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产业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

第1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yj198273”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2020年第三季度特色产业和核心业务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镇2020年第三季度特色产业和核心业务工作总结

1.强化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成效,规范提升竹片初加工厂4家,进一步完善营业执照、环保备案等相关手续,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经营,为周边群众提供销售渠道,不断增加群众收入。

2.大力推广本地优质特色竹品种,在洪江村等村新栽种苦竹1000亩。

3.开展竹林火灾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提高竹林防火安全,同时保障竹林健康生长。目前,综合防治面积累计达到5000亩。

4.打通竹林提质增效最后一公里,打造竹区生产道路10公里,其中洪江村6.7公里、赵河村3.3公里。

第2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恩施州特色农业现状

    (一)恩施州农业的基本情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恩施州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农业一业独大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农业的根本地位并未削弱,形成了较为稳固的“330产业结构”(如图1)。换句话说,在“330产业结构”中,各产业构成比例还会有变动,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二、三产业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至少从当前来看,三足鼎立的格局,只要一足不稳,整个结构就将松动。更何况我们在经济统计时往往把基于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业统计在第二产业中,由此也不难看出,农业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的完全退出,而是农业向高级化迈进的结果,在第二产业中,农业的要素贡献是居于突出地位的。据统计,2011年,恩施州全州生产总值4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2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17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增加值110.85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66.77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构成由2010年的30.7∶28.7∶40.6调整为28.3∶31.8∶39.9,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恩施州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3.19亿元,比2010年增长5.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50.9万亩,比上年增加8.3万亩,增长1.3%;粮食总产量153.15万吨,比上年增加2.7万吨,增产1.8%。油料种植面积92.85万亩,比上年增长1.3%;油料总产量8.94万吨,增产6.6%。烟叶种植面积65.91万亩,总产量9.32万吨,增产9.1%;茶叶总产量5.29万吨,增产14.8%。全年造林面积2.76万公顷,全年林业产值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5%。全年生猪出栏456.97万头,比上年增加16.3万头,增长3.7%;年末生猪存栏421.3万头,增长2.4%。全年畜禽肉产量43.83万吨,增长5.2%。全年畜牧业产值7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2011年末耕地总资源470.97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3.70亿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7.82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4.07万千瓦。①农业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及营销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很多,可以说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但我们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恩施州农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发展势头,新的产业增长点开始显现,“双叶双业”(烟叶、茶叶、林业、畜牧业)增长强劲,农业比较优势得以展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二)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或者说是在寻找农业比较优势方面,恩施州经历了一个漫长和波动的过程,最终确定烟叶、茶叶、蔬菜、药材、水果、魔芋、生猪7个产业为特色农业(表略)。除生猪养殖外,六大产业种植面积已达521.09万亩,而同年末耕地总资源470.97万亩,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已超耕地总面积。①特别是蔬菜和药材近年发展很快,种植面积达299.01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高达57%,可见其重要程度。恩施市的情况与此类似,发展的重点也是一样的,从全州范围而言,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恩施走在了全州的前列,除蔬菜和生猪外,其他各项均超全州平均水平。②由此可见,特色农业的地位在恩施州已得到巩固和加强,特色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了大幅度提高,规模优势开始显现,后续发展的动力较为强劲。

