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精选(九篇)

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

第1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消费决策;B2C;影响程度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32-03

引言

根据CNNIC2012年1月发表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人,普及率达到38.3%,较2010年提升4个百分点;网民规模较2010年增长5 580万人[1]。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电子商务是与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网络应用。

中国网络市场的不断增长促使了B2C市场的蓬勃发展,而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媒介,以其形成方式多样、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在媒介竞争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网络舆论不仅仅是单独的表达意见和交互意见的过程,它在过程中对现实存在事件和人们的行为起着推进和改变的作用。因此研究网络舆论对网络决策过程的影响是很必要,而且具有实际意义的。

一、文献回顾

陈力丹在他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对舆论做出以下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并将舆论分解为八个要素,分别为舆论主体、舆论客体、舆论自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表现和舆论的质量,其中前七个构成了舆论的必要要素,缺一不可,少了一个则无法构成舆论 [2]。

“网络舆论”与传统意义上的舆论相比,主要有内容的公开性、意见的非理性、传播的广泛性、搜索的盲目性以及决策的大众性等几个特点[3]。

因此本文将网络舆论界定为,网络环境中,公众对各种现象和问题从关注到公开表达意见、态度、情绪以及行为的一种现象,这个过程当中的交相互动不断对外在现实产生影响直至出现相对稳定的意见分布和结果。

本文通过研究网络舆论的主体、客体、本体和强度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方式以及不同方式的影响程度。

二、模型建立

在本文中,笔者将网络舆论聚焦到对B2C市场中消费者或网络媒介对产品产生的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由舆论的主体、客体、本体和强度四个要素构成,在B2C市场下,舆论的主体为网络消费者,客体体现为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服务态度、支付方式、售后服务、商家信誉和物流服务,本体为针对舆论客体所表达的意见的综合,本文归结为正面舆论和负面舆论,强度为评价的条数以及言语的激烈程度。

综合网络消费决策模型和网络舆论形成的研究,本文认为网络舆论对B2C网络消费过程的影响流程可以归结为:舆论存在—舆论发现—舆论整合—形成态度—是否进行消费行为。在这个流程当中,网络舆论主要以他人介绍、网络新闻、其他消费者的评价、专家意见、论坛、在线聊天和留言板的方式存在并对网络消费者产生影响。

根据对网络舆论的四大要素和网络消费决策模型的研究回顾和分析,笔者建立了下页图1的研究模型,希望借助以下模型,对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强度进行研究[4] 。

图1 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影响的研究模型

三、研究设计及数据处理

问卷从B2C网络消费行为着手,对调研对象消费过的网站进行样本筛选,然后对消费频率、消费品种进行了解。问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样本筛选,态度测量和样本统计。

本次调研采取的是随机抽样法,总共发放了150份问卷,回收了125份,剔除无效问卷和未进行过网络消费的问卷,共有有效问卷为101份。将数据库进行录入和整理后,对问卷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SPSS和Excel统计分析工具的运用,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

1.网络消费行为分析。通过对消费过的网站以及最近一次网络消费的品种进行频数分析。在样本中,有多达59.41%在淘宝电器城消费过,京东商城和新蛋网也分别以33.66%和20.79%位列第二和第三;31.68%的调研对象消费了日用百货,其次,18.81%消费了手机数码,14.85%消费了电脑产品。

2.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影响。在搜寻信息、信息评估、产生购买意图的三个过程中,网络舆论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通过交叉分析还能获得不同背景的消费者在三个过程中的受网络舆论影响方式的不同。

3.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的影响程度。(1)消费者受舆论影响总体程度分析。对“受出现的第一种网络舆论影响程度较大”的同意程度及对选定产品后放弃的负面评价条数进行频数分析,以获得消费者受舆论影响的程度。(2)正面舆论与负面舆论影响程度分析。通过对网络舆论影响程度和最近一次购买品种、性别、学历、可支配月收入及年龄的方差分析,以获得这些背景资料中和网络舆论影响程度相关性最大的因素。

从表1对网络舆论的影响程度和最近一次购买的品种之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负面舆论F统计量的P值小于显著水平0.05,正面舆论F统计量的P值大于0.05,因此认为购买不同品种受负面舆论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上页表2中对“正面舆论的影响程度大于负面舆论”的描述评分的平均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平均分和性别、可支配月收入、学历、年龄和最近一次购买品种进行交叉分析,以获得不同背景下受正负面舆论影响程度的不同。

结论

本文以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网络舆论参与网络消费过程的方式以及其影响强度,并针对消费者购物后的传播积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研究出以下结论。

(一)网络消费决策过程中网络舆论的影响方式

从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中的网络舆论对其产生影响的方式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搜索信息过程。影响消费者程度最大的三种网络舆论方式为:他人介绍

2.选择商品和对商品进行评估的过程。影响消费者程度最大的三种网络舆论方式为:他人介绍

3.产生购买意图的过程。影响消费者程度最大的三种网络舆论方式为:专家意见

(二)网络舆论强度对消费者的影响

大部分消费者认为4~10条负面评价能使其放弃消费,通过总体对正面舆论和负面舆论影响程度的研究,可以发现总体来说:负面舆论对消费者的影响大于正面舆论。且通过对评分的平均分和性别、学历、可支配月收入、年龄和最近一次购买品种的交叉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1.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受负面舆论的影响更大。女性在消费时考虑的因素更多,在接受和衡量舆论时,受更多方面的舆论内容和舆论方式的影响,尤其是对负面舆论的影响,且女性对评价的重视程度很高,因此负面的评价对女性的影响程度是最大的。

2.学历为专科的消费者对负面舆论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学历的消费者。笔者认为,学历对收入的影响是很大的,专科学历的消费者的较低收入促使了其在消费时对负面舆论的高重视程度。20岁以下的消费者对负面舆论的重视程度略高于其他年龄段。

3.家用电器的消费者对负面舆论的重视程度略高对于高同质化的电脑产品和手机数码,以及作为快消品的百货,消费者对其信息搜集以及评价不多而且影响不大。家用电器作为差异化较大、价格较高的产品,消费者购买时考虑的因素较多、评价时间较长,其受网络新闻的负面舆论影响程度很大。

(三)消费者购物后的传播行为

针对消费者进行消费之后的行为的研究表明,部分消费者属于积极传播者,无论在网络评价还是周围朋友中,都要分享购物感想,而部分消费者属于理性传播者,对消费经历和产品会进行客观评价,也会和周围朋友分享购物感想,还有部分消费者属于消极传播者,他们根据消费感知进行评价,但是不会进行评价和分享,他们的购物感想对下次购物的影响程度很大。

大部分消费者的网购习惯会受周围朋友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他人产生影响,这类人对消费感想的传播是有效的,而部分消费者的网购习惯不会影响周围朋友,这类消费者有很大可能属于消极传播者,其消费行为受自己的消费经历和网络搜索信息的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对网络舆论影响网络消费过程的方式和强度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处于不同过程的消费者受不同方式的网络舆论的影响,且正面舆论和负面舆论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强度不同,根据消费者的特点,了解及有效控制舆论导向对提高消费者购前及购后的满意度有很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第2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消费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07-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消费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中的主要群体,本论文主要在网络消费背景下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消费观培养的必要性和成因分析和对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1]。

一、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消费概况

本论文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随机抽样调查了300位红河W院的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观的问卷调查。根据网络消费问卷反映出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2]。通过对红河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

87%的大学生有过网络消费经历。由此可知,大学生在网络消费群体异常庞大。在网上购物的被调查者中选择结算方式时,73%的人喜欢选择在线支付,货到付款也占有17%的比例,在线支付主要通过支付宝、微信红包、银行汇款共占。

