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思维导图学习计划

第1篇: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科学 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初中科学这门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具有目标新、容量大、构架广的特点,因此,给师生的教学过程都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初中科学是一门内容繁杂的学科,传统的教法以及学法根本不能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学生难以掌握学科的精髓,但是,思维导图可以将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学生的思维清晰,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1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可以将思维导图比作一张城市地图,是由城市的中央,一层层的向外扩建,各层之间通过主干道相连,同时还存在有很多的小路,彼此交错形成网状连接。思维与图的中央是应用者设计的中心主题,其可以是一个复习的重点、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一个奇思妙想等,然后可以根据这个主题展开想象,在它的连接一些相关的分支,并向外扩散,这里所呈现的就是人类的放射性思维。

2在教师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2.1利用思维导图编制教学计划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计划的编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利用思维导图的规划作用,教师可以实现完成教学计划的完美编制。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编制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标注出哪些内容是必须要进行讲解的,哪些是扩展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编制每日的教学计划,将科学课教学中的细节内容记录下来,比如,学习任务、课题等。

2.2利用思维导图法备课

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若是将其应用于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就可以根据每年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科学课备课的内容进行完善、更新,从而避免备课内容重复、杂乱无序的现象。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可以发现,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程序更加严谨,内容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发散思维。鉴于此,教师应在科学学科的备课中应用思维导图,保证课堂讲解内容的严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利用思维导图法评价教学效果

教师开展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根据课堂讲解的知识构建相关的思维导图模型,通过研究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结果,教师可以准确的了解学生对于科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单独的辅导或调节课堂讲解的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顾导图中难度比较大的部分,让教师可以充分的把握整体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导图观察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这种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方面的应用

3.1思维导图在科学习题中的应用

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除了可以应用于课堂问题内容的设计之外,还可以应用于习题讲解之中,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将一个问题引申到其他的科学内容上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导图的方式,将题目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总结同类型的题目,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

例题:某学生在完成浮力内容的学习之后,想通过以下几种器材对浮力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请结合该同学提供的器材,探讨有关浮力的问题。器材主要包括1个小石块,1个测力计,桶装水,细绳若干。这道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选择性极多,教师可以添加一些器材,包括:钩码以及塑料瓶(大小均一个),小石块和小木块,1个滑轮一袋细沙,让学生根据这些器材构建思维导图。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通过将其划分为几个分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3.2思维导图在学生听课中的应用

听课过程的应用思维导图提出者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最主要的作用是记笔记,他认为传统笔记采用线性笔记录,与人脑思维存在一定差异,会抑制人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传统笔记难以突出关键点,因此他提倡“导图式笔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可根据教师的思维导图法记录笔记,这样不仅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结构,还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思考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点,还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度;不仅能消减学生对复杂科学课的知识的掌握难度,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3思维导图在学生复习中的应用

对于学生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内容的记录,从而为学生之后的复习打下基础。由于思维导图具有逻辑性、构建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

比如:在讲解“力”的相关内容时,学生课堂笔记就可以运用导图的方式进行,从而保证与“力”相关的知识都更加具体。由于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因此,学生可以观察物体运动状态以及形状变化的研究力的方向。当学生在解Q完力的相关问题之后,可能还会存在疏漏之处,这时,学生就要利用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忆,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掌握。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上文内容,对思维导图进行合理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学习任务,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促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俊.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06:27-31.

第2篇: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引入思维导图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不断探索思维导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所谓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指通过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为学习者的阅读、复习、笔记和备考等提供更好地知识信息支撑,其实质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与笔记方法,是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认知策略与技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为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服务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抒一己之见以期能抛专引玉。

 

1 运用思维导图呈现教学资源,实现知识建构

 

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很快,而我们中职用的课本知识往往赶不上变化,课本上的知识较陈旧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的课堂教学,而我们处于网络信息时代,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需将将众多的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效的体系,有条理化地呈现给学生。

 

PPT是我们经常用的教学工具,但个人认为PPT还是较偏重线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消化、理解,学生往往需要花很多时间阅读多余的词语,才能够接触到问题的核心,况且PPT在呈现知识结构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自由拓展延伸。

 

