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童谣范文

校园童谣精选(九篇)

校园童谣

第1篇:校园童谣范文

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建设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而,从小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为祖国建设输送合格接班人,成了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绿色童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童谣等儿童文学价值得到充分认可,特别是在“灰色童谣”等不良影响侵袭校园文化之际,适合学生认知规律,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新童谣更能彰显其价值,展现其魅力。此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引导,在校园中弘扬积极向上的童谣氛围,激发小学生对童谣的喜爱之情、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之情,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绿色童谣传唱丰富校园文化,达到寓教于乐,从而形成书香的校园文化,书香的社会;通过此次研究,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着眼于学生生活的“底线”,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少年儿童的“口头文化”,进而达到净化儿童心灵的目的。这一目标的确定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又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课题确定的有关“校园童谣现状调查分析、选择和编制童谣、绿色童谣的传唱、绿色童谣对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汇编“童谣集”、创编校本教材”等内容,为实现上述目标提高了有效保障。

在创编特色童谣集活动中引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童谣创作中来,采用“大手牵小手”的方式,共同创作符合本年龄特征的童谣,并用多种形式予以展现,在创作中张扬学生个性,不断开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让童谣唱响校园,让童谣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使童谣成了一种对学生行之有效的快乐德育教育。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有:

我们创造了自己所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征集来的几百首童谣进行筛选、提炼,由刘玲、吴茜、赵佳老师带领年级组老师汇编成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校本教材,每册教材分五个主题单元和一个写字专题单元,每班利用周一下午的队会课进行童谣教学,两周一节童谣课,通过班主任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努力做到“天天诵童谣、时时唱童谣”,全员参与的优秀童谣创编活动使此项活动赋予强大动力。无定界的创编,给了师生、家长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创作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语言更灵动。

童谣传唱活动按学生的知识水平,分层次、分学段进行传唱。中、低年级选用韵律优美、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富有趣味性的童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中、高年级选用适当沉潜的童谣,在规范行为的同时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传唱童谣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也是口语训练开发智力的最佳途径。通过自编童谣、自配音乐和舞蹈与音乐学科教学进行融合,传唱表演童谣配上情景图画与美术学科教学融合,配上相应的动作与体育大课间活动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童谣载体,赋予它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让学生通过童谣传唱将爱祖国懂感恩、爱科学勤实践、爱学习勤思考,讲文明懂礼仪、护环境讲环保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田。

课题组课题立项、开题论证之后,通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前期童谣传唱活动经验,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主题活动的开展,如开展低年级段的读童谣活动、在体育活动和课间游戏中唱童谣、组织学生和家长中开展绿色童谣创作和传唱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报优秀童谣、利用主题班队会课演童谣以及“童谣大王”“童谣之星”评选活动等。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华美德的价值,感受到优秀文化的影响。

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东苑人在绿色童谣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已经开创出自己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并结出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绿色童谣传唱活动培养了学生文明意识,丰富了校园文化。今年,学校组织学生举办了两期《优秀童谣大家唱》专题文化长廊,在丰富的洗手间文化中也体现了童谣内容,将优秀童谣布置在校园显目位置,让每一幅作品都富含教育意义,每一面墙都能说话。同时我们结合学校的常规教育,让学生在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环保中,用童谣中的道理规范和引导自己的行为。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充满童谣文化的气息;学生的每一个空间,都融入了童谣,润物细无声。

