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it经理述职报告精选(九篇)

it经理述职报告

第1篇: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关键词:ITIL;事件管理;服务管理;IT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1 概述和定义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议的发展,为了满足株洲所高速的业务发展和扩张业务需求,配合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公司在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议方面做了系统和深入的工作;

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是英国政府部门在1987年制定的有关IT服务管理的方法论,现已成为事件上的IT管理标准;

服务台(Service Desk):用户和IT部门的唯一接口;根本目的是提供初始支持、并通过变通方法、解决方案或升级一线、二线、三线等手段帮助用户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事件(Incident):是指会造成或可能造成服务中断或服务质量的下降,不属于IT服务标准操作的活动;

事件管理流程:ITIL流程之一,负责解决所有的IT事件、问题和用户请求。它的目的在于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尽可能快速的恢复服务,从而保证最佳的效率和服务的可持续性。规范IT事件管理的相关策略及活动,确保IT事件管理流程的执行质量和执行有效性。事件管理流程的建立包括将事件分类,确定事件的优先级和建立事件的升级机制。

2 IT服务台运营模式概要描述

株洲所IT服务管理团队采用集中式的IT服务台模式。IT服务台作为IT服务管理团队和IT用户的单一联系点,统一接收来自IT用户上报的IT事件(其中包括故障、服务请求、咨询(非强制要求)、新业务需求等)。IT服务台工程师提供IT事件初步支持,现场工程师提供现场支持,二线IT支持人员按支持组提供专业支持。IT事件的三线支持由外部服务支持团队提供。

3 IT事件管理流程概要设计描述

3.1 流程基本原则

(1)所有IT用户通过IT服务热线或请求者控制台提交的IT服务请求,都须被完整准确的记录下来,记录的信息须足够详细,包括IT事件处理交互过程,详细的解决方案和相关的附件等。

(2)株洲所IT服务管理团队服务支持体系是由IT服务台/现场工程师/二线IT支持人员/三线支持共同组成的,IT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必须加强相互沟通,沟通的方式优先使用工具(株洲所ITSM系统),在需要的时候可辅助电话、短信、邮件等手段。具体角色构成,参见《株洲所IT服务管理角色与职责说明》。

(3)IT事件处理过程中,由供应商作为三线支持参与IT事件的解决时,该IT事件的当前处理责任人仍为相关的IT支持人员。

(4)所有IT支持人员优先处理优先级较高的IT事件。优先级最高(P1)的IT事件也称为重大IT事件。重大IT事件按IT事件管理流程处理完毕后,由IT支持组负责人提交《株洲所重大IT事件处理报告单》,经IT事件流程经理审核后,上报IT服务组织负责人及IT服务管理体系负责人。

(5)定期产生IT事件管理报表,分析服务质量,IT事件流程经理在流程月报中,须对没有成功解决的IT事件、重复发生的IT事件或者利用变通方法解决的IT事件,根据需要提交给IT问题管理流程进行IT问题定义分析和解决。

3.2 流程概要设计描述

(1)IT事件识别和记录:本环节是IT事件管理流程的起点。所有IT支持人员发现和IT用户报告的IT事件必须由此步骤开始。此步骤的目的是在IT事件发生时快速准确地发现与记录,以协助IT事件的诊断和解决并通知相关人员。在此步骤中将会收集创建IT事件记录所需的信息。该环节的关键是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调查和诊断:若IT支持人员无法利用现有方案解决IT事件,可运用自身技能、诊断工具等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找到恢复的临时措施,必要时可调用多名IT支持人员以寻求解决措施。

(3)解决和恢复:IT支持人员实施IT事件的解决方案,并将解决完毕的IT事件转回IT服务台。由IT服务台通知IT用户解决的结果,并由IT用户填写IT事件满意度调查。

(4)IT事件关闭:当IT用户反馈满意度调查信息,确认IT事件解决后,由IT服务台关闭该IT事件。

(5)IT事件已关闭:事件单关闭后,事件单状态更改为已关闭状态,事件单信息不能再做修改。

4 IT事件管理流程详细设计描述

4.1 服务台

(1)服务台定位及职能。株洲所IT服务台目前定位为技能型服务台,主要职能如下:1)统一受理IT事件。IT服务台作为信息部门与IT用户之间的唯一接口,对IT用户上报的IT事件进行统一受理。服务台以服务目录作为基本参考,对不属于服务范围的IT事件进行过滤;对属于服务范围的IT事件,须收集相关信息并记录;2)尝试快速解决IT事件。服务台须参考知识库等相关工具,对IT事件进行尝试快速处理,对需现场/二线支持的IT事件进行分派;3)监控、协调IT事件处理过程。服务台工程师须对其受理的IT事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4)确认IT事件处理结果。服务台在确保IT用户业务完全恢复且对解决结果认可后,对IT事件进行关闭。

(2)服务台工作模式。服务台向外提供以下电话和Web方式供IT用户上报故障和服务请求。

第2篇: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2011年7月17日至18日,2011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系主任年会在美丽的蓉城――四川成都隆重开幕。作为中国IT职业教育一年一度的盛会,本次年会以“关注利益相关者 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云集了全国180余所高职院校的230余位IT教育一线专家、多位国内知名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IT行业专家和企业专家代表。本届年会旨在探讨和交流如何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重新审视IT职业教育现有的问题,让学生、教师、高校、产业、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在有效的机制下,共同参与到IT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难点,切实提高IT职业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关注利益相关者,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中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核心课题。本次年会,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副院长顾明教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院长、教育部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温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教授等15位嘉宾通过报告围绕会议主题提出观点,分享经验。

温涛教授在《IT服务产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报告中指出:IT产业发展和技术演进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由单一的技术型人才为主转向“面向技术与面向业务和素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通过解决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训体系、教材建设、职业能力培养、考核评价、专业评估等几个核心问题,来实现一体化人才培养。顾名教授强调:IT职业教育应当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使产业人才需求与能力要求同步地传递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确保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能够与产业需求双向匹配。赵志群教授则从职业教育内涵的出发,系统阐述了如何紧抓人才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在高校内部建立面向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在课程和教学层面、职业能力评价等方面着力,实现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从而实现IT职业教育的价值。

作为本次会议主题的延伸和再思考,在由计算机教指委秘书长吴建宁主持的“互动对话”中,院校专家、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就“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各位专家从师资建设、人才需求变化、人才培养等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IT职业教育中的热点问题。

“产业变革是IT职业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产业发展和技术演进对于IT人才的需求已经转为‘面向技术与面向业务和素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相应地,对于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我们必须作深刻的反思。特别是对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训体系、教材建设等几个核心问题,我们需要有清楚的认识并予以有效的解决。”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院长、教育部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温涛教授说,“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中,高职院校应当更加注重面向产业需求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并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出发,从理论基础和方法学指导层面上,夯实职业教育改革。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IT职业教育改革中,有更多的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技术专家与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一同参与到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中,让学生、教师、和企业能够通过优秀的教育资源受益,促进IT职业教育改革之路走得更加稳健。”

第3篇: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一、IT技术支持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会计的挑战

IT技术在企业管理领域和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传统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挑战。我国于1979年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会计领域至今,已初步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目前,由核算型会计软件转向管理型会计软件并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呼声很高,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子系统,会计应如何适应管理信息系统在IT技术支持下的基于新型管理思想的新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与先进的IT技术的结合,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的信息“采集——核算——披露”流程的处理方式。

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加强供应链中各活动和实体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增大物流和资金流的流量和流速,并使其保持畅通,实现供需平衡。

企业的Intranet一方面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隔离,另一方面已延伸到企业外部,与关联企业、供应商、经销商、客户、银行之间形成范围更广的信息系统,人们称之为Extranet.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入端的信息采集不再需要大量财会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录入。系统的实时处理技术使得信息的采集伴随着网上交易、结算的发生及企业系统内部价值的流动而同时完成。

另外,事件驱动方式(EventDriven)应用于会计,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的顺序化处理模式,不必在每一个会计期间重复“凭证-帐簿-报表”的会计循环,平时只要完成数据的存储即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通过输入相关信息代码以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便可得出实时的财务信息处理结果。

“超文本”和“信息链接”的引入使得财务报告所含信息无限扩大,财务报告的阅读者在阅读报告时可在其权限范围内随时追踪信息线索,无形中提高了阅读财务报告的效率。传统的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仅仅是会计信息系统诸多实时信息处理结果输出口之一。更多的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者希望企业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财务报告以及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报告。企业财务信息与其他所有与经营有关的信息之间的“链接”,打破了财务报告与经营报告之间的界限,一个全面反映历史信息、实时信息及未来预测信息的企业综合经营报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披露方式。

