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职业防护措施精选(九篇)

职业防护措施

第1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手术室工作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或是进行平常护理工作时,经常会接触到患者血流、体液、分泌物等[1],而随着HIV、HBV等血源性传染病发病率的升高,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极有可能被污染。因此,手术室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职业暴露,另外,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接触到缝针、手术刀、剪刀、注射器等锐器伤造成自身感染疾病等职业暴露损伤[2],从而对其身体和心理产生双重伤害。

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措施,通过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制定防护措施,增强手术室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危害严重性的认识及自身保护意识,手术室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

通过预防保健科对手术室1年的职业暴露的了解发现:手术室常见的职业暴露的原因:①自我防护意识欠缺占80%,手术室医护人员相对缺乏常见的自我防护意识,为手术室职业暴露损伤的危险因素。②手术室防护措施、手术类型方面由于手术中争取抢救患者时间,防护物质调配不及时或更换破损手套不及时等原因使得一些护士不能充分做好自我防护工作而处于高度职业暴露中,甚至受到职业暴露的损伤。③手术室工作休息制度的制约,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及长时间的劳动,休息制度安排常常不合理而且容易导致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疲劳,从而增加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防护措施

完善医院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成立专门的职业安全教育小组,定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其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充实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并建立职业暴露安全教育监督系统。

手术室防护的安全操作,规范标准预防。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要戴手套,如果是HIV、HBV等患者时要戴双层手套。术中与医生配合传递手术器械时要规范操作,术中手术台上正确放置刀、剪、针等锐器。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手术所用的特殊器械,清洗手术器械,先用持物钳持物分类,多于剪刀等锐器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静脉穿刺时要选用带有弹簧保护夹防止针刺伤的静脉留置针,静脉给药最好用三通并带有延长管。对于含有细菌性或病毒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根据种类的不同严格消毒,力求标准预防。

规范手术室管理,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应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合理制定人员调配制度,尽量不让医护人员疲劳工作。

完善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系统:①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②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对伤口暴露的黏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④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并进行相关信息的登记和指导。⑤如被HIV职业暴露,根据暴露级别进行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好不要>24小时,即使>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用药。⑥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注射乙肝高效价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力求将职业暴露创伤降低到最低[3]。

手术室医护人员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存在较大的职业暴露因素,并且造成的职业暴露损伤不仅给手术室医护人员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会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损失,因此,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是医护人员和医院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手术室工作人员只有加强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科学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将手术室职业暴露损伤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段冬玲.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中国社区医师,2010:236.

第2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静脉输液; 门诊护士; 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60-0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静脉输液技术已成为当今临床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和给药途径。 国内有研究表明: 81%的护士全天75%的工作时间用于静脉输液治疗,90%~95%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国家发改委统计: 去年一年中国医疗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了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输液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大增加了护士在静脉输液中的职业伤害风险。做为门诊输液室的护士必须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面对各种各样的需要输液的给药患者,护士在冲配药液、 静脉穿刺,处理用物。 操作工作频繁而重复,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护士几乎与患者零距离的接触与

病人及病原微生物接触密切。 使护士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 因此每位静脉输液室护理人员应明确职业危害积极采取综合性职业防护,使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2-3]。

1 静脉输液中,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

1.1 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有文献报道: 护士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在流感的时期很多医护人员因没有做好个人防护而被感染,同样在特殊时期为患者诊疗和护理过程中,也更应该做好自我防护。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护士没有按照防护要求去做,自行简化操作流程,比如:在静脉输液中不知该如何避免掰安瓶时被割伤、 扎伤。 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处理不当,是否该用手直接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虽然这些伤害只是对皮肤的完整性有损伤,但同时也增加了被感染的风险。 我院感染科已在全院各临床科室建立了锐器伤登记本,要求发生事故第一时间上报感染科。

1.2 护士缺乏相关职业防护的知识、 防护措施不到位

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护士的操作流程不规范,技术不熟

练。 没有掌握好配药技巧、 穿刺技巧、 拔针技巧等进而就会导致被针刺伤或锐器伤。 对职业损伤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还认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防护问题。

1.3 医院没有相关制度规范

护士的职业防护行为或职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近年来护士的职业防护逐渐被重视起来,但防护器具的作用还是十分有限的,有时为了节约成本,有时为了迎接检查而用。

1.4 护士的工作压力大

在我国从事护理工作的多为女性,既要为家庭锁事分担又要经历生理周期所带来的困惑,同时还要担负面对工作中一切随时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医院制度下定岗、 定编的安排,有时会因首次穿刺不成导致护患矛盾激化,甚至患者或家属语出伤人,长期的精神高度集中,工作负荷大,生物钟紊乱,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进而会使在工作中发生针刺的概率增加,同时发生感染的风险也增加。

1.5护士操作技术存在的问题

1.5.1加药与加药针头 护士习惯使用较粗针头加药,空气中异物或切割安瓿的玻璃屑可通过加药过程进入输液内,有人通过9组不同的复方输液检验发现,70%以上输液微粒超标准。

1.5.2止血带 曾有医院对静脉穿刺用的止血带进行细菌培养,调查表明,止血带携带病菌数量是惊人的,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然而,很多社区输液室很难保证一人一带。

1.5.3护士手的污染 护士双手在治疗操作中与病人频繁、广泛直接接触,工作中既接触无菌物品又接触污染物,手上带有很多细菌,若无消毒观念,即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的过程,给患者带来感染的威胁。曾有医院报道,护士手携带的菌种分为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甚至在接触患者2~5小时后仍可检查出病原。这个问题在社区应引起高度重视。

