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护理就业指导论文精选(九篇)

护理就业指导论文

第1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关键词:成人护理学;毕业设计;问题;调查

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但成人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动机、需求及文化层次、认知能力等多元化,使成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本课题对成人护理学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作出了相关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本课题调查的对象:中南大学邵阳医专教学点,南华大学邵阳医专教学点,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不同年级的护理专业成教在校专、本科学生。

(2)调查的方式。本课题采取的调查方式是发放问卷。《成人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所存在的主观问题问卷调查》是由本课题的主要成员设计,同时征求了其他几位历年担任成人护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指导老师意见后完成。主要调查成人护理学专业学生对目前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主观问题。

(3)问卷的回收及统计。本课题共向中南大学邵阳医专教学点,南华大学邵阳医专教学点,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不同年级的护理专业成教在校专、本科学生发放问卷95份,收回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95.8%。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成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源于临床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其中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无从下笔。此次调查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兴趣不高,重视度不够。学生意识不到毕业设计(论文)对其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做毕业设计(论文)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能交差就可以了,写得好坏对自己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对毕业设计(论文)兴趣不高,只有31.9%的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

(2)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有畏惧心理。此次调查56%的学生,是第一次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在学生眼里是不可企及的东西。还没开始写作,心里就已经紧张得难以下笔。

(3)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主要困难。为了了解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要困难,本次调查设计了一个由五个选项组成的选择题,答案可以多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是:25.3%不知怎么选题;45%不知道查阅文献;30%不会收集资料;10%不知道怎么下笔;58%难以将临床中的实践经验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并总结出来。

(4)学生渴望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学方式。从对于老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方面,体现出学生还是渴望得到老师尽心尽力指导的。调查中发现,虽然只有15%的学生选择主动和老师交流、讨论,有60%的学生希望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都能获得老师的指导。说明成人学生还是有提高自己毕业设计(论文)水平的愿望,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也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因此,希望得到老师的全程指导。

(5)实际的成人护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状况。由于课时的限制,成人护理专业学生没有安排系统的论文写作课。只有36.3%的学生了解怎样书写论文,说明成人护理专业学生很少得到论文写作方面的系统指导。

三、结论

此次调查显示急需为成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成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通过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建立和运用,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护理科研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护理学发展的程度,而护理本科生是护理队伍中在科研方面被寄予较高期望的群体[1]。然而,由于科研能力不足、毕业论文撰写障碍、紧张的毕业实习、就业压力以及各种考试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本科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遇到很多问题。同时,由于毕业论文的通过与否直接关系护生能否顺利毕业,导致本科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容易产生焦虑。鉴此,通过调查本科护生撰写毕业论文时的焦虑水平,并了解护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缓解护生焦虑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11月—2011年2月实习后期,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广东药学院2007级四年制本科护生80名为调查对象。其中女64人,男16人;本地实习49人,外地实习31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已选定指导老师并完成了选题及开题答辩工作,实习时间为第6学期和第7学期,护生需要在实习期间实施课题和完成论文,于第8学期参加学院论文答辩,通过者方能毕业。指导老师为学院老师或主管护师以上、具有本科学历的临床老师。 1.2调查工具 1.2.1自制问卷 调查包括护生学习《护理研究》课程的相关情况以及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2.2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2] 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该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进行4级评分,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有时有”,3分“大部分时间有”,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其中有5条反向计分。将20个条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取得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SAS标准分≤50分为正常,51分~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为严重焦虑。 1.3调查方法 向调查对象说明此研究的目的,并向护生保证匿名调查和调查资料严格保密,征得护生同意后,以统一指导语对SAS和自编调查表的填写方法进行指导,以实习点为单位集中发放问卷进行填写,完成后当场检查合格后回收。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率为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SP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本科护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焦虑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护生焦虑标准分为30分~67分(49.9分±7.71分),55.0%的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感到焦虑,其中7.5%的护生感到严重焦虑。 2.2本科护生学习《护理研究》课程的相关情况 65%的护生对《护理研究》的学习兴趣不高或没兴趣,75%的护生该课程成绩为70分~80分,仅18%的护生对《护理研究》的教学评价较好。 2.3本科护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讨论 3.1本科护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焦虑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存在焦虑,且有7.5%的护生存在严重焦虑。可见,焦虑在本科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普遍存在。适度的焦虑有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但长期的、超常的焦虑会损害人的健康。由撰写毕业论文所导致的焦虑,不仅影响着护生撰写的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对护生的学习或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有调查表明,从护理教育者到护理管理者对本科毕业生科研能力的期望值过高,已超过本科毕业生实际拥有的能力[3]。本科护生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训练仍然是高等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难题[4]。因此,是否考虑降低对本科护生论文撰写能力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培养护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上,是每个护理教育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3.2本科护生学习《护理研究》课程的相关情况 本调查中大多数护生对《护理研究》兴趣不高,成绩一般处于中等水平,对教学的评价不高。本院该课程在第4学期开设,为4学分,包括了医学信息检索及医学统计分析的内容。《护理研究》是本科生了解认识护理科研的基础[5],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护生的科研能力。在学习《护理研究》时护生可能没有意识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思想上不够重视。若护生对该课程兴趣不高,没有掌握护理科研知识,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会产生畏难情绪,易出现焦虑。因此,教师应通过教育使护生充分认识到初步的护理科研能力是本科护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同时改变以往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法,给护生创造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以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使护生对科研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3.3本科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护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忙于临床实习而无暇撰写论文,毕业前临床实习对护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由于实习生活与理论学习期间的校园生活截然不同,护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临床实习生活,因而护生会觉得没有精力顾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其次,实习期间参考资料不足也是护生遇到的主要难题,参考资料是撰写论文的基础,实习医院很少有可供护生利用的资源,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而论文的反复修改会打消护生撰写的积极性。再者,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调查对象人数不足及其合作程度低阻碍了护理科研活动的进行,给毕业论文的撰写带来困难,影响护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进度以及撰写的积极性。上述问题均会导致护生论文撰写障碍,影响护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使其出现焦虑。另外,由于就业压力大,护生需要抽出时间忙于找工作,导致无法集中精力撰写毕业论文。除了实习期间的出科考核,也有部分护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考研。护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撰写论文的时间大大减少,毕业论文撰写的紧迫感导致护生容易产生焦虑。#p#分页标题#e# 撰写毕业论文使多数本科护生产生焦虑,出现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部门及护理教育工作者应从学校实际出发,指导护生合理安排找工作、实习、考试和论文的撰写等,在护理科研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6],激发护生学习科研相关知识的兴趣,促使护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缓解护生的焦虑。