2.先进的IT技术使得传统的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逐渐淡化

传统财务会计的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核算功能在先进的IT技术下是很容易实现的,这将使会计人员从烦琐的日常数据操作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更加偏向于政策、管理职能的执行。当然,除了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之外,先进的IT技术下的实时功能为会计人员的事中控制监督提供了广阔的实时信息源,使其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内部各信息子系统的运作信息及其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分销商的有关信息,以便作出相应的决策。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庞大复杂的专家系统融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人员的事前预测决策职能的执行有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因此,在新的环境下,会计须充分发挥其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的作用,克服传统核算型会计的信息孤岛的地位,完善其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职能;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将逐渐融为一体,并与相应的行为科学、信息管理科学及系统理论相结合,向边缘科学发展。

3.IT技术与BPR的有效结合对传统会计组织结构的影响。

BPR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以信息技术IT和人员组织为使能器,以求达到企业性能指标和业绩的巨大提高或改善,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BPR旨在消除部门隔阂,在供应链系统概念基础上,实现组织的快速响应和敏捷流畅。在调整企业内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还把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强调整体的优化,在整个供应链上增大物流和资金流的流量和流速。

企业组织结构的划分应取决于业务过程的分工。在传统会计系统中,财务部门往往是围绕单一顺序的会计循环而设置,并且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信息采集相互重叠,造成效率低下。在IT环境下,BPR的实施成为可能,由于业务过程和会计过程的重组和整合,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将更多地与其他业务工作相结合,并参与到IT的统一环境下的综合管理中。如,企业财务信息的采集将前移至具有完成多种功能的工作小组中去,有的甚至通过Extranet移至企业外部;同时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通过事件驱动方式执行各自的过程处理程序得出实时的财务处理结果。因此,财务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机构的规模将逐渐缩小,会计岗位设置需要重新调整,更多的财会人员将成为各业务部门和企业综合管理部门的成员,为加强业务过程的财务管理和综合管理提供会计服务。二、IT环境下有关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模式的思考

正如前文所述,管理革命、技术创新的IT时代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提出了各方面的挑战,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基于IT技术和新的管理思想上对会计进行重新定位。

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文件/服务器(F/S)体系结构,到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再到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随着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Web(HTML、HTTP)的信息和检索技术,Java跨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技术,以及CORBA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导致了整个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从C/S的主从结构向灵活的多级分布结构的重大演变,使其在当今以Web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网络的应用中赋予更新的内涵。这就是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它为会计信息系统向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网络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了先进的IT技术,挂在大型的计算机网络上,企业不仅在内部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而且与客户、供应商、银行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联系、交易与结算,形成大型的自动化系统。在这里,会计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了其作为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子系统的作用,对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及其引起的价值流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提供相应的经营财务状况报告及预测决策模型。网络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地结合于一体,从信息管理方面来讲,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新的会计信息循环:

在此种会计信息循环中,传统的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仅是系统的一个对外信息出口。提供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也只是会计核算模块的功能之一,此模块更多的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有关预测、决策和评价信息;这些信息反过来有助于对各信息源(企业管理信息子系统,如人力资源系统、制造系统、分销系统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并改善,在某些方面有助于企业的BPR的实施。

2.集中处理模式与分布协同处理模式并存。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使系统在物理和逻辑上实现分散性与整合性并存。对于会计信息系统,按照企业的业务流程及其特定的供应链将其分为不同的职能模块,如采购模块、分销模块、人力资源模块等,各职能模块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心数据库相连,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中,通过企业Intranet终端完成信息的采集以及仅限于部门内部业务的预测、控制、评价,然后传输到中心数据库,通过Web服务器对各部门的信息加以综合处理。除了产生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基于企业全局考虑的预测、控制、评价信息,并反馈到各部门。而各部门职能模块之间的数据流动则尽量加以避免。这样,整个会计信息系统在物理上分散到企业各职能部门中,而在逻辑上却紧密联合、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作用。

3.网络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促进审计信息系统的诞生。目前,在审计工作中主要是手工摘录数据居多,但在网络时代,审计信息系统实现的可行性是不容置疑的。在各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都支持标准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的情况下,在审计时,企业给会计师事务所安排合法身份以登录到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在一定的权限下允许注册会计师查询帐目与凭证,从网络上下载后,在各事务所自己的审计信息系统自动进行各项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抽查、穿行测试等。这也将会对审计的理论和实务进行多方面的冲击。

会计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当今以IT技术为经济制高点的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二十一世纪中,会计将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将有更大的突破,充分发挥其信息管理者的角色。所有这些将为会计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袁树呜、姜金香:“对我国会计软件向管理型纵深发展的探讨”,《会计研究》,1999.9.

第4篇: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萨班斯法案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法律环境,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改进公司治理状况,并最终加强公司的责任。

当前IT系统越来越多地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自动化处理,这就需要IT提供必要数量的控制程序。因此,遵循萨班斯法案的程序需要包括基于IT系统的控制程序。对大多数企业而言,IT在建立与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运用整合的ERP系统,或综合运用各种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软件,IT系统将为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PCAOB第二号审计标准要求了解IT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重要性。它特别指出:公司在其信息系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状况,影响着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目前我国四大电信运营商全部在美国上市,他们现在正在构建法案要求的内控系统,IT内部控制系统构建及评审是无法绕过的工作。完善内控,特别是电信企业信息化水平很高、业务流程依赖于IT流程的背景下,重视IT内部控制,完善IT内部控制十分迫切。本文讨论我国公司如何依据法案的要求在短时间内构建一套IT内控系统, 并通过有效的IT内控评价活动保证其持续健全有效, 以支持CEO 和CFO 的承诺进行初步探讨。

一、萨班斯法案的要求

世通公司造假案件和安然、安达信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 美国政府认为这是公司上下串通、内外勾结的严重结果, 所以法案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外部审计同时做出了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要求建立独立称职的审计委员会,管理层要负责内控系统的完善和落实,并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刑事责任 .综观整个法案, 最主要的是对公司内控系统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302条款和404 条款。法案对公司内控系统不但规定严格, 而且实施要求和指南也在相续出台, 如SEC 于2003年6月5日根据法案的要求颁布了404条的细化条例, PCAOB于2004 年3月9日第2号审计准则, 对公司管理层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1、302条款的要求:

该条款要求由首席执行官和财务主管在内的企业管理层,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按季度和年度就以下事项发表声明(予以证实):

对建立和维护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负责。

设计了所需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这些官员能知道该公司及其并表子公司的所有重大信息,尤其是报告期内的重大信息;

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任何变更都已得到恰当的披露,这里的变更指最近一个会计季度已经产生,或者合理预期将对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

在当前环境下,IT系统驱动着财务报告流程。诸如ERP之类的IT系统紧密地贯穿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开始、授权、记录、处理和报告一整套过程中。就其本身而言,IT系统和整个财务报告流程也是紧密联系的,为了遵循萨班斯法案,也要对IT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予以评估。

为强调这一点,PCAOB第2号审计标准讨论了IT以及IT在测试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及运行有效性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指出:[部分]

…内部控制,包括与财务报告中所有重要账户及披露内容相关的控制政策与程序,都应该予以测试。

一般而言,这样的控制包括IT一般控制,以及其他控制所依赖的控制。

2、404条款管理要求

萨班斯法案的404条款要求,管理层在其年度文件中提供关于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年度评估报告。管理层的年度报告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管理层有责任为企业建立和维护恰当的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

识别管理层所采用的内部控制框架以便按要求评估公司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对从一上个会计年度未以来,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予以评估,其内容也包括有关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公开声明。

年度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财务审计报告,包括管理层对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证明报告。

管理层关于公司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书面结论,应包含在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报告和其对审计师的信函中。这一书面结论可采取多种形式,但是管理层对公司面向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必须发表直接意见

如果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中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缺陷,管理层将不能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估结论,而且,管理层应该披露自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未以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的所有重要缺陷。

面向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在这一会计期间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重要缺陷,但管理层仍可能会报告“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未起(上个会计年度未起),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要做出这样的结论,管理层必须在评估日前已经改进了内部控制,消除了已有的缺陷,并在运行和测试其有效性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测试的时间足以让管理层认为,从本会计年度起,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设计合理、运行有效。

审计师需要合理地确定管理层的认定目标或审计目的(从而依此来收集审计证据),以支持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结论。通过对审计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遵循程序的描述,PCAOB第二号审计标准接着指出:

公司在对财务报告做出确认时需要借助于企业的IT系统。为了识别管理层对财务报告所作的相关认定,审计师应考虑每个重要账户潜在错报、漏报产生的原因。在决定一个认定是否与某一重要账户余额或其披露相关时,审计师应该评价IT系统的性质、复杂程度以及企业IT的使用状况。

PCAOB第2号审计标准还专门讲述了IT在期末财务报告中运用,它指出:…要了解期末财务报告的提供过程,审计师就应在每一会计期末评估IT在该过程中的应用范围。………[部分]

因此所有企业构建IT内部控制至少都应具备以下三层通用要素:企业管理层,业务流程和共享服务。

二、我国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由于电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高,业务对IT的依赖程度也比较高。因此依照萨班斯法案要求,完善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时,电信企业的内部控制几乎离不开IT,即使业务控制也是在IT支持环境下的控制。因此,电信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几乎可以说是完善IT内部控制,包括IT一般控制和IT应用控制。但我们的现状不容乐观。

1. IT专业人士,尤其是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来满足萨班斯法案的要求。

法案的要求使很多人认为,IT专业人士应该对其负责的IT系统所产生的信息质量及完整性负责,但问题在于,大多数IT专业人士对复杂的内部控制并不精通或了解,难负其责。尽管这并不说明IT人员没有参与风险管理,但至少IT管理层没有按照组织管理层或审计师所要求的形式进行正式的、规范化的风险管理。 PCAOB指出首席信息官(CIO)们现在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1)增强他们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2)理解企业所制定的总的SOX遵循计划;(3)专门针对IT控制拟定一个遵循执行计划;(4)把这个计划与总体的SOX遵循计划相整合。

2 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事实上,每个电信企业都或多或少会都有一些IT内部控制制度,正是由于第一点原因,这些制度基本是由技术管理者制定,他们缺乏规范化风险管理的经验,这些IT控制制度可能不太规范,控制政策程序不太完善, IT控制制度一般存在于系统安全和变更管理等一些一般控制领域,缺乏从公司透明度角度出发的、结合支持业务流程的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所以这也是在国内企业在符合萨班斯法案的道路上,问题最多的领域。

3.现有的IT内部控制不具有可审计性

第5篇: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关键词:专业规范;职业伦理守则;计算机伦理教育;社会责任

1差距引出的问题

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需要参加一些职业培训才能开始工作,实际上这完全是大学期间的工作。其中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IT人才专业教学人员,确实应该考虑如何改进国内的教学。

曾有报道说,上海某企业新进的员工都要开设团队合作、商务礼仪、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训练,才能让新员工到岗实习工作。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IT专业教育中缺少人文教育,或者说通识教育。而对照美国耶鲁大学《学生学习指导提纲》的内容,可以引起我们的深思:

(1) 受过教育的男女学生必须能用母语口述或笔谈自己的思想。

(2) 学生必须具备外语听、说、读、写“四会”的能力,熟悉该语言的文学。

(3) 受过教育者要学会用历史的观点看待自己的时代,这一观点的树立需要学习其他文明与文化、本国的古代文化和别国的文化(即国内外经典名著)。

(4) 数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语言,已成为研究多种人文科学的重要工具。数学技巧广泛地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现代男女不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就不能算受过教育的人。

(5) 良好的教育还意味着受教育者懂得什么是科学,科学上已取得的成就与将要取得的成就。学习科学可以了解新的思维模式,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助于人们欣赏到极其复杂的、谐和的自然。

(6) 为了理解社会、人生、人际关系等实际问题,学生至少要学习一门社会科学。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女必须懂得与人生活、相处的学问。现代美国人特别应该了解东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西欧与美国的文化、社会制度、政府、经济等情况[1]。

印度IT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法。我们需要研究国内外的人才培养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强IT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陷入落后于时展的局面。

2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特征

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2006年版)对计算机人才有非常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规格[2]。结合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我们认为IT应用型人才应有的能力应该分为专业工作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社会责任承担能力与国际化合作发展能力等四个层面。下面就详细地讨论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能力。

2.1专业工作能力

专业工作能力表现为能胜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可以细分为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等几个方面。职业资格认证是衡量从业者基本职业能力的国际通行办法。目前,IT行业软硬件、网络、嵌入式方向都有职业资格考试,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这些考试,获得职业专门技能任职资格证书。而学校应该帮助、督促学生去完成这些基本培训和考试。

核心技能是指在软件或是硬件、网络、计算机应用等方向具有当下应用广泛的技术技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很多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学生熟悉Java就比熟悉C语言有更多的职业能力。还有一些经典的技术技能,如编程能力、芯片设计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组网能力等,需要学生有高出一般人的“绝活”。我国高校目前已普遍采用开放实验室、ACM程序设计大赛等来营造校园文化和学习环境,所以,这个目标在大学也不难实现。

行业通用技能包括职业道德素养、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协调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以及维持健康身体的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从小慢慢养成的,需要从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人文教育和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比起历史上曾有的和目前国外一些国家的人文教育,我国现在的人文教育远远不够。例如我国历史上曾有“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教育,读经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等)教育,这些对孩童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认识自然都有很好的作用。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很有特色,学生阅读的书籍包括《诗经》、《圣经》等经典读物,引导、启发学生传承人类文明,很值得国内各高校推广学习。

表1所示是美国9所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时安排,学习量占全部学习量的20%以上,个别大学甚至超过了50%。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如斯坦福大学整个新通识教育的构架分为3大类9个领域:第1大类是文化核心课程(其中分3个领域,第1个领域是新CIV(Culture、Idea、Value),即“各种文化,各种观念、各种价值”;第2个领域是世界文化,第3个领域是美国文化);第2大类是科学核心课程;第3大类是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

每门课程都需要经过学校的专门委员会审定批准,内容则无一例外都是传统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其中一门古今欧洲指定要讨论的读物为:柏拉图对话两种(Dialogues by Prato)、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圣经》、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等西方传统名著,再加上一本非西方传统名著,但在世界范围颇有影响的《古兰经》。这些都反映出CIV核心课程的特色。

通过这些人文教育,学生能够理解目前人类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环境,找到自己的理想,练就基本的职业素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与人交流、合作相处的能力。

2.2职业发展能力

在信息社会,由于Internet的不断发展,很多新技术不断面世,开拓了很多新的工作岗位,而一些职业则逐渐淡出。时代需要终生学习,每个人必须能够不断地学习,规划自己的人生,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我们应该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多思考,多用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也喜欢玩计算机,那么数字动漫、电脑装饰设计、广告设计等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又如有些医生对计算机技术很感兴趣,那么可以开拓信息医疗应用领域,如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孤独症、恐惧症等。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如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出现很多空巢老人,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实现居家养老,是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利的好事。又如设计开发老人用手持式全球定位器GPS、呼叫器,老人一旦走失或需要急救,问题可以很快得到解决。

提高IT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发展能力,一是基于自己的兴趣;二是开放思想,在不同学科间互动、合作,会创造出新的职业和职业发展空间;三是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的理念,开拓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新应用领域。

第6篇: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关键词:信息安全;IT治理;智慧校园;等级保护;信息服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1-0040-05

一、引言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服务成为支撑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职能开展的基础手段。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校园建设向智慧校园建设过渡,高校信息服务也从以网站为主向网站与移动应用相结合转变,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高校IT环境也更加繁杂;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从“自主”建设为主向“开放与自主”相结合转变[1],提升高校IT环境管控水平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而网络信息安全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推进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也对高校IT环境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信息安全管控要求下,不断提高高校信息服务的管理水平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之一。

本文在总结智慧校园建设下IT治理思想的基础上,梳理和分析智慧校园建设下信息服务安全管控需求,提出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高校IT治理支持平台的建设理念,采用支持移动多终端访问的开发技术和组件化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分析、设计和实现面向高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的IT治理支持平台的实际应用系统,最后结合平台实现和运行状况及IT治理发展前景,提出平台下阶段完善和拓展方向。

二、智慧校园建设下IT治理思想

随着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应用建设逐步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最初以校园网络和数据中心等硬件为主的建设阶段,过渡到以数字化校园等软件为主的建设阶段;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国家层面提出“互联网+”概念以来,高校信息化建设领域也从传统的以“构建虚拟校园”为特征的数字校园建设向以“移动互联、智能感知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为特征的智慧校园建设过渡[2]。图1所示是目前主流的关于智慧校园系统层次逻辑的描述。

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模式也逐步摆脱数字校园建设阶段以学校“自主”建设模式为主的状况,从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提升学校IT资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目的,采取“开放与自主”相结合的建设模式,通过“开放”充分利用信息行业各类服务和调动校内外各方建设热情,通过“自主”牢牢掌握关系学校核心利益和师生各类需求的数据、流程和安全管控,营造关注学校核心职能和师生实际需求的“合作开放、利益共享”的信息化建设生态圈[1]。图2所示是“开放与自主”相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逻辑结构。