在网络购物中,消费最高的前四种商品依次为图书31%、运动和休闲产品32%、电脑及相关产品11%、音像制品26%网上购物与传统形式的购物有着时间与空间的差异。大学生网络消费认为有物美价廉52%,跟所说的一致,货真价实17%,但也有被网上卖家欺骗的。购买物品后,对购买的商品的满意程度有26%的人感觉一般,满意的有27%。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概况的同时,不难看到一些问题也随之滋生。例如:在网络消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网络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严重、超额、超前的个人享受主义消费模式、网络消费中风险意识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严重。很多同学选择超额、超前的个人享受主义消费模式。由于大部分大学生有自我的独立意识(与众不同和“寻找自我”),大学生对于时尚的消费抵抗力低,有一部分同学购买大量的高额消费品,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极大的问题,个人享乐主义泛滥,不懂得正确区分消费需求和价值。大学生盲目消费是由于经验不足,消费目的不明,决策失误主要表现在不理解哪些方面需要消费,哪些方面不需要消费,为什么要消费等问题上认识比较模糊,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费。

网络消费中的交易方式和传统消费的交易方式存在明显问题[3]。在传统交易方式里,是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内容是可靠安全和有明确的法律保障的;而网络消费是利用互联网视图进行的交易模式,其存在很大的虚拟性。

政府对网络消费的监管力度和制度保障不尽完善。由于网络的自由和开放,相应的网络安全隐患随着产生,在网络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政府缺乏对网络商品的监察力度,缺乏对网络企业信誉的监管 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由于企业网络营销及电子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网络消费的发展是广阔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网络消费观存在问题的对策

通过理解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存在着四个问题,根据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存在问题的对策[4]。

1.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念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正确的网络消费就必须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1积累消费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极主动了解消费常识;在消费过程中,自己要注重积累消费经验;在消费之后,应该注重售后服务的基本问题。

1.2学习消费知识,加强自身理财能力。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从而不断强化自身的消费意识。

1.3提高法律意识。作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不要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法盲。

1.4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在日常的消费过程中的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消费有度原则、消费计划性原则、消费主导性原则和消费自立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2.高校增强网络消费教育

首先,加强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高校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中将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整顿校园环境是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创设了培养正确消费观的环境。其次,开设网络消费安全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的风险意识,以确保大学生在网络欺诈中争取有效权益。最后,老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对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更为重要,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

3.父母培养子女经济独立的意识

首先,家长在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放手让子女从小事做起,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其次,家里独生子女的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最后,父母应该减少孩子的过分依赖感。从小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

4.加强网络消费保障

首先,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优势作用。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为大学生提供消费参考意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常识。其次,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最后,网络消费交易的安全问题,网络消费目前还处于新的领域,国家对网络消费还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所以国家应加强法制管理,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一方面约束商家的行为,杜绝虚假的信息来欺骗消费者,一方面要规范网络交易规范,是在个人信息操作方面,提高网络安全性,让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以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小红主编《网络消费行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吕佳奇《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调查和研究》沈阳农业大学 2016年

第3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媒体 网络新闻 新闻消费行为 嬗变

引言

新闻是信息传播主体的一部分,它既是媒体的重头戏,也是现代人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新闻消费也成为一种特有的消费生活方式。新闻消费成为人们关注的渐热的新领域,新闻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方向的重要地位已经引起关注,对媒体与消费主义的互动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从传播学、文化批判、经济学等视角进行了考察。①

随着网络持续快速的发展,网络新闻的普及,网络媒体站到了主流媒体行列,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新闻消费的主流。那么,在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嬗变,基于这个问题,在文中,笔者在对网络新闻论述的基础上,试图寻找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的嬗变过程。

网络新闻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腾飞、信息化健康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优化,中国的网络普及率快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公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②在网络应用使用行为中,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去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23400万人。③占据网民总体74%的中小学生、大学生、办公室职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对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8.5%,④仅次于网络音乐的使用行为,位居第二。从上述调查数据发现,近年来,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中最多的就是网络新闻。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新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因此,研究网络媒体时代网民的新闻消费行为存在可能性和必要性。

网络新闻的优势分析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播指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纸张、声音、音像等进行新闻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劣势。传播主体是专门的新闻机构和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呈现单一化现象。在传播形式上,报纸利用文字、图片表现新闻,强调的表现元素是字体、色彩、字号、版式、尺幅和空间等;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强调的表现元素是时段、场景、背景、光线、色彩、长度和风格等;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强调的表现元素与电视相比,只缺乏视觉元素。在传受关系上,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地传给受众,遵循的是“魔弹论”的效果论,受众很少利用同样的渠道反馈信息。在新闻接收上,传统媒体新闻信息接收方式呈现大众化。在新闻传播速度上,传统媒体尽管有着自己各自的特点,但在速度上却不占任何优势。就传播内容来说,传统媒体受到版面、播出时间的限制,信息承载量具有有限性。从传播范围来看,传统媒体往往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有着本地化的局限。

网络新闻传播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新闻的行为,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者(指首发)、转发者既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⑤笔者对网络新闻优势的分析,是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较而言的。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网络新闻优势集中表现在:

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包括上网传统媒体(专门从事新闻传播的网络自生媒体)、非专门从事新闻传播的网络自生媒体以及形形色色的个人传播形式共同构成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网络新闻媒体则兼容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性。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传受关系交互性的优势,网络新闻传播则提供了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使受众得以随时与传者沟通交流,形成互动性的传播操作环境。网络受众可以随时自由地寻找新闻信息,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媒体表现形式取出自己感兴趣的个性化信息,从而实现新闻接收方式的个性化。网络新闻传播在时效性方面可谓得天独厚,集计算机、通信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互联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向受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信息容纳和信息存储能力,它可以为传者提供近乎无限的版面和表现空间,所以网络新闻传播内容很丰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信息仓库。网络新闻传播的范围则是网络所能到达的全球范围,网络新闻传播不受时间、地点、频道、国界、气候等的影响,新闻信息可以传送到网络任一连接处。综合考虑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之间的异同,对网络新闻优势的分析,是为研究新闻消费行为的嬗变提供一种合理的环境。

新闻消费行为的嬗变

当下,媒体具有公共服务和工业生产的两重性,媒体的工业生产运作,使新闻成为一种产品形态出现,新闻产品与其他商品一样经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流程,存在着消费的环节。从这种意义上说,新闻消费行为概念亦可运用消费行为的话语体系,只是消费行为中的“商品和劳务”变成了“新闻”。

本文对他们的消费行为嬗变的叙述,落脚点在于寻找、选择、使用、评价商品和劳务的活动本身,以及消费者在不同的情景下的角色体现,并把它放在网络媒体时代下考量。

寻找:由“难寻”转向“快捷”。以往,人们要想得到新闻信息,受时空限制因素很多。如买报纸,要么打开电视、广播寻找、收听新闻信息,或在特定时段才能获取信息。因此,新闻消费的寻找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加上传播内容有限、传播范围基本是本土化,若受众(消费者)要想寻找历史发展中的新闻文献、整个世界新近发生的事情,有一定难度。

处在资讯爆炸年代的新闻受众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法去获取新闻信息,特别是想寻找历史中的浩瀚文献、想了解自己生存的整个世界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网络媒体的出现契合了消费者(受众)⑥的这种欲望和需求,消费者只要打开一个新闻网页就可以高速获取最新信息,快速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类信息。进入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消费者,省却了买报纸的烦恼,没有等待特定时段电视、广播新闻信息的难受,享受的是“足不出户,快捷知晓天下事”的消费乐趣,回顾了历史的发展,并开拓了全球化的视野。

