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精选(九篇)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

第1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伴随着电子档案的不断增多,其特性导致的安全问题已成为档案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可采取充分采用备份技术;运用“防火墙”技术,防止非法访问或病毒入侵;采用身份验证和文档加密手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安全措施。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逐步应用,一种新型的档案载体—电子档案应运而生。它不仅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远程查询利用成为了现实,同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由于电子档案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贮等处理方式而形成的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相比有着许多不同的特性,如:非人工识读性、系统的依赖性、信息的不稳定性、信息的可共享性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导致了其安全性的问题,同时在电子档案的输入、输出、存贮、传输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操作、丢失、被偷窃、自然灾害、病毒及黑客侵犯等危害。因此,我们对电子档案的管理要在纸质档案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一、影响电子档案安全性的不利因素

1、计算机软硬件的设备故障

由于电子档案一般不能直接利用,它的形成和处理与利用均需借助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支持才能实现。而计算机系统是由许多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簿弱环节都极易遭到破坏,如:数据输入易被误输;应用软件易被篡改或盗用;硬件设备中的芯片和电子线路易被损坏等,这些故障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电子档案的丢失或破坏,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人为的失误

因为电子档案是通过计算机系统与人交互而形成的,而这一过程都需要操作者给予一定的指令并输入准确的数据来完成,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误操作的可能,如:操作员操作不当产生安全漏洞,或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将自己的口令密码与他人共享等都会造成安全隐患,此外,操作人员在工作紧张、疲劳、缺乏经验等情况下也会增加人为操作的错误。而这些人为的失误都有可能成为影响电子档案安全性的因素。

3、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

由于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当今破坏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头号杀手,它会以各种方式和途径攻击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库以及硬件设备,从而造成电子文档的破坏或系统的瘫痪。随着国际互联网和许多局域网的广泛应用,的确给人类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与蔓延打开了大门,这些病毒在网络环境下是很难被彻底清除的,且病毒的更新速度却永远领先于杀毒技术。

此外,有些计算机黑客也利用电脑网络进行犯罪活动,他们伺机寻找系统和软件方面的某些缺陷来攻击,通过破译口令与密码而获取使用权限,非法访问、删除或修改某些重要电子文档,使文件所有者和利用者均遭受巨大损失。

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无疑会给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蒙上一层阴影,同时也给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采取安全措施加强管理。

二、加强电子档案安全性的管理措施

1、充分采用备份技术

所谓“备份”是指为电子文件制作一份或几份相同的拷贝,并将拷贝后的电子文件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一旦原文件被破坏,还有相同的备份文件可以取而代之,这样就可避免因文件被毁所带来的重大损失。为了防止存档载体物理性能变化或设备故障而丢失信息,电子文件的备份系统可以从硬件级备份、软件级备份、人工级备份三个层次入手,这种多层次的综合应用才能达到理想的备份目的,做到万无一失。

2、运用“防火墙”技术,防止非法访问或病毒入侵

所谓“防火墙”是一种访问控制技术,它是建立在专用网络和公用网络之间的一道保护墙。凡是符合事先设置的安全规定的信息允许通过,否则将拒之于墙外,以此用于实现访问控制,即杜绝外来非法访问和内部机要信息的非法输出。因此“防火墙”是当今电子档案网络安全技术不可缺少的保护神。与此同时,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也是保护电子档案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包括预防和杀毒两个方面。为了防止病毒入侵,要杜绝使用非法软件及不随意从网络上下载软件,同时还必须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并且还要不断升级更新杀毒软件,以确保网络与系统的安全,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3、采用身份验证和文档加密手段

为了防止无权限者操作系统和信息资源,通常在用户登录或实施某项操作之前,系统将对其身份进行验证,并根据事先的设置来决定是否许可。通常验明用户身份是采用口令来确认,安全的口令必须是位数长于六位、大小写字母混用、非字母和非数字符号混合使用,这样才能确保口令的安全而不被非法用户轻易破解,并要定期更改口令以防密码泄露。此外,为确保信息的安全,在电子文件传输过程中还可采用公共密钥和私人密钥相结合的加密方法,且这两者必须配对使用方可防止非法用户截获机密文档破解原文内容,以真正确保电子文件的完整和安全。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2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面向全体 智力发展 素质培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百年名校的湖南省常德市一中,理应与时俱进,再立新功。我们分综合素质(“做人”素质、创新素质、审美素质、思维品质、心理素质)和语文素质(学习素质、阅读素质、写作素质)两个方面八个项目,进行了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实验。实验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目前语文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科学育人,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与探索创新的精神,重视美育功能与心育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习惯,并根据语文教学规律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本课题组立足于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改革方案,并进行了为期十年的实验研究。

素质教育的重要涵义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能全方位地促进素质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

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章,不重思想文化;只重智育开发,不重美育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堂教学,不重课外活动;只重管卡学生,不重激发兴趣。一句话,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索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一言以蔽之:教本,学本,考本,唯本至上;编题,作题,讲题,题海战术。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其美育 被抹杀了,其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知识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的一统天下,突破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开拓几块挑战应试、超越应试的“实验田”。

选读名句的好处,从思想上说,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写作上说,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论据。选 读文言文训练的好处,在于促进课本知识迁移,增强文言语感;选读语体文训练的好处,在于加大习题难度 ,刺激学生现代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那些针贬时弊或领导标新的时文佳作,又为学生的头脑源源不断地 引入思想和艺术的“源头活水”。

