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

第1篇: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据通讯;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DCS

一、概述

河北金万泰化肥有限责任公司1#、2#两台75T循环硫化床锅炉,均采用了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MACS DCS分散控制系统。各系统设有现场控制站1台、工程师站兼操作员站1台、服务器兼操作员站2台、通讯站1台。系统投运后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和循环硫化床锅炉的自动化水平有了一个整体的提高。

二、现场总线技术和DCS技术

现场总线(Fieldbus)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形成的,广泛应用于过程自动化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通信网络。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和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之间的联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现场总线定义为:现场总线是连接工业现场的仪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控制设备的数字化、串行、双向、多变量、多节点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设计安装方便,易于维护和扩展,可以节约软硬件投资等等,被称为第五代控制系统,成为工业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它的主要基础是4C技术,即计算机技术(Computer)、控制技术(Control)、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 、CRT显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DCS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发展异常迅速。目前,它作为新一代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设备,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纺织、电力、食品等工业,在我厂化工生产中已被普遍推广应用。DCS系统通过某种通信网络,将分布在工业现场附近的现场控制站和控制中心的操作员站及工程师站等连接起来,以完成对现场生产设备的分散控制和集中操作管理

三、通信网络组成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MACS DCS分散控制系统的网络由上到下分为监控网络、系统网络和控制网络三个层次。监控网络实现工程师站、操作员站、高级计算站与系统服务器的互连,系统网络实现现场控制站与系统服务器的互连,控制网络采用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ProfiBus-DP总线),实现现场控制站与过程I/O单元的通讯。

(一)监控网络为冗余高速以太网链路,使用五类屏蔽双绞线将各个通讯节点连接到中心交换机上。该网络中主要的通讯节点有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控制站,采用TCP/IP通讯协议,不仅可以提供100MB/bps的数据连接,还可以连接到我公司实时数据监控网络,使调度室及公司高管对工艺生产情况实时掌握,并对各种计量仪表的数据全天候不间断进行记录。监控网络各个节点固定分配IP地址进行标识。为实现监控网络的冗余,网中每个节点的主机都配有两块以太网卡,分别连接到130网段和131网段的交换机上。监控网络的前两位IP地址已作了规定,分别为130.0和131.0,工程师站、操作员站IP地址的后两位则可以自行定义。各操作员站和服务站IP地址设置如表所示。

(二)系统网络为冗余高速工业以太网链路,使用五类屏蔽双绞线将各个通讯节点连接到中心交换机上,该网络中主要的通讯节点有服务站,现场控制站,采用HSIE通讯协议和TCP/IP通讯协议。

工业以太网具有如下特性:

实时性:确定性实时以太网通讯协议令牌调度算法保证了通讯的实时性。

开放性:兼容TCP/IP通讯协议。

安全性:防止“冲击波”等病毒对现场控制站的影响。

稳定性:单网网络风暴不影响通信,双网网络风暴不影响现场控制站控制。

易维护性:使用标准以太网硬件,降低维护人员培训成本、备品备件成本。

(三)控制网络。控制网络位于现场控制站内部,主控单元和I/O单元都连接在ProfiBus-DP总线上,采用带屏蔽的双绞铜线进行连接,利用现场总线实现各个单元的数据传输,由于工程师站下装现场控制站是通过TCP/IP协议进行,因此现场控制站需要设置IP地址。现场控制站主控单元IP地址的后两位由程序自动分配,工程师站、操作员站IP地址的后两位则可以自行定义。他们的IP地址设置是通过一个拔码开关来实现的。

通过以上三层网络,实现数据监控,实时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控制。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适用性强等优点,是一个完善、经济、可靠的控制系统。

四、结语

现场总线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电子、仪器仪表、通信技术的发展成果,在当前工业生产领域中推广现场总线技术应结合国际先进技术,有利于节约成本。采用DCS数据通讯,系统结构大大简化,现场设备自治性加强,系统性能全面提高,真正实现全分散的控制网络,用户始终拥有系统集成权。 实现总线技术的优势发展,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周立功.ICAN现场总线原理与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近两年来,我系邀请了一些知名IT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课程设计指导,其中,先后两次邀请了长沙“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人员来校协助指导2007级、2008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公司派来了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与我系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为期2周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课程设计以“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2],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内容很“泛”,且与其他课交叉的内容较多,不同的教材其内容大不一样[3-5]。我们目前使用的是石炎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用教程》(第2版)。

在选题时我们重点考虑了以下几方面:一是要体现“目标性”,从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整体考虑该课程要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和能力;二是要体现“工程性”,计算机网络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性质的课程,是需要在实验室动手操作的;三是要体现“可行性”,包括实验条件的可行性和学生知识能力的可行性;四是要体现“自主性”,对课程设计题目教师只划定一个大致框架,要求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题目。最后,我们确定此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XX公司/学校网络设计方案”,可以是一个校园网设计,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网的设计。要完成该课题的设计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工程知识,如网络需求分析、网络规划、设备选型、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包括选题、专题讲座、项目实验、规划方案撰写、答辩等几个环节。(在确定选题后,由公司人员进行5个专题讲座,每个讲座3~4课时,内容包括:①网络技术行业分析与企业网络规划,②企业远程接入网络解决方案,③企业分支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④企业总部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⑤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与PPP。每一讲均有精致的PPT,图文并茂,站在企业的角度讲解,介绍大量工作经验和案例,传播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并非理论课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扩展了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学生听了之后收获很大,初步了解了公司在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而知道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每一专题讲座之后,要进行1~2个项目实验。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结合实际编写了较详细的网络工程实验指南,还开发了用于实验的模拟器。每一专题讲座之后,需要在模拟器上完成1~2个项目实验,如“小型企业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分支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总部局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广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网OSPF项目实验”、“企业网Internet接入与NAT项目实验”等[6]。所有实验(包括模拟实验和真实实验)全部安排在网络工程实验室进行。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真实的网络设备来做实验。在实验时我们加强了实验指导力量,公司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实验教师一起来指导实验,保证了实验效果。如果课堂上没有完成实验任务或者需要巩固实验内容,学生还可以回寝室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模拟器,继续做实验。(学生完成专题项目实验后,基本上掌握了构建企业网的技术要领,可以进行网络方案设计了。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网络设计案例参考,并简述其基本框架,使学生明了设计方案从结构上应包含哪些模块。我们按学号顺序分组,每4人一组,按学号顺序分组可避免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在几个组而成绩差的集中在另几个组。

