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思维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思维基本特征

第1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形象思维这个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用法。当别林斯基说“诗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寓于形象的思维”的时候,“形象的思维”是当作一个静态的概念(即思维结果)来使用的。当说“诗要用形象思维”的时候,“形象思维”是当作一个动态的概念(即思维过程)来使用的。前一种用法,着重在说明文艺本身的特征;后一种用法着重在说明作家、艺术家进行文艺创作的思维过程的特征。的说法科学地揭示了文艺创作过程的特殊规律,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家、艺术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种种生活材料之后,要经过一个从酝酿构思到艺术表现的过程,才能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塑造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就是作家、艺术家进行艰苦的形象思维的过程。所以,形象思维是作家、艺术家的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形象思维既是一种运动,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运动的角度去把握它的基本特征,了解构成这种思维运动的基本单位,运动的推动力量,运动的发展路线等。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形象思维运动以具体的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

逻辑思维一般是舍去事物的具体感性的特点,以一个一个的抽象概念作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单位。人们借助概念形成各种判断和推理,做出理论的总结,以反映客观的规律,这是逻辑思维的一个基本特点。形象思维的目的则是要塑造出具体感性的艺术形象,这就决定了形象思维始终不舍弃生活本身的具体感性的特点,而以一幅一幅的生活图画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单位。在创作过程中,作家、艺术家虽然身居斗室,可他们的头脑却象电影银幕一样,一幅又一幅的具体生活图画在这里相继浮现出来,忽而是古代荒村,忽而是现代城镇,忽而是江南春色,忽而是北国雪景,忽而是清风朗月,忽而是暴风骤雨,忽而是情人相会,忽而是英雄献身……,万千图景,接踵而至,构成了文艺创作的思维运动。此种情形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所写的那样:“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把不可能提出“形象思维”这个概念,但他用“神与物游”一语实际上指出了作家创作过程是以生活图象为基本单位的思维运动,这就相当精确地接触到了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形象思维的全过程,都是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的。

在酝酿构思阶段,作家凝神默想,可他的头脑就象一匹奔马,在一幅幅生活图画之间驰骋,一会儿涌现出从生活中捕捉到的形象,一会儿浮现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虚构的画面。在酝酿构思《七律二首·送瘟神》的时候,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这难道是一些概念在的头脑中转动吗?不,是昔日千村薛荔、万户萧疏的惨象,和今朝银锄起落、铁臂摇动的美景,象展翅的鸟儿一样,在的头脑中飞翔。鲁迅的《阿Q正传》,在《晨报》编辑约稿的当天晚上,就提笔写了一段,鲁迅之所以能写得如此快捷顺当,不是没有原因的。鲁迅说:“阿Q的影象,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这一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了一点,就是第一章:序。”[1]原来阿Q这个形象,已在鲁迅的头脑中生活了好多年,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所以一提笔就能“写他出来”。苏轼善画竹子,他的经验是:“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逐,以追其所见……”。[2]画中之竹从胸中之竹而来,胸有成竹,才会有画中之竹。这确是经验之谈。清代画家傅山有一次为友人作画,作画时谢绝别人参观,可他那位朋友有些好奇,打算看看他是怎样画的,就躲在远处偷看。但见傅山动笔之前,手舞足蹈,或跳或跃,和疯子一样。友人大惊,就急忙跑过去,从背后伸手抱住了他的腰。傅山感叹地大叫道:“你这简直是败了我的画兴,这怎么办?”于是掷笔不画了。[3]傅山作画前的情形有些怪诞,可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一个画家在构思时,头脑中呈现出一幅一幅的生动画面,由于精神高度集中,仿佛身临画境,连自己也似乎变成了画中的蝴蝶或飞鸟,于是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了。郭沫若构思《地球,我的母亲》的情形和傅山作画的情形十分相似,他说:“《地球,我的母亲》是民八学校刚好放了年假的时候做的,那天上半天跑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到了诗兴的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把‘下驮’(日本的木屐)脱了,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率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这在现在看起来,觉得有点发狂,然在当时却委实是感受着迫切。”[4]郭沫若为什么在写诗之前会如此“发狂”呢?可以肯定,当他受到诗兴的袭击之时,地球的形象已在他的头脑里跳动着,但还不够鲜明生动;于是他迫切需要亲自和他描写的对象——地球——亲昵拥抱,以使地球的形象在头脑里更鲜明、生动地活动起来,完成诗的构思过程。、鲁迅、苏轼、傅山和郭沫若的创作经验或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虽然不尽相同,但都说明了作家、艺术家在创作的酝酿构思阶段,的确是以一幅幅具体的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来思考的。随着作家对这些生活图画的选择、比较、加工、虚构,逐渐形成了一些最清晰、鲜明、生动的图画,完成构思的深化过程,从而开始进人了艺术表现的阶段。

在艺术表现阶段,那些清晰、鲜明、生动的生话图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更加活跃地在作家头脑中跳动着,仿佛不是作家本人而是活跃在他头脑中的那些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在催逼着作家拿起笔来,将他(它)们描绘出来。据说,德国诗人歌德自己说过:每逢诗兴来时,便跑到书桌旁边,将就斜横着纸,连摆正它的时间也没有,急忙从头至尾矗立着便写下去。[5]歌德写诗时之所以会有这种急迫感,乃是因为此时头脑中的形象猛烈地敲击着他的心扉,催着他写,不许他再有片刻的延缓。《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的体会也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当写到高峰的地方,就搁不下笔,时常是为了第二天工作才强制着放下笔,我每天晚上写书的时候,不感觉是坐在温暖的宿舍里,而是在林海雪原里,和小分队的战友们在一起。”[6]曲波所说的这种情形,正是形象思维深化的一种表现,是不难理解的:当一个作家全神贯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正是他头脑中种种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最为活跃的时候,因此作家完全被自己构思的形象吸引住,以至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感觉,而与自己笔下人物融为一体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形象思维进入成熟阶段,人物形象就要按照他自身的逻辑去行动。法捷耶夫曾说过:“在作者用最初几笔勾画出主人公们的行为、他们的心理、外表、态度等等之后,随着小说的发展,这个或那个主人公就仿佛开始自己来修正原来的构思,—在形象的发展中仿佛出现了自身的逻辑。”又说:“如果作品的主人公是为艺术家所正确地了解,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他自己就会带领着艺术家向前进。”[7]《风雪之夜》的作者王汶石也有相似的体会,他说:“人物性格一旦形成,一旦活跃起来,他就要顽强地按照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思想性格、个人气质来思考,说话,作事,行动,抒发内心情绪,这时候,他常常却要跟他的作者发生争执,和作者的主观随意性对抗,作者描写他,就不得不揣摸他们的性子,顺着他的脾气,引导着他沿着作品的合乎逻辑的主题思想的虚线向结局前进。”[8]作家自己虚构的人物,竟会站起来跟作家发生争执,提醒他的作者应该怎样描写他,这岂不太奇妙了吗?其实,此种情形在创作中是不少见的。如鲁迅开始写《阿Q正传》时,并没有料到阿Q的“大团圆”结局,但阿Q自己却一步一步向这个结局走去。又如法捷耶夫写《毁灭》时,最初的构思,美谛克应该自杀。但后来似乎是美谛克自己出来说服作者,他不应该自杀。文学创作中的这种奇妙的境界正是形象思维运动达到了高度成熟阶段的标志。因为经过艰苦的形象思维之后,人物形象在作家头脑里定型了,于是他就要顽强地按照他的性格去行动、说话,所以这时候仿佛不是作家在指挥人物,倒是人物在支配作家。上述几个例子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作家在艺术表现阶段的思维状态,但都说明了:当作家进入艺术表现阶段之后,生活的图画不但没有从作家头脑中消失,相反它更清晰、更鲜明、更生动,同时也更活跃。