第3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1.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1 考生选题困难,撰写的护理综述类文章多,内容缺乏新颖性

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见护理综述论文32篇占总课题的64%,仅有3人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护理文献综述是护理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写成的文章。大多数考生选题不新颖,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如论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等,严格地讲,综述不应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

1.2 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 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时间投入较少,在论文写作上表现出严重的任务观念,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评阅分析所见,有些论文资料有抄袭现象,有的在设计实验时不设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统计分析时多数使用算术平均数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网络论文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抄袭是科学研宄的大忌,既不能锻炼能力,还违背科学道德。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数据要准确并经过统计处理;统计图表要简单、恰当。如“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抄袭或剽窃。

2.对策

2.1 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我国护理科研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科研理论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阻碍护理科研发展的主要障碍。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护理研宄、管理等能力,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护理研宄、统计学等课程,但从几年的“护理研宄”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结果得知: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信息素质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困难。因此,应对护理研宄课程进行改革,围绕护理研宄与论文写作的主题设计综合课程框架,拟定实用性强的内容,增加文献检索实习课,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及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教师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前举办护理最新研宄进展和发展方向及论文撰写讲座,帮助考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

2.2 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对学生的科研知识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质量。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讲清开题报告的模式,请指导教师及专家帮助考生判断所研宄的选题有无价值,研宄方法是否得当,论证逻辑有无缺陷。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宄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宄(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作出相应调整,提早布置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学生可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设计、实验研宄及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3 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我国护理本科自考生的论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论题方向将论文分组,分配给相关评审教师评价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务重,答辩时间紧迫,评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能及时纠正,仍然按照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设计开展研宄或写作,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在导师的聘用上,可以聘请青年教师和优秀硕士、博士担当护理自考生导师,或是在院校之间相互聘用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学院可定期检查导师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学生在面对导师很少指导或没有指导的情况时,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建立“导师制”,可对考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宄、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省内地区院校间协作,还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护理科研协作性不够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护理科研协作提供可能。

2.4 加强考生管理和毕业论文的学风建设,杜绝抄袭行为

第4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关键词:护理本科;临床教学方法;探讨

护理本科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护理人才为目标。临床实习是护理本科教育的最后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动手能力的第一步。因此,护理本科临床教学工作就尤为重要,对护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提高护理本科临床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临床教学方法的规范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和2011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48人。

1.2方法 从以下几方面规范:

1.2.1教学管理模式 实行四级管理,即在主管院长领导下的科教科-科室护士长--科室教学组长--科室带教老师逐级管理、负责的管理模式。此方法,一方面加强了对临床教学工作的督查,另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有效的上传下达,保证了护生的学习、工作顺利。

