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第1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文化是个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认识 一直在不断提高和深化。总的来说,我国的文化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台阶:第一,开始 的时候,大家只是认识到经济中的文化成分,认为文化搞好了对经济建设有帮助。文化 是为经济服务的,在不用的时候也可以没有。第二,党的十五大系统提出了党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 。这将文化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是一大进步,但在具体工作的安 排上,文化仍扮演着拾遗补缺的次要角色。第三,2001年,同志在“七一”重要 讲话中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强调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 质要求”。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在执政理念上的 体现,更使现在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重视文化建设。从更深层次上看,我们搞发展最终 目的是人的发展,特别是温饱问题解决后,人的发展主要是文化问题。所以,随着对科 学发展观的认识逐步深化,对文化在整个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当然这 还不够,对文化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过程中,如何落实文化建设。

比较而言,目前经济和政治这两件事情,关心的人比较多,而文化的位置或状况相对 较弱,乃至让人觉得有些忧患甚至危险。我们国家如何能够几十年、几百年按既定方向 稳步发展下去,和平崛起,除了有经济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保证外,大概从深层次 上长期起作用的还是文化。前两者在一定时间和形式上都总是动态地发展变化,但在心 灵深处,融化在人血液中起作用的仍是文化。中国13亿人口如何能够凝聚在一起,致力 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恐怕最根本的依然是文化。但这一方面我们觉得很空、很苍白 。平时看不出来,但若碰到一些考验的话,觉得还是不可靠。如果将来“三条腿”有一 条腿比较软,并由于这条腿使整个大局受到影响、损失的话,问题很可能就出在文化方 面。

大家对这方面问题有何考虑,以及对新时期、新阶段文化建设的大政方略有什么建议 都可以谈谈。希望大家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交流,畅所欲言。

从国家的文明形态发展来看文化问题

杨义: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文化问题。一个现代大国如何在世界上树立自己的形 象和旗帜,大国的学术、文化应该是什么样?我认为应该从国家的文明形态发展来看文 化问题。我曾经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文化工程”,实际上是“人心工程”,涉及到 一个民族如何形成一个价值共识的问题。一个民族有没有价值共识,十分重要,它是体 现综合国力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工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它也要和当今世 界的总体格局相联系,和我们文明的发展程度联系起来;文化工程还有一个人群素质的 问题,我们的很多工作都不是在素质上下工夫,而是在一些形式上下工夫。另外,理性 思考和创造能力,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也是很重要的。

一种文明要有原创性(即创造能力)和共享性(即一个民族共享的程度)。一种文明创造 出来,不为民众广泛接受不行,但是光讲共享性,不讲原创性也不行。我们要形成一种 用原创性带动共享性,以共享性培育原创性的体系。在原创性的问题上,文学理论界多 年来一直认为西方话语是强势话语,怎么创造出一种中国的话语来,一直困惑了我们百 年。实际上从王国维、鲁迅到钱钟书应该说是创造了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但我们 自己并没有认识到。同样一个问题,可能我们中国的学者认识比较深刻,但是我们并没 有把它发展下去,这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创造的心理欠缺的一种表现。

在如何树立对原创性,对文化创造、文化专利权的尊重方面获得共识也很重要。如美 国的安德森提出的“想像共同体”,认为当宗教衰落时,靠印刷术的流行形成一种民族 国家的观念。但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形成决不是这样。我们几千年不曾中断的历史写 作,我们“四书五经”这种核心经典的确定,或者是通过科举制度形成的文官考试制度 ,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这样一种文化重于种族,在碰撞中融合的历程,充分显 示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其实是一个血与火的实践共同体。像这样的问题,范文澜先生 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研究和提出过。斯大林当时讲民族问题是资产阶级形成过程中产生 的一个问题,而范文澜先生却敢于提出,中华民族的问题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的,这在当 时应该说需要很大勇气。但是现在的学者思考外来的新观念时,自己却没有建构一个开 放的、平等的对话舞台,而是采取一种完全照搬的姿态,往往不因时因地因人因研究对 象而异,那么它是否可以不经调整就适合中国?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哪些地方应该超越 或扬弃?比如当前文学界关于“现代性”的问题,这在西方也没有统一的看法,那么它 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是否需要按照西方价值观论定我们自己的实践?仍需要我们作进一步 的思考。我认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尤其是近百年的历史,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学者都 不能代替我们去作整体的、深层次的了解。所以不应限于标语口号上,要从深层去做“ 人心工程”。

另外,这些问题还应加以制度化。比如“四个同等重要”,即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 学同等重要。这些理念应变成一种社会所遵循的制度,通过运转将理念变为实际。在文 化创造(哲学、社科)领域,制度问题也应作为重要问题来对待。现在的很多制度不是那 么适合。首先,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规律是应该考虑的。比如目前争博士点,研究机构 会议繁杂,以及很多专家为了得到相应的待遇不得不做行政工作的现象,都值得我们深 思。可否有制度来保障这些专家学者少开会,少从政,专攻于研究?记得邓小平同志曾 经说过:“科研人员应该有5/6的时间来搞科研。”但我们现在很多学者连1/6的时间都 不到。

还有,是不是所有优秀的专家学者都适合于从政?在从事行政工作的过程中,是不是可 以不让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应对,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而让他们的学术才华充分表 现出来?这需要体制的保证。我们并不是说具体的工作单位没有实现制度改革,毕竟进 步还是很大的。但是在基本制度的问题上,我们没有全国性和通盘性的考虑,制度上缺 乏全国性的规划。

还有一点,目前按规定,博导60岁就“一刀切”退休,经过努力才能保留几个。这样 的做法还是人事行政管理的方法。钱钟书先生担任社科院副院长的时候,已经是72岁了 。而我们现在的副院长要45岁以下。我们不禁要思考,这个职务是学术标志还是行政级 别?我认为领导职位要根据文化工作不同的领域分类和制定,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适合年 轻化,搞“一刀切”。比如一些大的研究所所长,由50多岁的人来担任可能比40多岁要 好,因为他在学术界已经有了影响,也没有过多的利害冲突,在功成名就时出来,也比 较超脱。而年轻的刚冒头,就不得不参与行政,更多是做人事关系协调,就会忽略了学 术研究。各领域规律不同,对于这种问题我们要多研究。这种分析性的思考,对文化建 设是不是会有好处?科学管理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和规律分析出来的,而不是“一刀切” 切出来的。