设计方案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公开答辩,4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模拟网络公司的形式设计一个网络规划竞标方案,并设“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每个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在讲台上演讲,并现场回答提问。学生充当上述角色时感到兴奋且有压力。他们积极性非常高,小组人员既分工又合作;既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又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攻克难关,认认真真讨论技术要点,加班加点写设计方案。(方案初稿形成后,指导教师进行审阅,经反复修改后打印成册,参加课程设计答辩。每个小组答辩时间在20分钟以内,均要做好答辩PPT,4个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陈述各自的内容,并现场回答答辩组的提问,评委根据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是根据出勤、实验和规划方案撰写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的。其中出勤占30%,实验情况占30%,网络规划方案的撰写及答辩情况占40%。成绩评定客观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学生课程设计的情况。

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

设计的特色上面是我校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的一些做法,从两届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来看,它体现了一些特色——“二一一”特色,即“二合”、“一作”、“一演”。“二合”是指“校企联合”和“虚实结合”,“一作”是指“小组协作”,“一演”是指“角色扮演”。校企联合,互利多赢。我系已在多门课程中实施校企联合式的课程设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必须紧跟社会需求,请IT行业的公司来校指导课程设计,以达到校企双方多赢的目的。首先,它确保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切切实实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这是我们开展校企联合式课程设计的初衷。其次,学生足不出门就了解到IT行业的行情,了解项目开发的最新技术,从而能早一点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明确该往哪些方面去努力。第三,高校教师有高学历高职称,但不一定有高技能。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需要一批“双师型”(“教师”和“工程师”)师资,像网络工程这样的工程型专业,需要教师具有工程能力,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这种能力。

#p#分页标题#e# 请企业人员协助指导课程设计也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师了解行情,改进教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第四,公司派人协助指导大学课程设计是一次宣传自己公司的好机会,公司可以物色优秀学生,也可以吸引学生去公司实习实训,带动经济效益。虚实结合,实验为本。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建一个中档次的网络工程实验室一般需要40~60万元,而且台件数受经费的限制不会太多。进行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用到大量的网络设备,建设多个网络工程实验室成本高。为此,我们通常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来解决,“虚”是指用仿真软件来进行虚拟实验,“实”就是用真实设备来进行真实实验,两者结合可以构建出良好的实验环境。通过“虚”来解决台件数不够的问题,节约投资成本;通过“实”来解决一个真实可信的问题,使学生眼见为实。如Cisco公司的PacketTracer是一个很好仿真软件[7]。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也开发了一款很优秀的虚拟软件,在课程设计时我们用这款虚拟软件进行了专题项目实验,效果很好,由此构成的虚实结合的网络实验环境为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小组协作,共同攻关。前面讲到,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是分组进行的,按学号顺序每4人一组,每组一个设计课题。小组同学之间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攻克难关。IT行业本身需要团队协作精神,而这种协作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多的。课程设计的任务比较艰巨,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需要小组成员一起协作,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同学们健康情感的形成。从实施效果看,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确实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协作学习的氛围。特别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在课程设计中不甘示弱,热情高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参与课程设计。角色扮演,各显神通。课程设计结束时需要进行答辩,答辩时每个同学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组成员需要全程参与方案的形成过程,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小组成员可以“因人择岗”,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角色,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实践表明,尽管各组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但每位同学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过了一把“总经理瘾”,尝了一次“工程师味”,也长一次见识。

第3篇: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企业会计 教学设计

一、高职院校建筑企业会计网络课程研究意义

网络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其中网络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无论是从手段和形式上,还是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上,都具有许多优越性,突出表现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所提供的巨大信息容量等方面。这势必会对传统会计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单方面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所替代,教学方法也将朝着网络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方向发展,这些都给传统会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生机。

1.高职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性质要求与教学模式。建筑企业会计课程不仅是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自2007年以来,我们按照浙江省教育厅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和要求,设计开发了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探索该课程基于网络环境下“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教师、学生适应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能力,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高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建筑企业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建筑企业会计是会计行业中较为特殊的一个领域。他不同于工业会计、商业会计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企业会计实行公司委派制。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这种核算形式有利于资金、劳动力、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配,避免了机构的臃肿,又能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各级施工单位管理的积极性,加强现场管理和会计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独特,要求单独计算每项工程的成本。由于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生产的单件性特点,每件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千差万别,每项工程的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施工工期长短等也交错参差,因此,遵循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必须按每项工程从开工至竣工分别归集生产成本,并充分估计售后服务的复杂性,便于将每项工程的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收入进行对比分析、考核和控制。

第三,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独特。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建设周期长、造价高等特点,占用资金量大,有时还需要垫支工程款,因而建筑产品除特殊约定以外,一般都是按已完工程量,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分次收取和结算工程价款,在竣工后再作竣工决算。同时,由于施工周期长,建筑企业一般每月要根据工程的完工进度,按完工百分比法分别计算和确认各期的结算收入和工程施工费用,以确定各期的经营成果。

由于建筑企业会计的特殊性,网络环境下的“建筑企业会计”的教学资料和技术建设内容不同于常见的财务会计网络环境课程建设,因此,这一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研究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目的实现过程的预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前导和定向的功能,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课程开发建设的好坏。建筑企业会计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总体上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以学生为主体,并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分化执行中的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设计的目标。首先,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突出以“学”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本课程是应用于高职课程教学的,所以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上岗后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总之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创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模式,鼓励个人强项智能的充分发展。

