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精选(九篇)

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1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学生;思维创新;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8-0007-01

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提高语文课教学成绩,关键在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日常积累和大量的课外阅读。大部分学生感到语文并不太难,只是记不住。要提高学生的积累能力和思维能力,关键在于要设法增强语文对学生的感染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累能力和思维能力,注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一、运用思维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关键在于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否积极。集中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科学性,构建逼真的生活场景,以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以生动的形象吸引课堂教学对象。如讲述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本人将《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电影画面导入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课堂键设计环节,导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根据语文课的教学特征,运用教育教学心理思维,设计准确、形象的课堂教学问题,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如讲《愚公移山》时,教师设计了下面的几个问题:愚公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是愚公精神?愚公移山是一时的冲动吗?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设问角度也更新颖有趣。语文教材中这种内容是很多、很复杂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匠心独运。最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渲染课堂教学氛围,烘托课堂教学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到最大值。如讲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烘托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向往和平的道德情操。

二、运用思维创新,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比较阅读法

首先,运用比较阅读法,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教师要通过比较,将不同篇目记叙文的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地点、时间、性质等进行鉴别,让学生找出共性和不同的性质,分清存在的这些差异。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有多种方法:一是国内国外比较,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文学作品的比较。如将俄国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与中国近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友邦惊诧论》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能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与近现代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形成文学作品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加深对各种文学作品性质、特点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问题的能力。二是古典文学和近现代文学作品的比较,即对同一国家或地区先后出现的文化、人物的比较。如将古诗词屈原的《离骚》、李白的《望天门山》、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背诵,但如果只注重字、词、段、篇概念的死记硬背,忽视对整体语文知识网络结构的把握,这样的阅读方法往往会使知识不够系统、不够健全。

其次,培养学生对著名文学作品有节奏地复述,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最佳途径。当前,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死记硬背,收效甚微。因此,培养学生有节奏地复述记忆是很重要的。如鲁迅的《社戏》有一定的节奏感,让学生有节奏地强化背诵,能记得住,记得牢。

最后,利用简单知识网络结构对知识加以系统整合。利用知识网络结构,连横合纵,有利于提高语文知识在综合空间中思维创新的理解和系统整合。知识网络结构绘制速度快、效果佳,绘完后教师稍加分析,适当讲解并结合场景设计,学生便会记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运用思维创新,指导学生加强记忆与理解

在帮助学生系统巩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在识记的过程中加以理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要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必须做到大量阅读、拓宽视野,抓住课堂的中心环节解决难点,掌握重点。如在讲述鲁迅的《孔乙己》时,教师可从孔乙己外表、动作、语言等方面设计板书。讲述时,教师的板书要力求简洁、纲目明了,课堂问题设计具有科学性、理论性。板书繁杂不利于学生记忆;问题过多、过繁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运用思维创新,采用多种措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雷.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0).

第2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1 选择发散性思维的切入点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核心,因此在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的作用,将发散性思维策略在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穿,从而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究竟在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怎样才可以将发散性的思维贯穿全教学过程呢?首先我们就要把握好切入点,就是在阅读理解中将发散性的思维完美的插入到教学中去,当然这也需要我们找准那个点。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其实处处都有发散性思维的切入点。就像是有些课文中,专门留了一些空白以及省略号,或者是一些想象的空间,从而让读者感觉意犹未尽,所以这就是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切入点。

例如,在课文《宇宙里有些什么》中,一开始的时候文章中就说,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先启发一下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让学生想象或者是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的宇宙,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比对究竟在课文中所讲的宇宙中的东西与自己想象的有什么不同。在进行思考过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阅读课文。然后到文章最后的时候,由于结尾是“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这样的一句可以打开学生的想象力的话语,所以老师也可以在这里也作为发散性思维的切入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想在他们的意念里宇宙中间还有哪些秘密没被指出来,在他们的想象中宇宙中还存在着哪些东西。这样的方式去让学生学习阅读理解,那么可以让他们发现更多的问题,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开展富有创意的探讨,促进学生的学习。

