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中国人同学录精选(九篇)

中国人同学录

第1篇: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内容摘要] 在中国纪录片发展面临内容和主题的深化、表现手法的更新之际,人类学纪录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国内的一些先行者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那么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人类学纪录片又有几种类型?请参阅本文。 [关键词] 人类学;人类学纪录片;文化 “人类学纪录片”顾名思义,它显然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者密不可分。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熟悉的纪录片。就内容而言,人类学纪录片是人类学的、理性的,属学术成果,在这个意义上,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等同,而与一般纪录片有异。从表述形式来看,人类学纪录片则又是鲜活的、形象的,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的表述方式完全不同,而与一般纪录片相同。由此可以说,人类学纪录片是科学成果与艺术形式的完善结合,是纪录片手段用于人类学研究,其纪录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人类学是内在的表述内容,是人类学家研究成果的产物,也是纪录片中的一类特殊类型。“人类学”和“人类学纪录片”都是从西方引入我国的。“人类学”较早,本世纪初就已传入我国,而“人类学纪录片”就很晚了,直到“1985年,当时担任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埃森·巴列克西教授(Asen Balikci)来我国访问,这个片种才被介绍到我国”。① 在英语里,西方国家对人类学纪录片有若干种不同的称呼。一般称为Anthropologic Documentary(人类学纪录片),或Ethnologic Documentary(民族学纪录片)。也有的人把其中单纯记录某一民族的文化现象,但很少或不加任何解释和评价的影片称之为Ethnographic Documentary(民族志纪录片)。这些不同的命名多少有些差异,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可以兼容,这主要是在人类学界使用。而影视圈内,一般把这类影片通通归于纪录片,仅仅认为它是纪录片中的一类,并没有赋予它比一般纪录片更多的含义。 当今世界,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社会,人类学纪录片可以把不同的文化传递给人们,并促使人们开展对话,让人们分享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从而唤起人类对自身深刻而积极的感受。在世界人类学第9届大会上,与会人类学家通过了《关于影视人类学的决议》,决议写道:“电影、录音带和录像带在今天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科学资料的源泉。它们提供有关人类行为的可靠资料,……它们能将我们正在变化着的生活方式的种种特征保存下来,留传给后世。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只是一个变化的时代,而且是同一性增强而文化大量消失的时代。为了纠正这一过程可能导致的人类的短视行为,按现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记录人类遗产就非常必要。”②这已成为许多国家影视人类学家们的共识。 一、 人类学纪录片的起源 人类学纪录片是随着电影的诞生而出现的。据著名的影视人类学家保罗·霍金斯(美国)的文章称,第一个拍摄人类学纪录片的人是瑞格纳特(Felix-louis Regnault),他于1989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非洲民族学博览会上用电影记录了非洲沃洛夫妇女制作陶器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第一部民族志电影”。 最初,人类学纪录片在人类学界不受重视,它只不过是作为人类学研究中的附带产物,而并没有作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成果中用以引用的重要部分。直到本世纪30年代,格利哥利·本特森(Gregory Bateson)和马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将人类学和电影结合到一起。 本特森曾在新几内亚东北部的色皮克河沿岸的雅特木耳人中间进行过田野调查工作,并写了本题为《耐温》(1936年)的专著。米德则在萨摩亚和新几内亚做过田野工作,他曾写过大量的专著和文章,并早已由于他的人类学著名通俗易懂而著称于世。本特森和米德于1936年—1939年在一个巴厘人的小村庄一起从事研究工作,他们的这一项研究对人类学的重要贡献就是:将电影和照片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去,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他们用摄影手段来弥补早期各自工作中的不足,例如生动的可视性图像可以使本特森非人格化的抽象分析更加丰满;再比如纪实性的纪录片可以使米德对人类行为的广泛描写更加生动和深刻,纪录片就像他们的人类学著作一样,描写了人们的行为,并展示了人类学研究的结果。在纪录片的“许多地方集中表现了小孩儿之间以及小孩儿与成年人之间的相互行为。譬如他们在影片中表现了巴厘人挑逗小孩儿的这样一种行为:用手触摸刺激婴儿,使他达到近乎兴奋最高点时,突然停止与婴儿的接触,这对研究成年的巴厘人没有高兴奋点的‘稳定状态’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也以生动的形象表明,这一点在纪录片中可以很好地被表现出来。”③ 此次田野调查结束后,他们结合25000幅照片在1932年出版了两部著作。另一方面,他们将拍摄的22000英尺16毫米胶片素材剪辑成《巴厘跳神与舞蹈》、《巴厘与新几内亚的儿童竞争》、《一个巴厘人的家庭》、《一个新几内亚婴儿的出生》等6部纪录片,于1950年发行。在本特森和米德的系列片中,他们有一部影片纵向地研究了一个叫卡贝的小男孩,从7个月开始一直到3岁,以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儿童早期成长的几个关键发育期。本特森和米德有意识地把电影用于人类学研究,用电影来表现形象化的运动,并从整体上表现复杂的场景间各种相互关系,这种运动和关系在电影中比在纯文字中要好表现得多。这样,他们对电影的运用就成了人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弥补了文字材料的不足。 本特森和米德将纪录片应用于人类学研究的方式,为后来的人类学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们的文字报告加人类学纪录片的成果方式,也为人类学界认同,一本书再加上一部人类学纪录片成为后来人类学研究最佳的成果表述方式。 二、 人类学纪录片的表现对象 人类学纪录片表现的对象同人类学一致,是人类的文化和“向属于一种文化的人们解释属于另一种文化的人们的行为”。④ “德国的格廷根科学电影研究所是世界三大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之一”⑤,以下我们试列出格廷根科学电影研究所保存的德国和丹麦拍摄的部分人类学纪录片,从其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学纪录片所表现的对象。(摘自德国格廷根科学电影研究所《电影百科档案人类学片目录和内容简介,欧洲专册》) 《在黑林山开垦地》——火烧开垦土地并平整(E496,1937,“E”为科影所存影片编号,后为年代,下同——引者注) 《在巴登外勒榨油》——300年前的水动榨油机结构(E1965,1972) 《布勒特璃的金线刺绣》(E983,1965) 《符腾堡的土法烧炭》(E651,1959) 《水力锻造作坊》(E658, 1963) 《镰刀割黑麦》(E927,1951) 《农村式烤制面包》(E931,1950) 《抄网冰上捕鱼》(E930,1947) 《蓝靛染房》(E928,1948) 《纷法诺人戴头饰》(E929,1951) …… 我们统计了来自欧洲12个国家的40部人类学纪录片,像《符腾堡的土法烧炭》、《镰刀割黑麦》这种表现欧洲各国残存的,而现在许多已消失的传统物质生产流程内容的纪录片,占绝大多数,共有25部,占全部纪录片的60%强;其次是类似《黑林山复活节举火活动》、《圣灵降临节》这种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民间宗教节目活动,共7部;此外还有表现民间娱乐活动的纪录片4部,表现民间生活的纪录片3部;还有利用影片形式,对比研究实现伦理道德观念的《四个家庭——印度、日本、加拿大和法国农民家庭的比较研究》。 三、 人类学纪录片的作用 关于人类学纪录片具体的作用,埃米莉·德·布里加德(EMILIE DE BERGARD)在他的“影视人类学史”⑥中列出以下3条: 1. 当事件过于复杂,速度过快或太小,以至于人用肉眼或文字书写无法把握的时候,它们作为记录事件的工具而存在。 2. 由于人们的很多行为即将消逝,或者理论所涉及的事物已不复存在的时侯,它作为一种为了后代进行抢救性记录的方式而存在。 3. 用于共时性跨文化的对比和历史性的文化变迁研究。 也就是说,首先,当人类学家所研究的对象,使用常规记录方式或观察方式无法把握时,它是人类学家辅助记录的工具。 例如对于民间舞蹈和巫术等的记录。影视人类学家保罗·基奥齐(意)指出:“如果没有影视记录,对舞蹈和体态变化等文化现象的分析将十分困难(并且肯定不够完善)”。