1.2.2临床带教模式 由科室高资历、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理人员带教,传授本科室的理论知识、临床各项操作技术、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达到三个层次要求:

1.2.2.1基础实践层次 "三基"、"三严"为基本要求,以培养护生热爱护理专业、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为主。

1.2.2.2专业综合实践层次 以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科研能力为主。

1.2.2.3社会实践层次 以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为主。

1.2.3 临床实习方式

1.2.3.1实习方法 根据实习分组在临床各科室进行轮转,每个科室2~4w,实行"一带一"的带教方式,期间必须参加科室小讲课、护理查房、科研论文、全院业务讲课等,出科前进行科室的理论、操作考试,分数计入实习手册,带教老师填写实习鉴定及有关记录。

1.2.3.2实习结束时,由院领导及护理专家组成的考核组对本届护理本科生进行严格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择优录取优秀学生留本院或推荐在其他医院工作。

1.2.4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学科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不但具有普通教学能力的共性,更有着自身学科教学能力的特殊性,是影响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临床实习期间,学生是通过观察老师的工作行为,最初理解和建立对护理工作的概念 。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带教老师必须进行严格筛选,每年1次,时间2w。从工作年限、学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沟通组织能力、教学经验、科研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综合考评,选出优秀的带教老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带教质量。

1.2.5护生岗前规范化培训 护理本科生普遍认为自己从事护理职业"大材小用",专业思想不牢固,因此,就必须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时间是2w。培训内容:

1.2.5.1素质教育 进行职业形象、职业道德、护士职业礼仪和行为规范、人文科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宣扬"南丁格尔"精神,使护生明确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并在工作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1.2.5.2业务技术 医院简介、相关的规章制度、院感知识、围手术期的护理、危重患者的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等,为护生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1.2.6护生就业指导 随着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护理人才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新护士时,要求其具备的条件就更高,因此,护生就业指导是很重要的,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指导和服务,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2.6.1护理本科生就业前培训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心理素质、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1.2.6.2指导护生上岗证考试:提高专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1.2.6.3建立信息网站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以提高就业推荐的准确性。

1.2.6.4定期与各大医院沟通:了解进人情况,为护生收集就业信息,联系就业渠道,推荐就业岗位。

1.2.6.5组织召开就业招聘会、报告会、护理人才交流会:为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创造"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公平竞争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结果

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本科护生实习效果。随访,48名实习生毕业后,47人在全国各三甲医院就业,1人在二甲医院护理部直接任职,使护理本科生在三甲医院就业率达97.9%,就业率是100%。

3结论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临床护理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的护理人才的质量[2]。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对培养适合当今护理模式和时展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起到关键的作用[3]。只有规范临床带教模式与方法,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指导和服务,才能使本科护生达到学以致用,成为适应新世纪发展所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颖丽,谭坚玲.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观与教学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08:52.

第5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关键词:图示理论 框架语义理论 护理英语 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09-02

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护士短缺,护士出国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国内各大医学院校纷纷开设涉外护理专业。随着这一专业的开发和建设,护理英语的教学研究已成为当前护理界的一大热门课题。但我国护理教育在护理理念、学制、临床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护理院校毕业生很难直接与国际接轨。当前护理英语教学必须进行从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到教材编写等全方位的改革。在这种时代需求的背景下,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运用图式和框架语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护理英语教材编写,以期能编写一本满足时代和学生需求的“好”教材,从而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外语技能和国际化水平。

1 护理英语教材现状分析

随着涉外护理专业的开发建设,护理英语教材种类版本繁多。大多数学校直接选用上市教材或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编写教材。但目前国内的护理英语教材,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进行编写,没有把握护理全球化的趋势,几乎没有一本教材能够涵盖国际护理理念和临床护理技能。护理英语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时运用的语言,护生应具备与医生、病人及家属交流的技能;能用英语制定护理计划,书写护理记录的能力。现有的市面教材大多存在的问题是:内容陈旧,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内容设置无层次,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学生学完护理英语后不能达到涉外护理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具备国际护理的能力,更不能直接与国际接轨。

2 护理英语教材编写应体现的特色

2.1 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

普通英语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即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特点是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整个语言学习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打好语言基础。而专业英语则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通过英语背景知识的学习来提高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体现了学习英语的工具性。“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给合起来,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或者说与另一个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起来”。

2.2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结合

我国的英语教育长期以来坚持人文素质的本质,但一味地强调教材编写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就会忽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求,使外语教学脱离实际,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现实世界的需要,更谈不上直接与世界接轨。其实素质教育本身就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两个方面。护理英语教材就可在这方面做出尝试,选材时尽可能做到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结合起来。