2.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作为高职网络建筑企业会计课程,其教学设计应把“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作为设计导向,通过对网络媒体和网络课程特点的分析,对本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成果如下:(1)教学目标的设计:建筑企业会计网络课程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教学课程,不是培养研究、设计型人才,反映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就要求从“知识目标”转变到“能力目标”上来。本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设置体现“五会”,即会建账,会填凭证,会登账,会编报告,会整理档案,学生以“五会”目标作为衡量其是否具备建筑企业会计职业能力以及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2)教学内容的设计:建筑企业会计课程内容不再是传统的直线式组织教科书,而是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针对高职建筑经济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使学生能够按照各自的需求选择知识模块进行学习,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知识结构,以满足他们不同的能力需求。(3)教学策略的设计:学生的学习风格互不相同,课程内容的认知层次也深浅不一,建筑企业会计网络课程需要研发出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教与学指导策略(主要针对教师和辅导者)等。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清醒认识、对学习方法的灵活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自主调控。(4)教学评价的设计:除了上述各方面内容的设计以外,合理的、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也是本网络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评价包含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式。对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可以鼓励或肯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做出进一步的学习设计、指导和建议;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修正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三、网络环境下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环境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内容,我们探索研究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主题选择—小组分工—任务完成—展示与评价”自主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最终形成“以网络资源为支撑,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建筑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模式、规律和方法。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高职建筑经济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项技能模块内容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创设,利用网络资源导入案例,提出专项技能的任务;第二环节: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第三环节:学生小组结合案例进行操作,分析讨论形成成果,上传到评论区;第四环节: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评价操作成果;第五环节:教师归纳总结知识点、专项技能的操作方法;第六环节:作业布置,在线测试;第七环节:教师观察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在第一和第二这两个环节之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选择是否设置教师重点讲授环节;第二环节学生可浏览教学网站上的文字教案、课件、资源网站的资源、学生作品等素材;第三环节教师重点观察讨论中反映出的学生理解性的错误与不足,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第四环节教师针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建筑企业会计专项实务操作能力;第七环节教师观察在线测试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

2.“主题选择—小组分工—任务完成—展示与评价”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高职建筑经济管理的综合技能实训模块内容课堂教学。包括以下六个环节:第一环节:综合技能实训主题介绍,操作方法指导;第二环节:小组选题,操作方案设计、分工;第三环节:利用网络资源分组操作,完成综合实训任务;第四环节:操作成果上传展示;第五环节:学生自我评价。第六环节:教师评价总结。其中,第一环节将综合技能实训模块的课题内容介绍给学生,供学生选择;第二环节小组可在老师提供的课题中选择,也可以依据教师的指导自选另外课题;第三环节学生角色分工操作,教师全程跟踪观察,及时指导;第五环节各小组成员预评价,课堂评价时,小组发言人简单介绍综合技能实训成果,接受指导老师、其他组同学提问、质疑和评价。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采取组织、启发、引导等教学策略,旨在着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扮演好课程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任务咨询者等多种角色。据此完善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建筑企业会计自主协作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

四、网络环境下建筑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我院建筑企业会计的网络课程建设曾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教师软件评比二等奖,网络资源库的建立为网络教学提供了资源保证,网络课程从其教学设计角度来讲,已经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教学目标,为“以网络资源为支撑,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做出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实践尝试,取得的具体实际效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进度提出问题、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各取所需,真正实现了把学习主动权交还学生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提高教学效率。网络课程通过各种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媒体素材综合、灵活地运用,使教学目标更清晰、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活动更灵活、教学评价更及时,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4篇: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网络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内容丰富并非常注重于实际应用。但在学习阶段,学生一般无法去做真实的网络项目,而在专业学习中仅靠做实验无法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网络应用。学生无法切身感受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就会迷茫、吃力、枯燥。而案例教学模拟的网络环境,有具体的场景,实际的需求,会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通过完成一个案例,能够让学生具有收获感和成就感。同时,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然后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一个具体的网络案例需要先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再利用所学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需求。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无法进行有效的师生交流,教师不能很好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先就一个案例进行仔细分析,然后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接下来师生间进行交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示。这就调动了师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集思广益、取得良好教学效果[2]。学生不像以前做实验那样按照实验大纲一步一步做就可以完成,面对一个案例,学生需要自己去思考,弄清楚需求是什么,该采用什么技术来满足这个需求,然后自己动手去实现,在实现案例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问题,还要通过查阅资料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自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网络工程专业案例教学的关键性问题

案例是整个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3]。网络工程专业案例教学的关键性问题就是设计一个总分结构的综合性案例。案例教学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如果不能结合专业特点,只是生搬硬套,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好的效果。结合前面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多样化的现状和特点,必须将分散的专业课程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各门课程不能各自为阵,要站在网络工程专业的角度去设计本门课程的案例。网络工程专业的案例设计思路应该是:首先设计一个综合性的能够囊括各门专业课的总体案例,而各门专业课的案例,应该是这个综合性案例的子案例。网络工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性网络应用人才。鉴于网络多样性、复杂性,网络工程开设的课程也是多样性的,涉及网络设备、网络服务、网络应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为了能够让学生将所有的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站在网络整体角度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必须建立跨课程的、涉及网络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总体案例。这要求全体教研室人员、任课教师参与其中。这样的综合性总体案例并不是哪一门课可以独立完成的,每门专业课只能完成其中的某个部分,虽然其他部分暂时不能完成,但这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网络工程这一整体概念,并能知道正在学习的专业课程在网络中的具置和应用范围。