其次,人类学纪录片也作为抢救人类文化的工具而存在,即前边所提到的不加任何评论的“民族志纪录片”,世界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文化急速变革,大量传统文化形式来不及保存下来,更来不及仔细研究,转眼便消失。文化的消失具有不可复得的特征,人们急切地感到,如果不采取措施使之得以保存,人类将失去大批宝贵财富,同样对发展新文化也十分不利。这种紧迫的形势给人类学纪录片带来了发展转机。因为形势紧迫,许多从前不关注,甚至不愿意使用影视手段进行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也注意到影视手段具有许多为传统研究手段所不具备的长处:它能够在比传统的笔录方式短得多的时间内收集到比笔录多得多的原始资料,而且这样的资料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并且可以重复放映,反复观察研究。他们意识到把电影电视这种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结合起来,对于人类学研究大有裨益,于是,把眼光投向人类学纪录片,用影视手段来“抢救”人类即将消失的文化。 对于民族志纪录片,著名的人类学家保罗·基奥齐指出:“为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留下可以看得见的证据并不是要刺激人们回归到以往时代,而是应当把这些证据视为一种可以促进对人类本身的认识的信息资料。”⑦ 此外,人类学家利用人类学纪录片的直观可视形象性,将它用于横向的同时性跨文化对比,或纵向的历史性的文化变迁研究。这是一项真正的科学性的研究过程,就像以上片目中的《四个家庭——印度、日本、加拿大和法国农民家庭的比较研究》一片,将这4个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另外,像本特森和米德最初做的那样,他们在《巴厘和新几内亚儿童的竞争》一片中,将巴厘人和雅特穆尔人的文化背景和行为进行了对比。该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第一次以影片的形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尝试,它表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可比性。影片表现了不同地域的两个种族内自然发生的同类事象,例如耳朵的灵敏度,经验知识或创造性才能,还有像给儿童一个玩偶以引起竞争反应等等,将巴厘人和新几内亚塞皮克流域雅特穆尔人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比较。 四、 人类学纪录片的意义 以上我们谈及了人类学纪录片的起源、性质、表现对象、在人类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同文字表述方式的区别,在此我们应该对人类学纪录片进行初步的界定,下一个定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回答“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这个问题: “人类学纪录片是人们运用影视手段,旨在研究人类学和体现人类学研究成果而拍摄的纪录片。” 这个定义包含3层含义:其一是目的的表述,是为了研究人类学和体现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这是人类学纪录片的本质,研究是出发点,研究指导拍摄。其二是运用影视手段,影视手段是工具,是表达人类学研究内容的重要媒体。其三是内容的表述,人类学纪录片的内容是人类学研究和人类文化研究,它包括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人种繁衍、组织规则、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文化模式等等。 五、 人类学纪录片的分类 按照影视人类学家格瑞欧(Griaule)的分类方法,大体可分为以下3类: 1. 提供研究用的纪录片断; 2. 用于人类学课程的教学片; 3. 供电视台播放或学术交流的具有完整结构的作品。 其中第一类,提供研究用的纪录片断,数量最大,也最珍贵。它包括只用一个镜头拍摄的一个完整过程,像制陶、打制器具、舞蹈等,也包括人类学家利用较长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记录。这些素材,可以提供给人类学家研究,更重要的是保存下来留给后来人。目前世界三大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之一的德国哥廷根科学电影研究所就建立了人类学大百科全书影视卷,收集全世界各类民族的影视素材。 人类学素材片的价值在于,首先,它没有拍摄者的主观介入,没有像艺术片似的主观设计。其次,它充分保存了现场的原始状态,没有把当时拍摄者尚不理解,或用当时的理论无法解释的信息过滤掉,完整而全面地保存客观事物的原貌,因此,后人可以从中读解到更多的信息,有利于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此类人类学素材一向很受重视,具有永恒的难以估量的价值。 第二类,用于人类学课程的教学片,一般是那种只剪去素材中冗杂的部分,经过粗编后的纪录片。有的加解说;有的则不加解说,附有文字说明。这类纪录片虽对素材经过剪辑加工,但依然保留着原始资料的性质,未提供摄制者的任何见解。“美国人类学纪录片制作者保罗·霍金斯(Paul Hockings)1968年在爱尔兰农村摄制的《村庄》就属于这种类型。该片长70分钟,虽然只使用了原始素材的1/13,但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仍然是没有摄制者观点介入的当地生活实景写照。全片没有解说,只有少量字幕,用来翻译片中人物说的爱尔兰语。”⑧此外,像美国人类学家卡尔·海德(Karl G·Helder)摄制的《达尼人的房屋》表现了两类不同达尼人房屋的建筑过程;英国人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摄制的《昆布须·曼的仪式舞》展示了卡拉哈里布须曼人原始的医疗仪式,也属于这类教学用的人类学纪录片。 第三类,供电视台播放或学术交流用的人类学教学片是供大众观看的。“这类人类学纪录片加入了制作者的观点,是制作者按照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素材进行剪辑和加工而成的,剪辑得比较细致,结构较完整。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类人类学纪录片是摄制者对所拍摄的文化事象所做诠释的结构性再现,或者说是摄制者对所反映的客观文化的主观再现。在这类人类学纪录片的制作中,运用相同素材,根据不同的需要,常可以成功地剪辑出不同类型的人类学纪录片。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最后的山神》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最后的萨满》这两部纪录片,前期拍摄在一起进行,所获素材相同,后期制作是从完全相同的素材中剪辑出来的。前者按照制作者自己对鄂伦春族原始宗教萨满教的衰落及其残存影响的感受和理解,用影片表现了萨满教在鄂伦春族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在鄂伦春族群众心理上的历史积淀,生动真实而富人情味,在1993年亚广联年会上获奖,后者则详尽、客观地展示了萨满祭祀仪式,包括萨满所穿法衣,使用的法器,祭祀程序和活动细节等完整段落,为研究鄂伦春萨满教的现状提供了丰富可信的资料,1994年获选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世界萨满教学术讨论会。”⑨ 注释: ①、⑤、⑧、⑨ 张江华、李德君等著《影视人类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② [美]保罗·霍金斯主编:《影视人类学原理》,伊利诺伊州荧加哥阿尔丹公司,1975年 ③ [美]卡尔·海德著,田广、王红译《影视民族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④ [美]沃尔特·戈德施莱特《民族志电影:定义和解释》,收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保罗·霍金斯教授论文集《影视人类学原理》,1975年 ⑥ 埃米莉·德·布里加德著,邓卫荣译《影视人类学史》,载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影视人类学通讯》 ⑦ [意]保罗·基奥齐文,梦兰译:《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载《民族译丛》1994年2期,原载美国《影视人类学》杂志1980年2卷1期

第2篇: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而当下却是中国纪录片“春暖花开”的年代: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中文台正式上星播出、从国家层面首次正式搭建专业化的纪录片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新媒体平台对纪录片也呈现与几年前截然不同的热切状态。

从《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中国独家“纪录片综合评估系统”等科研成果到“光影纪年”中国纪录影像世纪盛典、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中国纪录片界的标准。”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说道。

从“光影纪年”背后说起

时至今日,中国的纪录片人一定会对2011年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光影纪年”的盛会记忆犹新。可以说这场由由国家广电总局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的“光影纪年――中国纪录影像世纪盛典”是对中国纪录片和一直默默在纪录片事业中奉献的人群的表彰和盘点,但是实际上,这是对中国纪录片人这么多年执著坚守的肯定。

当默默无闻的中国纪录片人像中国电影人一样,同样走在灯光闪烁的红地毯上,很多人都感慨万千。“我们就是要告诉这批人,你们所做的一点一滴,都有人记得。”何苏六说道。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辉煌的中国纪录片,在忍受着大众娱乐时代的喧嚣浮躁、纪录片自身评价体系的缺失、监管与扶持政策的缺席等诸多问题所造成的低谷中,进入相当长的沉寂期中,而背负着理想的中国纪录片人只能默默地在自己位置上,尽自己可能地进行记录社会的工作,一部分人因此不得不选择了脱离主流纪录片媒体。直至21世纪初这种景况都没有得到改观。

由于收视率等种种原因,纪录片却逐渐不成为电视台的主流,而何苏六策划并担任总导演的“光影纪年―中国纪录影像世纪盛典”就是通过回顾中国纪录片百年来的发展轨迹与光辉历程,致敬先辈,勉励当代纪录片工作者,让全社会都知道现在纪录片人的奉献精神,展示纪录片的真实力量。

这样一场盛宴只有对中国纪录片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才能制作的出来。总导演和总策划何苏六嘴上所说的是他对目前中国纪录片现状的种种分析,对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的观察,对整个行业发展也起到产业链的指导意见,但是从这些话语的背后,其实是对中国纪录片事业蕴含着深厚情感,没有这份情感的存在,任何一份工作一个项目的最后,出来只能是冰冷的数字堆砌,而不是客观的分析。

纪录片的一百年

这场光影纪年的世纪盛典之所以在2011年举办,是因为2011年时值中国纪录片百年华诞。百年来,纪录片在记录中国社会变迁、传承中华文明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历史的每一个重大时刻,中国纪录片人恪尽职守,用真实的影像记录历史,为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档案。盛典聚集了全国各地400多位优秀的纪录片人。晚会开始前,从延安电影团的老一辈纪录片人,到当下新生代纪录片人依次走过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红地毯,实现了中国纪录片人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晚会揭晓了首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当场揭幕了三座铜像,这三尊铜像分别是朱连奎、孙明经和伊文思,他们都是为中国纪录片做出贡献的先驱。朱连奎拍摄的《武汉战争》成为了中国纪录片的开山之作;伊文思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在延安时期赠送给中国一台埃摩摄影机,开启了新中国的纪录影像事业,后来又多次来到中国,与中国纪录片发展有着不解之缘;孙明经和延安摄影团一样,是中国早期纪录片的实践者,同时他也是最早从事科学教育影像拍摄的人。他们对于中国纪录影像的发展,都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三尊铜像的微缩版和伊文思摄像机的奖杯就静静地摆在何苏六办公室的窗台上,没有金子的浮华和水晶的玲珑,只有古朴的粗糙和踏实的厚重。细节中更展示了何苏六对纪录片事业的态度,务实、踏实、诚实、忠实。

中国纪录片平台增多

对于似乎远离主流观众群的中国的纪录片人,从没有一天放弃自己的努力。

早在2002年就首先开播的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在纪录片生产规模上一直领先,而在广告经营上,也形成独特的中高端人群为主的消费群体。其他几家地面频道,如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重庆科教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辽宁北方频道、天津科教频道、北京电视台纪实高清频道也正在探索更加合理的制作、播出模式。

2010坚持“国际视野、中国视角”,开局即着眼于国际新闻台网、多媒体全面拓展以及全球覆盖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中文台正式上星播出。作为一个面向全球播出的电视新闻频道,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全面开创了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新空间。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这是从国家层面首次正式搭建专业化的纪录片播出平台。其开播以来,收视率急骤攀升,在高文化层观众中颇受好评。近一年里,纪录频道相继摄制完成了《赛季》、《断刀》、《玄奘之路》等制作精良的纪录片。

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刘春称:“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收视率困局,也将加速改变纪录片的产业形态,影响纪录片市场格局。”随着视频网站的兴起,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也迅速发展。多家网站成立了网络纪录片频道,微博、门户、社区也让纪录片的传播更加便利。

民间力量支持

此外,一些省级电视台所开设的纪录片栏目,较好地传播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情况;纪录片制作公司,如东方良友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三多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始有意识地制作有自主版权的作品;上海白玉兰纪录片节、广州纪录片大会、CNEX作品提案、“缤纷中国”等项目的出现,鼓励了一大批民间力量参与纪录片的制作。中国纪录片呈现出了各方蓄势待发的大好开局。“中国纪录片实现了从胶片时代、模拟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的转变,拍摄的手段越来越人性化,纪录片的发展首先需要利用数字化时代的新手段,其次应当多利用民众的影像,使其更深入地记录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而非一味关注名人、大事件。”朱羽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生发感慨。

孙明经(1911―1992年)南京人。1934年金陵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0年赴美国考察。1941年回国后,任金陵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教授、影音部主任。主编《电影与播音》月刊。建国后,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编著有《抗战前前夕万里猎影记》,译有《使用录像磁带》等。

尤里斯・伊文思(1898―1989)荷兰电影导演。1927年创办荷兰第一个电影俱乐部。在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下,他早期影片带有抒情的唯美主义倾向 ,如《桥》、《雨》等。1930年摄制了表现荷兰人民填海造田的著名纪录片《须德海》。此后拍摄大量纪录片。1989年底 伊文思在巴黎去世。

朱连奎(1854-1923年)擅长中国民间戏法。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天津组建“朱连奎戏法班”。后赴美、法、英、德等国演出。游历西方时,他看中了电影的表现手法,于是购置了一批电影器材,建立了拍摄班子,将一些杂技艺术精华拍成影片,以供放映。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以后,正在汉口演出的朱连奎,为了记录这震惊全国的历史事件,决定冒险赴前线进行战地拍摄。朱连奎在征得起义军首领同意后,便和美利公司的一位洋人得以随起义军进入战场实拍。实地拍摄完成后,朱连奎将胶片带到上海,经过冲洗、剪辑,最后编成一部名为《武汉战争》的新闻影片。这是中国最早的纪录电影(新闻记录片),也是中国第一部军事纪录片。