要想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而要根除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没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为此,我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唤醒被应试教育桎梏得近乎麻木的心灵,激发学生战胜自我的勇气。我在《课堂发言敢死队宣言》的演讲中,充分论述了课堂发言的好处,深刻剖析了不敢发言的病根。同学们听罢,心悦诚服,热血沸腾,无一例外地报名参加了“敢死队”,课党上很快出现了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热潮。

以一所示范初中为实验对象,在坚持正规办学、科学育人的前提下,从一个学科的角度,总揽素质教育的全局,使各种教育因子都发生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在正规办学、科学育人的前提下,不仅让学生的文化成绩处于先进位置,还能让其综合素质得到应有的发展。表明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能够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如果所有学校都扭转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并不影响学生的文化成绩的提高与高考升学。

2.从一个学科的角度,总揽素质教育的全局,可以使各种教育因子都发生积极的作用,这是本课题突出的特色,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成效。表明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遵循与教育相关的学科(如美育、心理学、思维学等)的规律,既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课题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科学性,它是运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学习国外诸多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教育工艺学等新理论,研究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结果;其理论与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它是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运用推广的。

4、采用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审美情趣,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语文素质教育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审美教育等方面,全面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的实现,其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说,离开了语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语文教师,应深知责任的重大、任务的艰巨,自觉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做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第3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质 专业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崔玉江(1978- ),男,河南许昌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和高职课程改革;周叶芹(1964- ),女,浙江嵊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分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统计和职业教育。(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20-02

一、前言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知识在教育对象身上体现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适应当今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2.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各高职院校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是,一方面,高职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缺乏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在师资引进培养方面,侧重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学校缺乏高质量的人文科学教师,同时高职教育年限短、时间紧,传统的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方式实施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化基础条件较差,人文知识学习积极性低,人文底蕴弱,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充分发挥高职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1.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最初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实质是指: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2009年度重点课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指出,可持续教育发展教育教学原则: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可持续教育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先学后教—问题导练—四环递进。

2.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要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培养素质全面的人,而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做人的教育,是培养精神品质,奠定学生从事社会工作、承担社会角色,特别是职业角色的重要基础。适应职业生活已成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本源和载体,而专业技术教学恰恰是最能直接体验未来职业生活的有效途径,比其他课程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素质。因为专业课本身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动大量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丰富阅历和威信、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专业教师实施教学改革,探索一条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育,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素质全面的人才。

三、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

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财政与金融是一门高职财经类专业的职业能力支撑课程,课程组成员通过吸收高职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融入人文素质元素,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成效显著的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学的模式。

1.更新教学理念:引入能力本位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将人文素质提升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财政与金融相关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财政金融知识基础,而且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

2.重组教学内容:增加人文知识的学习。财政与金融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引入一些历史、哲学、文艺知识相关的代表人物、经典理论和热点事件,拉近学生与宏观、抽象和枯燥的理论的距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加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一是增加相关历史故事、趣闻和背景等内容,激发人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人文知识的不足很大程度在于兴趣。受近来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对人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传统的人文知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趣味性不够。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相关历史故事、趣闻和背景,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财政和金融基础知识内容时,可以回顾财政和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强调其历史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

二是讲述代表人物的传奇经历,认识人文知识学习的价值。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可以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教学,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发挥后发优势,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如在讲股票投资时,可以多讲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的传奇故事,总结归纳成长规律,对于规避风险、抓住投资机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是剖析热点事件深层背景,反思人文精神。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热点事件,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分析,一方面将专业知识渗透其中,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思路和方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反思热点事件背后的深层次人文精神源头。如在分析金融危机时,除了可以从房地产市场的衰退,经济下滑、金融衍生品风险和金融监管缺失金融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外,还可以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揭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贪婪、恐惧、无知等人性弱点,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反思。

3.创新教学设计:训练学生掌握人文方法。一是采用“先学后教—问题导练—四环递进”的教学模式,设计理论教学。第一步,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如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失业、贫富分化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讲授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渗透到热点问题的分析中,避免孤立、枯燥的教授;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与讨论;第四步,点拨分析思路和方法,总结、归纳并深化热点问题所涉及概念、原理及规律,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第五步,鼓励并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养成思考和探究的习惯。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搜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视频,一方面可以形成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概括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热点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是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训项目,实施实践教学。鉴于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偏好实践的学习特点,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授模式,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训项目,如对于财政职能部分的教学可以安排讨论类实训:首先,将学生4人一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每组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收集相关资料;其次,让小组结合所学财政知识,依据相关资料,分析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着重分析财政在解决这些热点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再次,制作幻灯片,准备发言稿,分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发言;最后,分析点评,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讲评、打分。设计和安排分组讨论类、社会调研类、热点辩论类等实训,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调研、书面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分析判断、辩证思维、口头和书面表达等各项人文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人文素养和精神。

4.改革课程考核:突出人文素质考核。一是考核结构上突出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自学和掌握新知识学习方法、独立思考问题、与教师和同学间沟通情况等人文素质表现,以平时的综合表现做整体评价,确定课程平时成绩。

二是考核内容上突出能力考核。通过考勤考查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学习能力;通过热点财经新闻点评作业考查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判断、书面表达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发言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实训考查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调研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期末考核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考核,应知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型的方式,考核学生对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应会考核以辨析、计算、材料分析和小论文等形式,考核学生运用所学财政金融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职院校有责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力靠培养,素质靠养成。只有长期熏陶、潜移默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要倡导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用自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生活情趣,宽广的胸怀气度,高尚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影响和熏陶学生,充分依托专业教育的优势,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逐渐探索一条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2007(11).