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是一个典型的资源组织工具,它支持图标的插入、超链接,可以将教学的知识框架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在生动呈现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同时,能将各类资源(如有关的图片、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素材)有效地归并到一起,它弥补了知识呈现零散化的缺陷,只需点击任一概念,即可呈现相应的内容。

 

2 运用思维导图实现知识建构,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其中很多章节识记的知识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忙于记笔记,也没听清老师讲授些什么,影响学生们吸收、消化,造成事倍功半的低效课堂。而利用思维导图,首先我要求学生在课前把上课所要学的知识用白纸画出思维导图,结果显示:

 

这幅思维导图既包含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又包含了在预习过程中学到的新知识。通过观察这幅思维导图,我们会吃惊地发现,原来学生对于这一章节已经掌握的知识比我们预想的多很多,而且无形当中担高了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进而间接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需要讲授的知识点标注才图中,通过这一张全面的、具体的包括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图表可以摆脱传统章回式的教案首页,在教学过程根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课堂反馈,可以参照教学设计的思维脉络,能及时调整授课节奏,便于教师把控课堂,担高教与学的效率。

 

3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项目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项目教学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类操作性较强的课堂。

 

例如,在项目教学法的其中一个环节: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主要是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当要求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自已的想法先写出来,再标出想法的先后顺序,这样就拟出一个清楚美观具体的计划。

 

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不至于迷失方向,完成设计后就可以轻易地组织和报告的编写。至于其它的环节:

 

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展示成果等环节。学生也都可以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制作个人思维导图打开思路,然后再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以此激发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创意与灵感,同时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要把发言者的创新想法加入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不断扩展并改进彼此的思维导图,从而形成一幅集百家所长的集体思维导图。

 

每一幅集体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达成共识的小组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只需按照这个决策来执行便可事半功倍,如遇到不可预测的困难时,可以通过再次讨论制作集体思维导图来解决。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的项目教学活动中引入集体思维导图的制作,不仅可以照顾到计算机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发挥小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自发开展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训练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 运用思维导图凸现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记忆。

 

思维导图具有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明白、激发联想的特点,其特有的图形化比文字材料更容易在大脑中长久保持,凸现思维过程,对强化记忆效果更好,更适用于复习备考。

 

例如:在一次计算机班的学生在准备参加技能考证时,由时间紧任务重,而其中基础知识部分,知识点多而杂,大部分识记的较多,于是我就利用思维导图,把这部分学生见了就头痛的基础识,整理成结构清晰,一目了然,内容紧凑而又丰富多彩的几张纸,学生大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很快的浏览完毕,再也不用去翻阅厚厚的书本,大大的节约学生的复习时间,并且有利于学生长期记忆的形成,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从而也提高了取证率。这说明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是顺应其学科特点要求,符合计算机教学规律的。

 

教学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可将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利用思维导图改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效的,但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还有很多,需要广大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不断探索和推广,才能不断提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3篇: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主题;活动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95-0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图形思维工具,在学习记忆体系的建立、活动项目的计划和组织、教学培训与会议记录等方面的具有非凡优势。问世以来,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内。

在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决定着高校学生活动的成效与质量,学生干部的培训也日益成为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需要像思维导图这样直观、形象、生动的培训工具。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及应用特点

思维导图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最初是通过发散联想,用关键字、图片、颜色做笔记,为学生构建记忆知识的可视化思考体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用直观的视觉刺激来更好地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图,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绘制思维导图,是由一个主题、扩展产生新的分叉,发散形成可视化思维结构树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引导绘制者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已有想法为中心,向四周无限扩展产生新的想法,为绘制者的思维培养提供有效帮助。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干部培训中的相关性与可行性

学生干部是高校大学生基层各种活动与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力量,负责活动与工作的组织、策划及领导。学生干部必须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心理素质,才能把学生团结起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加强工作的效果,从而顺利开展工作。

目前,高校的学生干部通常承担着部分管理职责,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干部更多的应该担当学生活动组织者、学生事务服务者的角色。而活动的组织、事务性的服务都需要学生干部具有较高的沟通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项目运作与创新的能力。思维导图是学生干部培训的重要工具,作用巨大,可以提高受训者的深入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思维导图在策划环节描述一个活动具有卓有成效的效果。思维导图利用在纸上、软件中画出活动框架,或者在脑海中对活动过程进行构思,然后将其扩展到真实的情境下对所有的细节、变量进行考量,从而得出活动的整个执行体系和生命周期。