这样的综合性总体案例设计非常重要,它能够防止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的迷茫,避免“管中窥豹”。学生每学习一门专业课,都很清楚这门课在网络工程专业中的定位,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够解决哪些问题,不能解决哪些问题,激发对其他未学课程的热情。当所有课程都结束后,这个总体案例也全部完成了,这时学生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网络工程的整体含义。不同的专业课程在设计案例时,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案例要能够作为子案例很好地融入专业的总体案例中,明确本课程的地位,并要兼顾已学和未学的专业课程,建立内在联系。其次,子案例要具有综合完整性,能够覆盖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第三,案例要具有真实典型性。所设计的案例应取材于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让学生感觉到能够学以致用,就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4]。并且案例应是网络中普遍应用的并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能够体现网络应用的普遍规律。第四,案例应该具有可考核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考核可采取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如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对所有案例解决方案进行分析,集体打分。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个好的案例,也必须有一个好的实施过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案例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学双方积极地参与和配合[5]。在介绍案例之前,教师必须首先知道本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接下来要全面了解该案例的核心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并考虑如何讲授这些理论知识,如何引入案例,案例提出的关键性问题是什么,解决该问题的一般性思路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个案例一般要多久才能完成,教师必须能够掌控整个案例的实施过程。教师要事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到平衡,不能把学习程度好的学生都分到一组,也不能把较差的都分到一组。一般情况下5人为一组,并由学生选出组长配合教师工作,负责组内部的分工协调等。组成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重组。学生分组非常重要,要确定组的成员之间能够很好地在一起进行分工合作,坚决避免有的同学闷头做,而其他同学无所事事的现象。

教师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将案例材料发给每组讨论,再对案例进行简单介绍。每个小组内部要对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分析,最后形成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由组长交给教师,教师根据每组不同的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并引导方向。这一步的主体是学生,要学生自己找到解决方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在不同的组之间走动,掌握讨论的情况,也可以适当参与讨论。在点评每组解决方案时,应指出错误和不足的地方,并给予启发性的引导,但不能直接告诉该怎么做。同时对于正确的地方要适当肯定和表扬,激发学习兴趣。每组学生根据上一步教师的建议再次讨论并修改和完善解决方案,确定合适的解决方案后开始实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一步全部是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再参与学生的讨论,也不需给出建议,只需在各组之间进行观察,掌握情况即可。学生如果在这一步仍有错误,可以在后面案例总结的时候进行改正。#p#分页标题#e#

这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考评。做完案例后,每组由组长向全体同学简要介绍其案例解决方案,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就该解决方案提出问题和建议并集体给出成绩。这样,每组成员不但可以知道自己的解决方案的对错,还了解了其他组的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能够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经过师生共同对每组案例解决方案的分析和讨论,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的心目中可以总结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但也许还有不足的地方。这时,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共同总结出一个完整的、合适的解决方案,形成一个标准的答案。这一步也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如果在这一步存在多种不同的但又都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教师必须告诉学生每种思路和方法的优劣,明确最佳的方案。每个班级的案例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分析和总结该班案例教学的情况,对案例不断更新和完善。

案例教学取得的效果

第5篇: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有效学习:LAMS~学习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6—0099—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的网络培训、网络学习逐渐成为教师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通过网络参加培训机构的网上培训、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通过网络获得教学研究的信息,在网络越来越成为教师学习的重要途径的同时,网络培训、网络学习的有效性越来越引起关注。

一 教师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师网络学习的机会不断增加,但培训实效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网络学习效率偏低。由于教师参加网络学习基本上是在工作之余进行的,日常教学工作非常繁忙或出于拿培训学分的目的,不少教师的培训动机不端正,导致学习要求不严、自我控制力低和功利性较强,使得网络学习效果不好。

(2)培训学习(内容)序列性不强,学习内容割裂,使得学习连贯性差,前后知识缺少联系,影响学习的整体效果。

(3)网络学习缺少互动交流。由于网络学习以个体学习为主,缺少学习伙伴、缺少集体学习活动,容易造成学习者心理上的孤独感和距离感,影响学习效果。

(4)学习监控、评价手段单一。培训组织者缺乏对网络学习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的手段。

(5)培训设计者信息技术能力不高,缺乏网络学习活动设计的技术手段。不能根据网络培训的特点,设计出能够应用于各种教学模式、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活动,来掌控整个网络教学活动。

为解决现行教师网络培训、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导,需要良好的管理平台的支撑。

二 学习设计理念及启示

学习设计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的学习规范设计,它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活动以及活动序列的设计。IMS全球学习联盟(f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的学习设计规范(IMS LD)指出,学习设计是对学习者按一定的顺序在一定的学习环境条件下通过执行一定的学习活动进而达到规定学习目标的方法的描述。学习活动是学习设计的核心要素,连接着整个学习环境中的各个角色、各类工具与各种资源。

学习设计理念体现了学习可以活动化: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序列化和结构化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更有效地学习;对学习设计予以保存可以重复使用等主要观点。学习设计理念对教师网络培训、网络学习的启示。

1 结构化、系列化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习者的有效学习

学习设计理念强调要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且各种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活动所支持的资源要考虑时间和顺序的安排。结构化的学习活动在实施时,有利于控制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了解和管理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因此,应选择适用于学习活动设计,并支持活动序列控制的教学和管理平台。

2 可重用、共享的学习活动序列有利于教学设计的交流和管理

学习活动序列设计是教师教学设计思想的智慧结晶,各项学习活动设计予以保存并在其他课程设计时加以借鉴或修改,就可以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便于教师间交流设计思想。因此,需具备学习活动序列可重复利用功能的教学管理平台。基于学习活动设计的LAMS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三 基于LAMS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

1 LAMS的基本功能与特点

LAMS(Learning Activity Management System)即学习活动管理系统,由澳大利亚麦克夸利大学James Dalziel带领的项目组所开发。是一个集设计、管理和传递在线协作学习的

活动设计包括活动的总体设计和活动单元设计。活动总体设计对整个网络学习按照结构化、序列化的要求做出总体规划,涉及学习活动的总体任务、学习活动的流程和层次,明确活动步骤、确定活动分工、选用活动资源、提供活动样例等。

活动单元设计是网络有效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学设计思想的集中展示,也是联系学习目标、学习活动任务与学习者之间的桥梁。它包括学习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设计、活动资源设计和活动工具设计等,各个环节相互联系,互相支撑。

活动内容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活动任务的安排及能力培养等进行设计。包括创设活动情景、师生的活动分工、学习成员之间的合作等具体活动安排。

学习活动资源的设计,要求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习者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展开有效学习,资源包括案例、课件、文献资料、网络资源、媒体素材等。