我一直思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文化是完全靠宣传还是学术研究?二者是相互代替 还是各有所长,互有补充?我认为二者有一致性,但是学术的话语和宣传的话语应有所 区别,更强调要建立在浑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宣传是要把现成的结论加以放大,让 更多的群众理解。但学术研究是要追求没有现成结论的东西,追求创新,其本质是追求 新领域的发现,以推动原有理念的与时俱进。这就有一个如何处理好文化宣传和文化学 术创新的问题。将二者混为一谈,不利于全民族思想文化博大精深的发展。

如何使现代的大国在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建立有民族原创性的精神,建立民 族的文化价值系统,我觉得还要有制度上的提高。应该说这20多年,大家对我们的文化 工作敢于发表意见了,甚至是一些创造性的意见。这种气氛是很好的,但是要把这种创 造变成现实,还是要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关于公共哲学的思索

何怀宏:近半个世纪前,美国思想家李普曼在其著作《公共哲学》(the public philosophy 1956)中谈到西方社会复兴公共哲学的必要,认为这种公共哲学在古代曾经 维系了城邦和帝国的生存和繁荣,在近代以来也曾被那些伟大的启蒙者和自然法理论家 认为是不可或缺,但大部分内容还是没有得到明确的阐述,而现代怀疑以致否定的精神 却已经在深深地腐蚀公共哲学的根基。

“public”有“公共”、“公众”、“公开”等多层面的含义。后来,美国社会学家 贝尔又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中谈到“公众家庭”(public household)的含义 ,它不仅在于利益的共享,而且必须对共同利益达成某些一致的见解。从其原本的意义 上说,“公众家庭”不仅仅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家庭经济并列的社会经济部门,甚至也 不仅仅是一个政府,而是一种放大了的、具有某种共同信仰、观念和情感的古希腊城邦 国家。但是,现代社会则是一个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当代的“公众家庭”不像是 一个共同体,而更像是一个活动场所。那么,有什么理论作为今天的“公众家庭”的政 治哲学呢?贝尔认为至少有四个问题是这一理论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是与公众家庭相 应的单位是什么及其平衡原则;第二是自由和平等这两个社会准则之间的紧张及协调; 第三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调;第四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如何划分。

以上两位学者明确地提出了公共哲学的问题,当然,对公共哲学的探索并非从他们起 始。我们还可以追溯出域外许多思想者中类似的寻求一种公共哲学或仅仅是一种“公共 性”的努力,尤其是在率先进入现代的西方思想家中,这一努力更早呈现和更为明显。 近代卢梭渴望着一种具有全面内容和最高信仰的“公民宗教”,而康德心目中的“公共 理性”则主要是考虑为竞争的权益首先厘定一个基本的法则。现代像罗尔斯对“重叠共 识”和哈贝马斯对“话语伦理”的探讨,比较明显地显示出康德思想的特点;而像一些 有宗教情怀的思想家,或者极端保守或激进的行动者,则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卢梭的精神 。阿伦特一方面渴望一种类似古希腊城邦的关系紧密的共同体,另一方面又仍然将这种 关系主要限于政治领域而不涉经济。萨利文等则使用“公共哲学”一词来批评自由主义 过于重视个人权利与国家关系而忽视社会团体纽带的倾向。总之,种种对公共哲学的探 求不一而足,内容和倾向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共识却是相当明确的:即它们都不仅承认 有寻求一种公共性的迫切的必要性,而且承认的确有这样一种公共性存在的基础或可能 性。一个充分多样性的社会,如果只是多样性而没有某种公共性,它就无法发展甚至生 存。我们还可以强调说,愈是文化多样性和价值多元化将成为“正常”乃至“正当”的 社会,愈是有必要寻求一种公共性,否则,一种缺少公共观念的多元化将慢慢消解社会 的根基。

较晚进入“现代”的非西方社会诸民族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最近,日本东京大学校长 佐佐木毅和金泰昌共同编辑的十卷本《公共哲学》,也反映出类似的努力。而且,由于 后发民族还常常面临着一个过去传统的“公共性”较西方更急剧地崩溃或丧失的困境, 以及面对既要坚持自己的民族个性和国家利益,又要承担某种现代社会的共性的矛盾, 所以,不得不做出更大的努力来恢复或重建一种“公共性”。

我认为,在这样一种探求公共哲学的努力中,对公共伦理的探讨不仅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且应当占据一个优先和主干的地位。不涉公共事务的哲学或可专注于本体论、认识 论、逻辑学等问题,而公共哲学则无疑要以考虑价值和规范问题为中心。而广义的、作 为某种人生哲学或实践哲学的伦理学,就包括各种价值的追求和行为规范的厘定两个方 面,在这个意义上,它也可以说包含了公共哲学的主要内容。而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 规范伦理学来说,伦理学则主要是对制度和个人道德规范及其理据的探讨,由于这直接 涉及到人们作为团体或个人相互之间的社会行为,理应在公共哲学中得到更优先的关注 。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经过20世纪天翻地覆的巨变,现在又处在一个重要的社会转 型期,原有的“公共性”已被打破,新的问题和挑战又层出不穷,更是有首先建立起一 种既包含公民规范、又涵摄制度原则的公共伦理的必要。而在这方面,一百多年来,应 该说已有许多中国学者和思想者为此做出过艰苦的努力。

在中国,梁启超在一个世纪之前写下《新民说》(1902-1903),其中说到人“无私德则 不能立”,“无公德则不能团”。社会若无公理,个人若无公德,“虽有无量数束身自 好、庸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 ,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任何群体,“必有一物焉贯注而联络之,然后群之实乃举。 若此者谓之公德。”他在《新民说》这本书中较多的阐述了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成员的个 人伦理,但对国家、权利等涉及制度性的“合群之道”的问题也相当留意。编撰了中国 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教科书》(1905)的刘师培也写道“公德者,又由公共观念 而生者也。”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公私之界说、中国社会伦理不发达之原因,社会伦理 起源及范围、以及仁爱、正义、和睦、义侠、秉礼、择交、服从、诚信等范畴。

然而,这种思想理论上的探索虽然早就开始,中国也有过一种类似于卢梭“公共宗教 ”似的大规模社会实践,今天社会公德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以致像三联书店“公共论丛 ”的编者仍像一百年前的梁启超一样深感国人“公共观念之缺乏”。