[2]李秋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09(10).

[3]潘懋元.金融危机应引起高等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N].中国教育报 2009-04-06.

[4]魏俊玲,卢春艳,周军.浅谈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1).

第4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中等职业教育是最早走出

应试教育的阴影,但是在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遇到了种种问题,并没有

被完全的展现出来。本文初步探究了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以

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师;

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即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个方面的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工作的最强音,中等职业教育最早走出了应试教育的阴影,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考试相比较,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职业教育慢慢的“火“起来。职业教育慢慢的变成专门为某一技术培养工人的教育,而大大的忽略的其中的素质教育。如果连学校都不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就只是培养个技工。那么将来的工人也将是缺乏创新的,死板的。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教师,我想就问题的出现以及解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为什么会出现专业素质强,综合素质弱的现象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问题。这有历史原因,也有观念问题。我们国家的职专学生大部分是普通高中淘汰下来的。这些孩子以及家长的目的很简单,“读个好专业,找份好工作”,学的专业也是与时具进,流行什么学什么,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这样就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生程度差是大多数老师所遇到的问题!很多老师发现课程不好开展,就更别提多方面素质的发展了.

2.教师问题。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容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应当承认,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业务素质有一定差距。当然,这里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问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形成的问题。近年来,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各职业学校加快了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纷纷上马新专业,专业教师匮乏,分配外聘难解燃眉之急,于是乎,各学校纷纷发挥现有教师的一专多能,学数学、学物理的教机械、教电子、教汽修,反正理工不分家;学中文教农学、教林果、教微机,边学边教,边教边学,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据说进步还不慢。但是,这就给老师带来了很大压力,工作量大,时间紧,负担重。学习、更新没时间,教研活动难开展,长此以往,职业学校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更新慢,业务能力提高难,胜任正常的教学工作都有难度,要求他们担负起推进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实在是困难。

3.课程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新,创新精神不足;学生的基础不扎实,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和选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传统高中教育和大学专科教育所用教材进行删减而成的。尤其与高中的新课程的教材相比,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相差甚远。理论多、实践少,知识传授多、能力培养少;教材内容陈旧、知识老化,有的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庞杂,学生不爱学,老师教不好;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难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关键使我们在提高学生素质时需要注意的:

首先,提高师资学历层次,培养高层次人才。近几年来,整个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普通高校与职业高校面临的情况是基本相通的。虽说扩招后的高等教育可以有一部分毕业生走进职教领域,但更重要的是现有职教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对他们进行的终身教育。考虑到职教教师师资培养融化在各个学科专业的特殊性,不像教育硕士、法律硕士那样作为独立的专业学位很明朗,建议培养学校建立一种能够符合各种要求的规格模式,保证职教教师得到相应的学历层次的提高。

其次,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在专业技能素质培养方面,职业学校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理论课的教师要懂得生产一线的操作。理论课的讲授要以“够用”为度,同时要适当拓宽专业适应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大纲和专业课的特点灵活安排。例如在仪表课的讲授中,我们可以根据仪表这门课概念多、前后衔接不紧密的特点,采用“讲练一体化”和“模块化”的方法来讲授,把课本内容分成一个个的模块,构成相对独立的小单元,在每个单元模块的讲授中,将专业理论的讲解与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

再者,进行德育素质的培养。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工作主要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是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内容。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学动机,让他们树立创业意识。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要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意志、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相容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最后,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继续学习能力。合作共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针对职业学校和技校的现状,学生在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职业教育中重视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一起共同缔造具有校园特色、人文氛围的校园精神,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可以使学生们认识生产的组织过程、生产环境、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目的地组织专题社会调查,可使学生接近社会、认识社会,树立生存意识,增强危机感,从而增加学习动力。适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到社会大舞台中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社会环境的关系。

素质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并逐步为社会所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如何既能适应社会需要,又能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广大职教工作者创造性地去解决。

参考文献:

第5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内涵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教师的素质又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因此,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有益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益于国家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展开了新的篇章,教师的素质涵养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领悟是当下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事情。本文浅要分析教师对教育理论内涵的认识。

一、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特征教育,它的核心思想是主张依据人的社会生活实际需求,以注重开发学生智慧、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生活生产素质为主要目的一种教育方式。素质教育注重在开发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理论上来说,素质教育的主要特性包含如下几点:第一,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咋素质教育的教育主体是社会全体的适龄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是实现知识的全面性,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第二,素质教育的普通性,素质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公众教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旨在为每一个普通公民传输基本的素质教育。第三,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的整体素质,以谋求社会的发展。

二、教与学的理念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与学的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思想,是体现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评判指标之一。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进行了多年,新的课程标准也已经正式颁布,但是在教育中有效的实现的有多少呢?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落实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改变教学理念,才能展开有效的素质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改变教与学的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 教学主体观念的改变

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举止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种方式是不健康的,学生的发展过程是不自由的,受到教师过分的影响,难以生成具有自我特点的性格和人格。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过程,并且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身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 教学方式的改变