童谣赢得了课堂教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名家辈出,什么本色语文,诗意语文,情智语文等等,层出不穷,我们的课文改写童谣,数学童谣,可能也是一朵奇葩,形成了学校的教改个性。我们的童谣经典诵读,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焊接了当前的新文化,给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童谣创作,学生们各显神通,个性各异,思路广宽,有视空万里,思接千载之感。在童谣创作教学中,教师们一边收集,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一边梳理,开发了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的能力:一是研究能力的提升,原本不知何为研究,现在梳理出了一条研究实践的路子;二是提高了教师的语言功能,特别是节奏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三学会了编辑能力,会编报编书。每班都编写有童诗童谣集。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自了身的专业发展。对绿色童谣的创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校在市区最先开展童谣活动研究,如今全市已经推展开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年安徽省优秀童谣启动仪式选在我校开展,也是因为我校童谣研究起步早,推动好。童谣研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方面,今年暑假中央电视台来我校作了论坛专题采访。苏校长创作的童谣《校园多美好》这首童谣在参加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表演一等奖和创作奖;该节目影像资料同时获安徽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和创作奖,还多次参加市廉洁文化演出,受到多方面领导的好评。有几十位老师、学生、家长的童谣作品在报刊发表,多位老师相关论文获奖,其中苏娜校长论文《让童谣焕发出时代的心声》获得省一等奖;陈燕、洪成老师的论文《唱响绿色童谣,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获得省二等奖。

第2篇:校园童谣范文

【关键词】地域; 活动; 德育; 硕果

百色是革命的圣地、红七军的故乡。百色市第一小学(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结合学校“红色德育”特色,以童谣为载体,开展富有实效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学生通过编写吟唱童谣,规范行为,滋养品德,陶冶情操,寓教于乐,让美德滋润他们的心田,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地域优势 打造红色童谣

1929年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和发动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学校利用红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矗立在原旧校园中央这一得天独厚的“活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七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这些宝贵的德育资源为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家乡,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通过开展开展清风楼前特色队活动:一年级组织新生参观清风楼;二年组级织少先队员参风粤东会馆;三年级组织少先队员走红军桥,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四年级组织少先队员瞻仰百色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园;五年级组织少先队员参加军训活动;六年级组织少先队员走访老红军,了解家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活动让学生收集百色精神故事以及编写民族英雄童谣等,收编突出革命传统教育与富有现代气息相结合的学生歌谣、童谣,营造童谣文化德育,出版了《金色童谣》的校本教材,落实于行动之中。“学校还利用学校网站,红领巾广播站、板报宣传栏、楼道等展出学生童谣作品,使其成为展示学校特色、教师专长、学生特长的优秀平台。

2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活动,丰富红色童谣

我校作为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充分发挥联系点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以“向国旗敬礼”;“祖国发展我成长”;“传唱优秀童谣”;“弘扬民族精神”;“红领巾心向党”;“孝在我心中”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些活动都是孩子们创编童谣的积累,蒙月莹创编的《八荣八耻拍手歌》、黄梓娴创编的《珍惜资源 崇尚节约》、张馨心的《礼貌歌》郎朗上口,都在校园传唱。

3 拓宽德育活动,深化童谣教育

近年来,学校以“童谣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载体,深化感恩教育、美德教育、礼仪教育、行规教育、法制教育、爱国教育、生命教育等。培养习惯用童谣;主题教育集童谣; 如结合十,利用主题班会队会,开展“传红色童谣 扬十精神”组织学生童谣诵读活动。节日教育创童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第3篇:校园童谣范文

关键词:智障学生;童谣;教育引导

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在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都广为流传。针对班内智障学生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差,智龄明显低于他们的实际年龄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更接近于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的学生特征。我在教学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利用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来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让他们通过儿歌、童谣的学习、吟诵、传唱,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在思想教育中贯穿儿歌、童谣

思想道德建设是特殊教育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内容。班内大多数智障学生理解能力、悟性差,如果仅凭生硬话语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甚微。但如果利用儿歌、童谣开展教育,其过程不仅轻松愉悦,而且教育效果也很理想。例如:在进行校园礼仪主题教育系列的国旗下讲话时,引用童谣《做个文明的好学生》:

小朋友们起得早,背着书包去学校。

见到同学把手招,客客气气问声好。

见到老师敬个礼,别忘问声老师早。

不骂人来不打架,果皮纸屑不乱抛,

从小做个好学生,文明礼貌要记牢。

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智障学生乐于接受而且能够理解的“童谣”的作用,在国旗下唱响了童谣,让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在校园活动中伴唱儿歌、童谣