1.5.4室内空气污染 空气中微粒及病原体通过输液器的进气孔造成药液污染。有的社区护士为了方便更换液体,不进行严格消毒,造成药液污染引发医疗安全事故。

2 静脉输液中护士职业防护的措施

2.1 标准防护措施

①标准防护措施―手套。 为了预防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是必须使用的。 但是,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②标准防护措施―手卫生。来自皮肤的致病菌是感染的重要来源,经手接触是医院感染的最重要途径。 手卫生是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有效控制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护士手上有可见血液、 体液或可疑手被污染,应立即用肥皂液和水进行洗手。 目前,我院规定对每一位患者治疗结束后必须用快速洗手消毒液洗手。 这是一种快速、 有效、 简捷的防止交叉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2.2 建立健全的职业安全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合理健全的职业安全制度是保护护士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法宝,自2006年9月1日卫生部实施的《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规定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 感染性医疗废物放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锐器( 针头、 穿刺针等) 损伤性废弃物用后应放入防漏、 耐刺的容器内无害化处理运送。

2.3 为加强全体护士的培训和实习同学的带教

对护士进行不定期培训,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提高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对来院实习同学进行职业防护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同时带教老师在操作过程中反复提醒强化记忆。

2.4 防止针刺伤

首先,要认识到与针刺伤有关的不规范操作。 表现为: 将用过的注射器进行分离、 清洗; 将用过的针头套用针帽; 将针头放在不耐刺的容器里; 用过的注射器未及时处理针头等。 其次,由于注射时针刺伤不仅仅是对皮肤完整性的损坏而是在于刺破后传播疾病,据美国护士学会提供的数据表明: 每年医护人员遭受60~100万次针刺伤,这些职业暴露可能导致乙肝、 丙肝以及艾滋病。 每年至少有4000位医护人员由于针刺伤和锐器伤受到严重的感染。 我们必须重视职业引起血液性疾病感染的危险的机率是较低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仅被一只病人用过的针头扎伤,就可能引发你被感染。 所以不徒手处理污染的针头,用过的注射器、 输液器分别用锐器盒掰掉,剪掉针头。

2.5 避免锐器伤

每次加药前可选择合适的指套、 戴在食指与拇指上为防止掰安瓿时摇曳、 溅出或伤及手指,起固定作用。 尽量避免徒手处理污染的安瓿和瓶盖,一旦发生刺破皮肤应立即用力挤压伤口,让血液流出,然后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冲洗时间要达15min,再用0.5%碘酊或75%酒精消毒并包扎伤口。 当被传染病污染的锐器刺伤时,要第一时间通知医务科由感染科进行登记: 时间、 损伤锐器的种类、 是否有血液的污染等。 可在24h内去抽血查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于伤后1个月、 3个月、 6个月进行复查,如果被HIV阳性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去查HIV抗体,必须时抽取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对比。

2.6避免疲劳工作 工作人员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求外,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矫正一般职业性紧张,预防过久站立及走动产生的危害,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重视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对发挥最佳运转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兵,赵爱平,陈茹.2级医院护士静脉输液中职业防护的现状调查[J].上海护理,2012,12(3):33-36.

[2] 王丽凤,温米琴.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的现状及防护措施[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9):643-644.

[3] 谢海萍,霍华倩.门诊输液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77-78.

[4] 李 明.临床输液微粒的来源及防范[J].实用护理杂志,1990,6(7):27 .

[5] 翁梅英,杜小倩.止血带带菌调查[J].实用护理杂志,1988,4(5):30.

[6] 王介禄.医院护士手带菌状况调查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173.

第3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 感染科 职业危害 针刺伤 职业压力

防护感染科是集中收治各种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专科,近年来传染病防治现状并不容乐观,结核卷土重来,“AIDS就在我们身边”,发病率逐年升高,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型传染病次第出现。由于病区内存在不良环境,存在大量的感染因素以及不可避免的接触,这些都使感染科的护士在工作中面临较其他科室更多、更大的职业危害,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随着对医院感染和职业性危害熟悉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评估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职业的非凡性对其现存及潜在的危害[1]。因此,重视和预防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具有现实的意义。现就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1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1 生物性危害因素

感染科属于Ⅳ类环境,物表菌落≤15 cfu/cm2,医护人员手表菌落≤15 cfu/cm2,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正常状态下向环境散发约500~1500个菌粒/分钟,在同样病房,人员增多,活动量增加,菌量也会随之增加。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更是一个病原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在感染科病房,如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时会将病原微生物散布在空气中,护士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对护士会形成呼吸道感染的威胁。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也是一大传染源,经血液传播的HIV、HBV、HCV也是护士生物危害的主要种类之一。在这个不良环境中,护士发生感染的概率会较其他科室更高。

1.2 物理性危害因素

1.2.1 放射线、紫外线等危害因素

在感染科,呼吸道传染病人可能因为病情需要进行床旁摄片,病房空气消毒可能采用紫外线消毒或三氧消毒机等,这些都会增加护士暴露于不安全环境中的机会。长期小剂量的辐射,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的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导致不孕、流产、畸胎、死胎等后果。紫外线杀菌谱广,但可能引起皮肤损伤,严重时造成皮肤癌,长期刺激眼睛容易损伤视网膜,造成不同程度的眼炎。紫外线可使空气中的氧分子分解放出臭氧,而臭氧是强氧化剂,能破坏呼吸道黏膜和组织,所以采用紫外线消毒和三氧消毒机都有可能对护士产生伤害。

1.2.2 锐器损伤的危害因素

临床护士承担着为病人输液、注射等治疗任务,是发生锐器损伤的高危群体。其中,针刺伤占较大比例,80%临床护士有过针刺伤的经历。针刺伤多见于处置针头时、注射或抽血后回套针帽时、处理医疗废物时。台湾曾对8645名医务工作者调查问卷显示,针头损伤及其他尖锐医疗器械损伤皮肤的年发生率为1.3次/人和1.21次/人,而其中54.8%的针头已被患者的血液污染,而国内的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密度高达每人每年3.5次,并且还有相当高的漏报率[2]。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由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有20多种血液传播性疾病可以通过针刺间接传播,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在护理工作者中有2.5%的HIV感染病例和40%的乙肝丙肝感染病例都源于意外针刺伤害。感染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可想而知。