活动形式设计要根据学习任务或目标来选择,如资料阅读、文献检索、问题讨论、成果展示等多种活动形式及组合,有利于促进有效学习。

工具是促进有效学习的手段,活动工具的设计,要按照学习活动的内容及形式,选择相应的活动工具。

根据活动的总体设计,将各单元设计的学习活动组成整个活动序列,在各活动单元之间可以设置“门”、分支和选择等序列控制工具,以确定下一学习活动开启的条件,保证整个学习活动的有序展开。

在LAMS平台上将活动工具采用拖放图标的方法,来实现活动设计思想的显性化,用箭头转换工具将各个活动组成序列活动,同时设计者可以通过预览活动流程的方法,检查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随时添加学习活动。

(3)教学评价与实施

教学评价是有效学习的动力支持,通过评价可以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多元化的评价工具使得教师可以通过LAMS平台的实时或非实时交互功能对学习者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监督与指导。

学习序列活动创建后,可以直接在网上课程,学习者进入学习环境,每项活动结束后才能进入下一学习活动。教师在监控界面随时对学习活动进行监控,根据需要调整和修改学习活动,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

第6篇: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程能力培养;教学改革;考核形式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91-04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组建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一项高级应用技术,具有发展迅猛、应用广泛、实践性强、知识与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如何合理安排和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对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自从开设计算机网络组建课程以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的任课教师和专业团队一直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对该课程的教学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考核形式等方面均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系统、完整、具体地完成一个网络组建与管理项目所需的工作能力,通过信息收集处理、方案比较决策、制订行动计划、实施计划任务和自我检查评价等能力训练,以及团队的协作配合,锻炼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学生经历过完整的工程项目工作过程的学习训练后,将掌握建网、管网、用网实际项目中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从而成为从事网络组建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1 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总体设计思路打破了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是将教学重点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模式。它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基础,依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来确定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融合网络工程师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要求,以网络组建项目开发的工作流程为主线,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满足学生求职生涯及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为更好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涉及课程教学内容的研讨,并邀请知名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师、行家和能手参与教学研讨会,通过沟通和交流,更好地了解市场上的最新资讯,最新技术和设备,及时完善教学内容和技术,并以此依据课程培养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组建工程项目为基础,把计算机网络组建课程按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的层次分成了7个实训项目:①设计网络拓扑结构;②网络总体方案第一作者简介:蔡虹,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工程、职业教育,。设计;③制作网线;④选择网络设备;⑤组建小型局域网;⑥共享设置;⑦网络应用。这些实训项目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训,学生能了解并熟练掌握完成一个完整且合理的网络组建工程项目的过程。最后,综合7个项目过程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分组完成整个真实的网络组建项目,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安装施工、工程项目管理、测试验收、维护与故障诊断等。

2 项目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探究项目一体化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2],教学团队总结出自己的项目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流程,并以此设定计算机网络组建课程中各个项目或任务的学习情境。

以组建小型局域网为例,首先将该项目分成9个任务:①用交换机将同一小组的计算机组建为一个局域网;②交换机常用参数设置;③为每台计算机设置一个IP;④在网上邻居访问同组的计算机;⑤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⑥路由器设置及常用参数设置;⑦将小组组建的局域网通过路由器在实验室设置访问Intemet;⑧ipconflg命令的使用;⑨安装操作系统。教师首先对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进行讲授,然后根据项目任务设定学习情境并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讨论、设计并实施。以任务③为例,教师首先详细介绍域名及域名解析,IP地址的基本概念、格式,IP地址的分类、分配与管理以及IP地址的发展前景。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并设定4个学习情境,包括交换机的选择和设置、IP地址的设计分配、路由器的选择和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每个小组通过信息收集及处理、讨论、修改、补充、完善,最终给出该任务的设计方案,然后每个小组通过PPT展示对本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并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比较决策,每个小组针对其他小组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优缺点,同时提出建议,最后由授课教师总结点评,制订行动计划,再通过施工实训验证计划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自我检查评价,从而达到学习该任务的目的。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组建小型局域网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整个任务完成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直接收获明显且扎实,从而加强了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丰富教学手段,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教学方面,我们摒弃教师为中心、单方面灌输的传统教学方法,着重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进行了如下改革:

1)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网站、建设多媒体教材。

教学团队通过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字材料的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化、动态化和实用软件化,并以动画、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并在教学过程中即时调用,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目前我们正着手进行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的制作,相信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2)自动化和开放式教学系统建设。

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课件、参考资料、交流平台等,利用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学生在网络条件下进行自动学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自动化、远程教学答疑、教学反馈等。首先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平台,制作共享的课件、分项目实训操作讲解录像、分项目实训操作演示录像、真实案例讲解录像、施工过程演示录像、优秀学生作品、优秀教师课堂教学音频等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师轮流通过在线答疑系统进行答疑,针对学生的问题反馈与评价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利用各知名网络学习站点学习相关知识,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化教学把课外课堂和课内课堂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4 全方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1)对学生工作的要求。

(1)团队工作遵循规范:实训以4个人一组进行,每组推荐1名组长,组长根据每天的任务负责组织本小组人员进行任务安排。小组成员要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做到协作有序。最后考核评比优秀小组,并进行产品(作品)评比,选出最佳产品(作品)展示。

(2)现场5s管理要求:①检查实训场所的计算机以及相关网络设备的安全问题;②按照企业工作现场要求(如注重安全、节能、环保和环境整洁,工具、附件、仪器设备摆放规范等),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行为;③服从安排,按要求及时完成实训任务。

2)学生成绩评定标准。

(1)过程考核:项目教学的每一阶段根据每位学生参与完成任务的工作表现情况以及完成的作业文件和记录,综合考核每一阶段学生参与工作的热情、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独立思考、勇于发言、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识、卫生状态、出勤率等,给出每一阶段的考核成绩。

(2)结果考核: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文件、实训结果,按企业产品作业管理规范、完成作业性能测试结果、完成的质量高低、项目答辩思路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等标准给出结果考核成绩。中小型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综合实训考核标准(以网络总体方案设计为例)见表1。

