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在校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在校实训总结

第1篇: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关 键 词 校训;学校精神;表征

作者简介 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任何一所学校,历时既久,总不免会形成某种传统,这就是该校的校风。优良的校风一旦形成,它所具有的无形的教育力量,便成为学校特有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而事实上不同学校的校风,往往相去甚远。任何一所学校,是否形成某种特有的办学精神,其成效更大相径庭。所谓校训,即学校着意建树的特有精神的表征,某种校训,若真正成为学校群体的精神,久而久之,可望自然而然地化为校风的组成部分。然而,流于空谈的校训也不在少数。

惟其如此,校训、校风一向为学校领导所关注,问题在于现今相当多的学校,不明校训与校风之别,往往把校训误认为实然的校风,且不说对实际形成的校风关注的程度如何,就连关于校训的表述,往往也缺乏斟酌,以致在关于校训的各种表述中,显示出见识殊异,成效差异甚大。

别树一帜,把握本校特有契机

姚德义主编的《大中学校校训集锦》一书,集录了我国高等学校校训101则, 中等学校校训207则,提供了对校训问题比较研究的材料基础。关于校训的句式,中等学校最普遍的陈述形式为“四言八字”,共12次,占总数的59%;其次为“二言八字”,为17次;再次为“四言四字”(12次)、“四言16字”(11次),此四项合计为162次,占总数78.6%,同高等学校校训陈述的情况相近。关于校训中的常用词语,10个较通用的词语(求实、勤奋、团结、创新、严谨、进取、奋进、文明、爱国、守纪)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前五个。

校训,作为学校精神的表征,从总体上反映学校的价值取向。《大中学校校训集锦》一书编者说得好:“校训如同一所学校的魂。”校训有别于学校规范(校规),校训作为价值原则的组合,集中体现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故校训宜采用精炼的口号式陈述。列入统计的诸多校训中,高等学校校训在8字以下的,共有93例,占总数的94%;中等学校校训中,8字以下的有179例,占总数的87%。这表明绝大多数校训具有精炼的口号式陈述的特点,相比之下,个别中等学校的校训多达36字,遂有把校训混同于规范之嫌,另有一所学校的校训长达128字,似不明校训为何物,故作为特例,未列入统计。

在所列校训中,最为流行的表述形式为“四言八字”句式(在高等学校中占68.6%,在中等学校中占59.2% ),仿佛成为校训的套路。此种表述形式之所以如此流行,其近因,或由于曾把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风提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早开“四言八字”之先例;其远因,也许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全”相关。

在“四言八字”句式中,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模式最为突出。实际上若把奋进、进取、刻苦、向上、上进等词语作为同勤奋相近的词语,再把开拓、创造、拓新作为同创新相近的词语列入统计,此种陈述框架的总数至少比现有统计数字翻一番;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以及严谨5个词语的使用频率,同所用的其他几十个、上百个词语的使用频率相比,在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都异常突出,显示出这5个价值原则确实反映了办学的时代精神。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词语组合的意思是:全校团结一致,以勤奋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求实与创新的统一。不过,这些处在不同地域,级别与办学条件如此悬殊的学校,采用同一校训,不也是一个问题么?

以上陈述,大致揭示校训表述中若干趋同现象。趋同,或证明其中不乏“英雄所见”,如果其中的多数学校,出于从本校实际情况与需要出发,经独立思考作出抉择,而非迎合潮流、盲目抄袭、草率地拼凑,那便可以认定校训表述中的趋同现象,或多或少反应了现代办学思想的潮流。其实,校训作为一校之训,按理该从本校特殊情况出发,把握本校特有的契机,亮出本校独特的取向,在现代中国学校之林别树一帜。若无独特追求,校训不提也罢,无此一举,倒也没有追求表面形式之弊。

尽管在表述校训的诸多句式中,以“四言八字”句式最为通行,然而,有的学校以“团结、勤奋、求实”为训,不表示该校无创新之意;有的学校标榜“求实、进取、创新”,不可谓其无团结之心;有的学校只以“勤奋、求实”为训;还有几所学校的校训,一言以蔽之:“实事求是”“求真”,一语以尽之,有何不可?在校训中,价值原则的择定固然重要,但价值原则的结合能否集中体现出一种总的精神(价值取向),不可忽视,故虽不必认定校训用语越简越好,而用语精炼,确有意向集中、旨趣鲜明之妙,至少,“四言八字”不是不可突破的程式。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往往是老学校)标榜“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诚毅”“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颇有个性;有的学校以“智、仁、勇”为训,不知现在还用否?此外,还有所谓“一切为了祖国”“为四十岁做准备”堪称别树一帜,在一定时间里,或可起到激励作用,问题是,这类表述是否略显空泛?