选择:由“受限”转向“自由”。以往我国报纸、电视、广播新闻媒体由于受到版面、时间、空间的限制,尽管也是强调最大程度地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但其条件的限制,因而在新闻的内容种类、新闻“享受”的时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传统媒体下,新闻信息接收选择方式呈现大众化特点。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消费者选择新闻不受时空的局限,在选择网络新闻中,比以前更加自由,在网络媒体下,新闻网站都是纵横链接结构,消费者对新闻的内容种类、浏览新闻的时长和顺序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接收,对接收新闻的过程是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消费者是采用自己喜欢的媒体表现形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个性化信息。“网络新闻的受众,能时刻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这在他们用鼠标和键盘操作屏幕显示、自由地在Web页面上移动、随心所欲地开关、利用主动的寻找和搜索等行为中显现无遗。自由地拉(pull)出自己想要的个性化信息,而不像以往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由别人推(push)给的信息。”⑦

使用:由“细致”转向“扫描”。报纸的逐字逐句,电视、广播特定时段、场景、背景、光线、色彩、长度的设定,使消费者对新闻的获得是细致阅读并跟随设定好的模式去完成视听。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对信息需高度集中并被动地接收。

但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海量存储,数据库检索,消费者阅读信息的速度加快导致阅读方式的改变,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已经变成扫描式阅读。扫描式阅读是指用较短的时间快速浏览文章,查找到具体信息或相关事实与细节。

评价:由“单向”转向“多向”。网络媒体新闻的出现,将传统媒体与消费者的单向传播关系转变为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播关系。

网络互动是无限的,参与的消费者数量在理论上可无限多,这一切使新闻传播的参与度得到空前的提高,消费者可以主动地拉出一条新闻发表评论,可以自己选题在论坛或聊天室中吸引受众进行讨论,消费者可以一边看新闻一边发表观点,尤其是网络新闻的直播和消费者发表看法,在时空上可以互不干扰,消费者可以在直播进行中、新闻发展中就将观点贴到网络媒体上。“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被重新分配,人们似乎得到了更多的民主,能够在网上畅所欲言,施加自己的话语影响。”⑧目前流行的微博把这种网络互动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角色:由“明确”转向“模糊”。在以前,我们一直把新闻消费者作为新闻被消费者(传播者)⑨的一种相对独立明确的形态。在新闻传播消费过程中,当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后,整个新闻消费模式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从报纸媒体发展到了网络媒体,其中的变数是不言而喻的。在网络媒体时代,消费者的角色由“明确化”转变成“模糊化”。

网络媒体的发展,给新闻的传播、表达、接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同时也给新闻消费提供了一个没有时空限制的便利。新闻被消费者在传出新闻信息后,新闻消费者在收到信息后,经过译码,把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又传达出去,开始的新闻被消费者看到开始的受者反馈回来的信息,又给予回应,这样,新闻被消费者成了新闻消费者,新闻消费者成了新闻被消费者。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角色定位越来越模糊。

结语

新闻成为一种产品,其消费环节不是一个终结环节。霍尔在《编码/译码》中认为:“传播过程一种结构,使几个相互联系但各不相同的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之间的接合。”⑩在他看来,传播过程在消费环节后,还有一个再生产环节,这样生产、消费和再生产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那么,再生产环节指什么呢?笔者认为,对于新闻消费来说,指的是新闻消费是从新闻中获得“意义”,“如果人们不获得任何‘意义’,就不可能有‘消费’”?輥?輯?訛。

那新闻消费的“意义”是什么?是本能需求,是满足猎奇心理?是某一阶级的阶级斗争需要,还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如果单从某一点去回答这个问题,是有失偏颇的。笔者认为,新闻消费的“意义”在于从新闻信息中获得一种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准备。另外,在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中,消费者在购买前、购买中和购买后的心理历程也是有一个嬗变的过程。这两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杨魁:《近年来我国新闻消费主义研究述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②③④《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net.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

⑤程超群:《网络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发展关系浅析》,《东南传播》,2007(8)。

⑥本文中所说的消费者,指的是新闻传播的受众,出于方便,下文中都一律用消费者。

⑦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转引自杜俊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⑧任晓雯:《网络时代的写作——探讨与展望》,《新闻大学》,2003(2)。

第4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我们此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当前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状况进行剖析。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调查,我们发现,一方面,城乡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网络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上;另一方面,在网络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上这两个群体又存在着较多的一致性,并逐渐趋同。

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和消费水映了社会各个时期的变化和特征,同时也能反映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近几年来,城乡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主要有:城乡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多元化与理智化、时尚性和超前性、个性化和自主性、便捷性和实惠性、消费行为的信息化;大学生群体消费呈现非计划性,大学生群体在价格基础上青睐品牌商品,存在符号消费现象等。

同时,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城乡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城乡大学生网络消费时间与次数的差异性,网络消费水平的差异性,网络消费结构的差异性,以及网络消费观念的差异性等。

对城乡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发现城市与农村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方式上体现出来的差异性一方面与城乡不同的经济水平有关。由于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纯消费群体,其生活来源主要是家庭,因此家庭的经济收入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直接相关,前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而我国城乡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因此,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城乡籍大学生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出现如上差异是符合我国目前的城乡状况的。

城市与农村大学生消费方式体现出来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与城乡不同的消费文化有关。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民的消费需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但是根植于我国古老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文化和农民思想观念与城市消费文化与现代消费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对城乡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一致性的原因,我们认为正在兴起的消费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方式的形成密切相关。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它鼓励享乐、刺激消费,追求炫耀性、奢侈性和时尚性;同时消费主义也表达着一种生活方式,即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为了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对于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极容易接受现代的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城乡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大学生在网上进行网络消费,给国家、给社会、给大学生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诸如大学生网络消费中诚信的缺失问题,不良文化的冲击问题,消费时空相对匮乏问题等。基于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教育,更好的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根源,从大学生的兴趣所在出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控工作

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教学改革。要尽快建设一支熟悉最新科技,懂得网络教育的师资队伍,站在时代的前列,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这支队伍尚未形成之前,则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切措施,更多地提倡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发现信息的过程中承担起学习的个人责任。而让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上起引导者的作用。高校应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通过收集、分析、判断信息,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增强自身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这种变革本来就是网络教育和网络消费的应有之义。

二 、加强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关怀

首先,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者树立相互尊重的观念与意识。由于网络消费的独特性,大学生往往借信息传输的隐匿性或自由时空的符号化而采取一些不当行为,致使网络消费的质量难以提高,并同时增长着他们心中对信息的信任不足。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相互尊重的意识,确保网络信息交换和获取中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是克服其网络消费行为偏失的有效方法。

其次,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者树立安全意识。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确保个人信息资源的私密性;二是避免网络沉溺,即大学生网络消费者应避免网络上瘾和网络孤独;大学生没有安全机制的保障,就没有网络消费质量的提高;没有安全意识支配指导下的网络消费,当然也就没有网络消费品味与档次的跃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认同的重要组成,也是大学生个体道德的构成要素。

三、加强社会监督与增强公众信任相结合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各类网站的访问量与网络消费者的数量势必也在不断增长中;要以网民为中心,网站、政府相配合,三者合力建立起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监督体系,相互之间还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除了传统的新闻媒体之外,更通过BBS,E-MAIL,QQ群等方式在网民之间相互交流,让虚假的信息没有市场,网络骗子无从遁形,欺诈手段逐一曝光,逐步消除社会公众对网络消费的各种担心,从而迈出第一步,切身体会网络消费的快捷方便。

四、建设健康文明的学校网络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对学生能起显性或隐形教育作用的群体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则是大学生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把现在的校园文化带入网络,与网络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健康文明的学校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培养交际能力,提高信息消费素质,形成正确、积极的网络消费观念。

五、培养合理网络消费心理

第5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消费行为;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