思维导图运用于学生活动项目中,作为活动负责人的学生干部不会囿于常规思维框架下,而是利用导图的扩展性,从其他方面、其他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开展基于思维导图学生干部培训的应用实践

学生活动项目是学生干部培训的载体,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干部培训,就是在学生活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发挥思维导图便捷的归纳和整理、化繁为简的能力。

1.学生活动项目计划。思维导图在学生活动策划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展示活动项目的“全貌”,帮助学生干部建立起完整的活动项目管理体系,对活动项目所需要的资源、信息、人员进行充分的整合,使整个活动策划更加合理与科学。学生干部可以根据分工,将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要素制作成思维导图,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活动以及相关环节之间的联系。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学生活动项目计划,首先要对学生干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的培训并进行相关的训练。学生在训练活动中,把自己作为活动的负责人,运用思维导图把自己的思路画下来,确定活动开展的难点、重点、突破点。

2.会议分组讨论。思维导图在学生活动项目会议中对项目团队进行合理分工,对项目负责人、批准人、告知人等进行观点、想法、特长等方面的树立,提示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策划、执行重点,引导学生干部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极大提高会议讨论的效率。

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活动项目策划沟通体系进行构建,利用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对活动要素进行分析、梳理、综合,得到与活动相关的信息,为团队工作找出机会和问题,找出影响活动效果的潜在障碍,为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最优方案。

3.活动总结交流。学生活动项目结束后,利用思维导图把学生干部在策划阶段的活动项目思维导图与真实活动的活动项目思维导图进行对比,分析活动各环节、各要素间的逻辑性、前后关联与相互关系,梳理学生活动的计划、组织、人员、设备、地点、控制与领导等职能,通过对比、分析与梳理,更好的掌握思维导图的相关技术,从整体上把握活动的项目化运作,从而提升学生活动效果。

四、提高思维导图对学生干部培训效果的具体方法

第4篇: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思维导图 信息技术 自主探究 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图,属于一种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最早兴于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马赞所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对于全面提高和发展健全的思维品质具有非凡的价值。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主题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还有利于知识的管理与建构,形成整体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使学习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对事物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具有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逐步发展的特点,但是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是有限,这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尤其显得突出。利用思维导图分析解决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就能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机智灵活地解决问题。

例如,“制作电子小报”主题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项目,是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考验,因为在作品主题构思、版面设计、内容等方面都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归纳、比较、规划等思维活动来完成。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他们一般没有能力全部完成这些重要步骤,大多只能应付技术层面的工作,这样做出来的小报效果只能差强人意。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教学中,针对具体情况,利用思维导图从如下几个方面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电子小报的制作。

1 利用思维导图构思“电子小报”的主题,整理想要研究的问题

主题是一个作品的灵魂,是影响一个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作品应该主题明确,内容健康。为了在选题时能够尽快扩展自己的思路,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讨论的同时去绘制思维导图,将所有人的想法记录下来。例如,在制作“魅力靖江”宣传小报时,我进行了尝试,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想要研究的问题画下来,起初学生的思路很窄,想研究的问题也就是“靖江的由来”、“靖江的特产”、“靖江的景点”,经过引导,学生很快想到“长江三鲜”、“靖江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民俗文化”、“靖江新形象”等,短短十分钟内,学生在综合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绘制出的“魅力靖江”宣传小报是从“靖江的由来”、“靖江的美食”、“靖江的名胜古迹”、“民俗文化”、“历史名人”等方面来宣传的思维导图。

2 利用思维导图制定“电子小报”的制作计划

一份优秀的电子小报作品,需要经过多个阶段才能完成。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制作过程有哪些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是什么都不了解,便开始盲目制作。由于没有制作计划,只是想到哪做到哪,临时安排,导致每节课没有完成相应的制作任务,进度缓慢,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每个阶段需要完成什么工作、组内成员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并将想法进行整理优化,然后画出层次清楚、条理清晰的网络结构图。这张图就将作为整个作品制作的引导工具,指导主题活动任务的完成。

