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特色体育课程范文

特色体育课程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特色体育课程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特色体育课程

第1篇:特色体育课程范文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和高校的体育课、体育活动的开展等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没有优质的体育课、丰富的体育活动等作为载体,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源,构建特色化的体育文化也将成为空谈。因此,必须要立足校本,打造校园体育品牌,形成校本特色体育文化。

(一)利用特色体育课,传播特色体育文化

体育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最直接载体,学校开展什么样的体育课往往决定了体育文化建设的高度。而当前,很多高校体育课都是“一母同胞”。除了组织形式上的不同,在课程开设上,课堂内容选择上几乎都大同小异。这种过分同化的体育课使得高校很难构建特色化的体育文化,也使得高校的体育品牌建设沦为空谈。因此,高校必须要开设特色体育课,要深入做好几大研究,即本校体育课和本区域其他学校体育课的异同、本校体育课和其他区域学校体育课的异同、本校体育课和国外大学体育课的异同,要在研究之后做到“求同存异”开设体育课,要借鉴其他特色体育课形式,并结合学校特点对特色体育课的课程开设、组织形式等进行进一步完善。例如,北方地区的学校可以开设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等特色体育课,南方地区的学校可以开设水上运动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高尔夫、网球、冰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可以开设户外运动项目。通过特色化的体育课的开设,来丰富学校的体育类别,从而构建出多层次的体育文化,在这些特色化的体育课程中传承特色体育文化,达到体育文化传播目的,培养学生特色体育文化意识。

(二)利用特色运动会,孕育特色体育文化

每年的四月份,各大高校都会开设运动会,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运动会对体育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高校要构建特色化的体育文化,必须要重视运动会,要开展特色运动会,让运动会成为学校体育的一个亮点,成为孕育特色体育文化的摇篮。例如,在运动会前推出运动会标语、运动会口号征集活动,每一届运动会都要进行此类活动,更新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标语和口号;增加特色运动会项目,改变过去田径主导运动会的局面,增加一些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羽毛球单打、双打、混双项目、花式篮球项目、街舞项目、五人制足球项目等,给运动会注入新元素。通过特色化的运动会,积淀高校的体育文化底蕴,让运动会成为高校体育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每届新生开学时,给新生展示学校的运动会风采,渗透特色体育文化理念,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利用特色体育文化节,渗透特色化体育文化

文化活动是进行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每年举办体育文化节活动,围绕体育这个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节活动。可以组织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如师生挑战赛、各系足球对抗赛,鼓励师生共同参赛;可以组织体育摄影大赛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拍到的运动主题相关的作品呈交给摄影大赛评定小组,通过评定选出最佳体育摄影奖、最具创意体育摄影奖等;可以组织开展体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收集和汇集各种体育知识,将其变成题库,在学校开展知识问答竞赛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竞赛活动中;可以围绕体育育人、体育文化建设等组织开展体育演讲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让体育文化和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于无形中渗透到广大师生的脑海里,完成特色体育文化的渗透。

二、放眼地方,实现地方和校园特色体育文化的联动

每个高校所处的地理区域不同,每个地方也都有具有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高校在构建特色化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区域资源的利用,这种区域资源包括区域特色项目和地方传承项目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要注意凸显地方特色,这样才能让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区域体育事业的发展结合,才能让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和区域体育文建设有机结合。如东北地区高校在构建特色化体育文化时,要认识到冰雪项目在该地区的活跃性,要将冰雪项目孕育的体育文化引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之中,向学生传递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加深他们对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理解,促进区域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让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成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宣传载体,传播高校体育文化,提高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此外,可以在高校体育项目开设中增加这些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完成文化渗透,形成高校体育特色。

三、注重传承,将民族特色融入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中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在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中,如果能够融入民族特色,必将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而将民族特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也有很多种途径,最直接的就是在高校体育项目中增设民族体育项目。如可以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增加维吾尔族舞蹈,丰富当前体育舞蹈中健美操、交谊舞等单一的体育舞蹈内容,如可以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增加土家族的高脚马比赛项目,增加侗族和苗族等的手毽项目、增加壮族的抢花炮项目。在增设这些项目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文化渗透,构建具有民族气息的特色化体育文化。