我们说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用的是形象思维,是指作家思维的主导倾向来说的,这里并不排斥逻辑思维。事实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当作家一旦处于形象思维状态,就以生活图画作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单位。有人可能质向:不论那种思维运动,都必须以语言为工具,而“任何词(言语)都已经是在概括”,[9]这岂不是说任何思维都要依赖抽象的概念,怎么能说形象思维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呢?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诚然,无论何种思维的确都以语言为工具,而任何一个词语都已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因此语言具有一般性的品格。科李家正是利用语言这一般性的品格,进行抽象的判断、推理,进行逻辑思维。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语言的一般性又可转化为个别性。当作家把普通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化为具体的文学语言(具有形象化、个性化和感彩特点的语言)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语言描绘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等。例如,“闹”这个单词,当它不和别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的确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因为它是对各式各样的“闹”的现象的抽象。但是,当“闹”这个单词被诗人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当作文学语汇放进“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的时候,它就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形象了。不是吗?我们读着“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仿佛就置身于明媚的春光里,看见那一群美丽蝴蝶和蜜蜂,围着那朵朵鲜艳的杏花,跳舞唱歌,闹个不停。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作家处于形象思维状态时,生活图画和描绘这种图画的语言(默念的)必定是同时出现在脑海中的;在这里,生活图画是内容,语言则是外壳。囚此,我们说形象思维以语言为工具,又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是并不矛盾的。

第二,形象思维运动以强烈的感情活动为推动力量。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在作家头脑里运动着的,除生活图画之外,还有作家的感情。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为什么会充满作家的感情活动呢?我们说这是由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高尔基说:“艺术的本质是赞成或反对的斗争,漠不关心的艺术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因为人不是照相机,他不是‘摄照’现实,他或是确定现实,或是改变现实,毁灭现实。”[10]这种“赞成或反对的斗争”当然要贯穿整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当作家进入形象思维之后,他的脑海中相继浮现出了栩栩如生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真的、善的、美的,也有假的、恶的、丑的,作家似乎就处在这些形象的包围之中,实地感受着他们的种种崇高的或卑下的、伟大的或渺小的思想言行,作家对他们不可能漠不关心,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要鲜明地表现出赞成或是反对,爱或是憎。这样一来,形象和感情紧紧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家的强烈的感情活动,不但伴随着生活图画,贯穿形象思维的始终,而且对思维运动起一种推动作用。

在体验生活阶段,生活为作家提供了具体感性的生活图画,同时也拨动了作家的感情的琴弦。这种深深根植于生活土壤里的感情,对于形象思维运动的产生来说,是一种推动力,这是许多作家的一致体会。白居易在《寄唐生》一诗中说:“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三千里江山》的作者杨朔的体会是:“有好几次,我见到我们志愿军的英雄行动,忍不住流下泪来。……我太感动了,感情逼迫我要去描写他们,歌颂他们。”[11]白居易和杨朔,一古一今,他们共同的创作经验,都说明了作家从生活中捕捉形象,有了实感,同时产生爱憎,有了真情,正是这“真情”诱发了作家创作的要求。这就证明了在形象思维运动的最初一瞬,作家的感情活动就是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在酝酿构思和艺术表现阶段,即形象思维运动的发展和成熟阶段,作家的感情活动没有消失,而是更强烈、更深刻、更有规律。作家的感情随着艺术构思中的人物形象的命运而起伏变化,可能为理想人物的成功和胜利而笑逐颜开,也可能为他们的失败和牺牲而潸然泪下;可能为反面人物的罪恶行径而怒不可遏,也可能为他们的可耻下场而拍手称快……。这种情形,屡见不鲜。许多作家都有相似的体会。作家杨沫说《青春之歌》“着意刻画了卢嘉川、林红、江华……这些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英雄形象。我爱他们,尤其是卢嘉川。当写到他在牺牲前给林道静的那封最后的信时,我的泪水滚落在稿纸上,一滴一滴地把纸都打湿了。”[12]作家姚雪垠也说:“任何一个小说作者,他对自己所写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情节不感动,不充满激情,他的笔墨不可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弦,唤起强烈的共鸣。我在写《李自成》第一卷和第二卷的过程中,常常被自己构思的情节感动得热泪纵横和哽咽,迫使我不得不停下笔来,等心情稍微平静之后再继续往下写。”[13]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它说明作家的感情随着形象一起运动,是形象思维的一条普遍规律。任何作家一经进人形象思维状态,那么不但会有接连不断的生活图画浮现上他的脑际,而且会有起伏不停的感情涌流在他的心头。然而,重要的还不在于证明在形象思维的发展和成熟阶段,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而在于怎样说明这种感情活动对形象思维的推动作用。创作实践证明,在形象思维的深化运动中,如果作家的感情汹涌酣畅,那么思维中的形象就飞腾活跃,就会出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反之,如果作家的感情贫乏凝滞,那么思维中的形象就干瘪苍白,就会陷入文思枯竭的境地。上面我们所举的几个例子,同样也可以说明在形象思维运动中作家感情的充沛饱满,对于作品形象的鲜明生动,有着直接的影响。《青春之歌》、《李自成》等作品能创造出那样血肉丰满的形象,难道跟作家在创造过程中那种强烈的感情活动没有密切关系吗!作家的强烈感情活动对形象思维运动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作家的感情活动不仅对形象思维运动起着推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对形象思维运动的方向,还起着某种规范作用。当然,对形象思维起指导作用的是人们的世界观,但因为感情和世界观是分不开的,一定阶级的感情就是一定阶级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感情对形象思维起着某种程度的引导作用,是毫不足怪的。例如,一个小资产阶级作家,带着一腔的小资产阶级感情,那么即使他主观上想描绘工农兵的光辉形象,结果还是办不到。因为他的小资产阶级感情顽强地然而是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整个形象思维运动中去,写出来的工农兵,必然衣服是工农兵的,思想感情却是小资产阶级的。这就说明,作家的感情正确与否,对形象思维运动的方向影响很大。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科学家在逻辑思维过程中,不也时时流露感情吗?这跟作家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的感情活动,有什么区别呢?