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务必要同时考虑到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结果,不可以只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简单,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顺畅、舒服。新课程标准下,鼓励教师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交流。教师要做好课堂外的“倾听者”,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根据学生的状态来做教学方式的改善,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教学课堂内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有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发言、善于动脑、勇于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主要吸收的知识,它在教育活动中有着关键作用。有些教师认为书本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不注重课外知识的延展,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学生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素质,但是行动力差的情况出现。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牢牢把握课本重点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兼而重之,不能厚此薄彼。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活动,多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进行知识的拓展应用,加强环境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案例

以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为例。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根据学生个体性差异,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冰雕区的场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展开探究活动:怎样解决“下午要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这个问题呢?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同时还可以开展“课堂商店”的课后活动,让学生模拟商店进行买卖,在活动中体现运算法则,注重实际生活能力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四、结论

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深刻认识,离不开教师转变教与学的理念。只有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好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追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多创新手段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促进的教师本身的教育素质内涵,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进一步的达成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鹏,教师角色转换浅议[J].中国教师报,2007年6月

[2]程良宏,杨淑芹论教师专业生活中的理论意识及其提升[J]全球教育展望,2009

第6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研究取向;学科建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6)01-0009-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6.01.005

[本刊网址] http://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学从教育领域范畴内独立出来,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多,这其中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最为明显。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以及现存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国外的高等教育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一个学术热点课题,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育学始终是作为同一个问题在研究讨论,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起初就被列为单独的研究范畴,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意识较强。

(一)理论研究

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学科建设理论体系上,不注重理论体系的研究会导致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需要向脱节。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应立足于现实需要,理论研究服务于具体实际问题的需要,加强热点问题的研究,注意现实问题实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研究思考。

(二)问题研究

赞同问题研究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项专门的学科,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解答教育中的矛盾、困难和疑惑,帮助人们增加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本身的重视,不必过分强调构建一个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与其建立一个不成熟的体系,不如解决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不断修改论证研究中的某些理论。

(三)研究问题与构建体系并重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问题研究和构建体系的观点进行的综合与折中,认为二者并不冲突和矛盾,从根本上来讲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在研究目标上应该坚持二者兼顾的原则,不断的研究问题,创新理论。努力构建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以及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醒方法论指导。研究理论是途径,解决问题是目的,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理论的源泉。

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现存问题

许多研究学者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作为重点课题,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学自诞生之时广大学者就在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等问题上进行了讨论研究,尤其是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内容进行了论述,促进高等教育学里理论不断进步。

(一)学科建制

高等教育学一直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是高等教育学研究学者的攻克对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与国外相比,起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将高等教育学从教育学的范畴内剥离出来,最终扩大到国家学科专门目录,以教育学下的分支专业合法存在,许多师范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增设了博士点、硕士点,加大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力度。我国高等教育学经历了起步、发展、高潮、成熟以及理论成果几个阶段,最终被确立为专门学科,至此,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仍不够完善,在理论成果与实践应用上仍需要不断研究和修改。

(二)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从来都具有专门的、独立的研究对象,这是学科得以存在的基本要素。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上。许多研究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应该是基于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为了探索与总结高等教育的深刻意义,促进高等人才素质的提高。

将以上观点进行综合整理后不难发现,各学者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上存在异议也存在着相同之处,即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其本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在高等教育学的内容与分支上仍具有争议,有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学科学建设中的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较为重要,也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规律更重要。当今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将高等教育学编织成一个动态的、科学的、多元的系统,其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因素,国家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三、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措施

(一)改进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就高等教育学的教育目标而言,在学术界存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综合考社社会需求,以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水平、教育资源等为基础,避免因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条件由于高等教育低下而下降。同时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正面思维,减少社会功利性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品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为高等教育学教课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二)树立长期人才培养战略意识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此,应树立人才兴国战略意识,从高校人手实施。有观点认为专业和综合知识相结合是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此一来,受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提高其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其专业水平。高等教育应该将培养专业人才与提高公民素质相结合,通过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人才,实现全社会的多元化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将出现专业人才与综合素质人才共同培养的全方位培养模式。依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笔者给出以下参考:调整我国高校的教学计划,实施社会教学,增加社会实践,增强理论基础的同时,全面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重点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开展试点,推广本硕连读方式,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实现高等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第7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作者简介:别业舫(1964-),男,湖北仙桃人,荆州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荆州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1)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当包括大学教育在内。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和大学阶段的专业教育在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上各有其特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拷问了大学素质教育。强调以培育大学生的“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的素质为目标的“成功素质教育”模式是大学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与有益的实践。

关键词:大学教育;素质教育;成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一章中开篇第一句话。怎样理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近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的34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主要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当然“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两个含义:一是以什么人为培养对象;二是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里的总目标主要是指把教育对象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教育活动的总体上来说的。接着而来的问题就是对于不同的培养对象及其培养目标,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方法和抓住各自在培养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倾向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实现总体目标,这就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普通的国民教育简化为两大学段,那就是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和大学阶段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所以它是专业教育。无论作为国民教育总体构成的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一个“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所以都应该实施素质教育。从“十一•五”规划的文字表述而言,似乎没有明确地提到高校也要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该章的第三节就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题作出了表述,而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说到底还是大学生的素质问题。