1.3 化学性危害因素

为了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与蔓延,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病房地面、物表、空气的消毒更为严格与重要。消毒剂常使用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等,大多数化学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以及甲醛、戊二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戊二醛是职业性哮喘原因之一,大量接触可导致肺水肿。甲醛还具有使细胞突变、致癌、致畸危害。这些消毒剂对人体的眼睛也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视物模糊不清。

1.4 生理心理危害因素

1.4.1 职业压力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病人法律观念不断增强,服务理念不断更新,都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担心发生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压力不断增加,医疗环境感觉如履薄冰,并且工龄越长,比例越高。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设备、新仪器、新技术的运用,各种新型传染病的出现,迫使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适应发展,因此护士需要不断更新、不断积累知识的压力增加。在我国,社会对护士存在偏见,护士地位不高,薪水不高,自尊心受挫,缺乏成就感,价值感相对不强,这也成为护士职业压力之一,有很多护士因此改行流失了。

1.4.2 身心危害

感染科通常设在偏僻地带隔离,出入受限,与外界信息交流不多,特殊防护的着装要求影响美观,也易造成护士的自卑感。感染科收治的病人几乎都具有传染性,人们对传染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对感染科甚至对感染科护士避之不及。工作环境严肃紧张,势必加重护士的心理压力,高强度的压力使其产生心身耗竭综合症。护理工作平凡、繁重而琐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思想压力大,进餐、作息不规律,易产生焦虑、神经衰弱并易患胃病等。

长时间的行走、站立,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1.5 人为因素

护士院感意识淡薄,缺乏慎独精神,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这些人为因素易造成感染科各区域污染隐患,增加护士自身感染风险和交叉感染机会。

2 防护措施

2.1 树立安全理念,提高防护意识

新入感染科护士会有陌生、恐惧、紧张心理,相关知识缺乏,因此入科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从护士新入科起,做好专科培训,讲解感染科各种疾病的特征、治疗、护理,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措施、自身防护。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培训方式,进行职业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管理干预、促进健康的管理理念,让护理人员了解工作环境的恶劣性,重视自身职业安全与健康,将安全理念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防范职业危害。

2.2 营造绿色工作环境

2.2.1 改善环境条件

感染科病房设计要有利于空气循环,布局合理,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并醒目标识。对于呼吸道传播病房,如有条件,设计使用负压病房,无条件时应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加强病房通风管理。

2.2.2 提供各种防护设施及物品用具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洗手设施采用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使用抗菌洗手液,使用干手设备。护士进入病区,正确穿戴隔离衣裤、工作鞋,遇到特殊传染病或进行吸痰等产生气溶胶操作时使用防护衣、护目镜、防护面罩等。正确权衡经济成本与安全风险,提倡使用医用安全器材如锐器盒、真空采血管、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2.3 做好消毒隔离

做好消毒隔离也是降低环境危害、做好自身保护的一环,对于消毒隔离工作不能纸上谈兵,要真正落到实处。要提高护士对消毒隔离的认识,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反复强调其重要性,加强执行自律性,并让护士加强对工人的督促、培训、管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探视制度,床位安置合理,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规范操作,消毒方法合理,消毒浓度准确合理,避免环境污染。做好病人宣传教育,避免病人互窜病房。做好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消毒管理,教育结核病人不随地吐痰。当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时,避免与患者面对面。采用湿扫床,湿式拖地。每日对病区、治疗室、护士办公室、医生办公室、更衣室等用紫外线消毒1h或采用三氧消毒机定时消毒,并作好记录。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地面2次,每日对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进行消毒。病房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min。拖把分区使用,标识醒目,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消毒,抹布做到一桌一用,用后及时消毒干燥。

2.4 射线性危害的防护

为避免放射线在体内蓄积,要减少护士暴露于射线和紫外线环境中的机会。病人行床边拍片时医护人员应暂时回避,采用紫外线消毒、人机不共存式三氧消毒机时应在室内无人时进行,紫外线强度监测时戴防护面罩及眼镜。病房空气消毒最好使用人机共存式消毒机,以减轻伤害。

2.5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配置、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时,戴好口罩、手套,必要时戴眼罩,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配置浓度、不良反应。盛装各种消毒液的容器要加盖,以免挥发到空气中。如使用甲醛熏箱,应保持密闭性能良好,注意开窗通风。

2.6 职业暴露的防护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预防职业暴露的关键。提倡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操作中,用物放置有序,忙而不乱,不合作病人要有助手协助;操作后,及时小心清理,提供随手可及的锐器盒,减少用物处理环节。应避免用手分离针头,避免徒手取被污染的针头、锐器,避免用手相互传递锐器,禁止回套针帽。使用医用安全器材,如真空采血管、安全型留置针。戴双层手套降低手套的穿孔,避免暴露于危险中,减少职业危害[3]。护士之间相互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如不慎发生针刺伤,应尽量挤出伤口处血液,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0.2%碘伏或75%酒精消毒后包扎。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抽血化验,预防性给药,定期随防。受到HBV污染的针刺伤后可接受HBIG或乙肝疫苗注射,如 HIV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应在伤后2h内立即使用双汰芝片和佳息患口服。被狂犬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刺伤,全程注射狂犬病毒疫苗,必要时注射高效价抗狂犬病毒血清,伤口不必包扎和缝合。

2.7 做好护士压力管理

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情绪调控,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会注重自身修养,宽容待人,以改善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广泛的兴趣, 丰富业余生活,正确对待社会的偏见。主动学习压力管理知识,将压力变为动力,树立较强的职业信念和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如此则产生较强的个人成就感。人性化管理, 管理者多关心、体贴护士,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树立良好着装仪表,加强与外界交流沟通,利用业余休闲娱乐机会加强科室内部沟通,打造齐心协力的团队意识,营造科室轻松和谐的氛围, 将心理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总之,感染科护士工作存在职业危害是客观现实,职业危害是多方面的,职业安全不容忽视,个人重视和行政干预是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只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做好职业防护教育,用观念指导实际工作,实际工作强化理念,采取积极有效防护,预防各种危害因素对护士造成的影响,才能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王海平.血液透析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原因及防护体会[J].海南医学,2002,13(7):85.