四、结语

第2篇:特色体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1前言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体育课程一直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涉及每个大学生,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来更好地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体育运动精神,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1,2]。体育课程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其他学科主要以认知为主,而体育教学主要以头脑、身体多方面的协调合作锻炼为主,这也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地方。体育课程并不局限于课堂的枯燥教学,体育教学课程设计合理,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3]。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健康意识,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使学生理解体育运动的规则意识。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和比赛,可以加强公平竞争的意识,同时把这种公平竞争的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4]。传统的体育课更多地是以学分为目的,学生被动地接受,通过体育教学改革改变学生热爱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被动上课转化为主动上课,促使学生有足够的动力来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并不只是以修满学分为目的,把体育带进生活,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高校体育彻底摒弃原来枯燥乏味的状况,深化改革,并将改革成果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积极参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未来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改革时代[5]。

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分析

2.1体育课程设置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大部分院校采取行政班和混合班各占一定比重的混合方式,行政班按学校特色项目授课,混合班按选项制授课。第二,全部选课制授课。第三,选课制和体育俱乐部制混合方式。选项制单单是在课程形式上进行改革,并未突破传统的高等体育教学课堂设置,也无法由“第二学堂”转变为“第一学堂”。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通过将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课程化的方式,采取相应的评价手段,很好地将“第二课堂”转变为“第一课堂”,形成灵活多样的大课程的体育教学格局。体育课程的俱乐部模式打破了高等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俱乐部形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学校每学期都将举行各种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运动活动,大力开展大众操、校园马拉松、三人制篮球赛、羽毛球赛、排球联赛、网球赛等活动,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高校体育运动氛围,使学生全员参与体育运动,在参与中感受到各项体育活动的魅力。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运动设施,举办各项体育赛事活动,俱乐部的各级会员可以一周多次选修体育课程,根据运动技能水平,对水平较高的中高级会员进行开拓式的教学,体育教师加强体育运动的临场指导。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特点。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改革发展,促进了高校培养体育专项人才的进程,同时在深挖体育专项人才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全方位渗透式的浸入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建立起体育运动的参与意识,养成长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使这一目标的实现又进了一步。

2.2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发展特点

大学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不同运动水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寓教于乐,打破传统体育教学课程固有模式,教学形式多样。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根据校园条件,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大众和特色体育活动,传播校园体育文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主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同时按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体育技能的运动水平为核心进行划分。体育俱乐部建立起准、初、中、高级会员制度,根据各级会员的身体状况和竞技水平开展课程教学,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确定课程考核体系。体育俱乐部的模式充分满足了学生对运动训练和竞赛的需要,同时使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多样化、丰富化、灵活化。这种模式的体育教学使学生的整体运动竞技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除了体育教师的严格组织管理外,又加入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系统化。体育俱乐部开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兴趣”出发的特点,促进了高校培养体育专项人才培养,同时有利于高校发掘体育专项人才和技术人才。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全方位发展,促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为未来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3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数据库的建立

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对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影响,对大学生体能测试的各项指标建立科学的体质监测数据库,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每年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追踪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特点,对俱乐部课程进行改革。比如:很多体质健康数据研究表明,个体肺活量与个体的身高、体重有相关性,身材高大、体重较大者,肺脏体积更大,肺泡面积更大,身体需氧量更大,需要更大的肺活量才能够满足。但是在身高、体重一定的情况下,肺活量与日常运动强度有极大的相关[6-8]。因此,根据学生的体质监测结果,适当调节体育运动课程,例如:体育教学之后增加学生的跑步训练,平时多要求学生进行长跑训练,提高个体肺活量[9]。促进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在满足学生基本体育课程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竞技体育技能的发展。经过长期的追踪测试,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正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体育课程来讲,一味地追求实践教学而忽略理论教学,也不能解决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程教育之外,还设置了专项的运动理论课程的学习。比如对各项运动规则和技能的理论培训,经过体育教师的专业课理论培训,很多学生都能够独立自主地在各项俱乐部活动中担当裁判,辅助教师完成各项赛事,推动了学校运动赛事的举办,为后续学校各项体育运动赛事的举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教育服务