2.3 应试技巧和学术能力相结合

英语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满足继续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具体到护士岗位,护士应具备与医生、病人及家属交流的技能;能用英语制定护理计划,书写护理记录的能力。这就要培养学生英语学术能力,而非一般的应试能力和技巧。听力的材料,阅读的文章,学习的课文,无论在长度还是难度上都不要人为地加以控制,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到实际交流中的真实语料、语篇。在编写教材,设计练习时也应尽可能接近实际真实的任务。“实践证明:教材过易有时要比过难更可怕。它引发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懈怠,面且是学习资源的浪费”。

3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护理英语教材编写

下面,我们就基于认知语言学,运用图式和框架语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护理英语教材听说和读写部分的编写,以期编写出一本能满足时代和学生需求的“好”教材。

3.1 图示理论视角下的听说部分教材编写

(1)图示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首先提出“图式”概念:“图式指过去的反应或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具有主动加工的特点,能够积极把新信息同图式表征的旧知识加以联系”。根据图式理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人脑中的背景知识或知识结构。大脑中的背景知识或知识结构,即现存图式在输入信息的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大脑接收到新信息时,信息并不能被马上理解,而要先设法找到大脑中的现存图式。如果新输入信息与大脑中的现存图式相匹配,理解就可以顺利进行。但若大脑中没有与输入信息相匹配的图式时,理解就会遇到障碍,不能顺利进行。大脑在不断接受新信息输入的同时也会不断建立、修正并补充其现存图式,形成图式群,即在大脑中形成―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

(2) 图示理论对听说内容编写的启示。

在图示理论的指导下,护理英语教材中听说部分的编写,要能使学生具备在临床工作中与医生、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英语沟通的能力。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通过听或是观看护理工作情境的对话,操练各种护理情境的句型,模拟实际护理的对话练习等完成听说学习。认知心理学家一般把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学生具有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Carrel认为:“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要想激活有关图式,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现有的护理英语教材大多内容设置没有层次,对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因此,护理英语在教材编写上首先应关注语言材的“难度系数”对进行合理地编排。内容图式指的是内容范畴,是学生头脑中的主题背景及知识结构。“熟悉话题并拥有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比掌握词汇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护理英语教材听说部分的编写必须保证主题内容的丰富。护理知识的范围可以包括人院与出院,生命体征,药物与过敏试验,重症护理,临终病人护理等。要满足学生丰富和完善其大脑内容图式的需要,教材编写“课文的题材越丰富,学生学习的兴趣越大。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也就越全面”。除具备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要理解大脑中的输入信息还必须依赖形式图式。丰富和完善大脑中的形式图式,学生就可以对新输入信息的组织安排进行预测,提高文本信息的吸收和同化速度。因此,听说部分在编写选材时要特别关注各种常见的听说形式图式,并对其进行有机的编排。根据图式理论编写的护理英语教材,学生学会运用大脑中激活的相关图式对文本不断进行预测,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水平。

3.2 框架语义基础上的读写内容编写

(1)框架语义理论。

Charles Fillmore是框架及框架语义学研究领域的核心代表人物。框架是“具体的、统一的知识结构或经验的协调一致的图式化”。Fillmore认为要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必须要有一个概念结构,它为词在语言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背景和动因。框架是一个概念体系,其中的概念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要理解这一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深刻理解整个概念体系,介绍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激活所有其它概念。用框架语义的方法进行意义描写和句式分析会涉及到原型(prototype)和视角(perspective)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原型概念在理解范畴、语境和背景这些概念时很重要。Fillmore认为,意义所依靠的框架或背景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他将这种背景称为“原型”。“视角”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如例(1,2):

Tom bought an old book from Mary for ten pounds.

Mary sold an old book to Tom for ten pounds.

这两个例句从不同视角描述了同一个交易过程。例(1)从买者的角度来看交易,例(2)从卖者的角度来看交易。语义与场景相联系,场景经过语言使用者的视角进入语言并与语义发生联系。框架语义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对外语教学及英语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意义。

(2)框架语义理论对读写内容编写的启示。

护理英语教材中读写部分的编写要关注提高学生阅读英文的原版教材和医学类论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书写入院记录,出院记录,护理记录,转诊记录的能力。阅读和写作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应部分教材的编写更是要注意体现出护理英语教材的特色。Fillmore认为,“语义理解必须以人的经验、信念和行为为背景的概念系统为参照,概念系统是理解词义的前提条件。”对于一个熟悉的概念,学生的大脑中就会拥有大量的相关背景知识,这些知识由不同的知识框架构成。在读写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学理论水平,利用框架语义理论,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框架意识,进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写作的综合能力。在护理英语读写部分的编写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框架语义理念,让学生学会用框架的方法来分析词之间,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甚至是句群之间的关系并逐渐习得相应结构。教材编写可以考虑分为课前预习、课上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都可以应用框架知识。把教师即将要精讲的阅读或写作部分所涉及的框架设计为作业,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当然,自主学习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查词典,网络检索或小组合作讨论。课上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框架及框架中的相关元素,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并建构出新的语言知识。由此看来,框架语义理论的相关知识可以贯穿应用到整个读写部分的教材编写过程中。