这里还有必要澄清一种可能的误解:即似乎“公共伦理”只是政府的事,应当只由“ 肉食者谋之”;或者把它看作“众人的事”,而“众人的事”却常常成为无人管的事或 自己可以“免费搭车”的“别人的事”。然而,再没有什么比公共伦理更需要负责任的 个人来落实的了。而且,它应当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履行的义务。在某种意义上,一 个人要成为合格的公民,就必须成为个体,无论是一般的公民义务还是社会职责,都必 须一个个地负责、一个个地承担,这种义务和职责甚至不能因为别人没有很好地履行职 责或者制度没有很公正地对待自己,自己也就可以不承担。我们并不能奢望所有人都能 成为精神上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个体、成为圣贤、天才或英雄人物,但作为一个社会成 员或公民的这些义务和责任却是最基本的,是每一个生活在这社会里的人都应当承担的 。

我曾担任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原名“公民观察”)栏目的总策划,接触到不少诸 如见死不救、落井下石、哄抢钱财等社会伦理的个案,更深感有探讨公共伦理的必要。 我们急需一种由负责任的个人承担起来的“公共伦理”,然而,我们面对的却常常是一 个“匿名的大众”,一个冷淡的、惰性的、易变的和拉平的大众,在这种“大众”中, 对社会的真实责任常常被逃避,而非理性的冲动和自私自利的欲望却可能大行其道。社 会需要培养出大量负责任的公民和个人,为此也就需要通过思想的探讨来促进内心意识 的生长,同时也需要通过种种自发的民间组织和一定的政治活动来训练和催生一种个体 的“公民”。

当然,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制度建设的方面也是绝不可忽视的,许多人之所以隐入 “冷漠的大众”,常常不仅是因为公共权力的缺位和失效,而且还因为公共权力的滥用 和腐败。这种滥用和腐败不仅需要加强教育和监督,也亟需一种结构性的调整。目前, 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已经日益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多面的探讨,但是公共伦理的问 题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公共管理和政策是必然要面临许多价值取舍和规则制定 的道德问题的。不仅公正性本身就是衡量公共管理和政策优劣的一个独立标准,公共管 理和政策的有效性也经常要依赖于其公正性。公共伦理还关涉到人们对于公共权力是否 有一种合法性的信仰,这种信仰深刻地涉及到公共权力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如果要简单地说一下严格意义上的公共伦理究竟是什么,我们也许可以首先从范围来 说,公共伦理是一种公共领域里,处理公共事务的伦理,而尤其是一种社会政治领域里 的伦理;从它涉及所有人来说,它也是一种公众的伦理和应具有公开性的伦理;从内容 来说,它主要是一种有关规范的伦理,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括每个人作为 一个人、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然义务、作为一个公民的一般义务和作为特殊的社会角色的 特定义务,这里最重要的自然是一般的公民义务和政府官员的特定职责;另一方面则是 指制度本身的道德原则规范,我们经常用“正义”或“公平”来指称这些原则规范。最 后,我们说,公共伦理还是一种诉诸公共观念和公共理性、努力在多元的价值要求中寻 求核心共识的伦理,因其涉及到公众的根本利益,它不能不是一种普遍主义的规范伦理 ,而要普遍约束所有人和达到最大范围的可能共识,它大概还不能不是一种立足于最基 本和最起码的要求的底线伦理。

当然,以上主要是从伦理的角度对公共哲学的一个初步的介绍,与此相关的许多问题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例如究竟如何理解“公共性”的多重含义;在现代社会里究竟 如何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区分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面对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和 政治现实又如何建构一种公共哲学;这种公共哲学和“天下为公”、“克己奉公”、“ 大公无私”、“灭私兴公”、“立党为公”等种种在中国历史上起过或正在起活跃作用 的观念之间有何关涉,与公共理性、公共观念、公共权力、公共财产、公共物品、公共 服务、公共管理以至公共知识分子等范畴之间又有何联系等等。

道德建设应该制度化甚至法律化

崔永东:文化建设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道德建设。刚才提到文化建设要制度化 ,我认为道德建设也要制度化,甚至法律化。对于一些基本的道德,比如“底线道德” 就可以法律化,可以赋予其强制性以利于其推行。如“诚实信用”在西方民商法中就被 作为一个根本性的条款予以法律化了。现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而市场主体的“利己” 思想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坑蒙拐骗等都会影响诚信。如何教育 我们的市场参与者?我认为除了加强道德的自律意识外,还应将诚实信用、互利互惠等 一些基本道德赋予强制力加以推行,才能使它们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中国历史上有“礼法合一”的现象。所谓礼是指道德原则和规范,法是指法律。“礼 法合一”就是通过立法的途径,将儒家的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将儒家的道德原则 转化为法律原则。这在中国古代立法实践中比较常见。如作为中华法系代表作的《唐律 》,被称为“一准乎礼”,它就真正实现了“礼法合一”。再比如先秦荀子的“非礼无 法”,即说一种法律若不合乎礼,就不是真正的法律。这也就是西方法学家所说的“恶 法非法”,邪恶的或不合道德的,没有体现人道精神的法律都不是法律,都没有法律效 力。正如奥古斯丁所说,不公道的法律不能称之为法律。其实强调法律和道德的一致性 ,是世界历史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像西方的自然法,按照英国法学家霍布斯的说法,自 然法就是一种道德法,就是人类社会的普遍道德原则。它和实在法(国家制定的法律)的 关系密切,实在法必须合乎自然法。这在西方法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西方国家的这种把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比如自由、平等、公正,还有互利互惠、诚信等 予以法律化的作法,可以给我们以启发。今天在加强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可以把 一些基本的道德法律化,通过法律形式推行为公众认同的道德,这将对改善整个社会的 道德氛围,对促进精神文明与加强法制建设等均有积极意义。

另外,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者也有一些名言。比如,美国现代法学家 霍姆斯曾说过“法律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道德发展史”;英国现代著名法学家哈特曾 说过“法律是由道德所填充的外壳”;美国现代法学家博登海默曾有这样一种观点,即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存在着“双向流动”的关系,即一些道德规范通 过立法途径而流动到法律领域,随着历史的进步又有一些道德规范从法律领域回到了道 德领域,比如堕胎(现在有些国家已经不用法律来制裁这种行为,而是通过道德舆论的 力量对其进行约束)。此外,还有德国的拉德布鲁赫提出的“法律必须符合正义这一基 本的道德价值”等等。这些西方学者的话对我国的道德建设应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