同样在“魅力靖江”电子小报制作中,有小组对思维导图中的“靖江美食”感兴趣,于是组内成员讨论交流,根据组内成员特长制定相应计划,计算机水平高的可以负责收集“长江三鲜、双鱼肉脯、蟹黄汤包、各类风味小吃”等方面的素材,美工好的负责版面设计,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帮忙录入文字等,并且明确时间进度。这样,小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还能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3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制作“电子小报”的所需素材

电子小报的制作计划和主题确定以后,就需围绕所选主题进行搜集素材。学生根据主题画出以“所选主题”为中心点的各类素材以及获取素材的途径、方法等的思维结构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决定去网络搜集,还是去图书馆搜集。

在收集“靖江美食”素材中,例如,蟹黄汤包的吃法,可能配有视频更有感染力。所以,组内成员要讨论哪些是需要文字素材,哪些是需要图片素材或视频素材,哪些需要去图书馆查询,哪些可以去网络搜集等。

4 利用思维导图设计“电子小报”版块

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做好电子小报的整体规划,一边做一边想,将搜集到的素材粗略组合一下,就随便地叠放在一起,资源与资源之间缺乏联系和逻辑,让读者看了感觉多而乱。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画出自己所能想到的版块栏目,是板块式还是穿插式,是横排还是竖排,最后学生从画出的所有版面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将教材每个模块的主题探究活动分成几个小主题,利用思维导图自主探究出知识结构图,边画边修改整理,画出自己满意的结构图。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有计划有步骤、条理清晰地完成整个主题活动任务,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靖江市东兴镇中心学校,江苏 靖江214533)

参考文献:

[1]张秀常.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案例及分析[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8.

第5篇: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1.何为“思维导图”

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东尼•博赞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思维导图法对知识进行建构、学习与掌握。在最初,这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新的笔记方法,但随着对于思维导图认知程度的加深,人们已经将其看作成为一种组织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在使用过程中,具备了发散性思维的特征。使用者首先要确定一个主题为中心,再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形成次级主题,然后再逐级发散。在此过程中,运用文字、图示等手段,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从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示出来。与此同时,把关键词、图像、颜色等有机结合,建立记忆链条,利用大脑阅读、记忆、思维的规律,提高知识的储存和再提取效率。

2.使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在传统的生物会考复习过程中,学生通常是将课本或者笔记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然后再将过往的错题重新做一遍,能够做到以上两点的学生可以说已经很好了,但是考试过后,却总还能听到有学生反映明明复习时似乎看到了,却怎么也记不清楚了,这说明学生之前的复习效率非常低下,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依然不会。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则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其原因有四:第一,思维导图有明确的中心或主题,可以让学生很形象、有重点地去复习记忆;第二,思维导图能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重要的知识点有特别的色彩、特殊的位置。同时,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能明确显现,相异知识点的区别也能一目了然。第三,思维导图可以方便学生查漏补缺,可随时添加或删减内容,去腐存菁;第四,思维导图绘制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笔、纸即可完成。

二、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利用思维导图会对生物会考的复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实践探索:

1.利用思维导图,制订复习计划

复习之初,制订一份翔实而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对于学生的复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做过复习计划,但一般都是以流水账的形式表达,没有清楚的指向性,流程简单,重点不突出。如果用思维导图来做计划,则可以以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结构图作为复习的主线,学生通过这个图进行复习,可以围绕其中所展示的各个主题进行思考,以保证不会迷失复习的方向,且同时又能将所有相关知识点一网打尽。一目了然的复习计划还便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为师生间的互动提供良好的载体。

2.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复习提纲及完善笔记

在常规的会考复习过程中,老师往往会根据下发的会考复习纲要,编制相应的会考复习提纲,所采取的方式也常常是例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罗列出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最后再在课堂中逐一讲解。这样的方式,使得提纲中相关知识点的关联不大,且重点不突出。等到课后,学生再想进行总结时,既会增加复习的工作量,又往往会由于时过境迁,对授课过程及内容记忆不再完全,使得复习的效率大大降低。反之,如果采用思维导图作为复习提纲的载体,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将复习纲要中的核心概念一一呈现,并且将这些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用关联的线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同时,教者与听者的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二者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此发生碰撞,不断融合,最终在思维导图中清晰地展示出来。使用这样的复习提纲,不仅能够快速帮助学生对应知应会内容进行总结,形成相应知识体系,还能将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形象地记录在图中。以后复习时,只需要将这幅图从头到尾回顾一遍,就相当于又上了一节完整的复习课。根据以上的观点,笔者对于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在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核心概念词汇为中心,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整理复习提纲,同时在其基础上标注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学生对于课前预习、上课听课、课后复习几个环节的指导与把握。这样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理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需复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交流、表达,最终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目的。