(3)综合成绩评定: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再细分为:小组讨论占10%,过程评价占20%,任务单成绩占30%;结果考核再细分为完成成果占30%,小结占10%。这种考核方式能使教师随时动态跟踪每个阶段的教学效果,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考核时还要求学生认真撰写规范要求的从资讯、方案、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估各阶段的相关作业文件与工作记录,并学会根据学习与工作过程的作业文件和记录及时反省与总结。图1所示为学生学习活动记录表。

5 结语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深入认识和使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团队协助精神的素质。通过该综合性项目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完成一个本职业技术领域基于某种网络操作系统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自觉的职业习惯与素养。从毕业后学生实习单位反馈信息可知,学生在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时,能很快适应和融入工作岗位,因此获得实习单位的好评,从而很快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霞,曹洪欣,局域网组建与维护[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04-132

[2]朱翠苗,杨正校,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并行”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2):23-25,29

[3]于彬,王明,张哲,高职软件工程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0(1):177-178

第7篇: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网络工程实验》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实践课程。一方面它是网络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与延伸,另一方面它有着与传统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不同的特点。本文就结合其课程的特殊性谈谈《网络工程实验》的学习初体验,旨在培养更专业的、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验;学习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而《网络工程实验》课程是该专业中的核心课程,是发挥学生的学以致用精神的关键场所。《网络工程实验》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理论性强、知识面宽、应用广泛、实用性强,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同时,它又是对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理论课程的实际应用。

一、《网络工程实验》的课程的特点

(一)实验环境实战性、实用性强

任何一个网络工程实验的进行,至少要两台以上微机才能组建网络环境,而且环境不能过于简单,那样会约束实验质量和数量,同时,为了保证实验效果的可靠性,每组可能要多台微机和相应的网络设备,或组建更大的网络环境,以尽可能接近实战的效果。相对于其他的可以在一个实验平台上、均可在一套实验设备中独立完成的实验来说,网络工程实验的操作环境更为复杂。

(二)实验教学的特殊性

网络实验具有它独有的特殊性,知识跨度较大,一般实验是在一两个教学课时后根据单科课程的学习内容来开设实验,而网络工程实验却要结合《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 协议》、《Windows 2003 server》等多门课程来开设实验。并且时间上也和其他实验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网络的规划和管理”实验在两个教学课时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而且,有些实验与实验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后面的实验均要在在前面实验的平台上实现。这就成为了该实验课程的学习难点。

(三)实验设备昂贵

网络工程实验不仅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实验时间很受限制,而是实验设备的费用也较高。与其他软硬件实验相比,网络工程实验设备投资大,各设备价格贵,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光纤熔接机等,价格都在万元到十万元之间。而且在选购实验器材的时候又必须要紧跟网络工程市场,结合实际应用情况,选购几种市场有代表性的网络产品,并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公司的产品。

从上述《网络工程实验》课程的特点中不难发现,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连续性。了解该课程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清思路、突出重点。

二、《网络工程实验》的学习策略

《网络工程实验》是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其根本目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和技能教学后,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中小规模的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维护等任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紧跟教师的引领,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网络工程实验》的学习进行到底。

(一)高度重视

对于实验课程,大多数学生觉得只要得到数据就完成了,实验过程中不认真、不思考,致使实验课成了“有组织无纪律”的自由课,这样根本达不到课程要求。应重新认识《网络工程实验》,它不仅仅是一项实验,更是一门专业课。要亲手实验、直接操作,在实验上要花心思,认真对待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和老师、同学沟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单的拿到实验结果。

很多时候,学生对实验课并不是重视不够,而是兴趣不大。因为实验相对枯燥,有很多的重复操作,这让很多喜欢新鲜事物的学生失去了继续实验的热情。所以,要培训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这是对实验课高度重视的进一步升华。必要时,教师可以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结果,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学生会乐意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未知的事物,没有实验结果的限制,学生在实验起来会更自由,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激发他们学习实验课的兴趣。

学生对实验的浓厚兴趣还来源于教师对实验结果的良好考核。实验结果固然重要,但实验过程更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考核学生的实验表现时不单单要看实验结果,还要看学生做实验的逻辑性和判断性、实验总结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这样的考核才算系统、全面。这样会使认真实验的同学收到鼓励,调动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对实验结果的“不重视”,反而会促使学生对实验本身的重视。除了完成课本中要求的实验内容外,还要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综合性课程、开放性实验。通过各样的实验来巩固、提高自身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

(二)清晰脉络

提高对实验课程的重视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而理清思路才是重点。由于《网络工程实验》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因此要留意老师所讲的细节,并做到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不至于没有头绪。在进行实验之前,要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确进行实验的操作步骤,特别是要注意那些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坏的事项。然后,还要写预习实验报告,预习报告是顺利完成是实验的基础。预习报告一般包括了解实验目的,掌握基本原理,认识实验仪器,清楚操作步骤,分析数据表等内容。在实验中,一定要仔细的做好每一步骤,知道实验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顺利完成后,要仔细地填好实验报告,更重要的是要对此次实验进行总结,为下次实验做基础。

(三)与教师合作

不可否认,学生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导作用,但也不可忽视教师的辅助、引导的功能。因此,学生与教师要紧密联系起来,共同为上好《网络工程实验》课而努力。首先,学生和教师一起细分课程中涉及的实验内容,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准备和动手能力,教师结合实验室的软、硬条件,师生共同商量决定,把实验内容分为:“必选”、“建议选择”、“自由选择”三个模块,然后拟订一份“可开设实验总表”并附上每个实验的详细介绍以及上学期学生的选择情况统计,这样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就更为主动,更加自由。其次,师生一起面对实验课的常见问题:学生对实验怠慢,没有标准的评价体系,没完成的就抄抄实验报告等现象,多角度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改进教学方法,对取消对实验时间的限制,学习自助实验;教师逐一验收过关,一个实验完成才能进行下一个实验;重视各种资源的利用,鼓励利用虚拟实验以节约实验成本和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这些新方法的采用都是每个学生和教师共同来讨论实施的,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发挥了学习的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做到上好《网络工程试验》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尽早认清学校所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社会对该专业的具体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网络规划设计、网络工程测试、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应用开发、电子商务等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是学校的长期目标,经过在大学期间的不断探索和学习,使学生即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又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该领域的人才需求。