需要指出,中国的“礼法合一”也有其片面性,比如将某些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 律义务,以致一般人做不到,使法律变得不人道,走向了极端。在现代法制建设中应避 免这种极端化做法,应将一些社会通行的基本道德转化为法律。

关于道德建设,我们应注意在吸收西方文明中的有益内容时,也要吸收传统文明的精 华。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挖掘出其中的有益成分,让更多人了解。拿传统的“中庸之 道”来说,很多人将其视为一个贬义概念,但事实上,我认为它恰恰为我们揭示了一个 很有价值的原则,即适中而为,适可而止,不走极端。这一点不光是做人处事方面的要 求,在立法司法等方面也有其合理性。立法的“中道”就是强调要找到不同利益的平衡 点,这个平衡点就是“中”。如新交法出台后很多人意见很大,称过去的交通法规是撞 了白撞,现在是司机负全责,司机很不满。这说明,立法者没有注意寻找行人与司机的 利益“平衡点”,片面强调了行人的利益,但没有照顾到司机的利益要求,也就是说立 法者没有贯彻适中而为的中庸之道。强调立法、政治与道德合乎“中道”,这种看法不 光中国有,西方也有,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都曾讲到好的法律必须是适中的法律,是 合乎中庸之道的法律,好的道德必须是合乎中庸之道的道德,好的政体必须是合乎中庸 之道的政体,等等。所以对于“中庸之道”,我们还是应该从其可行性的方面,从其与 现代社会价值相沟通等方面来考察,它对于道德与法制建设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此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我们也要注意辨别。比如我国传统的义利观,讲 求重义轻利,其实儒家最初提出时并没有完全否定个人物质利益(孔子说“见利思义”) ,但是后来有点极端化,甚至于个人正当利益也不能讲了。轻视甚至否定个人利益的价 值观影响了封建立法,表现为法律不重视保护个人的财产权。而与之截然相反,西方法 律比较注意保护私人的财产权。不重视保护个人财产的法律,就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 性,因而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又不能片面地推崇私 利至上,走向另一极端。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也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面对 个人利益的欲求,我们不仅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有时也要把一些自律的东 西加以法律化,以起到刚性的约束作用,使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既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又 能在法律的范围内合理的追求个人的利益。

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价值观

潘辛平:我是从事计算机工程技术方面研究的。最近几年做it、金融、电信企业的战 略研究,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所有行业或企业都对it行业的人不满意,连it行业的人 自己也不满意。带着对这种“不满意”的疑惑,我回到学校里去做老师,发现这种不满 意针对的远远不是技术,而是it产业自身的文明、文化,是it人的深层素质。所以我一 直在思考如何将“忠孝礼义信”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作现代化的解释,同时找一些这个 行业发展很好的国家中能够证明“忠孝礼义信”现代价值的案例来教育我们的学生。现 在我还没有成熟的做法,但是对这一点还是感触颇深。

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产业政策研究。国家这些年想把信息产业、软件外包等作 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是特别难。而印度在软件业上发展得却特别快。通过 比较,我们发现我国的信息产业虽然是个很先进的产业,但是它的文明形态很落后,很 原始。即不能分工,不会合作。而印度的文化尤其是软件行业的文化很易融入现代生产 ,融入世界。就我国it产业而言,由于受到1998年以来网络股的影响,再加上近年来大 量外国it企业的进入,it企业中暴富的特别多,神奇故事也特别多,使大家不知不觉都 接受了这种最神奇的但却片面的价值观,反而抛弃了诚信、守法、合作等最基础的价值 观念。

我和其他同志就这个问题作了一段时间的研究,通过介绍一些故事,试图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忠孝礼义信”,抛开它与现代不相适合或者 是有冲突的东西,把其中有价值的东西用西方it企业的成功案例来加以解释。希望通过 这种案例分析,在学生的头脑中慢慢形成一种东方的价值观。我们现在主要是侧重于理 想教育。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了守法教育、文化教育后,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还需要有一 些理想来支撑我们的学生,正确面对成功和困难。理想是什么?理想就是希望。要有这 样的希望来支持我们的年轻人去奋斗,去经历痛苦,享受成功。我想我们今后会更有针 对性地从哲学的、伦理道德的角度,也包括理想教育角度,结合it这个充满活力的行业 的特点,进行教育。这应该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中国it业、信息产业能否崛起 。

文化建设呼唤道德和法律规范

刘斌:体育在我国属于比较“先锋”的产业,可以说没有一个行业像体育这样在中国 有如此大的影响,比如奥运会,可以充分展现出我国的文化和综合实力。但也正因为这 样,中国的体育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面临着改革问题。尤其是足球,大家都知道这次 的足球风波,现在足球超级联赛已经几乎办不下去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主要是由 于产权不清,我国的足协一套班子有三个身份,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而体育实际上也 反映出中国的文化建设缺乏规范的道德水准。我们现在很多新闻媒体的浮躁现象严重。 有的记者专门去找名人的个人隐私来炒作,有些甚至不惜造“假新闻”。社会如此不真 实,而媒体走在前面,很可怕。现在的报纸电视不大重视宣传一个人通过老老实实做事 推动社会发展。很多东西确实需要规范。

现在距2008奥运会还有4年,像雅典奥运会,悄无声息地就把自己的文化传递、渗透给 全世界,它的开幕式上,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在大广场上有棵大树,这在任何一届奥 运会开幕式上都是没有的,还有雅典的神话、古迹。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向全世界宣传 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符号。我们能否做到?4年之后我们会给世界留下一个什么样 的印象?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思考。我认为首先应该辨明我们有什么样的文化。明确中国 文化到底是什么,是熊猫、龙、武术,还是其他?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们的文化是什么, 我们的代表性东西是什么。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世界记住中 国。

第2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关于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若干意见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日全文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解决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界职工的住房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这些系统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精神,进一步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界职工的居住条件,现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为职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以下简称自建经济适用住房)提出如下意见: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职工的住房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这些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使这些单位的职工住房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二、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应执行下列政策:

(一)为本单位职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所用的自用土地仍保留原划拨土地使用权性质,申请用地变更登记,免收土地出让金;