校训,训谁,谁之训

我国老学校原有立校训的先例,或受古代家训的启发。现今常把校训称为校风,因训字不合民主潮流。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就采用校风提法。其实,校风与校训不是一码事,前者为自然之风,后者为应然之风,即着意建树之风。树新风,其此之谓也。任何一所学校,总不免存在某种风尚,有长期劲吹之风,也有一时兴起之风,它或为和煦的春风,也可能是不正之风,“风乍起吹皱一江春水”,观“风”,可以知过,也可以知功。

研究校风,不太困难,可以从学校群体的感受和外人观感中,捕学校实有之风。重要的是明校训与校风之别,正视学校中客观存在之风,“想实然”而不“想当然”;“想当然”,把有待落实的校训,当成业已形成的风尚,非自欺欺人而何?明立学校之训,无非是为了自觉地发扬学校优良风尚,并建树学校新风。问题在于如何化训为风?在校园中最醒目的墙壁上,大书特书校训,使其成为学校一劳永逸的教育版面。若再加上林林总总的标语(名人语录),“让校园中每一面墙都说话”,那就叫做校园文化,算得上是最经济、最省力的教育法,可惜,校园文化多一分,校园自然总不免减少些许。不过,这似乎总比一套又一套规章制度束之办公室抽屉好一些。然而,若无相应的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之举,大书特书的校训,不过是空言。它本身不过是每日每时给全校师生开设的“非求实”的隐性课程。只有把校训从壁上移入学校群体心中,方见得校训之功。这时先得考虑: 校训,训谁,谁之训。

在众多的校训中,有“立志”“有志”“尚学”“笃学”“好学”“勤学”“善学”“求业”“守纪”“尊师”“成器”之类表述,证明不乏单以学生为对象的见识;也有一些学校,把校训单作为对教师之训,所表述的校训中,“敬业”“爱生”“育人”“育才”之类提法,便是明证。其实,面向学校群体,才堪称一校之训,依此看来,大多数校训,并未错位。校训,若为一长(校长)之训,势必置学校群体于受训地位,何能成为共识?一般学校经一定的民主程序,确立校训,正是为了使其成为指引学校群体自我教育和共同奋斗的旗帜,按“政廉则俗朴, 政浊则俗颓”道理,举一反三,学校的行为,对于化训为风,倒不是小事。

第2篇: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目前,国防生已经成为部队干部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总装为加强和规范总装签约高校国防生军政训练,组织专家进行了研究论证,针对国防生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了科学合理、系统规范、体现总装特色的《国防生军政训练实施方案》。该方案既区别于地方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军事课教学大纲,又区别于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培养方案,着重突出了军队及总装的特色,作为总装签约高校国防生军政训练教学指导性文件使用。下面谈一下我们研究该方案的工作思路和体会,供各个国防生培养院校的同行们参考。

国防生军政训练,是指对国防生实施的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等教学训练活动,包括在校日常军政训练和暑期集中军政训练。国防生军政训练应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着眼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总装部队对人才的要求,在不影响国防生完成正常学业的前提下,坚持学历教育与军政基础训练相结合、集中训练与日常养成相结合、统一标准与灵活施训相结合,突出重点,科学施训,严格管理,努力实现军政理论教育院校化、军事训练基地化、训练教材规范化、训练保障制度化[1]。

国防生军政训练是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国防生基本的军人素质和军官素养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国防生毕业后尽快适应、胜任部队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一、国防生军政训练需要掌握的基本情况

一是摸清当前入学国防生的政治素质基础,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地方组织的军训基本情况,以此为起点,决定军政培训方案的起点。wWw.133229.cOM

二是了解在校国防生的学习管理模式和特点,以此为依据来设计军政培训的内容和结构。

三是明确毕业后用人单位对军政训练的需求,结合毕业后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军政训练的情况,规划军政训练的目标和方向。

国防生军政训练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以充分调研在校国防生军政基础为工作起点,以方便签约院校实施教学、方便集训单位的暑期集中军训为工作思路,以达到军人所具备的基本军政素质为培养目标。

二、国防生军政训练实施方案的设置思路

(一)、国防生军政训练的目标。国防生军政训练的目标是使国防生具备基本的军人素质和军官素养,为其毕业后尽快适应任职岗位需要奠定基础。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国防生,通过实施军事、政治的基础训练,应具备基本的军人素质和军队干部素养,从而为培养合格军队干部奠定基础[2]。

在校的国防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用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军魂意识;熟悉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及职能使命、光荣传统,树立献身国防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信念,具备良好的军人思想品德修养和较强的法纪观念。

在校的国防生应具备的军事素质:打好军事共同基础,初步掌握中国现代军事思想和一定的军事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军人气质和作风;了解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了解总装部队各主干专业的总体知识及基本特点;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校的国防生应具备的身心素质: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达到规定的体能标准;心理健康,冷静理智,乐观自信,不怕艰难困苦,能够经受紧张、艰苦军事工作的考验,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国防生军政训练的内容。军政训练纳入各签约高校教学内容,作为国防生必修课或必选课计算学分。国防生军政训练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毕业时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在校日常军政训练主要进行军政理论课程教学和体能训练。军政理论课程包括人民军队导论、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与心理品质修养、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总装部队光荣传统、军事高科技专题讲座等。