三、重视人才的培养

有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学习的动力,就应该整合资源,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都积极参与相关的实验项目,为即将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专业的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包括基础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和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掌握。基础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重点是在大学的第一、二学期,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和课后的实验操作。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能力差距与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产生新奇感,激发学习的欲望;实验中,学生将自己的领悟加之对知识的掌握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反复的练习、总结,才能逐渐掌握教材上所要求的个性基本技能。而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集中放在第四、五学期中进行。有了之前的基础学习作为铺垫,方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此阶段,学校开设的课程更多的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网站建设、软件项目开发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获得能覆盖相近岗位群的网站建设、软件项目开发等职业能力,以项目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专项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思考能力和进一步学习、应用的能力。

第一阶段的训练与第二阶段的锻炼并不是孤立的,两者的有效结合就是在校外实习阶段。此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学校会提供一些相关企业的实习岗位,学生根据自己专业方向和就业意向来选择试用企业或单位,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要学会自己动手解决,为就业作好心理和技能准备。学习更是一生之久的事情,不仅仅在学校期间要努力学习,在工作中更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给自己增添新的砝码,这有不断地提高才能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求,才能在计算机行业中发光、发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最好手段之一。而《网络工程实验》课就是这有一门以实践为主体课程,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夯实基础理论知识、积累专业能力和经验,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最终目标。尽管《网络工程实验》因为本身的课程特点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负担,但只要学生的刻苦钻研以及教师的全力配合和指导,就一定能上好这门课,这也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期待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胡汉辉,文益民,谭爱平,成亚玲.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8).

第8篇: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

一、前言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是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模式,横向综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课程设计必须建立在符合职业情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这就意味着在教学环节也必须有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职业环境相吻合的硬件条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与普通的课堂教学不同,涉及到师生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实践参与度的提高,它对教学场地、教学工具、设备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从专业技能、需求分析到现场管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需要必须的教学设备及环境(如专业实训基地或院校实习工厂)。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将工作过程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是一种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的“体验式”学习,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而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网络互连”是计算机类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核心课程,学会网络互连是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我们根据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岗位,针对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形成典型工作任务,从而进一步整合确定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网站开发的三大领域。

我们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课程教学量的大小,在网络管理领域中设置了“网络基础”“网络互连”两门学习领域课程;在系统管理领域中设置了“Windows2003管理与服务”“Linux管理与服务”“网络安全”三门学习领域课程;在网站开发行动领域中设置了“网页制作”“SQL 2005”“Web程序设计”三门学习领域课程;在贯穿三大行动领域中设置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基础”“顶岗实习”等学习领域课程。

三、“网络互连”课程建设的思路

我们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的行动导向为原则,根据企业网络组建的典型工作过程,开展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按照需求分析、任务设计、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的步骤开展课程的开发。

四、学习情境开发

我们以网络设备为载体,设置了九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按照完整的工作步骤进行。如下表所示:

从网络组建的技术来说,前八个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九个学习情境是前八个的综合,整个学习情境设计体现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且都属同一范畴,九个学习情境所应用的技术包含了网络互连主要采用的技术,每个学习情境的工作步骤都是完整的,体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点。

(一)所有学习情境的详细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教学过程总体设计

1.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演讲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

2.教师传授:需求分析、绘制拓扑图、选择网络设备、配置网络设备、所有故障排除、测试;

3.学生自主:绘制拓扑图、连接设备、制订网络规划方案、配置网络设备、部分故障排除、测试。

(三)教学过程中相关计算的优化

1.子网划分的计算优化

将一个标准网络划分为n个子网,不要将主机位的借位全部取二进制再计算出十进制,得到所有子网地址。将所借主机位的最低位置0、1,其他借位均置0,算出最小的两个子网地址,得到其不同字节的差值x,其他子网均可快速计算出:后一个子网在前一个子网地址的基础上加x。

例如:将192.168.1.0划分为16个子网,从主机位借4位,只要算出最小的子网是192.168.1.0/28,192.168.1.16/28,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字节的差值为16,则能快速得到所有子网分别为192.168.1.32/28,192.168.1.48/28……192.168.1.240/28。

2.OSPF配置中反掩码的计算优化

反向掩码=255.255.255.255-子网掩码

则如:某子网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则反向掩码为0.0.0.127。

五、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

教师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首先根据用户需求的工作任务描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制订网络规划方案,并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制订工作任务实施进度计划,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实训室的网络设备资源,在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都按照“分析工作任务、设计工作任务、实施工作任务、评价工作任务”这样四个环节运行,学生先观察教师的工作任务准备和演示操作,然后模仿操作、练习操作,完成“学中做”。

在每个学习情境开始学习时,在学生模仿、练习之后,对学生实训小组布置相对应的工作任务。学生根据工作任务的描述来开展学习,小组团队由组长进行任务分工,依据实训指导书互相协作,按照“接受工作任务、设计工作任务、实施工作任务、评价工作任务”这样四个环节,根据实训室提供的实践环境去完成工作任务,进而实现“做中学”,充分体现“教、学、做”于一体。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了教室与实训室学习地点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一体化。

六、考核方式设计

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任务实施考核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任务实施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30%。1.平时考核:学生学习态度占平时考核的30%,学生在完成各个学习情境过程中回答问题的表现占平时考核的20%,教师对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表现的考核占平时考核的50%。2.任务实施考核:针对课程设置的每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的自评占任务实施考核的20%,实训小组成员的互评占任务实施考核的30%,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对每名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占任务实施考核的50%。3.期末考核:依据职业资格鉴定及行业知名认证的内容及要求,进行笔试与上机考核,各占50%,主要考核学生对工作任务的技术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设置完成部分工作任务的操作题。

七、总结

通过以上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施,本课程采取了基于企业网络组建的工作流程重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通过源自企业的案例引入,学生以企业的角色去自主学习参与网络规划的组建与互联,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全程参与的开放教学系统。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案例,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网络设备模拟实战网络组建与互联,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零距离。这样以真实工作任务的项目为载体来实施课程的宏观设计,将整个教学变成完整的网络规划的组建与互联的实战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做”一体,有力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向丽.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9.188~203.