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随着服务外包的采用和社会服务的集成,如何高效管理学校相关的各类IT资源成为制约数字校园建设向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高校在数字校园阶段也没有很好解决IT资源管控问题,造成IT资源浪费、数据准确度差、项目实施风险高等问题。通过IT治理(IT Government)将IT战略和高校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将学校信息技术资源转换成优势资源,对信息化相关的决策、激励、控制紧密协调,整合学校相关IT资源应用的全过程,整体提升学校IT政策、组织、服务与资源的管控水平,成为保障智慧校园建设顺利开展的有力举措[3]。

IT治理的思想来源于Brown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信息系统治理(IS Governance)的概念[4]。IT治理是描述组织是否采用有效机制,使得IT应用能够完成组织赋予的使命并平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确保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解决“做什么决策?谁来决策?怎么来决策?如何监督和评价决策?”[5]。IT治理的使命包括:保持IT与组织目标一致,推动组织业务发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合理利用IT资源,适当管控与IT相关风险[6]。

信息化建设程度高的美国研究型高校很早就接纳和推行IT治理思想,多采用联邦式的IT治理模式,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决策、激励和控制形成有效机制,在设置专职的首席信息官(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全校的信息技术服务(I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部门支持高校研究和教育、跨地域和跨机构的合作和协作、服务学习者和推动IT技术传播[7]。我国高校信息化领域在2010年前后逐步关注IT治理思想[8],之前对于在高校设置专职CIO的呼声也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是真正的对学校整体信息化治理水平提升的影响十分有限。也因此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管理推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只有少数信息化领先高校才得以实施,而部分高校通过技术推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逐步向管理推动靠拢[1];而随着“互联网+”背景下各类社交化应用不断渗入高校职能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以师生实际需求来推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也有了实际案例。

信息化组织体系与决策机制、信息化发展与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与过程控制等三大核心要素是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三大核心要素[9],也是智慧校园建设下IT治理主要关注的三个方面,在政策制度、组织架构建设的基础上,对于高校IT资源情况感知、监测与管理,对于高校IT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等都是需要相关的支持平台来完成。

三、智慧校园建设下信息服务安全管控需求

高校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职能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基础,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撑智慧校园服务发挥作用,服务层、数据层、环境层和通讯层涉及多个建设方和运维方,实际运行中的包括电子邮件、外网访问等网络基础服务、网站群、门户系统、身份认证、业务系统、移动应用后端支撑系统等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负载均衡等各类IT硬件设备,统一的系统运维管理是智慧校园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新的重要战略资源,以及我国在IT相关领域缺少核心技术支撑的现状,促使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要投入更多管理措施。虽然之前对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都当作是信息化建设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际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却关注很少,或者常为功能实现而牺牲安全水平,缺乏统一的安全政策制定与执行、安全事件无法及时发现定位和应急处置;在实际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信息系统管理水平低、定级备案整改落实不力、等级测评脱离提高安全管控能力实际等问题。随着国家通过推进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以提高国家整体信息安全水平的工作不断推进,对高校IT环境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等软环境和以防火墙、VPN、堡垒机、IDS/IPS、应用防火墙等各类安全设备硬环境组成的统一的信息安全管控也成为智慧校园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基于等级保护要求,智慧校园建设中对信息服务安全管控提出如下需求:

1)信息服务安全管控应该以全面掌握各类IT资源基本情况、配置变动、状态监控等为基础实施。

2)信息服务安全管控应该贯穿智慧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运维等各个阶段,并在组织、战略、架构、基础设施、业务需求、投资等各方面充分被考虑,实现安全管控的全过程参与。

3)信息服务安全管控应该充分考虑国家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对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测评、整改等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

4)图形化、集中化的对信息服务安全管控态势相关的各个支撑环节进行展示和分析,在充分获取各类安全日志、威胁情报的基础上,分析和定期实现安全评估报告和态势分析,并对发现的不足方面及时完善和加强监控。

5)信息服务的状态监控、安全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等都要充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减少人工操作工作量份额,以实现全天候状态监控和安全响应的要求,并通过各类事件分析与告知机制实现信息及时交互与分享,提高整体安全防控水平。

在对高校整体IT资源环境进行管控的基础上,智慧校园中信息服务安全管控将在组织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集中实时获取、维护、管理、分析信息服务相关的各类信息,将各类智慧校园建设利益关联方整合在统一的IT治理支持平台上,实现决策、激励和控制相关信息的充分共享,不断推动高校信息化决策实施和项目实现,支撑高校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战略转型。

四、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高校IT治理支持平台的实现与应用

高校IT治理支持平台是根据实际采纳的IT治理框架,实现全过程的信息服务支撑。目前国内外主流IT治理框架包括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框架、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ic,信息通用审计标准)框架、PRINCE2(Project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2,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框架等[10],各有侧重点和优势领域,其中ITIL重点关注IT过程管理,对整个IT治理流程和信息进行完整的实现和管控,特别强调对组织的IT服务支持和IT项目交付,很契合支撑高校各自特色发展目标的信息化建设的治理需求。

ITIL是由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The Office of Government Commerce,OGC)为解决“IT服务质量差”的问题提出和逐步完善的一套被广泛承认的用于IT服务管理的实践准则。ITIL以流程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整合IT服务与组织业务,提高组织的IT服务提供、运营和管理的能力,详细指明了IT管理流程应当如何构建和落实,操作性和指导性优良[11]。

ITIL主体框架包括服务管理、业务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应用管理、IT服务管理实施规划、安全管理等模块,以服务管理模块为核心,面向IT基础设施管理提供支持,面向业务管理提供服务。其中,IT服务支持关注基础设施的日常服务支持,确保IT服务的稳定性与适应性,通常包括一个服务机构(服务台)和五个管理流程(配置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和管理);IT服务提供承担为业务用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IT服务,与IT服务能力评估有直接关联,与组织阶段规划和持续评估相关,通常包括服务级别管理、可用性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可持续管理和IT服务财务管理。

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高校IT治理支持平台,就是在基本的ITIL IT治理主体框架和流程基础上,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特点和智慧校园建设要求,对业务和基础设施的描述和监测进行数据化,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安全管理,在服务台中增加安全服务职能,根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具体要求增加专门的安全管理流程,与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等流程形成完整的支持信息安全管控的治理结构,具体主要流程结构参见图6。

1.业务和基础设施描述与监测数据化

智慧校园建设中,业务和基础设施的描述都要与具体的建设和运维相关,并在业务与基础设施间建立起有效的可监测的关联。

业务可以看作是面向具体用户方的服务,而基础设施也是提供自己能力的服务。通过将业务和基础设施都看成是基础服务,来对其进行描述与监测,并实现集中的监测与展示。

1)服务相关的具体组成部分的逻辑定义,从具体相关用户角度进行,建立对象、内容项、数据项、元数据的层次结构供IT治理支持平台建模和对象监测使用;

2)服障喙氐挠没描述,根据用户类型和服务功能对用户角色进行分析和归纳,智慧校园建设相关的用户角色通常包括普通用户(注册用户、校友、教师、学生等)、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运维人员、外包人员等;

3)服务根据相关对象组成的流程进行组织,如,某台交换设备和教务课表查询功能、成绩查询功能、校园网网费查询功能都成为一个可识别的服务[12]。

2.安全管理细化与服务台增加安全服务职能

智慧校园建设中,安全管理是基本的保障机制,不仅仅是安全环境监测、安全设备管理、安全漏洞发现、安全事件处置,还包括等级保护合规、数据安全管理、安全态势感知等功能,在IT治理后台知识库中也要专门为安全建立专门结构,并与第三方安全服务厂商紧密服务获取漏洞信息和安全态势。在IT治理框架中服务台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增加具体的安全服务职能,该服务即是面向业务部门提供安全建议,也是面向信息部门提供安全预警,并接受安全管控职能部门的来访和反馈。

3.根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增加安全管理流程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已经是智慧校园建设中不能回避的IT治理内容,也是推进高校IT治理水平的一个抓手和动力。安全管理流程需要在原有的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管理等信息服务系统信息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指南,实现对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相关动作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对信息系统的立项、定级、备案、上线、测评、整改、变更、撤销等的管理,集中管理和呈现组织信息系统数据,并提供对等级保护指定动作的主动告知和预先准备,提高整体安全管理合规程序的执行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并提供第三方测评机构、人员、活动的信息支持和可控共享。