暑期集中军政训练重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条令学习训练、军事技能训练、部队概况、科研试验技术讲座、基层连队认识实习、参观见学等内容。

军政训练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将人们军队光荣传统教育、使命任务等特色内容有机融入国防生军政训练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国防生投身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国防生军政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在校日常军政训练应当贯穿于国防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军政理论课程教学主要以讲座和自学的形式开展,军事训练中《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由各签约高校组织实施,体能训练结合体育课、晨练或体育活动进行,军事高科技专题讲座主要由部队协调安排。暑期集中军政训练安排在国防生的第二个暑假,为期三周。

组织国防生军政训练应当因人施教、循序渐进、科学施训、形式灵活,确保训练人员、内容、时间、质量落实。

要坚持对国防生军政训练进行考评,以考促训,以考促管。考评未通过者,应随下一年级国防生进行重修,重修仍未通过的,按有关规定处理。注重探索、创新考评模式,提高考评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国防生军政训练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地方签约院校教学计划与军政训练计划的关系;要考虑签约院校的实际情况;与学校的教学计划相结合。签约高校的国防生是与其他学生统一管理的,人员分散在各个专业之中,并没有单独的教学培养计划。如果这个关系处理不好,签约高校就很难实施军政训练计划。这个关系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国防生军政训练的实施效果。因此,这是国防生军政训练工作的核心问题。

二是处理好日常军政训练与集中军政训练的关系;要体现部队的特色;讲座与讲授相结合。军事技能训练、集中军政训练为主,签约高校的国防生日常训练为辅,利用集中军政训练的时间,使国防生了解、体验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并利用这段时间走进、了解部队,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做好扎根部队,奉献国防的心里准备。同时,把不便于在签约高校内学习的内容在集中军政训练时间内完成。

三是处理好国防生军政训练与入伍后生长干部任职培训的关系;要区分层次,不重复设课,考虑国防生是后备的军队干部,还不是军人等问题。因此在军政训练的内容安排上要考虑按后备军队干部的要求进行体系设置。

第3篇: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校本培训是新课改背景下师资培训的一种新形式,它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对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把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种学校行为,这是一种灵活而持久、经济有效的在职继续教育形式,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

新课程改革以来,实践一再证明,要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培训必须以技能改变训练为基础,进行全面系统的新技能训练。而这种训练的最佳方式就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最大特点在于研训一体,有效地将培训与教研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研究中达到培训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校本培训模式,我们对传统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作了全方位的修正,进一步整合了培训、教学、教研,架构了一个更加符合新课程背景下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模式——主题教研校本培训模式。

第一步,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开学初,在学校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与部署下,在分管学科领导的指导与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搜集一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炼出校本研训的几个基本“主题”。“问题”来源于教学一线,来源于教师实际,学科教研组由此提炼出“主题”,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利于教师接受并主动投入。在分管领导指导下,学科教研组长在认真“提炼主题”的基础上,精心构思,并按照“学习-备课-课例与研讨-总结”的步骤,依次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流程清楚,要求明确,便于操作,也便于督促检查,为校本教研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深入学习,交流研讨。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在学科校本研训规定时间,组织学科教师深入学习,提出中心问题;再由提前学习的学科教研组长或教学骨干进行引领式解读,并进行交流研讨等,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主动有效建构新理论,学习新方法。

“主题化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是校本研训的基础,保证了校本研训的方向和深度。

第三步,明确任务,达成共识。

确立了研训主题,每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承担一个或几个小问题,查找有关资料,教研时进行交流。接下来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学科教师集体将理论主动运用于实践的基础平台,是理性智慧向实践智慧主动转换的基础桥梁。

第四步,课堂实践,印证预设。

教学的过程就是研训主题研究的过程。教师要思考怎样把自己的设想变为课堂教学的现实,并通过课堂教学对预设进行验证。教师在这个阶段特别要加强材料积累,如典型案例、教学实录等,为总结提供真实有力的论据。“课例观摩与研讨”是校本研训的中心环节,它是理性中的实践,是实践中的思辨。它能促进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实现智慧的高效生成,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深层次提升。在分管领导指导、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与组员认真总结主题系列研究活动取得的成果,反思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再进行学习培训,努力促进学科教师将研究成果化为自觉行动。

第五步,深化研讨,总结反思。

主题研训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一个研训主题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想,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要分析得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下一阶段的研训主题。

第4篇: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20世纪末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以小本培训为主。依据小本培训的特点和意义,本文认为新课改背景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小本教师培训:(1)加强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2)明确目标,制订落实制度计划,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3)评价反馈,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动力。

1999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

所谓校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校本教师培训也称校本学习即以教师为培训主体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

校本教师培训的特点:(1)以校为本:以本校的实践活动为起点,将学校的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2)立足岗位:根据本校教师的岗位、基础、现状在结合本校的特征展开的培训活动,是学习、研究、实践活动三者的有机结合。(3)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在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自主研讨,主动学习。(4)开放式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都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和多样化的。