应该说科学家在逻辑思维过程中的确也有感情活动,它跟作家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的感情活动的区别是相对的,但毕竟还是有区别。一般说来,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在逻辑思维过程中,科学家有时为研究工作遇到挫折而烦恼苦闷,有时为研究工作获得成果而欢欣鼓舞,他们较多地是对研究的任务产生了感情,对研究的对象或是不产生什么感情,或是较少产生感情,而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作家时而兴高采烈,时而痛哭流涕,他们更多地是对描写的对象(如人物形象等)产生了感情,对创作任务的感情则是比较次要的。其二,在逻辑思维过程中,除某些政论家外,一般科学家的感情,尤其是自然科学家的感情,不会直接影响他的研究对象,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渗透进研究的结论中去;但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作家的感情毫无例外要直接影响到他描写的对象,而且必然要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到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之中。由此可见,作家在形象思维中的感情活动和科学家在逻辑思维中的感情活动,确实是有不同的。

第三,形象思维运动以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并进为发展路线。

在形象思维运动中,作家头脑中的生活图画沿着什么路线向前运动呢?我认为形象思维运动的路线,是由形象思维运动的目标所决定的。对于进步的革命的作家来说,形象思维运动的目标,就是要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而艺术形象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体,就是说它一方面是具体的感性的独特的,一方面又是普遍的一般的概括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有不同于他人的出身、遭遇、语言、行动、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所以她是具体的独特的;但她又代表了旧社会千千万万受封建“四权”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共同命运,所以她又是普遍的一般的。创造这种一般与个别统一的艺术形象,就是形象思维运动的目标。为达此目标,形象思维运动就只有一条路线,那就是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并进。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高尔基曾说:“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商人、官吏、工人的每个人身上,抽出他们最特征的阶级特点、、趣味、动作、信仰和谈风等等,把这些东西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商人、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靠了这种手法就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14]鲁迅也有相似的说法:“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15]高尔墓所说的“综合”,和鲁迅所说的“拼凑”,实际上就是概括化,当然这种“综合”和“拼凑”又不象科学家在逻辑思维时那样,把具体、感性、独特的成分舍去,“综合”、“拼凑”出几条抽象的公式、定理、定律来,而是“综合”到“一个小商人、官吏、工人身上”,“拼凑”到“一个”“角色”身上,并保留和丰富那些具体的感性的独特的东西。这实际上又是个别化,概括化和个别化就这样同时进行,不可分割。

下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进行和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形象思维运动的最初阶段,浮现在作家脑际的生活图画是比较庞杂的,美与丑并存,真与假并存,精细与粗糙并存,深厚与浅薄并存,精华与箱粕井存,主要的与次要的并存,现象与本质并存。因此此时作家头脑中的生活图画还不鲜明、不精细、不清晰、不完整、不定型。随着形象思维运动的发展,作家根据作品主题的豁要,对生活图画进行选择、比较、综合、舍弃、连级、生发、改造、虚构等艺术加工,也就是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于是形象思维进人了成熟阶段,此时作家头脑里的生活图画越来越鲜明、精细、清晰、完整和定型,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形象。形象思维从最初阶段进入成熟阶段的整个过程,一方面抛弃了那些偶然的、次要的东西,综合了那些必然的主要的东西,使形象能反映出一定社会生活的一般本质和规律洞时另一方面,又不舍弃生活本身的具体、感性的特点,反而通过创造性的想象等艺术加工,使形象更丰满,更生动、更独特。这样,就同时完成了形象思维的概括化和个别化的运动。

形象思维运动的这一特征,为无数文艺创作实践所证实。这里试以小说《李双双小传》的创作过程为例:据作者李准说,李双双的原型不止一个人,而是好几个,其中包括一个热心学文化的妇女组长,一个争强好胜并敢和男人大声说笑的妇联主席,一个绰号叫“二炮风”的大公无私的年轻女炊事员,一个又爱丈夫又敢教育丈夫的党员队长。[16]这几个人物本来毫不相千,她们的事迹有些也没有多大意义,至于夫妻吵架、热心学文化、大公无私办食堂等事情,也分散在好几个人身上。但是作者在形象思维过程中,舍去了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材料,把不相干的事情连缀起来,把那些农村新型妇女共同的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大干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和敢想、敢说、敢干的思想作风,都集中到李双双这样一个人物身上,这样李双双就比生活原型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成为了新中国农村先进妇女的代表,从而有力地反映出了社会主义新生活给中国妇女带来的思想性格大解放的本质规律多同时,这个经过作者取舍、连级、集中、想象等艺术加工而塑造成功的李双双,是血肉饱满的活生生的单个人,她的语言、行动、心理状态、作风气派,以至生活经历,却是独一无二的。值得注意的是,作家为创造这一典型人物所进行的形象思维的过程,井不是先抽取人物共性,再外加点人物个性特征;也不是先定好人物个性特征,再往里填人物的共性;概括化和个别化是不可分离地同时进行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典型人物达到充分的阶级共性和鲜明的个性的有机统一。小说创作是这样,写诗、画画也是这样。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方面是诗人对当时到处可见的生活现象的高度集中,有力地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本质规律,同时另一方面,诗句所描绘的这幅鲜明画面,又是从杜甫自京赴奉先路上所见到的生活图画中提炼出来的一幅独特的生活图面。可以这样说,诗句所描绘的是一幅画(个别的),同时又是许多幅画(一般的)。正象李双双是一个人(只有这样一个李双双),同时又是许多人(她代表了千百个新中国农村先进妇女)一样。王维的画《袁安卧雪图》,里面翻了雪里芭蕉,既让白雪映衬绿燕,又让芭蕉徽倪冰雪,这粉突出了芭蕉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的普遍性格,同时这“雪里芭蕉”的奇特生动的情景,毫无疑问又是举世无双的。这些诗和画之所以能达到一般与个别的和谐统一,正是因为诗人、艺术家在进行形象思维的时候,不是把概括化和个别化机械地割裂开来进行,而是沿着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进行的路线发展的。

我们说形象思维以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并进为发展路线,但并不是说凡形象思维都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世界观落后或反动的作家,也用形象思维,也是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进行,可他们笔下的艺术形象,决不能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

综上所述,形象思维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以强烈的感情活动为推动力量,以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井进为发展路线。生活图画来源于生活,强烈的感情也来源于生活,概括化和个别化也要以深厚的生活为基础。因此,强调文艺创作要用形象思维,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作家要深入生活,投入火热的斗争。这就清楚说明,我们所主张的形象思维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切否定、指斥形象思维的论调,都是毫无根据的。

注释:

[1]《鲁迅全集》(十卷本)第三卷,第281页。

[2]苏轼:《东坡全集》第32卷。

[3]参见《历代画家故事》第114页。

[4]《沫若文集》第十一卷,第143,144页。

[5]参见《沫若文集》第十卷,第205页。

[6]曲波:((关于<林海雪原》)),《北京日报》1957年11月9日。

[7]法捷耶夫:《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文学经验》,见《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第57页。

[8]王汶石:《漫谈构思》,见《人民日报》1961年2月2日。

[9]列宁:《哲学笔记》1962年版,第303页。

[10]《高尔基文学论文选》第414页。

[11]杨朔:《我的感受》,见《人民文学》1953年第1期。

[12]杨沫:《关于<青春之歌)的通讯》,见《北京文艺》1977年第8期。

[13]姚雪垠:《李白成》第一卷修订本《前言》。

[14]高尔基:《我怎样学习写作》第6页。

第2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关 键 词】邓小平/变通/思维方式/原则性/灵活性

【 正 文】

世间万物都具有变动不居的本性。这种本性要求认识主体在把握事物的时候,必须根据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而变更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不能死守常规,呆板处事。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能自觉根据事物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审时度势,以变应变,做到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从不固守某种过时的理念和模式。因而,他的思想和行为总是能与时代合拍,与历史合流。他的这种变通思维在实践中发挥到了极至,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功。

一、根据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策略,果断地抛弃那些过时的原则和模式,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真正做到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是邓小平变通思维的第一个基本特征

邓小平的变通思维在战争年代就表现得十分突出。他在指挥作战时,从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原则,而是敌变我变,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决定自己的作战方针,与刘伯承一起,打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大胜仗。

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的变通思维发挥得更为出色。他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提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变更那些过时了的、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思想、观念和模式。他的这种通权达变、顺势而为的思维方式,多次使我们党和国家在危难关头度过难关,化险为夷,使社会主义历史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他关于国际局势和时代主题判断的转变;关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变;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关于思想战线斗争重点的转变;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等,都是变通思维方式的产物和结晶。

