立医院的规模和建设标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面对如此情形,政府究竟如何投入呢?这可能涉及投入的导向和方向问题。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补助主要应用于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以及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等。这是政府的公益性职责。但是对于基本建设支出、大型设备的费用、重点学科发展费用投入应该是有差别的,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投向那些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的医院,鼓励它们对区域内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引导整个医疗行业高效运营。

3、医保费用支付机制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就是要实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势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城镇广大职工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目标。医、保、患三方各自利益要求不同,三方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利益平衡机制,既要保证保方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和医方从医疗费用中得到补偿,也要满足患方的基本医疗需求。国际经验说明,对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国家来言,这个时期正是一个国家公共产品需求快速扩张的时期。这必将在未来给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带来严重挑战,控制医疗费用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医疗保险所衍生的道德危险使医院和患者均有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的倾向。而医疗保险和信息不对称使病人看病只从医院的知名度考虑问题,到名院,看名医。其最终的结果是医院服务量的扩张与整体医疗费用的上升,造成医疗体系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和浪费。

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效率,当一个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明显低于整个社会的平均成本时,那么这个组织应该获得高收益,这就是市场中的协调机制即价格体系的作用,它保证整个社会生产的高效运作。反观我们医疗行业的价格体系和服务购买机制,过多的检查和过度的医疗却给医院带来了实际的好处,而低成本运营的医院并未从支付机制中得到利益,反而会给医院运营带来风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多少医院愿意提供低廉的服务呢?因此,建立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医保支付机制在当前尤其重要。医疗资金应重点投入需方市场,让医保机构和参保者能够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选定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促使医疗机构通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来扩大病源,从而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同时,还应建立公立医院低成本运营特别补偿机制,鼓励其在区域内对医疗资源进行兼并重组和优化配置。这样一个全新的医疗服务机制才会建立起来。

4、政府职责与定位

首先,市场机制只能实现一般公益性,不能完全实现公益性。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对于医院因为亏本不愿意提供但老百姓又需要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公立医院承担的社会责任、政府指令性工作等,需要政府财政给予合理补偿,并采取有效的支付方式,以实现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

其次,对公立医院的财务进行全面监管。对公立医院可实行总会计师委派制。当前医院经济运行环境面临着巨大变化,医院经济日趋广泛、频繁,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总会计师可对其重大事项进行监管,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公立医院普遍缺乏成本管理理念和机制,成本推动型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将是公立医院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根本,也是下一阶段公立医院发展的主流模式,更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举措。总会计师可作为财政和医疗保险的代表履行公立医院成本管制职能。

最后,健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监管,保障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工作的核心与根本。政府部门应在医院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管部门,具体负责评价和监管医疗服务质量,接受患者的医疗投诉。监管部门人员应实行垂直管理。

5、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多是不规范的,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模糊不清。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和组织法人,只有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对公立医院的所有者、经营者、相关利益者各自的决策、执行、监督、激励、约束等有总体的机制安排,才能使公立医院获取最大社会效益。而回顾我国的卫生改革,许多重大决策都是以政府文件的形式颁布,对法人治理结构下相关利益者的责权利有所规范,但约束力和权威性不够,法律效力不足。应通过立法的形式增强改革的力度,强化参与改革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样一个真正意义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建立起来,并且这对于在改革过程中把握正确方向、保证改革目标的实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

现有公立医院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致使其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具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看病难、看病贵是现有体制不能与变化的医疗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现阶段公立医院最大的公益性特征应是低成本、高效率。成本管制是公立医院的必由之路。新型支付机制的导向作用就是引导公立医院走低成本运营之路,并保证低成本运营的医院获得确实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产品的提供必然要受到政府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这是考虑公立医院公益性或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前提。只有二者的良性互动才能最终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得以实现和保持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赵云:学界视域中医疗卫生领域政府主导的概念界定评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8).

[2] 罗力、刘芳、舒蝶等:中国公立医院经济补偿规律和成本管制的必然性[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8).

[3] 程薇、龙翔凌、范德惠:建立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9).

第4篇: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保障两个到位。

一是财政预算保障到位,解除了医院、医生的后顾之忧。从2011年9月1日起,将两家县级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变为全额单位,在职在编人员、退休人员工资、绩效工资以及社会保障单位缴费部分纳入财政全额预算。财政对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公共卫生、紧急救治、对口支援等予以专项补助等。

二是基本医疗保障到位,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2012年投入基本医疗保障资金8843.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达到2706.9万元。按人均25元标准,投入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509万元。投入安心工程等医改项目建设资金825万元。同时,将卫生系统闲置资产处置收入全部用于安心工程建设,县财政做到不挤占,不挪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建立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取消药品加成补偿机制。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2011年医院加成收入为基数,“取消多少,补偿多少”,财政予以全额补助。2012年3月7日起,率先在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政策,一律实行药品“三统一”并零差率销售,县财政对取消药品加成部分实行补偿;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三统一”覆盖率和县级医院使用统一招标药品均达100%。

二是建立公立医院债务补偿机制。将医院历史债务通过清理,统一打包剥离,由政府按照“控制增量、消化存量,以奖代补”的方式逐年消化。将医院当年净收益的30%或医院医疗收入的10%作为债务偿还资金(但不得低于医院当年应偿还债务总额),缴入县财政设立医院偿债基金专户;由医院提出申请,并上报偿债计划表,财政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债权人账户中,不得以现金偿还债务;公立医院结合各自债务偿还期限、资金筹措等情况,制定偿债计划,区分轻重缓急,个人集资借款优先偿还,明确偿债次序,分类逐步化解;按照核实认定的债务,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台账,做到“化解一笔、销号一笔”;县财政按偿债的30%予以奖补。2012年,两家公立医院累计偿还债务达1150万元,县财政兑现债务偿还奖补资金344.8万元。