校本教师培训的意义:有利于以最经济的时间、最简约的方式、最少财物的消耗,达到全体教师都享有培训;有利于更新教师观念,升华教师的师德修养,积累学科知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教师群体凝聚力;有利于增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成为研究型教师;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的能力,成为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及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以研究新课程为切入点,在充分理解校本教师培训的内涵、充分把握校本教师培训的特点基础上,做好校本教师培训,营造一支师德素养高尚、学科知识丰富、教育教学业务精良、研究创新能力出众的师资队伍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强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

校长作为培训第一负责人,全面指导校本教师培训,毋庸置疑是组织机构的组织者、策划者、决策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与职责:

(1)师德培训组织:负责全校教师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世界观。

(2)教学实践培训组织:负责教育基本能力、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教学实践活动,培养骨干教师成名成家,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3)教学管理培训组织:负责班主任工作、学校中层管理工作的培训,更新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和谐发展。

(4)教学研究培训组织:负责新课改教学实践及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培养更多研究型教师。

(5)管理与评价组织:负责培训制度、计划的落实和培训成效的评价、奖惩,使校本培训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二、明确目标,制订落实制度计划,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

校本教师培训体现了教育教学岗位既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研究场所的先进理念,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紧密联系的认识规律。因此结合本校实际,明确培训的目标,制订切实的、科学的计划,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培训是校本培训的中心主题。“以人为本、敬业奉献”,“树形象、铸师魂”,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职业的根本,是教育教学力量的源泉,没有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就无从谈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修订并颁布实施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这是校本师德培训的纲领。

(2)师资培训是校本培训的重点工程。新课改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师是课改实验和推广工作的实施者和参与者。教学实践培训,可以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具备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培训中树骨干标杆,传丰富经验,新老结对,“青蓝工程”,可以发挥骨干的中坚力量,更快更好地培养新教师的成长,新血液、新观念、新生力的成长可以带来学校及整个教育事业的有生发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也在于教师。在改革中求学习、谋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3)科研兴校是校本培训的本位要求。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当前教师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是“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和“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的反思和研究是教师成长的结果,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条件,是教师自我教育的手段。

(4)管理能力是校本培训的技能要求。新课程赋予班主任等学校基层管理者新内涵。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观念的时代,基层管理者需要重新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观念,向发展型、创造型、科研型转变,做学生自我管理的导师、引路人。

三、评价反馈,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动力

校本培训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校本培训进行全面评价反馈,是对培训成果的经验总结,有利于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一个有效的评价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要建立在有完整的培训档案的基础上。使评价有根有据,公平公正。

(2)评价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一套优秀的评价方案要经教师的充分讨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3)评价要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师自评、互评的基础上,问卷评价,结合学校量化考核得出综合评价。

(4)评价要运用多元评价方式。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结果是客观的、全面的。

(5)评价要注重过程,注重结果,注重激励性。鼓励先进,不搞“秋后算账”,只作反思、讨论、行动。

参考文献:

[1]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

第5篇: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园足球;指导员;现状调查

通过对足球指导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辽宁省校园足球活动的相关资料,为我省实施校园足球活动提供可持续性的发展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内(大连、沈阳、鞍山地区)的校园足球指导员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电子网络查阅近五年内有关校园足球方面的文章和研究成果,以此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辽宁省内(大连、沈阳、鞍山地区)校园足球指导员发放数92,回收数83,有效问卷80,有效回收率96.28%。

3.访谈法

走访辽宁省内(大连、沈阳、鞍山地区)的校园足球学校管理人员、校园足球指导员,调查和分析有关调查情况。运用SPSS10.0社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校园足球指导员的现状研究分析

1.指导员足球专业能力调查分析

校园足球指导员大部分是由布局小学校中的体育教师担任,主要责任是对参与校园足球各项活动的学生进行教学训练。通过调查指导员学习足球专业知识路径,可基本反映辽宁省的足球指导员的专业能力情况。在对80名辽宁省足球指导员的调查中,缺少足球相关学习经历的指导员有33人,占总数的41.25%。经过足球专业训练和系统理论学习的人数为47人,占58.75%。其中,有“体育院校的足球专修课程”学习经历的有12人,占总数15%;通过“体育院校足球普修课程”学习经历的有20人,占25%;这其中有“体育中专”学习经历的有6人,占7.5%;“其他”途径学习足球知识的占总数11.25%,有9人。上述结果说明,辽宁省小学校足球指导员在足球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获取路径来源不一,缺少足球专业学习经历的指导员占有一定比重,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2.指导员对足球培训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