    恩施州特色农业面临的困境

    恩施州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我们的发展目标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对特色的把握与挖掘不够,定位不明确。作为一个地区而言,在农业方面我们有什么特色,什么才是我们的特色?这是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恩施州农业资源丰富,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明显,似乎什么都是特色,对特色的筛选也是一波三折。我们应该清楚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固然是特色,但离开了规模和市场就失去了特色的价值。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对特色的把握、挖掘和定位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家底把握不清,对特色资源及市场状况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二是特色农业的选择,特别是主导性特色农业的选择上还存在强烈的“领导人偏好”,特色农业的变动过于频繁,不少产业刚起步便刹车,既没有形成传统,也没有扩大规模,很多时候反而是伤农的;三是部分特色农业的选择与社会需求产生矛盾,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如烟叶的大面积种植既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也面临政策的强力打压。四是部分特色农业与市场的对接不紧密,受深加工能力限制,产品尚处于原料供给阶段,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大做强,如药材、魔芋等。因此,弄清楚特色是什么且准确定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二)特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业链不完整,缺少规模,市场份额不大。恩施州特色农业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没有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纵向、横向一体化整合,生产能力分散,产前、前中、产后的服务与管理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集群生产能力,致使遍地开花的同一种特色产业没有规模效应,市场半径普遍较小。在我们调研时发现,不少特色农产品仅在区内供应,且数量有限。没有市场牵引的产业是不可能有规模上的提升和效益上的保证的。(三)产业区域分散,品质差异较大,没有形成名牌和品牌。由于行政分割和区域分割的特征明显,加之没有形成全州范围内的园区发展模式,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还是空白,同一产业在全州布局分散,大小企业星罗棋布,生产水平差异巨大,从原料到加工到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网络,质量控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没有形成全区域的公共品牌,仅有的几个“名牌”也在众企业的围攻之下难以自保,形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在此,我们以茶叶为例加以说明。茶叶既是恩施州的传统产业,也是恩施州的特色产业。尽管发展历史悠久,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摆脱“千家万户种茶,小规模作坊式加工,无品牌蛇皮袋卖茶”的景象。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州内仅有的几个茶叶专业协会和合作社也是规模很小,吸纳的茶农数量少,与企业在利益上联系不紧密,仅处于专业合作组织的起步阶段,根本不能起到品牌载体的作用。州内几家稍大一点的加工销售企业又各自为阵,自打品牌,互不买账,因而导致到目前为止全州尚无一个龙头品牌。全州大小茶叶加工企业达到800余家,但大型茶叶企业不到2%,绝大多数厂家基本处于原始作坊式生产方式,企业资本有限,底子薄,起点低,设备陈旧简陋,卫生条件差,人员素质不高,生产的产品规格不一,茶叶品质极不稳定,按照现行QS认证发证审查要求,根本不合格。截至2007年底,全州已注册登记茶叶商标46件,但没有一件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全州获得省、部级奖的产品达100多个,获“湖北省十大名茶”的品牌有6个之多,没有一个是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中国传统十大名茶“恩施玉露”也没有形成区域公共品牌,在全国的影响也极其有限。经笔者调研统计,如宣恩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仅占企业总数的20.7%,小作坊式加工企业69家,占企业总数的79.3%,全县只有4家茶叶加工企业能够达到清洁化生产要求。(四)特色农业创新不足,发展新型特色农业缺人才、缺技术,缺成果。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创新能力不强,必然导致技术进步速度慢、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2007年底,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固定从业人员平均每个企业只有25人,规模以上企业的固定从业人员平均每个企业也只有85人。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固定从业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2128人,占固定从业人员总量的22%,其中研究生3人,占0.03%;本科学历311人,占3.27%;大专学历1071人,占11.26%。全州10家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206人,只占固定从业职工的7.4%。①由于特色农业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全州的农产品加工现状是农产品资源多,开发成商品的少;传统方法加工的多,研发新工艺的少;大众产品多,品牌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品少。即使像九洲牧业公司这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有一半的产品也是进行传统加工后面向州内市场,另一半是进行冷冻加工后销往州外,其实只是卖原材料。加之农产品加工人才的创新能力差,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凤毛麟角。全州农产品加工业还没有专利的申请,国家级名牌产品还是空白。(五)特色农业主导地位不突出,缺乏产业带动力。一是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在市场竞争中,主导产品、支柱产业不够突出,优势不明显,还没有完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体系,发展基础和竞争实力不强。二是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多数企业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弱,造成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致使一些名优特产品规模上不去,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由于龙头企业经营的外向度总体上不高,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合资合作的还很少,很难融入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全州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方式多是合同契约型,服务型、保护型不多,合作返利型的更少。(六)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效应不明显。一是主导产业不精,基地比较分散。多数地方在特色资源开发中选择主导产业不是“少而精”,而是“多而全”,致使在一定区域内以一个优势品种为主导,集中连片开发的基地还很少,开发面积上的数量优势并没有转化成为产业规模。二是品种不优,重建轻管现象突出。有的地方在特色资源开发引进品种时不试验,不示范,生产的产品品质差,市场不认可;有的基地虽已建成,但不重视后续田间管理,致使成园率低,园相差,投产迟,单产低,效益无法显现;有的忽视老基地管理,低产茶园的改造、“宣恩早”温州蜜柑的提纯复壮、“长十郎梨”的品种改良、高山蔬菜品种单一化等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三是品牌创建工作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以茶叶为例,全州茶叶企业登记注册商标50余件,只有5件商标获得湖北省着名商标,1个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全州茶叶亩均产值仅为1000元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4元,比浙江省平均水平低1158元。四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足,市场份额不大,即使有规模种植的支撑,却无法消耗初级产品,很多农产品最终都积压在农户手中,把风险也转嫁给了农户,不能带动农户从发展特色农业中获益,反而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如恩施市2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最典型的是魔芋加工,一方面是政府在大面积推广优质魔芋,鼓励规模种植,而以前还较有规模的龙头企业却是一蹶不振,勉强维持运转,魔芋产业的命运实在堪忧。(七)特色农业缺少两个基本元素:文化与富硒。武陵山片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群众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我们都知道,民族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是不可替代和复制的资源,具有唯一性,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来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同时,武陵山片区是硒矿富集地,号称中国硒都。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从地域的角度讲,富硒是其他地方农产品不具有的内在品质,是该区域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大力宣传、开发富硒优质农产品是拓展市场所必须做的功课。如富硒茶有降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毒

第3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探讨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具有本地区特色、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不仅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经济增长极形成的重要的推动力。特色产业是一个地区“宜居”、“群居”,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沉积”、“生长”、“成长”起来的一个或几个具有本地区有别其他地区所特有的,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同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政府的引导、市场的内生、环境的吸引,是催生一个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的共同“推手”。地处江苏沿海的东台市,具有独特的沿海滩途开发资源优势、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工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会不断牵动和拉伸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经济全面发展,大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一、经济发展思路,催生特色产业发展。

近年来,东台市按照“ 构造大产业、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拉长产业链”的特色产业发展理念,突出有效投入调结构、科技创新促转型,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和后劲的发展思路,着力培植产业经济,特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绿色食品、高端机械装备等四个特色产业实现应税销售168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58.7%。

1、新材料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东台市的新材料产业涵盖了特种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非金属无机材料、特种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2012年东台市新材料产业应税销售10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8%。

2、新能源及装备产业正在崛起。通过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新能源产业已逐渐成为东台市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和战略产业。上海电气、生辉光电、思恩电子、捷士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中节能、国华风电、华电等高端装备应用企业加入,初步形成风机、塔筒、风机叶片、光电晶体等十几个产品的规模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应税销售20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8%。

3、绿色食品产业呈现高速发展。2012年东台市被国家农业部表彰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沿海滩途开发试验区。绿色食品产业抢抓机遇,发展迅猛。2012年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实现应税销售28.6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8%,同比增长37.3%,居四个特色产业增幅之首。

4、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初步形成。以马佐里纺机为龙头,按照“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目标定位,在东台市城东新区规划10.2平方公里建设纺织机械产业园,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纺织机械产业基地。总投资12亿元的东达马佐里纺织机械园、总投资10.8亿元的恒舜智能织机项目已竣工投产。江佳智能成套木工机械、宏景智能包装机械等企业在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东台市在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新特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但从总体上看,新特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企业单体规模不大,缺少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2012年,四个特色产业的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应税销售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家,5-10亿元的企业也只有3家。

2、特色产业集聚度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东台市特色产业正处在“生长”与“成长”期,在 “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品牌”五大产业链环节中,最终产品作为装备或成套设备直接销售的只有22家,只占特色产业工业企业总数的10%左右。特色产业的企业关联度不高,短期内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3、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仍受到要素的制约。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意识尚未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园区和企业建立了一些高端产品和科研中心,但高层次的研发人才不足。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等,影响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三、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几点建议

根据目前东台市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看,产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先进产业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端人才为支撑,加快产业集聚,提升发展层次。

1、拓宽产业发展思路,通过结构调整彰显产业特色。要按照“有规划、有园区、有龙头、有品牌”,“力量聚合、政策聚焦、要素聚集”的特色产业发展理念,“调结构、转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政府做环境、园区做平台、企业做产品” 的发展思路,继续大力培植和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绿色食品和高端机械制造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龙头。着力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升级,引导和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2、强化产业引导扶持,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继续大力宣传和落实《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激励政策,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先进制造业引领产业升级。量质并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等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根据产业现状,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机械装备四个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完善规划,加强引导,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特色。