三是建立医改绩效考核机制。县财政会同县卫生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考核办法,把医院实施药品“三统一”管理、落实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对医院的主要量化考核指标,并配合做好具体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安排补偿资金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规范四项管理。

一是规范财政预算管理。公立医院所有收支必须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绩效考评”的原则,编制年度收支预算,经卫生部门审核,报县财政局批复后执行;医院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二是规范财务总监管理。由县财政牵头,出台了公立医院财务总监管理暂行办法,县政府授权县财政局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分别派驻一名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向医院院长和财政局负责,具体负责医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控制和资产管理、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参与医院的经营、业务发展和基本建设投资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有权随时调阅医院所有账簿和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并查询有关情况,对违反财经法规的决策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有权直接向财政局报告。

三是规范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医院的负债规模,确需对外举债的,由医院提供借款项目可研报告及有关部门要求的其它资料,报县财政、卫生等部门审核通过,并提请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审定同意后执行。严禁向个人或其它非银行机构融资和拆借资金,不得擅自委托转贷款。

四是规范收支结余和基金管理。公立医院财政补助结余不得分配,结转下年度使用,结余使用方案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医院收支结余按40%提取医院事业发展基金,30%提取偿债基金,30%用于医院职工奖励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

第5篇: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关键词:医院;资源;配置

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功能和服务效率,不同层次、性质的医疗机构在规模、布局、结构上都具有不同的特证[1-2]。如何科学合理设置与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从而提高其合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是医院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任务,要求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医院布局,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同时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利用社会力量举办医院,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措施。然而目前,卫生服务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有限的卫生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浪费严重[3]。在此背景下,针对浙江这样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站在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的角度,通过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数据调查了解浙江省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现况及医疗服务提供能力,可为今后医院发展政策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医院医疗资源,调查对象为符合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中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WS218-2002)中定义的所有医院,即卫生机构代码A100-A539部分[4]。不包括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2方法 利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网络直报系统2010-2012相关报表(卫统1-卫统5表)信息,采用EXCEL2007与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医院等级分布 2012年浙江省共有医院778家(不包括护理院),公立医院414家,民营医院364家。其中三级医院所占比重为12.85%,二级医院为26.61%,未定级医院最高,为57.84%。

三级医院中,公立医院为99%,民营医院仅有1家。二级医院中,公立医院比民营医院高出91.3%。公立医院在二级及以上医院中占据绝大多数,民营医院仅零星存在。在未定级的医院中,公立医院为23.11%,比民营医院低53.78%。

民营医院绝大多数为未定级医院,共计346家,占民营医院总数的95.05%,见表1。

2.2医院类型 2012年浙江省共有综合性医院392家,占医院总数量的比重最大,为50.39%,专科医院次之,为31.88%,中医医院最少,为17.73%。

综合性医院中,公立医院有247家,比重为63.01%,比民营医院高出26.02%。中医医院中,公立医院比重为65.94%,比民营医院高出31.88%。公立医院在综合性医院与中医医院中,相对于民营医院具有较大比重。专科医院中,公立医院比重为30.65%,比民营医院低38.70%。民营医院在专科医院中比重较大,共计172家,占民营医院总数的47.25%,见表1。

2.3门诊医疗服务利用分析 2012年浙江省医院总门急诊人次为20643.87万人次,比2010年增加4975.73万人次,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社区卫生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由于政策因素多种身份相互转换,故选取合计数为分析指标。医院门急诊人次数总量及增长速度均快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

公立医院2012年门急诊人次为19102.78万人次,比2010年增加 4398.14万人次,增长速度低于医院总增长速度。门急诊人次为占所有医院人次比重为92.53%,比2010年下降1.32%。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占据绝大多数。其中三级医院人次比重为50.39%,比2010年增加6.84%,二级医院为35.10%,下降8.05%,一级医院为0.60%,上升0.39%,未定级医院为6.44%,下降0.5%。总体上看,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数逐年增加,但占医院总诊疗人次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民营医院诊疗人次数增长较多所致。其中三级医院、一级医院诊比重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诊疗人次增长较快。二级医院及未定级医院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民营医院2012年门急诊人次为1541.09万人次,比2010年增加577.59万人次,增长速度高于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为占所有医院人次比重为7.47%,比2010年上升1.32%。其中三级医院人次比重为0.04%,比2010年下降0.01%,二级医院为0.91%,上升0.03%,一级医院为0.13%,下降0.01%,未定级医院为6.38%,上升1.31%。总体上看,民营医院门急诊人次数逐年增加,且占医院总诊疗人次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民营医院提供门诊医疗服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其中三级医院、一级医院诊比重几乎未变,发展缓慢。未定级医院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民营医院整体比重增加贡献较大,见表2、表3。

2.4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分析 2012年浙江省医院出院人次为5617973人次,比2010年增加1272051人次,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2012年增长速度快于2011年。医院住院人次数总量增长快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的增长,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增长速度为负数。