国家政策的肯定

纪录片的蓬勃发展,与国家高层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2010年10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国产纪录片的创作生产和传播创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这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一环。2011年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种力量开始汇聚、涌动,纪录片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国涛认为,国产纪录片要想真正步入春天,至少要完成以下几个具有标志性的动作:首先,国产纪录片能否为国人和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其次,国产纪录片能否完成“为时代中国存像”的重任;再次,国产纪录片能否重返主流频道的主流时段;最后,国产纪录片能否实现产业化的繁荣发展。

部级纪录片蓝皮书

在何苏六的观点中,政策的扶持特别重要,另外就是真正形成一个行业的标准。此外最主要的是需要给纪录片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使其回归到艺术本体,能够进行更有效的传播。何苏六所带领的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整合了政府、学界与业界的资源,在成立的一年时间里,研发了国内首套《纪录片综合评估系统》,编纂了《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里专业的人士可以看到专业的行业、产业报告,非专业的爱好者可以看到翔实而有趣的案例,更加深入的了解目前中国纪录片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角度。这些一手的数据分析汇总整理的难度只被何苏六和他的学生们轻描淡写地带过,这背后的艰辛却是能够从字里行间清晰地看见的。

虽为业内学者,何苏六不仅仅能够对目前国际、国内纪录片现状有着透彻的了解,更有着难能可贵清晰的头脑。中国的纪录片产业远远不及电影、电视剧和动漫产业发展的迅速和蓬勃,大多数人将此归类为产业没有形成,资金没有到位,市场不会运作,何苏六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也能看到纪录片产业背后的真实现状。他明白电影和纪录片之间的区别,知晓制作过程的不同,也能看到有些纪录片在进入院线之后的成功是基于不同的基础和类型。理智地看到,清晰地分析,始终是他保持的风格。

中国纪录片发展空间巨大

2011年11月9日《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中显示,2010年对外传播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仅155部,播出时长也远远低于Discovery、BBC和History等境外纪实频道。

而民间参与国际电影节的纪录片又因为技术质量等标准与国外标准相差甚远而不能在国外顺畅销售。

当下还有一些纪录片工作者选择与国外机构预售版权等方式进行纪录片的“融资”,却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纪录片评估体系的建立

谈起《迁徙的鸟》、《海洋》、《帝企鹅日记》等纪录片在票房方面取得的成绩,何苏六并不认为对中国纪录片而言,这是一条可以宣传的路线,但是他在分析目前纪录片人生存现状时也表示,如果仅仅对生存而言,也不算是个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坚守,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很多,现在电视台、地方台包括越来越火的视频网站,都对纪录片感兴趣,发行和扩大影响的渠道是有的,但是纪录片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每一个制作人都是带有自己的审美情趣,作品定位等的因素掺杂其中,但是无论如何,最终的关键还是要用好片子说话。所以,纪录片的学院奖就应运而生。这个奖项是对一年中在纪录片事业中付出了辛苦的杰出人物的一个奖励。

何苏六认为,学院奖算是用专业学术观点为行业同仁做出的激励,虽然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有着不同的审美。而何苏六和他的团队所做的另一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情,就是开发出纪录片评估体系。

目前,国内对纪录片的评估仍是非常感性的状态,无论是后期的评奖还是处于前期的立项投资,都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在选择影片的时候,很多专业机构都苦于找不到合适作品或合适的导演。“纪录片评估体系”并非要选择出“好”,因为有“好”就有“坏”,而如果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评选标准,就会变成单凭个人感受的评判。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依据中国纪录片产业现状和生产实际,对国内外各位业界和学界专家进行大量的调研访问,通过自主科研攻关,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综合评估体系,包括纪录片作品综合评估体系、纪录片生产制作机构评估体系。通过实际测评和调整,使纪录片评估体系具有了科学性、实用性、易操作性、针对性强等特点,填补了国内纪录片科学评估的空白。

“‘纪录片评估体系’”建立后,已经有不少机构找到我们,希望能从中找到合作者和好项目。”何苏六说道。这项工作不仅仅对纪录片的评估做到了“有法可依”,还为电影、电视剧、动漫等产业做了一个榜样,从这个角度讲,是中国文化产业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结

第3篇: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张平杰,上海人,1985到1991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研究所《音乐艺术》编辑室工作,1991年离开上海留学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后定居美国纽约。1995到1996年,他和纽约大学几位研究生一起拍摄完成纪录片《新形象的确立》,作品获1997年旧金山国际纪录片节银苹果奖。然而获奖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下一步该怎么走呢?一切又陷入迷茫。在娱乐日益多元化的时代,中国国内的纪录片往往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境地。1996、1997年好几部中国纪录片在国外获了大奖,其中包括段景川的《八廊南街16号》,1996年获得了法国的“Drix dn Reel”奖,是中国纪录片获得的第一个重要的国际奖项。然而,这些荣誉在国内并未掀起波澜,很少有相关报道,在国外风光了一回的中国纪录片导演回到反应冷淡的国内,只好遗憾地把自己的作品压在了箱底。对于张平杰他们而言,再拍一部纪录片又要花费两年时间,完成后,又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明显有一种势单力薄的感觉。

“一部片子拍不响,在中国飞速发展越来越引起海外关注的大背景下,何不把中国最好的纪录片组织起来,专门做一个展映?”突然冒出的想法开始在张平杰脑中生根发芽。“做一件没有人做过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要有意义、有影响。”在这样的理念的支撑下,张平杰几人开始不断地筹备资金,在不停地寻找、碰壁、再联系的过程中,2000年终于有了眉目。2000年9月,纽约的非赢利组织――莱克基金会决定用一笔来自民间的基金设立一个独立的项目:REEL CHINA(中国影相)当代中国纪录片展播节,旨在把当代中国最优秀的纪录片推向世界,并促进海外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研究。张平杰是总策划,他们迈出了理想的第一步。

第一届REEL CHINA:在“9・11”的恐怖中继续

2000年获得了莱克基金会的款项,资金到位,REEL CHINA就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当时国内拍纪录片比较有名的吴文光、蒋樾等推荐了不少片子。2001年10月2日,REEL CHINA开始了第一届的展映,但“未出师”却碰到了一些波折。当时刚好是“9・11”过后三个星期,整个纽约处在极度的恐慌之中,市民都没了方向,在这个受到重创而哀悼的时刻,纽约所有的娱乐都偃旗息鼓,REEL CHINA的展播能不能照常进行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两个礼拜的等待,纽约市政府终于批复:市长称,不要把纽约变成死城,以比较严肃的中国纪录片展映为主题的REEL CHINA得以继续。

纽约、波士顿、洛杉矶等多个城市的大学、图书馆,文化交流中心的荧屏上开始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声音,大量不同肤色的人群纷至沓来,百分之五六十非电影专业,包括比较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政治、心理学甚至医学和商学等等。对于对中国感兴趣或研究中国的海外人士来说,中国纪录片可以向他们全方位地展现动态的,连续的,包含很多信息量的当代中国画卷,比抽象的数字概念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2001年10月8日晚9时30分,美国时代华纳曼哈顿有线频道34台,为REEL CHINA纪录片节做了半个小时的现场直播“脱口秀”,使得REEL CHINA有了更广泛的影响。

口耳相传,没有花一分钱的广告宣传,REEL CHINA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源源不断的电话和邮件,有赞誉,也有要求参与的请求。面对这样可称为“火爆”的场面,张平杰等人是没有预料到的。REEL CHINA有一个与一般展览不同的特色,它是在几个不同的地区同时开展,首轮是10-11月两个月,而后进入巡展,持续约一年,这样的形式使更多国家、地区的人接触到了中国的纪录片。

2004年10月,第二届REEL CHINA当代中国纪录片双年展确立了两年一届双年展的传统。2005年3月REEL CHINA开始了欧洲之行的第一站,在德国Karlsruhe艺术博物馆(ZKM)举行了为期四天的展播,2005年5月意大利罗马电影节邀请两部REEL CHINA的纪录片参加,2005年11月丹麦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节邀请REEL CHINA的六部纪录片参加。从2001年到2005年底,全美共有二十几所大学、图书馆、研究所、博物馆及文化中心参与了REEL CHINA的展映。

第三届REEL CHINA:“出口转内销”的热闹

走出明亮而拥挤的电梯,迎来的是一片有点昏暗的灯光,四面白墙,中间摆放着一些椅子,前方光亮的地方有一个架起的话筒,简约而现代。场内氛围热烈,不断有人进来,很多人来晚了没有座位,或站着,或坐在长条的矮木箱上,或席地而坐,他们的脸上有一种类似的表情:兴奋与期待。2006年11月2日晚7:00,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三楼举行了第三届REEL CHINA当代中国纪录片双年展获奖作品颁奖仪式。

为给纪录片更好地定位,让更多的专家参与进来,从2006年开始REEL CHINA设立了三个奖项:大奖、评委会奖和新人奖。评委由美国圣地亚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研究专家张英进教授,英国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电影与电视研究系、中国电影研究专家裴开瑞(ChrisBerry)教授,美国纪录片导演、三次艾美奖得主比尔・艾伦霍夫,中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纪录片研究专家吕新雨四位担任。评选时,四位评委分别在各地为候选纪录片以百分制打分并写出评语,而后交由双年展助理策展人王琦博士统计并综合出评语。这些参选的片子中有好几部已经在国外的电影节、纪录片节上获过奖,这次重新“洗牌”,跟“自家兄弟”再比上一回。

从创立初,REEL CHINA纪录片双年展一直是在国外推广中国最优秀的纪录片,把中国的东西拿到海外去交流。想不到国内却起了“嫉妒”之声。中国的纪录片怎么连自己人都没有眼福啊!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提出了“抗议”。考虑到上海跟纽约比较对口,地位影响相对平衡,上海三所大学期盼切切加上获奖导演都在中国,纽约莱克基金会同意了此次“出口转内销”的举措。

第三届REEL CHINA当代中国纪录片双年展获奖作品颁奖仪式上,不乏上海各高校影视专业的老师、领导,在看了获奖作品《高三》后,他们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吃惊,想着“我一定要让同学去看看”。于是REEL CHINA在上海的展映,除复旦、同济、华师大、多伦现代美术馆外,又多了松江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一阵地,吸引了大学城里各高校的学生。而作为策展人的张平杰也被拉到松江给学生作了一堂讲座。张平杰说,传媒专业的学生自己也在拍纪录片,所以他们特别想知道中国纪录片在海外圈子里的反馈,如何参加国际电影节,REEL CHINA选片的标准,哪些片子比较容易成功等等。