(二)配套建设的经营性设施不得无偿划转给其他部门或单位;

(三)严格禁止摊派和无法律及行政法规依据的收费、集资;

(四)对经有批准权限部门批准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已经免征的,继续免征;未免征的,减半征收。

三、国有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支持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界职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一)对批准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含校园内周转住房),只要项目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单位实际投入的自筹资金达到项目投资的20%,且已落实购房对象,国有商业银行可发放住房建设贷款;

(二)对购买本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的职工,只要首付款达到购房款的30%,均可向国有商业银行申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的职工购买本单位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国有商业银行可发放购房款70%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还贷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

四、对已经实行住房公积金办法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其职工购买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需要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安排。

五、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应当按照房改政策向职工出售。

在当地房改货币化方案出台前开工、1999年底前竣工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可以按《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规定的成本价向职工出售。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规定的经济适用住房建造成本向职工出售并按当地房改货币化的规定向职工发放住房补贴。

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计划、建设、规划、土地、银行等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

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成本费用的监控,做好对职工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指导工作。对违反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要依法查处。

第3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相对而言,分别代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三个层面。这里,这个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显然是指作为观念形态(即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这一文化概念与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概念是一致的,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这样,它只是一个“中”文化概念,而非“大”文化概念或“小”文化概念。“大”文化概念一般包括物质(或器具)文化、制度文化(各种管理制度等)和观念(或精神,包含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小”文化概念则指的是文化娱乐活动、文化设施建设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作如下概括: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或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只有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搞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具有战略的地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政治建设,还是经济建设或者文化建设,千万不能忘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前提,这个定语。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科学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一切。

第4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途径;发展趋势;文化教育事业

一、引言

所谓群众文化,是指在群众中自发形成和自我开发的大众性文化,其属于文化社会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主要以群众为主体。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局面。加强群众文化体系的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使我国社会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现状

(1)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地区差异较明显

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我国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别。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东南沿海地区,无论是在群众文化素质上,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比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性,主要因为采取的政策倾斜所导致的,我国主要将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试点。为此,为了促进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注重中西部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进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建设资金缺乏

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是离不开国家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我国的大量资金都用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却忽略了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导致国家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没有群众文化建设的踪影,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专业建设队伍的缺乏

当前,我国群众文、化专业建设队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层文化建设队伍数量不足、在有限的教育环境下,大部分人不愿意投入到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去,导致当前的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不能满足人们的受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群众化文化队伍建设中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严重阻碍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途径

(1)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专业队伍的建设

群众文化专业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其作为群众文化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不断加强专业文化队伍的建设,才能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中,第一,对群众文化队伍的工作人员实行保障,由于群众文化队伍的人员担任着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包括设计、组织、管理等,其专业素质队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好坏,并对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必须选择高素质的人员,并有效解决当前群众文化专业建设队伍数量少的瓶颈,切实保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数量标准,以促进我国群众文事业的发展。

(2)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及对外贸易的开放,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逐渐渗入到我国大众文化中,并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各国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的融入,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文化动力。直至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也逐步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我国在大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明,也开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然而,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由现代潮流文化向现代和传统文化结合发展的过程。在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由过去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步向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发展中,人们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使我国群众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加大资金的投入,协调群众文化建设的地区性差异

面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企业及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既要注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要加强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对于政府来说,应将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企业要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融资渠道,通过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的帮助和努力下,加强我国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定期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然而,面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地区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彻底改变政策倾斜的现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支持,降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水平,使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为平衡。

四、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进一步深入,当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已进入到一个组织化、多元化、生态化、科学化的阶段。然而,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市场下,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将得到持续地良性发展,并将逐步由适应市场化的潮流向社会化及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面对我国群众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面向市场产业化及组织化的发展,其使我国群众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向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的发展关系显得更加密切,国际文化的形成对我国国内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然而,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载体,群众文化也需要适应形势下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与发展,通过群众的本土化与对外传播的几何,使群众文化向市场产业化及组织化的方向发展。第二,地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崛起,其使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群众文化地域性差异的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类型及文化人群反映了我国群众文化发展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客观体现。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地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崛起,并不是反映了我国文化之间的冲突,其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社会化发展的大趋势。

五、总结

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使我国群众文化更加持续地良性发展。(作者单位:无锡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余莉,魏忠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119-123.

[2]范嫦青.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才智,2014,20:314.

[3]花永昌.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D].首都师范大学,2013.

第5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共建共享

1 引言

2007年12月27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为: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规划》的通过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1]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风生水起,充满勃勃生机,经济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呼唤新的文献信息体系。而要实现《规划》的目标,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中国一东盟的信息交流中心,就必须根据北部湾区位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文献信息系统,本文就系统的构建目标、原则和内容做初步的探讨。

2 系统的构建目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沿海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玉林、崇左(“4+2”)等城市共同组成,经济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独特的区位优势[2]。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根据建设中国一东盟信息交流中心的功能定位,结合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区情实际,建立一个经济区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这个系统吸纳经济区内的科学、教育和文化三大领域的图书馆参与,采用整合其中现有资源、引进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等措施,共同建设联合目录数据库、联合数字参考咨询等服务,实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建立创新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和提升经济区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建设目标的实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内的文献信息资源,特别是特色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用户的需求情况,研究适合经济区具体情况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第二阶段开展经济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试点示范平台建设;第三阶段总结经济区站点建设的经验,提出适合而有效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具体实施方案并付诸行动。

3 系统的构建原则

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必须立足区位特点,保障经济区的发展,以及中国一东盟经济贸易合作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要。因此,在文献信息系统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沿海的“4+2”城市共同组成,因此,在构建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时,必须将整个经济区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的方式,以最小的投入建立起整体化的保障系统,获取最大的保障成果。首先,成立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文献资源建设和技术专业委员会,负责制订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数据库引进的审议工作。其次,设立系统建设管理中心,负责系统的日常协调、管理及具体实施工作。集中财力、人力、物力,重点建设若干个文献中心,实现多点联合保障的体系结构,在整体化建设的前提下,做到统筹安排、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文献中心的确定应首先制定出相应的条件与任务,由具备条件的图书馆自愿申报,经批审后确定。中心的审批原则应慎重选择、逐步覆盖。[3]另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还是广西区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甚至是国家信息保障系统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建设上应与上级系统有机衔接并服务于全国的整体化建设。