1.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随着网络使用人口的日益增加,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7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6.2%。[1]从网民的构成情况看,约有58.1%的网上个人用户的年龄在30岁以下。另一方面,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受到政府、媒体、学界和公众的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2]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手机普及率高达95%,网络普及率高达7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互联网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渠道,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他们的思想观念。因此,在网络时代研究网络消费行为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理论来源

2.1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农民工消费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1)消费行为。钱雪飞(2003)对南京市578名农民工进行调查,总结其消费行为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消费模式的主要社会性因。孟慧(2007)对农民工的消费行为与社会认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王劲松从社会学的视角,指出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受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的双重影响。(2)消费结构。李海峰调查了城市农民工家庭消费结构。陶树果(2008)分析了上海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二元性。李晓峰、王晓方等从基本需求、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三方面对北京九成区的农民工的消费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于丽敏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二元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消费观念。张兆伟在新生代农民工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证论证符号消费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肖伟对“80后”和“80前”农民工的消费观念进行对比研究。(4)消费行为比较。严慧、夏辛萍分析了进城农民工与城市下岗职工两个群体的消费行为差异及原因。综上文献可知,对农民工消费研究仅仅是从社会学出发,还未有从管理学视角出发,研究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中对信息技术最感兴趣、对信息需求最为旺盛的群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开始对新生代农民工网络行为进行研究。周葆华(2011)对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新媒体使用与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张林、王超恩(2011)基于ERG理论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成瘾的危害及社会干预。徐小红(2011)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网络阅读的现状及其不良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总之,现目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行为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而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消费行为仍处于空白状态。

2.2 网络消费界定

提起消费,人们总会自然将这种行为与具体的产品购买相联系,如日常生活中的食品消费、服装消费、电器消费等。对于网络这件“产品”,人们则习惯于表述为“网络使用”,而非“网络消费”。侯璘(2007)认为,网络消费是指消费者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寻找购买、使用、评定和处理希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服务、信息和思想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网络消费的消费主体是个体消费者,消费对象是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产品、服务、信息及思想”,消费过程是个体消费者与网络资源或个体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空间所进行的动态互动,消费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个体的欲望和需求。[4]

何明升(2002)指出,网络消费是指人们通过使用互联网来满足自身需求的消费过程。[5]他指出这一概念存在三个维度的内涵。首先,从工具的维度来看,网络消费是通过网络这种工具来实现的。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网络必将以提高生活工具的信息化程度为杠杆而造就一种新的消费形态,这就是正在兴起的网络消费。然后,从目的的维度来看,网络消费是满足消费者自身需求为目的的,在网络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网络消费需要将“自动”地产生并不断增强,从而为网络消费提供一种“内驱力”,同时也为网络消费提供目标上的导向。最后,从消费的过程来看。网络消费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消费也提供了一些即时性的消费服务,然而更多的还是提供一系列的“功能”。[6]

第6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关键词:消费社会;大众传媒;网络文学;“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025-01

如果说前消费时代的文学大部分属于精英文学,那么进入到消费时代后的文学则更多的是大众文学。伴随工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文学作品的大批量的机械复制,文学作品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消费品。

法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哲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今天,我们到处被消费和物质丰富的景象所包围,这是由实物、服务和商品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这在现在便构成了人类生态学的根本变化。严格的说来,富裕起来的人们再也不被另一些人所包围,因为和那些人打交道已成为过去,而被物质商品所包围。他们并非在和自己的朋友或伙伴进行日常的交易,而从统计学的意义上来说,由于促使消费不断上升的某些功能所致,他们常常把精力花在获取并操控商品和信息上。”①这说明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商品的消费和信息的交流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宰,文化的消费和娱乐功能日渐凸显。

后现代消费社会对文学的审美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时尚和消费,这种时尚和消费更注重快捷性和便利性。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紧张的生活工作之余,要选择最快捷的方式来接受文学;另一方面,传媒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审美的多种选择,如电影、电视、网络等,这些视听文化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震撼和审美愉悦。

如果说本雅明肯定大众文化的到来使传统文学作品的神晕消失,体现了作品的展演价值,使更多普通大众能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那么,到了后现代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对传统的颠覆则走向了极端,一切都与物质利益相关,文学作品成了一种消费品,对作品的阅读成了一种消费时尚。面对消费文化的泛滥,我们的文学将何去何从?这不得不引起文艺工作者及研究者的关注与思考。

虽然网络文学为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既扩大了文学的接受者、文学的表现的范围,也扩大了创作者的范围,而且网络文学的自主性、互动性、即时性、娱乐性、多样性等特征也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文学,但是我们并不能排除网络文学带来的弊端:网络文学铺天盖地的袭来,其中良莠混杂,难免有负面影响,不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网络文学。

后现代消费社会下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学销蚀着文学的边界,文学与非文学日渐变得难以辨认区分了,在网络文学到来之前,传统文学虽然也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但并不像现在这样危机四伏,一些传统文学的研究者们面对这场危机,重新抬出了“文学性”,企图为处于危机中的文学寻找到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文学性”源自俄国形式主义,罗曼?雅克布逊说“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亦即使某一本书成为文学作品的那种东西。”②强调“文学性”也就是强调文学的内部研究,然而, “文学性”的探讨在后现代背景下的解构大潮中却显得过于陈腐了。但是,文学的边界的消解给文学带来的冲击使得文学研究者们的危机感加重,“文学性”便成了他们面对网络文学的袭击和消费文化的泛滥的冲击的有力工具。

卡勒说:“文学性”的定义之所以重要,不在于作为鉴定是否属于文学的标准,而是作为理论导向和方法论导向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阐明文学最基本的风貌,并最终指导文学研究。卡勒认为,不是文学本身需要“文学性”,而是文学研究、文学理论需要“文学性”,“文学性”是因为有了文学研究者,并从他们坚定地“文学”中抽象出来的。

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者们对传统的文学的外部研究不满,希望另辟蹊径来寻找研究文学的新的途径,提出了 “文学性”,将研究转向文本自身,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突破。但是它的局限也在实践中暴露了出来,当它走向穷途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时下人们又重新提出“文学性”,主要是针对消费社会文学的泛滥,目的是重新引起人们对文学的关注与重视,企图规范文学。

可以说,在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的消费社会时代,单纯提出“文学性”是不能解决文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的,正如当年俄国形式主义走向穷途一样。因此,规范和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王宁.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第7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口碑;矛盾态度;论据质量;评论数量;详尽可能性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4.24

中D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4-0108-0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ambivalence attitude, this paper explored how consumers with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cope with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formation based on ELM model. By a twostage experimental study, it proved that consumers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robustly moderated their processing to the external information. Three findings emerged from the results. Firstly, argument quality and review quantity of eWOM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customers attitude. Secondly, more ambivalent consumers took the central route in attitude change. That is, there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argument quality. Thirdly, less ambivalent consumers took the peripheral route in attitude change. That is, there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review quantity.