中国纪录片导演:寂寞并快乐着

每一届入围REEL CHINA的纪录片有25部左右,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关注当代的生活面貌、生活变迁,普通人在社会剧烈变革中的奋斗与沉浮。民工、打工妹、群众演员、流浪歌手、同性恋者、女、残疾儿童、学生、三峡移民……镜头中的焦点是普通不过的百姓,包括小人物和被遗弃的边缘人群,这些人的追求、展望、苦闷,内心的冲突,与他人、环境的冲突以最鲜活的生活姿态清晰而真实地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化所带来的人的复杂变化。这些片子海外放映的意义在于展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及个人变迁的历史画卷,而非一般意义的民俗上的交流。

“作为一部出类拔萃而又有雄心抱负的随笔体纪录片,此片结合了日记体裁、采访和再现,以别具风格的形式同时呈现了个人心灵和社会问题……它有力地传达了一个社会变迁过程中各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冲突与平衡。”“这不仅仅是个人史,也是对社会价值的一次审视……这部纪录片毫无疑问反映了中国社会――或更精确一点说,反映了上海――但它提出的问题是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面临的。”这是获得REEL CHINA大奖的《乡愁》的评语。

《乡愁》的导演舒浩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们家的老房子在大中里:上海最老的石库门里弄之一,包括他在内的三代人都曾在那儿生活成长。2002年的夏天,刚在美国获得MFA(Master of Fine Arts)学位的舒浩仑,重新回到了这里,听闻大中里要拆迁的消息,他带着摄影机重访并纪录了这个纯朴温暖、充塞着八十年代纯真记忆的石库门弄堂。

《乡愁》在小圈内的放映却在国内外引出不小的反响,各方的赞誉对于舒浩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而回帖上小学同学、“大中里”走出去至今仍在外地的“老三届”的“现身”,也是一份额外的惊喜。舒浩仑现在执教于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书同时也搞独立创作。舒浩仑说,金钱对于纪录片导演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有时会面临独立创作还是去挣外快的两难选择,但他会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

2004年的一天,福建省武平县一中高三七班来了一张陌生的脸,他一进教室就对同学们说:我想拍一部反映中国年轻人成长的纪录片,以前没有中国人拍过,很偶然的机会我选择了你们班,我很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支持。从那以后,高三七班除了新班主任外,还多了一位“浩哥”,他就是周浩,虽然当时36岁,整整大学生一辈。

香港导演张虹拍过一部纪录片《中学》,周浩看了觉得满有意思,联想到了中国的中学生以及很有中国特色的高考。同时,拍片已有四五年的他,一直认为在国内拍公共场所生活的导演特别少,而公共场所发生的事情最能够反映这个社会的原生态。于是周浩随一位朋友来到福建省高考上榜第一位的武平县一中。2004-2005年,周浩单人单机跟踪拍摄福建省武平县一中高三7班,记录了78位学生和一位老师一年的喜怒哀乐。此片取名为《高三》,曾获得香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此次获得REEL CHINA评委会奖。14年记者的经验积累,有利于周浩与学生打交道,更深地挖掘人物的内心。

周浩在电话里说:拍纪录片实际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你可以额外分享别人快乐,但不一定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它使人生体验厚重了很多。拍的片子获奖很快乐,但更快乐的是拍摄的过程。

黄伟凯的《飘》获得了REEL CHINA新人奖。《飘》的主角是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流浪歌手,在城市商业中心的过街隧道里以卖唱为生。黄伟凯告诉我,他并不纯粹要拍一个流浪歌手的故事。2005年,他30岁,他想拍一个关于30岁男人的故事,歌手杨年长他一个月,于是黄伟凯把摄像机对准了他,纪录了他的爱情、他的生活以及他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就这样黄伟凯用他的摄像机与那位歌手一起度过了30岁的1年。

我问黄伟凯,拍纪录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他回答两个字:“过瘾”。你无法知道下一步会怎样,不知道结局,不可能预料未来,只是克服一些性格上喜好的倾向,客观地跟着片中的人物走,就像REEL CHINA的评语:“影片的结构令人深思:‘我们是如何到达此时此地的?’”

2002年黄伟凯成为自由职业者,全力投入纪录片的拍摄,以商业演出和小专题片贴补家用。黄伟凯说:“风光不风光可能是媒体的评价,纪录片对于自己而言是一种爱好,纪录片和故事片没有界限,只是游戏的规则不同而已。在中国纪录片的重视程度远比不上故事片,所以纪录片导演单单需要热情是不够的,持续这份理想需要一种意志和家人朋友的支持。”

REEL CHINA:在异国他乡,你能走多远?

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外关于中国的影像资料几乎都出于外国人之手,其中,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和伊文思的《愚公移山》纪录下中国时期中国人的典型表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毕竟是外国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使他们无法深入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作品也不可避免地流于表面,成为浮光掠影。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拿起了摄影机,纪录下身边的人与事,成为改变中国文化的主要力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REEL CHINA及时地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海外研究中国纪录片的人士提供片子,联系采访导演,展开理论研讨,带动海外对中国纪录片的研究,对中国本身的研究。由于REEL CHINA拥有来自莱克基金会的独立款项,所以它保持了自己纯粹的学术性,而不必与其他娱乐文化争一时得宠以谋得生存。2006年3月,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中文版)海外学者评当代中国纪录片专集《另眼相看》。张平杰说:“我们不是要做产品,而是要留下完整的档案,补充中国影像史上的空白,让西方研究中国的文本以中国人拍的纪录片为标准。REEL CHINA要让更多的中国的纪录片进入西方图书馆这个领域,让很多人可以检索,方便了解中国。”

如今REEL CHINA已成为海外最大的当代中国纪录片展示中心,约百分之九十的优秀中国纪录片导演与REEL CHINA建立了联系。因为资金不多,负责的只有三人,工作繁忙的时候会有一些义工来帮忙。策展人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与国内导演保持紧密联系。选片时对还是半成品的作品,提一些意见,告诉导演剪切、声音、字母上的专业要求,参加国际比赛需要遵守的原则,避免少走弯路,让他们的片子更加符合国际的水准。美国是个很商业化的社会,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纪录片都很难进入影院。工作太累,想放松一下神经的市民有太多丰富的娱乐文化可以选择,需要深度思考的纪录片自然会被冷落。为此,REEL CHINA的展映把重点放在了大学,大学生积极写文章演讲,很重视自己的话语权,这些人更能影响社会,而REEL CHINA提供的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张平杰说,每届参加展映的国外学校会给各个专业的学生发邀请函以及调查表,然后把海外的反应反馈给中国的纪录片导演。

REEL CHINA从2001年开始至今举办三届,正慢慢地踏上轨道,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后能走多远,资金仍是一大问题。莱克基金会提供的资金有限,大多用于海外的推广,今年11月份的上海之行已经超过预算。张平杰告诉我,他们想做的还有很多。中国纪录片导演一般比较贫困,作品进不了影院,电视台录用的机率也很小,即使用了得到的钱也非常少,一些导演片子拍了一半,没有钱再拍下去了。对此现象,REEL CHINA希望能帮助这些纪录片导演联系赞助。今年年初,美国旧金山有个基金会,专门资助美国以外拍纪录片的导演,他们主动与REEL CHINA联系,想了解中国导演是怎么拍片的,费用多少,周期多久,怎么运作,以便定下赞助金额,张平杰安排了基金会人员与中国导演通过电话交谈。

优秀的纪录片以真实为生命,对人表现出终极关怀、对人的生存处境提出深层思考,它的文化品位及其艺术感染力,决定了它代表的是一种精英文化。而大众倾向于娱乐的趣味使纪录片只能在坊间小范围流传,即使是传播文化的大多国内媒体也一味迎合大众口味,在颁奖现场回来的报道只是明星,漠视纪录片的存在。纪录片导演周浩告诉我:12月《三峡好人》在广州首映,虽有制片人,主演赵涛、韩三明出席,200位的小剧院,观众可能不超过50人,其中还包括记者。“贾樟柯电影”、“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中国首映”、“赵涛到场”这些元素的汇集,在强势的娱乐文化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广州纪录片大会,有些场次观众只有一两个人。而在近期举办的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IDFA)上,观众排长队购票看通宵夜场纪录片,晚上10点到第二天9点,一个晚上看8部片子,门票是每位40欧元。

国外的普通纪录片的制片经费普遍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由很多基金会、企业资助,中国的纪录片制片经费一般在5到20万元左右,但资助者寥寥无几,导演们只好去国外寻找资金,不然就得自掏腰包。国外优秀纪录片的价格通常在每分钟85至115欧元,而中国的纪录片顶多卖到每分钟20至40欧元。资金匮乏、低收视率、入不敷出依旧是写在大部分中国纪录片导演脸上的凄凉与无奈。

第4篇: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交流 人类学电影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依附于物质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①。具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涵盖口头传说、民间歌舞表演、民风民俗、手工技巧等几个方面。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古老国度,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孕育了56个民族多元的文化生态,留传下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光辉灿烂的活态文化。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突飞猛进的社会转型期,国内外的环境变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传承的生态环境基础出现动摇,当前正以惊人的速度损毁,随时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境地。尽管国内相关部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发掘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挽救的速度还是远远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

上世纪著名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在其《西太平洋的探险队》前言中曾以苍凉的笔调指出:“民族学发现它本身处于一种即使不是悲剧性的也是既荒谬又痛苦的境地,因为就在它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并给自己提出了适当的任务时,那些被研究的材料却在迅速消失。在民族学田野研究的方法和目标日趋完善时,在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已开始造访那些未开化地区并对其居民进行调查研究时,后者都莫名其妙地在我们眼前消失了。” ②因此,尽可能快的在一种文化消失之前,把它记录下来并加以保存,是每一个有文化危机感的有志之士,甚至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紧迫而崇高的使命。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曾指出:“历史在我们这个时代正在迅速消失,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文化消失”,因此,“抢救的使命就非常大”。③