2 把握发散性思维的度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教育虽然可以让学生提高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发挥主动性,但是也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发散性思维越多也就越好,而应该要把握一定的度。也就是要看语言文字材料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对发散性思维的运用,而不是哪里都用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中,在进行课文导入的时候老师可以就“门”对同学的思维进行发散,让他们数一下在世界上有多少的门,想象一下在门的里面会有些什么东西。然后再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课文,当然在这篇课文中虽然有很多的地方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练习,但是如果太多也不可以,因为太多会导致学生的思想不太集中于全文,会忽略掉文章的中心,而不能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所以在这篇课文中老师要善于抓住几个比较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点,从而就在这些点中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训练。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当老师引领学生读到“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适当的进行考虑,在自己的感觉中有哪些门是打不开的,如果打不开是什么原因,这样让学生体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然后在课文进行到文学部分的时候,让学生集中精力的去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就会让形散但是神聚,达到教学的目的。

3 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都是老师的主导,但是在阅读理解中重要的是学生自觉的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会迁移、运用,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2]。

例如,在《多一些宽容》一文中,在阅读的过程中,当学生看到课文中“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这样的语句的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说在读到这样的语句的时候学生要进行思考,究竟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当然老师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在学生阅读进行到最后的时候,由于在课文最后是一句“朋友,你说呢?”这样的反问,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遇到这样的反问,或者是留有一些空白,或者是省略的时候,让学生结合所读的课文进行思考,这样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自觉的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理解中,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很多的点可以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这时候老师就要特别注意,在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对发散性的思维进行有效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一点知识的指引下学到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李丹. 让发散性思维点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0, (5): 80.

第3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一、合理引导,刺激想象

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开天地》时,我让学生观察头顶天,脚蹬地的图画,想象当时战天斗地的情形,而没有引导学生该从哪方面展开想象。于是有同学想到了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学想到了当时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开;还有的同学想到了睡在那里不吃不喝,他为什么还那么健壮?等一些与主题不符的,表面的东西。后来,我说:“同学们,开天地中也有许多故事,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西天取经所遇到的困难相似。”于是同学们惊“哦”一声,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到了只手空拳打败南疆欲神;一口气把前来阻止分开天地的灵火神雀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从此再也不敢来捣乱;一脚踩死了引诱他的青蛙怪兽;还割下大腿上的肉喂快要锇死了的小狗,等一系列对强恶决不手软对弱小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也展现出战天斗地的勇气和谁与争锋的英勇气概。

二、创造机会、多让学生想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机会就让学生想象,只有在学生经常想象的环境下,一旦让学生展开想象,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在本学期,我所教学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来讲,由于是山村小学,不可能有现代教学条件,我总是多方位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课文意思,学生想象出了许多我没有料到的,天真无邪的画面,比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学生想出了民族小学的学生在大青树下做游戏的场面并做画《校园一角》,展现出了民族小学学生的丰富的课外活动。在教学完《风筝》一课后,学生展开想象或绘图画,或小组谈话的方式把自己溶入课文之中,与课文中的孩子一起让心在原野上奔跑,跟他们一起高兴,一起疯狂、一起懊丧、一起希望。有了前面的随时培养,在后面的教学,学生展开想象就好像家常便饭,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一想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孩子们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其它一些书上没有的画面;比如:青蛙呱呱的叫着,蛇懒洋洋地爬着,黑熊在春天跑步,东北虎在森林中咆哮;人们在秋天采摘着山葡萄、木耳;挖参的人群在深山中寻找着宝贵的人参。小朋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等一些天真烂漫的画面从而加深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渲染,让小读者更加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4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等,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利用一个中央关键词串联起一系列的想法,将这些想法通过图像思维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数据库,从而帮助学生对单词、语法等知识进行记忆。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中英语教学不同于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低年级英语的教学内容大都是对话沟通类的语句,教材上还会有人物对话的图片,学生会被教材上生动的图画吸引,从而积极主动学习。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变得深刻,一些语法、词汇也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学生面对这些看不懂的内容会感到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去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将单词与语法进行有效的联结,共同记忆,增加记忆过程中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图像表达,能够利用中心词语不断地联想出多个结点,每一个结点都能够成为独立的中心,又与中心词语紧密相连。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陌生的单词、语法进行记忆,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分析出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关联,从而将单词、语法进行串联记忆,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地联想思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