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通过各种体育运动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体育运动赛事的举办,俱乐部各级会员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以往的传统体育课程相比,避免了传统体育课程的枯燥乏味,通过灵活多样的体育俱乐部的课程改革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契机,以专业体育为主题,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这门学科[10]。未来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会更多考虑各级体育运动俱乐部成员的身体素质和爱好等方面的因素,细化体育运动课程,满足各类学生和人群的需求,使学生在轻松、良好愉快的氛围内学习体育课程,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体育俱乐部的体育课程活动以教学、训练、比赛等多种形式存在。在大学学习期间,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发展状况和个人兴趣,选择参加各类项目的体育俱乐部,完成体育学分的学习。同时,体育艺体俱乐部模式也充分挖掘了学生体育运动的潜力,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校体育课程与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相结合,是体育教育改革必然的发展趋势。体育俱乐部模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部门,通过体育俱乐部的严格组织管理结构,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能力,形成系统的体育竞赛制度,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起良好的体育赛事秩序,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高校体育运动。大学的体育俱乐部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特点为基础,增强学生体育竞赛的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俱乐部会员联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整个校园形成了非常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3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各个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的各类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专业教育如何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提倡积极改革体育教学课程,在突出自身院校优势的情况下,向其他高等院校学习。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为基础,打造出具有高等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为未来大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目标奠定基础。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全面的体育教学改革:第一,全面考量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建立健全大学体育俱乐部会员制度,高校体育教学部门积极支持体育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的条件,积极开展各种体育赛事,鼓励学生参加各项体育比赛,促进高校体育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第二,根据学校体育运动赛事的发展需求,培养大量的体育运动组织人员与裁判技术人员,保障学生体育赛事运动的开展,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利用体育赛事效应,带动各类体育活动组织和裁判技术人员培训的开展,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教育手段,线上线下与学生交流学习,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积极参加国家级的大型体育运动赛事,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其他高等院校先进的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第四,根据高等院校的地域性特点,发展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与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第五,建立具有特色的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体制,需要紧跟时展,多举行学生感兴趣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比如拉拉操、三人制篮球赛、校园马拉松跑,同时大力推广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短跑、网球、壁球、游泳。传统项目和现代项目交叉灵活举行,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促进高校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第六,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和理论水平,多鼓励高校体育教师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对外交流活动。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体育课程活动,满足现代大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学生和教师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为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全民健身为主要目标,以终身体育为最终目的,在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目标下,高校体育课程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素萍.健康中国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8(2):85-88.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特色体育课程范文

体育教育个性化是以个性化教育为指导思想,主要是指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化、体育教学个性化以及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三方面。体育教育个性化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是传统观念的转变,有力地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化教育。因此,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是要尊重学生和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优势,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素质发展,充分体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化,使得体育教育本身具有针对性。由此可见,体育教育个性化最终体现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人格完善方面。个性的充分发展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做到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创新精神为核心,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个性化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

2目前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状况

2.1体育教育个性化认识状况

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个性化,首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只有对体育教育个性化进行认识和了解,才能继续深化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例如,在对其体育教育思想的认识方面,有的师生认为要以健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有的师生要以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而有的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除此之外,有的师生认为大学体育教育要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等等。这些多样化的指导思想,即是思想进步的表现,同时也当前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出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实践证明,无论是健身教育,还是全面教育,无论是终身体育还是快乐体育,都应该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主体思想来实施和开展大学体育教育的多样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在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认识状态方面,也是呈多样化的观点。例如,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化、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在体育教育中强调个别化的要求、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体育教育的人文化、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发展学生个性等。可见,当前大学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认识有一定的视角,但这种视角恰好说明了认识体育教育个性化的本质和深刻性方面还不足。因此,未来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个性化改革方向和要求。

2.2体育课程个性化的实践状况

体育实践课程主要表现为体育显性课程体系和内容,主要是指学校向学生传递有形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术。对此,有必要对大学体育显性课程个性化的实践现状进行认识和概括。有研究表明,目前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安排合理、有一定学校特色,也基本上符合学校的实际,但也有不少的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的随意较大。同时,有的大学加大了大纲规定的弹性,重视教学大纲的弹性化指导作用,有利于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但也有不少的学校没有进行教学大纲的修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还不够。除此之外,在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上,绝大多数教师转化传统的运动技术教学形式,不断改变技能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但也有不少的教师在实践中,忽视体育教学方法对育人的作用,缺乏因材施教,其教学组织形式也缺乏多样化。由此可见,目前大学体育教育的实践课程改革虽然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力度,但是也有不少的大学在此方面比较忽视,未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地去挖掘和实施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同时,也说明了个别大学还没有真正适应个性教育发展的需求。