4 结语

护理英语教材的编写应满足当今护理全球化的社会需要,也应遵循语言教学的内部规律。护理英语教材的改革应体现出其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结合;应试技巧和学术能力相结合这三大特色。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指导编写的护理英语教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解决传统应试教育下护理专业领域内“哑巴”英语的现象,提高了护理专业人才的外语技能和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Bartlett, F.C. 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e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Press,1932: 201.

[2] Carrel, P. L.J. C. Eisterhold.Schema Theory and ES Reading Pedagogy[C]// Patricia L.Carrell, Joanne Devine, David. E. Eskey.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2006:203.

[3] Fillmore.C.J.Frame semantics[C]//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Seoul:Hanshin Publishing Co,1982:111―137.

[4] Fillmore,Charles.1985a.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 Quaderni di Semantica,1985,6(2): 222-254.

[5] Johnson. 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Building Background Knowledge[J].TESOL Quarterly,1982(16):503-516.

[6] 蔡基刚.浅谈2l世纪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有关选材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7(1):28-32.

第6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关键词:实习生;护理专业;心理辅导;对策研究 护理专业学生参加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融合书包理论为技能的必经过程,这是临床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很特殊的一个时期,学生第一次走出校门,必然面临实习时出现差错事故、语言不通、病人死亡、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病人及家属需要等各种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做好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对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一、护理专业实习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 学习生活环境变迁带来的焦虑心理。参加实习意味着学生独立走入社会第一步,实习医院对他们而言是个陌生的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她们虽然有医院的带教老师的指导,但如打针、值夜班、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等大量的工作要自己去完成,甚至要独当一面,这种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迁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焦虑感,甚至有的学生会无所适从。

2. 实习工作带来的畏惧紧张和自信心不足心理。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是护理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相对较少,但是理论与实际操作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护士对患者做的每项护理都包含着一种可能存在的伤害,操作得当,对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促进作用,反之不但不能给病人减轻病痛,甚至会带来伤害。因此这个时候,作为护理专业的实习生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很多学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足,从而容易产生紧张、畏惧心理,也害怕护理技能操作失误而受到带教老师的批评,更害怕操作不熟练引起患者的不满。

3. 实习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带来彷徨感。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但在医院实习过程中他们就要面对实习的同学、带教老师、值班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等多方面的人际关系,而且这些人的性格、文化层次、社会地位都不相同,在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时候,很多实习学生内心都有彷徨感,甚至想逃离眼前的实习单位环境。

4. 就业方面带来的困惑感。目前社会就业大环境形势整体比较严峻,特别是就业存在的文凭歧视现象,对于只有大专甚至是中专文凭的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同时,他们通过在医院实习,亲身体会到从业环境不是很好,护士地位不高,却干最脏、最累的活,还有是医患关系方面的压力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今后的就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困惑。

5.语言等其他因素带来的无助感。语言障碍是外地实习护生常见的压力源。语言障碍会导致护患沟通、师生沟通的障碍,这让他们觉得很无助。同时一些实习护生由于本身的医学知识、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在医院亲眼目睹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目睹病人的死亡和痛苦面容时,内心会觉得无助,甚至恐惧。

二、加强实习护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对策

1. 用疏导法正确引导学生客观看待问题。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针对大部分的护生,我们要教育他们并使之明白实习期间碰到问题、难题是必然的,这也是正常的。如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的心理问题,一些学生实习期间害怕动手操作,极端的就干脆放弃动手操作,这是不能达到实习的目的,永远也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

2. 加强实习前的指导,扎实开展好实习前的培训。一是要加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使学生顺利进入实习生角色。在实习前,我们要对重要的操作技能实行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考核,如对静脉穿刺、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等实习内容要加强训练,同时要及时点评,以加强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使学生顺利进入实习生角色。二是要通过举办实习专题讲座,坚定学生信心。在学生实习之前,我校每年都请有经验的老师讲解护生在实习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如聘请中心人民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到学院来举办讲座,详细介绍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环境、规章制度、医疗设施、各科护理特点等,讲解同学们到实习单位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还请了实习结束即将毕业的学生做现身说法,打消实习前的顾虑,坚定护生完成实习任务的信心。