在英语课堂上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备课过程中,在备课笔记上使用思维导图将授课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这样教师就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教学重点,使授课内容变得一目了然,方便教师把握教学思路。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师的备课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全面地了解课程设置,对快速接受新知识有一定的帮助。此外,这种图像思维的呈现方式使备课笔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方便教师对备课内容进行随时的调整和更改,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做好课堂笔记对于提高英语成绩具有重要作用。记录笔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英语知识的记忆,为日后的复习积累资料,还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收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在记录笔记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笔记由单一的文字记录形式,转变为图形、数字、颜色相结合的记录形式,这样做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掌握,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3.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单词、语法进行记忆

想要学好英语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并且能够将单词以正确的语法形式进行组合,这两个方面都是学习英语的基础。26个英文字母可以排列组合出无数个英语单词,有些单词又是极其相似的,如果学生对单词进行机械性的记忆,在记忆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会不甚理想。在枯燥的记忆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法,以一个单词作为中心关键词,运用关键词字母的排列规律,以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分析出各个单词之间的相互联系,将多个单词进行串联记忆,就会大大提升记忆速度,并且学生能够在这种图像思维的呈现方式中,加深对单词的理解,从而使自身的词汇量不断增长。此外,在学习英语语法方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运用思维导图法能够使学生将英语语法进行系统的整理,直观地了解到语法系统的层次,从而进行分门别类的学习,使学生在语法学习中有方向、有目的,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并且能够运用正确的语法知识书写句子,这样才可以完成英语写作。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写作的思路进行整理分析,找到写作方向,这样就能够保证文章的合理性与流畅性,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质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并且经过教师对思维导图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能够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5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作用分析

托尼・博赞指出“思维和图画是人类最基础的语言”,同时提出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思维导图灵感起源于大脑神经元,模拟大脑神经中由中心向外逐渐发散的网状神经元。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便捷却科学有效的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思维工具,基于层级和分类的信息,将中心关键词与各主体间隶属关系与相关层级关系通过图像、文字、颜色等建立链接,运用色彩及字体的变化将抽象的放射状思维过程转化为形象的可视化工具。

一、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注意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学习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及积极性的关键心理因素。传统小学英语教育较为单一、无趣、生硬呆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对于英文词汇、固定搭配及时态等死记硬背,忽略实践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好奇一切新鲜事物,图像图形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文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提高了学生注意力,比如在教学中将所学词汇与实际生活联系,学习apple、orange、banana时展示相应水果图片,介绍football、basketball时展示相应球类图片,建立紧密联系。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用图像图片形式取代传统文字翻译及文字描述关联,使所学内容立体化,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同时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

二、提升学习效率、强化记忆力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准确把握词汇含义有利于学生对通篇语句文章的理解。而思维导图有助于调动斯文,促进学生整体把握词汇,形成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激发想象力与联想力,提升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运用图片线条色彩文字等丰富具体而形象的表现形式取代单纯文字描述,使词汇词组变得生动易懂,容易被学生所接纳理解,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孩童时期拥有惊人的学习能力,但缺乏引导及指导科学有效的记忆方式,所学知识很快便会遗忘,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记忆方法及记忆能力培养往往被忽视。而利用思维导图,知识点相互串联形成链接,层次清晰,加深学生印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反复学习,加强记忆。