邓小平的变通不是无目的的变通,也不是无根据的变通,而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现状和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变通,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

首先,事物发展的纵向历时性决定着思维的变通性。事物发展呈现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历时特征。现在是过去发展的结果,未来是现在发展的趋势。事物在不同的发展时段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和性状。认识世界,归根到底就是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改造世界,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规律赋予人的主观影响,使“自然世界”变成“人化世界”。达到这一结果的根本要求就是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态势,确立科学的目的、意图和计划,使主观愿望符合事物不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在某一发展时段内,事物的根本性质可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但必然会有性状改变的量的积累。这也要求我们的思维和认识在保持相对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微量的或局部的调整,以预备和迎接事物可能发生的质的跃迁或突变,而不至于在历史转换时期束手无策。事物发展的历时性特点客观上要求人们的思维不能一成不变,应有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思想准备。正如邓小平所说:“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四化建设为中心,从停滞封闭转到改革开放,还有当前所进行的各种改革工作,都是在变”,“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第283页)。

其次,事物发展的横向差异性决定着思维的变通性。同一事物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不仅具有地理位置上的差异,而且由于不同的地理特点、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自然环境等,决定了事物在横向比较中具有极大的性质上的不平衡性。无视这种差异性,对大时空范围内具有明显差异的事物采用同一视野、运用同一方法、套用同一模式,就是一种人为的“统一”,就势必抹杀事物的个性,抑制和扼杀事物的生机和生命。对于这种不区分具体情况而采取“一刀切”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法,邓小平一向是深恶痛绝的。他曾反复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将中央和上级的政策与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的精神。也就是反对不分差别的削足适履的做法,主张因地制宜,变通行事。他在要求别人的同时,自己首先做出了表率。他在将中国纳入到整个世界体系中的时候,从来没有忘记中国的历史和国情,从来没有抹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主张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说:“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第265页)

正是在这种变通思维的指导下,中国不断将国际上的先进东西内化于本民族的文明之中,形成了浓烈的民族气势和特色,展现了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但不为所制的发展风格。

其三,事物发展的时空交错性决定着思维的变通性。事物的发展不仅有着时间上的先后和空间上的距离,而且呈现出“同时而不同速”、“同位而不同时”的时空差异及错综复杂的情势。如不同的地区同时进入某一历史时期,但发展速度却大不相同;处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单位,由于发展起点不同和其他条件的差异,表现出了明显的“落后”与“先进”,甚至“原始”与“现代”等在时间标示上的“落差”。有的地方不仅发展起点低,而且在空间位置上也不占“天时地利”,在发展上就更显得吃力费劲了。这种客观存在的复杂性更要求人们具有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变通思维,对特殊的地区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否则,就会使已有的差距无限拉大,造成对系统整体发展的伤害,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邓小平在考虑党和国家的政策时,总是体现出区别对待的特征。他要求不同的地区都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能发展快的就不要人为地限制,没有条件发展快的也不能拔苗助长,都应该量力而行。这是变通思维的生动体现。

二、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统一于认识和行动之中,真正体现出“刚”“柔”相济,“针”“绵”互补,是邓小平变通思维的第二个基本特征 邓小平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非常重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他看来,没有原则性,就失去了大局观念,失去了纪律性,就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但只有原则性,没有灵活性,就不会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政策,就只能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就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只有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邓小平认为,坚持原则性,是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人格和觉悟。坚持原则性,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党性观念上。他严肃地指出:“每个干部都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原来喜欢搞派性的,要觉悟,要改正,改正了就好。”(第2页)

他对那些党性不强的干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利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第177-178页)

可见,没有党性,就没有原则性。

讲原则性就要服从大局,有大局观念。不服从大局,就无原则性可言。中国的大局就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在这个大局下行动,不管以何种理由破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都是没有原则性的表现。

原则性还表现为纪律性,即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没有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对党的" 政策阳奉阴违,评头论足,就是没有原则性的表现。一个党如果没有纪律性,就是一盘散沙,就没有战斗力,就无法带领人民完成历史的重任。因此,邓小平十分严肃地指出:“各级组织、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一切行动服从上级组织的决定,尤其是必须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谁要违反这一点,谁就要受到党的纪律的处分。”(第366页)

对原则性有着深刻理解的邓小平,一向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即使在遭受政治打击、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在原则问题上也毫不妥协让步,表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胸怀和豪情。邓小平坚定的原则性突出地表现在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场和态度上。正是他这种坚定的原则性,才使中国社会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在世界的高空。

邓小平对灵活性也有精深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灵活性首先表现为将抽象的、原则的问题具体化。原则是一种刚性的东西,必须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原则可以变通执行,但决不是可有可无、可硬可软、可高可低的。要在实践中坚持原则,就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办法。邓小平认为,贯彻中央和上级的指示即原则性,必须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以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他说:“一个生产队、一个工厂、一个车间、一个班组的党组织,如果能够面对自己单位的具体问题,走群众路线,同群众商量,提出很好的办法,由共产党员起模范作用,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那么,那里的党组织对四个现代化就做出了很可贵的贡献。”(第280页)

可见,灵活性与具体性密不可分,没有具体性就没有灵活性。

贯彻灵活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同的事物。原则性带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对全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各地方、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贯彻上级指示的时候,就不能笼统行事,而应因地制宜。应当“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宣传上不要只讲一种办法,要求各地都照着去做。”(第316页)可见,没有区别性也没有灵活性。

灵活性还要体现在掌握分寸、注意火候上。原则的东西往往只能从全局的需要出发,指导性的方针和政策,不可能照顾到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因此,各地区、各单位在执行原则的时候,就要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来贯彻执行。要做到既不违背原则,又符合本地区的实情,就必须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邓小平多次讲过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都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过头。对拿不准的问题,不要匆忙做结论。对人对事的处理不要绝对化,要留有余地等。他在讲到如何总结“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时说:“关于文化大革命,也应该科学地历史地来看……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要对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做出科学的评价,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要经过更长一点的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评价,那时再来说明这一段历史,可能会比我们今天说得更好。”(第149页)

在邓小平看来,不掌握分寸和火候也没有灵活性。

在处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总的想法是,原则性是基础,灵活性是保证,脱离原则性讲灵活性会变成相对主义;脱离灵活性讲原则性会变成机械主义。只有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思维方式和领导艺术,是邓小平理论修养、政治智慧、领导魄力以及人格、胸怀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没有厚实的理论根底,就不可能辨明方向,看清大局,也就谈不上坚持原则的问题;没有胆量和魄力,没有无私无畏的宽广胸怀和高尚人格,就不可能坚持原则;没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就不敢变通,或者不会变通。所以,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做到像邓小平那样将原则性与灵活性运用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变是有根据的变,通是有条件的通。无论是坚持原则还是灵活变通,都必须注意适度性,“过”或者“不及”都会损害和破坏事物发展的秩序和规律。这是邓小平变通思维的第三个基本特征

邓小平在强调变通时,特别注重适度性问题。在他看来,离开了适度原则,就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变通,而是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表现。

第一,适度变通必须是在原则允许范围内的变通。原则的东西是管大方向和全局的,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各个地区和单位在贯彻普遍原则的时候,允许和提倡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实行变通。但这种变通必须在总的原则指导下进行,体现原则的总体精神,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原则。如果以本地区情况特殊而脱离大的原则另搞一套,甚至与上级规定的原则背道而驰,就不能叫变通,只能叫“执行走样”或者“故意犯规”。适度变通不仅不违背原则,而且是创造性执行上级指示的表现,因而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