第4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63-02

近年来职业安全已成为各行工作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各类突发急危事件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给急救医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身心影响。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及特殊性,不仅使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生活紧张、无规律,而且使其长期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下。以往,医院重视的多是怎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忽视了职工的职业安全。现在研究证明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或防护不当,则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损害,医护的自身安全将直接关系到院前工作的质量。现将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1职业危险因素

1.1感染疾病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经常面对各种开放性损伤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尚未完全确诊或处于某些传染性疾病潜伏期,且许多处置与抢救是在患者尚未明确诊断前进行的。为患者治疗或抢救时,难免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多种微生物,无疑将会增加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同时还有潜在针刺伤的危险,每0.004mL带有HBV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若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则有0.3%感染的危险,针刺伤可以传播20余种血源性传染病[1]。多种呼吸道疾病患者所呼出的空气会污染诊室的环境与空气,具有极强传染性。因此,急诊科护士容易受到某些细菌与病毒的侵犯,容易感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多种疾病。

1.2化学损伤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是抢救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有时为争取抢救时间,来不及进行自我防护就直接接触患者。急诊科护士经常接诊农药中毒患者,反复为患者催吐、洗胃、擦浴等,挥发性农药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吸收,引起中毒,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及心慌等多种不适。处理强酸、强碱类药物中毒时常不慎被残留药物灼伤。对病区内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消毒、灭菌等用到的双氧水含氯制剂、戊二醛、福尔马林等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腐蚀作用,易引起皮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长期吸收可导致中毒。

1.3精神损害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病情急且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患者及家属表现急躁焦虑,对护理程序易产生认知偏差,希望医护人员先为其诊治,稍有怠慢便怨言重重,遇不冷静者谩骂甚至动手殴打护士。长期处在思想高度集中、劳动强度较大、精神过度紧张的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极易患上偏头疼、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身心疾病。急诊科护士经常面临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面对生命的殒落、青壮年的离世、家破人亡的悲剧,在精神上会产生很大的刺激,这些忧伤情绪会影响护士的精神状态及生活态度,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使疲惫感明显增加,出现身体及精神上的种种不适[2]。

1.4物理损害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经常陪护患者做各项辅助检查,X线、磁共振、CT等。尽管临床上的照射量为最大允许量,但是仍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白细胞减少、胎儿畸形、诱发肿瘤等。另外,不恰当搬运患者及仪器时,可造成急性扭伤等。病区常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长期暴露可增加眼部炎症、皮肤癌的概率。

2防护措施

2.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对急诊科护士普及职业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可举办多种职业安全学习班,结合事例进行教育,增加风险与自我保护的意识,认识到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提高警惕,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同时医院应制定相应的防护制度、监督报告等,并通过行政手段保证措施的实施[3]。

2.2加强培训,营造护理安全氛围

培训工作对加强急诊科护士自身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医院在知识培训后进行测试,使护理人员真正掌握防范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改变不安全的操作行为,严格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工作中穿好隔离衣、戴好隔离帽,抢救时注意戴好手套、口罩。平时注重各种疫苗的接种,若不慎发生针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处血液,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棉球消毒并按压,做好伤口的保护,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必要时应用药物预防。采用现在提倡的六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4]。

2.3加强护患沟通,提高应对能力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对患者提供的服务不单是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注重感情的交流。急诊科护士应重视情商的培养,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充分认识到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与沟通技巧,理解患者的感受,掌握患者的心态,学会识别潜在的危险行为,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矛盾的激化。

2.4降低心理压力,培养阳光思维模式

业余时间可学习心理学方面知识,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释放内心的压力,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不过分的苛求他人,经常微笑,懂得忍让。对自身的不良情绪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加以调整,改变消极的人生观,培养阳光思维模式,快乐生活,弹性工作,积极面对现实。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放松心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2.5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工作的适应性

在工作之余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有氧运动。加强营养,合理饮食。在工作中量力而行,若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应寻求他人的帮助,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上的伤害。陪同患者辅助检查时,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也尽量使自己处于安全区域,避免身体直接照射。若陪同患者进入放射区,应穿好铅衣,做好防护。

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各行各业的关注。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性质与环境因素,面临职业危害的危险,希望医院重视急诊科工作,重视职业危害,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急诊科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安心工作,将职业危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尹爱华. 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及预防对策[J]. 当代护士,2005,2(1):29-30.

[2] 王春玲. 急诊科护士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J]. 中华现代药物应用,2008,2(2):119

[3] 林金玲,李燕霞,冯晓薇. 急诊科护士受伤害原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75-77.

第5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77-02

现代手术室的护士处于多种有害因素包围之中,手术室护士长时间连续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因素,职业危害逐渐呈现隐匿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其危害也向以远期、慢性作用、多发病转变,所以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因此,如何做好手术室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掌握必要的防护措施,对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危害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1.1.1 病毒 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害因素,手术配合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而且还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因此受感染的机率很高,临床上以乙肝、丙肝、艾滋病为主。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1]。

1.1.2 细菌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手术中、巡回中污物及污染物、标本物等)常遇见的致病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广泛存在术野中,手术使用过的器械、手术器皿中、被单及各种标本中等,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感染护理人员。

1.2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1.2.1 手术室洗手护士配合手术时,往往处于被动的,长时间站立操作,身体重力均集中于下肢,久之造成下肢V曲张、水肿。

1.2.2 洗手护士配合手术时保持颈椎前曲约15―20度,长期此姿势工作导致颈椎疾病的发生,我科有13名护士,患有颈椎病的有3人。另由于长期处于不动的相对强迫易疲劳及劳损导致肩周炎及腰肌劳损等[2]。