三、将知识结构化、提升理解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单词的教学还有整篇文章的教学。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将整篇文章的联系、脉络进行梳理和勾勒,学生能通过一条主线或几条明_的思路进行学习,更便于学生掌握文章行文联系及关系。在阅读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中时间、地点、事件、内容等动手构建思维导图,运用色彩、图案、线条、符号等简单形式,层次分明,顺序清晰的展示文章所述,将文章复杂的信息简单化、具体化,使学生更易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掌握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整体内容,突出知识点,利于学生接纳与消化。以此形式得以简化语篇教学,整合知识,使其结构化、层次化,更具条理性,提高学生理解力,提升教学质量。

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是无限的。只有大胆的假设与想象,打破思维定势,传统思维框架,突破约束,勇于挑战,以大胆、新奇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究,找寻解决方法,才能促使人类进步。学校教育不仅为了传授知识,而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创新人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方式,在学习单词或语句时,鼓励学生通过联想,勇于发挥想象力,自行构图动手建立思维导图,除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外,更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考习惯。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利于将复杂信息简单化,将零散信息整体化、结构化,将抽象信息具体化。其树状发散性结构,将人类思维轨迹再现,动员从事逻辑思维的左脑,运用逻辑理解记忆、语言、排列、分析等,同时动员从事形象思维的右脑,运用空间形象记忆、想象、视知觉、美术等,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便于学生理解与接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注意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考习惯,锻炼思维能力,发挥创造力、想象力,提升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闵敏.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周刊,2016 (16).

第6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1. 思维导图内涵解读

学习者按照某个特定的学习主题构建出具有视觉特征的思维逻辑图形,称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主要通过构建直观、形象的逻辑图文,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潜在能力,提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思维导图的具体结构,详见图1。

2. 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

2.1 思维导图在“读前环节”的运用

阅读课前,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This is my sister》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家庭人员的称呼以及一些生词、新句式。学习课文前,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家庭成员为主题,写出亲人的称谓,如Father、 mother、sister、 brother等,并画出思维导图。通过构建“家庭成员”的思维导图,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此时,教师可以较为轻松地导入课程的主要内容。

2.2 思维导图在“读中环节”的运用

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信息,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学生阅读课文分为略读、细读两种。略读时,学生主要领略课文的大意;细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子及语段,进而概括出课文主题,然后找出主题分支及分支的子分支,如此,学生就可以画出思维导图。例如,学习《Don’t eat in class》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学校及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首先,教师布置课堂任务一:找出文中主题句。学生在略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到段落开头或结尾容易出现主题句,划出主题句子后,教师将文章主题“Rules”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画出主题的思维导图。接着,教师提出任务二:“The school what are the rules in class?”这项任务主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找出思维导图的第一、第二层次的内容。最后,教师布置任务三:“What are the main public rules?”,回答这个问题,是为了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找出思维导图中各分支的子分支。完成三个任务后,学生可以画出完整的思维导图。完成思维导图后,学生可以从导图结构中清晰地回忆文章内容,提高自己的通读、跳读、复述等阅读技能,从而快速掌握课文的连贯含义。

2.3 思维导图在“读后环节”的运用

读后环节的活动包括复述、讨论、改写等。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顺利复述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并在大脑中构建起课文的结构网络,为改写或讨论文章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学习《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后,教师可安排学生总结课文的意思。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快速回想文中的主题、内容及分支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文章的大致内容。此外,学生还可通过思维导图设计出文章的改写方案、讨论话题以及课后作业等,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思维导图的运用流程,详见图2。

3. 结束语

思维导图融入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快速找出文中的主题及分支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此外,思维导图运用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在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7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55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于利用发散性思维的优势特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将英语课程的主题以图形、颜色的方式建立层级连接,充分发挥左右脑的潜力,实现学生科学艺术与想象逻辑的协调发展,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实现改善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教学目的。