2.3学校体育隐性课程个性化的现状

学校体育课程除了显性的实践课程外,还包括隐性的课程和要素,如体育学习环境、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这些课程内容具有隐蔽性特点,但其作用绝不能忽视。它们直接具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行为、观念和态度等。可见,加强对这些课程内容的认识,无疑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例如,现有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无不说明了大学体育教育还存在各种问题,有的来源于教师自身,有的来源于学校环境,有的来源于学生自己,等等,但不管何种来源于何种因素,都说明了现在的大学体育教育在这些方面发展和重视还不够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通过访谈,有不少的学生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的热情细致不够,师生互动关系和课堂气氛还要不够和谐和民主。也有的学生教师和学生认为,学校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力度还不够,等等。这些隐性的内容和要素,在不同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认识和参与,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主要策略

3.1构建特色化的国家、地方和校本体育课程体系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主要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共同组成。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与改革。尤其是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实际和特色实际,是教育个性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和主要表现形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是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它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实现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教育。因此,各个大学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在遵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身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特色化和个性化。

3.2加强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的个性化

首先,体育教学目标个性化。体育教学目标决定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也是评价教学的依据。构建体育教学个性化目标体系,有利于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等。同时,实施体育教学目标个别化、特色化和具体化,这就要求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实践的操作性,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充分发展。其次,体育教学内容个性化。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身心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发展必须体现在内容编制与选择上,体现在实践计划与安排上。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不同课堂的特点,不同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也只有这样,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体现其特色和个性。再次,加强教学组织与方法个性化。组织与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实施办法。学生的身心特点差异、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条件不同、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不同等,决定着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不同。这些方面都体现出体育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个性化特征。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能力的提升和积累。

3.3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

第4篇:特色体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校体育;体育教学;对策措施

一、引言

体育课程作为特殊文化载体,承担着体育文化保存与传承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加大体育教学改革,落实学生强身健体需求,补齐体育教育发展短板。然而,也要看到,高校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高校体育改革内容多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处于弱势地位,地域文化特色健身、育心、美体、娱乐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彰显。为此,基于地域文化回归,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转变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机制保障,激活文化增量,推进课程与教学良性发展。

二、地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的原则

(一)突出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是地域文化的首要特征。地域性主要指的是地域文化在空间上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空间的文化特征。地域性经过当地人民长期实践、劳动演变而具有特征,是某些地域独具特色的个性化存在,深深打上了地域资源烙印。基于此,高校体育课要善于利用不同地域的个性化文化资源,实施文化融合工程,提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同时,在地域性开掘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量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文化背景,聚焦学生内在诉求和外在主张,创新地域文化生命力。尤其是新媒体时代,要针对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土著的特质,借助其自身对于数字产品、新鲜事物、全新理念多样性,完善审美趣味、理解感知、直觉感悟能力,提升地域文化与体育课程融合的真实感、立体感、实效性。

(二)重视亲缘性原则

地域文化内容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存习惯。地域文化一旦与体育课程融合,必然坠入地域文化之网,考量每一个人、每一名学生与地域文化之间的教育熏陶、内在耦合,体现所处地域中大学生对于他人、外人、环境、世界独特认知理解与年龄特质。因此,地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既要重视地域对于课程创作理念与实操技能的影响,也要凸显人的意识对于地域文化的改造作用,不断提升学生意志品质和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倘若大学生能感受到地域文化实用价值,必然能够打开他们认知领域全新世界,树立起足够信心去面对未来生活和挑战。

(三)发挥潜在性优势

地域文化所蕴蓄的教育熏陶作用是长期的、持久的,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立即衰减。地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传统特色体育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因素。新课标指引下,地域文化要融合高校体育内容,必然要针对学生的所需所求,开掘中规中矩的体育项目之上的文化内容,突出生活世界、个人体验来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而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丰富开发课程手段,激发学生了解、认同、融入地域文化的兴趣,推动地域文化与高校体育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和有效开发。