公立医院2012年出院人次为5135106人次,比2010年增加 1134931人次,增长速度低于总增长速度。出院人次占所有医院人次比重为91.4%,比2010年下降0.64%,与2011年持平。公立医院出院人次占据绝大多数。其中三级医院人次比重为54.12%,比2010年增加6.94%,二级医院为34.37%,下降7.68%,一级医院为0.26%,上升0.15%,未定级医院为2.65%,下降0.05%。总体上看,公立医院出院人次数逐年增加,但占总出院人次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速度小于门急诊人次比重。其中三级医院、一级医院比重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出院人次增长较快。二级医院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民营医院2012年出院人次为482867人次,比2010年增加137120人次,增长速度高于公立医院。出院人次为占所有医院人次比重为8.60%,比2010年上升0.64%,与2011年持平。其中三级医院人次比重为0.11%,比2010年下降0.01%,二级医院为1.27%,下降0.05%,一级医院为0.13%,下降0.02%,未定级医院为7.09%,上升0.72%。总体上看,民营医院出院人次数逐年增加,占总出院人次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民营医院提供住院医疗服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三级医院比重几乎未变,发展缓慢,见表2、表3。

3讨论与对策

3.1发现的问题

3.1.1医院医疗服务提供规模扩大,但发展不均衡,卫生资源难以实现充分利用数据表明, 按照三级分类, 其医院数量只占医院总数的 12.85%,三级医院的住院及诊疗人次却占据总人次数的54.33%与50.43%, 暴露出了卫生资源配置与需求的矛盾。医院分级管理实质是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的原理,遵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规律与特点所实行的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可以认为,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医院管理发展标准。未定级医院占据医院总数的58.0%,尤其是其中有数量较多的民营医院,说明对其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尽管少有文献提出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与中医医院的比例多少较为合适,但是综合医院与专科、中医医院在数量与比例上的较大差距依然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与思考。数据可以看出,全省综合医院的数量较多,医院类别主要以综合医院为主,中医院、专科医院发展上规模的仍然较少,说明专科医院与中医医院发展规模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1.2医院医疗服务利用增长较快,负荷较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发展相对缓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住院人次还是在门急诊人次上,医院的人数与比例的增长均高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引导患者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政策目标并未实现。由于浙江地处在平原地区,患者因为交通方便以及基本社会医疗保险逐步普及等原因, 绝大多数人都到县级以上医疗单位就诊。除此之外,社区收支两条线管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缺乏留住患者的绩效激励,基本药品目录实施使一部分的患者无法在社区便宜配药,以及社区一般诊疗费的提高又使患者缺乏去社区首诊断的经济激励。这些具有美好设计初衷的政策导致的结果却是县以上医院负担过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缺乏提供服务的动力, 患者找不到合适的就诊医院, 不得不小病大治,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上涨。

3.1.3医院仍以非营利性公立医院为主体,民营医院有一定发展, 但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公立医院无论是在机构数量,还是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的利用等方面,都具有压倒性优势。这种优势在高等级医疗机构中更为明显。现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要求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院。民营医院的经营模式, 更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 能有效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促进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近年来,浙江省民营医院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 数据分析表明民营医院在门急诊及住院人次的增长速度上均快于公立医院,呈现出一定的向上发展趋势。但是,民营医院中大多为未定级的专科医院,且出院及门急诊人次数多集中于这些未定级的专科医院,这种分析与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门急诊及出院人次数比重逐年升高相符合。民营医院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尽管民营医院比公立医院看病“相对便宜”、服务态度较好成为多数市民的共识,但缺乏高水平医生、虚假广告多又是患者最大的心病。民营医院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对医院规模要求小、技术难度低的领域,属于低水平建设,在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目前仍未形成政府所期望的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竞争的局面。其发展依然履步艰难。

3.2对策

3.2.1顺应新医改政策,强化区域卫生规划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的任务要求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公立医院布局,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政府应当统筹区域卫生资源, 针对目前未定级医院比例较高的现况,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通过符合成本一效益原则的干预措施和均衡的卫生发展战略,逐步提高这些医院的卫生服务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在制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时, 应分别制定医生和病床在各级医疗单位的结构比例。浙江省经济条件较好,考虑到高等级的医疗服务需求较多, 医院亦需兼顾科研和教学任务, 高等级医疗单位比例应适当提高。但提高到什么样的比例仍需要论证研究。

3.2.2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减轻医院工作负荷。在社区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实施以及社区诊疗费用提高的政策背景下,应当进一步研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绩效考核体系,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指标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提供能力,真正做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减轻县以上医院工作负担。在具体机制上,应当进一步加强双向转诊运行机制建设,更好的利用基本医疗保险的经济杠杆作用,有文献表明,竞争性的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可以更好引导患者向基层分流[5]。有条件的地区亦可以尝试建设社区首诊制, 即让社区医生成为患者的健康人, 负责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上级医院的治疗, 进一步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发展。

3.2.3正确处理大医院做大与做强间的关系 三级医院自身不断扩张,患者的“高层次”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本身只是一种非理性的、虚假的繁荣,根本原因是患者没有得到合理分流。实际上,大医院有相当比例患者只是常见病、慢性病。发展医院要明确做大做强之间的关系,做强一定能做大,做大不一定会做强。医院规模也并非越大越好,当规模过大,会导致内部组织复杂性增加,协调各项活动的成本和时间增加,快速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下降。医院走内涵建设这条道路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和遵循新医改形势所决定的,是医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6]。

3.2.4尽快完善民营医院规范化管理措施,发展大型民营医院,建立有序市场竞争。应当尽快制定民营医院人员、设备、技术准入管理办法,引导民营医院建立高效管理体制。针对目前存在民营医院小而专的现实状况,应该在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下,鼓励民营医院扩大规模,兴办具有较高水准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浙江民营资金雄厚,民间投资热情较高,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适宜条件。可以考虑对公立医院改制、收购、重组等办法,建立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民营医院,创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7]。

3.2.5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建议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下沉,资源下沉”的要求,探索建立卫生人才服务基层与实践锻炼的新机制,缓解基层卫生人才资源匮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晓玲,毛嘉文,陈育德,等.80年代以来我国卫生资源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19(1):26-29.