智障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有时比较散漫,为了约束、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虽经常进行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要求,但多数学生对规范中的行为一知半解,致使屡经强调却总是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在这里,可用儿歌、童谣来约束智障学生的不良行为。例如:在安全班会课中带领学生学习以下童谣:

教室内不打闹,电线类你别靠。走廊里勿玩耍,不乱扔不吵闹。上下楼别拥挤,大让小要懂礼。集合时莫推挤,快静齐心上记。陌生人不要理,遇坏人报案去。有火灾119,有盗情110。安全歌人人记,齐平安大家乐!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时常采用智障学生乐意接受的儿歌、童谣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总之,用儿歌、童谣的学习方式,让智障孩子在说中做,乐中学,学中悟,使学生说行统一,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儿歌、童谣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于辅助学生学习的形式:儿歌、童谣。

1.巧用儿歌、童谣帮助学生记忆学习内容

智障学生的特点是:识记慢、遗忘快、空间想象力差。而教师通过教学中对儿歌、童谣的巧妙利用,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2.巧用童谣帮助学生记忆操作步骤

在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操作方法很难掌握,操作步骤容易混乱。例如:在教学“刷牙”这一内容时,可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利用童谣帮助学生掌握刷牙技巧:小小牙刷手中握,挤点牙膏别太多。漱漱口来开始刷,左刷右刷别心急,上刷下刷我会做。我们从小讲卫生,白白牙齿让人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说边做,使手、脑、嘴多种感官参与,并统一协作,轻松地掌握了刷牙的技能。

因此,让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伴着这些特殊的孩子健康成长,让活泼快乐的儿歌、童谣,成为智障孩子通向成功彼岸之舟。

参考文献:

[1]沈玉林.特殊教育论文写作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第4篇:校园童谣范文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新童谣传唱活动》等文件精神,本中队以“唱响新童谣”为活动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生在参与有益的童谣游戏中、诵读演唱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加强人生修养,形成良好品质。

(一)营造环境,创设氛围

在认真学习《新童谣》的基础上,本中队分别结合实际,规定学生每周必备篇目,将诵读新童谣纳入课堂学习中,利用早读10分钟、课前5分钟以及放学路队和回家时间进行集体诵读。一时间,班级内外都能听到朗朗的诵读声。同时将童谣制成图文并茂、精美的镜框和剪纸悬挂于教室、中队园地中供学生随时记忆诵读,为诵读新童谣提供了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家长学校,推波助澜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秀童谣的作用,我中队充分发挥家长学校教育阵地的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为了将新童谣与传统活动相结合,赋予传统活动的新形势、新内涵。我在“家长学校”活动中开展了“童谣游戏进校园”、“快乐童谣一点通”献计献策活动。请家长们配合班级,结合童谣内容,积极设计学生课间游戏活动方案。在教师、家长的灵感闪现中,一个个易于学生操作、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的童谣游戏活动出台了。这些有益的童谣游戏活动很快被学生们接受采纳 。课间中:跳皮筋—花样翻新;走田定—石片忽左忽右,快乐似神仙;两伙砸包—包儿空中传递,友情地久天长……玩耍中自有真情在,笑声中自有乐无穷。此外, “我和家人唱童谣”、“童谣进村庄”、“中秋节我为父母诵童谣”、“红五月童谣亲子歌咏比赛”等活动,把家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家长们与学校积极配合,切实肩负起家庭责任。他们在活动中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孩子的喜人变化和发展,增进了与孩子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沟通,提高了对童谣寓教于乐的教育认识。