一、初中英语教学利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一)教学内容适合开展思维导图教学

初中英语课程的难度适宜,教材的文章大多是长度适中的小短文,不同于高中英语课中的超难文章,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了解文章大意。初中课程通常都是简短的,通常由几个意群构建文章,这种简短的文章搭建形式需要采用简捷有效的方法串联意群,而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二)学生知识构建需要思维导图教学方式

好的教学方式需要让学生顺利接受,在高复制的操作形式中才能得到广泛推广。学生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很容易陷入思维怪圈,一方面由于过分重视对单词、短语的识记而忽视对文章整体性的把握,导致学生陷入一叶障目的极端中。另一方面在于学生能够流利地背诵和默写全文,在过分注重文章整体性的过程中不愿意舍弃细枝末节。这两种英语学习状态制约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避免产生学生陷入两极分化的学习状态,在思维模式的构建中实现知识点和知识结构框架的有效掌握。

(三)学生思维特征契合思维导图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生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其思维模式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对于个人的思维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深奥的英语文章,学生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掌握文章大意,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有效契合了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在具体的英语课程教学中通过图片、关键词的串联方式实现学生对文章的快速理解。在思维导图的搭建模式中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学习框架,注重对初中英语知识整体性的把握,也能够实现对细小知识点的“一网打尽”,在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把握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英语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与误区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简单明确、方便记忆、衔接串联、丰富联想等优势特征,帮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搭建个人的学科体系,实现英语知识点与系统构架的双重结合。但是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形式在英语课程中的教学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忽视具体的教学情况。部分教师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不能灵活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的盲目采用反而会影响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初中英语课程的短文需要依据具体的文章体裁来选择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比如说记叙文和说明文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能够产生直观的教学效果。对于对话体和信件体的英语文章就不适应采用思维导图的呈现方式,对该类型的文章体裁采用师生对话或者小组互动的形式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呈现。所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应用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决定,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8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本创构;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5001

文本再构是教师对英语教材的创造性运用,是一种基于教材又超越于教材的教学尝试。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必须开展多元化的文本创构活动,可以依托文本中的插图,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运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等。文本创构是教师对英语教材的深度加工,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具体化、艺术化。通过文本创构,英语教材文本的原生价值得以放大,教学价值得以彰显。

一、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文本创构

译林版英语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在每一个板块中都有色彩鲜明的插图。插图也是一种语言,它不仅传递着相关的语言信息,而且能够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文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呈现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创构,让学生在创编中激活大脑思维。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Story time 板块时,我以教材中的插图为载体,先隐藏部分内容,呈现森林的图片,从插图中引出故事的主人公――金发女孩,让学生观察金发女孩的表情,猜测金发女孩高兴的原因,由此导入教学。教学中,通过放大插图中的细节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接着,我再将学生的语言与故事中的语言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目标语言。在学生对插图进行想象后,我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故事对内容进行续编,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故事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不断想象故事、充实故事、完善故事。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文本创构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英语教学工具,能够促进学生的言语建构。学生在进行英语表达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英语教材中的关键单词或情节等列出学生言语交际的框架,让思维导图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脚手架”,支撑学生的英语表达,同时激发学生进行英语言语表达的兴趣。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创构英语教材文本,能够培养学生解读导图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与学工具,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导航仪、路线图,能够让学生的英语表达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6《My e-friend》的Story time板块时,这一单元以网友作为话题,综合了学生以前所学的关于年龄、学科、兴趣、爱好等话题。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创编思维导图,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自己的网友进行全面的介绍。思维导图中的英语单词有name,activities,My e-friend,address,hobbies,subjects,age等,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单词积极展开英语对话,并重构语篇文本。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创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用游戏进行文本创构