1.2.3 手术室工作具有连续性、无规律性、节奏快等特点,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2.4 护士的女性特殊生理心理状况,家庭负担及手术室的工作压力,经常在应急情况下配合完成各项急救(诊)手术抢救,需全身心持续紧张和刺激。体力疲劳,有影响全方位健康状况。多年来对医护人员只强调奉献精神和不怕脏、不怕累精神,自我防护问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防护意识淡薄等。

1.2.5 医疗环境的不协调,医患关系的紧张在各地的出现,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精神负担的加重,易致人疲乏等。

1.3 化学因素

1.3.1 2%戊二醛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及鼻窦炎。

1.3.2 环氧乙烷、手术室使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太多,经其消毒灭菌,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杀菌的同时在物品上残留物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毒害(本身的毒性及灭菌后一次生成物的毒性),其本身不仅具有急性毒性,还具有致突变和致癌变的作用[3]。目前手术室使用得比较多及常用。

1.3.3 臭氧 其是眼和肺最危害的刺激物,长期接触可导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

1.3.4 乳胶手套,能致各种过敏反应、皮肤的损害、粘膜的损害等[4]。

1.3.5 其他化学因素: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眼及皮肤、粘膜有刺激及损害或引起过敏及变态反应等。

1.4 物理性因素

1.4.1 随着诊疗技术的深入发展,手术室护士接触X线、激光、红外线等明显增多。“C”臂、激光碎石机(钬激光)激光刀及各类腔镜光源,特殊热源治疗仪等。

手术室直接应用“C”臂,使其频繁接触X线,又无任何防护措施(大多数医院的手术室内无防护设施),X线的长期累积过量接触会使人们产生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头晕恶心等,长期照射性接触还可使影响造血系统,致使白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引起免疫系统的疾病,或致癌或致产生放射性白内障等[5]。

1.4.2 手术室是许多工作是在接触粉尘和纤维,如橡胶手套的滑石粉,手术布类和各类敷料的纤维,纤维可在空气中漂浮,如不注意防护,长期累积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1.4.3 高频电刀的大量推广使用,术中电刀使用时、电凝产生的烟雾可因蓄积作用而致癌。

1.4.4 麻醉废气 主要是安氟醚和异氟醚,可从面罩及螺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空气。据报道长期接触麻醉气体对生育方面有不良影响。

1.4.5 噪音 手术室噪音来源于吸引器、高频电刀、监护仪、空调设施、电锯、电钻,这些噪音可引起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方面的生理改变。使人可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及工作出现差错现象。

1.4.6 手术间为全封闭式,空气中氧的含量不足,造成缺氧,引起头痛、头晕、困倦乏力等。

1.4.7 各类设备仪器、各电源线、插头、插座的老化损坏致漏电使医护人员电击伤或烧灼伤。

2 防护措施

2.1生物因素的防护

2.1.1 接病人前一定要认真查阅患者资料,对有乙肝、丙肝、艾滋病阳性者要做好严密的防护措施,严格终未消毒,完善相关的检查项目,减少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

2.1.2 操作中不慎被刀或针刺伤必须立即在流水下把血液挤出,冲洗干净后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包扎,事后通知院感染科进行生化检查确定是否感染,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医疗用品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眼罩,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医务人员应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以防一些传染性疾病。

2.2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防护

2.2.1 护士长在工作安排时应合理安排洗手及巡回护士的工作次数,既要保证手术的连续性,又要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劳。

2.2.2 洗手护士上台前一定要进食高热量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免在台上晕台。

2.2.3 防止医疗法律纠纷

工作上要集中精力,各司其责,清点器械纱条(垫),缝针要认真仔细准确,输液、输血应准确无误,核对无误,做好病人压、烫、灼伤防护及避免工作,保管好病人的标本,防止弄错、遗失等。抢救病人要做到快而不乱,并做好手术中必要的各种记录,平常要学会自我放松、减压等。

2.2.4 正确认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防护方案。

2.3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2.3.1 在接触戊二醛时要戴口罩及眼罩,消毒灭菌时要加盖,减少在空气中暴露。

2.3.2 环氧乙烷的危害:环氧乙烷随温度升高,解析作用加速。残留情况随放置时间延长而量下降。半月以后基本下降致99%以上[6]。使用经其消毒的一次性物品时据生产批号、日期以及将所领物品放置在高温通风、干燥的地方,以及半个月后使用,即可使其对人的毒性降至最低。

2.3.3 臭氧消毒期间尽量避免直接进入被消毒区域,定期测定空气中的浓度。

2.3.4 选择使用质量较好、无玉米粉末的手术手套,使用时动作要轻柔等。

2.3.5 尽量避免使用甲醛等毒性、挥发性较强的消毒剂,必须使用时应在无菌箱中进行,在消毒后使用排风系统排放。

2.3.6 配制各种消毒液,要加强自身防护,先戴口罩、帽子、手套及眼罩,动作应准确、熟练、迅速,并注意通风及排风换气等

2.4 物理因素的防护

2.4.1 做好X射线的防护,建议医院在装有“C”臂机的手术间安装铅板防护,并应配有防护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对激光设施应用佩戴防护镜,室内避免氧浓度过高,防止火灾的发生。X线使用的手术室及激光使用时应最好装有防护设施,相对固定,孕期避免接近。

2.4.2 在术中术后摘脱手套及整理敷料布类时动作要轻柔,减少空气中粉尘及纤维的漂浮。

2.4.3 使用高频电刀时,装好负压吸引,把废气抽出。

2.4.4 手术间应及时开放空气净化装置,使用密闭性能良好的麻醉机,保证泄露量最小,防止气味排发对人体造成危害。

2.4.5 仪器应尽量购置低噪音的,仪器设备输出和报警系统应调节到适度的音量,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许在手术间嬉戏打闹,不许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间歇性术中工作的仪器,尽可能在不用时关闭电源,减少杂噪音。

2.4.6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更换各类电器设备及附属配件(电线、插头、插座等),遵守用电管理原则及制度,避免发生电击伤及灼伤等。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要求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更应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戴青梅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