3、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好发展规划的动态优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明确产业发展重点,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省级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城东新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东达纺机产业园,沿海区绿色食品产业园、风光电产业园,东台市机械电子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着力提高同行业企业、上下游企业的集中度,逐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第4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总播面8.92万亩,年全区共有耕地4.7万亩。其中粮田8.2万亩,菜田0.71万亩,其他济作物0.1万亩。设施播面0.25万亩,主要集中在方村镇方村和西京北两村。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68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94元。

建有温室580栋,全区确立了优质专用粮、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三大主导产业。一是无公害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方村镇方村、西京北两村。其中集体规模生产面积0.25万亩。涉及农户23户。主要生产品种有黄瓜、西红柿、等普通蔬菜品种和名、特、优、新品种。二是粮饲兼用粮产业。经过近几年来的种植结构调整,粮饲兼用玉米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全区特色粮饲兼用生产面积达2.1万亩。主要分布在宋营、方村两镇,生产品种邯郑单958蠡玉14农大109等。

二)基本特点

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框架基本形成。1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

频繁征占耕地的情况下,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区农业工作的重心。近两年来。区种植结构调整坚持以“压缩普通粮食作物稳步发展优质专用粮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产业,增加特色品种”为原则,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实现了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引进名、特、优蔬菜、花卉苗木品种,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档次。

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2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并有计划地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搞好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引进名、特、优蔬菜花木品种。提高农民素质。聘请专家,技术能手进行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印发各类技术资料,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信息网络收集、整理农业信息,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并通过网络向外推介我区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三)存在问题

缺乏有特色拳头产品。四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缓慢,一是对农业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我区已成为主城区了农业工作已经不重要了领导力量、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农业工作的支持有所松懈。二是传统农业比重大。粮田占总耕地面积的85%结构不合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

二、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一)工作思路:

按照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立足本区特色。压缩和淘汰低效粮食作物,发展蔬菜、花卉苗木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增加农民收入。

二)工作重点:

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1全面改造提高种植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使种植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压缩粮食面积,增加优质蔬菜、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将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调整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

扩大名优新特蔬菜品种的引进。减少大路货品种的种植面积。加大蔬菜产业发展力度。扩大保护地生产面积。

2培育开发特色农业园

将自由采摘、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园区,方村建立特色农业园区。带动周边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办法和对策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研究制定扶持政策。

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市场、科技园区带动等龙头建设。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区要加大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途的龙头扶持力度,不断增加龙头牵动能力。

加快科技兴农步伐2增加特色农业科技含量。

健全完善农技推广网络,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加快优质新品种,节本增效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增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技术培训,把特色农业生产真正纳入依靠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科技兴农工作的新突破。

第5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特色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省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

近两年,借鉴国内外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吉林省围绕特色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抓了5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发展思路。2007年1月,省里下发了《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特色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基本原则,确定了园区在全省9市(州)的总体规划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二是精心组织规划编制。今年初,下发了《关于印发吉林省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吉林省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核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编制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内容及编制步骤,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绝大部分园区已按指导意见进行规划编制,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论证和修改。三是加大跟踪考核力度。2008年,省经委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作为 “工业项目年”的一项重要内容,确定了2008年全省特色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下发了《关于下达2008年全省特色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通知》。并把指标分解到各个园区,纳入固定资产投资快报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进行跟踪调度。四是加大服务平台建设。由省经委牵头,积极配合省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等部门,在特色园区组建融资担保服务机构。其中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融资担保服务机构已经挂牌,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蛟河天岗石材等园区融资担保服务机构正在运作。其他各项服务平台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五是开展特色园区认定。省经委下发了《省级特色工业园区的认定条件》(试行),拟对符合条件的园区以省政府名义命名,各类支持工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也向省级特色工业园区重点倾斜,重点扶持一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

截止2007年,全省共有特色工业园区63家,入驻企业1594户;园区规划总投资368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65亿元;建设项目953个,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17亿元,建设项目投资648亿元;就业人数10.9万人。2008年1~6月,新增入驻企业361户,新增就业人数2.68万人;新增建设项目483个,完成投资179亿元;实现现价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37.2%;实现销售收入407.7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税金20.9亿元,同比增长10.6%。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蛟河天岗石材工业园区、辽源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松原雅达虹石油机械产业园、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通化二道围钢产业园区等一批企业集群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特色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依托工业营造的地域、资源、产业、产品品牌效应已经显现,围绕工业衍生的金融、物流、信息、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及关联产业开始起步发展。

二、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对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能够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结构问题仍然是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实现结构调整是目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特色工业园区可以充分发挥、利用园区已有优势产业和骨干“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国内外同行业入园,形成新的产业集合体,壮大园区产业集群,有利于把产业做大做强,使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产业优势不断增强,形成新的支柱和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工业园区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以资源、技术和产品为纽带形成新的经济联合体,使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有利于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特色工业园区广泛集中资源、产业、产品和技术等基础条件,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行业管理,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企业互通有无,实现技术优势互补、资源优势共享、发展效益共盈、社会进步责任共担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产品实现精深加工,充分延伸产品链条,提高产品质量,营造产品品牌、地域品牌、企业品牌,并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2、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竞争力

特色工业园区能将产业相近而区域布局相对分散的企业、产品通过区中园、园中区、区外园(区)等科学布局形式,适度、科学地集聚在一起,共享园区特有资源及配套设施和服务,企业间相互促进、协作配套,从而有效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形成集约效应。通过园区众多原来布局相对分散的企业汇集成合理规模的产业群,由原来的单兵作战发展到产业集团竞争,形成各具特色、专业分工优势突出的“小企业、大集群”,“小产品、大作为”。从而有效提高区域特色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产业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整体效应,从而实现产业规模经济和区域规模经济,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3、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特色工业园区作为区域内外经济发展的交汇点,在经济发展链条中具有良好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和低成本的经济竞争优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体,构筑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平台。其宽松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洼地效应”,极大地促进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快速聚集,使园区内的企业迅速形成极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群体,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器。

4、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能推动工业化建设进程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由于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粗放的问题,不仅应在体制和政策上进行调整、完善,更重要的是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特色工业园区不仅可以把相同产业集聚起来,提高专业集聚效应,而且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环境污染较轻、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区域工业化道路,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有利于资源科学配置和综合利用,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扩大经济总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

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区域内的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主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现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骨干龙头企业为基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产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