辽宁省内小学校足球指导员应参加各级校园足球办公室组办的指导员培训班,学习之后才能够上岗工作。针对培训工作的重要程度,我们对参与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学习的指导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可知:(1)培训学习方式当中选“非常满意”的有14人,占总数的17.5%;选“很满意”的有32人,占总数40%;选“满意”的有16人,占总数的20%;选“不满意”的有15人,占总数的18.75%。大部分足球培训班为短期脱产性的培训学习形式。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培训学习形式并不利于足球指导员的全面学习提高,也不能满足指导员的平时再学习要求。(2)足球指导员培训学习内容中,有49人选取“非常满意”,占总数的61.25%;选“很满意”的共18人,占总人数的22.5%;选“满意”及“不满意”的分别为11人和2人,分别占总数的13.75%和总数的2.5%。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学习内容共分为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教学技能、录像比赛观赏课、足球技术能力四个部分。培训课主要内容包括各年龄段青少年足球训练特色、小场地足球竞技比赛及组织工作、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身体力量素质训练特点及训练周期性内容安排、足球节活动开展的组织工作及流程、现代足球教学训练理念五个方面;实践技能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长短球、控带运球及射门;录像比赛观赏课主要是长短传接球、控带运球及射门训练练习方法讲解。(3)在对培训学习效果的评定由“非常满意”至“非常不满意”选项中依次为:42人,占总数的52.5%;14人,占总数的17.5%;18人,占总数的22.5%;有4人,占总数的5%;2人,占总数的2.5%。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沈阳市校园足球办公室获得了200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培训单位”。

3.对学校足球指导员待遇的满意程度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对80名指导员的调查中,对待遇“非常满意”的6人,占7.5%;“很满意”的8人,占10%;“满意”的15人,占18.75%;“不满意”的人数为32人,占40%;“非常不满意”的19人,23.75%。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人数达到51人,占总数的63.75%。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校园足球指导员对于待遇程度的不满具有普遍性。部分小学校的领导对指导员的工作存在观念上的不认同,认为组织足球运动和参与校园足球联赛只是带领学生球员玩玩,没有升学竞争压力,工作较为轻松等,导致指导员的待遇与其工作强度明显不符,待遇程度偏低。事实上,学校足球指导员的工作强度要比其他学科教师大。一名足球指导员每周要上15节或更多体育教学课,平均每天4节,同时还要承担班级、年级间足球比赛和课外足球训练,工作量是相当大。通过对一些指导员进行访谈调查,可知辽宁省内小学校给予足球指导员的待遇就是每训练一小时8~10元的结构性工资。根据这一情况,辽宁省教育部门已经出台相关工作待遇政策,指导员在参加校园足球培训班的培训课学习时,已经被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之内,同时指导员在校园足球活动当中获得的各种奖励,都应能够作为职称评定时的评选依据。

4.校园足球指导员对场地及器材情况调查分析

在对辽宁省小学校足球指导员进行“校园足球活动所需的器材是否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选择对所需器材“不满意”的足球指导员人数最多达34人,占总人数的42.5%;选取“非常不满意”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11.25%;选定所需器材“非常满意”的人数只有3人,占总人数的3.75%。由此我们可知,目前的足球器材情况不能满足大部分足球指导员在教学工作及训练工作等多方面的需要。经过调查分析,在开展辽宁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中,足球场地以人造标准草坪为主,占到总数的57.61%;其次是沙土场地,占到总数的38.43%;最后是其他各类场地的有4所,占总数的4.34%。在辽宁省开展校园足球的三个城市中沈阳市是经济条件最为良好,场地条件也是最好的,人造草坪有22块,沙土场地有7块,其他类型场地有1块;大连市紧随沈阳市其后,人造草坪有18块,沙土地有13块,其他类型场地有1块;鞍山市,有人造草坪13块,沙土场地有15块,其他类型场地有2块。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校园足球指导员待遇偏低。

2.足球技能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3.校园足球指导员对培训方式、内容较满意。

4.足球场地与器材不能满足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

(二)建议

1.增加指导员待遇,鼓励指导员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完善校园足球指导员终身学习机制。

2.加大对活动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状况。

参考文献:

张庆春.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第6篇: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一、 教学总结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总结是针对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要点,联系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对整个教学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给予公正的评价,对各项计划细则的落实程度及基本的教学效果进行定性分析。不仅要总结一学期来有深刻教学体会或富有创新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总结一学期重要的教学失误或教训、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准备采取的补救措施或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从本学期与下学期教学工作的衔接入手,认真思考,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从教师个人层面上看,教学总结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反思形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学总结不仅仅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记录,而是在回顾教学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教学总结能帮助教师梳理教学经验,深化认识,使其变得井井有条,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非常有效的认知加工过程,对某个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可能是一星半点或肤浅的,但写教学总结会迫使教师对该问题作深刻、彻底的思考,从而丰富和深化认识,将教学实践经验理性化,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

从学校教学管理层面上看,教学总结有助于学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教学总结是教师个人反思、总结自己一学期或学年成功的教学工作经验或教训,学校再将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进行归纳和整理,对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成功教学经验或存在的问题通过学校规章制度或教学活动的形式传递给下学期的学科教师,达到与其他学科教师分享成功教学经验、或使其他教师从中吸取教训,实现教学工作总结经验的间接迁移。

因此,教学工作总结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还可为学校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或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 教学总结存在的问题