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IT治理支持平台的建设理念是来源于校园信息服务日常运维和安全管控的实际经验,主要是为学校IT治理体系和工作推进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并面向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开展提供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专项提升功能,促进IT治理能力和信息安全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该平台的IT服务支持侧的系统架构图参见图7所示。

东北大学拥有高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实施与运维团队,长期自动自发的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推动学校数字校园乃至智慧校园建设,分阶段分层次的实现学校各类用户的信息服务水平[13],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氛围,推动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组建和顶层设计推动。

现阶段,东北大学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推进下,实现对校内相关的IT资源的全面调研、排查和系统管理,并通过在原有的面向用户的智慧校园信息服务集中监测平台的基础上,结合ITIL IT治理思想设计和实现了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IT治理支持平台。该平台采取数据层面的统一逻辑化和抽象化,通过插件化设计为系统提供预先定义的各类对象模板、流程模板等,系统访问界面采用基于Boostrap框架的响应式界面技术设计和实现,基本实现在桌面电脑操作系统、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提供相对统一的用户体验,数据交换参考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传递)实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学校整体IT资源情况得到集中统一的获取、维护、监测和统计分析,为学校推进IT治理思想提供了前期的信息技术手段,同时也满足现阶段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对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定级备案、整改测评等相关信息的集中管理,对及时发现与处置漏洞和安全事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明显提升学校信息安全管控水平。

五、总结与展望

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高校IT治理平台是在总结智慧校园建设下IT治理思想基础上,结合等级保护管理要求,在ITIL IT治理框架基础上,提出和设计的IT治理建设信息支持手段,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合规的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对于提升安全管控与信息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和交互。

该平台主要完善信息安全管控方面功能,是对现有IT治理支持平台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对于提ITIL中服务台功能完善是对高校实现信息安全整体管控的有益推动;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吸取其他主流IT治理架构优点,结合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社会化、服务化、用户体验中心为主等特点进一步完善IT治理支持平台,如通过可视化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对IT资源的实时监控与展示,还可以集成校内部门IT能力绩效评估等功能促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不断向深层次推进。

参考文献:

[1]王宇,吴炜鑫,王兴伟.“互联网+”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C].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学术年会(ICoC 2015)论文集,2015:235-241.

[2]蒋东兴,付小龙,袁芳,吴海燕,刘启新.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119-125+131.

[3]刘晓文,胡克瑾.美国高校IT治理的现状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3):20-22.

[4]Carol V. Brown. Examining the Emergence of Hybrid IS Governance Solutions: Evidence From a Single Case Study[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March 1997, 8(1):69-94.

[5]丁天翔.IT治理与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1):109-112.

[6]彼得.维尔,珍妮.W.罗斯.杨波,译.IT治理:一流绩效企业的IT治理之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7]杜荩朱悦月,付小龙,蒋东兴.美国研究型高校IT治理结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9-11.

[8]李林,王贺松.校园IT治理框架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9):4-6.

[9]赵亚萍,贾春燕,程艳旗,鲁东明.美国高校信息化推进机制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0-23.

[10]孟秀转,于秀艳,郝晓玲,孙强,等.IT治理:标准、框架与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1]李萍,郭玉娇.高校IT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138-141.

第7篇: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关键词】 IT审计;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大数据; 云会计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4-0128-04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的分布式管理模式,目的是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核算流程效率、降低财务核算成本以及为企业创造价值,其站在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财务服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企业将日常的、共同的、分散的、大量的、重复的、可标准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从下属分公司剥离出来,统一交给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处理[1],实现了业务处理、数据存储的集中,同时也增加了IT风险。IT风险[2]已经成为企业的“经营风险”,包含IT环境风险、IT管理风险、IT技术风险和IT平台风险等。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目的是为了找出并解决财务共享的IT风险,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通过对大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以发现问题。

IT审计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曹立明[3]分析了IT审计本质、目标与方法,认为IT审计是会计信息化的内在要求,并对会计信息化IT审计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对会计信息化IT审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覃宪姬等[4]以广州地铁IT审计为例,在分析了广州地铁信息系统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广州地铁IT审计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审计策略以及审计方法进行了阐述。柳芳[5]从ERP系统安全性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和ERP系统管理风险入手,对ERP固有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IT审计对策。李有华[6]将企业IT风险分为IT战略风险、IT项目风险、IT安全风险、IT服务风险、IT合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IT审计的内容、标准、范围、方法和制度进行了分析。

综观上述文献,大多数文献都基于传统信息系统,并从传统审计手段的角度出发对IT审计的框架、发展与实施进行研究。在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大型集团企业的首要选择,其IT架构更多地运用到云计算技术,并需要大数据进行技术支撑。审计人员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进行IT审计时将更多地运用大数据审计[7]手段进行IT审计,从数据的角度发现疑点,以减轻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鉴于此,本文从大数据的角度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梳理其数据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IT审计框架模型,并对其实施流程进行阐述。

二、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框架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特征分析

一般认为IT内部控制包含组织层面的IT控制、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三个层面[6],审计人员通常以此为基础展开IT审计工作。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需要充分结合财务共享IT架构特征,其IT审计范围如图1所示。同时,三个层面的IT审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也出现了有别于传统企业IT审计的特点。

1.组织层面的IT审计

组织层面的IT审计主要检查财务共享IT架构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其核心内容是管理层控制。集团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战略目标清晰,即降低财务核算成本,其IT战略规划应当以实现该目标为前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IT部门与职能的设置。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组织层面IT审计应当对财务共享IT战略规划、IT部门与职能的设置是否符合财务共享战略目标进行检查,并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2.一般控制层面的IT审计

一般控制层面的IT审计是为了确保IT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能够为应用控制提供支撑,审计对象包含软硬件平台、网络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企业将财务核算业务集中,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实现了财务核算流程再造和数据的集中存储,其IT技术风险应当得到审计人员的重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一般控制层面的IT审计应当对数据安全、基础设施更新、访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主要风险点进行审计。

3.应用控制层面的IT审计

应用控制层面的IT审计主要检查业务系统层面所设计、执行的IT控制是否能够确保整个系统具有可信性,以及是否能够完成相关数据的产生、记录、传递、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功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的ERP、HR、OA等其他业务系统需要和财务共享中心实现数据对接与共享,为财务核算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其间数据的产生、记录、传递、处理、分析和报告都是IT审计的关键风险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应用控制层面的IT审计应当对财务核算流程的设计与实施、业务系统与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对接、登录权限等内容进行重点关注。

(二)IT审计程序流程框架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即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是一种用于“IT审计”的知识体系,由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于1996年首次提出并于2005年更新到COBIT 5.0。目前COBIT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企业对IT的计划与组织、采购与实施、服务提供与服务支持、监督与控制等进行全面考核与认可的业界标准。由于COBIT 5.0具有普适性,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可以此为基础构建IT审计流程框架。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架构与传统IT架构有所区别,在构建IT审计流程框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流程框架包含IT审计指南和IT审计流程两部分。其中IT指南是参考COBIT 5.0得出的IT审计标准,在IT审计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包含关键审计因素、流程能力模型、风险控制模型、IT技术可信评估和IT审计知识库等内容。IT审计流程则包含制定审计目标、风险评估、制定审计计划、设计审计程序、执行审计程序和出具审计报告六个流程,如图2所示。

(三)IT审计数据流程框架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中,审计大数据的产生、传递、处理和分析贯穿整个审计过程。为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审计效率,审计机构可以历史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组成的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审计数据中心,并建立IT审计知识库,帮助审计人员进行高效的IT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IT审计知识库中的IT审计知识对审计对象的关键风险点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大数据审计方式对审计对象提供的相关大数据进行审计。待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后,可将该审计项目的主要风险点、测试方式以及实质性程序等相关审计数据反馈到审计数据中心以完善IT审计知识库,形成IT审计的数据闭环,如图3所示。

三、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流程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应当是一个包含审计大数据产生、传递、归集和使用的闭环系统,在审计过程中应当由IT审计指南对IT审计的计划、实施进行指导。