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相关记录保存载体及相关联动措施。早前对于正濒临消失的文化,我们苦于缺乏形象手段做记录;对于已经消失的文化没有形象资料拿来作研究参考,无法得知其具体的本来面貌和发展变迁历程,只能利用仅存的文字记载,以及通过文物遗迹做大致的联想、推究。自从摄影技术和电影摄像机问世以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它们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介,在记录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诸如,不同文化聚落的生活方式、习俗和文化事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与具体、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以鲜活的形态出现,它往往以声音(民谣)、动作(舞蹈)和技艺(工艺)等为表现手法,依附于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而存在,主要依靠个人或群体身口相授,代代传承以保持一种非物质形态。与文字记录和口头描述相比,人类学纪录片优势独特。它是这样的一个纪录片种:长于记录动态的事象,具备真实、客观和形象的表述能力,能够淋漓尽致地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达到生动逼真的效果。比如,拍摄民间歌舞时,它能够把舞者的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视觉形象记录下来,同时也可以将歌声、鼓点节拍及环境自然声等听觉形象连续不断地、完整地记录下来。

人类学纪录片的这种记录功能的优越性为有目的地搜集、抢救、记录那些正在消失或演变中的民族文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条件。尽管文化是动态的、随时变化的,随时可能消亡的。但是,一旦影视手段将其记录保存下来,在这种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乃至消失以后,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人类学纪录片中的影像,了解认识当时的场景,体味前人的文化状貌。

建国初,就有一个典型的、有意识地用影像去记录民族文化的例子。为了配合中央政府1956年开始的“民族大调查”,响应“抢救落后”的伟大号召,原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同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合作,先后拍摄了“16个民族、22部123本‘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如《凉山彝族》、《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僵人》等”。 ④上世纪50年代末,总理亲自观看了摄制团队制作的《佤族》等3部影片后,他称赞:“这个工作很有意义,拍这样的片子是对世界的贡献。” ⑤如今,这些影片记录下的当时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原貌,因此,这些资料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目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尖锐,诸如,种族矛盾、战争冲突、大气污染、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问题等,着实令世人困扰,面对这一切,人类越来越渴望了解自己与相互了解。人类学纪录片对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的有效保留,是为人类自身留下了认识自身与反省自身的可见信息资源。理查德·索兰逊曾著文指出:“人类今天所处的卓越地位正是它不断提高认知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能够使我们更透彻地了解自身以及我们的组织和适应能力的纪录片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对适应的认识。我们在走向未来,时钟永远不会倒转。” ⑥

二、文化传递与交流功能

对于发展民族文化来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一方面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否则,一个民族文化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不注重交流与沟通,就会逐渐走向保守、封闭,进而失去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这对整个民族与社会来讲,都将是一个悲哀。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方面,人类学纪录片可以帮助人们通过观摩了解各民族现实生活中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或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并有助于文化的世代相传。在这种境遇中,如何运用好人类学纪录片,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功能,对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代代流传,维系民族生存,促进民族自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文化的传承功能,人类学纪录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它的文化交流作用。世界民族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生成了各民族迥异的个性。如我国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美国的白人与印第安人,其区别就在于民族之间多层次的传统文化差异,在于民族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历史和生产环境的不同。人类学纪录片利用其形象的记录手段将其记录下来,并使之在不同民族与国度实现传递,进而实现彼此间的文化信息沟通与交流。这样,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大众就能够通过人类学纪录片的影像记录了解相互间的文化共通之处与差异,相互借鉴参考他者文化的有益因子,促进本民族文化的改良与进步。

就人类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而言,人类学纪录片大有可为。

近年来,日渐兴起的各种影视人类学学术团体及以人类学电影节为主的学术活动都对人类学纪录片的传播与交流搭建了理想的平台,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作用。这些学术团体及活动有世界性的,也有区域性的。比如,世界性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地区性的“北欧人类学电影协会”。

在各种各样的国际影视人类学学术活动中,电影节应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了。“欧美的一些国家竞相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电影节,在有的年度里,相邻的国家间都有电影节,甚至在一个国家里有两个以上电影节,有的规模较大,有的规模则很小。同一部人类学片可以在先后不同的电影节上放映。电影节的名称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电影节组织者的学术观点。” ⑦比较著名的人类学电影节,比如,德国哥廷根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国际民族学电影节、法国国际人类学电影节和法国真实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等。

近代中国经历了长期的自我封闭过程,与外界沟通不足导致外界对我们了解不够,甚至有失偏颇。随着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注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片在世界上纷纷获奖,这样的中国让西方观众感到耳目一新。他们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并主动从关于中国的影片中了解中国文化。几乎与此同时,我国诞生了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纪录片,例如,“1991年,影视片《沙与海》获得第28届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成为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同年,《藏北人家》获得了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大奖,并入围法国戛纳电影电视节;1993年,《最后的山神》获年度亚广联大奖;1994年,《普吉和他的情人们》、《走进独龙江——独龙族的生存状态》入围德国、瑞典、英国举行的国际电影节;1996年,《山洞里的村庄》入围德国哥廷根第二届民族电影节,《八廓南街16号》获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其它获奖影视片还有《深山船家》、《中国瑶族》、《两个孤儿》等等。” ⑧

当然,与故事片相比,人类学纪录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更真实、更丰富、更可信、更鲜活,它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作用也相应的更为突出。

结语

人类学纪录片与故事片,甚至是其他以故事性见长的纪录片相比,都缺乏可看性、趣味性,这导致其受众匮乏,受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但这不应该成为忽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借口,在民族文化保存、传承与交流方面所具有的功用在文化步入全球化的当下,在文化多样性的版图日渐萎缩的当下,它更应当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②【意】保罗·基奥齐, 梦兰译.《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民族译丛》,1994(2):43转自【美】《影视人类学》.1989(二)(1)

③黄凤兰.《影视人类学及其作品的意义与功能》.《文化学刊》,2007(2):第49页

④孙晓舒.《从落寞到新宠:中国影视人类学80年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1-25(011).

⑤陈景源 《.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述略》.《民族研究》,1998(2):56

⑥【意】保罗·基奥齐, 梦兰译.《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民族译丛》,1994(2):44.转自【美】《影视人类学》.1989(二)(1).

⑦张江华,李德君,等.《影视人类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82页。

⑧王海飞.《近三十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与研究》.《民族研究》,2008(1):第98页

第5篇: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办学30多年来,该院已具备了合理的专业结构和相当的办学实力。目前,该院以职业教育为主,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函授教育并举,为加强学生操作技能,学院积极推行“一凭多证”制度,国家人社部的99个职业技能项目均可在该院接受培训认证,实现教学与实践相通并重,大大增强了学员的就业竞争力。

四川广汉速记秘书学院,同时是整个西南地区唯一的《速录师》培训、认证考点,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级速录师培训基地。长期以来,该院培养的优秀速录师供不应求,就业率高达100%,他们遍布全国各地的法院、电视台、网站、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社会各领域。该院还成功帮助省内外20多所高校开设了速录课程。经过30多年的奋斗,该院用辉煌的成绩赢得了速记名校的盛誉。

速录师是运用速录技术,从事语音信息实时采集并生成电子文本的人员。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北京电视台《城际特快》、《北京特快》、《首都经济报道》,《财经时报》、搜狐网、新浪网、千龙新闻网、《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成都晚报》、《辽宁青年》、《知音》、《分忧》等多家报刊,电台先后对该院在我国速录师行业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过相关的报道。

目前,我国的速录市场前景看好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是,专业速录师人才的奇缺也随之成了这一行业的燃眉之急。据了解,山东济南一家电脑速记公司开出月薪8000元的价码,仍难招到足够的电脑速记员。而深圳一家速录服务公司的网站上,打出了年薪12万元招聘高级速录师的广告。诱人的薪水自然吸引了许多求职者,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每分钟打220字以上的条件,很多求职者只能望而叹息。

据四川广汉速记秘书学院速录师培训中心主任、高级速录师段梦介绍,目前全国市场上能够独立完成大型会议速记任务的速录师仅有几百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一些小城市需要速记服务却没有速记员应聘的现象时常出现。另外,现有的速录员多数集中在检察院、法院、电视台等国家机关,社会上从事商业服务的速录人员数量更为稀缺,所以速录员在未来十年里需求量更会大大增加。我国还应该急需50万名速录员,人才缺口非常巨大。

据我国速记教育家蒋朝参教授介绍:速录的最高录入速度可达到520字/分钟,而录入速度在每分钟220个字以上时,就完全可以实现“语音落、记录完、文稿成”。在北京,这种速录员出来做会议同声记录,收费标准一般是1200元/天(6个小时以内),如果按小时结算的话,每小时的收费均在200元以上。而在刚起步的上海和深圳,收费则更高些,分别在1500元/天(7小时以内)和2000元/天左右。一名速录师的月平均收入在5000-7000元左右,业务高峰期可逾万元。

速录所借助的是一种特定的录入机,经过相应的培训即能上岗。只要具备中等或专科学历,有一定普通话基础,就可以参加培训。

2003年国家人社部颁布了《速录师国家职业标准》。新的职业标准分为3个等级:速录员、速录师、高级速录师。共设置了速录准备、语音信息采集、文本处理、相关基础知识4个模块。

四川广汉速记秘书学院则是集速录师培训,教研,命题,考证于一体的专业机构。学速录,选报四川广汉速记秘书学院就是选择了“简单技能下的金领收入”。

在2008年12月,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1978-2008)举办的“2008教育领先品牌会”上,广汉速记秘书学院荣获教育领先品牌奖,同时,广汉速记秘书学院创始人、董事长蒋朝参荣获改革三十年突出贡献人物奖。每一个奖项,都是每一次品牌积淀。30多年光辉历程,从综合实力到品牌价值,是广汉速记秘书学院不断超越的成绩。

2015年11月,在全国主流媒体教育联盟、《华西都市报》社、四川省教育学会等单位共同举行的综合评比中,四川广汉速记秘书学院荣获“四川省十大培训品牌”和“四川省品牌教育最佳就业奖”两项殊荣的称号。

2016年,学院将“普及速记知识”、“推广速记应用”作为速记人才培养的战略年,并将牵手省内外相关高校、高职、中职、职高学校共同打造速记精英人才,为社会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型”紧缺人才。目前该院共开设了网络远程教育专业共66个。现在每年招收网络远程教育的各科学生5000人,全日制速录在校生200人,并实行一对一的教学。现已先后为社会各界培养了50.3万名各类专业人才。有的走向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了单位上的业务骨干、精英管理人才;有的还成为了大、中专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例如――重庆经贸管理学院董事长、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广义教授、成都华为速录培训中心主任胡频、巴中市成人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向建明、重庆市三峡技工学校校长付加术、宝鸡市英才培训学校黎华江等等。