[2]谢红珍等,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研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5

[3]吴平,谈医疗器械环氧乙烷残留限量的确定原则[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2,8(2):35

[4]刘海英,乳胶手套引起的过敏及对策[J],国外医疗护理学分册,2006,19(2):65

第6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着整个医院的消毒物品回收、清洗、分类、灭菌、储存等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相关人员会经常接触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等污染物品。因此要提高职业危害安全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确保医务人员健康。

1消毒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物理性危害

1.1.1噪声 压力蒸汽灭菌器、自动清洗机及超声波清洗机等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相关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此环境中,容易导致亚健康状态,使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紊乱。

1.1.2高温及烫伤 消毒清洗烘干机、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燥柜等工作过程中会使室内温度显著升高,相关人员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完毕后锅内温度可达130℃,消毒清洗烘干机使用完温度也达90℃,操作不慎即会烫伤[1]。

1.1.3粉尘 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手术巾的折叠包装,其棉絮纤维、粉尘易被吸入呼吸道,长期刺激可损伤呼吸道功能。

1.2化学性危害因素

1.2.1含氯消毒剂及酶 由于消毒供应室的很多物品是采用人工清洗,手工清洗时需接触具有腐蚀性、挥发性的多酶清洁剂、含氯消毒剂等,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眼结膜发炎,对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危害。

1.2.2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高效、对消毒物品损害轻但穿透力强的消毒灭菌剂,过量吸入或长期接触会导致急性中毒,表现出头痛、头晕、呕心、呕吐,严重的甚至出现生殖病变、癌变等。环氧乙烷蒸发的气体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角膜和呼吸道黏膜有一定损害[2]。

1.3生物性危害

1.3.1消毒供应室回收的各种被患者分泌物、血液、排泄物、体液等污染过的器械、物品,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如操作不当,皮肤有损伤时,病原微生物就可能通过受伤的皮肤伤口、呼吸道进入身体,感染上各种传播性疾病,损害身体健康。

1.3.2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清洗、清点、分类各类剪刀、缝合针、注射器针头、穿刺针等器械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刺伤。

1.3.3微生物气溶胶污染 在清洗污物过程中,尤其是用高压水枪冲洗管道时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如防护不当极易吸入呼吸道被传染疾病。

1.4生理性及社会性危害 送运灭菌物品、回收污染器械及物品、长时间站立工作等,较容易导致肌肉劳损、关节病等。由于工作强度大、繁琐,职业危害因素较多,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同,容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心态不平衡,长此以往使事故率增加。

2防护措施

2.1组织全员学习职业防护知识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员学习职业防护知识,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牢固树立职业防护及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医院感染。

2.2物理性防护 减少噪音措施首先要加强对噪音危害的认识,工作间应宽敞,对各种设备设降声器,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和调试,减少噪声危害。

在使用消毒清洗烘干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时,要戴隔热且无菌的棉纱手套,以免直接接触高温物品、避免烫伤。尽可能引进一次性小包装的纱布、棉球、棉垫等无菌物品,减少手工操作产生的各类粉尘对人体的损害[3]。

2.3化学性防护 供应室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消毒剂及洗涤剂的配制,配制过程中应戴口罩、手套等,避免溅到皮肤等。使用易挥发的消毒剂时要注意加盖,避免挥发到空气中[4]。环氧乙烷消毒柜应单独安装在供应室通风良好、僻静的地方,远离火源。使用环氧乙烷消毒时,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和管理,并定期进行保养维修[5]。

2.4生物性防护 回收、清点、清洗污染器械及物品时,应戴口罩、帽子、防护眼罩,免刺橡胶手套、袖套、长筒靴等。一旦发生锐器刺伤时,要立即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使污血排出,同时可用流水冲洗,并及时消毒包扎,并根据具体情况注射相关疫苗。尽量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器械,可以减少人工清洗带来的危害,避免了职业暴露的发生[6]。

2.5生理性防护 供应室工作人员要善于调节和消除负面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业务水平[7],正确客观认识自身价值,战胜心理疲劳。

3讨论

消毒供应室由于其重要性、特殊性,工作中相关人员会经常接触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等污染物品,职业防护尤为重要。因此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知识教育和管理,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7):153.

[2]马岩,肖国锋.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8):843-844.

[3]江琳.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安全防护[J].全科护理,2011(32):2972-2973.

[4]刘敏.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及防范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9):1117-1118.

[5]杜琳莉,田海霞,孙彦永.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J].中国医药导报,2008(32):104-105.

第7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检验科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必须加强对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检验人员职业安全的防护意识,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加强职业安全管理、确保检验人员身心健康、预防职业危害的关键。

【关键词】检验人员职业HIV暴露防护措施

在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的人员,由于接触HIV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导致的HIV暴露称为职业HIV暴露。具体来说,指的是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以有其他体液与工作人员的伤口(针刺伤或利器刺伤)、粘膜或破损的皮肤(皲裂、擦伤、皮肤病等)直接接触,与完整的皮肤接触时间较长或接触的面积较大。体液包括、阴道分泌物和其他被血液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体液,以及脑脊液、滑膜液、胸水、腹水、心包液、羊水等具有潜在传播危险的体液。

1HIV感染的职业危险

检验科担负着全院的检查工作,集中了送检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标本,是检验人员直接接触患者、采集标本并对以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的工作区域。工作时频繁接触带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等标本,极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特别是在实施静脉、末梢采血等侵入性操作时,随时有可能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在各种职业暴露中,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害最大,接触到含高浓度病毒的血液、体液时,只需0.004ml就足以感染[1]。有研究资料表明,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HIV感染的机率为0.33%(20/6135),粘膜表面暴露感染HIV的机率为0.09%(1/1143)[2]。

2HIV职业暴露的处理

2.1伤口的紧急处理

暴露以后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除非需要缝合,一般不要急于包扎,应该用大量水冲洗伤口,眼睛可以用消毒的盐水或清水冲洗,口、鼻粘膜暴露后也应该用清水反复冲洗;咬伤的伤口也要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怀疑有细菌污染时可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2报告 发生意外暴露以后,要详细记录和报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2.1暴露的时间和日期。