[2]唐国滨.温小霓陕西省医疗资源分布的聚类分析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1):18-20.

[3]卫生资源配置对医院经济效益影响的贝叶斯评价[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12):59-61.

[4]2010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0.

[5]林凯,陈娜,等.新农合社区定点与非定点就医管理下参保人员门诊费用及其相关因素比较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6(12):50-53.

第6篇: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医院成本的逻辑划分

为方便分析和推算,本文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为研究对象,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为提供某医疗服务项目而发生直接贡献或联系的物料和人力耗费,间接成本是指与该项目难以形成直接量化关系的资源投入,主要包括水电燃料、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一般以按人头、面积或其他方式进行分摊[1]。

本文主要研究医疗服务项目的直接成本,为方便理解将其划分为理想成本、实际成本和测算成本三大类,其内容和大小关系分别为:理想成本是指按照公立医院所在时点和地点,按照当时最高效率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提供该医疗服务项目所需的成本,是医院运营所追求的最理想目标,也是监管者最想获得的数据,现实中难以精确测算,一般只能通过大量数据的平均获得一个估计值;实际成本是该公立医院在常态的运营过程中提供某项医疗服务项目的真实消耗成本,是一个波动值,受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和医院成本管理能力影响较大;测算成本是指各利益相关方委托的成本测算小组按照一定的核算方法测算出的成本数值,是现实中可以获得并用于政策制定和评价的数值,受核算者、核算对象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较大。三者的关系为:测算成本>实际成本>理想成本。因为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不是机器人,在现实工作中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或毫无浪费,因此理想成本是三种成本概念中的最小值,也是医院和监管方的理想目标。根据现行的公立医院补偿政策,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测算成本*(1+浮动率)

价格制定部门在获得某项医疗服务项目的测算成本后,考虑到成本测算的不准确性和医务人员的其他付出,为提高医方积极性,应该给予测算成本一个正的浮动率作为项目价格。在后付制下,通过医保基金或者财政专项补偿医方;在预付制下,通过总额预付补偿医方。无论是哪种补偿办法,都以测算成本及价格作为整个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基本单元,其中蕴含了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务费用和医院的可变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医方既是成本数据的提供者,更是成本信息的制造者,当明白了测算成本在医院补偿机制中的作用后,理性的行为是降低实际成本,提高测算成本,这样无论在后付制还是预付制下都能保证自己的收益最大。

医院成本核算的目的

政府部门对测算成本的利用目的是,公立医院是国家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为体现公益性,医院最好能做到“用多少就收多少、能回本就行”,在国有资产保值的前提下医院收益率越接近“0”越好,即公立医院“不挣钱”。在旧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浮动率甚至是负值,就导致了医务人员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价值没有得到体现,造成医院“政策性”亏损,于是以药品加成政策给医院以弥补亏损的途径[2]。在新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政府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于是默认测算成本可以稍高于理想成本并给予一定的正浮动率,符合既定的改革趋势,这个判断从近5年来全国医院检查、检验收入和新服务项目收入占比的大幅增加得到证明。医疗保险部门对测算成本的利用目的是,因为医保补偿=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补偿比例=(测算成本*(1+浮动率))*补偿比例,按照“以收定支、开源节流”的基金管理原则,测算成本越低,浮动率越低,补偿比例越小,补偿额也就越小,基金也就越安全,更符合医保部门的政绩目标。因此医保、物价等部门对医院的理想成本已经到了无比渴求的地步,原因在于:一是制定既能补偿医方又能缓解患者负担的医疗服务项目合理价格;二是有助于实现按病种付费,化解分解收费和套餐收费问题;三是使用年度总预付制,降低医保资金补偿压力,掐断医院的盈利链,使之回归公益性。医院对测算成本的利用目的是,医院业务总收入=患者消费总量*医疗服务项目平均价格=患者消费总量*(测算成本*(1+浮动率)),其中医务人员的工资劳务成本已经打在每项测算成本中,即医院员工收入=f(测算成本);医院发展资金(结余留用总额,奖金)=f(医院业务总收入-实际业务总成本);于是,医院发展资金=f(患者消费总量*(测算成本*(1+浮动率))-实际业务总成本)。在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下,提高患者消费总量,推高测算成本,提高浮动率,通过内部成本控制降低实际总成本,医院获利最大。以上推导说明,医院发展资金、医院员工收入与测算成本都成正比关系,而测算成本主要来自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取决于参与数据测算的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和总会计师的态度和能力。身为医院一员,与自己以及整个医院为“敌”,成为医院成本核算团队最困难的选择。从经济学角度看,在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下,我们有理由推断测算成本比实际成本大。