(三) 创设活动,体验成功

在活动中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自我教育,并体验成功。

上学年开展了“童谣唱文明,举止讲礼仪”的主题教育活动,旨在弘扬高尚情操,传播文明,引导学生懂礼仪守规则,积极向上。活动分为“三月份的学童谣,唱童谣”,四月份的“画童谣,传童谣”,五月份的“演童谣,编童谣”,六月份的“童谣章,人人争”四个阶段。 依据学校教育重点和学生的文明行为情况 ,师生创编了朗朗上口的新童谣,并组织全班学生唱颂,将每周学校教育重点都融入这小小的童谣中,孩子们不仅容易记住,而且也容易按要求做到。同学们的行为规范得到了进一步的养成,也达到了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

开学初开展的“我文明,我快乐”主题教育活动,以新内容的具体落实为突破口,辅助脍炙人口的儿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唱响新童谣、向身边榜样学习的热情,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5篇:校园童谣范文

开展优秀童谣、红色歌曲征集传唱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进我校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我校组织开展“优秀童谣、红色歌曲”征集传唱活动,要求全体学生用心、用情、用行动歌唱,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在重温优秀童谣、经典红歌的同时,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活动目的: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的巨大热情,我校准备开展“优秀童谣、红色歌曲”

征集传唱活动。

三、具体实施

1.统一思想,明确责任。

自“红色歌曲大家唱”歌咏活动启动以来,学校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学校“红色歌曲大家唱”活动实施方案,专题研究部署了此项工作,动员全校师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红色歌曲大家唱”活动是重要政治任务,是集中展示和反映师生参与、享受健康文化的活动,并要求各班级、各教研组和各处室相关负责人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并指定由分管领导负责,确保达到最佳效果。

2.

广泛动员,积极指导。

“红色歌曲大家唱”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广泛宣传,并组织学生传唱红色歌曲,挑选优秀演员。学校音乐教师积极指导,组织排练,为全校性的演唱会做好准备。

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五、活动形式

1.集体传唱

全校学生集中利用周三下午社团活动时间进行。

2.班级练唱

以班为单位组织练唱学校集中传唱的歌曲。

3.歌咏比赛

利用重大节日,五一、五四、六一、国庆节等节日开展主题红色歌曲比赛,进行评比奖励。

4.组建合唱团

以年级为单位,组建合唱团,聘请专业人员辅导。

六、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以李冰为组长、刘聪为副组长、班长、文艺委员为成员的传唱轰动领导小组。

2.精心组织。各年级、班级要认真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学童谣、谈感言”活动和优秀童谣暑期传唱活动,努力扩大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面。

3.务求实效。各年级、班级要以组织开展优秀童谣传唱活动为契机,不断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把童谣传唱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推动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灵、提高素质,展示良好风貌。

七、具体活动安排

1、造氛围。第二周开始,利用校广播台,坚持每天三次的放红歌,营造良好的唱红歌,听红歌的校园文化氛围。了解红色歌曲的创作背景、词曲含义,让全校学生真切感受红歌无穷的魅力,促进他们对红色经典歌曲的热爱和理解,增强对党、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珍惜目前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之转化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开展交流分享红歌故事、阅读红色经典著作、书写读书心得等活动,深化同学们对红歌精神的体验,积极培育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2、教红歌。组织音乐教师和有音乐特长的教师集体备课,指导学生学唱红歌,了解红歌的背景,要求每个班都会唱红歌。并进行一次红歌传唱拉练检阅。

第6篇:校园童谣范文

【关键词】 新童谣 新德育

童谣,即儿童口头上流行的歌谣。它的特点是形式简短,意义浅显,念起来朗朗上口,有趣好玩,易于掌握,是儿童中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时代的儿童中都有童谣在流传,这些童谣有的是出自儿童之口,有的是大人们为孩子们编的,有的是作家学者写的,它除有很强的娱乐性外,还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有的健康向上,有的腐朽堕落,具有十分显著的德育功能。所以,开发利用童谣资源,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德育是从童谣开始的

“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此话不知是谁说的,它充分说明了童谣与儿童的密切关系。著名儿童诗人高波说“童谣是一面镜子”,也说明了童谣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每个人从“哇哇”落地来到人间,首先是在妈妈的哼唱中吃好、睡好,然后又在周围亲人们的吟咏中成长、懂事。“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精瘦”“摇摇摇,摇摇摇,小船摇到外婆桥……”这些哼唱,这些吟咏,就是童谣,不同语言,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童谣,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孩子聪明健康地成长。这是每个人最初接受的德育。由此可见,德育是从童谣开始的。

二、童谣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从童谣开始的,可见,童谣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童谣具有哪些德育功能呢?