我们衷心的祝愿:未来的四川广汉速记秘书学院在蒋朝参的带领下,更将本着取之社会,用于社会的理念,奉行“用良心做教育”的宗旨,不断追求卓越,共同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壮大,致力于打造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同类名校,使其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并在时代创新中永续飞翔。

学院地址:四川省广汉市海口路168号

QQ:892638404 593814678

学速录师培训中心网址:

邮箱:

第6篇: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关键词:武术 纪录片 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36-03

就影视业来说,世界各国在展开文化交流过程中,输出的不仅是影视作品,同时输出的也是民族文化。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载体――武术纪录片,取材于真实的武术生活,并综合运用编辑、音响等电视艺术手段,在真实展现武术“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视觉升华。其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梳理武术发展、记录武术影像资料、可作为文献资料供以后武术研究等。如代表作2007年中央四台的《走遍中国》播出的特别节目,纪录片《武术传奇》,该片记录了16个拳派系列,全面介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文化。而《中华武功》则选择于2008年8月8日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晚黄金时间随奥运会同时播出,显示了中国电视人的民族文化传播底气。笔者同时查看了国外两部涉及中国武术的纪录片,《科学看武术》、《格斗全天下》发现,与国内武术纪录片相比,其传播视角与内容有很大的差别,本文旨在以两部纪录片为个案,分析对武术认识与武术传播中的差异性。

1 纪录片的定义与价值

关于纪录片的定义,比尔・尼科尔斯曾这样说到:“每一部影片都是纪录片。因为即使是最异想天开的剧情片也有其文化依据的。于是,那种“实现愿望的纪录片”,即“剧情片”;而那种“表现社会现实的纪录片”,即“非剧情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纪录片”。纪录片的诞生与其创作的形态的流变,也是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的各种求新求变的创作理念,血肉浑然融合为一体。说明其诞生就与社会相连,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从本源上,是指形象化的文献,是历史叙述的影像参与,创作者希望对历史进行最形象、最贴近的重建。在国外,纪录片的历史价值的着眼点是当代,强调对今人的启迪和警世作用,“人类总是处于遗忘状态,纪录片则提醒和告诉人们不要遗忘,有的东西是不应该遗忘的。”

(2)人文价值:纪录片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了一个人文观察角度。它以现实中的人为题材,全方位地记录人性、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等等。与人联系在一起,既关注人的现实需求又关注人的精神需求,纪录片在人文建设中的作用凸显在此。

(3)审美价值:加录片同其他艺术一样,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使观众从个别走向一般,从暂时走向永恒,从有限通往无限。如此,观众才能摆脱猎奇心理和认识功能的局限性,实现情感交流获得审美愉悦。

(4)纪录片的文化功能:纪录片的一大重要功能就是努力达成文化共识,促进人类的沟通了解,它通过文化教育来实现。由于不同的传播目的、不同的传播态度、不同的传播方式,文化教育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为文化整合,一为文化交流。这两种文化功能在纪录片中是同时存在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

2 体育(武术)纪录片的发展

我国《电影艺术辞典》对体育片的定义是:“反映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社会生活的故事片。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必须与体育事业或体育竞赛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较多的紧张、精彩的体育比赛场面。”而这个定义不能明确的将其定位体育纪录片,原因是我国对其研究并不够重视。纪录片的样式纷繁复杂,分按照题材划分,如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科学知识等。体育纪录片是按照题材划分的,但是这种划分并非泾渭分明,不同类别之间相互交集。体育纪录片中就有表现体育明星的传记片,也有表现体育赛事的影片,比如记录历届奥运会的奥运官方电影就可以归为这一类型。随着体育纪录片叙事主题和方式都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寻访调查式叙事、真人秀式叙事、实验室式叙事,无论是取材还是叙事方式上,体育科学探索纪录片都闯入了一个与传统纪录片不同的领域。

关于武术纪录片,笔者通过知网等途径,发现曾有学者对武术纪录片进行探讨。梳理了武术近几年相关的纪录片,具体的发展与题材的演变,作者并无涉及。此外,纪录片可作为相对完整、真实、权威地展现中华武术文化“原貌”与“全貌”的电视精品。

3 国内外相关武术纪录片个案介绍与对比分析

3.1国内大型纪录片《中华武功》、《功夫印象》等

《中华武功》于2008年8月8日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晚黄金时间随奥运会同时播出,显示了中国电视人的民族文化传播底气。该片以历史与文化的宏观视角,按照中国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脉络,探索和揭秘了中国武术代表流派及其发扬、衰落的过程。该片共15集,分别为习武秘籍、奇门兵器、武科及第、侠义江湖、镖行天下、龙虎少林、武当玄功、清风峨眉、刚勇南拳、截击拳道、武魂远扬。摄制组深入中国12个省市,遍寻各大门派掌门人,抢救即将消逝的武功秘籍。《中华武功》摄影组首次利用三维影像呈现大量独门兵器,是一部相对完整、真实、权威地展现中华武术文化“面貌”的电视精品。

相比《中华武功》,功夫印象则是以民间武术爱好者对武术神秘面貌的探究为出发点。作者魏双燕作为一个央视导演,一个军旅出生的武术爱好者,在观看乃至参与了国内一系列武术节目之后,不满足于民间传统武术的现状而独辟蹊径采访制作的视频。非常难得的是,作者带着客观的、求真务实的态度,抛开了武术界世俗的人事纷争,一门深入、直指核心地探究起了功夫的真谛。作者从《武林大会》人手,采访各路武术名家、到寻访南武当,沧州武术、以及通过韩国人学八卦,在拍摄期间,作者不隐瞒自己的任何疑问,刨根问底乃至亲身体验,就为了从技击层面了解功夫的真相以及诸多现象背后的本质,该片是对武术技击的一个深刻反思。

3.2国家地理频道《武术大观:科学看武术》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一个世纪中的探索与发现,覆盖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各项主题,比如:陆地生物、水下生物、世界文化和科学――从太空到考古到人文。《科学看武术》是国家地理中运用科学的手段记录下武术的“技击”本质的一个探索。西方国家认为武术诞生于亚洲神秘的寺庙之中,中国少林寺僧侣等性灵导师,结合禅修和严酷的自卫技巧,发展出超凡、有效的功夫路数,在战场及擂台上蔚为传奇。如今功夫高手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则深受娱乐工业的影响。好莱坞中宛若超人的武术、快如闪电的拳法、让人动弹不得的神经击都令西方的人们感到好奇。所以他们就要探索这种武术的原来,用先进的科技破除人们对武术的迷思。《武术大观:科学看武术》通过对拳击、截拳道、泰拳、日本忍术、格雷西柔术、现代搏击术等运用科技与器械测试武术中的发力。血肉之躯的人类为何能徒手击碎比人类骨骼坚硬4倍的混凝土板而毫发无伤?当你施展惊人武技的时候身上被装上测速器、动作捕捉器、压力记录仪、进行撞击测试的时候,一切将不再是秘密无论你练习的是传统武术还是现代搏击术。

《少林武僧在欧洲》是以武术传播的主体人作为拍摄的视角。对六位年轻的和尚而言,这是一个大事。远渡重洋,前往德国中心,将少林寺独特的功夫与禅宗,在欧洲发扬光大。他们要克服种种困难,包括语言障碍以及外界对少林寺武术的认识停留在只会轻功的层面上。本片主要拍摄了六位和尚在工作与休闲时期的点滴,叙说了他们的成就与挫折,让观众得以看到他们如何传播中国武术,如何面对一系列的困难,以及他们在嵩山所接受的严格的佛僧纪律。本片的拍摄对武术在国外的传播是一个标志性的记录,作为传播的主体对武术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3中西方武术纪录片的对比与分析

关于武术以及武林中人那些近乎神奇的故事或者事实,人们都会产生疑问,我又没看到怎么不怀疑。然而历史已悄然翻篇,而影像并没有被记录。纪实手法的记录,虽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手段,但大量的生活“真实”、生命“真实”、是无法仅仅靠“生活的表象真实”来呈现的。作为纪录片的创作,总要有一个可以验证的“事实核心”,作为一切叙述的基础,这个事实核心加上历史的、现实的存在“物证”,以及创作者的记录精神与职业道德,就足以构成判断事实真实的基础。如中华武功第一集,介绍了“武林秘籍”,该集也是在史料与寻访的基础上建构,最早记录武术的书籍班固所写的《汉书》,共有13家,199篇,一直介绍到越女论剑等。国内武术纪录片的创作经历了从资料汇编、文献纪录到电影化叙事的发展历程,一类以体育历史为取材对象的纪录片,被称为体育文献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手法”进行诠释。

而国外武术纪录片则是实验室式叙事手法展开。实验室式的叙事就是把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室内再现运动场上的瞬间,并通过特殊的技术设备进行试验,以取得相关数据,通过动作捕捉仪器让人体器官的运动方式、受力方式呈现于屏幕上,结合专家的现场采访进行详细阐述。实验室式纪录片就是要通过实验数据给这些现象以科学的解释。力求做到让实验的过程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具有悬念,是这类纪录片征服观众的制作理念。《科学看武术》是国家地理中运用科学的手段记录下武术的“技击”本质的一个探索。通过对拳击、截拳道、泰拳、日本忍术、格雷西柔术、现代搏击术等运用科技与器械测试武术中的发力。纪录片中精彩瞬间的特效片头、具有悬念性的神秘音乐、运动员腾空飞起的画面造型被频频运用,实验室式纪录片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与影视的娱乐性相结合,不仅为体育科研提供可资参照的影像文本,还为观众提供具有娱乐价值的视觉盛宴。

第7篇: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美丽中国》历时4年拍摄,曾获“艾美奖”3项大奖,在全球60多个国家播出,被视作以纪录片传播中国形象的范例。选择这样一部享誉海外的国际合拍片开场,显示出央视纪录频道“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中国价值、国际表达”的雄心。

2011年,纪录频道通过一批经典节目的播出和频道整体的大板块编排,进一步建构起中国电视国际传播多频道、多语种、多形态、多渠道的新格局,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品牌、建构中国国际形象、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纪录频道在推动建立中国纪录片行业标准,带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方面担当起引擎作用,为实现纪录片产业价值最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扩大了国产纪录片的国际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表示,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今天,真正能够“立台”的是新闻与纪录片这样凝聚媒体思考、灵魂的内容载体,“大度、从容、冷静、理性”是央视纪录频道的气质,这种气质的存在,使得纪录频道能够卓然而立。

高端,自然生成

央视纪录频道中文国内版通过中星6A和中星6B卫星覆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与中央电视台3套、5套、6套、8套、新闻、少儿加扰卫星频道捆绑播出,可接收人数超过9亿。截至10月底,纪录频道在全国31个省市区(除港台地区和由于设备或模拟转数字问题的个别地市)全部实现了落地、入网、入户,在省市级网络的数字网入网率为92.3%。