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但拿起笔来写教学总结感到很困难,不知从哪里开始。一些教师对教学工作总结认识不到位,认为写教学工作总结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每学期的教学总结只是把往年的教学工作总结略作修改,或在电脑上下载几篇现成的总结,再将其粘合在一起……以应付学校的检查,没有认真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教师没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就不可能将自己成功、有价值的教学经验真实地总结出来。只有引导教师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客观、有条理的记录下来,达到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的成功教学经验或教训,以提高教学工作总结经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学校对教学工作总结一般是表扬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总结中提到的教训或存在的问题却给予否定态度,这些材料可能成为日后考评教师的“黑档案”。这样就会导致教学工作总结出现教学经验或多或少脱离教学实践,多数是自我表扬,很少有自我批评。

教学工作总结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问题和情境之外的,而是基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教师去反思、研究、解决。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会出现另外更多的新问题。

三、 对提升教学总结价值的建议

学校应重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制定相应的管理、评价等机制。通过制度督促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评价引导教师认真、深刻地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

1.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学后记

学校应规定教师要写教学后记,并不定期进行检查,以督促教师及时记录下自己在备课、教学过程中成功的教学经验和出现的错误资源。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总结时,通过翻阅自己的备课教案和教学计划,以帮助他们全面、充分回顾本学期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内容,对照学期初拟定的教学计划,重点检查整体目标任务及各项计划指标真正完成到何种程度,并认真分析、反思、总结其原因。汇集、归类平时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等,找出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对本学期活动要点和经验、教训作出全面、重点性总结和评价,并指出今后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建议及应注意的事项。

2.对教学工作总结的要求

为了使教学工作总结能真正地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效果。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末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总结,而且要认真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能抄袭他人的工作总结或从电脑上直接下载。

3.制定教学工作总结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因此,学校规定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应包括成功经验或教训两个方面。在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要建立有错误资源评估的教学总结评价机制。根据教师所犯错误的不同层次,给予成绩。这样教师就会自觉地把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或教训写得更深入和真实,能把自己的优点或缺点都坦白地表达出来。

学校要把教师的教学总结纳入教师考核之中,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进的条件之一。学校可组织评审组对教师的教学总结进行审阅,对写得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将写得较好的、有价值的总结挑选出来,汇编成册,让全校的教师进行交流,或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其他教师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或吸取教训。

4.组织各学科的全体教师交流教学工作总结

第7篇: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指导,把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督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有记载。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抓好常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

学校充分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既集中学习了有关自身修养方面的理论知识,学校学期内还组织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研讨,研讨内容包括:学科教研、班主任经验交流、名师讲座等。这些培训方式和内容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帮助很大。

抓好校本研修,组织好学科活动。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节假日外出学习,学校负责给予补助,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服务及经济补贴,培训结束会有经验分享。

三、榜样引领课堂、反思持续进行

(一)榜样教师用课堂引领思想。教研的效果如何,通过课堂来反映,教师的收获如何,通过课堂来体现。我校的教研思想,课改思想,首先榜样教师来体现,体现在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我校榜样教师能够用课堂说话,用自己的学生说话。我校每星期安排一节行政课,用他们的课堂实践为全校教师传达新的课该理念,引领教师走进新的课堂,感受新的理念,实践新的课堂模式,为学校校本培训提供现场。

(二)总结反思,让教师听到成长的音。我校不但重视教师教学工作的反思,还重视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反思。

1、通过工作总结来反思。我校教师,不管年龄大小,教龄长短,资格高低,兼职多少,人人都撰写工作总结,人人都重视工作总结。

2、通过交流的课堂来反思。每学期我校都会开一些教研课,包括榜样教师引领课、新教师的观摩课。在这些活动中,较大程度地促使全体教师对自身课堂进行反思,从而促使榜样教师更加成熟,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四、创造条件,让培训迈上新的台阶

拓宽交流的平台。我校每期都派多名教师培训,如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另外还有一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这对于我们这所经济比较薄弱的学校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些活动更是拓展了教师的眼界。

充分利用教育网络为教师选取优秀的教师培训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网上学习,使教师能够与专家交流,开拓视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五、培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我们在开各项活动时,有个别教师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认真对待。

2.在教师基本功训练上,过于重视教学工作,偶尔忽視校本培训,缺少力度。

3.有些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

六、2021年培训计划

针对上述优点与缺点,我们要在以下方面加强:

1.加强领导监督,定时定量地检查每周、每月布置的各项工作。

2.结合我校实际情,制定各类考评方案,对广大教师进行量化考评,学期末、年终公开考评结果。

3.穿插不定期的抽查形式,发现问题,及时例会说明。

第8篇: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本培训,地方本科院校

校本培训是在学校中进行,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师资培训活动,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校本意识,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一系列实践问题的重要途径。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其在师资队伍和软硬件条件等方面的特殊性,也必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培训模式方面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校本培训进行探索研究。