第二,适度变通必须是有条件的变通。所谓有条件的变通,主要有三层含意:一是在不变通就无法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的情况下应实行变通;二是在不变通(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为妥协和让步)就会危及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发展的情况下应实行变通;三是在有利于原则更好地落到实处的情况下应实行变通。这三种条件下的变通,概括地讲,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具体条件讲变通,本身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任何普遍原则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的,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普遍原则。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历来是按照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讲问题的。”“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转。”(第118页)这段话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求根据具体条件变通执行上级的指示。

人的思想和行为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通,就必然陷入僵化和保守,就不可能有创造和发展。既然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通,就决不能离开具体条件讲变通,否则就是乱变一通,就必然导致相对论和诡辩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有的人以历史条件变化为借口,提出“马列主义过时了”,主张用别的思想取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针对这种论调,邓小平反复指出,这不是讲变通,这是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因为尽管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大的前提条件没有变。只要我们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具体理解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可以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在具体内容上进行变通,但马列主义的旗帜决不能丢。

第三,实行适度变通必须反对三种错误倾向。

一是反对思想僵化的保守主义。邓小平认为,要进行适度变通,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保守僵化的思维模式,敢于正视新问题,接受新事物,确立新思路,开创新局面。思想保守僵化,就会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就会只要原则性,不要灵活性;就会只当“收发室”,不当创造者。在新矛盾、新问题接踵而来,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的历史条件下,死抱住不合时宜的原则不放,只要书上没有讲的就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僵化思维方式是绝对行不通的。

有的人认为,原则性比灵活性好,太灵活了,容易把事情搞乱。邓小平并不这样看问题。原则性与灵活性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关键在于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那种脱离" 灵活性的原则性,是教条主义的代名词;而脱离原则性的灵活性,则是相对主义的附属物。只有把原则性和灵活性辩证统一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他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然,我们开会就只能讲空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第114页)

二是反对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突出特点就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认识与实际相脱离,从主观愿望和主观想象出发,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做决定,办事情,不讲科学性,不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邓小平认为,坚持适度变通,必须反对这种错误倾向。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关键是要吃透上级的精神,摸清下面的实情,找准理论与实际、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所以,实行变通不是主观上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而是要根据客观事物的要求来变;不是随便怎么变都行,而是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事物的发展没有提出变通的要求,而是凭着人的主观愿望随意地、盲目地进行变通,不仅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而且会事与愿违,破坏事物发展的正常进程。

怎样克服变通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邓小平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他说:“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第217页)

凡是在实践中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有效变通的,都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走群众路线的结果。凡是不能实行有效变通的,都是脱离实践、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造成的。

三是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实用主义。在执行党的政策和上级指示的过程中,有的人喜欢从本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出发,以个人利益作为变通的标准。凡是对我有利的就变,对我不利的就不变,而不管党的事业是否受损失。在这种实用主义哲学的支配下,它们不是认真领会中央政策的精神,在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上下功夫,而是挖空心思地钻党的政策的空子,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玩“政治魔术”,以个人或小团体利益损害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这实际上是把原则性与灵活性对立起来,以所谓的“灵活性”破坏党的原则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中间环节,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忠于党的事业,坚定地与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在执行政策中允许因地制宜,灵活变通,但变通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政策。那种以变通为幌子离开党的政策,践踏党的原则,搞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所谓“对策”,与适度变通是格格不入、相去甚远的。

【参考文献】

[1l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第3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hand的义项 转喻 隐喻

高中英语教学中,一词多义是语言词汇中极其普遍的现象,它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其历史演变,词义可分为本义和扩展义(或延伸义)。前者指的是词汇的原意,一般来说是具体的、人类最初认识事物的意义;后者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出来的词义。各种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系统的、自然的。这种语义关系类型被认定为派生关系、源生关系,、层级关系、原型关系、认知优先关系和梯级关系等六类,且义项派生的两种最常见、最具生成能力的方式就是隐喻和转喻。

一、词义的延伸与隐喻和转喻的联系

隐喻和转喻是两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实质是概念性的、自发性的、无意识性的认知过程。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且这两种概念之间有相互关系,即相似性和顺接性。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是发生在两个已经相互联系的词之间,即两个意义邻近的词之间。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基本的二轴关系,即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Jakobson指出横组合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特征是“邻近性”,而纵聚合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特征是“相似性”,这两个特征正是转喻和隐喻特征。因此,当词汇意义以隐喻思维延伸的时候,其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是“相似性”,它们的意义不在同一个域中,属于不同域之间的映射,这就是隐喻。当词义以转喻思维延伸的时候,各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是“邻近性”,处于同一个域中时,属于同一域中的映射,这就是转喻。Goossens对转喻和隐喻的关系作了如下总结:隐喻来源于转喻;隐喻中有转喻;转喻中有隐喻;隐喻语境中非转喻化(即转喻的消失)。由此可以得知,转喻和隐喻确实存在交叉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分析词义的时候,不但要分别分析转喻和隐喻,而且要考虑二者之间的交叉关系。

二、词Hand的义项分析

词汇义项大致可分为本义和引申义。词义的引申过程是再次对事物进行范畴化或概念化的过程,从单义词的一个中心结构变为多义词的多中心结构。本文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中名词hand的义项为语料,分析各义项的形成转喻和隐喻的思维结构及它们之间连续统的关系。《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中名词hand的义项有:(1)手。(2)(复)掌握;责任;拥有。(3)(仅用单数)势力;作用。(4)(仅用单数)提供消息等的人。(5)(仅用单数)技巧。(6)做事的人。(7)船员。(8)轮值;活动中的一份。(9)钟面或表面等上之针。(10)方向;方面。(11)(仅用单数)笔迹;书法。(12)(正式用语)签名。(13)一手之宽。(14)(口)拍手喝彩。