3. 结合实际召开座谈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如实习护生的心理问题较集中,我们可以分别召开带教老师及护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对症下药。学校层面要和医院加强沟通,要求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态度是友好、接纳,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尽量合理排班及安排工作。同时也要为护生创造畅所欲言的场所,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

4. 教育引导实习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加强院校沟通交流,鼓励实习护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医院的文体活动,体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激发进取精神,缓解心理压力。要求医院加强做好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这项工作。

5. 加强实习前护生心理辅导的针对性。近年来,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的增多,加上媒体对医护人员遭受人身攻击以及职业损伤案例的报道和渲染,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岗位充满了恐惧感。这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如加强正面教育,养成学生健康心理习惯,立足实际开展好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耐挫能力,再者要密切师生关系,加强情感疏导。此外,要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帮助外地实习护生尽快克服语言障碍,增进师生关系、护患关系等。

6. 加强就业心理辅导。立足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现有的就业心理进行全面剖析及定位,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讲解就业应试内容、程序、技巧及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等,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走向成功。也可以开设就业形势指导课,请知名人士做专题讲座等,缓解学生就业的焦虑心理。组织毕业的学生现身说法,激励学生”学必有所用”的就业信念。

参考文献:

[1]罗仕蓉.护理职业能力教育对护理实习生职业兴趣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14

第7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一、“3.5+1+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简称五年制高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五年制高职因具有五年教学计划统一安排的灵活优势,可以科学地统筹安排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既兼顾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又可按学年分目标、分阶段安排好实践教学活动,所以临床普遍反映五年制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具有明显优势,但同时也提出了卫生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3+1”、“4+1”人才培养模式将实习放在最后1年存在的弊端,学生常常因在实习期间忙于找工作及应付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等严重影响了实习的效果,不利于医院的规范管理。为了能充分发挥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有优势,较好的衔接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遵循人的认知过程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认知规律,我校探索了“3.5+1+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3.5+1+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

“3.5+1+0.5”人才培养模式是将5年的护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做合一”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见图1)。第一阶段:“3.5年”为在学校和医院学习公共课程、专业课程,进行仿真实验实训和临床见习。公共课程包括德育、体育与健康、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学基础、人际沟通等课程,共计1602学时。既达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又保证了所学知识的基础性、发展性;同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相匹配,在专业情景中学习文化课程,在文化课程中渗透专业思想,使文化课程的学习更具有专业针对性、实用性。专业课程包括护理学入门、人体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病因病理学、护理药物学、护理伦理、营养与膳食、卫生保健、中医护理、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危急症护理、护理实践实训,共计1766学时。与“4+1”模式不同的是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提前,如护理学入门、人体结构与功能均放在了第一学期,并且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即邀请临床一线专家讲述个人专业成长历程、发放毕业生成才典型手册、参观护理仿真实训室,让学生尽早了解专业、思考专业,稳定专业思想;与医院合作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组织学生的暑期临床实践活动。第二阶段:“1年”到医院跟岗实习,完成知识内化,理论联系实践,巩固技能训练成果,培养临床护理思维,提高临床护理核心能力。学校在这阶段加强校院合作,形成精细“一二三四五六”管理模式。即:①编制一本《毕业实习手册》,涵盖实纲、规章制度、安全防护、心理调适等四项内容,指导学生规范、文明、安全、快乐实习。②撰写两类文章:实习日志和毕业论文。③强化三个稳定: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稳定的合作教育管理组织;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④强化四点要素:优布点(择优选择实习点);严进点(实习前理论技能考核达标方可进点实习);勤查点(2周1次网络询查,2月1次辅导员进点巡查,1个季度1次教务牵头专项检查,每年一次校长带队综合检查);高指点(选派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指导)。⑤实施五项考核:实习前理论技能考核;实习出科考核;实习期间四次模考;综合技能巡回抽考;实习结束时的综合考核。⑥开展六个合作:校院合作制订实纲,合作带教,合作管理及考核,合作评选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及优秀实习生,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合作指导就业、创业。第三阶段:“0.5年”为学生返回学校,完成护理管理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计84学时。同时,根据个人情况查漏补缺、强化专项,做好就业前知识、能力的针对性补充,计255学时。如根据就业意向设置专科护理模块进行专项技能或技术培训;根据执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模块进行相关课程的选修;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开展护理前沿知识的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3.5+1+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一)紧贴岗位,稳定专业思想

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学校抓住时机尽早在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中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开展主题班会、护士礼仪展示、个人才艺表演、护理专家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学校-家庭-行业“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体系,学校、家长、医院尽早磨合、形成合力,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稳定学生专业思想。使其能够准确合理的定位工作岗位,乐意服务在基层医院第一线,工作安心、踏实、吃苦耐劳,满足基层卫生服务市场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紧贴临床,凸显实践特色