1、围绕特色搞规划。规划编制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经济效益,还关系到园区未来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布局、资源的利用和特色优势的发挥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按照“明确区域优势,规划产业方向,承接梯度转移,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招商重点”的要求准确定位。突出主导产业发展,注重配套产业的相互协调,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基础,统筹谋划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园区发展规划,认真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目标要明确,布局要合理,重点要突出,合理确定园区建设规模。

2、围绕规划搞建设。特色工业园区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地工业经济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突出园区特色,加强规划控制。要把好入园企业准入关,引导、筛选好相关企业入园。本着实事求是、因势利导、突出重点、有序发展的原则,围绕园区规划,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

3、围绕建设搞招商。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园区开发建设的总抓手,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思维,调整招商引资方式。以项目带设施,以项目引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引进和开工。要依据园区特色,立足园区长远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激励约束机制,避免盲目招商,做好选商、选资工作。

第6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

Abstract: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s, ethnic areas of Guizhou have made great explorations in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ransferr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to unique advantage, even become market advantages .However,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it is still a poor province of agriculture. The writer pointed out that undertak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distinctive agricultural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celerat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regions agricultural. This feature took a survey on the situation of Guizhou ethnic areas, made an analysis on restraint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de some suggestions to relevant items as well.

Key words: ethnic areas of Guizhou ;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 industrialization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内陆山区省份。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1.27%。包括黔南、黔东南、黔西南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以及252个民族乡。少数民族数量在居全国第3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居全国第5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等17个。贵州全省有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6个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县。[1]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越,水资源、大气和耕地受工业及城市“三废”污染较少,土壤类型多样且富含有益元素,是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天然场所。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民族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尤其是把资源环境特色转变成农业特色乃至市场优势方面进行了艰苦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形成了如施秉中药材、湄潭茶叶、从江椪柑、贞丰花椒、绥阳辣椒等一批经营规模适度、主导产品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大县。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贵州省正逐步形成特色优势产业新格局,农民增收的步伐正在加快。

然而,贵州民族地区特色农业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统农业的桎梏。第一,经济总量小,农户分散,生产方式粗放。长期背负“粮食小省、农业弱省、农民大省”的包袱蹒跚前行。第二,市场开拓力度小。不少地方还遵循传统的思维模式,重生产,轻销售。第三,政府行为与市场经济不协调,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第四,生产者之间缺乏应有的协作机制,大多数地区还未建立连接生产和市场的中介组织,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找出一条适合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的道路,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特色农业产业化应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特色农业是以特色资源和名优产品为基础的农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活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群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纽带。[2]

1、政府的规划与支持,在战略层面上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

贵州省政府在《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强调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实施生态养殖业推进工程。做大做强蔬菜产业,重点推进47个特色商品蔬菜大县建设,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发展壮大茶产业,茶园面积达到500万亩。着力提升马铃薯产业,加快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和生产基地建设,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100万亩。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和林果业,中药材面积达到300万亩,果树面积达到500万亩,油茶面积达到300万亩。建设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优质烤烟产量达到35万吨以上。围绕建设优质白酒基地,扩大高粱种植面积。 稳定油菜种植面积,建设优质高产油菜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杂粮种植。实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动植物良种繁育、动植物保护等工程。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5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建设。

2、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贵州的自然资源颇具特色,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物资源丰富,品种多,价值高。就特色农产品来说,主要有烤烟、油菜、马铃薯等传统优势产品,这些产品在目前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潜在特色产品主要有中药材、茶叶、猪牛羊肉、竹业、油桐籽、生漆、核桃、板栗、竹笋等。多种类型的气候、土地资源与生物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立体农业。尽管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晚,但总体上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全省茶园面积198.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38.1万亩,马铃薯面积超过1000万亩,水果和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为211.24万亩和38.4万亩。全省禽蛋、奶类和肉类产业分别净增3.08、1.11和12.61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281.53亿元。同时,以优质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全省现有市(州、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576家,已初步形成以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覆盖农业优势领域的企业群体,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持续增长。

3、广阔的市场空间,使贵州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贵州“十二五”期间确立了产业发展的趋势,逐步发展和形成五大产业群。其中,轻工业产业群依托生物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壮大轻工业,包括卷烟、酿酒、制药、特色食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等,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越,大气、水源和耕地受工业及城市“三废”污染少,土壤类型多样且富含有益元素,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天然场所。今天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敏感,贵州安全、健康、生态、环保的农产品会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三、制约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1、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土地资源可利用率不高。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一山四季,气候垂直分布,降水丰富,生物物种较为齐全,但山高坝低,优劣势相抵。全省土地资源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地较少。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8%;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7%,山间平坝地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5%。这种地理特征表明,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尤其是近年来,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地处岩溶山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土层浅薄,抗侵蚀能力弱。从总体上看,该地区的自然环境适宜传统农业的生存,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2、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组织结构不合理,未形成有效的特色农业价值链体系。

传统上由于受自然环境脆弱不稳定、人口素质低下、社会历史的承袭性以及深居内陆的区位等因素的制约,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加之产业结构单一、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该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先天条件不足。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选择来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方面“重资源,轻市场”,单纯依赖于本地区的农业资源,忽视以市场为导向。其后果是产业选择与市场需求脱节,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二是支柱产业选择上的趋同性,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产品销售困难,资金周转不灵及过度低水平竞争。另外,农业产业价值链短,农产品加工率低;加工技术落后,增长率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脱节,不能形成有效的价值链体系。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快速和健康发展。

3、产业集聚效应差,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组织支撑体系薄弱。

该地区虽然形成了一些特色农业产业带,但缺乏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遍地开花”现象严重。也使得农业的产前、产后部门等相关支撑机构难以聚集,相关支撑产业的发展缓慢。

从某种程度讲,农业产业化本身就是科技投入农业,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农业科技进步的产业活动。[3]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贵州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投入无疑是克服诸多硬约束,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关键。目前,这一地区农村科技资源缺乏,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4、市场机制不完善,开发程度低,政府支持力度尚待提高。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产品开发的动力,而开发农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所形成的传统经济体制与农业小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所依存的市场机制的完善,主要体现为,市场主体结构发育水平低;市场中介严重短缺;市场开发程度偏低等。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对特色农业规划和拨款的力度,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1、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推动贵州特色农业价值链的形成和建设。

农业产业价值链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它是一条协作链、增值链、信息链,也是一条选择性竞争链。贵州省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应该是,在巩固粮食、白酒、烤烟、油菜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茶叶、蔬菜、中药、马铃薯等新兴产业,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十二五时期,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的要求,围绕上述特色产业,集中开发,重点培植,区域推进,规模发展。