3.利用思维导图,串联课堂过程

学生复习的核心过程应当是发生在复习课当中,一节复习课的效率直接决定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否。在笔者所设计的复习课中,学生每节课围绕一到两个核心概念,花费大约三十分钟边讨论边共同完成一幅思维导图,在剩余的十五分钟内来复习绘图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可以提问、练习等。这样看来,三十分钟的时间绘制一张图,似乎浪费了时间,但其实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过程。因为在绘图的复习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复习自己还存在问题的地方。如果采用常规的复习方式,一味地把知识点背诵记忆,学生很可能弄不清楚自己到底哪些知识存在问题,结果把很多时间花在了无用功上,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在笔者的课堂上,一幅思维导图的诞生,伴随着的是学生的思考、讨论、归纳、完善。整个课堂以思维导图为中心,围绕思维导图完成各项教学过程,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复习效率。

4.思维导图的使用注意点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手段,学生在一开始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在笔者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加以解决,因为这是上好思维导图复习课的关键所在。首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绘图能力。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力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相应的内容,他们的绘图能力是欠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简单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练习绘制。在简单的基础上再逐步增加难度,直至能够绘制大师级的思维导图。在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布局的把握、不同颜色的代表意义、相关联系的表述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如何绘图以及为何要如此绘图,切不能让学生认为思维导图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堆砌,又或是知识点的美术加工。其次,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内部以及组间的讨论,一定要充分彻底。在学生说图(向他人解释自己绘图思路)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不同个体思维方式不同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让学生阐述各自的绘图思路,集思广益。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切不能因耗费时间或难以组织而省略。最后,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对于学生在绘图、说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提醒或纠正,从而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三、使用“思维导图”复习后的效果

第6篇: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思维导图;手术室护理;实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763(2016)03-0015-02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由于手术室与病房的不同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护生在进入手术室临床实习阶段时,面对手术室节奏快,工作复杂的情况,往往出现不能够按照手术室实习教学计划完成相应实习任务的情况。为帮助手术室带教老师理清思路,提高手术室的实习教学质量,同时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锻炼其评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在手术室的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思维导图的方法[1]。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mindmapping),是由英国教育托尼•巴赞(TonyBuzan)通过多年在思维领域的大量研究后,所总结出来的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通常又称脑图、心智地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2]。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学习工具。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清晰的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从而以丰富多彩表达方式,体现了线性、面型、立体式个元素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有特色。

2手术室实习特点

手术室作为医院里的一个特殊护理单元,承担着很重要的护理教学任务。由于手术室集中了大量的护理理论与操作内容,加上手术室环境及人员构成复杂,这样的护理环境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传统的实习带教方法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3],因此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护生往往感到不知所措,对于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缺乏明确认识,在实习工作中慌乱,无法抓住重点,导致无法按质按量完成手术室实习任务。另外一方面,由于手术室带教护理人员工作繁忙,而且缺乏系统的教学培训,在带教过程中也出现带教内容脱离带教计划,缺乏带教重点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实习护生在手术室的实习期间仅仅走马观花,不能牢固掌握手术室的相关实习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复杂的护理环境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3思维导图在手术室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1带教老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

对科室的带教老师进行手术室实习带教任务和思维导图的应用培训,在掌握了基本的运用原则后,可根据各个老师的具体情况,指导其应用手绘或专门的电脑软件来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主要通过关键词或关键点来制作,因此,可以将带教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关键词或关键点的形式传达给每一位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通过思维导图将整体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并将任务的各个主题及层次表达出来[4]。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一方面强化了所需完成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进一步明确每一项具体实习任务应该怎样贯穿在每天的工作任务中进行完成。对于重点的需要护生进行共同参与的实习内容,可以采取由带教老师提出比较大框架的主题,然后交由实习护生完成具体内容填充的思维导图制作方式,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