1. 美育功能

从思想内容看,童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积极、健康、向上的,称之为“健康童谣”;一类是反映消极、落后、腐朽的,称之为“灰色童谣”。健康童谣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灰色童谣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有不良的影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童谣本身存在着美和丑两种内涵,因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健康童谣反映积极、向上、健康的思想,它所表现的每一事物都具有美的价值,学生在说唱这些童谣的过程中,无疑是在体验美,感受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美的陶冶。因此说,童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美育的功能。

2. 规范功能

童谣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生活,儿童的诗歌。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儿童长大成人的,都经历过快乐的童谣时代,如果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童谣时代,总能清楚地记得童谣曾经给我们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现代儿童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虽然不同,但童谣的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依然存在。如:“铃声叮叮响,钟声响叮当,我背着书包出学堂。出了校门快回家,不在路上跑和玩,红灯绿灯仔细看,安全第一记心上。”(本人编),在这则童谣中提出了“学生放学后不能在路上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规范要求。又如:“太阳当空照,小鸟喳喳叫,我背书包上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见到同学要问早。讲文明,讲礼貌,太阳公公眯眯笑”(本人编)。这则童谣提出了关于文明礼貌的规范要求。如此这些就是童谣的规范功能。

3. 同化功能

有人认为,童谣是贴近学生的德育语言,是沟通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的确,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趣好玩,唱起来有韵有律,易于掌握,且意思明白,道理浅显,学生很容易接受。基于童谣的这些特点,把它运用于德育,自然成为德育的语言,自然成为沟通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所以,把童谣运用于德育活动,能让学生在无限乐趣中受到教育,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的思想品行,使学生改掉坏毛病,形成好习惯。这就是童谣的同化功能。童谣的这种同化功能运用于德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导向功能

童谣对成长中的儿童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教育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儿童的行为动作方面进行引导训练,使之向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并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拿起小牙刷,刷呀刷呀刷。早晚刷两遍,一上又一下。里外刷干净,小牙白花花。不会生蛀虫,人人把我夸。”(福建新童谣《刷牙》)这则童谣对儿童养成刷牙习惯具有导向作用。“早晚刷两遍”提出了时间次数的导向;“一上又一下,里外刷干净”提出了方法的导向;“不会生蛀虫,人人把我夸”提出了兴趣意志方面的导向……这些都说明童谣具有导向功能。

以上所说童谣的美育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和导向功能很普遍。大多数童谣对儿童的思想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有的指向行为,有的指向思想,有的指向品德,有的指向意志……童谣的这些功能体现了它对教育工作的意义。挖掘利用童谣的功能为教育工作服务,是当前德育工作的新举动,新方向。

三、正确、有效地发挥和运用童谣的德育功能

童谣具有不可置疑的德育功能,然而多少年来,童谣一直被视为“小姓”流落于民间,而未曾登上教育这一大雅之堂,直到近几年,社会上的灰色童谣冲击到了学校教育的宏伟殿堂之后,才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关注,开始在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中火热起来,出现了“新童谣”。但新童谣的出现,并未在德育这块阵地上扎下大营而是一阵强风般的、一股热潮似的匆匆流过。如何让新童谣生动、有趣、持久、稳步地发展起来,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和运用德育功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父母家长,乃至每一位社会人士应当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1. 领导挂帅,少先队牵头,营造德育新环境