“素质教育”一词,颇具中国特色,它的提出既具有中国历史文化深沉的影响,更有当时的现实需要。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受到“应试教育倾向”的严重困扰,素质教育作为对策而提出来并以此作为“科教兴国”大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见诸中央政策性文件。然而作为教育政策,当时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而言的。时任中央领导的李岚清同志在1996年4月的一次访谈中说到:“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这一表述在实际上似乎就把素质教育定位于中小学阶段。因为作为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当时高等教育主要质量问题并不在于应试教育的困扰而在于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是当时高教中的突出问题。当然应试教育也有理论脱离实际之弊端,但两者性质是不同的,应试教育的性质是“教学为了应试”,是教育手段对目的的异化。而理论脱离实际问题的性质是“教学为了应用”,是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问题,“应试”与“应用”两词一字之差,但性质迥异,但这是形成人们对素质教育含义理解差别的历史原因。今天我们在学习了同志讲话“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的主题的精神之后,就更明白了在大学阶段也应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是高等教育或者专业教育工作的当然主题。

首先,由于中小学的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大学(含高职及中专)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它们的培养什么人的目标和怎么培养的方式方法均有不同。从而它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和倾向也不同,当然应当采取的对策也应有所不同,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可以从教育部周济部长最近对报界的谈话中得以表明。他说:“应试教育倾向还没有从整体上改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整体说依然步履维艰,任重道远。”周济还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四大难题,一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这里主要是指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一些制约素质教育推行的体制问题;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这里主要是指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政策体制;三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广大校长、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周济谈话中所列举的问题大都针对中小学而言。因而可以认为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困扰还是应试教育倾向问题。周济所论及推进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四大难题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来说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所以说“步履维艰,任重道远”甚为恰当。然而这四大难题对于作为专业教育的大学阶段而言其难度是不相同的,有的甚至还是一定的“机遇”。所以周济对推行素质教育的谈话虽针对中小学阶段而说,对大学阶段仍有很大启发意义。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大学素质教育目的所在。现在大学阶段推行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突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侧重于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非专业素质教育,特别表现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其二,即使在专业素质教育方面,侧重于理论而忽视实践,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素质有明显缺陷。以上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如2004年武汉大学对其大学毕业生质量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表明社会各界对武汉大学毕业生专业素质尤其是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很少有不好的反映,而认为其中很多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文明修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术视野、外语水平、身体素质是“相对不足”,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心理素质、自知之明是“绝对不足”。这些不足也就是同志讲话中要求要“激发”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内容,相对专业素质而言我们可称之为“非专业素质”。可见大学阶段作为素质教育的问题虽然有“老”的质量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更有“新”的明显的缺陷――非专业素质明显不足的困扰。说到底教育的质量问题就是两个教育阶段相比较后突显出来的各自在实现素质教育中所存在的最现实的共性问题。

其次,两个教育阶段教育活动各有其特殊的性质(指“教育目标”),中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其现实性的目标是“升学”,而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其现实性的目标是“就业”,从而决定这两者的“出口导向”是不同的。只要基础教育的“出口”主要是升学,在升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又严重供给不足时,升学机制必然就是“分数择优”。而“分数”唯一可作客观量化考核的既不是学生的“品行”素质,更不是“能力”素质,而只可能是“知识”,尤其是反映“书本知识”的“考分”。社会公众即使在理性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情感上仍然会支持应试教育。因此,当基础教育的出口导向以“升学”为主导,而升学所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又十分不足时,要从整体上改变应试教育倾向则“步履维艰、任重道远”是必然的。

高等教育的出口导向是“就业”,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正在完善之中。就业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在人才市场上的“择优竞争”。这个“优”的标准现在已经不一定是“文凭含金量”的多少(“文凭含金量”的实质还是“考分的高低”的间接表现)。用人单位更重视的是人才的“性价比”,即人才的“有用性”,也就是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这个素质不仅是指知识素质(尤其不是只指书本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应聘者的能力素质和品格素质。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首先是“应聘能力”的竞争,应聘的方式也可能需要“书面应试”,但这种“书面应试”与“高考应试”在内容上大不一样。“高考应试”主要是对“书本知识”的测试,是“标准化的评价”。而“应聘应试”主要是对“工作能力”的测试和“个性化的评价”。