3.2 标准化原则

由于本系统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利用,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的、多馆协作的联合型系统,涉及众多参建单位的参与和众多应用系统的集成,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规范与接口的标准化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确保资源的共享,在建设中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在数据库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中,系统建设的参加单位和个人都要坚持执行统一的标准规范,如统一的用户界面、数据格式、描述与语言的标准化等;数据的加工处理技术要采用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内标准。

3.3 特色化原则

系统数据库的建设要体现特色化,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建设相关的特色数据库。要针对北部湾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紧扣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第一,紧扣经济区丰富的海洋资源、港口资源、林业资源和土地资源。第二,紧扣经济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海洋运输业;二是临海工业,如沿海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以及延伸产业;三是服务业,包括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会展业等等;四是海洋渔业。第三,紧扣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需要。经济区的开发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区人民信息素质相对落后,因此要重点培养全民的信息素质,把知识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

4 系统的构建内容

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需要把全经济区各类图书馆的资源重新加工组织,形成一个全经济区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的集成系统。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区内各大图书馆的馆藏除了拥有纸质文献资料外,还拥有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当务之急是把这些现有的数字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加工,建立起新的数字检索平台;另外,通过自建和引进一批数据库,实现对经济区现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经济区重点建设项目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提高经济区系统总体文献信息保障的水平。具体来说,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4.1 开展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构建公共检索平台

虽然目前经济区内各大中图书馆已实现馆藏文献书目数字化,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和利用,但大部分县级图书馆基本还是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尚未实现自动化管理。因此,当务之急是为各县图书馆创造条件,尽快实现现代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建设经济区的联合目录数据库,构建公共检索平台。在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中,各馆共同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 是建设联合目录数据库最理想的方式,若考虑到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实现这一理想方式会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建议采用分散式加工存储与统一分布服务相结合的合作机制。

在规模上争取基本满足经济区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实用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在操作上依托Intemet,选择遵循739.50协议,用户界面好,具有多文种信息处理能力的软件;在服务方式上,本着见效快、受益面广的原则,提供全经济区范围内的网络公共查询服务,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示范联机合作编目和网络馆际互借,同时紧跟经济区的建设,使系统滚动发展。

4.2 结合经济区的发展,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数据库体系

特色数据库是针对本地特色、馆藏特色或重点产业,集中搜集各类文献建立的数据库。目前经济区内的一些信息服务机构,已经建立了一些专业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和地方数据库。如广西科技数据资源中心专门整理搜集了18个科技信息数据库、9个广西特色科技数据资源网站(栏目)和7个业务系统;[4]防城港市科技情报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情报所针对广西的产业特点和需求,整合了广西重点产业专题文献和特色文献资源,建立了包括基础文献、辅助文献和广西重点产业专题文献等三大类文献资源体系,建成制药业、食品饮料、机械、汽车、金属信息等多个行业专题数据库[5]。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立足经济区现代化技术发展高度,坚持高起点和高要求,根据经济区内高校、公共、科技三大系统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针对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有重点有分工地搜集各种信息资源。对经济区的优势产业(海洋运输业、临海工业、服务业、海洋渔业)、未来产业所涉及的信息资源,力求达到基本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针对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如本地土特产、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数字化建设,建成具有特色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并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全文数据库和网上专家系统数据库,使经济区的特色文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优化重组,初步形成以经济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为特色的数据库体系,实现特色数据库的协作共享。

4.3 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系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范围较大,信息资源比较分散,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区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必须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系统。为此,在区域中心图书馆的成员馆中建立经济区文献资源馆际互借网络,建立馆际互借的物流系统,成立专门的快递公司,开展馆际互阅、馆际互询、馆际互借、馆际互复、文献传递等服务;在有限的馆藏资源难以满足各种读者无限需求的情况下,重视在线数字化文献的搜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各馆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进行协调,确定各馆的重点,按照专业、课题等组织开发印刷型文献及电子资源,实现印刷型文献和在线数字化文献开发利用的协作与共享。

4.4 建立信息共享的对外合作平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际经贸活动频繁,是国际经济合作最活跃的中心之一。因此,信息系统中心要建立对外信息共享的合作平台,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协同开发新的信息领域,实现信息共享的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体现信息系统的利用价值。通过合作平台,系统各成员单位应紧紧围绕经济合作和出口贸易等专题信息,有侧重地搜集、整理,报道相关国家近期经济信息,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定题信息服务,积极开发经济信息新领域。

5 结语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风生水起,勃勃生机。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将有利于经济区在文献信息资源总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对现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确保优势产业发展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通过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一系列创新服务手段,能够提升经济区的文献信息服务水平,提高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为经济区科技创新、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时报消息.广西“两会”热议北部湾开发[N].钦州日报,2008-01-31(5).

[2]岑丽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通道建设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8(6):43-46.

[3]周力青等.桂林地区工程技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5(11):135-137.

第6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范文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引入市场经济这一经济模式以来,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对中国社会道德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道德建设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可以成为带动经济建设发展的新生长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正确的加强道德建设。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建设;加强道德建设