2.2.2暴露的详细过程:何时怎样发生的,是否器械性损伤,器械的类型以及怎样使用器械发生暴露。

2.2.3暴露的详细情况:传染性物质的类型、数量用严重性。对于经皮暴露的,要记录刺伤的深、是否注入了液体。对于皮肤或粘膜暴露,要估计传染性物质的体积和接触的时间以及皮肤的状况,如是否有皲裂、擦伤、皮炎等。

2.2.4暴露来源的详细情况:即来源物质是否含有HIV或其他血液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如果来源是HIV感染者,要记录病、抗病毒治疗的历史、病毒载量等。

2.2.5 暴露后处理和随访的情况。

3预防HIV职业暴露的措施

3.1防止刺伤:减少皮肤针刺损伤的频率是预防HIV传播的主要措施。

3.2戴手套和洗手:用肥皂和水仔细地洗手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步骤,检验人员应该在接触病人前后和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仔细洗手。在直接暴露于有感染性的体液时应该戴手套。

3.3实验室安全

3.3.1将有传染性的物质限制并隔离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将实验室划分为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将感染性操作尽量限制性在污染区内。

3.3.2废物处理:实验室所有垃圾(用过的手套、废纸、吸头、96孔板等)、废液(ELISA和WB的洗液)器材(吸管、试管、离心管等)和工作服应消毒处理以后再分别丢弃、倒掉和清洗。

3.3.3合理使用消毒剂: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常用的消毒剂都可以将它灭活。每天在实验前后都应对工作台进行消毒,对意外污染的区域及时消毒。

3.3.4对工作人员的监护:从事HIV检验人员应在上岗前和工作后定期检测HIV抗体。

3.3.5基本的警惕性:保持基本的警惕性是防止职业 HIV 感染的最有效和可行的方法,检验人员要对所有血液和体液标本,不论其来源如何,都将其视作潜在的HIV感染的危险,推行标准化防护管理,加强检验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防护能力。科主任应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规范、法规。

4结语

加强对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的宣传和教育,掌握本职业感染的知识,了解其危害性,对检验人员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为主,定期体检,并进行预防接种,减少皮肤针刺损伤是预防职业感染的主要措施,对所有污染物品,不论其来源如何,都视为潜在感染源,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第8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由于工作性质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由于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经常连续在密闭的环境中工作,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在工作中经常面对手术器械、针头等锐器,在工作中若不注意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损伤和全面切实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避免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受伤害,降低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及其他职业性损伤,根据手术室的职业情况对损伤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及防范措施,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与感染。

意外损伤及防护

刀、针刺伤:据报道,手术室护士80%都曾经被锐器刺伤过,台湾成大医院报告手术室护士工作中被刺伤也屡见不鲜[1]。据资料报道[2],全世界每年有300万医务人员意外针刺伤,20多种血液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染,其中手术中损伤的几率最大,占所有受伤总数的77.9%。⑴原因:①术中大夫乱仍器械,护士取针时误伤及传递器械时不慎刺伤;②术前术后整理物品时被刀片及针刺伤。⑵预防与处理:减少锐器刺伤的规范性操作。护士操作过程中要精力集中,在配合手术的过程中,应按照体内物质隔离法进行防护[3]。体内物质隔离法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提出的观点,即视患者的所有体液均具有传染性,要求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近年来,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均有报道,建议手术室护士传递刀片、针等锐利器械时,采用弯盘传递,要求手术医生将用过的器械放入弯盘后再收回,以避免手对手直接传递造成的伤害[4]。

被锐器刺伤的处理:尽管要求护士采取种种防护措施,但仍有发生锐器伤害。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进行伤口清洁、消毒措施。此外,如果是乙肝患者应接种高效价的免疫球蛋白0.06mg/kg(24小时内)+全套乙肝疫苗;丙肝患者应注射干扰素300U/日,共3天,观察6~9个月。

电损伤:手术室是接触电器比较多的地方,如电刀、电烤箱等。在使用脚踏式电刀时要防止电刀烧伤或触电发生。预防:护士应熟悉各种设备的性能及保养,经常检查设备完好率,损坏的设备及时推出手术室,请专业人员维修,接触带电的设备一定要保持干燥。

空气污染及防护

麻醉废气:手术时特别是全麻患者常常会使用一些吸入性物如异氟醚、安氟醚等挥发性药物。麻醉废气可通过许多环节弥散到手术室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①气源管道系统漏气,管道接头松脱、老化;②术中气管断端开发药物弥散在空气中;③添加此类药物过程洒落、挥发等。安氟醚长期对人体的污染可造成肝脏损害,免疫力下降等[5]。

化学消毒剂的污染空气消毒时用的甲醛,消毒皮肤用的碘酊、酒精,其中甲醛对人的皮肤呼吸道眼睛刺激性非常大。醛对人的脂质过氧化方面有影响,可引起组织的损伤和免疫力的下降,对人体神经行为也有影响,酒精、甲醛能诱发细胞突变等。预防:对全麻患者使用挥发性物时,使用了废气净化器。由于甲醛刺激性大,最好不用其空气消毒,而用刺激性小的戊二醛或乳酸。手术使用前要换气2小时,术后要通风。

颈椎病及静脉曲张

颈椎病:在手术中为配合手术,护士必须全神贯注于手术野,使上身前倾,颈部相对固定于20°~85°,长时间相对固定姿势使肌肉、肌腱疲劳、张弛失调,造成局部血循环不良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6,7]。预防:器械护士传递器械尽量做到身体与颈部同时转动,减少颈部转动的幅度和次数。经常做颈部保健操以增加肌肉、韧带抗疲劳的能力。

下肢静脉曲张:由于器械护士长时间的站立造成浅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当循环血量超过静脉所回流的负荷,可造成压力增高引起静脉曲张。工作在10年以上的护士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预防:①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加强静脉管壁的弹性;②穿弹力高筒袜子;③护士长的合理排班。

手术室工作具有其独特的性质,由于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手术患者,在工作中经常面对手术器械、针头等锐器,工作中难免造成自伤,总之,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损伤是来自多方面的,应该引起各部门的重视。护士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自我防护,尽可能的减少职业损伤。

讨 论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多种有害因素,使手术室护士成为高危群体,加之手术室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极易导致身心疲惫,故手术室存在着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做好自我防护非常必要。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技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使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使每位手术护士都能以健康的体魄、娴熟的业务技术、良好的工作状态服务于手术患者。

参考文献

1 张镇静,周丽荣,林征,等.综合性医院护士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58.