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出口导向不同带来择优竞争的性质不同。应试竞争中的优胜者既可能是“高分高能”,也可能是“高分低能”,因为这种竞争主要是知识素质尤其是书本知识和“猜题、押题、解题”的“应试能力”素质的竞争而不是综合素质的竞争,优胜者虽可获得了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的现实机会,然而这个机会只是为将来获得优质工作岗位创造条件,并不等于就有了优质工作岗位。计划经济下也许可能就是这样,但市场经济就不一定了。因为以后还要有“应聘竞争”。而应聘竞争中的优胜者,他获得的虽不是最佳的但可以是的满意的就业机会,有了这个机会也并不一定会成功。但事业成功通常要以就业成功为条件。就业成功者大都有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因为应聘竞争是一项综合素质的竞争,它不仅包括知识,还有能力、品格、方法和观念各个方面的素质在内的竞争,只有应聘竞争成功者才能获得事业成功的入门资格,因此我们可以把能成功地通过应聘竞争的优胜者的综合素质可以称之谓“成功素质”。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其出口导向是就业,就业竞争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应聘竞争,竞争的成功者就要有综合的成功素质,这是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为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在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四大难题”的第一难题,在这里恰巧可能转化成“机会”。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很突出,这一问题就拷问了大学的素质教育。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有四:一是供需总量“失衡”,供大于求;二是专业“结构失调”,部分专业人才超过实际需要,形成“过剩”;三是人才素质“失当”,理论知识型人才普遍,实际动手型人才紧缺;四是求职就业认识“失误”。求职者预期太高,不能正视现实。首先从“第一成因”来看。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经济高速增长,大学毕业生还处于“包分配”状况,总量上求大于供,大学毕业的就业问题是“短缺经济”,所以也无所谓“质量问题”。既无所谓应试教育问题,也更说不上素质教育问题,最多只是“理论脱离实际的质量问题”而已。但经多年“扩招”以来,不仅总量上供大于求。大学生素质问题也凸显出来了。扩招的负面作用之一就是质量下降了。如果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普遍的话,其直接后果是“应聘竞争”更为激烈,劳动力价格下降,甚至出现“零工资就业”和“大学毕业工资不如农民工”。其结果就是用人单位更以“性价比”作为用人的主要依据,更重视“适用人才”和“三得(用得上、养得起、留得住)人才”,因而就可能淡化“高学历”和“名牌”效应。用人讲求“有用 适用 实用”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回归理性诉求。这必然会推动大学办学主体的办学理念 教育模式 评价机制的转变,更重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这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各大学认识到必须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第二,必须从理论上承认大学也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向如何在实践上实施素质教育,还要讲求实施什么样的素质教育,以确保自己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成功(就业成功)。第三,必须推动对各大学办学效果评价机制的转变,由过去的多项指标体系的行政性评价逐步向以毕业生的就业率及薪酬水平为主要的市场性评价体系的转变。同时,“第一成因”还将推动社会公众尤其是求学主体的升学观念的转变从而构成为大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及其工资水平的下跌,必然拷问家长及学生本人不能不考虑教育作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作出理性选择,诸如有无必要一定要上大学或上什么层次、什么专业的大学,并以什么样的成本(含机会成本)来上大学。求学主体对教育投资的理性选择,既有可能缓解“高考”,“升本”的压力,也有可能推动专业和层次结构的选择和调整。

由于以上几个“转变”,也为各类性质不同(公办、民办)和不同层次的大学办学主体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例如“三本”和高职高专的毕业生,也许其专业素质相对低,但其薪酬、待遇“要价更低”、“自知之明”又较强,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就是很“值得”的“适用人才”。从而在人才市场上的应聘竞争中容易成功。带来机会的同时也有挑战,公办院校要防止自己为重点院校对其“边缘化”。而民办院校的“高价”学费还能维持多久?因此,由于总量失衡引起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其主要后果会向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应试教育被淡化的方面倾斜。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提出了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什么样的素质教育问题。由于大学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为目标,市场机制推动素质教育是否就意味着主要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就可以了呢?不是的。大学应当推行什么样的素质教育,有一种适用于大学阶段素质教育新的理念――“成功素质教育”论(见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中国教育报》2004.9.2)提出了一种有益的见解。这一见解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市场机制结果要求大学素质教育应当符合“社会、时代、市场”三个方面的需要。这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至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应从大学教育现实中的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就业成功”的竞争力素质,以解决大学毕业生个体的就业难问题。所谓“就业成功”应包含两个过程:第一关是“应聘成功”;第二关是“试用适应”。这两关过了,才算就业成功。而过这两关所最必要的素质虽以专业素质为基础,而非专业素质则为成败关键之所在。例如某制药公司需用制药研究人员,起码条件是受过医学专业教育的人才才能去应聘。然而两个同校同班专业知识水平又相同的两同学去应聘竞争,结果其中一人为该公司所录用,录用的原因肯定是一方非专业素质强于另一方(如表达能力或对用人方提问的应对能力等等)。而被录用后在试用期间,关键在于能否对该工作岗位(含技术要求及人际关系)的适应。该同学如能虚心好学并善于与同仁沟通和交流,即使药学知识有些差距,也会很快就能通过自学、求教得到补充,这样就会适应岗位要求而被“转正”。这就是“就业成功”。“就业成功”表明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是以专业素质为基础,非专业素质为关键的“两者相结合”的素质。

其次,现在大学教育要改进素质教育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创业成功”的素质。现在高校并非不重视素质教育,然而由于现在大学的教师以及学生几乎都来源于“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有“途径依赖”的思维,于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非常不足。这样即使这些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成功以后,仍难以对其工作有所创新,更难以创业。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特征,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又具有互相推动关系,这两者的结合才促使人们有效的创业以达到“创业成功”。从大学教育而言,重视教育的实验、实训、实践的环节是改变大学教育中造成学生素质中十几项“相对不足”和“绝对不足”的重要途径。

再次,现代大学的素质教育应当提高学生素质结构的层次,以便学生能为其准备好今后人生走上“事业成功”的必要素质。我们一般地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是相对于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成人”的基础教育目标以及“做人”的基本素质而言。而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层次专门人才”,“高层次”就意味着“高素质”。这里的“高”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把素质分成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共需素质和特需素质。不同的专门人才可能某种特需的素质即专业素质的不同,然而不论其专业素质如何不同均需要有其共同的亦即非专业的素质来支持,如理想、信念、观念、精神等等属于“德育”范畴的素质以及知识、能力、方法等等属于“智育”范畴的素质。对素质的细化和深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历史背景要求;同时“高”素质还有“高成功率”素质的含义在内。高成功率不仅仅取决于其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而且由于其作为事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还在于非专业素质的高低,这样培育出来的大学生才可能真正属于高层次的“成才”和“成功”。

由此可见,以上这种大学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可以称之谓“成功素质教育论”。大学阶段的学生受到了成功素质的培养,不仅走出校门容易就业成功,以后又便于“创业成功”,最终可以达到符合社会、时代和市场需要的“事业成功”。所以可以认为“成功素质教育”是大学推行素质教育中很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是贯彻同志“怎样培养人”的指示的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N\].中国教育报,2004-09-02.