(一)制定审计目标

审计人员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该模式下的特点,结合财务共享的IT战略规划,明确审计的时间、目标和范围。集团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战略目标为降低财务核算成本,为了实现该目标,其IT架构应当满足技术可信、内部控制有效、数据平台安全等基本要求,也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主要目标。在不同性质的IT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按照实际的审计需求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来制定满足实际需要的审计目标。例如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进行IT审计时更多地关心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应用控制制度建设是否合理、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社会审计中,审计人员进行IT审计时则更加在意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否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二)风险评估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架构相较于传统IT更多地使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审计风险与以往所有差别,例如审计人员在IT技术层面可能无法对IT技术风险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权威的第三方IT咨询机构获取该审计项目中财务共享下IT技术的评估报告,即IT审计指南中的IT技术可信评估。除了IT技术风险外,审计人员还应当充分考虑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独特的审计环境,结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再造,对财务共享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得出可能的其他审计风险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建立二维风险矩阵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三)制定审计计划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在考虑企业IT管理框架、人力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高、业务量饱和以及财务核算成本低等特点,分别制定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确定审计目的、审计范围、人力调配以及审计策略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运用了大数据技术,传统审计手段很难进行有效的IT审计,应当在审计计划中明确使用大数据审计等审计手段。

(四)设计审计程序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程序包含IT管理层控制、IT一般控制和IT应用控制三部分。大数据技术在该步骤得到广泛运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爬虫获取互联网数据,从财务共享数据中心获取集团大数据,然后使用数据驱动测试、数据挖掘、数据多维分析等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实施审计程序。同时,审计人员也可以使用IT审计知识库比对其他财务共享IT审计项目,辅助确定IT审计中的主要风险点。

1.IT管理层控制

审计人员在进行IT管理层控制时可以结合COSO内部控制框架与财务共享实施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向分子公司总经理、集团财务部员工、财务共享中心负责人等发放。然后可以根据问卷结果与财务共享负责人或IT管理层进行访谈,以评价集团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管理层控制的有效性。

2.IT一般控制

审计人员在进行IT一般控制时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穿行测试等方式,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三方IT咨询机构获取企业IT技术评估报告,以确认该审计项目中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数据安全、基础设施更新、访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主要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不需要整改。

3.IT应用控制

审计人员在进行IT应用控制时可能更多地会运用大数据审计的方法获取审计证据,例如对采集到的大数据进行清洗后通过SQL查询、大数据挖掘和多维分析等方法寻找审计疑点,或通过黑盒测试法进行数据驱动测试以发现IT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大数据审计的方法外,穿行测试与控制测试也能帮助审计人员找出应用控制设计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五)执行审计程序

按照设计好的审计程序进行下一步工作,审计人员需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三个层面进行控制测试,根据实际需求实施实质性程序,通过大数据审计、穿行测试等审计手段得出审计证据,并将从中得出的主要控制风险告之相关人员,记录测试和交流沟通的结果。

(六)形成审计意见,出具管理层建议

按照得到的审计证据,结合最初制定的审计目标得出最后的审计结果,并根据审计结果当中的所发现的问题向管理层出具审计意见和提供建议,在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后取得其对管理建议的相关回复。

出具审计结果后审计人员应当将相关数据反馈到IT审计知识库以形成新的IT审计知识,完成审计大数据闭环。

四、结语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但同时也改变了其IT审计的审计环境。本文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构建了该模式下IT审计的审计流程框架并对其具体流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提供理论指导,帮助集团企业降低或规避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德宇.财务共享服务与企业管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5):160-163.

[2] 周常兰.IT风险控制整合框架的构建――风险控制四维整合框架的引入与扩展[J].经济体制改革,2014(2):102-106.

[3] 曹立明.论IT审计与会计信息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2):108-113.

[4] 覃宪姬,陈瑜,佟柱.信息系统审计的透视与思考――基于广州地铁审计案例的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4(8):62-69.

[5] 柳芳.基于ERP系统固有风险的IT审计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3(12):67-69.

[6] 李有华.企业IT审计方法研究及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3(10):63-65.

第8篇: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关键词:转型;IT支撑系统;OSS;大客户自助网管

中图法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403-03

OSS System Construction with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Telecom: Key Account Self-Servic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LI Ding-yu1,2, OUYANG Song1

(1.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2.Depart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Hunan Branch of China Telecom Corperation Limited,Changsha 41001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dea of carriers to maintain support from device-oriented towards customer-oriented changes in their IT support system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 and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upport system (OSS ) belong to IT support system is no doub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ide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support system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transform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status of OSS and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province; and specific description of such a set of market-oriented, customer-oriented support for truly effective busines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upport system - key account self-servic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IT support systems; OSS; key account self-servic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当前,面对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家加快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的形势,运营商按照原有的业务和服务模式将难以满足需求,从“提供单纯的通信服务”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成为我国运营商的共同目标。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IT支撑系统的支持。而运行维护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以下简称OSS)在整个IT支撑系统的转型和发展中无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

本文对集团公司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了OSS的转型发展思路。并具体描述了OSS转型系统――大客户自助网管系统。

文章首先介绍了IT支撑系统在中国电信转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转型的必要性,然后具体阐述了OSS在我省的现状已经发展转型的思路,接着按照系统组织结构和系统功能详细阐述了OSS转型系统――大客户自助网管。

1 IT支撑系统与中国电信转型

当前,面对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家加快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的形势,运营商按照原有的业务和服务模式将难以满足需求,从“提供单纯的通信服务”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成为我国运营商的共同选择。然而 ,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运营商不仅要提供不同种类的业务,与此相配套地,还要提供不同的业务组合模式、计费模式、服务模式。这些均离不开IT支撑系统的支持。

中国电信IT支撑系统即与中国电信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相适应的新一代企业信息化综合平台(CTG-MBOSS),其中包括面向人力、财务、规范工程等企业管理的管理支撑系统(MSS)、面向客户服务和市场营销的业务支撑系统(BSS)、面向资源配置和网络运营的运营支撑系统(OSS)、面向经营分析决策和信息数据管理的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即企业级数据架构EDA),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IT组织管控服务体系等。而其中OSS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伴随电信业的快速成长,OSS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建设、部署以及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IT支撑系统无论从架构、能力还是服务水平上都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系统必须实现转型。所以说,作为电信运营的“中枢神经系统”的OSS,其转型将是电信转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我省OSS系统现状及转型思路

网络运营支撑系统OSS是面向资源(网络、设备、计算系统)的后台支撑系统,包括专业网络管理系统、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业务开通系统、服务保障系统等,为网络可靠、安全和稳定运行提供支撑手段。近几年来,国内OSS系统在管理理念和理论、标准和研发、规划和建设、应用和管控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差距,下面就从我省OSS的具体情况说起,来谈一谈OSS转型的必要性和转型的思路。

2.1 我省OSS现状

我省的OSS建设总体分层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将OSS系统的建设从下到上分为“综合网络管理”、“服务管理”和“决策”三层。另外提供全网全专业的资源管理和调度的资源管理部分,提供企业内部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功能的安全管理部分,这两块也是我省OSS系统组成不可或缺的。对于以上层次的OSS建设我们发现仍存在许多缺陷,例如从综合网络管理方面来说,各个专业网管的系统、数据分散,其智能化程度也比较低;网络资源管理方面,由于没有全网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导致了资源调度滞后,水平较低;服务管理方面,在没有运维电子化管控和故障综合展现平台的手段支撑下,运维面向客户、面向市场也就成为了空谈。

反观国外电信运营商,绝大多数都已基本实现流程自动化,集成程度较高,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模型,便于发展新的业务,大都处在领先阶段。因此我们的OSS的转型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2.2 OSS的转型发展思路

OSS发展是需要电信运营转型强有力驱动的,OSS系统需要配合战略转型的要求,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合理布局建设,相应进行改造和调整,积极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为企业提供综合化的服务支撑手段。

OSS今后的发展,我想应该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系统部署的集中化:按-省两级建设OSS系统,发挥网络集中监控、集中配置、集中分析的优势。各类OSS系统物理集中设置,实现网络监控、网络维护等各项生产工作的集中开展,然后实现系统功能集中,先分专业集中,后跨专业综合、整合功能重复系统;其次是管理范围的综合化: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完成监督考核、综合分析多专业运维情况,成为企业发展决策基础、网络维护部门的信息共享门户和指挥调度平台。综合的网络管理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是多专业信息集中处理的综合控制平台,将客户资料与网络设备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关联,可以向客户提供SLA和端对端的服务,建立健全以网管控制为核心的维护体系;其三是快速敏捷的流程化。参考TMF的eTOM等国际标准,从企业业务流程出发,建立端到端的流程拥有权的概念,以此将企业内部各个流程整合起来,使系统能够为各个生产和管理等流程服务。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客户导向的市场化。网络管理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OSS成为全面支撑市场服务和经营的后台重要手段。网络管理系统将会更多实现业务层次的管理,真正做到全程全网、对重要客户、大客户端到端的业务管理,为网络的运行、企业的决策和客户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OSS自身转型的同时帮助企业完成整体转型。