医院成本核算的体制性困境

因此,以医院成本核算为手段,改革医院补偿机制、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和薪酬制度,实质是“以技术性手段解决政治性问题”,其推进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1.激励不相容。在现行体制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第一个偏离原因是医院、政府和患者的激励不相容。目前医院的补偿方式仍以按项目付费(Fee-for-Service)为核心,薪酬制度仍以按工作量付费(workloadtopay)为核心[3],患者付费量与医院所得成正比,医保补偿与测算成本成正比,医院人员的收入与测算成本成正比,医方和患方的激励不相容,核算出的成本越高,医院所得越多;医疗保险补偿额和政府补助额与测算成本成正比,医院的财务安全度也就与测算成本成正比,政府和医院激励不相容,核算成本越高,政府花费越多,医院越安全。两种激励不相容共同决定了医院成本核算将被层层推高,以上论述从实行DRGs及总额预付制的西方国家医院逐年要求增加病种补偿额度和升级病种组合的趋势可以获得佐证[4]。切断患者付费、医保补偿、政府资助和医院所得之间的正向联系,是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需要的第一重纠偏。2.信息不可靠。在现行的治理制度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第二个偏离是医院核心财务信息的不可靠。对监管部门而言,医院内部业务信息系统像一个不甚透明的“黑匣子”。医院测算成本信息只能由医院管理部门提供,在医院方与成本数据需求方激励不相容的前提下,成本信息的提供者有动机也有能力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成相关数据。目前有研究设计出了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抓取相关字段,从而自动生成总成本的医院成本核算模型,将来能进一步开发出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对接的成本核算软件,不需要院方手工填写就能自动生成成本信息并上报需求部门[5],但本文预测,当医院管理者明白了医院相关数据字段与总成本之间的联系,明白了医院的测算成本与补助额、劳务费之间的相关关系,调高相关数据以获得发展所需的成本核算值是可以预见、难以察觉的理。使用无利益关联的外部会计机构测算医院成本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成本信息的可靠性,但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在现行的公立医院治理制度下将受到既得利益方最大程度的质疑,而且其测算成本花费较大,结果也不一定能获得医院方的接受。3.结果不适用。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治理制度的改变,都会引起测算成本较严重的失真。目前可以预期的市场变化是社会资本对医疗服务市场份额占有率的上升和分级诊疗可能带来的医疗服务消费的下移,假如以公立医院实现规模经济时的测算成本作为市场份额重新划分后补偿的依据,医院可能会入不敷出;公立医院的治理结构从完全的行政化向完全的私有化变革时,作为所有者代表的政府其剩余索取权和收益权越来越小,独自面对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则测算成本就会越来越失真。尽管公立医院的所有权一直保持着国有公立的形象,实际上由于医院管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经营管理者才是医院社会功能的执行人,当经营管理者与政府机构通过增加中间层来实现进一步的分割,成本核算结果与剩余索取收益权的联系更加密切,医疗服务项目测算成本越高,医院经营管理者获得的剩余部分就越真实、越稳定。因此,在市场环境和治理制度尚未最终确定前,公立医院现在的成本核算结果不能作为新政策制定的依据。

医院成本核算的纠偏

要解决激励不相容引起的医院测算成本失真问题,关键是通过激励机制改革使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获得一致。必须通过内部薪酬制度与补偿机制改革首先切断公立医院与患者付费之间的直接联系,而代之以服务质量和资源节约为付费标准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治理制度变革使政府能真正掌握公立医院内部信息,同时大胆授予公立医院经营者完整的剩余收益权,简而言之,使公立医院的成本和收益信息完全公开透明,同时给医院经营者足够的剩余索取权,医院结余越多,医院可留用比例越高,医院有利可图时才能促使医疗服务项目测算成本进一步接近理想成本,也可促使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管理,使实际成本进一步接近理想成本,使用利益导向解决信息不可靠问题。

作者:农圣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万会,,等.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4):81-83

2陆正洪.我国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成本补偿结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2):63-65

3WinnieYip,WilliamHsiao.HarnessingtheprivatisationofChina'sfragmentedhealth-caredelivery[J].TheLancet,2014(384):805-818

第7篇: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市实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

二、主要任务目标和试点安排

(一)主要任务目标。

总体目标: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近期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促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切实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合理调整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完善控费机制,提高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严格疾病诊疗规程,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试点安排。

年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开始在市人民医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年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注重加强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试点经验,适时开展阶段性评估工作。年底前完成改革试点,及时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力求试点工作在难点上有进展、重点上有突破、亮点上有特色。

三、试点主要内容

(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1、加强政府规划和调控。修订完善《市区域卫生规划》,统筹布局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总量、结构比例、功能配置、区域分布,使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和结构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匹配,提供的服务水平和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形成公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院共同发展的格局,构建以区域性医疗中心(市级医院)为龙头,以各镇、各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岛旅游度假区(以下统称各镇)卫生院为支撑,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统称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面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不同级别公立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标准、技术规范、价格标准等规定,加强监督指导,促进公立医院提供标准化的基本医疗服务。

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按照全市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原则,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重点发展市级医院为区域性医疗中心,使之具备三级医院水平,年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东部院区、市中医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市疾控中心大楼和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年规划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楼。强化王村等7处中心卫生院的建设,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基层医疗中心,其余镇卫生院要改变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建设成为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底前,新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40所,新建或改造村卫生室298所,村(居)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3、界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公立医院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疑难、危重急症病人的救治,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并负责对各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各镇卫生院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等综合诊疗服务,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主要承担辖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责。

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巩固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实施市级医院对口帮扶镇卫生院工程,实施划片分区、包片诊治的措施,由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分别对口帮扶14处、7处镇卫生院,从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镇卫生院发展水平。加强市、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严格落实镇、村“三制六统一”管理体制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的集体权属,进一步增强村卫生室的公益性和服务能力。严格执行市级医院医务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服务满一年的制度。