Key words:wordofmouth ambivalent attitude; argument quality; review quantity;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作为研究热点的矛盾态度(Ambivalent Attitude)已经从社会、心理、政治和文化领域延伸到了消费情境中。现有研究认为消费者态度具有二维性,即对某一产品既有正面评价又有负面评价。当对一个事物的积极和消极评价达到一定程度时,矛盾态度就会产生[1]。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矛盾态度更加普遍。面对种类繁多的在线商品,消费者无法接触或体验到真实商品,相比线下购买会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消费者的矛盾态度。消费者需要更多的外界信息来减少矛盾,降低购后风险。

网络口碑作为第三方信息在消费者决策制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评价,网络口碑能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公正和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充当着“销售助理”的角色,已经成为了企业越来越重视的具有潜在价值的销售资产。网络口碑的质量和数量会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网络口碑的这两种属性对不同矛盾程度消费者的影响是否相同?高矛盾者和低矛盾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其矛盾态度如何变化?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将Petty等人提出的详尽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Theory,ELM)[2]作为理论基础。该模型认为引起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主要存在两条路径,即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不同矛盾程度的消费者在态度改变上的路径是否存在差异,哪条路径对其影响更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矛盾态度的视角,探讨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和决策的影响,以期完善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研究,同时为企业营销人员合理地控制和降低消费者的矛盾态度以及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文献回顾

1.1 消费者态度的矛盾性

当人们对同一事物存在着冲突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时,矛盾态度就会产生,这是消费者内在因素和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3]。以往研究认为态度是一维的,即消费者在喜爱和不喜爱之间只能选择一点。矛盾态度认为正面态度和负面态度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矛盾态度引发的冲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与一般社会问题中的矛盾态度(如有关种族问题等)相比,消费者矛盾态度是一种微观上可以改变的矛盾,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更适合作为研究对象。

矛盾性对于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是态度和行为产生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矛盾态度在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处理中起着调节作用。高矛盾性的消费者会注意外界的正面信息来减少自身的矛盾性,而低矛盾者由于矛盾程度不高,会注意外界的负面信息[4]。Clark等人认为高矛盾个体会增加处理能够减少矛盾的亲态度信息,而避免处理可能增加矛盾的反态度信息[5]。

1.2 ELM模型

ELM模型对揭示劝说效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6]。该模型中态度的改变有两条影响路径,即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两条路径的区别在于个体对传播信息做精细加工可能性的高低。当个体采取中心路径在形成态度之前会仔细考虑和分析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在中心路径中论据质量是态度改变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相反,当采用边缘路径时个体不需要做过多认知上的处理,而是依赖诸如论据数量、信息来源的专业性和评论者个人情况形成态度。

2 研究假设

本文首先研究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和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是否会产生影响;其次,以消费者矛盾强度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中心和边缘路径下,网络口碑引起的不同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变化上的差异,图1为研究框架。

2.1 评论质量和数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显著的作用。消费者满意度随着评论质量的提高而增长,产生较高的购买意向[7]。高质量的评论表现为可理解的、易懂的,与评价的事物具有相关性,能够反映客观现。低质量的评论信息一般会带有感彩,表现为有很强的主观性。如果同样是正向网络口碑,口碑质量越高,消费者就会具有更多的正面态度。综上所述,提出假设:

H1:正向网络口碑质量越高,消费者正面态度越强。

消费者讨论一个产品的次数越多,该产品越有可能被其他消费者所知晓,获得更多的销量。网络口碑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8]。网络购物者缺乏信任,会利用其他因素形成态度。网络口碑评论数量经常被用来衡量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代表了产品的市场表现。评论的数量能够为增强消费者信心提供参考性依据,减少购后风险,基于此提出假设:

H2:网络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正向影响。

2.2 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变化的差异

不同矛盾性程度的消费者在态度各维度上的改变存在差异[9]。高详尽可能性状态下个体更愿意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受论据质量的影响较大。低详尽可能性状态下个体态度受边缘路径影响,论据数量的影响较大。高矛盾性消费者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冲突较高,常常感到难以抉择,会对外界的评论做深度加工,因此说服性信息的质量是高矛盾消费者态度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低矛盾性消费者矛盾程度较低,没有减少矛盾和调整关于产品认知上的动机,受说服性信息的影响小,态度的改变主要受到评论数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3a:网络口碑评论质量对高矛盾性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即高矛盾性消费者主要沿着中心路径改变态度。

H3b:网络口碑评论数量对低矛盾性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即低矛盾性消费者主要沿着边缘路径改变态度。

3 研究设计

3.1 调查目标物及样本选择

调查目标物为忽略了品牌标记的某一4G手机。消费者对这类商品发表评论的积极性较高,在选择该类商品时也比较注重口碑。本次实验共邀请了某大学226名本科生参与实验,大学生样本具有同质性,且该类人群经常网络购物,可以作为有效的研究样本。实验要求被试独立地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采取书面问卷的方式填写,使用7点Likert量表,收到有效问卷214份。

3.2 变量控制和预调研

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一个变量是网络口碑评论质量。从亚马逊网站上搜集了30条关于4G手机的真实评论,通过加工形成了15条正面评论。预调研征集了30名在校大学生对这15条评论的说服力进行打分。最终选出4条得分最高的评论作为高质量评论,4条得分最低的评论作为低质量评论,表1中是评论示例。t检验表明4条得分最高的评论(6.58、6.55、5.97、5.97)与4条得分最低的评论(3.61、4.67、4.82、4.91)在说服力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

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另一个变量是网络口碑评论数量。邀请了另外18位在校大学生对评论数量进行调查。通过访谈得知,大多数人一般会阅读5至6条网络评论,这与Park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0]。因此本文将6条评论作为高评论数量,1条评论作为低评论数量。经过预测试和t检验,高评论数量与低评论数量之间的差异显著。

3.3 调查步骤

本文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设计,采取的是前―后测实验方式。实验采用2(矛盾性水平:高、低)×2(评论质量水平:高、低)×2(评论数量水平:高、低)的设计,调节变量是消费者矛盾态度。

第一阶段借鉴已有的实验方法[11],首先请被试观看4G手机的一段图文描述,然后请被试忽略负面特征仅从正面特征考虑,给出其正面印象得分(“我会喜欢该手机”“使用该手机会感觉良好”),最后请被试忽略正面特征,仅考虑负面特征给出被试的负面印象得分(“我不会喜欢该手机”“我觉得使用该手机会感觉不好”)。

根据Thompson等人提出的公式:矛盾态度=(正面态度+负面态度)/2-│正面态度-负面态度│+2,计算出参与者的态度矛盾性。被试态度矛盾性的范围是从0到9(M=4.24,SD=1.48),分值越高意味着态度矛盾性程度越大。将矛盾性大于4的被试作为高矛盾(HA)组,小于等于4的被试作为低矛盾(LA)组。高、低矛盾组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MHA=5.64,SD=0.72,MLA=2.70,SD=0.94,F(1,212)=476.09,p

根据要实施的不同程度的实验刺激确定第二阶段实验的8组被试(如表3、表4所示),分别测量被试态度的变化程度。

4 研究结果

4.1 操纵性检验

通过t检验发现被试对不同水平评论质量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MHAQ=5.39,MLAQ=2.49,t=19.56,p

4.2 假设检验

通过阅读网络口碑前、后对比,消费者的正面态度、负面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意味着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与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产生了影响(见表3、表4)。

4.2.1 评论数量与评论质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高评论质量组,被试的矛盾态度变化均值为-0.67。低评论质量组,矛盾态度变化的均值为-0.08。矛盾态度的变化在高、低论据质量组间差异显著(F=11.339,p=0.001),说明正向网络口碑论据质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因此H1成立。对于高评论数量组消费者矛盾态度变化均值为-0.03,低评论数量组消费者矛盾态度变化均值为0.37。矛盾态度的变化在高、低评论数量组间差距显著(F=10.367,p=0.002),说明网络口碑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显著的主效应,H2也得到了验证。

4.2.2 对高矛盾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影响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受评论质量的影响,低评论质量下高矛盾被试的正、负面态度和矛盾态度无显著变化。随着评论质量的上升,对于高矛盾组正面态度显著增加(MPA后-PA前=0.5,t=2.78,p=0.02

4.2.3 对低矛盾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影响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高评论数量下低矛盾者只有正面态度变化明显(MPA后-MPA前=0.14,t=2.25,p=0.02

5 结果讨论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借助矛盾态度理论和ELM理论揭示了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网络口碑评论质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正向作用。高质量的网络评论具有事实性的说明和客观性。低质量的网络评论具有感彩和主观性。正面评论质量越高,消费者的正面态度越高,购买意愿也越高。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也具有正向作用。评论数量的增多使消费者对自己的购买决定找到了合理化的解释,即“那么多人都买了这个产品”,消费者的正面态度会随着评论数量的增多而加强。