(四)彰显兼容性特征

地域文化让更多地学生能够享受到快乐、健康、安全的环境,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样的环境哺育与文化熏陶,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地域文化与高校体育、学生教育的融合,需要不同类型、不同语境、不同层次的实践与文化的碰撞,需要文化的调试与改造,更需要科学化、实用性、现代化的创设与提升。因此,二者融合要充分考量各自特质和诉求,客观评价不同优点和缺陷,重视身心愉悦与兴趣培养的宗旨体现,实现运动价值、知识技能之间的互相生发与融会。

三、地域文化回归高校体育教学的对策措施

地域文化回归高校体育教学,要注重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属性,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文化内容,挖掘优秀地域体育文化的内在意蕴,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课程体系。

(一)优化地域文化体育项目选择

1.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体育意涵。我国地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地域文化解读和挖掘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把地域文化深入解读纳入教学设计日程,依托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开掘。在此过程中,既要围绕地域古镇、博物馆、民间作坊等地域场所,开拓地域文化中的体育元素,引导学生站在体育文化的立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要强化相关活动的组织领导,通过健全架构、充实队伍,明确分工合作、上下联动的责任链条,拓展地域文化的乡土特色、传统意蕴、体育格调、运动趣味,使之更好地与高校体育课程相互映射。2.持续型塑地域文化体育场域。诚如上述,地域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实践形成的灿烂丰富文化载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体育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要注重文化实践语境的开掘。优秀地域文化往往是体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具有提升体育品味的价值。在体育课程与地域文化融合过程中,借助学生的参观、体会、实践,能够提升学生思想意识,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地域文化特色和优势。为此,在具体的课程教研实践中,要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当地文化场域,开展针对性考察与实践活动,感受文化魅力,培养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整体身心和谐发展。3.加大地域文化体育项目筛选。要按照有保护价值、健身价值和文化内容的基本要求,对于所在地域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进行全面筛选和甄别。要围绕地域文化主题主线,策划地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专栏专题,形成强大地域文化宣传氛围。要开展涵盖高校各个专业学生的评选活动,注意发挥“三微一端”等新媒体作用,运用线上调查、网络直播、微信课堂等,开展视频推送、线上展览、有奖答题,广泛宣传优秀地域文化体育项目,选树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地域文化体育项目,提高广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对于票选出来的具有推广价值的体育文化项目,高校要借助自身优势,通过拉横幅、做展板、流动宣传车,开展宣讲咨询,不断强化对于地域文化项目的认知意识。

(二)加大地域文化体育课程改编

1.坚持地域风格。既然是对于地域文化进行体育导向的改编,那么,就要充分重视地域文化的特色,体现体育内容的民族性,展示地域文化的特色型。为此,高校体育教师要扎根本土、立足民族,深入观察当地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征,在改编中适时融入相关的内容和元素。通过地域文化进行讲解,具体化情景设置,推进分层次教学手段。针对地域风格的多样性,教师要积极予以介入,并通过多媒体教学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掌握切实有效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在小组的反思总结活动中不断深化知识技能认识,不断提高自身运动的能力。2.强化文化内涵。培树学生文化素养,是地域文化与体育教学的重要使命。为此,在改编过程中,高校教师既要注重素质拓展中制定针对性训练项目,提高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身心发展。也要提升体育教育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功能,借助制度、物态、行为、心态等几个层面的内容,从文化角度切入,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强化地域文化内涵。尤其是在基于地域文化的体育素质拓展中,教师既要运用传统体育安排热身运动,也可以创新设计训练项目,丰富训练内容,激发学生户外活动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适度改变传统意义上以教学成绩和体育测评为唯一评价的结果方式,重视多样化评价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将文化性考察并纳入到评价考核体系中来。3.体现时代要求。新时代,地域文化必然要融合国际文化、时代精神、民族特质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传统与时代的相遇,体育与文化的融合,使得地域文化生发出全新生命力,也给民族体育价值功能变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地域文化体育改编中,要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既要恰当地运用地域文化的内容和特色,也要精准把握时代的特征和脉络,在体育节奏、动作创编、情感表达上都切实体现时代特征和文化要素。否则,改编出的内容将无法有效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去。例如,在常见川西南的采茶文化改编与融入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度融入音乐元素,增强学生体适能、协调观察能力及节奏韵律能力。4.注重健身效果。地域文化融入校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强身健体。根据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强化健身效果,能够有效推动运动者积极参与运动,提高运动效率,增强运动的力度、幅度、节奏和持续性。为此,在具体教学改编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地域文化中的特质,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导向,合理调配运动时间和强度,确保传递地域文化,提升身体素质。