(二)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1、建立基层首诊引导机制。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守门员”制度,引导病人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符合转院诊疗的病人予以转院治疗。自年1月1日起,除疑难、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外,一般诊疗首先应到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确定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就医的,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人的报销比例,建立分级递增报销制度;过渡期后,未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的病人,在结报比例和结报金额上予以严格控制。

2、严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规范。明确诊治范围、转诊标准、工作流程,凡符合转诊治疗的迅速转诊,不得截留病人,延误诊治。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首诊,疑难、危重急症病人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市级医院;在市级医院的康复期病人和需长期护理的病人转回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到年底,全市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格局。

3、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实用人才培训、市级医院分片帮扶、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投资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病人合理就医,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逐步解决群众就医难现状。

(三)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1、设立由市政府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市发改、卫生、财政、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医药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市医药卫生体制发展规划,以及涉及的有关建设、保障和医药安全等重大决策,全面负责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2、成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市政府委托市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在市卫生局设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为隶属于市卫生局的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执行市医药卫生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负责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负责公立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管;负责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负责公立医院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的可行性论证审核。

3、推进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院长年度考评制度。制定落实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问责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院长选拔、任用、薪酬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四)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事业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科学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以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科学考核、合同管理。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将适用人员条件放宽到主治医师,增加多点执业的地点数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2、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逐步解决部分人员收入过低问题。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含全额事业单位)中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年,试点医院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院、科二级分配制度,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例可达40%;完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

3、完善公立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推行总会计师制。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推进公立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

4、完善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积极探索实施“四权分离”(审批权、采购权、保管权和使用权)机制招标采购各种物资,进一步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变“养人”为“养事”。在医院后勤物流系统中广泛应用信息集成,建立配送中心。年起,在试点医院逐步建立完善精细化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医院信息化平台及实施物资供给的流程再造,对医院运行成本进行测算并全程监控,积极探索医院运行成本控制规律。

(五)加强医疗及服务质量管理。

1、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健全和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落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制度。推行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探索实施科学的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加强普通药物的配备使用管理。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在加强规范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建立健全疾病诊疗规程,推动病种规范化诊疗,年在试点医院完善细化60个临床路径,并启动20个单病种质控。年推广实施卫生部制定的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2、改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精细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通过采取预约挂号、一站式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提高群众就医满意率。年下半年,在试点医院建立群众满意度电子测评系统,并逐步在全系统推广。

3、建立医疗行业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年完成“以风险保险为载体的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依法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法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

(六)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科教兴医战略。研究制定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力争打造2个以上市级重点学科,提高疑难、危重急症的医疗救治能力和医学教学、科研水平。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培养,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在、市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适当拉开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与其他人员的收入差距。积极组织住院医师参加上级举办的规范化培训,重点为市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整体推进规范化护理水平。

(七)建立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1、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实现医药经济利益分开,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提高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2、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完善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偿机制,鼓励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由政府财政予以补偿。年使用国家、省基层基本药物目录达到医院药品总目录的20%,到年底,使用基本药物目录达到医院药品总目录的50%。

3、建立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长效投入机制。

一是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重大活动保障、重大传染病防治、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

二是建立公立医院发展基金。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在职人员保险和分级诊疗、总额预付等政策性亏损补贴;对中医、传染病、精神病、结核病、急救医疗、妇幼保健、采供血机构等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和倾斜。

三是设立社会公益救助基金,对“三无”(无身份证件、无亲属、无支付能力)病人、贫困患者医疗费用等社会公益性支出和减免予以补助。

(八)严格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1、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医疗保险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的综合改革,完善门诊医疗费用支付制度,落实医疗救助、慈善助医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年,在加强政府指导、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合理控制医疗卫生机构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实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建立完善医药费用合理、适度增长模式,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从根本上解决过度医疗问题。

2、严格控制医药成本,降低医药费用。实行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公示制度,加强对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单病种费用的分析、检测,严格执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诊疗规范,控制药占比,所有费用公布上墙,实行门诊及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

3、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以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调机制为支撑,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平均住院天数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及诊疗常规收治住院病人,确保医疗质量。年,试点医院年平均住院日控制在9.3天以下,年年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8天以下。

4、规范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试剂使用管理。制定医用耗材、试剂管理制度,建立使用常规,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试剂的采购、保管、使用,确保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对需要使用常规以外的医用耗材、试剂,必须征得病人签字同意方可使用,倡导使用国产试剂、国产耗材。

(九)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按照市加快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与市相衔接的信息交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统一医药卫生信息平台;年,建立完善以“一卡通”服务模式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公立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基层(包括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信息系统。通过优化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信息网络,整合卫生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与医保(包括新农合)、药监等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相互交换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改革公立医院监督管理机制。

1、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市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2、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市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医务人员技术职称、绩效考核和评价结果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十一)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税收优惠政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公立医院改革组织实施的主要责任,主动与有关部门搞好沟通协调,细化改革相关配套文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发改部门负责公立医院的规划布局,配合上级物价部门修订完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并依法监督;财政部门负责研究制订公立医院改革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各项补助政策;机构编制部门负责牵头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医疗保险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的标准和方式,有效降低群众医疗费用;市人民医院要不断探索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确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顺利完成。

第8篇: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国国情,鼓励地方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

二、试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三)总体目标。

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为全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奠定基础。