央视纪录频道英文国际版对海外覆盖播出,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英语新闻频道等同,卫星信号全球覆盖,进入中国电视长城平台。目前已在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入户,用户总数达到960万户,其中卫星信号已经覆盖美洲,欧洲超过730万户,亚太地区超过50万用户,非洲超过150万用户。上半年,频道还新进入港澳台地区和海外18个国家的84家酒店,共32645个房间。

央视纪录频道不断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专业化的高端电视频道。目前纪录频道的主体内容包括自然探索、历史人文、社会纪录、文献档案四大类,分主题时段,全天24小时播出。中文国内版每日首播量6小时,英文国际版每日首播量4小时。

开播至今,收视最高的纪录片类型是自然类、动物类、科技类、战争类;每天18:00―20:00、22:00―24:00收视最高。观众主体具有“高学历、高职业、高收入”的特征,其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观众比例位居央视各频道首位,且观众呈现出“高忠诚度、高美誉度、高关注度”的收视特征。

央视纪录频道下设节目管理部和项目运营部两个部门,分别负责节目策划、播出、中英文版的制作、频道运作和项目生产规划。开播初期团队成员有40多人,主要来自央视各频道曾经参与过大型纪录片创作的精英骨干。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随着频道开播,我们这些人也从一个项目或纪录片创作人向纪录频道管理者角色转变。”刘文原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副总监,曾任《再说长江》《香港十年》《澳门十年》等纪录片的总编导、总制片人。对他来说,现在频道管理、产业发展,以及频道本身的责任和使命更让他关注。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纪录频道以其“高端的媒体属性、高质的频道受众、高度的传播覆盖”,迅速成长为中央电视台极具标志性的品牌频道之一,开播仅半年即在中国11个主要纪实类、科教类频道品牌健康指数和观众满意度排名中名列首位。

改版,满足多样化收视需求

2011年9月19日,纪录频道自开播以来首次改版。主要从三方面做了调整:增加首播时段、改变编排策略、完善频道包装。

首播增加2个小时。纪录频道中文版在日首播节目4小时的基础上,再增加《寰宇万象》和《精彩放送》2小时时段,将原有20:00至00:00的首播节目时段提前到18:00。新增节目中,涵盖《断刀》《新电影传奇》《西湖》《开国纪事》《岩中花树》等一大批首播的国内精品纪录片;一些国际引进的优秀纪录片也出现在此时段,如《当我们离开地球》《冰冻星球》《揭示大自然的力量》《远古大发现》等。同时,还遴选了一批收视好、影响力大、观众再次欣赏需求强烈的节目进行重新编排。新增2小时加上当日首播4小时和重播前日的6小时节目,使每天的播出内容做到12小时各不相同。并且,就每日首播量而言,CCTV-9纪录频道已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相等同,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收视需求。

纪录频道通过委托调查发现,每天的18:00至20:00是纪录频道中文版的第二收视高峰时段,同时段各地方卫视以播出生活服务类和新闻类节目为主,对于喜爱纪实科教类节目的观众来说,该时段是一片尚待开拓的沃土。为此,从9月19日起,纪录频道把最受观众欢迎的《精彩放送》和《寰宇万象》节目放在此时段播出,扬长避短、差异竞争。

海外播出的英文版(CCTV Documentary)则将每日节目首播量由3小时增加到4小时,并按照亚、欧、美三大时区不同黄金时段和收视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编排。例如,亚洲区“次黄金时段”是北京时间19:00至20:00,安排重播新增一小时的“人文地理”及“时真”,并联通亚洲区的20:00至23:00“黄金时段”,为亚洲区的海外观众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此外,纪录频道中文版以“周”“月”“季”为单位设计主题,以系列化、规模化的播出方式,将单集纪录片的收视吸引力叠加,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对同类纪录片的收视需求。纪录频道英文版则通过设计“地域文化周”“中国文化月”等主题化编排,集中播出同类题材,传播中国形象,提升纪录频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为体现频道“高品质、高标准、高水平”的形象,频道专门邀请了国际顶尖制作团队,推出了新的包装和宣传片。曾服务于BBC的英国Brand Energies公司,曾为半岛电视台制作整体包装的台湾JL公司,曾获得国际广告界顶级金奖――莫比奖的导演谭晓刚,都参与了频道整体包装。国际化、时尚化的新包装,赋予纪录频道清新活泼的气质,凸显频道的现代性。未来纪录频道包装导视的升级优化将成为常态,还会持续推出频道理念宣传片,不断设计推出频道LOGO演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表示,与以往纪录片栏目不重视包装,常年同一包装的样态不同,央视纪录频道花大力气进行包装调整,加强国际合作、制播分离、专业化分工,大胆创新和尝试,这些都显示了纪录频道做出品牌化的决心,对行业有启发意义。

从2011年1月1日开播到10月31日,纪录频道平均收视份额为0.267%。9月19日频道优化升级后,收视份额翻了两番,由年初的0.25%增长到超过0.5%,全天收视份额增长52%,18:00-24:00黄金时段增长高达71%。其中9月19日改版当天,纪录频道的收视份额达到0.448%,19日到22日的四天内,平均收视份额达到0.55%,不久前平均收视份额连续超过0.7%。

整合优质资源,推动纪录片产业化发展

首播的扩容对于纪录频道的内容储备提出了更多要求。“命题作文、委托定制”,寻求纪录片生产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丰富片源,是纪录频道在纪录片产业之路上的新探索。开播近一年来,纪录频道通过购买、赠播、委托制作、联合摄制等多种方式,合作播出了诸多地方电视台、社会机构、海外制作机构制作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2011年7月15日,纪录频道举办了“活力中国”面向社会邀请招标活动,本次招标以“社会现实类题材”为选题范畴,提供了六大选题方向:社会现实、生活服务、生活时尚、科学普及、经济社会和文娱体育。共有50余家电视制作单位参加了招标,经过初选,有28家公司入围作提案阐述和答辩,专家评审团打分后,最终有13家社会制作机构中标。他们获得由纪录频道提供的制作经费,并在纪录频道的全程督导下进行相关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制作完毕的纪录片都将会在纪录频道播出。

这是纪录频道第一次面向全社会进行节目制作招标,也是中央电视台首次大规模面向社会进行纪录片制作的招标。目前国内的纪录片产业尚不成熟,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相当的差距,尤其在纪录片制作的项目流程管理方面,不少制作机构缺乏应有的经验,此次招标活动是一次对纪录片新形态、新手法、新视角的探索。

刘文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招标,催生一批关注中国当下社会现实、承接地气、具有鲜活生活质感的纪录片作品,展示当下中国最具活力的社会内容,同时发掘高水准纪录片的制作力量,整合国内纪录片生产的优质资源,从而建立纪录频道与社会制作机构进行长效合作的机制,初步形成纪录片产业合作联盟,共同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繁荣发展。

这次招标只是一个开始,展开多种方式的合作是纪录频道的长期工作。9月,纪录频道启动了“青春中国”大学生纪录短片征集计划,该活动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展开,旨在寻找和培养优秀的大学生纪录片新锐,由纪录频道联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共同举办。“青春中国”项目计划将是一项长期的行动,刘文表示:“希望在五年时间内,联合全国一百所高校、发现并培养1000位纪录片新秀,以此营造‘百校千人’的规模和影响力,真正为中国纪录片事业建立起强大的后备军。”

11月12日四川电视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传奇中国”纪录片征集计划正式对外。本次启动的《传奇中国・文化篇》项目以博物馆、戏曲、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古代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拍摄内容,聚焦中国文化,关注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在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重点突出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所具有的生命活力。

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表示,希望通过这次选题征集活动,使一批有实力的地方台和社会机构成为纪录频道长期合作伙伴,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节目样态。为了保证选题方案的科学性,纪录频道将联合国家文物局、文化部非遗司、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部门,对各制作机构申报的选题方案进行专业化遴选,在确定入选选题方案后,由纪录频道出资委托制作并全程监理。

目前,纪录频道正通过体制创新,搭建纪录片生产和营销主体,形成纪录片创意、生产、销售、传播为一体的产业链,并通过纪录片购买、委托制作和联合制作等多种方式,创新纪录片运营模式,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纪录片市场。“纪录频道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高端文化产品的传播平台,更力求成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和行业标准,为中国纪录片产业繁荣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刘文说。

打造对外合作平台

11月12日,央视纪录频道和国际制作机构在成都签署合作备忘录。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英国广播公司(环球)、英国独立电视台环球娱乐公司成为央视纪录频道的国际合作伙伴。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亚洲及福克斯国际频道(亚洲)首席运营总裁简树贤表示,国家地理频道与中央电视台一直有着很深的缘分,双方早在2002年就合作过埃及金字塔探密的现场直播,其后至今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在海外落地的纪录频道英文版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通过这个频道,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更为真实、更为丰富、更为精彩的中国。”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双方将一步深层合作。

与电视剧不同,纪录片更能为海外主流媒体接受。海外传播,树立国家形象和传播中华文化是纪录频道的使命之一。纪录频道英文版节目根据国际观众收视习惯和需求,以“针对性、贴近性、国际化”为节目遴选标准,力求既代表中国主流价值观,又能够取得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目前基本确定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与英国ITV合作的《秘境中国之天坑》、与德国MAT-TV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与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合作《利玛窦》、与韩国KBS合作“中韩建交20年”系列项目、与日本NHK合作“中日建交40年”系列项目。

第8篇: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关键词: 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新闻纪录;影视人类学

拍摄观念的变化是人们不断深入认识影视人类学以及人类学影片的必然结果。我国对拍摄人类学影片的认识可大致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拍摄影片是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我国是最早将影视运用于科研的国家之一,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7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与中国人联合组成的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内蒙古百灵庙一带考察时,曾拍摄过影片。1934年凌纯声等人在云南的河口、金平、大理、腾冲、丽江等地考察边疆民族的社会生活时,使用了照相机、电影摄影机。但由于战乱,影视人类学发展缓慢,曾一度停滞。这种观念在“文革”之后又重新为我国人类学界所重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拍摄影片是为了记录即将消失的人文现象,是形象化的政论。新中国的影视人类学拍摄始于1957年,拍摄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史从中国各民族的具体实践中找出例证来,使历史唯物论得到充分的例证和说明”①。记录和复原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形态成为影片选择题材和确立主题的重点。这一观念和方法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影响至今。