首先,规模化——奠定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引领市场的重要导向。“十二五”时期,在确保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贵州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规划马铃薯稳定在1000万亩,蔬菜发展到2000万亩,茶叶、中药材各发展到500万亩,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0%,促进贵州特色优势农业的高速发展。

其次,产业化——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纽带。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起来的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4]贵州民族地区应着力于这个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和运输环节,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一个高效益的产业链条。从传统的基于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为主,逐渐发展成为以战略联盟、流程对接为特征的深度合作。“小土豆”也可以做成“大产业”。

第三,品牌化——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打“贵州牌”增加区位品牌效应,通过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环保、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大力开展品牌创建等一些列措施和活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形成“绿色、健康、环保、原生态”具有贵州区位优势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如贵州“老干妈”油辣椒、“黔山牌”蔬菜等已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声誉。还可以进一步以“黔茶”为品牌符号,打造“贵州高品质绿茶”等一系列具有独特地域优势的农产品。

2、规划发展重点,形成产业集聚,延伸具有成长性的特色农业产业链。

目前贵州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集群已有初步发展,如毕节地区以威宁、赫章、纳雍、大方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全区马铃薯产值已达83.42亿元。大娄山、苗岭、乌蒙山、武陵山等春夏秋冬蔬菜产业带初步建成,一些地区还建立了夏秋季反季节、次早熟、加工、特色经济观光等蔬菜产业带,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遵义建设和打造的以湄潭翠芽、银针茶为主的湄潭名优绿茶产业带;以凤冈为主的富锌富硒茶产业带;以正安、道真为主的富锌硒高山云雾茶产业带;以余庆为主的名优苦丁茶产业带。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带动作用。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能够发挥本地区农业产业固有优势,并尽量在发展前景最好的环节或产品来提高竞争力。应选择茶叶、中草药、烟草等经济作物;生猪、肉牛、肉羊养殖业以及特色、反季节蔬菜、水果等三大类特色农产品发展为重点,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跨区域经营的特色农业产业带。支持优势特色农业做大规模、提升档次、延伸农业发展链条,构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并最终实现农业经济走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特色,以产业特色促产业集群的循环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化道路。

3、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和政府推动,合力推进贵州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贵州民族地区应逐步形成特色农业的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实现特色农业支撑二三产业、二三产业反哺农业的良性循环。通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经济合作组织,推进产业化进程。创新农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在养殖、中药材、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上,以“合作社+农户”、“龙头+合作社+农户”等方式促进农工贸、种养加、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真正形成“企业发展、农民致富、地方增收”的格局。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是从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的高度来进行战略性和经济性的平衡投资与指导。一方面通过农业发展规划,确定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特色农业发展的方向、规模。正如贵州省政府在2012年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提出的,由省农委牵头,到2015年,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0家,扶持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0家。着力建成一批标准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好、科技含量高、辐射效应明显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工程。另一方面通过吸引外部人才、技术和资金,鼓励具有优势的产业优先发展。其次,还可以通过成立产业化信息服务中心,向农民提供可靠和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农民进行生产,架起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刘茂兴.黄土地上的绿色希望——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65.

[3]戴媛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曹县模式[J].农业经济2009.2

第7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疆 农产品 对外贸易

一、新疆特色农产品优势分析

1.外部机会分析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落实,使新疆再一次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新疆按国家总体要求,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使新疆处于亚太、中亚两个经济圈的连接点,成为东西交流的咽喉。尤其是南疆铁路西延工程建设,使得铁路沿线经济辐射区更为扩大,这也为新疆特色农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内部优势分析

(1)特色资源优势

第一,土地光热资源丰富。新疆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6%,盆地占44%。农、林、牧用地面积约6306.0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7.9%。现有耕地面积406.34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公顷;园地面积35.43万公顷;林地面积677.07万公顷;牧草地面积5116.07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220.8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1.4%,可利用草地5000公顷,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后备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区内农业生产气候资源优越,太阳总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有利于棉花、瓜果等作物的种植。这种独特的资源环境为新疆特色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第二,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品。新疆特色农产品有能力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业。目前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和外调量均位居全国首位,是我国不可替代的最大产棉区和优质棉生产基地,规模和产业优势十分突出。特色林果园艺业和畜牧业在市场、资源和生产条件上也具有快速发展的态势;以加工番茄、胡萝卜汁、石榴汁(酒)、枸杞和红花为主的红色产业已成为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以珍禽和珍稀水产为代表的特种养殖业也在蓬勃发展。另外,新疆拥有巨大的绿色环保生产条件,一是绿洲农业的相对隔离和干旱气候条件,使病虫害发生较少,农药使用量低;二是工业污染程度;三是优质水源和适时灌溉的农业生产模式,都为特色农产品的创建提供了绿色的品质基础。

(2)特色农业技术支撑优势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多年来,新疆各地在特色农业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相继培育出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棉花、哈密瓜、香梨、番茄等特色农作物品种。同时,根据不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育特性,研究出了不同栽培技术模式应用于生产,这些技术的发展都为特色农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3)特色文化优势

利用特色农产品创建品牌,文化是品牌创建、品牌经营的精神动力。把文化与品牌结合,有利于增强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品位。新疆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区内的46个少数民族各有自己特殊的发展历史、生活方式和,其文化艺术呈现出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风格的特色,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民族风情正是新疆特色农业品牌文化的宣传和经营对象。

二、发挥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思考与建议

1.以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已经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表现出来。目前新疆农业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低值农产品的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是大量出口初级农产品。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可以在贸易中取得最大化的利益,比较优势一般表现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到农业中去,这就使得很多国家和地区可以克服其先天条件的不足。北美、日本和中东地区国家就充分利用先进农业技术如节水灌溉、生物技术、机械耕作等弥补了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不足。新疆农业应一方面发挥本区独特的地缘优势,另一方面学习国外和国内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产品在更高的层次上具有比较优势进而大大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2.调整农业结构,提升比较优势

第一,调整新疆农业的布局结构。新疆地域广大,农业生产具有多样性,根据南北疆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的分工,形成较适宜的农业区域布局。

第二,优化新疆农业品种结构。主要是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努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并适当调整农产品种植面积。

第三,整合农业产业结构。在我国农产品供需格局已从供给制转变为需求制的形势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以品质结构为主,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等多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提高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比重,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产品贸易多以原料和初级加工品为主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3.积极培育新疆农业的内生比较优势