(四)主要任务。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改变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落实财政补助政策。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制订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医。

——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医疗安全质量和经济运行监管。

——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完善政策体系,为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促进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五)实施步骤。

明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明年工作安排》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分别选择1-2个城市(城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在各地试点城市范围内,选出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明年开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城市的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和指导培训,适时开展评估工作。不断总结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公立医院改革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在全国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三、试点的主要内容

(六)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省级人民政府制订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研究制订本级政府负责举办公立医院的设置和发展规划,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对部分公立医院,可有计划、按步骤地迁建、整合、转型和改制等,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

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应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在明确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发挥价格、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政策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有条件的地区,医院可以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发展老年护理、康复等延续服务,逐步实现急、慢性病分治。

重点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实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改善县级医院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县级医院的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

(七)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承担疑难危重病症诊治、医学科研和教学综合功能的部级或省级医学中心;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举办县级公立医院;其他公立医院均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

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按照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卫生及其他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院的属地化管理,逐步实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制订并落实按规划设置的公立医院发展建设、人员编制、政府投入、医药价格、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条件。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八)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明确政府办医主体,科学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在重大事项方面的职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

制定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院长激励约束机制。

(九)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院长负责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科学合理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十)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由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

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加强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原则上按照药事服务成本,并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也可以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

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及时足额支付符合医疗保障政策和协议规定的费用;落实医疗救助、公益慈善事业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完善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道路交通保险支付方式,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在加强政府指导,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用的前提下,探索由医院(医院代表)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谈判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十一)加强公立医院管理。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健全和落实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推行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规范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比例,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促进公立医院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在加强规范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研究制订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推动病种规范化治疗。

改善医院服务。通过采取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研究制订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管理的规定和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十二)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充分依托现有的具有较高诊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的公立医院,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地)三级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评价制度,继续做好医院管理评审评价工作。

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制约作用,依照协议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并纳入公立医院考核和评价内容中。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医疗行业协会(学会)在公立医院自律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严厉打击“医闹”行为。

(十三)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我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通过试点,探索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模式、规范标准、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编制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和工资保障等人事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政策。试点期间重点为县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

(十四)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要给非公立医院留出足够空间。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由非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服务。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非公立医院的监管,引导非公立医院依法经营、加强管理、严格自律、健康发展。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确定公立医院转制的范围、条件、程序和配套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院,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工合法权益。公立医院改制方案必须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允许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重组。

四、试点的组织领导

(十五)试点的领导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重、难度大,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领导。试点工作由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卫生部组织推动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城市工作的指导、培训、评估和监督,其他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

(十六)试点的组织实施。

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应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和本《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制订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在坚持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基础上,努力细化、实化、具体化,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强调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试点实施方案由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并报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制订并落实试点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将重大问题向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十七)试点的指导、评估和监督。

第9篇: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2016年8月19日-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发表重要讲话,提到“我们既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健康需要,又要充分发展健康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健康服务需求,形成两轮驱动、功能互补的大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健康事业和发展健康产业,既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医疗行业更应该顺势承担起更多的主导作用。

一、卫生体制改革下目前的形势与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看到,国民经济生活中供给与需求不协调、不匹配、不平衡现象在医疗卫生领域也同样存在,有些方面还比较突出,新医改(主要是公立医院)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不满意。虽然政府投入持续增加但收效不大。从2008年到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由1.45万亿元增加到4.04万亿元,但医疗卫生依然是老百姓最不满意的民生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新耗材的使用导致单病种费用快速上升,同时医疗社保资金普遍吃紧,个别欠发达的地级市社保亏空的新闻报道时有出现。

(2)老百姓不满意。看病难的问题依然严峻,虽然政府加大投入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硬件条件明显改善,但基层胜任的医务人员依然严重不足,去好医院找好医生看好病更是难上加难。看病治疗费用贵,自负比例高。人均卫生费用相比改革初期增长较快,医疗费用总支出中,个人支出超过30%,个别落后地区,因病致困的局面未有改变。

(3)医生不满意。一是医患矛盾突出,职业风险大,老百姓对医院及医疗从业者的不信任,暴力袭击医护人员导致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二是薪酬待遇不合理,工作强度大薪酬普遍较低,特别是近五年,愿意学医、从医的人员数量和质量持续下降,毕业生大量流失到其他行业,医学人才面临储备短板。

(4)医院不满意。公立医院既是中国整个医疗体系的“主力军”,又要承担医学人才培养、科研、援外援边、公共突发事件等政府指令性任务,但政府的投入有限,医院成本负担重,经营压力大。同时政府控制着多数医疗服务的定价权,医生和护士的劳动力价值长期被低估,人员流动性大,更是增加医院管理的难度。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要体现公益性面临着内在与外在矛盾的多种考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S着人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对高层次健康管理需求)与医疗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虽然国家加大了硬件基础设施等医疗资源的投入建设,但面对城市老龄化、农村生活卫生条件改善所引起的医疗服务需求,医疗供给总体来看还是有所欠缺。

另一方面,在政府投入有限的大背景下,切实降低老百姓医疗服务费用支出与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薪资待遇也存在矛盾。就目前事业单位薪资标准情况来看,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的薪资水平还没有真正体现其劳务价值和社会尊重,不合理的绩效考评方式也促使医生要增加收入可能即使不主动也会通过多开药方、多做医疗检查来实现,短期利益驱动敏感度高,也自然会导致医保负担和老百姓费用支出的增长。