(三)创新体育课堂教育互动模式

1.打造体现地域文化“双师”团队。一方面,强化既有师资力量。围绕地域文化融入,提高教师学校体育专业知识和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增强体教融合的理论积淀。探索集体化备课的形式,通过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借助分管领导、骨干教师的引领,完善共享教案、多媒体运用等模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有效提升。既要把教师推向讲堂,也要为教师搭建多样化的展示平台,每周抽出1-2节课将自己的教研成果进行数字化、社团化展示,推动电子互动模式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对于电子课件、电子白板等网络内容和多媒体资源整合,提高课堂时效。另一方面,引进体育外教。根据不同地域文化类型,可以引入其他类型的体育“外教”,既是拓展学校体育学习的重要依托,也是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有力举措。从传媒、体育等行业邀请专业教练员、专业裁判员、退役运动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建设具有极强专业知识、丰富教学经验、良好科研能力、突出教学成绩的高水平高素质教学团队。针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实践中存在问题,积极予以引导和解决,总结经验、修改路径。2.发挥多媒体教学平台作用。地域文化融入体育课堂,要凸显时代性、智能化路径。要坚持“智能手机+互联网平台+特色品牌”构建思路,以5G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为基础,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地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重塑体育教学科研、管理、业务、技术架构,提高教学服务效率,畅通教师服务参与途径,消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教学业务流程低效,提升现代化、专业化水平。要通过开展线上模拟训练、线下体育实战竞技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确保体育教育、课堂竞赛与立德树人的合作探究能够更富有趣味性、实践性和生活性。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小组划分,进行初期学习活动,了解成员水平,结合学生实际特点与个体差异化展开活动。从整体层面上,强化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对话协商能力、社会责任心以及师生间的情感等。高校体育课教师要借助各类工具类平台,班主任能够有效管理数据,提升管理效率。采用OFFICE软件、也可以借助操行分数累计软件,在处理相关班级活动的图片时,采用美摄、美拍、美图秀秀等软件,制作小电影、微视频、微课程。借助诸多在线教育软件,整合线上智能信息,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处理。同时,要完善班级量化实施策略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确定小组规模,考量学生合理化诉求。规避小组人数过于庞大的问题,关注高校体育学习讨论过程。高校体育课教师在确定小组时,要适当关注学生分组参与意愿。高校体育课的根本教学纲领为立德树人,需要深入考量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课堂参与的民主性。要规避过于考量学生意愿与想法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分组过程中,需要关注男女比例情况,尽可能要保障组内外男女成员比例均衡。3.构建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融合机制。高校体育课程要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阵地,要求课堂上凸显地域文化重要性,依托社区、社团、社会资源,开展相关的融合机制探索。一方面,要依托社团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体育活动,要着眼于学生参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社团长远兴趣,也要采取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丰富不同年龄段、层次学生活动内容与效果,引导鼓励学生融入到体育社团互动中去,增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体育社团、地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要完善校社互动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借助理论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全面筛选可行性检验指标和协调完整性指标,促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教育、体育、住建、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加大校园运动场地建设、宣传引导、活动开展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高效利用工作空间,推进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互动,为训练与开展奠定坚实群众基础。要加大社区相关运动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相应的标准出台规范性文件,简化不涉及重建和改建场地规划审批流程,缩减办理时间,提高运行效率,缓解场地不足造成的运动困难等问题。针对地域相关部分社区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积极借助空闲空地、边角地块、建筑屋顶,构建运动场地,满足高校学生的切实需求。有条件社区可以采取政府购买、委托授权、租赁置换等方式,利用废弃场地、附属地用地加以改造。与此同时,对于在建和已建场地运营和维护,要引入有资质第三方运营,也可以委托社区所在物业组织开发,探索全新运营维护机制。

参考文献

[1]汪黎嘉.基于社团化教学平台开发设计与实践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25–27,46.

[2]刘丽霞.职业导向下提高高职体育教育水平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5(42):110.