对hand以上概念的改变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本义的邻近性关系考虑,在本概念域内进行拓展,这是认知转喻的思维结构;二是从本义的相似性关系考虑,向不同概念域映射、拓展。因为人最初的概念来自于具体的、形象的,空间的经验,所以(1)项是属于物理空间概念,即(1)项是本义,其他义项是延伸义。义项(4)、(6)、(7)、(8)、(12)带有转喻的认知特征,由于“手”是人身体的必不可少的部位,用“手”替代人是很自然的,表示各种各样的人、提供消息的人、做事的人、船员、活动中的一份等,这是转喻思维模式之一,即以“部分代整体”。义项(13)以“手”表示长度或高度的度量单位,也同样带有转喻的色彩,虽然表达模糊,但很形象,在表示长度或高度单位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手”的概念。在英语里常说He is a hand taller than his wife(他比他妻子高一手),事实上在比较两个人高矮的时候,比较的是人整个身体的高矮,相差的高度可以用手度量,因此,(13)属于“部分代整体”的认知转喻思维模式。同理,义项(5)、(11)、(14)是用“手”代替手写的“字迹”、“技巧”和“结果”,是因为字迹、技巧和结果与手有直接的联系,同属于“生产者转喻产品”的认知思维模式。义项(9)与本义具有相似性的特征,具隐喻性思维模式,因为该义项中的实体引起手映射到不同域即钟表,钟表的“指针”与第一个义项具有相似的特征。义项(10)是由于手有左手和右手之分,将其映射方向域就形成两个对立面,即一方面和另一方面,二者有相似的特征,也具有隐喻性思维模式。这些都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验主义哲学思想。义项(2)、(3)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表达的意思从具体物理域“手”跳到抽象域“掌握,势力,作用”,如In your hands,用一个物理的实体替代一个抽象的心理实体,由于它们二者所处的域不同,即从一个域映射到另一个域,可以被认为是隐喻。二是用“手”代替拥有者,如change hands,是属于“部分代整体”的认知转喻思维模式。根据分析,该义项既可看做是隐喻,又可看做是转喻,属于转喻和隐喻的交叉或是连续统。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知:(1)在14项意义中,本义1项,转喻9项,转喻与隐喻的交叉2项,隐喻2项。转喻性义项多于隐喻性义项。以转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即在词义延伸中转喻的作用大于隐喻。虽然转喻是词义延伸的最基本过程之一,它延伸的基础是思维上的微观分解,具有思维邻近性关系特征,但结果都是视觉焦点的转移,表具体的事物,语义延伸范围较大,类型多,既有具体意义,又有抽象意义。其余义项是隐喻性思维意义延伸,是在相似性基础上产生的联想,语义范围小。由此,可以认为,hand的多义性的产生主要靠的是人类的转喻性思维,以事物的邻近性为基础。(2)当词汇义项以转喻思维结构进行延伸的时候,各事物之间具有邻近性关系特征,属于同一域中的映射,各义项之间虽然独立,却有联系,词义以连锁和辐射性方式拓展。当词汇义项以隐喻性思维结构延伸的时候,各事物之间表现为相似性特征,属于不同域之间的映射,各义项之间均没有联系,但与本义具有相似性的特征,与本义联系紧密,词义以连锁方式延伸。词义的隐喻和转喻性延伸都是人以自身的认知为基础的,形成概念结构。(3)认知义项的排列顺序是转喻转喻和隐喻的连续统现象隐喻,而且义项特征由邻近性逐渐过渡到相似性,义项逐渐由同一域中的映射发展为不同域间的映射。这是由于转喻是一种比隐喻更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符合人的认知思维结构,首先认识、感知自己熟知的、具体的、同一域的事物,然后逐渐认知周围不熟知的、新生的、抽象的、不同域的事物。因此,词义的延伸不是随机进行,而是由人的认知机制决定的,具有系统性。

第4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摘 要】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重视;说明文体

说明文体平时练得少,然而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用处却不少。练好说明文体的写作,不仅有利于工作、生活,还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1. 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 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 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2. 说明文的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引起大家对说明文教学的重视,在这里有必要谈谈说明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初中到高中,是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基本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要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发展到议论文的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其间起着过渡性重要作用的便是说明文的比较初级的抽象思维。 我们知道,说明文一般可分为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和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事物的形状、质料、特征、成因、类别、构造、功能等,虽然需要抽象的分析和综合,但它毕竟还有着眼前的具体实物的形象或其表象的依托。在这一点上,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记叙文思维凭借的材料或思维的对象都是实际事物的形象或表象,只是在思维加工的方式上一个采用了一形象加工的方式,一个采用了抽象加工的方式。所以,学生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步首先应该由记叙文过渡到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即由再现性的形象思维过渡到实物概念的抽象思维。实物概念是对实体事物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已从具体形象或表象上升到了概念,但又比社会概念、科学概念、哲学概念等的抽象度低。因而可以说,实体说明文是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向着初级的抽象思维过渡的最佳转换点。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再由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过渡到抽象事理的说明文,这样,思维的抽象度就又提高了一步。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如《人类的语言》、《食物从何处来》),为了阐明事理的概念、内容、规律、性质、关系、作用等,不仅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而且要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它的要求比实体事物说明文高。但与议论文相比,因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只是客观地解说,主要不在于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以它的思维难度又比议论文要小一些。在学好抽象事理说明文的基础上,第三步再过渡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就比较容易些。由此可见,要学生由记叙文的形象思维一下子跳跃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说明文正好在二者之间起着一个中间环节的过渡作用。

第5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问题解决;思维模式

一、善于解决问题思维模式的特点

问题解决的过程非常复杂,它包括整个认识过程、情绪和意志过程,其中关键的便是思维活动。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多种思维同时参与。问题解决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过程和基本方法,更是思维的目的,而善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思维的广阔和深刻

思维具有广阔性的人,善于全面地、相互联系地看问题,能够抓住事物间各方面的联系和关系。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科学家都具有高度发展的思维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一个人思维深度方面的特点。思维具有深刻性的人,善于透过问题的表面现象,深入到问题的内部核心,抓住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揭露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准确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及结果。与思维的深刻性相反的是思维的肤浅性,往往表现为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时常对重大问题熟视无睹,缺乏洞察力和预见性。

(二)思维的灵活和敏捷

灵活的思维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不受固有模式和成见的束缚,能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打破旧的思维定式,摆脱偏见,迅速转变原有思路,机智灵活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调整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与思维灵活相反的是思维的固执性,表现为固执、刻板,思想僵化,墨守成规,不易应对千变万化的问题。

敏捷的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灵活流畅,有较强的直觉判断能力,对复杂的问题能进行周密的思考,能很快理出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能迅速地当机立断地解决问题。与之相反,则表现为思路堵塞、迟钝,优柔寡断,面对新问题缺乏明确的思路,而表现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三)思维的独立和批判

独立的思维不满足于现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创造性地认识事物,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他们对问题抱有科学态度,凡事均从客观实际出发,善于自己开动脑筋。与之相反的是思维的依赖性。表现为盲从、缺乏主见、人云亦云,容易受他人暗示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能否根据客观标准进行思维并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批判性既能善于客观地评价他人的思维成果,而且富有自我批判性;既能坚持正确的东西,又能随时放弃自己曾经坚持的错误观点。与之相反的是思维的随意性。考虑问题往往主观自负,自以为是,得出结论随心所欲,评判事物不能坚持客观标准,缺乏自我批判性。

(四)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的思维提出问题明确而不含糊,推理合乎逻辑规则,论证严密、有条不紊、有理有据,结论有充分的说服力,表述问题清晰而不自相矛盾,整个思维过程连贯而富有条理。缺乏思维逻辑性则思路紊乱,论述问题缺乏证据,解决问题过程易出现逻辑错误。

二、最有益于问题解决中的思维模式

依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最有益于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概括为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几种主要方式。

(一)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逻辑思维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

问题解决过程实际就是运用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的过程。逻辑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探究原因、筛选方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等各个环节。具有卓越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不仅善于解决现实问题,而且还为创新型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逻辑思考力,逻辑思考力不但能让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我们一般所说的先见之明、直觉也是从逻辑思考中产生的。”

1.逻辑思维的作用

(1)逻辑思维的一般作用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可通过揭露逻辑错误来发现和纠正谬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学习知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

(2)逻辑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

积极作用:发现问题、直接创新、筛选设想、评价成果、推广应用、总结提高;局限性:常规性、严密性、稳定性。

2.逻辑思维的特征

(1)概念的特征

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的对象。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2)判断的特征

判断必须对事物有所断定。判断总有真假。

(3)推理的特征

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是必然性推理;非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虽然前提是真的,但不能保证结论是真的,是或然性推理。

3.逻辑思维的方法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因素,分别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因素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

(2)分类与比较

根据实物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就可以把事物分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不同的类。比较就是比较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比较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3)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