3 OSS转型系统――大客户自助网管

上文已经提及客户导向的市场化是OSS转型的重中之重,确实发展大客户、为大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已成为中国电信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原因很简单,锁定有价值的大客户用户,才可以在和对手的竞争博弈中争得先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保有大客户,是中国电信目前乃至今后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只有紧跟中国电信转型的步伐,建立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推出一套完全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支撑系统才能真正有效地支撑企业的运营。我们的大客户自助网管就正是这样一套系统。他解决了大部分运营商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运营商只关注于自身网管的建设,虽然自身网络维护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却很少有针对大客户接入专门建设的网管系统,以至于大客户网络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发现、排除,导致客户抱怨甚至给竞争对手造成机会,导致客户流失。

我们的大客户自助网管系统充分从大客户的角度出发,通过授予大客户特定的访问权限,使大客户可以通过Web界面查询和监控与自身相关的网络拓扑、告警状态、历史运行报告等指标,感知网络质量。该产品为大客户提供了业务部署与运行效率的分析手段,并建立与电信维护部门进行直接报障和沟通的互动渠道。

3.1 系统组织结构

大客户自助网管系统通过与各本地网综合告警系统的关联,实现数据(包括IP)、传输、交换等各专业设备与客户关联告警设备告警、网络拓朴、网络性能的实时采集和集中呈现。通过与大客户资料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关联,实现客户业务的全程路由设备与告警实时关联展示,SLA(业务等级协议)的关联分析和显示,客户业务组网拓朴展示;通过与服务保障系统(电子工单运维系统)关联实现自动或人工生成并派发故障单,提供网络运行质量和故障统计分析,保障大客户业务质量。

通过对客户私有网络的网络信息、设备信息的采集,完成对客户内网的监控,并通过内部7×24小时的监控中心,发现故障,并通过流程支撑系统完成对客户内网故障解决的管控;

通过设置客户服务门户网站,直接为客户提供业务组网拓朴的展示、业务质量的监控,管控流程的监视,各类质量服务报告等;

3.2 大客户自助网管功能描述

电信大客户自助网管平台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

3.2.1 客户业务视图管理与呈现

系统分层分域显示客户网络拓扑结构,并能实时显示网络中的设备状态,见图3;

3.2.2 大客户告警监控

大客户告警监视功能完成以大客户为视角的告警呈现,其主要功能包括:告警综合呈现、告警列表呈现、告警在大客户网络拓扑上的呈现、告警查询与统计和告警呈现规则管理等功能。

3.2.3 大客户故障在线申告

大客户在发现影响到业务的告警后,可以通过Web界面,基于当前发现的影响到本身业务的告警,发起一次故障的在线申告,申告信息将直接提交到电信维护部门进行处理。

3.2.4 大客户故障处理流程管控

大客户监控服务能够实现与电信电子工单运维系统的联动,派发故障单到工单系统中,利用电信内部的全程全网工单处理流程,及时快速的处理大客户故障。

3.2.5 大客户在线服务

提供给大客户一个与中国电信网络监控人员网上在线实时交流的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客户不用到营业厅就可以实时享受到专业、高效的服务。

3.2.6 大客户数据报表生成

能够提供了丰富的报表统计和分析功能,供客户直观了解到一段时间内租用业务的运行情况。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灵活丰富的报表浏览模版,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报表需求。

总的来说,我们的大客户自助网管区别于面向网络和设备的专业网管系统,而是专职为大客户提供服务的支撑系统,它将提升中国电信大客户的售后服务质量,提高中国电信的市场整体竞争能力,能很好的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可管理型业务的需求,通过大客户自助网管系统的建设能够快速提升大客户保障的能力,促进了OSS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转型,我们坚信只要能够以集团公司的指导为准则,顺应中国电信OSS转型的趋势,群策群力,全心投入,必能将我省电信的OSS系统建设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it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设备工程师个人年终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设备工程师述职报告1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早上好!

20____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半年来,在公司生产部及车间领导的工作部署下,努力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在上半年的生产中,回收车间设备管理主要从事以下方面的工作:

1、配合维修车间做好设备检修工作,上半年共完成日常设备检修项目23项,其中在2月份和5月份对1#氢压机进行两次中修,通过对设备的维修,提高了设备的运行质量,保证了系统的稳定;

2、按照财务的要求,对本车间的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整理与完善,通过不断与财务对接,整理出与财务系统相一致的固定资产详细信息;

3、按照上级部门及本车间的要求及年初的计划,认真实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V9200冷冻机、氢压机、空冷器以及V9100泵的电机等设备实施了一系列的保养,同时联系冷冻机厂家服务人员多次对冷冻机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故障的排除;

4、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润滑知识培训;

5、做好备品备件的储备工作,跟踪备品备件的库存情况,掌握备品备件的使用效果及质量情况等信息,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并通过自己测绘部分部件,掌握了备件的规格型号,缩短了采购周期,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6、大检修期间,回收车间共完成计划内检修项目29项,完成率60%,其余的项目由于材料未到无法进行,同时完成计划外检修项目8项。

对于下半年的工作,本人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继续做好停车期间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督促现场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保养,保证一次开车成功。

2、利用停车的时间,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及检修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现场人员设备方面的知识水平。

3、进一步完善设备资料和档案。

在工作的'过程中,本人也认识到有许多不足,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努力学习,同时要积极主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把回收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做好。

设备工程师述职报告2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各位同事的协助下、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制度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敬请公司领导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一﹑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设计院的移交,收集电气所有设计资料提供于设计院,正式开展与设计院的各项工作,将设计工作推向正常流程。

2﹑与设计院沟通、现场查看开闭所、变电所高低压设备排列布置平面图。与设计院专业人员交流设计意见,完成开闭所、变电所出图。

3﹑配合电力安装公司皮革馆高低压设备安装完成工作。

4﹑配合各施工单位完成皮革馆项目各个楼层强弱电电缆敷设,各楼层强电井动力箱位置排列和各楼层区域供电电源计量敷设到每个商铺及通讯、网络、监控位置。

5﹑完成精品商务楼变电所初步设计和统计后期工程用电量情况。

二﹑下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配合总包﹑监理﹑消防等有关验收单位对皮革城达到合格工程,并且把电气设备移交给运营部。

2﹑做好木雕文化广场工程电气图审工作,发现有疑问的地方及时联系设计院确认,确认后第一时间反馈给施工单位,同时配合土建﹑水暖工程师的工作。

3﹑精品商务楼配变所工程安装程序及安全工作跟踪直到11月21日送电运行,已完成空调机房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三﹑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1﹑沟通能力还应加强,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对其它专业不太熟悉,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现错误。应主动加强和其他部门同事的沟通,通过公司这个平台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提高主观能动性。

2﹑专业面狭窄,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应该是一专多能的,这样才符合公司发展的需求。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加强其他专业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做到谨小慎微。

3、对于工作过程中的前瞻性、计划性不够强,在以后工作中提高自己对于会发生问题工作的预见性,尽量不出问题,当遇到问题时能做到有条不紊的处理。

四﹑明年的工作展望

明年会是更忙碌的一年,精品商务楼工程从3月份开工到封顶施工阶段,万力木雕文化广场工程9月30开工,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紧密围绕在公司的总体计划纲领下,切实可行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加努力,更求进步,使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做一名合格的万力员工,争取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在明年更好地完成工作。

设备工程师述职报告3各位领导、各位伙伴,大家好!

20____年即将过去,为能在下一年度更好工作、总结经验、坚持优点、改正不足,按公司要求特总结述职如下:

上半年,我按照部门领导安排,同维修班各个成员奋战于生产一线,根据现场情况,在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分配维修班日常生产任务,工作中加强与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坚持到各个伙伴的施工现场去,在了解工作进度的同时,针对现场遇到的难题积极出主意,下半年,由于工作需要,工作重心由日常维修任务的制定转移到设备检修计划的制定和备品备件的需求计划提报上,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作为一名机械技术人员,只有在工作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不足,才能使自己取得更快的进步,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一、从实践中提升自身

在维修班期间,主要参与了设备的技术改造、本部的设备大小修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在11年检修期间,经历了石灰石堆、取料机的系统改造,通过技改,保证了以后两条熟料生产线的石灰石需求的供应。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需要丰富的现场维修经验,而这正是我所欠缺的。通过这次改造,使得我对侧式悬臂堆料机及桥式取料机的工作原理及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生产工作经验。

在设备的大小修及日常维护中,积极参与,为了能顺利完成车间生产任务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尤其是在年初进行的系统大修中,由于检修项目多,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多次讨论,伙伴们积极的提出意见,保证了大修过程中检修与现场清理同步,以及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检修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提升了自己,历练了自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现场的日常维护工作,掌握了一定的设备运行数据及设备各部件型号及参数,使得在提报材料计划时各数据跟全面准确,从而保证重要备品备件能够及时准确的加工制作,减少因缺少备件而造成大量损失的可能性。