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紧贴临床,学校每年深入市场广泛调研论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出发,不断修订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充足的理论课时数条件下,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数(见表1)。建立由实验、实训、临床见习、技能训练、社会调查、跟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创建校院合作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开放四大实训中心,创造条件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见习和实训环节,加大学生独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目前,大多数高职护理专业都实行“4+1”、“2+1”人才培养模式,新老实习生交替均在6~7月份,老实习生撤回学校,新实习生尚未适应,又正值医院工作繁忙之际,病人多、人手紧,给医院工作增加了很大压力。而“3.5+1+0.5”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高职护理实习生是在每年的1~2月份进点实习,与其他院校护生错开进实习点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院带教压力,同时与医院一年的工作周期重合。因此,“3.5+1+0.5”人才培养模式的护生实习受到医院欢迎,实习生也可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紧贴专业,提升学习效果

“3.5+1+0.5”人才培养模式破除了以医疗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整体护理为标准新型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即按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和健康需要来组织课程,建立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同时,根据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性统筹合理安排课程的授课时间,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保证学习效果。如人体生理学授课时间安排在人体解剖学之后,药物学授课时间安排在病因病理之后。为了能尽早让学生明确专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在课程设置上不仅专业课程与临床“无缝”对接,文化课程的学习也注意与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相联系,让学生学到能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理论知识,删除一些过深的、不必要的纯理论,增加与专业岗位需求有关的心理学、礼仪、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5+1+0.5”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阶段学生在校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经过第二阶段的实习,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切身体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实习返校后的“0.5年”,学生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查漏补缺,而且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后,学习更能抓住重点,学习效率更高。

第8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关键词:需要理论;班级管理;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1],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及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缺失需要与成人需要的关系,这种思想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正值社会转型时期,中职护生有着起点低,差异大的特点,很多护生表现为心理脆弱,学习缺少动力,组织纪律性缺失。班主任既是教育的实践者,又是护生心理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班级管理不能停留在对学生的表面说服教育上,而必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护生的需要,应用需要理论解决护生的问题,促进护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应用需要理论的目的

1.1识别护生未满足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内部就会处于焦虑状态,这种焦虑激发其产生行为动机,导致某种行为的形成[2]。班主任通过护生的言行举止,识别她们存在和潜在的未满足的需要,为解决护生的问题提供依据。

1.2认识和理解护生的行为和情感

处于青春期的护生情感丰富而敏感,一方面注重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追求新潮宁可失去自我。往往有浮躁的心态,与纪律制度唱反调的表现。如:奇装异服,暴炸式发型;月经前情绪化、和同学闹小别扭等都属于生理需要;月经期表现焦虑、不安心上课,是安全需要;基础低,接受能力差,在学习时常常寡言少语,是尊重的需要。通过正确认识护生的需要,才能理解护生因需要而表现出的行为和情感。

1.3重视护生的需要

目前中职学校中班级管理大多采用“量化”管理办法。在管理中有“重事不重人”,“重量不重质”的现象,只关心班级的量化指标和注重量化检查的结果,而对护生在完成量化活动中的心态和思维关心不够。作为班主任要应用需要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行班级管理,为护生服务,重视和解决护生的问题。

1.4有利于班级管理

中职护生存在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在需要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护生进行各层次需要的认识及识别未满足需要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满足她们的需要。需要满足了,就能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她们的潜能,促进护生自觉遵守纪律,积极配合和参与班级各项管理活动,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

2、需要理论的应用

2.1关心爱护,满足护生的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指机体为维持生命、生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中职护生大多是女生,处于青春期,虚荣心强,追求苗条身材和衣着打扮,加之多数护生来源于农村,家庭困难,有些护生省吃不俭用。由于饮食不平衡,常在月经期、操作课、体育课时发生晕倒。因此,班主任要主动关心护生的生活情况,正确引导和教育护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护生积极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护生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

2.2营造氛围,确保护生的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安全,中职护生是住校生,吃住都要自我管理,对社会认识能力还不够成熟,在自我稳定感和社会安全感方面可能出现危机,担心自己患病没人照顾,实习不能胜任工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因此,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为护生营造一个住宿安全、气氛和谐的学习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专题如性安全教育、就业应聘教育,坚持经常性日常安全教育如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和上网安全等。对夜不归宿、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和处理。护生有了安全感,就能安心学习,专心为班集体工作。