第三个阶段,人类学影片不仅为科学研究服务,还有其他的用途和艺术魅力。改革开放后,人类学、民族学在我国得到恢复和发展,西方影视人类学理论和西方纪录电影理论的引入加速我国在拍摄观念上的变化。同时,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通过电视,人类学影片日益为普通观众熟悉,并逐步形成了与以前不同的艺术特征,影片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雅俗共赏。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科学普及服务,为商业服务等多种目的而拍摄的影片竞相发展。

在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影视人类学的拍摄进入了繁荣时期,影片拍摄风格、形式多样,拍摄观念既继承了前两个阶段的拍摄理论,又有新的突破。这不仅是继承的结果,也是引进吸收国外(影视)人类学理论、影视理论的结果,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纪录体系的逐步瓦解

新闻纪录是我国纪录片生产的一大形式。在新中国拍摄人类学影片时,我国纪录电影创作正在学习前苏联的理论。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一边倒”的政策,中苏友好,两国有着共同政治态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与西方隔绝,看不到西方的纪录电影和相关理论,因此,只能学习前苏联。新闻纪录电影是“形象化的政论”“要渗透共产主义理想,反映苏维埃现实”等前苏联电影理论被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界所接受。

当时的新闻纪录工作者“强调新中国纪录电影的政论作用,认为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工具,是形象化的政论”,“影片的题材开始拓宽,反映内容更为广泛、丰富”“影片的内容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命运相关联,和时代的脉搏相一致,纪录历史前进的步伐,它是时代的目击者,历史的见证。”②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7年开始拍摄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成为新闻纪录电影拓宽题材的表现之一。拍摄者回忆说影片的“拍摄方法也基本上是从电影、特别是纪录电影移植过来的”,“当时国内尚无‘人类学片’的概念,拍摄工作是在摸索中进行的,摄制人员不得不借鉴电影故事片的某些工作程序”③。《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苦聪人》《独龙族》《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等影片无不是“形象化的政论”,反映了这些民族在新社会的新的现实。

国家下达拍摄计划,电影厂及科研单位具体实施,拍摄者主体是国家,个人很少有条件拍摄,因而新闻纪录电影理论也就成为“十七”年时期以及“文革”时期人类学影片的主要拍摄理论,甚至是惟一的理论。

第9篇:中国人同学录范文

2010年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国防生招生计划已由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下达。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国防生招生属于提前录取批次,一些考生及家长对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国防生招生政策还不是很了解,近日总政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希望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所帮助。1.军队院校如何接受报名?答:军队院校报名时间与普通高校报名时间同步进行。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报名方式不同,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种是高考之前填报志愿;第二种是高考结束后、成绩公布前,估分填报志愿;第三种是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具体报名方式,由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确定,并告知考生。2.报考军队院校应怎样填报志愿?答:志愿报考军队院校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须填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提供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表》。填写时注意在“提前单独录取”栏内写清所要报考的军队院校名称和专业。3.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对象是如何确定的?答:参加政治考核、面试、体检对象,由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分别从各军队院校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招生计划数的3至4倍确定。政治考核合格的考生取得面试资格,政治考核和面试均合格者参加体检,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通知有关考生在军队指定的地点参加面试和体检。4.政治考核是如何组织的?答:由考生所在县(市、区)人民武装部会同当地招生部门、考生所在普通中学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调查了解考生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作出政治考核结论。5.面试如何组织以及主要面试哪些内容?答:面试工作由省军区组织,面试工作人员由解放军招生办公室统一选派,与政治考核同步进行,主要考察了解考生的报考动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基本素质。面试结果由面试工作人员现场告知考生。6.如何组织体检和作出体检结论?答:政治考核和面试合格对象,参加省军区组织的体检。体检一般指定部队中心以上医院或者相当的地方医疗机构组织实施,实行主检医生负责制。体检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非指挥专业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指挥专业合格者,非指挥专业也合格;仅非指挥专业合格者,不得录取到指挥专业。7.军队院校以何种方式录取?答:军队院校录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从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合格考生中,按照招生专业计划数的120%投档,军队院校招生办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录取对象。未被军队录取的考生,继续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录取。8. 哪些考生报考军队院校可优先录取?答: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科竞赛获奖者、有文体专长并获得省级以上相应证书者、军队干部子女、烈士子女,可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9.哪些军队院校招收文科考生和女生?答:军队院校以招收理科考生和男生为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军事经济学院等院校招收少量文科考生。一些院校技术类专业招收少量女生。10.有哪些军队院校招收无军籍学员?答:招收无军籍学员的院校只有解放军艺术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4所院校。无军籍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军籍,但享受军队提供的相关待遇,毕业考核合格的办理入伍提干手续并分配到军队单位工作。11.无军籍学员与其他军队院校学员有何不同?答:同军队院校其他学员相比,无军籍学员在招生录取、教学管理、分配等政策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4点:①学员入校时,不办理入伍手续,其户籍管理按照承训院校所在地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户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②考生入校经复查合格后,院校与学员本人须签订《军队院校无军籍学员入学协议书》。③无军籍学员于毕业当年6月份,办理入伍提干手续,入伍时间统一从当年6月30日起算,同时注销户口,家属按有关规定享受军属待遇。八年制医学教育学员于第五学年结束时办理入伍提干手续。④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医疗费用按学校所在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有关政策执行。免交学杂费和住宿费,服装由院校统一组织下拨,学校每年向学生发放10个月共33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寒暑假两个月不发),其他费用自理。12.军队院校是否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答:军队院校在录取工作过程中,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量不足时,可扩大到第二志愿或服从调剂的上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仍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招生院校不得拒录非第一志愿高分考生。录取考生时如院校指挥类专业出现生源不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应积极调剂生源。如重点院校指挥专业通过调剂生源仍然不足,经报解放军招生办公室同意后,可在一类本科最低录取控制线下依据考生分数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投档,但不得低于二类本科录取控制线。各招生院校不得将招生指标调剂到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13.什么是国防生和国防生如何招生?答:国防生是指军队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签订《国防生培养协议》、毕业后任命为部队干部的在校大学生。国防生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另一种是从普通高等学校二、三年级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14.国防生与军队院校学员、普通高等学校其他在校大学生有何区别?答:①国防生与军队院校学员同为军队干部生长补充的重要来源,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军队院校学员“入学即入伍”,拥有军人身份;国防生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期间不办理入伍手续。②国防生与普通高等学校其他在校大学生接受相同的课程学习和专业教育,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国防生还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需要完成规定的军政训练课程,接受所在高校和军队驻校选培办双重管理。15.国防生培养现状如何?答:200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确定建立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现有签约为军队和武警部队培养国防生普通高校117所。2010年除同济大学未安排国防生招生,其他116所签约高校安排招生6850名,招收专业主要为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武器类和军队通用的气象、外语、财会、医疗等专业。16.报考国防生如何填报志愿?答:国防生招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考生应在学校组织填报高考志愿时,对照当年的国防生招生计划,填报招收国防生的普通高校及相关专业。具体报名时间、方法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确定。填报国防生志愿后,如不具备国防生录取条件或因计划限制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他志愿的正常录取。17.国防生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如何组织?答:国防生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工作,由所在省军区组织,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同步进行。政治考核合格的考生,取得面试资格。政治考核和面试均合格者,参加体检。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将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合格考生的有关情况录入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审核录取的主要依据。18.哪些考生报考国防生优先录取? 答:获地区(市)以上的三好学生、学生干部、党员和特长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符合国家规定的保送生条件且志愿从事国防事业、综合素质较高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按照国家招收保送生的办法,经政审、面试和体检合格,可免试保送为国防生。 19.考生被录取为国防生后需办理哪些手续? 答:考生被录取为国防生后,高校将《国防生培养协议书》(一式三份)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学生本人。入学报到时,学生将本人及家长签名(盖章)的协议书递交驻校选培办,高校和驻校选培办组织复审复查。复审复查合格者,经军队有关部门批准后,正式确认国防生资格。20.国防生入学后复审复查如何组织?答:国防生新生入校后,高校和军队驻校选培办将在15天内组织政治复审和身体复查,主要内容是政治思想表现、献身国防事业志向、身体心理状况等。复审复查合格的,由军队驻校选培办报军队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确认国防生资格。复查复审不合格的,如果符合所在高校普通生录取标准,可以转为高校普通生;不符合普通生录取标准的,由高校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21.高考时未被录取为国防生,入学后是否还有机会成为国防生? 答:军队每年除按计划从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招收国防生外,还从签约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国防生。考取签约为军队和武警部队培养人才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国防生选拔,条件符合要求的仍有机会成为国防生。22.对国防生享受奖学金有哪些规定?答: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奖学金由学杂费和生活补助费两部分构成,其中学杂费由军队与高校直接结算,生活补助费由驻校选培办逐月发放给国防生本人。国防奖学金标准根据高校学费不同和市场物价变化适时调整,目前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0元。国防生还可享受所在高校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助学金。23.国防生军政训练如何组织?答:国防生在保证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需要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打牢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掌握相应的军事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作风。军政训练内容包括军政理论教学、日常训练、假期集中训练和见习锻炼。其中,假期集中训练和见习锻炼由军队指定的国防生军政训练基地承训,主要安排在寒假或暑假进行。24.国防生本科毕业能否报考研究生?答:根据教育部、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国防生招生培养目标为指挥干部的,毕业时与军队院校指挥类毕业学员一样,不能直接报考或者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而要到军队工作满一定年限、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后,以部队在职干部身份报考;培养目标为非指挥干部的,毕业时经批准可以报考或者推荐免试攻读招生单位、培养国防生普通高等学校的研究生。其中,被军队院校录取的,按照有关规定直接办理入伍手续。25.国防生毕业时如何分配?答:国防生毕业时经高校和驻校选培办综合考评合格者,按照《国防生培养协议书》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分配岗位和去向按照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原则合理确定,在满足军队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本人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国防生毕业后,主要补充到部队专业技术岗位,少量补充到指挥岗位任职。26.国防生毕业后如何确定职级待遇?答:毕业国防生享受同职级(衔)军队现役干部各项待遇。首次确定职级、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以及住房分配,毕业国防生与同期入军校学习的毕业学员相同。根据军队有关政策规定,本科毕业生定为副连职(或技术13级)、中尉军衔(或文职8级)。毕业国防生的军龄,夏季毕业的从报到当年6月30日起算,春季毕业和实行弹性学制于其他时间毕业的,从到军队报到之日起算。27.国防生毕业后对服役年限有何要求?答:国防生毕业入伍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服役。符合法定条件,经组织批准,可退出现役。(信息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