(4)抽象与概括

抽象就是运用思维的力量,从对象中抽取它本质的属性,抛开其他非本质的东西。概括是在思维中从单独对象的属性推广到这一类事物的全体的思维方法。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逆向思维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式的局限性,是决策思维的重要方式。逆向思维具有反向性、异常性和“悖论”的特点,即采取特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牛顿的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其中就包含了对立物共存和互相作用的逆向思维观念。

1.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逆向思维会使人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出奇制胜、出人意料。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制胜”。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逆向思维会使人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在创造发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2.逆向思维的特征

普遍性;批判性;新颖性。

(三)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整体思维”“空间思维”或“多维型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立体思维具有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立体思维是纵横统一,多元思考,全方位反映思维整体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在问题解决中,能够从问题的本来面目出发,抓出问题的全貌和内在本质,因而可以极大地克服问题解决中的片面性,它是一种极为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

而与之相对的点式思维、线式思维、平面思维,则具有凝固、僵化、主观与片面的表现,既无法认清问题的本来面目,也难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立体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系统思维和具有本质特征的形象思维,其特征可分为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两类。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立体思维的外在特征表现为:个体性、鲜明性、具体性、全方位的开放性、联想的多极性、思维结果的可感触性。

(四)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敏感性特征。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观念。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1.创新思维的原则

一个是创造性讨论的原则,一个是个人进行创造性思考的原则,具体如下:创造性讨论的原则:穷举原则,想法越多越好;平行原则,避免互相评价;趣味原则,避免严肃沉重。个人进行创造性思考的原则:聚焦原则,创新思维要有目标;发散原则,在目标下尽可能多想;限时原则,不要无休止地纠缠某个难点;活跃原则,用各种方式给自己启发。

2.创新思维的技巧

换位思维;求同求异;分解与综合;非常规思维;艺术性;增加新特征;头脑风暴;思考社会需求;移植思想;形象思维;关注矛盾;数学化;预测未来;关注最新技术最新思想;行胜于言。

参考文献:

[1]张桂荣.论在问题解决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

[2]梁虹.问题解决与思维品质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4.

[3]邓再辉.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J].衡阳报,2008.

[4]马志强.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特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

第6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教育改革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每一个领域都涉及数学知识,特别是在高科技和管理科学等领域,数学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这对于现阶段的数学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数学的全貌以及一些数学前沿都有所了解,还要了解与数学相关的其他领域。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数学思维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就是创新思维,所以在新时期,尤其是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数学教育的特征

1.数学教育的特征

(1)抽象性:数学学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抽象性,数学中的所有对象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

(2)简约性:数学的简单性主要体现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这是数学的抽象形式。

(3)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数学中所应用到的形式符号体系,一般在数学中,都是采用形式语言,对数学思维过程中所有能表述出来的事物都用符号表示,包括一系列的推理、公理和定理等。

(4)逻辑性:这是数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我国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新思维内涵及特征

思维创新的主体是人,而除去创新主体之外的其他事物就构成了创新客体,创新主体对创新客体的认知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

创新思维的几点特征:

(1)主动性:思维主体的主动性对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主动性缺乏,那么就难以保证良好创新性效果的形成。

(2)独创性:创新思维的独创性也强调了创新思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3)求异性:求异性是创新思维最为本质的特征,它需要以创造性思维的主题与现有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4)发散性:主要是指在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要充分联系思维客体的一些相关因素。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策略

1.提高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积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创新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创新意识,那么就无法保证对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培养工作。只有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创新思维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2.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问题意识

(1)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直接照搬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需要灵活地将教材上的一些知识点,如公式、定理等,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通过此种形式,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得问题意识在学生心目中扎根,这对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2)注重数学问题的再创造,积极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创新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保证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还要以问题再创造的形式增强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探究精神和质疑意识,学生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才能逐渐形成。

3.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兴趣是思维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驱动力。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需要将这些数学知识以趣味性的形式灌输给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4.充分利用数学课本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课本中有很多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对这些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时期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过程。这也要求数学教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做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延洲.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成红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蔡健飞.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第7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数形结合 类比猜想

一、直觉又称直观感觉

数学直觉思维就是大脑对数字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现象。它具有灵活性、自由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从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来看,我认为直觉思维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简约性

直觉思维是从整体上考察思维对象,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而作出的敏锐、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的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二)创造性

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伊德•斯图加特说:“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自下而上的东西”,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基于直觉。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式都是基于直觉,从而建立起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栋辉煌的大厦;哈密顿在散步的路上迸发了构造四元素的火花;阿基米得在浴室里找到了辨别王冠真假的方法;凯库勒发现苯酚子环状结构更是一个直觉思维的成功典范。

(三)自信力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一种是数学本身的魅力,不可否认情感的重要作用,但我认为是,兴趣更多来自数学本身。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其他的物质奖励和情感奖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当一个问题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方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那么成功带给它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

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由此可以说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直觉产生的前提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直觉活动,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处理复杂事物的感知活动,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理解性。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使学生“见微知著”,“一眼看穿”问题的实质。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数学问题本身的结构特征、数式特征、数形结合特征、关系特征、图形特征等,并且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将要解决的问题化归到己有的知识技能体系中去,努力突破思维定势,充分运用直觉思维,及时敏锐地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二)扎实的知识基础是直觉产生的源泉

知识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思维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去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同样,知识也是直觉思维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知识是直觉思维的基本要素,同时直觉思维的发展反过来会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数学直觉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以及关系的敏锐的想象和迅速的判断,而这种想象和判断往往要依靠过去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有关知识本质的认识,达到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实质。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培养直觉思维的基础。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

在数学教学中要告诉学生直觉不是想当然、胡乱猜测,而是在丰富的知识储备下的一种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一种表现。要让学生知道:“没有苦思冥想,也不会有灵机一动,直觉的灵感是勤劳和自信的产物。”

(三)重视教学过程中直觉思维的训练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对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思维大有帮助。教师应该把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诸如:换元、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反证法等,通过方法论的分析使数学中的发明、创造活动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和“可以加以推广应用的”,以思想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

第8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基本法则

Teaching is analys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ws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divergent thinking

SUN Weiran

(Jiangsu Huishan Secondary Professional School,Wuxi,214153,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teaching,in terms of its essence is the teaching of math thinking activity.Students learn mathematics knowledge,grasp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s,form the mathematical ability focusing on mathematical thinking.

Key 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Mathematical thinking;Basic rules

数学思维作为特定的思维形式,首先必须遵循形式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思维的过程才是严密的.其次,数学思维还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的基本法则,这样思维的产物才会是有价值的.

一、数学思维的基本法则

(一)特征分离概括化法则

这一法则是指,对一类或某种结构内容较为丰富的对象,通过特征分离和规范化等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具有普遍性的东西.这一法则多用于概念“扩张式”抽象思维,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普遍.由此我们认为,数学概念教学必须遵循“特征分离概括化”法则,才能符合思维的规律.

(二)关系定性特征化法则

这一法则是指通过引入新的关系结构加以强化原型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法则的运用,实际上是一个概念的强化过程,把新出现的性质作为特征规定下来,内涵增大而外延缩小.

(三)结构关联对偶化法则

这一法则是指在数学思维中应把具有对偶关系的数学模式按照对偶化原则联系起来,根据对偶性质,由已知数学结构导出与之对偶的新的数学结构.例如,有一类极值问题,每当有一个关于最大值的命题,就有一个相应的关于最小值的命题.