3.2对实习护生的作用

实习护生大部分都有较好的计算机运用基础,因此建议护生在经过手术室实习统一培训掌握了思维导图基本制作的前提下,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应用电脑软件程序进行思维导图的应用。这样也有利于护生对实习资料进行整理、修改和保存。实习护生在明确了手术室的具体实习任务后,可将实习任务分解为理论部分与操作部分。在实习开始时即可将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各种条件和知识部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以理清相关的知识点,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会比较容易发现对实习任务所存在的理论或者操作问题,方便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查缺补漏。还可通过带教老师布置的思维导图任务,明确实习任务中的细节知识。

3.3师生间的互动作用

对于一些具体带教内容,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可将各自制作的思维导图对比交流,从中发现师生间思维的不同之处,相互取长补短,同时也可通过其中反馈出的问题,及时根据带教任务调整带教计划和带教策略

3.4应用实例

以手术室的无菌技术带教为例。在此示例中,护生和带教老师的思维导图都可根据大主题的提示补充相关的知识或图片,以达到直观、易学的目的。

4小结

通过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对思维导图的充分应用,可以将实习带教目标从复杂的手术室日常工作中凸显出来,使得教、学双方都能够更加明确教学目的和具体教学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应用,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之间不仅有了教学上的互动,而且通过对彼此思维方式的了解,还能够促进双方及时调整交流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调整带教方法和带教思路,最终改善教学质量。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兴的应用工具,目前在各个领域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思维导图,能够使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都得到思维上的锻炼和学术上的进步,不仅帮助教、学双方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更使得教、学双方能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评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最终促进个人以及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鹂鸣.思维导图在实习生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6):255-256.

[2]余儒,詹健,单云峰,等.思维导图在外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运用[J].护理与康复,2011,10(11):1000-1001.

[3]达朝锦,罗丽芳,蒋艳萍,等.思维导图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20):50-51.

[4]徐月月,陈晓红.浅谈思维导图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332-333.

第7篇: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小组、班级思维类型和知觉倾向性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V:视觉倾向;A:听觉倾向;K:运动、触觉倾向;a:分析,逐步的对细节特征的关注;b:整体的,留意总的看法、意图、想象。)

知觉倾向性调查 思维类型调查

学生1 V:4 A:10 K:4 a:13 b:5

学生2 V:5 A:8 K:5 a:9 b:9

小组1(总计) V:34 A:36 K:41 a:61 b:47

小组2(总计) V:48 A:27 K:33 a:56 b:61

小组3(总计) V:43 A:32 K:29 a:52 b:58

小组4(总计) V:41 A:35 K:30 a:55 b:62

八(4)班(总计) V:263 A:186 K:216 a:300 b:366

通过调查,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对视觉和触觉的倾向比较明显,思维类型趋向于整体的思维。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多一点视觉和触觉的教学和活动,注意思维导图的运用,可能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帮助。

笔者有幸参加友善用脑方面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与专家、教师进行探讨和学习。在一节电学专题复习物理课上,学习了怎么样友善用脑的思维导图很好地运用于中考复习课上,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系统,并能构建出知识体系。物理专题复习是指在总复习阶段,打破章节,站在整个初中物理的高度上,统领全局,把相关各章中零散单一但属于同一系列的知识点按照内在联系重新进行归纳和整理,将原来一维的知识网络丰富为多维立体的网络,将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特别是在知识点的过度以及拓展上运用了友善用脑的理论。

本节课在引入的时候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两个电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首先让学生进行最简单的读数,然后根据读的这两个数据,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根据这两个数据还能能够算出什么其他物理量来,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思考到,还能够算出电阻和电功率,而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这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恰恰就是本节课实验复习的内容。引导完成之后,就让学生利用刚开始在上课的时候那两个电表思考,在初中阶段同时用到这两个测量仪表的实验有哪些,并画出电路图。由于是一节复习课,所以学生很容易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而这两个图形恰好就是本次实验复习的基本图形,也是友善用脑中思维导图的一级主题。