一 地方本科院校校本培训的必要性

(一)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实现的明确性和迫切性是进行校本培训的初始动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的替代与互补效应加强。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必然采取强基固本,以奇制胜的发展策略。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总体发展目标相对明确,侧重于学校的基础建设与长远生存方面。加之外部环境的竞争压力,发展目标的实现显示出了明显的迫切性。学校总体目标实现的质量与速度,取决于占学校最大比重的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效率。进行校本培训,增强教师对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认同感和提高对目标实现紧迫性的认识势在必行。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是进行校本培训的重要出发点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工作的一个公认的难题。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结构不合理。地方本科院校多为升格、合并、新建的高等院校,在完成由低一级向高一级转变的过程中,原有师资队伍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研究发现,多数学校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供给与教育教学对知识结构需求出现“倒挂”现象,显示出了明显的滞后和粗浅。

2 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师资的强烈需求以及上述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采取了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弥补师资队伍缺口和调节知识结构不合理问题的短期路径。调查发现,引进高层次人才多为应届高校及科研院所毕业生,师资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快速年轻化的师资队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教学经验欠缺、心理落差较大、认同感不强、浮躁情绪存在等等。知识结构合理性暂缓之后,又出现了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 专业结构不合理。地方本科院校除了需要应对学校内部需求的压力,还要面对诸如学校竞争以及本科教学评估等学校外部压力。因此,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在短期内引进为数众多的高层次人才,用以提高学校竞争力和满足教学评估标准。由于地方本科院校自身专业设置和人才吸引力的内部因素以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与学校专业设置以及学科发展出现了明显的错位现象。知识结构解决的背后,隐藏着专业结构的不合理。

师资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地方本科院校长效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校本培训来调节和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一项急迫而重要的工作。

(三)教师发展个体目标实现的必然性和动态性是进行校本培训的循环动力

从个体的角度来分析,教师不仅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这一组织内部的组成单元,而且是具有思想性、动态性的活力因素。在整体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个体目标实现的需求逐渐显现,并最终成为了一种必然。个体目标是动态的、变化的和不可预测的,其主流方向影响到组织整体目标的方向以及最终实现情况。如何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在自觉实现个体目标的过程中达成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重要难题。教师发展个体目标实现的必然性和动态性也最终成为了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校本培训的循环动力。

二 地方本科院校校本培训的可行性

(一)师资队伍结构“劣势”中存在“优势”

如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师资结构存在知识、年龄及专业等方面的不合理性。然而,在知识、年龄及专业等方面不合理的现实背后,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潜在优势。尽管师资队伍的快速年轻化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产生一定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年轻教师的知识覆盖的广阔性、思想观念的新颖性、工作思路的创造性会对整个学校的发展长期促进与支撑作用明显。教师队伍专业结构问题明显,高层人才专业结构与学校专业设置错位。“错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校在某些专业上的竞争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专业错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专业融合,形成交叉和边缘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专业错位促进了学科专业的进步和学校特色专业的形成。

(二)学校发展总体目标与教师发展个体目标方向的一致性

调查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多为近年来刚刚由专科升格或新建的学校,多数学校正处于发展阶段。在组织全力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个体的教师也有进步的需求,而且随着组织发展的深入和教师水平的逐渐提高,学校组织的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支撑作用。学校竞争力强了必然给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与空间,教师水平高了也必然将学校推向更高的台阶。因此,学校发展总体目标与教师发展个体目标方向的一致性是我们进行校本培训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校本培训与教师继续教育的互补性

教师的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继续教育有多种方式,比如:学历教育、专业技术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相关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校本培训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师资培训活动,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校本意识,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一系列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来说,校本培训既是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一种超出一般意义继续教育形式的范畴。因此说,校本培训与教师继续教育存在互补关系。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对于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制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三 地方本科院校校本培训理念探索

(一)设计合理路径,强化高存量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其引致作用

高等学校教师是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力资源具有其它类型人力资源所不具备的明显的高人力资本存量优势。但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内部存在着人力资本存量的梯度差异性,高存量人力资本个体存在向低存量人力资本个体的溢出效应,产生一定的引致作用,从而缩小资本存量差距。在地方本科院校校本培训过程中,应当设计合理的路径,比如示范授课、答疑讲座、项目课题等,强化高存量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其引致作用。

(二)优化整合方案,激发校内优质资源潜能,逐步积聚校本资源优势

校内优质资源是进行校本培训的重要依托。激发校内优质资源的潜能可以形成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充分发挥校内优质资源的潜能和利用效率可以形成其它培训模式所不具备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校内优质资源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发挥学科群体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规模效应优势;再一方面,在利用优质资源培训教师的同时,实现了优质资源所需的人力资源的层级支撑,形成了循环促进优势。因此,在地方本科院校校本培训中,应当优化整合方案,如专业团队建设、重点项目申请、精品课程建设等,激发校内优质资源潜能,逐步积聚校本资源优势。