第二,较高的矛盾态度会引起消费者的不舒服体验,对信息的精细加工能够得到明确的正面或者负面评价,从而降低这种不适感。高矛盾消费者会对评论信息做较系统的加工,矛盾态度的改变更多地受评论质量的影响,即高矛盾消费者主要沿着中心路径改变态度。这一发现将ELM理论扩展到了在线矛盾性消费者相关领域的研究中。

第三,低矛盾消费者对产品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冲突较低,缺乏减少矛盾态度的动机,没有对信息做精细加工的倾向,因此会倾向于沿着边缘路径形成态度,即他们更容易受评论数量的影响。

5.2 管理意义

首先,态度的矛盾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矛盾性会降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从而降低购买意愿。企业应该了解由于产品或服务导致矛盾态度产生的原因(如价格、产品定位等)。另外消费者矛盾性不一定带来负向作用。矛盾性产生的前提是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定关注度和兴趣,如何利用矛盾性这把双刃剑来促进交易是企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次,由于不同矛盾性程度的消费者信息处理方式不同,销售人员应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从中心路径的视角,企业应考虑如何匹配矛盾性消费者和评论内容之间的关系,发挥用户评论的信息功能。从边缘路径的视角,评论数量越高意味着产品越能被大众知晓。为了发挥用户评论的推荐功能,企业要鼓励消费者尽可能多地发表评论,提高产品的评论数量,影响低矛盾性消费者的态度。

最后,没有任何产品是完美无缺的。企业在进行品牌宣传时,不应过分夸大产品功效,以免造成消费者对产品过高的预期。当出现负面评论时应及时进行服务补救,鼓励消费者追加满意的产品评论,使其对产品的态度维持在低矛盾性的水平上。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只考虑正面评论给矛盾性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而现实世界的评论是正负面同时存在的。另外,三成分态度理论指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元素组成的,高低矛盾者在3个态度成分上的变化是有区别的。今后的研究将在这两方面进一步探讨,从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角度出发,探讨在多元化的网络口碑环境中消费者不同态度维度上的变化,进一步揭示矛盾性消费者态度改变的机制。

参考文献:

[1]Priester J R, Petty R E. The Gradual Threshold Model of Ambivalence: Relat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Bases of Attitude to Subjective Ambivalen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3):431-449.

[2]Petty R E, Cacioppo J T.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of Persuasion[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6,19(3):124-205.

[3]Costarelli S, Gerowska J.Ambivalence, Prejudice and Negative Behavioural Tendencies Towards Out-group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itude Basis[J]. Cognition & Emotion, 2015,29(5):852-866.

[4]黄敏学,谢亭亭,冯小亮. 矛盾的消费者是如何解读多元化口碑信息的?[J]. 心理学报, 2010,42(10):998-1010.

[5]Clark J K, Wegener D T, Fabrigar L R.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and Message-based Persuasion: Motivated Processing of Proattitudinal Information and Avoidance of Counterattitudinal Informa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8, 34(4):565-577.

[6]龚艳萍,梁树霖. 在线评论对新技术产品消费者采用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ELM视角[J]. 软科学,2014,28(2):96-99.

[7]方佳明,王钰莹,赵志荣. 不同产品品牌声誉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的调节效应[J]. 软科学,2016,30(3):108-112.

[8]张敏,张哲. 网络环境下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J]. 软科学,2015,29(10):110-114.

[9]冯小亮,黄敏学,张音. 矛盾消费者的态度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吗――不同态度成份的变化差异性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3,16(1):92-101.

第8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发展异常快速,极大的影响了我国消费者的购物和消费行为。但是,目前我国网络团购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许多团购网站在竞争浪潮中销声匿迹。因此,对团购网站而言,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持续的吸引消费者参加团购是团购网站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从消费者感知的角度,分析团购消费者的价值感知特点,结合行为意愿相关理论构建感知价值—团购态度—团购意愿概念模型,探讨感知价值对团购意愿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团购;感知价值;感知风险;购买意愿

虽然我国团购行业交易量异常火爆,但在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中显示2012上半年累计关闭的团购网站2849家,死亡率达48%,运营中的团购网站数量已回落到2010年底的3200家左右,团购消费者的增长速度放缓。由于团购行业出现很多问题,消费者选择团购活动时不仅仅看重商品的价格,团购消费者的态度变得理性,消费者的参团行为也在发生改变。因此,网络团购消费者的行为研究成为重要研究命题。

一、文献综述

(一)网络团购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Kauffman和wang(2001)是最早开始研究网络团购的学者之一,他们把网络团购定义为利用网络这个渠道,组织大量消费者购买同一产品,以提高消费者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以较市场更低的价格获得商品的购买模式。网络团购是从最初的团购演变而来,其具有团购的一些特点。(Webster、Wind;2001)从政治学联盟的角度来研究团购,并给出了团购的最初定义,即加入团购的个人或群体,共同进行购买决策。由于线下的团购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不能快速有效的聚集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网络团购的出现,消费者的需求借助网络平台快速的积聚起来,形成强大的买方群体,商家也能在这种大额折扣中获利,而且商家也能借助团购网站平台扩大知名度,所以,网络团购讯速火爆起来。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团购的研究主要是从团购现象分析、团购模式分析、团购特点研究、团购优劣势和团购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RobertJ.Kauffman从分析最初的团购现象到对动态价格和消费行为机制的研究中,得出了影响网络团购能否成立的三个关键因素:价格,周期,需求外部效应。钱大可(2006)对我国团购模式的种类进行分析,他将团购分为四种主要模式,分别是自发团购模式、商业团购模式、网络营销团购模式和银行团购模式。也有少部门学者开始关注网络团购消费者因素研究,有学者认为价格折扣是影响消费者是否参与网络团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除了价格因素外,其他很多因素如网络口碑和团购网站知名度和信誉都会对消费者团购意愿产生影响。还有些学者则结合技术接受理论的相关变量研究感知团购有用、感知团购易用、时间压力、参照群体和虚拟社群信任等因素对消费者网络团购的影响。

但总体而言,之前学者对网络团购的研究都是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或消费者网络购物理论的某个角度来分析消费者网络团购的影响因素,研究没有得出同统一的结论,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框架。而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团购情境下消费者的价值感知因素,及消费者团购感知价值对网络团购意愿的影响的文献则没有。

(二)感知价值理论

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研究中,消费者的感知是进行一切其他心理活动的前提,消费者只有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感知,才能进一步形成价值判断,进而进行购买决策。西方学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研究,以Zeithaml为代表的权衡说认为顾客感知价值就是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评价(Zeithaml,1984)。根据定义可知感知价值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感知价值具有个性化特点,会因人而异,不同的消费者会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所感知到价值不相同;二是感知价值代表着效用(收益)与成本(代价)之间的权衡,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价值感知程度做出购买决定,而绝不仅仅取决于某单一因素。Monroe and Krishnan在研究中也从利益和代价的角度定义感知价值,他认为消费者感知到价值越大,及感知利益越大,感知风险越小,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意愿就更强烈。

很多学者把感知价值看成一个多因素的概念。Wood、Scheer认为感知价值是一个多因素的概念,他们扩展了Monroe and Krishnan对感知价值的观点。研究指出,感知利益包括产品品质,感知成本包括感知价格和感知风险。Wood、Scheer之所以把感知风险作为成本因素考虑在内,是因为感知风险代表未来不确定的花费或遭遇,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Sheth、Gross对感知价值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五种消费者的价值感知类型,即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识价值和情景价值。Sweeney&soutar(2001)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多维概念,包含着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质量价值和价格价值四种价值。罗海成(2003)在阅读和整理了大量西方文献的基础上,将感知价值划分为功能性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三个维度。其中功能价值又包括质量价值和成本价值两方面。