[4]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11~13.

[5]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8~189.

第9篇: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省级特色专业;信息安全特色方向

作者简介:董智勇,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监控;郑秋生,男,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1背景

中原工学院是河南省第一家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制定了完整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环节体系。

河南省内的部分高校,如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等,多次对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调研,邀请我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专家多次在河南省计算机学会会议上做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报告。中原工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于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下面笔者将介绍网络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

2建设方案

2.1突出网络的工程特点,注重工程经验

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性质决定了实践和工程经验的重要性。通过将网络工程划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下面包含若干实验和程序设计,每个实验和程序设计又涵盖知识点。把知识点和实验划分到相应的课程当中,并且使新增加的实验能够很好地插入到这个实验体系结构当中[1],使学生初步具有网络的规划、设计、构建、维护和管理等能力。如图1所示。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实际网络工程项目的实践,使学生的网络工程的设计、规划、调试与维护能力得以全面锻炼和提高。

通过与中国思科公司、CIW(Certified Internet Webmaster)中国等单位合作,开办网络安全、CCNA、CCNP等方面的认证考试,鼓励学生考取Cisco CCNA、CCNP证书和网络工程师的证书,使学生的就业多了一份保障。

2.2强化信息安全特色方向

学生通过学习网络安全课程,参加基于校园网的黑客攻防演练,发现并定位单机系统及网络的各种漏洞,并最终消除各项隐患,使学生具有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山谷创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isco网络技术学院”、“美国CIW网络信息安全”等实习基地的网络安全项目开发,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针对网络安全的应用和开发能力。

2.3强化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特色

学生通过学习嵌入式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网络开发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理论知识,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实践工作,初步掌握网络编程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郑州新开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河南航天金穗电子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的实际项目,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设计及测试能力。

图1计算机网络实验体系

我们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开发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停车场系统”,该系统在第四届河南省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上获得铜奖;学生开发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定位导航停车系统”,在第九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总决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等。通过一系列类似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网络理论、网络实践和网络开发能力大大提高。

2.4师资队伍建设

1) 根据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为原则,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同时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妥善处理好引进人才和稳定现有人才之间的关系。鼓励高职称教师去国内外作访问学者,掌握最新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动态,为专业建设指明方向。

2) 注重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的合理配置,努力发挥教授、副教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把为本科生上课作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2]。

3) 名师垂范,严格指导,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对青年教师的备课、课堂讲解、预备实验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关”。在备课环节,实行集体备课;在讲课环节,实行试讲、预讲;在评价环节,实行指导教师临场听课指导、公开课示范、讲课竞赛的形式。团队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共同研讨,形成了教学的指导交流机制。

4) 注重学科交叉,科教融合。鼓励和督促专任教师积极参加国家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重视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融合与相互促进。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使青年教师获得有力的科研指导;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或开设新课,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5) 加强与IT企业的合作,引进e-learning教学资源;加强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网络工程能力。

2.5实验室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郑州市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重点实验室”、校级“网络安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网络工程实验室,组网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的建设,正在着手组建“无线网络实验室”。

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开设力度,使之达到总实验教学的30%左右,最终实现教学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做到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率达到100%。

2.6实习基地建设

通过和网络工程专业相关性强的企业的深入合作,将它们建设为学生实习基地。学院在进一步完善12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河南山谷创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实习基地、“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网络软件开发及测试实习基地和“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网络安全、网络规划、设计及施工基地等知名的实习基地。每年派学生去这些单位进行真实项目的实践工作,在具体的工程、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相应的工程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等。

2.7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我们本着加强基础课、拓宽专业教学、外语教学四年不断线、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科研能力训练等理念,努力使教学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1) 为体现专业特色,我们将培养方向定位在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网络组建和网络管理等几个方向,始终能紧跟市场对网络类人才的需求。

2) 完成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安全技术、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等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和网络工程的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3) 完成并鉴定教改项目“网络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单列”、“‘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工作。

2.8课程建设

我们依据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了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完善培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1) 发挥学校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丰富的,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网络工程实践成果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2) 加强网络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3) 加强课程群建设,促进课程体系与内容的优化与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9教材与实习(实验)指导书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院在网络工程专业多年的建设中,形成自己的教材建设思路:

1) 教材选用方面力争做到紧跟专业发展、适合学生特点,主干课程全部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权威、获奖教材。

2)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编写,资助教师出版自编高质量教材。

3) 在部分专业骨干课程中,鼓励教师积极使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

4) 学院拿出专项的资金,在资料室设置专柜,收集、购买国内外优秀系列教材,供师生教学参考。

2.10人才培养

1) 我院结合自2003年以来的培养方案,针对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与网络工程专业的两个特色方向的目标相适应。

2) 重视和发挥学校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课程群的建设,大胆地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进行改革与系统整合,提高课程教学的教学效率与信息化水平,构筑宽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3) 在强化传统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隐性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态度以及教学活动传递,能支配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功能。

2.11科研工作

通过支持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培养、带动一批在网络工程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骨干力量,同时鼓励教师从事社会实际项目或参与外单位的科研项目,加强科研应用和合作,将科研和应用结合起来;最终,将这些科研的经验、成果、产品应用到教学中,做到产学研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老师、学生的科研水平。

3结语

我们按以上建设方案的指导进行网络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在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实验室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建设中发现的诸如课程设置先后顺序不尽合理,实验室配套设备不能很好的满足科研要求等专业建设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提高、完善相应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梅.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39-141.

[2] 王东旭. 研究型大学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1):28-29.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s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DONG Zhiyong, ZHENG Qiushe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y, Zhengzhou 450007,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