第8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思想教育 目标指向 生活世界 素质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要完成这一重要使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关于进一步明确树立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战略意图的自觉意识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成长、创新的实践需求。理论尤其是正确理论的内在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掌握群众。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可称为理论的“主体性诉求”。也就是说,理论被创造出来,绝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欣赏的自言自语,而是为了影响更多的人群,得到更大人群的认同认可和理解把握。二是理论的目的性、理想性追求。任何理论都内在地预设了目的性的理想目标。但是,理论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理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就要通过熏陶、教育这一不可逾越的中介环节,变为人的自觉意识,从而诉诸实践。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改变世界”的理想性追求,就要通过教育而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

真正的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建党8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始终不渝地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而高等学校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精英阶层”,他们的社会理想、政治理念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事关国家和社会的历史走向。这就规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战略意图必然是政治性的、社会性的和指向未来的。其实质与核心价值主要是:第一,表征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在当代中国,高等学校的性质是由社会的性质和执政党的政治纲领所决定的。第二,为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关乎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后继有人。第四,关乎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及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影响。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进一步明确树立的自觉意识。实践表明,有无这样的自觉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激情、观念、方向感和实效性是很不相同的。这是因为人的“自觉意识”是一个直面现实思维的理念系统,是知与行转化过程须臾不可离开的出发点和中介环节,是达到目标的指导原则。所以,理论教育工作者是否明确确立了这种自觉意识,事关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败。

二,关于学校德育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全方位的。从教育对象方面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划分为四类情形:(1)领导干部教育。主要包括县(处)级以上干部(包括军队和各行各业干部);(2)理论工作者教育,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3)公民教育,即通常所说的群众性的理论学习;(4)学生教育,重点是大学生。这四类情形,除具有共同的任务即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外,各有鲜明的特征。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践行型”的,根本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核心性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际工作。理论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学理型”的,在他们那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包含双重任务,既要对理论进行学理性研究和发挥,又负有宣传教育的任务。公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熏陶型”的,主要在于普遍提升大众性的理论知识和政治素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准备型”的。虽然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有~定程度的直接实践意义,比如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些“大道理”,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按照国家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些道理,只有走向社会之后,才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条件和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同于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将重心放在学生日常生活细节之中,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二则,即使是思想道德教育也只有在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社会实践结合时,才能得到真正的体悟毋庸回避,在当代多元文化的现实背景中,对于“学生日常生活细节”问题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已不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只有一种思想文化,而是有多种思想文化的存在。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给人们提供建设主流文化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在于给学生指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历史走势及正确方向,在于为学生的现实和未来生活、工作中遭遇大是大非问题时积淀正确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判断准则。

因此,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根本上是“准备”性、积淀性的。相对于其他三类情形,在学校德育视域中它的特殊规定性在于:第一,以理论体系、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研究为依托,进行系统教育。第二,具有以课程教学为主要载体兼及实践教育的集中统一的教育方式。第三,它的根本之处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理论”,而在于训练理论思维和端正价值导向,正确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第四,国家颁布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学分要求,提供或推荐指定及指导性教材。诚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指向在于“学以致用”,可问题是学以致用之“用”应当是个过程。据有关部门调查,处于一定领导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在回答“在学校期间什么课程对你走向社会后的发展影响最大”的问题时,相当多的人回答是“马列主义理论课,这就是一个例证。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于急功近利,反而影响效果。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问题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总体来看,两者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涵容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升华。第二,理论教育应当以思想教育为“中介”,且只有转化为思想教育形态,才能真正“嵌入”教育对象的头脑,获得实际效果。第三,在思想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发挥“导向、“固本”、“解惑”等作用。

如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为例,即可看出两者关系的“一斑”: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结论。哲学教育可为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供宏大的社会视野、深沉的时代情怀。(2)从学科理论的主要特点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深层依据。哲学教育可在反思现实、探求规律的层面上,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理论功底。(3)从学科理论的基本功能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论基础,给人们以“伟大的认识工具”。哲学教育可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4)从学科理论的人生导向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观基础,也是一种人生理想境界追求。哲学教育可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铸造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必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合理配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目标指向问题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目标指向应当是:第一,重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运动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社会形态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人及其行为实践的运动发展规律,等等。第二,重在把握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主要是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所表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以大学生世界观发育发展的基本矛盾为原点,着眼于学生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着重进行理论思维和思想方法教育。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的主要要求是:(1)着眼于思想教育,侧重于理论升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学生的社会、政治和生活理念问题,(2)对于重大现实问题,切忌就事论事,不要搞“实例总和”,而要上升到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进行阐述和说明,(3)对于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思想,尽量融入到当代已发展了的理论中去发挥和讲授,(4)对于大学生关注的社会性的重点、疑点与难点问题,应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观照下通过民主平等的研讨学习,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自我参与意识,增强教学的方法论功能,提高教学效果。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回归生括世界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理解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针理论源于实践,正确的理论又是适应实践需要而产生的。但是,理论是一般,实践总是具体的,同时由于理论回到实践、指导实践一般要经过若干中介环节而可能冲淡两者的内在关系,因而理论自身对于实践又有某种“脱开”的倾向,正像马克思所说,具有“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的可能。因此,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针,不可能是自发自在的过程,而只能以时代条件和实践发展要求为观照,是一个高度理性自觉的过程、强化“问题意识”的过程,甚至是高超的艺术设计过程。