尽管不同学者对感知价值构成的论述各不一样,但这些论述都表明感知价值是由几种不同的属性价值构成,而这些价值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感知价值的定义表明,感知价值是消费者基于感知利益与感知成本的权衡而对产品和服务所做出的总体评价。由此可见,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构成与产品和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应具有一定的效用,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功能、质量以及社会用途等方面。此外,依据企业服务的好坏,消费者心目中还会形成一定的服务效用。因此,一般情形下,消费者感知价值应该由产品的效用价值、服务价值构成。由于感知价值具有动态特性,另外,随着产品的不同,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也会不同,所以,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构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购物情境来划分。

(三)态度及购买意愿研究

Fishbein and Ajzen(1974)提出理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向由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决定,而态度是消费者对事物的感知形成的评价,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评价,也即指由个体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概念化定义,态度反映了个体的感受。由于态度是消费者的心理变量,所以态度是潜在变量,是无法直接观测的。但是可以通过个体的言论和表情来反应,即个体对于某目标对象表示赞成或反对时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倾向,也可以说是对目标对象要做出的何种反映。学者Engel etal.,(2001)认为态度是由情感、行为及感知三者决定,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形成,进而影响而影响到个体到个体的实际行为。

购买意向是行为意向的一种,行为意向是指个体将来会采取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大小,这个可能性是基于个体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形成正面或负面的态度而决定。(Schiffillan and Kanuk,1994)认为购买意愿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可能性的大小。消费者对于某一商家或产品的态度,加上外在的一些因素就构成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购买意愿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一方面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商家或产品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可以预测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概率。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由于消费者的行为不好观测,因此,在消费者行为领域可以用行为意愿来代替消费者的实际行为做研究。许多学者的研究也已经验证了个体意愿时预测个体行为的重要指标。

(Moon& Kim,2001)的研究指出,个体对对象的态度越正面,其行为意愿就越高;相反,个体对对象态度越负面,个体的行为意愿就越低;研究证实个人对对象的态度对于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Ajzen&Fishbein研究认为,消费者是否会行动,是由该消费者的意向决定的。要预测消费者行为,必须了解消费者的意向。从很多学者的研究中态度影响意愿的研究都得到验证,且态度会通过意愿再进一步影响到一个人的实际行为。

二、理论模型构建

根据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文献回顾,从感知你得和感知利失的角度来研究感知价格的构成获得学者的普遍认可。本文根据网络团购的特点,从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两方面来探讨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消费者通过团购的感知利得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团购商品带来的满足顾客需要的功能性价值和满足顾客节约金钱的经济价值,即消费者感知的优惠;另一方面来源于团购购物渠道给消费者带来的感知价值即娱乐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因此本文结合网络团购的特点把感知利得分成感知质量、感知优惠、感知娱乐和社会价值四个方面。根据Wood的观点,感知风险是消费者的主要感知成本。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理论模型如图: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前人对顾客购买意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团购的特点,从消费者价值感知的特点,深入分析网络团购消费者的感知构成,并结合消费者行为理论,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本文根据文献综述发现团购消费者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理论推到得出本文的研究模型,来解释消费者参加网络团购的影响因素。文中没有对模型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后面的研究可以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或进行一些改进。通过研究结果,从提高消费者感知价值和减少消费者感知风险两个方面对团购网站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参考文献:

[1]Kaffman,R.J.and B.wang.Bid together,buy together:On the efficacy of group buying business models in Internet-based selling.In P.B.Lowry,J.O.Cherrington,and RR.Watson(Eds.),Hand book of Electronic Commere in Business and Society[M].Boca Raton,FL:CRC Press,2002,99-137.

[2]钱大可.网络团购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

[3]V.A.Zeithaml.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Quality,and Value: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ournal of marketing,l988,Vol.52(3):2-22.

[4]范秀成,罗海成.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服务企业竞争力探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3.

[5]Fishhein.I.Ajzen.Taking and information 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r.boston: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1975:176-210.

[6]Moon,J.W.&Kim,Y.G.L.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1,38(4):217-230.

作者简介:

第9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创新扩散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其中,针对消费耐用品,Bass(1969)提出了同时考虑外部影响(大众传播)与内部影响(口碑传播)的新产品增长模型,并激发出众多基于Bass模型的派生研究(Mahajan et al.,2000),Granovetter,Soong(1986)与Valente(1996)从社会学传统出发构造了创新扩散的阈值模型(Threshold Model),Rogers(2003)从传播学角度提出了创新接受决策过程模型,并给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创新采纳者分类框架,Solomon等(2000)借鉴物理学中的渗透模型(Percolation Model),以电影产品为原型讨论了发生在消费者社会网络内的扩散现象,Delre等(2006)则利用基于主体的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ABM)技术研究了小世界网络内的创新扩散问题。

创新扩散研究文献丰富,但仍存在不少有待改进之处,其中一个典型问题即以往研究经常忽视创新扩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负面口碑影响,而负面口碑显然在现实中往往具有重要作用。在整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消费者接受新产品为原型讨论了包含负面口碑的创新扩散问题,具体分析了负面口碑、消费者网络结构类型及消费者局部世界大小等因素及其间存在的交互作用对于创新扩散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 模型构建

创新扩散是一个多级传播过程。在传播过程中,潜在采纳者(消费者)或单独通过大众传播渠道,或同时经由人际沟通渠道知晓创新(新产品),并评估其在不同情形下所能提供的效用,从而决定是否采纳创新或新产品。但无论通过何种途径接受了创新,都无法保证创新能够让所有采纳者满意,于是不满意的采纳者将有可能传播关于创新的负面信息,从而将影响到创新扩散的过程及最终结果。下面从消费者视角出发,针对不同的接受情景考察消费者的创新采纳决策。

首先,如果消费者只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则消费者对创新的采纳主要取决于创新质量(q,0

其次,如果消费者同时受到大众传播与口碑过程的影响,消费者对于创新的采纳将会受到其他主体决策的影响。本论文以阈值模型的方式体现消费者所感受到的口碑影响(Granovetter,Soong,1986;Delre,Jager,Janssen,2006)。基本规则如下:

Ui,t=?茁ixi,t+(1-?茁i)yi,t

其中,Ui,t表示消费者i在时刻(时期)t对创新的效用判别值,xi,t表示消费者i在时刻t的公共效用激活状态, yi,t表示消费者i在时刻t的个人效用(质量)要求激活状态,?茁i为消费者i创新效用判别值构成中来自口碑影响部分所占的权重。

xi,t与yi,t的定义如下:

xi,t=1,Ii,t?叟Ti0,Ii,t

Ti表示消费者i的创新社会接受阈值,0?燮Ti?燮1。Ii,t反映了消费者i所在局部世界(local world,LW)内其他消费者的影响,这种影响与其他消费者的采纳行为有关,同时需要体现不同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差异。综合上述考虑,研究规定Ii,t采取如下形式:

Ii,t=■

式中,Aj表示消费者j的接受状况,其中Aj=1表示消费者j采纳创新并给出正面评价,Aj=-1则表示消费者j采纳创新但给出负面评价,Aj=0则表示消费者j尚未采纳该创新。

在同时存在大众传播与口碑影响的情境下,消费者对创新的接受变得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大众传播,创新质量q与个人质量要求阈值pi,min,以及Ui,t与消费者的个人创新效用要求阈值Ui,min之间的关系以决定其是否采纳。