在工作中,首先是对自己要求严,不允许职工办的事,自己坚决不干,为现场职工做好表率。在执行贯彻规程措施上,严格现场对号,措施不对号的工作一项不干。对职工的违章行为和不规范行为坚决制止。在生产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和影响生产的事故认真组织分析,不走过场,责任追究不走形式,做到了落实责任,教育、警醒大家的目的,其次是考虑工作细致,做到了统筹兼顾,即有安全教育方面又有具体地工作布置,工作做到了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三是务实,通过每天坚持学习,不断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个人素质。

二、设备改造创新

在工作中,认真向老师傅及其他伙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并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学习相关专业技术知识。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通过设备技改能更好的延长设备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降低成本,实现公司节能减排的任务目标。同时能给员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缺点与不足

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尚少,因此在很多方面技术和经验都不足,遇到的问题少,处理问题就不能做到得心应手。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多跑现场,敢于发现、解决和处理问题,遇到问题,决不逃避,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老师傅学习。另外,及时组织经验教训,把存在的问题,不懂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并且抓紧时间解决处理,做好记录,以便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能够更快的组织处理好。认真学习管理方式和方法,使自己在今后的生产组织中,能够更好的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和任务。在以前的工作中,考虑问题往往不周全,做事不考虑后果,不仅耽误了自己,还影响了别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加强学习,使自己更快的成熟起来。

四、自我评价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即有成绩又有很多的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断的认真总结,发现不足,改正缺点,个人才能得到更快的进步。

自己坚韧性不强,在工作较累的时候,也有过松弛思想,在拼命工作方面有差距。有些知识与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工作中,虽然我很认真努力,尽可能快,尽可能好的去完成工作,但由于自己的技术,知识不够全能,所以有时候工作效率不高。

与同事、同行间的交流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在学校学习有老师的帮助,而在社会上工作,那么很多知识来源是来自周围的人,今后我夜要多挤些时间,多向大家学习。

总之,通过一年的生产劳动和技术学习,我在思想上和技术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即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管理和业务水平,最重要的是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后的工作中放下包袱,严格要求,吃苦自律,抛开手脚大干通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为公司发展作出贡献。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工作基础上,要强化技术基础工作,尤其是台帐管理、资料归档和制度的掌握上要下狠功夫,让工作常态化,减少应付现象;

在管理方法上力求创新,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对得起自己的岗位,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2、通过更多渠道了解和学习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解决自身技术瓶颈;

3、强化工作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介入自身工作,不等不靠,按照工作职责要求主动开展自身工作,尤其是大修年,要多下现场,了解第一手资料。

4、常做多做事故预想,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保证生产安全。

5、加?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痹鹑涡墓芾恚⑾治侍庠鹑蔚饺恕<忧可璞傅?quot;故障"管理工作,对于一些易出、老出的故障点,要追究到底查出原因。

6、充分发挥调度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积极创造条件,全盘考虑,统筹安排,树立主人翁意识,维护企业的利益,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是每个管理者的职责,作为一名领导始终要把工作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不断总结创新,开拓进取,做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

我的述职完毕,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设备工程师述职报告4为满足公司的快速发展,提升业务部门网络办公效率,提升it服务意识,it运维工程师按照sla协议承诺受理公司用户提交的it服务请求,包括用户使用网络、服务器、电脑终端及周边设备等设施过程中软硬件维护、事件处理、操作指导、资讯指导等,提供规范、稳定、持续、高质量的it可用资源和服务。

一、分担部门kpi指标,实现部门sla承诺

1、事件管理

a.通过主动积极服务或热线电话和邮箱受理等公司用户提交的it服务请求;

b.及时记录所有用户的事件,保证记录完整率达标;

c.在sla承诺的时间内响应用户的事件,响应及时率达标;

d对用户事件进行规范的分类、分级,并按事件级别不同要求进行响应和处理;

e.在承诺的时间内处理用户事件,或按规范传递给高一级技术支持,保证事件处理及时率达标;

f.合运用服务规范、沟通技巧和专业技能处理用户事件,并记录处理过程及方案,保证事件处理平均时间达标;

g.规范跟踪用户事件的处理进展,最终关闭事件或提交bug立项,保证事件解决率达标;

h.定期抽样回访用户和汇总用户意见,进行自我批判和持续改善用户满意度,保证用户满意度达标,用户投诉率在承诺范围以内;

i.承诺日平均事件处理数量,主动接管处理事件,高峰期需要灵活调整事件平均处理时长;

j.维值班人员按规范跟踪突发事件以及通报相关人员,保证跟踪正确率达标;

k.对本岗负责的事件跟踪处理,根据事件处理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各类隐患消除在可控范围内;

l.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反馈、完成有记录;

2、配置管理

a.it资产配置管理:对it资产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分类统计、预购、选购审核、转移审核、报废审核,保证配置管理正确率达标;

b.建设案例库:累积和提炼工程师的事件处理经验制作成案例,并持续丰富运维案例库供查询,案例覆盖已知事件的比率达标,不断提高运维工程师工作效率;

c.it系统配置信息管理:定期更新网络及应用系统描述信息及技术支持信息配置,保证最新;

3、问题管理

a.对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疑难、重复发生的事件,纳入问题管理流程,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确定可能解决的方案,需要修改网络或应用系统配置时提交变更申请触发变更管理流程。

4、管理

a.运维值班人员按规范统一信息部网络及应用系统正式公告、变更公告、特殊公告等,正确率达标;

二、其他运维工作

a.承担新员工导师工作,辅导新员工快速熟悉公司文化、环境、工作岗位及提升技能,为新员工顺利通过试用期提供保障;

b.持续反省自身的工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可改善之处,积极对部门运作提出改善建议;

c.积极参加公司重点应用项目的培训并按事件管理规范提供支持,如sap、oa系统等;

d.应部门发展需要在不影响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主动承担其他项目支持,如网络、服务器,程控交换机等;

e.共享个人的技术经验,主持运维内部讲座;

f.积极参加信息部各类培训,有计划地进行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g.对重点维护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并记录,巡检及时率和正确率达标;

三、其他工作

a.担任it讲师,应其他部门邀请提供it技能培训,提高其他部门办公人员的it操作水平;

b.贯彻执行公司理念,积极完成上级分配的临时任务。

设备工程师述职报告5本人20____年8月份到岗任现公司设备工程师,五个月来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个人在设备维护管理、技术改造和备件计划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成效,现小结如下,请批评指正。

1、认真做好设备基础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台帐。由于各种原因,公司没有完整的设备台帐,财务帐上显示的一些数据也残缺不全,不能正确反映设备应有的数据。为此本岗与助理工程师从头做起,沉到现场一台台,一个个收集原始数据,从设备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到易损件参数一个不漏地登录备案,经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公司的两百多台套设备档案得以建立,对固定资产管理,备品配件计划和维护修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建立设备维修挡案。对生产系统重大设备,建立维护修理台帐,记录维修日期、材料(配件)消耗,及下一维修周期推测。维修挡案的建立给计划检修及备件准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3)制订设备操作规程,指导、监督岗位人员按规程用好管好岗位设备,避免违章操作造成的设备损害和事故,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4)做好设备日常巡检,定检工作,多次发现问题并及时通知或组织人员有效处置。

2、尽我所能穷我所知地投入到公司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中。

8月份公司球磨机进入安装收尾阶段,在润滑系统和安全护栏的制作中亲力亲为,牺牲节假日为机组的早日试运行贡献力量。9月份为克服机组的振动等缺陷花费大量心血。10月份第一时间找出球磨机运行异常的主因并制订修复方案,火速联系配件、施工单位利用最短时间把球磨机修复好。在修复工作中全程跟进指导监督,尢其是轴瓦研刮,做到精益求精无可挑剔,确保修复的质量和工期。球磨机缺陷的彻底排除,打破了公司主线生产的瓶颈,为系统提质升能打下了强有力的装备基础。负责二期辊压磨的安装技术指导,精准检测监控关键数据,科学处置一些现场问题,使机组能平稳安全运行。此外还长期参与公司生产线上的日常检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配件服务。

3、积极参与技术改造,为公司提质降耗作出应有贡献。

先后组织实施了煤气站捕清器脱硫改造,辊压磨过渡槽移除安装,参与二号线汽粉尾气回收系统改造、煤气二次喷淋脱硫改造,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想公司所想,以最少的投入完成改造任务,事实证明这些项目都取得了显著成效。