(四)新元添加完备化法则

这一法则是指,如果某种运算在原先的数学结构系统中不是畅行无阻的,这时可以考虑引入适当的新元素添加到原结构系统中去,使之具有完备性,即实现运算在此结构系统中畅行无阻.

(五)审美选择和谐化法则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而选择的依据往往是审美直觉.这种思维法则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思维方向.数学解题中的化异为同、化繁为简、化多为少以及基本量法就是“审美选择和谐化原则”的具体运用.

以上论述的五条数学思维法则不仅是从事数学研究应遵循的准则,而且对数学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数学发散思维训练

(一)发散思维的特征

发散思维需要从不同方向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因而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多种变通方法.

(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1.训练学生养成对同一条件联想到多种结论的发散思维习惯

这种思维习惯是指确定了已知条件后,没有固定的结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确定未知结论,并去求解这些未知结论.这个过程充分揭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有益的尝试,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2.训练学生对同一结论联想到多种条件的发散思维习惯

这种思维习惯是指:问题的结论确定以后,尽可能变化已知条件,进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揭示数学问题的层次,另一方面又可充分暴露学生自身的思维水平,使学生从中吸收数学知识的营养.

三、训练学生对图形的发散思维习惯

这种思维习惯是指把图形中某些元素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新的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可以通过演变过程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找出特殊与一般之间的关系.这种发散思维方法正是遵循了“关系定性特征化法则”.

第9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人类思维实质;艺术特征;消解;现代艺术

1人类思维实质的辨析

随着西方进入现代社会,现代西方人倾向于用理性逻辑推理一切宇宙间的奥妙,理性思维已经成为人类思维的代名词。“现在人们认为人类思维实质的认识、判断是一个理性实质的认识掌握”是关于人类思维的概念,从人类思维实质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片面的判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理性思维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被广泛运用于一切思想学术领域,包括艺术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但当黑格尔提出著名的“艺术终结论”的时候,理性思维的艺术观念受到了致命的挑战。艺术终结意味着艺术自身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发生新的变化、新的转折。近代艺术标志着理想艺术的进一步解体,也标志着艺术进一步的持存,但以另一特质、另一形式和功能持存。

2人类思维显现的艺术特征

人类作为艺术的创造者,其思维实质上具有特殊的艺术特征,即审美特征、(视觉表现方式)象征性特征、模仿性特征、人性思维特征。首先,古代人类的思维在认识事物和反映事物的思维方式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艺术性特征,原始人类甚至将艺术观视为他们的世界观。例如,在原始社会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人的脖颈是狩猎归来悬挂猎物的地方,之后发明了扁担、箩筐之类的运载工具,脖颈很少用来干活了,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健壮能干和满载而归,人们便利用战利品——兽骨、兽牙装饰自己的脖子。在猿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就发现过大量经敲打研磨和钻孔并染成红色的串串项颈饰物。1968年,在北京门头沟东胡材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饰物,在一个少女的遗骸颈部由一串小螺壳制成的项链。而这样的发现,进一步说明到后期原始人类并不是全部为了展现自己的健壮能干,更多的是一种审美。其次,早期人类行为被误认为是艺术行为,是因为人类的思想即艺术思想形态表达方式具有象征性,人类学家把这种方式称为“视觉表现”方式。人类最早的权利表现不是对财物的占有,而是对美的占有,即对所谓艺术品的占有。而模仿性特征的显现,以及巫术行为的出现是人类思想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巫术的思想是一种人的思维实质的显现,一般巫师必须具有两大技能,首先他必须是医生,其次他一定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作为艺术家的巫师有义务创作在宗教典礼上演出的欢乐舞蹈,并制作舞蹈者佩带的面具。巫师在实施职能的行为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特征。在巫师制作面具和使用的行为上了解到,巫师在传达思想行为上基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舞蹈形式(伴有歌唱),一种是雕刻和绘画形式,并且在表达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戏剧性表演特征。最后,人类是在具有艺术性的行为中展现出人性思维特征的,而且人类艺术行为是以视觉表达方式为基本特征的。人存在的特征是使其生存的环境成为一种人化自然的环境,而人化自然的方式就是顺其自然。所谓顺应自然,说明人类艺术实质的思维方式是可以认知宇宙自然界的,但其认识的目的与理性思维有着质的区别,人性思维认识自然世界具有审美艺术目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等证实了人类艺术性实质的思维方式不仅具有认知能力,而且在认识和阐述人类的生存形态和自然界现象上远比现代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要深刻得多,也正确得多,并且展现了人性思维特征。在今天的人类世界中,从人的思维艺术性实质角度而言,已经没有了创造文化的能力,因为人类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适合创造物质世界的理性思维,即用赋予自然以人类的意识形态的方式来把握它,而自然也因人具有艺术性实质思维的关照有了人性的生命特征。

3在现代艺术中人类思维中艺术显现消解的主要体现

第一,人性思维的艺术特征在消解。以理性思维作为衡量人的智慧以及行为方式的生存环境中,在理性思维生活方式中的生存形态中的人类已经成为自然化和科学化的人。第二,象征性视觉形象弱化,在具有直接体能性的舞蹈艺术行为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科学思想指引着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名为电影的科技行为。电影的诞生将艺术作品以一种科技手段搬上银幕,予观赏者一种揭示现实为目的的角度去欣赏所谓的艺术,表面上能够全面和直接地诠释艺术作品表达的内容。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将人们心中所想表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对艺术作品,特别是传统艺术行为中象征性视觉形象极大的弱化。第三,艺术性语言能力在消解,即语言中的比喻性和隐喻性在消解,而概念化符号性越来越成为人类今天的基本语言功能,如在世界博览会诞生的著名建筑水晶宫。这座历史上第一次以钢铁、玻璃为材料的超大型建筑,不仅开创了近代功能主义建筑的先河,也成就了第一届伟大的世博会。水晶宫是工业革命时代的重要象征物,创造性地将花房式框架玻璃结构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使树木罩在屋顶下得以保护,结果这座原本为展品提供展示的场馆,成为第一届世博会上最成功的展品。这个作品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而非由艺术“语言”发展变化的结果。第四,被科技性消解,这一突出的体现为人类经千百年形成的艺术样式都不同程度地在高科技制作手段中消解和消失。在电影中将艺术的形象表现性、创造象征性、有限时空性以及美的造型性消解在可以看见的“想象”面前,使电影成为一个永远“现在时”的科学制作产品,从艺术思想的角度来看,电影为人类的想象力画上了句号。比如不少人把视频游戏刻上鲜明的娱乐性。不追求微言大义而突出视听享受已成为当代艺术中的普遍倾向,而由这种倾向形成的判断艺术价值的标准正在削弱传统艺术注重人文内涵的价值标准。第五,人类思维中的民族性在消解。艺术思想的表现形式实质上是对人性的体现,每个地域的人性特征也因为地理、政治及习俗等综合因素而有所不同。但是科学是无国界、无民族性的一种理性思维的产物,如现在建筑设计中,不分地区、不分民族一味盲目追求高度,忽视其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总会在某报纸上看到某城市建全球第一大高楼这样的消息。

综上所述,今天的艺术应该是一门了解和掌握古代人类思维的学问,而今天我们思考艺术思想的问题,其实质是在呼唤人性的回归,是在呼唤人类健全的思维的回归,即人类思维审美艺术性实质的回归,呼唤人类的艺术性体能行为的回归。

参考文献:

[1]…祝小苹.艺术学教程——艺术思想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李思飞.论黑格尔关于艺术终结论的观点[J].工会论坛,20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