二、卫生体制改革不可避免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的问题,但更突出的还是结构性的问题,也可以理解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局部或是层次上),导致市场调节功能的弱化。卫生体制改革最直接的表现还是坚持公益性,公益性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谁来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谁来为服务买单。公益性不是免费医疗,也不可能是免费医疗,特别是全中国14亿人口的基本医疗也存在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结构性问题也很突出,更需要供给侧的改革尝试。

现阶段的中国医疗服务领域,供给总量、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供给价格形成机制都存在与生俱来的严重问题,也是供给侧矛盾最突出的领域之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给与需求在医疗领域的矛盾加深,难点问题集中暴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满足需求,让供给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要,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同时为了增加医疗有效供给,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降低供给价格,只能进行大刀阔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充分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医疗服务的关系。供给和需求都很重要,但是供给处于主导地位,需求也能创造供给,但只是短期的,而只有现实的供给才能创造真正的现实的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跟医疗服务的关系,主要还是资源配置问题。基本的医疗供给满足需求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如何通过促进新供给,鼓励医疗技术的创新,通过各种技术去推动来满足高层次需求;如何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医疗服务领域,都将成为提高供给总量的关键。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为了实现老百姓公平的享受医疗服务权,这是政府需承担的基本责任。既要加强医疗服务持续的投入、鼓励公立医院加快人才的培养,避免出现诸如儿科医学人才紧缺的窘境,花大力气提高供给的总容量;同时也要改进医疗服务的生产效率、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善医疗服务的内在效益,以起到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的供给新局面。

最后,供给侧结构改革也需要通过制度革新来突破供给约束,解除要素供给抑制,让资金、人才、设备、技术、管理等要素能够有序流入医疗服务领域,解决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此外也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正向淘汰机制,促进新供给和优质供给形成,淘汰劣质医疗供给,彻底解决供给结构性问题。

在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除了政府与公立医院围绕医疗资源要素的结构性改革发挥作用外,也需要特别关注为公立医院提供各种配套服务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医院本身不进行生产制造,而提供的医疗服务所需要使用的医药、耗材、制剂、设备、后勤、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等几乎都是市场化的产业,竞争程度高,价格弹性大,考虑到经济要素的传导性,公立医院要想通过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突破和成效,则必然需要为医院提供配套服务的各个产业优先进行结构性改革,而且改革的重点也是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产I培育来营造配套服务业态链和竞争环境,确保向医院提供有质量保证的社会化服务,并且努力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从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而这类改革中,市场化的作用会突出,直接表现在根据需求稳定市场供给,同时也是对医院公益性实现的另一种形式的有力支撑,是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反映。医疗改革的实质是公立医院的改革,无论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保障以及医疗服务都是围绕公立医院展开,公立医院体现公益性不能脱离市场也不能趋市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就是扩大供给覆盖面,影响面和作用面,满足各种不同形式的需求,将医疗需求既归类更要分类,真正把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现从一个点、一个面转换为全流程、全系统。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公益性的具体应用

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过程中,资源投入依然是大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以现在的政策,国家资本、社会资本或是个人资本,对大型公立医院的投入,无论是从政府拿到资金、还是市场上拿到资金,都需要解决匹配的问题。资金投入不能让公立医院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要结构上调整优化,实现平衡发展。很多三甲医院里面最热门的科室存在的资源投入不足,而那些不太热门的科室可能却存在资源闲置的情况,又比如儿科的床位不够了,其他科室的床位有空的就可以调剂。有限的资源投入要针对调整结构的需要,并确保使用达到均衡并发挥充足作用。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针对大型公立医院看病拥堵问题的解决还是要确保分级诊疗制度的真正落实,从以前的管理需方回归到管理供方。在国家全面推进“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现,也是结构性改革不可忽视的一次难得机遇。要鼓励并积极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创新与试点,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创新,积极鼓励包括互联网科技公司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分级诊疗制度的探索与尝试中。比如通过多媒体视频、远程教育与远程医疗等手段加强基层医疗培训,培养更多合格、值得信赖的全科(家庭)医生。特别是要培养基层医生使用移动医疗设备的习惯,加强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改变基层医疗机能的不足,做强基层诊断服务能力。同时也要完善与患者的信息共享,只有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诊疗、用药情况,全程跟踪病人的健康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整合医疗服务,才能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的美好局面。

建立多层级的医疗费用保险负担体系。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基本医疗服务满足老百姓需求,政府的确需要承担职责,做好基本医保利国利民,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本医保的低水平已经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实际患病或是健康管理的需求,需要引入更多的商业保险,从费用结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商业保险现在也很愿意介入基本医疗保险的监管和服务,包括参与智能审核、第三方客服、资金规划等。基本医疗服务属于社会服务,政府购买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怎么保证和利益需求相吻合,完全可以借助商业保险的功能,医院作为社会性组织需要通过局部盈利来弥补大范围的成本支出,需要社会性的融资,商业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障的补充,可以发挥资金众筹特性,最大限度帮助老百姓控制看病费用开销的增长,也可为公立医院化解不必要的资金风险,使其专心致志地开展医疗服务。

四、总结

公立医院在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能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医院运营“转方式、调结构、转机制”的创新改革,来充分有效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从而使供给侧改革帮助实现公立医院“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便民利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唐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医院管理的几点启示[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6,(3):23-25.

[2]李华娟.供给侧改革对医院管理改革的启发[J].财会学习,2016,(8):182-183.

[3]王静,孙瑞玲.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J].中国医院管理,2016,(11):30-3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