第8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确定的意义和发展潜力分析

科学选择和界定我市支柱产业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有利于准确把握市情,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有利于发掘经济发展潜力和培植经济发展后劲,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调整我市产业结构,壮大工业经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前提。为了正确认识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地位,明确其发展方向,更好地贯彻实施市委五届九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依据年全市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和年的工业财务数据资料,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研究,供有关部门研究我市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和潜力时参考。

(一)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内涵及评价体系

1、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内涵

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对国民经济起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一般是指支撑整个区域经济的关键产业部门,是该区域中产值或增加值最大、劳动就业人数最多、利润与税收最高的产业。通常也是固定资产投入和流动资金占用较多的产业。特色产业是围绕一个或者几个具有原材料、矿藏、初级产品进行全程加工、深加工、培育配置培养,形成的产业链,亦称特色产业链。

2、工业行业与产业的区别

工业行业与产业有所不同,本质的区别在于工业行业属于第二产业,它不包括与之配套的,为其进行服务的行业活动,而后者包含第一产业或第三产业的内容。只有将其合在一起,才称其为产业。以汽车为例,汽车工业不同于汽车产业,它只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属于第二产业,不包括与汽车制造相关及为汽车制造服务的汽车租赁、信贷、保险、销售、维护与保养等属于第三产业的经营活动。只有将两者合在一处,才为汽车产业。同样,我市确定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不仅包括工业行业的生产,还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和与之相配套的经营活动。

3、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评价体系及发展状况分析

按照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定义,通过计算和定量分析,我们将市委五届九次全委会提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占全市GDP的份额列表如下:

目前,国家尚没有选择和界定支柱产业的统一原则和量化标准。但支柱产业普遍具有以下特征:1、大规模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中占较大比重。2、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3、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4、扩大就业。5、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6、节约能源和资源。

在以上特点中,最主要的一个指标是产业的增加值要占GDP的以上,可以叫支柱产业。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截止到年末,我市确定的能源和矿产冶金工业都超过了以上,尽管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超过,但由于该产业涉及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商业、通讯、地方特色工业、民族用品等诸多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所以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将该产业列入“十二五”时期的支柱产业。林产品加工业占GDP的比重虽然超过了,达到了支柱产业的标准,但由于该产业在我市属于两头在外的行业,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多,科技含量不高,受国外市场的影响大。从森林资源保护的层面看,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料的持续供给能力差。所以,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将该产业从目前的支柱产业列入未来的特色产业,是依据长山区的资源状况,综合国内外市场、科技含量、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因素做出的选择。

从表中可以看出,按照统计对工业行业的划分标准,从规模指标的角度观察,我市资产、利润、税收和从业人员相对较大的工业行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林产品加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铁矿采选业)。如果依据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序划分,以上四大行业的基本情况依次如下: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所占比重最大,工业增加值总量最大。目前有通化矿业集团、东圣焦化公司、曙光工贸公司和八宝煤业公司等骨干企业。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年,全市原煤的生产能力已达到万吨,能力的利用率达到。年,全市户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3亿元,同比增长。其资产规模已达到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额的;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实现税收亿元,同比增长,分别占规模工业企业的和;从业人员达到人,占规模工业企业的。

——其次是木材加工业。目前有金隆木业、云龙木业、丽美坚、禄林木业、宝健木业等骨干企业。目前,全市复合地板的生产能力已达到万平方米;刨花板的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百叶窗的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年,全市户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在总产值中有是新产品产值,产业创新能力较强。其资产规模已达到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额的;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实现税收亿元,同比增长,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和;从业人员达到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第三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目前有浑江发电公司、热电公司、松江河发电厂和华生热力公司等骨干企业。年,全市户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其资产规模已达到亿元,占规模工业资产总额的 ;实现利润万元,同比下降;实现税收亿元,同比增长,分别占规模工业企业的和;从业人员达到人,占规模工业企业的。

——第四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目前全市有板石矿业公司、大栗子矿业公司和大通矿业等骨干企业。年,全市户规模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其资产规模已达到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额的;实现利润万元,同比下降;实现税收1.2亿元,同比下降,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和;从业人员达到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二)支柱产业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分析

综合反映支柱产业竞争力主要特征的指标有效益指标、资本运营指标、市场指标、技术指标。按照这些指标的划分,我们将市委五届九次全体会议中提到的产业竞争力状况列表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市支柱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1、工业支柱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资产运营效果不佳。

从规模看,在支柱产业中,仅能源和矿产冶金两大大支柱产业,年就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市GDP的;资产总额达到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万人,占全市规模工业的。这说明支柱产业总体存在较强的实力。但资产运营效果不佳,投资效益不高。能源和矿产冶金工业的总资产利润率只有,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和铁矿采选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年,全市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每百元资产实现利润仅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每百元资产实现利润为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工业和矿产冶金工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和,超过全国标准值和个百分点。电力工业更是高达。从我市投资规模看,尽管投资总量迅速扩充,但投资效果系数低。-年,全市投资总额累计达到亿元,但投资效果系数只有。其中,工业利润的投资弹性系数只有。资产运营不佳的结果,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还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价格,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所以表面上看,我市支柱产业具有较大的规模,但从资本运营过程看,仍然是高投入低产出。

2、工业支柱产业具有支撑带动作用,但产品缺乏竞争力。

根据工业快报资料显示,我市确定的工业支柱产业,年累计实现利润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实现税收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高达,较好地发挥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说明传统的支柱产业在我市具有一定的地位。但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我市支柱产业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劳动、资金密集型产品多,技术密集型产品少;品种老化型的传统产品多,品种新,具有现代产业特点的特色生态型产品少;内向型的产品多,外向型的产品少;耗能大的重工业产品多、高附加值的轻工业产品少;初级产品、“原”字牌产品多,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少。年我市能源业的新产品产值率仅为,矿产冶金行业的新产品产值率仅为,大大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年,我市荣获吉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有户,被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只有“施慧达”和“地王”牌商标,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中仍显得微不足到。由于我市工业的产业链普遍短小,大多数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要么生产上游产品,要么生产低成本、低价格的中低档产品,企业规模都不够大,产品附加值也不高,而且能源消耗大户所占比重大。从年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单耗水平看,工业支柱产业万元增加值单耗高达吨标准煤,能源工业的单耗更是高达吨标准煤/万元,单耗水平明显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节能降耗的任务非常艰巨。