第5篇:特色体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体育文化课程;体育传统文化;学校体育理论课程

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特色体育文化发展至今的历史结晶,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有关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是传统节日中都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显现。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从古至今,体育文化在一代一代的发展,不断以崭新的面貌传承至今。在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下探讨体育传统文化未来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体育传统文化融入学校体育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民族体育文化加入到体育课程之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近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发现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培养其民族精神。每项奥林匹克运动背后都有意味深远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中国的本土体育项目也有相当悠久、优秀的文化底蕴。体育文化课程加入学校体育教学,既可以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也可以作未来发展,将中国体育项目推入奥林匹克运动会做铺垫。将体育文化传承课程加入学校体育课程中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课程发展状况

我国领土广阔地大物博,在各个地区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如今它们在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发展并融入了许多新的变化,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理论和思想,初步具备编著成为课程的基础。有关体育文化的课程理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虽没有明确的课程标识,但是许多教材中都有相应的传统体育文化及精神的相关章节及介绍。在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和体育训练学等学科中都有关于运动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介绍。在高校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文化课程已有教学,例如:武术、射艺等体育文化课程的开展已有肥厚的土壤。

3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学校体育理论课程的制约因素

多数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的需求一般较大仅靠民间自发地开展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制约,学校体育课程开展也没有将其纳入范围。排开传统庆典及传动节日,剩下的传承对象寥寥无几,以至于该文化很难形成具有规模的影响力。观之学校体育课程开展方面,更注重于实操和实践理论的学习,研究动作发展规律。课程内容对体育文化素养的体现不多,导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精神发展至今仍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和普及。另外,传统的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发展至今仍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缺少相关的系统性文献,课程的开展自然少了优势。

4传统体育文化课理论程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对策

4.1依托地域优势积极探索传统体育文化理论课程资源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区域化多元化特征,在广阔的中国大地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需在课程实施期间可结合当地区域特色结合民间艺术,发展成为适合当地的体育文化传承课程内容。这样既符合文化的传承要求,又符合当展创新的新时念。高校体育文化理论还可以以讲座和举办体育赛事为契机向大众推广。

4.2完善政策及人事队伍保障

国家政府有关的部门应重视这个问题,着重完善学校体育课程的有关政策,提供有力支持。高校要加强自主研究体育文化课程,认识到其重要性,研究出更有力的学术保障,增进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的步伐。高等院校还要注重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寻求并培养懂得体育文化理论的教师,以及探讨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和程序方法,为体育文化理论内容融入体育教学提供师资和理论基础。这不仅仅是课程开展的需求,也是对体育教师多能型发展的拓展。教育行政部门更可以跟据文化具有代表性、普及度高、无地域限制特点,编制统一规格的竞赛在学校进行推广。这一赛事水平可作为各个学校考核和评估的重要依据,体育相关行政部门做好严格把控和监督工作。各部门之间应充分协作,提高人员、物力和信息的开发利用。

4.3转变学校体育理念,推动体育课程改革

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发展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及进步,可以让人们参与只单一认定体育是增进身体健康这一认知拓展到精神层次的追求。人的行为和实践是有限制的,精神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转变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将体育身体练习拓展到精神内涵的丰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文化素养。

5结语

理论具有着应时应景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会不断翻新更替,而文化只会不断的被继承和发扬,传承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代体育文化在当代终身体育发展趋势下是有必要的。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演变中也有着值得传承的传统体育文化。将体育文化传承下去,学校体育应增加新的任务,将传统体育文化融入校园课程。如今,开展传统体育文化理论课程具有浓厚的文化土壤和物质基础。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学校体育理论课程中后,一定能创新和解决新的问题。开展学校体育传统文化理论课程,策略上可依托地域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历史沉淀的传统体育文化。行政上可以加重培养相关人力资源,建立完善的政策及人事队伍保障。传统体育文化理论课程更需学校推动,转变学校体育理念局限推动体育文化课程的改革是传统体育文化课程融入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要牢牢把握落实。

参考文献

[1]马德浩.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挑战与对策[J].体育学刊,2018,25(5):5-12.

[2]龙正印,刘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优化策略研究——以阿坝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例[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35(2):103-108.

[3]高见.西藏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困境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6):210-213.

[4]裴少红.“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71-72.

[5]肖尔盾.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