教育要有成效,就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同样的,童谣要真正发挥其德育功能,也必须营造一定的氛围。首先是领导重视,认真做好安排布置和计划工作,把新童谣活动纳入德育工作重点,长抓不懈。如设立校园童谣节、童谣活动月、童谣活动周等集中固定的形式,为童谣环境的形成提供保证;其次是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形式的说童谣、唱童谣、编童谣和演童谣等比赛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三是利用广播、校刊、校报进行宣传推动,广播室设置固定的童谣节目广播时间,烘托一个热热闹闹的音响环境和文化交流环境。第四是结合广场文化、校外活动中心举办童谣说唱演活动,让每个学生,让每个家庭,让全社会都认识童谣,了解童谣,形成一个童谣大世界。

2. 给童谣插上音乐的翅膀,让童谣可说可演可唱

前面已经说过,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有韵有律,是一种可说、可唱、可演、可跳的儿童文学,是无曲的歌,它本身充满了乐感,富含着音律,如果给它插上音乐的翅膀,那可谓是锦上添花了。所以把童谣引进德育,还应当给童谣谱曲,让童谣真正可演可唱。具体做法两种:一是选择学生优秀作品谱上曲,让学生唱自己的歌,唱身边的活动,这可以大大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最近,我为学生编创的“校园童谣组歌”和“快乐童年组曲”,学生非常喜欢,预期效果良好。二是指导学生自己为自己的童谣谱曲。指导学生自谱曲,由于学生缺乏乐理知识和乐感能力,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慢慢来,先从个别入手,培养兴趣小组,然后逐步推广。培养学生自谱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 创建童谣俱乐部,为童谣的普及推广安家落户

第7篇:校园童谣范文

关键词:童谣 童谣游戏 幼儿园环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68-02

虞永平教授曾在《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理想、构想、遐想》中指出:幼儿园课程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每个幼儿园都处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及文化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幼儿感兴趣的,也是最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到,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

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园地处民间艺术之乡――白茆,在白茆社区内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包括白茆山歌、民间故事、童谣、歌舞等,有效利用这些环境与资源,不断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是贯彻实施幼教法规的需要,也是幼儿发展的需要。

童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它来源于民间,篇幅短小、童趣盎然、富有节奏、声韵的美感,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而童谣环境的创设可以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家乡的民间文学,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那么什么样的童谣才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呢?怎样更好地创设小班童谣游戏的环境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1 根据实际,选择童谣

白茆社区文化中,有很多好听的山歌、民间故事、童谣、歌舞等,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所以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尤为重要。我们将合理、科学、充分地挖掘流传于白茆社区中的山歌童谣,将收集的白茆山歌童谣素材进行筛选和整理,选择出有益于幼儿园小班课程的教学素材。例如:首先,我将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较短小的童谣先筛选了出来,再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他们较感兴趣的长篇童谣适当的进行删减,转变为适合小班幼儿的童谣,接着在与幼儿的游戏、学习中,观察研究幼儿感兴趣的童谣,并将其记录整理好,完善了小班山歌童谣园本教材,并在其中选择出适合布置环境的相关童谣,根据其童谣内容进行各类童谣环境的布置。

童谣目录:《一箩麦二箩麦》《对对对》《骑马到松江》《姆娘姆娘好吃来》《拍拍背》《金钩钩,银钩钩》《摇摇摇》《卖糖粥》《小辫子》《娘舅舅》《弯背老公公》《驮驮娘》等。

2 结合童谣,创设环境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幼儿园环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和设备设施,而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要素和教育手段,具有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内在发展的巨大教育功能。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和内隐的。创设一个良好的童谣欣赏、学习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学龄前的幼儿还不具备成人对环境的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这就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管饭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因此,我们将童谣渗透在幼儿园环境之中,通过童谣环境的创设,更好地引起幼儿对童谣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以美的熏陶和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以下将从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进行阐述:

2.1 精神环境创设

2.1.1 创设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

我们利用短暂游戏、区域游戏、课间活动、餐后休息等时间,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所感兴趣的童谣,或两两合作,边念边玩童谣,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享受童谣的乐趣。