2 Barbara JF,beloris EK,setven MB,et al.Frequercy of nonpa-rental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before and after universal precaution training.AM J Mec,1991,90:145.

3 Elise MB,Lan TW,Graig WS,et al.Lantw,Gragns,Etal,Risk and Management of Blood Bore Infections in Health Care Workers.Ch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2000,13(3):385-407.

4 刘翠月,张品超,洪瑞乔,余翠微.手术室护 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5,5(4):52.

5 Judkins S.Stress among nurse managers,Can anything help[J].NurseResearcher,2010,12(2):58-70.

6 侯美凤.手术室风险及法律问题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2):119.

7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03.

第9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

【摘要】 HIV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笔者所在医院近1年发生数十起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事件,本文从临床工作的角度出发,探讨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这对于杜绝医护人员医源性HIV感染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HIV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目前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已经达到4600万人,中国感染HIV病毒的人已接近100万。云南省作为艾滋病高发地区,截至2010年底,HIV病毒感染者已经超过8万,中国的防艾形势十分严峻。 1 HIV职业暴露的途径 1.1 皮肤黏膜暴露 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黏膜暴露于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存在着医务人员与患者双向传播的危险[1]。据调查,职业性暴露通过皮肤破损(包括针头或其他污染器械)引起血液传播HIV的危险性为0.2%~0.5%,医护人员在进行外科手术、注射穿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时,不慎被锐器损伤,使HIV直接进入人体内获得感染。 1.2 针刺伤与锐器刺伤 据报道,美国每年医务人员针刺伤与锐器伤有60万~80万;中国台湾地区针刺伤和锐器伤的年发生率为1.3次/人和1.21次/人,其中54.8%的针头已被患者的血液污染[2]。针刺伤后感染可能性大小与针头的特性、刺伤的深度、针头上有无可见血液及血液量的多少、感染源患者的感染阶段以及被伤者的遗传特性有关,空心针头较实心针头感染的可能性大,刺伤越深,针头上污染越多,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2 HIV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 2.1 客观因素 (1)我国人群中HIV病毒携带者总数进一步增加,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10年,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进入临床症状期,越来越频繁地接受医疗卫生服务。(2)医护人员零距离接触患者,在各种临床操作中皮肤黏膜经常暴露于患者血液、体液的职业特点是发生HIV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之一。(3)HIV携带者难以识别,HIV感染人群由一般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这增加了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机会。总之,以上因素是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发生率不断升高的客观原因。 2.2 主观因素 2.2.1 HIV职业安全教育缺乏 HIV职业安全教育在预防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中起主要作用。我国医学院校职业安全教育缺失是我国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发生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毛秀英等调查26所医学院校后发现,这些学校均未开设职业防护课程,而国外已将职业安全防护纳入护理课程教育。医护人员缺少HIV职业防护继续教育也是我国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发生率高的重要要因素之一。 2.2.2 HIV职业防护措施依从性低下 由于医护人员对HIV职业暴露危害性的严重性认识不够、HlV防护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和嫌麻烦等原因,个人、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均不能严格贯彻实施HIV职业防护安全措施,从而导致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机会增加。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由于HIV相关职业防护意识不强,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戴手套和眼罩等基本防护制度。 3 HIV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宣传教育 医护人员既是HIV知识的宣传者,同时又是被教育者,医护人员对HIV知识的匮乏,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医护人员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国家卫生部印发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提高HIV感染的警惕性。同时对具有暴露危险的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咨询和指导,增强其防范意识,了解防范措施,自觉做好个人防护。 3.2 采取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洗手及穿戴手套、口罩、隔离衣、防护眼镜、防渗透围裙、全面型呼吸防护用具。 3.3 加强个人防护 当有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被污染的物品时,都应戴上手套。如果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避免接触血液、体液,如果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在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可能溅出的时候,特别是在行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及内窥镜检查或手术时,应穿不渗透的防护服或围裙,戴防护眼镜、面罩。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光线充足,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3.4 医疗锐器的处理 被血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缝合针、刀片刺伤都是职业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应放置在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焚烧处理。 4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4.1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填写报告卡报告感染办到感染科就诊、随访、咨询。 4.2 紧急局部处理方法 被锐器刺伤时,须保持沉着镇静,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被污染锐器刺伤的情况,暴露后的临床护士能及时得到暴露危险的评估。黄咖咖建议,在医护人员暴露时,不必等确认报告,应尽早进行预防性治疗,使用抗HIV药物,最好在4 h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 h。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能有效预防AIDS职业暴露的措施。虽然目前尚不能证实HAART能在多大程度上减低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但在没有其他有效措施以前,HAART仍是可选择的手段之一[3]。 综上所述,虽然HIV对临床医护工作者职业暴露性感染的危险性很小,但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药物,如果因职业暴露而感染AIDS,后果非常严重。只要在临床工作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HIV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警惕,工作中专注认真,杜绝或减少意外损伤事故的发生,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HIV暴露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参 考 文 献 [1] 林可可.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中国职业医学,2009,36(3):246-248. [2] 王晓,张世清,王维.手术室人员对职业性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毒的防护.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4):298. [3] 张可,福燕.临床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其防护.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1):15-17. (收稿日期:2011-05-12) (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