一、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其中的道德建设问题也非常的重要。马克思指出,道德作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行为之间的规范,则意味着一定的经济关系需要一定的道德基础。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市场经济中道德的反应不是简单的和被动的,道德原则也不是经济的原则,更不是简单市场原则的转换。市场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经济体系,为人们生产和交换物质财富、资源的分配,也提出了人的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道德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受经济基础的某些物质限制。市场经济对道德存在的影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矛盾。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动机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追求经济利益的无限夸大和增殖,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在这方面人们对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之间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以非道德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发展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存在着不择手段的商业诈骗、贪婪金钱的追求,企图将社会中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全部都纳入了市场经济中去把它们放在金钱这杆秤上来衡量,最终导致人性本身的物化和异化,导致侧头彻底的追金主义的出现。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因为市场经济的特征包括自主性和开放性,因此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也是自由的交换,在这样的交换形势下就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我们在购买时只能先付款后消费,由于商品种类繁多,我们并不是每次都在购买时直接看到消费的效果,而事后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代价很大,所以市场还具有欺诈性。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存在的矛盾现象,客观上是不允许我们单方面的肯定某有一方面或者否定另一方,两者是取长补短不可或缺的。市场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合理分配,来调节社会供需平衡等特点,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进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发展,都离不开道德上的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尽管有政策确保和法律措施,而道德自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社会主义中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由和正常的秩序维护,要求人们在社会中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市场经济把人们引进了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富裕、文明有道德的社会。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中的矛盾,也就说在当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中多方面的矛盾也是无时不有,无时存在的,也就是两者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我们国家经济不断地向更高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中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道德建设的进步奠定一定的基础;市场经济对人本性面目的要求,有助于道德建设中自律性的实现。同时,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的经济,也是道德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道德的进步,道德建设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反应不是简单的和被动的,道德原则也不是经济原则、市场原则的简单变换,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也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二、社会主义市场中加强道德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创举。这种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理论指导,更需要道德建设方面的进步来维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要加强道德建设。首先,加强道德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战略目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另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并且将两手配合好,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不可缺少的道德建设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地位。其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经济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之间的经济较量,实质上就是人才的较量,人才之间的竞争和对比,人才以及劳动者素质是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罗国杰教授在他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分为三点:一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首先,应该有强烈的动机加强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有主动学习、思考和实践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其次,要积极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道德修养活动,并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这样才能加强我们的个人道德修养;最后,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优点,取长补短。二是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并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身体力行。三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个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就是要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相统一,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外化为生活实践的道德行为。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人才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追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脚踏实地,敢于担当;持之以恒,善始善终。邓小平说过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是培养经济人才的迫切需要。最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事物的两重性一样,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也存在着正负两种效应。在正面积极效应上,时间证明了市场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负面消极效应上,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自发性、滞后性及盲目性等原则,由于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再加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漏缺而无法完全的抑制负面因素的蔓延,就有可能诱发许多不健康的、消极的、甚至是腐败丑漏的现象。由此可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是我们能否把握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强以华,魏忠明.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人性基础[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2]李玉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J].前沿,2011

[3]詹霞.市场经济与道德的转型[J].生产力研究,2013

[4]《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研究》课题组,张笃西,田治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范文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对社会道德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事物发展的两面性来看它也给道德建设带来了负面的一些影响。以什么样的途径与方法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就成为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大课题。在本文中旨在分析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种种因素并且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道德建设;策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要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且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实践,加强道德约束,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和健康发展。

一、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因素

我国市场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道德问题。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制约道德建设的主要因素有政策与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多元文化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一)政策与制度的不健全

当前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逐渐加深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由于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大环境下单单靠自觉、自律,道德建设将难以进行举步维艰。优良的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可以为那些利人利己的品质提供发挥作用的空间,同时又能够有效的遏制一些损人利己的恶略品质和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可以在健全的政策与制度的保驾护航下最大限度的毫无保留的发挥自己的优良品质,对社会的良好风气建设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那些拥有损人利己的恶略品质和行为也能在健全政策与制度的制约下有所收敛,这样就能使一些损人利己的行为渐渐弱化,从而良好社会风气逐渐形成。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政策与制度的不断完备。现在,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换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社会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对人的行为的制约力逐渐被削弱,传统道德的力量被削弱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制度的不健全特别的是法制的不健全使这些情况不能得到有效的扼制,趋势越发严峻。旧的道德体系被破坏,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这是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普遍阶段,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以合理的制度与政策规范道德建设的正确前进大方向,并逐渐形成习惯观念,直到培养成普遍的道德规范。加强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完善社会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建设的主旋律,并使之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的过程中。

(二)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

伦理道德问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汲取自己的道德观念。[1]经济的发展状态对道德建设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道德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不健全,市场主体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市场客体的规模还够广泛,市场的结构偏于单一化,市场的组织程度较低,现代化的交易手段还不是很普遍,市场发展不平衡。由于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存在,人们处在这样一个社会发展状态之中由于受利益的驱使往往会表现出焦虑、急躁,一切以利益为中心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很容易忽略在修身方面的培养,甚至会出现一些好人是会吃亏的这种现象,渐渐地人们不敢做好人怕做好人,这也导致一些不道德的现象出现层出不穷。造成新经济条件下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主流不突出,主导性的正面观念普遍性缺乏。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竞争,同时,商品经营者具有相对独立性,促使思想解放。但也有可能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增长。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大进步,以前我们过于墨守成规,一切行为准则思想准则都在一个框里,导致我们在创新方面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自我意识的觉醒促使思想解放人们不再拘泥于以往的经营方式开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显神通。但是自我意识并不等同于利己主义。目前,存在许多道德失范的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落后文化和利己主义思想的产物,扭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象。因此我们倡导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各自的优势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

(三)多元文化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原有的传统文化被渐渐消磨,而道德虚无主义,个人主义却渐渐崭露头角伦理道德不再是人们的价值导向,人们开始对道德存在的价值合理性产生质疑。越来越忽视道德的评价标准,道德这个词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观念并走向没落。社会转型使道德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其原因就是道德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表述,它是人们长期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产物。文化的核心是道德,道德是文化形成的基础。在中国,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伦理性的传统文化,所以说道德建设脱离传统文化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代工业文明代替传统农业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全球交流的加强多元文化的大量涌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在伴随肯定因素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否定因素,在社会专心的的过程中文化转型相对滞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策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必须明确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培育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正确对待多元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

(一)明确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进行道德建设首先必须明确指导思想,这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从我国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在适应市场经济基础上超越市场经济,扬抑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同时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和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这既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道德建设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道德建设必须在适应市场经济基础上超越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同时,把握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我们说道德建设要以制度作保障,这里的制度所指的主要是法律。通常我们认为道德规范的范围要大于法律的范围,法律所不容许的行为都是被道德排斥的,对这种说法我们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法律的强制性要远远大于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约束作用。我们可以利用人们对法律的敬畏作用形成一种不同于一般法律却又比之道德更有效的监督机制。作为这个普遍阶段特有的一种制度。以发展的眼光,运用灵活的政策,解决顽固的问题。这正是我们面对新的完备的道德体系建立前这个尴尬的道德建设阶段应该具有的素质。

(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培育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变化,决定着道德状况的变化。要建设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培育市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观提供物质前提。如果没有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也不存在对较高和成熟道德观念和价值导向的需求。[3]目前,我国道德建设中的滑坡和偏差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市场机制运行不规范,由此造成适应新经济条件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在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中的主流势态不突出,主导性的正面观念普遍性缺乏。现在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反之道德的发展却每况愈下,与经济发展相比是落后的,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变化,促使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与智力支持。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负面因素,促进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从而对广大公民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中华民族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有进一步的提升。