例如:在区域游戏中,对于选择语言区的幼儿,我们会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回忆已学过的童谣,或轻声念新学习的童谣,从而引起幼儿兴趣,让他们自发的感受学习童谣;对于部分有游戏情境的童谣,我会和配班老师一起配合,边做动作边念童谣,幼儿看到后,也会很感兴趣的进行模仿,在边玩边念中,对童谣熟悉的幼儿还会主动纠正念错的幼儿,童谣学习气氛很是浓郁。

2.1.2 创设温馨的家园互动环境

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家长是重要的参与者与建构者,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园童谣互动环境。

例如: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平时交流、家园翼校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近期学习的童谣,通过多形式的沟通了解,让家长也参与到幼儿的童谣学习中来,不但增加了亲子感情,也促进了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

2.2 物质环境创设

充分利用幼儿园中的可利用物质环境,适当地加入童谣的内容,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让幼儿在接触、欣赏童谣环境的布置中对童谣产生好奇,感受童谣的魅力。

2.2.1 功能室的布置

幼儿园的功能室是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去的地方之一,在功能室四周的墙面上加入童谣内容的布置,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平时走进功能教室或是在功能教室活动后休息时,幼儿会很容易注意到墙面上这些色眼鲜明的童谣布置,从而进一步观察感受画面上的童谣内容,对童谣产生兴趣。

在我们幼儿园的功能室墙面上,我们就布置了一些具有童谣特色的亲子童谣记录单展板,并按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分别排列。幼儿有时会看着学过的童谣自己也来念一念,有时会观察展板上的一些画面内容,有时还会通过对比不同小朋友和家长所完成的童谣亲子记录单来感受多样的童谣呈现方式。

2.2.2 公共走廊的布置

每天家长、小朋友们都会经过的地方就是幼儿园里的公共走廊了,走廊的环境装饰也彰显了幼儿园自己的特色,在我们幼儿园大门口的公共走廊墙面上,展示着我们教师自己制作的童谣童画展板,我们用绘画、剪贴、涂色等多种方式对每块展板进行了制作,走进幼儿园,就能看见这一块块色彩鲜明、主题突出的半立体的童谣童画展板。在二楼的公共走廊上,还有我们用竹篾、木夹、彩纸、毛根等材料精心制作成的童谣壁挂,这些各有特色的童谣壁挂为楼上的公共走廊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童谣童画展板和自制童谣壁挂的展示,不但丰富了园内环境,而且使整个走廊活动空间呈现出浓浓的乡土特色,营造了浓浓的地域文化氛围。每当家长和幼儿一起走过这些公共走廊时,都会不自觉地驻足欣赏一下;每次和幼儿散步走过这些走廊时,幼儿也会都被这些有趣、鲜明的童谣形象所吸引,潜移默化中,幼儿渐渐对童谣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

2.2.3 教室、区域的布置

教室是幼儿每天在幼儿园呆地最多的地方,教室中环境的布置或调整总是被幼儿默默关注着,将教室和班级区域的环境结合起来,更便于童谣环境的创设。同时,班级的环境创设要摒弃过去“教师挑担一头热”的倾向,让幼儿和教师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我们根据小班童谣园本教材,选择了一些适合本学期本班幼儿学习的童谣课程,将童谣以图画等方式制作成童谣卡片,先提供到班级美劳区中,通过让幼儿自己涂色,从而对所绘制的童谣卡片产生初步的印象,接着将幼儿涂好色的童谣卡片进行塑封处理,投放到班级语言区中,方便幼儿区域活动时观赏,等到区域中再次投放入新的童谣卡片时,旧的已经学会的那些童谣卡片就可以布置到教室墙面上,也让幼儿在学会童谣后能得到更好的巩固复习以及记忆。

总之,利用幼儿对童谣的好奇和兴趣,让幼儿在参观园内环境布置的过程中,边欣赏、边学习、边理解,这样没有压力的,完全是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幼儿通过边欣赏,边回忆,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通道的感受童谣的无穷魅力,从而主动地去发现美、创造美,进一步萌发学习童谣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首