接下来,根据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复习“测量小灯泡电功率”以及“欧姆定律”的实验,在这个实验复习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味的把新课所学的内容再搬到本节课堂上来,而是利用题目的形式,让学生去做,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存在问题。而在这个题目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了一些中考时,比较喜欢考察到的几个典型题型,例如器材的选择、电路故障等。另外我在设计教案的时候,特别是在写题目的过程中还用到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不仅仅激发学生积极去思考,还能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放下包袱,放松学习。例如“很简单的,你觉得呢?”“你有吗?”“加油,这个电路图,你以前见过吗哦?”“如果是你在考场上,你能写出来吗?”等。在每个实验的后面还设计了拓展训练,让学生在本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

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候,嵌入了思维导图的思想,以下就是教师设计的板书:

这个板书的操作过程中,各级主题的图形及内容是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教师只是把他们的图片利用思维导图的思想展示在黑板上,这样的展示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知道所学的内容,以及各个实验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看到天下的美景要让它由心而生,体察万事万物,要抓住其根本。由“景”及“心”,由“物”及“神”,王夫之的两句话说出了绘制友善用脑思维导图的根本原则。

(1)形象性原则。在画友善用脑思维导图时,应该注意把学习的内容或要求记忆的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形象,通过调动各种关联、形成记忆的意象,再用图画的方式把意象表达出来,使思维导图成为记忆的参照物,而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称为打闹思考记忆梳理的过程。

(2)个性化原则。友善用脑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但是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学习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大脑是独一无二的,面对同一知识点,孩子们的思维导图也是充满个性的。教师只有努力体味和理解孩子的是违规及,赞叹和鼓励孩子的个性思维和创意,利用思维导图创造的沟通渠道与孩子进行平等真诚的交流与对话。只有这样才是以人为本的“友善用脑思维导图”。

(3)简洁性原则。制作友善用脑思维导图的目的是帮助思考和记忆。因此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应该坚持间接、清晰、快速和高效的原则,把重点放在思维和记忆上,决不能买株还珠、舍本逐末。友善用脑思维导图只需要把记忆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画的像美术展览馆的工笔画一样,慢慢腾腾,仔仔细细,只要能达到按钮的作用,记忆的目的就可以了。

(4)创新性原则。友善用脑认为:“教学有两大任务:叫什么和如何教。“这意味着学习不仅是学习者的任务也是教育者的任务。在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自主学习中,对任何事物的学习和思考都伴随着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而以个体社会文化积淀为基础的任何思索和心得,都是在已有基础上的飞跃。制作思维导图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思索和进步的过程,也是新知识新经验产生的过程。因此而创新性要求既是对同一知识点的重复复习,也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探究、理解和超越。这样的学习才是全新的学习,这样的思维才是创新的思维。

所谓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运用一切有效的方式,调动打闹积极思维、快速记忆的方法。思维有各种类型,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但是我们学习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知识与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比较吻合,有些知识却与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相去甚远,为了达到高效的目的,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适时调整思维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问题,这样学习起来的效果才更好。

友善用脑思维导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也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第8篇: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77—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备受关注,借助网络条件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很受师生的欢迎。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要用到的一些基本方法,都要由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许多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这些问题:如何确定活动的目标?如何引导学生选定研习题目?如何引导学生规划研习的重点和范围?如何引导学生制订研习的计划?针对这些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确定活动目标

在确定活动目标时,我们尝试运用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活动的目标与思维层次的训练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活动目标。例如,有一个小组的研习题目是比较各地的健康食品。这一小组最初确定的研习目标是通过研究两地的健康食品,使学生初步认识健康食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具体了解兰州的特色健康食品。结合布卢姆分类法,再次确定的研习目标是:列举天津、甘肃两地的健康食品(记忆层次);举例说明什么是健康食品(理解层次);健康食品的标准有哪些(应用层次);具体研究几种健康食品的成分、生存环境、生长过程等(分析层次)。通过两次目标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初教师设计的活动目标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安排不明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低。而结合布卢姆分类法设计的活动目标更明确,更有层次性,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二、确定研习题目