第9篇:在校实训总结范文

一、组织完成了过程性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1、及时安排部署,组织过程性抽测工作。3月3日接局领导指示,及时安排了三、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抽测工作,于4日上午完成了七年级抽测工作,下午完成了三年级的抽测工作,我具体负责试卷的发放与工作调配,处理考场中的突发问题,对试卷不够的情况提前预设,及时解决了红寺堡小学,红寺堡二小试卷不够的问题,确保抽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有效的阅卷、登分、统分工作。为了能保质保量完成阅卷工作任务,我们全体教研员提前做好试题答案,做好人员分工各尽其责,提高了工作效率,按时完成了阅卷、登分与统分工作,将结果第一时间上报局领导。

3、及时组织卷面分析工作。本次抽测只有小学语文、数学,中学语文有教研员具体负责完成,对中学数学、小学、初中英语我们聘请了学校骨干教师承担了卷面分析任务,圆满的完成了抽测后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外出培训学习,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我素质。

1、5-7日参加了区教科所组织的“提高宁夏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行动研究”课题实施研讨会,我代表红寺堡课题组汇报了我们的工作,各项目学校也汇报了课题实施的阶段性工作情况。受到了教科所领导的高度赞扬,同时对我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表示感谢。通过学习与研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做课题的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学校管理更加完善,教师专业快速发展,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校与社区联系更加密切,育人环境更加浓厚,从而形成处处能够育人的氛围。

2、14-17日参加了区教科所组织的SDP项目培训。通过专家的讲座与引领,参与小组讨论与活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与共享,深入项目学校考查观摩,使我深刻认识到SDP的实施,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SDP项目的实施,改变我们的办学理念,成立学校管理委员会,共同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排序,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人人共同谋划学校的发展,从而形成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支持学校的和谐教育氛围。

三、有效组织继续教育二级培训工作

1、培训前召开参加区级培训人员交流学习会,共同研讨今年的培训工作,大家一致认为:一要结合红寺堡教师实际开展培训工作。二要将区级培训模式教给大家,使培训者回校后能够有效开展校本培训。三是要在培训中以任务驱动与参与式交流讨论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各培训班主讲教师进行备课。

2、开班前准备工作。首先向局领导申请培训所需用品,如横幅,稿纸,印制培训资料等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协调各学校场地,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到位服务,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对次我们教研室深表谢意。为了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召开全室人员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分工负责,各尽其责。为培训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分班培训。第一期我负责中学物理培训班,由参加区级培训的武鸿双老师主讲,大家学习讨论积极性很高,达到了培训的目的。我借此次培训之时,将2008年中学物理教研工作作了具体安排,红寺堡中学教师石金海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网络教研基础知识培训,每一位培训者都有了自己的博客,并加入到了红寺堡物理圈,为红寺堡有效开展物理网络教研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在第二批培训中,我负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培训班。通过主讲教师引领,观看优秀教学案例后,学员自主参与讨论,交流自己在具体教学中的所得,最后培训学员达成共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多种教学技能,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积累,多反思,多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四、继续教育教材,教辅资料用书收发放工作

1、两种教材到位迟,我们及时通知学校,全体人员亲自动手,搬运、分类、清点配发,及时发到各个学校,虽然工作量大,任务重,我们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

2、调配《学习之友》发放工作,长退短补,及时和区教育服务中心联系,做好补退工作。

3、加班完成了教辅资料用书免费表并上报。

五、组织与实施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大赛活动

1、考前准备,编排考场,印制填写准考证

2、协调各学校抽调监考教师,考场安排与布置,考前培训准备,试卷的取与送等。

3、精心组织大赛的考务工作,与3月30日上午圆满完成了次项重要工作任务。

六、归纳、整理、总结近三年来红寺堡开展的教育教学与培训工作

根据两基基教办工作安排,我们对整理总结工作进行分工,我具体负责继续教育与各种培训工作的资料整理,按时完成并及时上交。

七、总结推广经验

1、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参加区课题实施研讨会及SDP培训新理念,发教研动态08第一期。

2、王尧副厅长检查开发区“两基”工作时,对大河中心学校开展的依托远教资源,狠抓教师校本培训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教研室及时总结发了08第二期教研动态。

八、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

1、去银川退还信息技术教材和领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上报电脑作品。

2、给各学校下发初高中数学、物理、语文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通知,目前各学校已经准备就绪,将于4-5月参加吴忠市级选拔赛。

3、督促、协调红寺堡中学高中教师及时参加吴忠市组织的2008年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全区组织的高考研讨会。

4、参加局机关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

不足之处:

1、我们的工作虽然很多很忙,但总结推广与宣传不够。

2、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工作创新不够。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是两基迎国检的一年,教研工作要让路,很多工作能想到但不一定能做到,加之我们人力不足,也影响工作的效率。

3、深入学校指导教学工作很少。

下个月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1、深入学校,沉入课堂(除周二政治学习,周五工作汇报)每天到学校听课。

2、参与指导市级参赛选手课的准备工作。

3、进行SDP项目学校校长、教师、社区群众培训工作

4、召开网络教研培训会,逐步推广并开展网络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