3、具有较强技术优势的产业,受市场的制约严重。从反映技术指标的固定资产净值率看,以铜、铅、镁、金矿采选为主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石膏、滑石为主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和以原煤、洗精煤为主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都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其固定资产净值率都超过了以上,以东圣焦化和曙光工贸等企业为代表的煤化工产品和炼焦业,固定资产净值率更是高达以上。但技术优势并非完全的市场优势,以洗精煤、焦炭和铁精粉为主的“围钢经济”受制于通钢,通钢生产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市支柱产业的发展。由于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较大。一旦市场变化,就变得被动起来。

4、支柱产业及其骨干企业产业链短小,发展后劲不强。一个国家(地方)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方竞争力的强弱。而目前我市的工业支柱产业还停留在少数几个骨干企业的"单打独斗"上面,与骨干企业相配套的产业带根本没有形成,产业链条还十分短小,离产业群还很远。比如煤炭和铁矿是全市产值份额较大的产品,但这些企业间相互独立,上游产品所占比重高,价格优势不明显,企业也没有真正走向市场,市场订单还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企业的中间产品多,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还没有很好的结合,本地产业链还没有成长起来,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甚微。

产业优势是经济优势的核心,产业优势和竞争力的弱化也正是我市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从发展前景看,我市工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后劲不强,煤炭工业受资源短缺的制约,很容易丧失已取得的市场份额。受市场的制约和资源型城市枯竭及关闭小煤窑等产业政策的影响,代表我市支柱产业的原煤、洗煤、焦炭、铁矿石和硅藻土的产量增长乏力。年,全市原煤产量万吨,与上年比仅增长%。在个行业构成的支柱产业中,有出货值的只有硅藻土行业,全部工业支柱产业的出货值也仅有,出口份额很小。这说明这两大工业支柱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还很弱。电力工业特别是火力发电受原煤生产的制约,发电量与利润成正相关,一旦宏观因素有变,包括限电因素的影响,效益下降的局面将很难避免。据调查,目前,我市原煤的保有储量为亿吨。建国年来,我市累计开采原煤近亿吨。年全市原煤消耗量超过万吨的工业企业有户,累计消耗原煤约万吨,仅浑江发电公司(包括浑江热电公司)去年就消耗原煤万吨,其中,省外购煤高达多万吨,通化矿业集团消耗原煤万吨。按目前原煤消耗的速度,如果没有新的煤田发现,本世纪中下叶我市的原煤将消耗贻尽,这又说明,按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观察,工业支柱产业的竞争力有明显弱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目前代表我市生态工业发展方向的产业所占比例又较小。从上表中也可以看出,在特色产业中,年,全市特色产业增加值只有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只有,这还包括份额占GDP总量较大的木制品加工业。

因此,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传统的支柱产业及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仍然是工业供给的主体,但已没有显著的优势。工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场份额还显得微小,支柱产业竞争力的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充分考虑我市工业支柱产业的扩张性、增值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解决产业结构的低级化,增强我市支柱产业的竞争力是我市面临的主要任务。

——支柱产业左右着我市工业形势,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市的支柱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我们只有适合市情、适应市场,发展新兴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尽快实行经济转型,壮大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才是现实的选择。

——支柱产业内部结构相似水平“高”,结构转换速度还很“慢”。突出地表现在:工业结构中加工程度较低,采掘和原料工业等资源型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在类型上,结构初级化明显,高度化不足,呈较强的资源偏重型结构特征。结构相似程度高,还表现在工业支柱产业中的企业规模小,效益低,实力弱,且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不高。产业结构调整慢,突出表现在工业支柱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慢。转换速度慢不仅制约着工业结构的高度化,还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支柱产业转换速度慢的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成长和发展不足。

二、做大做强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不断扩大我市支柱产业和生态产业的生存空间,特提出如下建议:

1、发挥长的生态优势,抓住特色产业发展不放松。

在我市确定的特色产业中,矿泉水、医药和木制品都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总体上看,虽然其综合实力和水准不高,但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和超强的产业关联度是我市持续发展的资本,只要有超前的政策取向和优惠的政策,特色产业在技术和市场开拓方面才会有较大的突破。

按生态工业发展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上,林产工业要保证现有生产能力充分达产的情况下,不断调整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要在做强全市复合地板和人造板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下功夫,并向高档家具、办公用品、新型装饰和装潢材料等产业链延伸。在特色农产品开发方面,一要侧重开发具有我市生态特点的新产品,如以山葡萄、五味子、人参等为原料的清、混、浓缩汁以及植物蛋白饮料;二是要侧重开发生产市场需求的营养滋补类产品,如运动员及适合某种特定需要的保健类饮品,各种低度酒、滋补酒、人参啤酒等;三是生产具有长品牌和特点的各种农产品。如反季节山野菜、长野猪,冷水鱼、林蛙油、绿色无公害食品等,要重点开发生产一些系列产品,如人参饮料系列、人参化妆品系列、山果、蓝莓系列、保健营养饮料系列、矿泉水饮料系列、山菜、真菌食品系列等。

2、改变投资结构,适当发展新兴产业。我市虽然属于新兴的工业城市,但具有现展水平的新兴工业很少,对此我们要根据生态工业的发展要求,调整工业投资结构。首先要控制“夕阳”工业的投资,要限制我市原材料紧缺的行业再扩大建设规模,要在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方面做文章,切实改变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式生产模式。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角度考虑,我市不宜过度发展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应立足长的特色,侧重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要将有限的资金向绿色食品、饮料、医药和人参等占用资金少、见效快的轻工业倾斜。

3、重塑医药工业。医药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耗能少、投资回收快的优点。在培育壮大医药产业方面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我市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建设中药现代化基地,通过引进消化等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医药。要扶持天风制药、修正医药等一批重点企业,不断壮大我市医药产业的实力。二是要在建设抚松万良人参市场的同时,异地改建长山货市场,适时组建长中医药批发市场,壮大我市医药产业的规模。

第9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动力结构 广西贺州

广西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广西贺州位于广西东北部,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总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0多万,辖八步区、平桂管理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从经济的规模、速度、结构等指标看,广西贺州县域经济的发展从形式上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加快。广西贺州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达346.83亿元,同比增长17.7%;财政收入19.61亿元,同比增长24.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56元,同比增长11.41%;农民人均纯收入4896元,同比增长15.70%。