在小学阶段,许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的,在这些主题下开展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哪些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或课题?这需要教师有计划地进行指导。例如,“天津与甘肃的饮食”这一主题活动包括“比较各地的特色街头小吃、各地的传统美食大推介、比较各地的饮食文化与习惯、比较各地的饮茶文化与习惯、比较各地的健康食品、比较各地的超市”六个课题。在这些课题中,学生对哪个课题感兴趣呢?我们根据主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涵盖了以上六个课题。考虑到参与者要和异地学生网上交流,在研究本地特色的同时,还要不断将研究结果与异地同学交流,所以在问卷中还包含了关于学生家庭中网络设备的调查。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将具备条件的学生筛选出来,再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将兴趣相投的学生分为一组,分别填写KWL图表,通过KWL图表的填写,使学生对要研习的题目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研习基础,同时还可以避免学生盲目选择课题、课题研习半途而废的现象。

三、规划研习重点和范围

当一个活动主题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可能会不知所措,也可能会联想到很多相关问题。那么,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规划研习的重点和范围呢?教师应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确定研习的重点和范围。思维导图在目前的教学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它的制作方法是:从研习题目或题目的核心词汇展开联想,将想到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对问题进行第二步的联想。

四、制订研习计划

第9篇:思维导图学习计划范文

随着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兴起,由麻省理工学院( MIT)开发的Scratch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起来。针对8岁以上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于界面的喜好,MIT对Scratch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和颇具针对性的设计开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即使你对编程不了解,也可以通过积木形状的模块来实现程序功能。因此,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学习编程的门槛,也增加了趣味性。

Scratch确实提供了小学生学习编程的平台,然而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进行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倘若一味地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进行教学,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够的,因此我在Scratch教学的过程中,研究了一套适合小学段孩子的教学模式。

与一般的小学信息课不同,Scratch的教学一定不是简单地传授技术,更多的要传递给孩子们编程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基于这个理念,我在Scratch教学中,会通过四个环节“规划程序内容一制作Scratch程序一调试Scratch程序一分享交流程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由于Scratch的缘故,在这一年多来,也认识了不少Scratch的教育者。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往往会提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意。而我认为,如今的学生并不缺乏创意,而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梳理自己的创意内容。这也就是我们在信息学科中一直强调的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在Scratch教学中更加重要,没有事先对程序进行规划的学生在编制程序时会出现做到哪里是哪里、想做的内容很多最终却什么也做不出、每一次的作品大同小异等情况。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每一次活动的收获也寥寥无几。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Scratch教学中,我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规划程序内容。下图是我在教授《海底世界》这一课时,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虽然写得很简单,但是能够把程序的大纲描述清楚,在制作的时候,有了明确的指向性,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地制作。相比于其他的规划形式,思维导图也比较节省时间。在一节课中,合理安排好计划和制作的时间是尤为重要的。

编制Scratch程序是学生学习、了解、体验编程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在教授Scratch时,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上机操作。Scratch是一款面向对象的编程软件,减少了学生上机操作的难度。虽然技术难度被降得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忽略技术。重创意,也要重技术。创意和技术的并重,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当然,重技术不是让教师一步步教学生怎么做,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自己学会技术。在学生一开始接触Scratch的时候,我会制作一些学习卡片,让学生自学学习卡片上的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编程基础以后,可以利用Scratch中注释的功能来帮助学生学习程序。注释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检查学生对于程序的掌握情况;二是对于程序的调试和梳理都有很大的帮助。

调试是编程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自然在Scratch教学中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程序调试,是将编制的程序投入实际运行前,用手工或编译程序等方法进行测试,修正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的过程。调试的依据则是学生在制作程序前的计划以及注释的内容。在调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进一步增加了对编写程序的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试程序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和注释的内容来进行程序调试,检查完一条就在思维导图上标记一下,说明这个程序已经调试过了。鉴于小学生的特点,在刚开始调试时,部分学生还不会调试的方法,需要教师耐心指导,渐渐地养成一种习惯。二是在调试前教师理应把调试的方法和意义告诉学生,要让学生明晰调试程序的作用。

目前,Scratch教学中交流创作作品的想法和展示完成的作品都注重交流、分享创意,有时会忽略作品中关键技术的实现。授课老师需要在学生展示分享作品时善于捕捉作品实现的关键技术,让学生在相互分享编程技巧、经验的过程中提升编程能力,这是创意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抓手。教师可以问学生某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质疑“如果你来实现这个功能,你会怎么做”。交流同一种功能可以用不同方式来实现,可以开阔学生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千万不能让交流分享变成简单的讨论会,而是更多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