游戏不仅是学生生活的乐趣,而且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活动中。在希腊语中,游戏和教育的词根是相同的,都称为儿童活动,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学可以与游戏相结合。因此,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将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这样教学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使学生展开文本创构。如传统的单词、课文学习往往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如此机械重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形式,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时,我针对本课单词、句型多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寻找单词卡片的游戏活动,将本单元出现的七种交通工具的图片藏于班级学生的抽屉中,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各自所藏卡片的特点,然后让其他同学猜出相应的交通工具。为了找到卡片,每一位学生都竭尽全力地读英语、说英语,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有效实现了英语单词和句子的意义操练。

第9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探究

英语课程强调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活化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富有情境式认知体验和情趣式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语言感知和学习思维的形成。结合课程任务学习要求和学生语言学习认知特点,优化教学方式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感知思维为主线,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1)深化文本资源的导学作用,要求学生能学活文本,形成自悟感知思维。(2)突出任务探究的交流运用,培养学生正确语言表达思维。(3)注重实践活动的模拟运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创新能力。

一、运用自主研读文本方法,激活质疑思考思维

文本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重要资源,将学习思维融入文本,更能够挖掘英语语言表达信息内涵。英语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就是要求学生在深入感知文本素材表达内容基础上,多思考和质疑以形成丰富的认知感悟,加深学习运用。

发挥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建议学生能够通过自我阅读思考来灵活运用文本资源,能够更好拓宽他们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以多元化方式的运用,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主动研读,一方面,要能够从相关的阅读学习提示中探寻有效的信息载体,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质疑思考过程,建议学生能从发现自身的阅读学习疑难中自我理解感知,培养独立学习和坚强学习质疑。鼓励学生对文本研读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灵活运用。

学生在自主研读过程中,更能够丰富认知思维。像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 TV and audio devices:a review”教学中,可建议学生结合“Reading A”中布置一些的要求,自主研读,并能够运用笔记形式划出自己的疑难之处,建议学生能够在晨读课上能够大声朗读,并思考表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布置一些具有疑难共性的思考题目,让学生能够结合文本表达内涵积极思考探究,以提高认知感悟能力。

二、运用任务探究交流模式,深化语言运用感知

英语课程倡导运用任务探究模式来增强学习认知感悟。该种模式运用方式进行教学,更利于深化学生运用过程,增强理解感悟。运用任务探究形式进行教学,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载体,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积极主动深入探究。

在任务探究教学中,应该根据课程学习内容要求和目标来确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师生对话等方式来深入探究学习任务,形成畅所欲言的良好学习环境氛围。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学习任务来确定适当的学习交流方式,尤其要注意布置富有差异性的学习思考任务,让学生都能够在具体学习任务引导下主动参与交流。这些方法的运用,更能够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提供锻炼的平台。

任务探究交流模式运用,更是学生丰富语言认知思维的有效方法。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在整体阅读感知文章表达主题大意基础上,结合“Reading A”的思考引导题目,运用同桌讨论形式来相互解决疑难问题,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像What did Polly think at last?等,建议学生能够发挥小组力量深入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与学生就文章的表达情节、语言技巧等方面深入对话,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体验。

三、运用实践活动模拟表达,拓宽认知感悟思维

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景学习运用过程中全面运用课程知识,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有的放矢学习运用,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拓宽认知思维,提高语言感知的综合性和敏锐性。实践活动运用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展示语言表达本领的平台。

实践活动模式运用能够学习过程变得更具有情境性,能够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能够让学生语言表达过程得到进一步丰富,能够真正形成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秩序,活跃学习气氛。教师一方面,要紧扣课程学习内容创设与文本相似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多参与学生的表达运用过程中,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语言感知,形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情境,以满足他们的认知发展需要。

总而言之,英语多元化教学方式是基于优化课程教学过程与方法基础上的教学思维策略的综合幸运用。教学方式运用围绕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认知体验、语言表达以及实践运用技能培养,以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艳玲.依托课外教学资源活化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2012年11期

[2]林光彩.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18期

[3]罗凌.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