具体而言,如果Ui,t?叟Ui,min,则消费者将采纳创新,注意该条件可能包含q

此外,论文采用如下指标测量创新扩散过程。

(1)扩散比例,

?琢t=■

其中,nt=■A■,表示到时刻t的累积创新采纳人数,N表示创新扩散的潜在接受者数量。

(2)创新扩散的过程最大速度。定义如下,

V=■v■,…,v■,…,v■

其中,v■=n1 t=1nt-nt-2,t?叟2,T表示创新扩散的全部时间长度。

二、 模型模拟结果

1. 模拟基本设定。本研究利用ABM技术进行模拟分析。ABM系统由主体(agent)构成,每个主体都是一个处于一定情景内的独立决策实体。在本研究中,主体即作为创新潜在采纳者的消费者,其决策即考虑是否接受创新。每个消费者评估其所在环境并基于前述创新采纳规则做出决策,在此过程中将接受其他消费者的影响并对其他消费者施加影响。

表1给出了模拟中创新扩散系统的基本参数设定。

研究通过网络结构体现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及发生于其上的交互影响。在网络结构方面,论文主要在Watts-Strogatz小世界网络(简记为WS网络)(Watts,Strogatz,1998)与Barabási-Albert无标度网络(简记为BA网络)(Barabási,Albert,1999)框架下展开讨论。两者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WS网络通常具有比较均匀的度分布,BA网络度分布则具有幂律特征,即度分布极端不均等,多数节点具有较低的度,少数节点具有非常高的度。

模拟中BA网络起始节点数为4,之后顺序进入的节点根据偏好连接(Preferential Attachment)规则与之前网络中的4个节点建立连接;WS网络每个节点有8个邻居,每条边的随机重连概率为0.1。不同的网络结构下局部世界大小分别为r=1,2,其中r=1代表较小的局部世界,r=2代表较大的局部世界。直观地讲,r=1将考虑焦点节点(消费者)直接邻居对其的影响,而r=2将同时考虑直接邻居及邻居的邻居对焦点节点的影响。

研究以外生方式体现负面口碑,即对于已采纳创新的个体,模型设定其有一定的概率将传播关于创新的负面评价。模拟参数负面口碑比率(negative WOM ratio,简记为NR)体现该概率。在仿真过程,负面口碑比率分别设定为0.0,0.1,0.3,0.5,从性质上表示不同的负面口碑水平,即不存在负面口碑、低度、中度与较高程度的负面口碑状况。

对于每种模拟情况,程序各重复20次,每次运行长度为300回合,然后报告测量指标均值。为了体现口碑作用的影响,附加考虑两类“基准”情景,即WS网络与BA网络下的无任何口碑过程的情形。对于基准情景,模拟次数与运行长度与上相同。

2. 模拟结果分析。

(1)与基准情景的比较。基准情况模拟结果如下,BA网络下,20次运行的指标均值分别为■BA=0.348,■BA=2.8,WS网络下的结果则为■WS=0.384,■WS=2.55。将基本情况下的模拟均值与之比较,可得到如下结论:

①在扩散比例方面,存在口碑效应过程与不存在口碑效应的过程在多数情景下存在具有统计显著性的差异(在16种基本情景中,只有2种情景存在例外),而过程最大扩散速度在所有基本情况下与基准情况之比值均超过1,且所有情形下的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可以确定存在口碑效应与不存在口碑效应的创新扩散之间存在差异。

②多数情景下,口碑过程均会促进创新扩散。在当前考虑的非常少的情形下,即r=2,NR=0.5的情形下,负面口碑将抑制创新扩散,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该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BA网络下Mann-Whitney检验统计著性为0.00,WS网络下Mann-Whitney检验统计著性为0.031)。

(2)口碑、网络类型及局部世界大小影响作用的系统分析。图1显示了不同情形下的指标测量均值。图示中的记号xx-r各构成要素含义如下:xx表示网络类型、r表示局部世界大小。比如WS-1就表示网络类型为WS网络,局部世界大小为1的情形。根据图示1结果并结合相应的统计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创新扩散比例与过程扩散最大速度应该是两类相对独立的测量指标,扩散比例显示出了接受的结果,过程最大速度揭示的则是扩散的过程与路径。

②负面口碑对于创新扩散具有关键影响,随着负面口碑的增强,两类测量指标均呈下降趋势。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在所有测试的情形下,负面口碑所造成的差异,无论是扩散比例上的差异,还是最大过程速度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显著性。

③在负面口碑之外,网络类型将影响创新扩散。最终扩散比例方面,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网络类型与负面口碑及局部世界大小之间存在交互。首先,当r=1时,网络类型对于最终扩散比例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在r=2时,当不存在负面口碑比率(NR=0.0),BA网络的最终扩散比例要显著优于WS网络;在存在较低水平的负面口碑效应时(NR=0.1),两类网络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负面口碑水平在中度以上(NR=0.3,0.5),则WS网络的最终扩散比例要显著优于BA网络。过程最大扩散速度方面,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网络类型对于该测度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所有模拟情形下,BA网络与WS网络下的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结合图示1,可以发现BA网络下的扩散速度均要大于WS网络下的结果。这意味着BA网络与WS网络在创新扩散路径方面存在差异。

其四,局部世界大小也对创新扩散发生影响。最终扩散比例方面,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局部世界大小的影响受到负面口碑与网络类型的调节。如果不存在负面口碑效应(NR=0.0),大的局部世界(r=2)具有更好的最终接受比例结果,如果负面口碑比例较低(NR=0.1),则局部世界大小不会造成最终扩散比例的显著差异,如果负面口碑比例较高(NR=0.5),则小的局部世界(r=1)具有更好的结果;如果负面口碑处于中间水平(NR=0.3),局部世界大小的影响将因网络类型而不同:对于WS网络而言,局部世界大小不会造成显著差异,对于BA网络而言,小的局部世界(r=1)则将产生更好的最终接受比例结果。过程最大速度方面,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局部世界的大小在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过程最大扩散速度的显著差异。唯一的例外来自于不存在负面口碑情景(NR=0.0),此时大的局部世界(r=2)表现出更强的口碑促进效应。

三、 结论与展望

(1)口碑的确会对创新扩散产生影响,这一点表现在两个层面:①是否存在口碑效应的创新扩散表现不同,即便最终结果相同(体现在扩散比例上),但过程不同(体现在过程最大速度上);②在均存在口碑效应的过程中,随着负面口碑的增加,创新扩散受到抑制,无论是扩散比例还是过程最大速度均是如此。(2)网络结构类型对于创新的扩散具有影响。BA网络较WS网络对于创新扩散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极端。(3)局部世界大小同样会影响创新在网络内的接受。局部网络越大,采纳行为其影响所波及范围也越大,从而可能改变扩散过程与结果。

从现实意义上讲,研究显示企业必须关注口碑对于其创新扩散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的信息获取空间在增大(增大的局部世界),从而更进一步强化了口碑效应的影响。概言之,创新质量与局部世界大小的交互将使具有不同质量的创新其扩散呈现出极为不同的结果。

未来研究方面,论文主要考虑了单一创新扩散情景,而现实中往往存在多创新扩散问题。再者,论文对负面口碑的刻画采取外生方式,而现实中的负面口碑其产生往往并不是随机的。此外,消费者的创新采纳通常会走向重复购买,或在创新采纳过程中亦会存在重复购买,因此如何将创新扩散与重复购买进行合适的衔接,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从模型构建角度,论文给出的形式模型将为上述问题分析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Barabási, A.-L., Albert, R.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Science,1999,(286): 509-512.

2. Bass, F.M., A new product growth model for consumer durables.Management Science,1969,(13):215-227.

3. Watts, D.J., Strogatz, S.H.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Nature,1998,(393):440-442.

4. Mahajan, V., Muller, E., Wind, Y.New product diffusion models.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5. Rogers, E.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20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竞争性创新扩散问题的动态建模与仿真及其在舆情控制方面的应用:网络视角下的研究”(项目号:12YJC63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