(三)正确对待多元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密切的接触世界,与越来越多的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必然会造成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一些人处于种种原因盲目的崇拜外来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老一套早就过时了的东西,从而不假思索的一味全部抛弃。造成了文化的断层道德的脱节。所以说我们要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存在的合理性,吸收其精华部分摒弃其糟粕的部分,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道德建设要以传统文化的重释为立足点。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国之所以依然繁荣于世界可以证明其文化的合理与优越性,因此一味的否定和抛弃或者忽略传统文化都是对我国悠久历史的埋没,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浪费。在当今这个创新的时代与其绞尽脑汁的弄出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莫不如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一些被尘封的明珠,加以重新阐释,使之适合继续生长在当今这个时代,继续发挥其作用。我国在重塑道德体系时要依赖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依赖于对传统文化的重释,要扎根于传统我们的道德建设、道德规范才可以找寻到方向,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国道德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4]从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寻求道德建设的丰富的资源,并且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实际给予重新解释和构建,对于我国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常永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关键[J].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

第7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节约资源、友好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预示着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相互适应,对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宣示着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当前的主要任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的概述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处在对问题的初步论证的阶段,尚且没有系统化的体系形成,一些要素理论比如经济增长的方式、生活及生产的方式等等,仅局限于对单项内容的阐释,而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发展的意义做出整体的研究。生态文明是人们从现代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反思,进而向诸如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各个生活层面展开。建设生态文明,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或是从环境保护的价值层面,都对人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现今更多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问题阐释,对于深层挖掘其实践可操作性显得匮乏。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方向和目标的明确指引,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局限于理论、观念或原则上,而应切实的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使其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生态文明的转向是必然的趋势,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与生态文明的理论联系起来,以作出相应的变革,从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提高,为未来的文明与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二、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思想的意义

面对单项理论研究所产生的不足,将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理论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及时转变思维,将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指引,这种相互的内在联系不仅能够使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得以丰富与深化,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理论的研究对实践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将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新理念。一方面,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指导,将生态化的文明建设思想贯穿于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使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上;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原则表现到具体的实践中,作为一种手段、方式去推进,使其具有清晰的立足点和有效的可操作性,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对人类追求新的发展和进步道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实质上是相互统一的,但目前在一定的程度上,经济发展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冲击,使得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处于对立面,这使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人口膨胀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人口膨胀问题突出,造成公民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或者就业呈现高峰等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经济发展,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向实践落实的效率太低,使得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够协调促进、和谐发展。

(二)缺乏意识和认识我国是世界人口比重大国,平均人口对资源的拥有量小且利用率较低,从主观上来说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客观上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的认识,从而未能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发展的观念,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不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技术经验短板,制度不完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性的支撑技术,对开发相关的专业技术也缺少经验,造成技术上的短板。另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构建配套完整的标准法规及政策体系,对企业及社会采取的不同机制尚无明确的区分。

(四)盲目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虽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经济的发展,但若缺少自然环境这一条件,所有的发展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形下,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却忘记了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人类的家园,经济也将无从发展,忽视生态发展的价值,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降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能动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例如,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而文明的形态不断更替,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的文明,人类不断地改变自然,大量破坏森林,没有干净的水,就不会有鱼类,也不会有渔业的发展;酸雨、沙漠化、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都是人类为了单纯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而造成的,这就是一味只追求经济价值的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供给,单纯的紧抓一方面,将会造成社会的失衡,远离真正的发展目标,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协调促进的。

(一)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摒弃传统的意识和认识,转变执政理念,在建设重大发展项目、发展城镇化、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都要首先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树立发展是政绩,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政绩的思维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

(二)坚持科学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就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我们应时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紧抓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主线,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变,大力推进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着力于将我国建设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倡导资源节约,合理开发新能源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内在要求是要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必须杜绝一切资源浪费的行为方式,包括体制性、决策性、观念性、管理性、标准性以及习惯性的浪费,完善体制设置的缺陷,弥补决策造成的失误,改进管理方法,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合理制定产品标准,养成良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倡导环境友好,坚决抵制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良好互动和生态和谐。常规能源不可再生,蕴含量有一定的限制,开采利用过程都会造成污染,破坏环境。我们要根据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储存比,注重节约能源,遵循可再生、可持续、清洁多元的原则开发新型可替代的能源,立足国情、顺应大势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四)自主创新,产业优化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创新型技术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支持自主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的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走新型的工业化文明道路,发展现代化高新科技产业,对落后的生产力要及时更新淘汰,促使工业与信息时代相得益彰,推动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将主要依靠的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的方式,改变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为依靠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出口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改变。

第8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群众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我们伟大的改革设计家邓小平同志在大力开展经济建设的一开始,就告诫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中就提示我们,只有把握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我们的经济建设才能得到保障。而群众文化建设是最直接、也是最广泛的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的意义我们更是可想而知。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内市场经济日益复杂,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失败、诚信缺失,恐吓诈骗等等一系列现象,不停的冲击人民群众的价值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受主义,都给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带来了风险。如果广大群众的价值观有了问题,那么也必然会严重的阻碍经济建设的发展,甚至于让经济建设走错了方向。正如我们的改革创始人邓小平同志说,经济建设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群众文化建设;我们也只有通过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在自娱自乐、享受快乐的同时,充分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加强。”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建设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一种保驾护航的功能,对经济成果则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群众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

第9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战略地位

文化是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开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引领社会前进的思想先导。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就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与先进文化密不可分。江泽民多次讲过,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早在1991 年10 月,他在浙江考察时就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时候都必须做到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表现在它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和腐败现象,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样,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也取决于文化的发展。小康社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为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急剧增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将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力建设先进文化,与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到经济、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构成人类社会赖以存续与协调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决不是消极被动的。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一旦被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和掌握,就会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积极反作用。

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反过来,文化建设又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一是保证经济政治建设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二是为广大人民进行建设和改革提供精神动力。“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也难以搞好。”三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智力支持。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同时要看到,市场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经济的发展、对党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经济的健康运行,除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以外,还必须有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文化方面的调节,否则市场经济就会遭到扭曲。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市场和道德的“双赢”和互进。

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引导人们认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hi138/Com]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