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秦明华,张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J].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校园童谣范文

但是,在媒体的反复教育下,在网民的猛烈抨击下,个别官员的“雷语”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引发蝴蝶效应的趋势。

2012年3月24日,贵州电视台记者就一起高空坠物砸坏私家车的纠纷进行采访时,毕节市政府驻贵阳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竟然反问:“你是记者,你是,你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党服务的?”这条“为谁服务”的雷人程度和轰动程度,显然超过了“替谁说话”的“雷语”,因而刷新了“雷语”榜单,成了新的“第一雷语”。

是该进一步警惕个别官员“雷语”蝴蝶效应的时候了,因为这些“雷语”肆无忌惮地将党和人民对立起来。这些“雷语”公然宣扬的谬论是:替党说话就不能替老百姓说话,替老百姓说话就不能替党说话!为党服务就不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不能为党服务!这些“雷语”将党和老百姓的关系、党和人民的关系,歪曲成了势不两立、完全对立的水火关系。

是该进一步警惕个别官员“雷语”蝴蝶效应的时候了,因为这些“雷语”几乎成了众所周知的流行语,造成了极其广泛、极其恶劣的后果。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这些“雷语”不是个别官员偶尔的失误,而是飞扬跋扈的实话。这些“雷语”,实质是在拿“为党说话”、“为党服务”做护身符,对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维护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在这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时代,这些充满了官气、霸气和匪气的“雷语”,就像一条又一条的臭鱼,一次又一次严重污染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这些“雷语”使“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的庄严承诺,遭受了裸的践踏与背叛。

是该进一步警惕个别官员“雷语”蝴蝶效应的时候了,因为这绝不是无病、小题大做、杞人忧天。《江山》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很深刻,值得牢记:“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谋幸福,送温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对“灰色童谣”切莫等闲视之

宛诗平

从早些年传唱的“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起炸药包”,到近来作业本上悄然出现的“人生目标:向钱看,向厚赚”等“潮人语录”,校园童谣正在发生着一种值得关注的变化。

童言无忌,这些听起来“很酷”的灰色童谣,在孩子们以之取乐、释放压力、彰显个性的同时,也传递着消极、偏激、暴力和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东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可塑性极强,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些童谣如同大气中的PM2.5,在不经意间污染着校园环境,侵蚀着孩子心灵。

童谣是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现状。应当说,目前我国校园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灰色童谣的存在依然不容忽视。对此,我们切莫等闲视之。

第9篇:校园童谣范文

这一天就是我们童年的缩影。童年真好!可你知道,爷爷奶奶的童年是怎样的吗?他们的童年没有游乐园,没有电脑游戏,也没有冰激凌和巧克力,却有你从没听过的好玩的童谣,有别样的乡村乐趣。明天出版社推出的绘本系列“老童谣”,是根据山东已故民俗学家山曼先生收集的《中国民间童谣》编撰而成的。在这个属于儿童的月份,我们不妨读一读这套书,听一听这遥远的童声,尝一尝过去乡野的、原始的童年滋味。

整套书分为《九九歌》《看谷佬》《红眼绿鼻子》《从前有座山》《月亮月亮明明》五卷,活泼的插图、精致的排版,加上山曼先生对每首童谣的寄语,使整套书充满纯净、清澈的童年气息。书中选取的歌谣多是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朗朗上口的歌谣中,同学们可以认识这个世界的规律,懂得传统文化习俗、节日、礼仪等。

在这些老童谣中,你找不到说教,也没有考试的压力。家长们也可以在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朗诵,一起游戏中,体味自己儿时缺失的种种美好。比如脍炙人口的童谣《唱大戏》: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

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明儿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

二百不够,加一百六!

试想一下,爷俩坐在垫子上,互相拍着手,爸爸念一句,儿子跟着念一句,是不是特别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