2.3创造条件,满足护生的爱及归属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希望获得友谊、信任,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职护生善于交往,交往的对象广泛,不但是家人、老师和同学,对校外社会也在广泛的交往和接触中,对同龄异性的兴趣和追求也较明显。因此,班主任如何教导护生处理好与班主任、老师的关系、护生群体的关系以及与异性的关系。虽然班主任及课任老师与护生之间存在文化观念的错位,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隔阂,但由于家人不在身边,护生仍然渴望得到班主任和老师的关怀来弥补其归属的爱。另外,护生人际关系是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另一主要构成要素,护生对同伴的信任及依赖甚至胜过家长和老师。因此,班主任要为护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尽量以平等协商者的身份与护生交往。对护生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引导护生有序竞争、通力合作、建立和谐共处、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培养她们良好的集体归属感。

2.4尊重、赏识,满足护生的尊重需要

马斯洛说“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一种自信的感情,觉得自己在这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从而大大提高积极性”。中职护生独立意识发展很快,自尊心强,但由于入学基础差,自己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和强烈的自尊心理交融一起,使她们会有内心冲突和过激行为的表现。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以及所制订的每一项班规都要考虑护生的自尊心,尊重其正确的意见,鼓励其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自尊、尊重他人和受人尊重的观念,创造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2.5适当引导,满足护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包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成为有成就的人物。马斯洛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3]中职护生在三年中需要从“自然人”过渡为“社会人”,从学生过渡为“职业人”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班主任应引领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护生明白自我实现的正确意义和基础方式,充分调动每一位护生的积极性和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水平。

3、结论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充分认识护生的需要,制订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有目的地满足护生的需要,保证和促进了护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培养护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李红、文萍等.教育心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19

第9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关键词:骨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1优质护理内涵

"优质护理"是指在骨科护理服务的全部链条中,就软件方面而言,所有医护人员应该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就业务环节而言,应该加强基础性护理服务,同时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以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在此内涵中,"以患者为中心"是指所有医护人员应该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同时围绕患者所需,严格控制医疗成本,切实简化治疗服务流程。"优质护理"除了上述患者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外,新时期的优质护理服务还要充分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要,用充分的优质护理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主管满意程度。

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实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这给骨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骨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方法

2.1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 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讨论,提高认识,激发工作热情,统一思想。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逐步改善护理服务,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如在调查中某院开展责任护士"五心六声六要"特色服务,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对比如表1所示(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

2.2拓宽骨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可以通过派遣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开展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等等方式鼓励骨科护士学习优质护理理论及提高护理实践水平的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拓宽骨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由于骨科患者情况特殊,进行康复训练难度较大,这更需要骨科护士为患者详细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且督促患者及时、定时进行康复训练。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和学习某些专科医院提供的健康教育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床旁个性化指导,同时根据病情和恢复情况辅之以功能锻炼计划,协助患者进行患肢各肌肉关节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加快患者康复。

2.3建立护理责任制 在骨科护理中考虑到该种护理服务的特殊性,应该建立以护士长为主导的护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同时应该在综合考虑各个护理科室的职责轻重、工作量大小和专业技术的要求等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富有弹性的护士队伍配备和调剂制度,严格杜绝目前普遍存在的医疗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强对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要以为护士只是辅助人员,可有可无,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是和患者接触最多也了解最多的人,对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心理状态,甚至家庭状况等等有更为全面和实际的了解,所以护士应该是患者和主治医生之间信息的传递着,而且护士也应该为患者提供主治医生之外较为专业的狐狸和健康指导。鉴于此,必须加大对骨科护士队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骨科类医院医疗服务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2.3.1专业照顾 根据患者自理能力提供帮助,促进患者尽快恢复,之外提供心理支撑。

2.3.2协助治疗 执行医嘱并协助主治医生执行患者的诊疗计划,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进行及时观察,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2.3.3健康指导 给患者提供的健康指导包括教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和并发症,饮食指导和康复指导等等。

2.3.4沟通协调 与主治医生、辅助检查等专业人员联络沟通,讨论有关患者的治疗、护理等问题。对于患者,护理应该是24h持续的不间断的服务,护士是联络与患者有关的一切医疗活动的协调者。

2.4改善医院配套设施 完善的医疗设备是医院提供救死扶伤所必须的,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脏起搏器、B超、X光机、CT机、核磁共振机、动态心电图机、纤维支气管镜、纤维胃镜、血球计数仪、电解质分析仪、尿十项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电子阴道镜、氦氖激光仪、颈椎康复牵引仪、电针机、医用推车5辆,30张病床等设备。

3结论

护理质量是保证医疗安全的根本,只有不断的改进护理流程、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服务,才能把我们的"六心"服务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使我们的患者感受到我们在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明白我们优质服务的目的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