二是经济结构有所改善,特色经济初具规模。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八步蔬菜、富川脐橙、平桂马蹄、钟山优质米、昭平茶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2011年,广西贺州全市县域工业增加值126.38亿元,同比增长15.61%;固定资产投资466.08亿元,同比增长28.37%,工业主导地位基本确立。服务业发展迅速,商贸旅游业持续繁荣。2011年,广西贺州全市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36亿元,同比增长17.39%;旅游业迅猛发展,广西贺州全市县域旅游业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为662.7万人次和54.7亿元,分别增长31.5%和45.5%。

从经济发展的总量、均量、结构来看,广西贺州县域仍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2011年,广西贺州全市县域平均GDP仅为69.37亿元,仅八步区超过100亿元,达120亿元。

二是经济发展不平均,地区间差距明显。总量最大的八步区约占广西贺州全市县域总量的35%,最低的富川县仅占12%,八步区的总量几乎达到昭平、钟山、富川三个县的总和。

三是财力基础差,财政收支矛盾突出。2011年,广西贺州全市县域财政支出61.02亿元,财政收入仅为19.61亿元,财政赤字明显。

四是城镇规模小,吸引生产要素能力弱。广西贺州全市县域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吸引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能力弱。民营经济发展乏力,对活跃市场、转移农村劳动力、税收贡献不明显。

制约广西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与动力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广西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产业结构是经济制度的核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广西贺州县域三次产业、产业内部比例不合理,直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三次产业比重来看,2011年,广西贺州全市县域三次产业比为22.7:48.1:29.2,在经济发展向工业化中期转型的特殊阶段,表现为一产比重高,二、三产比重低。

一是工业化水平低,主导作用不明显。2011年,广西贺州全市县域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6.45%,由于受政策、土地、资金、技术等影响,产业链无法延伸,难以发挥集聚效应。中小企业结构不合理,传统资源型企业多,技术型企业少。

二是农业产业化集约度低,特色产业效益不高。特色农业量上已成规模,品牌效应初显,但连接企业和农户的中介组织建设滞后,导致企业和农户间价值分配不合理。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品牌竞争力不强,市场开拓能力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生产业未发挥应有支撑作用。商贸、旅游等生活业发展活跃,以物流、金融、信息、科技等为主的生产业发展滞后,对工业、农业配套服务作用不大。

(二)动力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广西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分析,要素投入、技术水平和制度条件是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三大动力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速度。

经济的发展脱离不了要素的投入。从要素投入分析,土地、资本、劳动力的短缺是制约广西贺州县域经济的重要因素。从土地资源看,根据对各县区项目建设的调研,用地指标少是项目推进难、推进慢,招商引资难到位的主要原因。从资金看,一是财政资金少,2011年,广西贺州全市县域财政收入仅为19.61亿元,远不能满足支出的需要。二是民间资金拥有量少。2010年,广西贺州县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仅149.77亿元(平桂区除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趋凸显。三是吸引外资力度小,到位少。从劳动力看,表现为劳动力素质不高,人才匮乏,引人留人难,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老人,“老人农业”特征明显。

技术水平决定着要素的使用方式和效率,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技术水平分析,从企业结构看,广西贺州县域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资源开发型或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产品结构单调,附加值不高,高技术产业比重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从农业科技应用看,农业机械化水平、防灾减灾技术、节本增效关键技术依然处于低水平,农业受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影响依然较大。

良好的制度条件能促进要素和技术的结合,更好地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从制度条件分析,从行政体制看,广西贺州县级权、财、责不相称,调控能力弱化。

一是政府部门的垂直管理体制,导致职能部门强化权力,一定程度上弱化发展县域经济的力度。

二是县直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从事各项工作首先都考虑各自利益,导致政策难落实,工作难开展。比如:从项目审批看,大多审批权都在各职能部门,企业办理审批手续突出表现为费用高、过程复杂、耗时长。

三是考核制度不合理,年终综合考评、部门考评、上级视察令县乡应接不暇,县乡干部忙于会议、迎检、评比、应酬,由于抓经济、抓发展的时间少。从金融体制看,县域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和“扶强不扶弱”的信贷行为并没有实质改变,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从人才引用制度看,市级虽已出台人才引用政策,但在县级因配套跟不上,难以引进和留住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对现存人才则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业务能力提高慢。

加快广西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在广西贺州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循环发展模式初步成型的新阶段,县域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具体而言,就是以制度创新引领动力结构升级、以动力结构升级打造特色产业体系,从而以特色产业体系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以制度创新引领动力结构升级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制度已经取代要素和技术成为最稀缺的发展资源。“资源的诅咒”表明资源富集并不必然带来发展,而“零资源经济”的蓬勃兴起则从反面证实了制度创新的发展价值。坚持以制度创新引领动力结构升级,突破要素、技术制约,切实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是广西贺州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突破资金的制约。发展财源型民营企业,加强税收管理,增加财政收入,增强财政资金对经济的引导作用。深化县域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贷款业务,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金创办中小微企业,活跃市场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借力借势发展。

二是要创新方法,缓解用地紧张局面。修编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千方百计满足县城经济发展必需的建设用地指标。大力发展集群经济,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清理闲置土地,杜绝企业的圈地行为。学习外地土地利用的成功做法,优先满足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三是要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利用好市级人才引进政策,加大配套支持力度,灵活引进紧缺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加强对在职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加强对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

四是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增强科技成果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中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

(二)以动力结构升级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动力结构升级,就是突出制度创新,促进生产要素与技术的有机结合,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发挥最好的效益。以动力结构升级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是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

1.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工业化带动为核心,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一是要围绕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和扶持上下游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关联产业,延长产业链,走集群化发展道路。二是要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增强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吸纳和承接更多的转移资本、产业和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实现内源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突出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切实做好项目跟踪服务,着力研究和解决项目用地、审批、环评、资金等瓶颈因素,加快推进在建和续建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有序衔接,投资稳定增长。

2.加大特色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一镇一主业,一村一主品”的原则,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二是要坚持“招引”与“整合”相结合,扶持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做好产地认证、商标注册、品牌建设、市场销售等工作,打造一批绿色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壮大集农副产品深加工、仓储、流通为一体的农业企业,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农户对企业的博弈能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利益均衡。三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带头作用,建立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经济组织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农产品销售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

3.改造和升级传统服务业,适度超前发展生产业。一是要继续完善县城改造建设,建设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培育小型超级市场、规范个体工商户,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二是要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园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景点,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三是要适度超前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科技、信息等生产业,为工业、农业提供强力支撑服务,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参考文献:

1.罗仲平.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

2.李永友.中国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成因与强化[J].学术月刊,2009(2)

3.刘以安.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与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