应当看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劳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谋生手段”。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的洗礼,经济体制已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已出现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已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会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新课题、新要求。列宁曾讲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因此,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针,最为突出的要求是回归生活世界,紧密结合并着重以下列课题为背景条件:(1)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的关系问题;(2)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问题,(3)现代世界与民族传统的关系问题;(4)政治素养与专业发展的关系问题;(5)知与行的转化和内化关系问题;(6)理论与心理的关系问题;(7)理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等等。

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契合问题

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观念、原则、方法、步骤等作出了全面的谋划、规定和阐述。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要贯彻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以现代教育视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毋庸讳言,七年多来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因而这依然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极为现实与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最为突出、最有难度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种意识形态性很强、需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特定教育中,如何以 “学会学习”的原则和创新性思维方法,探讨提升理论教育成效的“可持续性”问题其中,根本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就思维训练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构建而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因为任何能力和素质的形成都只能依赖于一定知识的获得,一定能力和素质的展现也必须以知识为工具性支撑。但是,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只有通过一定的体验体认机制而生成人的某个方面的素质,才能内化为人的理论思维能力。相对而言,能力是较为具体的,素质则是提高能力的先导和灵魂,是持久发挥作用的因素。因而,素质实际是知识和能力的一种驾驭状态,是使知识和能力“活”起来的建构性的思维养成。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中心环节,就是要通过理论知识运用的反复演练,包括以“问题”为出发点的分析解读社会现象及自我改造的实际演练,着重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而又较为巩固的理论素质和政治素养,把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统一起来,内化和生成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单纯依靠课程教学不可能全面达到这种要求,但至少应当奠定其坚实的基础。

七、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问题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无论是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人们(包括当代大学生,尽管他们的现代意识很强)总要生活在民族文化的氛围之中。当然,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这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理论教育来说也是这样,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辩证连接起来。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运用、宣传和教育都要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党的有关文献也曾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这是完全正确的。其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成果及其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这种“相承接”的结晶。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中国化问题。这个问题当然非常复杂,但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置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转换为中国的话语系统(文字翻译已作了部分这方面的工作),教育的方式必须采取民族性的、大众式的、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路径和方法,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经验主义或“六经注我”式地“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做法是错误的。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即便是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历经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洗礼和创新重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而赋予其时代性内涵。所谓“相承接”,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并未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当然也包括中华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当然也包括中华文明发展的现代成就和现代表达。因此,两者达于“自然的”融通,一体化于教育实践,理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使然。

八、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相适应问题

第9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自《教育法》颁布以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开展实施,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并提高其创新精神,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受教育者培养方法的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手段。下面从创新思维教学角度论述了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也就没有成就。在素质教育风行全国的现在,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育者应采取一切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创新意识,鼓励受教育者将现实实际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其实践能力。

在素质教育熏陶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对于人才培养也应当采用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结合财会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式,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财会专业人才。

应素质教育要求,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一、转换教学主体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质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而素质教育呼吁的是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教师在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通过提问、开辩论赛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被动的督促学习转变为自主自发地思考学习,并适当地让学生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以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加以陈述,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吸收,还能温故知新,不断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复习力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理解、融会贯通。

二、设置情境,寓教于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按考纲要求给学生所接收的知识规定答案,学生的思维已然被固有的条条框框限制,被动地接收书本上的知识,毫无任何对问题发散思维来理解的想法。而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设置情境,将问题带进情境来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的思维从理论理解跨越到实际情境里来。如可以让学生将上学期同专业各班的考试成绩编制分布数列,以此让学生具体理解统计学中有关编制变量分布数列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勤于思考,并能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合理应用,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

三、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素质教育重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财会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无论所学专业理论多么全面充实都是为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而不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将理论生搬硬套。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应切合实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多设置一些实习课题,或定期带领学生参与到周围生活环境里经常可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熟悉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领会理论知识的精要,并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时,及时提出问题或参与讨论。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做一些有思考价值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并予以足够的信任和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体会、思考并创新。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中,财会专业面对的都是一些枯燥的数据图表,学生在学习疲劳的这一阶段并不能很好地接收并理解知识,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处在一个活跃、灵活的学习氛围中,而不是全程都面对课本中乏味的文字图表。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立体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五、因材施教

教学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多数学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同一种教学方式,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不同等,都影响着学生对同一知识面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应该从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尤其是对实际操作性强的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发散受教育者的思维,养成其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可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龙晓玲,赵友平.财会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2(02).

[2]刘慧.素质教育进入财会课堂[j].中国电子商务,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